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rgod.html
中集收購Friede & Goldman,我覺得老麥做得對,辦任何事情必須要有底線,沒有底線將後患無窮,你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公司管理層100%都讓他拿著現金裝口袋裡,不要說美國人,恐怕中國人也不玩了,我們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上市公司高管層辭職,為的是套現走人,再幹,後後二十年可能也幹不到這麼多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17flr.html
知道00206TSC海洋集團這個票有一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0月跌破1.1元時,有幾個Q群正討論得厲害,淘股吧和55168也有討論貼,我因為完 全不懂這個行業,加上看206的財報數據並不咋樣,所以一直沒去研究它,後來206很快翻了一倍。近期我又不斷在別人的中集帖子裡看到海工行業的介紹,說 國家宏觀政策支持海工,聯想到目前的油價和883的業績及資本支出計劃,還有中國船舶業手持3年訂單等相關報導,我感覺海工這個行業確實有些想像力,於是把206的年報回看了一遍。
以前我只是簡單對比過3303和206,3303的大股東明顯有些問題,感覺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過去的展望兌現程度小,所以直接放棄了。206雖然報表 也不好,但至少有中集這個後台在,可以放心一點。我分析206並不是想在現在這個位置買它,我只是先瞭解一下它的基本面,如果可以的話,才會再考慮它的價 位問題。
55168上有個股友叫「勇敢的心」,寫了206的分析貼,這位朋友對206的基本面比較熟,於是我把自己的一些疑問貼在後邊,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原貼:TSC海洋集團(0206)下個10倍股http://bbs.55168.cn/thread-235545-9-1.html
一、來佛士去年巨虧,與中集以前的計劃完全相反,請問有什麼把握它會逆轉?從目前的接單情況來看,來佛士的名聲似乎不怎麼樣啊。
二、206的應收款,幾乎要一年才能收回,而投資又不少,錢燒得厲害,不但自由現金流是負數,連經營現金流都是負數,差不多年年要再融資,像10年的年報 就只有0.2億的現金在手,為什麼您說它現金流強勁而不需要融資呢?另外,既然中集有實力,那為什麼貨款就不能回收快一點?
三、10年它的鑽機產品及服務銳減3成,這個是產品結構的主動調整,還是一個短期的波動?
四、為什麼10年中國佔收入比從41.2%大跌到28%,而北美也從25%大跌到17%?新加坡倒是從10%增長到時32%了,未來客戶的方向是怎樣的?
五、截止目前,它在手的訂單僅1億多一點,請問這些訂單的工期一般是幾年?您預計今年的接單情況如何?
六、蔣張持股比例不多,他們與中集之間的關係如何?另外,管理層很豪華,這些因素合在一塊,會不會有內耗問題?
七、您說管理層很有激情,我看到蔣60歲,張52歲,年紀不算太大,但也不年輕了,其它高管很多年紀比較大。我看到206的平均年薪是2.3萬美金每人, 但管理層合計年薪僅121萬美金,薪酬一點都不高,206過去五年授出了很多的購股權證,其中有2000萬股行權價在2.3元以上,由於長久不能行權獲 利,是不是對高管的激情已經造成了較大的打擊?
八、10年它的毛利率達到了36.4%,請問這個毛利是否能基本維持?如果毛利率能保持,206的經營槓桿是很高的,收入的增長是決定因素,所以訂單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我對206不瞭解,剛才隨便看了看年報,希望樓主和其它朋友能指點一下,謝謝!
勇敢的心回覆:
上述問題股東大會都有提及:
1、來佛士去年巨虧,其主要原因是章立人在08年的時候接單太多,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也由於客戶在後來的過程中不斷變更設計圖紙,造成來福士在建 造過程中的巨大困難,目前老麥親自坐鎮煙台,就是未來促進海工的巨大發展。如果估計不錯,明年很夠扭虧。來福士的競爭力在國內首屈一指,外高橋為中海油建 造的鑽井平台目前也有很多問題,這是發展的路上必不可少的。
2.應收賬款主要客戶是三大油和煙台來福士,回款沒有問題,而且一般在建造過程中是按工程進度回款。現在公司處於高速發展的時候,現在資金確實開始顯現比 較緊張,從股東大會瞭解的情況看,公司未來不會輕易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會考慮其他方式,資金的問題是每個企業發展初期都會顯現的問題,還有TSC背靠中 集集團確實能夠做很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裡海的項目。對於應收賬款和未來融資問題,股大大會上老蔣也的很透徹。這裡不細細去說。
3.鑽井產品和地區分佈收入佔比下降,這些都是一些波動問題,尤其是中國的需求根本就沒有起來,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4.一般產品工期在6個月到12個月之間。關於訂單問題,有很多都在談,向上走是可以預見,多少坦率的說,我也不知道。
5、公司的團隊問題是我很看重的問題,現在的管理層我很滿意,尤其是高管,其實,很多已經很有錢了,只是為了這份事業,喜愛它。這次股東大會也談到。一般激勵是對中層,老蔣上次就把自己的股票減了一部分給中層一些沒有持股的。
6、海工的毛利率都是這麼高,美國國民石油甚至是40%左右,這麼多年。我想提及,短期的TSC也許是關注訂單,但是,我可能關注的是海洋工程在中國剛剛起步,以及未來海工向中國轉移不可阻擋,同時公司是目前做的最好、競爭力是最強的。
7、投資TSC和投資海工,讓我想到了2003年左右的投資三一重工的時候,儘管海工的行業沒有工程機械好,同時,工程機械國內的需求市場容量很大,支撐 了三一們的發展,和海工的大部分需求在國外有些不一樣,但是國內海工一旦啟動,也是讓我們的海工裝備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機遇,未來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非常值 得期待,三一從03年以來漲了70倍左右,STC如此的體量,讓我還是值得期待。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之見,其實,如果樓上的參加股東大會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因為所有的,都有人在提。不過,對於我來說,公司的戰略、執行力,是否在在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打字確實很累,希望大家以後多去參加這些會議,和管理層溝通最好。
我對他的回覆仍有很多不解,於是繼續追問:
首先,我對樓主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每個票都能做到深入的瞭解和詳細的研究,股東大會的參與也不是那麼 的方便,所以多看看別人分享的信息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並且,每個人所掌握的信息的程度以及分析思路的邏輯,也是有可能存在一些盲點的,所以同人學習交 流是很好的補充。
我對206這個公司確實是很不瞭解,也完全不懂海工這個行業,問的問題可能比較幼稚,也很可能是一些樓主早已回答過的重複問題,所以對於樓主能夠認真回覆 我,確實是非常感激的。根據樓主的這個帖子和回覆,以及自己之前看到的一些信息資料,我對206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否則我就不會去看報表問別人問題了。我 感覺這個行業,想像空間確實很大,我個人一向喜歡自上而下選股,就像樓主提到的三一重工一樣,只有朝陽的行業,才有可能在十年的時間裡產生十倍甚至百倍的 大牛股。
但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行業未必一定會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發展。而高速增長的行業裡,最終成為佼佼者的,也未必是當初大家最看好的那些公司,所以我覺得預期非常重要,但確定性更重要,這可能需要我們不斷的觀察和驗證。
我還是想重複一下我有疑問的幾個地方:
一、從中集去年的年報來看,它的四大板塊,恰恰是海工最差,拖後腿嚴重。我們可以為來福士的巨虧找到很多理由,甚至我們還可以懷疑它是不是有意在調賬,一次釋放全部的利空,但巨虧的事實擺在那裡,如果還要說它競爭力如何如何強,那這個我認為是有點不恰當的。現在的問題是,老麥親自坐鎮煙台,我們能否找到一些事實和邏輯來證明來福士會逆轉?貌似今年來福士的接單情況與同行業的競爭者相比,並無優勢成績吧?
二、成長期的公司,資本支出肯定是很大的,所以自由現金流差可以容忍。但206的經營現金流一向非常差,並且看不出有好轉的跡象,資金顯得非常緊張,並且 過去幾年都有再融資,所以我估計今年及以後,再融資會是大概率事件,畢竟缺錢是事實,如果它是增發,那麼會攤薄老股東收益,如果是貸款,那就會增加財務費 用而減少利潤。其實企業或項目缺的並不是錢,而是賺錢的能力和確定性,如果206真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那融資就不是什麼要擔心的問題。我想問的是,既然 206的客戶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並且那些客戶很明顯都不是差錢的主,而您說206的工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並且會按工程進度結算回款,那為什麼它的應 收款就要拖這麼久?如果它應收款賬齡能縮小,那資金困難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三、我想大家看好海工的理由都是差不多的,像中國,陸地上能采能勘的油可能都差不多了,近些年我們與其它國家海界的爭議和磨擦不斷,應該也可以明顯看到石 油利益的影子。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883無疑是最優秀的,單看它的報表我就非常喜歡,明顯與兩桶油不一樣。而883與兩桶油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它的高速 成長能力。我們發現,無論是正在走出去的三一重工,還是已經走出去的華為,其軌跡都是先得到了國內產業投資建設的發展支持,在國內積累了厚實的底子,然後 才走出國門的,並且剛出去時一般都是先血拼價格。所以,我很想瞭解,206是不是也這樣在走,目前它的訂單,來自於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的比例有多少?而我 在之前問為什麼它中國的訂單大幅下降,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如果206走的不是這條軌跡,比如它在沒有國內客戶支持和做實底子的前提下直接與全球最優秀的 公司競爭,那它的勝算又在哪裡?另一個問題,三一有中聯龍工柳工徐工廈工等等一批國內競爭者,而華為亦有中興,如果海工的未來真的非常陽光的話,我相信不會只有206一家獨得的,其它的央企包括三大石油公司自己會不會也參與進來呢?這個行業,目前是否真是一片藍海?而206的優勢是否確實和可持續?
四、我發現206的高管,雖然陣營豪華,多半來自國內外巨頭,但這批人基本都處於正常的退休年齡,這份喜愛或者激情是否也是一縷夕陽紅呢?我記得有一回看 振華重工的老總的電視採訪片,那個老頭七八十了,還在一線艱苦奮鬥,雖然這份實業報國的精神我非常欽佩,但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我並不是非常認同的。海工這個行業是不是與其它行業的年齡和資質要求不同?
以上問題,還請樓主和其他朋友方便的時候能指點一二,再次感謝!
我這條回貼,他似乎不太願意回答,或許有些問題他也沒有合適的答案,所以最終這個票的疑問仍然留在那了,不知道網上有沒有瞭解的朋友樂意解答一二。
206TSC海洋是做海上鑽井平台的,是中集集團的子公司,中集系在資本市場內口碑不錯。206目前已經是管理層控股了,管理層持股比中集的股份略多。去年管理層把自己的持股全部質押給了國泰君安,同時在二級市場增持,意圖非常明顯。
海工是個大行業,有點類似三一重式之類的工程機械,但技術門檻非常高。國外的幾大巨頭,市值少則幾百億美元,多則上千億美元,而206目前僅3億美元。這是一個典型的大行業小市值的標的,容易出大牛股。
206在中國的技術是最好的,但比國外的巨頭還差很遠,不過它一直在進步。目前206已經能做自升式平台了,即淺海地區鑽井支架直接插到海底。而半潛式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半潛式就是浮在海面上,用動力穩定平台不讓它漂移,適合深海作業。
中國的石油進口依賴非常嚴重,南海爭端厲害無非也是經濟問題,中國大力發展自己的海工是戰略需要,是必然的選擇,否則你有海也沒技術鑽到油,其實單是進口代替這一塊的需求空間就相當的大。
依據206去年下半年披露的訂單公告,可以對其今年的收入做簡單的推算:
7月2號:1760萬美元,2014年1季度交付
7月31號:2960萬美元,2014年1-2季度交付;
8月23號:5469萬美元,2014年1季到2015年3季交付;
11月22號:1400萬美元
1年內交付合計:11589萬美元,截止6月底手持訂單9770萬美元。
由於它工程設備及總包只佔收入的7成,2012年下半年206的收入是1.2億美元,所以如果206在去年下半年收入同比12年持平的話,206在13年末手持的訂單應為:115899770-1.2億收入*0.7=12959萬美元,遠高於2012年末的6820萬美元(未公告披露的小訂單忽略不計)。
有人會問,為何09-12年206的收入和利潤一直在徘徊,管理層畫的大餅始終沒成現實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那時206剛收購國外的公司,沒有自升式平台的成功經驗,不說國外的石油公司不要206的東西,就是國內的三桶油都不敢買。想想BP當年漏油時,損失了多少錢?高達500億美金!若質量靠不住,為了省幾百萬的成本,萬一出安全事故,將得不償失。而現在,206已經成功交付7套自升式鑽井包。
所以我估計206去年下半年的收入應該會超過2012年同期的1.2億美元,利潤也很可能會超過700萬美元,全年淨利潤可能高達1億港幣,收入將創新高。而今年的收入和利潤將進一步增長,迎來業績大拐點,股價可能是真要上路了。
聲明:本人持有206。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324
作者:陈佳宁
公司主要为石油公司、钻井承包商、海洋工程总包商和船厂提供陆地或海上钻机相关产品和服务。海工钻井平台总包产品,以及陆地中高端非常规钻机两块业务的成长潜力巨大。
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0%;实现应占净利润;实现应占净利润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3美元。
高端钻机合同有序推进,营收稳健上升:
由于2014年公司R-550D自升式钻机部分收入确认,公司资本设备和总包业务收入增加47.9%至2.0亿美元,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
2015年该订单剩余部分将结算完毕,继续贡献7,000万美元左右收入。公司2014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1和127,ROE由
2013年的7.4上升至2014年的9.2。主要财务指标均处于近年来最佳水平。
灵活应对钻机市场变化:美国页岩市场的衰退使得公司新投入销售的PDQ页岩钻机前景受到挑战。因此,公司已调整策略,加强钻井维修服务工作,以及为钻机升级建造所需产品。公司位于休斯顿的陆地钻机制造工厂将加强应对南美、墨西哥、加拿大等市场的新需求。
订
单量处于高位: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我国已成为半潜式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最大生产国。海上平台钻井包流程复杂、交付周期长,加之国内船厂看好市场前景,公司
订单处于高位。与此对应,2014年末公司实现了创纪录的订单储备2.3亿美元,2015年一季度新获得2,250万美元的新订单,收入基础较为稳固。
行业景气有所调整,公司仍有较好机遇:去
年海工装备市场订单随油价出现正常范围的调整,但公司仍取得不错成绩。目前,主流钻井承包商对下单持谨慎态度,平台日租金有所下降,但随着大量海上钻井平
台进入更新换代期,国内厂商有望不断接获新订单。公司本身体量较小,通过550系列龙头产品的复制以及350英尺新产品的研发,下半年有望获得数个钻井包
新订单,保持超越行业的成长能力。
“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收入分别为3.1亿、3.4亿美元,应占利润分别为27百万、34百万美元,EPS分别为0.039美元和0.048美元。给予公司目标价3.0元港币,对应2015年1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来源:光大证券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296
来源:广发证券香港
时间:2015年5月20日下午
主持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机械小组 罗立波
主
持人:各位投资者朋友下午好,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参加广发中概股的会议,我们也非常荣幸邀请到TSC集团的财务总监钟总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先做个背景介
绍,首先是产业背景,海工装备是被列入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阶段,而TSC是我国海工装备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之一;其次是当前
阶段,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下跌导致大部分油气装备和服务企业的营收、利润受到了冲击,不少企业利润下滑显著甚至亏损,而TSC集团在油气链条的相关
企业中,它的经营和财务表现是最好的。
当前由于油价处于低位,可能大家有各种怀疑,我觉得都没关系。我们在2015年1月曾经发布报告,
比较准确地判断油价在45美元左右结束单边下跌,进入筑底阶段,而当前我们认为是走出底部,未来看半年至一年,会是一个在60至80美元震荡向上的阶段。
考虑到在油价问题上,有供需因素、金融力量、大国政治等多因素博弈,往往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等待、观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先
看清楚,了解好,看哪家公司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表现优秀,那未来它的投资价值终有表现时间。从我们的了解来看,TSC所处产业背景、业务内容、能
力来看,是香港的机械企业中,少数未来具备五倍、十倍上涨潜力的企业。
主讲嘉宾: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今天过来介绍一下我们TSC集团,有一些熟悉的投资者朋友曾参见,也有新的朋友参加。我是TSC的财务总监,也感谢广发邀请我们参会交流。
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原油价格经历了下跌过程,油价从最高超过100美元掉到今年年初的40-60美元,对TSC当然有影响,但公司的经营情况整体是不错的。
【行业背景】能
源是一个国家比较重要的战略,现在中国来讲,陆地上常规油田开发多年,新增储量有限,有些大型油田进入衰减期,而海上油气是未来增产的重要方向,再往后可
能是非常规油气。就全球而言,能源需求未来到2030年,石油跟天然气仍然占了大比例,当然还有再生能源还有其他能源。而对于油价,中长期我们觉得是每桶
80美元是中枢,这主要是不同储藏条件的生产成本决定的,而同时也要考虑主要产油国的预算油价,所以油价如果往下或者保持低的油价,对这些产油国来说影响
蛮大的。
油气领域整个全球的市场容量是3000多亿美元,包括装备、钻井、海底设备、服务等。从国家的政策来讲,我们能看到中国制造
2025规划是包括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将迎来崛起的十年。现在海工装备产业从新加坡、韩国,正转移到中国。考虑到国内的非常规油气相比美国的开采条件相差
一些,因此海工对于国家能源战略的支撑作用是比较大的。
【发展历程】TSC的竞争对手都是全球大的企
业,包括在美国的NOV等大公司,它们基本上已经垄断了一些技术。TSC过去二十年从我们自己自身发展,自己研发还有收购的公司形成现在的业务,从而可以
跟其他国外的那些大的竞争对手相比较。从1995年开始,我们从美国成立了公司,最开始只是做代理,后来我们2001年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比较重要的收
购是我们2008年收购了英国伦敦的一家公司GME,这家公司在海工上已经有大概三十年的经验。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引进了中集这个股东,现在跟中集
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跟中船工业集团旗下的黄埔造船厂还有美国的设计公司Zentech形成战略合作,专门研发R-550的自升
式钻井平台,由TSC为R-550D提供钻井总包。这个项目正在建造过程,周一的时候我们第一条船已经出坞了,大部分装备都装上去了,现在准备下水调试。
区域布点上,全球有油气的地方我们都有布点,生产主要在中国,美国也有我们的生产点和维修中心,现在我们希望从服务也好,在中东也好,或者在墨西哥这些地
方建我们新的布点。
【业务结构】公司业务主要分成四块,一块是我们各个系列的海洋钻井总包,以自升式
为主,此外,我们在巴西的半潜式项目也做了搬迁升级,这个升级很成功。第二个板块是我们单体设备,包括海洋和陆地的油气设备,第三个板块就是我们的服务,
第四个板块就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非常规油气田的快速移动钻机,现在基本上我们已经设计完成,商业化了,今年争取能拿到一到两套以上的钻机。其中,我们比较聚
焦的、实力突出是平台总包。
【竞争优势】TSC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个就是低成本,大部分是中国制造,包
括设计团队在青岛,整个总包是比竞争对手低20%;时间上,从青岛或者是西安的工厂把装备运到船厂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这相比竞争对手有竞争优势;另外就是
我们的团队,包括像管理团队、设计团队来自于中国,跟中国的船厂来讲,我们总包管理的能力比较强。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有经验,包括提供整个钻井包的设计交
付管理等等的经验,另外我们从过去的成长当中也学习到设计、交付的时间等等经验。合作伙伴方面,现在大的客户最主要船厂。因为油气板块我们也不是全部是中
国人,一般都是对国外的一些客户,所以在团队里有国外经验的,包括其他的国外同事在很多品牌来说都有一些经验。股东结构,创始人持股17%,中集是
13%。公司的投资亮点,第一就是中国能源战略领域的重要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就是目前市场被世界三大巨头所独占,为崛起的TSC带来了良机。最
后说一下商业模式,就是从原来只是做单体装备的总包,后来我们做了整个钻井包的总包,透过AOD的合作,拉动总包,未来在一些新的模式地可能做一些合资或
者是投资,用到我们的装备上。市场聚焦方面,主要是中国市场、中东市场还有墨西哥市场。合作的船厂,比如公司跟大连造船厂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大连造船
厂会推出新的自主设计平台,基本上已经开始谈技术谈判,从钻井包上或者升降系统等方面提供装备,来满足他们新的设计。中集我们的老股东,合作伙伴,他们有
新设计,基本上今年会推进跟他们的新设计上的合作。黄埔船厂会今年加强合作,在R-550D后续的项目方面。
过去十年,TSC实现了大的增长,2004年收入是0.13亿美元,毛利是0.05亿美元,而2014年收入为2.71亿美元,毛利为0.75亿美元。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很大,我们现在是最小的,这说明我们能够成长的空间比较大。
从
业绩方面,2014年收入增长34%,达到2.7亿美元,净利润增长41%,达到0.21亿美元。对于未来我们也希望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虽然现在油气
处于冬天,但是我们对于能拿到的订单还是比较乐观的,希望2015-2016年保持利润的增长。在现金流方面,公司还是保持一个经营现金净流入;2013
年买了一块地在青岛,2014年开始建,2015年进驻。基本上,未来一段时间没有太大的资本开支。2014年也做了的债权融资,大概融到2500万美
元。
交流环节提问:能不能把今年订单的情况展望得仔细一点?
回答:201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
2.3亿美元,其中资本设备和总包为2.0亿美元,供应和服务大概有2900万美元,这个会反映到今年的收入里面。今年以来订单平稳,一般来说,2-3季
度会更集中一些。今年我们主要争取,拿到概念比较大比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中国的船厂。我们希望争取中集新的350设计的总包,还有跟黄埔船厂的合作,从去
年底开始,双方考虑新的R-550项目,但那时候油价下跌比较厉害,所以观察了一阵环境,而今年也把设计优化,把一些设备减少,提高经济性,处于洽谈过
程。
提问:一个总包价值多少?
回答:现在是6000万美元左右,中间减了一点点装备。原来R-500D船型的设计是最高端的,可以在北海作业,现在优化一点,经济型,可以卖到东南亚或其他一些沿海地区。
提问:在整个钻井包中,哪些设备公司供应较多,量比较大,哪些还比较少?
回
答:我们的吊机是最成熟的,整合在青岛工厂,已经销售三十到四十台的吊机,包括中集来福士、大连船厂的调机,现在已经是性价比比较高的装备了,吊机是我们
的强项,大连的包可能不是买我们的,但是吊机是买我们的,其他方面还有井架或者其他装备,透过我们的总包的业绩卖出去之后,性价比比其他的好。
提问:在PPT最后一页提到,可能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去看有没有并购的机会,什么样的油气设备或者说上下游什么类型的公司会纳入我们的视野?
回
答:在欧洲、美国,有些公司是很高端的,质地不错,比如一些技术公司、工程公司,也有可能油气服务公司。在中国也有不少好的企业,像长三角有些企业的产品
都非常好,但是卖不出去,因为在国外设点的时候成本非常高,我们也跟他合作,让我们把这个产业链增加,因为我们在国外都有铺点。
提问:您觉得今年出现这样并购的概率大不大?
回答: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也在寻求多方面力量的支持,中间需要过程,能否有突破也要看多方面的情况。比如油价低位是并购好时机,但有些公司比较高端也不会低价出售。
提问:海工是跟油价相关的,有没有做过测算?如果油价长期在现在这个价位盘整,到了一定时间之后,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时间,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回
答:油价低对公司也存在新的市场机会,我们最近接触了一家企业,他们原来买NOV的,现在跑过来跟我们打包买,因为我们东西便宜,第二我们产品的使用寿命
比较长。油价我们觉得是一个市场的判断,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油价如果在60到80美元,对我们仍然有好的市场机会,对今年新增订单也很有信心。低油价的时
候油公司还有钻井公司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提高了,像原来在中东谈一个钻井卖出去,不好谈,人家说没做过,没有品牌,现在反过来找我们钻机怎么卖,能不能融
资,在融资方面我们没有这个实力,但通过国内的大型企业去融资,给我们客户整个卖钻井的解决方案,所以说我觉得从业绩来看,TSC会表现好,关键是能不能
争取到新的客户,新的市场份额,这是我们今年关键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