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potify:拯救音樂王國的使徒?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1510337804/

Spotify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但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2010年Spotify稅前虧損達到2650萬英鎊,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絡改變了音樂產業,同時幾乎摧毀了唱片業。1999年,非法下載站點納普斯特(Napster)差點令唱片業分崩離析。兩年後,iTunes出現,幾乎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音樂數字化不可阻擋的頭一個十年裡,音樂業一直在期盼一個救世主——一位可以重塑音樂產業鏈、將唱片業從盜版音樂和iTunes中解救出來的人。

瑞典人丹尼爾·埃克(Daniel Ek),正是那一個被默默等待的人。這個28歲的謝頂小夥子,創建的數字音樂服務公司Spotify正試圖讓正版音樂重回主流視野。雖然也曾熱衷於從納普斯特下載甲殼蟲和齊柏林飛艇,但現在,埃克被《福布斯》雜誌一月刊評為音樂領域最重要的人物——可以拯救音樂於危難的人。

Spotify是否能完成互聯網對自我的救贖?

比盜版更便捷

音樂發燒友瞿婧宇最近有點愁。這位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音樂產業系的碩士,回上海之後竟然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音樂播放器。她慣用Spotify。「方便之處在於不用下載,按需點擊收聽。免費、正版、音效好、速度快。曲庫齊全,便於分享」。

瞿婧宇說的這個Spotify,由丹尼爾·埃克開發於2006年,在歐洲的部分地區獲得了極大的轟動,去年剛剛登陸美國。簡單地說,它是一項「自助式」音樂服務。通過流媒體技術,用戶只需要點擊鏈接就可以免費收聽1500多萬首歌曲。而它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當然,如果你想靜心聽音樂,也可以花費4.99英鎊成為高級訂閱客戶,擺脫煩心的廣告;也可以花費9.99英鎊成為頂級訂閱客戶,以便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流媒體點播和儲存歌曲。

這種比下載更「溫和」的獲取方式獲得了各大唱片公司的支持。從2008年起,華納、環球、索尼、EMI等都為其提供正版音樂,這讓它擁有了全歐洲最完整的音樂庫。四大唱片公司認為,面對源源不絕的非法下載,還不如把曲庫免費開放,通過Spotify的增值服務增加用戶黏性,並從中獲利。當然,作為回報,Spotify授予四大唱片公司一定的股權。

環球音樂集團的數字部門經理羅布·韋爾斯稱讚Spotify,說他們找到了一條途徑讓新一代年輕人再次為音樂埋單。超過三分之一的Spotify聽眾的年齡都在24歲以下,這一人群通常不會為音樂付錢。也就是說,Spotify潛移默化地將非付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那麼,唱片公司賺的這些錢都是額外的錢了。」韋爾斯說。

Spotify並不是唯一的在線音樂提供者。但相較於Last.FM、潘多拉、MOG等,其提供了獨特的用戶體驗,特別是去年與Facebook結盟後。首先,Spotify提供了第三方軟件市場,比如可以建立試聽室應用,邀請朋友搞一個「云派對」;還可以邀人參與音樂評比,增加互動性。其次,「Spotify個性化的播放列表建立了其社區分享的核心內容。」瞿婧宇說,「如果我覺得這50首歌是2011年我最喜歡的歌,做成列表之後,Facebook上的朋友都可以看見,你也可以看見朋友的。你喜歡的音樂媒體、網站、博客都可以鏈接Spotify,做成媒體年度十佳歌曲之類的播放列表。」

目前,Spotify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1000萬人,其中300萬人為付費用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10個月內,它增加了200萬付費客戶,增長速度驚人。《福布斯》雜誌如此評價Spotify:它像iTunes一樣快速,像納普斯特一樣量大,又像潘多拉一樣便宜,沒有理由不吸引人。丹尼爾則這樣解釋Spotify的快速增長之道:「只要把付費音樂做得比盜版還便捷,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盜版,特別是非法下載一直是唱片業的噩夢。上世紀90年代,肖恩·范寧和肖恩·帕克創建的非法下載網站納普斯特嚴重地衝擊了唱片產業。而iTunes的出現令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單曲而不是CD,而CD是這個行業的血液。

《福布斯》認為,Spotify的橫空出世拯救了音樂產業,重新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系統。流媒體播放不僅取代了傳統模式的網上下載,完整的曲庫和創新的收費模式便於增強用戶的向心力。2010年,英國牛津大學頒佈了一項舉措:在學生公寓和圖書館、自習室等公共區域封堵了Spotify,原因是它佔用過多帶寬,卻引來學生的集體抗議。「在更好的軟件出來前,用過它的人就很難戒掉了。」瞿婧宇說。

Spotify的阿喀琉斯之踵

丹尼爾自信,Spotify可以拯救唱片行業,但音樂人恐怕不那麼認為。踏入2012年,你依舊無法在Spotify上聽到酷玩樂隊的新專輯《Mylo Xyloto》。截至去年12月26日,這張大熱專輯在美國已經累計售出96萬餘張,其中付費下載佔56.3%,CD佔45.4%。黑鑰樂團和賈斯汀·比伯也對Spotify提出了異議,理由與酷玩樂隊一樣:支付給音樂家的報酬太過低廉了。

舉個例子,為賺到每月最低工資1160美元,一個音樂人需要賣出143張CD。但如果以Spotify計算,則需要超過400萬次的收聽量。這是什麼概念呢?達到400萬次收聽量,除非你碰巧是Lady Gaga。但Lady Gaga的遭遇更為極端,那張著名的《Poker Face》在Spotify上連續五個月排名最受歡迎的專輯,播放次數達到100萬次,但Lady Gaga從中獲取的收入僅為167美元。

樂隊Uniform Motion比較了音樂人在不同的音樂產品服務上獲得的收入,發現音樂支付服務的報酬低得難以置信。一張專輯通過iTunes獲得需要8.59美元;亞馬遜為6.8美元;直接下載為3.09美元;Spotify收聽僅需要 0.04美元。在早前結束的「數字音樂論壇」上,MOG的移動產品主管阿努·柯克就直言,音樂人不能從熱門的音樂服務中受益,這不僅違背了Spotify對唱片業的公然許諾,也將摧毀雙方的盟約關係。

去年年底,音樂發行商 STHoldings宣佈將旗下的200多個唱片廠牌的歌曲從Spotify撤下,理由是後者沒有支付他們足夠的使用費用。STHoldings是英國一家數字內容與唱片發行管理公司。他們詢問了238家廠牌,是否還願意把它們的產品留在Spotify上,結果僅有四家點頭說「yes」。大多數的廠牌認為,在線音樂服務的開發讓他們的音樂變成了廉價的日用品。

「在線音樂為我們所關注的上百萬聽眾提供了試聽的服務,推廣了我們的音樂,但是這項服務蠶食了更多的傳統數字音樂服務的利益。NPD Group(市場調研機構)和NARM(唱片銷售協會)的最新調查報告都證實了我們的擔心。」STHoldings發表公告稱。

據調查,37%的音樂發燒友(以及46%的普通音樂愛好者)認為可以在線聽音樂就意味著他們不是那麼必要買下這些歌曲。只有23%的普通音樂愛好者承認他們現在買的唱片比原來要多。「版權費如此低廉,如果因在線音樂而損失唱片銷售帶來的利潤,這是不值得的。」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公司的主腦布萊恩·勃蘭特表示,就目前而言,Spotify的模式對於獨立廠牌來說並不能帶來經濟效益。而U2樂隊的經紀人保羅也認為,就目前而言,Spotify對於音樂人更像一個宣傳平台,而不是盈利方式,「我們不是直接從這兒賺錢」。

雖然聽到了諸多抱怨,但丹尼爾堅持Spotify會為唱片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現在我們已經說服了上百萬的聽眾花錢來購買音樂,而不是非法地下載。對於歌手,他們能從我們這得到可觀的回報。隨著Spotify的成長,利潤自然也會增加。自從Spotify三年前誕生,我們為版權所有者賺取了超過150萬美元,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是歐洲第二大的數字音樂的利潤來源了。」

這段話幾乎是丹尼爾目前應對質疑的唯一武器。當金屬硬核廠牌Century Media和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離去時,他幾乎套用了同樣的發言。Spotify的麻煩在於,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但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公司2010年營收同比增長5倍,至6320萬英鎊。但稅前虧損則達到2650萬英鎊,高於上年同期的1610萬英鎊。

丹尼爾還能暫穩陣腳的原因在於,他手握四大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並且完成了多輪融資。其最大的憂慮在於,最初獲得的音樂版權將在兩年後到期,丹尼爾需要支付足夠的資金來防止唱片公司的倒戈,他必須將Spotify變得更強,比如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並最終讓任何唱片公司無法承受失去它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0

Spotify虧損加劇 商業模式被指存在問題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06/233330.html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的音樂網站Spotify如今就像是新的Groupon。2011 年,Spotify網站已經虧損6000萬美元,大大超過了2010年的3800萬美元。不過,Spotify在2011年的營收卻從2010年的 9700萬美元增加到2.45億美元。

2011年Spotify亏损加剧 商业模式被指存在问题

Spotify財務概覽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PrivCo在一份有關Spotify網站的報告中稱:「Spotify網站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的話,那麼就必須盡快調整其商業模式。Spotify目前的商業模式無法持續下去。」

這樣的結論聽上去與Groupon極為相似,目前而言,Groupon也是一家持有高營收、高虧損和高估值的成長型創新企業。但是,與 Groupon不同的是,Spotify無法通過削減市場營銷開支的方式來減少虧損。目前的Spotify要麼完全調整其商業戰略,要麼就設法讓其業務變 得更好。

Spotify網站可以讓用戶通過台式電腦來免費收聽音樂。用戶將會製作播放列表並迷戀這種服務,但是,當用戶想要通過手機來收聽Spotify的音樂服務時,則須支付一定的費用,費用按月徵收。

Spotify面臨的問題是:每次有用戶通過網絡免費收聽Spotify的歌曲時,Spotify則必須為此向歌曲供應商支付一定的費用,目前的狀況是,Spotify從付費用戶那兒收取的費用總量卻無法抵消其支付給歌曲供應商的費用總量。

當然,如果能夠將所有用戶都轉化為付費用戶,或許這將為Spotify提供新的出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91

倒霉的Spotify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304
 Spotify,這個最受歡迎的流媒體音樂應用軟件,坦白說,離破產已經不遠了。


  這款軟件准許用戶不限次數免費收聽正版歌曲,但同時需要收聽廣告,如果每月交納10美元的訂閱用戶費,則可以免除廣告的干擾。2011 年,Spotify推出了手機應用,並且接入Facebook平台,一下子讓它的火熱從老家歐洲席捲到了美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收穫了140萬用戶, 其中包括17萬付費用戶,付費轉化率為12.5%。在2012年8月倫敦召開的創意內容全球商業峰會上,Spotify COO Ken Parks驕傲地宣佈Spotify的付費用戶已經突破400萬,活躍用戶數也超過1500萬。


  它看上去日子好過極了。但10月6日,一家專門為一些私人公司提供財務分析的公司PrivCo在自己網站上公佈了Spotify的財報,讓所有人看到了後者的慘淡局面。


  2011年,Spotify營收同比增長151%至2.445億美元,銷售成本為2.39億美元,人員成本增長173%,這一年的虧損達到5900萬美元,遠遠超過了2010年的3750萬美元虧損。


  版權是Spotify最大的成本。它獲得大音樂公司的支持,提供正版服務,但同時它不得不為此支付高昂的音樂版權費用—一個訂戶每月付費中的70%用於支付版權。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只要Spotify擁有足夠的用戶,就能獲得與大音樂公司的談判權力。但真正發生的事情是,它越來越依賴它們。如果一家退出合 作,Spotify就會喪失約20%的內容,所有用戶的播放列表都會出問題。PrivCo總結道:「Spotify掙到的每一分錢幾乎都用來支付給音樂公 司作為版權費,也就是說,用戶越多,公司的虧損也就越大。」與此同時,一部分獨立音樂廠牌由於對Spotify的付費結構不滿,把自己在Spotify上 的音樂全部撤下了。


  它的商業模式問題非常嚴重。Spotify目前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貼片廣告、購買推薦以及用戶訂閱費用。為了吸引更多的付費用戶,Spotify嘗試將 自己的訂閱費用由每月的10美元下降到8美元。不過,這無異於自殺的辦法在西班牙的測試中也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它還打算推出基於網絡瀏覽器的版本。這有一 定的吸引力,用戶可以更方便地播放音樂,而不需要下載軟件。Spotify一直把通過緩存和P2P網絡分享降低服務器成本當作自己最大的賣點,但現在為了 爭取用戶,它只能這麼做。在繼續提高付費用戶轉化率的同時,Spotify也在努力擴大廣告收入。2009年Spotify的廣告收入還是712萬美元, 到2010年這一數字上漲到2853萬美元。


  更糟糕的是,蘋果正在與各大唱片公司協商,打算推出類似Pandora和Spotify的網絡音樂電台。而微軟即將推出的Xbox Music音樂服務也意味著在這個領域裡將會擠進一個強大的對手。在這些消息的影響下,Pandora股價大跌17%。它的日子也並不比同行 Spotify好到哪裡去。2012年二季度Pandora營收1.013億美元,虧損540萬美元。其中,用於內容購買的支出為其總營收的60%,高於 去年同期的50%。


  留給Spotify它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Spotify和其他音樂流媒體公司的特點對比


TuneIn

手機收聽電台節目,聚合了超過7萬家電台和200萬個點播節目,可以播放談話、體育、新聞等其他節目


Rdio

提供兩種收費套餐
與四大唱片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900萬首在線歌曲


Spotify

基於付費音樂市場及點播服務
1500萬首在線歌曲


Pandora

提供個性化的網絡電台和自動音樂推薦服務
提供多媒體互動和社交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06

書摘 | 音樂產業入侵者:丹尼爾·埃克與Spotify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0/151092.shtml

32歲、有點害羞的埃克來自瑞典。他是流媒體音樂軟件Spotify公司的創始人,公司總部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不過他的活動中心逐漸轉向美國紐約,而資金則主要來自矽谷。時下數字領域的不少同儕們都深深地感到一種迫切需求:只有打破傳統束縛,才能拯救新興產業,而對於唱片產業而言,埃克擁有明顯的優勢:網絡黑客們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而史蒂夫·喬布斯和iTunes則在很大程度上終結了它。很多人認為埃克是音樂產業最重要的人,甚至算得上一名“白帽黑客”。2014年,當蘋果公司以32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Spotify最大的競爭對手Beats(包括Beats生產的高級耳機系列)時,25%的錄制唱片收入都是通過流媒體這個渠道實現的。

整個音樂產業等待丹尼爾·埃克的出現已經十多年了。或者更具體地說,是等待一個人——無論他是誰,只要他能夠做到以下兩點就行:創造出比盜版產品更能吸引用戶的東西,同時提供一套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在目前的互聯網技術領域,谷歌提供搜索引擎, Facebook確認個人身份,亞馬遜引領零售界,而埃克希望Spotify獨霸原聲音樂界。就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樣:“我們要把音樂帶到派對上。”這也解釋了他那些睡眠時間不規律的工程師們 24小時倒班的原因:比起單純的音樂播放器——盡管它擁有創新模式,能夠及時、免費、通過合法途徑幫你獲取幾乎所有聽過的歌曲, Spotify的終極目標卻是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系統。

對於用戶來說,Spotify頗具吸引力:該服務平臺的2400萬名活躍用戶(數據截至 2014年年中,在過去一個月內使用Spotify聽過音樂的用戶)能夠在電腦上欣賞超過2000萬首歌曲,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偶爾收聽一段廣告。Spotify具有 iTunes的快速和便捷、Napster的靈活和廣度,以及在線電臺服務潘多拉(Pandora)極具誘惑力的定價模式。並且,與上述行業先行者不同的是,Spotify從誕生之初就具備了社交網絡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網站工具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播放列表——在 Spotify推出Facebook版本後的第一個月,就有超過 10億首歌曲得到分享和傳播。

索尼音樂( Sony Music)瑞典公司負責人馬克 ·丹尼斯( Mark Dennis)表示,自2008年 Spotify創立以來,憑借自身努力就遏制了瑞典音樂產業十多年來持續走低的營收趨勢。到了 2011年,瑞典音樂產業出現了自20世紀90年代美國克林頓政府執政以來的首次營收增長,其中,Spotify占到 50%的銷售份額,相比2010年的 25%有明顯增長,而瑞典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盜版音樂的溫床。

由此推斷,在全球範圍內,音樂產業或許找到了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目前,大約 25%的 Spotify用戶訂閱了付費服務,那意味著 1 000萬人對埃克的產品抱有信心,從而支持他展開與蘋果、亞馬遜和谷歌三方面的競爭,通過免費提供音樂產品,最終拯救唱片行業。

20世紀90年代末期,14歲的埃克就投身到互聯網開發狂潮中,開始在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創建商業網站。高中畢業後,埃克進入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Sweden’s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學習工程學。 8個星期後,他意識到第一學年的教學內容完全以理論數學為主,於是他就輟學了。很快,一家位於斯德哥爾摩、名為 Tradedoubler的網絡廣告公司找到埃克,請他開發一個程序,以幫助他們匯報已簽訂合同的網站的情況。埃克開發出的程序十分高效,以至於該公司在 2006年出價 100萬美元購買了這個程序的使用權,而埃克通過出售相關專利又賺得 100萬美元。

然而,情況很快急轉直下。這位 23歲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獨自居住在斯德哥爾摩南部 32千米外的森林里,忍受著瑞典難熬的嚴冬,還有折磨人的抑郁癥。他當時已經創建了三家科技公司,但他開始考慮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音樂人,並打算以此謀生。埃克會彈吉他、貝斯、鋼琴,會打鼓,會彈鋼琴,還會吹口琴,只是不擅長唱歌。“靠音樂我可能發不了財,不過養活自己還是沒問題的。”隱居在森林的日子里,埃克最終決定要用某種方式把驅動自己的兩種激情——音樂和技術結合起來。也是在這段時間里,埃克開始與 Tradedoubler公司董事長馬丁 ·羅倫松( Martin Lorentzon)往來。羅倫松比埃克大 15歲,但仍然活力十足,每天健身兩次。作為縱橫矽谷的資深人士,羅倫松曾在知名搜索引擎公司遠景公司任職,並於 2005年將 Tradedoubler公司上市,凈賺 7 000萬美元。由於不再親自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羅倫松同樣感到空虛無聊、漫無目的。

“當我遇到丹尼爾時,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羅倫松說,“要想跟一個人做搭檔,我們之間必須有兄弟般的情誼,因為我們將共同面臨很多問題。一家公司的價值,就是你和搭檔一同解決的問題的總和。 ” 

羅倫松和埃克都處在一種獨特的狀況下:前者不再需要錢,而後者不再在乎錢。因此,他們決定忽略盈利問題,一心進行顛覆性變革。他們的目標是音樂產業。“令我困惑的是,盡管人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聽的音樂都多,並且制作音樂的藝人風格也更加多元化,但整個音樂產業卻每況愈下。”埃克說道。計劃初步成型後,他們招募了一批工程師,然後把新團隊帶到西班牙巴塞羅那開派對慶祝,一起聆聽了埃克稱為“怪異的德國電子流行樂”的音樂。然後,他們正式開工了。

回到斯德哥爾摩後,他們借鑒了蘋果公司 iTunes的界面以及三星公司生產的黑色純平電視的平滑流暢風格,並且創建了第一個產品原型。與那些發布盜版音樂的網站不同,直到與唱片公司簽好協議後,埃克才正式推出 Spotify。“我們希望表明,我們並不像其他網站那樣,利用唱片公司的產品為自己撈錢。”埃克說。

埃克最初的目標是獲得全球音樂版權,雖然得到律師弗雷德 ·戴維斯(Fred Davis)的幫助,但卻很快遭到拒絕。因此,他將主要目標放在歐洲授權許可上,本來以為三個月就能搞定,結果花了兩年才辦成。埃克及其團隊對唱片公司高層窮追不舍,試圖說服他們: Spotify免費,並且基於廣告的盈利模式必將促進唱片的銷售量。可惜沒有一個人願意埋單。“他們會說,‘噢,聽起來有點意思’或者‘給我發點數據來看看’,”埃克笑了起來,“我當時只有 23歲,很單純地認為,‘哇,自己幹得不錯,這事肯定能成’。”

最終,埃克還是在 Spotify上加載了盜版的音樂,並把樣品演示發給唱片業高層。這終於引起了他們的註意。“對於 Spotify,如果人們不親自試試看,就體會不到它的好處,”埃克說,“之後,他們還會把它推薦給自己的朋友們。”就在埃克與這些唱片公司談判的時候, Spotify耗盡了資金。除了員工工資和日常開銷之外,埃克和羅倫松還承諾預付 100萬美元給唱片公司,以獲得音樂庫的使用權。沒有風險投資人對他們感興趣。為了繼續維持 Spotify,除去羅倫松最初投入的 100萬歐元種子資金,他們又投入了將近 500萬美元。“我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有時我們甚至賭上整個公司,”埃克說,“我們被信念而非理性指引,因為理性告訴我們,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 ”2008年 10月, Spotify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法國、英國和西班牙上線運營。而最終與美國相關方面達成運營協議,則花費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他是唯一有耐心在唱片產業達成目標的科技創業者,”曾經幫助 Spotify打開美國市場並促成與 Facebook合作,如今也是 Spotify董事會成員的肖恩 ·帕克說,“埃克擁有一種禪修般的耐心以及在壓力和挫折下免於崩潰的能力。他一次又一次地將自己置於一種普通人會甘心認輸的境地。”當我和埃克在他的辦公室聊天時,他正襟危坐,紋絲不動,就像一尊來自瑞典的佛陀。他講話時,全身唯一在動的只有嘴巴,甚至連那冰藍色的眼珠都沒有眨一下。

2011年,剛過完感恩節,在紐約市格林尼治村的斯蒂芬·韋斯工作室( Stephan Weiss Studio),埃克跳上光滑的白色舞臺,面對舞臺下面一群忙於打字的記者和一排準備就位的直播攝像機。他必須大力宣傳自己的平臺,制造轟動效應,從而促使各大唱片公司、音樂人和開發者們興奮地聯手合作。

埃克不需要拉攏投資者。過去幾年來,他的投資者候選名單急劇增加。Spotify已經從瑞典一家小型融資公司成長為一家由李嘉誠、肖恩·帕克和知名風投公司創始人基金等社交媒體精英共同融資打造的重量級公司,以上投資方共計投資了超過 5 000萬美元,賦予該公司 2.5億美元的估值。據稱,在 Spotify新平臺新聞發布會之前的幾個月,俄羅斯投資巨頭DST、美國風投公司加速合夥公司(AccelPartners)及凱鵬華盈(KleinerPerkins)再次向 Spotify投資近 1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 10億美元。“丹尼爾是我們必須並且非常希望合作的創業者,”加速合夥公司投資人吉姆 ·布雷耶(JimBreyer)表示,“我們最看重的一點是,他把對於音樂的激情和盡可能便捷地發現並分享音樂的創意結合了起來。”埃克仍然持有 Spotify公司 15%的股份。得益於種子資金,羅倫松擁有約 20%的股份。據估計,到 2014年夏天,公司的估值將上升到 40億美元,兩人的身價都將達數十億美元。

版權聲明:本文由iheima編輯,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聯系 zzyyanan 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795

她上任四個月,就吸引Spotify、蘋果跳槽 幫Google吃到蘋果的雲端女王


2016-04-04  TCW



在雲端代管市場裡,Google只能排上老三,但她「奇襲亞馬遜」,拿下一紙超越部門全年營收的合約。

三月中,通路雜誌《CRN》爆料,科技大廠蘋果完成一場價值最高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兩百億元)的「?雲端大逃亡」:從亞馬遜投向Google懷抱。策動變心戲碼的幕後黑手是「企業女王」葛琳(Diane Greene)。

報導指出,蘋果每年支付亞馬遜約莫十億美元代管費,貢獻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部門總營收近一成。後者揚言蘋果「並未全然變心,影響不大」;反之,對於只是市場小老三的Google來說效益驚人:光是這筆訂單,就超越去年雲端平台部門總收入五億美元,堪稱大勝。

其實Google雲端平台最近的囊中物不只蘋果,音樂串流服務龍頭Spotify也在二月就入列顧客榜,一樣是從亞馬遜移情別戀。三週之間,Google雲端平台連續搶下知名客戶,去年十一月接任副總裁的葛琳是最大功臣。

複製安卓模式搶市

葛琳在業界地位頗高,《商業內幕》封她為「企業女王」,主因是,十八年前她合創的威睿(VMware)改變企業儲存資料方武:威睿的工作站可廣納建置Windows、蘋果iOS或Linux 等作業系統的客戶,除能使個別主機的利用率最大化,還能省下大筆採購經費。

二〇〇六年亞馬遜把代管業務移往雲端之前,葛琳已經領軍威睿稱霸市場八年;隔年,威睿公開上市,兩個月股價飆漲逾一倍,她因此入列《財星》「商界前五十大女強人」;但戲劇化的是,隔年她被董事會扣上「業績不佳」罪名開除,威睿股價應聲重挫二四%。

葛琳下台後重返創業路,獲Google延攬進董事會。去年她復出江湖前一併把創辦的Bebop賣給Google,以便全神貫注奇襲亞馬遜。雲端供應商傅萊瑟(Michael Frascr)比較十幾家業者:「Google 價格最低但服務最廣,似有複製Android)(安卓》系統手機晚蘋果兩年,卻後來居上的氣勢。」

撰文者邱碧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00

被蘋果亞馬遜“追殺”的Spotify上市估值達300億美元

蘋果、谷歌、亞馬遜共同的競爭對手Spotify當地時間周二在紐交所上市,這家流媒體巨擎上市後的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Spotify開盤股價一度升破165.9美元,不過隨後跌至150美元下方。截至交易首日收盤,仍比發行價上漲15%。

和傳統的IPO方式不同,Spotify選擇的是一種特別的上市方式——直接上市,不融資,因此也跳過了承銷商。公司聘請美國最大對沖基金之一的Citadel Securities根據買賣訂單制定公開發行價,這一過程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這種非傳統的上市方式甚至不應該稱作IPO。Renaissance Capital高級IPO市場策略師Matt Kenned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上市方式並不容易複制,但是不排除一些諸如Uber或者Airbnb的大型知名獨角獸企業會效仿Spotify的成功上市經驗。”

根據監管資料顯示,Spotify在私募市場的交易額最高達到美股132.5美元。分析師將未來一年Spotify的股價區間定為160美元至220美元。

另一方面,使用這種上市方式,Spotify讓員工和長期投資者在股票上市首日就能選擇拋售股票,而在通常情況下,企業IPO之後都有一定期限的鎖定期,過了鎖定期後,投資人才能拋售股票。

而取消了鎖定期也對公司短期股價造成壓力,因為如果投資人在上市當天大量拋售股票,會令股價急劇下跌。如果Spotify能夠在未來幾天承受住股票拋售壓力,那麽對於其它希望以直接上市方式IPO的企業而言,將會是一種激勵。

Spotify的股價表現也讓矽谷投資人密切關註。Uber投資者Bill Gurley發表Twitter稱:“華爾街投行一定都等著這種直接上市的交易失敗,這樣他們就能看笑話了。”

在Spotify上市前一天,公司創始人CEO Daniel Ek發表公開聲明稱,Spotify之所以選擇這種特別的上市方式,是因為不想成為一般的企業。他寫道:“企業通常都會敲鐘,在交易大廳接受一天的采訪,來告訴投資人為什麽要買他們的股票。我們希望換一種途徑,不走尋常路。”

盡管沒有了敲鐘的歡呼聲,但是Spotify用數據說話。公司在IPO申請書中列出了訂戶數據,幾乎是蘋果公司的兩倍。

Spotify成立10年以來,一直面臨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巨頭的追趕,但至今仍未被超越。亞馬遜在Spotify上市之際公布數據顯示,音樂服務訂閱用戶數量已經有數千萬,但未公布具體數字。

而監管資料顯示,Spotify預計到今年年底前,月活用戶數量將突破2億,其中付費用戶數量約為9600萬。Spotify首席內容官Ken Parks表示:“我們有幾千人在為用戶創造最優質的音樂服務努力,這是一些音樂尚未成為核心業務的企業所無法比擬的。”Spotify也被認為是音樂領域的下一個Netflix。

不過Spotify一直到去年仍然在虧損。根據公司公布的數據,2017年凈虧損達到15億美元,比上一年翻番。

投資者可能並不在乎企業是否盈利。為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財務健康狀況評級的企業RapidRatings CEO James Geller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將會是美國科技股IPO的大年,現在看到的數量仍然很少,一大波科技公司正在IPO的路上。”

就在上個月,美國雲存儲提供商Dropbox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股價開盤就大漲40%,市值膨脹至120億美元。上市一周以來,股價表現依然強勢。Dropbox也是一家尚未實現盈利的企業。

但今年可能不會看到Uber和Airbnb這類被稱作“十角獸”(Decacorn,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的企業上市。這些公司已經融到足夠多的資金,以至於他們不會讓自己在上市的進程中犯下一絲一毫的錯誤,必須非常謹慎地對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56

李嘉誠愛股Spotify 擬「直接上市」

1 : GS(14)@2017-04-08 19:42:58

【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剛於集團業績記者會上表示,投資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的回報過百倍。市場盛傳Spotify計劃今年上市,令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的回報可望繼續攀升。

最快今年底前掛牌

Spotify早前通過股權融資,籌集了10多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達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該公司現計劃上市,正研究放棄採取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形式,改而以「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方式掛牌上市,爭取市值衝破100億美元大關。在美國資本市場,股票直接上市是相當罕見。對於Spotify的現有投資者和持有股票的高層來說,這種上市模式能防止股票價值遭稀釋,對禁售期的束縛亦會較少,最大程度確保投資回報。

此外,「直接上市」由於不涉及發行新股,可節省大量承銷費,投資者在股票上市後才可在公開市場購入股票,股票價格將直接由市場供求而定,毋須承銷商定價,故上市首日的股價將難以預測。由於不存在國際配售程序,故機構投資者比例亦會較小,有機會增加股價的波動,但散戶可更容易購入股票。這有別於傳統的IPO上市會委任承銷團隊,在公司掛牌前把大部分股份預留國際配售,公開發售的供應有限,因此熱門股份上市首日通常被炒高。報道稱,Spotify仍未決定最終上市形式,即公司仍可能選以IPO方式上市。

Spotify面對的上市壓力愈來愈大,其於去年曾發行10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利率為5厘。若公司遲遲未上市,所承擔的債息將愈來愈高。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85&issue=201704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12

李嘉誠投資Spotify生金蛋傳籌備美上市 估值或達千億

1 : GS(14)@2017-04-08 20:10:57

【本報訊】長和(001)主席李嘉誠再有科技金蛋孵化,旗下維港投資相中的Spotify,市傳準備在美國上市。這間全球人氣網上音樂串流服務商,過去有傳估值為85億美元,但有分析人士估計目前估值已增至110億至130億美元(約858億至1,014億港元)。Spotify擬用直接上市形式,在不募集資金下,讓投資者有機會趁其上市套現。記者:岑梽豪



在2006年成立至今逾10年,Spotify當中有不少著名投資者,包括私募基金TPG、高盛等,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亦是捧場客。



李曾稱「賺150倍」

李嘉誠早前在業績會上稱,過去投資不少科技公司,但最賺錢則是Spotify,「賺100倍至150倍」。不過,目前未知李嘉誠的持股有多少及易手與否,而維港投資則不回應持股狀况。然而,今次Spotify傳出籌備上市,正好讓股東有機會套現。據彭博引述消息指,Spotify未感到有資金需求,故此上市時不會以一般公開招股形式,出售舊股或發行新股上市,而是以直接上市形式,讓一眾股東透過股市出售持股;若上市成功,或成為其他初創公司的參考對象,但管理層目前未有定案。企業在美國上市,如果採用傳統的公開招股形式,企業需要聘用投行為公司找尋投資者,並於決定招股價後,再售股份予新的投資者,所出售股份當中是包括發行新股,或者會加上原有股東所出售的舊股。至於今次Spotify所採用的直接上市方式,則毋須聘用投行尋找新投資者,惟此上市方法並不能獲得新資金,公司股份會直接放在交易所內買賣,由原有股東出售股份予其他投資者,此舉既可節省巨額上市費用外,亦不會因為發行新股,從而攤薄了原有股東的利益。


早染指fb及Skype

李嘉誠多年來投資不少初創科技公司,當中著名例子有facebook(fb)、Skype,與及AlphaGo研發公司DeepMind等,但大部份項目均未有上市。他退出這些投資時,多數會向其他企業出售其所持股份,例如出售DeepMind予Google等。
Spotify的總部在瑞典,2008年時正式推出串流音樂服務,提供免費及收費兩種服務形式;截至去年6月止,約有1億個活躍用戶。今年3月時,則有逾5,000萬個付費用戶。公司與不少大型唱片公司合作,包括環球唱片、華納音樂及SONY音樂等合作,擁有超過3,000萬首音樂的使用權。公司透過網上串流形式,讓用戶下載或在網上聽歌,目前香港區收費每月為58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8/19983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33

【香港都有】$29月費學生Plan 任聽Spotify Premium

1 : GS(14)@2017-04-22 10:23:16

之前Spotify已在美國、英國同德國推出為學生而設的優惠,只需付出一般用家約一半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到無廣告、更高音質兼可離線收聽的Premium服務。可能見成效唔錯,Spotify剛剛就將學生優惠發大來搞,加入多33個國家地區,香港就係其中之一,香港學生哥只要$29月費就可以用到Premium服務,只是基本月費$58的一半,睇落都幾抵。不過唔係所有香港學生都能享用到這項優惠,只係香港在校大學生或大專生先能夠享用到優惠。但當然唔畀錢都一樣可以聽到Spotify免費版本,除音質低少少外,另每播兩三首歌就會播下廣告,若只係聽住歌打Essay或好似筆者邊聽邊打稿的話,分別又唔會太大。資料來源:Spotify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0/199950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77

Spotify有望明年3月紐約上市

1 : GS(14)@2018-01-07 16:33:23

【本報綜合報道】香港首富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有份的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傳最快明年3月在紐約上市。消息指,美國證交會(SEC)很大機會批准Spotify以「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形式掛牌,有望成為紐交所首例。《華爾街日報》前日引述接近消息人士稱,瑞典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上市計劃取得重大進展。Spotify向SEC申請於紐交所直接上市,預料很有可能獲美證交會開綠燈,最快明年3月或4月掛牌。而SEC將於明年2月15日公佈申請結果。報道又指,公司直接上市將證明擁有足夠資金,除繞過集資和國際配售等環節,公司亦沒有投行承銷或作保薦人,將可節省上市開支。不過直接上市的新股,投資者將承受更大風險,主因新股上市後的價格直接由市場決定,而且不設禁售期。李嘉誠今年4月出席業績會透露,維港投資的Spotify回報逾百倍。本月初Spotify跟騰訊(700)及旗下騰訊音樂娛樂進行股份互換後,目前Spotify估值接近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高於兩年前約85億美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3/202529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