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Lending Club上市對於中國P2P行業發展的四點啟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10.html

i黑馬:美國時間12月11日(北京時間12月11日晚),全球最大的P2P平臺(網絡借貸平臺)Lending Club就將正式在紐交所上市。如果進展順利,Lending Club不僅僅將成為全球最大亦是全球首家上市的P2P平臺,而且還將與早先的Google等公司一道,躋身美國互聯網史上十大IPO之列,再次誕生一系列造富神話。本文由Lending Club聯合創始人,點融網創始人、CEO蘇海德撰寫,Lending Club對中國的P2P公司發展帶來哪些啟發。
 
這兩天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即將掛牌上市的新聞,引起了各方的極大關註。對於國內P2P行業來說,無論是對於P2P平臺運營方,還是對於廣大投資者,相信Lending Club的光明前景都已經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信心。

我自己既是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目前在國內運營的P2P平臺點融網的創始人,對於P2P行業發展,我始終懷有極大的熱情。我堅信,技術可以造福於所有的人。就Lending Club的上市,我最近也在思考,至少能給國內P2P行業發展帶來四點啟示。
 
啟示一:P2P是最有前景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之一

如前所述,Lending Club的上市,甚至它可能成為美國互聯網史上前十大IPO,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P2P是最有前景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之一。

但之所以說P2P最有前景,絕不僅僅是Lending Club的成功上市。就從Lending Club來說,為了繼續實施公司的戰略決策,過去7年里已經多次成功融資。至今Lending Club已經成功完成50億美金的放貸量,雖然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與銀行的業務體量相比,還是非常微不足道。Lending Club現在只有2個產品:個貸和中小企業貸。就Lending Club的主打產品個貸而言,市場整體體量在8500億,但Lending Club只占其中的50億,所以可以想象Lending Club未來的前景有多大。也因此,Lending Club這次會進行公開募資,並計劃將這些資金用於技術、市場、產品等多個方面,去和越來越多的中型商業銀行競爭,搶奪客戶。
 
啟示二:尊重監管是有P2P行業有前景的基礎

不同於中國目前的P2P行業現狀,在美國想做P2P生意,必須要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而這中間就有個故事。

上述監管體系,並不是在美國P2P平臺誕生之初就以形成的。與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樣,美國的P2P市場在誕生之初,當時也處在沒有專門監管機構、也沒有專門適用法律監管的狀況。直到面對迅猛發展的P2P行業,有一天,SEC認定,P2P的運營模式已經涉及到了證券銷售,要求包括Propser和lending club 在內的所有P2P 平臺在SEC 登記註冊,登記成功後將會被定性為在允許的範圍內銷售“附有投資說明的借貸憑證”的機構。

而Lending Club 一開始就十分尊重被積極接納監管,於2008 年3 月就主動申請在SEC 註冊並進入靜默期,隨後在10 月獲得SEC認證重新開業,成為第一家按SEC 安全標準提供個人貸款的企業。在SEC 註冊獲批後,Lending Club 得以將業務拓展到美國大部分州,並迅速超越了Prosper,成為美國P2P 借貸市場的主要服務平臺。

目前,點融網正在與監管部門共同草擬P2P行業監管白皮書,並積極地參與到P2P行業相關監管規定的制定過程中。
 
啟示三:P2P行業起步走得慢一些不是壞事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註意到了,Lending Club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上半年,Lending Club的經營收入達到8690萬美元,較2013的3710萬美元上漲了134%。
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大家都知道,Lending Club成立於2007年,最初的2年Lending Club里只發放了1千萬的貸款,到2009年年底貸款發放量還不到1億,過了3年半的時間才做到了1億。用了5年半的時間才做到了10億的貸款規模。而現在呢,Lending Club在3個月里就放款10億。過去5年做的量,現在3個月就做到了。Lending Club正在爆發式增長,其他公司可望而不可及。

我想說,像現在點融網的發展速度也是如此,我們的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穩。也許點融網以後的發展速度也會和Lending Club一樣,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這里還值得說一點的是,很多人會看到,在營業收入迅猛增長的同時,Lending Club凈利潤卻有所下滑,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凈虧損1650萬美元。其實,這並沒有什麽值得可怕的。

Lending Club即將上市,但該公司並不考慮因此獲利,而是仍然繼續自己的戰略規劃,可能選擇虧損。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不能只看營業收入,而要看這家企業完成了多少業務量,在商場上占有的份額,產品是否受歡迎,公司的影響力等多方面。對於互聯網企業和新的商業模型,不能再套用舊有的衡量公式,如果用這些公式,那Facebook就一文不值了。
 
啟示四:P2P平臺和銀行可以合作共贏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銀行業是一端,互聯網是另一端。這兩個行業對國民經濟都很重要。像P2P被稱為互聯網金融,這是兩者的結合產物,擁有互聯網技術也非常了解銀行的運營,取二者之長,所以創建除了新的商業模型。

但我相信,P2P不是在和銀行競爭,像Lending Club實際上在幫助銀行發展。在美國,我們的使命是讓銀行做回銀行,而不是一味追求投資盈利的機構。銀行的價值在於風控體系、客服體系和完善的運營。事實上,我們為銀行提供更好的技術,幫助銀行更方便獲得資金等多種服務。我們打開了銀行“透明公開”的大門,讓客戶更清晰了解投資回報。點融網現在也在和一些城商行合作,幫助他們做得更好。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35

P2P標桿Lending Club上市大漲56% 市值85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42

Scott-Sanborn-Lending-Club-Interview

昨日,Lending Club在紐交所上市,市值85億美元。

Lending Club以24.75美元開始交易,較此前15美元的上市發行價格上漲了65%,收盤於23.43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6%。

知情人士此前向《華爾街日報》表示,該公司上調了發行價至每股15美元,並增發30萬股,使其總融資金額達到了8.7億美元。按照這個價格,Lending Club目前市值54億美元。

這家全球最大的P2P平臺總部位於舊金山。該公司及其背後的風投計劃出售5800萬股的股票,每股定價為15美元。此前,該公司已經將發行價區間由10-12美元上調至12-14美元。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Renaud Laplanche在金融危機前創立了Lending Club。目前,Lending Club已經促成了60億美元的借貸。Lending Club的IPO被看作是P2P平臺行業的晴雨表,看公眾對該行業如何估值。

Lending Club通過收取手續費以及服務費來賺取利潤。其主要產品包括3年期和5年期的無保障消費者借款,平均利率高達14%。從個人投資者到對沖基金和銀行,各種投資者都在向該平臺提供資金。

今年1-9月,Lending Club的營業凈收入同比翻番至1.44億美元。盡管該公司今年目前為止處於虧損,但去年該公司實現盈利。

Lending Club將於明日開始在紐交所掛牌交易,代碼LC。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13

選Lending Club,還是選中國平安?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09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14 16:36 編輯

選Lending Club,還是選中國平安?
作者:格隆

格隆這篇文章原來的題目本來是:誰會是中國的LendingClub?但感覺這明顯小氣場,貶低了中國金融市場的巨大空間。後來改成“買Lending Club,還是買中國平安”,這明顯又違背了格隆只做分析,“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的初衷,最後才改為這個題目。

蛛絲馬跡構築的證據鏈
先說幾件看起來完全獨立,但卻讓格隆眼前一亮,並迅速把它們關聯起來的的金融領域事件:
A、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在美國耀眼上市,上市首日高開65%,市值接近90億美金,完全遮蓋了另一家中國籍特色公司陌陌上市的光芒;
B、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
C、馬化騰減持騰訊(據說馬雲也減持阿里);
D、平安港股配股融資

以上這幾件事情,貌似互不關聯,但在格隆腦海中迅速形成證據鏈——這個證據鏈要破的案子是:誰會是中國的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表明了互聯網金融(尤其P2P)蛋糕有多誘人
格隆先帶大家簡單看看Lending Club這家公司為何如此吸引人的註意。

據說歌星汪峰最大特點是:無論多大動靜,都上不了頭條——永遠有比他更吸引眼球的東西與他同時冒出來。陌陌也遭遇了類似晦氣事。

本周四登陸美國市場的“yuepao”社交軟件陌陌被一位更耀眼的明星掩蓋了光芒。這位明星就是Lending Club,美國,也是全球最大規模的P2P貸款公司和第一家上市的P2P貸款公司。盡管在IPO當日Lending Club臨時調高了IPO價格,使得公司估值由最初的40億美金上升至54億美金,但是依然無法阻擋投資者的熱情。最終Lending Club高開65%,市值接近90億美金。

關於Lending Club,討論他的業務的文章已經非常之多,格隆不想再就此展開。格隆覺得最需要思考,也最想知道答案的兩個問題就是:
1、為什麽Lending Club可以成功?
2、中國的P2P貸款公司有沒有可能複制Lending Club的成功?
由於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基礎,格隆首先嘗試回答第一個問題。

Lending Club成功的三大原因
LendingClub得以成功最大的基礎是傳統商業銀行模式的貪婪和無效性。下圖是Lending Club路演PPT第一頁的內容,很生動的解釋了傳統銀行商業模式的問題。在這頁PPT里Lending Club首席執行官Renaud Laplanche介紹了一個其個人經歷: 某天Laplanche同時收到兩張銀行賬單,信用卡賬單上顯示他正以17%的年化利率向銀行借錢,而儲蓄賬戶的賬單顯示他的存款利率只有0.5%。這樣的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Laplanche因此決心創立一個更有效的連接投資者與貸款人的平臺



LendingClub商業模式並不複雜,其實際就是通過網絡平臺,把借款人和投資者直接撮合在一起。
LC建立了一整套網絡平臺,通過與銀行的合作,將投資者和借款人直接撮合在一起。首先,借款人登陸LC平臺,完成基本的註冊程序,並提交借款申請。隨後,LC通過自身的一套算法,基於合作銀行的指引,以及借款人自身的信用狀況、風險特征、借款金額、期限等原始數據,計算出每名借款人借款的利率,並給出幾個選項。借款人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一個借款選項,隨後LC將該信息公布在系統中,並對其進行進一步核實,當核實過程完成,並且得到投資者的足額認購後,合作銀行將向借款者發放貸款(扣除交易費),LC再用投資者認購的錢買入這筆貸款。整個過程,投資者的錢都在獨立的托管賬戶中,LC並不能隨意支配這部分錢。LC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收取交易費、服務費和管理費獲得經營收入。



想要把利差降到比傳統的銀行更低還可以賺錢,就必須要求運營比傳統的銀行更有效率。在Lending Club的路演PPT中指出傳統銀行的運營費用率大概在5%-7%的水平,而LendingClub的運營費用率只有2%
首先,因為Lending Club是純線上模式,節省了去線下鋪設網點的費用。
其次,Lending Club的P2P模式並不是用自己的資本金放貸,因此並不受存款準備金率的約束。
最後一點,就是Lending Club利用技術手段和創新商業模式,把監管費用、客戶獲取成本、服務費用等壓到了比傳統銀行更低的水平。



綜上所述,Lending Club成功最大的基礎就是提供了比傳統銀行更有效率的匹配借貸需求的模式。
也正是有了這個更有效率的模式,成立7年的LC一直經歷著業績的高速增長。至今LC平臺發行貸款總額超過60億美元。今年前9個月,在LC平臺上完成的貸款超過30億美元,同比增加113%,同期凈收入同比翻番,達到1.43億美元。

LendingClub得以成功的第二大原因是美國對P2P貸款模式有明確的監管體系。
由於Lending Club的貸款憑證被視為可交易的證券,因此Lending Club的業務是受美國證監會(SEC)監管的。明確的監管是一個商業模式能夠做大的必要條件。在沒有明確監管的時候,很多小公司都可以賺到錢,但是沒有機會真正做大。因為一旦業務大到威脅到傳統的業務模式,就會被傳統勢力以合規的名義打壓,這就像年初時候的二維碼支付。而一旦監管明確,則傳統勢力就算再牛掰也無法打擊別人合法合規的發展業務。

LendingClub成功的第三大原因是美國完善的征信體系。
借貸平臺最核心的業務就是對利率進行定價,而利率的合理定價則取決於貸款人的信用情況。方便而準確的獲得貸款人的信用狀況是P2P平臺降低運營成本和降低違約風險的關鍵所在。LendingClub使用的個人信用評級依據是FICO信用分。FICO信用分是由美國個人消費信用評估公司開發出的一種個人信用評級法,美國三大信用公司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都使用FICO信用分。每一份信用報告上都附有FICO信用分,以致FICO信用分成為信用分的代名詞。因此美國完善的信用體系是Lending Club能夠高效率運營的重要基礎。

中國P2P公司能否複制Lending Club的成功
有了上文的討論,格隆和大家一起來來看看LendingClub成功的三個基礎在中國是否存在。

第一個最大的基礎顯然存在的,甚至比美國的環境更好。
因為多年壟斷,已經習慣躺著數錢的中國銀行業更加傳統和低效率。而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則不遜色於美國、非常的高效和有活力。因此中國的P2P平臺的運營效率會高於傳統模式是無需質疑的,甚至會高出很多很多。

第二個基礎,也就是明確的監管辦法,目前在中國還不存在,這也是中國P2P行業最大的風險所在。但是目前行業無明確監管的狀態很有可能在15年得到改變。
從大的行業格局來看,P2P貸款只是利率市場化的一種方式。政府如果推P2P行業的監管辦法,也是賦予這一行業合法性,一定是基於政府已經做好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準備為前提的。而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所有準備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以中國商業銀行目前的運營效率和風控水平,如果利率真正市場化一定會引起非常高的系統性風險可能。因此政府是絕對不敢在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推出之前去推行利率市場化的,這也是中國人民銀行在11月底推出《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的根本原因

當然,銀行保險存款制度能夠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可能還要感謝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基金倒逼了央行一把。等到銀行存款保險制度落地,相信銀監會起草的P2P行業監管細則也會很快推出。

關於第三個基礎征信系統,這是目前中國P2P生態中最脆弱的一環。
在格隆看來,這事寄希望於螞蟻金服比寄希望於央行更加靠譜。要知道美國的FICO信用分也是民間公司而不是政府部門開發的。當然中國人習慣思維可能會覺得信用這麽大的事情還是政府蓋公章比較有權威。那麽不妨思考一下穆迪、標普和大公國際的信用評價哪個更靠譜一些(前兩者都是民間機構)。征信系統幾乎是利率市場化最核心的一環,這也是格隆為什麽一直對螞蟻金服寄予如此厚望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中國的P2P公司想發展的像Lending Club那麽好,還是要等到第二和第三個條件成熟了才行。其中第二個基礎條件應該在2015年就會基本具備,但第三個基礎條件還任重道遠,需要民間倒逼和政府監管部門主動推進相結合。在此之前,中國P2P公司只能“打槍的不要,悄悄進村”,打基礎,拓客戶,練內功。所以這次Lending Club上市後香港具有P2P概念的上市公司比如8207中國信貸並沒有被炒,說明投資者還是比較理性的。等到監管等條件相對明確後,行業內領先的公司才敢大張旗鼓理直氣壯放手做事。那個時候中國才有可能出現類似Lending Club這種級別的P2P公司。

如果條件成熟,誰會是中國的Lending Club
根據高盛的統計,中國目前的P2P公司超過1200家,格隆估計這里面大多數是利用行業還沒有明確監管而進來蹚渾水的“行業投機者”,最後這些公司中的很多都確定會消失,但也一定有幾家內功積累雄厚的“行業投資者”走出來並充分享受到P2P這個巨大的行業蛋糕。

那麽,一旦條件成熟,哪家公司有機會殺出重圍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香港上市的中國信貸(08207)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首先,在沒有行業監管細則的情況下,公眾上市公司的業務會比私營公司規範很多。其次,當行業真正迎來爆發式發展時,上市公司的快速融資能力可以保證公司的加速跑,從而領先其他對手。

另外一家領先優勢更加明顯,但可能會被很多人忽略的P2P平臺是中國平安(2318)旗下的陸金所。以交易規模來看,陸金所已經是中國P2P市場份額絕對第一,以其體量,從平安大旗下分拆出來單獨上市一點問題沒有,也完全可能迎來類似Lending Club的眾人追捧。但陸金所既未高調宣傳,也未見分拆動作。

格隆的理解,由於P2P合規還處於一個比較灰色的地帶,因此平安一直以來對陸金所也並未高調宣傳。其實平安是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當中牌照最全、布局最系統、互聯網程度最高的公司(沒有之一)。例如、保險系統唯一的一張全國性預付卡牌照就在平安旗下的平安付公司。

在格隆看來,如果未來中國政治生態逐步走向現代和成熟,中國所有企業及其經營者的政治風險顯著脫鉤,則“陸海軍(傳統金融業務及其牌照)+空軍(互聯網金融布局)”都足夠強大的中國平安是最有潛力成為真正金融巨頭的——格隆說的金融巨頭,是指目前無論哪個細分金融領域的大佬(比如銀行領域的工行也罷,保險領域的人壽也罷),未來都很難很難與平安競爭,在平安面前都是一個小個子。

在格隆看來,這也是為什麽馬雲、馬化騰都會入股中國平安的原因。

冒著大股東大規模減持自家股票,市場必定消極理解的風險,上周港交所披露馬化騰於月初減持差不多30億港幣的騰訊股票——這在小馬哥來說是極其罕見的一個動作。按照過往騰訊的習慣,看好,自家也能做好的業務,堅決自家做;看好,自家做不好的業務,以騰訊公司的名義合資做。這次這個慣例被顛覆了。小馬哥直接賣了騰訊的股票,幹嘛去了?改善生活?

結合中國平安(2318)於月初在港股市場配股,兩馬(馬化騰與馬雲)都入股了平安,而買股票的時間與平安配股時間的匹配,市場普遍猜測小馬哥賣騰訊就是為了參與平安的H股配售——格隆也是這麽猜的:)

不是騰訊公司入股平安,而是小馬哥從自己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銀,這才是真的看好。格隆相信監管細則明確之後,陸金所有很大機會拆分出來單獨上市,成為中國P2P行業真正的龍頭公司。




是的,推理了老半天的證據鏈,格隆只是隱約得出一個也許不正確的結論:中國平安幾乎是中國金融領域唯一一家真正在完成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綜合布局的公司,它成長為一個巨人的概率與機會,遠超目前那些看起來龐大,實際不堪一擊的國字號金融恐龍,也貌似比騰訊、阿里、Lending Club這些從互聯網彎道超車的金融商有更紮實的根基和長遠生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36

 從Lending Club上市看中國P2P 行業:新藍海 各路顯神通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0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4-12-12 13:23 編輯

  從Lending Club上市看中國 P2P 行業:新藍海 各路顯神通
作者:張穎 浦俊懿 竺勁 張良衛 蒯劍


報告起因:

在國內P2P行業已有一定發展的背景下,投資者卻因行業內經營模式各異等原因對之了解較少,此次借LendingClub上市之機,我們對整個P2P行業進行了系統梳理,力求幫助投資者全面了解行業,找到新的價值點所在。

投資要點:

一、中美在P2P行業發展環境上的確存在差異,我國P2P行業能夠走出與美國不一樣的發展道路,未來發展空間遠遠大於美國。與美國P2P企業的全線上模式不同,國內P2P企業多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業務,這是由雙方業務的開展環境決定的。上市公司也逐漸涉足P2P業務,利用其自身在原有業務的積累,無論是在獲客、定價和風控端都有更好的基礎;未來成長可期。

二、Lending Club核心優勢在於其打分定價系統。公司具有完備的基於數據及模型的定價風控系統,通過全線上的交易流程,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縮短放款流程。自2006 年成立至今,已成為全美最大的P2P網貸平臺,此次IPO估值高達43億美元。在其發展過程中,作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打分系統和全線上交易模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2013 年之後收入與借款額均保持高速增長。

三、中國P2P行業—新藍海,各路顯神通。自2007年第一個本土P2P拍拍貸誕生之後,我國P2P行業先後經歷了多次發展高峰,目前仍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國尚在運行的P2P平臺共有1438家,貸款余額646億元。考慮到目前金融環境落後、銀行貸款利率歧視、投融資渠道缺乏,P2P 行業在我國發展空間巨大。雖然目前尚存在監管成熟度不完善、信用評級系統缺失等等問題,但行業目前處於迅速壯大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規範自身行為的階段,優秀的標的將最後勝出。根據目前國內各類P2P公司的經營模式,我們將其歸類為以下4 種模式,分別是背靠金融機構模式、獨立P2P平臺模式、基於交易場景開展P2P 業務模式以及基於數據模式。

投資策略與建議:

未來中國P2P行業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上市公司也逐漸涉足P2P業務,利用其自身在原有業務的積累,無論是在獲客、定價和風控端都有更好的基礎;未來成長可期,建議關註。

標的包括:
1、背靠金融機構模式的代表公司包括中國平安(601318,買入)及民生銀行(600016. 未評級);
2、基於交易場景模式的代表公司包括世聯行(002285,買入)、三六五網(300295. 未評級)、上海鋼聯(300226,未評級);
3、以及基於數據模式包括用友軟件(600588,未評級)、廣聯達(002410,買入)。

風險提示

P2P 行業系統性風險:1,不良大範圍出現 2,監管風險

報告起因

互聯網金融近年來快速發展。作為東方證券互聯網金融系列報告的第一篇,我們希望以此為契機,增強大家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理解,增加行業關註度,為投資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P2P 行業是互聯網金融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P2P行業在2011年之後發展迅速,但由於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信息披露渠道少,企業規模較小等原因導致了投資者對其了解有限,另一方面P2P行業在我國擁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行業目前處於迅速壯大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規範自身行為的階段,此次借Lending Club 上市之機,我們對整個P2P 行業進行了系統梳理,力求幫助投資者全面了解行業,找到新的價值點所在。
  

重大推薦要素

市場目前的看法是:美國P2P行業的發展壯大並不能確保P2P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國內P2P企業經營管理問題較多,風險大,未來發展不確定。

我們的觀點:(1)中美在P2P行業發展環境上的確存在差異,但借由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國P2P行業能夠走出與美國不一樣的發展道路,我國P2P 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遠遠大於美國。Lending Club作為全美最大的P2P網上貸款平臺,其成功背後一方面與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有關(全線上交易平臺+打分制度),另一方面也受益於美國成熟的監管體制和完善的社會征信體系。與美國P2P 企業的全線上模式不同,國內P2P企業多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業務,這是由雙方業務的開展環境決定的。我國人力成本較低,線下調查有實現的條件。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人口眾多的特性決定了P2P 網貸有著大量的潛在參與者。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驅動下,投融資雙方尋找更便宜的借款渠道和收益率更高的投資渠道。(2)上市公司結合自身優勢,開始嘗試P2P領域。這類P2P公司,無論是在獲客、定價和風控方面更具有優勢,未來成長可期。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建議關註涉足P2P的優秀上市公司:

中國平安(601318,買入):通過陸金所有效整合集團內部資源;

世聯行(002285,買入):利用P2P為購房人提供首付貸款;

上海鋼聯(300226,未評級):擁有自有電商平臺有助於未來P2P業務搭載;

用友軟件(600588,未評級)、廣聯達(002410,買入):利用數據資源對P2P業務進行支持的。
 


風險提示

(1)當經濟下行、行業系統性風險出現時,貸款不良率將大幅提升,行業利潤受到較大影響。


(2)監管力度加大導致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


1.美國P2P 行業代表Lending club---最懂金融的互聯,最懂金融的互聯網公司

美國最大的 P2P 借貸平臺-Lending club 在 12 月 1 日披露了修訂版的招股說明書,並已於12月第一周啟動路演。


1.1 公司簡介


1.1.1 歷史沿革簡述


Lending Club 是第一家按照 SEC 的安全標準註冊的 P2P 借貸公司,目前是美國最大的 P2P 借貸平臺 ,其歷史沿革如下表所示:







1.1.2 收入、利潤與借款額增長情況
  


公司 2013 年至 2014 年三季度收入及借款額均保持高速成長, 2014 年前三季度收入達到 1.43億美元,同比增長 123%,借款總額達 17.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7%,成立至今,累計借款總額達到 60多億。 以下是公司每個季度的收入和借款情況, 可見公司收入和借款額均呈現不斷遞增趨勢。
公司 2014 年利潤項出現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股權激勵費用的大幅計提。對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有助於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有效解決委托代理問題,對公司發展是長期利好。

1.1.3 歷史融資與估值情況
  


公司自成立以來進行了多次融資,2014 年 4 月的最近一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 37 億美元左右,2014 年 12 月公司更新招股說明書之後其估值上升至 40 億美元。
  

註:1,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計劃發行 5770 萬股普通股(不考慮超額發行),發行價定在了 12-14美元/股,因此計算得到融資金額區間在 6.92 億美元-8.08 億美元之間。
    2,2012 年之前公司無估值數據

1.2 運行模式

1.2.1 運營模式


公司的運營模式實質上是作為中介機構發放貸款並向投資者轉讓貸款, 在這個過程中公司收取相應的中介費用。


公司的運營模式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 本票模式 (2007 年 6 月-2007 年 12 月) 、 銀行模式 (2008年 1 月-2008 年 3 月)以及證券模式(2008 年 10 月至今) 。
  


本票模式指,借款會員向 Lending Club 簽發貸款本票,隨後,Lending Club 向借款會員發放相應金額的貸款並將借款會員簽發的貸款本票轉讓給相應的投資會員。銀行模式下公司通過WebBank 收取貸款本票再轉讓給投資者,借款會員不再向 Lending Club 簽發貸款本票。在證券模式下,Lending Club 簽發"會員償付支持債券“,投資者購買之後成為 Lending Club 的債權人,擺脫了與借款人的直接債權債務關系, 而投資者的收益仍取決於借款人的按期還本付息。 證券模式下的其他方面與銀行模式並無顯著差別。

Lending Club 提供的貸款服務具體包括個人貸款和小額商業貸款。借貸者在 Lending Club的網站里可以填寫好個人信息和相應的預貸款額,之後他們會被評估信用等級。Lending Club 的審核非常嚴格, 90%的貸款申請都會被駁回, 並將潛在風險高的貸款者其對應的還款利率提的較高。

註:實際利率=年化收益率/(1-手續費率)。

1.2.2 收入來源及平均費率

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為交易費、服務費以及管理費。其中交易費向借貸雙方收取,服務費和管理費都只對投資者收取。


在公司的各項費用收入中交易費占比最高,2014 年中期交易費在收入中的占比高達 93%。

1.3 核心競爭力-打分系統/全線上交易:

公司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其擁有基於數據及模型的定價風控系統,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滿足雙方需求,通過全線上交易平臺上,實現低成本的投融資匹配。


基於數據及模型的定價風控系統


Lending Club 通過打分系統對借款申請人的資質進行審核,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LendingClub 發放貸款的要求較為嚴格,包括借貸人最低的信用級別 FICO 評分要在 660 之上,負債/收入比低於 40%(不包括房貸), 至少有 3 年的信用歷史等。 公司在信用審核上會考慮到某些信息借款人不願意透露(如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則會通過其他信息進行數據推測而不是強制要求對方披露數據。打分系統的優勢可以累積,當公司的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後,公司接觸的申請人數據會隨之不斷累積, 這些數據匯集成為公司內部的一個數據分析平臺。 這個平臺將對公司打分系統產生越來越多的幫助,構成公司的有力競爭壁壘。
  


全線上交易,降低信息不對稱性

Lending Club 沒有線下的銷售人員,沒有線下的基礎設施,這樣就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同時將業務平臺搬到線上可以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與其他渠道相比,Lending Club 的全線上交易模式對投融資雙方都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對於投資方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自主選擇不同產品,公司網站信息透明,操作簡易。對於融資方來說,其他融資渠道手續繁瑣、等待時間長;線上平臺的借款的手續非常便利,對提供信息的要求也較銀行寬松。

2.中國 P2P行業--- 藍海中的小心泛舟


2.1 中國 P2P 行業簡介


我國P2P網貸行業誕生於2007年,第一家P2P網貸平臺是成立於當年8月的拍拍貸。行業誕生初期發展緩慢,關註者甚少,直到2010-2011年間我國迎來了第一次P2P網貸熱潮,之後行業熱度逐年提升,截至2014年3季度,全國共有1438家運營中的P2P網貸平臺,前三季度行業貸款成交量高達1575億元,貸款余額646億元,各項數據提升顯著。


但與此同時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平臺運作模式不規範,公司管理混亂,風控缺位的現象逐漸暴露出來並引發了2011年以來的多次平臺倒閉潮。而我國P2P 貸款法律監管尚處摸索階段,沒有專門針對P2P 貸款的國家法律出臺,只有部分相關法律法規涉及P2P 貸款的部分領域。

2.2 P2P 行業:藍海中的小心泛舟

2.2.1 貸款利率歧視,居民投融資渠道缺乏,P2P 行業成長空間大


中國人口、資源地區分配不均。網貸可以有效解決資源地區不均等的問題,即使是人口很少、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 借款人也可以通過網貸得到自己需要的資金,投資者也可以借助平臺增加投資渠道。

金融環境落後 ,銀行貸款利率歧視,投融資渠道缺乏。2013 年 7 月 20 日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 0.7 倍的下限。放開貸款下限並沒有解決廣大小微企業的貸款難問題,即使能夠取得貸款,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利率也遠高於大企業,導致融資成本過高,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

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多付的融資成本其實是為缺少的信息進行補償。銀行更樂於服務大客戶,低於一定金額的零售貸款申請是大多數銀行不願意接受的。P2P 網貸平臺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申請貸款人在平臺上輸入申請貸款所需要的信息,平臺根據信息對申請人進行篩選,最後讓合乎要求的借款人得到資金。

2.2.2 行業背後暗藏風險


在看到 P2P 網貸行業高成長的現狀以及未來潛在的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應看到在行業高速成長的背後其實暗藏風險。


我國目前 P2P 網貸市場參與者眾多,上千家企業規模大小不一,業務模式差異較大。部分企業還為貸款者提供擔保,盈利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美國發達的征信體系為 P2P 網貸公司創造了良好的運營環境,我國征信體系尚未發展成熟,同時我國目前理財、信托產品都采取了隱性擔保的措施,導致了投資者對於風險自擔的認識不足,目前我國的 P2P 網貸公司多有變相保底或自擔風險的現況,造成了風險的堆積。


P2P 網貸行業自誕生後曾發生過多次平臺擠兌、倒閉潮,2011 底、2012 年底、2013 年 10 月均是網貸平臺倒閉現象出現的高峰,2013 年 10 月開始的倒閉潮尤為嚴重,10 月單月就有 15 家網貸平臺倒閉,20 家平臺出現兌付問題,最終導致了持續數月的 P2P 公司大規模跑路潮。2014 年以來已經有媒體不斷爆出部分 P2P 網貸公司出現跑路現象,2014 年 1-11 月,我國 P2P 網貸平臺出現問題的已達 182 家,行業風險亟需化解。



2.2.3 中美 P2P 行業對比

我國 P2P 網貸行業發展較快,行業成長空間巨大。但監管成熟度、經營環境上都有待完善,信用評級系統缺失。目前行業公司眾多,競爭激烈;但未來只有那些擁有定價、風控能力的公司可以勝出。




2.3 目前中國 P2P 行業幾種模式簡介

根據目前各類 P2P 公司的經營模式,我們將其歸類為以下 4 種模式,分別是背靠金融機構模式、獨立 P2P 平臺模式、基於交易場景開展 P2P 業務模式以及基於數據模式,其中獨立 P2P 平臺模式最接近國外的 P2P 網貸公司。


3. 涉足 P2P 公司詳解

目前上市公司也逐漸涉足 P2P 業務,下文對代表性公司進行詳解

3.1 背靠金融機構模式
  


背靠金融機構類型下的 P2P 企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借助 P2P 讓背後的金融機構發揮作用。對這類機構來說,P2P 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為集團服務而不是自成一家。

3.1.1 平安陸金所


平安陸金所,全稱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於 2011 年 9 月在上海註冊成立,註冊資金 8.37 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員之一,總部位於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

  

公司旗下兩大平臺:網絡投融資平臺(LUFAX)和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平臺(LFEX),前者是公司的 P2P 平臺,主要定位於服務中小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公司的 P2P 產品均放置於 LUFAX 平臺。LFEX 平臺的定位是服務於大中型企業,提供高門檻的投資產品並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目前陸金所網站上普通投資者可以購買的一共有 4 種產品, 其中穩盈-安 e 和穩盈-安業均為一對一網貸產品,更接近國外的 P2P 模式,安盈-票據則是募集多人資金集合投資於票據抵押貸款產品,富盈人生是保險理財產品,不屬於 P2P 網貸範疇。

陸金所網站還設有轉讓專區, 購買了理財產品的用戶可以在轉讓專區內申請轉讓,填寫轉讓相關信息後系統會自動將轉讓的項目掛到轉讓專區的頁面上, 投資者只要打開專區就可看到,並可自主選擇想購買的轉讓產品。目前平臺的轉讓服務僅限於其個人貸款投資產品(穩盈-安e)。

陸金所 P2P 業務收取的費用包括,交易費、服務費、管理費、轉讓費等。目前公司產品處於推廣期,正常情況下除了轉讓費和擔保費,其他的費用暫不收取,但還款若逾期則需支付罰息。


平安陸金所的風控審核分三步,(1)門店審核(身份信息、銀行流水審核)(2)陸金所風控模型審核 (3) 平安擔保/合作銀行審核。平安擔保和合作銀行是 陸金所 風控審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按照目前的模式,若不能通過平安擔保或合作銀行的審核,借貸無法進行, 所以一定程度上陸金所的 所的 P2P 產品可以理解為 產品可以理解為 銀行或擔保公司的信貸資產表外化。

3.1.2 民生易貸


民生易貸是民生電商平臺中的 P2P 網貸板塊,民生電商是綜合性的電商平臺,既負責包括小額貸款產品、P2P 網貸產品的開發銷售、同時還構建了類似淘寶網、京東商城的 c2c 網上購物平臺。


民生電商於 2013 年 8 月在深圳前海註冊成立, 發起人為民生銀行的七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和民生加銀資管。 民生加銀資管由民生銀行旗下民生加銀基金出資設立, 即民生銀行間接參股民生電商。同時據民生電商網站顯示,民生銀行為公司的合作夥伴。


民生易貸目前推出的 P2P 產品有三種,其中如意系列與 e 票通都是利用銀行信用實現貸款的還款保證,滿溢系列則各產品標準不一,擔保方包含借款人母公司、實際控制人、第三方擔保公司等。民生易貸的 P2P 產品主要投向中小企業,滿足其經營周轉需求。

民生易貸的 P2P 產品中銀行業務屬性較強,其產品背後的借貸模式在銀行業務中大量存在,民生易貸誕生後不過是把銀行的一次性貸款分散成了眾多投資者的小額借款,同時給一些不容易拿到銀行貸款的借款項目創造了機會。可以理解成銀行的一種變相的信貸資產證券化, 將不適合留在表內的資產外包給 表內的資產外包給 P2P 平臺,但即使業務平臺,但即使業務外包,銀行的影子仍在,定期存單和承兌匯票均需經銀行確認有效,因此銀行實際上成為了風險審核的中樞。

背靠金融機構類型的 背靠金融機構類型的 P2P  網貸可以理解為: 借由 P2P 平臺將背靠金融機構或集團內企業的部 平臺將背靠金融機構或集團內企業的部分業務外包,實現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表外化。 分業務外包,實現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表外化。

3.2 基於交易場景開展 P2P 業務模式

3.2.1 世聯行
  


公司是國內新房代理銷售的龍頭。 新房代理銷售業務是通過幫助開發商銷售新房獲取傭金收入。公司 2013 年新房代理銷售額為 3175 億元,占全國新房銷售額的 3.9%。截止 2014 年三季度,公司市占率上升到了 4.2%。新房代理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約占 73%。除了新房代理銷售業務,公司同時兼營咨詢顧問業務(18%)、資產管理業務(5%)、金融服務業務(3%)與二手房買賣業務(1%)等。


代理銷售衍生金融業務, 未來通過 P2P 模式擴大規模。
公司主要的金融業務是給購房人提供首付貸款的家圓雲貸產品。目前,購房人首套房首付為 30%,該產品投放額度一般在房總價的 10%,也即首付款的三分之一,月息一般在 1.4%,久期在 1 年左右。這類產品一方面幫助購房人解決首付款困難問題,提高代理銷售業務中購房者的轉化率,提升公司主業營收。另一方面是將代理銷售業務的購房人入口價值進一步變現,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的金融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通過自有資金進行貸款投放,目前公司的小貸平臺在做這一階段,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金僅為 3.5 億元,可貸資金為 10 億元;二是通過資產證券化將貸款資產打包出售,截止目前,公司資產證券化金額已達 3.8 億元;三是通過 P2P 平臺獲取資金來源,預計 P2P 平臺內測版將在年底前上線,公司 P2P 平臺預計通過利差和服務收費獲取收入。公司自去年 8 月開始投放家圓雲貸,截至今年 3 季度末,余額達到 10.5 億元,資金來源是制約公司金融業務發展的主要瓶頸,P2P 模式開展將有利於公司金融業務迅速擴大規模。
  



靜態測算公司 P2P空間至少30億,風控有一定保障。我們基於公司代理銷售額對公司 P2P模式的空間進行測算. 以目前 3000 億元合同銷售額,10%總價占比,15%的滲透率計算,公司家圓雲貸的投放峰值為 45 億元, 去掉公司自有資金投放的 10 億元和通過資產證券化投放的 5 億元,P2P 平臺的空間為 30 億。受益樓市去庫存和公司代理銷售業務的並購,公司代理銷售額明年有望達到 4000 億,P2P 業務空間將達到 45 億。另外,公司的 P2P 也存在做開放平臺的可能,業務空間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公司 P2P 業務在風控上有一定保障:1、購房人自行支付的部分首付(20%房價)將先行承擔房價下跌風險。 2、 歷史數據違約率小於千分之一。 公司的家圓雲貸產品自 2013 年 8 月開展以來,已有大量貸款到期,違約率低於千分之一。3、世聯行的小貸公司與央行個人征信系統連接,對個人信用有明確影響,具約束力。

3.2.2 三六五網


三六五網成立於 三六五網成立於2006年1月,主要從事房產互聯網服務產業鏈。
2012 年 3 月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是國內 A 股首家房地產家居網絡服務上市企業。公司擁有 365 地產家居網、合肥熱線、網尚研究機構三大品牌產品,服務於房地產和家居行業,為房地產和家居消費者提供行業資訊、產品信息搜索和查詢等服務, 同時幫助房地產和家居企業應用互聯網進行產品推廣和銷售。 主營業務包括新房網絡營銷服務、二手房網絡營銷服務、家居網絡營銷服務、生活服務、研究咨詢業務等,其中網絡營銷業務為其收入主要來源, 2014 年上半年網絡營銷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 98.14%。公司目前已覆蓋南京、蘇州、合肥、重慶等 23 個城市,是長三角地區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房地產家居網絡營銷服務提供商之一。

公司近年來營業和利潤均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2013 年全年營業總收入達 3.77 億元,同比增長 26.12%;歸母凈利潤達 1.23 億元,同比增長 10.38%。2014 年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達 3.28億元,同比增長 27.23%;歸母凈利潤達 1.29 億元,同比增長 29.07%。


公司進軍房產家居公司進軍房產家居 P2P金融,產業鏈縱深擴張打開成長空間。公司於 2014 年 11 月 18 日公告,擬使用超募資金 12000 萬元投資設立一家從事與主業相關的金融服務的全資子公司,開展主要服務於廣大房地產家居消費者的普惠金融服務、 民生金融服務及其相關業務, 計劃打造一個與公司主平臺相配套的面向廣大購房者及家裝消費者的 P2P 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主要從事三類業務:1)房地產家居互聯網金融服務:利用互聯網構建房地產家居消費者等資金需求者與資金提供者之間的信息、資金橋梁;2)消費者購房、家居支持:為有償還能力但需要短期周轉的剛需及改善型消費者的短期周轉提供解決辦法等;3)拓展和嘗試其他新型互聯網金融服務。

互聯網金融與房產家居產業結合孕育龐大藍海市場。近年來,房產家居行業進入新階段,房產和家居 O2O 對於配套金融服務需求巨大、協同效應強。圍繞房產家居消費者需求開發多樣化關聯金融服務、拓展商業模式、增加利潤增長點,已成為在線房產家居業的通行做法,包括搜房網、新浪等均已推出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提供金融服務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減少消費者的交易成本,改善其體驗度, 另一方面可以解決部分有支付能力但需要短期周轉的消費者的實際困難, 有助於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從而擴大公司房產 O2O 和家居 O2O 業務的客戶群,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公司房產 O2O、家居 O2O 業務增長。

我們認為公司投資安家貸是推進“立足於居,成就於家”戰略、構建房地產家居O2O大產業平臺的關鍵一環。公司依托安家貸將逐步建立融資性擔保、小額貸款服務兩大支撐業務,構建完善的 P2P 互聯網金融平臺,將有助於加速實現傳統業務模式的升級。

公司涉足房地產家居 公司涉足房地產家居 P2P 金融服務有先天優勢和協同效應。金融服務有先天優勢和協同效應。互聯網金融產業環境日趨成熟規範,今年以來眾多互聯網企業涉足該領域。隨著監管政策完善、互聯網金融技術進步以及消費者習慣的成熟,國內 P2P 市場將步入高速發展期。公司作為房地產家居網絡服務的區域龍頭,經歷多年發展積累了豐富數據和用戶資源,熟悉房地產家居交易全過程,長於風險控制,通過早期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也積累一定的金融服務經驗。

公司目前已完成前期產業調研分析,正在搭建專業團隊,著手研發相關產品。預計其金融網絡平臺及相關產品 2015 年 3 月份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屆時有望助力公司突破原有業務瓶頸,形成新商業模式和利潤來源,打破市值天花板。

3.2.3 上海鋼聯

上海鋼聯是國內領先的立足大宗商品行業的資訊、數據、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上市之初,公司以鋼鐵行業以及與鋼鐵密切相關的能源、 礦業和有色等行業的市場信息為基礎, 為客戶提供資訊服務和行業研究。目前,公司資訊數據服務與電子商務業務互相支撐,已經形成資訊平臺、交易結算(撮合+寄售)、供應鏈金融(鋼廠代訂貨+現貨質押)、倉儲物流以及支付結算(第三方支付)五大業務板塊。截止 2014 年 11 月,交易平臺每天的交易量達到近 14 萬噸,其中寄售模式達到 4萬噸。 寄售模式交易量的提升有助於擴大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收費模式, 提高倉儲以及物流服務的利用效率,並增加由於代銷模式而產生的交易手續費,有利於幫助公司形成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閉環。
  


2013 年 11 月 15 日,公司公告與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興業投資、西藏興業及亞東廣信共同出資設立一家支付公司。該支付公司的註冊資本為 10,000 萬元人民幣,其中:公司擬以貨幣認繳 6,080 萬元,占註冊資本的 60.8%;目前控股子公司上海鋼銀通過股權轉讓共持有“鋼聯寶”29.4%的股權,其余 9.8%股權由西藏興業持有。新設公司(“鋼聯寶”)擬主要從事網絡支付業務,為公司旗下“鋼銀鋼鐵現貨交易平臺”及其他交易平臺定制合適的支付解決方案,使平臺的交易流程完全實現線上處理,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是公司大宗商品電子商務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
公司目前的主要盈利點來自於資訊信息費, 未來在流量提升以及成交量遞增的背景下,金融融資利息、倉儲物流費將成為最大的看點。上半年,公司旗下“我的鋼鐵網”排名 B2B 電商第二,份額到到8%,僅次於阿里巴巴,由於共是目前B2B電商中份額排名較高,並且公司從2000年開始做鋼鐵資訊服務,目前已經積累了 100 多萬家註冊用戶,因此占據了鋼鐵行業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鋼聯寶”的支付業務牌照還在申請過程中,我們認為行業數據與流量是上海鋼聯最大的優勢,支付牌照申請成功將有助於保障鋼鐵交易資金的安全,做到信息流、產品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閉環;同時,支付牌照將有助於公司歸集資金,促進資金的高效運用。



3.3 基於數據模式

3.3.1 用友軟件

用友軟件是國內最大的管理軟件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已連續 9 年占據著國內管理軟件市場與財務軟件市場第一的位置。 在 SMAC (Social、 Mobile、 Analytic、 Cloud) 日益成為趨勢的背景下,公司也在進行積極的戰略性轉型,努力擁抱企業互聯網與互聯網金融的新浪潮。公司的轉型主要分為兩個層面:首先,公司將盡全力打造 UAP/CSP 雲平臺, 將下遊客戶 ERP應用從線下轉向線上,通過雲技術幫助企業將營銷、研發、產品設計、制造、供應鏈等環節進行連接,並不斷由後臺向前端延伸,最終接入互聯網,通過這樣的方式,公司可以將改變軟件許可和項目型收入為更可持續的服務收入,並能夠通過雲平臺有效積累用戶的流程與數據資源。其次,在通過雲平臺積累起下遊企業財務、交易、生產等流程與數據後,進行數據分析、挖掘與建模,可以形成對可形成對 P2P 網貸、支付、網絡銀行、互聯網理財等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增信支撐。



用友目前正從三個領域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布局:第三方支付、P2P 與小額貸款、民營銀 與小額貸款、民營銀行三個板塊。

1)第三方支付板塊,用友於 2011 年推出了暢捷支付,並於今年 7 月正式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展線下 POS 收單、在線支付、繳費通等業務。

2)小額貸款板塊,公司 10 月初上線了 P2P 平臺 “友金所”,截止目前貸款額已達 5500 余萬元;此外,公司聯合商業銀行推出“暢捷貸”業務,以平臺數據為基礎,為小微企業獲取銀行貸款提供渠道。

3)民營銀行板塊,用友正在申請設立中關村科技銀行。我們預計明年 1 季度公司大概率將獲得相關牌照,正式開展民營銀行業務。我們認為公司開展 P2P 業務,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1、客戶優勢,用友自身的 160 萬中小企業客戶、40 萬大中型企業客戶以及企業員工的投融資需求亟待挖掘,可低成本快速複用客戶資源; 2、 數據優勢, CSP 公有雲平臺可對小微企業客戶的財務大數據進行分析, 是對貸款需求、信用評級、償債能力最直接的考量標準,可提高貸款收益率;3、風控優勢,“力和金控”在金融產品設計、風險管控、平臺運營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將有效降低風險,提升公信力。


3.3.2 廣聯達

公司是國內建築信息化領域唯一的上市企業,市場份額處於行業絕對領先位置。過去 5 年公司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為 46%和 47%,在傳統的軟件業務模式之外,公司目前正在構建電商交易平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新業務模式,在建築行業努力構建垂直互聯網平臺與生態體系。

廣聯達已於廣聯達已於 2013 年 6月成立控股子公司中房訊采,布局建材電商領域。目前有兩種業務模式,一是針對大型甲方(供應商 1000 家以上、每年 40 個項目以上、具有較大信用額度)的集團采購管理方案;二是針對長尾市場的建材 B2B 電商平臺“旺材網”,除撮合交易業務外,平臺有望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業務基於和銀行的合作,以電子化訂單作為業務載體,將信息流與資金流相結合。


通過旺材電商交易平臺, 公司將有效獲得建材交易的相關數據, 從而為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提供了良好基礎。公司已經成立了小貸公司、保理公司等機構,並且還與北京銀行、民生銀行等商業銀行合作,為交易雙方提供金融服務,另外,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也不排除設立 P2P 平臺,更好地滿足產業鏈上下遊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我們認為公司互聯網金融服務有著較為理想的市場空間。2013 年中國建材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3.7 萬億元,預計 2014 年行業規模有望突破 4 萬億元,按照旺材平臺交易份額達到整體行業規模 20%、5%交易需要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計算,旺材平臺互聯網金融服務空間有望達到 400億元,如果按照 2%-3%的服務費計算,該業務的潛在規模將達到 8-12 億元。


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
(1)P2P 行業系統性風險:鼻梁大範圍出現。P2P 行業由於其經營風險的特性,當經濟下行、行業系統性風險出現時,貸款不良率會大幅提升,行業利潤受到較大影響。
(2)監管風險。監管層對於 P2P 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可能導致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由於行業內經營模式差異較大,不同公司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


來源:東方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42

世界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上市啟示:中國P2P如何不再跑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5/148390.html


世界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已登陸美國資本市場,這給中國的P2P企業有什麽啟示?
Lending Club上市啟示:中國P2P如何不再跑路

當中國P2P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之際,世界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已登陸美國資本市場,首日股價收報23.43美元,較發行價15美元漲56.2%,第二日更漲至24.69美元。

以第二日收盤價計算,Lending Club當前市值約89.16億美元,甚至連Lending Club共同創始人兼技術總裁蘇海德也不能解釋“市場為何給出如此高估值”的真正原因。

Lending Club成立於2007年,最初2年只放1千萬貸款,到2009年年底貸款發放量還不到1億美元,過3年半才做到1億美元,用5年半做到10億美元貸款規模,而現在3個月里就放款10億美元。

Lending Club只有2個產品:個貸和中小企業貸,就主打產品個貸而言,市場整體體量在8500億美元,但Lending Club只占其中50億美元,蘇海德認為,可想象Lending Club未來前景有多大。

Lending Club主要收入包括三方面:

1·在給債權方和債務方配對過程中收取交易費,即借貸息差,範圍從1%-6%;

2·向投資者收取的服務費;

3·向投資基金收取管理費,費率每年0.7%到1.25%不等。

Lending Club貼現率在5.6%-17%,凈累積預期損失2.0%-21.9%。

當前Lending Club這種P2P平臺利率只有11%;而中國P2P市場利率高過信用卡,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高利貸,那麽,Lending Club的發展能對國內P2P企業有何啟示?

Lending Club超9成營收來自交易費傭金



Lending Club的商業模型(騰訊科技配圖)

Lending Club是全球最大撮合借款人和投資人的線上金融平臺,其利用互聯網模式建立一種比傳統銀行系統更有效率的、能夠在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自由配置資本的機制。

通過Lending Club平臺,借款人和小微企業獲得更低利率,投資人可獲得較好收益。相比很多國內剛成立的P2P企業,Lending Club在2007年即存在。為何Lending Club會被創辦?

LendingClub CEO Renaud Laplanch在路演中表示,很多年其收到銀行卡賬單,顯示其以17%年化利率向銀行借錢;另一賬單則顯示其借錢給銀行利率只有0.5%。



這使得LendingClub創立之初就決心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利差水平,LendingClub在路演PPT中宣稱,其將借貸人平均利率從21.64%降至14.8%,投資人回報則從0.06%提升到8.6%。

截至 2014 年6 月30 日,Lending Club 累計貸款金額超過50 億美元,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超過4.9 億美元。自成立以來,Lending Club每年貸款金額增長率都在100%以上。

Lending Club的營收主要來自交易手續費,其2014 年上半年交易手續費收入占總收入的93%。此前幾年也一直維持在85%以上的水平。



Lending Club年度業績增長(騰訊科技制圖)

Lending Club業績有如同教科書中一般的成長,其2009年營收只有137萬美元,到2013年達9797萬美元,平均年增長超100%,2014年前3季度更達1.43億美元,超2003年全年。

從季度業績看,Lending Club的增長也非常穩定,從2013年第一季度的1624萬美元,持續增長到5653萬美元,環比增長率維持在16%到31%之間,同比增長基本維持在80%及以上。

除手續費外,借款人還可能需要支付以下費用:

1、未成功支付的費用:借款人每月的還款都是通過借款人賬戶向Lending Club 自動轉賬,如借款人賬戶未能支付,借款人需要支付每次15 美元的費用;

2、逾期還款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還款晚於15 天的寬限期,從第16 天開始需要支付未付分期還款金額的5%和15 美元之間的高者,每次逾期支付一次;

3、處理支票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選擇使用支票付款,需要支付每筆15 美元的費用。

Lending Club服務費率是借款人還款金額的1%,用於補償Lending Club 對貸款服務、對憑證支付和對投資人賬戶的維護。也正是交易手續費及服務費等促進Lending Club營收增長。



Lending Club季度凈利表現(騰訊科技配圖)

當然,Lending Club多數時候業績均處於虧損狀態,其2009年虧損1025萬美元、2010年虧損1080萬美元,在2013年盈利730萬美元,到2014年前三季度又虧損2385萬美元。

分析利潤構成,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來自股權薪酬支出(Stock-Based Compensation)科目。簡單地說,可將此理解為因為擴張帶來的成本增加所導致的虧損。

對此,Lending Club共同創始人兼技術總裁蘇海德解釋稱,Lending Club仍繼續自己的戰略規劃,可能選擇虧損。類似京東、亞馬遜等公司也是虧損或微利。

蘇海德強調,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不能只看營業收入,而要看這家企業完成了多少業務量,在商場上占有的份額,產品是否受歡迎,公司的影響力等多方面。

借Facebook擴展業務 有很好風控體系

作為中國P2P企業老師,Lending Club很好的利用社交化元素,美國社會也有良好風控體系。

2007年5月Lending Club在Facebook 上線“合作性的P2P 貸款服務”,該服務提供給Facebook 用戶一條不需要銀行參與、借貸雙方直接聯系、擁有更優惠利率的貸款渠道。

Facebook用戶在Lending Club上註冊,註冊信息就會顯示在用戶的Facebook頁面上,訪問者知道他是Lending Club 的成員,且有資金出借(或借入)需求。

這使得一方面LendingClub為Facebook 用戶提供簡單便捷的融資和投資渠道;另一方面,Facebook也為Lending Club 未來業務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1、Lending Club能獲得Facebook用戶的朋友圈數據,產生大量的潛在客戶群;

2、Facebook 為Lending Club提供用戶身份認證依據;

3、Facebook 社交平臺營造借貸雙方並非完全陌生人環境,更有利於P2P 貸款業務的開展。

Lending Club另一個舉措是利用校友關系借貸。2007年10月,Lending Club宣布推出“基於熟人關系的借貸服務”,該服務是通過高等院校校友組織的網站來提供資金的借貸。



要保證平臺資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Lending Club對平臺借貸人有一定的要求:

1·年收入在7 萬美元以上且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7 萬美元以上;

2·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25 萬美元以上。

Lending Club 還根據貸款金額和貸款期限調整基礎風險子級得到最終子級。最終子級分35 個級別,歸入A、B、C、D、E、F、G7 個等級,每個等級包含1、2、3、4、5 五個子級。

比如,A類等級的利率從6.03%到8.19%,B類等級的利率從8.67%到11.99%,C類等級利率是12.39%到14.99%,D類等級從15.59%到17.86%,E類等級從18.54%到21.99%。

超過上述幾個等級,利率水平會提升,當前Lending Club等級貸款中,A、B 兩類貸款占比大,C、D 兩類貸款占比不斷增多,E、F 和G 三類貸款的占比最小,且呈不斷縮小的趨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 年6 月底,A、B、C 和D 四類等級貸款總87%,所有貸款平均利率為14.66%。 這意味著Lending Club風險把控做得較好,借貸人處於良好還款狀態。

當前,國內P2P市場處於一個黃金時代。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新上線網貸平臺103家。截至目前,全國正運營的網貸平臺共計約1438家,環比增速達5.96%。

自今年初以來,包括人人貸、有利網、拍拍貸、積木盒子、翼龍貸、人人聚財等多家P2P企業也獲得融資,整個P2P行業的融資金額已超過30億元。P2P市場政策也在日趨明朗。

Lending Club的上市,不僅意味著P2P這種模式在美國逐漸獲得認可,並成為主流,也意味著國內P2P企業可能成為正規軍,其沖刺上市開始有明確參考標的,也更易被“招安”。

不過,中美P2P也存在很大不同,主要體現在:

1·美國利率市場化完成,信用卡貸款年化利率18%,個人無抵押借貸在15-25%。而Lending Club這種P2P平臺利率只有11%;中國利率市場化還沒有完成,P2P市場利率高過信用卡;

2·美國有完整的信用體系FICO評分。這種針對小企業和個人的風險定價很完善。

這也是為什麽2008年信貸危機時,許多美國人在房子低於水位價格後,依然沒有短供的原因。一旦信用評分下來了,下輩子可能再也無法貸款,申請信用卡。

完整的信用體系讓Lending Club很容易區分各種風險,其需要做的僅僅是通過互聯網下沈到各個地區。Lending Club 2011年的綜合違約率是3.9%,而出借人的綜合收益是7.83%;

而在中國征信方面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今年以來類似宜信3億爛尾樓風波,紅玲創投1億壞賬風波,各種小的P2P因無力應對,跑路現象層出不窮,國內對違約方處置力度依然不足。

人人聚財CEO許建文對騰訊科技表示,國內P2P平臺存在很大的問題是,在征信方面基本是空白,這導致各種“高富帥”與“窮矮搓”都是一個信用等級,平臺無法進行有效判斷。

P2P企業需要判斷,就需牽扯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而提升成本。這使得中國P2P與國外出現明顯的倒掛現象,即中國P2P給借貸人的利率高達24%,甚至超過信用卡的接近20%水平。

“中國的信用卡本身普及率不高,有很大空白。但信用卡體系有很好的征信體制,不怕借出去的錢不還。”許建文說,P2P行業卻沒有,這導致國內融資成本高,P2P跑路現象很普遍。

更重要的是,Lending Club的業務曾一度被叫停,但此後獲得美國政府的批準,相當於有了政府背書,是變相擁有了牌照,而中國P2P企業卻沒有,這導致投資者對P2P仍心存疑慮。

如在美國想做P2P生意,須在SEC註冊,登記成功後將會被定性為在允許的範圍內銷售“附有投資說明的借貸憑證”機構,才能在美國各州開展相應的業務。中國規則還在制定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33

關於Lending Club相關的問題探討(回應海大yanhaijin) MCorleone

來源: http://xueqiu.com/7256490752/34272604

@yanhaijin 海大,今天有人在群里貼出了你在微博上關於$Lending Club(LC)$ 的幾個問題的思考,我就鬥膽來嘗試著回答一下,請海大指點賜教。


海大:Lending Club之思考一:LC作為借款人與出借人之間交易的平臺,是否會面臨著重大的moral hazard?真正的平臺該neutral,如證券交易所,平臺並不對發行的證券作出價值判斷,買賣雙方自願達成交易。而LC的借款人篩選是由LC進行,風險卻由出借人承擔。在好摘的果子摘完之後,LC有重大的道德風險。

MC: 平臺就是平臺,當然不會承擔風險,就像眾籌平臺一樣,大家會把項目給你放到網上,你自己來選,你投了錢項目沒做成風險當然你來承擔。作為一個平臺,他幫你篩選,給你劃分貸款人的信用等級,風險高的利率高,收益高,你來自己選擇到底要把自己的錢借給誰,風險收益正比,自負盈虧,沒什麽不對。再舉個例子,比如銀行的理財產品(第三方或者自營),你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虧了,難道你要找銀行要不成?個人認為不存在道德風險。

海大:Lending Club之思考二:潛在市場到底多大?路演中提及第一個目標市場是revolving 消費者信貸8000多億,而目前LC只有50億,所以空間很大?同時LC提到,借款人的條件是工作7年、年收入在7萬2千,FlCO打分700以上!而且按照我的理解,這部分人未被銀行滿足的貸款才是目標市場!可見潛在市場被嚴重誇大了!

MC:海大的數據貌似有些問題,招股書里我記得說是FICO 660分以上; 截止到9/30/2014,公司已經通過平臺發放$62億貸款。看看這幾年的增長速度就知道市場有多大了,一般傳統商業銀行是不會給你我這樣的中層階級發放無抵押貸款,要記住是無抵押貸款哦,(除去信用卡),信用卡申請的時候一般也是要看你信用分數,總資產以及收入,信用卡也會受到額度的限制,特別是剛開始申請的時候。信用卡的利率20%左右,無論你信用是好還是壞,這跟LC總體是差不多的,現在40%-60%的貸款人的利率在16%-24%,跟信用卡相比較起來,LC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除去個人無抵押貸款以外,SBA(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 loan 中小型企業貸款,教育(參見sofi,目前最大的學生貸款公司,著名風險投資家陳一舟是投資人還是董事會成員 $人人(RENN)$ )已經醫療醫生貸款的市場是巨大的哦。我們銀行最近這幾年也在嘗試做SBA, 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醫生診所的貸款,我們是為了分散風險。但是這部分的業務非常少,因為他們這些人基本上很難有抵押物,比如醫生,花個幾十萬萬美元讀完醫學院,怎麽可能再讓她拿出固定資產做抵押貸款呢?所以這些專業人士對於LC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顧客。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潛在市場的大小,可能會有些誇大,但不過分。

海大:LC之思考三:搶奪既有市場,現在的參與者會反撲嗎?變革者鮮有直接參與現有市場的競爭的,更多是開辟一個最開始認為是niche 的市場,逐步變為mainstream,革命原有市場。當然也有蘋果這樣強大的的變革者,直接在原市場中革命。嚴重依賴現有金融體系的LC的生態有多大程度經得起傳統金融機構的反擊


MC: 從發展到現在公司的增長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型,也同時可以看出他們的business model跟傳統銀行業是完全不一樣的:LC是無抵押貸款,銀行是抵押貸款(90%以上)。我本人就在美國這邊的商業銀行工作,我所在的部門是科技和生物醫藥貸款部門,這個部門在商業銀行中已經是相對比較激進的了,但是我們在做貸款的時候最首要看的並不是公司未來的現金流,而是要先看公司的抵押物;個人借款(除了信用卡)想在銀行借無抵押貸款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銀行是不會給個人或者中小型企業提供無抵押貸款的,LC和銀行搶奪的市場不一樣,如果銀行開始提供無抵押貸款,FDIC以及監管機構是不會同意的,銀行的貸款務是相當保守的,因為銀行的存款都是老百姓的錢,這部分記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那一項,這些錢拿出去放貸款,除了問題他們是必須要負責任的。LC模式跟普通商業銀行模式,針對的目標市場完全不一樣,所以傳統銀行業的反撲對他們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整個金融系統的規則發生改變。

海大:假設LC未來3年發放貸款繼續100%,之後50%CAGR,2020平臺發放100B貸款,公司收入6B,按公司長期目標40%EBlTDAM,凈利潤15.5億,給予當年20倍PE,市值30B,較目前空間2倍!這是非常樂觀的情形了!

估值方面稍微有點不同意,還是估值方法的問題,目前估值方式都是用EV/Origination估值,以後等公司成熟起來以後開始穩定盈利後會用海大的P/E估值才會比較合理。未來幾年估計還是會用EV/Origination估值。如果股價漲到30,對應市值是112億美元(忽略現金和負債先),給0.9x multiple,對應貸款額度是124億美元,截止到9/30/2014,total origination 到達65億美元,也就是公司的第四季度新增貸款要比之前合起來總多接近一倍。所以30這個價位目前來看是極度不合理的,建議大家賺了就跑吧。

我29的時候沒跑,你們跑了嗎?[吐血][吐血]

歡迎海大及大家補充指正。

想看具體怎麽估值的請看另外一篇文章。
LC分析貼: http://xueqiu.com/7256490752/profile

$Virgin America(VA)$ $Habit Restaurants(HABT)$ $特斯拉電動車(TSLA)$ $阿里巴巴(BABA)$ $Cyber-Ark Software(CYBR)$ $Wayfair(W)$ $唯品會(VIPS)$ $ Juno Therapeutics (JUNO)$ GoPro(GPR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39

阿里巴巴聯手Lending Club為美國買家提供貸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09

彭博本周二(2月3日)報道,阿里巴巴和Lending Club將為從中國購買商品的美國買家提供最多30萬美元融資。

據稱,該項計劃將允許美國買家申請最多30萬美元短期貸款,從阿里巴巴中國供貨商處購買商品。該項貸款期限最長為6個月,每個月固定利率在0.5%至2.4%之間,具體取決於借款者的現金流,Lending Club還將審查供應商和發貨情況。

馬雲上月表示,阿里巴巴正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因在國內其已經占據霸主地位,增長潛力受限。

阿里巴巴於去年9月在美進行了融資250億美元的IPO,使得公司估值超過了亞馬遜和EBay的總和。

阿里巴巴之所以選中Lending Club,是因為相比傳統銀行,Lending Club的平臺用起來更快更方便。Alibaba.com的全球營銷總監Michael Lee說,Lending Club能夠緊貼需求。

Lending Club創立於2007年,是首個網絡P2P借貸平臺,去年在美上市,個人和小型企業可以通過該平臺借款,而投資者可以最少25美元便能參與債務投資。

“他們能立刻做出批準貸款的決定...這點傳統銀行或許做不到。但這對借款人來說非常關鍵,”Lee說。

Lending Club的放貸風險將由機構投資者群體承擔,他們包括基金會、捐贈基金和養老基金。

阿里巴巴的Michael Lee說,除了在美國以外,公司目前正在尋找類似的融資提供方,也對英國、澳洲、德國和加拿大等主要市場提供融資服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33

P2P的資本泡沫有多大?Lending club的估值邏輯告訴你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38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11 08:37 編輯

P2P的資本泡沫有多大?Lending club的估值邏輯告訴你
作者:洪偌馨


盡管有關P2P行業風險的爭議不斷,但這並未阻礙它們贏得資本的青睞。進入2015年,P2P的資本狂歡顯然還沒有收場的跡象。PE、VC們一邊高喊著估值泡沫來了,一邊還是奮不顧身地往里面紮。

2014年全年至少有38家線上P2P平臺完成融資,涉及資金在40億元以上。從年初人人貸宣布獲得1.3億美元投資,到年末陸金所傳出首輪融資估值百億美元。P2P平臺的“吸金”能力驚人,融資規模、估值預期一再創新高。

而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2015年1月又有11家P2P平臺完成融資。其中,老虎基金投資的點融網3個月前才剛剛宣布獲得新鴻基的投資。另外據筆者了解,拍拍貸、有利網的C輪融資也在推進中,預計不久後便會公布。

P2P公司估值的水分很大,這在業內早已不是什麽秘密,經緯創投中國創始人張穎也在去年發文談及互聯網金融的估值泡沫。不過,筆者聽了上述幾家平臺的C輪叫價還是心驚了一下,有利網已到10億美元(融資還未完成非最終結果)。

不管泡沫有多大,資本市場是否買賬才是關鍵。伴隨Lending club的上市,國內P2P平臺邁入資本市場的步伐似乎也更快了些,最近,筆者就聽說已有平臺選定投行,正式備戰2016年上市。看來,距離那個揭示真相的日子也不遠了。

Lending club的估值邏輯

談估值前,我們先看一下P2P的公司屬性,是互聯網屬性還是金融屬性更多些?每次跟PE、VC們聊估值話題時,我都會提到這個問題。因為這兩類公司的估值方式顯然截然不同。但基本上我沒有得到過爽快的回答,大家貌似都很糾結。

總之,綜合答案來看,PE、VC們認為兩者都要兼顧,不過相比金融機構,P2P更靠近互聯網公司一些。尤其目前國內的P2P平臺成立時間尚短,並且都還未盈利,很難用市盈率、市凈率來給其估值定價。

互聯網屬性是做流量和用戶,不承擔信用風險,業務規模與流量和用戶成正比;金融屬性是指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風控是核心,規模越大通常風險也越大,要用銀行體系的估值方法。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P2P借貸平臺,Lending club成為了P2P平臺估值的標桿。那麽,在討論中國的P2P們究竟值多少錢之前,我們先來看看LC的估值邏輯。

參與LC上市的國際投行摩根斯坦利在其最新一份名為《Democratizing Lending Through the Marketplace; Initiating at EW on Full Valuation》的研報中詳細介紹了如何給LC估值、定價,以及對其市場前景的預期。

根據大摩的分析,Lending club(下稱,LC)是連接貸款人和借款人的網絡平臺,幫助借款人降低融資成本,讓貸款人獲得更高收益,從中收取交易費用,並不對通過其平臺產生的貸款承擔風險,因此更偏互聯網。

大摩的研報中采用了相對估值法中的企業價值倍數法(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V/EBITDA、企業價值/銷售額EV/S)進行估值,使用19倍EV/EBITDA、11%的WACC,得到LC的目標價格為22美元,並用其他相對估值法,如市盈率倍數法(PE)及未來現金流折現法(DCF)予以佐證。

大摩表示,LC的主營業務是標準貸款和定制貸款兩大類,標準貸款指LC網站上核心的期限貸款產品,定制貸款包括小微企業貸款、Springstone平臺的助學與醫療貸款、達不到標準貸要求的消費貸款等。目前標準貸占主營收入的75%,未來將逐步拓展小微企業貸款、助學與醫療貸款等定制貸款市場。

大摩估計可見消費貸款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美元,小微企業貸款規模達2300億美元,遠遠大於LC目前60億美元的貸款規模。因此判斷,LC未來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大摩預計LC 2014-17年貸款量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54%。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說到底還是要靠盈利能力說話,根據LC的最新財報,LC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交易費、服務費、管理費三大部分。交易費是LC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4年上半年占總收入的93%。

其中,交易費是LC匹配借款者和貸款者所收取的一次性費用,通常由借款人支付,費率因業務種類和借款人信用級別的不同而不同,平均費率為4.5%。受拓展低費率業務的影響,大摩預計2015年將小幅下降。

費用方面,大摩預計LC為推動學生貸款和醫療貸款業務,2015年銷售費用將上升2個百分點,貸款發放服務費用及行政費用也將小幅上升,以支持快速增長的交易,隨後回落。由以上數據可以估算2020年LC的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adjusted EBITDA)。

此外,結合LC的特征,摩根斯坦利選擇了三類可比公司來做估值參考,一是第三方平臺業務公司,如GrubHub、HomeAway,Priceline、eBay;二是高增長的互聯網公司,如Facebook、Linkedin、Twitter、Alibaba和Yelp;三是靠收取金融服務中間費用的支付公司,如Visa和MasterCard。

最終,如大家已看到的LC發行價為15美元,上市首日大漲56.2%,收報23.43美元,市值85億美元。不過隨後,LC的股價一路下跌,甚至跌破發行價20%。上周五,LC的收盤價為20.43美元。

讓估值泡沫再漲一會兒

說完了LC,現在回頭看看國內的P2P平臺。其實,關於P2P估值的話題困擾筆者許久,但一直苦於無人解答。後來發現,不是大家不願意講,而是目前國內P2P公司的估值真是毫無邏輯可言。

相比LC傾向於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判斷,國內的P2P們情況更為複雜,隨著,各家平臺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以及嫁接金融資產的多樣化,它們早已跨越了單純的信息中介,進而向著線上金融資產交易所,甚至線上銀行的模式發展。

不止一位VC在看過、投過若幹互聯網金融公司後很誠懇地告訴筆者,其實所謂的估值那就是“一拍腦袋的決定”。雖然這個說法略顯誇張,但也側面反映出當下國內P2P公司估值的邏輯缺失。

某國際知名VC合夥人告訴記者,早期投資肯定是看團隊實力和商業模式多一些,到了B輪才會參考交易規模、用戶數量、不良貸款、業務增速等指標。當然,在LC上市以後,比照它的各項數據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那麽,首先看一下國內P2P借貸的市場前景,對於這個數字並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1月份,宜信CEO唐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2015年P2P行業能走向“萬億市場”。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也曾提到,中國P2P的規模將會達到1-2萬億。

而據零壹財經估算,國內P2P借貸行業2014全年的交易規模約為2500億~3000億元,是2013年1100億元的2~3倍。如果加上大量難以統計的線下平臺、通道型業務,整體交易規模可能超過4000億元,貸款余額超過1500億元。

對比萬億市場,目前國內P2P的市場前景的確廣闊。不過,相比LC身處的美國市場,國內P2P平臺的競爭環境顯然要激烈的多,目前全國已有逾2000家公司。誰能搶占市場並堅持到最後,現在來看棋局還未落定。

另外,在收入方面,國內的P2P平臺基本也是交易費、服務費、管理費幾大部分。除了有利網等收取中介服務費的平臺模式,大部分P2P自己開發債權,利差部分的收益不菲。

不過,正處於跑馬圈地時期的P2P平臺在推廣、營銷方面的投入巨大,每個交易客戶的獲取成本已達200-500元,而隨著各路資本入局,行業競爭加劇,今年這部分成本還會提升。此外,不斷攀升的不良率也在蠶食P2P平臺的利潤。

某外資投行分析師告訴筆者,由於大多數P2P平臺都還未盈利,所以包括LC在內都是根據現金流量折現法,即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據此計算出公司凈現值,並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從而確定股票發行價格。

LC預計也要2017年才能盈利,看看國內P2P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現狀,這個盈利預期還真是不好估算。此外,跟LC不同的還有政策環境。國內P2P的監管政策落地在即,這將對整個行業格局已經前景帶來多大改變尚不可知。

2014年9月,張穎在一封名為《致經緯系CEO們的公開信:泡沫就在那里》中提到,創投圈正在變得無比的瘋狂。融資額屢創新高、公司估值和上市行情節節攀升。

張穎的這個論斷得到了很多VC的贊同。一名VC合夥人告訴筆者,從2012年開始,這三年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估值節節攀攀升,不僅叫價越來越高,投資人還要比拼速度,慢一步可能就會被別家搶走,用“瘋狂”來形容毫不為過。

P2P平臺雖然數目眾多,但實則有潛力最終脫穎而出的卻寥寥無幾。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目前貸款余額在5億元以上的平臺約有36家,總體規模占全國的58.82%。那麽多資本都瞄準這些平臺,價格被擡高也在所難免。

據他介紹,以B輪投資為例,一般稀釋創業公司股份10%-20%之間,具體比例還要看項目的估值。假設以此來算,拍拍貸和有利網B輪融資5000萬美金的規模,估值約在估值約在2.5億—5億美元之間,人人貸在6.5億—26億美元的區間內;積木盒子則在1.8億美元到3.7億美元之間。

該VC合夥人表示,考慮到現在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攀比”心理,不少公司公布的融資規模跟實際到賬數目相差巨大,很多都要大打折扣。有的實際融資規模只有宣布的一半,那麽實際的估值也要腰斬。

最近,據筆者了解,已有P2P平臺敲定投行,正式備戰上市了。所以,不管估值的泡沫有多大,資本市場是否買賬才是關鍵。看來,距離那個揭示真相的日子也不遠了。



來源:一財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888

股價滑鐵盧,圖說Lending Club財報! BlackPuma

http://xueqiu.com/5232498753/37053604
來源:點拾
P2P顯然是過去一年最火熱的名詞。雖然許多人可能不知道P2P代表著Peer-To-Peer,但今天連許多大街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知道什麼是P2P了。筆者早在去年就和大家簡單分析過P2P全球龍頭$Lending Club(LC)$ 的商業模式。美國由於徵信行業完善,實際利率很低,P2P的環境和國內完全不同,其針對的客戶也不相同。然而,更全面的國際比較總能給我們帶來更深入的視角。近日Lending Club也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季報,簡單和大家分享其季報內容:

Welcome to the better rates together club。這是季報的開頭語,也代表這Lending Club的宗旨。

下圖是Lending Club放貸規模的增長。在去年四季度高達14.14億美元,年化速度在56.59億美元。這是一個幾何的增長速度,2011年一季度的時候才4600萬美元規模。


下圖是公司的商業模式。一目瞭然,Lending Club的貸款成本將比傳統的渠道便宜3-5%。這個在無風險收益率很低的美國,是很大的利差了。


Lending Club提供平台,撮合投資者和貸款者,給兩方都帶來價值。讓貸款者的成本更低,讓投資者的回報更高。類似於貸款中的電商,打破中間環節。


那麼Lending Club怎麼賺錢?人家也不是活雷鋒。公司目前收入來自於前期的交易費和持續的服務管理費。


再來看看公司的業績增長。14年收入達到2億美元,同比118%增長。其中收入佔比放貸量為4.88%,比去年有所增長。而四季度收入7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8%,環比增長23%。


最終導致公司的EBITDA在2014年達到2130萬,但是EBITDA Margin出現下滑,下滑到10%.


比較負面的是公司加大產品研發和後台的投入,這也導致2014年出現虧損。

最後,公司公司對2015年一季度的展望為:收入在7400-7600萬之間。整個2015年的展望為收入在3.7到3.8億美元之間。

事實上,這份季報應該說和市場預期差不多。然而Lending Club的上市搭載著太多期待,無論從其商業模式還是股東背景。僅僅一份「符合預期」的財報顯然無法打動華爾街。公司股價也在昨天暴跌10%以上。(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488

點融網:做中國版Lending Club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0/152049.shtml

34911412835000567

2012年10月,在上海外灘旁邊的一間小辦公室里,一家P2P平臺悄然成立。它名叫點融網,創始人是蘇海德(Soul Htite)和郭宇航,他們想把全球P2P行業的鼻祖Lending Club模式帶到中國。

他們有自己的底氣,蘇海德就是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和技術總裁。

2007年,蘇與一名證券律師Renaud Laplanche 共同創立了Lending Club,在Facebook上線“合作性的P2P貸款服務”,即根據借款人資信情況決定利率:信用優秀的借款人能拿到比銀行更低的利率,而信用不良的借款人則需承擔更高的利率。

此後,Lending Club開始全球擴張,並選擇在印度、德國、巴西等國家建立分公司,也在此時,蘇海德把目光瞄向了中國。在蘇決定來中國之前,德國、巴西、印度、中國都有人邀請他前往當地複制Lending Club模式。

他經過考察後發現,在印度,法律並不支持這個行業,沒有規定一個人借了錢必須要還,巴西互聯網的發展相對落後,而技術能帶給德國市場的革命性變化遠低於中國。“中國有好的互聯網、法律、第三方支付公司,但貸款利率非常高。這里有優質的貸款人,這里機會巨大。”蘇海德說。

2013年3月,點融網正式上線,從事P2P網絡借貸業務。當時,大多數P2P平臺的投資項目都是散標項目,即把信審通過的借款項目放在平臺上,由投資人自行選擇。如果投資人風控意識不強,P2P平臺又不承諾本息對付,萬一項目出了問題,投資人只能自己承擔後果。

蘇海德發現,多數投資人都不會主動地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他決定做一個智能的投標項目,自動實現“金融資產碎片化”:通過資金極度分散、眾人風險共擔的方式,有效規避壞賬風險。

這種模式背後有極其複雜的算法。據蘇介紹,其運算方式和納斯達克交易所一樣,只不過納斯達克是交易股權,而該模式是交易債券,其中包含大量的債權轉讓。

事實上,點融網的野心並不止於此。蘇希望聯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打造一個“明日銀行”。“也許十年後,年輕人不再有銀行卡,而只有一個虛擬賬戶,這就是‘明日銀行’的體現之一。P2P的本質在於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提高客戶獲得金融服務的能力。”蘇說。

 

在中國複制Lending Club模式

沒人會否認,蘇海德是P2P行業的“老前輩”。他在2009年開始頻繁前往中國,那時候,他在香港創立了一家軟件公司,給Lending Club做技術外包。

2011年,一次美國之行中,郭宇航通過舊金山的朋友介紹認識了蘇海德,這次相識也促使郭成為點融網聯合創始人。

郭宇航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主修國際經濟法,法學學士,曾任職於英國西蒙斯律師行,2001年加入上海市白玉蘭律師事務所。2009年,他進入PE/VC行業,2011年做過特有威領新三板投資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

在美國舊金山一家叫“My  China”的中國餐廳,蘇郭二人第一次聊起把Lending Club模式帶到中國這個設想。蘇問郭,這種模式在中國有沒有機會?當時的郭表示很困難。身為律師,他對這種沒有監管、沒有明確法規的創業模式存有很大的疑慮。

不過,看到中國金融環境的困難及不足後,蘇更加堅定了在中國複制Lending Club的想法。用蘇海德的話說,中國市場可能會誕生一個更大的Lending Club。他邀請郭去Lending Club舊金山辦公室參觀,兩周觀察學習之後,郭認為這種模式可以在中國嘗試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P2P也是一種打破信息不對稱,改變金融中不公平現象的方式。郭宇航說,“高利貸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看過Lending Club的模式後,我發現互聯網能解決這個問題,使高利貸消失,而且中國小微借貸需求巨大,而傳統金融機構僵化的體制和模式並沒有服務好這個群體。”

彼時,第三方支付開始正式獲得監管部門認可,這讓他們找到了回避在國內做P2P被認定為非法集資法律風險的方法,即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這樣的執牌機構來進行P2P資金的匯集和流轉,平臺只做交易信息的撮合。

點融網剛上線時,業務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服務上,同年11月,他們把重點轉向個人無抵押消費信貸。“這個市場經過多年的培育,產品和客戶群相對比較清晰。這類產品在去年快速增長,我們的業務超過一半都來自於個人信用無抵押貸款。”

讓金融資產碎片化

 

通俗地講,點融網采取和Lending Club一樣的風控定價模式,即先找到借款人,對借款人進行嚴格風控,待借款人的信息審批通過放到平臺上後,投資人再來選擇借款項目進行投資。蘇介紹,整個過程完全透明,資金不進入點融網的賬戶,沒有資金沈澱。

2014年6月,點融網開發出了智能的投標項目“團團賺”,起投門檻是100元。投資人能借此投資當時正在募資的債權份額,還能按比例購買該“團”歷史上所有的債權、未來進入該“團”的所有債權份額。最多的一款“團”產品中共包含6000個借款項目,假如投資人投資600元,那麽每個項目被分散到的投資金額僅為0.1元。

“這種模式的優勢是通過小額、分散的方式降低投資風險,即使個別項目出現虧損,也可以通過其他項目的收益彌補損失,保證投資收益是正的,而劣勢是在投資前無法看到資金投向,無法判斷風險,另外期限、收益率較固定,缺少靈活性。”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分析稱。

 

目前,小微企業在點融網的借款年化利率約為百分之十幾,個人無抵押貸款利率約為百分之二十幾,點融網收取的手續費為2-7個點不等,投資人拿到的年化收益在7%-12%之間。

除覆蓋運營成本之外,點融網還從中提取很大一部分構成風險備付金。不同產品采用不同撥備比例:比如小微抵押類貸款利率低,壞賬率也低,相應地撥備比例就低;個人無抵押貸款利率高,壞賬率也高一些,撥備則更高。

資金跨境流通是難題

“經過前兩年的積澱,在夯實風控模式、運營方式等基礎後,今年,點融網將加快發展速度”,郭宇航稱。

點融網的融資速度也很快。2013年11月,點融網獲北極光創投千萬美元的A輪投資;2014年10月,新鴻基有限公司宣布戰略投資點融網;同年11月,“紅籌之父”梁伯韜以個人身份投資點融網,並加入點融網董事會。

梁伯韜曾表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其關鍵在於不斷地創新產品、更好地服務客戶,以及強化風控管理,這些需要依賴強大的公司團隊和技術積累。他很看好具有Lending Club基因的點融網。

2015年1月,點融網又獲得老虎基金的投資。8月,點融網又獲得C輪融資2.07億美元。投資方渣打銀行、渤海租賃、中國互聯網金融科技基金(CFF),全部都是傳統金融機構背景。

融資後,這筆錢怎麽花?蘇說,將進一步增加技術投入,包括在未來的18個月里招聘25000名員工、進一步完善技術平臺和交易系統等。

蘇透露,點融網還在籌劃進軍海外市場。“未來會在中國以外開設辦事機構,把點融的技術能力和P2P業務模式往國外延伸,第一站會考慮進軍香港和新加坡市場。”

某種程度上,與國內體量巨大的網貸行業不同,海外市場小而優質。其中,新加坡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國外市場。它距離中國較近,與中國人文環境較為相同,並且具有良好的征信系統基礎,這對於國內網貸平臺來說,需要克服的困難相對較少。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平臺涉足海外市場,比如新聯在線。據其官網顯示,新聯在線於2013年在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開展P2P業務。

P2P平臺布局海外或將成為一個趨勢,但是在其海外業務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難免暴露諸多不足,資金的跨境流通就是P2P平臺發展海外市場的一個重大阻礙,對點融網來說,亦如此。而且海外運營經驗是否足夠、對當地市場了解是否深入,這都是蘇郭二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3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