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馬:美國時間12月11日(北京時間12月11日晚),全球最大的P2P平臺(網絡借貸平臺)Lending Club就將正式在紐交所上市。如果進展順利,Lending Club不僅僅將成為全球最大亦是全球首家上市的P2P平臺,而且還將與早先的Google等公司一道,躋身美國互聯網史上十大IPO之列,再次誕生一系列造富神話。本文由Lending Club聯合創始人,點融網創始人、CEO蘇海德撰寫,Lending Club對中國的P2P公司發展帶來哪些啟發。
這兩天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即將掛牌上市的新聞,引起了各方的極大關註。對於國內P2P行業來說,無論是對於P2P平臺運營方,還是對於廣大投資者,相信Lending Club的光明前景都已經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信心。
我自己既是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目前在國內運營的P2P平臺點融網的創始人,對於P2P行業發展,我始終懷有極大的熱情。我堅信,技術可以造福於所有的人。就Lending Club的上市,我最近也在思考,至少能給國內P2P行業發展帶來四點啟示。
啟示一:P2P是最有前景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之一
如前所述,Lending Club的上市,甚至它可能成為美國互聯網史上前十大IPO,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P2P是最有前景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之一。
但之所以說P2P最有前景,絕不僅僅是Lending Club的成功上市。就從Lending Club來說,為了繼續實施公司的戰略決策,過去7年里已經多次成功融資。至今Lending Club已經成功完成50億美金的放貸量,雖然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與銀行的業務體量相比,還是非常微不足道。Lending Club現在只有2個產品:個貸和中小企業貸。就Lending Club的主打產品個貸而言,市場整體體量在8500億,但Lending Club只占其中的50億,所以可以想象Lending Club未來的前景有多大。也因此,Lending Club這次會進行公開募資,並計劃將這些資金用於技術、市場、產品等多個方面,去和越來越多的中型商業銀行競爭,搶奪客戶。
啟示二:尊重監管是有P2P行業有前景的基礎
不同於中國目前的P2P行業現狀,在美國想做P2P生意,必須要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而這中間就有個故事。
上述監管體系,並不是在美國P2P平臺誕生之初就以形成的。與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樣,美國的P2P市場在誕生之初,當時也處在沒有專門監管機構、也沒有專門適用法律監管的狀況。直到面對迅猛發展的P2P行業,有一天,SEC認定,P2P的運營模式已經涉及到了證券銷售,要求包括Propser和lending club 在內的所有P2P 平臺在SEC 登記註冊,登記成功後將會被定性為在允許的範圍內銷售“附有投資說明的借貸憑證”的機構。
而Lending Club 一開始就十分尊重被積極接納監管,於2008 年3 月就主動申請在SEC 註冊並進入靜默期,隨後在10 月獲得SEC認證重新開業,成為第一家按SEC 安全標準提供個人貸款的企業。在SEC 註冊獲批後,Lending Club 得以將業務拓展到美國大部分州,並迅速超越了Prosper,成為美國P2P 借貸市場的主要服務平臺。
目前,點融網正在與監管部門共同草擬P2P行業監管白皮書,並積極地參與到P2P行業相關監管規定的制定過程中。
啟示三:P2P行業起步走得慢一些不是壞事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註意到了,Lending Club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上半年,Lending Club的經營收入達到8690萬美元,較2013的3710萬美元上漲了134%。
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大家都知道,Lending Club成立於2007年,最初的2年Lending Club里只發放了1千萬的貸款,到2009年年底貸款發放量還不到1億,過了3年半的時間才做到了1億。用了5年半的時間才做到了10億的貸款規模。而現在呢,Lending Club在3個月里就放款10億。過去5年做的量,現在3個月就做到了。Lending Club正在爆發式增長,其他公司可望而不可及。
我想說,像現在點融網的發展速度也是如此,我們的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穩。也許點融網以後的發展速度也會和Lending Club一樣,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這里還值得說一點的是,很多人會看到,在營業收入迅猛增長的同時,Lending Club凈利潤卻有所下滑,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凈虧損1650萬美元。其實,這並沒有什麽值得可怕的。
Lending Club即將上市,但該公司並不考慮因此獲利,而是仍然繼續自己的戰略規劃,可能選擇虧損。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不能只看營業收入,而要看這家企業完成了多少業務量,在商場上占有的份額,產品是否受歡迎,公司的影響力等多方面。對於互聯網企業和新的商業模型,不能再套用舊有的衡量公式,如果用這些公式,那Facebook就一文不值了。
啟示四:P2P平臺和銀行可以合作共贏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銀行業是一端,互聯網是另一端。這兩個行業對國民經濟都很重要。像P2P被稱為互聯網金融,這是兩者的結合產物,擁有互聯網技術也非常了解銀行的運營,取二者之長,所以創建除了新的商業模型。
但我相信,P2P不是在和銀行競爭,像Lending Club實際上在幫助銀行發展。在美國,我們的使命是讓銀行做回銀行,而不是一味追求投資盈利的機構。銀行的價值在於風控體系、客服體系和完善的運營。事實上,我們為銀行提供更好的技術,幫助銀行更方便獲得資金等多種服務。我們打開了銀行“透明公開”的大門,讓客戶更清晰了解投資回報。點融網現在也在和一些城商行合作,幫助他們做得更好。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