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攜程(CTRP)$ 買郵輪 魔都圓

http://xueqiu.com/2426255641/30295190
渣浪翻譯的比較爛,根據個人理解重新做個整理:
$攜程(CTRP)$ 買郵輪是為了通過鎖定上游庫存來掌握定價權,建立行業門檻
為什麼這麼說,先看目前郵輪產品怎麼定價
1)散賣,郵輪公司賣給各家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需要有某項郵輪產品銷售的認證),攜程和一些線下旅行社是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可以直銷,也可以分銷給二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基本都是沒有認證沒法直接從郵輪公司拿貨的
這種模式下面,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是郵輪公司訂的含佣金價格。一級代理商的佣金大約是十幾個點,若分銷給二級分銷商,大約可以抽幾個點,二級分銷商自己留幾個點。
這種模式下面代理商是沒有定價權的
2)包船,由資金實力雄厚的某家一級代理商直接買下整個船次,採購價格和郵輪公司商定,最終賣出去的價格就由這家包船的代理商自由決定(當然不能賣太低,不然會衝擊郵輪公司的整體定價體系,不過一般也不會有動力賣很低)
這種模式下代理商是有定價權的,所以有效佣金率可以比散賣要高,但對資產負債表的實力要求比較高
攜程可能就是要自己確立市場的定價權,所以從今年發力郵輪業務開始就比較激進地包船(15條線),之前個人查看攜程網站時,暑假檔的一些獨家線路基本也都賣完了。
為什麼新聞裡說會涉及資本運作,德銀研究員的理解是,買下兩條船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誰會真的想去運營這兩艘船,太重資產了,所以比較有可能的依然是資本運作方向的。
我們如果看目前郵輪市場的格局,按照營收,$嘉年華郵輪(CCL)$ 有40%左右市場份額,$皇家加勒比郵輪(RCL)$ 20%多一點份額,$挪威郵輪(NCLH)$ 8%左右份額,小玩家加起來也就30%左右份額,這個市場的集中度非常高,所以通過資本方面的合作來搞定上游資源是很合理的推測,為什麼傳出緋聞的是皇家加勒比旗下的Celebrity和Tui品牌,目前$皇家加勒比郵輪(RCL)$ 的市值大約是120億美元,而$嘉年華郵輪(CCL)$ 市值則有280億。。
另外,關於為什麼要轉手一下「賣給」攜程,新聞裡神秘地說不便解讀,個人猜測主要的原因是避稅,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郵輪公司的財務報表裡的稅費(基本是0)以及背後的原因。
目前攜程官方對此事沒有任何評論。
另外,對於攜程做郵輪的各種好處,基本就那麼幾點,需求增長很快,然後郵輪偏高端游,主要是海外休閒旅遊,和攜程從用戶基礎和戰略上都比較契合,也比較符合攜程」出發地「和」目的地「的戰略思維,因為郵輪有母港,然後有海外目的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32

$攜程(CTRP)$ 博凡投資

來源: http://xueqiu.com/6702349718/33342726

$攜程(CTRP)$ 下面是我兩個月前給一個網友的回帖。沒有任何show off的想法,我自己在雪球上也就是找個樂子,從來不想當大V, 發言都是即興。也不對專業性負責。只是覺得有時涉及一些公司的格局和戰略問題,其實是有非常清晰的答案的。比如攜程沒可能成為priceline, 奇虎的搜索和百度的搜索是兩回事,份額即使真的到了30%,等等,也不一定多賺錢。美股背後的機構博弈非常厲害,對企業的研究很深,和A股不一樣,不是粘個邊就能炒概念。其實即使什麽問題都弄明白了,可能一樣會賠錢。但既然願意到雪球來做研究或者基本的盡職調查,就不希望看到大家在基本概念上有誤解。


博凡投資:坦白的講,我對攜誠的看法一般。公司不錯,行業市場非常大,但競爭也很激烈。大家總拿priceline作樣板,覺得這個行業可以出幾百億市值的公司。但priceline的利潤幾乎全部來自於booking.com。booking.com本來是歐洲(荷蘭)的在線預定網站,被美國人買了,它的利潤主要來自於旅店,因為歐洲有非常多的小,有特色,而且特別掙錢的旅館,所以booking.com地位牢固,很掙錢。歐洲本來就是分散的多個國家,一家做大了,就很難有別的本土公司能起來,除非也是跨國企業。所以,priceline的經驗對其他任何OTA都沒有借鑒意義。反而是它一家獨占全球最肥的市場,把別人的路都堵死了。
priceline在美國的業務就不掙錢,美國三家主要的在線旅遊網站過去十年盈利都一般,另外兩家股價連大盤可能都沒跑過。因為美國的航空、旅館等都是大型企業主導的,OTA很難拿到高傭金,而且這些公司還時不時希望顧客直接從他們的網站買。
中國的情況,連鎖旅店發展很快,獨立旅店沒有任何文化和服務內涵,活下去都難,別說給中介很高傭金了。雖然市場大,但更像美國而不是歐洲。
美國另外一家不錯的OTA trip advisor是靠內容取勝的,攜誠也不是這個路子,國內的螞蜂窩倒是更像一點。
事實上,攜誠這幾年利潤率的壓力很大,收入增長很快,盈利一般般。關鍵是看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做了十幾年還找不到一個毛利高的細分市場,行業的習慣養成了,以後OTA就會一直是一個低毛利的行業了。寄希望於別人撐不住退出是不現實的。
所以我覺得攜誠向上的空間只是跟著市場走,繼續分食傳統線下旅遊行業的蛋糕,把量做大,但股價不太可能有暴發性的增長,因為公司的盈利不會是平臺公司那種指數增長的模式。胖胖胖:評論已被 胖胖胖 刪除

贊助(1)回複09-26 15: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81

$攜程(CTRP)$ 攜程酒店業務的金鐘罩和死穴 PierreHenri

來源: http://xueqiu.com/7798288880/33730271

$攜程(CTRP)$ 攜程酒店業務的金鐘罩和死穴

    經過近兩年的返現大戰,攜程積極應對,且有越戰越強的態勢。藝龍已經掉隊,且提前進入虧損狀態。去哪兒開啟燒錢模式,目前預計2016年單季度才可能實現non-GAPP下的盈利。

    從數據上看,攜程也是儼然練了金鐘罩。即使將3季度單季度1994萬酒店晚數全部算為OTA的貢獻(平臺方面沒有披露,但量也應該不少。),按9.5億元的酒店收入計算,其每夜傭金收入高達47.64元。攜程管理層披露,3季度的返現比例為傭金收入的18%,按此計算,其毛傭金高達58.1元,如果按13%的傭金率計算,其酒店夜單價ADR高達446.9元。同期,藝龍的夜傭金收入僅為28.7元,去哪兒OTA酒店業務的凈傭金也僅為11.17元。
    攜程酒店業務堅不可摧背後的原因是其先發優勢和藝龍、去哪兒的同質化競爭。從攜程夜單價ADR高達446.9元可以看出,一方面攜程的主要用戶是中高端商旅客戶,這些人對品質要求高,但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攜程的主要收入和利潤貢獻酒店是中高星級酒店。在中高星級酒店方面,攜程已經耕耘多年,單個酒店的訂單量規模遠遠大於藝龍和去哪兒,從議價能力和客房保證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此外,目前同一家中高星級酒店在三家網站的呈現出來的差異較小,同一房型價格基本一致,返現規模也基本相同。在這種背景下,去哪兒和藝龍如何能與攜程競爭?
    那攜程的酒店業務就沒有死穴了嗎?當然不是。個人認為,merchant模式將會成為攜程酒店業務的死穴。
    首先,merchant模式是國際上OTA巨頭的通行模式。從Expedia的情況來看,其以酒店為主,RevenueMargin率在12.1%左右,不過其收入中的70%是以merchant模式(即承擔了庫存風險),23%是以agency模式,收取傭金的。考慮到merchant模式更高的利潤率,agency模式的傭金率可能是低於10%的。從Priceline的情況來看,其agency模式占收入比重為64.8%,傭金率13.49%;merchant模式占收入比重32.4%,利潤率33.84%。

    其次,目前國內的幾家OTA仍在agency模式上做困獸鬥。由於merchant模式要承擔存貨風險,基於多種原因,目前攜程、藝龍、去哪兒寧願加大返現,買流量也不願意在merchant模式上有所突破。
    第三,merchant模式才真正可能解決目前酒店和旅客所面臨的問題。Agency模式下,OTA發展多年,高星級酒店的低入住率問題沒有任何緩解,而高星級酒店令人望而卻步的價格也沒有降下來。通過merchant模式,可以繞開酒店批發商,通過承擔庫存風險從酒店直接取得更低的價格,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有競爭力的選擇。這件事,攜程、藝龍、去哪兒必須得做,誰先做,誰的先發優勢就越明顯。如果它們都不做,行業一定會有新的競爭者這樣做,到時候競爭局面就更加多變了。
    成功的商業模式要麽是幫助商家更好地進行價格歧視,榨取每一分消費剩余(學生票,老人票,預付,提前購等等);要麽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個性化的選擇(單早餐、無早餐、無客房服務、連續入住優惠、星級客戶優惠等等);或者是兼而有之(團購、nameyour price, last minute hotel)。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對股東和消費者沒有任何價值。

附: 虎嗅網上的《攜程VS去哪兒,刀刀見血的B端暗戰》對此問題有過分析。(http://www.huxiu.com/article/42823/1.html)其結論是:“主戰場中,高星酒店是攜程通過酒店B2B與商戶徹底布局的重鎮,中星酒 店則是攜程多年耕耘的核心,去哪兒只要攻不進這兩塊城池,就只能演變成低星酒店與經濟酒店的消耗戰,藝龍是前車之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