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司分析流程 paladina79

http://www.jztzp.com/a/52468.html

一、估值

在行情軟件中查看市盈率和市淨率相對較低的公司,進行篩選。當然會有所遺漏,有些估值較高的公司也很有潛力。但任何方法都有侷限,錯過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二、增長

看看歷史增長率如何。

 

三、能力圈和常識

根據自己的能力圈和常識對其進行一個大致的分析。

 

四、年報

下一步就是公司的歷年報表,分析財務、經營、誠信...等等

 

五、研報

找找歷年的研究報告。看研究報告的技巧:

1、重事實、輕觀點;重邏輯,輕結論。

2、注重平實的陳述,忽略帶有感情色彩的論述。

3、對過於樂觀的研報,要非常小心。

4、對過於悲觀的研報,要仔細看看。

5、多看些研報沒壞處,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裡面的事實和觀點可以相互補充,尤其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被遺漏的但卻很有用的信息。

6、大部分時候研報都差不多,大家都用一樣的公開信息。和格雷厄姆時代不同,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重點不在如何獲得信息,而在如何分析信息。除非你有內部消息。

7、分析師一般都不蠢,只是缺乏點靈感和見地。做呆事他們還是在行的。看看他們的財務預測,自己調整一下,挺好用的。預測的前提要特別注意。不是他預測增長多少就有多少的。如果他給出個很高的營收增長,你要問:憑什麼?

 

六、博客和qq群

這裡面確實有很多高手,如果恰好有高手和你關注一樣的公司,看看他們的分析,多數時候比研報強多了。而且還可以討論討論。

 

七、網絡搜索

網上的其它資料。一些行業網站、統計網站是很不錯的去處。

 

八、調研

電話調研,相關人士調研,實地調研(門店,產品)...相反到上市公司去調研倒是最次要的,你又不是機構,內幕消息不會給,公開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和券商研報裡頭基本都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37

讀《股市真規則》有感(79)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hqyz.html

公用事業公司的財務特徵

 

大多數公用事業公司都受到2大槓桿的制約(營業槓桿和財務槓桿)。

在營業槓桿上,大部分成本都是固定的,只有燃料是唯一的且重要的可變成本。營業槓桿的重要性對於公用事業企業來說不是很重要,因為除了正常的季節性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對電力的需求影響不是很大。

但財務槓桿就不一樣了,在今天社會,它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從前公用事業公司的大量借款是受到出借方的歡迎的。但是隨著對電費的限制,這些公司發現,它們的利潤率和被允許的資產收益率雖然保證為正,但是已經很薄利了。為了提高ROE的數字(還有每股收益和每股紅利),加大財務槓桿是可行的方法。

從自今年出借方來看,公用事業企業穩定的現金流+可以預測的業務收入,賺取利潤比較容易。所以都熱衷於給公用事業公司貸款,因為它們有堅實的資產支撐(發電廠和不動產)。

不幸的是,很大很多公用事業公司在以前遺留下的高負債率下苦苦掙扎。在以前管制時期對負債的放縱,令放鬆管制後日益增加的競爭,這些都會使得負債成為耗盡現金流的危險因素。

 

常見的投資陷阱:並不可靠的分紅

 

很多投資者選擇公用事業公司來投資主要是因為這個行業的公司分紅慷慨。然而,紅利應當是在公司財務健康狀況下才支付的。隨著公司的盈利中佔比很高(比如75%左右)用於支付紅利,高派息率提高了公司在困境時紅利被消減的風險。如果派息率上升到90%,活著資產負債率上升到50%以上,那就應該引起高度注意了。

一個公司如果好到不像是真的,那它也許就真不是真的。這句話對高派息率公司也同樣適用。如果某隻股票的收益率看上去似乎不合理的高出同行業一大截,那也許就是該公司遇到麻煩的一個信號。畢竟當一家公司遇到麻煩是,股價會下跌很快,這也會提高它們的收益率。另外,對一家正在奮鬥的公司來說,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紅利發放以增加留存現金。

 

成功公用事業公司的特點

 

儘管還是應該很慎重地對待公用事業行業因為規章制度變化而帶來的影響,但是在該行業裡確實有很多經營穩定的公司,如果能夠在合適的價格買入該行業的股票,這就會成為一筆很好的投資。以下特徵是:

 

穩定良好的管制結構:

根據不同地域,選擇那些管制下對業務穩定方面最好的企業,充分比較各自管制對企業造成的長短期影響。

 

表現良好的資產負債表:

大量現金和相對低的資產負債表是永恆的吸引力。公用事業公司行業經歷風雨後更顯示出這種吸引力的價值。當然,最好是沒有負債的公司,一級棒!

 

專注本行:

那些試圖進入核心業務以外的公司,往往比留在主業的公司更糟糕,冒險進入不熟悉的領域往往會一敗塗地,公用事業的公司更適合與其身份匹配的業務,專注很重要。

 

公用事業公司的風險

 

來自管制的變化是把一個以前被公認的最穩定的行業變成充滿風險的行業的主要因素。日益增長的競爭加上各級政府的管制,都令企業難以適從。環保部門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的一股力量。全行業的重大流動性風險,債務到期時籌資風險,是否承擔高利率的負債,是否低價賣掉資產,或者增發股票,或者發債,這些選擇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特徵。

總的來說,在投資公用事業股票時需要有「吹毛求疵」的態度。

 

投資者清單:公用事業

 

1,  公用事業行業投資要保持適度謹慎;

2, 公用事業公司的競爭結構的格局主要決定於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的未來規劃和政策,越高部門戰略上的規劃越重要,但也要顧及下面層面規章制度的小政策的變化,瞭解和留意不同級別的變化,對瞭解該行業很必要;

3, 在管制體制下公用事業公司往往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因為它們類似於壟斷經營。但是重要的是規章制度不允許這些企業利用這些優勢獲得超額利潤。另外,制度本身可能會經常變化;

4, 公用事業公司面對另一個風險是解除管制或者不解除管制的風險。大多數電廠會產生某些污染,環境部門會插手令企業成本上升;

5, 公用事業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槓桿作用的制約,無論營業槓桿還是財務槓桿,這些槓桿總是在日益增長的競爭環境下令企業風險增加;

6,  如果為了分紅而買入公用事業的股票,要確信這家公司能夠融到維持支出所必要的資金;

7, 無論何時何地,對那些具有優良資產負債表並專注於自己核心業務的公司,總會是該行業最佳的投資對象,這是鐵律!(全書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16

我愛RGM-79吉姆!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3/rgm-79.html
2013年2月6日,米帝國防部宣佈延後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航艦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的部署,令巡邏波斯灣的CSG由兩隊減為一隊。軍事開支一直以來都是大國的沉重財政負擔,而近代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CSG更是財大氣粗的米帝圖騰。最近退役的航母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是米帝國力鼎峰時期的代表作,1958年初動工時估計造價為美金3.14億元,到完工時實際支出達美金4.45億元(尚未計的週邊系統和配對戰機和航艦),超過預算近41.72%!早在1956年撥款興建的小鷹號航空母艦(USS Kitty Hawk CVN-63),艦身比企業號畧小,航速每小時33.60節(比企業號還快0.60節),而艦載戰機數基本上是一樣,但造價僅美金2.18億元。一艘企業號可買兩隻小雞號,企業號是否物有所值見人見智矣。
 
日前筆者拙文《利率看升樓市看跌的謬論》曾經指出由於港元掛勾美元,港元的無風險利率成本(Risk Free Rate)其實亦與美國政府債券息率掛勾。既然美國國債息率主導香港資金成本,那麼不如今天又看看美國長短債息率長期走勢之互動有何特別之處。

最近有一年輕金融才俊提點筆者,他認為近日美債長息開始拗上,利率曲線(Yield Curve)開始變得更斜,因此他認為美國息率可能比筆者預期更早進入加息期(有關筆者近日對美國息率看法,請參看拙文《債臺有多高,利息有多低!》)。事實上,有一種說法是指若果預期未來通脹或經濟向上,長債息率會向上升,關於當中的道理今天筆者且略過不談。不過今天筆者且以美國三個月和十年期國債息差權充美息長期利率曲線的走勢圖。由1962年至2012年美國三個月、十年期和兩者國債息差走勢可見,美國長短息率大浪升跌基本上是一致的。由1962年至1980年代初是美息上升大週期,其中1980年12月15日美國三個月和十年期國債息率分別高見13.25%和16.77%!之後美息進入長期下跌大浪,到了2012年10月2日美國三個月和十年期國債息率分別低見0.09%和1.64%。
不過在這兩個上升和下跌的大浪中也有很多個為期約七年左右的小浪。一般來說在小浪的下跌週期,短息不但較長息先跌亦跌得較急;相反在上升的小週期中,長息較短息先升而升幅亦較大。由美國三個月和十年期兩者長期國債息差走勢可見,其差異一般在0至400點子區域波動。息差接近400點子(或更高)時代表利率曲線非常斜,通常亦是長短息率進入上升週期(除了2009年12月24日兩者拓寬至377點子後是長息追隨短息下跌);扁平(甚至在極少數情況下利率曲線出現短高長低)則預期息率回落(這個自1962年以來從未有個例外)。
近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息率的確出現了輕微反彈,但筆者仍然相信美國短債息率仍有相當時間未會上升。其一是以2013年3月14日計美國三個月和十年期兩者長期國債息差仍僅是194點子,距離400點子的高位仍相當遠,美國十年期長期國債息率起碼要升破300點子甚至企穩在400點子以上,短息才會向上。
筆者之前拙文《債臺有多高,利息有多低!》強調美國息率何時見底回升還要越過四大山頭:「⋯首先是美國聯邦儲備局停止執行量化寬鬆政策印銀紙買債券。其次是經濟復甦而稅收增加令Debt-to-GDP比率跌至70%以下。其三是各項經濟數據持續向好,特別是源自私人領域的貸款需求推高利息成本。最後當然是美國政府乃至國際政壇中互動的考慮。⋯」美國聯儲局亦未有表態短期內停止購買債券的QE行動,短息乃至美國利率進入上升週期仍似遙遙無期。

減債最佳方法自然是削減軍費開支,例如減少造價超昂貴但效果疑的F35 Joint Strike Fighter便是其中一個辦法。另外是開發多用途的近岸戰船亦是辦法之一,美帝其中的計劃包括外形像外星人戰船的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Zumwalt Class Destroyer)。但實際上這些外形像外星人戰船的舢舨造價亦非常昂貴,單以LCS為例每艘便要近四億美元。同樣是近岸戰船,共匪擁有超過80艘造價5,000萬美元,實際上由金光飛航雙體船改裝過來配合空中預警機和衛星導航的022導彈艇似乎仲實際。一隻LCS可買八隻022金光飛航雙體船,鹿死誰手還是打過先知。

其實宇宙世紀0079年一年戰爭時,聯邦軍打敗自護公國的武器不是RX-78高達,而是可以量產的RGM-79吉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99

俄羅斯外儲一周縮水79億美元 盧布叠創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05

俄羅斯,盧布,普京,匯率,外儲,國債

昨日盧布跌至創紀錄低點,跌破俄央行設置的外匯交易底線。近幾個月盧布持續貶值使俄央行支持本幣壓力加大,上周外匯儲備減少79億美元,減幅創五個月新高。俄羅斯債券今日面臨被權威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降至垃圾級的危險。外儲劇減的同時本幣跌勢不絕,俄羅斯金融市場更趨緊張。

因今年3月俄羅斯並入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西方國家對俄施加迄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進而加大了俄羅斯資本外流的風險,盧布承壓下跌,推升俄國內通脹。

今年俄央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減少約13%,隨之相伴的是俄央行出手遏制盧布跌勢。本月俄央行自5月以來首次幹預匯市,截至昨日20多日內投入逾150億美元。可截至北京時間昨晚10點整,美元與歐元等一籃子貨幣兌盧布上漲0.7%,升破俄央行設定的46.30這一交易上限,漲至46.6592。

俄央行昨日公布,繼此前一周外儲減少30億美元後,截至本月17日一周,規模位居歐洲第二的俄羅斯外匯儲備劇減79億美元,減至4438億美元,單周降幅創今年5月以來新高,且已連續九周下降。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俄羅斯政府約半數預算收入來自石油與天然氣,油價大跌使盧布貶值的行情惡化。目前油價已較今年6月巔峰水平跌去27%。

今日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之一標準普爾將公布對俄羅斯信用評級的決定。一周前,因擔憂西方對俄制裁傷害俄經濟,另一三大信用評級權威之一穆迪已將俄羅斯主權債券的信用評級降至第二低的投資級,距垃圾級僅差一級。俄央行幹預本幣的行動是俄外匯儲備急劇減少的原因之一,而外匯儲備減少意味著俄央行支持市場的能力減弱。

莫斯科銀行MDM Bank的外匯交易員Aram Kazaryan認為:

“(俄羅斯被)標準普爾降級的風險將使市場受到更多的負面影響。如果標準普爾將俄羅斯的評級降至垃圾級,市場就會開始拋售。”

莫斯科另一金融機構BCS Financial Group的首席經濟學家Vladimir Tikhomirov則是認為:

“到目前為止盧布跌到這個水平還不是最要緊的,不過外儲持續減少不是樂觀現象。外儲下滑大多源於過去一周俄央行更主動地幹預,以及歐元的匯率重新被估值。”

據彭博統計,過去三個月,盧布對美元重挫逾16%,盧布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貨幣。前日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Sergei Shvetsov表示,俄央行不打算像2008和2009年那樣大規模動用外儲扶持國內企業。從明年起要讓盧布的匯率自由浮動。

盧布,美元,俄羅斯,外儲,央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44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3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4

79家企業掛牌滬科創板後走俏 大基金主動來談投資

作為上海加快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重要舉措之一,“科技創新板”正在發揮日益完善的融資功能。

9月28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板”舉行第三批企業掛牌儀式,37家企業成功掛牌。其中10家企業在申請掛牌期間已吸引了投資者,獲得股權融資1.21億元。

這37家第三批掛牌企業,全部為科技型實體企業,分布於先進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新興行業。其中,34家企業屬於國家或上海“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領域。

從發展階段來看,37家企業中,28家處於初創期,9家步入成長期;平均股本1,879萬元,2015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6.21%,研發投入增長40.75%。

2015年12月啟動的科創板,是上海發揮資本市場作用解決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難題的嘗試。此前共有兩批42家企業掛牌。至此,“科技創新板”掛牌企業總數達79家。

上海市金融黨委書記、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表示,“科技創新板”開盤以來,切實從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實體企業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在市場融資交易、企業品牌宣傳、綜合金融服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統計顯示,此前掛牌的42家企業,已實現融資2.39億元,其中12家企業實現股權融資1.35億元,6家企業通過銀行信用貸、股權質押貸及科技履約貸模式實現債權融資1.04億元;二級市場交易累計總金額3,854萬元,產生128筆交易,交易總股數903萬股,加權價格平均值4.27元/股。

上海雲之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文光表示,科創板的掛牌給企業帶來了很多融資的機會。有北京、上海的大型投資基金,主動洽談投資,投資金額達2-3億;有的甚至要求加大投資達到控股規模。

以豐富的金融資源助推科技創新,是上海在打造科創中心方面的獨到優勢。得益於多年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及不斷推進的金融改革,上海積聚了大量的金融資源。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了1463萬億元人民幣,證券市場股票交易額位居全球第二,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四,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交易量保持全球第一。

2015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超過了4000億元人民幣,占上海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了16%。金融機構總數達到了1478家,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開業,上海保險交易所等一批重要的金融要素市場相繼落戶。

當前,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為金融中心發展的大趨勢。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金融創新提出了許多新課題。

鄭楊表示,下一步,上海股交中心要強化平臺功能,夯實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切實發揮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做好投資者、中介機構等市場參與者的培育集聚,增強市場交易活力,充實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打造股權市場生態圈。

最近,上海優華系統集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擬以非公開方式發行3年期共1200萬元綠色債。這將是科創板企業嘗試發行綠色債的第一例,也是科創企業開拓新融資渠道的一種有益探索。

上海股交中心方面表示,該中心也正在借助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推動掛牌企業“走出去”。比如,與中歐國際交易所合作,探索推動掛牌企業,尤其是自貿試驗區內的掛牌企業赴德國上市融資。

同時,促成了首單掛牌企業“外保內貸”債權融資,E板掛牌企業上海天旅航空用品公司獲得了400萬美元的美金存單質押貸款,總體貸款成本在4.2%左右。

上海股交中心創新業務部總監陳妍妍此前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還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板”市場制度,加快設立“科技創新母基金”,自貿區境外融資等創新融資產品為掛牌企業提供服務。

“我們正在抓緊設計‘科技創新母基金’的相關方案,爭取年內有階段性進展,首期我們設計了2億元的規模,希望可以撬動10億元資金。”陳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90

人均壽命要達到79歲,“健康中國”將融入所有政策

經濟粗放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霧霾、重金屬汙染、地下水汙染等正在威脅中國人的健康,為了改變這種狀態,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下稱《綱要》)。

《綱要》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複,實現全民健康。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是前所未有的。當前的中國,健康已經不僅僅是醫療的事情,如果僅僅將健康的追求等同於醫療治病,不加強預防,就難以應對嚴峻的健康國情。規劃綱要從健康生活入手,幫助人們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對疾病挑戰最直接、最積極主動的應對。”協和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劉遠立表示。

這是一部融入中國所有大政的一個戰略,未來所有行業的政策都將健康優先。

以健康需求推動改革

粗放式發展帶來的弊端已經顯現。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重度汙染耕地在5000萬畝左右,重金屬汙染面積已占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

“目前,超過90%的受汙染土地都來自重金屬汙染。同時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和難恢複性,土壤汙染就像慢性病,很難被發現,發現的時候已經很嚴重,且修複土壤的時間比較長,甚至需要幾十年,成本高,目前真正成型的技術非常少。”一位環境治理的專家表示。

但是中國13億的人口,仍然需要靠曾被汙染的土地來養活。

而對於人類無法脫離的空氣,北京市民體會更深。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去年有179個汙染天,其中46天有重度汙染。2015全年的PM2.5濃度平均值為每立方米80.6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大年均值10的八倍多。PM2.5是能滲透到人體肺部的有害細微顆粒物,這個數字同比下降了6.2%,但北京市民所呼吸空氣的PM2.5濃度仍然是中國自身標準的1.3倍。

還有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5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去年全國202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工作,監測點總數為5118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1000個。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有466個,占監測點總數的9.1%;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1278個,占25%;水質呈較好級的236個,占4.6%。有2174個監測點水質呈較差級,占42.5%;964個監測點水質呈極差級,占18.8%。上述較差級和極差級的水質監測點占所有監測點的比例超過60%。公報顯示,個別監測點水質存在砷、鉛、六價鉻、鎘等重(類)金屬超標現象。

無論是土壤、空氣、還是水質,都在影響著中國人的健康。隨著《綱要》的落地,中國人生存環境或將變化,健康也將朝著目標邁步。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秀峰表示,堅持健康優先的核心是摒棄過去以物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長、將衛生與健康單純作為消耗性行業的發展觀,把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健康需求為牽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和推動全社會都采取和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在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時帶動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健康紅利”。

“為保障健康優先,必須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要建立健康影響評估評價制度,從制度層面保障‘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確保將對健康的考慮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我國在完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基礎上,可以在健康城市建設中可率先探索獨立的健康影響評估試點,積累經驗。” 王秀峰表示。

多層面形成健康合力

《綱要》將“共建共享”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實現政府牽頭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個人體現健康責任,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

“全民健康光靠醫療無法做到,有時治愈,時常幫助,永遠安慰,這是我們醫療能夠幹的事。雖然很多病不能治愈,但都可以預防,通過環境、生活行為方式的幹預,真正做到可控可防。”劉遠立表示。

劉遠立表示,健康中國2030,不是衛生系統單獨來完成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了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30年前的《渥太華宣言》就把健康定義為五大類別的系列合作,制定健康的政策,創造特殊的健康環境,加強社區的行動,發展個人的健康素養技能,調整衛生服務的方向,從被動治療到主動的健康服務。”劉遠立表示。

《綱要》已將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放在戰略任務的首位,把健康素養水平列入規劃的一級指標。而打造健康城市、健康社區是促進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綱要》在未來15年內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人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0歲,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養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於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基本形成,食品藥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

“健康中國的五個重點工作是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然產業。N個健康社區=健康中國。”劉遠立表示。

而健康社區恰是能夠體現全民健康合力的落足點。每個人的健康素養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目前這種素養在中國仍然不足。

“健康素養的提高不僅僅是讓老百姓生活行為得到把握和改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還包括我們的心理、精神的完好狀態。我們如何把健康知識傳達到千家萬戶?這些都需要打造。”劉遠立表示。

素養的提升依然離不開我們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這也是《綱要》的重要一步。而這一步在中國已經打好了基礎,全面推開的醫改無論從硬件還是醫療服務上,都進行了加強。

“但是目前推行的全科醫生,需要把關口前移。首先要對服務對象全面情況的掌握,這是大專家和大醫院醫生做不到的,包括營養的指導、健身、心理咨詢。服務對象全面健康的管理,要把這個工作做好當然要有能力,光有能力不夠還需要有動力,就是把健康產業搞好,幹不好就要有懲罰和壓力。做好關口前移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加強二級預防,第二就是要能力建設和動力壓力建設以及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劉遠立表示。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則認為,從個體健康角度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影響健康因素主要有生物學因素、環境因素、行為和生活方式,以及醫療服務四個方面,其中行為和生活方式所占比重達到60%,是影響健康最重要的因素,這與我們以往的認識不同。其次是環境因素,所占比重為17%,再次是遺傳因素,比重為15%,而醫療衛生服務的影響僅有8%。醫療衛生服務隊健康影響比人命一般的認識低的多,主要因為醫療服務的特點是緩解基本的痛苦,對患者的健康是有貢獻,但是與其他因素相比占比不大。這也是提示人們,在考慮臨床健康因素時,要考慮地更為廣泛,影響健康的因素與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

日前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計委等6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力爭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與居民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指導意見提出,2016年,將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試點。重點在簽約服務的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基層的醫生是無法給健康把好門,但是他們可以做好服務。上海家庭醫生的主要特色是簽約服務費,每一個社區醫生簽約居民,政府從醫保里面給他100元,如果簽2000人,光簽約服務費就是20多萬。所以極大的提高了我們家庭醫生的積極性。福建是專科醫師、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員三者組成一個團隊,來對居民進行有動力、有競賽壓力的、有績效考核的這麽一套體制。那麽它的考核不是看你幹了多少活,是看你有沒有把高血壓的病人給管過來,糖尿病人是不是管好了,以健康為導向,以健康結果改善為導向的新考核制度。”劉遠立表示。

中國深化醫改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現在已經開始托起中國人健康的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78

李克強:力爭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

據新華網消息,11月21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於上海召開,主題為“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大會並致辭。

以下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辭實錄:

尊敬的陳馮富珍總幹事,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生活幸福的基石,也是國家繁榮昌盛、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今天,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隆重舉行,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表示誠摯歡迎,也借此機會向在座各位和世界各國人民表達中國人民良好的祝願、溫馨的問候:祝你健康!

本屆大會適逢首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召開30周年。30年前,《渥太華憲章》舉起了“健康促進”的旗幟,引領了全球健康事業的發展潮流。30年來,在各國共同努力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大力推動下,世界人均期望壽命增長8歲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總體降低了50%左右,實現了人類健康史上的新跨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全球衛生與健康領域仍面臨嚴峻挑戰。傳統的疾病和健康問題以及健康不平等狀況依然突出,人口老齡化加快、跨境流動人口增加、疾病譜變化、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等又帶來新的難題,人類面臨著多重疾病威脅、多種健康因素影響交織的複雜局面。而世界經濟複蘇艱難曲折、增長走勢分化,對增加衛生與健康資源有效供給、推動均衡合理配置造成了不利影響。促進人類健康任重而道遠,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目標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今年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的第一年。本屆大會以“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為主題,強調健康促進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對於國際社會進一步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此,我願提出幾點建議。

加強政策對話,搭建健康治理合作平臺。健康促進是人類的共同事業,各國應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以實際行動攜手合作。要搭建多層次、寬領域、機制化的對話合作平臺,支持世界衛生組織提升在全球健康方面的領導力、協調力和執行力,推動各國完善健康立法,加大對危及健康的投資、貿易等行為監管力度,發揮好財稅、金融等政策工具作用。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提高發展中國家參與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責任、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推動全球健康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促進包容聯動,構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體系。面對重大公共衛生安全挑戰,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各國應加強衛生應急策略的溝通協調,完善全球疾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機制,加強信息通報、共享和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全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中國政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建立應急隊伍、設立應急基金,並呼籲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支持,共同築牢全球健康安全屏障。

推動創新合作,增強健康供給和服務能力。科技創新是打開健康之門的金鑰匙。各國應大力推動健康科技研發,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務實合作,加強前沿性、原創性聯合攻關,集合力量攻克人類健康面臨的共同難題。要圍繞抗生素耐藥防控、先進醫療技術、藥物研制、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等領域,拓展交流合作網絡、共建創新創業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在更廣範圍轉化共享,讓更多民眾受益。

倡導互學互鑒,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融合發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國家和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優長的健康觀和傳統醫學。各國應以平等包容的胸懷對待彼此差異,發揮人文交流在推動健康合作中的獨特作用,促進健康理念與健康文化互學互鑒。我們應加大對傳統醫學的推介力度,更好發揮傳統醫學在防病治病中的優勢,積極發展傳統醫藥服務貿易,推動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為維護人類健康作出新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是健康促進的積極倡導者,也是堅定踐行者。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條件下,大力發展醫藥衛生事業,顯著改善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2009年中國啟動實施了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確立了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我們織起了覆蓋13億多人的全民基本醫保網,為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們加強農村三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讓人民群眾看病更加方便可及。我們大力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所有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我們在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上,探索出了中國式解決辦法。目前,中國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3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0.1/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8.1‰。這些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前不久,中國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從國家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闡述了建設健康中國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明確提出了“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我們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人人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為此,我們將在以下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切實把衛生與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堅持在發展理念中充分體現健康優先,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在公共政策制定實施中向健康傾斜,在財政投入上著力保障健康需求,努力為全體人民提供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

構建全程健康促進體系,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人從出生到生命終點,健康影響因素眾多。我們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要著力抓好預防保健,加大幹預力度,爭取讓群眾不得病、少得病。要大力加強健康教育,廣泛普及健康知識和技能,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強化個人健康意識和責任,培育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健康新生態。要加強環境汙染治理,加大城鄉特別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為保障人民健康營造良好環境。要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優化防治策略,實行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綜合防控,努力消除和遏制重大疾病對群眾健康的影響。

著力強基層、補短板,促進健康公平可及。中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最大短板,仍然在基層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我們將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對基層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投入,推動重心下沈,通過培養全科醫生、實施遠程醫療、加強對口支援等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織密織牢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安全網。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把資源、技術和人才更多引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加大對貧困地區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基本衛生健康服務差距。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將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破除行政壁壘,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聯合協作,不斷增加優質醫療服務供給,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和全國醫保信息聯網,提高保障水平和運行效率;改革藥品供應保障體系,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全有效的藥品。我們將更加註重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努力增強醫療衛生體系的生機活力和發展後勁。

大力發展健康產業,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觀念增強,人民群眾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並呈現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征。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政府和市場協同發力。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基本、兜底線,非基本的多樣化健康需求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增加健康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積極性,繼續鼓勵社會辦醫,支持醫藥科技創新,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健身、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健康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互聯網+健康”行動計劃,促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壯大。

中國積極倡導和促進全球衛生合作,努力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先後向6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2萬多醫護人員,救治患者2.6億多人次。2014年西非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後,中國迅速派出1200多名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同疫區國人民並肩戰鬥,為戰勝疫情貢獻了中國力量。長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在應對傳染病疫情、協調全球衛生事務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中國對此高度贊賞。我們將繼續在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框架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促進事業,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健康是人類的永恒追求,健康促進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健康世界而不懈努力!

最後,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85

國土部派79督察組 24省不動產登記“發新停舊”

在國土督察機構派出的79個督察組推動下,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方政府大為增加。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近日在京召開會議,調度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部署。

統計數據顯示,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市、縣分別增加49個、216個;截至11月20日,已有24個省(區、市)實現所有地市、縣“發新停舊”。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停發舊證、頒發新證。目前來看,距離年底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一工作仍有不小的難度。

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曾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務必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的任務。尚未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發新停舊”為重點,盡快做到機構建設、人員劃轉、資料移交、數據整合、流程再造、系統開發、窗口設置全面到位;已經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規範化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數據整合,加強信息應用。

為推動基層政府抓緊行動,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被列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項督查的重點任務。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是國土部黨組和國家土地總督察部署的一項重點督察任務。

專項督查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截至目前,9個督察局共派出79個督察組、398人次,對150個地級市、599個縣進行實地督察,組織召開或參加地方各級座談會256次,有力促進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

針對登記資料移交、人員配備、歷史遺留問題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的問題,總督察辦負責人表示,要繼續加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的督察,全面完成部黨組交辦的任務;要將登記資料移交作為下一步督察工作的重點,督促各地嚴格按照標準,盡快移交到位,夯實頒發新證基礎,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順利實施。

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