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蒙古能源(276,前宇宙航運、保華地產、新世界數碼)早期故事


今日看到他們寫蒙古能源的報導,寫得不錯,但是其中有一段寫得不好。

蒙能前身為新世界數碼,是新世界(0017)系於千禧年科網潮時變身成科技股,2005年才大張旗鼓要轉型開拓內地私人飛機市場。其後買了一批私人飛機,還於2006年時,成立了一家合資飛機租賃及管理公司。這家合資企業即為蒙能今次賣盤的主角。去到2007年,合資企業作了一次重組,引入深圳航空,以及鄭裕彤與匯豐合營的國民信托,最終蒙能在合資企業中持有約43%股權,深航佔46%,而國民信託約11%。

這背景好可能忽略了很多東西,據我手上找到最多的資料,當年的前身及數碼夢如下:

公司在1972年上市,名宇宙航運,在1988年給莊士系創辦人、主席莊重文控制的莊士機構(367)購入65%,在1991年重組時,購入莊士機構的海外投資,並反過來持有莊士機構68%,成為莊士系的旗艦。


在1997年公司再重組,公司分派莊士機構股票,變由莊氏家族直接控制莊士機構,並由保華德祥(498,現保華集團)購入重組後宇宙投資上市地位,同年易名宇宙控股,不久易名保華地產,在1998年7月,金朝陽(878)曾洽購該公司,惜失敗。9月,曾和當時中旅(308)及前長實高層周先生入主的威新(535,前孫福記、新福港,現星獅地產)互換資產。


1999年5月,公司向新世界(17)以3億購入經營收費電話亭為主要面面通業務,認購公司新股,易名新世界數碼基地,其後1年間,並曾入股中華網(8006)母公司China.com(現CDC Corporation)、亞洲訊息(8025,現亞洲資產)、北大青鳥(8095),並與漢國置業(160)及新世界中國(917)從事網上業務


不過始終不敵虧損,最終在2000年11月以低價售出面面通予關係人士曾祥。2001年10月,新世界更出售新世界數碼股份予亞洲物流(862,後獲注入新世界流通,易名新移動,後來購回此部分業務,又售該上市公司地位予魯連城,不久易名Vision Values),換取一批新股。在2004年,亞洲物流又分派新世界數碼股票給各股東。


其後就是熟悉的故事了,請看這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07

淺談投資組合(原創) 我愛276

http://xueqiu.com/4027673592/26625417
投資組合是很時髦的話題,無論是小投資人還是基金經理都很關心它。「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也許是關於投資組合的最為形象的一句話了。從實質上看,投資組合其實就是集中與分散。

在投資組合中,有兩種非常特殊的組合:持股10只以上和只持有一隻。下面就這兩種組合談談自己的看法。

持股10只以上是非常分散的組合,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由於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可以對很多公司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時龐大的資金規模也要分散風險,所以經常會採用此類投資組合。分散的目的在於分散風險,但是同時也分散了收益,降低了收益率。

如同指數投資,指數漲了100%,那麼會有相當多的股票翻好幾番。從2006年開始的大牛市,指數翻了幾倍,但投資人超過10倍以上收益的有很多,遠超指數。過於分散的投資會帶來收益的一般化,不過,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長期以來跑贏指數的投資人並不多。

基金經理有雄厚的資金,背後有強大的研究團隊,每一家公司都可以研究地很透徹,有搞投資組合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一般投資人由於研究水平、時間精力、資金實力等各方面的制約,搞分散的投資組合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你把你的投資弄成了一個什麼都有的雜貨舖,你有可能對每一家公司都不瞭解。一般投資人的投資組合還是以不要超過3只為好。

如果說持股10只以上過於分散,是一個極端,那麼只持有一隻則過於集中,走向另一個極端,也有很多投資人也採用此類投資組合。在時間、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少的成功率肯定會比決策多的要高,獨生子女家庭與多子女家庭的比較就是一個例子。

集中投資於一家公司的風險一是漲幅滯後的風險,二是毫無徵兆的黑天鵝事件的風險。

關於漲幅滯後的風險,事實上,投資組合中的其他個股也有漲幅滯後的風險,其概率是一樣的,只不過有其他漲幅可觀的股票可以平滑收益率。由此看見,一定情況下的投資分散是必要的。

關於黑天鵝事件的風險。如果選擇的一家公司足夠優秀,體量足夠大,那麼抗風險的能力也會足夠強,風險是可控的,一些突然的黑天鵝事件只會對股價造成短暫的衝擊。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伊利,雙匯等,還有近期恆瑞醫藥因為禮來事件的調整等。

集中投資的目的在於集中收益,副產品則是集中了風險。它的精髓在於精選個股,如果選擇的公司非常出色的話,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是很高的。但同時,漲幅滯後與黑天鵝事件的風險等也如影隨形。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投資組合是二十一世紀關於投資的最大謊言。在投資中,集中與分散始終是一個悖論。風險分散的同時也分散了收益,收益集中的同時也集中了風險。如何把握集中與分散的平衡,這是一個難題,見仁見智。

下面談一談有三隻股票的一個投資組合,僅供參考。

假設有一個投資組合,有A、B、C三家優秀公司,它們都有未來三年漲幅100%的潛力。實際上,對一家正處於成長期的優秀公司來說,這並不算什麼,三年複合增長率無非是26%而已。同時,為了簡單起見,投資組合中A、B、C三家公司都是1/3的倉位。

A、B、C三家公司有不同的漲幅,有不同的排列組合,下面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組合說明一下:

1、A、B、C三家公司漲幅均為100%,總收益為100%。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組合。從另一方面說,這根本用不著投資組合,隨便持有一家公司就可以實現預期的收益率了。要知道,相同的時間,關注一家和關注三家公司所花費的精力肯定不會一樣,瞭解的深度肯定也不會一樣。

2、A漲幅遠遠超過100%,假設為200%,B漲幅100%,C漲幅100%,總收益為133%。

3、A漲幅200%,B漲幅100%,C漲幅50%,總收益為117%。

4、A漲幅200%,B漲幅50%,C漲幅50%,總收益為100%。

在這一類組合中,如果只持有A,那麼可以取得最大的收益。由於B、C兩家漲幅的相對滯後,投資組合的收益並不令人滿意。

5、A漲幅50%,B漲幅100%,C漲幅100%,總收益為83%。

在這一類組合中,雖然由於A漲幅的拖累,但由於B、C漲幅的支撐,收益率並沒有下降太多,投資組合拉升與平滑收益率的作用非常明顯。

6、A漲幅50%,B漲幅50%,C漲幅100%,總收益為67%。

在這一類組合中,雖然C漲幅可觀,但由於有A、B兩家漲幅的拖累,投資組合拉升收益率的作用不算明顯。

還有其他的組合,例如B,C漲幅200%等,由於和A漲幅200%的組合重合,就不一一列出了。

結論是,在只持有A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但是同時也要承擔漲幅滯後的風險(暫不考慮黑天鵝事件的風險)。

跋:

近期很忙,專門抽出幾個小時來寫文章已經很奢侈了。花了兩個週末的時間草草寫成,貽笑大方了。

俺只持有一隻股票——恆瑞醫藥。關於投資組合,俺的觀點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非常小心地看好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18

十年10倍牛股 我愛276

http://xueqiu.com/4027673592/27188326
十年10倍牛股
(2014-01-18 17:03:10)

  文/本刊證券研究中心

  大熊市已歷時數年,但截至2013年底,「10年10倍牛股」竟然多達38只!它們絕大多數都是行業的龍頭公司。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就誕生了13只大牛股。未來10年的牛股應出自能代表經濟發展方向

、符合經濟增長規律、低股價、低估值、股本適中、主營穩健的個股中。

  2012年初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專題——《讓你賺得盆滿缽滿的十年牛股》。就在2011年,10年股市歸零,2001年6月14日,上證綜指創出歷史新高——2245點,2011年12月13日,上證綜指再見2245點。

就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貴州茅台、張裕A、瀘州老窖、中聯重科、雙匯發展、格力電器、包鋼稀土、恆瑞醫藥、云南白藥和山西汾酒等10只個股在10年間漲幅超過了10倍,讓人不得不相信A股市場存

在長期投資價值。

  如今,兩年過去了,上證綜指2013年12月31日收在了2115點,較2011年12月31日的收盤點位2199點又低了84點。也就是在這樣的大熊市中,「10年10倍牛股」竟然擴容到了38只!

  到底哪些牛股在逆勢飛揚?

  38隻牛股「10年10倍」

  為了完整地反映最近10年個股的表現情況,我們選取了2004年1月1日以前上市的公司作為統計樣本,對股價進行了復權處理。股價漲跌幅統計區間設定為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10年交易

時間。

  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2004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1199只A股中,有1112只個股股價在10年中實現了上漲,佔比92.74%,下跌的則只有區區7.26%。其中,恆瑞醫藥成為漲幅冠軍,10年間上漲了近31倍

,云南白藥與格力電器則成為漲幅亞軍和季軍。

  與兩年前的「10年10倍牛股」名單比較,張裕A、中聯重科和山西汾酒落榜,另外7只個股仍名列其中。

  在38只「10年10倍牛股」的名單中,2003年上市的山東黃金、三一重工、國電南瑞和置信電氣在2011年12月31日前股價的漲幅已經超過10倍(分別為27倍、23倍、22倍、11倍),但因不在統計區間

裡,所以現在才露崢嶸。

  醫藥生物牛股多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劃分,38只「10年10倍牛股」分佈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電氣設備、公用事業、化工、有色金屬等16個行業。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醫藥生物行業誕生了13只「10年10倍牛股」,佔了三分之一。恆瑞醫藥、云南白藥、長春高新、天士力漲幅都超過了20倍。

  另一個「10年10倍牛股」爆發地是同為消費類的食品飲料行業。不過,這次不再是酒類股獨領風騷,而是子行業龍頭齊亮相,既有白酒類的貴州茅台和瀘州老窖,也有天然飲料的承德露露、乳業的

伊利股份、肉類的雙匯發展。

  可以說,以上兩個行業都是穿越經濟週期的行業,在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調整、A股走勢低迷的背景下,這兩個行業無疑更受到青睞。

  據Wind數據統計,從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10年裡,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的漲幅分別為4.2倍和3.9倍,領先於其他行業,而且走勢強勁,沒有如黑色金屬、採掘等

強週期行業那樣的大起大落。所以,在這兩個行業裡誕生如此多的牛股也是必然的。

  行業龍頭執牛耳

  每一個經濟熱點或相應政策的出台都可能推動一個行業走出強勢上漲的行情,該行業的龍頭股自然會受到資金的追捧,從而催生大牛股。38只「10年10倍牛股」絕大多數可以稱得上是行業中的龍頭



  這些龍頭公司往往主業單一,並長期專注於自己的主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地位。

  比如,前兩年稀土價格快速上漲,令稀土行業進入了黃金年代。作為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科研、貿易基地,包鋼稀土股價漲幅一度超過49倍。隨著稀土價格的回落,該股股價也遭到腰斬

,漲幅縮水,但仍有22倍。

  再比如宇通客車。雖然交運設備行業10年整體漲幅只有108%,但宇通客車股價卻是穩步攀升,絲毫不受行業景氣下降的影響,在2013年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指復權價,以下同)。這是因為該公司

立足於客車行業,成長為大中客車行業龍頭,同時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並向新能源客車領域拓展,執行業之牛耳。

  重組股也領風騷

  在A股市場中,通過資產重組實現「烏雞變鳳凰」的事情不斷上演,令併購重組題材一直受到追捧,相關股票價格常常一飛衝天。雖然大多數重組股只能風光一時,但也不乏「10年10倍牛股」。

  在38只「10年10倍牛股」中,這樣的重組股有鵬博士、三安光電、德賽電池、華映科技、華夏幸福、桑德環境、錦龍股份、中國船舶、國藥一致等9只,超過兩成。從這些公司的經營情況看,絕大多

數轉入了有發展前景的朝陽行業,並且取得了良好業績,從而獲得投資者青睞。

  比如,鵬博士前身是從事特鋼冶煉的成都工益,主營業務轉型後主要從事電信增值服務、安防監控、網絡傳媒。2007~2008年重組前後,股價曾大幅起落。2013年,隨著市場追捧互聯網和傳媒概念

,該股又被炒上,創出新高。

  三安光電,前身是ST天頤,重組後成為目前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全色系超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外延及芯片產業化生產基地。在國家大力推行節能環保的背景下,公司股價大幅攀升,

新年裡又創下新高。

  股價基石是業績

  不管是行業龍頭,還是重組股,這38只「10年10倍牛股」中的大多數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經營穩健,業績持續增長。這為其股價上漲提供了堅實基礎。

  根據Wind數據統計,從2004~2012年這9年間,除中國船舶外,37只股票的淨利潤復合年增長率在12%以上,瀘州老窖、華夏幸福分別達到68%和63%,山東黃金和包鋼稀土也有57%和51%。

  38只股票中,在9年間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逐年增長的有瀘州老窖、山東黃金、國藥一致、康美藥業、貴州茅台、格力電器、桑德環境、云南白藥、宇通客車、恆瑞醫藥、雙匯發展、承德露露、

新華醫療、康緣藥業等14只。

  股本擴張做大做強

  雖然股本擴張會攤薄每股收益,但如果公司有持續增長的業績作後盾,那麼就可以通過股本擴張提高再融資功能,改變企業基本面,把企業做大做強,股價也會隨著反覆除權、填權而不斷走高。可

以說,敢於不斷進行股本擴張的企業,一般都是對業績持續增長抱有信心、具有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強烈慾望的企業。

  38只「10年10倍牛股」中,上市以來,股本擴張在5倍以上的有25只,10倍以上的有13只。這些企業在業績增長的支持下,通過股本擴張,從小股本、小市值的小盤股成長為大股本、大市值的「巨無

霸」。

  比如,以股本擴張近40倍、排名第一的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以來,通過送轉股、配股、增發等手段,使總股本由5016萬股飆升到20.43億股,總市值上漲16倍,股價漲了近12倍,堪稱乳業股領頭羊



  尋找未來的大牛股

  雖然「10年10倍牛股」數量較兩年前大增,但在1199家被統計公司中,只有區區38只,比率僅為3.17%,可謂鳳毛麟角。即使曾經擁有,也恐怕早已落袋為安,少有人能不離不棄10年。所以,投資者

不必為沒抓住「10年10倍牛股」而耿耿於懷,但也不妨按圖索驥,去尋找下一個「10年10倍牛股」。

  如果在10年前讓你挑選未來的「10年10倍牛股」,你選中的恐怕就是當年的熱門股——揚子石化、山東鋁業、韶鋼松山、上海汽車、齊魯石化、江西銅業、長安汽車、通寶能源、中海發展等,這些

都是2003年的大牛股。10年過去了,這些股票早已風光不再。所以,未來10年的牛股不應在當前最熱門的行業和股票中選,而是要尋找那些目前可能默默無聞,但能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符合經濟增長規

律的行業和個股。

  在2003年底,38只「10年10倍牛股」並沒什麼牛相。股價最貴的貴州茅台、康美藥業不過25元,最便宜的華映科技只有3元,瀘州老窖、長春高新、人福醫藥、承德露露等都只有四五元錢;而在上證

A股平均市盈率為37倍左右的情況下,市盈率在37倍以下的牛股有22只,貴州茅台的市盈率只有13倍,格力電器、宇通客車只有14倍。所以,如今的低股價、低估值,再加上股本適中、主營穩健,這樣的

股票中說不定就潛伏著未來的「10年10倍牛股」。

  「10年10倍牛股」一覽表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股價上漲倍數(2004/01/01~2013/12/31)     淨利潤復合年增長率(%)(2004~2012年)     上市至今股本擴張倍數     所屬申萬行業(一級)     首發上市

日期
600276     恆瑞醫藥     30.63     31.05     9.24     醫藥生物     2000-10-18
538     云南白藥     28.75     33.98     7.68     醫藥生物     1993-12-15
651     格力電器     28.51     40.89     39.1     家用電器     1996-11-18
600703     三安光電     27.35     43     17.06     電子     1996-5-28
661     長春高新     26.42     18.96     0.91     醫藥生物     1996-12-18
600111     包鋼稀土     22.46     50.61     8.3     有色金屬     1997-9-24
600315     上海家化     22.3     25.24     1.49     化工     2001-3-15
600535     天士力     21.58     20.73     4.44     醫藥生物     2002-8-23
600519     貴州茅台     21.09     41.46     3.15     食品飲料     2001-8-27
600406     國電南瑞     20.97     38.46     21.28     電氣設備     2003-10-16
600252     中恆集團     19.01     43.37     7.62     醫藥生物     2000-11-30
600340     華夏幸福     16.63     63.28     12.23     房地產     2003-12-30
49     德賽電池     16.32     22.74     1.52     電子     1995-3-20
600570     恆生電子     15.6     20.86     8.09     計算機     2003-12-16
848     承德露露     15.21     25.79     2.48     食品飲料     1997-11-13
895     雙匯發展     14.97     30.45     11.72     食品飲料     1998-12-10
600066     宇通客車     14.8     31.9     16.45     汽車     1997-5-8
600587     新華醫療     14.57     23.71     2.24     醫藥生物     2002-9-27
826     桑德環境     13.77     35.96     3.63     公用事業     1998-2-25
600518     康美藥業     13.72     44.89     30.06     醫藥生物     2001-3-19
536     華映科技     13.54     31.27     5.37     電子     1993-11-26
600517     置信電氣     13.33     31.12     7.66     電氣設備     2003-10-10
600436     片仔癀     12.61     21.48     0.15     醫藥生物     2003-6-16
623     吉林敖東     12.26     23.17     11.49     非銀金融     1996-10-28
600150     中國船舶     12.17     -4.43     5.28     國防軍工     1998-5-20
998     隆平高科     11.64     25.55     3.74     農林牧漁     2000-12-11
600887     伊利股份     11.59     27.01     39.73     食品飲料     1996-3-12
568     瀘州老窖     11.56     67.74     15.14     食品飲料     1994-5-9
600804     鵬博士     11.41     45.99     16.03     傳媒     1994-1-3
600079     人福醫藥     11.17     33.24     8.2     醫藥生物     1997-6-6
600309     萬華化學     10.94     29.32     17.02     化工     2001-1-5
600511     國藥股份     10.8     29.52     2.6     醫藥生物     2002-11-27
600557     康緣藥業     10.61     23.17     3.53     醫藥生物     2002-9-18
423     東阿阿膠     10.57     30.19     9.48     醫藥生物     1996-7-29
600031     三一重工     10.48     37.45     30.74     機械設備     2003-7-3
28     國藥一致     10.47     46.62     1.74     醫藥生物     1993-8-9
600547     山東黃金     10.41     56.99     7.89     有色金屬     2003-8-28
712     錦龍股份     10.01     12.49     5.71     公用事業     1997-4-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582

【乾貨】萬達地產:商業地產龍頭,募資276億市值近2000億港元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796621

T姐曰:從某年開始,萬達廣場突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T姐的城市里,並且成為城市地標和商業中心。盡管它的地理位置不在最核心的區域,但它能化腐朽為神奇,把該地段升級為城市的核心地段。作為商業地產的龍頭,萬達在國內可謂罕逢敵手,強大的融資貸款能力為其快速擴張提供了保障。公司將在周三招股,招股價區間為41.8-49.6港元,較原先預估的募資金額降低近三分之一,但仍將成為今年香港IPO融資之王。T姐認為,2016年陸續登場的萬達城,將成為萬達廣場能否持續繁榮擴張的關鍵之作!

———————————————————————————————————
目錄

1核心關註點

2公司簡介

3公司主營業務

4公司資產結構及未來計劃

5公司競爭優勢

6重大不確定性

———————————————————————————————————
1.核心關註點

1.1 公司未來四年的發展重點仍然是萬達廣場,並顯示出向三四線城市擴張的趨勢。三四線城市的萬達廣場項目,大多單體規模超過50萬平方米,平均住宅物業規模占比為33%,高於現有物業的占比。

1.2萬達城於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預計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1.3 公司銷售收入的外延式增長動力來源於銷售面積的增加。公司在建物業中,銷售物業的總建築面積為3782萬平方米,按每年銷售面積15%增速計算,將支持公司未來四年的銷售。其中,萬達廣場的銷售物業面積為3056萬平方米。

1.4 公司租金收入的外延式增長動力來源於可出租面積增加。未來四年新增投資物業1073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971萬平方米。按現有購物中心占投資物業的比重以及可出租面積占比,未來可出租面積將增加588萬平方米,相當於現有可出租面積的73%。

1.5 公司租金收入的內生式增長動力來源於租金上漲。作為年客流量達到12億人次的優質購物中心,短期內租金上漲趨勢不變,但電商對公司仍可能產生不利影響:一是為公司貢獻14%租金收入的萬達百貨是電商沖擊最大的業態,二是公司商鋪銷售的高溢價難以持續。

1.6 公司拿地成本低,有助於保持高速擴張的態勢並在競爭中提供較高的安全邊際。

2.公司簡介

2.1 公司的產品體系

萬達地產的產品體系包括萬達廣場和萬達城。

萬達廣場的物業組合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住宅、商鋪和酒店。購物中心是核心物業,為公司貢獻租金收入;辦公樓為公司貢獻租金收入或銷售收入,住宅、商鋪則為公司貢獻銷售收入。

圖示:萬達廣場的物業組合


根據萬達廣場項目總規模的大小,萬達廣場具體分為兩種項目:一種項目總體建築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下,一種項目總體建築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上,包括個別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項目。

這兩種項目的物業組合結構有較大差別。作為核心物業的購物中心平均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各項目間差異不大。但項目越大,住宅規模也越大:50萬平方米以下的項目,住宅平均占比為25%;50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住宅平均占比為36%。

圖示:大規模項目的住宅占比較大


萬達城是以當地文化或旅遊主題為特色的多用途綜合體,強調文化及旅遊的概念。公司共有8個萬達城項目,分布在無錫、哈爾濱、青島、合肥、南昌、西雙版納及武漢。單個項目總建築面積大,除青島萬達東方影都以外,其余都超過100萬平方米。



在物業組合上,萬達城包括購物中心、辦公樓、住宅、酒店,此外還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打造包括秀場、遊樂場及滑雪場等大型文化或旅遊業態。

萬達城的購物中心有的改名為萬達茂,萬達茂與萬達廣場的業態組合有較大差別:萬達廣場零售、餐飲、娛樂業態基本符合“52:18:30”的傳統比例,萬達茂則加大了體驗式業態的比例,零售部分占比降到20%以下。

公司擁有102家酒店,其中92家屬於萬達廣場或萬達城的組成部分,10家獨立於大型綜合體。公司有20家自主經營酒店,定位高端豪華型;還有28家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目前為公司貢獻較大收益的是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

圖示:公司酒店分為自主經營酒店和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



圖示:為公司貢獻較大收益的是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



 公司酒店運營也擁有較良好的經營業績,保持較穩定的入住率和平均客房收入。



2.2公司的股權結構

IPO之前,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健林直接持有公司7.93%的股權,並通過大連萬達集團持有公司51.07%的股權,合計持有公司59%的股權。公司管理層合計持有公司4.19%的股權。13名公司股東、125名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剩余36.81%的股權。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3.公司的主營業務

3.1 業務系統

萬達的業務系統包括土地收購、房地產開發、以購物中心為核心的投資物業的運營、住宅、商鋪等物業銷售以及酒店運營。

公司的開發效率很高,一般自土地收購的24個月內開始營運購物中心,自土地收購的 36個月內完成銷售物業的交付並開始酒店營運。

圖示:萬達的業務系統




3.2 收入結構

公司的收入來源包括物業銷售收入、物業租金收入以及酒店經營收入。目前大部分收入由物業銷售貢獻,包括住宅、辦公室、SOHO、零售、停車場及其他物業,近年占比在85%左右。其中,住宅物業和零售物業占比較高,13年分別占物業銷售收入的40.62%和27.27%。

圖示: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主營收入結構情況






3.3 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高

    公司各業務都具有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圖示: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高



3.4 值得關註的財務信息

公司有較高的盈利能力,但剔除投資物業增值以後的核心凈利潤率僅有10%左右,2014年上半年為負。

此外,公司債務水平有所上升,支付的利息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4. 公司的資產結構和未來發展計劃

4.1萬達廣場的購物中心是公司核心資產

截止2014年9月30日,公司的已完工物業1940萬平方米。

分業態來看,投資物業1470萬平方米,酒店210萬平方米,持作銷售的已完工物業260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為1020萬平方米。

圖示:公司的已完工物業分布



分產品體系來看,公司核心資產為萬達廣場的投資業務,總建築面積達1412萬平方米。

圖示:萬達廣場的投資業務是公司的核心資產



此外,目前持作銷售的已完工物業中,萬達廣場的SOHO及辦公樓占比較高。



4.2 預計未來四年發展重點是萬達廣場,萬達城於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

公司擁有741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預計能支持公司3-5年的發展。其中在建物業5650萬平方米,待建物業為1760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的在建物業達到4610萬平方米。公司預計未來四年增加88座萬達廣場,比現有71座萬達廣場翻倍,是公司未來四年的發展重點。

圖示:公司未來四年發展重點仍然是萬達廣場



萬達城的在建物業938萬平方米,待建物業1130萬平方米。公司規劃的8個萬達城項目,預計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是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

圖示:萬達城預計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



    總的來看,萬達地產的業態包括投資物業、酒店和銷售物業。萬達廣場的投資物業是公司目前的核心資產,總建築面積1412萬平方米,未來四年公司發展的依托仍然是萬達廣場,在建投資物業達971萬平方米,銷售物業達3056萬平方米;2016年以後,隨著萬達城的逐步完工,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4.3 在建物業支持公司四年銷售並使公司可出租面積增長73%

公司在建物業中,包括商鋪、住宅和辦公樓在內的銷售物業面積3782萬平方米,加上現有已完工的260萬平方米,未來四年銷售物業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假設公司2013年後銷售面積按15%增長,現在建物業能支持公司2014-2017年的銷售。

圖示:公司銷售面積歷史概況



公司未來四年新增投資物業1073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為971萬平方米。按現有購物中心占投資物業的比重以及可出租面積占比,未來可出租面積將增加588萬平方米,相當於現有可出租面積的73%。

圖示:預計在建投資物業將使公司可出租面積增加73%



4.4 萬達地產向三四線城市擴張的趨勢明顯,住宅占比提升

在地域布局上,萬達地產以二三線城市為主,或者在一線城市的新經濟商圈。現有的71座萬達廣場,有32座分布在二線城市,29座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圖示:現有萬達廣場以二線城市為主



     未來四年,萬達廣場將繼續保持在二線城市的建設,並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擴張。

圖示:萬達廣場向三四線城市擴張提速



在三四線城市,萬達廣場建設的項目,以規模超過50萬平方米的大項目為主。在物業結構上,銷售物業特別是住宅物業的占比有明顯提升,在建住宅物業的總建築面積為1536萬平方米,在萬達廣場總規模中占比33%。

圖示:萬達廣場的住宅規模占比提升



5. 競爭優勢

1、拿地成本低有助於擴張並提供較高安全邊際

公司近三年的拿地成本分別為1821元/平方米,1171元/平方米、1096元/平方米,呈下降趨勢。這與公司向三四線城市擴張有一定關系,更重要的是,較低的拿地成本體現了公司憑借開發能力和品牌獲得了較強的議價能力,有助於公司持續地擴張,也為公司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公司近三年拿地面積分別為907萬平方米、161萬平方米和217萬平方米,逐年上升,體現公司擴張的決心。

圖示:公司拿地成本下降,拿地面積上升



萬達近三年的拿地成本占其售價比例平均為9.18%。根據蘭德咨詢的報告,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低於10%的僅有6.4%,40%以上的房企超過33%。從具體公司來對比,2013年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龍湖地產為18.2%,萬科接近25%。可見萬達在行業里屬於很低的水平,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分業態來看,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零售物業從8%下降到4%,穩定在低水平;其他業態也下降到較低的水平,2014年上半年,住宅物業、辦公樓和SOHO分別為13%、11%和16%,與行業相比競爭優勢明顯。

圖示:公司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重下降並穩定在較低水平



拿地成本低使公司可以以較低的售價競爭,同時保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以銷售物業規模最大的住宅為例,公司的平均售價基本在一萬以下,但毛利率仍較高。物業銷售是公司以售養租模式的重要前提,能幫助公司快速回籠現金,以持續進行後續擴張。我們認為,即便未來競爭加劇,萬達具有充分的安全邊際,可以通過降價完成銷售,以保證現金流。

圖示:萬達有較高的毛利率,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



2、業態轉型與電商影響(電商對購物中心影響不大,但可能影響零售物業的沖擊)

從行業來看,我國購物中心有增長的空間,也存在替代需求。根據國際購物中心協會(ICSC)的數據,2010年中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為0.46平方米,是美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的1/5左右,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此外,此前一線商業地產公司均集中在一線城市的發展,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商業地產發展滯後,購物中心還存在一定的替代空間。

新建項目完工、總建築面積和可出租面積增加是公司外延式擴張的動力。近三年公司總可出租面積逐步提升,未來四年還有至少70%的增長空間,將驅動公司的增長。

圖示:總可出租面積提升為公司帶來外延式擴張的動力



租金上漲是公司短期內生式增長的動力。近三年公司的月租金分別為57元/平方米、63元/平方米和70元/平方米,逐步上漲。短期內公司租金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

圖示:公司的租金水平逐步上漲



培育期因素的消除將保證公司租金收入的增長。公司新開的萬達廣場對租戶采取較優惠的租金,特別是簽訂10至15年租約的主力租戶及次主力租戶,租金會在三年後才開始上漲,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公司新開萬達廣場數量分別為15家、17家、18家和5家,預計未來平均租金仍有上漲的動力。

圖示:公司近三年新開萬達廣場數量多,培育期內租金收入水平偏低



電商對零售百貨的不利影響已經凸顯,但優質購物中心的稀缺使購物中心在短期仍能保持一定的議價能力,租金上漲的趨勢短期內不變。2013年萬達廣場吸引客流12億人次,對租戶保持很大的吸引力。此外,萬達主動調整租戶組合以打造體驗式購物中心。萬達廣場的零售、餐飲、娛樂業態基本符合“52:18:30”的傳統比例公司。2014年上半年起,公司開始戰略性的調整租戶比例,增加餐飲、娛樂業態的占地面積。

公司擁有零售和娛樂類業態的關聯方,零售類業態關聯方以萬達百貨為主,娛樂類關聯方為萬達院線、北京大歌星以及萬達兒童娛樂。截止到2014年6月,萬達百貨、萬達院線和北京大歌星為公司貢獻的租金比重分別為14.3%、3%和1%,是公司前十大租金收入來源。公司對關聯方采取較低的租金,未來加大非關聯方的比例或提高關聯方的租金,也將提升公司的租金水平。

圖示:公司為關聯方提供較低的租金



電商的沖擊不容忽視。2012年和2013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分別為1.3萬億元和1.85萬億元,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6.3%和7.9%。我們認為電商對萬達地產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關聯方萬達百貨占公司租金收入的14%,而百貨業態是受電商影響較大的業態。

其次,零售物業為公司貢獻30%收入,但高溢價難以持續。公司銷售的零售物業,主要是萬達廣場的臨街商鋪,憑借萬達地產的高客流獲得高溢價,近三年平均售價分別為2.4萬元/平方米、3.0萬元/平方米、2.9萬元/平方米。對投資人而言投資回報期長,在零售業態受電商沖擊較大、房地產投資行為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的背景下,零售物業的投資價值降低,未來零售物業的高售價、高毛利難以持續。

圖示:零售物業為公司貢獻30%收入



圖示:公司零售物業售價水平偏高



3、公司具備較強的現金周轉能力

萬達采取以售養租的模式,通過物業銷售快速回籠現金,具備較強的現金周轉能力。對比體量相近的萬達和萬科,發現萬達的預收賬款/存貨比例遠遠高於萬科,可見周轉能力更強。



盡管預收賬款/存貨比例有一定下降趨勢,但高現金周轉能力具備持續性。這是由於拿地成本低為公司提供競爭優勢和較高的安全邊際,未來即便行業競爭加劇,公司仍能通過降價保證銷售,保證現金的回籠速度。

此外,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從債務融資來看,公司通過發行債券和銀行借款的方式融資,公司發行的海外債券利率較低,使公司的實際利率中樞不斷下降。此次IPO融資以後,公司將擁有更充足的現金進行項目開發。

圖示:公司的實際利率中樞下降



6.重大不確定分析

6.1 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緊將為公司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6.2 融資成本上升將為公司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6.3三四線城市的住宅銷售市場嚴重惡化將為公司帶來影響

@今日話題 @天天靜心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72

首批276億去產能資金開始下達企業及縣市 杭州鋼鐵獲2.4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119.html

自5月底財政部將首批276.43億元去產能獎補資金下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後,近期各省開始將這筆資金下達給國企和縣市。

去產能資金全稱是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於支持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推動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獎補資金,總規模為1000億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度中央獎補資金也已向地方撥付到位,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6月15日,浙江省財政廳發布《關於下達2016年中央財政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的通知》,浙江省此次共獲得中央財政約3.3億元獎補資金,下達了省屬杭州鋼鐵集團公司及溫州等7個縣市,其中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去產能典型的杭州鋼鐵集團公司獲得約2.4億元獎補資金。杭州鋼鐵集團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40家,包括上市公司杭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600126)。

山東省政府消息稱,山東獲得了中央財政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19.23億元,約占全國(276.43億元)的7%。新疆則獲得約3.8億元的獎補資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專項獎補資金分為基礎獎補資金和和梯級獎補資金。其中,基礎獎補資金占資金總規模的80%,梯級獎補資金占資金總規模的20%。此次276億元的獎補資金屬於基礎獎補資金。

山東省政府稱,山東獲得的19.23億元獎補資金是根據鋼鐵、煤炭化解產能任務量、需安置職工人數等基礎數據測算確定的,為專項獎補資金中的基礎獎補資金部分。本年度結束後中央將對山東省鋼鐵、煤炭去產能和職工安置有關情況進行核查,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量的地方,將按基礎獎補資金的一定系數給予梯級獎補。

在國家公布了用3~5年時間推出煤炭產能5億噸和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的總體目標後,各地也相繼公布了當地去產能目標,28個省級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還完成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目標責任書的簽訂。

煤炭大省山西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過剩產能1億噸以上。河北確定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壓減鋼鐵產能6000萬噸、水泥產能6000萬噸、煤炭消費4000萬噸和平板玻璃產能3000萬重量箱。山東明確2016-2018年鋼鐵、煤炭分別壓減產能1000萬噸、4500萬噸以上。

為了規範獎補資金管理,財政部已經下發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專項獎補資金主要用於國有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也可統籌用於符合條件的非國有企業職工分流安置。

財政部要求,各地區不得以任何名義截留、挪用專項獎補資金,不得以任何名義從專項獎補資金中提取工作費、管理費或獎勵費等各類費用,不得將專項獎補資金用於平衡地方財力。

財政部將組織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存在虛報冒領等騙補行為的地區,將視情節輕重相應扣回該地區的專項獎補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17

新希望卷入276噸乳制品安全案

276噸過期新西蘭產“恒天然”乳制品被不法分子銷往全國各地。

日前,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食藥監局和市公安局聯合宣布,成功破獲一起違法銷售過期烘焙用乳制品的重大案件。10月25日最新調查顯示,涉案公司草根知本有限公司(下稱“草根知本”)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

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乳業”)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涉案的公司與新希望乳業彼此獨立運營。

草根知本發布公告稱,此事屬於涉案人員的個人行為。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是草根知本的股東之一。席剛對外稱,自己是自然投資人之一。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食藥監局執法總隊和市公安局食藥偵總隊聯合執法檢查時,在閔行區一倉庫內,發現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將已過期的新西蘭“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違法加工成小包裝,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銷售。辦案部門當場扣押涉案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及加工設備。當日,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榕順公司負責人葉某等5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並順藤摸瓜徹查該案。

後經辦案部門深入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劉某為減少對過期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的損失,通過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外”)於2016年1月,將庫存的過期276噸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為掩蓋違法事實,通過南通華源飼料公司以走賬的方式銷售給其親戚尚某設立在松江的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姜迪國際”)。姜迪國際將其中已過期的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166.8噸分別銷售給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智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遊經銷商。上述經銷商將此前榕順公司加工成小包裝的過期烘焙用乳制品,通過批發和網店等方式進行銷售。全國企業信息查詢網站“天眼查”公布的信息顯示,席剛以及草根知本正是上海嘉外股東,其中草根知本持股比例高達51%,屬於上海嘉外控股股東;席剛個人參股比例為9%。其中草根知本是於2015年7月變更為上海嘉外股東,變更前的另一股東是新希望乳業。席剛現同時擔任新希望乳業總裁、草根知本總裁。

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酵,國際知名乳企恒天然也被卷入。據悉,涉案產品屬於恒天然生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恒天然集團。恒天然方面認為:“這是一起刑事個案。我們支持上海市食藥監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執法行動。”

草根知本10月25日發布聲明稱,通過司法部門立案調查,已確認該案件是上海嘉外前負責人劉某操控,並與其關聯的姜迪國際相關的個人涉嫌刑事犯罪行為。上海嘉外是由劉某創立,並全面負責經營管理的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

新希望乳業公關部負責人杜璐努對記者表示,新希望乳業從事實業,兄弟公司草根知本主要負責投資,兩者單獨運營,而草根知本與上海嘉外也是獨立運營。不過,上海嘉外作為草根知本的控股子公司,其對旗下控股子公司違法行為疏於管控,難辭其咎。對此,草根知本方面也表示,草根知本集團對上海嘉外前負責人的個人違法行為表達強烈的譴責,對自身未盡到對投資合作方透徹的盡調和監管責任深感愧疚,深表歉意。

目前,草根知本已全面接管上海嘉外,對日後公司的經營管理承擔全部責任。新希望乳業方面稱此事反映新希望相關公司在投資時存在問題,杜璐努也表示:“這件事情也讓我們意識到,對於新希望投資的公司及其創始人要更好監管。”

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對乳制品市場的整治力度,但仍然有不少違法行為出現,僅今年上海官方就公布了兩起涉及乳制品行業食品安全的大案。今年3月,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披露了一起仿冒品牌嬰兒奶粉案:在該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仿制多個品牌奶粉罐,並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灌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通過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銷往全國多個省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61

上海華信20億短融違約,存量債券還有276億

5月21日晚間,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未能按期償付“17滬華信SCP002”本金及利息合計20.89億元。

上周,上海華信已經提示到,受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能正常履職以及3月1日媒體新聞事件等不利因素的沖擊,公司正常經營已受到重大影響,本期償付資金暫無法落實。

記者註意到,3月以來,上海華信不斷爆出重大訴訟、控股子公司股權凍結等一連串負面消息。3月28日,上海華信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華信集團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在鳳凰金融平臺發行融資產品發生逾期。

4月14日,上海華信在公告中提到,海南華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上海華信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受到中原信托有限公司起訴。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發行人、上海市華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3.15億元或查封、扣押相當於 13.15億元的財產,訴訟案件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凍結股權,涉及金額3.6億元,此後上海華信又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股權多次遭遇凍結。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債券違約後,上海華信在二級市場上仍有大量存量債券尚未到期,包括公募債、私募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不包括本期到期的20億短融,上海華信尚未償還的債券還有12只,總規模為276億元。

4月28月,上海華信公告稱,因上會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華信國際2017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華信國際股票自2018年5月2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華信國際”變更為“*ST華信”。

而在此過程中,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續遭遇多家評級公司降級。

3月以來,上海華信主體評級遭到多家評級公司的12次評級下調,其中,中誠信國際就已經先後四次下調公司主體評級,對上海華信的最新主體評級為BB。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15

今日爽報地主會講那個PA 個老細姓魯? 號碼是276?

1 : GS(14)@2011-10-25 22:09:18

有無爽報個剪報?
2 : GS(14)@2011-10-25 22:17:43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898[/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83

劉在錫捐276萬助學

1 : GS(14)@2015-06-10 08:24:18

由劉在錫(中)主持的MBC節目《無限挑戰》多年來都熱心公益,近日《無限挑戰》就將早前製作日曆的4億韓圜(約276萬港元)收入,捐給韓國家境貧困的大學生作為獎學金,並通過全國社會福祉部篩選111名大學生受惠。對於今次捐助,MBC方面表示:「希望《無限挑戰》獎學金會給大家的成長帶來珍貴的意義,今後MBC也會將從觀眾中得到的愛與大家分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08/191758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733

薈朗276萬入場 馬鞍山10年最廉新盤 開放戶221方呎 平均折實呎價1.33萬

1 : GS(14)@2016-08-10 04:46:05

【明報專訊】繼南豐屯門豐連、新地(0016)筲箕灣形薈登場後,8月新盤戰另一主角、宏安地產(1243)牽頭馬鞍山28個月樓花薈朗,公布首批130伙價單,開放戶折實最低消費276萬元,為區內10年來最廉入場新盤,惟首推折實實呎逾1.33萬元,逼近擁全海景的恒地(0012)迎海.御峰(迎海5期)的首批折實實呎1.35萬元。

明報記者 林尚民、李哲毅

資料顯示,今年2月恒地推售全海景、主攻大單位的迎海.御峰,首批折實實呎為1.35萬元,薈朗對比僅一街之隔的指標屋苑雅典居現時二手實呎1.01萬元,則高逾三成。換言之,薈朗雖以細銀碼作招徠,但呎價水平與同區大型新盤相若。

較雅典居二手呎價高三成

就價單所見,項目最廉一伙、即實用221方呎的1座3樓B02室開放戶,定價307.6萬元,9折後折實價276.8萬元,是馬鞍山十年來最廉入場新盤;對上一個最廉宜入場費新盤,要數2006年底長實地產(1113)推出的嵐岸,部分單位售價低至約260萬元。

薈朗首推單位包括70伙開放戶、50伙一房戶、10伙兩房戶,折實價276.8萬至606.4萬元,折實呎價11,128至15,008元。宏安地產行政總裁黃耀雄表示,價單中有35伙折實價低於300萬元,即日收票(每票10萬元) ,預計下周開售,整批130伙定價計市值5億元。

海柏匯部分迷你戶一周累加6%

另恒地多個樓盤加價,包括土瓜灣傲形、大角嘴利坊.曉岸,集團同系香港小輪(0050) 發展、同樣主攻細單位的深水埗海柏匯,個別單位定價比一周前調高3.9%;項目上周曾加價,連同今次修改價單,項目一周內已兩度提價,累積加幅約6%,實用200餘方呎開放式戶折實售價動輒400餘萬元。

豐連累售近320伙 七成買家八十後

細單位承接力強,南豐上周六盡推370伙的豐連,已暫累售近320伙、即佔項目單位總數逾85%,套現15億元,當中9成以上買家使用即供付款,有7成為34歲以下年輕買家。

另長實紅磡維港‧星岸,新加推33伙第3座單位周六發售;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表示,今批單位較對上一批單位加價1.5%,而項目自上周六首推第3座36伙以來,售約17伙、套現逾5億元。

另豐泰西半山敦皓昨晚再售出9伙,其中一名大手買家斥逾8000萬元連環購入20及28樓C室(實用同為1300餘方呎),代理消息指買家為現居香港、來自內地的商人鄭翔玲。項目現累售60伙,套現21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05&issue=20160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