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公司到生態,或許這才是張濤密謀已久的O2O決戰戰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3/151138.shtml

大眾點評與美團的決戰正在步步逼近。

在今天下午大眾點評宣布麗人事業部成立的發布會上,大眾點評CEO 張濤公布了醞釀多時的“生態戰略”——生態做大、平臺做強、總部做小。未來,大眾點評會堅持平臺開放,公司總部會變小,主要管控平臺級的基礎能力部分,再以一個個垂直行業的事業部切入具體業務。在這種開放策略下,大眾點評最終會長成什麽樣:從一家公司成為一個生態,有的垂直業務可以是獨立子公司,有的可以是合資,有的可以是多方合作。

這意味著美團與大眾點評兩家公司在戰略上正式分道揚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2014年開始去團購化的美團像一個戰士,以資金與渾身是勁,沖進各個垂直領域四面開戰。點評也在深入垂直行業,張濤卻從一開始就給點評設計了不那麽重的打法,做平臺、要合作共贏而不是彪悍地去戰鬥。

做生態是一個看起來更加遠大的商業理想,如果成功,張濤和點評也有機會勝出。現階段美團看起來被圍攻,點評則需要速度,還有一點點運氣。

QQ截圖20150722181501

O2O 2.0時代低價不再是核心

張濤日前宣布大眾點評正式成立麗人事業部,同時梳理了大眾點評的進攻戰略。

按照張濤的判斷,整個O2O正在進入2.0時代——一個全新的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並不斷激發線下商業和服務模式創新的新階段。所謂O2O 2.0,就是線上平臺與線下商業深度融合,對線下服務和消費體驗進行流程再造和業務模式重塑,推動線下產業的升級,打造最優的垂直行業用戶閉環體驗。以餐飲為例,線上平臺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從團購正逐漸拓展到預定、排隊、點餐、支付等消費體驗的每一個節點,提供閉環服務,甚至還會為線下商家提供開店選址、金融等附加服務。

實際上張濤背後的潛臺詞,是時代變了打法也早應該隨之改變。舉個例子,1.0時代,線上平臺只是單純告訴用戶,哪里有優惠,價格便宜,引導用戶去消費。在2.0時代,雖然有時也會提供優惠,但是更加全面,比如一個理發店,即使沒有優惠,卻能讓用戶在線預約熟悉的發型師,選擇美發過程中用到的商品。單純的低價已經不是O2O的核心,進入2.0,價格在決策中占有的權重在降低。信息決策、交易與服務正變得同等重要,共同為用戶提供品質生活的消費體驗。

張濤對於O2O形勢分析相當值得玩味,這意味著點評的決策根源。點評仍然會集中精力陷入與美團的市場份額爭奪之中,但它對消費者的忠誠度與黏性實際暗藏巨大期待。2015年大眾點評年會上,張濤就曾經說過,2015大眾點評不僅靠高速換胎,還想改造其他團購業務,依靠“服務”取勝。

布局邏輯 信息決策與交易服務並行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大眾點評迅速進入十幾個垂直行業,包括餐飲、電影、KTV、購物、麗人、健身運動、酒店旅遊、親子、教育培訓、裝修、結婚……但是回頭來看,點評的布局不是看起來那麽簡單。

按照張濤的想法,業務戰略中一直堅持兩條線:信息決策線、交易與服務線,兩條線同等重要去發展。判斷是否進入一個垂直領域,至少會遵循兩個標準,一是信息決策。一般與品質生活相關的行業,提供的往往是差異化而非標品的服務,這種屬性決定了一定是重信息決策的行業,這讓大眾點評將信息決策作為門檻的同時,提供閉環的交易和服務具有可行性。二是從高頻與低頻業務並重,通過餐飲等高頻業務,向中低頻業務導流,作為平臺,具有天然的優勢,效果也會更好。

進入垂直領域之後,點評的打法也在有意和美團化出分割線。比如在瘋狂的外賣市場,美團沈浸在與餓了麽等的補貼大戰中,點評采取的是更迂回的方式,與既有投資人一起以8000萬美元投資“餓了麽”。 “O2O太複雜,不可能每一個行業都能做好,而且每個行業需要的能力都不一樣,這和電商不一樣,電商是基礎平臺搭建好,只要物流能承載,擴充品類就可以,但是O2O公司沒進入一個行業,都要對非常深入到行業的業務流程中去,而且很多經驗和做法行業之間是不可複制的,”張濤認為 。

大眾點評進入諸多垂直行業之後一般會做三件事:一是幫助商家改造業務和服務流程,提升營銷和運營效率;二是和行業的上下遊有關,比如圍繞從業人員、商家、用戶之間的關系,提出一些創新業務,或者從供應鏈上為商家提供增值,甚至一些融資服務;三是從B端為商戶提供閉環服務。

在此之前,大眾點評推出戰略級產品“閃惠”時,張濤就說,“大眾點評的盈利模式並非提成模式,而是希望通過廣告加服務費賺錢,類似淘寶的模式。”在點評之前,提倡做平臺做生態的,有阿里巴巴。

點評牌局 全系生態對攻單打獨鬥

現在需要看看,點評到底有多少機會能打掉美團?

易觀智庫剛剛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生活服務全平臺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大眾點評市場份額達29.5%,較去年同期上漲8.5個百分點,而美團51.9%的市場份額則較去年同期下降4.1個百分點。兩者合計貢獻團購市場超過八成的成交額。但如果按照易觀的數據則是,美團的市場份額和GMV增速在連續下滑。

一種可能是,美團和大眾點評這兩個以不同方式在搶攻O2O市場的老對手市場份額正在接近,時間能更好的說明一切。目前美團需要克服的是,如何在四面征戰的當下,有效化解對資金的饑渴、提高利潤率,繼續電影、外賣、酒店等垂直業務的領先位置,而點評也正在刻意拉開和美團的差異。

從戰略上看,大眾點評的業務戰略中一直堅持兩條線:信息決策線、交易與服務線。美團則是以交易驅動,一切以交易為最終目的。兩者定位不同,直接導致兩者進入的行業不一樣,美團進入的行業都是高頻行業,點評選擇的行業都是重決策,追求品質生活的行業。

從盈利模式看,兩者也逐漸產生分歧。點評更多是導流,提供服務。一定程度上,點評更偏廣告模式,不管怎麽收費,本質是做導流,這是平臺模式決定的,這一點和微信和淘寶很像。也有評論認為,美團這樣的交易模式收入形式比較單一,就是交易提成。而且這類平臺的廣告價值比較低,因為用戶對價格敏感,忠誠度較低,只要有更便宜的價格,很快就會遷移。因為競爭激烈,毛利也在下降。所以美團這兩年一直在燒錢和融資,目前來看仍然沒有找到很好地賺錢模式。

戰略和盈利模式的不同,直接導致兩者一系列打法的不同。美團關註的電影、酒店、外賣等垂直領域都是高頻行業,高頻的業務一般都是標品,用戶對價格敏感,價格成為用戶消費決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客戶以追求低價為第一目標,客戶忠誠度較低。由此帶來的門檻低,往往成為各方廝殺的焦點。這也是美團一直在多線作戰四面樹敵的的重要原因。

決戰之前,張濤和王興的想法顯然已經各奔東西。張濤希望做平臺,從一家公司成長為一種生態。王興仍然堅持靠單打獨鬥,認為自成一隊能夠活下來。這還不包括在O2O潛伏巨大野心的BAT,百度以200億給糯米續命,阿里60億重資複活口碑,留給鬥士美團的時間很緊迫了。

當然,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無論點評抑或美團,笑到最後才是笑的最好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冠雄,著名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274

耶魯校長:這才是判斷一個人受過教育的鐵證

叫那個偷步買車的7頭過氣Banker,看看什麼是教育。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贏得尊重?還是,享受樂趣?以下三位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有著驚人一致的認知,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 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上一位任滿20年耶魯校長的還是1899年就任的Arthur Twining Hadley

Richard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Richard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Richard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John Henry Newman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老占註:Richard Charles Levin1947年生,是美國經濟學家,當然是猶太人,1993年至2013年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143月接替吳恩達開始擔任Online開放在線授課平台Coursera CEO

網友Fai Yu兄提示,台灣有個40歲左右的葉丙成教授驗証,Richard從沒說過這句話,各位自己查証校長的講稿及葉Benson的面書。


https://www.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50c0403d8339f.pdf



教育不改變生活環境 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2005年,美國已故小說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晨,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Wallace在演講中說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教育能讓你活得幸福 幸福取決於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教授這門課的Tal Ben-Shahar教授認為,幸福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並總結出了以下12點有意識地獲得幸福的思維方式:


1.      不斷問自己問題。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後,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麼做到?通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通過視覺想像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而是一條上升的曲線。
5.      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
6.      記錄生活可以幫到你。
7.      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
8.      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為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運動。
11.  做事有三個層次:工作、事業、使命。找到你在這個世界的使命。
12.  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個誠實的父母。

唔好偷步買車,買馬就可以。


老占註:Tal Ben-Shahar,以色列裔美國人,教師,作家,專長於積極心理學和領導學。曾在哈佛大學任教心理學1504(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網上有流傳2006年和2008年的課程錄像,廣受好評。後來回到以色列教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22

這才是房產交易+互聯網的正確姿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2/154353.shtml

導讀 : 無論看起來是多麽完美的商業閉環,真正精力都應該聚焦在用戶身上。

長期以來,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互聯網僅僅通過作為房地產企業和中介公司吸引客戶的廣告營銷工具。就賺的體滿缽滿。巔峰時期,搜房的市值曾超過80億美金。

然而,隨著房地產行業從黃金時代褪色,市場從過去一房難求,回歸正常。房子不再那麽容易賣時,開發商面臨巨大的去庫存壓力,漸漸不願意為虛無縹緲的品牌廣告付費。中介公司也不堪忍受在平臺網站發布房源信息的高昂成本,組成中介聯盟聯合起來抵制平臺網站。變革開始發生了。

房產交易+互聯網蘊含著巨大的價值

作為總價值12萬億的產業,房產互聯網蘊含的機會遠不止付費廣告那麽簡單。而隨著行業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市場的成交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存量房比重逐漸增大(一線城市存量房交易規模已經超過增量房交易規模),房產交易的供應方構成發生變化,分散的賣房業主逐漸成為供應的主流。

這個趨勢意味著,連接供應商與消費者(尤其是賣房業主與購房客戶)間的渠道變得從來沒有如此重要,一個連接供需雙方的巨型交易平臺出現的可能性變大。而由於房產天然的高客單價,應該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消費的最大宗商品。動輒一筆交易成百上千萬交易金額,中間產生的交易傭金、後續延伸的金融服務、裝修服務有著巨大商業想象空間。誰能成為這個交易平臺,誰就能主導這個12萬億產業。

群雄逐鹿的戰場

顯然不止一個人看到了這個新趨勢。在14年後,尤其在2015年,伴隨互聯網+概念的東風,房產交易行業突然湧現大批互聯網玩家,房產行業內部也在紛紛轉型。從租房切入二手房交易的愛屋吉屋、以金融為切入點的土豪創業公司平安好房。以新房渠道帶客,切入房產交易的房多多、好屋中國。向線下劇烈轉型的線上巨頭搜房,從線下向線上轉型的線下巨頭鏈家、中原、我愛我家。這些房產新勢力及轉型的傳統玩家,紛紛在虛晃一槍後,將打造一個O2O平臺提供房產交易及延伸服務上作為商業價值落地方案。

房產交易+互聯網的本質

然而,無論看起來是多麽完美的商業閉環,真正精力都應該聚焦在用戶身上,因為戰略不管規劃得如何宏大,最終都要落地,就需要打開市場,而打開市場最重要的是打動用戶的心。

在房產交易領域,一個房產交易平臺能否打動用戶,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1)能否提供豐富的房源信息供客戶選擇;

2)能否保證客戶交易體驗的高承諾、高效率以及高品質;

1與2實際分別代表了房產交易最核心的線上的房源信息與線下的用戶體驗;

互聯網中介與傳統中介的優劣勢

很多互聯網中介在第1點和第2點都面臨一個最大的挑戰,在於:無論線上房源信息的開拓與維護,還是提升線下服務質量、保障用戶體驗,都依賴專業的經紀人。有經紀人就涉及到對經紀人的選、育、用、留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體系和制度支撐。

銷售管理向來是一個很慢的過程,從底層熟練業務員的培養到中層高層管理團隊的磨合與錘煉是需要一個長期過程。而房產銷售行業由於開單率非常低,經紀人的培養周期更加漫長。這一切對於習慣於輕的互聯網團隊並非擅長的事情。

為了急於求成,互聯網中介選擇高薪挖人、以低傭金鼓勵客戶跳單。到了資本寒潮之際,資金鏈收緊,面臨著巨大成本壓力。

與此同時,傳統中介向線上轉型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互聯網的開放、透明精神與傳統經紀人習慣於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利的習慣相悖。如何運用制度改變傳統經紀人的作業習慣。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除外,互聯網中介向線下的擴張,也可能是一種通過金錢換時間的拖延策略,賭註壓在消費者的購房習慣會逐漸向線上轉型,經紀人的職能逐漸被互聯網剝離取代,最終退化成在線客服。真的當在線賣房買房成為一種新常態,互聯網企業將一統房產交易市場江湖。

畢竟,一切皆有可能不是麽?3年前又有誰會想到出門打車會要先掏出手機呢?

過去的一年是房產交易+互聯網領域混戰的一年。有大開大閡的合縱連橫,也有老謀深算的運籌帷幄,有遲暮英雄的複出,也有少壯新秀的異軍突起,有人馬蹄輕急,有人黯然離去。一切紛擾混亂,或許在2016會看到塵埃落定的曙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228

這才是月薪3W和月薪10W市場總監的區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3/155163.shtml

導讀 : 一般而言,互聯網公司往往小市場,小而快,看重用戶數和ROI;部門一般設置有推廣,BD,新媒體,文案策劃,品牌公關;重心往往放在推廣和BD部門。

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應該圍繞用戶價值建立有效關聯,持續性傳遞品牌價值,集中資金與資源,在適當的時機采用飽和廣告攻擊,搶占用戶心智,成就品牌。

以下為正文:

21世紀,移動互聯時代全面到來,自媒體崛起,網紅經濟如火如荼,炒作如洪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早在博客興起,水軍風頭無倆,天涯後尤甚。

論壇和社區,潛伏著大量水軍,KOL無處不在。總有一些品牌,出了新品,你會發現談論的人無處不在。

其實這往往是水軍發起。到微博之後,這種營銷方式更盛行。

美其名曰,社會化營銷,新媒體。

再到微信,這種營銷方式到了頂峰。

但是,大多叫好不叫座。

按照《社交紅利》的說法,利用社交網絡傳播,速度非常快,花錢確實也少,像臉萌,足跡,圍住神經貓。

但最終都沒有獲得太大的效果,究竟是為什麽呢?

可以說,市場同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對於各類熱點營銷,都樂此不疲。

人都有慣性思維,久而久之,很多同學以為MKT就是做新媒體,搞事件營銷,做數字傳播。事實絕非如此簡單。

我的上司是一位很聰明的人,曾經負責過微信早期的整個海外市場,有一次請教一些市場上的問題,他認為市場應該從全局來考慮,所有的事情應該圍繞戰略來推進。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卻很正確。

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討論一下,月薪十萬和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區別在哪?

一般而言,互聯網公司往往小市場,小而快,看重用戶數和ROI;部門一般設置有推廣,BD,新媒體,文案策劃,品牌公關;重心往往放在推廣和BD部門。

而傳統公司市場更大,大而慢,看重銷售額和品牌影響力;部門一般設置有渠道銷售,市場活動,文案策劃,品牌公關。重心往往放在渠道銷售和品牌公關部門。

要弄清月薪十萬和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區別在哪,我們先搞清楚市場營銷的目的。

市場營銷的目的

市場營銷的本質:有盈利的滿足顧客需求。

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價值的一系列活動、過程和體系。(該定義於2013年7月通過美國市場營銷協會董事會一致審核)

即市場的主要工作是創造客戶,與客戶溝通,傳播產品和理念,最後與客戶實現產品交換。其終極目標是為用戶、合作夥伴、社會創造價值。

經典4P和4C理論告訴我們,市場的主要手段是分銷,促銷,活動。但光有渠道銷售和市場活動還不夠,用戶只能感受到產品的有形價值,只有品牌帶來的無形價值,才能最大化滿足用戶。

綜上所述,市場營銷的終極目標是不斷為用戶創造更好價值,其核心工作主要分為銷售線,品牌線。實現手段主要包括產品創新,渠道建設,市場活動,媒體廣告,品牌公關,增值服務等六大模塊。

明白了市場營銷的目的,下面我們看一看幾種不同類別的市場人才。

市場人才特征

過去市場人才大致分為四類:

A類:傳統知名企業市場操盤手,最出名的就是寶潔市場人才

特點:深諳行業,對渠道和品牌有深刻見解,能快速推進渠道,擅長品牌運作

B類:頂級咨詢公司和4A公司營銷人才

特點:深諳傳播,有大型傳播案策劃與執行經驗,懂品牌,擅炒作

C類:知名媒體人

特點:擅長寫稿,有媒體資源,能快速推進PR

D類:非資深營銷人

特點:或懂效果營銷;或懂社交傳播;或懂市場活動;或懂品牌公關

一般來說,A和B類都屬於非常優秀的市場人才,大型企業最愛。尤其是第一類,擅長渠道快速推進,提高銷售額,並且深諳品牌運作,能熟練運作各類媒體廣告,密集式轟炸,搶占品牌先機。

而C類,屬於中小企業福音,能花較少的錢,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缺少對市場的把控與高度,缺乏品牌思維。

D類大多屬於純互聯網或純傳統人才,純互聯網市場往往過於看重效果營銷,熱點跟蹤,寫段子等,博眼球,短平快。純傳統人才又過於保守,很多還是停留在寫稿發稿,線下展會,擺臺等方式,見效慢,脫離時代。

戰略差異

從上面可以看出,A類屬於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序列。其核心能力在於戰略高,能快速推進銷售線和品牌線。集中資金和資源,構建高效銷售體系,打造強勢品牌。

做市場的同學,最渴望的大多是策劃過一個知名案例,如支付寶梵高段子,如51信用卡微博事件,但是殊不知,其結果對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乙方的創意就能解決市場問題,那麽企業何必養那麽龐大的市場隊伍?

市場的核心不在於做多少創意,搞多少活動,核心在於銷售線和品牌線的推進效率與深度,不僅僅是看一個簡單的銷售結果(互聯網公司往往體現在用戶數),完成了多少銷售線索,更多的是看中其在市場的影響力,用戶的影響力。

戰略方面,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往往通過以下三個層面看:

1. 銷售業績完成情況(用戶數增長指標);

2. 與消費者建立了多少關系:所有的廣告,市場活動,主題營銷有多少用戶知曉並參與,市場上的聲音,廣告的份額;

3. 品牌影響力:有多少用戶喜愛我們,我們在用戶心中的位置和形象,用戶自發的傳播我們的產品。

我們知道公關創造品牌,廣告維護品牌。然而許多公司做公關就是做媒體關系,搞輿情公關。但這對用戶而言毫無價值,用戶需要的是你的態度,你的價值觀,比如中國對外傳遞的和平價值。

總的來說,月薪十萬和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其最大差別就是戰略差異。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有戰略眼光,不會為了活動而活動,也不會為了追熱點而去討好老板。其核心關註點一直放在銷售線和品牌線。

如何利用渠道,廣告,活動來有效關聯我的用戶,只有與足夠多的用戶建立關系,才能全面提升銷售線。如何利用公關,品牌廣告,內容營銷來影響我的用戶,占據用戶心智,形成品牌競爭力。

而對於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來說,沒有戰略,只有戰術。

其關註點始終在制定各類營銷計劃,考核投入產出,包括微信公眾號粉絲增長,網站的流量提升,SEM的投放效果,媒體發稿的篇數,視頻拍攝的質量,熱點跟蹤的效果等等,那麽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市場沒有系統性的提升,陷入了一種無目標狀態,或者說是目標過多的狀態,無法聚焦。

戰術差異

除了戰略上的差異,戰術上亦有差異。

前面提到過,市場包含了產品創新,渠道建設,市場活動,媒體廣告,品牌公關,增值服務。

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往往會忽略產品創新,認為產品創新應該是產品經理的事。事實上,市場總監作為業務一線部門,其對市場和用戶更為敏感,承擔起產品創新的責任也是理所當然。從這一點來說,諾基亞的市場總監在某種程度要承擔一定責任。

避免被新的市場趨勢所淘汰,是市場總監的分內職責。而通過增值服務,用戶關系運營,會員差異化服務,不斷提升用戶參與感,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實現口碑傳播。比較知名的有樂視終端+內容+應用生態體系,為樂視在產品創新和用戶價值層面贏得了巨大的成績。

在市場營銷的推和拉之間,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往往會采用推,即采用不同的媒體組合進行硬廣投放,投放之前往往會嚴格評估產出比,最終獲得比較不錯的ROI。但是缺點很明顯,用戶對產品沒有明確的記憶力,也缺乏粘性。

而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往往會采用拉,即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借助人物,活動,內容,與消費者實現價值交換,從而幫助消費者與產品之間在情感上建立溝通與共鳴。比較知名的有可口可樂昵稱瓶,讓年輕人有種青春懷舊的味道。

在一些營銷手法和媒體運作上,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視野更高,擅長通過贊賞各類國際賽事,一線明星,熱門綜藝,開展娛樂營銷,體育營銷,提高市場影響力。

而月薪三萬的市場總監往往缺乏資源和決策力,大多只能在數字媒體方面做一些文章,比如找KOL做微博營銷。

在戰術方面,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通過這三個方面來指導工作:

1. 讓消費者知道並了解我們:廣告+商務合作+渠道銷售;

2. 提高銷售轉化率:促銷+節日營銷+主題活動+內容、媒介優化;

3. 激發消費者:廣告轟炸,娛樂營銷,制造流行現象,在細分市場或時間形成爆點,讓用戶主動談論產品。

無論是從細分市場理論,還是從用戶記憶力有限來講,市場都應該抓住機會,找到突破口引爆,比如高頻度的廣告轟炸,比如對細分市場的單點打透,都是為了避免點對點的與用戶建立關系,而是要盡量形成一種影響力,在用戶群中形成爆炸,從而形成用戶圈層滲透,達到用戶自發傳播的目的。畢竟一個一個的做傳播,成本太高了,並且很容易被遺忘。

回到開篇,市場如果只是搞創意和炒作,這樣的人才更適合乙方。

作為甲方的市場操盤手,重心應該放在產品創新,渠道銷售,品牌建設,還有用戶關系維護。

而對於企業發展來說,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銷售額與用戶數絕對不是終點,終點一定是品牌,只有品牌,才能擺脫無休止的流量與價格競爭。

所以,月薪十萬的市場總監,應該圍繞用戶價值建立有效關聯,持續性傳遞品牌價值,集中資金與資源,在適當的時機采用飽和廣告攻擊,搶占用戶心智,成就品牌。

標簽 營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311

這才是你成為不了網紅的真正原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6/155241.shtml

導讀 : 很少人能說出,網紅為什麽在中國如此紅火的真正原因。

近來,看了一些關於網紅的報道文章,有人批評這種現象,好與不好,後面再說!我感到很遺憾,很少人能說出,網紅為什麽在中國如此紅火的真正原因。我們習慣於結果,而忽視了什麽樣的過程導致了結果。就像我們都在說開車怒路癥,卻很少有人反思原因。最好的營銷是走心的營銷,我們就從大眾的心開始,來說說為什麽!

首先網紅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這個時代的需求!韓寒應該就是一個代表人物,只是哪個時間段,互聯網還不像今天如此發達,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成名,我是看了他在央視的表現,頓時愛上了他。最近又看見另一個人物:PIPA醬,剛開始,以為是某番茄醬,一直沒有點新聞看,昨天終於點進去看了下,原來是一位剛剛崛起的網紅,忍不住搜索了她的視頻來看,原來她是以一種娛樂的,個人吐槽表達方式的視頻網紅,要露臉的。

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沈思,網紅在中國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麽?我們不要太亂,跟著川川來梳理下思路:

網紅的前世今生,為什麽會追溯前世,因為到最後,你會發現,世界上任何事和物都是一次輪回(和佛教無關),比如人性終究會回歸到簡單,地球終究會回歸到最開始的階段(爆炸後的塵埃),我們吃慣了工廠制作(現在又開始追求原生態)。不好意思,跑偏題了。說回網紅,那麽我們來看看網紅前世是什麽?

圖片1

原來,古代就有了網紅,有人問,是很紅,但網在那里?古代的網紅的網,就是社會關系網和書籍,他們的名氣,樣貌,以及才華就是通過社會層層關系這個介質來傳播的。

來看看這位:原來民國時代,就有了鳳姐!

圖片2

網紅其實從未遠去,讓我此生難忘的就是:鳳姐和芙蓉姐姐,對於她們,我一直抱以崇敬的心態,因為她們開拓了我的眼界-原來人可以這樣去嘚瑟出名!註意這里嘚瑟不是貶義詞,後面的文字將著重說明為什麽。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紅還是批量生產出來的,跟公司簽約,公司幫你包裝炒作推廣。比如淘寶的一些網紅,一個公司簽約幾十個,公司負責後臺的策劃和推廣。

那麽網紅是不是中國的特色,由此,川川不得不去查詢下FB,twitter,instagram,youtube,我發現國外也有網紅。

比如這位YouTube的網紅,PewDiePie,有4000萬訂閱用戶,他的視頻主要為遊戲實況。可以說是從Youtube上成長出的大明星,不僅在網絡世界,一些知名雜誌和新聞媒體也會爭相報道他。年收入多少?1200萬刀!

還有這位:Lilly Singh是一位加拿大籍的歌手,憑借其優秀的歌唱技巧,她在Youtube上的歌唱視頻超過8億點擊~2015年還進行了世界巡回演唱會,在全世界27個城市都舉辦了公演。年收入多少:?250萬美刀!

在歐洲,英國的社交媒體最為發達,因此,英國的網紅也最為集中,英國“網紅”前十名中有1人從事網絡喜劇,還有1人則是美容、烹飪,其余8人均靠遊戲娛樂出道。其中英國本土第一網絡富豪就是電子遊戲評論員KSI(真名奧拉吉德),他憑借年入450萬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網紅”富豪榜第五位。

你會發現國內的諸如韓寒,鳳姐,pipa醬等,還是國外的那些,都不多。所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稀缺性,從市場營銷角度講,稀缺性相當重要,稀缺性意味著市場--高溢價市場--藍海市場。那麽,同樣的稀缺性,網紅的區別卻如此之大呢?因為,我們是兩種不同的社會,每種社會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仍舊還在社會轉型過渡期。這就是抗日神劇存在的理由,我們通常去批判一些社會現狀,比如抗日神劇,罵導演,罵編劇,罵投資人,可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市場,別人幹嘛傻逼的去投資拍攝,這樣想過去,你才發現,原來單單怪罪這些人,只怕有失偏頗,回家看看,你爺爺輩,鄉下叔叔阿姨是不是正在樂呵呵的反複觀看呢?

處女座的人,是不是都愛幻想,反正我會,那麽就開始穿越吧!既然都是稀缺性,我們就再來比較下,古代的網紅和現代的網紅那個更吃香些!試想下,古代的網紅來到2016年4月,必定紅的一塌糊塗,我們都是一群讀著李白詩歌長大的中國人,他老人家一來,毛主席都會醒來。現在的網紅回到古代呢?各種可能性,想起來就有點怕,尤其古代又沒有美圖秀秀,美顏相機,PS技術,想起來,的確十分可怕.....

那我們就簡單總結下,中國的網紅和國外的網紅,主要區別在那里?(記住,我說的是主要,並沒有一竿子打死一篇)有木有知道的?

區別就是:一個拼才華,一個搏出位!一個拼才華靠臉,一個搏出位不要臉!

那麽是不是搏出位不要臉的,就是錯的。我不這樣認為,川川一直認為,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不是錯的。芙蓉,鳳姐等前輩網紅,除了博你一笑,總沒有去搶走你的男友吧。

好了,上面川川說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網紅鼻祖,鳳姐,她就是一個稀缺性的典型代表,她以幾乎自殘的方式嘚瑟再嘚瑟而博得名氣,謊話說了100諞,成功的騙過了她自己,老實說,你還覺得鳳姐醜嗎?我只記住了她的“才華”,鳳姐成功的運用了心理學上的暗示作用,就比如,你說10遍老鼠,我突然問你一句:貓怕什麽?你會說老鼠。

那麽中國,到底有沒有像鳳姐這樣的人呢?有!必須有的!但都是在精神病院,那麽為什麽鳳姐沒有進去,反而成功了呢?因為鳳姐,成功的把握住了底線,在規則之內嘚瑟。你終於發現,稀缺性也是講究底線的。像最近某直播平臺,直播造人;優衣庫性愛門事件等等,這些稀缺性,沒有了底線,也許他們也很想紅,只不過,用錯了方式了,曇花一現,也許是見識所限,我還真沒有聽到過通過醜聞成就品牌價值的。

說到這里,想必大家明白了我寫此文的中心是什麽了?對,就是稀缺性,我將著重了說明稀缺性,以及在中國造成這種稀缺性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只有了明白了事情的開始和產生的原因,你才明白該做什麽,以及怎麽做,這對有誌於成為網紅的你,或者正打算創業的你,尤其重要。川川一直認為,社會最深層次需求的多樣化(就比如殺馬特和正宗韓流),才是造就目前市場需求多樣化的原因:

圖片3

而不僅僅是人多,一句話理解: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其實這僅僅是表象!真正原因在於:中國的意識形態並沒有統一。

我有一個朋友Y,是做淘寶店鋪的,賣的都是高客單價商品,單靠1個人的力量,既當客服,又當運營,還是打包人員,在短短一年期間,硬是把一個0信譽的店鋪做到了1皇冠。1皇冠難不難?當然不難,萬筆交易評價而已。但如果商品價格都在1000以上,同時不刷一單呢?你平心而論,能做到嗎?我們關系熟悉之後,他開始刷單,那是2013年的事情了。回去後,我在想,我能複制他的模式嗎?我知道他賣什麽,甚至進貨渠道和價格。實際上,我不能。習慣了低價商品的我,突然要去揣摩高端消費者的心理,這很難。他對高端消費者的了解,對於我來說,就是稀缺性,他之前的工作是奢侈品銷售,而我是一個屌絲。

所以,找到你自己的稀缺性,對有從商創業的你,會輕松很多。

再說一個假設,國外的(主要指發達國家)網紅和中國的網紅互換,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我想應該是這樣的:國外的依舊紅,甚至更紅;中國網紅就很難有市場。這里拋開語言不說,僅僅說網紅的表達方式:一種稀缺性是全球化,一種稀缺性是中國化的。什麽是中國式的網紅?中國式的網紅大部分以賣臉為主,少部分靠自己才華,至於原創性就更很少了。

上面,我們了解了稀缺性到底是什麽?那麽重點來了,在中國,這種稀缺性產生的原因是什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就像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恐龍為什麽會滅絕一樣,其實,他們是在為人類的未來做打算!如果有人又在這里妄加猜測,網紅和恐龍的關系,我就只有:呵呵了。

說原因之前,川川再說回鳳姐,我想問你,鳳姐說的,表達的,嘚瑟的,你難道不會嗎?你肯定會,只是,你不願意那樣做。鳳姐追求事業成功,雖然是幻想;鳳姐還追求白馬王子,比如當眾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其理想型。我想問,各位,哪一個女孩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帥,又有錢,對自己情有獨鐘。鳳姐喜歡奧巴馬,沒有錯,說出來更沒有錯,是我們,覺得她錯了,因為那太可笑,你那麽醜,怎麽配的上奧巴馬大帥哥?這就是我們的心聲。因為,在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我們被灌輸,婚姻需要門當戶對,否則壓力山大,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事情只會出現在童話世界里,包括我在內,看見美女其實是有壓力的。如果沒有門當戶對的婚姻,勢必會出現一方十分的強勢,而另一方被壓制。但實際上是,雙方如果都有獨立的人格,這才會換來彼此尊重,婚姻才會長久,但我們不是這樣的,一個有房,一個沒有,勢必在心理上處於弱勢。那麽,鳳姐的來臨,實際上是沖擊了我們的傳統封閉的心靈,試問,現在還有多少人覺得她惡心的,我一直很欣賞她,鳳姐從剛開始的笑料,卻變成了現在的勵誌人物。

當然,鳳姐在瘋癲之前,應該是沒有想過以上問題的!

因此我們太過封閉自己,以至於一個小小的變化,就讓我們吃驚不已,像炸了鍋的麻雀。於是鳳姐伺機而出,網紅就這樣誕生了。韓寒的出現,難道不是一樣的道理嗎?一個高中就輟學的問題青年,還能做出一番成就,這樣的沖擊,嚴重刺激了我們的教育觀念。但就算是這樣,也僅僅是震動而已,那有那麽容易說變就變,該考公務員的還是會去考。

就像最近的疫苗事件,在微信朋友圈熱的一塌糊塗,現在還能看到嗎?

記得,剛進入社會那段時間,有很多人告訴我,要去適應這個社會,只有社會改變你,你不可能改變這個社會。我想說,過去的確是這樣!

上個月,我經歷了2個事情,算是對我幼小心靈的小小震撼。第一個:我和兩個爺孫同時在等紅燈過馬路,哪位爺爺等不及,牽著孫子小手就準備闖紅燈,孫兒拽著爺爺不讓走:“紅燈不能闖!爺爺聽話了。”第二件事:我走在一對00後初中生的後面,聽到其中一個女孩子說:“剛才出租車打表沒”另一個說“沒有吧”第一個說“沒有打?記下他的號碼我們投訴他”。

誰改變誰?我相信,這樣的他們已經不在少數。

互聯網解決了我們的信息對稱,而移動互聯網告訴了我們真相!有些東西是不可逆的!

現在說到PIA片醬女士,我看過他的兩個視頻,一個說的是送女友什麽禮物,另一個說關於男女平等的。這些你們都懂嗎?以前,我認為很多人都懂,說的都是廢話,僅僅是表達方式有趣一樣,就像相聲一樣,組合有趣的段子說出來罷了。就像有人說周立波的段子全是網上抄的。真有那麽容易嗎?我想我們太高估自己了,我們實際上是需要網紅幫我們代言的。

我們是迷茫的幾代人,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加幾十年的應式教育,造就了一大批迷茫的人,失去自我,沒有主見,我們已經習慣於別人幫我們做出選擇和決定。正是因為如此,才是網紅在中國紅紅火火的真正原因。

怎麽不承認?不承認自己迷茫?我的前女友是一個90後,她為很多姐妹網上挑選衣服,因為她的閨蜜要不然不知道買什麽,或者就買了不喜歡的衣服。由此,我在想,女孩子將衣服堆滿一個衣櫃的原因並不是喜新厭舊,而是買了後後悔,不再想穿,請問各位女孩子,我說對沒有?

巧合,這個想法,在最近是否得到了驗證,我去拜訪一個客戶,他是做中小學美術書畫興趣班培訓的,學生大部分是幾歲的。

我問他:孩子到你這里,剛開始是不是簡單的臨摹。

他說:那是傳統的方法,到我這里,先要讓孩子學會顏色的識別。

我說:這還不簡單嗎,紅黃藍而已。

他說:當然不是那樣的,讓孩子學會顏色的識別,舉個例子,比如孩子看到喜歡的衣服,但是哪一種顏色好看呢?孩子要學會自主的去選擇顏色,從而買哪一個喜歡的衣服。我瞬間想到,我小時候......

圖片4

PIpa醬說女權,說反對一切男女不平等的歧視等。難道不是每個女孩子心里面需要幫助吶喊出的心聲嗎?當家暴無處伸冤,當女學生被脫衣侮辱,當女生工作受到性別歧視,當好不容易10月懷胎,卻遭到辭退,生個孩子還需要排隊.....原來說了上百年的平等和平等,到現在仍有殘余。當然發達國家同樣如此,黑人在美國避免不了被歧視,亞裔林書豪也被排擠......所以,這是永恒的話題,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所以網紅出現了。

我們太需要別人來指引方向了,我們已經迷失了太久。我們都是一類人,都在幹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所以,網紅出現,沖擊到我們,有時候,看似可笑卻驚醒夢中人;有時候看似有趣,卻是自己的代言人。

陳光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難道不算是一個網紅嗎?他的出現打破了更多人對慈善的觀念:做慈善就應該低調不為人所知。古天樂,是我喜歡的一個香港藝人,10多年,默默的捐贈了很多學校。這才是中國人固有的傳統。陳光標卻反其道,大肆宣揚自己,他真夠稀缺的。他對慈善稀缺的行為方式,註定了是一個熱門話題,想不紅都難。陳代言了誰?代言了那些默默做慈善,又難以啟齒的善良的人們。我從陳那里學到,就算捐10元錢,我也要告訴我身邊的朋友,以便影響到他們的善舉,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社會的一大步。

我們只不過是隨波逐流的一代人而已,要我們去創新,為一幫人而代言,何其之難。就連我參加的一些互聯網營銷培訓,大咖們也讓我們去複制,只有複制才是最有效,把風險降到最低。大牛們錯了嗎?他們沒有錯,因為他們看清了現狀,讓一批做了幾十年試卷的一幫人去創新,那比登天還難,連國內的某鵝鵝公司都在拷貝別人模式,你為什麽不呢?於是,網紅,成為了我們幾代人中的稀缺,所以,我對他們的態度是真誠的崇敬。

有人可能會罵我,你小子典型的西方化思想,充滿了抱怨,其實我沒多麽崇高!如果我沒有被傷害到,沒有傷害到我們的下一代,我就不會寫出今天的文章!兒童是中國的未來,過去是毒奶粉,地溝油,而現在連疫苗都出問題,大部分人都在喊著殺罵那些無良企業主,卻很少人懂得反省,其實這個時代的現狀,你和我都有責任!!!

最終網紅這個稀缺的物種幫我做總結,幫我們吐槽,幫我們代言說出心聲。哪怕僅僅是內容的重新組合或表達方式的改變。

因為這是一個缺少辨識度的時代,大部分人都說一樣的話,模糊的可笑。就像看見那些因為經營不善而轉讓的店鋪都打出一樣廣告標語:旺鋪轉讓。但可笑就在這里:的確有很多人相信尼瑪的這是旺鋪!

所以,我愛每一個網紅!中國的進步離不開他們,中國正在變的越來越好!

以上文字,如果你僅僅覺得是一個憤青寫出的文章,那麽你可能會錯過很多,尤其是那些有誌於從事商業發展的人,因為處在變革中的中國,很多商機已經在孕育中,聰明人看出了機會,怨婦看到的都是陰暗面!

你找到這個社會的痛點--稀缺性,你就是網紅!如果你想和川川交流,可以添加川川的微信號 jerrytom520  川川期待能和一幫對社會有責任感,善良,有擔當的人一起交流,一起去發現機會,共同成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27

很想告訴你,這才是成就一家獨角獸公司的關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exp/2016/0422/155354.shtml

導讀 : 用戶參與度,是造就一家超過 10 億美金市值公司的關鍵。

 

383206141223359042

矽谷早期投資機構Greylock的合夥人Sarah Tavel,上周二在斯坦福展示了自己針對“非交易性質”消費級公司的一個評估框架,她稱之為“參與層次理論”。Greylock 曾領投 Facebook 的B輪、LinkedIn 的B輪,並參與了 Airbnb 的A輪融資。本文轉載自矽發布微信號 (Guifabucom),已獲矽發布授權。

以下是 Sarah Tavel 的分享:

我們一般迷戀那種經久不衰,並且規模達到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先來看個總覽:2000 年後創立的上市科技公司共有 5 家,總市值 100 億美金。

其中,Facebook 創立於 2004 年,2006年時它用戶 700多萬,現在約有 15 億用戶;Linkedin 創立於 2002 年,2004年時它用戶 120 萬,現在全球有 4 億多Members;Airbnb 創立於 2008 年,今年 Airbnb 上已有超過 200 萬房源,為超過 6000 萬租客提供服務,這個規模已經超過地球上任何一家連鎖酒店。

最大一個問題?

對投資機構,最大一個問題可能是:如何判斷一家創業公司有潛力超過 10 億美金估值?

我們認為:這是件考驗“藝術+科學”能力結合的事。所謂“藝術”,是指明白產品如何運作;而“科學”,是指明白如何測量,用什麽方法測量。

公司發展軌跡很重要。創業早期,投資者需要更投入“藝術”的那部分覺察力,去做評估;而隨著公司穩步壯大,量化考核也就是“科學”那部分變得重要起來。

243058627731304338

而這之中,最核心就是理解“用戶參與度”。

449807276484316405

 

「用戶參與層次理論」

以下是我用以評估“非交易性質”的消費級公司的一個評估框架,可以稱之為“參與層次理論”。 

69000081373304484

其中位於底層的是:發展完成產品核心行為設定的用戶數;接下來第二級:留住用戶;到第三級:用戶自發產生“循環效益”情況如何;而到最頂部那級,就是終極目的:打造一家經久不衰、市值超過幾十億美金的公司。

下面我們來逐個分解。

第一級:增加用戶 

很多矽谷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用戶數,並在產品初期有很大下載量。

570722242268055793

但用戶數增加過程表現非常不一樣。如下圖,Snapchat 是波動性增長;Musical.ly 是爆發性增長;而 Yik Yak 曾出現很高波峰值,然後快速下降。

214613185627425472

這里重點是:我們應該關註的,不是整體用戶數增長數量,而是那些完成產品核心任務設定的用戶數增長情況。

打個比方,Pinterest 核心任務是收藏一張圖;Snapchat 是突然發一張自己的快照;Twitter 是發一條推;Youtube 則是上傳一個視頻。

838261757367516994

接下來一個很重要問題是:完成產品核心任務設定的用戶能夠“規模化”到足夠多的量級嗎?

409440201944276791

這個問題真不好說。社交視頻分享軟件 Viddy 在 Facebook 宣傳後,用戶數有難以想象的激增,但並沒有發展出完成它產品核心任務設定的用戶數量。

512179993375897214

Pinterest 則相反:2011 年發展神速,其中有幾件事:1)它產品傳遞的核心價值觀非常明確;2)產品實現複合式發展;3)有超過 50% 用戶每周會使用 Pinterest 收藏圖片。

877155632307387517

第二級:留住用戶

完成第一步後,關鍵就在於如何留住用戶。

768740716000535225

用戶粘性很重要,如下圖:A 公司每月有 500 萬新用戶增長,其中 80% 會每月使用;B 公司則每月有 250 萬新用戶增長,其中 95% 能保證每月使用。

9695171633843771

6 個月後:A 每月有 500 萬新用戶增長,80% 能保證每月使用;B 每月有 250 萬新用戶增長,其中 95% 能保證每月使用。

273674362810672704

再來看 3 年後的數據:

A 依然還是每月有 500 萬新用戶,80% 能保證每月使用;B 依然每月也還是有 250 萬新用戶,95% 能保證每月使用。

但現在:A 已經共有 2500 萬用戶,而 B 已經有 4200 萬用戶。這里的不同,就和用戶留存率有關。

301119900671103874

► 如何判斷這個產品是否能留住用戶?

投資人往往看兩點:1)用戶參與後,產生的“收益”;2)用戶離開後,他們的損失。

164659605886080850

所謂“收益”,就是指用戶用得越勤,收獲就越多,這絕大部分表現在用戶添加自己數據信息給到產品,然後,公司用這些數據反過來為用戶增益去提高產品體驗。

458958257648640868

“損失”則是指:用戶用得越久,他停用後損失就越大,產品已經變得是他需要“依賴”的東西,成為他“身份”一部分,或者這已經是個用戶積累了某些價值的產品。

53120497199192844

比如 Evernote,它的免費版本就好像是在給用戶“試吃”,你在 Evernote 上記了越多筆記,你就越難不用他。

69269447888234851

Pinterest:你收藏越多,你就越依賴,畢竟它儲存這麽多可以反映你個性、愛好的標簽。而且當你關註越來越多,收藏圖片越來越多時,它會給你推送更多個性化、符合你審美的內容。

636351813007492721

另一方面,很多匿名社交軟件如 Secret 和 Yik Yak 可以輕松增加用戶,但卻很難留住用戶,它們失敗在了第二級。

Twitter 則不是,它可以幫你塑造自己網絡形象,你的新 Follower 或新 Follow 你的人就是你的使用收益,而停用後,你整個關系網的消失就是損失。

713196006917370596

總而言之:產品要想留住用戶,需要提供可觀、逐步增長的“收益”,並強調停用後的嚴重損失。

第三級:產生循環效益

有穩定增長的用戶數和讓人停不下來的產品後,接下來一個問題是:這些用戶可以給我們帶來“循環效益”麽?

276080213178238221

最高級循環效益鏈是這樣的,比如 Pinterest:越多用戶通過它收藏 → 它上面有越多內容 → 用戶可以探索到越多他們想要的東西。

713413102526271271

還有另一些“循環效益鏈”,比如:用戶在 Pinterest 上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東西 → 分享給他好朋友 → 好朋友也很感興趣,繼而註冊;

又如:B 用戶轉發了 A 用戶的收藏 → A用戶收到消息提示  A 用戶登錄 Pinterest 查看消息,不知不覺在 Pinterest 逛了好久。

116426252403884642

但“循環效益鏈”非常難創造,很多產品甚至都不具備。

比如 Evernote,前文提到它可以輕松增加用戶、留住用戶,但卻在第三級落下馬來,它很難實現“循環效益”。其實,它更偏向於為用戶創造價值,而不是去找內在的循環效益。

558222161982543042

Tinder 倒有些“循環效益鏈”。但仔細一想:一段成功的勾搭,應該會讓男女雙方都不再使用 Tinder,循環效益鏈在這里就斷裂。

481540598619055183

一言以蔽之:是“循環效益鏈”推動著一個公司前進。

520428201525165643

Medium 就正在朝著“參與層次理論”終極目標前進。

830761129670111249

現在來看看測量方面最重要的事

我們已經討論了“參與層次理論”的三個等級,而觀察一個公司最直接方式,就是觀察它產品的用戶表現。

這表現為以下兩個指標:1)每周完成產品核心任務設定的用戶數;2)完成核心任務設定的用戶占比總用戶數的比重。

349851786545323095

用戶表現能揭示出產品的發展趨勢、體現產品參與度,並檢驗產品的用戶粘性。

494371824656002914

如果你能監測用戶表現,你在面對投資者時就一定能很好闡釋你產品的“參與層級”。記住:用戶參與度,是造就一家超過 10 億美金市值公司的關鍵。

916848591843058110

425716780986353351_副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198

年輕人,你看過《新聞聯播》麽?這才是牛逼的IP!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428/155477.shtml

年輕人,你看過《新聞聯播》麽?這才是牛逼的IP!
IDG VIEW IDG VIEW

年輕人,你看過《新聞聯播》麽?這才是牛逼的IP!

從今年大趨勢來看,有一個現象就是巨頭都在強烈自己的泛娛樂化。

現在IP真是太火了。

誰都說自己是個IP,黃燜雞米飯恐怕馬上也要變成IP了。所以珍惜它還不是IP的日子吧,說不定哪天就漲價了。

可是,到底什麽是IP?什麽樣的IP才是好IP?值得投資的IP又長什麽樣?

這些問題,IDG資本副總裁童晨已經在“2016「IDG VIEW」大會”上給出了他的答案。

泛娛樂是IDG資本今年看好的TMT行業三大方向之一,以下內容來自大會泛娛樂圓桌討論——“娛樂至死”,娛樂致富。圓桌後是IDG資本副總裁童晨對於泛娛樂行業的投資解讀,別急,往下拉。

725888098839947897

圓桌主持:

IDG資本 副總裁  童晨(最右)

圓桌嘉賓:

金剛文化 CEO  銅雀叔叔(左)

Faceu CEO  郭列(中)

Insta360 CEO 劉靖康(右)

金剛文化 CEO 銅雀叔叔:

我叫林瑞,之前做的一個公司叫鼓山文化,公司簽下了七成微博大號段子手,做到微博經紀行業第一。後來我發現人們除了短內容之外還有很多無聊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新公司“金剛文化”開始做長內容。

Faceu CEO 郭列:

我們之前做的產品叫“臉萌”,現在在做“Faceu”,是一個針對年輕用戶的圖片和短視頻聊天社交app,目標是做到下一個QQ。

Insta360 CEO 劉靖康:

我們是一個針對行業用戶以及普通用戶,提供硬件設備拍攝360度全景內容及VR內容的公司。

IDG資本 副總裁 童晨:

銅雀叔叔是做新媒體、新內容的;Faceu在探索新型的社交方式;Insta360是在VR和AR領域非常前列的一家公司。今年各位也都是剛剛融資成功,都是各自領域里風口浪尖的公司,你們覺得今年各自行業當中最大的變化和機會分別是什麽?

銅雀叔叔:

內容來說,流量已經說了不算了,反而是口碑和粉絲說了算,對於一個內容來說,“愛得深”比“愛的人多”更重要。我們在幫助《美人魚》做營銷的過程中發現,把大量錢轉到口碑,與人溝通上,效果會比以前好很多。

郭列:

從臉萌到Faceu,我發現到了2015年、2016年,大多數圖片內容不能刺激用戶了,相反一些興起的應用都是偏視頻類的。所以看到一個趨勢就是社交和圖片、視頻的結合越來越好,流媒體偏視頻和短視頻的一些應用越來越成為主流。

6460624329714216

林誌玲在用Faceu

劉靖康:

我們看準今年的三個機會:

第一、分享一個事實,在去年4月份以及去年10月份,Facebook在他們的社交平臺對360度視頻提供了資源,什麽意思?360度視頻如同現在的照片或者小視頻一樣,會成為下一代分享體驗、分享生活的方式。但是目前,市面上沒有一個非常方便拍攝360度的設備,我們的產品是插到手機上拍完就可以分享,所以我們抓住的是這個機會:普通用戶在分享的時候有了一種新的方式,可以說是升級了。

第二、大型活動的直播、新聞、現場,包括紀錄片的傳媒公司拍攝視頻、格式也在升級,這也是機會之一。比如今年兩會很多媒體報道現場就是用的我們的設備。

第三、我們目前的設備是360 video,但是我們還做了360 3D video,就是你左右眼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有立體感。很多人看我們360度的視頻,覺得挺好玩、挺新鮮的,但是從來沒有見過3D的,而且沒有暈眩感。我們正在嘗試跟中國一些秀場合作,以後他們看到的不止是平面,更有層級感。我們做了一個實驗,一個同事戴著VR眼鏡,另外有一個直播相機畫面,我親了一下攝像頭,那個同事叫起來了,感覺真的被我親了一下!

393520346715532039

媒體使用全景VR相機 Insta360 4K beta 報道兩會

童晨:

從今年大趨勢來看,有一個現象就是巨頭都在強烈自己的泛娛樂化。騰訊成立了騰訊影業,阿里也成立了阿里影業,還有像樂視和其他巨頭。你們怎麽看待巨頭進軍泛娛樂?競爭中有什麽樣的機會和挑戰?

郭列:

我是從騰訊出來的,這里可以分享一些:

第一、目前巨頭大部分做的是偏PGC的,還是專業生產內容。但是我們看到用戶創造內容的門檻正變得越來越低,慢慢從PGC,變成UGC更多。所以巨頭在PGC這個模塊,但是創業者更多在UGC這個模塊,這是大家對於內容的理解和方向分工的不同。

第二、我們可以看到巨頭和創業者還是不太一樣。我在騰訊看到很多人都非常懂管理,但是他們不是很懂用戶或者懂產品,年齡也稍微大一點,但是主流泛文化大部分是由年輕人用戶的喜好反驅動的。所以我們看到QQ音樂辦晚會,粉絲們把QQ產品打一星,罵他們,因為QQ音樂把李宇春當成“中國內地最受歡迎的男歌手”,粉絲對明星是非常熱愛的。其實創業公司與大公司之間,他們對於用戶的理解和了解,做產品的方式和認真程度還是不太一樣。

銅雀叔叔:

第一、我們目前做的事兒大佬還看不上。

第二、二流作者在乎流量和錢,一流作者不在乎這些,他們要的是服務。我們抓的是創作這一頭,不是很在乎,他們只是幫助我們提高價格而已。

童晨:

補充一個問題,《美人魚》票房在內地空前成功,創造了33億的票房紀錄,其背後強大的互聯網推手團隊功不可沒,基本做到了零差評。對於95後在互聯網上言論的正向引導、負向引導,你的辦法是?

銅雀叔叔:

我簡單說一些。其實年輕人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對內容的理解還是需要一些人來告訴他這個是好還是不好。對95後來說,他們對整個主流媒體越來越不相信,不相信新聞聯播、不相信CCTV,不相信專家學者,他們更相信無數小圈子里他們喜歡的,如果讓這些人和他們去充分溝通,他們願意相信。

說回《美人魚》這個案例,當時我們團隊十幾個人和一千個互聯網上有影響力的人進行了溝通,希望他們喜歡這部電影,讓他們來發表一些證據。這些證據對於年輕人來說,可以很快地複制到朋友圈告訴別人我就是這麽想的,當他看到所有的正面評價都是這樣,就沒有負面產生的可能性。(更多銅雀的精彩分享請戳爆款文章:《不管你是哪種類型的朋友圈,你都是在“曬優越”》

248409217674420227

用最笨最累的方法去做新媒體營銷

劉靖康:

(在跟巨頭競爭這個事上)

第一、我們本質上是做硬件的公司,內容相關的目前還做得比較少,所以我們是做工具,也是VR視頻拍攝產業化的推動者之一。我覺得我們跟所謂互聯網創業公司和巨頭的關系還是有些差別。為什麽這麽講?

互聯網公司有很典型的特點,比如做打車app的,司機越多,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務,就有乘客,沒有司機就沒有乘客,可以說強者越強,積累一端就能夠迅速起來。騰訊做社交軟件,積累了大量的關系鏈,我的朋友在上面我就用,朋友不用就不用。

回歸到傳統一點的東西。比如說洗發水,不同的品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們做各種各樣的東西,很難看到一家企業,或者一個品牌像互聯網那樣絕對壟斷。傳統公司有一個道理就是價格區分市場,各自有不同的用戶群體,用戶有不同的喜好,所以巨頭很難在這塊形成壟斷。

第二、360度VR相機來講,目前巨頭是理光,一年是二三十萬臺,但是運動相機整個市場一年在1000萬臺左右,顯然360度VR相機市場遠遠大於運動相機。也就是說在我們和巨頭或者說比較牛逼的公司,在產生非常激烈的競爭之前,整個市場容量還有非常長時間、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我們不怕什麽巨頭,因為本身和巨頭在競爭。

日本理光是1938年成立的,他們看到我們的產品非常喜歡,邀請我們到他們那兒做交流。我們認為傳統產品有很多機會,不用太關註競爭本身,服務好的你的用戶,用戶願意買單,同時把從他們那里獲得的東西用來做更好的產品。我相信有人願意為你買單的公司不會倒下。

第三、巨頭也會做投資。我們B輪的領投方是迅雷,迅雷最大的股東是小米。

對我們來說,巨頭進入市場,有新概念、新玩法,在教育市場方面是有好處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巨頭進入更多是給創業公司帶來紅利,我不覺得競爭這個事情是1+1=2的東西,而是公司綜合層面的競爭,包括產品、售後體系、市場、銷售渠道等等,它是一個乘法關系。換句話說,巨頭任何一點做得不好,同樣整個做不起來,這一點上大家是平等的。

童晨:

三位都是非常年輕的創業者,前段時間有一些觀點認為年輕創業者會在社會上面臨非常大的挑戰。我想問各位,在過去一年中,你覺得最大的困難和你在今年做現在這個事情的時候,困難是什麽?

銅雀叔叔:

作為一個年輕人還挺難的,你的想法和現在有話語權的年輕人不一樣,我想還是靠時間,把粉絲黏度做好。

郭列:

我明顯感到挖不動人,創業公司現在招人還是挺難的。資本市場不是很好,大公司的人不願意出來,我們這邊遇到的困難更多還是人才上。

劉靖康:

我的觀點和郭列一樣。我們公司原來在南京,2015年3月份全體搬到深圳,為什麽?因為當時開始做硬件,有很多工廠,硬件的配套資源都在深圳。但是一到深圳就傻眼了,我們看得上的人才,基本上騰訊和華為都看上了,挖不動,隨便一個人都五六十萬年薪。以我們之前包括現在,隨便開一個五六十萬年薪還是要想一想。除了錢之外,大家覺得你這個公司的老板這麽年輕,能不能HOLD住那麽多事情,還是有很多質疑,所以我們在這塊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反過來講,需要一個什麽樣的團隊來做這個事?肯定不全是90後,畢竟我們的事情比較傳統。但是對於90後的老板,如何吸引更多有經驗的人才,或者說大叔進來,你和40歲的大叔共事時會不會有違和感。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非常大的挑戰。

童晨:泛娛樂的投資邏輯

811134900202229

IDG資本的泛娛樂投資布局(不完全列舉)

娛樂之變:方式端、內容端 

VC關註變化的行業,大眾的娛樂已迎來消費升級。我們更關註在普適性的趨勢中那些善於抓住變化的創業團隊。關於娛樂變化有兩條主線:一是方式的變化;二是內容的變化

最早我們在考量BiliBili的時候,就是看到了彈幕式的娛樂互動是一種新的方式。移動!移動!移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移動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低門檻、隨時、私密都是我們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考察很多項目的出發點2015年,大屏設備已經非常普及,在大屏低價,4G網速提升,2016年支付普及帶來的方式紅利影響下,點播、打賞、遊戲會變得更牛。從方式端尋找投資機會的角度來看,我的理解是無處不在的屏幕以及不斷發展的光學技術會帶來下一波的方式變革,可能成為下一撥大的機會。

另外一條主線是娛樂內容端的變化。我們有內容的新制作(用手機可以拍視頻,相機的分辨率將越來越高)和新傳播方式(移動端出現新的渠道),這些都會為內容端帶來變化。IP最近被炒的非常熱,不過現在的IP有點“太泛濫”。為什麽叫泛娛樂,其實這個概念全部是由 IP 在當中做串聯。什麽叫做IP?要能夠賣出衍生品,能夠影響大家的三觀,且具有一定的人群發展空間。符合更小眾的IP,投資價值不會太大。我認為一個好的IP一定可以與人有長時間的陪伴,像《新聞聯播》、迪士尼等。

剛剛還提到了移動端的新渠道。新媒體的制作方式,使得那些年輕有才華的制作人原本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拍電視劇、電影的,如今在大渠道上也能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現在有了新媒體的制作方式和傳播渠道,對一些年輕的有才華的人可以更好地嶄露頭角。

在內容端還有一個是新的傳播方式。現在 95 後網民已經到了開始裝逼的年齡,裝逼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喜歡在網上表現自己和傳播自己。抓住了這樣一個心理和變化,新一代的平臺會導致新一代的內容生產。 

直播的快感

直播這個概念應該算是2016年瞬間崛起的流量變現模式,究其邏輯,因為直播帶來的裝逼與荷爾蒙的刺激比遊戲更容易獲得快感。在直播這個垂直品類,我們認為可能會有一些平臺產生,先發固然有優勢,但是直播本身還是屬於流量的生意,YY 的直播開始得比其他平臺晚,但是現在YY直播自身收入超過第二名4倍還要多。直播肯定是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因為用戶感受從圖片和聲音的朦朧感迅速提升,用時髦的詞叫做“升維打擊”,現在相當於是立體打擊既然所謂的線上 KTV 可以,大賣場、購物方式都會有挺大的機會。

590651779431411912

網紅:真胖還是虛胖?

網紅一定是迅速崛起的一個流量主。我個人認為,沒有“網紅”之前,本來沒有所謂的“一口吃成的胖子”,但現在有了幕後推手,包括買來的流量、社會輿論,可能有一些網紅是有水分的,有一些是真材實料的。所以我們在判斷網紅本身的時候,需要看到底流量來源是什麽情況。歸結起來:本沒有一口吃成的胖子,但是現在的膨化劑比較多,需要看看是真胖還是虛胖。

很多人在討論papi醬的被投資,其實對於網紅的投資和互聯網產品的邏輯本質沒有區別。如果把網紅作為流量主和流量來源,就要去考察起獨特性、流量的擴展性、穩定性、流量變現能力。自己紅和讓別人紅,讓我選肯定是投讓別人紅的。當網紅最終目的實際上是進行觀點輸出,對你想進行影響的人產生影響力。

VR/AR,主機和線下店爆發?

宅男肯定是 VR/AR 第一批的享用者和嘗鮮者。我剛剛從日本動漫展回來,在我觀察秋葉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熱,在中國概念是領先的。其實,硬件需要先於內容 Ready,這個周期多長?我根據摩爾定律結合IMAX的成熟路徑猜測,至少需要 5年。極大可能在該領域先爆發的還是主機市場和線下體驗店,因為主機市場最“宅”,改變最容易的人。線下體驗店則非常適合在中國大城市商圈開展。

電競:亞文化有了出頭日

電競發展起來的原因是亞文化變成了主流認同,尤其是80後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以後。用戶會更加追求體驗升級,包括技術的升級和裝備的升級。這里尤其是認同感帶來的機會,有一個例子是,現在最貴的一個打 LOL 的選手轉會費高達 4000 萬人民幣,基本跟很多體育運動的頂尖選手水平持平甚至超過。

總結一下泛娛樂投資,我們最愛的還是有智慧且有情懷的團隊。泛娛樂創業本身門檻不高,但同時天花板難突破。我們希望看到“新型”的項目,而IDG資本作為有情懷有溫度的VC機構,希望多投有理想有文化的公司。

425716780986353351_副本

IP 泛娛樂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95

這才是papi醬、《大魚海棠》等陷入輿論失控的真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6/157455.shtml

這才是papi醬、《大魚海棠》等陷入輿論失控的真相?
曾響鈴 曾響鈴

這才是papi醬、《大魚海棠》等陷入輿論失控的真相?

傳播主體之前的營銷手法集體失靈?這些看似機緣巧合的營銷傳播之怪現狀卻隱藏著更大的傳播危機。

7月還剛過半,在響鈴的朋友圈里卻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7月1日,《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正式生效。遊戲甚至Html5遊戲上線前也需要申請遊戲版號,這就意味著“圍住神經貓”這類H5遊戲再想兩三天內引爆將不可能,遊戲行業原來“裸奔”上線的好日子到頭了,而另一端地推吧的執行小分隊穿著印有《大話西遊》的文化衫奔走在大街小巷。

第二件事:7月8日,航班管家發起的《我買好了30張機票在機場等你: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活動剛開始還是被人拍案叫絕。緊接著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質疑這次活動,負面聲音迅速蓋過褒獎的。

第三件事:7月8日,上映的《大魚海棠》盡管在微博話題里截獲27.8億閱讀,卻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去年《大聖歸來》積攢下來的對國產動漫的信心,被《大魚海棠》一次性敗光了”,還被質疑是“情懷炒作”。

第四件事:7月12日,papi醬在美拍等八大平臺同步直播,盡管在線人數破2000萬,但這次直播效果顯然沒有達到預期,關於“互動少,內容性太弱”,“papi醬太緊張”等各類吐槽充斥網絡,此前“Papi醬”系列視頻已被勒令整改。而另一端美拍土生土長的“艾克里里”們被各種追捧。

什麽?網友失控?傳播主體之前的營銷手法集體失靈?這些看似機緣巧合的營銷傳播之怪現狀卻隱藏著更大的傳播危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這幾個大坑里

這些營銷傳播事件盡管劇情各異,但結局極其相似,雖然手遊是政策絆了腳,後三者則集中表現為輿論失控,但底層卻是他們犯了同樣的錯誤,掉進了營銷傳播中最常見的陷阱里。

一、 窗戶陷阱

在習以為常的營銷傳播中,企業或公關公司慣用的手法之一是:拿錢砸,公關刪稿,涉事者無視。他們活在一個假設之上:信息渠道是可以控制的。就像窗戶,拉開可以盡情作秀,關上就是重重黑幕,所以他們習慣於吹牛作秀,或者撤稿刪帖,所以在“北上廣”這次活動中當微博上對新世相負面不斷時,新世相采取的方式是:通過刪除微博來屏蔽負面聲音,同時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微博圖文和微博回複來補漏用戶對活動的質疑和疑問(網友爆料,未與當事人確認),最後到7月12日又修改了回答。這恰是陷入窗戶陷阱的直接體現,殊不知這種掩耳盜鈴式的手法永遠不能消除負面影響,反會加固受眾對自己的負面印象。

1、現在的信息傳播模式是篩網模式,篩網和窗戶最大的差別在於篩網上全是眼,在這個傳播和輿論環境下,如果信息內容本身大過這個篩網,它就傳播不出去,比如很多對papi醬不感冒的人就自動屏蔽了papi醬直播的消息;而信息內容本身小於這個篩網,即便你想捂著,也會被曝光,比如剛說的刪帖。

2、此時,傳播方式就變成了關鍵詞傳播模型:也就是能夠不脛而走的、遠傳萬里的只是一些具體的詞匯,也許是只言片語,這些詞匯能穿過篩網最後變成受眾心中的新聞事實。因為原本的信息量太龐大,穿破不了那個篩網,而受眾根據自己接受到的關鍵詞再加上聯想就成為了另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被信息漏鬥過濾過,也可能被故意裁剪過,更多的是被無可奈何的篩選過。比如你在朋友圈里被朋友篩選後可能得到的關鍵詞就是“逃離北上廣”“送機票活動”“作假刪帖”,結果你得到的就是一場虛假可惡的遊戲,而真相和事實已經相差甚遠,所以我們發現社會熱點事件存在越來越多完全不同的版本。

那既然在篩網模式下既難以保密,又可能因為關鍵詞而傳播得最快,那只有打開天窗說亮話才可能避免被誤讀,因為“真相可能遲到,但從不會缺席”。掩耳盜鈴式刪帖和精英式邏輯辯駁都是在重演“皇帝的新衣”的鬧劇, 都不如一場簡單粗暴的市井式認錯來得坦誠!

二、花籃陷阱

我們再看看多數濫竽充數的手遊發家史和papi醬成名史,一類是不斷地秀下限,在色情、賭博等邊緣徘徊,一類是將逗逼、自黑進行到底。羅振宇將這種思維看成是把一堆豆腐渣誇成一枝花,然後把一枝花插成一個花籃。看似在編織一個極美的花籃,實則恰恰進入了飲鴆止渴式的“花籃陷阱”,  這主要表現為:或過分誇大或過度堆砌或打道德和法律的插邊球。比如某手機品牌那句“漂亮得不像實力派”的吹捧型廣告,除了昂貴的設計、發布成本外,受眾完全搞不清它是什麽價位的手機,適合什麽樣的人群,更難以貼近消費者的使用場景。 反觀地推吧、眾眾、51地推等新興地推平臺老老實實一個一個紮根地下,去觸達目標群體,逐漸被企業和用戶認可。

三、臉譜陷阱

中國傳統戲曲上講究用臉譜,因為觀眾稍遠一點就不知道演的是誰,於是藝人們就在臉上勾臉譜,曹操是白的,關公是紅的,約定俗成後老百姓一看臉譜就知道是誰。營銷傳播上也是,也給自己畫臉譜,告訴受眾自己是什麽,拍平面廣告、請形象代言人或者講故事等都是在畫臉譜,給自己建立標簽、超級符號,而且還經常把自己其他部分全部裹上,露出一小塊,叫臉,叫品牌。Papi醬就是給自己貼上搞笑、自黑、逗逼的標簽,而《大魚海棠》也一直在營造一個“12年磨一劍”的匠心巨制形象,結果一個直播,一個上映,就被用戶把他們精心打造的臉譜扯掉,而自己掉進了“臉譜陷阱”。

這一要求我們必須革新認知模型,我們苦心經營的品牌、標簽不是一座金山,而是一個氣球,金山被人挖掉一點還剩一點,而氣球一觸即潰。papi醬一上直播,網友們就發現“和其他展示才藝的主播相比內容性不夠強”,“不太會和觀眾互動”,結果一下子粉轉路。

二要求我們給自己留一點缺陷,本色就意味著安全。有自媒體質疑《大魚海棠》前期動用大量資源販賣情懷,讓影迷們建立了極高的期望,結果一進電影院,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倘若之前塑造的不是一只完美無瑕的臉譜,被高高舉起,也不至於摔得這麽重。

四、喇叭陷阱

最後他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誤把攻占渠道作為核心傳播點,最後掉進了“喇叭陷阱”。這四個主體無不是全方位占有渠道:papi醬8大直播平臺、雙微(微博微信)互動話題炒作,而新世相就是微信微博圈的紅人,《大魚海棠》電影的傳播路徑更是多元化,手遊的推廣只要能想到的渠道方式都用上了,他們還是當年農村人民公社那種模式,村頭樹上綁一大喇叭,村長打開喇叭喊一聲全村社員同誌都聽得見,他們認為傳播就是占有喇叭,也正是這個陳舊的喇叭模式“坑”了他們。

1、傳播渠道多元化,不但壟斷“喇叭”代價高昂,而且入口無處不在又隨時可能失效。隨便舉例最近移動互聯網市場研究公司Jampp的報告數據:APP單次打開時間暴跌九成,這就意味著這些喇叭從誕生、用戶高速增長、顛峰時期、到產品退出市場的周期越來越短,甚至不如一部好萊塢電影的生命周期。

2、喇叭模式實質就是廣告模式,而廣告本質和商業本質存在邏輯上的沖突,越多的廣告,媒體的價值越低,這就能解釋新浪的盈利規模與BAT相比差得太多。(新浪的主要盈利在於賣廣告位,即喇叭口,而喇叭的數量有限,盈利自然受限。)

3、互聯網的核心功能就是解決因渠道問題引起的信息不對稱,互聯網的產業本質就是否定渠道的價值,在傳播上渠道環節已經“塌陷”並讓位於內容,產業價值開始往上遊走。《大魚海棠》備受批評、papi醬直播讓人失望無不是因為內容質量未達預期。

所以最好的傳播,不是去占據渠道和發聲的喇叭,而是擁有內容的制作能力,掌握內容創意的核心資源, 註重原發、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

該怎麽辦呢?

推倒重來?不對,新媒體環境下,營銷推廣該這樣玩!

一、采用直達用戶的地推或線下渠道模式

既然我們無法也沒必要控制渠道,那我們就不要寄望於“窗戶”和“喇叭”,來一場開誠布公短平快的對話。既然用戶對精心制造的”花籃”和”臉譜”無感,那我們就來一場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地推或線下渠道雖然看起來笨拙,但:

1、地推或線下渠道的地域和人群更加精準,即便騰訊的廣點通可以做區域的定向投放,但地推還能在精準的場景找到精準用戶。比如Uber與地推吧的合作中,地推人員集中在司機能夠停留10分鐘的地方,如加油站、洗車店、停車場等,直接找司機面對面推廣;因為地推吧在深入測試後發現,整個Uber司機下載、註冊、聽推廣人員講操作流程的這個過程需要10分鐘 。

2、這些用戶更加真實,同時可以和CP一起去設置些推廣門檻,防止惡意刷量。

3、地推或線下渠道可以做面對面的用戶教育,這個交流是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再者地推可以做區域化的品牌推廣,能協助塑造區域化品牌,加速到達用戶心智。

事實上,除了大話西遊等手遊早已與地推吧等展開合作外,愛投資、口碑、廣金所等也都與地推吧合作過,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更是實現了6%的投資率;新美大、滴滴等到如今仍然堅持地推。而小米純線上互聯網模式的坍塌,oppo、vivo線下渠道模式的崛起,也在證明人與人當面溝通的有效性。

另外,對於地推或線下渠道,可采取自建團隊和選擇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對於自建團隊需要提醒的是:團隊搭建時間成本高,一般到能執行至少要2個月;人員人力成本也極高,存在人員冗余的風險;需要適應跨區域管理招聘培訓等。總之,自建團隊是一個比較耗時費力的事情,在講究“快”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並不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適合自建團隊。

至於選擇第三方合作,尤其是對地推平臺,有幾個參考標準:1、是否掌控社區、高校、娛樂場所、商圈,甚至高鐵站等各類推廣渠道;2、是否有成功的操盤經驗,如是否曾與口碑、滴滴、新美大、平安證券等大公司合作過;3、是否有標準化的地推執行方案和成熟的地推執行團隊以確保推廣效果;

除此之外,融資與否也是參考標準之一,目前地推業魚龍混雜,尤其是地推公司,需要找到靠譜的地推公司,並非易事,如已完成1000萬Pre-A輪融資,近期傳出A輪融資消息的“地推吧”;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的“眾眾”,另外51地推、帝推、開拓者等地推公司也相對成熟。

二、註重真實表達與實時交互的直播模式

既然“臉譜”無效,那我們就還原真實的自己,甚至故意暴露自己的缺陷;既然信息會被過濾,那我們就利用好“篩網模式”,註重傳播內容的“關鍵詞化”。不奢求所有的人都愛自己,只希望真實的自己被正確的理解,直播則是這種真實表達平等溝通的對話模式。

如今直播的內容形態和市場空間已被拓寬,產業鏈得到延伸,再加上底層技術的推動,直播比以往的任何傳播媒介,如報刊雜誌等更加全面、立體得呈現自我。

再說從直播衍生而來的“直播+電商”、“直播+旅遊”、“直播+教育”“直播+地推”等都讓受眾獲得身臨其境、所見即所得的體驗感。這種模式在突破了時間+空間的物理限制外,也拉進了傳播主體和受眾的心理距離。

直播模式是目前從產品經濟轉型為“體驗經濟”的最好驗證。其核心是:從以生產者為核心思考問題,轉向以消費者為核心審視世界。這樣不再擔心自以為是“崖畔一朵花”,其實是“人海一粒渣”的強烈反差,這也是範冰冰、Selina、TFboys等明星紮推上美拍的原因,受眾剛好看到一個不完美但真實的偶像。

三、打造去中心化的“網紅”或“IP”模式

既然渠道“喇叭”在產業價值鏈條上逐漸讓位於原發優質內容,那就應該把關註點轉移到打造重磅“網紅“或IP”上(成功的網紅就是一個獨立IP),這里的“網紅”不是指代一個具體草根或一只寵物,而是代表一種原創垂直具備勢能自帶粉絲和流量的內容生產模式,並且具備IP屬性。看看美拍上活躍的美食達人“香噴噴的小烤雞”、美妝達人“jiaruqian86”、萌寵“小布的日常生活”等,他們都是垂直類內容的生產者,而這些“網紅”或“IP”還具備三大不可忽視的核心價值:

1、 “入口”價值,他們是頭部內容的創造者,也是優質流量的分發者。

2、 “標簽”價值,他們的存在能讓傳播主體在用戶的心中貼上可記憶可識別的標簽。

3、“消費引導”價值,迪士尼在不斷創造不同版本“白雪公主”的故事,這讓粉絲已經從“追”IP的狀態,發展成“養”IP的狀態。

而且這個“網紅”模式得經歷高低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建構“網紅”的內容聯想群,即講一個好故事,這里面包括角色、懸念、情緒、細節四大要素,角色分工形成沖突,情節生動並導向未知形成懸念,受眾在傳播主體設定的情緒中將自己帶入情境以增強參與感,同時細節搭建新聞故事的可看度,想想迪士尼100多年一直在創造不同的故事,從而引發不同的內容聯想。

第二階段:構建人格戰略,最好的內容來自人個體,人格化是“網紅”或“IP”內容連接的核心,能否連接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人格化呈現,也就是內容人格化並表達人格化。喬布斯、羅永浩自己就是品牌,就是人格體的存在。

新媒體環境下,請別再偽裝“臉譜”,別再以為“花籃”能糊弄所有人,別再以為關上“窗戶”別人就看不到你,也別妄想拿著“喇叭”就能號令天下。我們需要先拆掉思維的“圍墻”,打開天窗說亮話,變“外墻”為“內核”,做好內容做真實的自己,才不會成為被狩獵的對象,才可能獲得驚喜。

科技財經自媒體曾響鈴 微信號:xiangling0815 重點關註SaaS/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O2O/新媒體運營等 

營銷傳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12

晨悅生活 | 秋天來了,這才是吃螃蟹的正確打開方式

九月秋風起,螃蟹滿地爬。此時的螃蟹黃多油滿,美味營養,讓人難以抗拒。本期,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國家高級烹調技師張亮和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就從挑到吃,教大家過足癮,歡迎在第一財經APP參與這一話題的互動提問。

挑殼呈墨綠 腹臍凸起

我國螃蟹種類豐富,細分有600多種,總體上可以分為海蟹和河蟹兩種。海蟹,產於渤海等沿海一帶,3、4月份最肥。河蟹在遼河水系、黃河水系、長江水系都有分布,10月份是吃河蟹的最好時節。無論哪種螃蟹,挑選時都可以遵循下面四個步驟。

一是觀色澤。殼背呈墨綠色的,一般都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將螃蟹置於陽光或燈光下背光觀察,蟹蓋邊緣不透光的說明螃蟹肥滿,若透亮縫隙可見,則螃蟹比較空。

二是看腹臍。肚臍凸出來的,一般都膏肥脂滿,凹進去的,則膏體不足。腹臍黑色越多則螃蟹越肥,輕輕打開腹臍,隱約可見黃色者為佳。對河蟹來說,有“9月(農歷)吃公、10月吃母”的說法。肚臍圓的是雌蟹,肚臍尖的為雄蟹。

三是掂輕重。將蟹拿在手里掂,手感沈重的為肥大壯實的好蟹,手感輕飄的多是幹癟肉少的劣蟹。將螃蟹翻轉肚皮朝上,能迅速用蟹足彈轉翻回的,健康鮮活。

四是查足腳。蟹足上剛毛叢生的較好,還可將倒數第二足拎起來,觀察其是否充盈。腿部堅硬,很難捏動的螃蟹最肥滿。

螃蟹買回家最好及時烹調食用,如果存放時間過久,會影響其鮮度和豐潤度。

蒸鹽水先泡 肚皮朝上

螃蟹吃法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清蒸。清蒸螃蟹看似簡單,卻隱藏著不少技巧。

首先,將活蟹洗幹凈,除掉蟹腮、蟹胃和蟹心。蟹腮在蟹體兩側,呈條狀排列,形如眉毛,其上有病菌和臟物;蟹胃位於蟹體前半部,有汙泥和病菌;蟹心緊連蟹胃位於蟹黃中間,味澀。之後放在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可以殺毒入味。最好不要將活螃蟹直接放入鍋中蒸,一則殘忍,二則掙紮時會讓蟹足掉下來。

接下來,大火將水燒至大滾,殼朝下,將螃蟹放在籠屜上蒸,這樣做是為了不讓里面的湯汁流失,保持鮮度。里面也可以放上幾片姜或幾粒花椒,可以去掉異味和腥味。一些人為了提鮮,還會在水中加入一點啤酒。之後,調到中火,蒸7~8分鐘,螃蟹變為紅色即熟。如果怕火候不夠,用手敲一敲蟹蓋,發出很空的聲音就可以關火了。

蟹的原汁原味在清蒸時體現得最明顯。蟹蒸熟取出後,蟹殼呈橙黃色,打開蟹蓋,蟹黃金燦、蟹白如玉。蘸汁用姜末、鮮醬油、陳醋、少量糖調成小料,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清蒸螃蟹了。

除了清蒸,還可做蔥姜炒蟹。將鮮活凈蟹切塊,用蔥、姜、料酒浸幾分鐘,拖粉下油鍋炸至金黃,加姜、蔥、鹽、醬油等爆炒即可。也可以根據口味,做成香辣蟹、咖喱螃蟹、年糕炒蟹等。

配姜汁殺菌 黃酒驅寒

螃蟹美味,但也不能隨便吃。螃蟹性鹹寒,又是食腐動物,所以吃時必蘸姜末醋汁來祛寒殺菌。尤其平時怕冷,易頭疼的人,吃蟹時可以多放些姜。

黃酒向來是螃蟹的最好搭檔。吃螃蟹時,喝點白酒或黃酒可驅寒,還能消毒殺菌,但一定不要喝冰鎮飲料。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忌飲茶水,否則會使胃寒的情況加重。

你平時都喜歡哪種蟹呢?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馬上要上市了,你會去買嗎?歡迎參加第一財經APP這一話題的互動提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73

你的中秋紅包多大?趙薇收到一個,價值數千萬,這才是人生贏家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6/1039019.html

這個中秋節,你有收到微信群里面好友發的紅包嗎?小編點開以後,往往只有幾塊錢。可“人生贏家”趙薇就不一樣了,在這個中秋節前,她收到了一個價值數千萬的大紅包!

Qq__20160916091157.thumb_head

這個中秋節,你有收到微信群里面好友發的紅包嗎?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點開以後,往往只有幾塊錢。可“人生贏家”趙薇就不一樣了,在這個中秋節前,她收到了一個價值數千萬的大紅包!




▲趙薇(圖片來源:東方IC)

 

 

圓通將成A股“快遞第一股”

 

備受業界關註的A股“快遞第一股”之爭,終於有了結果。9月14日,中秋節的前一天,大楊創世發布公告稱,圓通速遞借殼大楊創世方案獲證監會核準批複。不出意外,圓通將領先順豐、申通、韻達和中通,成為民營快遞第一股。

 

資料顯示,今年1月圓通速遞宣布借殼大楊創世上市,7月28日,證監會審核通過了大楊創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相關事項,再到如今借殼上市獲證監會核準批複。

 


大楊創世公告顯示:


公司於9月13日收到證監會《關於核準大連大楊創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向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複》。根據重組預案,大楊創世擬出售全部資產與負債,並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後者交易作價為17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大楊創世還公告稱,已經接到包括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內的四位高管的離職報告,離職理由均為“因個人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大楊創世原有高管的離職實際上是為新股東蛟龍集團的順利入主做準備。

 

 

趙薇將獲利數千萬

 

圓通借殼上市的背後,無疑將是相關各方的一場資本盛宴,其中阿里系和潛伏的影星趙薇無疑將獲利豐厚。

 

實際上,早在2015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就宣布聯手雲鋒新創戰略投資圓通速遞,當時外界傳聞,投資合作金額或超100億元人民幣,占到圓通的20%股份,不過阿里對市場傳言的價格和股份占比都予以否認,具體的數額和所占的股份外界並不清楚。

 

根據大楊創世披露的文件,阿里創投與雲鋒新創2015年實際上是合計以25.2億元的價格,分別得圓通速遞12%和8%的股權。

 

而在借殼上市完成後上,大楊創世總股本將大幅增至28.21億股,阿里創投、雲鋒新創的持股比例將會被稀釋,不過仍將分別持有11.09%和6.43%的股份,位列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來源:大楊創世公告

 

據券商研報預計,圓通上市後市值將達到473億元,粗略計算,阿里系在圓通上市後浮盈將達數十億元。而作為雲鋒新創的股東之一,趙薇當初出資7500萬元,持股2.4422%,預計圓通上市後,趙薇又將獲利數千萬元。

 

 

趙薇多次投資回報頗豐

 

趙薇,這位1998年開始走紅的影視明星不僅出演了眾多影視作品,且在投資上也眼光獨到,甚至有“娛樂圈女版巴菲特”之稱,其中最有名的要屬趙薇夫婦入股阿里影業一事。

 

2014年底,趙薇夫婦斥資約25億元人民幣,買入阿里影業(01060,HK)9.18%的已發行股本,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隨著阿里影業股價的變化,趙薇的身價也如過山車般上竄下跳。2015年4月,阿里影業大漲,趙薇夫婦的持股賬面盈利44億港元;一個月後,趙薇夫婦減持了部分阿里影業的股票,套現近10億港元。


 

此外,趙薇還曾在唐德影視(300426,SZ)2011年增資擴股時,耗資77.64萬元認購117萬股。唐德影視2015年2月在創業板上市,並相繼於2015年和2016年推出10送10和10送15的分紅方案,如今趙薇持股數已達585萬股,按唐德影視9月14日收盤價67.5元計算,其所持股股票市值已飆漲至3.95億元,不到四年翻了337倍。

 

2015年11月10日,趙薇以每股0.39港元的價格買下了中國創意控股(08368,HK)5400萬股,8天後,中國創意在港股上市。該股目前股價為2.48港元,趙薇浮盈1.13億港元,回報率5.35倍。

 

此外,2014年5月,趙薇老公黃有龍還同史玉柱、馬雲和虞鋒等人投資港股上市公司瑞東集團(00376,HK),目前也浮盈頗豐。

  • 每日經濟新聞
  • 杜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3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