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威士忌二百年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10.html

調合式威士忌,是威士忌的始祖。嚴格來說,在十九世紀初,即二百年前,威士忌普通化的年代,沒有調合式與單一麥芽之分。

當時,玻璃酒瓶並 未普通,運輸不便,雜貨店採購威士忌,都是一桶一桶地從就近的蒸酒廠訂來,釀酒是天然的化學反應,每桶酒的味道自然有差異。為了保持質素平穩,店子自行用 幾桶酒左溝右溝,甚至添加怪靈精怪的材料,例如甘油、醋、綠茶以及用其他穀物製成的烈酒,以達到心目中的效果。飲家想飲酒,心目中沒有一個特定的威士忌品 牌,只知道那間雜貨店售賣的較為稱心,就到那間店子去。

情況如同今日的涼茶舖,售賣的廿四味,都各有各配方,甚至可能是從外面現成採購來的,我們也少理,總之習慣到哪間,便到哪間去,沒有品牌不品牌這回事。

科 技演進改變了一切。幾十年後,瓶裝和運輸技術的進步,溝酒可以集中在一處地方進行,然後運送到各個縣城,衍生出威士忌品牌這回事。以後,飲家無論到哪個店 子也好,只要認著心目中的品牌,便可享用到品質一致的威士忌。初期,不少成功建立品牌的經營者,就是雜貨店,他們最曉得左溝右溝,Johnnie Walker家族的雜貨店是其中一間,其出品是多達四十種基本原酒項混合而成的。

基本原酒項皆來由不同蒸酒廠,但各別蒸酒廠並沒有將自己的產品直接推出零售市場,產品都是供給Johnnie Walker這類酒商,作調合之用。原因是未經過調合的威士忌,尤其是不含其他穀物烈酒成份的,普遍認為味道太濃烈,不適合大眾市場。

到二十世紀初,幾個主要的調合式品牌已廣為人所共知,其中Johnnie Walker的人字牌商標,更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全球性認識的商標,遠早於可口可樂和平治房車的商標。

單 一麥芽威士忌的普及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在1970年代,全球經濟衰退,調酒商減產,也減少對蒸酒廠的採購量,導致不少蒸酒廠結業。為了生 存,Glenfiddich、The Macallan和Glenmorangie三間蒸酒廠,開始推出自己產品直接供給零售市場。市場反應出奇地好。到九十年代,單一麥芽銷情暢旺,風頭還蓋 過調合式。

這是不是說,單一麥芽就從此獨當一面,不用再理由調合式的死活呢?答案是否定的。時至今日,蒸酒廠的產量,有九成半仍然是供給 調合式製造之用。只有極少量是以單一麥芽的型式出售。換句話說,假若沒有了調合式威士忌,蒸酒廠會閒置大量產能,根本做不著,最後連單一麥芽也要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9

日本人乾一杯 威士忌蘇打in、啤酒out

2011-8-22  TCW




炎炎夏日,一杯冰涼的啤酒是說不 出的沁心舒暢。不過在日本,啤酒不再是今夏「乾杯」的最夯選擇,懂得點一杯「威士忌蘇打」,才算真的跟上潮流。

近兩年賣一億罐 三得利痛擊朝日、麒麟

通稱為Highball的「威士忌蘇打」是威士忌加上汽水的一種簡易調酒。根據日本三得利(Suntory)的統計顯 示,罐裝的威士忌蘇打從二○○九年十月上市以來,銷售至今累計超過一億罐;相較於去年同期銷售更成長八六%。

這個看似一時復古的流行並非偶 然,而是三得利積極布局的結果。早在一九五○年代,威士忌蘇打也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人氣消退,威士忌只留下「懷舊」、「老年人的飲料」、「上班族的私藏 品」等略嫌老氣的印象,銷售也隨之江河日下。而三得利在日本啤酒市場始終落在朝日、麒麟兩大對手之後,要打破現狀,唯有靠手中威士忌六成的市占率放手一 搏。

日本財經雜誌《鑽石》便分析指出,威士忌蘇打的成功,得歸功於三得利巧妙的組合三種行銷手法。

第一、重新定義目標市場。 過去,威士忌是餐後續攤時才點的飲料,但隨著外食市場萎縮,年輕人聚餐後便解散回家,和上司應酬的機會也大為減少。因此要刺激消費,唯有讓威士忌成為顧客 進餐廳的「第一杯飲料」,取代啤酒的地位才行。

第二、改良以貼近市場。威士忌要配合餐點,就得像啤酒擺脫苦澀,像雞尾酒甜度適中,酒精濃度 也不宜太高,因此須放棄加冰塊或直接喝的「正統」做法,而加了汽水的威士忌蘇打正符合各項條件。

第三、配合適當的行銷策略。三得利除了設計 廣口杯讓顧客大口暢飲,也仿效生啤酒提供店家專用機台,除了控制調酒比例,也讓蘇打的氣泡更加綿密。加上設定價格比啤酒稍低,廣告曝光則採用女明星代言, 打破威士忌既有的陽剛形象。

威士忌蘇打的銷售長紅,加上災後對礦泉水的需求大增,三得利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不但為去年同期的二.五倍,更創 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可見「新瓶舊酒」不見得只是表面功夫,只要創造了新需求,同樣會是開創新局的商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2

說史130614傑弗遜傳(7)威士忌之亂上篇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4/%E8%AA%AA%E5%8F%B2130614%E5%A8%81%E5%A3%AB%E5%BF%8C%E4%B9%8B%E4%BA%82%E4%B8%8A%E7%AF%87/

說史130614
傑弗遜傳(7) 威士忌之亂上篇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四)—–「美利堅第一銀行」的建立與「威士忌之亂」

國家財源緊絀的問題沒有解決,漢密爾頓希望開徵新稅種以增加收入。
他當然知道,任何增加稅收的法案,必然會引來反對聲音。他選擇了「威士忌」作為開刀對象,其實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一來「烈酒」屬於「奢侈品」,對其徵稅,影響的層面不至於太過廣泛。 而且,這項政策還有一群「鐵杆支持者」。
當時美國的人口中,道德傾向較為保守的「清教徒」為數不少。清教徒對酒精飲品本來就抱持負面態度,部份派別甚至主張應該徹底禁酒。 對於造成酗酒的「罪魁禍首」,如威尼忌等烈酒,就更是深惡痛絕。 故此,以「罪惡稅」之名將矛頭指向「威士忌」,易於在保守輿論中站於道德高地。***
(備註:傑弗遜、麥迪遜和漢密爾頓三人名義上均是「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教徒,不過前二人一般都被認為是「自然神論者」Deist;而漢密爾頓年青時似乎也不太虔誠,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可能在政治上壓力太大,故好像越見虔誠。)

《國產稅法案》1791年3月在國會通過,規定對以小麥釀製的蒸餾酒類徵收消費稅,又稱《威尼忌稅法案》The Whiskey Excise Act。這是第一項由聯邦政府對國內產品徵稅的稅種。

不過,法案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一眾西南部農民的處境。 其時西部不少地區還處於半自然經濟狀態,現金不足,貨幣經濟不發達,邊境地區甚至會以威士忌作為交易媒介。 這些地方的人民也許有不少威士忌,卻沒有現金去納稅。 威士忌要納稅,這與「明搶」沒有分別。 在賓凡尼亞西部,情況更為特殊。因為該處地理所限,為高山所阻,交通不便。若將農作物直接運往銷售點,成本過高。故必須走「高增值」路線,先將農產品釀製成烈酒,再運銷至東部城市地區,始足維持生計。 法案對威士尼徵稅25%,無疑斷人生路,時人怒斥此法案為「血淋淋地生拔鵝絨」!

以傑弗遜為首的「自由派」,和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派」,其意識形態的衝突自建國前已經出現。 《銀行法案》和《國產稅法案》的論爭,令這兩個派別更顯得壁壘分明。 1792年,以漢密爾頓、阿當斯和第一任聯邦首席大法官 傑伊John Jay等人為首,「聯邦黨」Federal Party(今「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的前身***)成立了,並以創立於1789年的《合眾國公報》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作為文宣利器。 為了與「聯邦黨」對抗,傑弗遜與麥迪遜等人成立了「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 Republican Party(今「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的前身***),並在1791年創刊的《國民公報》National Gazette建立輿論陣地。

關於「民主共和」之名,在這裏也不妨稍加說明。 在傑弗遜身處的年代,整個世界的政治思潮較今天要保守得多。 在當時,「民主」Democracy差不多是「民粹」Populism和「暴民政治」Ochlocracy的同義詞。***(今天「佯裝」不是!)所以,「共和」Republic,也即「選擇性的菁英民主」,***已是當時社會接受的極限—無腦唔識字學咩人參政啫,咁無sense邊有資格玩「民主」呀?
故此,傑弗遜等人就算真的是「一心傾慕德先生」,也萬萬不敢獨舉「民主」大纛。將「民主」與「共和」並舉,已是相當「前衛」,相當「激進」了,而當時一般亦會簡稱為「共和黨」。(請小心勿與後來的「共和黨」混淆。)

一直到了後來的第八任總統,人稱「老山核桃」Old Hickory的 傑克遜Andrew Jackson,生於草根,出於行旅,為人不拘小節。 不識之無的他當上「流氓天子」後,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黨名改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一脈傳承至今。
反過來看,其實「聯邦黨」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他們的黨員中,其實有不少骨子裏都是「君主主義」Monarchism者,只是此等「極端」的論調也不便太過張揚,遂退一步以「聯邦黨」為名而已。

《合眾國公報》的內容以闡釋「聯邦主義的必要性」為主,著力「唱好」國家強大的好處。 有時並會報道聯邦政府的最新動向,方便「東北的貪婪投機者」予以跟進。 偶然也有以開國元勳,尤其是華盛頓為題的「肉麻」個人崇拜文章,內容算是夠豐富了。
至於《國民公報》的內容則較為一致—- 全力抨擊漢密爾頓提出的每一個財政法案。 尤其是在《銀行法案》通過後,傑弗遜有感漢密爾頓的行動,將使政府的權力逐步擴張,最終必會成為吞噬一切的「利維坦」。 漢密爾頓非常危險,他已經成為「自由之敵」。 傑弗遜在《國民公報》上發表了大量反對漢密爾頓的文章,並一再揭穿「聯邦主義者復辟君主制的陰謀」。 銳利的筆鋒、華美的美采、精闢的見解,強大的sense,奠定了傑弗遜在「民主共和黨」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傑弗遜的評論大多數是就事論事,鮮有惡毒的人身攻擊,只是他的某些「暴民」黨友,就未必有這般客氣了。

《國產稅法案》通過了,但西南部農民卻作出強力的抵制,賓夕凡尼亞境內發生了數宗「見報」的抗稅事件。 典型的案發經過是,農民假扮婦人或印第安人串連十數人,突襲收稅官的驛館,把他拖出來脫個精光,然後在他身上「塗滿瀝青和羽毛」Tarring and Feathering。 這是一個中世紀歐洲常見,用以羞辱中央派員(主要就是稅吏)的私刑,在獨立戰爭爆發前後,已有不少英國官員身受其害。是以Tarring and Feathering一度被認為是「愛國者」的標誌。看來,抗稅者已把聯邦政府與前英政府視為「一丘之貉」了!

在建制之內,傑弗遜憂心如焚。 之前說過,財政部長可是獨當一面的「準首相」,位高權重,財政事務由他全權負責。 而且,華盛頓也似乎相當認同漢密爾頓的「聯邦主義」,傑弗遜與蘭道夫在內閣之中根本沒有置喙的餘地。這樣就唯有靠麥迪遜在議會內發功了。只不過,「建國」至今,議會已經歷了兩次改選,此時「聯邦黨」在議會內已控制大局。傑弗遜唯有孤注一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0

說史130616傑弗遜傳(8) 威士忌之亂下篇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6/%E8%AA%AA%E5%8F%B2130616%E5%82%91%E5%BC%97%E9%81%9C%E8%88%87%E9%96%8B%E5%9C%8B%E8%8B%B1%E8%B3%A28-%E5%A8%81%E5%A3%AB%E5%BF%8C%E4%B9%8B%E4%BA%82%E4%B8%8B%E7%AF%87/

說史130616
傑弗遜傳(8) 威士忌之亂下篇
朝日執筆

〈美國簡史番外篇〉: 天才傑弗遜和他的對手們(四)—–「美利堅第一銀行」的建立與「威士忌之亂」

1793年2月13日,華盛頓以132張選舉人票,再度全票當選總統,所有閣員獲得留任。
兩個月後,在傑弗遜策劃下,共和黨以手上掌握的「黑材料」,在議會內向漢密爾頓發起彈劾草案。 共和黨指控漢密爾頓對外國貸款事宜處理失當,並要他交代「私人財務混亂」的傳聞。 關於外國貸款的問題,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漢密爾頓從容應付,共和黨亦合作「收貨」,希望快點轉入「正場」—「私人財務狀況」。
漢密爾頓對此用了幾天的時間,撰寫了一份逾200頁的個人財務報告,並引述了多位「傳聞中債主」的證詞,表明各項「傳聞中的債務」要麼已經清還,要麼就是「從來未借過」。報告做得可謂滴水不漏,毫不意外地,對彈劾案投贊成票的僅有五人,其中一個是麥迪遜。 共和黨當然不肯就此罷休,經過幾個月的追查,同年12月,再引述「可靠情報」,指漢密爾頓及其領導下的財政部,與銀行有不法勾結,腐敗政府。 不過經幾輪的國會聽證,卻抓不到什麼有力的把柄,結果……當然就是沒有結果!

此時適逢「英法戰爭」爆發,傑弗遜親法,漢密爾頓親英,兩派政爭再起。 持續的政爭也使傑弗遜感到非常疲倦,更重要的是,他感到已無法與漢密爾頓,甚至是華盛頓繼續合作下去了。 1793年12月,在新一屆內閣任職還不足一年的傑弗遜,辭去國務卿一職,返鄉下耕田去了。

這邊廂,傑弗遜和麥迪遜在建制內最後的抗爭以失敗告終,連他們兩人也心灰意冷了。 那邊廂,漢密爾頓連扳不倒,更加躊躇滿志,也加強了他徵收「威士忌稅」的決心。
1794年5月,漢密爾頓派了執法官將指控抗稅的法庭傳票,送達賓州西部的60家釀酒商,要他們到費城聯邦法院應訊。 對於邊疆地區的農民,前往費城千里迢迢,路費不菲之餘更曠日持久,根本難以負擔。 漢密爾頓的要求,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存心挑釁。 雖然聯邦黨溫和派後來「補鑊」,修改法例允許抗稅者在當地法院受審,但雙方關係已經面臨決裂。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1794年7月,人民的怒火終於爆發了,史稱「威士忌之亂」Whiskey Rebellion***(或稱「威士忌起義」Whiskey Insurrection)。
7月16日,有三十個當地民兵得悉執法官已帶同傳票到達,即聯袂到徵稅官 尼維爾Presley Neville位於涼亭山Bower Hill的官署,要向他們討個說法。 雙方衝突,混亂中一個當地民兵中槍身亡,鬧出人命了! 翌日,曾參與獨立戰爭的地方領袖 麥法蘭少校James McFarlane,率領約600名民兵包圍涼亭山,雙方劍拔弩張。 經談判後民兵同意讓屋內的婦孺先行離開,之後尼維爾與其護從及奴隸就在屋內開槍負隅頑抗,雙方激烈交火一小時。 麥法蘭見屋中似乎舉起了白旗,下令停火,並親自趨前探看。 此時屋出飛出一發子彈,麥法蘭中槍身亡。憤怒的民兵一湧而上,把徵稅官的房舍燒燬,俘虜了對方幾名軍官(後來乘亂逃走了),並將其餘士兵解除武裝後遣散。 史稱「涼亭山之戰」Battle of Bower Hill。

群眾隨後毁壞了交通要衝 匹茲堡Pittsburgh外圍的郵政系統,圍堵當地的聯邦法院以阻止審訊。 8月12日,群眾簇擁著立於廣場中央,象徵自由和解放的「自由之竿」Liberty pole,召開全體會議。參與人數已達7,000人,其中大部分並非「威士忌稅」的徵稅對象。 有人高聲提出「佔領匹茲堡」的口號,有人已製作好代表「起義六縣」的「六條旗」,甚至有人聲言要把法國大革命的象徵— 斷頭台,引進美國。

消息傳至首都,漢密爾頓主張強硬應付,因為他重視的是「要建立一種社會規範,這比稅收的來源本身更為重要」。 失去傑弗遜制衡的漢密爾頓更加肆無忌憚,他認為根本毋須拖延,應即時調集民兵直接鎮壓。 愛民如子的華盛頓當然不忍走到這一步,於是他以總統名義發出召諭,命令抗稅者於9月1日前各返本鄉,並承諾守法納稅,則所有事情皆可既往不咎。

起義之火並沒有被總統的諭令所撲滅,反而擴展至整個賓夕凡尼亞,甚至蔓延到維珍尼亞和馬里蘭,一時間大有星火燎原之勢,參與者不計其數。 漢密爾頓再次上表請求出兵平亂。事情發展至此,華盛頓似乎亦已別無選擇,始終「穩定壓倒一切」!於是華盛頓再發出第二道諭令,將事件定性為「破壞社會和平和秩序的煽動者引起的暴亂」!決定以武力解決事情。

將領中不少人都不欲帶兵「鎮壓同胞」,願意參軍者亦不多,維珍尼亞東部甚至出現武裝抗拒徵兵事件,不少的「徵兵縣」更有人豎起了「自由之竿」。 政府判定是次動亂規模巨大,華盛頓決定親自掛帥,在馬里蘭州坎伯蘭Cumberland沙場秋點兵,檢閱 13,000人(這是獨立戰爭時的徵兵規模),並把兵符交付漢密爾頓,由「始作俑者」的他親自帶兵平亂。臨行前千叮萬囑,不可濫施兵威,務以弭兵息爭為念。

「護國平西將軍」漢密爾頓率軍直搗西賓夕凡尼亞,卻沒有遇到預期的激烈抵抗。亂兵一哄而散,根本無心戰爭。 結果整場戰爭只有4個「亂黨」及2個平民死於兵禍;政府軍則有1人戰死,12人死於疾病和意外。漢密爾頓將「亂民」驅散後,再分兵各處圍捕「叛國者」,一共拘捕了幾百人,更揮劍砍斷了當地的「自由之竿」。 華盛頓得知漢密爾頓此跋扈行徑,為防局勢再度惡化,即指派李將軍Henry Lee III(即後來「南北戰爭」中南軍主帥李將軍的父親)往前線接管兵權。 李將軍將大部分「亂黨」釋放,只押解了二十幾人回京。 經審訊後,兩個「匪酋」分別因毆打稅官並燒毀了他的房子和搶劫美國郵政,證據確鑿,「叛國」罪成,被叛絞刑。唯華盛頓以此二人是「瘋子」為由,將二人特赦。

是次「威士忌之亂」最終雖被平定,然西南部的徵稅行動始終極不順利,政府也不敢再用過強手段。 如是者拖拖拉拉,一直到1801年傑弗遜就任總統之時,方才正式廢止「威士忌稅」。

「威士忌稅」激發民變,亦出乎華盛頓等「溫和聯邦主義者」的意料。至於退隱田園的傑弗遜,得聞事態發展,則更是痛心疾首。他認為西部農民的暴力行動僅是有限度的,而且也只是官迫民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二修正案》明確保障人民擁有「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要求伸訴的權利」,以及「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人民在行使其「憲法權利」時(即「納架生講數」),受到阻撓。
事實上,人民並沒有明顯的武裝叛變行為。政府派大軍鎮壓,反而更容易激發民變。他甚至懷疑漢密爾頓根本就是存心「迫反」抗稅百姓,以便出兵立威!他諷刺道:「一場叛亂被定性、被公告於世,更被派兵鎮壓。遺憾的是,卻始終沒有被找到!」

在心繫黎民的傑弗遜看來,這次「威士忌起義」,最後沒有「同胞相殘」,「血流漂杆」純屬僥倖。這種專橫的手段,不啻是君主制的復辟!傑弗遜本人與華盛頓將軍相交多年,對華盛頓的高尚品德當然絕對信任,畢竟當年華盛頓曾義正辭嚴地痛斥那些想擁他為王的「君主主義者」。 只是時移世易,漢密爾頓的野心是如此的巨大,手段又是如此的高明,他與華盛頓的感情又是如此的親密,一旦「黃袍加身」,這可是「擁立首功」呀!在傑弗遜和他的共和黨友眼中,漢密爾頓顯然已把政府引入歧路,成為「人民之敵」了!

究竟漢密爾頓還有什麼鴻圖大計?傑弗遜又是否從此歸隱田園?聯邦共和兩黨的爭逐又將有何發展?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3

油價下一步怎麽走?看看威士忌行業的先例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51

石油價格在過去幾個月中慘烈的跌勢引發了市場各種討論。從市場供求關系到OPEC是否應該限產。《紐約時報》高級記者Neil Irwin通過對比石油行業和威士忌行業,得出結論:石油行業的逐利性導致了油價今日的結果

Irwin表示,作為兩種均使用”桶“來儲存的商品,石油和威士忌在許多方面有類似性。最明顯的一點是,兩個行業都有很強的滯後性。一瓶好的威士忌可能需要窖藏10年甚至20年,而原油從掘井到開采直至最後出油也絕非一朝一夕。

今日市場的原油到底有多少供給其實是由多年之前所決定,而市場的需求則並不以石油商的意誌為轉移。制造商/釀酒商都無法很好的判斷長期的市場需求到底有多大,這就導致了市場在供求關系上的巨大差距

油價今年的大跌說到底,其實是在為10年前還債。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2001年的時候才20美元/桶),油價十分廉價導致原油開采商無意擴張。2004年用於擴張產能的投資僅有2000億美元。

而隨著發展中國家的高速發展,市場很快意識到原油的供給完全無法滿足需求。經典的經濟學關系告訴我們,需求巨大而供給不足的話將導致漲價。油價隨後節節走高,在2008年末的時候觸及140美元/桶。高油價帶來的賺錢效應促使當年用於擴張產能的投資達到5000億美元。

如今,市場的情況剛好形成了逆轉。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主要發達經濟體更是多處於通縮境地,對於原油的需求明顯減弱。幾年前大幹特幹的原油商們突然發現面臨“油多無人買”的窘境,美國頁巖油橫空出世更是加劇了這種產能過剩。油價應聲而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過去10多年威士忌行業的發展卻剛好相反,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伏特加並轉投威士忌。那麽威士忌行業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Buffalo Trace威士忌CEO Mark Brown表示,“2002年釀造的威士忌到2011年才會出售,我們根本不可能在預測市場上有如此的前瞻性。我們拒絕以明顯高於成本及通脹因素的價格出售威士忌,因為這個行業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即便現在市場追捧威士忌,我們也不會放棄這一個原則。”

Buffalo Trace和其他主要威士忌公司以略低於保證市場供求平衡(market clearing price)的價格售酒,從而確保了威士忌價格長期穩定攀升。在2013年的時候,一瓶23年的派比·範·溫克波旁酒售價高達四位數,當然23年的窖藏本身就是一種歷史。

這可能和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理論有一些沖突,但是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小富即安”的心態可以很好的避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的商業周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58

威士忌排名戰 日本踢走蘇格蘭

2014-12-08  TCW

 

十一月,業界權威《威士忌聖經》(Whisky Bible)評選日本國產威士忌為年度冠軍,而幾乎已是代名詞的蘇格蘭竟被踢出前五名。事實上,日本得冠並非平地起雷,近年已數回搶登各刊排名王座,經營出今日風光。

美國財經網站CNNMoney報導,日本國產威士忌每年創造六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六十億元)價值,僅輸規模最大的蘇格蘭不到兩位數。戲劇化的成長出現在二○○八年,出口量幾乎比前一年翻一倍,主要原因就是當年奪下酒業雜誌調和與單一麥芽的雙料冠軍。從此,日本威士忌打開國際大門,闖進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市場。

傳統古法不敵大眾口味

《威士忌聖經》作者莫瑞(Jim Murray)評析,蘇格蘭威士忌敗在故步自封、不求突破。諷刺的是,正是蘇格蘭政府幾百年來嚴格規範原料、蒸餾器、熟成用木桶等設備,以求凸顯複雜、高貴這兩大特色的傳統釀法,讓它橫掃國際,也博得「黃金油」美名。

反之,正式涉足威士忌市場約九十年的日本威士忌就不受傳統包袱所限,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平衡口感。以這次戴上最佳威士忌寶冠的三得利(Suntory)為例,旗下的山崎蒸餾廠儘管是日本第一廠,實際上更像是大型實驗室,不斷翻新釀酒技術與設備,像是蒸餾器就有十二種形態,輔以不同的加熱方式、熟成用木桶,光是配方就有上百份。

根據三得利文獻,最早是依循傳統蘇格蘭技法釀造威士忌,但入口時滿溢著濃重的煙燻味,不對日本消費者的口味,創辦人鳥井信治郎因而判斷,東、西方酒客先天就有口感喜好的差異,決定另闢蹊徑。以今年得獎的產品為例,據稱帶有獨特花香與香料味,因而勝出。

專業市調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分析師竹村真理子表示,日本威士忌走大眾口味,風格多變,比起適合純飲風格強烈的蘇格蘭威士忌,日本威士忌反倒像紅酒,更適合佐餐。早期在亞洲受歡迎,近年也囊括歐洲多國市場。

數據顯示,全球威士忌產業正以十倍速成長,南非、印度及澳洲等以往對威士忌冷感的地區,品酒需求湧現,促使美、日、蘇格蘭等釀酒國擴張版圖。像三得利在年初斥資一百六十億美元收購美國酒商金賓(Jim Beam),躋身全球第四大威士忌製造商、第六大烈酒製造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54

港男港女面交炒威士忌

2015-05-07  NM
 
 

 

愈來愈多人轉玩威士忌,早前幾個威士忌拍賣會銷情大好,搞到酒價又急升幾倍,形成全城熱炒威士忌之象。一支日本羽生伊知郎撲克牌系列的彩色Joker都炒上一萬二千元成交,絕版輕井澤更炒到廿幾萬,就知個熱潮好勁。

大型拍賣會炒,網上私人拍賣網一樣瘋狂,同一支Joker威士忌,直接購買價更達一萬四千二百元,比拍賣會的成交價仲要高。爆哥於是相約其中一個私人炒家出來,仲解開咗熱炒之謎。呢個炒家阿文承認,係拍賣會不斷谷高個價。「我哋一直都會去日本捐窿捐罅搵(日本威士忌)返嚟,未炒到咁熱嘅時候,只係(港幣)幾千蚊一支。只不過全世界都用咗拍賣行個價做標準,拍賣會完咗,就跟隨加價,連帶日本嗰邊本土貨都貴埋。」佢仲聲稱手上支Joker威士忌,在尖沙咀其他酒鋪,開價仲誇,二萬八千蚊一樣有人買。爆哥初時懷疑拍賣會支酒同私人炒家放出市場嘅係同一支酒,塘水滾塘魚咁不斷來回造市炒高,但對過阿文手頭支酒身編號,又唔一樣喎。同佢吹完水之後,爆哥玩跟蹤,發現阿文急急腳走去港鐵站,原來趕去港鐵站見另一名港女,仲幾靚吓。兩個人一手交貨,一手交二千蚊,呢類網上約出來交收形式叫「面交」,即當面交易,話咁快就交收咗一支日本余市20年,真係好鬼熱鬧咁。

十三太保普通話唔掂

爆哥之前上網聽過曹仁超普通話訪問,如果唔睇字幕,爆哥真係唔知佢講乜。但估唔到一山還有一山高,昔日14K「慈雲山十三太保」嘅成員高飛,即係李兆基,早前同佢昔日江湖大佬陳慎芝接受鳳凰衞視專訪,節目仲登咗《壹》仔去年訪問陳慎芝同佢江湖兄弟嘅報導。講番個電視訪問,基哥用盡力以普通話回答,不過聽真啲,爆哥都唔知基哥講緊廣東話定普通話定日文,例如佢話去靈堂道別昔日兄弟貓仔,佢就用普通話答:「好多警橙到奔儀館外面,每一個到來都要『趴埋牆』登記。」又將「慈雲山十三太保」讀成「痴one山十三太保」再高兩個key,真係聽到你兩眼反白。五十九歲嘅基哥夠晒可愛,佢同爆哥傾電話,佢話呢幾年經常返大陸登台,所以「訓練」到普通話喎,不過佢最近輕微中風,要喺屋企抖吓,過幾個月先返大陸表演喎。

搭直升機幫洗米華剪髮

人有起錢上嚟就乜都得,但又偏偏回味未發達時生活。講緊澳門賭業猛人洗米華,條友對女人多情就係人都知,但原來佢對髮型師就好專一,由年輕到而家,都係幫襯開同一個髮型師,未變過。有髮型師爆料,話早在十幾廿年前,洗米華仲來回澳門同香港搵食嗰陣,已經指定搵一個髮型師幫佢剪頭髮,話剪得佢靚仔又好意頭咁喎。就算後來洗米華專心去澳門做疊碼仔,都會定期返香港搵佢剪髮。而家洗米華做咗大亨又鬼咁多女,身家億億聲巴閉啦,忙到七彩,打理幾十樣生意之外,又要陪老婆同紅顏知己,邊有時間返香港剪頭髮。為咗keep住個靚靚蛋撻頭,每隔兩個星期,洗米華就會叫嗰位香港髮型師,坐直升機去澳門幫佢剪頭髮,來回機票當然由洗米華出,剪完仲會再醒三千蚊俾個髮型師。剪頭髮都剪到咁巴閉,洗米華真係江湖傳奇,古惑仔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0

威士忌 台灣市場 銷售風向球

2015-12-14  TWM

國人近期鍾情於收藏威士忌,不僅品味卓絕,而且在收藏與投資上,造就出另一個無限商機。

撰文 賴偉峯 圖片 各品牌提供就在上周六,羅芙奧

台北二0一五年秋

季藏酒拍賣剛剛落幕,來

自新舊世界的老年分佳釀

與豐富的日本及蘇格蘭威

士忌品項,成交總額一舉

突破新台幣一億零六百萬

元,創下羅芙奧藏酒拍賣史上的新高紀錄。

事實上,除了鑽石等貴重寶石以外,台灣人對

於藝術品與酒類的購買能

力與投資眼光,也是世界聞名。除了上個世紀早

已成熟地發展出波爾多

指數、紅酒一百指數等

等,讓不少饕客在歡飲之餘,還能投資獲利,但近年來,酒界最熱門的標的物、獲利最兇猛的,並不是波爾多的五大酒莊,也不是布根地的香波丹,而

是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老酒庫存少身價百萬

台灣這十年來,在蘇

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區

塊中一直都在主旋律上,

我們是全球第三大(金

額)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

士忌消費市場,幾乎任何新的酒款發行,沒有通過

台灣市場與台灣玩家的支

持,就很難紅。

麥卡倫(Macallan)、蘇格登(Singleton)、百富(Balvenie)、格蘭傑(glenmorangie)、格蘭利威(Glenlivet)、詩貝(spey)

等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品牌

也在台灣經營出全球有目

共睹的成績。但其實市場

開始出現第一款單一麥芽

威士忌的時間,也不過在六十年前。當時的人們萬萬沒想到,也不過半個世紀,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市場會供不應求。

由於威士忌需要長時

間熟成,有部分酒廠沒嗅出這股趨勢,加上過去蘇

格蘭威士忌產業曾經陷入

過低潮(愛爾蘭幾乎整個

產業滅頂),因此三十年以上的老酒沒有太多庫存,

怎知這幾年全球威士忌大

熱,不少消費者爭相找老酒,因此高年分威士忌頓時洛陽紙貴。除了前述供

不應求、老酒難尋的因素

之外,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價錢飆漲,還有幾個因素不可不知。

首先,是威士忌陳放在桶中,每年會有二%等比級數的酒蒸發,這就是天使分享(Angel Share);

而越高年分酒液剩下越

少、庫存成本也越高。

第二個原因,是單一桶(Single Cask)的產品,每

桶裝瓶往往在一兩百瓶到

五百瓶之間(根據桶型與

年分而論),酒廠會逐一

在瓶身上註記桶號與流水

號,獨特而單一,喝完一瓶少一瓶,某些特別出色的年分與桶號,便成為藏家爭相收購的依據,例如

麥卡倫的珍稀系列一九四

六年分,拍賣場上便有台幣一一七萬元的身價。

獨特酒標成收藏對象

第三個因素,是酒廠關閉後的蒐集性。像是二

0一一年決定關廠、並將

原酒全數賣出的日本威士

忌酒廠輕井澤。輕井澤近年在拍賣場大紅,主因在

於他選用了日本威士忌少

見的美國白橡木雪莉桶,

卻不失日本威士忌酒追求

「清正和遠」的細緻度,

有明顯的油質感及厚重的

酒體。由於量少質優,且在酒標上極花心思,例如「能」系列的傳統鬼面具、

武士圖案的「侍」系列、

以黑底紅字書寫的「命

水」系列等,都是投資者

及收藏家追求的目標;因

此在此次的羅芙奧台北秋

拍中,三十年的侍系列便

一舉拍得一八八萬元的好

價錢。

此外,去年剛在中國大陸以一套「Dalmore大摩

星宿系列」拍得台幣一一

00萬元,號稱全世界最

貴的威士忌——產自蘇格

蘭高地的大摩威士忌,一年僅生產四套,非常愛惜羽毛,自然也與輕井澤威士忌一樣,各自增加了被收藏的價值,商機無限。

當然,這些稀有的單

一麥芽威士忌價格會一飛

沖天,除了酒體品質好、

威士忌本身具話題性以

外,網路盛行的耳語快速

傳播、以及拍賣公司與藏

家間默契拉拾酒價也都有

關係。既然有商機,自然就有投機,威士忌指數的投資也就應運而生。

威士忌指數應運誕生

金融業界眼見全球愛

酒人士都開始瘋狂威士

忌的收購,Scotch Whisky International公司便搶先在

二0一一年底於荷蘭推出

「全球威士忌指數」World Whisky Index·WWI),這

家公司收藏上萬瓶的珍貴

威士忌,在蘇格蘭有自己的儲存倉庫,每一瓶身價都在好幾千歐元之譜,提供全套服務,替有錢沒閒

的威土忌玩家、收藏家、

甚至是買家,專注在高單

價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收藏

與管理,並透過全球正夯

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進出

買賣間獲取經濟報酬。

除了WWI之外,蘇格蘭威士忌指數(Investment Grade Scotch index·IGS) 也應運而生,這是由在威

士忌業界二十三年資歷

的Andy Simpson所成立,

他眼見單一麥芽威士忌

近年成長得不可思議,稀有老酒也越來越有價值,引起藏家不斷競逐,便與同樣做威士忌投資的Rare Whisk 101公司整合,架構了Rare Whisky Icon 100 Index(RWIcon 100)。

香港推出威士忌基金

RWIcon 100號稱是稀有威士忌之家,是全球酒

客、投資者、收藏家的新

標的,網站會先接觸供貨網絡、來源,並且詢問

專家了解這些威士忌的

估價,才公布網路指數。

因此他們的官網可以看

到RW麥卡倫指數、RW

輕井澤指數,甚至稀有威

士忌一百、兩百五、一千

等不同指數,以及威士忌

收藏家、威士忌投資者、

負面指數等等,可信度與準確度相當高。

除了這兩個知名的威

士忌指數外,香港Platinum Wines葡萄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Rickesh Kishnani也

開設了全球第一個威士忌

基金,新加坡也有類似產品,未來在中國的中歐基金,鉅派也都在籌畫中,預計明年推出。

看來威士忌投資夯到

不行,或許你現在便不難了解,為何四處都在收購老酒,甚至連到傳統市場

都可以看到「老酒收購」

的攤位。

買自己想喝的收藏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

內知名威士忌收藏家表

示:「在知名的《Whisky Magazine》上長久以來都有一頁專欄,威士忌指數基本上是仿照標普500那種指數型基金而生。在過去

十年來因為許多人投資葡

萄酒,所以有這種指數型投資,把級數

酒的價格變化

做成指數,再

按照指數做投

資。」

這位威上忌專家也指

出:「指數在威士忌這塊

的問題在於:過度著重拍

賣場的價格變化,但沒有

辦法提出威士忌指標的標

的。例如同一年分的麥卡倫價格有上下變化,那麼

原因是什麼?不像葡萄酒

有年分與酒莊作依據,還滿單純的。目前看來僅是

投資威士忌人們的個人喜

好,但是對於指數型投資完全沒有意義,所以要操作威士忌指數,最大的問

題在於如何綁定標的?這

個跟葡萄酒很不同。」其實,收藏威士忌的另一個好處是,記得買自己喜歡且想喝的,萬一輸了指數,至少還有老酒在身邊,遇到人生值得慶祝

的時刻便開一瓶與朋友共

享,其中蘊藏的涵義是金錢絕對無法取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24

拓荒時期美國老酒,因一部電視劇重劃世界版圖 波本威士忌 全球逆襲

2016-05-02  TCW

台灣瘋威士忌,指的是以麥芽為主原料的蘇格蘭式威士忌,然當原酒日益稀少,蘇格蘭與日本威士忌的價格在市場上持續飆高,是否還有其他的選項?過去曾因「禁酒令」讓出江山的美國波本威士忌已躍躍欲試,整裝待發。

「如果在天堂不能喝波本及抽雪茄,那我應該別去。」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說。正如俄國人看待伏特加,香檳之於法國,對美國人而言,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就是深植在他們血脈中的生命之水。

與西部牛仔、鄉村音樂並列美國拓荒時代的三大文化,波本威士忌這豪邁、強勁的酒,在我們印象裡,往往是西部片中,牛仔拔槍決鬥前,在吧台先灌下的那一杯shot。比起蘇格蘭威士忌,總是閉眼嗅聞,紳士般的品飲,波本威士忌顯得狂放不羈,像是欲揮拳重擊的拳王。這不僅僅是形象上的差異,也表現在味道上。

我們常掛嘴邊的威士忌,通常指的是蘇格蘭威士忌(Scotch),台灣是單一純麥威士忌第三大進口國,不只愛喝,對各大品牌如數家珍。但,對於波本,大家相當不熟。喜愛蘇格蘭威士忌的人,迷戀它悠長有層次,在口舌鼻腔之間次第展開的香氣餘韻。而波本威士忌直接、甜辣,喝下去像在跟你嗆聲一樣爆炸般的口感,總讓他們敬謝不敏。

近六年急速成長四〇%

「波本威士忌的沒落,是美國自己一手造成的。」國內威士忌專家林一峰說。「曾經,美國非常有機會主導世界威士忌的市場,卻因為頒布禁酒令,重擊國內製酒產業,反而讓蘇格蘭威士忌搶得先機,還讓加拿大威士忌也乘勢興起。」然這曾經被伏特加、蘇格蘭威士忌攻城略地,低迷三十多年的酒,卻在近年逆襲烈酒市場。根據《財星》(Fortune)雜誌報導,美國威士忌這六年以來的全球銷售,從谷底躍升成長超過四○%,而這態勢仍未見疲軟,二〇一五年的境內銷售又比一四年成長了七•八%,達到二十九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二十八億元)。而這場要收復故土的美國威士忌復興,竟源自一部電視影集。

影集重掀波本浪潮

梳著油頭、穿著體面西裝,男主角總是一手叼菸一手搖著「Old Fashioned」和同事聊天,《廣告狂人》(Mad Men)這部描述六○年代廣告人的影集,自二○○七年開播以來風靡全美。戲雖已落幕,但帶起的波本狂潮卻未停歇。人們愛上這齣劇,也一起愛上了過去被視為廉價或老派的波本威士忌與經典調酒。

這股熱潮推著波本威士忌的市占率及價格向前進,越是限量頂級款,越熱賣。如今,一支二十三年的Pappy Van Winkle波本威士忌,身價高達三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一萬三千元),已超越蘇格蘭陳年四十年的威士忌,成為威士忌迷心中的夢幻逸品。日本飲料龍頭三得利(Suntory)早一步看見這股蓄勢待發的風暴,於二○一四年以近一百六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五百億元)高價收購了二百多年的波本威士忌品牌:金賓集團(Beam Inc.)。威士忌業界人說,這也許是波本威士忌產業自禁酒令以來,最輝煌的時代。

一九六四年時,美國國會立法制定了波本威士忌的製造標準,簡而言之,有A、B、C、D四種規則。A代表美國(America),所有的波本威士忌必須在美國境內生產;B指橡木桶(Barrel),必須在全新、燒烤過的橡木桶中陳放;C是玉米(Corn),成分必須有超過五一%的玉米,其他如裸麥或小麥、大麥芽等穀物的比例則依據各家不同,且除了加水降低酒精度以外,不可再有任何額外的手法與添加物;D則是蒸餾(Distill)後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八○%,入桶的酒精濃度也不得超過六二•五%。

只用新桶 花樣卻更多

也因此,當我問到金賓(Jim Beam)的第七代傳人弗雷德•諾埃(Fred Noe),田納西州的傑克丹尼爾(Jack Daniel’s)算不算是波本威士忌?他斬釘截鐵的說:「不算,它在入桶陳年前用了楓木炭來進行過濾,多了這道手續就不能稱為波本威士忌。」而為什麼堅持要用新桶,而不是其他用過的酒桶來陳年?他則給了個耐人尋味的答案:「就像你喝茶,會用新的茶包,還是用過的茶包一直回沖?」然而有趣的是,本以為在這麼嚴格的法規之下,波本威士忌的風味應該極度受限,然在看了金賓琳琅滿目的系列,這才發現原來只要經過第一次的入桶手續,之後要二次過桶或做其他調味,只要在酒標上清楚標明工序即可,因此,波本威士忌能玩的花樣反而比蘇格蘭威士忌還多。

美國肯塔基州屬於大陸性氣候,夏熱冬溫,在沒有溫控的一般情況下,通常不會像蘇格蘭動輒熟成十五、二十年。加總這些因素,波本威士忌顯得辛辣、強勁,後韻短了些。對喝慣蘇格蘭圓潤醇厚風味的人來說,一時難以變心,但這其實是口味偏好的問題。「因為台灣一開始接觸就是蘇格蘭這種細緻風格,就像你原本不吃辣,炒那麼辣你就不習慣,但你如果吃得多了,也許就會喜歡上也不一定。」資深酒評、「藏酒論壇」網站執行長賴偉峰說。「我覺得台灣,其實更應該喝波本威士忌,」威士忌專家林一峰說,「你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台灣人偏愛的威士忌風味,多半有華麗香氣、酒體濃郁飽滿,性格強烈,而這不正是波本威士忌的特徵嗎?」波本威士忌,是否成為台灣、甚至是全球威士忌迷下一個青睞的對象?仍是未知數,但今晚不妨去酒吧點杯經典Old Fashioned,感受波本威士忌的老派魅力吧!

【延伸閱讀】波本威士忌vs.蘇格蘭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

產地:美國(95%以上在肯塔基州)原料:51%玉米,裸麥或小麥、大麥芽酒精濃度:蒸餾後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80%橡木桶:只能使用燒烤過的橡木新桶。如是純(straight)波本則必須陳放2年以上,入桶酒精濃度不得超過62.5% 製程:發酵過程中加入「酸醪」,多使用柱式連續蒸餾器添加:除了加水降低酒精濃度,其餘不可添加

蘇格蘭威士忌

產地:蘇格蘭

原料:主要使用大麥芽,其中只允許添加其他穀物的全穀酒精濃度:蒸餾後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94.8%橡木桶:必須陳放於橡木桶中3年以上,不限新、舊桶製程:如是麥芽威士忌,多使用壺式蒸餾器添加:除了水與焦糖色素(spirit coloring)之外,禁止添加其他物質

撰文者李莘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23

威士忌出夜場:占有率不足2%的壓力與動力

一家坐落於古羊路的日式燒烤店內,來自日本的師傅,專註且有節奏地翻動著串燒,煙霧彌漫的燒烤店內,客人們暢飲著英國、日本等地的威士忌,呈現出一幅熱鬧的電影場景。然而這樣的畫面,在上海這樣的都市中早已是常見的景象。

威士忌,這被稱為黃金液體的烈酒,總是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將其與“品味”、“成就”聯系在一起。中國快速成長起來的高凈值人群,給威士忌帶來了市場發展潛力。

誰飲威士忌

根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春玲的報告,目前中國中等收入人口超過1億,未來10年,中國中產總人口的比例可能達到30%~40%。此外,某英國雜誌在調研中國中等收入家庭情況的報告中也顯示,到2020年,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人口將超過4.7億。2020年的中國私人消費預計將從目前的32000億美元增長至56000億美元,中等收入家庭及富裕收入家庭消費將占中國整體消費的81%。

這一龐大、快速成長的群體已經在社會、經濟等不同領域中,逐漸顯示出不俗的影響力。

近日,在廈門進行的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威士忌高峰論壇上,諾萊仕國際貿易集團總裁李大偉分享了一組數據,諾萊仕旗下分布在50多個城市的200多家酒吧終端銷售數據顯示,單一麥芽威士忌在2013年消費是5017瓶,2014年是22874瓶,2015年是94762瓶,到了2016年,截至11月23日已經達到198360瓶。

“酒圈正在發生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已經從一開始的盲目消費,到現在的選擇消費,起初大家拿一瓶VSOP或者XO,可能不會關註它是什麽樣的品牌,但是在這一兩年的變化中,大家開始對品牌、對具體的品類有了明確的要求。這樣的事情首先發生在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李大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是客戶選擇產品,過去是產品選擇客戶。”

威士忌在中國其實也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帝亞吉歐自1920年開始深耕中國市場,旗下尊尼獲加黑牌被認為開啟了中國威士忌市場。但目前中國消費升級的潮流讓威士忌愛好者們已經不滿足於“黑方”。

“在洋酒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它會有個消費升級的過程,這樣的升級不是淘汰,而是多元化、多樣性,不斷被年輕的消費者接受。例如,這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因為它的屬性代表了現在年輕人的愛好。”李大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外,許多歐美、日本及中國臺灣的電影中,也不乏威士忌的身影。總是灌輸給人們,喝威士忌是一種成熟、優雅、有品味、富裕的生活方式。這無形中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選擇。

安東尼大約是在5年前進入洋酒行業的,此前是一名媒體從業者。現如今已經從最初的葡萄酒愛好者轉身為威士忌酒吧經營者,收藏著來自蘇格蘭、日本、美國等地100多種威士忌。

記者在找到安東尼經營的酒吧之前,在衡山路、複興西路、湖南路等一帶酒吧區搜尋發現,專營啤酒、葡萄酒,甚至夾雜各種酒類消費的酒吧不在少數,但像專註經營威士忌的酒吧並不算太多。

安東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威士忌吧相比較於其他類型的酒吧,會更加隱秘些。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中,並不算少。現在喝威士忌的年齡層次已經開始趨於年輕化,越來越多嘗鮮者也樂於嘗試單一麥芽威士忌。威士忌消費比較特別的是,一旦養成了消費習慣,忠誠度會相對較高。”

大中華區潛力

威士忌除了有產地的劃分外,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也可劃分為單一麥芽威士忌、調配威士忌等。單一麥芽威士忌是指完全來自同一家蒸餾廠、全部以發芽大麥為原料制造的威士忌。比起調和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對原料和工藝的要求更高、陳釀年份更久,也因此價格不菲。

洋酒巨頭帝亞吉歐在近幾年的市場策略中,不斷顯示以高端化引領消費升級,讓威士忌的影響力輻射更廣的企圖心。從其不斷強調發展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勢頭中可見端倪。

記者采訪獲悉,帝亞吉歐在全球範圍內有46家蒸餾酒廠,目前威士忌品類銷量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4%,未來新興市場將占整個消費市場63%,大中華區被認為是威士忌消費的最大潛力市場。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鎮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一方面現在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全球化,也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產品;另一方面海外遊的興起,也會助力威士忌市場滲透率提升。”

另外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來自東鄰的日本威士忌也是中國消費者杯中的新寵。三得利(Suntory)、日果(Nikka)、麒麟(Kirin)等品牌旗下眾多威士忌,均頗受好評且被熟知。

2015年,日本成為僅次於英國和美國的中國第三大威士忌進口來源國,貿易總量達到32.4萬升,貿易額超過271.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0%和20.2%。

日本威士忌傳承了蘇格蘭威士忌的傳統,也受到戰後美占時期美國波本威士忌的影響,口感清澈爽口,又迎合了東方人的口味。無論是對資深飲者還是初窺門徑的新手都非常合適。此外,近年來日本威士忌屢次獲得國際獎項、聲名鵲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慕名嘗試,銷量自然水漲船高。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相比,進入中國大陸地區不到20年的威士忌還是相對小眾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雖然有巨大的爆發潛力,但與臺灣相比,大陸消費者飲用威士忌顯然未成氣候。

談到威士忌市場,臺灣的重要性不遑多讓,它不僅是全世界人均威士忌消費量最高的地區,同時也是單一麥芽威士忌銷售比例最高的市場,單一麥芽的消費量占威士忌總消費量的50%左右。

Larry是一名來自臺灣的資深威士忌愛好者,擁有16年的威士忌品鑒經驗。因為工作時常往返兩岸間,強烈感受著兩岸威士忌文化的差異。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臺灣的洋酒市場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幹邑進入的時間最早,所謂先入為主,所以第一階段是幹邑的天下。幹邑的口感很甜,而且送禮會顯得比較高檔。

隨著威士忌的出現,洋酒市場進入到第二階段,而且威士忌當時非常符合臺灣年輕人的口味。

第三階段則屬於分眾市場,消費者變得更加成熟,他們會選擇自己鐘愛的威士忌,並逐步從調和型威士忌轉向單一純麥威士忌。“但在大陸的應酬交際中,白酒一如既往是最佳的社交潤滑劑。”Larry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事實上,目前在整個巨大的中國酒類市場中,洋酒的市場占有率不到2%,而同為蒸餾酒的白酒卻占據了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消費者的日常飲食習慣當中,洋酒沒能成為首選。所以如何走上餐桌,成為佐餐酒?

“臺灣與大陸相當接近的飲食習慣,以及文化風俗對於大陸發展威士忌市場具有借鑒意義。”朱鎮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洋酒在大陸市場高度集中在福建、廣東、江蘇以及上海,這四地市場,占據了中國洋酒83%的銷售量,89%的銷售額。”

他進一步分析道,“中國人不是一個均一的群體,市場規模和複雜的人口結構,使中國不同的地方有著完全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此外,不同種類的酒,在國內市場的消費驅動力和消費場合上,更是差異巨大。”

走出夜場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及亞洲總裁費毅衡在峰會上表示:“全球經濟的影響會減少中國威士忌的進口貿易量,但同時消費者升級也是一個因素,根據帝亞吉歐統計,威士忌高端消費領域在不斷擴大,相比較低端威士忌消費正急劇收縮。”

與此同時,記者在采訪中也獲悉,一線城市的消費潮流正在影響二、三線城市,越開越多的夜店和基礎設施的大舉建設,成為二、三線市場逐漸成長起來的信號。

這些地方的消費者正如十多年前上海、北京剛剛接觸威士忌時那樣,按照帝亞吉歐的高端化策略,他們將在未來經歷從黑牌、金牌再到藍牌的消費升級,並成為威士忌消費的中堅力量。

具有多年經營終端酒吧經歷的李大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酒吧中,甚至一線城市中也會有,威士忌的喝法比較原始,加紅茶、可樂等等。可這並不是對威士忌的‘褻瀆’,而是威士忌的入鄉隨俗,無論是水、茶還是可樂,消費者仍然能夠聞到威士忌原有的香味。”

他繼續補充道:“這其實說明了人的味蕾是需要訓練的。就像當初葡萄酒剛進中國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口味酸酸的,喝的時候也會兌上其他的飲料。我認為威士忌在調配之後,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消費者會逐漸接受並進入到威士忌的世界。”

而值得註意的是,洋酒在中國十幾年的發展中,主力“戰場”集中在夜場消費,包括酒吧、夜總會等。

“這一直是個挑戰,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渠道去接近消費者,比如開發綜合體驗中心尊邸、做電商或跟遊輪合作。新渠道不會取代舊渠道,但會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我們一直想改變的一點是,蘇格蘭威士忌在不同的場合都可以飲用,而不只是夜店。”朱鎮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總之,無論從人均所得,還是同文同種的臺港烈酒發展趨勢來看,威士忌具備了成為中國內地市場新寵的必備條件,未來就看成長速度有多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