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電三十三年員工的血淚控訴 揭開 台灣核電廠 不能說的8個祕密

2012-03-26  TWM



這是來自台灣核電廠內部員工的第一手爆料!

李桂林,一位台灣少數參與核一、核二建廠到正式運轉的台電元老級員工,在長達三十三年的工作生涯中,親眼目睹核電管理的種種謬誤,甚至自己都因長期暴露在 輻射之下,而失去了健康。

對於李桂林的種種控訴,台電卻以全盤否認「職業傷害」的態度回應;或許,台電要防衛的不僅僅是個人賠償金的問題,而是背後攸關全民健康,更不可告人的核能 安全祕密。

口述‧李桂林 整理‧張瀞文(編按:台灣核電的運作風險,在官方與民間各持己見的情況下,如今,終於有來自核電廠第一線工作員工的真實見證。溼冷的三月天,我們兩度拜訪 李桂林位於新北市三芝山上的家中,聽他詳述在台電工作三十三年所見、所聞的怪狀。

二十七歲進入台電,直到六十歲退休,李桂林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在核電廠內「跑現場」,他首度透露了很多「台電不願公開的祕密」。或許,在我們每天使用廉價 電力的同時,也該重新省思,我們要為後代的子孫留下怎樣的未來?以下是李桂林的第一手告白。)過去三十三年(一九七四到二○○七年),我一直在台電工作, 尤其在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年,我親自參與了核一、核二兩座電廠、四部機組從建廠、裝機、測試、試運轉到正式運轉的過程,這在台灣核能界恐怕前無古人、後 無來者!

核一因為是台灣第一座正式運作的核電廠,當時幾乎天天出問題,我因此每天接到檢修聯絡書,必須進到輻射劑量很高的地方進行維修。在一九七七到一九八四年, 這二千五百多個日子裡,我幾乎天天「與核共舞」。

祕密一:防護衣只能防汙 無法防輻射核電廠因有輻射,外人很難一窺全貌,我則因為長期待在那裡,看到或是聽到不少外界從來都不知道的荒謬問題;同事之間彼此心照不宣,但卻不會公開 談論,我想我應該讓大家知道,很多核電廠裡頭不為人知的祕密。

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核電廠內部的實際情形,很多人都以為穿上「防護衣」就可以防止輻射,今天我就告訴大家,「防護衣是防汙染,不是防輻射的」。

要防輻射有三原則,第一就是「屏蔽」──擋起來;第二個是距離──盡量遠一點;第三個是時間──盡量縮短時間。這就是防護的三大原則,而我們一般看到的黃 色防護衣其實僅是綿織品,它的功用就是防汙染,真正要防輻射則需要鉛毯。

我在核電廠工作時,我與夥伴們也曾經像日本福島勇士一樣,先在外頭演練,再進到高輻射地區做短短幾分鐘的維修。我曾經穿過兩層防護衣,也有人曾經穿過三 層,但是包括帽子、鞋子、衣服整套的防護設備,僅是防汙染、防粉塵,目的是讓你不要把輻射帶出來,並沒有防輻射的效果。

祕密二:員工維修時 反應爐竟不停機另外,我有多次進入運轉中的反應爐附近維修,其實運轉中的反應爐裡頭是又熱又有輻射,相當難受,甚至還有對人體傷害最大的中子。反應爐運轉 中與不運轉,輻射的劑量差別超過百倍,所以照理說,如果有損壞,一定要停機才能維修。

但是當時我們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整個發電機發電的瓦數要降到標準的十分之一(發電機是六十三萬六千瓦要降到六萬千瓦),相當緊急時才會「停機」進 去維修,因為若是停機十小時,台電一座機組損失就至少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台電講求的是「運轉效益」,運轉是為了賺錢,大部分時間是不輕易停機維修的!

祕密三:找散工、遊民洗高汙染反應爐福島核災後,有人探討日本核電廠雇用臨時工,為反應爐進行停機檢修、清洗的問題,這種「核電廠吉普賽人」,台灣也存在 過,這真的很可怕。

核電廠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歲修或是添加原料時,要開蓋刷洗,裡頭很髒要清除,通常一次需要二、三十個人清洗,但是那裡輻射量很高,核電廠員工都沒人敢清洗, 所以都是找外面的人來洗。

我記得,我在核一廠時,那一、兩年核一廠剛好正要進行大歲修,當時的兩位主管就到台北橋下去找散工、遊民,以高一點的價錢,用九人座的車把他們載到核電 廠,讓他們清洗打開的反應爐,聽說很多人都被汙染得很厲害。

這些人沒有登記也沒有資料,你去查,他們(台電)絕對不會給你那些資料,他們甚至會跟你說「沒有這回事」,我們員工大家「心知肚明」,但都不敢公開談論。 但是我是親眼目睹那些車子一輛輛載著外頭那些人來清洗,當天給現金,快下班時再把那些人載走。

一直到一九八○年我到了核二廠工作,都還持續聽說找零工、散工來清理核反應爐的事情,當時做出這樣提議的主管後來還高升,他們可以說是台灣「核電廠吉普賽 人」的原創人!

不過後來訊息逐漸開放,核電廠也不敢再找臨時工來清洗,而改採發包方式處理。現在核電廠清潔都由民間的榮福公司來承包,據我所知,這些外包廠商找來的清洗 工依然大多是無業、急需用錢,或是領有殘障手冊的弱勢族群。他們大都不知道核輻射的危險,而這些重大檢修、添料等開蓋後的清潔維修工作,核電廠的人是不做 的。

祕密四:徒手撿輻射零件 釀血液病變雖然台電一直強調,核電廠輻射很小,但其實核電廠裡頭,包括水位儀器等,因為有輻射的水流過,或是輻射水的水蒸氣冒出來,所以會有很高的輻射 值,這些儀器或是設備如果故障會開請修單,這些請修單分配到負責的單位,通常比較資深的股長自己都先把這樣的工作推出去,讓其他人去做。

有一次就曾經發生,有位反應器儀器股股長,當大家在維修時,有人不小心讓一個放射性很強的小切片彈出來掉在地上!當時大家都嚇得目瞪口呆,避之惟恐不及, 但是這位股長竟然自告奮勇,沒有戴手套,光著手就把這高放射性物品撿了起來,還說「這有什麼好可怕?」當時他不以為意,以為沒事,但是幾年以後,他調到我 的訓練中心當維護組長,有一天他跟我說,「他血小板從正常的二十幾萬降到十五萬以下,血液也出了問題!」之後這個人移民到美國,情況怎樣我也不知道了。

祕密五:零件損壞竟到光華商場買來換還有一次也很離譜,就是在核一廠的時候,有一次有個微動開關壞掉,一時之間找不到原廠的零件替換,所以有人就跑到光華 商場買了一個同規格的東西裝上去。

其實這個零件是必須要向美國奇異原廠訂購的,但是核電廠人員為了求方便,並沒有按照標準程序去處理。

你知道到光華商場買與向原廠訂購有什麼不同?這就是品管、標準程序的問題,原廠在品管上都很嚴格。當初這些大廠會用這樣的零件,以及設計一定有道理,而更 替不同的零件,短期或許可以替代,之後就會因為品質差異而產生誤差。

祕密六:核二曾發生大規模輻射水外洩核電廠其實陸續有大大小小公安事件,其中位於新北市石門的核一廠,在一九九一年二號機管路曾發生漏水而停機。核二廠則 在九三年的大修作業嚴重違反工作規定,導致三名工作人員感染超量輻射。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廠,二○○一年也曾發生台灣核能史上「處熱待機狀態的一號機電力 全失超過二小時」,依照核能事故分級,已經成為「無放射性物質外洩的第三類緊急事故」,堪稱台灣核電史上最嚴重的核安事故。

這些都是外界已經知道的,其實在核二廠開始運轉不久時,就曾經發生輻射水外洩事件。我記得當時是因為有名美國奇異來的工程師,檢查水閥後忘記把水閥關緊, 等到下班大家都回家了,含有大量輻射的水沖開了閥門,水逐漸流出,後來漫了一地,甚至擴大到整個廠區。

由於大家都不知道,隔天一上班,大家踩到水後走來走去,將輻射水帶到各處,最後導致輻射水把廠區都汙染,這件事是發生在一九八○年核二廠啟用不久之後,由 於當時還在戒嚴時期,外界並不知道這次的公安事件。

祕密七:燒低階核廢料 已將輻射擴散另外,核電廠常常要用到石綿、擦拭布及維修工具,這些東西本來是沒有輻射的,但是接觸汽機設備後,就會變成汙染物,加上員工穿的防護衣等,這 些東西是耗材,也是所謂的低階核廢料,經年累月下來越來越多,占的空間越來越大。剛開始這些低階核廢料都是放到蘭嶼,後來蘭嶼放不下了,就將這些東西打 碎、壓縮,放到台電減容中心處理。

北部的台電減容中心就在核二廠廠區靠近北方處,會有車子定時將低階核廢料從核電廠運載到那邊燒掉。我們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原本被輻射汙染的東西經過 燃燒,還是會有輻射,甚至排出的煙一樣會有輻射。雖然台電透過過濾及稀釋兩種方式降低燃燒後煙霧的輻射量,但是經年累月的燃燒,釋出的輻射量也會慢慢累 積,造成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祕密八:核廢料無解 乾式儲存更可怕核電廠到底有沒有危險?我要說的是,如果按照很嚴謹的步驟及法規去運轉,其實運轉中的核電廠,大致上還算是安全的,但是問題在運轉之後所剩 下的高階核能廢料,因為這些核廢料沒有辦法處理。

過去美國賣電廠給我們時,曾經簽契約,契約上有講,美國要幫我們處理核廢料,但是後來呢?美國賴帳,台電也曾經想把核廢料運到北韓或中國處理,但是現在國 際公約規定核廢料不能境外處理,所以境外處理已經沒希望。我們的核廢料沒辦法運出去,也沒辦法自己處理。

至於現在台電說要做乾式貯存槽,其實美國已有在做,但由於還是有氧化現象,幾乎都是搞得一塌糊塗,所以乾式儲存美國都做不來,台灣怎麼有能力做?那都是騙 人的,台灣如果真的要做,沒多久一定會出事情。

台灣是個沒有核能產業的國家,那些人(台電)還說絕對沒有問題,講那些話簡直是沒良心!

另外,大家可能都以為核電廠只要除役了就不會有輻射問題,其實那是大錯特錯。核電廠就算除役,還是要有人在裡面監督它運轉,繼續把它冷卻,天天監督輻射線 和汙染,不僅外人不能進入,還必須有人二十四小時在裡面值班,監視這些核燃料棒。因此就算核電廠除役,那塊地方也已經不能做其他用途了,等於是廢掉了,幾 乎就是那片土地從台灣地圖上消失一樣!

還有,不僅核廢料我們沒辦法處理,核四也應該馬上停掉。核四雖然是我們向奇異訂購的,但是反應爐卻是奇異向日本訂購的,但從福島核災之後我們可以看出,日 本核能產業還是不夠成熟的,整個核四的系統整合成熟度也還不夠。台灣核能人才本來就相當稀少,甚至過去的清大核工系都改名字了,台灣幾乎沒有可以把核四反 應爐和這些系統整合的技術與人才,核四如果貿然運轉,那才真的可能萬劫不復。

李桂林

出生:1946年

經歷:台電員工,曾參與核一、核二建廠到正式運轉學歷:台中私立光華補校結業

家庭:育有二子

台電:

反應爐穴清洗作業已改機械化作業針對台電前員工李桂林的指控,本刊向台電查證,該公司表示,核電廠防護衣只是最基本防輻配備,只要進入管制區就必須穿著。 另外,核能電廠是在機組大修時,才清洗反應爐穴及爐蓋,且清洗之工人為電廠年度包商人員,並由廠內員工陪同監測監護與檢驗。前述清洗作業目前均已改為機械 化清洗,不足部分才輔以人工清洗。

至於減容中心,台電表示,該中心完全符合原能會與環保署規定,並有完善的廢氣處理系統,營運以來並未發現輻射擴散。

另外,台電表示,李桂林於1977年10月核一廠裝填燃料後才開始接受職業輻射暴露,但在此半年之前即已經台北榮總診斷罹患「慢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並不符職業病認定之暴露與疾病的時序要件。該案目前正由司法程序審理中,台電已依法提呈相關證據供法院審酌,並靜候司法裁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5

台電退休員工揭露:一號機「震動」存在近三十年 核二螺栓斷裂疑雲 台電沒說的真相?

2012-5-21  TWM

核二廠「錨定螺栓」斷裂事件,事發近六十天後,台電終於公布原因。不過整起事件並未因此釐清,疑雲反而有 越滾越大之勢。台電退休員工直指,應是水槌作用長期引發震動,加上金屬疲勞,導致七根螺栓斷裂。學者建議台 電應請國際專家會診,提出合理解釋。
撰文•張瀞文 五月十四日,原能會召開第四次的核二廠一號機錨定螺栓斷裂專家諮詢會議。在當天的會議中,台電表示,螺栓
斷裂的三大原因主要是材質有問題、安裝不當,以及階段性腐蝕環境共同作用所致;裂紋初期應該是由應力腐蝕龜
裂造成,後期裂面成長則是因金屬疲勞所主導,最後導致斷裂。
這是核二廠螺栓斷裂發生至今約兩個月後,台電首度對外承認「螺栓斷裂與腐蝕有關」。 但是對於台電的說法,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這只能說是螺栓斷裂機制的分析,斷裂背後真正那個
「力量」來源,台電還是沒講清楚。

由於台電一直強調,核二廠一號機停機期間「每天至少損失五千萬元」。環保團體擔心,在五月十八日原能會對 外召開聽證會後,可能會讓台電過關,台電也會搶在這個月月底立院休會前,進行專案報告,然後就闖關申請,讓 換了反應爐基座螺栓的核二廠一號機重啟運轉。

儀器壞?台電退休員工駁斥對於台電提出螺栓斷裂的三個理由,曾經親自參與國內核一、核二廠建置,同時在台 電服務超過三十年的台電退休員工李桂林則予嚴正駁斥。

李桂林表示,台電提出的三個理由當中,「安裝不當」就是把責任推給原廠奇異以及顧問公司貝泰;第二點「材 質問題」就是指「螺栓製造過程有問題」;第三點「階段性腐蝕環境」就是「大環境所造成」。若按照台電的說法
,針對「螺栓斷裂」,台電一點責任都沒有。
李桂林說,從這次斷裂的螺栓都在內側且位置上互為對稱可以清楚說明,螺栓斷裂原因主要是來自於震動。 另外,李桂林更語出驚人地表示,「核二廠一號機的震動問題,已存在近三十年。」水槌作用引發震動? 李桂林回憶當年在核二廠裡工作情景說,「以前在沒有地震的情況下,核二廠地震儀器上也曾有過○•二G多的
震動訊號出現,當時(在一九八○年左右)大家都當成是一般雜訊處理,並沒有特別在意。」李桂林分析,當反應
爐要停機,模式開關由熱停機轉到冷停機時,系統的設計會有RPS(反應爐停機系統)再驗證的動作。

所謂的「再驗證」就是「控制棒再急停一次」。由於冷停機時,反應爐一直到頂端都灌滿水,這時底部因急停所 產生接近二七○公噸的重力往上,撞到反應爐頂部,產生反彈波來回震盪,就是所謂的「水槌作用」。

上下的反彈波會造成相互撞擊,且撞擊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力道會越來越強。李桂林表示,當年在核二廠內工作 時,也曾經站在管路上,感受過這樣巨大聲響的震動。
但是當年他並不清楚是反應爐冷停機造成「水槌作用」,一直到累積多年經驗後,才了解到這樣的威力。 李桂林推測,核二廠接近除役年限,錨定螺栓已出現金屬疲勞,再加上水槌作用的加乘,是造成反應爐內圈七根
螺栓斷裂的主要原因。

對於李桂林「水槌作用導致反應爐內部出現劇烈震動,進一步造成反應爐基座內圈多根錨定螺栓出現斷裂」的說 法,原能會核能管制處處長陳宜彬表示,「任何原因,原能會都會追查,但水槌作用應該不會是原因。」
斷裂螺栓應送國際鑑定 李桂林也強調,因反應爐裡頭冷卻蒸汽的乾燥器是焊接上去的,「水槌作用」也不排除會震裂乾燥器。如果乾燥
器有裂縫,那蒸汽將夾帶水分進入到汽機當中,就會形成「水刀」,侵蝕汽機運轉的葉片。

至於葉片被侵蝕的後果,輕則葉片受損;嚴重的話,如果在運轉中造成葉片斷裂,那麼斷裂的葉片可能會打穿反 應爐汽機的殼,進一步造成含有輻射的蒸汽外洩,情況將相當危急。

經營大地工程的專業工程師王偉民分析指出,台電目前對螺栓斷裂原因指向安裝不當與材料瑕疵,但這無法說明
為何斷裂螺栓都集中在內圈?也無法解釋為何斷裂螺栓位置呈南北、東西的對稱性。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張武修建議,台電除了把斷裂的螺栓送到國內核研所鑑定外,應該進一步將斷裂螺 栓送到歐洲AREVA(全球最大的核能工業公司)等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做鑑定,並商請國際核能協會相關專家來 台灣會診。畢竟「錨定螺栓」斷裂事件在全球核能界絕無僅有,台電在處理上必須更周延,才能使民眾安心。

水槌作用    慣性動量驚人水槌作用(Water?Hammer),或稱水擊。意指水流於長管路中流動,此時若將管路下游 之閥門快速關閉,水流之流動具有慣性動量,因此水流之慣性動量持續往前推擠,造成管內壓力急速上升,導致管 路受到破壞。

水槌作用大小視發電水路之流量與水頭落差(指管路兩頭落差)而定。瞬間流量與水頭落差愈大,造成流速愈快
,相對地水流的慣性動量愈大,產生水槌作用所造成的巨大壓力更是驚人,有可能造成設備的損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3

建商和房仲賣屋時不能說的祕密 購買捷運宅 最常忽略的四大迷思

2012-5-21  TWM



「捷運、捷運、捷運,你的名字叫增值!」這已是台北人買房時最大的共識,正因為如此,攤開房地產分類廣告,許多房子都以捷運宅為訴求。

但在美麗的話術包裝下,其實暗藏玄機,稍一不慎,就容易誤買被過分高估的捷運地雷屋。逐捷運而居,千萬要 睜大眼睛。

撰文•李建興

「近捷運板南線,二字頭房價輕鬆入住,三十分鐘快速進入台北市中心!」「雙捷運效應,低價搶進未來捷運宅
!」只要一談到賣房子,無論建商、房仲或賣方,都設法藉由捷運鍍金,讓房子賣到好價錢!

但同樣都標榜「捷運宅」,有的可以三年漲一倍,有的房價仍不動如山,讓買主吃了悶虧。這樣的心情,住在新 北市的上班族Tony感受尤深。
迷思1:距離定義惹爭議 得以步行時間與動線距離雙重把關三年前,剛從南部北上工作的Tony,為了尋找一個方便通勤的好住所,決定沿
捷運找好房。人生地不熟的他,從諸多房地產廣告中,挑了一則標榜「雙捷運站效應」的物件,和屋主才談了一、兩次,議定了個心儀的價錢,就準備下訂。

但有一天Tony心血來潮,想要體驗與捷運為鄰的滋味,從其中一個捷運站口試著走到他未來的家,沒想到花了十 多分鐘,穿遍了大街小巷,才在遠方發現自己的房子。回程時故意改選別的路徑,看看是否會離另一個捷運站較近,不幸的是,又歷經十幾分鐘才滿頭大汗地到達捷運站。他氣急敗壞地找賣方理論,「你不是說雙捷運站嗎?」沒 想到屋主竟說:「是雙捷運站啊,但指的是到兩個站一樣距離,我又沒說走多遠?」Tony最後賠了押金收場。現在 一提起買房經驗,他總是疾呼:「別被捷運騙了!」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嚴格說來,賣方 並沒說謊,問題出在捷運宅並沒有統一的認定標準,再加上購屋者對於捷運的資訊掌握不足,而導致許多模糊空間。

另外在建商、房仲強力包裝下,買方沒被充分告知,認知出現極大差異,甚至誤觸地雷,「其實大家忽略了,捷 運宅美麗的話術下,其實是有『眉角』的!」張欣民提醒,看到以捷運為訴求的房子時,「小心!別以為統統是黃 金!」他指出,雖然有捷運一定是加分的,但加的分數南轅北轍。如何破解捷運宅廣告美麗的外衣,看清真面目,是所有捷運族必學的一課。以下即是本刊整理多位地產及鐵道運輸專家的意見,點出購屋者最常落入的捷運迷思。

首先是「距離的迷思」。正因為捷運能鍍金,因此當買主上門時,賣方最愛提的,就是靠近某捷運站。甚至一攤 開預售案地圖,在巧妙的描繪下,從圖上目測,會讓人以為房子離捷運很近。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捷運族所能忍 受的合理距離,普遍以走路七分鐘、距離三五○公尺內為限。反觀房仲、建商,卻多半以五百公尺為上限,還不乏 把空間拉大到一公里,顯見消費者和建商、房仲對捷運宅的定義,標準差很大。

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指出,有些賣方講的距離是直線距離,但實際動線走來卻要花上兩、三倍時間,一旦超 出黃金距離,不但買氣和價位相去甚遠,甚至連銀行放款成數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消費者買房時,一定要實地 勘察,拿步行時間和距離雙重把關,以免權益受損。

另一類為「假雙捷運」。葉春智指出,由於捷運站比比皆是,不少物件標榜自己是兩條捷運交會的雙捷運站,或 介於兩站中間的雙捷運房,以凸顯房子的價值高於一般捷運宅。但陷阱在於,所謂介於兩站之間,往往未如想像中 的位於站與站間的中間點,反而是距離兩站都遠,只不過距離相當。

迷思2:路線設計兩樣情 謹防高架、支線及迂迴捷運線第二是「硬體的迷思」。

張欣民指出,一般人看捷運,往往忽略硬體設計的差異,但這卻是最容易被賣方糊弄的關鍵元素。「高架或地下捷運,對房市產生的效益就大不相同!」他表示,由於高架線容易造成噪音和景觀障礙,房價遠不及地下捷運站。

另外,某些捷運設有延伸支線,但往往得經由主線轉乘,偏偏支線班次較少,搭乘的便利性就不如主線。拿新店 支線上的小碧潭站來說,年運量只有鄰近主線上七張站的七分之一。而新莊線和蘆洲線雖然都不是支線,卻由於進 入台北市後匯成一線,因此列車必須錯班行駛,使得候車時間要比其他線多出一倍。

有趣的是,就連新莊線和蘆洲線也呈現價值差異。張欣民指出,由於新莊線路線迂迴,由新莊進入台北市中心,得先北行至三重以及北市的民權西路,再往直角轉南接到忠孝新生站轉車,足足繞了一大圈,相較於順向的蘆洲線,效益減半。

「捷運通車後,對蘆洲的房市助益反而比新莊大!」當地的房仲業指出,多數新莊通勤族不願繞遠路,反而循舊 模式,搭公車前往板南線新埔站轉搭捷運進城。算一算,同樣到台北車站,搭新莊線要經過十站,板南線卻只要四 站,「買捷運宅通勤最好避開迂迴線!」

迷思3:全台充斥類捷運   捷運血統純不純正   

效益「差一氣」第三是「類捷運迷思」。台灣鐵路局局長范植谷指出,為了解決經費不足問 題,在交通部主導下,部分都市採取以台鐵捷運化或輕軌捷運等耗資較少的方案替代。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 馨認為,「這種所謂的『類捷運』,通勤效果與血統純正的『正捷運』是有落差的!」以台鐵捷運化為例,其站距 較大、列車班次密度低,相較於捷運每三至五分鐘一班,台鐵捷運化少則八分鐘一班,多則半小時,因此台鐵捷運 宅通常不會是捷運族購屋的首選。

永慶不動產新竹關新加盟店經理邱慶瑜,就以今年剛通車的台鐵新竹六家線為例,這一、兩年當地建商紛紛掛上「捷運建案」之名大作宣傳,但由於六家線班次每半小時一班,人氣不如預期。

迷思4:時間認知有落差 用行銷話術包裝偏遠路線 第四是「時間的迷思」。「××分鐘進到台北市!」這是許多新北市郊區捷運建案最常用的行銷話術。以機場捷運為例,號稱三十五分鐘就能從機場到台北車站,但關鍵在於,機場捷運分直達車和普通車,前者三十五分鐘直通台北車站,但只停其中幾個大站,並只行駛到機場。若買房在機場以南到中壢路段,搭直達車後還得在機場站換乘普通車。至於站站都停的普通車,從中壢通勤到台北得花上一個多小時,對於通勤北桃間的乘客,還不如搭高鐵和台
鐵。

另外,隨著各大都市紛紛規畫出中長期的捷運藍圖,也讓不少建案拿來大作文章。但徐佳馨認為,由於未來路線 常受經費、環評因素左右,輕則延期、改道,重則停建,因此買捷運宅最好選擇既有或已經動工的路線,免得增值 不成反套牢。

小心捷運宅

4種包裝話術!

——買捷運宅該問建商、房仲 與賣方的8大問題
話術1 捷運通車在即, 把握最後一班列車 該問建商的問題
1.是正統捷運,還是台鐵捷運或輕軌捷運?

2.正確動工或通車時間是? 判斷 台鐵及輕軌等類捷運,雖仍有加分作用,但效益不如正統捷運,拿捏房價宜慎。 遠期路線不確定性高,莫急進,宜選近期通車或已動工的標的。
話術2 進台北市××分鐘, 低價買進捷運宅
該問建商的問題

1.需要換車或轉車嗎?

2.進台北市是指進台北市境內還是市中心? 判斷 有些郊區捷運非一線進市中心,須多次轉乘,宜將轉乘時間加計。 而快速進台北市,必須確定是進市中心,否則效益減半。
話術3 雙捷運站宅, 價值倍增 該問建商的問題
1.到兩個捷運站各距離多遠?

2.若為兩條捷運交會,是否會設站? 是否為共構站?
判斷

距兩個捷運站皆須在7分鐘合理距離內,才有價值倍增效應;而部分雙捷運線交會,並不設站或不是共構站,亦不 具加成作用。

話術4 當捷運的主人, 近××捷運站 該問建商的問題
1.實際動線距離(非直線)多遠?

2.步行距離多久? 判斷
最好鎖定在 動線距離350公尺至500公尺,且走路7分鐘內。 清楚辨別捷運血統—— 台灣現行四大捷運系統比較 都市捷運
特色

站距:1-1.5公里 候車時間:3-8分鐘 搭乘便利性:高
缺點:施工期長,易造成交通黑暗期。

台鐵捷運


特色

站距:2-4公里 候車時間:8-30分鐘 搭乘便利性:中 缺點:採對時班次,易誤點。 輕軌捷運
特色

站距:0.5-1.5公里 候車時間:3-8分鐘 搭乘便利性:最高
缺點:施工期最短,但車速慢,與公車類似。 機場捷運
特色

站距:2-2.5公里 候車時間:5分鐘 搭乘便利性:中
缺點:以遠距接駁為主,票價較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5

研究報告沒說的鴻夏戀解讀

2012-9-10  TCW



九月初,日本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將來台與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洽談,到底鴻夏戀會不會有結局?萬一破局,會對於鴻海有何影響?

巴克萊資本董事總經理楊應超從二○○○年研究鴻海,擔任過香港上市公司財務長,處理過跨國購併與談判,到現在被業界稱為最了解鴻海的外資分析師,他如何看待鴻夏戀未來的發展?以下是楊應超的採訪紀要:

面板,鴻海成長全看它郭董能邊講兩小時,邊畫對手地圖

郭台銘在三月時跟我談話時有提及,他認為面板是鴻海集團未來成長最重要的零組件。設立群創開始(編按:群創成立於二○○三年)他就對面板產業很注意,現在無論是電視、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最重要零件是面板,所以他非拿下面板不可。

跟我談話時,還一邊攤出日、韓面板廠的地圖,畫出三星、LG Display、夏普等,每一家的產能、產品線、稼動率與擁有世代線,整整講了兩個小時,瞭若指掌的程度直逼面板分析師。

這顯示,郭台銘想介入面板產業思考已久,只是在等待出手的機會,並非胡亂出招。郭台銘認為,現在面板廠雖然賠錢,但是全球面板廠新開出產能有限,他預計,兩、三年就會達到供需平衡,所以不擔心虧太多。

鴻海與其他EMS廠的差異是,它賺的不是組裝的錢,而是零件的利潤,從早年做PC主機板到現在蘋果訂單邏輯都一樣。

這場鴻夏戀從三月至今,已經五個月,可看出郭台銘在這場談判裡已經由被動轉向主動。

談判,是郭董被忽視強項突然離開,宣告他已摸清夏普底線

上週(編按:八月三十日)他突然離開日本的舉動,就是宣告他已經摸清楚夏普的底線。想想看,原本急切掏錢的買家突然翻臉走人,急的一定是賣家。

觀察鴻海入股的公司,都是以拿到主導權為前提,這次也相同。回台灣後,在奧田還沒來之前,郭台銘宣告自己的底線,入股價格與比例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沒有經營權,他是不會有興趣。

外界都認為,郭台銘的優勢是在鐵血執行力與成本力,都忽略了他另一個強項:談判力。鴻海購併經驗豐富,每一次的購併他都可以花最少的代價取得主導權,創造鴻海最大利益。

這次連日本人都不得不到台灣和他談判,可顯示他厲害之處。

我觀察他談判手法:第一、他熟知對方需求,依對方要資金、訂單、客戶,或者是管理方式出招,就像玩橋牌得依照對手與局勢出牌。

第二、他擅長放大自己的優勢。這次夏普需要資金與出海口,他知道自己能改善夏普的營運方式。所以日本銀行團給夏普融資的條件就是鴻海要入股,意在加入一些 新的管理團隊讓夏普可以轉虧為盈,銀行增加了郭台銘談判的籌碼。打個比喻,曾有人問柯林頓登山最重要是什麼?他回答的不是儀器裝備,最重要是帶領的人。

第三、談判很常是零和遊戲,郭台銘會把餅畫大,自己拿取最大的一塊利益,但是也不忘留給對方一些好處,才能夠繼續合作。

結果,一定照郭董心意走這是近年最佳投資,拖越久越有利

雖然這場合資案風風雨雨,我依舊認為,這是鴻海近年來的最佳投資。

夏普是鴻海長期布局面板技術的關鍵,攤開蘋果面板供應商,夏普是唯一一家,iPad和iPhone都有做的非韓系面板供應商,三星與蘋果的競爭激烈,未來蘋果勢必會擁抱非韓系廠商,鴻夏戀不僅僅讓鴻海緊抱蘋果訂單,還可以往上技術升級,提升獲利。

未來最有可能的發展,我認為,郭台銘會取得夏普經營的參與權,至於參股多少,不是重點。

至於雙方談妥的時間點,外界認為本週(九月初)夏普社長奧田隆司來台雙方將達成協議。我個人認為未必,除非日方全盤接受鴻海條件,不然拖越久對郭董是越有利。

科技產業是個弱肉強食的環境,比的是誰的籌碼多,現在局勢對郭台銘有利。

對於郭台銘來說,不入股夏普,鴻海最差就是回到原點,沒有金錢上的損失,買堺工廠也是他個人掏錢出來,不會危及鴻海股東和股價。

夏普則有很強的時間壓力,九月底日本銀行團希望郭台銘確定入股,藉以改善夏普的虧損,如果郭台銘沒有入股,今年滿一百週年的夏普,難保不會走上破產的難堪局面。

如果我是郭台銘,我不急著達成協議,反正我就慢慢等到九月三十日,最後一刻,談到的條件一定是最漂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68

關於請人,我想說的其實是…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03/blog-post_85.html
討厭的航班又delay了。一個人待在候機室裡,沒有甚麼活動比寫字更好用來打發時間了。

我腦袋裡面,仍然諗住尋日討論既果位「誠實女孩子」。過去既日子裡面,有好多專欄既寫手(包括我),都寫過好多關於請人既時候,僱主要求些甚麼;又或者寫一啲有關時下年輕人,欠缺了些甚麼之類既題材。除咗果啲同讀書學歷有關既hard skill之外,我們所提到既,通常就只剩下「工作態度」。年輕人聽著我們這些老鬼,響度高談闊論有關「甚麼才是正確工作態度」之類的東西時,心裡大概響度諗:「挑!你地講果啲乜鬼虛心肯學/唔好怕蝕底/做人要主動/唔好怕辛苦…」諸如此類既嘢,我全部都做齊,你哋班仆街咪一Q樣,踩到我地一文不值?

是的,這個我承認。所以我響度諗,我哋呢班仆街既僱主,真正想要既,可能係另一啲嘢…一啲我哋連自己都無法具體地形容既「東西」。

我嘗試去理順一下我響呢方面既思維,發覺過去七年,我響專欄裡面寫既東西,可能全部都係廢既。

*****

響我Facebook上面留言既朋友提醒我,我可能錯誤地將果位「女孩子」既問題,引導到「誠實」既層面上面。而實際上,佢真正既問題係「唔夠醒目」,又或者係「唔夠世故」。

「醒目」再加埋「世故」,這些範疇都好抽象,冇所謂固定既標準。這些相對抽象既概念加埋一齊,會得出一個更抽象既結果,響社會上做得耐既人,會將呢個結果稱為「識撈」。我相信是這個了:我們這些仆街僱主,在請人既時候,都期望會請到一個「識撈」既人。或者至低限度,能夠請到一個唔好離「識撈」水平太遠既人。

問題係,乜嘢先叫做識撈?「識撈」係一個大雜會,包括咗你做人處世既「靈巧」;亦包括咗你對現實社會既認知程度;也包括你適應環境既能力;包括你日常生活中如何「知所進退」…總之簡單講,係一大堆唔知從那裡講起既「軟技巧」。

有些人對「識撈」會顯得好抗拒,因為響佢地既認知當中,「識撈」代表住假面具、訶諛奉承、虛偽、走精面、不誠實等等既負面行為,於是乎,「識撈」既行為變成衝擊住這些人既價值觀。

然而我得承認,我心目中一個「識撈」既人,或多或少係有一點蠱惑的。蠱惑係一個負面既形容詞,阿媽教仔既時候,會教「好孩子」唔應該咁蠱惑,但係出來社會做事既人,都會明白「行走江湖」,「些少蠱惑」也許係生存既必要條件之一。如何響「有點蠱惑」既生存技倆當中,依然保持住自己「純潔既內心」,當中既平衡點樣拿捏,大概就係一個人「有幾識撈」既指標。

比較偏激既人,總會以為僱主必定係喜歡果啲蠱惑到極點既擦鞋仔。老實地講,絕大部份既僱主並唔係傻既。我地的確期望下屬醒醒目目,懂得人情世故,甚至「適量地」蠱惑,但同時我地亦期望佢地有誠信,個底「係個好人」。蠱惑到極點既人,在僱主眼中其實並唔「識撈」,「識撈」應該係一種相對「平衡」既人性狀態,讓人感覺到你有一定程度上既「靈巧」。

「唔識撈」既人,好多都係「好人」。像之前那位「誠實女孩子」,儘管我對佢獨立能力存疑,但我傾向相信佢其實係個純品既好人。然而社會上,僱主想要既,唔單止係一個好人咁簡單。大家都係生存響商業社會裡面,僱主請人既時候,必然會諗既,係眼前呢個candidate,到底有冇足夠技巧去handle呢個複雜既商業環境?

響「招聘」既範疇裡面,比較難聽既係,好人未必會有好報的。在大家既學歷、能力等hard skill都冇乜大差別既情況之下,「識撈」既人,通常才會得到機會。

然而所謂「識撈」,縱然definition異常抽象,但可以肯定地講,一個真正「識撈」既人,必定唔會係一個大壞蛋。

夠鐘上機了。多謝收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11

底特律不是你說的那麼壞 Sino-V投資

http://xueqiu.com/9561846530/23343375
底特律不是你說的那麼壞

剛剛看到央視一段關於底特律房產投資的視頻。恰巧不久前,應朋友邀請剛剛考察了美國汽車業的中心--底特律。接待的朋友知道我們是「專業人士」,重點介紹了汽車產業和房地產業。隨手寫一些見聞回應一下「偉大的央視」。

   1、美國汽車業經營情況健康有活力。通用以及福特等大廠去年的產銷量和盈利基本上都創了歷史新高和次高。國內的媒體應該把底特律看成是美國汽車業轉型成功的樣板,而不應該理解為美國汽車業衰敗的典型!尤其是參觀過設在底特律的「福特汽車博物館」後,會對「美國汽車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2、美國汽車業經歷過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後,已經實現全面轉型,現在處在新的增長軌道的初期。大的組裝廠遷到成本更低的地區和國家,留在底特律的工廠也在管理和技術上進行了深刻的變革。我的朋友,在全美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德爾菲的一位財務人員介紹,福特、通用等汽車廠的零配件借助網絡技術,已經做到零庫存或者負庫存,可以大量削減工人數目。所以低端製造業工人數目減少,是底特律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在新的產業組織模式下,底特律已經不會再有機會恢復人口喧囂的狀態。

  3、目前底特律汽車業相關人口主要是以管理、技術、研發人員為主,這些人分別住在幾個區域。A:距城市中心40分鐘左右車程的幾個鎮上。這些地方環境優美,富裕繁華,治安很好,絕非想像的一片蕭條。B:底特律河對岸的加拿大溫莎市。溫莎和通用汽車總部大樓一河之隔,大量的高級技工以及技術開發人員居住在此。據說這裡某個高中考取美國TOP10大學的比例非常高,人口素質可見一斑。美加之間往來通關便利,自駕、公交以及企業班車往來穿梭,決非天朝想像。C:更高級的一些管理人員會住在周邊的其他城市或者更遠的縣郡。以上這些地方房價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4、底特律DOWNTOWN已經廢墟化,完全喪失發展的預期。很多區域建築破敗,主要以黑人、低收入、不具備遷徙能力的人口為主,治安混亂。這樣的地方房產有何投資價值?央視所介紹花幾千元買的房子裝修後能租給什麼層次的人居住呢?央視視頻的主角又「碰巧」是位肥胖無比的黑人大姐,我想在北美生活過的人都會露出會心的一笑吧。另外,美國一些州有規定,對於低收入家庭唯一租住的住宅,如果無力支付房租,業主是不能將他們趕走的。而且,在美國出租房屋不像我天朝這麼簡單,它是保護租客權利的!所有一切維護都由業主負責。如果碰到一個沒素質的租客,一個電話,你就得不遠千里過來修馬桶。如果再算上房屋維修基金、人工費、房產稅等,央視抄底說實在不知從何講起。

5、我天朝人民愛投資、愛房產是個好事,但要拋掉一些國內的理念和經驗,更不要被所謂的權威媒體所忽悠。自己認真考察,客觀分析。美國地廣人稀,城市的概念和國人的認識完全不同,繁榮就是繁榮,荒蕪就是荒蕪。要堅持李嘉誠先生的真言:「地段、地段、地段」,而不是「價格、價格、價格」。

最後給大家一句有含金量的建議:如果你和我一樣要投資美國的房地產,我們一起可以去研究一下「黑石(BX)」案例的做法。對,你說的沒錯,就是把我天朝「中投」一把套死的那個「黑石」!

谷古股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94

當債券分析師無話可說的時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927
全球央行寬鬆帶給了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一個巨大的看跌期權(比如伯南克看跌期權),如果這一優惠終結了,市場會如何呢?很多人都對此表達了憂慮,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Jim Reid是最新的一個。
 
他在最新的報告裡總結了自己對債券市場蔓延的收益率下跌現象的思考。FT節選了兩句,Reid表示「過去十年裡不可思議的低違約率來自於投資者對固定收益產品的巨大需求所帶來的流動性的驅動。總是有新的買家入場。」而日本央行則是最新的入場選手,Reid說道:
 
儘管類似的技術指標仍然顯示,即便經濟增長疲軟、基本面和信用情況惡化以及風險交易的比例上升,但違約率仍然不太可能大幅上升。然而在如此多的主要經濟體裡的違約率被壓制是一種健康的表現嗎?
 
FT認為,在目前這個非常時期,每次小規模的拋售都會觸發市場的敏感神經,看看這是不是預示著大規模拋售的出現。Reid不認為已經出現了這一時刻,儘管在過去數週裡,一些重要經濟體的主權債務收益率出現了上升,日本的情況尤其值得關注。
 
而Swordfish Research的Gary Jenkins無疑感到了不安,並且擔心這一時刻是否已經臨近,他在週三的報告裡寫到:
 
然而,在過去幾週裡,一個想法在我腦海裡越來越成型,那就是即便我們如今並未處在一個轉折點,但至少我們也接近了債券市場的高點。我們正越來越接近這個節點。支撐我想法的邏輯很簡單,這或許會讓我的同事感到好笑:
 
在過去幾個月裡,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對市場發表觀點。我沒有每天發點評,這是因為擔心讓讀者和我自己都覺得無聊。因為能說的有趣的東西越來越少。當一個債券分析師實在說不出什麼的時候,這件事情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危險信號。對於企業債,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對於國債市場,沒有重大消息配上大力度的流動性注入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因此,這就是債券的最好時代。但這又能持續多久呢?在收益率如此之低的情況下,任何消息面的變化可能都可能是牛市終結的信號。諷刺的是,對於債券低收益率的首個重要考驗是經濟數據開始顯示經濟復甦更有力、更可持續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7

如何理解美聯儲說的話?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860

美聯儲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將於今天結束。對於投資者而言,美聯儲政策前景的信號錯綜複雜。在上次會議上,美聯儲重申承諾,繼續QE直到勞動力市場的前景大為改善。溫和通脹前景及處於歷史高位的失業率,給美聯儲留下了維持債券購買規模的餘地。但伯南克也表示或視經濟狀況來決定是否降低債券購買力度,該言論隨即引發金融市場動盪。

彭博社評論稱,收縮QE的決定對於經濟來說可能意味著三件事:

情況好轉;美聯儲並不認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或者美聯儲放棄其以往保持QE的承諾。

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Justin Wolfers認為,收縮QE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好消息: 如果伯南克及美聯儲準備離開QE,那麼我們可以推斷出美聯儲已經看到經濟好轉的曙光了。根據以往研究表明,美聯儲的預測通常比私營部門的經濟學家更加準確。

2.完成任務: 如果明天的結果顯示美聯儲只是細微收縮QE,就業增長保持中等程度。這可能說明美聯儲認為經濟復甦步伐並沒有理想中的那般好。這樣的決定可能預示著美聯儲認為勞動力市場不能提高的更快,或許也表明他們不再相信QE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美國經濟的前景是依賴於美聯儲是否願意放下其「武器」,並宣佈「戰鬥」是勝利還是深感憂慮。因此第二種聲明方式會導致企業在投資前後三思,傷害經濟復甦。

3.誘餌和開關:遠離QE意味著伯南克違背其承諾—刺激經濟知道勞動力市場顯著改善—他承諾開放式的量化寬鬆政策,希望刺激投資。現在投資已經開始了,他並不需要實際實現自己的承諾。

Wolfers同時表示,當你閱讀美聯儲的決定,不要專注於他們決定收是否收縮QE。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這對未來政策有何影響。對於明天給出的結果,Wolfers認為最希望看到的是,如果美聯儲官員採取了真正的革命性的一步:會告訴我們他們會做什麼,然後怎麼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29

道聽途說的危險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feb2.html
iMoney原文(簡體版), 06-07-2013。

今年中小型股的表現一般優於大市,所以坊間對小型股的推介也再度熱烈起來,大量缺乏基本因素或者臭名遠播的爛股也紛紛被點評。加上大巿波動,建議趁低吸納的也不少,但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地雷,筆者歸納最常見的五類盲點如下。

缺乏專業,容易受騙
1)喪炒概念
。例如頁岩氣(ShaleGas)在美國的興起,所有和開採天燃氣,石油及其設備服務相關的中國公司都被冠成頁岩氣概念股(就算她們全無頁岩氣業務),喪炒一番。老實說這些業務均極之專業,筆者膽敢猜大部份的基金經理都不一定明白和掌握行業的供求,營運模式和前景。行外人作調硏?若是靠跟管理會談數次,甚至親自考察廠房,肯定都並不足夠,因為單慿這些,根本無法查證管理說話的真偽。正因為業務專業,投資者如果沒有行業經驗或可靠的業內人提供顧問意見,很容易被無良的管理層欺騙。最近便有些相關的上市公司發出盈警,令股評人大跌眼鏡。筆者的結論是,假如沒有行業專業知識,最好不要胡亂輕信管理的樂觀指引,因為股價的短暫上升,受益者只有他們。

殼股高位套現
2)一味干炒。
市場對小型股胃納回歸,眾多的注資概念殼股又再被熱捧和點評。坊間忽然間又再出現很多所謂貼士和必勝股。但投資者要留意,這類消息股被炒上,通常配合與公司管理層友好的傳媒或股評推介,最終目的是在股價高位時散貨或配股套現。所以炒消息股必須知道何時收手,除非閣下是內幕人士則作別論,歷史上九成以上的消息股或殼股最後都是慘淡收場。

3)跟紅頂白。最容易和毋須動腦筋的就是建議剛創新高的股票。假設股市興旺,這不失為不錯的短線策略,市場上也有不少操這類策略的對沖基金運作。關鍵是炒動力的基金通常都有嚴格的風險管理,一旦看錯便會執行止蝕,但散戶卻不一定有這種紀律。

大股東並非明燈
4)盲目追從。
坊間總有一批喜歡跟從大股東或名牌基金的投資者。每逢大股東增持或著名基金入股,便視作買入訊號。有內幕人士或者巨型基金增持當然是正面,但並不代表股價一定上升。例如恆基地產(00012)主席李兆基自去年年底不停增持,但他看錯了中線的宏觀走勢(如對息口上揚的預期),所以至今增持部份仍處於虧損。此外,大股東增持有很多隱藏目的,可能是覺得公司估值太低,希望借増持引起市場注意,或將股價推高後再配股集資;有可能一面增持,上升後又悄悄的透過友好暗手減持;也有可能做了結構性產品,與投資銀行對賭;甚至已經抵壓了股票作借貸,所以需要穩住股價。作為大股東,他們一般都有偏見,總認為自己的股票被低估,但這看法未必對,且公司是他們的,增持後將來又可以隨時在高位增發減持。增持減持對他們本說,只是數字遊戲,即是左邊與右邊口袋的分別。

5)愈買愈低。商品及股票如黃金,白銀,銅,鋁,煤,水泥等屢創新低,但每次新低仍有人建議趁低吸納,結果愈撈愈低。商品價格大部份屬於國際性,受環球宏觀主導(例如通脹),一般投資者根本無從分析其價格走勢,亦無法預測相關公司盈利,所以無估值可作依歸。加上內地經濟不明朗,短期內都看不到有新趨勢出現,這些板塊不碰為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89

伯南克「不能說的秘密」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544

伯南克在本週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聯儲「改變政策組合而不改變整體的寬鬆水平」,這句話有點令人費解,但俄勒岡大學教授Duy似乎並沒有被伯南克的一系列言論搞糊塗,他寫道:

伯南克現在說的就像(縮減QE規模的)目的是,要改變貨幣政策組合,而不是寬鬆水平,基本上就是用上調前瞻指引中的加息門檻帶來的新寬鬆,來抵消逐步結束資產購買造成的寬鬆力度下降。但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如果寬鬆力度是一樣的,那不同的政策組合真的要緊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美聯儲給出政策組合真的要緊的研究成果了嗎?

我能總結出兩大原因。一個原因是,資產購買不管怎麼樣都有一種更負面的扭曲影響。另一個原因是,FOMC委員會內部存在一種反對擴張資產負債表的傾向。可以認為,這兩大原因的一些因素已經顯示在伯南克的聽證會證詞上:

  • 利率上升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市場中高槓桿頭寸和可能是過高風險頭寸的消失。利率上升可能是一件好事,雖然伴隨利率上升出現的緊縮不受歡迎。然而(利率上升的)好處至少是,對金融系統中受到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而不斷累積風險的部分擔憂有所緩解了,這意味著一些美聯儲官員對美聯儲繼續維持850億美元/月的債券購買計劃可能感到更加安心了。

這點很容易理解。因為一些原因,伯南克和美聯儲已經選擇準備控制資產購買規模,而更傾向於一種純粹的利率指引。根據Duy的觀點,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美聯儲意識到與資產購買相聯繫的一些消極副作用的存在,所以他們希望停止QE;另一個原因是,美聯儲對不斷擴張感到越來越不安。

這是相當客觀的觀察結果。

我們認為,美聯儲縮減QE規模的動機更多是第一個原因。如果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計劃真的內在地製造了流動性問題——現在已經發展到逼空頭寸正妨礙市場的日常運作,導致回購市場交割失敗和負的回購利率——這將使得伯南克處於一個棘手的政策溝通處境。

第一,QE計劃的運作機制是難以向國會或市場解釋清楚的——它們都已經習慣地把QE操作等同於單純的印錢。

第二,如果說「我們不得不停止QE因為沒有足夠的資產供我們購買,不然我們就變成整個市場了」,這就是承認美聯儲最重要的政策工具——QE,現在已經無效了,這可能會誘發市場完全崩潰的風險

就算情況並非如此,美聯儲維持QE計劃仍然是一個有效的政策選項的市場感知仍然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市場感知可以得到維持,那麼單純的溝通策略和利率指引可能就足以保持對市場的支持。

如果這個市場感知受到衝擊,那麼通脹預期就不大可能單純地用言論來控制,未來就可能必須作出更為重大的政策調整,比如說不沖銷的印錢,把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到Reits和ETFs(就像日本一樣),甚至更非常規的措施。

所以,相對於承認縮減QE規模是美聯儲政策失效引起的,假裝認為經濟表現足夠強勁促使了縮減QE規模是更好的選擇。

此外,還有更多的市場線索證明了以上的說法。

比如說,伯南克可能已經公開否認美聯儲的資產購買正在破壞流動性或導致市場無效,但再次細讀伯南克在國會上的言論後可能仍難以讓人安心。

又比如說,在回答議員指出美聯儲已經成為MBS證券市場本身的問題時,伯南克表示:

當然我們已經有點深入這個市場,所以我們有很多關於這個市場的信息。我們的評估是,這個市場仍然能很(quite)好地運轉,我們的購買操作並沒有干擾普通的價格發現機制和市場的流動性功能。

伯南克用了「很(quite)」這個詞吸引了我們的眼球。

那時,伯南克的言論只是提及MBS市場,而完全無視了美國國債市場。

我們認為,伯南克對市場流動性情況的擔保是與事實不符的,據我們所知,今年市場出現了失效的狀況,並導致了美聯儲要求市場上報大頭寸。

我們也知道,美聯儲購債的方式在2013年3月以後就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剛好在美聯儲要求市場上報大頭寸的前後。

資產管理公司Alhambra Investment Partners 在博客上寫道:

然而,如果我們看一下(美聯儲的)公開市場部門過去是怎麼操作公開市場操作賬戶(SOMA)購買資產的(實施QE操作的部門),很明顯,在2013年3月以後發生了一些變化。針對美國國債市場的QE4,其實並沒有針對MBS市場的QE3實施的時間長,但在我看來,SOMA賬戶上這段短暫的操作歷史是相當有揭示性的。

...(美聯儲在今年三月之後大幅減少了在美國國債拍賣中的購買量,尤其是10年期國債。新近發行(on the run——OTR)美國國債有較高的流動性,90%的回購抵押品都會用OTR國債。)

SOMA的數據顯示,美聯儲已經認識到,QE操作在抽離市場中的ORT抵押品(造成市場上抵押品不足,回購利率一度跌至負值)。...看起來相當明顯,美聯儲已經注意到了回購市場的異象,並採取了行動,因此可以確定,我們對QE計劃在操作問題上的懷疑。

從那時開始,美聯儲幾乎完全離開了OTR國債市場(幾乎不購買財政部新拍賣出售的國債)。但這可能不能全面緩解抵押品不足的問題,可能是因為SOMA投資組合中OFR(非新近發行,與OTR相對)國債比重在不斷上升。雖然美聯儲可以也在「出租」SOMA賬戶上的抵押品,但這樣做會給回購市場增加另一層的成本和複雜度,因為某種原因,回購市場就沒有按照「正常化」的劇本發展。因此,這並不是解決抵押品短缺的完美方案。本質上,我認為,抵押借貸市場——2007年以後有效流動性的邊際來源,因受到一系列的因素導致了抵押品短缺,進而導致各種各樣的副作用。以上美聯儲市場操作的數據證明了,美聯儲認同這個觀點,並認為QE操作可能在其中起了影響。

這是重要的觀察結果。正如我們現在知道的,如果談論縮減QE規模能使市場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這種緊缺的抵押品,而不僅是對沖基金通過在加勒比海賬戶拋售。這是否足以緩解市場的緊張呢?

Duy給出了一個結論:

重點:嘗試把縮減QE規模的言論和市場數據對應起來是不容易的。我認為,這就是很多分析師無法理解現在美聯儲政策方向的原因。基於美聯儲之前的指引,這是令人費解的。「改變政策組合而不改變整體的寬鬆水平」可能是伯南克嘗試在FOMC內部獲得共識並保持政策寬鬆的努力,但他可能低估了資產購買在保持低市場利率上的重要性。

總之,談論縮減QE規模,看起來越來越像是美聯儲因為市場操作原因而不得不作出的行動,而不是美國經濟環境容許減少寬鬆力度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7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