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吳志豪讓財長放心 出任第一金投信副總 王牌法官的報恩 坐鎮投信整頓炒風


2013-10-28  TWM  
 

 

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炒股案,事發至今超過半年,新任總經理邱華創亮出「王牌」,請來前法官吳志豪加入;這不但是國內投信業創舉,也等同第一金投信宣告改革的決心。

基金經理人炒股不稀奇,但為掃蕩歪風,直接聘請法官坐鎮、擔任投信公司治理舵手的例子,就前所未見。

今年三月,第一金投信三位基金經理人爆發炒股弊案,事發至今超過半年,第一金投信高層及投資處主管,除大動作遭到撤換外,新任總經理邱華創更亮出「王牌」,請來法官加入第一金投信行列。這樣「高規格」的陣容,不但是國內投信創舉,也等同對內對外宣告公司改革的決心。

曾為最年輕男法官 耐力十足吳志豪,年僅三十七歲,曾是全國最年輕的男法官,辦過最有名的案子,是二○○七年九月高雄地標金典酒店拍賣案,底價高達六十億元,當時因景氣不好,最後流標。

由於這起拍賣案涉及飯店數以百計的員工飯碗,及債權銀行權益,一度引發社會關注,是他法官任內影響層面最廣的案件。

另外,有一項紀錄也曾刊載在《司法周刊》。○六年四月,高雄地院接連受理某人力仲介公司與外勞糾紛案件,當時除一件已判決外,其餘十四件都在審理中。

吳志豪接辦後,便思考如何「畢其功於一役」。他策略性地先辦理了三件後,仲介公司發現情勢不利,主動要求希望透過調解模式,一併處理其他外勞糾紛。隨後,相關外勞陸續報到,進行調解事宜。

十多件糾紛案,就在院方、原告及被告挑燈夜戰下進行。當時,吳志豪以超強耐力,與書記官「聯合作戰」。經過一夜折衝、調停,這場長達八小時又四十分鐘的「馬拉松式」調解案件,總算圓滿結束,不但為高雄地院締造調解紀錄,也順利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有超高的耐力及毅力,進入第一金投信,則展現吳志豪為人「感念」的一面。「老實說,我是看了報紙後才知道自己要到投信。報載總經理(邱華創)向財政部長提及,將對外延攬一名具法官背景,處理投資舞弊案件經驗豐富的現任律師擔任法務長。我與總經理曾在宏泰人壽共事一年半,一看就知道講的是我!」一般人遇到這種事,內心錯愕事小,要是還在位上,對現任公司就很難交代。然而,「報派」職位雖讓吳志豪感到困擾,但邱華創只用了幾句話,就讓他心甘情願加入團隊。「他說,我們都是拿公費出國留學的,受過國家照顧,現在就當作報恩,幫國家做點事。聽到總經理這樣說,我也就坦然接受了。」吳志豪說。

兒時家境拮据 立志保護家人在投信圈,吳志豪雖是新鮮人,但他哥哥在圈內卻是響噹噹的人物,元大寶來投信海外投資長吳懷恩。兄弟相差六歲,學生時代兩人交集有限,但出了社會卻各頂一片天,在金融界、司法界各自有成。不過,這樣傑出的兄弟檔,背後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據了解,吳家曾被人倒債,有很長一段時間,家庭經濟狀況拮据,還有官司纏訟。當時,吳懷恩才念國中、吳志豪還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看到家中愁雲慘霧景象,父母親疲於奔命,心疼之餘,兄弟兩人立定志向;吳懷恩誓言,以後要成為賺錢能力很強的人,吳志豪則許下心願,要成為能夠保護家人的人。

憑著兒時意志,堅持理想,長大後兩人果然都達成目標。現在,吳懷恩是國內最大投信海外投資長,精於利用投資幫人賺錢;吳志豪則在二十三歲就考上司法官,透過專業的法律知識,捍衛家人權益。

吳懷恩說,「我弟從小就會念書,是屬於邏輯好、觸類旁通型的學生,當然也夠用功。他人生在大考上遇過兩次挫敗,一次是高中聯考,老師預估他不是建中,就是附中,後來考上成功,在家哭得要命;大學聯考也是,原本預期不是台大就是政大,結果考上輔大法律系,又難過了好久。」吳懷恩笑說,雖然弟弟聯考失利,但司法考試卻很快通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男法官,語氣中顯見他相當以弟弟為傲;而吳志豪會踏入金融業,也多少受到哥哥的影響。

「我對他說,你每天不是待在民事庭,就是刑事庭,應該去接觸更廣泛的學問,像《公司法》中的購併,絕對是未來國際潮流,懂了這些,自己也能成長。」吳懷恩說,後來弟弟拿公費出國留學,除了鑽研法院行政管理、案件管理外,就是《公司法》中的購併。

一位曾任檢察官的律師表示,在法庭上,一般法官多注重法律條文,但吳志豪是極少數對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產業有高度認識的法官;這使得他在審理相關案件時,能更靈活思考,從總體經濟脈動、商業實務,做出更貼近實況的判決。「這與多數法官,以法論法視野不同;別的法官轉行進入金融界,未必能勝任,但吳志豪就沒這個問題。」加入第一金投信後,吳志豪動用人脈,邀請前檢察官及高院刑庭庭長到公司,針對「資本市場舞弊之罪與罰」及「內線交易相關法律責任」,進行內部教育訓練。「初期目標是建立同事正確的法遵觀念及風險意識,並協助公司規畫制度,持續不斷落實與進行。」吳志豪秉持使命必達精神,協助「整頓」第一金投信,能否繳出令財長張盛和滿意的成績?市場將拭目以待。

吳志豪

出生:1976年

現職:第一金投信企畫處副總經理經歷:宏泰人壽法務長、士林地院法官、高雄地院法官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法學碩士

撰文‧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53

曾志豪 哺球類動物 你有腦,所以我無腦

1 : GS(14)@2012-01-30 21:58:34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79594&search=1
工作團隊有一個工作能力超強的成員,是好事還是壞事?
每個辦公室總有個別職員,工作能力超強,見解獨特,點子多多,團隊有何難題,都會挺身而出。但我可以告訴你,
這類員工,對公司未必是好事。
不論籃球足球,都有所謂明星球員,例如NBA湖人的高比,曼聯的朗尼。這些球員都是球隊核心,把握力強,予人強大信心,有難題,把球傳給他吧,他一定能得分。
可是,就是這個「球傳給他吧」的心態累事。當大家習慣依賴球星,球員便懶得進攻,反正球星一定可以完成任務。有波就餵給高比仔,時間剩下兩秒又傳波畀高比仔,有人mark住自己,也懶得過人了,「球傳給他就好」。這等於養懶人。
工作上亦是如此,開會提意見,大家都不作聲不動腦,反正那位工作能力超強的員工,一定會「諗到啲嘢」,「球傳給他吧」。於是開會時大家「行屍走肉」,大家都依賴超級戰將完成任務。你說,這是好事嗎?
有時並非員工想「依賴」球星,而是,球星的存在,令大家失去信心。想像一下,陣中有占士大帝這種球星,球在你手,你會起手嗎?你心想,我憑甚麼搶了占士的起手機會?我射不如他射。球星令其他球員無自信。
同樣,職場上的超級戰將,也會令其他員工感到巨大壓力,甚至「自動封口」。員工無信心提出更好的意見,索性收聲,久而久之,其他員工都像被廢了武功。你看看高比朗尼大帝一受傷缺陣,其他球員為甚麼打不出水準?因為平時都活在巨星陰影之下,已失去自信,缺乏進攻本錢。
能激活其他員工的戰力,才是真正出色的領導。
曾志豪 (逢周一見報)
Blog:bufishking.mysinablog.com
電台DJ,抽水評論員,哺球類動物。近作《抽乾香港》。

返回上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91

豪言大志:長江style 曾志豪

1 : GS(14)@2013-04-22 22:58:43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95%B7%E6%B1%9Fstyle
PSY的《江南style》據說是諷刺韓國江南地區的貧富懸殊,摩天大樓畔鄰貧民矮屋。
香港的中環核心地帶,長江中心一帶的地方,最近多了幾頂礙眼與周邊CBD環境不協調的紅白藍帳篷(圖),裡面擠滿了牛記笠記的碼頭工人。
如果哪個導演在中環取景,便能也拍一齣香港版的《長江style》。
中環平時像個天堂,我很喜歡逛那些像燈塔般發光的名店,那泡在酒精的蘭桂坊,你完全忘記了不幸和貧窮,每個人唯一的憂慮就只是媾唔到女,或者買唔到限量版。
我愛看那些黑絲襪長腿套裝短裙的OL,中環最落魄的人都是打呔的。
可現在,中環這齣戲穿崩了,OL由長江大廈急步走下樓梯,卻避不過那些紅白藍帳篷,那算甚麼標語「養得起李,養不起家」,這甚麼話?
誰不要養家了,李家也要養家,這香港幾乎都是李家,家庭開銷多大,李生養家也是有壓力的。
你看,HIT不是發了聲明,譴責工會要求加薪20%是會拖垮香港經濟嗎?養得起你家人,便養不起李家人了。加薪20%便拖垮經濟,如果你們肯減薪20%,便能刺激經濟了,可惜啊,工人太自私,沒有為香港經濟作奉獻的精神。
李家是有愛心的,李老闆不是經常說,他有3個兒子,一個是專門賣嘢的,一個是用背脊擋住不讓他講嘢的,還有一個,便是慈善基金,專用來扮嘢的。注資到慈善基金,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那間外判商便突然死亡了,工人失業了便變成有需要的人了,便可以得到慈善基金的幫助了。
我們終於明白李老闆的苦心了,他明明和外判工人半毛錢關係沒有,還是這麼設想周到。
畢竟他也是穿膠花出身,對工人,自然有深厚感情。多謝李老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00

豪言大志:誰還敢睜開眼? 曾志豪

1 : GS(14)@2013-06-25 01:01:0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624/206385
                                                    
                                            「七一香港巨蛋音樂節」的風波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不是因為無蛋卻叫巨蛋,也不是因為突然爆出來的「爭取場地訴求」,而是香港幾時變得咁熱血政治呢?
當大家怒插七一維穩Show、怒插樂隊又要維穩又要搖滾時,我實在不知道原來香港人是這麼渴求政治的內容。真係好奇怪,為甚麼每次報攤擺放時事周刊,都愛以娛樂Book B擺喺面,Book A講政治永遠都沉底?咁多人熱血政治,為甚麼《陽光時務》純政治雜誌又會做唔住?反而《100毛》大賣?
香港人真的這麼討厭抗拒「維穩」、真的想每分鐘都政治抗爭嗎?那為甚麼黃色巨鴨又會引起全城熱潮?設計師說隻鴨鴨無政治立場,只想逗人開心。
喂!這隻擺明是維穩鴨,但老老豆豆,有份鬧RB做維穩Show的人,你之前有冇追過隻鴨先?如果你咁抗拒維穩,你應該去參觀西九嗰嚿屎,因為據說那是有反思生活的意味。
網友圍剿RB,皆因他們曾參加反國教集會,高唱《睜開眼》,網民說「有希望才覺失望」。
經此一役,你覺得樂壇會有更多人出來政治表態,還是人人噤若寒蟬?誰還敢做RB?表過一次態便要一世表態,偶一失手便被人攻擊;反而如果平時沉默,卻能得到「原諒」,平安樂逍遙。
睜開眼已經要很用力,偶然閉目還要被痛罵偷懶,難怪閉目裝睡的人比較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20

豪言大志:做人道理的廢話 曾志豪

1 : GS(14)@2013-07-09 09:21:2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08/210216
教你做人道理的書本,都像Model的時裝,穿在人家身上好看,但永不可能複製在自己身上。
Model把自己餓得像用Photoshop執過相一般的身材,現實的你,有這種毅力嗎?
一行禪師說,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學懂沉澱。就像一杯果汁,攪勻的時候濁亂不堪,但當果肉沉澱,果汁又變得悅目可飲了。看完,畀Like,讚嘆,然後,合上書本,鬼唔知咩?但點沉澱呢?果汁可以放在平靜的桌面沉澱,每天逼巴士的你如何找一方淨土,穩定煩躁的心?阿嬸,你唔好再逼,你個胸掂到我啦!
或者那些道理,本身有破綻。有一本書教人不要動怒,叫我們不要做一杯水,要做湖泊。你在一杯水加鹽便鹹得受不了,但如果你胸襟是湖泊,加了鹽你也不會察覺。鹽便是指那些負面的情緒,書本叫我們好好進修,變成湖泊,便能有容人之量。
問題是,湖泊放鹽,當然可以被湖水沖淡,但如果扔在湖泊的是塑膠垃圾呢?那怕只是一個小小膠樽,湖泊都無法容納分解,注定要一生一世漂浮。
世上有可化解的怨怒,像流言蜚語,那便是鹽:但世上也有不可分解的仇恨,譬如種族、宗教的衝突,你看看中東。即使胸襟修煉得像大海,但有毒物質仍是源源不絕傾倒,水質最終變差,不宜飲用,到時怎辦?
真有這般容易,心靈書本的作者,早就獲諾貝爾和平獎了。

專欄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61

豪言大志:毒家產 曾志豪

1 : GS(14)@2013-07-09 09:22:43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09/210637
                                            
華懋集團的這份財產,不是普通的家產,首先是「獨家產」,個個都想獨吞,由王廷歆到陳振聰甚至最近龔仁心也要就財產的擁有權要和政府打官司。人人爭獨家,不愧「獨家產」之名。這又是一份「毒家產」,家產有毒,王德輝是第一個受害人,兩度被綁架,最終不知所蹤,法律上被判死亡,會否其實仍在人世?小甜甜也中了毒,首先失去丈夫,其後要和家翁打官司,然後身患癌症,官司打完,兩年後便身故,家翁也於2010年去世。
如果你明知辛辛苦苦贏了家產,但兩年後便要撒手人寰,你還會爭嗎?迷信角度,如唔爭家產會否便能多活幾年?就像十三么個個都說邪牌食咗會行衰運;但天下又有哪個賭仔見到十三么會唔食?
振聰便是要搶食十三么的唔信邪賭徒,本來好地地,做小甜甜無名份的浪漫情人,坐擁三十億身家。就像成手靚牌,小甜甜出銃打隻西,歸西個西,慈善基金食糊,振聰雖然無糊食,但絕對唔使賠錢,根本無得輸。偏偏見人哋食十三么食得咁開心,唔抵得,竟然玩搶食,同人爭隻西!
可惜自己根本唔係食番子,結果食唔出,仲要賠詐糊錢!這絕對是家產有毒作怪。BTW,振聰點解食唔到隻西?因為佢唔係做番子唔係做萬子唔係做筒子唔係做索子,而係做,騙子。

專欄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63

豪言大志:一樣是考試 曾志豪

1 : GS(14)@2013-07-17 21:50:0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F%E8%80%83%E8%A9%A6
一樣追捧報道狀元、一樣強調幾多人考獲5星星、狀元學校排隊影相分享教學讀書心得、一樣的各界名人安慰失敗並非失敗、眼前小挫折別要害怕……除了「DSE」和「會考」名字的分別,其實我們的教育環境有甚麼「質」的改變?計分方法不同,但還不是計分?沒有ABCDE,變成54321,學生的壓力沒有減輕,學生的前途選擇看似多了,副學士文憑課程一大堆,其實還不是只有兩條路:升大學,或其他。升大學永遠是正職,其他永遠只是「其他」。
那不是蘋果和橙的比較,而是燒鵝飯和菠蘿包的分別;一個食得飽,一個僅僅令你不胃痛。所以去到最後,食菠蘿包的還是死盯着燒鵝飯不放。
這個狀況,其實和改學制前一般無異;考到大學便一天光晒,考不上慘過遺失智能手機,DSE和會考生一般的徬徨無助迷惘,這改制是否瞎折騰?
最反智是我們明明知道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大學畢業月入8千大有人在(你看,我也不免墮入用錢衡量學生價值的圈套),但昏黑的大學門口仍是最光明的一扇門;就像TVB收視口碑越來越差,但瘦死的駱駝比螞蟻大,TVB始終是間大學,良心台或收費台便是「副學士諸如此類」。TVB一個不見經傳的新聞小花落淚都是城中話題,你叫學生如何接受名人勸說「考唔到大學,條條大路通羅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96

豪言大志:當世事再無完美 曾志豪

1 : GS(14)@2013-07-23 00:40:5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22/214352
                                                    
                                            如果林子祥不是林子祥,《衝上雲霄2》的主題曲可能已被迫換馬了。網民不停嚷着「畀番《歲月如歌》我!」,這是一個很好的「保育課題」,香港人感受到失去集體回憶的痛,明白「發展」的破壞力。不遷不拆,保留《歲月如歌》。《歲月如歌》是2003年的作品,阿Lam的《衝上雲霄》是2013,10年對照,又令人想起10年香港社會變化。
有幾多人能像陳啟宗一般喊出「最好係今日」?又有幾多人會開始懷念10年前的一切?但這種懷念是利叠利的,因為10年前的香港人應該也在懷念再10年前的香港……
正如10年後的胡杏兒要由嬌柔的地勤Zoe變成強悍的維修員「大佬」,即使外表看似一樣,但內容早就變了。香港早就變了,或許建築物依舊,但香港已經不同。我們以後的談判對手,要改為曉明了。看來李家仁醫生唱紅的《小明系列》有先見之明,這普通話的「曉」和「小」是同音的。《歲月如歌》早就說了,「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時局不順,我們還是要行,該做的還是要做,譬如佔中;阿Lam的《衝上雲霄》歌詞也講出了現況,「光陰不會往後退,應拋開傷心的戲」,阿爺告訴你美好光陰不會重現,港人自由的日子到頭了。當世事再無完美,連主題曲都會變,你還等50年不變這班機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66

大國有話兒 - 曾志豪 在韓國講普通話 2013年11月11日

1 : GS(14)@2013-11-12 00:31:48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0766
軟軟的人民幣太強大了,我在首爾明洞,隔三差四都有人用都叫ok嘅普通話和你打招呼,而且聲音嬌嗲友善,絕不像香港的機械聲,「進來看看,不買沒關係。銀聯打折。」化妝店的店員,心口掛著一個china字樣的襟章,流利普通話溝通無障礙。
一問才知,原來很多朝鮮族的中國人被招來韓國打工,她們中韓語俱懂,好使好用。最吃香的組合是:朝鮮族中國人在大學主修日語。一下子中日韓三國的生意都做光了,專業賺錢戶。
並不只是商業區,我在巴士站拿著地圖,一副大蠢蠢遊客相,突然有人用普通話問:「你們要去哪裡?」抬頭一看,是個害羞的後生小夥子,我忍不住問:「中國人?留學生嗎?」他連忙解釋:「不,我是韓國人。」我只能說,中國風真的和韓流較勁了。
一些大型連鎖化妝店的產品說明都配有日文以及簡體中文……我知道你最恨殘體字,但你不能否認,這殘體字方便你不會買錯貨品。當然,並非所有店舖歡迎中國人,我便在明洞見到一間商店寫了一個小小牌子,「不可用,銀聯,人民幣,本店不講價。」這老闆花了心機找人用中文寫的防中訊息,國人自我檢討一下了。
大陸人在韓國肯定文化習慣水土不服,單講掉垃圾,韓國街頭根本找不到一個垃圾桶,據講他們都把垃圾直接帶回家,而韓國街道仍能保持清潔,相當自律。但國人的手癢慣了,有垃圾桶也未必忍到,何況無?
我見過一位大陸女遊客,捧著垃圾不知如何處理,走到小食攤檔前和老闆雞同鴨講:「垃圾放你這可以嗎?」最矚目是明洞街頭,設有「法輪大法好」的攤檔,這也是迎合大陸人的方式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81

【回帶廿年】小中華膠曾志豪:敵我矛盾無孔不入

1 : GS(14)@2017-05-13 01:34:17

兩個人最怕今日港式標籤潮,一貼,你就被分類,就是非我族類唔啱傾!



霎一聲就回歸廿年,電台節目主持人曾志豪,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陳嘉銘,相隔五年再辦棟篤笑,回帶這廿年香港荒誕事。常loop住子華神過去的棟篤笑預言,還有90年代廖偉雄胡大為《笑星救地球》中的《97前後》。好笑,但預言/戲言一個個成真,已經笑唔出,曾志豪:「為何要回帶呢?因為我們覺得現在笑不出。你會擔心,因為現在最適合形容的是沒有最嘟,只有更嘟。樓價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政府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所以你都好難有好傷心的心情,你明天還要哭的嘛。可能回到以前,會否你們勾起好些的回憶。」



棟篤笑裏還有舞蹈環節,陳嘉銘話:「要跳到郭富城咁型。」咁喎……

《回帶廿年棟篤笑》


廿年前……想像自由的歌不能唱

回想,廿年前,他倆一個是中學生,一個剛入大學,對回歸感覺不很濃。陳嘉銘念大學,那夜跟同學去舊立法局聽音樂會,討論將來會否沒得唱自由的歌,講輕鬆的笑話。曾志豪1995年在天安門「回歸倒數鐘」下還會擺V字手勢笑着影相,他知道大人們好驚,怕走不掉,他自己就:「回歸就回歸,都沒辦法。」或者影響更深的,是考新聞系面試時個個都告誡他:「記住問教授,九七後會否沒有言論自由。這樣大家會覺得你是個有憂患意識的學生,入讀的機會就大些了。」真正有感受的,是2000年鍾庭耀事件,當時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為董建華傳話,要停止他對香港政府及行政長官的民望進行民意調查,陳嘉銘:「身邊好多前輩會講,『喂以前港英年代秘書不會咁做嘢的。』他就像現實地告訴你,細路,整個世界不同了,以前大家都勾心鬥角玩得叻好多,現在玩得很難看。既然大學都能干預,其他事又怎會收手呢?」現在,大家有眼見。


廿年後……唔啱channel即割席

睇住個世界變,對住沒有最嘟,只有更嘟,佢哋渴望玩回帶。但更讓人無奈的問題,卻來自民間分割力量。2015年陳嘉銘有《警犬自白》,竟有藍絲朋友同李偲嫣,走去中大校長室遞信說要辭了這老師,「當時同事給我看班叔叔拉大隊,好浩瀚的相片,我心諗唔係呀嘛!我使唔使走佬?我都唔係乜名人,又唔係笑警察,係用警犬角度看雨傘運動的警察箒?其實過去數年好多這種例子,令我覺得那力量不知哪來,純是民間,還是哪裏。但這感覺是越來越強了。」早有「大中華膠」稱號的曾志豪:「最明顯係最近的捐血啦!」紅十字會出文勸人捐血,「明明係勸人同和應,竟有人在紅十字會的帖文上出嬲嬲,話紅十字會咒佢。話唔會捐血畀私家醫院的大陸人。」佢朝早喺電台節目講完,勸人退一步看大局,不要諗埋一邊去捐血,熄咪就收到聽眾inbox說以後不聽他節目,割席咁話。「喂!使唔使矛盾位去到咁無孔不入呀!大佬連捐血都要本土優先,是很無奈。」一唔啱channel就即刻有條無形界線分清我是本土,你們不是。無時無刻都以立場說事。「所以好麻煩呀,我覺得現在社會一嚿嚿。」他們的演出中,其中一個點是說我們現在想事情好直線,直線得來有衝突,香港人對內地人,本土對外來者,「其實我哋有個共同敵人吖,咪係個政權!普通人其實不應該揹這罪名的嘛。這些很直線的仇恨,其實都是可以終結的。」回帶廿年棟篤笑日期:5月13日、14日地點:新光戲院記者:陳慧敏攝影:周芝瑩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0/200160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