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公司复活记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68386&time=2011-06-11&cl=115&page=all
濒于退市的ST公司搭上股权分置改革的末班车,大走资产重组的后门,成为众多达不到IPO甚至借壳上市标准者的猎物
财新《新世纪》 记者 郑斐
在股权分置改革(下称股改)正式运行六年之后,一批已经退市或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幽灵再现,抢搭股改末班车,完成起死回生的转折。更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因为不达IPO标准或违反有关宏观调控政策,正瞄准这类壳资源,希望借股改规避一切现行政策限制,后门上市。
6月7日,S*ST北亚(600705.SH)发布公告,公布股改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借中航集团下属的金融控股平台中航投资重组上市。S*ST北亚已经连续四年没有任何主营业务、停牌多年。
5月12日,SST集琦(000750.SZ)在停牌两年后,也宣布重大资产置换,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国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海证券),并获得证监会有条件核准。后者经营状况比当年同样借股改后门上市的太平洋证券稍好,但也属难以达到IPO上市标准的三流券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年以来,S*ST圣方(000620.SZ)、S*ST兰光(000981.SZ)、ST东源(000656.SZ)、 S*ST鑫安(000719.SZ)、S*ST万鸿(600681.SH)等五家已达退市条件的公司,因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被监管部门核准,启动了重大资产 重组。其中,有三家公司被注入房地产资产。没错,这是2009年底以来就三令五申严禁上市、再融资的敏感板块。
借壳上市本来已经是后门上市。允许这些垃圾股公司“破例”装入各类资产、完成股改和重组,不仅与此前发审部门制定的上市规则出现“冲突”,也和证监会宣称借壳上市应向IPO标准趋同的做法相悖。
“这种一再破例,给市场什么信号?为什么要践踏市场规则,置于‘三公’原则于何地?”一位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表示。
截至2011年5月底,所有上市公司中,仍有15家公司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意图搭上股权分置改革的“末班车”。 其中同样不乏S*ST天海(600751.SH)、S*ST光明(000587.SZ)、S*ST聚友(000693.SZ)等多年濒于退市边缘的“幸运者”,现在又面临一次复活的机遇。
“这种已经完全失去上市资格的公司,为什么还非要股权分置改革,并要给它们开重组的后门?”中国社科院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说。
北亚复活
6月7日,S*ST北亚发布公告,公布股权分置改革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S*ST北亚复活了!
S*ST北亚原属于铁道部下属企业,生产“中华之星”动车组,本来背靠铁道部的订单轻松分享垄断的收益。接近S*ST北亚的知情人士透 露,2003年铁道部部长易人,原排名第四的副部长刘志军出人意料地接任,遂撤回了给S*ST北亚的订单。S*ST北亚从此走上房地产开发、资金拆借、多 元化投资等歧途。最终,S*ST北亚的董事长刘贵亭因多项罪名锒铛入狱,S*ST北亚也风雨飘摇。
2007年5月25日,三年连续亏损的S*ST北亚股票在上交所暂停上市,并于2008年2月启动破产重整程序至2010年12月27日正式结束。四年来,北亚集团没有主营业务,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但是,根据最近公布的方案,S*ST北亚将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航工业下属的中航投资股权。评估确认的中航投资100%的股权价值为664839.98万元。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7.72元/股。预计发行股数为77782.81万股。
在此次中航工业集团入主之前,北亚集团曾于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13日两次召开股东会审议重组及股改方案,但均无果而终。
公告显示,北亚集团此次股改方案由资本公积全体转增、中航工业向北亚赠予中航投资的股权资产以及北亚集团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 股本三个步骤组成。其中全体转增为每10股转增8股,向流通股东转增比例为每10股转增13股。股改方案尚未得到股东大会表决。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投资系内部金融资产整合的产物,下辖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并参股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 业公司。如果此次重组完成,北亚集团的主营业务被定义为“证券、租赁、期货、财务公司等金融业务和财务性实业股权投资”,一家综合型金融控股平台上市公司 雏形显现。
但目前上市公司中,惟有中国平安以保险业务起家,在经营多年后方形成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平台公司,此前从未出现过金融控股平台公司直接上市。“金 融控股平台公司风险太大,在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都还是一个难题。对金融控股平台公司的监管,央行目前仍处于研究当中。”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 表示。
地产破例
5家ST公司居然顺利拿到了和房地产企业重组的证监会批文!
这5家公司分别为:S*ST圣方、S*ST万鸿、S*ST兰光、ST华源和ST东源。“这直接挑战了房地产调控的底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 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表示。根据2010年4月17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房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的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及重大资产重组。
业内议论纷纷。5月27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说,这些都是在限制令出台前已经受理的房地产类并购重组申请,去年8月份以来证监会没有受 理新的房地产企业重组申请。少数公司的核准,并不意味着当前房地产类并购重组政策发生了变化,目前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仍处于暂缓状态。但据WIND统 计,2010年4月房地产调控出台之前,沪深两市共有14家ST公司披露了涉及房地产资产的借壳重组案。
一位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地产企业IPO政策进一步收紧,A股上市的地产企业已经很难再融资,H股上市房企回归A 股也频频受阻。2009年以来,能够在A股上市的地产企业都是在打“擦边球”,比如以工业地产为“卖点”的华夏幸福基业(600340.SH,借壳ST国 祥),号称主业为水泥、材料获得上市的金隅股份(601992.SH)。
在这样的背景下,惟独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成为地产企业后门上市的法宝。2011年以来,新华联置地、金科集团、宁波银亿控股等房地产公司各显神通。
2011年4月15日,S*ST圣方宣布和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的重大重组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根据方案,S*ST圣方将向新华联控股旗下房地产子公司新华联置地全体股东发行股票,用以购买新华联置地100%资产。
S*ST圣方由于连续亏损,于2006年4月被停止交易,并被公司注册所在地黑龙江牡丹江市法院裁决进行破产程序,后与原债权人达成债务谅解。在之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S*ST圣方没有任何实际业务,完全依靠政府补贴,并于2007年5月复牌。
2006年6月,S*ST圣方曾得到首钢控股的垂青。首钢控股通过拍卖获得圣方2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在之后长达3年的时间内,首钢注入资产的意图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并在2009年8月将所持股权转让给新华联控股。
与S*ST圣方如出一辙,2011年5月27日,ST东源(000656.SZ)增发股份购买金科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也获证监会核准。ST东源2004、2005年连续2年亏损,2006年5月9日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近7年来一直没有明晰的主业。
正是这些早已不符合上市规定的幽灵公司,以股改之名,又堂而皇之地包装上市了。
以股改之名
始于2005年4月的股改,至今已经运转了六年时间,带给资本市场的是非功过尚待时间的检验。回头看来,股改在向当时的流通股东支付了数千亿元 的对价之后,指数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轮回,当时的那批流通股股东得以胜利出逃。然而,如果去除新股因素,上证指数在短暂的风光之后,已经重新回到了股改 前的原点。
与此同时,“谁都知道,此类重组后面埋伏了太多的内幕交易,太多的利益。”一位证券业律师称。
2007年12月28日,在券商界籍籍无名的太平洋证券通过参与ST云大股权分置改革、重大资产重组而在上交所挂牌,引来业内极大争议。但此后,如前所述,类似行为此起彼伏,甚至做得更为极致。
以股改之名借壳上市规避各类监管政策,显然存在严重缺陷和漏洞。即使按照正常的借壳上市程序,壳资源公司与注入资产方除了要完成大量的财务工作,还需要获得股东大会、监管层的审批。更何况,全球资本市场在借壳上市的监管上都已经趋严。
根据2004年3月底港交所修订的《上市规则》,香港无论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注资行动,只要在资产、代价、盈利、收益、股本比率上任何一 项达到100%,即被视为重大收购,如果在之后两年之内公司的控制权易手,则必须按公司IPO上市的程序披露并审批。所谓控制权,港交所则界定为因收购资 产而令卖方取得行使或者控制行使超过30%的投票权。
“重大收购往往会被监管机构倾向于认定为反收购,披露信息要求向IPO看齐。”一位香港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表示。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证监会也早就宣布,借壳上市的标准要向IPO看齐。然而,一旦带上了股改的帽子,参与重组的双方均可利用支付股改对价的模式解决价格问题。而为了保证股权分置改革“百分之百成功”,监管层的审批会大放绿灯。
与此同时,大部分垃圾股的资产重组都伴随着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度上涨,参与借壳上市和资产重组的内幕人员,包括各级官员、企业领导和参与策划的中介人员,利用这些内幕消息大发横财,有些情况下,正是这样的利益驱动才让有关人员积极推动这些交易的成功。
虽然中国的法律对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明确规定为违法犯罪行为,但这些犯罪行为十分隐蔽,查处成本很高,取证困难,难以起到警示市场的作用。
监管部门并非不清楚借壳重组的积弊,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一再大声疾呼要严格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但不断出现的“死而复生”的案例,让中国的资本市场笼罩在无尽的雾霭中。
财新《新世纪》实习记者郝小兵对此文亦有贡献
忽如一夜春風來A股滿血複活 能否南下抄港股?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90
忽如一夜春風來A股滿血複活 能否南下抄港股?
作者:筱帆 格隆匯
一:CPI低於預期,降準需求強烈 今早,11月的經濟數據出爐,在國際油價持續下行和產能依舊過剩的背景下,CPI同比漲1.4%,低於市場預期的1.6%,PPI同比下降2.7%。可以說現在是面臨著嚴重的通縮危機,市場也強烈希望央行可以降準。就從市場傳聞來說,最早小夥伴們預測降準可能會發生在春節前後,後來就預測12月底前會降,如今11月CPI出來了,小夥伴們就直接說就是周五,更大膽的直接說,就是今晚。另外昨天也傳聞國有四大行逼宮央媽降準,可見市場對於降準的預期有多麽強烈。但話說回來,央媽的想法豈是我們凡人能夠預料的,我們只能理解為,降息降準需求有,空間有,預期有。
一:A股滿血複活 A股在經歷昨日的洗禮之後,今天終於全面開花,截至收盤上漲2652平323跌83,漲停的共114家。之前資金一股腦的往金融股中沖,在昨天的大跌後,資金開始分流,前期淹沒在金融板塊浪花中的板塊開始浮出水面,金融板塊的瘋狂只能算是一個前奏。以後要來的就應該是健康的牛市,從沒聽說過牛市里只有個別版塊賺錢的,牛市里要賺大家一起賺,只是賺多賺少而已。所以後市應該是低估龍頭仍慢慢修複,題材仍就有市場的一個狀態。說白了就是行業研究員又可以安心幹活了的牛市。如果以後市場還要像之前那麽幹,昨天的暴跌只會來的更加慘烈。
三:南下,南下,南下,去香港過聖誕 如果說A股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港股就是憋了半天的屁馬上要放出來了。如今港股恒指依舊趴在地上,但是,你可不要被指數騙了。是金子總會發光,有些細節我們必須給予關註。 1:價值必將回歸 都說港股是個沒媽的孩子,跟跌不跟漲,如果不算今天,從降息後,中小盤成長股都跌出了翔,比方新能源,環保,醫藥,TMT等成長股,跌10%那是家常便飯,跌20%也不算最可憐的。究其原因,這些股為中小盤成長股,操作資金一般為內地資金,而如今內地股市火爆,資金出走。另外牛市的預期導致市場風格轉換,牛市買周期,很多資金也開始出走,奔向藍籌。這些板塊下跌就不奇怪。
但問題就是,這麽跌,把價值都跌出來了
在長久看來,價值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很多成長股則風險收益已完全不匹配,長期風險已非常低,可以忽略時間去做布局。今天的結果也很好的印證了價值投資必將回歸的道理。
2:首只滬港通ETF發行 華夏恒指ETF在緊鑼密鼓發行。這是滬港通以來一個正規意義上的南下的機構和正規軍。這是開始,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如今1000元即可買遍恒生指數股,而且這個ETF必須實實在在的買入相關成分股,雖說可能份額不大,但對港股市場情緒是個不錯刺激,這錢可是真真正正的解放軍啊。
另外要吐槽的是,幹嘛不發國企指數呢,國企指數最近走的可比恒生指數好啊,而且又便宜,又有故事。
3:AH溢價持續放大 AH價差大到了傻瓜都能看到的程度,相信中國大媽自然也看到了,在A股瘋長,港股跟跌不跟漲的情況下,溢價越來越大。
拿金融板塊舉個例子,最誇張的中信銀行的溢價達到了40%,海通證券也有37%,之前A股海通天天一字板,幹嘛就不買港股呢。
4:香港調集7000警力,明天清場 也許我們覺得占中只是個笑話,所以我們在做港股是根本沒把這個風險因素納入考量。但主導港股資金的老外不這麽看,老外都是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的一套投資理念,政治風險在老外手上都是可以量化的,任何政治上的風吹草動,對會影響老外手上的估值模型。簡單來說有風險,先把預期收益率提高,那麽結果就是,港股真貴,沽。現在好了,要清場了,可以把預期收益率降了不。
5:本地券商已經指明了道路 最近的A股也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券商就是牛市先行指標。而港股的券商也代表港資告訴大家,他們看好後市。
總結: 資金永遠逐利,哪里便宜去哪里,就如同水永遠往低處流。清場之日,港股牛市開始之時。外資集體踏空此輪行情就可看見聖誕將至,外資都是懶得動了。那我們勤奮的中國人民就讓那些外資基金經理回歐洲回美國過聖誕去吧,我們堅決留在香港慶祝聖誕,順便等等南下的解放軍,等外資回來時,送他們一個目瞪口呆的指數和牛市。
四:金融股可追否
對券商股來說,成交量就是保障。2013年,A股日均成交1000億,2014年截至目前,日均成交1400億,而如今分分鐘都是上萬億的成交(今天8000億也被市場理解成縮量,想想也是醉了)再加上融資融券都是券商在賺錢。而且大BOSS的降準,T+0,註冊制等大招都還憋著沒放。
對銀行來說,PE14平均為5.89,PB為0.97,大大低於香港本土銀行的11.13和1.27。不過話說回來,內銀的估值水平是不會向香港看齊的,要不然內地股市也不會熊那麽多年。現在的市場判斷是估值修複,所以牛市邏輯沒壞的話,港股銀行的估值的參考水平比幾年前的意義更大。同時,如上文說的,不僅是A股金融股可追,港股內資金融同樣可追,並且更值得追。
所個人的看法是,找準節奏,控制倉位,牛市邏輯不破,放心追。 |
A股奇觀:獐子島與萬福生科“滿血複活”受熱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24
兩家涉嫌造假的上市公司經受過停牌的“洗禮”,不僅沒被市場拋棄,反而受到了熱捧。
曾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獐子島在跌停兩天後“滿血複活”,昨天更是強勢漲停。今天複牌的造假典型萬福生科則借道司法劃轉重新回到投資者視線,今天一開盤就一字漲停。
先來看看那個名叫獐子島的黑天鵝:
在因扇貝神秘消失事件而停牌近兩個月後,獐子島本周一複牌。
開盤之後獐子島就被封死在跌停板,周二繼續跌停,周三原本也延續此態勢,但臨近收盤前股價突然逆轉,巨額的神秘資金殺出,漲停板打開,當天獐子島收盤僅跌1.44%。
到了周四,獐子島低開高走,下午收於漲停,成交金額12.86億元。兩天累計上漲了20%。


從當天傍晚深圳交易所的龍虎榜數據來看,搶籌的是寧波、上海的五家營業部: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買入2.09億元、華泰證券上海國賓路營業部買入9020萬元、國泰君安上海福山路營業部買入4085萬元、海通證券上海黃浦區福州路營業部3966萬元、中信證券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買入3611萬元。


據錢江晚報報道,這五個營業部鼎鼎有名,經常在一些漲停股中上榜。江湖上傳聞這些都是私募一哥徐翔的馬甲席位。周三這天,五個營業部共買入4.16億元,周四共賣出4.61億元。這或許意味著徐翔已經將4500萬元的盈利落進了口袋。
周三賣出榜上,是清一色的機構席位,五家機構共賣出3.24億元。三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四家機構,三家為全國社保基金的組合,另一家為中國人保壽險。其中,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持有的1049萬股為三季度新建倉,按昨天跌停板的市場值算,大概在1.18億元,而周三賣出第一位的機構交易客為1億元,這意味著這家社保基金已經將大部分的籌碼賣出,估計虧損在3000萬元以上。
獐子島周三晚間公告稱,總裁辦公會11名成員於12月10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成交價格為11.27元/股,增持股份數量為179.10萬股,買入總金額為2018.46萬元。其中,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增持了89.6萬股,剩余的10名總裁辦公會成員均增持了8.95萬股。公告披露的信息顯示,獐子島總裁辦公會的11名成員增持的價格正是獐子島第三個跌停板的價格11.27元。
如此看來,正是社保基金的跑路和獐子島高層在跌停板上增持,引發了徐翔帶領遊資們的炒作。
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獐子島事件,10月31日,獐子島三季度業績顯示巨虧,市場震驚。8.12億元的損失銷蝕了公司此前三年的利潤總和,而獐子島將巨虧的“罪魁禍首”歸結於深海冷水團異動的天災。盡管投資者對此表示質疑,但證監會調查稱,未發現獐子島2011年底播蝦夷扇貝苗種采購、底播過程中存在虛假行為,未發現大股東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行為。
再看看造假上市、連續巨虧的萬福生科:
在萬福萬福生科面臨退市危機時,桃源湘暉出面接手。
根據其12月1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原第一大股東龔永福、楊榮華夫婦合計持有的26.18%股權,因債務問題被司法劃撥給桃源湘暉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後者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自然人盧建之。且桃源湘暉獲得萬福生科控股權的代價僅為2.25億元。公司股票於12月12日複牌。
上海證券報稱,除了股權劃撥,為取得萬福生科控股權,桃源湘暉還自願向龔氏夫婦支付8500萬元,作為其讓渡萬福生科控股權的合理補償。如此一來,桃源湘暉為掌控萬福生科控制權所花費的資金總數約為2.25億元。
今天一開盤,萬福生科漲停。

去年3月,萬福生科發布自查公告,承認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萬福生科欺詐上市披露以後,市場一片嘩然。隨後證監會介入調查,公司控股股東被刑拘,保薦機構平安證券被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金融股滿血複活 三大股指全線上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32


滬指今日大漲3.3%,重回3000點上方,“中字頭”權重股再掀漲停潮,銀行、證券、保險等板塊領漲。
今日兩市雙雙高開滬指報2992.46點,漲0.67%,深成指報10350.94點,漲0.57%,創業板報1522點,漲0.14%。
滬綜指收盤上漲100.81點,漲幅3.39%,收報3073.34點。成交額3790.18億元。
深成指收盤上漲201.26點,漲幅1.96%,收報10493.78點。成交額2008.67億元。
創業板收盤上漲0.64%,報1529.47點。
板塊方面與昨日形成鮮明對比:銀行、保險、證券、高端裝備、鋼鐵等權重板塊是做多大盤的主要力量。一帶一路、高鐵、京津冀、西安自貿區、國產軟件等板塊漲幅也超過2%。


消息面上關註:
央行將非銀同業納入存貸比 暫不收準備金
據多家媒體報道,12月24日,央行與24家大型金融機構的會議上稱,“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與同業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初步定為零,上述機構不包括財務公司。”這意味著非銀同業存款不交存準,而近期央行降準的可能性降低。
央行第九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流動性逐漸趨松
據中國證券報引述市場人士透露,周四央行將不開展任何公開市場操作,這已是該操作連續第九次暫停。市場人士表示,伴隨著“打新”凍結資金陸續解凍和財政存款集中投放,年底流動性緊張警情已經解除,未來貨幣市場利率將逐漸回歸常態,而非銀同業存款暫不交存準使得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
李克強: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加大金融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簡化境外上市、並購、設立銀行分支機構等核準手續。將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體系、取消境內企業、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地域限制。此外,還將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好發力。
太平洋證券攜手京東探索互聯網券商業務
太平洋證券晚間公告稱,已與國內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網銀在線簽約, 雙方擬合力打造網銀在線證券板塊。雙方將在證券賬戶、行情、資訊、三方支付、證券交易等多方面開展互惠互利的業務合作,並合力設計互聯網證券產品。
大智慧:部分證監局已叫停新增傘型信托
據大智慧通訊社,多位券商人士透露,部分證監局目前已叫停新增傘型信托。業內人士分析,新增傘型信托被叫停的原因,可能主要源於本輪“瘋牛”行情中,杠桿助推市場大漲大跌,相較於兩融,傘型信托杠桿比例更高,最高可以達到5倍。
險資歲末進場掃貨 近十個交易日加倉明顯
12月前兩周,滬指從2680點上漲到2929點,增長幅度是9.2%,而險資11月底持倉股票基金占比為10.68%,兩周後,持倉占比提升至12.65%,增長幅度為18.4%。可以說,浮盈和主動加倉,雙雙推動險資持基金股票的占比大幅度上揚。以此估算,除去浮盈外,險資主動加倉明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金牌榜複活”:體育總局致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06

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談話》頁面截圖。 (小塵4x/圖)
說好取消的獎牌榜又死而複生了?
2月6日晚間,國家體育總局在其官網發布說明,稱此前刊登在官網的《第十三屆全運會競賽規程總則》只是尚未定稿的草案,系工作人員失誤刊登。
此前,1月2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面對金牌帶來的政治榮譽、經濟利益,少數領導幹部出現了完全錯誤的政績觀,片面追求運動成績、金牌數量,疏於對運動員、教練員的教育、引導和嚴格管理,甚至給予錯誤的政策導向,導致少數運動員、教練員在賽場上為取得好成績不擇手段,公然違背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甚至鋌而走險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體育總局對此回應稱“全運會將不設獎牌榜”:將取消亞運會、奧運會貢獻獎獎項的評選,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今後將從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投入產出效益等多個角度研究設立體育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有趣的是,4天後,據央視新聞消息,在國家體育總局官網找到了標註1月30日公布的《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的通知》,其中這樣寫道:“公布代表團成績榜,包括金、銀、銅牌數,獎牌數和總分數。成績榜排序依次按照金牌數、銀牌數、銅牌數、總分數的高低排列”。 而2月4日,在另一份《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競賽規程》中也發現了相同的內容。
對此,體育總局官網稱“將尚未最終定稿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刊登在政府網站上系工作人員失誤所為”,其中關於公布代表團成績榜等解釋內容與《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相悖。
體育總局在這份聲明中重申,“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的具體要求和內容沒有任何改變。特予說明並致歉。”目前,體育總局官網上已找不到關於第十三屆全運會及冬運會的這兩份競賽規程總則。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對新京報表示,不管體育總局官網上之前刊登的是不是草案,其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全運會不設金牌榜”是他們匆忙之中做出的決定。而如此匆忙的決定,並不能控制全運會之前的不良現象,相反會使一個成熟的賽事因不計分而變得黯然失色。不能說比賽打完了,什麽分都不計,就失去比賽意義了。
對於此次烏龍事件,中央紀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組副組長施澤華表示:“方案公布之後出現差錯,我們要認真核查,要追究責任。錯誤出在哪個環節,草案是不是經過黨組領導同意、經過業務部門逐級報批,然後上網前有沒有審查,上網的審查制度和發布信息、發布文件的相關制度是不是按照這個制度來做的,我們一定要追查。”
“我們想下一步就是按照我們整改提出來的措施,逐條地對各個司局、各個部門、包括各個中心要監督問效。要責任落實到人,比如說在哪個司就落實到哪個司長、各個中心落實到黨政一把手,如果出現問題、出現跟黨組的意見不一致、跟巡視報告的情況不一致,我們要追查追責。 ”施澤華強調。
非農巧遇複活節,“殘缺”超級周需要註意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35
非農巧遇複活節,“殘缺”超級周需要註意什麽? 來源:瑞摩黃金頭條
華爾街投資人本周可能發現沒有什麽采取大動作的理由,他們正等待最新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出爐,以及有關可能改變近10年來首度升息時點預期的各種消息。
美國3月就業市場的狀況將在複活節前這一周占據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的主要視線,有關美聯儲究竟何時展開首次升息行動的爭論也會持續下去。美國勞工部周五將公布非農就業數據,但屆時股市將因逢耶穌受難日而休市,投資人得要等到次周才能對數據做出反應。
對於外匯和貴金屬市場而言,非農數據的影響力無疑已不必多做贅述。而此次美國假日下部分西方交易員的缺席,可能令屆時的行情變得更加難以揣測。盡管你可能歷經過無數次超級周的洗禮,但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樣一個略顯“殘缺”的超級周了呢?
非農數據恐追平20年記錄,美國假日平添行情懸念
在經濟數據密集發布的本周,就業市場數據可能成為關註焦點,為美聯儲提供進一步線索,反映美國經濟的健康程度及其對加息沖擊的承受能力。
路透調查中,受訪經濟分析師預測3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料強勁增長24.4萬個。若確實如此,將為連續第13個月增長超過20萬,追平1994-1995年時的紀錄。
自二戰結束以來,更長的記錄只有1976-77年間的14個月、1983-84年間的15個月。
周三公布的美國ADP民間就業報告則有可能成為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前的一場預演。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周明確表示,聯儲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升息,但她補充說就業市場繼續改善將是決定何時行動的一個重要條件。
耶倫稱,核心通脹率大幅上升不是美聯儲調整利率的前提條件。然而,盡管2月消費者物價確實因汽油價格上升而有所反彈,但通脹仍然守在低位。
在許多分析師看來,周五的數據中平均所得比就業人數更受關註。2月平均時薪僅上漲0.03美元,預計3月將加速上升。
今年年初美國公布從零售銷售到企業支出的一系列疲弱經濟數據,促使分析師調降對經濟成長的預期,並把美聯儲2006年以來首次加息的預期時間推遲到9月。
看法樂觀的分析師稱,嚴冬、美國西海岸港口曾發生的勞資糾紛,以及2014年中期強勁增長之後的自然放緩,這些因素表明放緩只是暫時現象。但有些分析師指出,缺少薪資壓力表明複蘇並不完整,美元強勢也是一個未來的威脅。
歐元上周短暫突破1.10美元,在美聯儲3月會議前曾跌至1.05美元下方。美聯儲在3月會議後宣布下調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給預期6月加息的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非農的公布時間可能預示著外匯和貴金屬市場的行情充滿變數。由於當天是西方耶穌受難日,多國股票市場將提前休市。澳洲國民銀行表示,周五(4月3日)將公布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大部分市場將因耶穌受難日休市。屆時美國非農數據的公布將顯得非常有趣。
有分析認為,雖然在非農數據公布之時,恰逢耶穌受難日眾多市場休市,但非農數據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往往使得交易員們情緒緊繃,哪怕是假日期間也不敢掉以輕心。假日清淡的交投甚至還會放大市場的波動,或許帶來投資者意想不到的波動幅度。
本周其他關註點:希臘也門關鍵時刻,多國數據需留意
除了非農數據外,本周也依然不乏一些其他看點。在歐洲,希臘要想獲得進一步援助從而避免破產,歐元區財長必須同意希臘的改革清單。
惠譽上周五下調了希臘發行人違約評等至CCC,因其獲得官方機構發放貸款的前景不確定。
目前希臘債權人表示,還需數天時間才能完成改革清單的準備工作。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如果不能從歐洲夥伴國那里得到資金,希臘政府到4月20日將無錢可用。
此外,上周激發市場避險情緒的中東局勢也依然牽動人心。沙特阿拉伯軍方發言人29日說,除了持續空襲外,沙特陸軍部隊開始在邊境地帶向也門境內的胡塞武裝目標進行炮擊。
這名發言人說,部署在沙特南部吉贊和納吉蘭的皇家陸軍部隊29日向也門境內的胡塞武裝目標持續炮擊。同時,隸屬陸軍部隊的阿帕奇直升機轟炸胡塞武裝靠近沙特邊境的指揮中心,使得胡塞武裝無法進行軍事集結。
歐元區數據方面,本周關註焦點將是周二的歐元區3月份通脹數據。1月份消費者物價創紀錄下降0.6%後,預計3月通脹年率回升至負0.1%。周一公布的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數據,應會表明歐元區經濟正在穩步改善。
的確,鑒於低油價和弱勢歐元正拉動消費和出口,已經有些人質疑歐洲央行是否將需要全額動用其1萬億(兆)歐元購債計劃。
ING首席國際經濟分析師Rob Carnell表示,“如果不僅僅是歐元區經濟活動升溫,並且通脹也觸底,那麽就需要考慮歐洲央行是否會持續至2016年,通脹率至關重要。我們可能需要幾個月,但這也許是第一步。”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則將公布3月官方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匯豐分別於周三和周五公布中國3月制造業PMI終值和服務業PMI,到時外界應能更明晰地從中判斷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
受新訂單和就業分項指數下滑的拖累,匯豐3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再度跌破榮枯線,並創下11個月最低。這暗示中國經濟活動疲弱,可能助長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呼聲。
美元進入“慢牛”節奏,後市走向何去何從?
美元指數在上周幾近收平,周線呈現一根十字星形態。就目前的整體趨勢看,經歷近兩周來的休整後,美元似乎正處在一個“快牛”行情進入“慢牛”行情的節奏之中。而其後市進一步走向又將如何,無疑迎來各界猜測。
就持倉方面來看,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五公布的數據,最近一周匯市投機客美元凈多頭倉位上升,在此同時歐元的凈空頭倉位則是跳升至歷史新高。3月24日止當周,美元凈多倉為439.1億美元,此前一周為385.9億美 元,前周為12周以來美元凈多倉首次跌破400億美元。做多一種貨幣意味著押註其將會上漲,反之做空的話則是押註該幣種將下滑。
法國巴黎銀行(BNPP)在上周六(3月28日)的報告中分析了在未來兩周複活節期間影響美元指數表現的重大風險事件,該行稱,未來兩周將有對美元走勢非常關鍵的風險事件,這將幫助市場弄清是否美元能夠重拾近期的上漲勢頭。
先從數據層面來分析,周五(4月3日)市場將迎來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註意,當日也為耶穌受難日,美國等西方國家將休市)。若3月份的非農就業人口增幅再次超過20萬,且同時公布的失業率維持在5.5%水準或較之進一步下滑,這無疑將支撐美元上漲。
與此同時,周三(4月1日)將公布的美國3月ISM報告對於美元指數而言也將至關重要,近期該指數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因此,ISM報告若樂觀,勢必將為美元上漲增添不少動力。
此外,別忘了還有下周的美聯儲(FED)會議紀要,將於4月8日公布。該紀要預計將延續近期趨勢,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3月政策聲明表現得過於鴿派的背景下,紀要內容料顯得更為鷹派。
法國巴黎銀行跟蹤的美國經濟意外指數已經觸及多年的周期性低點,通常,在這樣一種極端的水平下,意外指數往往會反彈,暗示對美國數據的市場一致預期可能會偏於上行。相反地,歐元區經濟意外指數已經觸及多年高點,且可能會傾向於回落至中性區域。前述歐美經濟意外指數若均逆轉走勢,將鞏固該行關於歐元兌美元下周將下行指向1.0400的觀點。
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發布報告則稱,美元在最近幾周暫停漲勢後,上周下半周似乎重拾漲勢。考慮到周五美國將公布3月非農就業報告,美國勞動市場最近強勁改善,美元短線或經歷整固階段。本周美國複活節將至,這或促使市場流動性趨緊,同時也可能加大市場波動。長線看來,該行仍傾向於美元上行風險。
法國農貸表示,向好非農或促使美元反彈。美國3非農就業報告仍是本周重磅數據,並有可能引發G10貨幣暴動。但若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不及市場預期,則影響可能降低。
|
佳兆業複活通道開啟 上海項目恢複銷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5132.html
佳兆業複活通道開啟 上海項目恢複銷售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10-10 12:47:00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談判,佳兆業(01638.HK)終於在債務重組方面邁出重要一步:上海公司全面複活,廣州公司項目也將盡快啟動銷售。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談判,佳兆業(01638.HK)終於在債務重組方面邁出重要一步:上海公司複活,廣州公司項目也將盡快啟動銷售。
10月10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佳兆業內部人士處獲悉,目前上海公司已和中國銀行簽訂了債務重組協議,各項工作已全面恢複正常。
目前,佳兆業在上海有四個項目,佳兆業城市廣場與佳兆業八號為在售項目,佳兆業上海浦東金融中心項目還在報建階段,以及一宗位於上海青浦區的尚未開發土地。
據本報記者了解,上海佳兆業城市廣場項目已全面複工,一期住宅已封頂,各項工程均正常運轉,三期的樣板房已於10月4日開放,營銷中心也開始接待客戶。
上海佳兆業城市廣場三期占地面積4.8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71萬平方米,按照該項目前期售價1.5萬/平方米保守計算,三期的總貨值約為13億元。據悉,上海佳兆業八號項目的別墅已完成了第一批的交付,公寓也將於近期交付。
根據佳兆業上海公司與中國銀行簽訂的債務重組協議,中國銀行將為佳兆業八號項目提供按揭業務,給予充足貸款額度、更高的利率優惠(98折),並會加快放款速度。此前,沒有銀行願意為佳兆業八號的購房者提供按揭貸款。
上海佳兆業八號占地面積1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39萬平方米,分為兩期開發,原本預計2015年完工。其中一期已售房源的均價1.4萬元/平方米,按此價格計算,二期的總貨值約12億元。
除了中國銀行,佳兆業上海公司還與中銀投達成諒解。此前有消息稱,佳兆業上海浦東金融中心項目將可能被強制拍賣。對此,佳兆業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佳兆業已與該項目債權人中銀投達成協議,不會拍賣 。目前,該項目已啟動正常的報建及施工準備。
上海浦東金融中心項目是佳兆業2013年5月拿下了的地塊,總價15.1億元,樓面價達3萬元/平方米。作為佳兆業在上海唯一一塊商業用地,佳兆業對此項目非常重視。佳兆業上海公司總經理王洪偉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該地塊將建造成陸家嘴地區全新的5A級甲級寫字樓,成為內外資金融機構、證券投行的企業辦公室聚集地。
上述佳兆業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中銀投在佳兆業上海浦東金融中心項目的債權將會由他人接手。至於是誰,目前尚無消息。
與此同時,佳兆業廣州公司也與債權人談判取得重大進展。有消息稱,佳兆業廣州公司與主要債權人已經達成和解。該消息尚未得到佳兆業方面的證實。
不過,接近廣州佳兆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廣州佳兆業城市廣場項目將於近期啟動銷售。
廣州佳兆業城市廣場是佳兆業在2013年以45.6億拿下的廣州總價地王。該項目位於廣州開創大道與黃埔東路交匯處,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項目原計劃分四期開發,預計會在2018年開發完畢。
加上9月份已經恢複銷售的惠州佳兆業一號項目,佳兆業已經走向了複活的通道。
業內認為,上海、廣州等核心城市的債務重組“破冰”,將對其他債權人產生正面影響,促進佳兆業全面的債務重組,擺脫危機。
當前最關鍵的是深圳。佳兆業在深圳的大鵬假日廣場、悅峰花園、佳兆業中央廣場、山海美域花園等幾大項目被鎖定或查封的貨值在去年12月時已超過50億元,深圳樓市暴漲之後,這部分產品的貨值至少漲了20%。
佳兆業在深圳的債務重組也將是最複雜的。上述項目未售房源仍處於“司法查封”狀態,涉及的債權人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
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末,佳兆業債務計息總額為650.09億元。其中境內計息債務總計479.71億元,境外計息債務總計170.38億元。
此外,佳兆業還面臨年報難產的棘手問題,審計機構普華永道要求佳兆業處理好六大問題才能進一步對年報進行審核。
10月9日,佳兆業發布公告稱,將繼續延發2014年年報和2015年中報。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楊元慶:聯想正經歷著刮骨療傷之痛 今年要滿血複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9/154041.shtml
導讀 : “相信這里有很多瑯琊迷,靖王妃。不在少數吧?其實跟大家透露一下我也算是個‘胡椒’,最愛胡歌扮演的小殊了。因為他經歷了削皮挫骨之痛,涅槃重生,謀篇布局,成就了一代盛世。”
i黑馬訊(常皓靖)1月29日下午,聯想春節聯歡會在國家體育館舉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現場進行了致辭,他說《瑯琊榜》里他最喜歡的角色是林殊,現在的聯想跟林殊一樣經歷著刮骨療傷之痛,但2016年會“原力覺醒,滿血前行”。
以下是楊元慶演講節選:
下個禮拜就是新春佳節了,新的一年是猴年,十二生肖里頭,猴子最機靈,最活分,最不知疲倦,這讓我們對新年的生機勃勃,更加充滿期待!
猴年對聯想來說,尤其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的柳總就屬猴。上一個猴年,2004年,為了阻擊DELL,處置多元化業務,跟IBM談判,我們三線作戰,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今天看來,這些努力都萬分值得,我們成功打造了雙業務模式,實現了對IBM PC業務的收購,全球化發展的新聯想,從那一年開始翻開了新篇章!
一輪歲月過後,我們又在面臨極其類似的情境。在收購了System x服務器和摩托移動業務之後,我們實現了個人電腦、手機、企業級三架馬車並進、雲服務護航的完整的業務布局。
但是實現夢想的道路,從來都不會只有晴空。當年我們是三線作戰,今天我們則面臨著三重挑戰:兩個並購業務的整合和消化需要時間;全球經濟增長放緩,PC市場下滑對業務帶來的壓力課題,需要破解;同時我們還要在高速飛行中更換引擎,全面推動業務模式的互聯網化轉型。這三重挑戰,比2004年更加艱巨,我們沒有選擇,必須直面困難,迎難而上。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所有聯想同仁沈著應戰,取得了紮實的業績:
個人電腦業務,季季刷新市場份額新高,連續11個季度領跑全球市場,在大市下滑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強健的盈利水平。在中國,我們的市場份額上季度更是創下了40%的新紀錄!
企業級業務,從完成對System x收購後的第一個季度起,每個季度我們都實現了營業額的增長,利潤率的改善!中國更是全球的火車頭。
智能手機業務,MOTO的收購解決了我們專利的困擾,大大加快了我們在全球的布局。我們在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不僅給了我們更大的回旋余地去在中國打翻身仗,而且將幫助實現我們扭虧為盈的目標。幾天後我們將發布上個季度的業績,這里我就先賣個關子,到時候請大家拭目以待。
雲服務,我們的用戶總數超過4億,月活用戶超過1.5億!
與此同時,我們開始推動業務模式的全面互聯網化轉型。以用戶為中心,改造我們的組織、流程,改造我們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
所有這些表現,都是——難能可貴!
新一輪的猴年,我們又要做好艱苦奮鬥的準備:在加強我們PC領導地位的同時,讓移動和企業級業務開足馬力,打造長久可持續的增長引擎,任務當然不輕!堅持創新,徹底轉型,全面擁抱互聯網,壓力絕對不小!但同樣的,這些努力都在為我們新一輪的增長去做準備,新一輪的好日子去打基礎。怎麽樣,同學們有沒有決心和信心?
好極了!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放開一點,步子再邁的大一點!
我們要從機制,從組織,從激勵上,讓我們的三大業務和若幹新業務的領導班子,能夠真正成為業務的主人,擁有對業務所有價值鏈端到端的管理權。
我們要真正建立起面向客戶的,有充分職權、充分資源的超級產品經理制度,讓Super PM不僅能打造出更高價值、最佳客戶體驗的產品,而且能真正整合起4P,產品、定價、渠道、營銷。
我們要用更開放的心態去支持內部創業,幫助有想法、有幹勁兒的年輕人脫穎而出。
我們要建立更加靈活,更具吸引力的發展和激勵機制,讓大家真正能成為自己業務的主人。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將張開雙臂歡迎80後、90後的進駐!
盡管現在不是我們市場最好的時候,也不是我們業績最好的時候,可能是我們挑戰最大的時候,但毫無疑問,這也將是我們機會最多、成長空間最大的時候!
相信這里有很多瑯琊迷,靖王妃。不在少數吧?其實跟大家透露一下我也算是個“胡椒”,最愛胡歌扮演的小殊了。因為他經歷了削皮挫骨之痛,涅槃重生,謀篇布局,成就了一代盛世。
而現在的聯想,正在經歷這樣磨其筋骨、苦其心誌的過程。對我們所有聯想人來說,今年將是原力覺醒、滿血前行的一年!
最後,我要感謝柳總及老一代聯想人為我們打下的堅實基礎,感謝全體聯想將士的奉獻與付出,感謝合作夥伴們的親密合作,感謝媒體朋友的鼓勵和鞭策!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一同聯想!給大家拜年了!
有了李嘉誠的投資 長江汽車能否借新能源複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4641.html
在2013年曾因不能正常生產經營而被列入工信部黑名單、被暫停生產資質的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在獲得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五龍電動車”)註資重組後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下稱“長江汽車”),正試圖進入新能源行業,實現“翻盤”。
長江汽車是誰
4月17日,長江汽車年產總量達10萬輛的純電動客車和純電動乘用車生產線全線啟動。同日,長江EV品牌正式發布。就在當天,長江汽車還正式下線了AO級電動SUV逸酷e-cool。《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長江汽車董事長曹忠處了解到,長江EV品牌旗下的產品線包括純電動中巴車、純電動商務車系列、公交和旅遊客車、純電動物流車等多款產品。目前,長江汽車生產的12米純電動公交車已經在杭州運行,而2016年9月將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上,由長江汽車生產的7米級純電動中巴車,將有望擔負領導人的接待用車工作。
按照長江汽車的規劃,最初其業務將集中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而未來,在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後,其將生產A00級和A0級純電動SUV等,發力乘用車市場。
在杭州余杭區長江汽車的總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長江汽車總投資51億元,建成的工廠占地面積達到1150畝,在生產規模和建設水平上,確實在國內新能源領域里堪稱一流。
不過,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估計並不知道長江汽車為何物。其前身是成立於1954年的杭州公交客車廠,後者在90年代後期停產。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發布《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1批)公告》(2013年第50號),對48家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車輛生產企業進行了特別公示,長江客車赫然在列。
這家年近半百的老牌客車廠原本或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因為1997年以後,國家基本上不再批準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生產資質因此具有稀缺性。也正因如此,就在當年,來自香港的五龍電動車對其進行了重組,將其挽救於危難之中。在當年,五龍電動車進行重組的還有雲南的美的客車。後者誕生於1969年,具有客車和改裝車生產資質和生產線,也是一家因為經營不善而進入工信部黑名單,險些被退市的生產企業。在2013年,五龍對其進行重組後,與美的客車聯合成立了雲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致力於新能源客車和商用車的生產。
五龍電動車是誰?頻頻整合瀕臨“滅絕”的老牌客車公司到底為何?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在港股上市的五龍電動車其前身其實是中聚電池,此前專註於鋰離子電池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分銷、銷售及技術研發。在發展過程中,其通過資本運作和整合重組,逐漸整合了車輛生產、電池研發、電池生產與集成等共8家生產制造公司,其中包括2個一級研發中心(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聚電池研究院);2個鋰電池生產工廠(遼源中聚電池工廠和天津中聚電池工廠);2個新能源電動汽車整車工廠——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和雲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其中,杭州長江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中巴和輕中型商務客車以及SUV系列產品,一期設計產能為年產10萬輛;雲南五龍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大中型公交客車和旅遊客車系列產品,一期設計產能為年產1萬輛。
李嘉誠緣何投資一家虧損公司
資料顯示,五龍電動車的主要股東包括李嘉誠基金會和中信集團。早在2010年,李嘉誠就開始投資五龍電動車,到2015年6月3日,其持有五龍集團8.5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4.68%。而在2010年8月,他又進一步增持了五龍電動車,當時共持有的股份約達到15.93億股。
因為李嘉誠的持股,在當時,五龍電動車廣受資本市場青睞。但多年來,其業績表現平平。根據五龍電動車最新的財報,公司2011~2015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公司的凈虧損與2014年公司虧損的9.06億港元相比,確實縮小了很多,為4.1億港元。不過,綜合來看,從2011年開始,這家公司每年平均虧損9.78億港元。這讓人不禁要問,香港上市公司上千家,盈利企業更是數不勝數,李嘉誠為什麽要投資一家虧損企業?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李嘉誠投資電動車企業,很可能是看好電動車的技術。這種想法其實可以理解,在此之前,股神巴菲特也曾投資電動車生產企業比亞迪,雖然在當時,其電動車並未體現出很強的盈利能力。
但據比亞迪發布的2015年財報,其新能源汽車已經體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全年銷量雖然不足6萬輛,但其營收已經可以與傳統汽車分庭抗禮,幾乎與旗下38萬輛傳統車創造的營收持平。另一家是宇通客車,在國家的強勢補貼下,2015年宇通實現凈利潤達35.35億元,而獲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高達68.565億元,補貼比凈利高出33.215億元。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商用車包括客車,目前在采購方面主要由政府主導,而一旦進入政府公交和用車系統,對於新生的新能源企業來說,無疑是極大利好。而長江汽車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長江汽車相關高層此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稱,長江汽車的發展思路是最初借力政府補貼,將市場規模做大,進一步攤銷成本,最終獲得市場競爭力。按照現有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長江生產的6~8米的新能源中巴,光中央補貼就高達30萬元,而地方與中央的補貼比例一般是1:1或者0.5:1,也就是說,一輛車的補貼最高可達到60萬元。而一輛這樣的中巴成本大概在40萬元。盈利空間可見一斑。
在此之前,長江汽車還宣布了與集團將與商用電動車生產商Smith Electric Vehicles Corp.(史密斯汽車)於美國成立合營公司,將利用集團之電動車設計並結合SMITH之技術及銷售網絡,加快未來在美國市場的布局。
不過,對於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後來者長江能否借力政策和資本煥發新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滿血複活 資本玩家鄭建明或推無錫尚德A股重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162.html
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一家破產企業拿下、註入H股上市公司、再分拆甚至可能送往A股單獨上市,資本大玩家鄭建明為所有一級市場的參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家破產企業名叫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新能源界無人不曉。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家華人企業、制造過首富神話,但2013年因經營不善被鄭建明迅速買下,註入至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01165.HK,下稱“順風國際”)。 然而1000天之後,大戲再開一幕,無錫尚德或在A股“滿血複活”。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方知情人士了解到,鄭建明或讓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順風”,無錫尚德母公司及順風國際子公司)連同“榮德系”等共同打包,選擇在今年下半年於A股上市,如果來不及則會推至明年。不過,該說法尚未得到順風國際方面的確認。分析人士認為,要獲A股市場高度認可,江蘇順風上市時間不能拖太久。
分拆尚德
5月31日,順風國際宣布將以50億元的售價向鄭建明的私人企業---亞太(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含無錫尚德在內的江蘇順風100%股權。目前順風國際的第一大股東也是鄭建明所持企業,因此江蘇順風一案構成關聯交易。
無錫尚德由施正榮一手創建、曾是國內光伏電池及組件產品制造業老大,由於經營不佳、多晶矽長期訂單壓頂、銀行負債過高等陷入絕境,原有母公司尚德電力的股價也從99美元一路大跌至不足1美元。2013年3月,無錫尚德債權銀行聯合向法院遞交了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申請。
當年年中,一直不動聲色的鄭建明突攜順風國際反超多位潛在買家,以30億元報價拿下無錫尚德,並一次性清償了對方所欠銀行、供應商及其他關聯方的107億元巨額債權。雖有不少供應商對於債務處理方案不滿意,但也只能接受30%左右的賠付現實。這位參股多家H股的低調大佬想要做什麽?市場人士並沒有猜到。
鄭建明最初由上海房地產起家,此後參與H股投資及其他實體運作,也曾是玖源化工(00827.HK)、熔盛重工(01101.HK)、賽維LDK(LDK.NYSE)等大股東。如果不是收購無錫尚德,他的背景並不為眾人所知。
拿下無錫尚德後,順風國際股價也受到極大追捧,2013年10月單月的股價漲幅高達64%,2014年5月摸高至12.18元每股。8個月時間,鄭建明的順風國際市值就翻了3倍左右。
故事遠未結束。握有無錫尚德這張牌,鄭建明很快調兵遣將、大刀闊斧進行業務整合,公司也在光伏景氣度提升的同時步入佳境,為此後分拆並上市A股埋下伏筆。
2015年下半年,新能源的天空“多雲轉晴”,全行業滿負荷生產,江蘇順風受無錫尚德產出俱佳影響,業績大幅提升。順風國際透露,當年全公司(大部分為江蘇順風旗下無錫尚德)的組件銷量和貿易量為995.8兆瓦、308兆瓦。2015年,順風國際的單晶矽電池片、多晶矽電池片為116.2兆瓦和679.1兆瓦;貿易量1.6兆瓦、90.3兆瓦。

江蘇順風對順風國際而言極為重要。2015年順風國際主營收入70.324億元,組件和電池片的收入分別達到40.42億元、16.3億元,矽片有9000萬元進賬,其他收入來源是電站發電及LED板塊等。
從順風國際中拆出江蘇順風,對鄭建明來說並不容易,“分拆及上市從2015年就開始計劃,直至今天算是有了一個進展,”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樣一來,鄭建明也向外界告知了順風國際此後的業務偏好是新能源電站和LED,而江蘇順風另外再做布局。
A股上市?
據知情人士透露,鄭建明未來會將江蘇順風連同“榮德系”等資產打包,進入A股上市,假設順利時間點是今年下半年。
“榮德系”的實體主要為揚州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鎮江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矽片產品,與無錫尚德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也曾是施正榮創辦的企業,此後股權易主。

一位港股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H股行情差、順風國際近年來業績不佳,如果將無錫尚德等實體資產長期放置香港市場確實不易讓無錫尚德獲融資。截至第一財經記者今天發稿時,順風國際總市值44.8億元,A股同行的營收與其相似甚至更低,但市值早已超越,協鑫集成(002506)、億晶光電(600537.SH)以及航天機電(600151.SH)、海潤光伏(600401.SH)、東方日升(300118.SZ)等分別為342億元、88.11億元,132億元和118.1億元人民幣、124億元。
江蘇順風1.3G瓦左右的光伏出貨,對應50億元的售價是否合理?一位資深光伏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按照3.7元每瓦(含稅)、5%凈利潤率、25倍市盈率來算,預計這部分光伏資產對應的估值在40億元左右,因此50億元可能還稍顯貴一些,不過江蘇順風應還有其他資產,多出10億元賣掉也算合理。他說,“要在A股上市的話,江蘇順風的動作得快一些,光伏產業的最佳時期是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6月前,630電價下調大限到來後,市場將會出現明顯回調。而且,目前A股市場本身也不算好,制造行業公司選擇此時上市未必是最佳時間點。”
順風國際負債不低
鄭建明將制造業板塊剝離後,可有效緩解順風國際負債較高、財務費用大等問題,為香港上市公司收購、建設電站進行必要的“彈藥”補充。
首先,順風國際的現有債務量並不小。去年年底前,公司總債務項已達124億元,向銀行借款96.31億元(2014年為61.1億元),可轉換債券為21億元。為取得貸款和一般信貸融資,順風國際已將賬面價值9.84億元的貿易應收款和應收票據、賬面價值為104.17億元的物業廠房和設備、預付租賃款及太陽能電站質押給了銀行。此外它還有14.75億元的現金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也質押給了銀行,以求獲得信貸融通。賣出江蘇順風後,其財務費用尤其是借款利息和可轉債利息都會減輕一些。去年一年順風國際的財務費用為7億元,而前年是3.22億元。
第二,在拿出江蘇順風之後,上市公司順風國際將把主要註意力集中在電站項目上。電站是一個大投入、產出慢的行業,因此未來對於融資也仍有長期需求。
第三,去年年底前,順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6億元,比2014年僅僅多出8700萬元人民幣;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也從2014年的7.13億元增至9.3375億元。順風國際的貿易應收賬款周轉從前年的43.9天變為了85.4天,存貨周轉同樣由前年的39.6天變為了54.4天。整個行業的拖欠風已成慣例。順風經營性現金增加情況不理想、應收賬款期限長,這兩項對未來建設和安裝電站的大投入等現實狀況並不有利。將江蘇順風“速度”賣出獲取真金白銀,也將是順風國際股東及管理層所期待的。
順風國際去年主營收入攀升了22%,達到70.324億元,但凈利潤只有4480萬元,盈利不佳在順風國際看來有幾點:2015年雖並網電站1780兆瓦,但光伏政策實施的困難影響公司在這部分板塊的收入與利潤。“國家給予光伏電站的上網電價補貼嚴重延遲,2013年8月到2016年2月,全國光伏電站應收的電價補貼為300億元,截至2015年年底,順風國際應收電價補貼是10億元。而電池及組件價格在去年也有所調低,公司發電業務受到了棄光影響,企業在去年也沒能與2014年一樣,獲得了發行可轉債負債部分攤銷期變動的9.92億元一次性非經常性收益。”順風國際說道。所以,賣掉制造業部分、拿到一筆現金,或讓順風國際純電站轉型戰略的實施更為順利。
一個疑問是,如果無錫尚德連同江蘇順風一同上市,當年的創始人施正榮是否會買入大量股權,重新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董事長”一席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