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魏應交:重疊的0.2元是永遠優勢

2012-01-07   TCW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隨著中國市場質變量變,台商已經經過好幾輪的淘汰賽,頂新國際集團過去二十年來,在中國發展成功,策略是什麼?

贏在物超所值垂直整合省錢,再拿來擴大規模

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交答(以下簡稱答):一開始我們就定位中國是世界市場而非世界工廠,中國十三億人口,我們細分為七大塊: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華東,積極經營品牌,深耕通路。經營世界市場比經營世界工廠困難得多,我們不斷推出新品,持續打壓競品(競爭品牌),以確保絕對領先優勢。

物超所值讓顧客的利益點,與我們的銷售點盡可能的重疊,比如說﹐我賣一塊錢的產品,消費者要認為有一塊兩毛的價值,那○.二元就是重疊,我要這○.二元是永遠的優勢,這個品牌才會繼續下去。

但要把產品做得好,價格又要賣低,這兩個是相違背的,只有用經濟規模來取得這個優勢。

康師傅賺我們自己「省」下的錢,也就是以垂直整合,創造規模經濟。比如說,紙漿、瓶蓋、包裝都自己生產,即使節省下來的每一(單)項只有一分錢,但因為康師傅一年有四百億的piece(商品數量),只要能省下十項,就等於賺了人民幣四十億元,可能人家還在(規模)起點,我已經能將這部分回饋給消費者,阻絕競爭者。

問:西方品牌概念講差異化、心占率(mind share),舉例來說,可口可樂會打感情戰,讓消費者記得,願意多花錢﹐但康師傅的邏輯不是這樣?

答:對,不是這樣,我們的邏輯是庶民,講的是物超所值。中國的貧富與城鄉差距非常大,但一九七八年以來,隨著珠江三角、長江三角、渤海灣以及大西部開發,城鎮化的比率在二○一一年已達四八%,這代表著,中低階層消費者很快就會升級上來,成為中階層消費者。我們在下面這塊最大,占七三%,城市化之後他們會往上(提升為中階層消費者),這是我們獲利來源。

一定只當第一名在中國,贏者通拿是遊戲規則

問:康師傅無論推出任何商品,都要成為市場第一名,這是什麼緣故?你是認為,中國市場成功的品牌,是贏者通拿嗎?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答:在中國,大陸型的經濟,贏者通拿,是第一名才會賺錢,第二名就搓手(台語,表焦慮),第三名一定虧損。

大者恆大,你看 我的方便麵,第二名和第三名(市占率)加起來不到我的一半。你有機會看看我們的競爭對手,它在方便麵裡永遠不會賺到錢。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我們推出第一包方便麵產品﹐到了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才從人民幣二.二元漲到三.八元,只漲七三%,可是這期間成本漲了多少?估計原物料成本加上人力成本上漲了三到四倍,我為什麼能做到?用經濟規模把它撐開,這是我們最大的利基。康師傅一年資本支出十億美元,你沒有市場你便不敢投資。

(短期)你可能有一、兩個產品贏了,但是(贏的)時間有限,因為我的通路,我的規模經濟大,比方說,他推出一個產品是紅火的,但我半年之後就跟上了。跟上之後,我認為他(競爭對手)要比我成本更低的情況不大,另外還有通路優勢。

問:你是說垂直整合、經濟規模,沒有想像中簡單?

答:因為經濟規模涉及投資,我們早期每年都投十億美元在品牌。

扎根百年願景三階段布局,自主性創新是下ㄧ步

問:全球最知名的品牌都在中國裡面競逐,你認為康師傅過去二十年建立這樣的競爭優勢,可以維繫多久?

答:康師傅過去在中國發展三個階段:第一,是移入性創新,第二階段,是借力使力的創新,第三則是自主性的創新。

過去台灣方便麵暢銷,我們把它移到中國發展,在包裝口味上取得優勢,這叫移入性創新。但這只能(維持)十到十五年。

現在到了第二階段,不能墨守成規做事,就要借力使力的創新,我們引進合作夥伴,我原來沒有碳酸飲料,但在購併百事(百事可樂中國)之後,借力使力,我的產品就齊全了。康師傅和百事這兩個加總起來,冰箱我原有四十五萬個,百事有五十五萬個,兩個加總一百萬個,可口可樂大概有九十萬個,像這樣(情勢)你就一定要用借力使力……,讓消費者選擇更多。

再來是自主性創新,因為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系統的策略夥伴後,你的實力增強,研發行銷都會更強,累積更多know-how。那(我預計)會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47

避免同質化重疊 波司登大刀闊斧謀品牌轉型

6月29日晚間,波司登(03998.HK)發布了截至2016年3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波司登實現收入約為57.87億元,同比下滑8%。不過,得益於大力度控制整體開支、積極清理庫存,優化零售網絡,公司的存貨總量及制成品存貨均呈雙位數下降,分別為14.7%和17.9%。

波司登方面表示,由於公司去年全業務領域清理庫存,優化零售網絡,對於經營不善和低效的店鋪果斷關閉,提升自營和高質量零售渠道,使零售渠道的平均存貨和應收貿易賬款周轉天數分別降至204天和67天,大幅提升了貨款回流速度和企業現金流流入。在波司登看來,配合品牌轉型策略,繼續關閉競爭力不足的銷售網點是對優質高效銷售網絡進行優化升級。雖然傳統的銷售渠道數目減少了,但集團配合消費模式的改變采用了創新的銷售和推廣方式。

記者註意到,波司登這一策略成效在本年度其他重要財務指標數據上也得以體現。數據顯示,2015財年波司登經營溢利同比上升69.8%至人民幣3.38億元;公司凈利實現收入2.81億元,同比上升112.5%。經營活動現金流由去年同期的3.9億元增幅至本年度的7.1億元。

談及未來品牌發展方向,波司登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麥潤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是波司登品牌重塑的新階段,企業會為提升產品差異化和符合市場消費趨勢,繼續深入研究消費市場的消費特點,通過對零售數據的深入分析,更精準地安排各款式產品的生產,包括在制定生產計劃之前先在實體店對某些主推產品和款式進行試銷,以測試和了解市場反應,從而制定相應的生產和銷售方案。

麥潤權透露,對於主營的羽絨服業務,為避免品牌重疊,波司登將推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品牌轉型策略,給品牌做重新定位和部署,使得旗下的品牌組合更能符合市場趨勢。

記者了解到,這家老牌的羽絨服公司未來對其旗下的幾個品牌做出大幅調整。原有的波司登品牌將繼續定位於中高端時尚設計,而冰潔的業務重心將逐步轉移至線上銷售。考慮到市場對於羽絨服設計的要求日益提高,集團決定讓設計風格偏向傳統的康博品牌退出羽絨服市場,以便集團能集中資源在其他品牌上。另外,考慮到近年越來越多消費者參與各類型的戶外活動,一直側重於運動感設計的雪中飛品牌,將打造成為全方位的戶外服裝品牌。因此,集團將會在原有的雪中飛的羽絨服基礎上,逐步加入更多的戶外服裝產品,以豐富雪中飛品牌的產品組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選擇。

而對於波司登的多元化發展,這家公司也透露,將積極善用現有資源以及各策略性投資者的營運經驗,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服裝新業務和品牌,以進一步壯大波司登在各個服裝領域板塊的實力,向發展成為多品牌綜合服裝運營商的目標邁進。

我國目前服裝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品牌競爭力下降,加之越來越多海外品牌加快中國市場的業務擴展步伐,均使得國內服裝行業面臨形勢依然嚴峻。但隨著庫存清理的漸見成效,波司登方面表示,有信心與經營相關的重要指標也將會回到更健康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67

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穩步推進 監管重疊與空白亟須改善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陣痛期,在外部市場波動、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國內出口承壓以及維持經濟穩定增長壓力下,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改革在重重阻礙下有所停滯。

然而,無論是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推出,以及利率走廊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國在匯率市場化改革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的腳步從未遲疑。

7月18日,在“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上,中國首創董事長傅成(Peter Fuhrman)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流動性巨大,金融創新發展迅速,但與此同時仍存在較多監管空白,容易滋生風險。諾亞集團執行總裁林國灃則認為,過去一段時間,監管機構對於市場整頓的意圖十分明顯,“中國監管機構希望以市場穩定發展為前提,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金融市場改革無法一蹴而就

近年來,中國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日趨複雜,尤其是國內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各種矛盾有所顯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改革的時機逐漸成熟,中國應抓緊機遇期深化改革,挖掘內生增長動力,進一步完善現有監管體系。

對於中國政府改革的決心,新加坡銀行執行董事梁煒寧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的改革向來都是動真格的,只是目前大刀闊斧還是循序漸進,哪種更適合中國的問題”。

亞洲金融集團總裁、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提出,當前形勢下中國改革應該循序漸進。一方面,改革中難免會有矛盾沖突,無法盡如人意,必須不斷進行多方利益的平衡,無法一蹴而就。同時,中國對於外部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中國每走一步棋,對全世界經濟穩定都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通商中國)

在諸多改革舉措中,市場對於目前“一行三會”這一分業監管模式該如何更好地適應金融市場發展需求尤為關註。

我國現行的“一行三會”分業監管模式,開始於1997年金融危機過後,並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中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分業監管一方面監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應對一些金融創新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令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意識到原有的金融監管體系與現代金融發展的不協調,因此危機後紛紛對原有的金融監管框架進行了修補與改革,強化“宏觀審慎監管”成為其中的重要舉措。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在論壇上表示,無論是去年夏天中國A股市場的大幅波動,還是“e租寶”非法集資案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顯示出我國目前監管框架存在一定的重疊與空白。

目前,決策層已意識到對於現有監管框架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改革金融監管體系,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建立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框架為重點。這些改革理念與全球主要經濟體金融監管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金融監管框架改革的具體模式選擇方面,還有待形成共識。

對於“一行三會”的改革思路,目前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可以借鑒“英國模式”與“美國模式”。

所謂英國金融監管模式,是建立以央行為核心的綜合監管體系;而美國監管模式,則是成立金融穩定委員會,同時賦予央行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權限。

雖然對於未來我國監管框架的改革方向,目前業界看法尚未統一,但林國灃認為,不管實行哪種監管模式,都要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公平作為最重要的目標。

投資者教育有待加強

“最近我們看到,從高凈值客戶到普通客戶,對於收益率的預期更加理性。”林國灃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稱,5年前,即使1千萬以上的高凈值客戶,在尋求財富管理時,過度重視投資回報,提出的回報要求常常高到30%。但近兩年情況有所好轉,投資者開始主動了解相關投資原理和風險。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願意接受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我們認為,與其盲目地向他們推薦投資產品,不如幫助投資者學習什麽是全球投資,具備哪些風險。”林國灃認為,投入更多時間在投資者教育上,才是更加理性、長期的投資思路。

傅成則認為,境內投資者對待股市的情緒需要改變。“境內投資者對於股市的投資回報預期過高,境外投資者每年有4%-5%的回報已經非常滿意,而境內投資者可能認為20%的回報很合理,這也導致很多散戶推動股市出現異常波動。”

不僅個人投資者存在盲目投資的現象,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暴露出很多“沖動消費”的問題。

“現在很多中國企業爭先恐後的去海外投資,但有的時候跟風投資卻不知道投的是什麽。”陳智思認為,不少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策略亟須完善。

林國灃表示,中企“出海”既要充分認識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又要有十足的耐心,“跨境並購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是要對企業具有真正的戰略意義”。

但值得註意的是,也有很多中企通過海外兼並收購,完成了公司的升級轉型,獲得了先進的技術和人才,為公司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

“中國生產業有大量產能,因此企業必須走出去,這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快速向上遊移動,企業可以通過並購來向其他地區競爭對手學習。”楊燕青認為,部分“出海”的企業會獲得成功,“只是希望學費不會太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52

國防部談中國軍機飛越中韓防識區重疊區:不是領空

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會上就多個敏感問題進行了回答,比較受人關註的問題有陸軍現有的18個集團軍是否將縮編成師、中國是否以軍事力量或軍事手段介入敘利亞沖突等。其中就中國軍機飛越中韓防識區重疊區的問題,發言人吳謙表示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

以下為問答實錄:

記者:上個月記者會披露了9月份中俄將在南海有關海域舉行軍演的事情,請問有沒有進一步的消息發布?雙方參演兵力是否已經確定?另外有媒體報道稱,演習中將有聯合登陸相關方面的演練。請予以證實。

吳謙:8月16日至21日,中俄雙方在湛江舉行了“海上聯合-2016”聯演的第三輪磋商,就演習的實施計劃、通信保障、後勤保障等具體安排進行了深入溝通,達成了廣泛共識。雙方還勘察了演習有關的場地和設施。此次聯演的課題是“海上聯合防衛行動”。聯演的進一步情況,我們將適時發布信息。

記者:最近國內外媒體大篇幅報道了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建造情況,網上還流傳著這艘航母“高顏值”的照片,顯示船體裝配已經接近完成,建造工作接近尾聲。請問以上情況是否屬實?這艘航母離列裝還有多長時間?有沒有時間表?

吳謙:我可以授權告訴你的是,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展順利,正在按計劃推進。關於你提到的“高顏值”,我認為只說對了一半,我們這艘國產航母“既有外在顏值,更有內在氣質”。

記者:最近《解放軍報》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對印度政府近期決定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布拉莫斯”導彈進行了批評,同時也提到了中方可能采取的一些應對措施。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吳謙:保持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中印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我們希望印方多做有利於中印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順便提一句,我從你的問題中發現,你可能是我們《解放軍報》的熱心讀者,我會把這個信息轉告給我在解放軍報社的同事。

記者: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在下一步軍隊改革中,陸軍現有的18個集團軍將縮編成師。請予以證實。

吳謙:有關報道純屬臆測,與事實不符。

記者:韓國媒體報道,中國近日在東海舉行聯合演習時,中方戰機短暫飛越了中韓防空識別區重疊區域,並靠近蘇巖礁,韓國方面起飛軍機進行了攔截。韓國內一些媒體把這個事件和“薩德”部署問題聯系起來,認為是中國在施壓。請予以證實,並作出評價。第二個問題,近日有媒體報道說,中國將會在G20峰會結束後、美國總統大選前這個時間段建設黃巖島。請問對此有何評價?

吳謙:首先澄清一點,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近日中國軍機赴日本海有關空域進行訓練,期間經過了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其他相關的國際空域,這是一次計劃內的演訓活動。關於“薩德”問題,中方此前已經多次闡明了反對的立場。

第二個關於黃巖島的問題,我在此前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已經多次表明了立場,在這里就不重複了。

記者:媒體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位高級軍官率代表團近日訪問了敘利亞,在大馬士革和敘利亞國防部長等敘方高級官員進行了會面,報道中還提到中方將向敘軍提供培訓名額。這是否說明中國準備像俄羅斯一樣,以軍事力量或軍事手段介入敘利亞沖突中?

吳謙:今年是中敘兩國建交60周年,雙方長期以來互幫互助,中方一直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發揮積極作用,支持維護敘獨立自主。經中敘兩軍商定,中方向敘方提供醫療器械和藥品等人道主義援助,主要是為緩解敘人道主義危機提供幫助。出於同樣的考慮,中方還向敘方提供了醫學、護理等專業的培訓名額。

記者:據報道,美國陸軍參謀長米萊訪華時向中方表示,“薩德”系統的部署完全是為了保護韓國和美國人免受朝鮮導彈襲擊,其雷達探測距離僅幾百公里,不會覆蓋中國內陸,在任何方面都不會對中國造成威脅。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吳謙:美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僅是一個戰役戰術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這種做法打破了地區的戰略平衡,損害了中國的戰略利益,破壞了中美、中韓之間的戰略互信。打個比喻說,部署“薩德”系統就像在本地區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其引發的惡果不容小覷。

我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雖然美官方多次表示“薩德”反導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只有幾百公里,但據韓國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局長敘林最近在訪韓時表示,“薩德”反導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由“末端模式”轉為“前沿模式”,而“前沿模式”下,雷達探測距離為1000公里以上。他的表態聽起來很有故事。

記者:有消息稱,軍隊新聞媒體的調整改革即將實施。請問軍隊媒體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這種改革的目的是什麽?

吳謙:軍隊此次推進改革,是按照自上而下、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展開的。軍隊新聞媒體等領域的調整改革,也將隨著軍隊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而逐步實施,相關信息我們將適時發布。

記者:有韓國媒體稱,2名朝鮮士兵本月17日攜帶武器越境進入中國境內,被中國邊防部隊發現之後雙方發生交火,並有中國軍人受傷。請予以證實。第二個問題,進入8月以來,中日圍繞釣魚島的話題增多,中國海軍艦機編隊8月中旬在日本海附近展開軍事演習,引起日方高度關註。請問中國軍方為什麽選擇在這個時段進行演習?目的是什麽?

吳謙: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據了解,韓媒的這個報道無中生有,純屬捏造。

關於第二個問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中國海空力量近日赴日本海及西太平洋有關海域進行訓練,這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今後中國軍隊仍將按計劃組織此類例行行動。

記者:據報道,朝鮮昨天發射了一枚潛射彈道導彈,韓軍方對此表現出極大憂慮,並稱其威脅國家安全。請問中國軍方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外交部的同事昨天已經作出了回應。

記者:日本媒體報道,自8月初以來,中方在釣魚島附近的活動不斷增加,這些報道是準確的嗎?如果是準確的,中方為什麽選擇在這個時間增加在釣魚島附近的活動?是否跟中方在相關海域進行演習有關?中日雙方是否就此保持著溝通?

吳謙:關於你剛才問的問題,我認為王毅外長昨天已經作出了回應。這個時間點,一半是因為釣魚島的漁汛,一半是由於日方的炒作。

記者:您剛才提到對敘利亞人員培訓,這是否說明中國有軍人在敘利亞開展相關培訓活動?

吳謙: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在敘利亞訪問的是中國軍隊外事代表團。中國軍隊將向敘方提供的是醫療和護理專業的培訓。

記者:日本媒體近日稱,中國駐日大使6月下旬曾經向日本方面表示,如果日本派遣自衛隊參加美軍在南海所謂“航行自由”行動,日方就跨越了中國不可退讓的界限,中方對此絕不容忍。報道還稱,中方似乎還暗示將會使用軍事手段來對抗。請問對於日方在近兩個月之後炒作這樣的事情怎麽看?中國軍方對於日本自衛隊可能在南海的行動持怎樣立場?

吳謙:日本企圖派遣自衛隊參加美軍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日本不是南海問題當事方,無權插手南海爭議。中國軍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意誌堅定不移,我們將堅決應對任何威脅和挑戰。

記者:近日在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舉行的“國際軍事比賽-2016”已經結束。請介紹中國軍隊參賽情況。

吳謙:前不久,“國際軍事比賽-2016”落下帷幕。此次比賽共設“坦克兩項”、“蘇沃洛夫突擊”、“航空飛鏢”、“海上登陸”等23個項目,18個國家派隊參加。中國代表團參加了23個項目中的21個項目,在集體項目中共奪得1項第一名、17項第二名、3項第三名。

中國軍隊取得好成績,既需要廣大官兵的“洪荒之力”,也需要國內公眾的關心與支持。此次軍事比賽恰逢里約奧運會期間,廣大公眾在觀看奧運的同時,對我軍參賽也給予了極大的關註和支持。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敬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43

本民前、激進泛民票倉重叠

1 : GS(14)@2016-03-05 01:08:12

■梁天琦早前揚言泛民、建制與本土三分天下。


【本報訊】剛結束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獲逾6萬票,本土派即揚言要在9月立法會大選在新東取下兩席。不過本報翻查數據,以梁天琦得票率最高的20個票站,與社民連、人民力量和新民主同盟於2012年立會選舉結果比較,發現其中14個、即七成票站,均是上述三黨派取得高於他們平均得票率的票站,亦即這些選區同屬梁及三黨派的主要票源,兩大陣營票源明顯重叠。梁國雄及陳志全均再表明不擔心被搶票。梁天琦在補選中獲15%選票,《蘋果》將梁今次得票最多的首20個、即得票率最少有兩成的票站,與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新界東同一票站候選人得票率比較,發現其中14個票站,屬社民連梁國雄、人民力量陳志全和新民主同盟范國威3名激進泛民議員票倉,他們在這些票站得票率,全部高於他們在新東各站的平均得票率(3張名單的得票率為24.7%),可見本土派票源明顯與激進泛民重叠。




梁國雄陳志全不擔心被搶票

這些票站大多為新界東各個公共屋邨,包括尚德邨、華明邨、富亨邨、太和邨、大元邨、運頭塘邨、嘉福邨、健明邨等。這些同屬梁天琦得票率不俗的票站中,3名激進泛民在上屆的得票各有高低,有七成多票站以梁國雄得票率最高,餘下一成半則為范國威或陳志全得票較多。3名激進泛民於2012年得票最多的一個票站,為大埔富善邨,得票率為三成,而梁天琦在這個票站的得票率也有17.2%。由於本土派已表明必再參選,激進泛民票源勢被分薄。梁國雄接受訪問時指,沒有考慮過本土派搶票問題,因為從2012年選舉的結果分析,他的得票較為平均,即不同區份都有。再者,今次補選中區份越北,梁天琦得票越多,相反他自己在這些區份得票較少。他強調從來不能制約選民投票,故即使有支持他的選民改投其他人也沒有辦法。陳志全回應《蘋果》查詢時承認,與梁天琦一樣,都是以不滿傳統泛民的選民作為目標,故以往支持他的人在補選中投給梁天琦亦屬正常。但他相信,「(睇)我就睇業績,(睇)佢(梁)就睇希望」,即使有部份不滿傳統泛民的選民選擇梁天琦,自己亦會爭取到新選民的支持,此消彼長下,料影響不大。■記者姚國雄、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3/19514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56

李志成:適時檢討房策 避免客源重疊

1 : GS(14)@2017-10-22 14:06:24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以建立置業階梯為主調,特首期望協助有能力的市民早圓置業夢,政策重點包括與私人發展商合作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讓有較高收入的港人置業。與此同時,亦會增加基層過渡住屋供應,以及將「綠置居」及「白居二」計劃恆常化,讓公屋住戶可從置業階梯逐步上行,業界對此持不同意見。

筆者認為,政府針對性不斷推出「變種」房屋供應,包括早前推出的「綠置居」及「置安心」計劃,無疑能為社會各階層提供適切置業協助,起疏導港人置業需求作用,同時為市場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上車選擇。是次「港人首置上車盤」先導計劃,進一步變種,助具備合適條件的年輕家庭上車,在本港樓價目前呈上升趨勢下,不過要注意一點,樓市周期變化不定,長遠樓價有機會出現調整,一旦市况逆轉,該類房屋與私樓客源重疊的情况將會加劇,建議政府適時檢查政策,避免資助房屋供應過盛擾亂市場。

目前政府尚未公布「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之申請及限制詳情,該計劃目標客群的個人入息限制介乎2.6萬至3.4萬及家庭入息限制介乎5.2萬至6.8萬,因此筆者相信相關政策,在樓市上升周期時,對私樓市場影響輕微。不過一旦樓市進入下行周期,樓價下調或為市場帶來更多可負擔的置業選擇,當細價樓量目增加,屆時上述資助房屋及私人住宅需求重疊的情况將會加劇,影響需求。而市場亦關注購買「港人首置上車盤」限制,從而降低買家入市意欲。就此,香港政府應因時制宜,隨市場變化而調節,如放寬住宅按揭成數及年期限制、降低住宅物業印花稅及取消壓力測試等,為欲上車者重啟置業之門。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97&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52

騰訊中移「入國」 恒指國指趨同 兩者重疊權重由29%增至48% 加入眾安

1 : GS(14)@2018-02-12 07:12:46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公布季度檢討結果,其中提出改革的國企指數成為焦點,宣布納入騰訊(0700)、中信股份(0267)及恒安國際(1044)等10隻紅籌及民企,令現有恒指成分股中,與國企指數成分股重疊比例接近一半(見圖)。證券界認為,恒指國指重疊情况難免,但認為這一改動有助國企指數更緊貼明晟及富時等「明星指數」。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國指改革主要在現行40隻H股的成分股之外,額外引進10家紅籌及民營企業。今次引入的紅籌及民企,包括騰訊、中國移動(0941)、中海油(0883)、中信股份及華潤置地(1109)等均一如市場預期股份,至於粵海投資(0270)、中國燃氣(0384)、恒安國際、石藥集團(1093)及申洲國際(2313)則較為冷門。

紅籌民企權重按季遞增 明年達30.8%

新引入的10隻紅籌民企,佔國指比重為5.98%(見表),這比原來在去年8月份模擬的權重佔比達6.2%略低。其中佔權重最大的是騰訊(約佔2%)。

根據安排,紅籌民企權重將會按季遞增,單一股份權重上限,將由原先的2%,提高至2019年3月時的10%,屆時10隻新晉紅籌民企在國指佔比,按照去年8月份模擬時的權重,會提高至30.8%。

黃國英:資金會較多追入申洲石藥

經此變動,國企指數與恒生指數的重疊情况進一步加劇,國指成分股佔恒指權重,由今次變動前的29.01%,一口氣急增至47.71%。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認為,若國企指數要與同樣包含國企、民企及紅籌的明晟及富時指數競爭,與恒指重疊是在所難免的。他又估計,在國企指數變動後,投資者追入新成分股如石藥及申洲等的情况會多一些,但是因為新加入的重磅股受上限所限制,因此引發追入買盤的力度不大。

建行權重降至10% 平保郵儲行獲提高

此外,今次國指亦引入眾安(6060)同時,亦剔除中鐵建(1186)。眾安在重整後的指數佔的權重達0.63%,中鐵建在被剔除前佔的權重為0.52%。原有國企指數成分股中,權重減少的如建行(0939),原來比重為11.2%,到調整後則降至只有10%。

權重獲提高的只有平保(2318)及郵儲銀行(1658),兩者原來的比重為9.6%及0.88%,完成調整後則提高至10%及1.07%。今次變動由3月5日生效,國企指數成分股更增至50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13&issue=2018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