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首次披露移動收入占總營收17%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2/147018.html
10月22日,雅虎終於把移動應用轉變成為了公司的賺錢業務。在本周二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雅虎首次對外披露了公司的移動業務財務數據。雅虎表示,公司來自於移動設備的廣告營收超過2億美元,占據了總營收的17%左右。雅虎稱,今年移動廣告業務毛營收將超過12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稱,雅虎將會披露公司的移動業務營收,原因是面對著投資人施壓的雅虎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必須展示公司取得的進步。移動廣告業務營收的增長,幫助雅虎第三季度的業績超過了市場預期,並讓公司的整體營收實現增長。這也是在過去的六個季度中,雅虎營收第二次實現增長。
雅虎業績超出市場預期,成為了梅耶爾的護身符。自梅耶爾出任雅虎首席執行官以來,她帶領著雅虎動用超過13億美元收購了30多家小型創業公司,為公司增補擁有移動應用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在出任雅虎首席執行官的兩年多時間中,梅耶爾還帶領著雅虎推出了類似於雅虎新聞文摘(Yahoo News Digest)這樣的新型移動應用,並向營銷主推出了一整套工具,用於在無線設備中展示信息。
“我們正在從一家制作網頁,然後通過橫幅廣告獲取營收的公司,轉型成為制作移動應用,然後通過本地廣告實現創收的公司,”梅耶爾在周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表示。
不過雅虎在移動廣告市場已經落後於谷歌(微博)、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上述公司目前超過半數的廣告營收均已來自於無線設備。不過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師約瑟夫·斯考利(Youssef Squali)認為,梅耶爾在移動廣告領域奮起直追的努力已經開始取得成效。斯考利說,“這讓雅虎與谷歌、Facebook、Twitter和AOL共同殺入美國五大移動廣告商的行列。”
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預計,谷歌今年將占據移動廣告市場44.6%的份額。Facebook緊隨其後,市場份額將達到20%左右。剩余的三家公司市場份額則均不超過3%。
通過在今年年初斥資超2億美元收購移動創新公司Flurry,雅虎提振了公司的移動業務。Flurry開發的工具,能夠幫助營銷主確定哪一款移動廣告在iPhone和Android設備用戶群體中有著最好的表現。
超市場預期
盡管面臨著激進投資人Starboard Value LP的壓力,但是雅虎第三季度的營收依舊超過了市場預期,這也表明梅耶爾的複興戰略正在取得實效。
雅虎財報顯示,不計入流量獲取成本(即不包括對合作夥伴網站的收入分成),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10.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超過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的10.5億美元。雅虎預計,公司第四季度營收將在11.4億美元至11.8億美元,符合市場分析師預計的11.7億美元。
一直依賴於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支撐公司股價的梅耶爾,不過通過對新內容、移動業務和其它功能的投資,來吸引用戶和廣告主,從而支持其複興雅虎的戰略。雅虎第三季度財報的出爐,正值一個關鍵時期,因為Starboard Value LP已經對梅耶爾的領導力提出了質疑,並呼籲對雅虎進行分拆。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表示,“雅虎第三季度營收僅僅較市場預期超出1%,雖然這表明雅虎正朝著正確的軌跡前行,但還未能徹底改變雅虎的命運。”
雅虎股價周二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常規交易中上漲0.90美元,漲幅為2.29%,報收於40.18美元。受營收超市場預期的推動,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0.82美元,報收於41.00美元。今年以來,雅虎股價累計跌幅不到1%,表現遜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5%的漲幅。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雅虎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52美元,超過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的0.30美元。第三季度歸屬雅虎的凈利潤為67.7億美元,遠超過上年同期的2.967億美元。
阿里巴巴影響
通過上月在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公開招股時拋售後者的持股,雅虎獲得了超過90億美元的一次性稅前收入。如今,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依舊占據了公司整體市值的一半以上。雅虎周二表示,公司支付了與拋售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持股相關的約33億稅款。在阿里巴巴集團進行首次公開招股後,雅虎仍持有該公司約15%的股份。
Starboard Value LP希望雅虎通過分拆或是與AOL合並來“釋放價值”。在上月致梅耶爾的信中,Starboard Value LP首席執行官傑弗里·史密斯(Jeffrey Smith)曾表示,分拆能夠讓雅虎增加約160億美元的價值。史密斯還認為,雅虎應當探索削減支出,並不再進行並購業務。
加速回購
為應對投資人對返還現金問題的嚴格審查,雅虎周一宣布將通過一家金融機構加速其股票回購進程。雅虎表示,該公司在10月17日已動用9.33億美元回購了2350萬股公司股票。
截至第三季度末,雅虎持有的現金總額已達到120億美元,遠超過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50億美元。
雅虎最近開始專註於提升公司效率,在關閉部分海外辦事處的同時,雅虎還對約旦安曼和印度班加羅爾的辦事處進行了裁員。
在削減自身支出的同時,梅耶爾在其它領域則加大了投資力度。除去在今年年初收購Flurry自海外,有消息人士透露,雅虎對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的投資已接近於完成。另有消息稱,雅虎正考慮以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廣告技術創新公司BrightRoll。
LVMH上半年總營收增長近兩成 奢侈品市場回暖了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723.html
LVMH上半年總營收增長近兩成 奢侈品市場回暖了麽?
一財網 劉瓊 2015-07-30 16:00:00
“雖然很多奢侈品集團業績看上去兩位數增長,但其可比收入增長僅能用平穩增長來描述。”一位奢侈品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很多公司的銷售增長或是受匯率因素影響,或是新開店推動,或是加大折扣促使,或是通過資本市場出售股票形成的業績增長,“奢侈品市場遠還未到可用回暖來形容”。
多家奢侈品集團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時尚經濟似乎有複蘇的跡象。
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昨日發布中期業績顯示,截止6月底的上半財年,LVMH集團總營收上漲19.3%,從上年同期的140.09億歐元增至167.07億歐元,有機增長6%;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利潤錄得29.55億歐元,較上年同期25.76億歐元上漲14.7%。上半年的增長主要有賴於第二季度的增幅,該公司表示第二季度集團收入增長23%,有機增長9%。
LVMH集團最焦點的時裝和皮具部門上半年收入增長18.0%,至59.33億歐元,有機增長錄得5%,該部門上半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利潤增長11.7%,至16.61億歐元,不過由於中國大陸市場持續疲軟及港澳市場繼續惡化,該部門以大中華區為主的亞太市場(除日本外)份額進一步萎縮,從上年同期的31%、2014年全年的30%進一步跌至29%,上半年該部門凈增新店16間,遠少於2014年下半年的56間,與上年同期相同。
傳統奢侈大牌:回暖還是仿徨
除了LVMH集團上半年業績表現不錯,而法國另一大奢侈品集團開雲(Kering)新近公布的業績也顯示,其上半年整體收入為55.125億歐元,較上年同期的47.104億歐元上漲17.0%,可比基礎上漲幅為3.5%。其中奢侈品部門增幅17.8%,從上年同期的31.936億歐元增至37.620億歐元,可比基礎上增幅為2.8%;運動及生活方式部門上半年收入增長15.5%,至17.310億歐元,可比基礎上增幅為5.3%,優於奢侈品部門。
法國奢侈品公司愛馬仕公布,第二季營收按年增長22.2%至11.7億歐元,日本市場增長抵消香港和澳門市場放緩影響。期內扣除匯率因素後營收按年增幅為9.7%。其中該公司第二季在日本營收以固定匯率計按年增長26.5%,增速較第一季的15%加快。
相比而言,英國奢侈品集團Burberry發布了2015/2016財年第一季度(2015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顯示,零售額4.07億英鎊,按不變匯率同比增長8%(按實際匯率同比增長10%),低於2014/2015財年下半年同比13%的增幅,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6%,也不及2014年同期的12%增幅以及2014/2015財年的9%增幅。
“雖然很多奢侈品集團業績看上去兩位數增長,但其可比收入增長僅能用平穩增長來描述。”一位奢侈品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很多公司的銷售增長或是受匯率因素影響,或是新開店推動,或是加大折扣促使,或是通過資本市場出售股票形成的業績增長,“奢侈品市場遠還未到可用回暖來形容”。
另一方面,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有吸引力的時尚、新興奢侈品品牌的崛起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多元化的興趣,他們的選擇會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這對傳統大牌奢侈品業績也產生一定影響。”
奢侈品業績中的中國因素
多重因素導致的中國消費者購物動向變化,影響著國際奢侈品集團的不同區域業績表現,被多個奢侈品集團提及。這些相似的動向表現在,中國大陸政府一直在打擊奢侈品消費,導致高端消費在近兩年跌至低谷;與此同時,中國買家在近一年中以極快的速度摒棄購物首選地:香港和澳門,轉投臨近且匯率走低的日本,以及歐洲。
愛馬仕第二季最亮眼的業績表現在日本,其營收以固定匯率計按年增長26.5%,增速較第一季的15%加快。對於這一表現,愛馬仕告訴分析師,近來大批中國消費者湧入日本購買愛馬仕產品。匯豐銀行分析師Antoine Belge就外媒表示,中國遊客現在更傾向去往亞洲其他地區(購買奢侈品),尤其是日本。要知道愛馬仕集團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為23家,香港7家,澳門3家,而日本卻密集地布有45家店鋪。此外,日本的17座城市中均設有愛馬仕Outlet折扣店,這對於大陸遊客無疑是一大吸引力。
對此,周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香港奢侈品銷售以前靠區位價格優勢,吸引了不少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但現在出境遊更方便,匯率因素等影響,中國大陸消費者更傾向於去奢侈品的原產地歐美購物;另一方面,香港還受到周邊日、韓、臺灣、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與地區的競爭壓力,後者或在價格上更具優勢,或在服務體驗上更勝一籌。而澳門此前不是靠價格優勢,而是靠博彩業拉動的奢侈品銷售,如今受到反腐所帶來的消費心理影響更大。”
得益於中國遊客在歐洲及日本市場的消費,以及中國市場持續的高折扣清庫存活動,開雲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Gucci上半年收入增長11.8%,至18.742億歐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增長19.9%,至10.052億歐元。2015年5月份,Gucci在中國市場進行長達兩個月、高達50%的大力度促銷活動。當時,Gucci方面對記者表示:“2015年的換季折扣時間與往年類似,換季折扣其實也代表著Gucci在朝新的品牌方向所做的轉變。”
對於LVMH集團來說,上半年,LV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總營業額攀升超過10%,但中國大陸營業額下跌10%。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在電話會議中表示:“考慮到價格問題,公司將把業務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到其他地區如日本和歐洲,這兩個市場更容易獲益。”同時,LVMH也聯合其他奢侈品集團一起與香港業主重新談判租金價格,Guiony仍對該地區潛力持樂觀態度。
開雲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也要求香港房地產商家降低租金以迎合當前市場的變化。由於中國大陸政府一直在打擊奢侈品消費,導致高端消費額在近兩年跌至低谷。他指出:“香港依然是一個非常潛力很大的市場。但你走在香港最棒的地段如廣東道的時候,你仍會感受到當地對奢侈品的需求。”
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動向,奢侈品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性價格調整措施。2015年3月,為協調產品全球售價差異,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降低其在中國的皮具及時裝價格,並引發了一系列奢侈品公司跟隨降價。另一些奢侈品牌雖未直接進行全球定價調整,但對歐洲銷售的產品進行了提價,變相平衡了售價。LV就表示,在第二季度已完成針對歐洲地區銷售的手袋進行提價的工作,平均提價5%。但Guiony表示:“大多數品牌的新品都會體現價格差異,這並不是LV獨有的策略,這也更符合我們一直以來的做法。所以我們將逐步調整新品的價格,但我們不打算在當前進行全球定價調整。”
“在當前品牌重塑的時代,在華奢侈品牌必須擺脫傳統理念和渠道並且跟隨消費者的腳步”,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2014年奢侈品研究報告的作者布魯諾·蘭納指出:“否則他們就會面臨喪失客戶的風險,這對於很多品牌而言是一項挑戰,而那些了解如何與消費者並進的品牌卻將會從中獲得回報。”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酒仙網今日正式掛牌新三板 去年總營收15.8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09/152722.shtml
導讀 : 酒仙網2014年營業總收入為15.78億元,凈利潤為-2.87億元。
i黑馬 訊 11月9日下午,黑馬營企業酒仙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3919)在北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公司正式掛牌上市。之前酒仙網經過7輪融資共得金額達14.3億元,紅杉資本、東方富海、沃衍資本、華興資本等是酒仙網的投資方。其中,酒仙網最大一筆融資是今年5月,由民享財富等多家機構投資的5億元。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本次掛牌成功,標誌著市場對酒仙網的認可,酒仙網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保真、性價比高的產品,憑借著新三板的契機,今後將繼續深耕酒類市場和酒行業的互聯網化轉型,不斷推進產業鏈縱深發展和價值提升。
目前,酒仙網由四大業務板塊組成,分別是酒類商品線上零售B2C酒仙網、線上特賣 B2B中釀酒團購、 即時服務O2O酒快到和品牌運營綜合服務,在供應鏈、物流、倉儲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規範的專業化流程體系。
據酒仙網公布的《酒仙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審計報告》,其2013年營業總收入為8.65億元,2014年營業總收入為15.78億元,2015年1 -3月份,酒仙網營業總收入為5.46億元;但形成差別的是,2013年其凈利潤為-3.09億元,2014年其凈利潤為-2.87億元,2015年1-3月份,凈利潤為-0.53億元。
酒仙網的盈利是一個問題。對此,郝鴻峰表示,有一些品牌和渠道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對酒仙網或電子商務有些誤會,但那只是市場轉型變革中的階段性陣痛,陣痛之後才能擁抱一個全新的市場。
互聯網服飾品牌韓都衣舍獲批掛牌新三板,去年總營收12.6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9/157750.shtml
互聯網服飾品牌韓都衣舍獲批掛牌新三板,去年總營收12.6億
王亞奇
2016-07-29 15:37
韓都衣舍獲批掛牌新三板,成為互聯網服飾品牌第一股。
i黑馬 訊 7月29日消息 今日,以互聯網淘品牌起家的韓都衣舍正式宣布獲批掛牌新三板,成為互聯網服飾品牌第一股(股票代碼838711)。
今年4月29日,韓都衣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了公開轉讓說明書,說明書指出公司商業模式借鑒了國際知名快時尚巨頭 ZARA 的買手制,創造了‘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而2014年度和2015年度,韓都衣舍實現營業收入8.3億元和12.6億元,實現歸屬於申請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54萬元和3385萬元。
韓都衣舍對其盈利模式的闡述是:服裝產品的款式、結構設計由公司完成,委托供應商根據公司的產品款式、結構設計進行產品加工生產,公司與供應商根據產品的成本及供應商的利潤確定產品委托加工價格,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委托加工完畢後公司向供應商一次性買斷相關產品,然後在天貓、京東、當當網等平臺進行產品的銷售。
同時,公司利用其品牌推廣、營銷、客服物流等方面的優勢,向傳統線下品牌、網紅品牌、外國品牌等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收取服務費。
對於公司未來三年經營目標及具體發展計劃,公開招股書上也做了披露,稱將在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新商業基礎設施上,以商業智能為依托、以大數據為驅動,致力於時尚品牌的創意、設計、孵化與運營,不斷滿足市場對個性化時尚品牌爆發式的海量需求;同時,快速構建以商業智能+大數據應用為核心,以營銷、智能儲運、專業客服、互聯網傳媒、O2O培訓、柔性供應鏈等為要素的時尚品牌孵化與運營的生態系統。
據招股書披露,李冰冰、黃曉明、任泉均現身韓都衣舍大股東,分別持有0.5438%、0.5438%及0.3955%的股權。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持股比例約18.15%。
[本文作者王亞奇,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韓都衣舍
掛牌
贊(...)
分享到:
網絡招聘市場熱度不減 智聯招聘第四財季總營收增長20.5%
智聯招聘今日早間發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第四財季和全年未審計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2016財年第四財季總營收增長20.5%,至4.06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增長22.9%,至8990萬元人民幣。2016財年全年總營收增長19.6%,至15.42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增長12.5%,至2.841億元人民幣。
在線網絡招聘市場熱度不減,智聯招聘全年總營收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而第四季度凈利潤也保持了較大幅度增長。
財報顯示,受益於服務範圍的擴張和客戶體驗的提升優化,智聯招聘服務的獨立雇主數量強勁上升至 509813個,同比增幅達21.8%。 2016財年第四季度,相比2015財年第四季度,智聯招聘總收入增長20.5%至4.061億元;在線招聘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7%至3.509億元,毛利率為91.5%。
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郭盛表示:“在宏觀經濟弱勢運行和在線招聘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智聯招聘依然實現了財務的穩健、迅速增長。這主要得益於智聯招聘準確把握多變的市場環境,精準布局,聚焦拓展中小企業雇主。同時,這種增長也是智聯招聘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加強研發和市場推廣,為雇主和求職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的結果。”
迅雷第三財季總營收4090萬美元 會員收入同比增16%
11月9日消息, 迅雷今日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迅雷第三財季總營收達到4090萬美元,同比增長22.1%,環比增長7.4%,移動廣告和雲計算表現搶眼,同比和環比都實現了大幅度增長。
財報顯示,迅雷第三財季的凈虧損為760萬美元,上一財季為凈虧損400萬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虧損530萬美元,而上一財季凈虧損200萬美元。運營虧損為106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運營虧損480萬美元。包括雲計算業務在內,公司持續投資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服務仍在虧損。
總運營費用支出為3030萬美元,在總收入的占比為74.0%,上一季度為63.2%。其中研發費用支出為1780萬美元,占總收入的43.6%,而上一季度為34.4%。增長主要在於人員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支出的增加。
在業務方面,會員業務收入為2,370萬美元,同比增長16.3%,環比增長4.7%。本季度平均每會員收入為30.7元,上一季度為28.2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會員人數為514萬,上季度為526萬,去年同期為494萬。
互聯網廣告收入(包括移動端廣告)為470萬美元,同比增長337.3%,環比增長23.4%。移動端廣告收入環比增長26.1%。其他互聯網增值收入(包括雲計算收入)為1260萬美元,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7.4%。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31.5%,環比增長26.7%。然而,在線廣告收入下降,影響了IVAS的增長率。
迅雷預計公司2016年第四財季總營收將介於3800萬美元到4300萬美元之間,中間值對應的同比增長率為15.4%。
迅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鄒勝龍表示:“雲計算是迅雷最具戰略意義的投資,這部分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我們對直播視頻業務的發展情況感到特別滿意,這是我們的雲計算服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項業務。”
唯品會2016年總營收565.9億 連續17個季度盈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1/161369.shtml
唯品會2016年總營收565.9億 連續17個季度盈利
i黑馬
2017-02-21 17:42
唯品會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凈營收在153億元至158億元人民幣。
i黑馬 訊 2月21日 消息 今日, 唯品會(vip.com,NYSE:VIPS)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表。
財報顯示,唯品會在2016年全年總營收565.9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40.8%;毛利潤1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4%;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量,唯品會年度運營利潤較上年增長32.4%至34.9億元,2016年全年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8.7億元,同比增長30.4%。 此外 ,唯品會全年活躍用戶數同比勁增42%,達到5210萬;全年總訂單量同比增長40%,達到2.698億單。
在剛剛過去的第四季度,唯品會季度凈營收達到18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5%,至此唯品會連續17個季度盈利。季度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7.1%達9.389億元,季度毛利潤同比增長33.4%,至44.7億元人民幣。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量,第四季度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0.9%至9.703億元人民幣。伴隨著特賣模式的持續創新與升級,2016年第四季度唯品會活躍用戶總數同比增長39%達到2750萬人,第四季度總訂單量達到8200萬單,同比增長26%。
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先生表示:“我們在這一年通過持續增強個性化和選品多樣化,以專註提升我們的用戶體驗。過去幾個季度,我們持續引進了一批優質的熱賣品牌,並將在今後繼續加強我們的營銷能力。穩健業績證明了唯品會業務模式的強大實力,我們對在未來持續保持唯品會的行業領先地位充滿信心。”
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先生進一步表示:“在2016年第四季度,我們擁有強大的自由現金流,實現了穩健的營收增長,同時保持了穩定的利潤率。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新增五個配送中心來繼續擴大我們的物流和倉儲網絡,從而進一步提升唯品會的訂單履約時效和配送能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投入以提升用戶體驗,並保持營收增長和利潤率之間的平衡。”
唯品會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凈營收在153億元至158億元人民幣。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唯品會
財報
贊(...)
分享到:
唯品會2016年總營收達565.9億 同比增長40.8%
2月21日消息,唯品會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表。財報顯示, 唯品會在2016年全年總營收56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8%;毛利潤1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4%。
受益於公司運營能力的不斷升級,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量,唯品會年度運營利潤較上年增長32.4%至34.9億元,2016年全年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8.7億元,同比增長30.4%。除了各項指標的強勁增長外,唯品會全年活躍用戶數同比勁增42%,達到5210萬;全年總訂單量同比增長40%,達到2.698億單。
唯品會第四季度凈營收達到18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5%。季度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7.1%達9.389億元,季度毛利潤同比增長33.4%,至44.7億元人民幣。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量,第四季度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0.9%至9.703億元人民幣。2016年第四季度唯品會活躍用戶總數同比增長39%達到2750萬人,第四季度總訂單量達到8200萬單,同比增長26%。
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表示:“我們很高興在2016年取得了強勁的運營業績,用戶數量和市場份額都有穩健增長。我們在這一年通過持續增強個性化和選品多樣化,以專註提升我們的用戶體驗。過去幾個季度,我們持續引進了一批優質的熱賣品牌,並將在今後繼續加強我們的營銷能力。穩健業績證明了唯品會業務模式的強大實力,我們對在未來持續保持唯品會的行業領先地位充滿信心。”
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則稱:“在2016年第四季度,我們擁有強大的自由現金流,實現了穩健的營收增長,同時保持了穩定的利潤率。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新增五個配送中心來繼續擴大我們的物流和倉儲網絡,從而進一步提升唯品會的訂單履約時效和配送能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投入以提升用戶體驗,並保持營收增長和利潤率之間的平衡。”
唯品會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凈營收在153億元至158億元。
藍港互動發布2016全年報:總營收6.58億元 同比增長21.7%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2/162052.shtml
藍港互動發布2016全年報:總營收6.58億元 同比增長21.7%
i黑馬
2017-03-22 13:57
藍港互動將努力打通遊戲、影視和動漫三個領域的內容及品牌。
i黑馬 訊 3月21日,藍港互動集團(08267.HK)發布了2016年度全年財報。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集團總營收約為人民幣6.58億元,2015年總營收約為人民幣5.41億元,同比增長約為21.7%。
總營收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約為人民幣1.21億元,較2015年大幅上升約103.5%,占比總營收18.4%。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的遊戲註冊玩家總數超過2.2億,同比增長9.4%。
報告顯示,藍港互動集團將基於“影漫遊”聯動,通過影視和漫畫優質IP帶來的用戶和數據反饋不斷強化集團核心業務遊戲的研發和運營能力,進一步改善產品社區化運營能力以提升核心競爭力,並加快業務國際化的步伐。
發力“影漫遊”
截至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已累計成功商業化二十六款遊戲,其中包括十六款自研遊戲和十款代理遊戲。遊戲業務作為藍港互動集團的核心業務,在2016年被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評為“中國十大遊戲研發商”和“中國十大移動遊戲發行商”。
其中2016年推出的《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和《黎明之光》更是在業界開創了全新的業務模式:《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攜手吳奇隆、愛奇藝及安徽衛視多方跨界合作,創造了業界首個“臺網遊”聯動IP模式,自2016年1月27日上線以來,曾登頂App Store 免費榜TOP1,並連續 41 天穩居暢銷榜TOP10。《黎明之光》是藍港互動2016年9月推出的首款3D魔幻RPG手遊,國內上線30小時後便迅速躥升至App Store暢銷榜Top10,首月一直活躍在暢銷榜TOP15,一度沖入榜單前三。
遊戲作為藍港互動集團基石業務,2017年還計劃推出多款全新自研手遊產品。《捉妖記》是基於2015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打造的MMO 手遊,產品高度還原電影劇情,未來還將與安樂影業出品的《捉妖記2》電影同期推出叠代產品。《蒼穹之劍2》是“藍港三劍”之一的經典仙俠MMO手遊《蒼穹之劍》續作,也將是藍港遊戲首款打通“影漫遊”的跨界超級IP手遊作品。
推動全球化
截止2016年,藍港遊戲廣泛進行了全球化布局,藍港互動旗下遊戲已在中國大陸以外的4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在舊金山、首爾和臺北設立了海外分支機構。其中藍港韓國分公司(LINEKONG KOREA)已相繼在韓國市場推出《蒼穹之劍》、《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等作品。藍港美國分公司攜手美國福克斯數字娛樂共同開發基於《獨立日:卷土重來》策略戰爭型手遊。同期,在海外市場推廣的自研遊戲《Supper Charge》目前累計下載量超過300萬。
《蒼穹之劍》於2014年4月登陸韓國GooglePlay,2015年5月又在kakao平臺上線,獲得了“年度最佳遊戲BEST30”。藍港互動自研的《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2016年6月在韓國上線後,三天內取得Kakao人氣榜第一,iOS下載榜第一,谷歌下載榜第一和本地商場ONESTORE下載榜第一的成績,並獲得了2016年kakao十大遊戲大獎。
2017年,藍港互動集團韓國分公司(LINEKONG KOREA)將持續發力,代理了包括《黎明之光FOR KAKAO》、《戰機風暴》、《大航海之路》三款熱門手遊,其中《黎明之光FOR KAKAO》已於3月14日登陸韓國知名遊戲平臺Kakao,據最新數據顯示,上線不足24小時,《黎明之光FOR KAKAO》就登上了iOS免費榜第1,Google Play人氣榜第1,Kakao人氣榜第1,iOS暢銷榜第8。
未來,藍港互動集團將持續加強遊戲研發的投入及對代理遊戲的精選,以設計為驅動、以明星產品為凝聚力,通過數據深度分析,改善遊戲產品的社區化運營能力、提升遊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並加快遊戲產品的國際化。同時,藍港互動將努力打通遊戲、影視和動漫三個領域的內容及品牌,並在“影漫遊”聯動中不斷強化遊戲業務的研發和運營能力,吸納融合流行元素以構建更多精品IP。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藍港互動
財報
贊(...)
分享到:
4家互金企業Q1成績單:總營收同比猛增,3家逾期率略有上升
隨著“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框架落地,金融監管改革拉開序幕。這意味著,加強監管已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主旋律。而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2018年也將成為行業合規元年。
近期,樂信、趣店、拍拍貸、宜人貸相繼公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從總體情況來看,在強監管的背景下,上市互金企業營收同比增長,維持盈利,但逾期率與上個季度相比,樂信、趣店、宜人貸均有所上升。
趣店凈利下降、宜人貸主營業務成本增加
根據幾家公司的Q1財報,雖然監管和信用環境充滿挑戰,但幾家上市互金企業總營業收入均呈現同比增長趨勢。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年一季度上述幾家互金企業增幅迅猛。樂信總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同比增長31%;趣店一季度總收入17.17億元,同比增長105.6%;拍拍貸一季度營收達9.168億元,同比增長37.1%;宜人貸一季度凈收入15.93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56%。
從凈利潤來看,2018年一季度,樂信實現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160%;趣店凈利潤達3.16億元,同比下降32.10%;拍拍貸凈利潤為4.37億元,同比增長5%;宜人貸調整後凈利潤為6.69億元(調整金額為3.9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91%,但在主營業務成本方面,宜人貸一季度成本為1.43億元,主營業務成本占當期促成借款總額的1.2%,較2017年同期的0.8%有所上升。宜人貸對此表示,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本季度加強了對逾期借款的催收。
宜人貸財報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起,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宜人貸開始采用新的收入確認準則ASC606,核算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並按照不完全追溯法對之前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整。新收入確認準則主要影響公司分期收費產品的收入確認時間。根據之前的收入確認準則,公司在月度服務費收到之後才會確認收入,但根據ASC606準則,公司在完成合同義務之後即可確認收入。受新收入確認準則影響,公司對2018年第一季度留存盈利的初始余額進行了16.97億元的調整。
值得註意的是,拍拍貸與趣店也調整了相應的確認收入準則。從2018年起,拍拍貸與趣店也均采用ASC606準則。據悉,相比於此前的ASC605準則,ASC606允許借款合同簽署後即可確認大部分收入。
為了始終保持監管合規,幾家互金企業一季度也對業務運營進行了一些調整。“本季度,公司的信貸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穩健,機構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同時,為了始終保持監管合規,我們在本季度對業務運營進行了一些調整,包括信貸產品的定價調整和質保服務計劃的升級。”宜人貸CEO方以涵稱。
“在去年年底行業政策調整之後,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經歷了行業性收縮區間,我們迅速采取了措施,通過暫時收緊信貸標準來控制風險。“趣店集團創始人、CEO羅敏表示。
趣店集團CFO楊家康則指出,趣店正在拓展合作的金融機構數目,致力於成為一家依靠數據和技術的公司,幫助資金提供方合作夥伴向用戶發放消費貸款。“未來轉型的方向是將消費金融業務從重資產轉向輕資產,從信用中介走向信息中介,從高金融風險走向低金融風險,將自身的重心定位為流量分發、場景連接和技術服務。”
從用戶量和成交量來看,一季度末,樂信用戶數達到2640萬人,同比增長94.8%,促成的借款金額148億元,同比增長98.3%;趣店方面,一季度末註冊用戶數由2017年底的6242萬人上升至6530萬,其中授信用戶從2620萬人上升至2750萬人,活躍用戶為410萬人,同比下降13.9%,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同比下降44.6%。
拍拍貸方面,一季度末累計註冊用戶數達到7142.4萬人,累計借款用戶數為1128.2萬人,一季度共為250.1萬借款人提供了服務;宜人貸2018年第一季度,宜人貸為17.4128萬位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119.57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65%,其中23.1%的借款金額來自於重複借款人。
風控,下一攻堅戰
“我們主動控制了交易量,但是我們成功地降低了賬面風險,並且只迎來了一個短期的、可控的逾期率的增加。”羅敏表示,從資產質量來看,監管政策收緊給互金行業帶來了較大沖擊。
在逾期率披露方面,截至一季度末,樂信促成借款中超過90天的逾期率為1.44%,而截至2017年底,樂信促成借款中超過90天的逾期率為1.14%,逾期情況略有上升;根據趣店披露,當期可觀測M1+(逾期30天以上)逾期率保持在低於1.7%的水平,而根據其2017年年報,截至2017年底M1+逾期率則低於0.9%。
拍拍貸方面,一季末,15天至29天、30天至59天的逾期率分別為0.87%和2.11%,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這兩類逾期率分別為2.27%和2.21%,逾期率較上季度下降;截至3月31日,宜人貸15天至29天、30天至59天、60天至89天借款的逾期率分別為0.8%,、1.6%和1.3%,而截至2017年底相對應的逾期率分別0.8%,、0.9%和0.7%。宜人貸逾期30天至89天的借款逾期率較上季有所上升,主要因為2017年12月起借款人信用風險出現了短期波動。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上述4家上市互金企業作為行業內的頭部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均有逾期產生,但行業內卻有多家企業公布的逾期數據為0。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行業數據透明度及真實性均存在疑問,業績的真實性、準確性、可持續性還有待檢驗。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5月23日,共有120家互金機構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但仍有很多企業披露的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均為0。這與上述幾家頭部互金企業的數據披露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業內專家表示,一些網貸平臺基於獲客角度,會在逾期率上進行一定程度的粉飾,選擇性的披露成為互金企業的通病。而對於投資人而言,決定是否投資的重點參考標準之一就是平臺的逾期率。因為逾期率代表著平臺風控的整體運營情況。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行業合規監管落地後,對於互金企業來說,是否具備好的風控及運營手段將成為互金企業的下一個攻堅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