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網蔡景暉自述:成立十年,我們憑什麽能夠保持用戶高粘性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72.html
從只有1個人運營的網站,到如今達到千萬級用戶的境外旅遊社區,窮遊網十年發展路,走的緩慢而堅定。窮遊網由肖異建立於2004年,2011年開始正式進行商業化運作,2013年7月份阿里宣布戰略投資窮遊網,金額為千萬級美金。作為旅遊社區網站,窮遊網雖然訪問流量不是國內最高,但用戶粘度卻很高,對用戶吸引力夠大。成立10年,窮遊網在運營社區方面又有什麽獨特的做法?如何進行商業化探索的?拿到阿里投資之後又有哪些計劃?窮遊網報名了今年的黑馬大賽旅遊分賽,借此機會,i黑馬采訪了窮遊網COO蔡景暉,聊一聊他們的十年旅遊社區經驗。以下為窮遊網COO蔡景暉口述:我和肖異2006年就認識了,其實我在2005年以前就開始用窮遊網,因為我發現無論搜什麽關於境外遊的信息,最後都會回到窮遊網上,當時就覺得這個網站挺活躍的。2006年我在Lonely Planet(下文簡稱“LP”)工作時,想在國內做一些活動,需要找一個合作夥伴。我就發郵件給肖異,說既然都是在做幫助中國遊客出境遊的事,那能不能一起做一件事兒。他回郵件說他非常想,但是窮遊網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德國。當時我也一個人,具體合作就沒法往下談了,但我覺得這哥們挺厲害的。之後我們會通一些郵件,後來他回國參加一個電視節目,我們見了一面就開始熟悉起來,2011年的時候,他就找我聊說讓我和他一起做窮遊網,我覺得這個機會挺好的,就加入了。當時窮遊網只有4個人。積累社區前期用戶2011年窮遊網算是正式開始運作,因為之前更像是一個個人愛好的站。其實窮遊網活躍的根源在於,本身我們就是旅行者,我們知道怎麽樣抓到大家最想要知道的信息,去分享。窮遊網是由肖異2004年在德國創立的,從一個以留學生為核心的社區做起來的。最開始窮遊網的用戶全是在歐洲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把自己出去旅行的一些信息和一些時效性的東西分享出來。其實當時就是一個互助的小社區。後來國內出境的人多了起來,覺得這個網站的信息質量比較高,因為在當地生活的人所提供的深度、信息的準確度和新鮮度是偶爾去一次的人沒法比的。再來就是社區的互助性。從窮遊網建立第一天起,社區里就有一種特別強的互相幫助的氣氛。直到今天他們還會發很長的帖子,帖子的第一句話說,我今天在這里發帖是為了感謝當年我去出去旅行之前,曾經在這個網站獲得過的幫助,這就形成了特別好的循環。其實像這種模式發展的特別慢,但這種積澱是很重要的,真的是厚積薄發。前期你需要非常非常慢的一個積累,不停的篩,把最好的用戶留下來,把最好的氣氛保持住,然後把最精準的訊息最好的留下來,這樣才能把這個網站最精華的東西留下來。這個時間蠻長的,我們從04年到11年一直在積累。到11年,我們開始網站大發展的時候,就會發現以前的積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們的用戶都是非常高端的、有號召力的意見領袖。一旦網站發力,我們就不用做什麽宣傳了,他們就幫我們做了。這樣發展就特別快。用戶自主產生社交窮遊網在篩選內容方面大多數都是交給用戶來做。因為編輯並不是能熟悉所有的地方,很難進行判斷。我們以前在社區有版主機制,我們也有積極的網友來幫助我們做這些事情,等於說把這些事情就眾包了。舉個例子,我們有個“法國”的版塊,它有一個版主,我們要求版主一定是生活在當地的、對當地非常了解。那他對這些內容的把控是你沒法比的。他只要看一眼他就知道這個帖子質量的好壞,是好貼他就會置頂或是加精,通過網友的操作,讓他被更多人看到。之後再通過一些點擊、回複、計算,讓真正質量好的、熱的帖子突出來,突出來以後,再通過一些編輯,在首頁或是其他地方更多地展現。通過這樣的一個機制,好的內容、好的作者、好的經驗提供者才能夠真正凸現出來。版主在物質這方面的獎勵基本上沒有,但窮遊的版主在所謂的江湖中是有一定地位的,比如出去玩,介紹他是窮遊的版主,那他在這個領域是有一定權威性的。這更多地是對他自我價值的一種認可。我們在線上線下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提高用戶的互動性。在線上的話,旅行本來就具備很多可以分享的話題,最常見的互動就是網友互相分享信息和帖子互動,而在線下的話,我們會發動一些當地的網友開一些party之類的活動,他們自己有社交的需求。其實我們整個的產品設計就是想讓擁有信息的人和想獲得信息的人連接起來,這些社交他們自己能產生。我們自己去運營的話,不可能,太龐大了。SNS的新潮刺激在過去的十年,我們從沒有做過大型的宣傳活動,基本上是都是靠口碑傳播。最近幾年通過SNS如微博、微信的新潮刺激,形成的口碑宣傳的速度和力度在加快。像微博,它的傳播點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好。社交媒體都是要擬人嘛,首先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然後你要去確認下面要說一些什麽東西。這樣的話,說話的方向、口氣以及價值觀方面都是一致的,這是最重要的。你還要找到大家感興趣的點。所以窮遊網的微博基本上應該形成了一個相對比較鮮明的形象。用戶會覺得好玩,有趣、可信任,這就是我們所做的訴求點。微信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僅僅是攻略的推送。我們微信內容分幾種:一部分是很實用的信息,另外一部分就是給大家一些靈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說在春節給紅包,讓大家一起嗨一下;明天是情人節,我們馬上就會有情人節的一些活動,然後大家一起活動起來,每次做這種互動的效果都特別好。我同意旅行是低頻次需求,但一次出境旅行生命周期往往很長。大家一直擔心低頻次,低頻次是存在,但每次出境旅行,用戶的花費其實並不少。他在去之前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搜索,根據我們的統計,用戶大概花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搜集信息,經驗不足的可能要更長。回來之後他還會用一到一個半月會和大家分享。所以一次旅行占用的周期大概3個月左右,平均下來,網友一年1.5次到兩次。所以如何把價值發揮出來,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立足根本,嘗試商業化探索我們現在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傭金。我們在帖子中提到酒店時會弄一個超鏈,點進去可以連接到booking,廣告只是偶爾接一個,我們挺看重用戶體驗的,接的廣告希望能達到三贏的目的:廣告商挺有意思、用戶覺得挺酷、我們也覺得挺好,才能做。社區商業化是一個挺頭疼的事情。比如說天涯、貓撲怎麽商業化,其實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就是這個社區是幹嗎的。窮遊誕生第一天起,用戶就是在花錢。我們第一個帖子,就是告訴你怎麽在歐洲省錢。比如說你要住個酒店,一千塊錢,但是你看了我的信息,換個酒店,都是一樣的,五百塊錢就夠了。所以我們商業化其實很明確,就是告訴你怎麽聰明地把錢花出去。在進行商業化探索時,窮遊網有很多的變化,也有不變的東西。我們先關註不變的東西:這個公司最開始想做什麽做的好的是什麽、哪些東西你的價值還在。我們在這種時候就回歸到一個問題:窮遊到底想做什麽?我們的初衷是,我們就是旅行者,是一個旅行基因非常濃厚的公司。我們自認為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旅遊公司,只是在這個時代會利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工具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這是我們的定位。窮遊是從歐洲開始的,起初推薦大量關於如何在歐洲玩得更加聰明的帖子,幫助用戶不花冤枉錢。至始至終,我們根本性的東西還是輔助用戶做好決策,告訴用戶如何在國外花更少的錢,玩得更有意思。圍繞這個,公司不斷發展,描繪自己的發展之路。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原來的社區顯然不夠。社區獲取信息的效率太低,查閱信息非常累。用戶須看完所有東西,然後再去沈澱,其中所費時間相當龐大,而用戶的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我們想開發新的產品,把信息碎片化、結構化,再輔以商業化服務,把信息和服務串起來,讓用戶在短時間內便捷地獲取正確的決策。我們的大目標一直沒變,只是在不停地開發、深挖產品,不斷進行嘗試,一點點地改變。我們去年做了一個叫planer(行程助手)的產品。我們發現,用戶運用指南書或者網站基本是在做同一件事,即搜集大量信息,制作旅行計劃。原來普遍的方式是打開EXCEL以及一堆網頁,通過複制粘貼的方式制作出一個行程計劃。這是件頭疼的事,花費大量的時間,弄出一個成果,基本無法更改,效果也不友好。我們在想能不能做一些事情使程序簡化?最開始提出的是行程計劃,把模擬的過程進行簡化。這件事想想很容易,但做著做著發現很多的問題。為什麽呢?要想做這個,必須要有一個數據庫:每天的行程安排或一段時間的行程安排要有一系列基礎數據的支撐,把這些串起來,不然是空的。中國人和老外不一樣,必須要有一套相對實際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的旅行成型。做好一個plan,要解決兩條,首先要有足夠的路線庫,然後要有景點的數據庫。我們發現前者是有的,但後者不夠結構化,我們就花了兩年時間去做結構化數據庫。到了去年,我們終於覺得可以發了,然後就開始做計劃攻略。這種做計劃攻略的公司不少,他們的功能都不錯,但最後沒人用,這是因為沒有從解決用戶最基本的需求上去做。我們推出來的時候發現我們想得較為周詳,你會發現我們的受歡迎程度完完全全的不一樣。在過去的一年中,這個產品發展的非常快,而且是未來窮遊實現自己目標的一個重要產品。但窮遊目前還不會考慮開發自有旅遊產品,我們的註意力還是放在怎樣更好地組織信息、使得信息和流程更順暢上面。你能做的東西很多,但要想清楚自己最擅長是什麽、最紮根的是什麽,那些地方能做出不同來,這才是我們的價值。“不是拿到錢就萬事大吉了”阿里投我們有他們的戰略考慮,對阿里來說,他們整個後邊的服務交易是強項,但在前端對用戶的需求和獲取是弱項。他們對我們也會有很多的幫助,比如流量、曝光、產品的支持等。阿里和窮遊組合是一個很好的互補。拿了錢以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裁人,因為企業發展快,有些員工是在發展快的過程中招進來的,不一定能適應企業的發展,而一個蘿蔔一個坑,這樣很難起到積極的換血的作用。拿到錢之後,第一個信號是我們要最強,不是拿到錢了就萬事大吉了。這時我們更需要一種緊迫感,我們要形成一個戰鬥的團體,因為競爭環境確實很激烈。我們進行了內部的一些整頓,把認為不太合適的勸退,進行一些裁汰,讓公司整個風氣變得更緊,有戰鬥的氣息,我們也進行了組織內部架構性的調整,調整之後團隊更靈活、更有戰鬥力,這時候再去招人拿到錢去裁人的一個好處是不會產生惶恐,回頭看這件事兒挺重要的,因為這樣我們再往前面奔的時候會更加明確。我們原來通過口碑宣傳的方式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現在到了需要更大發展的階段,需要面對之前不知道的新用戶,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加傳統的、大眾的渠道做投放,加大投入在更大的空間,走出傳統靠口碑的宣傳方式。拿到投資之後,我們也會加強市場方面的投入。3月7日,2014克萊斯勒杯第四屆黑馬大賽――互聯網行業賽第一場導師招徒賽即將開始,並有創業能量夥伴紅牛的鼎力支持。想接觸更多在線旅遊創業企業?想讓自己的公司得到更多的關註展示?想得到在線旅遊行業大佬的指點和投資人的關註?還不快猛戳鏈接或者拿起手機撥打:18301308088 座機:400-6019698進行報名,黑馬大賽等你來!讓創業融資難、品牌推廣難、產品發布難再不是問題。當然,你也可以關註黑馬大賽官網及微信公眾號:heimadasai,了解更多大賽動態和幹貨分享。歡迎各位旅遊行業創業者參與到我們的旅遊行業QQ交流群(群號:326146281),關註i黑馬旅遊觀察微信公眾賬號:搜索iheimaly或掃描二維碼,大家一起來學習和發現。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孔明明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窮遊十年: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延伸出境遊服務鏈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808.html
成立10年的窮遊網,周末舉行了自己的十周年趴,從好玩的市集到熱鬧的演唱會,許多被吸引來的用戶更多的是對窮遊的熱愛,就像窮遊這次十周年的口號一樣:“繼續對世界上癮。”
作為一個從德國學生公寓起步的出境遊分享社區,窮遊在三年前只有4個人。經過幾年突飛猛進的成長,窮遊逐漸發展為擁有100多人的公司,註冊用戶為5000多萬,而這些得益於10年來窮遊積累下來的大量UGC 數據和出境遊的快速發展。
在5000萬窮遊er背後,窮遊COO蔡景暉經常笑稱他們是“最不務正業的公司”。的確,窮遊文化衫、筆記本經常在各個場合看到,上半年窮遊與雕刻時光合作的咖啡館在上海正式開業,成為窮遊用戶的線下據點,“窮百合”相親活動被當作營銷案例……但在種種不務正業背後,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窮遊文化和社群經濟所帶來的巨大效應和影響力。
從UGC社區到結構化產品
自2004年創辦以來,窮遊的初期用戶基本以歐洲留學生為主。這些留學生把自己出去旅行的信息和實效性的東西分享出來,成為一個互助性質的社區。隨著出境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信息逐漸越來越有深度和準確度,而這些數據經過日積月累的沈澱,成為窮遊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用蔡景暉的話說,前期的積累非常慢但也非常關鍵,經過數年對用戶的篩選、機電和對氣氛的維持,逐漸形成了窮遊社區的氣質,而前期積累的相對比較高端、有號召力的領袖,對窮遊後期的發展和商業化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隨著UGC數據的不斷增多,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UGC數據成為挑戰。為此,窮遊開始加入PGC工作,並利用專業團隊生成結構化產品,方便用戶迅速獲取數據。窮遊網推出的由網絡編輯和當地用戶搜集和制定的和中文版出境旅行指南《窮遊錦囊》由此應運而生,並成為互聯網時代出境遊用戶的重要工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窮遊曾經推出了針對不同功能的獨立APP,如窮遊清單、窮遊城市指南等,今年上半年,窮遊對移動端APP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細分APP被整合為一款集合窮遊各項功能的綜合App,CEO肖異稱這款App是為用戶信息消費移動化做的進一步努力。
社群經濟下的商業化
對於社區來說,如何進行商業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對於在線旅遊來說,隨著機票、酒店標準品的在線化成熟以及自由行的發展與興起,旅遊社區本身的數據積累和沈澱成為影響個性化旅行的重要決策工具。
在之前的采訪中,蔡景暉就稱窮遊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在教用戶如何如何花錢和省錢,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的進行嘗試,通過把信息碎片化、結構化,再輔之以商業化服務,讓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取正確的決策。而窮遊十年的社群運營加上用戶的凝聚力,正在推動窮遊走向更遠。
比如如何在幫助用戶決策過程中進行導購、銷售, 如何從行程前走到行程中、如何從線上走到線下以及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更深入的服務,這些窮遊都在不斷的進行嘗試和延伸。窮遊折扣的推出、5月份和Airbnb達成的合作等都是基於此。
在十周年發布會上,CEO肖異宣布窮遊發布的四款新產品:身邊人、行程助手APP、微錦囊及和Uber的合作則是窮遊的進一步探索。
身邊人讓用戶可以在旅行中可以留言、約伴、拼車等,類似於移動社交社區;行程助手並不算是新產品,但這次是被作為獨立App推出。作為一個自由行的剛需工具,許多創業公司也在把它作為一個垂直的創業方向,窮遊行程助手的競爭力依舊是背後沈澱的大數據;微錦囊則是更深層次的利用用戶的力量,使得窮遊網上的UGC數據可以得到隨時更新與更深度的挖掘;和Uber的合作,包括5月份和Airbnb達成的合作,都在讓窮遊逐漸由線上走到線下,實現更多環節的打通。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窮遊網獲近6000萬美元融資 眾信旅遊領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6/153631.shtml
導讀 : 2015年1-9月,窮遊網營業收入為18,980,183.21元,凈利潤為417,778.22元。
i黑馬訊 1月6日消息,窮遊昨日宣布獲得近6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香港眾信和優投金鼎,跟投方為SIG(眾信旅遊占優投金鼎10%的股份)。窮遊網創始人兼CEO肖異表示:“此輪融資,窮遊將用於豐富產品線,加大對大數據以及人才的投入。”

眾信旅遊公告中顯示的窮遊網股權變更信息
眾信旅遊的公告中顯示,其旗下子公司香港眾信擬通過增資加股權轉讓的方式,以 2500 萬美元 (人民幣約為 1.62 億元) 收購窮遊網 107,068,112 股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香港眾信將持有標的公司 5.499%股權。
同時公告還顯示了窮遊的資產營收數據(未經審計):
截至2015年9月30日,窮遊網資產總額為24,008,806.09元,負債總額為 22,587,905.31元,凈資產為1,420,900.78元。2015年1-9月,窮遊網營業收入為18,980,183.21元,凈利潤為417,778.22元。
窮遊網創始人兼CEO肖異在隨後發布的公告中表示:“此次雙方攜手將實現在資源和渠道的對接整合,同時對雙方商業模式進行有效補充。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幫助窮遊網提高用戶轉化率,也將增強眾信的出境遊自由行板塊產品的豐富度以及完善用戶服務體驗。此輪融資,窮遊將用於豐富產品線,加大對大數據以及人才的投入。”
窮遊網是一家旅遊攻略網站,成立於2004年。2012年6月,窮遊完成摯信資本投資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3年6月,窮遊獲得阿里巴巴領投摯信資本跟投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
窮游天下
1 :
GS(14)@2011-03-27 17:20:00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582
中國旅行者出國旅行面臨諸多天然障礙,這給了窮游網這樣的旅行資訊網站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370萬篇出國自助遊攻略,100萬註冊用戶,60多萬日均PV值。這是關於窮游網的數據。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在中國背包客中口碑不錯的社區網站現在一共只有8個員工。「這是我們特殊的發展策略決定的。」窮游網創始人肖異並不著急。
2000年,肖異選擇去德國繼續攻讀信息工程。忙碌的學習和打工生活之外,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歐洲各國旅行。在旅歐的留學生圈,喜歡旅行的朋友之
間經常會分享一些旅行資訊,也喜歡講述各自的旅行故事。這時,已經在雅虎德國兼職4年、整天接受互聯網熏陶的肖異就萌發出一個念頭,為什麼不做一個中文的
旅行分享網站?
2004年初,純屬玩票性質的「窮遊歐洲」上線了。這個包含資訊和社區的網站很快贏得了旅歐中國留學生的歡迎,不到一個月註冊用戶就超過了一千。這讓肖異感到又驚又喜。
上線的第二個月,肖異拿到了第一筆來自運營網站的佣金收入。他沒想到,自己的這次業餘玩票原來這麼快就能賺錢。「窮遊歐洲」也許就是他將來應該為之奮
鬥的事業!肖異調整了自己的工作重心,也結束了為《足球》《體壇週報》撰稿的特約記者生涯,開始專心致志維護網站的運轉。
2007年夏天,肖異結束了德國留學生涯。他沒有選擇回到故鄉安徽,也沒有回到更為熟悉的上海,而是來到了北京。在他看來,北京的互聯網創業氛圍更
好,不過最關鍵的是,這裡有他在德國時通過「窮遊歐洲」結識的朋友,這個網名叫「周扒皮」的「網友」(周彤)正是他選擇的創業合作夥伴。
2008年初,肖異在中關村註冊了公司,把網站名字改為「窮游網」,又招聘了兩個員工,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窮游網最開始的產品主要是出國旅行資訊,其中最核心的資訊來源於社區的網友分享。而隨著亞洲航空這樣的廉價航空公司在中國航點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去東南亞自助旅行。他們和當初的肖異一樣,熱衷於資訊和感受的分享。
窮游網就這樣成為一個信息的集散地,並開始迎來高速成長期。大量高質量的海外活躍用戶,成為初始主要的「資訊供應商」。
第一撥中國的出國自助遊者習慣於依靠Lonely
Planet這樣的旅行指南書籍獲取資訊,但很快第二撥第三撥人就有了更好的選擇,因為窮游網上的攻略信息更為詳細和及時。中國人的出國旅行和西方人純粹
的休閒度假不同,中國人似乎更喜歡記錄和分享自己的旅行。這種記錄和分享影響了更多人選擇了出國自助遊。
「一個人一旦出國自助遊一次,就再也不願意跟團了。」肖異說。
在他看來,中國旅行者出國旅行面臨的種種天然障礙,最開始也給了窮游網這樣的旅行資訊網站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現在,障礙越來越少—簽證越來越容易辦,機票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中國人的英語越來越好、人民幣升值。「每一個微小的門檻降低,都會帶來人數增量的巨大變化。」
目前窮游網的產品線拓展到窮游電子雜誌、窮游錦囊系列指南、明信片俱樂部、愛郵輪等。但這些產品項目的規模並不大。事實上,直到2010年上半年,這
個網站還只是維持著4個人規模的小團隊。「因為一直有穩定的現金流進來,所以我並不著急,現在看來,這種狀況也不能說一定是好事或壞事。」
作為一個社區型的UGC(用戶生成內容)網站,和大家想像中不一樣的是,窮游網的主要盈利並不來自於廣告,而是佣金,這部分收入佔據了整個收入的
80%多。佣金的來源主要是頁面上鏈接到的旅行保險、酒店、機票、簽證、郵輪、目的地消費,其中以酒店最多。肖異沒有透露窮游網每年的營收狀況,只是說
「目前收入會遠遠大於成本」。
這當然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收入結構,從這個角度分析,窮游網的廣告增長空間還很大。在肖異看來,窮游網的註冊用戶是一批相對精英的群體,他們有錢有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沒理由不獲得廣告商的青睞。但出於自身的原因,廣告暫時還沒有發展起來。
旅行信息市場正在湧進越來越多的淘金者,全球最大的旅遊類點評網站TripAdvisor2009年在中國設立了中文網站到到網。2011年1月,在
中國牢牢佔據市場份額第一位的攜程網推出了自己的旅行點評網站—驢評網。目前國內和窮游網商業模式類似、做旅行信息生意的網站還有螞蜂窩和游多多。
為了和競爭對手形成差異,肖異希望給窮游網貼上非常鮮明的標籤,就是出境游和海外游。窮游網集中精力在這個細分的垂直領域做到最好。肖異的信心還來自
於目前已經積累的一大批忠實的註冊用戶,甚至直到現在還有30%的海外背景用戶。「用戶的活躍程度高,現在每天旅行攻略的增量都在4000-5000之
間。」肖異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
肖異的計劃是將窮游網發展為一個出國自助旅行的立體平台,然後把這些信息通過不同的渠道傳播出去—網站、手機、iPad甚至是書籍。在這條媒體產業鏈上,網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目前肖異覺得公司還需要時間,來把他們的創業團隊搭建得更好,也需要對產品和服務做進一步的細化。這樣,潛在的投資者對團隊有信心,也能更好地理解窮游網的商業模式。現在的窮游網第一眼看上去「很不專業」,界面、用戶體驗、功能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肖異表示,如果不出意外,等團隊搭建工作結束後,第一筆來自VC的資金也會進入到窮游網的賬戶。他最近正在忙碌的事情是對網站進行改版,優化網站的UI設?計。
「有VC進來,我們就快些,就算沒有的話,我們自己也要做,就是稍微慢一些而已。總之,今年我們的策略要由守轉攻了。」肖異說。
聯繫編輯:[url=mailto: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url]
創始人: 肖異
年齡: 32
創業前公司: 德國雅虎
啟動資金: 60萬
資金來源: 自有
目前最大困難: 產品和服務如何更細化
十歐元窮遊一國
1 :
GS(14)@2016-05-21 13:13:38蔡雪瑩和陳子豐主持的ViuTV旅遊節目《歐遊全細界》,將於今日起逢星期三、四晚上10時半播出,兩人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先進行抽籤或小比賽,以獲得決定是窮遊或富遊的信封,然後記錄他們體驗當地的貧富生活點滴。富貴主持將會得到一筆可觀旅費(例如一天300歐元,約2,600港元);平民主持則只有赤貧旅費(例如一天10歐元,約88港元),過程中要用盡方法利用所得金錢過活,透過兩種不同的生活體驗,尋找快樂。其中在梵蒂岡一站,他們參觀一間眼鏡店,其後他們從店主口中得知,原來教宗亦是他的顧客,湊巧有一副眼鏡未取,供他們試戴兼影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8/19615935
80後靚女窮遊14國遭叙士兵槍指逼婚
1 :
GS(14)@2016-06-06 02:53:52浙江的80後獨生女陳夢婷(28歲),孤身一人遊走14國,在敍利亞邊境被士兵拿步槍頂着心口逼婚;叫她起床的是機關槍聲,開窗出現數十部坦克圍着城池蓄勢待發。她曾在印度遇過車禍臥床一個月,味覺和嗅覺衰退,但種種經歷也沒有擊退她。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只會更注意保護自己,走得更遠,看得更多。陳夢婷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畢業,人生前25年聽盡父母話,循規蹈矩,四平八穩。四年枯燥乏味的工作讓夢婷徹底爆發。2014年的夏天,她買了一張機票飛往菲律賓,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計劃,只有不見世界不回頭的流浪。夢婷的旅行遵循梳化客(Couchsurfing)哲學,簡單說就是通過幫忙做些雜活,傳播大中華文明以換取住宿。夢婷到達菲律賓,選擇棲息在薄荷島上一戶瑞典小子家,早上遛個彎回來就給人家掃地拖地,刷刷油漆,晚上坐在地毯上便開啟午夜暢聊包套餐,給異國他鄉的外國人帶去中國故事,更帶去中國菜。夢婷一無所有,沒錢沒工作,還沒有男朋友,兩次想去歐洲被拒簽。借道阿聯酋,轉戰中東。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算住下來,一家餐館的廚師Mohammed是夢婷的新朋友,一天突然痛哭不止。他的哥哥在敍利亞的戰場上倒下了,Mohammed剛剛聽見這個噩耗。面對突來的變故,夢婷也掩面哀傷:「願世間無戰爭,受傷的總是百姓」。「小時候對戰爭特好奇,特想去中東,現今想看的古羅馬遺址靠近敍利亞邊境。」夢婷在羅馬古戰場遺址被一士兵攔下。「姑娘,從何而來?又去向何處?」「想去看看戰場。」「你要想過去,除非嫁給我!」「沒可能,我是中國人,我有丈夫。」「你騙人,你手上沒有婚戒。」「不騙人,我結婚不戴婚戒,你別拿槍杵着我了。」她與士兵吵起來,驚動了軍官後方才罷休,最後都被成功放行。在印度,夢婷遇到人生第一次車禍,坐在電單車後座遊印度鄉村,沒想到炒車被拋出,後腦勺著地,腦內出血。再一次睜眼,她已躺在醫院的深切治療室內。她拿出手機,全是媽媽發給她的短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可以活的那麼自私,還得考慮很多愛我的人。」夢婷說:「我的味覺和嗅覺已經無法恢復原來水準,不過,也不後悔。」浙江在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3/19639590
窮遊港男失手機卡流落武漢
1 :
GS(14)@2016-06-06 03:03:00窮遊出事!一名43歲香港男子黃情瑜(圖右),一年前到內地「窮遊」,途中丟失手機卡和銀行卡,與家人失去聯絡。
搭霸王的揭身份
內地媒體昨日報道,周一,身無分文的黃登上湖北武漢的士,以香港口音的普通話要求前往蔡甸,司機見其一身邋遢看似流浪漢,且未能付車資於是報警,從而揭發其港人身份。警方指,當局事後找到黃男的手機通訊錄,撥打其父號碼,對方聲言兒子大半年來沒有音訊,不肯相信是事實。後來,警方讓兩父子通話,才證實事件。派出所找來一名粵語警員繙譯,得知黃男一年前辭去文員工作後,到內地窮遊。警方與黃家商量後,先幫黃男購買飛往深圳的機票,再由對方轉賬還錢。前日下午,警方將黃男交給機組人員,下午5時50分,深圳機場公安回覆,黃的家人已與黃男團聚。湖北《武漢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2/19637388
【我無樓,但我很傑出】80後唔儲錢唔買樓 搞慈善窮遊40國家
1 :
GS(14)@2016-10-22 22:28:55Sonya話柬埔寨垃圾山嘅日出、日落同星空係最靚,尤其日出睇到希望。
「我睇過好多地方嘅日出、日落同星空,最NO.1係柬埔寨嘅垃圾山!」遊歷超過40個國家嘅80後少女Sonya,喺柬埔寨垃圾山見到最難忘嘅片段,「日頭啲人好辛苦搵食,當迎接日落,好快入夜,感覺好無希望,但係跟住望到好靚嘅星空,迎來第二朝嘅日出,原來喺一個最臭、最爛、最差嘅地方,會見到最有希望嘅一幕!」
Sonya遊歷咗超過40個國家,佢話唔只係去旅行,係喺世界生活。
佢話呢位阿根廷小朋友真係贏在射精前,22個月大就跟父母環遊世界。
Sonya四圍去,儲唔到錢,更加唔好話買樓,但係佢活得快樂。
Sonya啱啱結束咗5個月嘅Backpack旅程,遊歷咗中亞、伊朗、土耳其等地,佢話好多人羨慕佢旅行唔係以日計,係以月計,「我同羨慕我嘅人講不如交換吖,佢哋唔制o架,因為我係有自由,但係放棄咗穩定。」喺香港,要追求同香港人不一樣的價值並不容易,但喺世界,Sonya遇到好多比佢更瘋狂嘅人。例如喺塔吉克遇上一家三口嘅阿根廷人,父母旅行咗14年半,「當香港人話要贏在射精前,佢哋個仔就真係贏在射精前,唔止喺旅途上出世,得22個月大已經跟父母環遊世界。」
佢覺得可以為別人嘅生命帶嚟少少光明,係最美麗嘅事,所以成立慈善機構i-Action。
喺內地一個麻瘋病康復村涼山,籌咗12萬起小朋友飯堂,就係藍色屋頂嗰間。
以前啲小朋友喺露天嘅地方,踎喺度食飯,
環遊世界都可能係你嘅夢想,好多人諗住儲一大筆錢退休先去,但係Sonya話根本唔知自己幾時死,而且旅行同錢無關,「首先你真係要無家庭負擔,至於自己嗰部份可以好慳。」好似喺塔吉克同阿富汗國界嗰度,可以揀用200美金搭車,但係Sonya就揀行一個禮拜,「我唔只係去旅行,係喺世界生活。」
而家終於有瓦遮頭!
新嘅project係教採蜂蜜嘅村民做包裝,整副產品,等佢哋可以自食其力。
Sonya話自己從來儲唔到錢,用晒嘅時候就做freelance,寫稿、影相、拍廣告等,賺到一萬兩萬蚊又再去旅行。Sonya話有朋友擔心佢老來乞食,「乞食咪乞食囉,同埋我年輕嘅時候擁有呢啲經歷同寶貴嘅回憶,我好有信心係唔會令我將來乞食!」
Sonya話越多去旅行,越令佢知道世界好多出路,「唔好畀既定嘅框框,框死自己,你可以揀你自己行嘅路。」而Sonya就揀咗行慈善之路,喺2013年成立慈善機構i-Action。當有傑青話唔睇戲、唔social,29歲供完層樓就傑出,但係Sonya唔儲錢、去旅行,29歲服務山區村民起咗幢樓,都唔敢話自己傑出!喺香港買樓,Sonya覺得一啲都唔值,「我唔想死嗰刻,原來仲攬住層樓,但係又未供晒!」佢話如果有500萬買樓,不如分一半出嚟畀有需要嘅人,已經做到好多嘢。好似喺過去兩年,Sonya籌咗12萬為內地一個麻瘋病康復村涼山,起咗個飯堂畀小朋友食飯,「佢哋本身喺露天地方踎喺地下食飯,有一日落毛毛雨,啲水滴落個食物盤度化開,嗰一幕我到o依家仲好記得!」為咗令小朋友有瓦遮頭,做過NGO災難管理嘅Sonya利用佢嘅經驗同熱誠,將朋友嘅善款轉化成磚頭。飯堂建成,o依家幫採蜂蜜嘅村民爭取公平貿易,教佢哋包裝、做副產品,希望佢哋可以自食其力。可以為別人生命帶嚟少少光明,Sonya覺得係最美麗嘅事,不過做呢一切,佢都一再強調自己唔傑出,「好多人畀光環我,但係我畀到涼山村民嘅嘢好少,而且啲錢都唔係我嘅,係人哋捐嘅,我只係帶大家嘅愛心上去。」
i-Action【一行動】
https://www.facebook.com/IActionHK/
Sonya travel& photography
https://www.facebook.com/sonya.travel.photography/場地提供:Something Wild野玩山店地址:灣仔英皇集團中心1樓電話:29975233記者:鄒倩婷(阿仙)攝影:Kaman、峰編導:Kaman剪接:Ro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2/19808606
俄夫婦窮遊中國擅瞓病床都有收穫?
1 :
GS(14)@2017-02-07 05:15:43本月1日大年初五,四川宜賓市區一家民營醫院,突然來了一對俄羅斯男女。兩人背着兩個大背囊直奔急診科,在病床上躺下。醫護人員上前詢問病情,卻不得要領。值班院長王利鑫說,費了好大勁也沒明白對方的情況,只好向警方求助。翠屏區西城派出所兩名警員到場,但雙方仍然語言不通,無法交流。見這對俄羅斯男女並無惡意,警員只好離開。王利鑫最後找了她的女婿來做繙譯,才得知原是他們是一對來自俄羅斯的小夫妻,農曆新年期間到中國「窮遊」。兩人原打算從四川成都到雲南昆明,結果坐順風車到了宜賓,因沒錢住賓館,他們又不懂漢語,正好看到中山醫院標識,就闖了進來打算求宿一晚。由於醫院不能留宿無關人士,同時又顧慮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王利鑫決定帶他們到附近賓館入住。沒想到到了賓館才得知外國人只能入住涉外酒店,於是掏了538元替兩人解圍。入住後,兩夫妻很感謝院方的幫助,並主動提出合影留戀,並於次日退房離開。《華西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7/19920634
亞洲街頭「籌旅費」西人窮遊方式惹爭議
1 :
GS(14)@2017-04-14 11:12:48現時穿梭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越來越多,當中包括不少窮遊者,部份人會在當地街頭「眾籌」旅費,變相行乞。由於近年有相當多西方背包客以這種方式在東南亞等較貧窮的國家行乞,惹當地人不滿,質疑此舉會影響真正有需要的人。這種街頭眾籌旅費,在亞洲國家如越南、新加坡、泰國等越來越普遍,方式包括賣藝、擺地攤或是直接掛牌乞討,在香港也不時見到。但有關行為其實在不少地方似乎都為法不容,例如在新加坡,旅客必須持有工作簽證才能在街頭賣藝賺錢。而在網上也有人專門開設網站,為旅遊者搞眾籌,其中一部分是義務工作如人道救援等,可是為數更多的,純粹是自己想去旅行。新加坡女子沙馬赫(Maisarah Abu Samah)近日拍下窮遊者在街頭以音樂或照片「籌募旅費」情況,炮轟說:「通常是在巿中心碰見路邊小販或街頭賣藝者,而不是像現在這個中產社區的巴士站附近……我們實在覺得要求別人給你旅費很奇怪……這樣做(行乞)的人應是有需要的人:他們行乞是為了買食物,供養孩子上學或還債等等,而不是去做一些屬於奢華的事。」馬來西亞女子路易莎(Louisa)也質疑,西方旅客之所以成功在亞洲街頭籌旅費,是殖民歷史遺留的優越感使然,她說:「這些乞討的遊客要不是是白人,他們所受的待遇一定截然不同--看看我們如何對待非白人的移民就是證明。」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4/1999014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