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種票股東大搜查$306萬買起$280億電盈


2009-02-12  NextMagazine

在「種票疑雲」下,電盈私有化上週三仍成功獲得通過,令電盈小股東大為氣憤。本週日,一班小股東就齊齊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表達不滿,誓要證監會查明真相。

本刊從股份過戶處中,揪出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即電盈宣布押後股東大會後,才登記成為電盈的股東,發現最少有七百九十人,而當中有六百八十一人,以個人身份買入一手電盈股份。本刊把這七百多名新股東大起底,並於上週抽樣走訪了當中五十三個地址,發現當中有二百五十五人與富通經紀同名同姓,而其中更有人「全家總動員」,每人買一手電盈,甚至報假地址或吉屋,分布在上水、天水圍、荃灣等公共屋邨。

事實上,電盈私有化過程,疑點重重。當日股東大會中的贊成較反對票只相差五百四十九人,這班新股東的取向,成為整個私有化成敗的關鍵。證監會作為監管機構不能坐視不理,應揪出種票源頭!

由於李澤楷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時,突然把私有化作價提高三毫子至四元五角;私有化股東會議遂押後至本月四日,而在這一個多月間,股份過戶處就出現大量一手股東。

本刊統計打從一月一日起,共有近八百名新電盈股東,翻查香港保險業聯會的經紀資料,這班「新進」電盈股東中,有二百五十五名與富通保險的經紀同名同姓,當中更有二十多人明目張膽地報富通保險於朗豪坊的地址。記者登門造訪,其中一名報住上水天平村天美樓的富通保險經紀鍾玉清,她並不在家,但其家中兩名約十七、八歲的男孩就對記者說:「佢有買咗一手電盈,我唔知佢點解買呀,不過我知佢之前不嬲無買開股票。」鍾玉清其後主動以電話聯絡記者,她聽到記者問題,即顯得十分防範地說:「我而家上緊堂,唔得閒同你講。」隨即掛斷電話。

記者另外再找到多名持有一手電盈的富通保險經紀,得知記者來意,他們不是說要報警,就是不發一言,不願回應。

同一地址六名股東

近八百名「新進」電盈股東中,不少申報同一個地址。一個地址提供兩個、三個甚至六個持有一手電盈的股東作登記,本刊亦發現部分全家一手股東,成員中有一名與富通保險經紀同名同姓的人,估計是有富通經紀找來家庭成員充當「人頭」。

而買入一手電盈,報住荃灣福來邨永樂樓五樓單位的Young Hung Shek,原來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伯,他說:「我咩都唔知o架,無簽文件、無理股票,一切都交俾兒子打理。」問到兒子是否在富通上班,他說:「係呀,係呀。」在股份過戶處,同樣報住這單位的Young Kwok Lun,就和一名富通經紀同名同姓。此外,報住荃灣翠豐臺一座二十三樓同一單位,最少有六名成員各購入一手電盈,包括Wong Kai Chi、Wong Kai Kwong、Wong Kai Wah、Lai Yuet Sau、Choi Kan Yan及Wong Sung Ching。

有人更是矇查查做了電盈股東,住在天水圍天悅邨的Chan Man Fei是一名約六十歲的阿婆,她似乎不知自己於一月二十一日買入了一手電盈,顯得語無倫次:「我買咗電盈?呀……好似係……幾年之前啦。」(但我哋喺股份過戶處見到你喺一月二十一日買咗一手喎?)「係咩?唔係呀?」(係咪你啲仔女幫你買,你唔知呀?)「關你咩事,點解要話你知。」當記者問及兒女是否在富通上班後,她說是做經紀,不過不知哪一間公司,然後又突然說自己上月買入了一手電盈:「我睇好呢隻股票咪買囉,使咩向你交代呀?」(但佢四元五角私有化,你用幾千蚊搏幾百蚊呀?)「唔得o架?幾百蚊好多o架喇,我可以睇長線o架。」Chan Man Fei又向記者透露與同住的丈夫已退休,兒女每月只付千多元家用,平日非常慳家,買一百元餸菜吃足四日。如此手緊,卻以近四千元買入一手電盈,果真詭異。

電盈一手股東大起底

登記過戶費時失事

除了全家總動員,有人甚至報假地址或吉屋,千奇百怪。記者去到Zhang dongjiao位於深水埗唐樓地址,外面封塵,亦看見裡面沒有半件傢俬;而到鑽石山的鳳德邨找一手股東Chan Ka Wai,應門的女士說:「佢已經搬走咗好多年,你去佢公司(富通)搵佢啦!」

記者向股份過戶處查詢,職員指出轉名股票時,可登記任何地址,而他們是不會作進一步確認的。事實上,在股份過戶處登記的股東,都是揸實物股票,以後所有的股息、股東大會的信件等資料都會直接寄到股東登記的住址,故一般小股東報地址時,都會分外小心,最怕股息被寄失。

一手股東四千搏兩百

這七百九十名於一月份成為電盈獨立股東的人,當中有八成六都是一手股東,假如上月以每股四元,即四千元買入一手電盈,加上經紀佣金,成本需四千二百元,以四元五角私有化之後只可賺得二百多元,並不划算。相反,私有化失敗,股價下跌,揸實物股票者要一個工作天才能買賣,該批小股東難以即時出貨。

而殼王陳國強旗下的四間公司,於上月亦分別買入一手電盈,一名財經界人士質疑:「陳國強專登成立公司買入一手電盈,公司登記費都要八千至一萬啦,條數根本都唔合理。」可以推測這批「新進」電盈股東,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班一手股東的出現成為電盈私有化的關鍵,根據《收購守則》,私有化最少有七成五權益的獨立股東批准,以及反對票不超過持股一成,亦同時要符合《公司條例》中,有過半數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同意,私有化的決定才可通過。要符合《公司條例》的要求,一手股東跟持有多於一手股東的也只是算作一票;如為了達到投票通過私有化目的,購入一手是最低的「成本」。

上星期,有富通經紀向外承認從上司手中獲得一手電盈股份當花紅,但上週五富通保險就發表聲明,指公司政策是不會向員工派發股票當作花紅。這令種票事件更顯得懸疑。假設有人向六百八十一名一手股東「送贈」股票,以每股四元半計算,即是三百零六萬;如這些人在股東大會上對私有化投贊成票,這樣一算即三百多萬就可以令市值二百八十億的電盈成為大股東李澤楷的囊中物。難怪「種票」疑團未解,小股東仍心有不甘。

電盈股東群起反枱

事實上,上週三電盈於灣仔會展舉行的私有化股東大會上,當中有一千四百零三人贊成通過私有化建議,反對的就有八百五十四人,兩者僅相差五百四十九票,故新進一手股東取向可成私有化成敗關鍵。雖然建議獲得通過,但在場所見,大部分都是反對派,有人主動前來向記者哭訴作為電盈股東多年的辛酸史,有人甚至作曲作詞諷刺私有化。當大會主席霍德說話時,大會場內亦不斷有人企上桌子叫囂示威,多次中斷主席說話。

持有電盈多年的余先生就是反對私有化的小股東:「佢哋而家大蝦細,一言堂,我哋啲小股東根本無聲出。我十年前就買咗香港電訊,而家無咗百幾萬,你唔好好運作間公司幫我哋賺錢,打算俾四個半就買起佢,我一定反對私有化到底。」股東大會通過私有化,小股東未能息怒,於剛過去的週日,就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誓要查出真相。

股票源頭至為關鍵

證監會於上週三股東大會完結後,取走一箱箱文件調查,卻一直嘆慢板,未有就事件公開表態。香港投資者協會主席譚紹興指,證監會還有很多調查工作是可以做的:「其實證監嘅權力係好大,今次嘅投票私有化係記名投票,證監會只要睇吓啲關連人士係咪投相同方向嘅票,已經可以找出疑點。加上,證監會可以查出邊個轉贈股票俾呢班人頭,好易就搵到源頭。」

在種票疑雲中,擔當重要角色的富通保險,前身正是盈科保險,於○七年以三十五億售予比利時富通集團,賣盤後主席袁天凡還出任富通保險的高級顧問。袁天凡將盈保出售予富通保險後,個人獲得二億七千萬,而當年就是他度出財技助李澤楷吞併香港電訊。在吞併前,他亦獲李澤楷批出大量認股證,高位時沽貨套現後,成為億萬打工皇帝。

裁員減薪部署賣盤

於本月二十四日,如沒有任何人反對,法院便可以通過電盈私有化。一名財經界人士指出:「證監會喺行內放晒風,話根本無得查。佢哋一向優待電盈,好似○三年,電盈洽購英國大東股權,喺香港就話無收購,喺倫敦又話有,嗰次『雙重披露』事件,擾攘一年,監管機構竟然話紀律程序已完結,佢哋無違反《上市規則》。想當年,李澤楷喺收購Sunday時就大手增持電盈都無人管佢咁。」

律師黃國桐指出:「如果今次證監仲唔做嘢,真係離譜。不過,法庭係有 Inherent Jurisdiction,即要做到公平,如果法官覺得唔合理有疑點,佢有權唔扑槌,然後delay個期。但電盈嗰邊就會嘈,everything in order,如果最後有咩損失,佢哋會追討,所以唔係個個官夠膽運用個權力。小股東就好難入稟,因為法官只會覺得投票唔係你想個結果,並唔代表有案件發生。最理想都係證監會向法官提出延期。」

私有化是否可以順利通過,仍是未知之數。但據知,電盈在資金方面已經出現壓力:「電盈去年借咗二百三十八億銀團貸款,本來用來做營運,但而家用來私有化,據聞班銀行家都好嬲。而家公司已經開始還息,私有化唔成,佢哋都好手緊,呢幾日已經同滙豐傾緊融資。」一名接近電盈管理層人士透露。故在去年上半年錄得六點五億元盈利的電盈,上週三股東大會前夕就公布要裁員六百人,令投資者感到公司前景並不樂觀;本週一又通知承接家居電話、收費電視等維修保養及安裝服務的十六間外判公司,於本月十六日起以九折支付工程費。這些縮皮行為,還可為李澤楷私有化後再把電盈賣盤鋪路。

不務正業落後同行

於○○年有意收購香港電訊的新加坡電訊,相較於電盈更專注本業。新加坡電訊(SingTel)當年爭奪香港電訊時,雖敗在李澤楷手下,但在這幾年間愈搞愈出色,SingTel的互聯網協定虛擬私人網絡(IP VPN)服務成為日本以外最大的服務供應商。而在去年,SingTel亦取得了iPhone的獨家銷售權,又推出人力資源服務,服務中小型公司。而其股價於○○年三元六角(坡元)至今二元四角(坡元),只下跌三成三。電盈則大跌九成七,相形見絀。

李澤楷雖於○○年成功擊敗新加坡電訊,以二千九百億元鯨吞香港電訊。當年的香港電訊是全港最具規模的電訊公司,由盧永仁當搞手的Netvigator亦是首個互聯網供應商,公司網羅全港九成多固網用戶。但李澤楷揸庄後,未有專注本業,先搞Now TV每年蝕過千萬,後他私人收購《信報》,有意打造其傳媒王國。他上場後,總資產達五百億的香港電訊,曾揹上負資產高達三百一十億。電盈的股價更由最高峰一百三十一元(以五合一折算出來),跌至四元一角,去年更被剔出恒指成分股,電盈小股東只有肉隨砧板上。

李澤楷的財技玩得出神入化,每次都能夠成功游走法律上的灰色地帶,令不少財經界人士都十分讚嘆。上週四,何鴻燊亦公開大讚李澤楷叻仔及醒目。不過,事件大損李澤楷形象,無論報章、政黨,均對他的手法不予苟同。「叻仔」與否,見仁見智。

股票轉名過程

李澤楷之「最」

最大宗收購:2000年電盈以$2,900億巨資鯨吞香港電訊

最大額貸款:收購香港電訊時,成功獲得中銀、滙豐、巴克萊及法國國家巴黎銀行籌組九百三十六億元天文數字貸款

最大負資產:原本總資產達五百億的香港電訊,與電盈合併後負債纍纍,負資產曾高達三百一十億

最鑊藍籌股:股價最高曾攀上$131.75(五合一前計算),現只剩$4.1,跌幅達97%,更於2008年6月被剔出恒生指數成分股

最明益手下:吞併香港電訊前批出大量認股權給部下,合併後股價大升,袁天凡、杜彼德和鍾楚義統統沽貨套現,成為億萬打工皇帝

最頻頻裁員:2000年至2006年間數千名員工被解僱及減薪,現亦傳出裁員及減薪,本週二500名外判工人罷工半天並遊行到電盈總部

最具爭議性:不費分文私有化電盈,獲賭王何鴻燊讚「叻仔」,小股東則要上街遊行控訴私有化不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98

搣甩電盈李澤楷再搶$280億


2008-6-5  NM




喜歡追尋新鮮感的電盈主席李澤楷,與Rachel(羅愛茵)分手後,近日與英皇小花梁洛施(Isabella)的忘年戀,成為娛樂界焦點。同樣,收購逾八年的電盈未能帶來新刺激,在他眼中早已成為雞肋,本週五更會披剔出恒指成分股行列,認真無癮。

然 而這盤電訊業務並非如感情般容易「分手」;繼兩年前因部署出售電盈股權予外資,不但開罪中方弄至一鑊泡,還要老父李嘉誠出手收拾殘局。今次,適逢電盈第二 大股東網通面對內地電訊業重組,無暇干預業務相對濕碎的電盈,李澤楷遂以「新瓶舊酒」方式包裝電盈旗下業務,吸引投資者落疊,如順利甩身,李澤楷估計可套 回近三百億元作為彈藥,再追尋更有新鮮感的項目。

李澤楷與英皇小花梁洛施的戀情,成為娛樂界以至中環白領的話題,在上週四舉行的電盈股東大會上,被記者問及是否與梁洛施拍拖時,他就如沐春風,笑而不語。

事實上,五月初在美國三藩市為高中母校Menlo College畢業禮擔任演講嘉賓後,李澤楷與梁洛施雙雙回港,再出席股東大會。

而在股東大會上,他「不經意」地透露電盈的重組大計,會上有一名小股東問到電盈的稅務開支過重,李澤楷乘勢大談其鴻圖大計。

自從今年四月私有化盈大地產撻Q後,動作多多的李澤楷今番新作是以減低稅務成本為由,將現有的電訊服務、媒體及資訊科技解決方案,注入到新成立的控股公司HKT Group(下稱HKT)中,再向外出售HKT最多四成五股權。

消息一出,當日下午電盈股價即時上升逾一成,衝破五元大關,收報五點一元,錄得自二○○六年六月以來最大升幅,而成交激增至逾六億元。

電盈(008)公司變身後架構圖

 

減稅為名甩身為實

「難得個股價升番上去,我喺五蚊放晒啦,唔通仲期望李澤楷會帶嚟乜嘢奇蹟咩?佢連電盈最穩打穩紮嘅「老本」(固網業務),都夠膽賣出去,從來都無諗過我哋呢啲小股民,真係早走早着。」揸了電盈股份十年的李小姐心灰意冷地說。

電盈近年的稅項,一直佔稅前盈利的三成以上,交稅近十億元,十分沉重,比例更可說是本地藍籌公司之冠。不過,摩根大通上星期四發表報告,表示獲電盈方面的確認,重組架構對減輕稅款沒有大作用。

所以李澤楷這次精心部署,表面是減輕稅務負擔;但實情是想出售資產套現減債,為全面分拆上市鋪路。「李澤楷年初想私有化盈大吸水衰咗,依家咪試吓賣電盈最值錢嘅電訊業務搵錢,佢一直都想甩身,賣走增長有限嘅香港固網資產,賺到錢咪再去外國搵啲新項目。」一名投資銀行家說。

英超成本四網攤分

HKT Group內四瓣業務,盈利貢獻最多的固網,業務增長有限;而最有「可塑性」的就只有NOW。為了打造金漆招牌,NOW不惜在○六年以天價十五點六億元, 投得三屆英超聯獨家轉播權,足足是當年有線出價的兩倍;同時出價四億奪得歐洲國家盃三十一場賽事直播權,在「超強體育組合」帶動下,成功令NOW的安裝客 戶一年內急升一成六,達八十八萬二千戶,成為全港最大收費電視。

NOW雖然在短短四年間打響品牌,但仍然未有盈利。為了令NOW盤數更得體,電盈○六年先融合固網電話、流動電話、收費電視、寬頻網絡,稱之為「四網合一」,又以球賽內容會透過公司四個網絡出售為由,成本由這四項業務攤分,並且將有關成本按球季劃分三十六個月入賬,即是去年賬目只反映部分電盈成本,相反去年年底因獲得足球賽事直播權後而增加的上客量,相關收益就全數入賬,才令去年NOW虧蝕縮窄至三點九七億元,較○六年四億五少。

四網業績

 

照顧中方利益

除 了以NOW作為賣點,李澤楷更以資產轉移方式引入新投資者,巧妙之處就是不需要股東批准就可進行,以HKT內四瓣業務,按電盈公布的資料,資產共六百四十 億元計算,只要有投資者有興趣買起四成半,最少也可為電盈帶來二百八十億元的進賬,之後如順勢派特別股息,不單只李澤楷有錢落袋,持有電盈兩成股份逾三年 的網通,亦可撈一筆。 而電盈的固網資產,控制權仍在中國人手中,符合中方要求。

重組後,電盈的業務架構更清晰及簡潔,猶如一家空殼公司,正好方便李澤楷再作收購。只是作為電盈的小股東,收息後就喪失收入穩定的電訊業資產部分權益。

新瓶舊酒為套現

不 過李澤楷這個如意算盤未必輕易打得響。曾經參與收購電盈的投資銀行家指,所謂重組,只是新瓶舊酒。「李澤楷○○年買入電盈後,一直冇積極參與業務,只係想 賣資產套現。○六年賣控股權,本來賣俾香港人就冇問題,但以佢開嘅價,香港財團冇乜人有興趣。今次改為賣四成五,都係為咗幫外資開綠燈。」他認為,即使成 功分拆,是次電盈再出售資產,吸引力已遠不及○六年。「今次只係賣四成五,唔係控股權,一定賣唔到○六年,麥格里開嘅價(六百億元全購)。」對於李澤楷寄 予厚望的NOW,發展空間亦有限。「香港市場細,最多俾你拿到一百萬用戶,但而家都八十幾萬啦。仲有,買節目嘅成本好高,當時買英超聯轉播權,市傳要兩億 美元……講到最後,NOW到而家都蝕緊錢。」

他表示,中方資金入股機會甚微。「網通坐咗艇咁多年……至於其他內地電訊公司,更加唔會插手。」網通○五年初以七十八億元入股電盈,即是每股五元九角,較電盈當時的股價有兩成半溢價。

國內發展停滯不前

當時網通的總經理張春江還吹出一幅美麗圖畫,指會與電盈合作在國內的機樓搞房地產項目,以及借助電盈NOW的網絡電視技術,在國內齊齊透過網通寬頻,大搞寬帶電視(IPTV)。但網通入股電盈三年,房地產項目未有聲氣。電盈與網通各佔五成的網通寬帶的發展步伐也緩慢。

去年二月,網通曾於市場上以三億一千八百萬元人民幣,放售手上五成網通寬帶股份,雖未有成事,但反映雙方合作的IPTV發展並不理想,根據網通○七年年報,截至○七年底,公司IPTV的客戶,只有三十二萬四千戶。碰巧網通正面臨內地電訊業重組,上市的網通更與聯通合併,NOW與網通進入內地電訊業的故事,不再動聽。

另外,該投資銀行家指,電盈表示會將HKT分拆上市,此舉可能造成重複上市。「電訊及媒體業務等,是電盈最大的盈利來源及資產,分拆上市後,港交所都會留意,兩間公司的業務會唔會太相似?令人混淆?另外,電盈會有什麼新業務?旗下盈大地產嘅樓已賣得七七八八,又冇land bank(土地儲備)……」他表示,這也是網通最關注的問題。「當年,網通原意是買入電訊公司,而非地產或綜合公司,所以佢哋都好關注套現後,啲錢點用。」

以往網通的取態亦導致李澤楷喪失出售電盈的最佳時機;兩年前李澤楷一意孤行,打算以六百億元出售固網業務予澳洲的麥格里和美資的新橋資本,網通提出強烈反對後,老父李嘉誠出手,找來梁伯韜做「醜人」買起電盈來收拾殘局,最終因新加坡盈拓股東反對,收購才告一段落。

晉身娛樂大亨

多次未能「搣甩」電盈的李澤楷,傳媒及娛樂事業成為他的新寵。○五年四月,李澤楷以一千四百萬,向電盈旗下日本上市公司Jaleco,買入○二年成立的唱片娛樂公司大國文化,活躍於中港台娛樂圈,陸續簽下郭富城及內地當紅小生黃曉明等。

其間,大國文化不斷透過併購擴充地盤,包括○六年,入股著名音樂人小刀旗下翼星娛樂五成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後易名為大國翼星。○七年,先出資買入擁有李玟等藝人的台灣藝人公司大熊星,再於十二月,落實收購台灣滾石唱片,市傳收購價約為一億四千萬港元。

今 年三月,李澤楷被傳在媒人婆楊紫瓊搭路下,看中前英皇小花,年僅十九歲的梁洛施,成為各大娛樂新聞頭條。梁洛施與母親不但入住貝沙灣,更有傳李澤楷出資兩 億元為其向英皇贖身。贖身的可信性無從得知,但自緋聞出台後,便傳出梁洛施入稟法院,為求解約,不惜與英皇反面,而梁洛施自己則避走美國三藩市,進修英語 及演藝課程。近日才返回香港,為與英皇的官司作準備。及後,更傳李澤楷將注資林志玲所屬的台灣模特兒公司凱渥,為女友未來鋪路。

台灣地產尋寶

娛樂事業之外,地產亦仍是李澤楷的狩獵目標。原鍾情日本的李澤楷,○六年九月,已放售大部分在日本物業。

最近,李澤楷轉投剛成為投資熱點的台灣。去年三月,李澤楷應台中市長胡志強的邀請,前往台中考察,有傳其看中當地水湳機場經貿園區,是台中市在兩岸三通後的重點發展區域。李澤楷此行,更形成所謂李澤楷效應,當地地價馬上水漲船高。

之 後,台灣方面先後傳出,李澤楷有意入標台北地標,投資額過百億港元的雙子星大樓。近日還傳出他有意投資航空事業,但這些新項目只聞樓梯響。事關計及前年出 售東京盈科中心,淨袋六億美元(約四十八億港元),他私人持有的新加坡盈拓,現金只有二千萬港元,要東買西購,必須出售電盈套現才可。

債高稅重雙重捆綁

電盈交稅比例較高,主要原因是旗下部分公司如 流動電話,NOW的虧損,不能與其固網業務的溢利抵銷,事關電盈自○一至○五年期間,多次透過旗下擁有強勁現金流的固網業務香港電話,發行債券或為融資進 行擔保,部分債券除訂明利息會跟隨香港電話的信貸評級浮動外,還包括香港電話的派息比率及總欠債額不可超過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 潤)五倍等,在債務條款捆綁下,電盈難以將虧損的業務劃撥至電訊盈科內扣稅。

不過更關鍵的,是李澤楷○○年為鯨吞香港電訊而借入一百二十億的巨額美元貸款,去年利息支出逾十六億元,卻不得扣稅,即是電盈要以扣除這筆利息開支前的盈利,來計算應繳利得稅,如果該筆款項可以扣稅,電盈每年的稅項支出起碼可以減少三至四成。

「電盈依家『綁手綁腳』,即使重組債務都未必可以減到稅。新控股公司儘可能以一個高於賬面值嘅價格收購固定資產,則折舊會較高,拖低盈利,咁稅款就可以降低,不過淨係可以喺初期發揮作用。」一名專業會計師道。

電盈收購合併消息多籮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9

高盛提名280名董事總經理 最年輕28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495

繼去年提拔了266名董事總經理(MD)之後,高盛今年又最新提名了280名MD,該提名將於2014年1月1日開始生效。

280名新任命的MD中有一個明星人物Andrew Silverman,年僅28歲,是這一批中最年輕的。Silverman是哈佛數學系畢業,從事衍生品信貸和債券交易工作,曾入選福布斯30名30歲以下金融從業者榜單。

所有MD在各部門的分佈如下:證券部94人,法律及金融部74人,投行部51人,投資管理部39人,研發部14人,商業銀行部8人。其中一半以上為美國人,女性佔20%。

在華爾街,MD是僅次於合夥人的非管理類頭銜,榮升MD 絕對是一件大事。高盛30000多名員工中只有2000名左右的MD,在30歲之前當上MD的更是鳳毛麟角。

通常來講,MD級別不含獎金的基本薪酬為50萬美元。合夥人收入更高,據熟悉內情人士,一個典型的高盛合夥人,其包括基本工資和獎金在內的2011年總收入約為300萬至600萬美元之間。而在形勢較好的年份,這個數字至少翻倍。

高盛並不經常提拔MD,通常是1年一次。但這樣頻率也被認為太快。高盛在今年3月份曾表示, 「MD將授予表現最優秀的員工,以保持激勵性」,今後將每兩年選拔一次。

有人指出,這其實是一種變相降薪,此前高盛已將合夥人提拔改為2年。如今高盛帶頭將MD選拔週期也改為兩年,其他投行很有可能紛紛效仿。

統計顯示,很多資深高盛僱員在公司的任職時間正在變得更長:副總裁級別的僱員平均任期已經超過了9年,而這個數字在2001年的時候是7.6年。

高盛總裁及CEO布蘭克費恩表示:「我們 代表公司和客戶 向新任董事總經理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並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厲,再續輝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82

日本擬將280個離島「國有化」 或加劇中日衝突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267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海洋政策與領土問題擔當相山本一太7日在記者會上透露,日本政府擬約280個被納入領海據點的無主離島「國有化」。產經新聞指出,政府此舉是唯恐一些離島在自由交易制度下,會落入外資手中。但日本這麼做無疑會加深中日矛盾

同一天,日本還啟動設立「國家安全保障局」,下設「中國和朝鮮」部門

山本一太表示:「(日本)將把離島作為國有財產登記,加強管理。並將(對外)傳播這一訊息。」自民黨內已敲定在近期繼續對280個無人島進行國有化。

日本於1977年首設領海法,目前被納入領海據點的離島有400個。日本海管部門在將釣魚島非法「國有化」後,繼續對其海洋周圍的無人島嶼進行調查,聲稱還有280個島嶼屬於「無主地」。為了鞏固海洋權益,日當局已擬定方針,要將這一些島嶼收回「國有」,而且也將為其中160個「無名島」立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之後,首創海洋政策部長職位,首任是其親信山本一太。對於領海政策,山本認為必須加速步伐立法,「日本在管轄離島政策上不夠完善,實施政策收為國有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盡快立法,以便能進行管轄。」

《產經新聞》指出,日本當局之所以要加快實施離島「國有化」政策,並針對海洋權益新設領海基點,是唯恐一些離島在自由交易制度下,會落入外資手中。

另據財經,7日上午,日本政府還正式啟動了作為負責統籌日本外交、安保政策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事務機構的「國家安全保障局」,並由日本前外務省事務次官谷內正太郎擔任第一任局長。

該機構還將下設「宏觀」、「戰略」、「情報」、「同盟及友好國家」、「中國和朝鮮」以及「中東等其他」6大部門,並將根據在政府內彙集的情報制定政策,提交至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38

一場大氣爆,引爆高雄與台灣石化業存亡困局 毀滅與重生 明天過後 280萬高雄人與4兆產業何去何從?(088-101)

2014-08-11  TWM
 
 

 

驚天一爆

炸出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場劃破午夜寂靜的大氣爆,瞬間奪走三十條人命,讓高雄人痛醒。

原來高雄都會區底下深埋政府官員、業者都說不清楚的地下管路,人、車與石化原料一起在馬路上下跑,丙烯是那麼可怕又致命的原料;更揭開了驚人的事實,石化產業帶來了上中下游四兆多元產值、三十六萬就業人口,但夢時代旁就是石化儲槽、高鐵站蓋在石化廠旁,二八○萬高雄人被石化廠包圍。

人不可能與石化廠、管路當鄰居,經濟、就業機會卻不能一夕抹殺。

大爆炸帶來毀滅,也讓人有機會深思,高雄與石化產業都需要一起重生。

高雄大氣爆爆出台灣經濟與都市發展的大矛盾,昔日十大建設變成了今天高雄市民大夢魘,滿佈地下的管路,有如不定時炸彈。

但貿然停止地下管路,仁武、大社馬上面臨停工危機,光是拆除管路不能解決問題,台灣應該跟上國際潮流,讓石化業遠離人群,建立一貫化的專區,集中管理。

製作人‧謝春滿 撰文‧呂國禎、鄧 寧 研究員‧黃家慧、楊政諭 攝影‧劉咸昌、陳俊銘我的故鄉是高雄,有憨憨笑著的黃色小鴨停泊在美麗的港灣,吸引來自全台各地人們湧入,新光碼頭、真愛碼頭、光榮碼頭重建過後,高雄這座海洋城市變得更加漂亮了!

七月三十一日午夜,氣爆意外發生,隔天一早,我趕赴高雄採訪。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八年,直到這一天,我才發現,原來,過去深埋在高雄身體中的重工業血脈,從來沒有斷絕過。我第一次知道,從停泊小鴨的光榮碼頭往南走到有大摩天輪的夢時代,旁邊碼頭停泊的大船與岸邊一座座的圓形儲槽,裡頭裝的都是石化原料。

東聯化學的乙烯船、李長榮化工的丙烯船,每個月總會載著上千噸的石化原料進出高雄港,卸貨後再經由中油前鎮儲運所或是華運倉儲加壓汽化,將乙烯、丙烯經由地下管線送往大社廠、林園廠、仁武廠。

接著我再趕往楠梓區的後勁五輕,以前坐高鐵回高雄,只看到進站前右手邊荒廢的水泥廠,水泥廠身後則是半屏山,但山頭後是什麼呢?當我登高一望,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嚇不已,密密麻麻的石化煙囪矗立眼前,我相信,恐怕很多高雄人並不清楚,這些冒著煙的石化煙囪,正是擁有年產能乙烯五十萬噸、丙烯二十五萬噸、丁二烯七.五萬噸的中油五輕廠。

從夢時代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卸貨、倉儲的碼頭;從左營高鐵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生產、製造的源頭。直到這一天我才知道,二八○萬高雄人,每天生活在被石化工廠包圍的土地裡……。

一場氣爆 炸出多少危機?

五輕關廠成定局 連帶衝擊南台灣石化業產能這才是七月三十一日高雄大氣爆最根本的問題,台灣石化產業缺乏長遠與整體規畫,石化廠、儲槽與市民、購物中心共同生活,石化原料穿越高雄市精華地帶。除了這一條專屬李長榮化工的管路,還有十六條石化管線貫穿高雄市人口稠密區,掀開了一個驚人事實:高雄市馬路上有人、車通行,地下則是石化原料日夜不停穿梭,有如高雄市的血管,但流著的是能在瞬間奪走人命的石化原料。

被大爆炸驚醒的高雄市政府,才緊急宣佈所有通過市區的石化原料停止輸送,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面臨斷炊停工的困境;隨之而來的是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的不滿,要求五輕如期遷廠、二○一八年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聲浪不斷。

一場大災難演變成一場經濟與人身財產安全的大對抗,訪問爭取五輕延後關廠的石化業者,包括長春集團等業者不願評論,甚至還有人擔憂:「這一次不僅是五輕關定了,連大社石化工業區恐怕也不保了。」一場意外,讓台灣石化業面臨了一場遷廠又無處可去的絕境。

本來,五輕在關廠期限到期前,中油仍不放棄爭取當地居民支持,希望五輕能夠繼續生產;除此之外,中油體系的民間石化業者,例如長春集團就有意合資承租中油五輕繼續生產。但這一爆,爆出了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恐慌,五輕關廠已經變成不可逆的事實。

然而貿然停掉南台灣石化產業,對台灣經濟可能是一場大災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以這次受衝擊最大的後勁五輕、仁武、大社三大石化園區估算,目前最新的年產值約二千三百億元,如果算上下游產業直接、間接效果,這三大園區如果因此停產,將影響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三%,最高有四萬九千人的就業機會可能會受到衝擊。

如果再放大看台灣石化產業,這一爆如果讓台灣石化產業全面退出或喪失國際競爭力,將影響石化業一兆七千億元的產值,台灣GDP成長率少二.二五個百分點,造成上下游的失業人數可能高達三十六萬人,台灣經濟將面臨大危機。

如果按經濟部的統計,石化業含石油及煤製品、石油化工、化學材料、塑膠製品、化學製品、橡膠製品,去年總產值達四兆多元,佔製造業的二九%,影響更加巨大。對於投資人來說,自八月一日到八月五日,總共才三個交易日,一場大氣爆就蒸發了塑化類股七九八億元市值。

這場氣爆 掀開了哪些老問題?

石化產業可不要嗎?扣除未上市的中油,石化業市值高達二?五兆元,佔台股的十分之一。

梁啟源說,比台灣還要地小人稠的新加坡仍在全力發展石化業,為什麼台灣不要?韓國還喊出要成為紐約、倫敦、新加坡之後,全球第四大石油貿易中心。

為什麼新加坡、韓國搶著做石化,從乙烯、丙烯到丁二烯,它們被稱為工業之母,往下可以做成各種塑膠原料、紡織、橡膠原料,接著變成塑膠杯椅、汽車輪胎、防撞桿、衣服、鞋子,甚至連液晶電視內的薄膜、外殼到手機、電腦的電路板,連F1賽車、波音七八七客機的碳纖維,也都是石化原料做的。

因此新加坡、韓國才會把石化當成重點產業全力發展。而這一爆讓我們發現,中油五輕二十五年就該遷廠,卻長期拖延,任由業者在地下埋管線,最後變成高雄市區埋了多少石化管線,沒有人搞清楚的怪異現象。

此刻除了究責,更該深思台灣石化業該何去何從。

問題一:

缺乏規畫 上游在沿海,下游卻在內陸先讓我們解開謎題,為什麼高雄市區會有石化原料?「整個高雄都會區被石化工廠包圍,馬路下面跑管線,變成一個超級石化廠。」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沈建全說,沿著海岸從前鎮區華運倉儲、往南是小港臨海工業區、中油大林蒲廠、林園石化園區,這裡生產汽柴油、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原料,形成沿著高雄市海岸線的石化上游原料生產與進口儲運中心。

接著,從林園往內陸走是大寮的大發工業區,再來是仁武工業區、大社石化工業區,再來是後勁的中油五輕。除了五輕,都是中下游原料生產工廠,演變成為上游在海岸的煉油廠、儲運中心,下游製造在內陸。

若用煮飯做菜來解釋,上游就是放青菜蘿蔔的冰箱,下游是煮飯做菜的廚房,高雄石化業是把青菜蘿蔔放在沿海,廚房卻位於高雄市區與前高雄縣邊界;每次廚房要煮菜,就必須運青菜蘿蔔從港區穿越高雄市區。

偏偏這些原料不像青菜蘿蔔這麼單純,而是遇到空氣就可能會爆炸的丙烯,甚至還有遇熱會散發劇毒的石化原料。這些石化廠剛好把高雄市精華地區包圍起來,整個都會區兩旁都是石化廠,有二八○萬人被七個石化園區包圍,天天上演石化原料從地下管線或油罐車穿越鬧區。

這是第一個大問題,石化業配置與都市發展形成了大矛盾,造成這個問題的是推動台灣經濟起飛的十大建設。日據時代日本的海軍燃料廠設在緊鄰半屏山的後勁部落(含高楠梓區五個裡),後來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接續日本留下的基礎,興建高雄煉油廠,並且興建仁大(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以及林園石化工業區。

十大建設從煉油、石油裂解、塑膠、紡織原料一貫化,推動了台灣上中下游產業發展,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那時候高雄煉油廠與仁武、大社是緊緊相鄰的,並不需要埋管線穿越市區。

問題二:為了經濟發展 石化廠讓人愛恨交織第二個問題,政府開始亂開支票解決眼前問題,把兌現的燙手山芋丟給後人解決;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帶動高雄市發展,人口從市區擴散到郊區,逐漸與石化區開始當起了鄰居。隨著台灣環保運動崛起,一九八八年爆發林園事件,當地居民包圍林園石化園區,創下石化業者現金補償當地居民的先例,當時經濟部部長陳履安與林園人簽署的調解書,明確承諾八八年後,林園石化區不會再擴建。

九○年,台灣經濟仍在起飛期,對於石化、塑膠、紡織原料需求有增無減,石化業者拚擴產、增加產能,卻苦無原料供應,呼籲政府再建石化上游的輕油裂解廠的聲音不斷,於是中油準備在後勁興建台灣的第五套輕油裂解設備,也就是俗稱的五輕計畫。

五輕計畫遭遇楠梓區後勁居民強烈抗爭,最後變成激烈的反五輕運動,當時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夜宿後勁,終於讓五輕順利的投資。用通俗話來說,冰箱擴大了,青菜、蘿蔔的供應量也增加了;但面臨高漲的環保意識,成功推動五輕的代價,是中油與當時經濟部部長蕭萬長承諾撥出十五億元「回饋金」,以及「二十五年後」遷廠的承諾。

這個承諾一開,讓高雄居民更有信心,一九九三年,當時的經濟部部長江丙坤和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在高雄市國賓飯店,承諾大社工業區於二○一八年和五輕一併遷廠。

這是當前台灣石化業發展的三大瓶頸,五輕要遷、大社也要跟著遷、林園不能擴建,都是當年官員開的支票,卻成了今天抗爭的源頭;而高雄大氣爆之後,反對的民眾更有理由要石化業關門。

問題三:石化廠建不成 讓危險管線穿越市區第三個問題,缺乏長遠完整規畫,輕油裂解廠建不成,就開始埋管線。當石化上游原料取得愈來愈困難,爭取進口變成替代的選項,八九年,華運倉儲成立,功用就是扮演進口原料的儲運輸送,搭配進口原料。石化業者開始挖管線,從高雄港一路挖到了仁武、大社,今天肇事的李長榮丙烯管線,就是那時期興建的。

於是,竟然演變成為「冰箱」放港口,「青菜蘿蔔」運進內陸,一條條管線興建穿越高雄市區,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說:「相較於化學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風險,地下管路效益高、安全性也比較高。」這些問題 為何錯失解決良機?

其實今天港區進原料、市區扛風險,加工廠在郊區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二十四年來有三次機會能讓台灣石化業擺脫今天現況,還能升級提高競爭力。

第一次機會是九○年代,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取得六輕投資許可,為平衡中油與台塑體系,中油體系的東帝士集團與中油分別取得推動七輕及八輕,打算選擇一塊靠海土地,將上中下游都整合在一起,提高競爭力。

七輕環評不過、八輕取得土地難其中,七輕由東帝士集團的大東亞石化公司負責,選上台南濱南工業區;八輕則由中油及國喬等中油體系的石化業者為主,成立「八輕籌備處」,由當時國喬石化公司董事長吳春台兼任籌備處主任,投資地點則是人煙稀少、土地面積廣大的屏東台糖南州糖廠。

結果東帝士選上的廠址遇上了黑面琵鷺,環評過不了關;八輕則始終處於土地無法取得的狀態。只有台塑集團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動工,也就是今天的麥寮六輕。

八輕團隊失敗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市場的誘惑。由中油等石化廠組成的八輕團隊,在一九九八年,包括台聚集團、李長榮等業者,另赴中國尋求開闢台灣石化中心的投資,爭取中國石化市場,於是八輕一分為二,成為西進派與本土派,但隨後碰上了政府不開放石化上游赴中國投資,八輕沒了、中國投資也沒戲唱。

第二次機會,二○○二年,台塑集團再度加碼六輕推動擴建工程,當時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決定重新啟動八輕計畫,八輕籌備處復活;然而這樣的模式並沒有取得當年業者全力支持,盼望政府開放中國投資者裹足不前,二代八輕團隊陣容遠不如當年,台聚、李長榮等還是沒加入。

最有機會的國光石化因環保被判出局接著第三次登場,也就是○五年提出的國光石化,由中油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一家公司(國光石化),不再是個別獨立單兵作戰,由中油扮演最大股東,接著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然後是中國人造纖維公司,甚至連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也進場,最小的股東則是和桐化學。

這是非台塑體系石化業者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從屏東南州、雲林離島工業區到彰化大城,堅持了長達六年,國光石化碰到白海豚保育,以及世界各國對於地球暖化議題的重視,國光最終宣告出局。

二十五年快過去了,石化業有機會找一塊完整土地,遠離人群建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模式,但都失去了。

台灣石化業未來如何重生?

這三次機會失去了,反而讓高雄市埋下更多未爆彈。整合機會沒了,只好獨善其身,拚命挖管路進口原料,長期推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沈建全指出,「從林園、中油大林蒲到大寮、仁武、鳥松到大社,過去八年來總共新建了十三條地下管路。」因此五輕一關,石化原料仍然會源源不絕穿越高雄市區到大寮、仁武與大社,這些業者不會受到影響。

短期解方:加強管路檢查 讓產業不因工安停擺沈建全強調,這等於在高雄市的人口稠密區又多埋下十三個未爆彈。然而石化業者說:「沒機會更上一層樓,還是要求生存。」更重要的是,應該趁大氣爆重新思考台灣石化業的重生之路,梁啟源指出,短期加強管路安全檢查,讓石化業繼續運作,避免台灣經濟受到嚴重衝擊。

中期解方:廠區臨海、集中化 危險管線撤出市區中長期,梁啟源建議,目前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洲際碼頭二期工程約二五○公頃土地,中油使用二百公頃、石化下游使用五十公頃,足以建立一個臨海的石化垂直整合體系,梁啟源說,「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靠海邊、集中化,管路不再通過高雄市區。

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更建議,中油應該切割,煉油與石化事業個別獨立出來,以輕油裂解為主的石化事業獨立成為民間公司,並且與中下游業者整合合組新公司。他強調,以目前國際石化市場的競爭狀態,上市的石化公司單一公司就只做單一種產品的模式,很難有國際競爭力。

其二,蔡錫津贊同梁啟源的建議,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石化園區這一帶,正好緊緊相鄰可以互相供應,足以建立年產規模二百萬到二五○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把中下游各石化工廠都整合在一起。但長春人造樹脂總經理蘇士光說,以目前大林蒲的土地來看,面積仍不夠用。

因此將面臨一項大挑戰就是遷村徵地,這又是一個大問題。然而放眼國際,當台灣興建五輕的時候,新加坡石化業仍不如台灣,如今已經成為亞太石化中心、新加坡經濟的大支柱,韓國則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石化強國,蔡錫津說:「中國更兩、三下就把台灣超越了。」眼前之急是集中石化業者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這一帶的西南沿海,原料進出直接用管線,不用再穿越高雄市區到大社、仁武、大寮,而且擁有經濟規模之後,才有足夠資源能夠自主研發,開發高值化的石化產品。蔡錫津說:「如果每家業者都不賺錢,每年怎麼有辦法撥營業額三%到四%的經費投入研發;又說去日本引進高值化的石化原料生產,試問人家如果正在賺錢,怎麼可能授權給你,讓你與他競爭,一定等到不賺錢了,才會放出來給台灣。」長期解方:建立規模經濟 爭取頁岩氣商機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經濟規模提高競爭力,有錢之後才有辦法研發。最後是能與國際頁岩氣開發熱潮接軌,蔡錫津預估,如果中油體系與台塑六輕加起來,乙烯年總產能將達到五百萬到六百萬噸,將有足夠經濟規模收購或爭取頁岩氣資源;不管是直接投資頁岩氣,取得頁岩氣運回台灣加工,或者將生產基地設在國外,將石化上游原料運回台灣加工,都有足夠的條件。

毀滅與重生就在一線之間,三十條人命的慘痛代價,應該讓台灣人重新思考都市與經濟發展的衝突,人不可能再與石化廠當鄰居,高雄市區應該避免危險的石化原料穿梭;但除了要求兌現五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也應該在此刻找出石化業長遠與安全發展的機會,一次解決高雄市民的危機,並創造石化業的生機。

一分鐘看50年石化發展史

──台灣石化產業大事紀

1968年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內的第一輕油裂解工廠(一輕)開始啟用,1990年關閉。

1973年十大建設之一的林園石化工業區開始動工,1975年啟用。

1975年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的二輕啟用,1994年關閉。

1978年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內的三輕啟用,2012年除役,2013年新三輕啟用。

1984年高雄林園四輕完工啟用。

1994年設於高雄後勁的五輕啟用,預計2015年關廠。

1998年設於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第一期工程完工,並開始營運。

2011年政府宣佈不再支持國光石化於彰化設八輕廠。

石化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石化上中游主要業者與下游產品

上游

原油輕油

乙烯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乙烯(PE)台塑、台聚、亞聚乙二醇(EG)南亞、東聯

下游產品

塑膠袋、牛奶瓶、雞蛋盒、保鮮膜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丙烯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丙烯(PP)台化、榮化

下游產品

保險桿、布丁盒、食物容器

丁二烯中油、台塑化

中游

ABS

台化、國喬、奇美

下游產品

家電外殼、樂高積木

芳香烴

苯台化

中游

苯乙烯(SM)台化、台苯、國喬聚苯乙烯(PS)台化、台達化、奇美

對二甲苯(PX)台化

PTA台化、遠東新

下游產品

保麗龍、泡麵碗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整理:鄧 寧

韓、星、中、日拚石化

台灣該放還是衝?──四國石化產業發展政策韓國● 近年來韓國石化產業透過更新工程,提升乙烯產能,逐漸拉開與我國的差距。

● 相對台灣石化產業鏈強調專業分工,因此對於上下游消費形態變化較能掌握。

● 韓國在附加價值較高的石化產品投入,也比我國早;目前高值化石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尚不及大宗石化產品。

新加坡● 政府在有限的資源下,積極發展石化業。1999年新加坡推出製造業2000計畫,訂定以裕廊島作為新加坡發展世界級化工業聚落之基地。

● 2012年,新加坡乙烯產能達280萬公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新建100萬噸的乙烯生產設備於2013年完工;殼牌東方石化綜合中心計畫,在2014年擴充20萬公噸的乙烯產能,屆時新加坡乙烯產能將達到400萬噸。新加坡政府希望該國的乙烯產能擴充至600~800萬噸。

中國● 在十二五規畫下,中國陸續將13座石化煉油廠產能擴充,這對台灣的石化業者是一大挑戰。

日本● 日本石化大廠早已專注開發高科技產品上游的關鍵材料,在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上已具關鍵地位

整理: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5

期貨交易手續費連續上調 賺280萬手續費要300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69.html

一些媒體最近在聚焦中國期貨市場時多用上了“熱炒”“新賭場”等吸睛的詞語,這讓業內人士感受到了壓力,甚至擔心期貨市場成為眾矢之的。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的交易手續費出現了連續上調,以焦炭為例,已從原來的萬分之零點六上調至萬分之七點二,短短幾個交易日內漲了11倍。

交易成本的大幅增長對於期貨炒客來說是致命的。“去年10月,我的賬戶約有1000萬元資金,做到現在的凈利潤是280萬元,為此付出的手續費為300多萬元,與其說是在為自己打工,還不如說在為交易所打工。”職業炒客王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交易費上提後,想要用同等的操作方法獲得同等的凈利潤,就要交3000萬元的手續費,利潤無法覆蓋交易成本,盈利模式已不複存在,但把炒客都“榨幹”了,誰來給實體產業做套保對手盤呢?

也有觀點認為,這波行情走勢有現貨基本面的支撐,並未完全脫離基本面。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其實是好事,這是經濟企穩的一種象征。

炒客無奈出局

炒客,也稱炒單者,可能是市場上最投機的一類參與者了。

他們頻繁地在電腦前敲打鍵盤,為的往往只是一個單位的價差波動。因為單筆盈利相對較少,交易成本低、交易頻率高是他們賴以盈利的要素。因此,炒客往往利用期貨交易提供的保證金杠桿作用、T+0交易方式和極低的手續費等優勢,在市場上反複進行交易,套取微薄的利潤。

“以前鐵礦石交易只收取萬分之零點六的手續費,鐵礦石價格最小波動為0.5元。來回最便宜的時候手續費就3元,而0.5元的價格波動可以帶來50元的利潤。”成為炒客已經20年的王凱告訴本報記者,他習慣以100手為單位交易,因此以前每筆交易順利的話可以獲利5000元,手續費只要300元,凈利潤很可觀。

可現在就如文章開頭所述,交易成本的大幅提升使得王凱這樣的炒客幾乎無法在市場上生存。他告訴本報記者,現在交易所把鐵礦石手續費提升至萬分之三,加上3月10日取消了當日平倉手續費減半的優惠,交易成本變為原來的10倍,也就是30多元,100手的手續費就達到3000元,“除非做得很精準,如果鐵礦石同一個價位不做止損,反向波動一下意味著虧損1萬元,這使得炒單的難度大幅提升。”

交易所剛提升保證金時,王凱雖然知道交易規則對炒單不利,但已經習慣了交易的他舍不得離開,硬著頭皮繼續做。結果,保證金40萬的單子來回做,一周居然交了70多萬手續費,他看著交割單實在心疼,只能轉戰其他市場。

王凱向本報記者表示:“開戶的時候有填寫做期貨是為了套保還是投機,炒期貨應該是允許投機的,現在感覺投機像犯法一樣。其實期貨市場每個品種剛上市的時候都需要炒客去活躍市場,沒有炒客就沒有套保盤的對手盤,焦炭、焦煤上市的時候根本沒有成交量。”

“如果有人興風作浪違規,應該按照國家法律處罰,而不是把所有炒單的都打死。其實炒客再牛,賺錢的人也不會超過5%,炒死的人其實很多,虧掉的人都打掉牙往肚里吞。”王凱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投機者都走了,誰來給實體產業做套保對手盤是應該考慮的實際問題。培育一個期貨市場並不簡單,不少老期貨還想起了上一次期貨嚴管時期。

2010~2011年,商品市場也曾是一個超級大牛市,一度十分活躍的燃料油期貨為防止過度投機而改成大合約。上海期貨交易所的180CST燃料油期貨合約曾把合約乘數(每手的交易噸數)上調4倍,原來每手10噸的合約變成每手50噸,按照10%的保證金比例和目前市價,新合約面市後每開倉一手燃料油需要至少2.3萬元,比原來占用資金量高出6倍左右。

結果是,投機者的確退出了,同時套保盤再也進不來了。2016年5月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期貨成交量為0,已經名存實亡。

期貨市場真的過熱了嗎

商品期貨是否真的被熱炒?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說法本身就有問題。

所謂熱炒,必定是價格被炒得很高才能稱之為熱炒,雖然這波行情短期來看,很多品種反彈超過了50%,但長期來看,那只是基於暴跌基礎上的一次小反彈。當然,對於交易者來說可以算是超級大反彈了。

2007年以來,不少商品觸及了歷史高點後回落,原油從2007年的每桶147美元跌至今年2月份的26美元,倫鎳從2007年的每噸5萬美元跌至7500美元。受此影響,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也出現暴跌,從11000點跌至300點,這樣大幅下跌的大宗商品比比皆是。

NYMEX原油2008年以來價格走勢

如今,螺紋鋼主力合約從最低點的每噸1628元反彈至2700元,被冠以了“熱炒”之名。然而,數據顯示,1993年的螺紋鋼價格已是每噸3000元的水平。

胡俞越表示,現階段來看,大宗商品上漲其實是好事,這是經濟企穩的一種象征,PPI(生產者價格指數)已經連續49個月為負,3月PPI降幅收窄,也釋放出了底部企穩的信號。當然,期貨市場反映的只是小陽春的行情,基本面變化是謹慎樂觀,還不構成反轉。

將期貨市場比喻成“賭場”的表述,也似乎失之偏頗。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不熟悉金融市場的人很容易把賭場和金融產品畫等號,他們不理解同樣的行為你可以稱之為賭,但在正確評估風險收益比之後,那種“賭”就是投資。以巴菲特2008年抄底銀行股為例,在他們眼里可以認為巴菲特在“賭”銀行股不會破產,巴菲特雖然承擔了股價會繼續下跌的風險,但是他知道銀行的價值在哪里,就如同保險公司也會根據人壽險的數學模型合理評估保單的價值再銷售給大眾。

他同時認為,風險在金融市場是有自己標價的,期貨作為現貨產業套期保值的工具,期貨投機者在幫助現貨產業規避高風險的同時,也擁有了獲得高利潤的權利。

胡俞越表示,不能把散戶趕盡殺絕,純套保的市場是不存在的,現在有一部分資金轉向期貨市場本身並非不合理,交易所采取調控的措施,有主動調控的意味。在商品市場很難過度投機,因為商品期貨市場有做空機制。這恰好是套保產業客戶進場套保的時機,利用期貨市場套保可以平抑市場投機。

“由於商品市場有現貨交割制度,真有大規模投機資金入場,套保盤最後交割成堆的螺紋鋼給做多投機者也夠投機者‘喝一壺’的了,不必管理層出手,投機者自動會在期貨市場消失。”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27

繼Note 7之後,三星在美召回280萬臺會“爆炸”的洗衣機

據ABC News報道,三星電子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宣布,將召回280萬臺三星頂開式洗衣機, 原因是洗衣機內的滾筒可能失去平衡,引發劇烈震動,並導致頂蓋脫落,情況嚴重時如同發生“爆炸”。

此前 ,多起類似的事故已經報告至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據美國“達拉斯新聞”網站報道,在得克薩斯州的Plano,兩位當地居民John Stark和Barry Pyle正在看電視時,突然從洗衣房發出了劇烈的爆炸聲。兩人介紹說,洗衣機的上蓋已經被炸翻,洗衣機的側面被掀開,滾筒則還在轉動。

更早之前也曾經有美國消費者提出報告,稱自己使用的三星洗衣機發生了爆炸。其中一位消費者稱,三星洗衣機爆炸時,整棟房子都發生了震動,地板上全是洗衣機的碎片。

三星電子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三星正迅速地給受召回影響的消費者提供安全、方便的解決方案。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使任何安全風險最小化。我們為給忠實客戶帶來的不便而表示歉意。我們現在正在安排服務團隊訪問消費者的住處以進行免費維修和幫助解決任何相關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10

中路股份澄清:未與優拜單車簽訂供貨合同 不曾投放280萬輛單車

12月21日消息,中路股份發布澄清公告稱,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永久擬將為優拜單車供應共享單車自行車產品,目前尚未最終確定供貨價及簽訂供貨合同。經營的共享單車新模式將很有可能使本公司投資款人民幣650萬元形成損失。

公告稱,中路股份有限公司在網上搜索到多篇介紹共享單車並涉及本公司的文章。2016年12月21日,澎湃新聞發布《上海永久宣布入局共享單車全國投280萬輛,市場會飽和嗎?》,公司為此進行了調查核實,公司在此進行說明:上述文章中所稱“領投方為中路資本”,經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中路(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中路資本確認未對優拜單車進行投資。

目前公司正在進一步研制開發完善具有共享單車功能的自行車共三款新款車型,以期和上海軺輅進行進一步的合作,擬使公司產品為優拜單車批量供貨。預計本公司向優拜單車首批供貨約 7 萬輛,采用OEM方式供貨,預計在供貨合同簽訂後的2個月內完成供貨,目前正在商議供貨合同的具體條款。本公司及子公司從未宣布入局共享單車全國投放280萬輛,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永久僅是上海軺輅參股12.6%的股東和共享單車自行車產品的研發及供貨商。

公告表示,自行車市場持續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毛利率仍然很低。 自行車共享單車市場作為剛創新興起尚不足3個月的公共服務新模式,未來發展前景及盈利方式尚無法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83

IPO堰塞湖9個月“泄洪”逾280家 全年融資或超2200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24/1150254.html

這個周五(9月22日),證監會再度新批了9家企業的IPO申請,融資額度不超過66億。這也進一步佐證了眼下的A股市場新股密集發行已然處於常態化。

據德勤中國報告,前三季度中國滬深交易所300多只新股上市,融資金額逾1700億,全年最高融資金額可能達到2500億元。這對多年來始終存在的新股堰塞湖的泄洪工作起到了明顯的幫助。

德勤中國合夥人吳曉輝先生指出,在每月平均不少於30只新股發行的穩定速度支持下,新股市場表現強勁。不過,等待上市的公司數量仍舊處於大約500多家左右的水平。這說明了由於國內市場的估值普遍較高,中國企業現在更熱衷於在國內市場上市,m這也是新股發行被調控以正常速度進行所帶來的效益。

申請排隊數量低於500家

22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9家首發申請的企業分別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主板5家: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錫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風語築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京華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中小板3家: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1家,杭州萬隆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一周批9家,一個月即是30多家的發行節奏,今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發行數量便是300多家,相比去年前三季度的低基數,今年的新股發行勢頭尤為火爆。

據德勤中國近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17年第三季度回顧與前景展望》報告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A股新股市場的新股數量和融資金額預計將會顯著增加,由去年同期126只新股增加至349只新股,增長177%,而新股融資總額則從772億元人民幣上漲至1759億元人民幣,上升128%。其中,上證所依舊是中國最大的新股市場,前三季度新股融資合計1053億元人民幣,超過深交所的融資額706億元人民幣。

IPO的密集發行使得久懸於市場頭頂的堰塞湖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德勤報告指出,截至9月15日等候上市的正常審核狀態企業數量為497家,較2016年同期等候上市的780家減少283家,另有39家企業因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中止審核。

對於四季度IPO行情,德勤中國預計將與前三個季度所觀察的趨勢相若。包括中小型制造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在新上市企業數量上的主導地位,以及在現有監管下的快速新股發行2017年全年,預計A股將有約420~480只新股發行融資2200億~2500億元。

上證所全球排名提升

A股IPO的火爆也讓滬深交易所奠定了新股融資規模全球領先的地位。而按照今年以來的發行勢頭,上證所大概率超越香港交易所,僅次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位列全球第二。

德勤預計,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國香港會有106只新股上市,融資額達850億元港元,與去年同期71只新股合計融資1343億港元相比新股數量大幅增長49%,但融資額卻同比下滑37%。這種現象要歸咎於創業板新股數量的激增,以及大型新股整體融資規模縮少的緣故。由於目前已有超過180家企業遞交了上市申請,香港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完成140至150只新股上巿。但德勤分析顯示,是否可以達到2017年預測的融資總金額1300至1500億港元,還需有賴多個因素,包括有利環球宏觀經濟的條件。

紐約證券交易所前三季度因完成了數只超大型新股發行令其穩坐全球新股融資排行榜首位。前三季度,該交易所44家新股上市融資金額約為1430億港元。上證所雖然今年以來也有20多只大型新股上市發行,但這些大盤新股的融資總額僅能超過美國今年最大新股Snap的融資金額而已。

德勤中國稱,考慮到中國內地未來幾個月迎來超大型新股的機會不大,而香港或有一至兩只來自科技板塊的大型新股上市,在今年年底時將很大可能保持現有位置不變。同時,A股市場若保持現有發行速度,新股發行數量將很可能產生新的紀錄。

德勤中國合夥人紀文和稱:“很明顯,香港新股市場的角色已經從藍籌、大型內地企業或國有企業的上市首選地清晰演變成為一個同樣能吸引香港和國際潛在高增長中小企業的融資地。香港和國際中小企業對利用牛巿作進一步成長和發展的熱情,促使創業板新股數量大幅增加,以及等候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名單變長。相對主板享負盛名的上巿公司,很多這類企業都較為年青,並且擁有其自身品牌。”

(來源:第一財經 記者:謝丹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77

越秀地產上半年賣出280億 高超財技難擋收入下滑

2018年過去一半,廣州老牌房企越秀地產的合同銷售目標剛好也完成一半,280億元,同比上升39.5%。

淡市之下,取得四成的增幅實屬不易,不刻意去和龍頭房企對比,但同等規模並且同樣主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龍光上半年的銷售增幅超過了八成。

國企的身份給越秀地產帶來了極大融資和通過非市場化手段拿地的便利,越秀本有一手好牌,但近年公司在布局擴張、拿地和規模上的小步慢走,給外界留下保守的標簽。

越秀地產下半年或有更好的銷售表現,管理層稱對完成全年550億元的銷售目標有信心,上半年公司只有8個項目在售,但下半年有14個。

下半年的營收和利潤數據也更被期待。越秀地產2018年中期業績表現中規中矩,收入下滑15%至101.6億元,核心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上升7.8%。

財報中最亮眼的數據來自投資物業重估公平值凈增值和其他收益凈額兩項,前者同比增長402.2%,後者是850.5%。5月,越秀地產發揮高超財技,趕在中報前,通過收購一家公司股權來增厚持有廣州星匯雲城的權益以達到入表的條件,使公司營收多了7億元的進賬,這兩項指標也錄得巨大增幅。

管理層希望通過軌道加物業的模式發展和對新的多元化業務投放為公司爭得更多發展空間,不過在全行業多元化、盈利模式未明的情況下,越秀地產能不能給出驚喜仍待觀察。

運用財技增厚收益

8月13日,越秀地產發布2018年中報。董事長張招興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我們董事會的角度,我們非常肯定。”他把越秀地產上半年的經營業績總結為穩步增長。

中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合同銷售金額約為280億元,同比上升39.5%。其中大灣區、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總計實現合同銷售約253.8億元,占總銷售的90.7%。

越秀地產今年的合同銷售目標是550億元,上半年完成了50.9%,剛好過半,公司並無調高或調低銷售目標的打算。

按照越秀地產副董事長、總經理林昭遠此前說法,公司計劃每年增長目標在35%以上,力爭2020年突破1000億銷售規模。

過去五年的銷售數據顯示,2013~2017年,越秀地產銷售額分別為146億元、220億元、248.5億元、302.5億元、408.7億元,去年全年的增幅也就是35%,雖然與自身對比,增幅不俗,但近兩年,借助資金寬松、去庫存等政策,在規模上狂飆突進的民營房企更多。

下降的營收數據成為越秀中報的關註焦點。上半年,越秀地產的營業收入為101.6億元,較2017年同期下降14.9%,這還是在越秀地產通過財務技巧,把此前出表但本期能確認收入的項目重新並表的基礎上錄得的。

5月末,越秀地產收購雲秀公司100%股權,而雲秀公司持有廣州星匯雲城2%的股權,也就是說越秀間接收購廣州星匯雲城2%股權。通過此舉,越秀地產在星匯雲城的實際權益由49%增加至近51%,達到財務入表要求。

林昭遠告訴第一財經,之所以選擇在5月末進行股權收購,是此前與交易方約定的時間,而這個項目的入表,直接為營收帶來7億元。

在項目還在建設投入階段,通過股權的轉讓實現項目出表,不至於拖累財報,至項目接近交樓能確認收入時,重新收購權益使項目入表,增厚收益,這種操作能起到修飾財報的作用。越秀這種手法也體現在其他項目上,公司掛牌了海南白馬建設開發有限公司15%股權,來減少海南一個項目權益達到出表。

放緩拿地

報告期內,越秀核心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上升7.8%。而毛利率約為25.8%,同比上升0.9%。

毛利率未達30%,不算出彩。近年重倉大灣區的房企,多數能收獲不錯的回報,毛利率超過30%並不罕見,更有甚者能達到40%以上。越秀地產的開發業務,主要分布在大灣區、長三角、環渤海和中部地區。今年入賬的銷售額中,有32%來自大灣區。不過,上半年的合同銷售中,有65%來自大灣區。

根據中報數據,截至6月30日,越秀地產有561億已售未入賬銷售,較年初上升41.3%,平均售價為19700元/平方米,均價雖低於今年上半年的合同銷售額20300元/平方米,但高於入賬銷售額均價17300元/平方米。

這些未入賬銷售額將構成下半年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相比上半年,越秀地產下半年的毛利率有繼續上升的可能。

限價之下,房企的利潤空間受到限制。張招興在針對投資者的業績會上透露,因為限價的問題,部分達到入市條件的項目往後推遲,“有些地產公司資金周轉緊張,有多少賣多少,但越秀不想隨便便宜賣掉,要看時機。”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在銀行按揭貸款放款速度放緩、網簽限制的影響下,越秀地產現金回款率走低,在資金使用效率上仍存提升空間。

林昭遠透露,上半年的銷售回款率只有64%,比年初制定的80%目標低,不過林昭遠解釋,是因為6月的90.92億元銷售金額還未到回款期,如果剔除6月份銷售金額的回款情況,公司整體回款率上升到74%。

受調控政策影響以及回款速度下降等因素影響,越秀地產放緩了拿地步伐。

2017年上半年,越秀地產新增12宗地,新增土地儲備達308萬平方米,而今年上半年,越秀地產在江門、武漢、蘇州等城市新增9宗地,新增土地儲備為249萬平方米,張招興指出其中8宗幾乎沒有溢價。越秀地產欲穩健過冬,對拿地提出了更高的投資要求,尤其是溢價率方面。

資金方面,上半年越秀地產發行8億美元3年期和4億美元5.5年期公司債,票息率分別為4.875%和 5.375%,至期末賬上現金還趴著258.3億元,較年初上升24.2%。凈借貸比率為64.3%,較年初下降8.5%。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