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壹錘定音】Hip Hop仔變作家 鄺俊宇治癒港女心

1 : GS(14)@2014-09-10 13:44:46

新晉治癒系作家兼民主黨元朗區議員鄺俊宇,昨日於節目《壹錘定音》接受專訪。鄺俊宇熱愛Hip Hop舞,今次在節目真情剖白,透露自己寫作的心路歷程以及為何從區議員轉做作家,他笑言「細個想做作家」,寫作是他的夢想。鄺俊宇對於民主黨和香港的關係也有很深感受,認為民主黨過去可能未能令香港人滿意,但強調民主黨是「真心」,甚至「真心得滯」。他堅信民主黨是為香港好、為香港人著想,希望香港人「畀次機會」,民主黨會做得更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10/188615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01

【專題籽】清新風格 刻上牽掛 治癒系紋身

1 : GS(14)@2016-03-11 00:52:12

20歲的Mini(左)和24歲的Anzo(右),雖然年紀輕輕,但已視紋身為終身職業。



【專題籽:舖仔小店】曾幾何時,紋身是行走江湖抵得起痛楚的證據,以前的蠱惑仔愛「左青龍、右白虎」夠煞氣,甚至有人會紋個觀音上身保平安。然後,紋身變成藝術,是潮流。近年韓國就掀起一股「小清新」紋身風,九十後情侶檔紋身師比路斯(Anzo)和劉萬儀(Mini)就覺得,「紋身是留在別人身上一世的畫。」原來每一趟紋身的旅程,都是一次療傷過程,「客人來這裏告訴我他們的故事時,傾訴的過程中,我們就成了暫時的心理醫生。」


兩人的作品,線條簡單幼細、色彩溫暖,難怪客人笑言看着心情會變好。本以為「治癒系」圖案背後理應是個文青紋身師,笑起上來眼細細、溫暖笑容能融化別人那種,但第一次見Anzo真人才發現……喂,作品與本人很有違和感!加拿大和香港混血兒Anzo沒有紋身,眼大大、輪廓深,不笑時予人感覺甚cool。只有24歲的他入行6年,4年前創立「Hello Tattoo」。至於店內另一位紋身師、現時20歲的美少女Mini,是Anzo女友兼徒弟,不說話會以為她是韓妹,難以想像這位小辣妹的紋身針下是彩色花和鳥。一直以為紋身的地方會光線昏暗、放滿骷髏骨擺設、很有壓迫感,豈料來到位於觀塘工廈的Hello Tattoo,才發現跟想像中大不同,竟然如此光猛開揚?牆壁還要以白色為主調,有舒適的梳化、講究的水吧、大大支影樓燈,嘩,我認是我以前孤陋寡聞。Anzo解釋,「因為想連裝修都配合我們自己的紋身風格,所以盡量將這裏佈置得舒適點。」



紋身師如心理醫生

看着這個與我想像中不同的格局,這位與我想像中不一樣的紋身師,又吐出一句與他外形不相配的說話:「每個紋身都有特別意義,每一個來紋身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紋身對他們來說可以是一種療傷方法。」在Anzo眼中,他有時像一位「暫時性的心理醫生」,每次客人傾訴自己的故事,傾訴過程已是一種治療,「知道每個故事後,我們有時會說些安慰的話回應。」但更多時候是用紋身去回應,紋好每一個有特別意思的圖案,可能是一個更好的安慰。紋身師不時遇到客人要求將過世親人的名字、樣貌紋在身上,「感覺就像連結着在生的人與遠去的靈魂。」不過談到Anzo最感動的一次「治療」,是幾個月前有位女孩說要繞着手腕紋個心電圖。女孩還真的帶來一張心電圖照片,原來是她媽媽過身前她在醫院拍下的。說到這裏,Anzo聲音一沉,「她說想將媽媽的心電圖變成一條一世的手繩,想自己的脈搏與媽媽的心跳永遠連在一起。」看着完成品的照片,內心有種難以形容的複雜,紋身師接到這樣的要求,會有甚麼感覺?「我只想更專注紋好這條手繩,讓她漂漂亮亮地記住媽媽一世、心連心。」



讀書不成 畫筆變紋身槍

訪問期間Anzo來了個客人,是一個從事音樂工作的年輕女孩,在腳踝紋上家中兩隻逝去的小狗。不願上鏡的她為了讓愛犬一世陪着自己,全程咬着牙忍痛完成,但一看到完成效果後終於一笑。為了將痛苦的牽掛轉化成一個溫暖的印記,少女才找上Anzo,選用清新風格,以彩色線條勾勒小狗剪影,留下最甜美的回憶。畫皮時尚,要經歷一生一世,紋身師責任重大,膽大心細手要定,年紀輕輕如何踏上紋身之路?Anzo坦言起初沒想太多,「從小只喜歡彈結他和畫畫,沒有讀書天份但勝在畫得靚,中五已知沒法升學,就想不如找門手藝來學。」當年18歲的小伙子苦思出路,但心愛的音樂和畫畫都好像無法變成事業,啱啱碰着剛剛,在加拿大任紋身師的親戚回港,令他開始認識紋身,決定赴加拿大學師,就這樣找到一生中最愛的畫筆──紋身槍。在加拿大學藝兩年,由打雜開始做起,Anzo一年365日無間斷工作,當地人工高,紋身風氣盛行,很快就儲夠錢開店,拿着人生第一個40萬回港自立門戶。能將興趣變成生意,從來都是幸福的,不過Anzo是雙倍幸福,因為除了找到可以視為終身職業的工作,紋身亦令他遇上女友Mini。Mini是一個畫癡,除了畫畫,讀甚麼都沒興趣,現在仍在學素描,自小有個奇怪嗜好,「喜歡拿着原子筆在皮膚上畫花,初中開始連同學都叫我幫他們畫,又讚我畫得靚,漸漸就會想,如果真的學紋身會怎樣?」



不接受walk in 要客人諗清諗楚

小妮子說到做到,讀完中四輟學做全職售貨員賺錢,為的就是儲錢學紋身,「逐間紋身店打電話去問可否收我做徒弟,結果都被打發走,有些就叫我一日到黑坐在店內畫畫。」直至Mini遇上Anzo,即使成為情侶,Anzo起初亦不肯教她,「紋身是一世的,會影響別人的將來、工作、生活,所以意義重大,我怕她只是三分鐘熱度,不是認真的我不想教。」女友苦苦相求多時,終於覺得她不是三分鐘熱度才肯教。紋身初學者要在豬皮、人造皮上練習,Mini每天日以繼夜練習,拿着紋身槍的手要夠定,所以初學時雙手會很痠痛,幼線條比一般紋身更考耐性,因為容易見到線條的瑕疵,所以要更仔細,但她毫無怨言而且非常努力,Anzo才驚覺女友很捱得苦。結果入行短短一年,Mini的幼線條作品大受歡迎,上載紋身作品的Instagram有近4萬個follower,多過不少名人。紋身是一生一世的,每個圖案都有它的故事,記錄的是人生。他們不接walk in生意,覺得客人有日會後悔的要求亦一律不接,想紋情侶名?要結了婚的才肯接。我問他們如果有人摸上門說要紋「左青龍、右白虎」會怎樣,兩人竟不約而同地答:「我們會用清新風格、幼線條紋他要的龍和虎。」進得了他們的門口,就了解他們的風格。Mini笑說,「好像我們明明是做泡菜的,卻有人來泡菜餐廳吃壽司一樣,我們不是不懂,但你應該到壽司店吧。」這樣做生意,Anzo不擔心趕客,「我不用找一個陪捱麥當勞的女孩,因為我已找到一個一生都會陪我紋身的女孩。」這時就在旁邊的Mini笑得天花亂墜。小小的年紀,大大的承諾與共同夢想,這樣的愛情羨煞旁人,我盲了。



女紋身師有個優勢,就是女生想在私密位置(如圖中胸側)紋身時,會傾向想找女孩幫自己紋。

Anzo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作品,以鮮艷顏色紋上美少女戰士剪影。

他們常到其他地方參加紋身交流,圖為Mini與韓國著名紋身師Doy合照。



為配合幼線條,Hello Tattoo特別從波蘭訂購市面上最幼細的紋身槍用針。

Anzo覺得「每個紋身都影響別人一世,意義重大」,所以每次都很用心、很認真。

每次幫客人完成一個紋身,Mini都會拍照放上近4萬人追蹤的Instagram。



鹿頭是他們經常紋的圖案,故在店內特意放一個假鹿頭作參考。

歐陸風格擺設營造家居感覺,讓客人不會覺得紋身店有壓迫感。

水吧後放了個酒櫃,我原本以為是讓客人鎮痛,但紋身時不可喝酒,純粹是兩人工作後放鬆的小角落。



店內有兩張紋身床,客人舒適的躺上去,就這樣交託自己的皮膚給紋身師。



一個紋身‧一個故事



Mini最深刻的作品是幫中學老師紋了一句英文字句,用來懷念老師已過身的爸爸。

不少主人都愛在身上紋寵物的樣子,讓自己記住愛貓一世,右圖為Mini為客人繪的草圖。





除了紋上回憶,很多女生也找Mini紋上警惕自己的字句。

Anzo最感動的一次,是一位女孩帶來媽媽過世前在醫院拍下的心電圖,請他將心電圖畫成一條永遠的手繩。



facebook專頁:Hello Tattoo HK(需預約)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記者:陳穎欣攝影:鄧鴻欣編輯:黃仲兒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0/195225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22

【動畫】瘦≠靚增磅做性感直播 索女治癒厭食症

1 : GS(14)@2016-08-19 06:55:41

她靠在鏡頭前搔首弄姿、賣弄肉體多達8小時,年賺5.2萬鎊(約52萬港元),並收到不少衣飾或鞋子作禮物--不過男友甚至家人不但沒有批評她,反而支持她,原因是她靠此建立了自信,並克服了厭食症。英國倫敦21歲女子瓊斯(Jayme Jones),3年前展開減肥計劃為當模特兒鋪路,有時更2、3天不吃正餐,更患上厭食症。5呎3吋高的她由154磅跌至98磅,即使已18歲,卻仍穿得下13歲的衣服,「其他人迫我進食時我會哭,然後轉頭將食物嘔出來。」本來是電話銷售員的她,去年6月因為莫財,於是決定在房內設置攝影機,試試投身成人直播行業,靠出賣身體賺錢。沒想到這一次嘗試,卻讓她人生完全逆轉。她一開始是收費與客人聊天,後來才開始性感直播,有時每天吸引多達100位客人,聊上6至8小時。她自此把握空餘時間吃東西,結果慢慢就吃多了,同時亦建立出自信,擺脫了厭食症的困擾,「當webcam女郎助我對身體重拾信心,讓我克服了飲食失調。不少人在網上讚我,這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出現過。」「我患厭食症時是想當模特兒,但自從開始直播,我就不介意增磅,我覺得很性感。」瓊斯稱男友及家人都支持她,因認為她只是在鏡頭前演戲,其餘時間仍可保留自我。瓊斯如今在Instagram有逾3.2萬名追隨者,過去一年也用了5,000鎊(約5萬港元)添置「直播戰衣」,她說:「金錢太美好了,我會推遲生兒育女等人生計劃,我希望最終我可以有自己的webcam生意。」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9/19742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92

【好去處】用土地苔蘚製作 治癒系草球好易養

1 : GS(14)@2016-09-04 18:04:16

Proby認為城市人想學習種植,不妨從苔玉開始,苔玉$150-$200。



一個又一個的草球,配搭各式各樣的小植物,放置窗邊一角,有空看看真是好治癒!這個治癒系小草球又稱「苔玉」,混合泥土及植物,以苔蘚包裹,形成圓球,是日本江戶時代的種植方法。因為方便打理,又夠養眼,近年在日韓台大熱,自家培植苔癬的「黎曾米有機農場」第三代傳人李靜兒(Proby),最近開辦苔玉教學工作坊,讓大家輕鬆打包苔玉回家。「苔蘚不是外國入口,全是在本地自己栽種,原生在我家花園的石縫間。」在本地培植的苔蘚,已適應香港氣候,相比外國品種更容易種植。



Proby家的有機農場位於八鄉錦上路謝屋村,由公公婆婆打理,農場亦以公公婆婆的姓名取名,自小吃有機蔬菜長大,與家人鑽研適合本地生長的苔癬植物,「十多年前爸爸已經懂得製作苔玉,我向他偷師之餘,還嘗試不同植物的苔玉組合,漸漸了解苔蘚與苔玉的特性。」本身職業是平面設計師的Proby,喜歡跳出平面在這個立體球上創作,配搭人仔、動物模型設置故事場景,「苔玉好像一個小星球,希望更多人愛惜地球。」只要加點創意,便可以為地球添加色彩。



早晨或傍晚讓苔玉曬日光浴有殺菌作用,但絕不能在烈日下曝曬。

以密封玻璃瓶作花瓶的瓶栽,如同溫室培育的生態環境,可自給自足,幾乎不用打理都可生存。

苔癬靠孢子繁衍,即使枯乾變黃,只要重新注水便會重回翠綠。

苔玉材料簡單,包括苔蘚、小植物、魚絲,主宰苔玉胖胖身軀的混合泥,則以赤玉土、珍珠岩、水苔碎、蘭石、泥土調配。先用混合泥裹住植物的根部,將其壓成圓球狀,在泥球上包裹苔蘚,最後用魚絲360度五花大綁便完成,「手勢如同包壽司一樣,最重要是紮得夠實。」苔癬喜歡微弱陽光和半潮濕環境,不能直接照射陽光,考慮苔玉的配搭植物時,除觀賞價植也要顧及植物屬性,採用多年生植物較佳,「植物生長期不能太快,需要較少陽光,例如不能直接曬陽光的小紅楓、斑葉草、網紋草、蕨類植物等。」陽光太猛烈會令苔玉枯乾變黃,要訣是「要光不要曬」,只要將其置於通風環境,每天淋水保持濕潤,在窗邊曬兩小時散射光,一兩個月後便會變得翠綠。唔想自己動手做,亦歡迎網上訂製。



以赤玉土、珍珠岩、水苔碎、蘭石、泥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方便吸水及疏水。

每日可將整個苔玉浸水以補充水份,如放置在較乾燥的冷氣房,可噴水兩三次保持濕潤。

LAI FARM苔玉Kokedama Workshop日期:9月24日3:00pm-4:00pm收費:$350地點:荔枝角D2 Place215號舖Torio Shop
facebook:LAI FARM記者:王佩兒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4/19759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79

萌B大對決 梁浸浸好治癒羅敏莊囡天然鬈

1 : GS(14)@2016-09-13 00:19:17

梁詠琪前日帶歲半嘅囡囡Sofia行超市,樂而忘返唔捨得走。但咪以為最得意嘅星B一定係Sofia,因為佢仲有好多對手:第一個要講嘅梗係鄭希怡(Yumiko)愛女梁浸浸啦!唔經唔覺梁浸浸都接近歲半,同樣係眼仔睩睩非常得意,Yumiko不時都會更新愛女嘅相上facebook。同樣非常吸睛嘅就仲有黃伊汶同陳國坤個B仔陳真,事關佢只得半歲,已經喺潮媽黃伊汶嘅Instagram留咗好多足跡,陳真仲經常戚嘴擺pose望鏡頭,chok樣影相當有型!講到陳真,羅敏莊同陳國邦嘅囡囡都係叫陳禛,最特別係佢個髮型係先天鬈,令人印象深刻。而令人難忘嘅星B,當然仲有上過《愛.回家》嘅「馬家好」!即係徐榮個女徐心怡(包包)呢,佢表情鬼馬同時又好奇心大,係咁搣爸爸啲鬚,非常得意。另外「至索主播」蔡雪瑩嘅B仔都係一樣搶鏡,當時B仔啱啱出世包到實,但就已經識玩口水波,好搞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2/197679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70

【網絡紅人】治癒系愛情作家

1 : GS(14)@2016-09-30 08:09:00

喜歡寫作的鄺俊宇,由前年開始以愛情為題材出書,至今已有六本著作,前年推出的《有一種幸福叫忘記》(圖)更被改編成漫畫。鄺神愛於社交網發表散文,成為網絡文壇新貴,除少女外,連上年紀女士亦對他為之着迷,被稱為「治癒系愛情文學作家」。另外,鄺神認為文章精髓在於逗號,受訪時說過精采的章節通常在逗號之後,又指「香港的民主是逗號,我們現在還未有真正的民主,香港人的民主就會是一個完美的句號。」不過,有網民批評這類著作並非人人「頂得住」,甚至認為作品矯揉造作、無病呻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30/197858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20

【24歲老闆】為了治癒 背心女踢拖獨自闖高山

1 : GS(14)@2016-10-17 08:09:55

Tanya獨自行山,action cam不離身,方便自拍及拍攝開揚的山下美景。



山系女孩大家見得多,最近見到九十後大膽美少女黃婷欣(Tanya),穿拖鞋行鶴咀山,拿着action cam自拍,從容自在冇難度,她解釋:「那次去完沙灘順便上山,懶得換波鞋。」她有份唔識死的勇氣,行山友謹記切勿模仿,一定要穿行山鞋保護雙腳啊。另一樣行山友切勿模仿的事,便是她常常獨自上山,包括獅尾脊上獅子山,西狗牙嶺等,難度十分高。她單拖行山,並非為逞強,原來只想靜靜思考。



24歲的Tanya,年紀輕輕已是老闆。她大學修讀時裝設計,去年在銅鑼灣開店,聘裁縫師為客人度身訂做西裝,但初時遇上資金及人手不足的問題,令她十分困擾,獨自上山只為減壓。別以為她自小通山走,兩年前受朋友影響才熱愛行山,常常跑完山才開舖,一星期至少三至四次,連生意夥伴也驚嘆。最近她還成立個人網頁,介紹行山路線,因為行山讓她學到不要輕易放棄。「行山時,未必看見山頂在哪,你要有信念,相信自己很快到頂。」她亦希望大家能通過行山鍛煉意志及毅力。這天Tanya便帶我們前往她的避靜地──港島的西高山,雖然它是港島第四高的山,有494米高,但路線相對簡單,適合心急的她走完一趟便開舖。先在中環坐15號巴士於山頂廣場下車,沿夏力道走,最初都是石屎路,對她根本零難度,平時跑開山的她忍不住急步前進。看到夏力道及盧吉道交界的涼亭,穿過去便看見登山之路,上斜走樓梯不要緊,山頂果然有美景,可360度環迴飽覽港島西、西九龍及薄扶林的景色,十分壯觀,一些攝影發燒友也愛在此拍攝日落。
Tanya facebook:山野‧女生記者:梁慧琳攝影:陳健邦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Tanya試過穿拖鞋行山,但建議大家穿保護性較強的行山鞋。

登上西高山,可在山頂廣場,沿夏力道前行。

Tanya登上高難度的西狗牙嶺。


除了行山跑山,Tanya想再挑戰自己,最近學習攀岩。

上西高山路線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7/198029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463

【微型攝影】微型公仔照片好治癒 憂鬱少女醫人自醫

1 : GS(14)@2016-11-06 15:50:43

Cherry接觸微型攝影四年,題材多是來自日常生活的物件。



這些清新系微型人仔照片,單看已經很有治癒功效,他們全都由22歲的蔡靜宜(Cherry)發揮天馬行空想像力而拍成的。拍了微型公仔四年的Cherry,最初因為大學功課而偶然接觸人仔模型,發現原來香港很少人拍微型的題材,越拍越多就慢慢迷上了,還在facebook開設「Infinity Journey」專頁分享微型相片。



她會四處遊逛香港街道,連後巷的煙頭和水氹也不放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她把數個人仔放在牙刷上形成一幅另類家庭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她利用探險家去代表自己發現城市的事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天馬行空創意力 牙刷後巷作背景

名字之所以叫「Infinity Journey」無盡旅程,原來有把自己踏上無盡旅途之意,她道出:「人生就像無窮無盡的旅程,每一天都在探索不同的地方和物件。我就把人仔當成我自己,與他人分享我的日常。」這個題材日本有表表者田中達也,但香港暫時未見著名的攝影師,她解釋:「這個題材不難拍,但很講求想像力。例如因為公仔太細小,我會將食物或日用品當成人仔的地方。」她的取景有牙刷、攬枕、家常便飯,全都是日常生活可見的小物。為了拍攝,她會四處遊逛香港街道,連後巷也不放過:「有次我發現很多餐廳的後巷不會清理垃圾和污水,那次我就把一個正在觀賞動作的人仔,放在地上的水氹附近和煙頭上,代表我發現了香港的污染問題。」



她平日經常捱夜吃杯麵,就放上觀星的人仔,很有苦中作樂的意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過瘦的問題是她最不滿意自己的身體部位,但就用微型公仔開心地踏單車的畫面,幽自己一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她隨身帶着的其中一盒,是她最愛的超級英雄系列人仔。


「人仔是開心的物件」


後來上大學時她有段時間很抑鬱,靠着微型攝影帶自己走出困境,「有段時間自己情緒不太穩定,經常拿自己和他人比較。」於是她忽發奇想用輕鬆搞笑的手法,拍攝自己最不滿意自己的身體部位,例如在過瘦的腰就放上人仔開心地踩單車、外彎腳趾上放馬路雪糕筒、在情緒化的臉上用堅持爬山的男人。全都是用來幽自己一默的構思,她笑說:「人仔對我而言是開心的物件,將兩者放在一起逼自己正視問題,現在再沒有負面的感覺。之後就想既然相片有治療的功效,我就想會否有人與我經歷同一樣的事情。」她覺得,香港人生活很忙碌和大壓力,於是她用微型公仔融合香港人日常生活,例如在經常捱夜時吃的杯麵放上觀星的人,在苦瓜中間放上大力士,很有苦中作樂的意味,希望看照片的人能夠有正面的訊息。不過,她直言最困難不是構思,而是身邊人,「因為題材來自日常,例如當朋友或家人準備食飯,就叫停他們讓我先拍張照片。起初他們會覺得骯髒,我便跟他們解釋。現在家人朋友都會主動問要不要先讓我拍照,很感激他們的體諒。」人仔更令她意外打破香港人之間的冷漠,「通常會有老人家走過來問『阿妹你在拍甚麼?』因為他望了很久也望不到我在拍甚麼,我便會介紹人仔給他認識,成為我和陌生人交流的機會。」現在她會隨街帶着數盒的人仔、特製膠水、微距鏡頭和相機,單看都覺得重,不過她就說不辛苦,還打算把正能量再擴大傳開去,「例如整月曆送給朋友,亦會嘗試拍多點不同的題材。希望相片除了治癒自己,更加能治癒身邊人,希望一直拍下去。」



平常她會帶着特製膠水用來黏人仔在不同地方。

日本微型攝影大師田中達也是Cherry的偶像。 (互聯網圖片)

facebook:Infinity Journey記者:鍾藹寧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6/198239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290

擠黑頭爆「漿」大特寫2千萬網友睇過話治癒

1 : GS(14)@2016-12-03 04:42:43

網上不時有擠黑頭的影片,但這次是用超大特寫鏡頭,把黑頭被擠出的一刻鉅細無遺地呈現出來。讀者開啟片段觀看前最好要有心理準備。從片中看到,一個銀色鉗子在皮膚上滑行,鏡頭之近連皮膚上的毛孔和毛髮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鉗子找到凸出的黑頭就用力擠壓,一條條米黃色的黑頭就是如此被夾出來。毛孔被清潔後,剩下只有一些紅點。片段於9月上載facebook後被網民瘋傳。黑頭是當皮下毛囊被皮脂和細胞屑的混合物堵塞而形成,多數在臉部出現,但也有可能在背、胸、頸、手臂和肩膀出現。不過也有網民直言「愛看」,有人留言道︰「見過更厲害的。我是(美國擠瘡醫生)Sandra Lee的慣常觀眾。」網民Simone其至讚歎︰「哇!看似十分準繩的清黑頭教學。希望有更多美容師分享這類影片,似乎每個毛孔都被清潔到了。」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3/198538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943

【旅遊籽】名古屋平價食堂 開飯治癒疏離人情

1 : GS(14)@2016-12-21 23:43:18

食堂有15名義工媽媽輪班當值,當日就有10人在場。



【旅遊籽:浪迹遊蹤】「幾時返屋企食飯?」呢句話,阿媽唔知講過幾多次。因為做嘢忙、因為約咗friend、因為屋企人煩,我們總有一百個理由,唔返屋企食飯,慢慢一家人漸行漸遠。「食物,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速水治美深信此道,開社區食堂為無飯家庭提供平價膳食,非為憐憫蒼生搞慈善,而是希望透過食物,治癒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裂縫。



名古屋的熱田區,一間平凡的民居教會內,每個月7、17、27日晚飯時段都非常熱鬧,倒不是為了崇拜,而是社區開飯的大日子。創辦人速水治美原本的概念,是開小孩飯堂,為貧窮家庭的小朋友,提供一餐平價溫飽。她卻發覺,打正旗號反而沒人來。「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卻不想接受幫助,認為自己一直都這樣過,繼續下去也沒問題。」說穿了,也是面子攸關。於是她便把名稱改為「なかよしごはん」,中文解作「好朋友飯堂」,擴展至家庭層面,來的人大多也非五窮六絕,「許多是家中有年紀較細的小朋友,又或者是媽媽要全職工作的家庭,沒有時間煮食,反而較少是因缺錢而來。」


一個月辦三日 家庭料理營養均衡

今年69歲的速水阿姨,成長於昭和年代,緬懷以往吃飯,總是一家人在一起,三餸一湯,白飯任裝,認為食物是連繫人與人之間的工具,「以往的人認為,養一個小朋友,讓他吃飽就是了。現在先不說家長太忙,就算有時間煮,也寧願在外頭快快食完,讓小孩上多幾個興趣班更實際。」NHK電視台曾有一個探討人際關係的專題節目,衍生出「無緣社會」一詞,更被票選為當年的十大流行語之一。沒朋友的「無社緣」、與家庭關係疏離的「無血緣」、與家鄉關係隔離斷絕的「無地緣」,這些情況在日本社會越來越嚴重。她今年4月起開設食堂,就是想修補這些社會裂縫。向社區內的教會借得場地,找來15個義工媽媽幫忙,每個月的7、17與27日舉辦三次飯堂,成人只需付300日圓($20)、小童200日圓($14),就能享用一餐飽飯。採訪當日下午4點到來,一班媽媽義工已忙個不停,在準備飯菜。只見她們一邊做一邊密密斟,雖說是家庭料理,卻也相當講究。「現在的人經常貪方便,用的食材、做的過程都盡量簡單,這樣會影響小朋友攝取營養。正統的家庭料理應該是甚麼都有,飲食均衡。」和食有「一汁三菜」的概念,類似我們的三餸一湯,不過就是一湯、一主食跟兩配菜的組合,強調營養均衡。就連日式料理中最重要的高湯(dashi),現在許多家庭為省時都不會做,這裏則以天然鰹魚、菇類熬製,務求讓來的家庭有種「歸家」的溫暖感覺。



場地內可容納8至10個家庭參與。

那奈代本身要上班,帶着8歲的蓮斗(右)和3歲的柚奈(中),沒時間煮食,所以愛來食堂吃飯。

佐藤一家第三次來,主要因為俊之(中)只有19個月大,媽媽照顧已很花時間,來食堂吃,就不用煮飯。


這裏提供的家庭料理,為和食的「一汁三菜」,強調營業均衡。

當日下午四點來到,義工媽媽已忙得如火如荼。

速水治美在熱田區長大,希望透過食物,重塑社區情。


修補家庭關係 團結社區鄰里

一直忙到五點半,終於準備就緒,預約的家庭陸續抵達。當日參加的數個家庭,不少都是一位媽媽帶兩個小孩,又要上班,難以兼顧。佐藤一家情況較好,媽媽是全職主婦,照顧19個月大的俊之,但爸爸不想老婆辛苦,所以一家過來,「小朋友還很小,媽媽要花很多時間照顧他,沒那麼多心機、時間煮食。有了這個地方,可以省時,價錢合理,亦不需收拾,非常方便,幫了我們很大忙。」不過最令速水阿姨感動的,是一個單親家庭兩父女的故事。小女孩的爸爸工作很忙,經常要一個人吃飯,食得立雜還是其次,最慘是孤伶伶。「爸爸根本沒時間煮,但為了盡量抽時間陪女兒,每個月飯堂開放的三日,都會請半天假,與女兒來這裏食飯。」飯堂除了修補家庭關係,更有團結社區的作用。「有五個住在附近的家庭,本來不相熟,但在這裏遇到後,幾家人才開始熟絡,小朋友又可在一起玩,感情好了不少。」她們的善舉,得到區內居民支持,捐米相助,多得幾個月都不用買米。每次的入場費,如有剩的話就留到下一次,經營上也無甚問題。她們不擔心因價錢平而被濫用,更有人提議她們擴展搞老友記聚餐,讓老人家能重新投入社區之中。說到底,現代生活模式使人與人之間日漸疏離,我們惟有靠一些特別日子,一個平台將人重新連繫。不就像冬至,甚麼冬大過年,我們都需要這麼一個藉口罷了。畢竟很多人一家幾口,一年就一兩次齊人食飯。



也有些家庭不選擇來飯堂吃,飯堂會準備外帶飯盒。

薯仔牛肉,日本常見的家庭料理。

主打家庭料理,能做的食物都由義工媽媽自己做,注重健康。


很多家長工作太忙,沒時間與小朋友一起吃飯,關係容易變疏離。

義工媽媽做菜一絲不苟,清洗切樣樣用心。

入內吃飯,大人收費300日圓($20)、小童200日圓($14)。


來前需要預約,好準備份量。

食堂的外觀,只是普通不過的平民建築。

由於是借用教會地方,每次開枱收拾都需時。

なかよしごはん網址:https://nakayoshigohan.webu.jp鳴謝:愛知縣振興部觀光局



Travel Memo簽證: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機票:HKExpress來回香港至名古屋,連稅及20kg行李由$3,116起匯率:100日圓約兌6.7港元



記者:甄俊宇攝影:王國輝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1/198715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