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方三文撤掉所有雪球內容團隊:UGC社區完全讓機器替代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507.html

【導讀】雪球財經旗下的 i 美股大刀闊斧地撤掉了原有內容團隊,機器算法完全取代了原先的人工編輯機制。在產品技術化道路上一去不回頭的雪球如何繼續「滾」下去?

「滿足投資者需求的互聯網一站式解決方案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交流,產品社區功能;查詢,產品數據功能;交易,產品增值功能。而雪球選擇社區作為這種解決方案的切入點。」方三文如此解釋自己創辦的社交投資網站雪球。今年 6 月,雪球獲得了來自晨興資本、紅杉中國基金 1000 萬美元 B 輪投資

作者:諸神之黃昏

資訊站沒有了內容團隊

7 月 22 日,雪球財經旗下的美股資訊網站 i 美股 上線新版,網站頁面從原來的門戶型改成瀑布流型; i 美股頁面上的內容鏈接都指向雪球。i 美股和雪球原是雪球財經旗下不同定位的兩款產品。i 美股在 2010 年 5 月上線,而專注於投資者社交的雪球則到 2011 年底方才發佈。雪球的前期用戶積累不少來自於 i 美股的導入。

i 美股頁面的改變只是此次重大改版的表象。在這背後更為深刻的變化是,作為資訊網站的 i 美股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內容生產(包括轉載和原創),原本負責 i 美股採編工作的內容團隊轉入新成立的 i 美股資產管理公司 。此後的日常內容更新將完全採用類似搜索引擎爬蟲的工作機制——由雪球機器人每天從指定的資訊網站上抓取新聞,按照一定的分詞規則分配到各支股票下面。這其中的一些熱點或者被用戶討論較多的新聞會被推薦到 i 美股的頁面上。也就是說,改版後的 i 美股其實就是雪球裡面美股相關內容的聚合。 

「讓機器替代人,用戶替代僱員。」這是方三文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在創辦雪球之前,方三文曾擔任《南方週末》頭版編輯、參與創辦《東方早報》、擔任過《南方都市報》編委以及網易副總編,可謂是一個標準的媒體人樣板。然而方三文落實到雪球的產品實踐卻與他過去豐富的傳統媒體從業經歷相去甚遠。像雪球這樣大刀闊斧地將內容的生產與推薦交給用戶和機器來完成,在國內各類 UGC 網站或社區 中尚屬首個。

雪球不靠人來推

如果說 Web1.0 是一個內容匱乏的時代(需要編輯或者專業人士來創造內容),那麼 Web2.0 就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 UGC 形式的湧現讓任何人都能成為內容的生產者。而隨著互聯網信息的飛速膨脹, Web2.0 的一個重大問題出現了:信息過載。在 Web1.0 時代,信息的生產和流通需要先經過編輯的審查和過濾。而在 Web2.0 時代,內容則是「先發佈後過濾」,而且實施過濾的機構由人轉變為機器算法。

然而由於現有技術所限,基於算法篩選的個性化內容推薦模式並不能很好地消除掉信息過載的問題。於是在基於語義搜索、數據挖掘和智能匹配的 Web3.0 完全個性化時代到來之前,諸多互聯網產品迎來了編輯力的回歸,進一步擴大內容編輯隊伍,並增大人工篩選的比例。這樣的情況在閱讀、電商、旅遊等領域尤為突出。 

UGC社區類產品的內容如何流動?

但不可否認的是,以人為核心的編輯方式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兩方面問題:

1. 專業性:人工編輯並不能確保一定具備比用戶更高的專業水平,而人的介入也等於對用戶生產的內容進行了價值判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內容取捨的公正性;

2. 時效性:機器人或爬蟲可以不分晝夜不間斷地掃瞄和抓取整個互聯網上的信息,但人必須要休息,而且關注的範圍相比機器來說極為有限。

這兩個問題在以專業投資者為主的雪球裡表現得尤為明顯。「讓一群一個月拿幾千塊錢的編輯去指導一天就能虧幾百萬的投資者是極其荒謬的。」早在去年 8 月的極客公園活動 上,方三文就曾以新東方被渾水做空為例講述了雪球用戶在事件發生以及發酵過程中所進行的信息傳播、資料翻譯、行情分析等完全自動自發的行為。這是傳統編輯無論在傳播速度還是在專業解讀上都難以企及的。

權威倒下去,用戶站起來

培根說「知識即權力」,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掌握知識傳播渠道的人才真正擁有權力。早在中世紀的時候,教士的權力來自對聖經的解讀權。然而在古騰堡印刷術出現後,大眾能夠自行解讀聖經,教士的權力受到挑戰。現代社會同樣如此,我們平時閱讀的報刊、收看的電視,其實都是經由職業化的媒體工作者生產內容再加上編輯的重構才得以呈現。傳統媒體過去基於渠道壟斷而存在,如今被互聯網所顛破,任何有所見地的人都能通過互聯網平等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原有的金字塔形話語結構變得扁平化,意見領袖在高速的信息流通中不斷被樹立,同時不斷被消解。

其實在雪球裡面,傳統投資分析師的權威已經受到不小的挑戰。以往大牌機構的金牌分析師可以長久地壟斷話語權,左右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然而在雪球裡他的觀點卻並不一定得到其他用戶的支持。方三文自己也是雪球裡的活躍用戶,經常可以看到這個「不明真相的群眾 」樂此不疲地在跟別人打著嘴仗。 

「除了明顯違法犯罪信息和垃圾廣告,雪球不會對內容做任何審核。」這是雪球在審查社區內容時所遵循的原則。就像市場經濟依靠「看不見的手」來擔負市場調節的主要任務,具備專業知識的用戶擁有足夠的判斷力和自覺性來篩選出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所謂優質內容只是針對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言,評判內容是否具有價值的權力掌握在用戶而不是權威人士或是編輯手中。在以機器算法為基礎的充分信息流動狀態下,充當裁判員角色的編輯逐漸淡化乃至離場成為 UGC 網站未來變革的必然趨勢。

人的價值在哪裡

i 美股撤銷內容團隊是整個雪球產品技術化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去年被雅虎以 3000 萬美元收購的自動新聞摘要應用 Summly 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通過算法推薦內容所蘊藏的巨大價值。編輯力以前沒有、未來也不可能完全離開內容陣地,只不過是將重複和機械性的工作則交由更為高效的機器來完成而已。另外,UGC 的內容生產方式與脫離了裁判員機制的機器算法互為裨益,UGC 的價值挖掘和釋放不再受制於編輯的專業水平,這反過來也能夠促進更多優質內容的產出——人的價值在產品設計者以及內容生產者的創造力中得以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33

地方債務負擔下的新興產業之困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705286


當市場在擔憂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償還能力問題時,絕大多數注意力被放在了銀行的貸款能否收回、融資平台發行的債券能否償付上。但是,有一個並不那麼直接的領域,市場並沒有注意到,或者在盈利數據的驅動下進行了選擇性忽視。這個領域,就是一些與地方財政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的應收賬款與存貨問題。

近幾年,大量業務與地方財政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公司登陸A股市場,如城市綠化、生態修復、環境保護、污染處理、市政建設,等等。在這之中,許多細分子行業的收入和淨利潤取得了非常高的增長速度,一般年化增速都在30%以上,甚至不少能達到50%到70%、乃至100%。在這種增長速度的刺激下,這些公司的估值都非常昂貴,PE估值一般在50到100倍左右,PB估值則一般在8到12倍之間。

由於這類公司多為新進上市,而上市的時候其淨資產回報率又很高,導致它們募集的資金相較原來的淨資產額的比例非常高。如果考慮到上市新募集資金只能被給予1倍的PB估值,則它們的實際PB估值會比現在看到的更高。

從產業的發展角度來說,這類公司一般同時享受來自兩個方面的利好。其一,這些細分產業多為新興產業,在人均收入水平增加的時候,經濟體對它們的需求呈現爆發性增長,如環保類行業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二,這些公司所處的行業集中度很低,同時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大多很小,使得有資金優勢的上市公司可以快速進行全國性擴張。這兩個因素導致這些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快速增加,估值也就達到了我們剛看到的地步。

但是,這種增長並不是毫無瑕疵的,一個巨大的問題來自於,這些公司的客戶太單一。雖然從表象上來看,它們的客戶分佈在全國,很多也分佈在幾個不完全相同的領域,比如生態修復之於城市綠化。但問題是,它們的款項基本都從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資平台收來,最後的根本來源都是地方財政。看似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其實源頭很單一。

在地方政府財政充裕的年代裡,這種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事實上,在美國,地方政府債是評級最高的債券之一,地方政府的信用也不比大企業差。但是,在中國目前的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嚴重、投資遠超經濟所需而回報率低下的時候,由於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地方政府和融資平台支付企業現金的速度就慢於以往。這種單一的收入來源,就給這些新興產業公司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銷售回款速度過慢。

由於銷售回款過慢,導致這些收入來源實際十分單一的新興產業公司的經營淨現金流入持續的小於它們利潤表中所反映出來的利潤額,通常只有後者的70%上下。在這種現象持續發酵的情況下,這類公司的應收賬款、長期應收賬款、存貨等項目就越變越大,而經營淨現金淨流入則很難得到改善。同時,由於承接業務越來越多,投資淨現金流出難以得到控制,導致它們的自由現金流相較經營現金流更為難堪。

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公司在地方政府和融資平台付款速度降低的情況下,有了越來越多的應收賬款和存貨 - 其中一些的兩項之和甚至與淨資產數額相當、甚至更多,以及越來越少的流動現金和擴張潛力。

當然,目前基於地方財政收入的債務還沒有出現明顯的違約,這些公司的持續經營,以及依靠新興產業自身的朝陽特性維持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率,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但是,當這些公司的擴張能力因為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拖累而停滯時,它們的盈利能力會較以往下降,它們的增長速度會降低。問題是,那時候,這些公司還能在資本市場上享有如此高的估值嗎?

此外,這類新興產業公司雖然依靠上市的力量,在自身所處的行業內屬於龍頭企業,但總體體量普遍較小,其與地方政府和融資平台的議價能力、以及落實回款的能力也遠遜於其競爭對手,即大型國有企業、銀行、公開發行的債券持有人,等等,這從另一方面更加重了這類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

中國需要新興產業,新興產業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仍將為投資者帶來機會與希望。但是,當這其中的一些以財政收入為源頭資金來源的企業,可能即將面臨一個長達數年的困境時,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它們的股票估值是不是太高了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31

投資需要放棄尋找認同感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733957

信達證券陳嘉禾本文原載於2013年7月19日《中國證券報》

投資需要擁有什麼?這份單子可以很長,包括知識量、判斷力、對自己決斷的信心,等等。那麼投資需要放棄什麼?竊以為,投資首先需要放棄尋找認同感。

作為一種群居性生物,人類天生就擁有對認同感的渴求,因而榮譽和名聲才被世人所看重,誇獎和美譽才被世人所渴望,同時憎惡、詆毀、謾罵才被世人所忌諱。

在這種心理思維之上,人類文明才得以建立一切非物質的獎懲手段,如獎狀、勛章、先進評選,等等。但是,這種心理恰恰是投資者需要捨棄的。

為什麼呢?因為投資者的使命並不是取得贊同、逃避非議,而是獲取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的超額收益。問題是,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就是由市場的整體思維構成的。當市場上的大部分投資者傾向於認可一個方向的時候,價格自然也就在這種集體意識的作用下走向這個方向。

由於人的天性是不理性的,我們對認同感的渴望普遍遠大於我們對真理的渴望,所以當一個投資者看到了市場尚未看到的事物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同。但是,「這種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正確事物」卻正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出色的投資者需要取得超額收益,取得超額收益需要看到市場看不清的東西,看到市場看不清的東西就不可能獲得認同(至少是普遍的認同),所以,出色的投資者必須放棄需找認同感。

但是有意思的是,由於認同感對於人類社會是如此重要,所以除了投資以外的幾乎所有工作崗位,其晉陞都需要工作者自身對認同感的渴求、以及激發同事對認同感的嚮往。

這種投資行業與其它工作的本質性差別,導致很多優秀的投資者坦誠,他們雖然業績不錯,但是經常不被下屬認為是好的老闆。這串名單很長,但就我所知,至少包含了喬治•索羅斯、彼得•伯恩斯坦都在他們的自傳裡說過類似的話。而沃倫•巴菲特也多次表示,他自己管理企業的能力比不上投資的能力,所以最好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去管理。

但是,放棄尋找認同感並不代表事事特立獨行、事事與市場不同、凡事都人棄我取,因為這個市場上大部分的認知仍然正確:就好比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知道貨幣基金的風險幾乎和銀行存款一樣低,但是在通脹的時候會表現的更好。同時,大多數的偏見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從而導致一開始就和整個市場對著干的投資者,或是很難堅持到最後,或是即使堅持下來也會遍體鱗傷。

放棄尋找認同感指的僅僅是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是認同感,而是投資環境本身。這種投資環境甚至會考慮進其他投資者之間的認同感,也許還會在這種認同感過於信心爆棚的時候不去輕易反對它。就像喬治•索羅斯曾說過的:「我不完全同意艾倫•格林斯潘關於『非理性繁榮』的論述,當我看到市場過於瘋狂的時候,我參與其中、火上澆油,但我並不是非理性的。」

竊以為,這句話最能反映喬治•索羅斯這位投機大師的霸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29

邢山虎:《我叫MT》這個「賺錢機器」是如何煉成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354.html

以下為邢山虎口述:

「救命稻草」

2011年,我把麒麟遊戲的股份按七分之一的價格賣了,開始自己做手游。手游和端游是不一樣的,玩家越講究感受就會越在乎屏幕大小,越不在乎感受的,就越不會在乎屏幕大小,原來我們拿手機玩東西,不用花一分錢,但是類似的遊戲,如果做在電腦上,你可能就會花錢,端游能做到10%,手機上能有1%、到4%就不錯了。所以國外憤怒的小鳥、切繩子彼時雖然有兩千萬下載,但只掙了兩千萬美金。

不過我當時的判斷是,手游是一個大方向,在這個行業裡可以有更多更好玩的遊戲。當時我的想法是做更多人玩的遊戲,不是做更多人掙錢的遊戲。但到2012年,公司進入了低潮期,海外虧損很嚴重,為了運營我開始裁員和減薪,自己一度想過賣掉車房來賭一把。我們當時開會說,只要在2013年1月份之前,公司能夠掙夠一百萬,這家公司就不擔心倒閉。

而新遊戲《我叫MT online》成了我們的一棵救命稻草。這款遊戲1月11日正式上線,第二天早上便沖上了蘋果iPhone付費排行榜第一位。今年4月25日推出了安卓版,5月份就突破了200萬用戶。

《我叫MT》的成功,主要源自天時地利人和。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安卓智能手機賣出了一個億,在賣的這麼火爆的情況下,我們肯定要往上走。其次,它也比較好玩,品質不錯、音樂也很好。

此外,為了吸引用戶,我們每天送給玩家三十塊錢遊戲幣,用戶剛買了手機,沒有什麼好玩的,一聽說遊戲不錯,一看還不怎麼花錢,就去玩去了。我們的廣告費比較少,基本上都送給玩家了。

(i黑馬點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黑馬哥看來,邢山虎看似很大方的散財之舉,卻有另外的目的——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就像哥小的時候一樣,很多遊戲廳老闆為「引誘」哥去玩遊戲都會免費發放遊戲幣,而當哥玩地正嗨的時候,幣沒了,遊戲也停了。如果繼續嗨下去,哥只能掏腰包去買遊戲幣。同理,《我叫MT》在發錢讓你嗨的時候,總會有辦法讓你的遊戲幣用盡,也總會有辦法讓你主動掏錢。在哥看來,此舉成為了《我叫MT》能夠風靡的前置條件。)

我覺得最好的廣告方式就是玩家之間的口碑傳播。比如,我說電影《盜墓空間》挺好看的,你可能不一定會去,但是我說《盜墓空間》是免費的,並且去了還送你小禮物,你可能打車都會去。而我們遊戲本身是免費的,進來玩還送東西,遊戲還好玩,這些口碑的傳播會比你花錢買廣告快得多。

「惶者生存」

農曆五月是小麥成熟的時節,那時凡是飽含了穀粒的小麥都是低著頭的,反而是高高抬頭的小麥都是空殼的。我自己也深知一點,遊戲行業的成功者不是因為你自己多牛,主要這個行業成功的機會太多了。今天就算我或者王峰或者陳昊芝不站在這裡,還會有張峰和孫昊芝等等站在這裡。因為這個行業會塑造一群這樣的看上去很英雄的人,但不管你是不是真的英雄是都會被行業淘汰的,也有沒有人記得起來去年站在這個檯子上發言的人是誰。你發現各個活躍在論壇上的人一年之後都銷聲匿跡了,經歷過被別人吹捧,經歷過台下的萬眾矚目的期待,以及被媒體描述過的人很難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做不好,最後就因為一時的輝煌變成芸芸眾生或是迅速倒閉。

所以說,雖然手機遊戲這半年來情況都不錯,但是我深知這個行業的特點,就是一天做不好,一個月做不好,從此開始到這家公司的徹底沒落只需要6個月,它會以最快的速度會衰落下去。手游從生命週期會比端游短,到底短多少呢?端游是5年8年10年,手游是兩年三年還是三個月五個月這都不一定的,但是我覺得平台很大了,你攢了很多玩家以後,可以推自己新的產品,提供玩家更多的很好玩的遊戲就OK了。

而想改變這種格局就一個辦法,少出來參加發言,少拋頭露面,然後踏踏實實接近玩家。怎麼做到這一點?我每天看微博,隨便點開一條玩家@我的信息就可以看到天雷滾滾的信息:一半以上是說大師我去年買了一個表,或是去年大師我去年買了一塊餅,買了一個包。但是我特別愛看我的微博,因為我覺得看了這些玩家的罵聲和詛咒,我才可以回到現狀,才知道我是什麼狀態,公司是什麼狀態,然後才可以踏踏實實的為大家做好服務。

有一句話叫「惶者生存」,我現在就非常的惶恐。為了避免這種惶恐和為了更好的跟玩家接觸,我們花了很多錢,昨天我們在上海一個比較大的酒店裡面花幾十萬塊錢請了三四百的玩家吃飯,免費吃飯之後還要送T恤,還要送各種各樣的東西。出於真實的惶恐,我特別怕玩家不高興,特別怕玩家對你有意見,我擔心說玩家如果到的更多怎麼樣,以前有這樣的情況,你請了350人,突然來了550人。然後我們又專門買了一批東西,300塊錢的蘋果的IPOD,我們想如果玩家多了怎麼辦,就給玩家一個iPod或者T恤,讓進不了場的玩家心裡平衡。

「無慾則剛」

做手游,一定要更在乎的是成就而不是錢。錢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義,我從來不說自己收入多少,而只說在線用戶數量。有更多的人來玩你的遊戲,這是你最大的榮耀,哪怕是盜版,哪怕是免費,只要他在玩,這都是是最好的事情。當一個玩家喜歡你的遊戲,你即使拒絕錢,錢自己都會跑過來;而當玩家不喜歡你的遊戲,你想掙錢也掙不到。

掙錢只是你把一些事做成功了以後的副產品,如果你就是為了掙錢而做事情的話,錢一定不衝著你來,然後你只有把它拋到腦外的時候,他才會緊緊的追隨著你,就像影子一樣,你再往前走的時候,影子永遠在你後面追得很緊,當你回頭想追影子的時候,你發現你走影子也在跑,其實是追不上的。這就是所謂的「無慾則剛」,你不在乎錢的時候,它就會過來。

手游這個行業是一個掙錢比較快的行業,比別的行業容易得多,所以這個行業買房買車都不難,但是你別太貪心,把玩家當成屠宰裡的羊,天天宰玩家。我也不鼓勵玩家在遊戲中花太多的錢,花錢是一個樂趣,別讓花錢變成了一種負擔,遊戲這個東西就是一個身外之物,幫你消磨時間。

我對錢的需求比較低,現在雖然月入千萬,但衣服我就穿五十塊錢的山寨貨。相比較下,我的兄弟們需求比我更迫切,在北京要買房子買車,娶老婆養孩子。所以你賺了很多錢非要揣在自己兜裡有什麼好處,還要上稅,這些錢給兄弟們發了很開心不挺好的嗎。

而我這次創業的唯一目標就是做一家上市公司。我特別怕再過幾十年,一幫老同志在一起吃飯,大家說老邢你是企業家中寫小說寫的總成功的,你也是寫小說的人中做企業最成功的,但是我們都做成上市公司的你卻沒有做到。

人生就是一場遊戲,你完成了其中一個成就,這個成就叫上市。比如我成功地寫過商業小說,成功的參與了一個十萬人同時在線遊戲的製作,成功的做了一款200萬人同時在線的遊戲,這些都是成就。而完成上市的成就以後,我希望去西部支教。

「有理想有道德的都死了」

2000年的時候,中國不下20家非常好的公司,但最後有理想有道德的公司都死了,活下來的都是賣盜版的。在北美,歐洲比我們環境好一些,人家有版權有保護,你可以單獨賣加密的版權,到中國全是盜版,換句話說人家那邊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活下來了,這邊有理想有道德的人都死了,基因就發生了異變。還好現在我們重新恢復那種做好玩遊戲的基因。

上個月四十款遊戲抄襲MT,我覺得抄我們公司的人可能會很鬱悶,因為我們基於二百多萬日活躍玩家,才掙那麼點錢。可能你只做到二十萬用戶,賺十分之一的錢,甚至可能只有兩萬日活躍用戶,賺到百分之一的錢,那麼這家公司肯定倒閉了。

面對抄襲,我們一點都沒有壓力,玩家在我這兒玩得挺high,等級也挺高,他幹嗎要去新遊戲玩,新遊戲又不發錢,玩家很快就走了。

現在有大批的手游公司死掉,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遊戲不好玩,因為只要遊戲好玩,公司一般都不會死。第二個原因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可能遊戲還可以但選擇類型不對,比如單機遊戲、競技類遊戲很難賺到錢,就像電影,您非得去弄文藝片就不掙錢。如果最好是方向選對了遊戲很就不錯,那麼公司肯定死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32

科技公司的護城河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748430

科技公司的護城河

信達證券 陳嘉禾

坦白的說,我並不是太懂大部分的科技公司,因為那些技術實在太專業,需要準確理解它們在行業內的定位,需要的知識又太廣博。要知道,能描述一個行業、給出一些解釋是一回事,能準確的判斷一個行業的動向、並做成成功的投資,又是一回事。

但是,撇開繁雜的科技細節,傳統的經濟規律仍然可以為高端洋氣的科技公司帶來護城河,而恰恰是這種傳統的護城河、而不是高精尖的科技,在很多時候能夠成就偉大的科技公司。

讓我們來看看這一串科技公司的名單:微軟、蘋果、甲骨文、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美國在線(AOL)。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有什麼區別?

從商業模式來說,這些公司的成功類別無外乎幾類:依靠天然壟斷構建的獨立王國,依靠資本堆砌和知識產權保護組成的規模效應,和經過充分競爭奠定的領先地位。

對投資者來說,第一類公司無疑是最理想的:壟斷難以建立,而一旦建立以後則難以動搖。這意味著這類公司會持續帶來更穩定的回報、同時可以對客戶收取更高的費用。阿里巴巴、亞馬遜、騰訊、谷歌都是這類公司的典型。

如果下次你能再發現類似的客戶越多壟斷性就越強,同時壟斷性越強客戶就越多的公司,請一定不要放走它。

第二類公司依靠長期的資本累積組成強大的資本帝國,同時發達國家先進的專利保護,使得它們能夠依據這種優勢取得優異的回報。這類公司包括了微軟、甲骨文、轉型以後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美國在線。

資本的多少對這種公司至關重要,而缺乏資本的對手一般無法生產出類似的產品,而已經投入的資本一般都有不錯的累積性,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喪失太多的價值。

相對的,這類公司的資本開支一般都要大於第一種,同時缺乏壟斷性也使得它們偶爾也會面臨同樣規模對手的競爭。總體來說,這類公司的利潤會差一些,同時增長也不夠快。不過,穩定性還算不錯。

最後一類公司最辛苦,這些公司一般以生產相互之間沒有太大關聯性的消費類產品為主。比如說,它們生產手機和個人電腦、而不是操作軟件,這就使得它們的客戶粘性非常差。

這類公司需要不斷生產最優質的產品,而它們的產品不斷遭遇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只要稍有大意,它們的優勢就不再能夠保持。同時,由於單個產品的獨立性強,導致客戶的粘性極低。最後,由於它們生產的產品多為獨立消費類產品,導致在之前累積的資本也不能給它們帶來太多的護城河。

這類公司包括了蘋果、轉型以前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等等。雖然這類公司,比如蘋果,也成為了偉大的公司,但無論它們多麼傑出,它們仍然面臨無可逃避的挑戰。對於企業家,這種挑戰可以成就他們傳奇的經驗,但是對投資者卻意味著更多的波動性和更少的確定性:你能確定你買了蘋果、而不是諾基亞或者黑莓嗎?

回到現在A股如火如荼的網絡科技股上,屬於前兩類的公司又有多少呢?大部分的公司並沒有足夠的護城河,它們都在第三類公司的領域內拚殺。這些公司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它們真的值得動輒上百倍PE、十數倍乃至數十倍PB的估值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20

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套利:想說愛你不容易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992533
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套利:想說愛你不容易

信達證券 陳嘉禾 谷永濤

本文原載於2013年8月28日《證券時報》

從資本投入的角度來說,商業模式可以分成兩個大類。一類需要企業持續不斷的投入,以生產出更新穎、更先進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否則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一類則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與研發,只需要持續的生產出同類的產品就可以滿足市場。

很明顯,前一類行業要痛苦的多,汽車、電子產品、時裝等都屬於此類,後一類則輕鬆的多,包含了比如原材料、商業銀行、港口等行業。

商業模式如此,投資的手段也如此。而最近攪得市場驚擾不安的數量化交易,就屬於典型的需要持續投入的行業。在一個數量交易程式被研究出來以後,它的盈利能力往往會隨著使用者的增加、市場的成熟而減少,最後導致程序無效。這樣,依賴數量化交易的投資機構,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對研究進行投入。結果,就像製藥行業一樣,只有少數聚攏了行業內精英的公司才能在數量化交易這個行業裡持續領跑。

以股指期貨套利,這個在A股風靡了3年多的數量化交易手段為例。2010年,隨著股指期貨的上市,期現套利被認為是一種風險最小的數量化交易模式。但時過境遷,套利交易已經隨著市場的成熟而逐漸轉變。

股指期貨上市之初,投機盛行,期現價差波動較大,基差一度達到120點,其年化收益率則常常在30%以上。這種採用買多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或者相對應基金,賣空股指期貨的套利方式,在當時遠遠跑贏了股票、債券、不動產等任何一種大類資產的內在回報。彼時,投資者在做套利的時候,可以不用任何計算機程序,只憑手動下單都完全可以勝任。

隨著股指期貨市場的成熟,投資者不但沒有發現他們的利潤變的豐厚,反而發現期現價差逐步縮小,套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2012年,嘉實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分別推出滬深300ETF,使得期現套利更為便利。隨後,這兩支基金加入融券標的,也為反向套利提供了條件。但是隨著參與者的增加,投資者在更完善的市場條件下,利潤空間卻越來越小。從現在的市場來看,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2%,已屬不錯,而跨期套利的年化收益率也只有4%上下。

解決成熟市場低收益的一個方法是放大槓桿。姑且不論內地市場的現貨端無法取得足夠的槓桿、亦或融資成本過高,而即使能夠取得高槓桿,風險也一定隨之擴大:尤其是在極端情況發生的時候。

舉例來說,2008年9月19日全市場所有產品漲停,但由於停牌、漲跌幅限制等影響,滬深300指數隻上漲了9.34%。問題是,股指期貨的漲跌幅則是10%。假設那時候股指期貨已經推出,則買多現貨、賣空期貨的投資者當天會虧損0.66%,合年化收益率240.9%。更有甚者,季月合約上市首日、股指期貨交割日的期貨漲跌幅都是20%。如果這時候9.19的行情重演,利用高槓桿的套利者,損失將不堪想像。

那麼,投資者可以提前遇見到這種極端狀況的發生,並且及時降低槓桿嗎?顯然很難:否則2008年9月18日滬深300指數就不會下跌1.75%,否則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就不會倒閉。

所以,雖然數量化交易聽起來很高端,在內地資本市場的空間也仍然很巨大,但它真的不適合絕大多數的投資者。買入長期、穩定、增長、便宜的資產,才是適合更多人的投資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92

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套利:想說愛你不容易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992533
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套利:想說愛你不容易

信達證券 陳嘉禾 谷永濤

本文原載於2013年8月28日《證券時報》

從資本投入的角度來說,商業模式可以分成兩個大類。一類需要企業持續不斷的投入,以生產出更新穎、更先進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否則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一類則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與研發,只需要持續的生產出同類的產品就可以滿足市場。

很明顯,前一類行業要痛苦的多,汽車、電子產品、時裝等都屬於此類,後一類則輕鬆的多,包含了比如原材料、商業銀行、港口等行業。

商業模式如此,投資的手段也如此。而最近攪得市場驚擾不安的數量化交易,就屬於典型的需要持續投入的行業。在一個數量交易程式被研究出來以後,它的盈利能力往往會隨著使用者的增加、市場的成熟而減少,最後導致程序無效。這樣,依賴數量化交易的投資機構,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對研究進行投入。結果,就像製藥行業一樣,只有少數聚攏了行業內精英的公司才能在數量化交易這個行業裡持續領跑。

以股指期貨套利,這個在A股風靡了3年多的數量化交易手段為例。2010年,隨著股指期貨的上市,期現套利被認為是一種風險最小的數量化交易模式。但時過境遷,套利交易已經隨著市場的成熟而逐漸轉變。

股指期貨上市之初,投機盛行,期現價差波動較大,基差一度達到120點,其年化收益率則常常在30%以上。這種採用買多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或者相對應基金,賣空股指期貨的套利方式,在當時遠遠跑贏了股票、債券、不動產等任何一種大類資產的內在回報。彼時,投資者在做套利的時候,可以不用任何計算機程序,只憑手動下單都完全可以勝任。

隨著股指期貨市場的成熟,投資者不但沒有發現他們的利潤變的豐厚,反而發現期現價差逐步縮小,套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2012年,嘉實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分別推出滬深300ETF,使得期現套利更為便利。隨後,這兩支基金加入融券標的,也為反向套利提供了條件。但是隨著參與者的增加,投資者在更完善的市場條件下,利潤空間卻越來越小。從現在的市場來看,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2%,已屬不錯,而跨期套利的年化收益率也只有4%上下。

解決成熟市場低收益的一個方法是放大槓桿。姑且不論內地市場的現貨端無法取得足夠的槓桿、亦或融資成本過高,而即使能夠取得高槓桿,風險也一定隨之擴大:尤其是在極端情況發生的時候。

舉例來說,2008年9月19日全市場所有產品漲停,但由於停牌、漲跌幅限制等影響,滬深300指數隻上漲了9.34%。問題是,股指期貨的漲跌幅則是10%。假設那時候股指期貨已經推出,則買多現貨、賣空期貨的投資者當天會虧損0.66%,合年化收益率240.9%。更有甚者,季月合約上市首日、股指期貨交割日的期貨漲跌幅都是20%。如果這時候9.19的行情重演,利用高槓桿的套利者,損失將不堪想像。

那麼,投資者可以提前遇見到這種極端狀況的發生,並且及時降低槓桿嗎?顯然很難:否則2008年9月18日滬深300指數就不會下跌1.75%,否則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就不會倒閉。

所以,雖然數量化交易聽起來很高端,在內地資本市場的空間也仍然很巨大,但它真的不適合絕大多數的投資者。買入長期、穩定、增長、便宜的資產,才是適合更多人的投資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73

醫療機器人,是不是心臟支架的終結者? Fat_Johnson

http://xueqiu.com/4133659208/25262312
醫療機器人,是不是心臟支架的終結者?

(之前多次提到,新藥研發週期可能比較慢,但基於新材料新技術的醫療耗材更新換代可能非常快,誰稍微走慢了一步,誰就可能很慘。這個微型醫療機器人的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現在香港中大的研發似乎有了一些新進展——相對這個概念,「可降解的心臟支架」都似乎是弱爆了。到臨床應用,可能沒有那麼快,但似乎對心臟支架行業的衝擊,說不定在2-3年內就來到,這包括最新一代可能推出的「可降解心臟支架」)

研究論文的原文沒有找到,這個媒體報導先一睹為快。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微型醫療機械人

內容提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與海外研究人員合作,最近成功研製一種微型醫療機械人,可精準傳送藥物至人體的特定部位,將來可用於癌症、腦梗中風、視網膜退化等多種疾病的靶向治療。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與海外研究人員合作,最近成功研製一種微型醫療機械人,可精準傳送藥物至人體的特定部位,將來可用於癌症、腦梗中風、視網膜退化等多種疾病的靶向治療。

這款新型機器人呈多孔支架狀,長度接近頭髮絲的直徑。在微小的空間內,如何給機械人供能、如何操作其運動成為兩大難題。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12日在記者會上介紹稱,微型機械人通過外在磁場操控,可精準地傳送藥物至人體內微小的部位,穿梭於血管、眼及腦內,「傳統治療只能通過血管被動給藥,微型機械人則可達到主動靶向給藥,將藥物送到傳統醫療方法難以達到的地方。」張立指,是次研究成果對無線操控微型醫療機械人的發展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他續指,利用微型機械人治療具有創口小、精度高等優點,並可減少入侵性醫療方式引發的副作用,但是從科研轉化為應用仍需時間:「未來真正應用到實際預計近十年還不大可能。」

以上研究成果將刊登於新一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的封面。微型機械人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提出至今,已在醫療領域有成功實踐,例如利用膠囊式內窺鏡探測人體腸道、通過微型機械人完成視網膜手術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36

宏源證券利潤機器被查

2013-09-16  NCW
 
 

 

近年來為宏源證券創造豐厚收益的債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副總經理被查,案涉購買自己管理的理財產品,或同時涉及一級半市場腐敗等案□ 本刊記者 劉冉 張冰 文liuran.blog.caixin.com|zhangbing.blog.caixin.com 很難想象,年初因業績斐然,在業內傳出人均分紅可觀的宏源證券(000562.SZ)債券銷售交易部,到了9月會以刑事案結束輝煌。

9月11日一早,債券圈便傳開消息,宏源證券被查。到了下午,消息漸趨明朗: 9月10日,宏源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陳智軍、副總經理葉凡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當日下午,有關部門去宏源證券拿走了電腦硬盤。

知情人士透露,9月11日,宏源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另有四名員工被電話通知,要求前往位於北京酒仙橋附近的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配合調查。下午四人回到公司, “臉都綠了” 。

在外界看是驚雷,在宏源內部,或是盤旋已久的實名舉報事件終於落地。

從今年4月開始,審計署甘肅特派辦進駐宏源證券,從自查到審計,為時一個多月。起因是年初出現的一封實名舉報信,舉報宏源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不但違規違法插手理財產品的債券交易,還自己認購相關理財產品,獲得高額回報。審計署根據線索進行了調查。

但距離那時的調查已過去五個月,此次兩人被查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如一級半市場的利益輸送,與4月以來的債市稽查案有關,又抑或是捲入近日其他的紀檢風暴?截至本刊發稿時,尚無進一步的確切消息。

宏源證券方面公開向財新記者確認,此案屬於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

具體案情需要等待有關部門的查處。

宏源證券是近年來忽然以固定收益業務見長的明星券商,激勵機制也變得相對靈活。有業內人士事後表示, “不出事才怪。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宏源證券實現利潤總額11.8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5.04%;淨利潤8.70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4.71%,其中,來自債券銷售交易部的收入和利潤占絕對大頭。

“從今年4月以後,債券銷售交易部就沒做什麼業務了,全嚇死了。 ”接近宏源證券的知情人士稱。

不過,2013年的宏源證券業績繼續喜人,上半年累計實現淨利潤8.35億元。

宏源證券稱,業績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自營業務收入明顯增加,同時資產管理、經紀及創新業務實現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債券銷售交易部仍是宏源證券最重要的利潤機器。

9月11日,宏源證券跌1.24%。9月12日,宏源證券未停牌,開盤報10.00 元 / 股,跌幅3.29%,但隨後反彈,尾盤收于10.19元,跌1.45%。

陳智軍與葉凡

“兩人已經被發往外地。估計案件已經定性。 ”接近兩人的知情人士無奈中透露了這一重要信息。

9月11日下午,宏源證券官方向財新記者證實,確有兩名員工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暫時無法透露更多消息。

此時,財新記者通過多個可靠信源證實,被帶走的就是宏源證券如日中天的債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陳智軍、副總經理葉凡。

陳智軍1979年出生, 人民大學本科、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畢業,2008年下半年從泰康人壽調入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2009年籌建債券交易部(後更名為債券銷售交易部) ,出任總經理。

葉凡,30多歲,在宏源年頭頗長。她曾供職于宏源證券的固定收益部,後隨陳智軍創建了現在的債券銷售交易部,很快升任副總經理,專門負責債券銷售和參團等事宜。伴隨著從2006年至今中國債券行業的快速發展,葉凡在業內也漸漸高調起來,經常跟行業內人說,“不好意思,上半年又賺了500萬。 ”因為葉凡並不參與債券交易,業內人士分析,她此次被查可能與債券一級半市場的腐敗有關。

今年年初以來,債市利益輸送案的查處風暴席卷了多家機構,多家銀行、券商、基金、信托等機構的固定收益部業務骨幹被查,案涉債券發行的一級半市場的腐敗,以及債券交易中的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相關報道詳見本刊2013年第15期封面報道“債市碩鼠” ) 。

從年初至今,一直斷斷續續有傳言稱宏源證券有人被查,但直至今日,才有確切消息。

另有多個消息源說,陳、葉兩人涉案,為內部人士實名舉報,原因主要是插手管理並認購了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 品的次級檔,收益非常豐厚,涉嫌利益輸送。

2011年12月29日,宏源證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設立金融產品投資子公司的議案》 ; 2012年4月,宏源匯智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宏源匯智)成立,註冊資本3億元,法定代表人鄒劍侖 ;2012年12月,宏源證券對宏源匯智增資至12億元。宏源匯智成為宏源證券的一個資管平台,負責發行各類資管理財產 品,由公司資管部門負責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具體涉及債券交易操盤部分是由陳智軍所在債券銷售交易部負責。這被舉報信認為違規違法。

接近宏源證券的知情人士稱,債券銷售交易部的不少員工都認購了該公司發行的債券類理財產品,數量不一。其中,陳智軍購買了幾千萬元,葉凡認購 不到300萬元。其他配合調查的四人也均有認購,其中包括宏源匯智的債券操盤手以及債券銷售交易部人員,認購金額為幾十萬元不等。不過,具體數據尚待有關部門的最終認定。

“據我所知,那個產品也沒有做幾期吧?所有的事情都是陳一手包辦。 ”

一位接近陳智軍的人士說

“每個人認購多少,都是陳自己定的, ”另一位接近陳智軍和葉凡的人士稱,並說他的做法在內部也飽受詬病,“賺了錢,跟部門內是七三分,底下人氣死了。 ”“陳智軍很能幹,但是性格比較強硬,好鬥,得罪人太多。 ”接近宏源證券的一位知情人士說。

陳智軍在部門內,均為單線管理,同一部門內的信息都是隔絕的,彼此不知道彼此的事。 “他這人做事有頗多忌諱。 ”不止一位與之共事的宏源證券人士表示。

對於這一舉報內容,是否涉嫌違規 違法,則說法不一。接近兩人的知情人士認為,這屬於公司行為,並稱公司對債券銷售交易部員工也進行安撫,認為 這是行業灰色地帶的常見行為,不能讓個人承擔行業的問題。

但也有債市的獨立第三方人士認為,這種安排要仔細分析資金的性質,現在看來不能排除涉嫌利益輸送。

涉嫌利益輸送

宏源證券為什麼會出現內部員工半公開認購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的現象?也許存在一定客觀因素。

2012年,宏源證券全年利潤為11億元,其中8億元都來自于債券銷售交易部。在債券業務上,宏源證券很快成為業內僅次于中信證券的明星券商。

占股超過60% 的大股東為中央匯金公司旗下的建銀投資,宏源證券國有公司的性質濃厚,受制于財政部對金融機構限薪令,如董事長的工資不能超過200萬元,部門總經理一級的基本工資一般在80萬元左右等。當然,這不包括獎金。陳智軍負責的部門業績出眾,人均利潤全公司最高。如果按市場標準,陳或可拿到至少幾千萬元的獎金,但在宏源證券頗難全部兌現。不過,陳在公司內部已是收入最高的骨幹,總體年薪稅前應過千萬元。

激勵機制是否可以通過認購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來彌補?宏源證券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宏源證券在案發後內部開會強調,這是個人行為,而非公司行為。

宏源證券內部人士表示,債券銷售交易部員工認購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劣後端,收益率很高,低的30%,高的能達到60%甚至70%。

收益率這麼高是因為做成了結構化產品,比如按行規做成1 ︰ 9資金配比,10% 是劣後級,或稱次級,收益率不設限;90% 是資金池認購的優先級,相對風險較小,但收益率也被限定在一定範圍內,比如8%。對於10% 的劣後級,資金相當于獲得了9倍的杠杆,收益率就自然上去了,做到60%-70% 毫不奇怪;如果拿些好券,稍微放點杠杆,劣後級的收益率做到100%也不無可能。

假設1億元資金,1000萬元內部認購,是劣後級;9000萬元是優先級,收益在8%。如果1億元資金實際運作的收益率達到15%,則收益1500萬元,9000 萬元的優先級對應收益在720萬元,而1000萬元對應的收益則為780萬元,收益率78%。當然,如果發生風險,也首先用劣後級的1000萬元來彌補虧損。

“資管公司是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左手右手賺錢都一樣。 ”接近陳智軍和葉凡的知情人士認為,公司是支持這一做法的。不過,到9月12日,這一說法遭到了宏源證券的否認。

有債市人士分析,本公司人員大規模認購這樣的理財產品,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如果優先級部分由公司自營盤 認購的話,這等於拿公司的利益貼補給了認購產品的員工。 “我們公司雖然有類似產品,但絕不敢讓本公司的員工大規模認購,都是用于維護重要客戶或高層關係的。如何分配,一般由公司個別高管自己掌握。即使是直接操作這類產品的員工,一般也只能認購非常小的份額。 ”“宏源證券的債券銷售交易部對外挖人時,還以此作為優勢,說自己的激勵機制靈活。當時聽了就覺得真大膽,我們是不敢這樣激勵員工的, ”有債市人士說, “這比丙類戶更厲害,很容易被挑毛病。 ”但也有債市人士認為,如果優先級部分是委托券商投資的資金,又按照結構性產品的設計合規運作,各自分擔了風險,也談不上利益輸送。

有關案情究竟如何定性,還有待有關部門的進一步調查。

平行的同質部門

對外界而言,要認識宏源證券的債券業務何以風風火火,又何以發生後來的舉報信風波,就要厘清宏源證券的債券銷售交易部和固定收益部的區別和關係。

宏源證券近年實施扁平化管理,收入和利潤主要來自債券銷售交易部和固定收益部。前者由少壯派陳智軍後來組 建,既做債券銷售也做債券交易,做的風生水起,成為宏源證券最主要的利潤機器;後者的領銜者是宏源證券的投行老人吳志紅,長期主管宏源的債券業務,但業績平平;近兩三年業績有所提升,仍屬於投行業務,收益上的見效沒那麼快。兩個部門雖然各自都只有20多人,但至今固定收益部的業績與債券銷售交易部無法相提並論。

“這兩年債券銷售交易部太猛了,業績把固定收益部徹底壓住了。 ”一位宏源證券人士這樣說。

“去年11億元利潤,有8億元是由債券銷售交易部掙的,跟我們沒關係。銷售不應該有利潤,銷售只是一個環節,如果銷售產生利潤,不就是發行人多發利息了嗎。 ”接近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的知情人士說。

2007年10月,宏源證券在股東結構重新梳理後,引入了新 CEO 胡強。胡本人的業務能力非常強,並大膽起用少壯派,從泰康挖來了陳智軍。陳智軍和吳志紅不是同路人,很快就獨立出來,模仿中信證券的建制,成立債券銷售交易部。兩大業務部門都有銷售團隊,吳的銷售團隊只銷售自己主承銷的債券,陳的銷售團隊,憑關係拿到一些券做分銷。陳智軍年輕、膽大、老練、手狠,很會賺錢。

一位瞭解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宏源證券近年來的戰略,就是上上下下都表示要盯住“老大”不放,即樣樣都學中信證券,包括把部門分開,成立債券銷售交易部。但這種資產池管理的模式發展太快了,遲早會出問題。

這樣功能交錯的雙部門並存,業務範圍都涉及從事債券銷售,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內部矛盾激烈。因此,有人懷疑,有關舉報就來自宏源證券的固定收益部。不過,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不了解這種說法。

但他表示,債券銷售交易部不應該有銷售債券的職能, “我們一直反對,但沒辦法。 ”2012年,這兩大部門為了鐵道債的投標就打得很兇,因為都可以參團,最後吵了起來。固定收益部認為債券銷售交易部沒有承銷資格,但債券銷售交易部認為自己可以參團,最後經公司開會協調,把這個項目讓給固定收益部了。

還有一次,債券銷售交易部接了一筆債,被固定收益部批評價格太高,於是固定收益部寫了上萬字的郵件給公司高層,說債券銷售交易部令公司損失了幾百萬元。

接近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的有關人士認為,固定收益部門下面有二級子公司,專門負責銷售本部門承銷的債券,是一級市場業務。而債券銷售交易部的本職業務是交易,是二級市場業務,理論上應該是不允許搞銷售的。

按照《證券法》規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業務不能打通,理財產品也應由獨立的資產管理分公司做。交易部門銷售,還涉及理財產品的直接投資管理,是違法的。

“我們的債,從來不給他們賣, ”接近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的有關人士表示,兩個部門不存在競爭, “我們賣我們自己做的債,他們賣別人的債。 ”本刊記者吳紅毓然、張宇哲、王申璐對

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18

制度缺失 企業債難成優秀投資標的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5432521
2013-09-26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陳嘉禾

最近幾年,隨著一些理財產品的延期支付、債券基金的淨值波動,投資者開始意識到,債券類投資也是有風險的。事實上,在成熟市場中,單個企業發行的債券可以有很高的風險,甚至不輸於股票。當然,高風險也就意味著高收益,因此美國債券市場才會有人獲得過「垃圾債券之王」這樣的稱號。

企業債的價格由收益率決定,收益率越高則價格越低。那麼企業債的收益率是由什麼決定?現在的企業債券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整體來說,企業債的收益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收益率,即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二是信用利差。

從基礎收益率來看,當前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經過一波急速調整,已經突破了4%,處於歷史收益率水平的中上部。不過,考慮到通脹仍處低位,則4%的基礎收益率是否見頂,債券價格是否見底,仍然難下定論。

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是國內債券投資者較少關注的一個問題。在理論上,企業債與國債之間的收益率之差即信用利差,應該和經濟走勢負相關。即經濟越好,信用利差越低,反之越高。在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信用利差這兩項指標,在長期即呈明顯負相關關係。

但是,國內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對信用風險的認識十分缺乏。這種缺乏是典型市場選擇的結果:公開交易的企業債券直到目前為止,從未出現過實質性違約。這也就導致在國內企業債的信用利差與經濟景氣度、PMI之間,很難找到明顯的負相關性。

那麼國內企業債的信用利差的變動由什麼決定呢?主要由稅收和流動性溢價決定,前者是由國債免稅、企業債收稅造成的,後者是由國債的流動性相對更好,而企業債的資質較不統一所以流動性較差造成的。

舉例來說,如果稅收和流動性帶來的10年期企業債溢價要求是20%,那麼當國債收益率是2%的時候,企業債收益率理論上要達到2.4%,信用利差為0.4%。而當國債收益率是5%的時候,企業債收益率理論上要達到6%,信用利差是1%。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當信用利差由稅收和流動性因素而非企業信用風險決定時,信用利差理論上應該和國債收益率呈現高相關性,而非和PMI呈現高負相關性。同時,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債的利差不應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這正是多年來國內債券市場數據所展現的。

但是,這種企業債的信用風險有一天終將反映到市場價格中來,建立在制度和市場規則缺失之上的價格壁壘注定難以長久維繫,在經濟下行和體制改革的階段尤其如此。這也就意味著,在基礎收益率仍然存在上行空間的現在,從長期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企業債仍然難以成為優秀的投資標的。

(作者單位:信達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