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老闆送我們牌子刻著「拿出辦法來」!

2013-12-16  TCW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十一月交出執行長棒子後,接棒的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首次共同接受媒體專訪。

相對於上一次張忠謀在二○○五年交棒給蔡力行,劉德音與魏哲家目前所接下的擔子更加沉重。對內,台積電目前市值已高達新台幣二兆七千億元,是二○○五年時的一.八倍;對手,則從○五年時「中量級」的聯電,變成「超重量級」的半導體業巨人,英特爾以及三星。

鮮少出現在媒體上的魏哲家與劉德音,一個動、一個靜。

個性幽默、直率的魏哲家,最喜歡金庸小說中的韋小寶,快人快語的聰穎性格也與韋小寶相似,回答問題時總讓眾人哄堂大笑;沉穩、內斂的劉德音,則像睿智的貓頭鷹,回答問題時細心縝密,在一旁控制場面,幫忙踩煞車。

性格大異其趣的魏哲家與劉德音,一樣被張忠謀認為目前「七成像工程師」,同樣是研發背景出身的兩人,在台積電從共同管理生產線以來,辦公室一直相鄰。

兩人在台積電的戰功,都與生產營運的成果息息相關。魏哲家說,劉德音建立十二吋廠功不可沒,把所有基礎建設預先建好,才能有如今月產十萬片十二吋晶圓的成績,讓對手無法模仿;劉德音則指出,魏哲家是台積電在二○○三年,在○‧一三微米銅製程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大功臣。

魏哲家與劉德音,國內科技界罕見的共同執行長,未來會不會意見不合?標準工程師性格的魏哲家說:「意見不一樣不是問題,意見一樣才是問題。」

以下是《商業周刊》團隊與台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的對談。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兩位是以什麼方式接到執行長的任命?

魏哲家答(以下簡稱魏):口頭告知,在正式任命的幾個禮拜前。

劉德音答(以下簡稱劉):他(張忠謀)的規畫都是慢慢形成的。

談董事長的一句話……要「懂得感恩」,並「拿出辦法來」

問:當共同執行長後,關鍵績效指標(KPI)有沒有改變?

劉:應該有吧,他(張忠謀)以前做的一些事我們要接手,我想我們的KPI,也就是我們對股東的承諾,這沒有改變。

魏:執行面有點改變,例如我們要多見客戶,以前他(張忠謀)見我們客戶的CEO,現在我們兩個人必須要見比較多的(客戶CEO)。

問:董事長認為兩位現在雖是CEO,但七成較像工程師,你們怎麼看?

魏:他還算客氣啦(大笑)(劉德音在一旁微笑不作聲)。

問:董事長有沒有跟你們講過哪一句話,讓你們記在心裡?

魏:(兩人沉默數秒)這麼嚴格的領導者,會有講過什麼嗎?(大笑)

劉:這個……be gracious(要懂得感恩),要感恩跟感激吧……。嘿,他也許不記得了,有一次我們接受標竿的領獎,我上台說,我們要做台灣企業的標竿,更要做世界企業的標竿,下來以後他有個機會跟我講,你接受別人的領獎,要懂得感恩,這大概七、八年前吧,哈哈,就是要感謝其他人的幫忙。

魏:(苦笑)我用白話文比較好一點,我的是「拿出辦法來。」有一陣子,所有的副總經理都收到董事長送一個牌子(紙鎮):「拿出辦法來。」大概是二○○一年左右,那時候是個轉折點,泡沫之後,半導體業非常困難,董事長帶領整個公司,所有VP(副總經理)都在努力。

問:兩位擔任執行長,想過同進退嗎?

魏:何必呢,又不一樣的人。(大笑)用年紀來想也不會是同退,我比他(劉德音)還年長,(歲數)在台灣來講是六十二歲。

劉:這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問:但目前台積電新的章程規定六十七歲應屆齡退休,會不會覺得在位時間有點短?

魏:我覺得還好遠喔(笑)。

劉:沒想那麼遠耶,沒想到交棒跟退休。

談意見不合的價值……討論要有不同,但決策後永遠一致

問:上一次兩位意見不合是什麼時候?後來怎麼解決?

劉:就上禮拜嘛。

魏:我以為是昨天耶(笑)。

問:大家會想說Co-CEO(共同執行長)意見不同要怎麼辦?很多大企業都一段時間有Co-CEO後來又消失剩一個。你們會怎麼解決這問題,讓運作更順暢?

劉:董事長還是董事長,國外現在,例如BlackBerry的Co-CEO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董事長還是Exactly Chairman(完全的董事長),還是一個所謂媒體講的,Hands on(管事)的董事長,所以公司最大的政策還是從那邊來,我們有不同的意見,偶爾會有,但你如果說很怕兩個人有不同意見,那我覺得是不太需要。

魏:那我們的價值在哪裡? 討論的時候意見要不一樣,但做成決策後,我們意見永遠一致,就去執行。有時候我們兩個會有這毛病,意見一樣太多次,因為背景太類似。意見不一樣不是問題,因都是工程師背景,意見一樣才是問題。

談如何超越張忠謀……這是團隊工作,我們不須自設框架

問:假設未來公司發生狀況,需要有人出面代表,會是誰?

劉:董事長還是對外的總代表。

魏:董事長領導公司。

問:兩位在台積電高峰時,接下CEO,要怎麼樣可以超越張忠謀?有沒有壓力?

魏:不會啊,It is team work(這是團隊工作),董事長領導。

劉:不會,我想台積電做的事情都是累積的,我們做的事也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現在我們都還跟董事長共事,跟大師一起工作,學習的機會也更多。

問:大家會對台積電執行長有很大想像空間,希望大眾未來如何認識你們?

劉:我想Track record(檢視紀錄),It says everything(紀錄會說明一切),怎麼樣形容我們都沒用,Performance will prove(表現會說話)。台積電總是在創新,不能用任何一個框架去假設,我不需要對號入座,放在哪個架構裡面。

魏:一樣,完全同意(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67

熊曉鴿:IDG為啥拿出1億美金投資90後創業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08151.html

IDG資本今日宣布設立“IDG 90後基金”,規模1億美元,支持90後創業者及圍繞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和需求變化的創業者。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表示,90後創業者的時代已經到來,投資和支持他們就是搶占行業先機和制高點。

過去一年,IDG資本投資了不下10個88後代表項目,覆蓋了互聯網金融、社交工具、O2O應用、技術平臺等TMT創業領域。

被IDG投資的“90後”創業項目如下,大致分為娛樂社交類和技術類,其中“臉萌”已獲得IDG數百萬元投資,“一起唱”上線之初得到IDG 500萬元天使融資。

以下為媒體對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合夥人李豐的采訪:

90後是創業的最好年齡

熊曉鴿:首先我們做這個事很重要,我們關註這個市場,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過去幾年的事情。所以在這里面總有可能成功的,玩的比較熟的是這群小朋友,因為他們技術出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他們有很大的感覺,從這個年齡是最好的創業的時候。

投資標準:從挑領域到挑人

熊曉鴿:見到這個人不一定喜歡,我們講IT做一個基金的話,投這個領域我們會做很多內部的學習,對這個行業研究。

我們想哪個領域能夠做大,能夠做到一定的規模,需求比較大,那麽我們在這領域挑人,這個產品和人的,主要是產品和人。具體還沒有做這個事情,這有人際的溝通。更重要的前面有更多的準備。

李豐:我們約一個創業者出來聊了20分鐘,其實我只問他說你為什麽做這個行業,你希望做成什麽樣的,他基本講的事情跟我們從這行業抽出來的道理一樣。在他年紀講他把這個事情講的很清楚,他看到跟這個行業相關是最靠前的,這是最重要的。

90後沒經歷過物質匱乏 做事情更純粹

李豐:90後,或者差不多這個年輕左右的人,湊巧和80最大的差別,他們是第一代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且他的家長都是在中國增加速度最快的年輕層,他們在30多歲、50歲之間。所以家庭是湊巧最強的階段。

這導致它對家庭這個事情和對物質的追求,不是那種基於普通層面的追求,對他們興趣、精神層面更重要。他們的精神導向更純粹。他們做一個事情的更純粹,做決定也更純粹。

擔心90後面對困難 招不到最小的管理層

李豐:看起來,我想他們畢竟是年輕,應該講他們身上率性、 隨行的東西多一些,我們講世故的東西少一些。或者非常商業化的東西少一些,我們視為好處。另外他們要慢慢成熟。

我們考驗他們最大的事情,他們能不能招募、管理、合作到最小的管理層,這是對年輕的CEO最大的考驗。

熊曉鴿:90後跟其他年代比,從聰明上說沒問題,我們最擔心的是面對一些困難,尤其是取得一些風險的投資,好像是身價百倍,不是可以拿回家的,有一個價格的。可能錢拿的比較容易,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多。

你說任何一個產品,任何一個公司成功與否,最後還是你的客戶、你的產品、你的服務社會接受不接受,你的團隊是不是靠譜。說到底我們投資,你不是為我們做事,你為我們市場打工的。

提供失敗的教育 同時也在學習

熊曉鴿:因為我們IDG已經有20年的歷史,也經過快速發展的時候,也經過幾次的金融的危機,我覺得作為基金來講,有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育。成功的經驗最容易分享是媒體,因為媒體都喜歡分享成功的經驗。真正的創業者我們給他分享的失敗的教育,告訴他那樣不行。我們能告訴他那可能不行,當然我們也在學習,各種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理解。

你比如說有的時候更早期一些,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啊,這方面有。但是現在講,政府給你提供非常小,我們在市場反而提供機會比較多。還有一些他們需要一些業界的關心,我們很多的公司可能未來成為我們的客戶,也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為我們投入的互聯網的公司現在一直在投。現在很多的資源是可以分享的,因為年輕人外面的關系比較少,我覺得關系不是吃飯、最重要是怎麽在業界上更好的發展,同時我們給他分享失敗的教育。

但是有一點不能老說他不行,我覺得好的投資,還是一個比較好的當他教練,很多是教練的過程。但是我想啊,這新的時候,少談經驗,更多的是學習。我們來講學習很重要,我們也在跟90後一起學習,我們也在理解他們做這個事情。

投資策略依舊是市場、產品、團隊

熊曉鴿:我個人覺得投資策略沒有什麽大的變化,因為風投來講的話,你必須四個設計,一個是市場、產品、團隊,還有投資的時間、還有大概的設計了。

那麽這個事情沒有變,但是之所以有一些變化的話,現在的創業者,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的事情上越來越年輕。過去我們這麽大的規模在校園做事情,更多是勵誌、鼓勵大家創業。主動到學校90後出沒的地方尋找機會,更主動。

被IDG投資的“90後”創業項目如下,大致分為娛樂社交類和技術類: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49

【專欄】人民銀行, 拿出真的定力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92

alexandrakis-640x227

本文作者陶冬為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 文章由“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今年貨幣政策特別活躍。從Google上查看,關於中國人民銀行貨幣寬松政策的新聞條款,2014年比全球金融危機後政府出招放水的2009年還多,政策出臺之頻密在共和國歷史上實屬罕見。而且在豐富和優化政策組合的名義下,政策工具種類花樣翻新,除了常見的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貸款額度管理等政策外,再貸款、再貼現、常備貸款便利(SLF)、短期流動性調節、抵押補充貸款等一批過去不常用或創新的政策工具浮出水面,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等制度性建設也更趨向完備。

央行在政策透明度和政策組合設計上,的確做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舉措,這對於經濟和市場都是有益的。不過以筆者的觀察,人民銀行的獨立性卻在下降。今年經濟出現了一些下行風險,正常情況下,國務院會用公共開支作出逆周期的政策運作,不過這次卻不見財政部有多少刺激措施出臺,倒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定向寬松政策,將流動性註入到國家開發銀行等機構,再由它們向特定領域投放資金做基礎設施建設。人民銀行在為財政政策背書,越俎代庖地推動財政擴張。令財政政策貨幣化,似乎有違銀行法。

更有趣的是,經濟下行風險上升、地方政府債務高企、房地產市場低迷、企業資金鏈緊張之下,銀行貸款意欲下降再正常不過,央行卻想盡辦法逼銀行貸款。調整貸存比率未能達到增加信貸規模的目的,就拋出SLF向銀行註入流動性,就改變首貸優惠的限制條款,央行推動貸款的拳拳之心略見一斑。

經濟出現周期性下滑,央行采取措施舒緩下行壓力本身無可厚非,不過此時此刻,作為監管者似乎應該警示風險,而不是忽悠更多的資金進入房地產。而且貨幣政策應該面向整個經濟,為整體利益服務,而不是定向鼓勵投資方向,更不應該註資流動性來扶植特定產業(那是財政政策的範疇)。人民銀行此番作為,似乎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的大原則不相匹配 

中國經濟政策,好像越來越依賴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好像都在指望著貨幣政策出彩。

這個其實不是中國的獨家現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迄今已經六年,各國在改革上裹足不前,政治家們紛紛試圖通過貨幣政策來解決結構性難題。印鈔票在不同語言中講法不同,在美國叫QE,在歐洲叫TLTRO,在日本叫安倍經濟學,在中國叫定向寬松。在技術層面上,各種寬松有所不同,但是實質上都是以非常規手段超發貨幣。

如果超發貨幣可以解決結構性問題,令經濟重回繁榮,羅馬帝國就不會崩潰了,津巴布韋早已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了。非常規貨幣擴張,對穩定市場情緒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是試圖以此來替代改革則屬緣木求魚。

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十分簡單,舊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新的增長模式尚未形成,導致內生增長動力不足,民間投資裹足不前。為維持社會穩定(一個未經實證的假設),政府以公共財政替代民間投資,以房地產繁榮替代實體經濟繁榮,這些舉措一時可以穩住GDP增長率,但也催生了地方財政、房地產市場、影子銀行的一片亂象,埋下金融穩定的隱患。顯然,這條道路不可持續。中國的債務/GDP杠桿在短短十年間,由120%暴漲到240%如今中國的經濟杠桿率已經接近日本,債務風險度(資產質量、債權人結構)甚至超過日本,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寬松政策其實已經沒有太大進一步擴展的余地了,難以長期維持。

中國經濟的出路同樣明顯,在於活化民間投資。中國IT產業近年出現全面的爆發,不僅個別龍頭企業的資本活動舉世側目,整個行業的產業鏈都在崛起。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行業,會讓蘋果、三星、索尼們感受到壓力,也為中國經濟和就業提供著機會。如果企業有活力、有市場、有盈利,不愁銀行不願借錢,不愁在資本市場無人追捧,也不愁沒有人做實業投資,IT行業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典範和希望。有趣的是,這個行業里沒有國企壟斷,沒有央行的定向寬松,政府的監管介入也不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始終起著主導性的作用。

中國經濟重回繁榮,惟有依靠改革,惟有依靠打破壟斷,惟有依靠民間投資的重新振作。當全世界都在QE進退上搖擺不定時,誰能咬緊牙關,依靠改革殺出一條血路,誰就占據了下一個十年的全球經濟制高點。人民銀行,請多一點政策定力,拿出真的定力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陶冬 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14

Lending Club拿出500萬股,讓普通投資人以發行價買股票!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0/148296.html

    11月21日,Lending Club的近四十萬名投資人的郵箱里都收到了這樣的一封郵件,里面寫著:“眾所周知,Lending Club已向SEC遞交了IPO申請,讓公眾在股票市場購買我們的普通股。現在,每一個Lending Club投資人都可以通過定向配股計劃(DSP),按照IPO時的發行價格來購買Lending Club的股票。”

  這句話,驗證了此前Lending Club在招股書中公開表示的,“在公司的要求下,此次上市的承銷商已經預留了高達此次所發普通股的10%,這些將按照IPO時的普通股價格預留出售給我們的董事、職工、到2014年9月30日前通過Lending Club平臺投資的投資人等等”。按計劃,Lending Club將發行5000萬股普通股,因此此次預留出來的定向配股股數最多高達500萬股(5000萬*10%)。

  這家全球最大、市值高達40億美金的P2P公司,在創立伊始就表現出與傳統機構極大的不同。結果在IPO前夕,又做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拒絕了機構投資者,把最好的機會留給每一個投資人。

  對Lending Club的每一個投資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們可以以IPO時發行價(10-12美元)購買到Lending Club的股票。不然,他們只能在上市那天,和所有渴望購買Lending Club股票的人一起搶破了頭碰碰運氣,而眾所周知,到那天,每股股價將遠不止12美元這個數字。

\  (Lending Club發給投資人的郵件原文)

  收到這封郵件時,來自美國加州的36歲的ArmanZand不由慶幸自己的好運氣,一年前,他在Lending Club上註冊了一個賬戶,但是三個月前,他才開始嘗試投資了1000美金。也因為此舉,他正好成為了Lending Club列出的“2014年9月30日前通過Lending Club平臺投資的投資人”的名單中的一員。

  Arman選擇了Lending Club的自動投資功能,讓系統自動配置他的資金。接下來,他的郵箱每個月能收到一封來自Lending Club的郵件,里面總是會帶來一些好消息,比如他的1000美金又給他帶來了多少收益,投資回報率是多少。Arman在一家外資銀行工作,他嘗試過不同的投資方式,在美國,存款的收益在1%以下,而超過10%的投資,往往意味著高風險。而在Lending Club上,他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是在10%左右,這個數字讓他很滿意。

  這次,DSP計劃給他帶來了一個更棒的機會——如果買入Lending Club的股票,他的投資回報將遠遠不止10%。
 

\  (來自美國加州的36歲的ArmanZand,幸運地成為DSP計劃中的一員)

之所以拿出500萬普通股分享給用戶,Lending Club的共同創始人、點融網的創始人蘇海德Soul Htite透露,“Lending Club此舉有三個用意,第一當然是感謝,感謝在Lending Club上投資的這四十萬用戶,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第二是回饋,因為這些投資人幫助了我們,我們從沒有忘記他們對Lending Club的支持;第三,則是以此舉傳遞出Lending Club的logo的含義,
 

   標示的一整圈紅色代表每個人周圍的社區,而中間缺失的一個空格就是你,這麽多人中,我們唯獨少了你。這就是Lending Club的最終理念,通過你周圍的社區,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更好的借貸關系。”

  這家全球首家上市的P2P公司從成立伊始都在告訴每一個投資人:他們的使命是消滅借貸的利差,讓借款成本更低,投資更具回報,人人都可以是銀行家。如今,它以此舉告訴人們,它真的做到了。

  Lending Club的DSP計劃打破了慣例,以往,許多公司IPO時只有機構投資者或者大型基金才有能力認購。比如今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時,國際大型機構及風險投資成為最後贏家,獲得近半IPO股數,而眾多散戶卻經歷了從期望到失望的辛酸歷程。

  可是Lending Club卻始終完美詮釋自己的目標——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價值。在Lending Club看來,他們之所以成為全球最大的P2P公司,在美國上市,不是因為大機構的幫助,而是這40萬名用戶的幫助。

  “讓對你忠誠的客戶,變成你的股東,這是一個挺聰明的做法,不僅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銷方式,也讓長期支持他的用戶得到了非常好的體驗。”美籍華人張晨為評論道,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VC,也是Lending Club的用戶。2010年,她就開始在Lending Club上進行投資。

  Lending Club 一直在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與傳統借貸機構不同,Lending Club利用網絡技術打造的這個交易平臺,直接連接了個人投資者和個人借貸者,通過此種方式,縮短了資金流通的細節,尤其是繞過了傳統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使得投資者和借貸者都能得到更多實惠、更快捷。

  2012年,蘇海德帶著Lending Club的理念和技術基因,來到中國,創立了“中國版的Lending Club”點融網,提供一個線上的信息撮合平臺,希望能改變中國的借貸關系,推行Lending Club的理念。他也希望點融網可以像Lending Club一樣,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一起分享每一個重大時刻的喜悅。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53

首創先進工業用地保護 缺地的深圳敢於拿出一個區的面積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試行全國首個區級工業控制線管理辦法,劃定工業控制線總規模70平方公里,保護先進工業。

在當地房價已經大幅攀升、工業用地逐漸縮水的背景下,上述動作意味著什麽? 當地區域經濟觀察人士稱,這一嘗試對於未來深圳制造業的比重保持在安全線以上和經濟結構的穩定,意義深遠。

紅線內嚴格限制工業用地轉換為非工業用地

7月29日,寶安區發布《深圳市寶安區工業控制線管理辦法(試行)》。

《管理辦法》規定,工業控制線根據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導向,按照總量控制、集中連片、保大放小、分類定策的原則劃定,寶安區工業控制線劃定範圍總規模為70平方公里。

此外,工業控制線分為工業紅線和工業藍線:工業紅線為嚴格保護的工業用地範圍線,嚴格限制線內工業用地轉換為非工業功能;工業藍線內合理調控工業用地轉換功能,根據工業控制線範圍內工業建築面積總量平衡的原則,預留一定的用地功能轉換彈性。

制造業正處在政策風口上。2015年,國務院發布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作為中國制造業重鎮,深圳市政府早在“十二五”之初,就提出大力發展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支柱產業。

在這背後,土地支撐是必不可少的,但深圳已經幾乎無新地可用。今年5月,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 目前深圳房地產過度發展對工業有擠出效應,“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

新增工業用地少 舊工業用地荒廢

由於土地資源的匱乏,深圳的城市和工業發展已經由依賴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二次開發轉變,舊改成為熱詞。

不過,由於制造業的利潤相對較薄,產業園的老板提升產業的意願較弱,這導致舊改項目中“工改工”的比例偏低,政策門檻雖高但來錢容易的“工改商”、“工改居”則占了更大的比重。

以寶安區為例:“十二五”期間,寶安區共76個舊工業區改造項目,用地面積475萬平方米。其中“工改工”項目27個,僅占項目總數的35.5%,用地面積171.3萬平方米,僅占總用地面積的36%。

深圳市政府已經有所動作。2015年,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一批計劃》。與往年相比,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商住項目的占比大幅縮減,新型產業用地占比升至七成。

除了新改造的工業用地少,原有的部分工業區的土地也未得到合理的利用。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負責人王飛王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寶安之前大部分由工業主導的片區如福永、沙井、松崗、光明有很多舊的工廠區荒廢,造成了土地資源浪費,政府需要做一個新的規劃,盤活用地。

在過去的幾年中,也有一些工業園的管理者眼看著廠房不如以前好租,試圖另謀生路。他們將空出來的廠房改造成寫字樓,吸引企業進駐,但是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2014年,寶安區一個工業園就將一棟多層廠房改造成了寫字樓,一眼看上去和繁華市區的寫字樓並無區別。但是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雖然租金只有二三十元一平方米,也就周邊非園區寫字樓租金的一半,但由於位置較為偏遠,周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目前仍沒有招滿。

確保深圳產業結構均衡

深圳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深圳在土地保護方面,以前只有生態控制線。現在由工業發達的寶安區提出劃工業控制線,將為深圳的產業升級豎起一道安全閥,保證工業用地的需要,也是保證深圳經濟結構穩定的舉措。

他說:“70平方公里說大不大,但是也不算小了,GDP產出值很高的福田區整個才70多平方公里。而且未來,先進工業由於靠科技引導和依賴機器人,占地面積會越來越少。”

他補充道,“將來劃定工業控制線的做法擴大到全市的話,就能保證未來工業占GDP的貢獻率能達到35%以上的安全線。”

此前,當地一些區域經濟觀察人士擔心,到2020年,深圳的第二產業比重可能下降到35%以下。而如果第二產業比重降至35%以下,意味著深圳的產業發展變得不均衡。

深圳的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 2015年深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第三產業增加值10291.80億元,增長10.2%,增幅高於第二產業。同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8.8%,高出第二產業將近18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303

培育100名國際影響企業家 山東明年要拿出8000萬

山東提出龐大的企業家群體培育計劃:100名國際影響企業家,1000名國內知名企業家,10000名省內或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家。

29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該省經信委相關人士解讀了上月出臺的《關於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的意見》。

上述企業家培育計劃被稱為“111”工程。山東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說:“以培育規模大、效益好、貢獻多、創新強的特大型企業集團為重點,培養造就100名以上擅長國際化經營管理、具有一定國際市場影響力的企業家。以培育國內領先企業為目標,以行業骨幹企業為重點,培養造就1000名以上經營業績突出的知名企業家。以培育行業領軍企業為目標,以細分市場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龍頭’企業為重點,培養造就10000名以上富有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省內具有一定行業或區域影響力的企業家。”

錢煥濤認為,山東省已經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但面臨新形勢,培育企業家隊伍的任務也很繁重。

“與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我省企業家在整體規模、人員結構、綜合素質上還有一定差距和不適應,在創新發展能力、決策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等方面尚有不足。特別是近年來,我省不少企業處於管理者新老交替的關鍵階段,加強青年企業家培養迫在眉睫。”錢煥濤說。

山東已經制定了《山東省企業家培訓規劃(2016-2020年)》,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對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進行一輪高層次、國際化系統培訓,提高企業家創新發展、決策管理、資本運作、市場開拓和國際競爭能力。

為此,在線上,山東將依托大型企業或培訓機構,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山東省企業家網絡學院,為企業家學習交流提供即時、個性化、全天候平臺。

在線下,山東將持續實施企業家免費培訓計劃,每年選派100名以上企業家到境外著名高校、專業機構、知名企業學習研修和精準化、專業化考察;舉辦青年企業家培訓班,每年選拔100名優秀企業家重點培訓;依托省內著名企業家建立20個“青年企業家培育中心”,每年選拔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進入中心培養鍛煉;每年選拔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到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實踐研修。

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王信介紹說,要用5年左右時間,對全省規模以上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進行一輪高層次、國際化的系統培訓,每年培訓1.8萬人以上,5年培訓9萬人以上,著重培養和提高企業家的創新發展能力、決策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省政府近幾年持續加大對企業家培訓的財政支持,2015年安排財政資金300萬元,2016年安排1000萬元,2017年大約8000萬元。”錢煥濤說。

山東省提出,要對重創新、發展好、貢獻大的企業家,在參政議政、醫療等政治上、生活上給予相應的地位和待遇。

具體來說,山東強調正確界定企業家的社會政治地位。企業家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勞動人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具有專業思維、專業素養的管理人才群體。在勞動模範、勞動獎章和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等評選表彰活動中,註重選拔優秀企業家。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企業家,可優先推薦參加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評選。

同時,要支持企業家積極參與政府決策。政府召開專題性、行業性會議,邀請企業家參加或列席;制定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政策,要征求企業家代表的意見。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企業家,由各級政府聘請擔任參事或經濟顧問。

“對國有企業負責人緊急公務出國提供便利化服務。”錢煥濤說,山東省外辦研究制定了《關於為企業人員因公出訪提供便利化服務的意見》,對企業人員因公出國的出國指標、在外時間、審批辦法靈活管理,並簡化審批流程。

“容錯機制”也是山東培養企業家隊伍的重要措施: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對在推進企業改革創新過程中由於缺乏經驗、政策調整、市場變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損失的,免於追究相關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26

英首相梅拿出“脫歐12點計劃”,想要打造“全球的英國”

當地時間周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就“脫歐路線圖”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梅闡述了自己的的脫歐“12點計劃”:

1. 盡可能地提供確定性。

2. 脫歐意味著英國的法律將在威斯敏斯特、愛丁堡、卡迪夫和貝爾法斯特制定。

3. 要使英國更強大,英國首先得更加團結。

4. 將在和北愛的共同旅行區維護上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5. 脫歐必須意味著對歐洲公民進入英國進行控制。

6. 會盡快確保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的權利,以及生活在歐盟的英國公民的權利。

7. 政府不僅會保護歐盟法律下的勞動者權利,更會進一步發展這些法律。

8. 將尋求和歐盟的“大膽且富有野心的”自由貿易協議。

9. 英國是時候走向世界,重新發現其作為一個偉大的、全球性的貿易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了。

10. 歡迎和歐盟合作夥伴在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領域中的協作。

11. 將繼續和歐洲同盟在外交和國防政策上進行緊密合作。

12. 分階段實施脫歐將符合英國、歐盟及其成員國的利益。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

梅首先表示,6個月前,英國民眾投票選擇改變,希望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脫歐不是簡單地離開歐盟,而是想要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英國將是歐盟的“好朋友和好鄰居”

梅表示,她希望英國在脫歐後成為一個“更公平、更安全、更團結、更外向性”的國家。

梅首次提到了“全球的英國”這一說法,她強調英國仍將是歐盟的“好朋友、好鄰居”。

不支持“拆散”歐盟

梅說,英國脫歐並不不會導致整個歐盟“更廣泛的瓦解”,而她一定會堅決抵制“拆散”歐盟。

不過,由於英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家,擁有獨特的歷史和政治文化,英國可能已經被視為一個“尷尬”的成員,脫歐是對歐盟的“僵化”做出的部分反應,梅說。

“不能半脫半不脫”

梅表示,脫歐後,英國仍然歡迎歐盟公民來到英國,並希望反過來也是如此。

但梅並不贊同英國保留部分歐盟成員國權利的說法,她堅持認為,“不能半脫半不脫”。

她想要的是,在英國恢複主權和自主決定權的基礎上,一種基於共同利益之上的“全新的、建設性的合作夥伴關系”。

梅確認說,最終的脫歐方案達成一致後,將提交英國議會進行投票。

談判“會很難”,但英國必須脫離單一市場

梅稱,英國與歐盟的談判將會很難,要最終達成一致,肯定會有妥協。

梅表示,希望與歐盟達成“大膽且富有野心的”貿易協議,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將保留單一市場成員國身份。“我們不尋求單一市場成員身份,但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接觸到單一市場,”梅說。

她表示,為了繼續保有進入單一市場的權利,英國或許可以“適當做些貢獻”。但她也表示,英國“每天都想歐盟支付大量資金”的日子將很快過去。

梅還表示,希望英國能夠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協議談判,當然也希望英國能與歐盟盡可能自由而“無摩擦地”進行跨境貿易。

梅認為,這並不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目標,她對此持有“開放態度”。

談及移民問題時,梅表示,英國向來是一個開放和寬容的國家,今後將繼續歡迎“聰明人和優秀人才”。但一旦移民率太高時,對開放邊境的支持便會“下降”。英國人民希望控制來自歐盟的移民數量,而她將完成這一目標。

如果兩年之後未能達成任何協議,英國會尋求某種過渡協議嗎?

梅表示,並不希望尋求“無限期的”過渡,因為這將使英國受制於歐盟,但她表示會有一些臨時協議,以盡可能地減少對經濟部門的影響。

“紀律很重要”

梅稱,談判中“紀律很重要”,稍有言辭不慎便可能會造成破壞性後果。

她嚴肅地表示,自己的工作是為英國謀取最好的交易,而不是成為“專欄的主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22

賈躍亭:將拿出價值上億期權現金,獎勵近300LeEco生態人才

據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個人官方微信上發布文章稱,LeEco(樂視)全球首推三維生態職級體系,價值億元獎勵首批生態人才。這批人才涉及近300人。

文章稱,樂視推出了全新的三維生態職級體系,為樂視員工提供了除常規的管理通道(M)、專業通道(P)以外的第三條職業發展通道——生態等級通道(Eco),為生態型人才提供專屬的職業發展空間。

其定義的生態人才為:在樂視這一段的職業履歷中,如果能夠涉足樂視生態子生態的七個產業,體驗不同的職能和分工,將成為一名複合型、多知識結構、不可被行業複制的人才,同時具備實戰經驗。生態型人才能夠受到的激勵、晉升以及培訓都有機會疊加。”

對於首批生態人才,賈躍亭稱:“拿出了樂視生態價值上億元的期權和現金作為獎勵。同時他們還會在今年上半年陸續享受到生態人才尊享體驗套餐、生態培訓、榮譽身份、在崗鍛煉等一系列待遇和資源。”

賈躍亭表示,在2015年,我們宣布了全球最為慷慨的人才激勵計劃,讓每個員工都成為樂視生態的合夥人;2016年,樂視生態進入第二階段,我們又開始思考如何創造一個全新的人才體系,並在2016年底真正開創和落地了全球首個生態人才職級體系。

據了解,從2016年10月起,樂視開啟了生態人才的評選,從30個部門6000位員工中選拔出近300位員工,成為首批生態人才。

按照樂視HR負責人曉琳的說法,樂視定義的“生態人才”是指,能夠涉足樂視生態子生態的七個產業,體驗不同的職能和分工,那麽他將成為一名複合型、多知識結構、不可被行業複制的人才,同時具備實戰經驗。

而據樂視網旗下官方微信“樂視HR”發布文章解釋稱:“每位生態人才將獲得上萬元的現金獎金,並將被授予價值幾十萬到幾百萬的期權,這些期權到IPO時價值將翻10倍,也就是價值幾百萬到幾千萬人民幣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15

微信後蘋果擬擴大封殺“打賞” 不關閉就得拿出30%分成

目前,中國信息平臺的“打賞”功能是免費使用的,它允許用戶通過轉賬的方式向其他的內容創作者進行“打賞”。但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公司已經裁定,現在“打賞”將像用戶購買的遊戲、音樂和視頻一樣,被視為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s),此舉將讓蘋果得以獲得30%的分成。

一些社交應用公司認為蘋果關閉打賞功能的策略是一種強迫手段。有兩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蘋果告訴他們,如果拒絕改變,則其應用的升級版本將不再可供用戶使用,甚至有可能被踢出應用商店。

其中一位高管抱怨稱,他公司的平臺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蘋果什麽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

這兩家應用開發商認為,打賞與購買歌曲或其他虛擬商品不同:打賞是出於自願,發生在用戶消費內容之後 ,因此不屬於銷售行為,而是表達欣賞的方式。

雖然這塊業務金額不大,但對蘋果來說頗為重要。蘋果在中國的收入正在下滑,其在中國的發展正處於關鍵時刻。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至9%;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下滑,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國本土品牌包攬。

與此同時,2016年中國成為蘋果應用商店的最大市場,收入超過美國市場。根據移動市場分析機構App Annie Ltd.的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消費者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消費額達到20億美元,創下歷年來單個市場的消費額之最。

因此,雖然蘋果希望利用應用商店多賺錢的意圖可以理解,但向應用平臺施加壓力可能會導致其疏遠大型中國企業,隔絕中國的iPhone用戶,並引起不必要的監管關註。

在此之前,就在今年4月19日,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被關閉。當天,微信在一則“遺憾通知”中稱,關閉的原因是受到蘋果公司IAP機制(in-App Purchase,應用內購)的影響,微信與蘋果方面經過“長期溝通協調”,最終選擇將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調整為通過二維碼方式轉賬。可就在幾個小時之後,微信方面“再次通知”,二維碼轉賬也被關閉。

據悉,除了微信之外,目前國內的新浪微博App、分答App、豆瓣App等都具備打賞功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09

“信用”紅利來了?螞蟻金服拿出1億元扶持信用生態創業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7/163657.shtml

“信用”紅利來了?螞蟻金服拿出1億元扶持信用生態創業者
i黑馬i黑馬

“信用”紅利來了?螞蟻金服拿出1億元扶持信用生態創業者

如今是:無共享,不時代!

如果你經常騎ofo,或許體驗過免押金騎行服務。這項服務已經在芝麻信用上線,覆蓋了10家共享單車公司。只要芝麻信用分滿足一定的標準(比如600分及以上),你就能在已開通服務的城市選擇該服務。

做攝影攝像、無人機等裝備租賃的內啥網,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這類裝備是高價值的,要租給用戶得要押金,而且押金還不能低,這就把很多人攔在門外。內啥網CEO楊威想到的辦法是接入芝麻信用體系,不同的分值減免相應的押金,降低門檻。目前,內啥網已經將信用借用的物品拓展至充電寶、雨傘以及玩具等品類。

用戶通過信用能夠享受的服務或許還有更多。近日,螞蟻金服生態共贏基金宣布重點關註信用生態創業領域,用開放共建生態,並設立1億元專項基金進行創業扶持。

在芝麻信用並肩計劃(STS)的信用創新項目評審大會上,40多家企業展示了自己是如何通過信用系統創新商業模式的。除了共享經濟領域,創業者也將目光放在了金融等領域。

“卡卡貸”是一款提供信用卡代償行業級解決方案的產品。據卡卡貸提供的數據,截止2017年4月,其單月為近14萬用戶發放貸款超10億,累計發放貸款超60億。對於想要維護良好信用卡還款記錄的用戶來說,卡卡貸能夠緩解其還款壓力,保護信用記錄。在卡卡貸總經理李海峰看來,通過與螞蟻金服的合作,用戶信用評估可用數據範圍獲得拓寬的同時,還能改善用戶體驗。

“白騎士“則是一家專註於為銀行、消費金融、P2P等客戶解決線上風險和欺詐問題的初創公司。白騎士使用風控“雙擎並行”模式,將專家經驗的規則引擎與大數據機器學習引擎相結合,共同輔助風險判斷。

據白騎士產品總監蔡棟棟介紹,白騎士與芝麻雲實驗室聯合建模搭建機器學習體系,通過挖掘大數據,打造了複雜關系網絡模型、資信數據模型、風險定價評估模型等。這些模型與專家規則引擎相融合,能夠更好地識別客戶。

“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則聯合芝麻信用與高校展開合作,共建學生信用體系。據馬上消費金融CTO蔣寧介紹,在高校公開學生的學籍檔案、在校表現等基礎信息的基礎上,馬上提供線上線下的消費金融場景采集學生數據並提供金融服務,建立學生信用體系的基礎數據。

作為合作方,芝麻信用會與馬上聯合進行數據建模,共建學生信用的基礎模型,體系成熟後,開放給使用這套模型的各合作方。

螞蟻金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