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輪融資將用於鋪設傳統渠道、擴大線下銷售,招募及引進更多產業人士的加入。
i黑馬 8月18日消息 今日,林依輪創辦的辣醬品牌“飯爺”宣布完成新一輪8300萬元融資,領投方來自HCapital,跟投方為四川泰和集團、合肥燕莊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青虹古義投資管理中心、上海場景派投資中心和個人投資者王恩傑、張華。
飯爺創始人林依輪表示:“飯爺從辣椒醬起步,未來將延伸到更多差異化、精品化調味品的大品類市場。”此輪融資將用於鋪設傳統渠道、擴大線下銷售,招募及引進更多產業人士的加入。
2016年4月,“飯爺”曾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匯源集團,朱新禮女兒朱聖琴親自操刀這一項目。另一位投資方芳晟投資,合夥人於明芳之前曾是百麗集團核心成員。而參與飯爺天使投資和A輪投資的機構包括策源創投、真格基金、芳晟基金、匯源集團,以及個人投資者韓仰、林依輪等。
據飯爺官方披露,飯爺於今年5月11日正式上線,兩天時間賣出了3萬瓶辣醬,兩個月時間線上銷售已過千萬。
林依輪作為演藝明星,自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以美食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現以來,已出版多本美食書籍,並於去年與優酷合作了美食節目《創食計》。林依輪現任世界中餐聯合會理事,曾是兩屆法國廚皇會五星金鉆獎得主。
定制服裝與傳統的成衣生產最大的差異在銷售和生產環節。
近日,男裝定制品牌LESS&MORE宣布完成1200萬元A輪融資,由傅盛、張泉靈創辦的紫牛基金領投,紫金匯創投跟投,林依輪個人參與了投資。去年12月,LESS&MORE曾宣布獲得8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聯科創盈。
創始人曹鵬是投行出身,畢業於美國常青藤聯盟賓夕法尼亞大學,曾就職於德意誌銀行和九鼎投資。曹鵬發現,國內的男裝定制市場兩極分化嚴重,要麽是價位幾百元的路邊裁縫店,要麽是動輒幾萬元的國際大牌。
2015年6月,曹鵬創辦LESS&MORE品牌,專註英國傳統手工西裝定制,LESS&MORE瞄準的是單價數千元的西裝,填補了中產階層消費的市場空缺。目前LESS&MORE在北京、天津、深圳、西安等 7 個城市設立體驗旗艦店。
在西裝定制的場景里,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官方網站下單預約,房車直接上門量體裁衣,而後的每一個裁減流程都可以通過手機察看。但定制服裝的信息化並不是個簡單的過程。除了需要在工廠安裝信息化設備,還需要和每個工位上的裁縫溝通,教他們使用設備並習慣於在每做完一道工序後用電子設備記錄下來。很多裁縫一輩子都按著他們的老規矩做衣服,相比起來年輕一些的裁縫更容易接受這種新的生產方式。
LESS&MORE參股了天津的一家手工定制生產線,平臺所有的訂單都由這家工廠生產,該廠曾為 Armani 等國際大牌生產定制服裝。而面料上則與傑尼亞、世佳寶、HOLLAND & SHERRY、VBC等合作。
定制服裝與傳統的成衣生產最大的差異在銷售和生產環節。定制西服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服裝生產,避免了龐大的庫存,加上是預付款,還能形成良好的現金流。
但定制的生產效率不高,LESS & MORE的每套男裝60%以上的工藝由裁縫全手工縫制完成。工廠里的裁縫,每人每天只能做三件衣服。做一件襯衫需要7天,一套西裝需要20天。
LESS&MORE的獲客也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主要來自大眾點評、垂直網站以及各類男性生活方式公眾號投放;線下則主要通過婚博會等平臺。據曹鵬透露,LESS&MORE的獲客成本平均每人不到200元。
據曹鵬透露,LESS&MORE的複購率達到了29.4%,還獲得了許多大咖的認可,包括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著名主持人蔣昌建等都是他的客戶,名星林依輪還以個人名義參與了投資。目前LESS&MORE的年銷售額達到兩千萬,整體以及各個城市都處於盈利狀態。
獲得紫牛基金領投的本輪投資後,LESS&MORE將繼續擴展線下門店,覆蓋更多大城市。此外LESS&MORE也將從內容方面入手,通過推薦男士服裝搭配,給中國男士提供整套的形象提升解決方案。
曾寶儀、蔡瀾、沈星等明星出現在攜程推出獨立餐飲品牌“攜程美食林”( Ctrip Gourmet List)發布會現場,此舉標誌著攜程進軍旅行餐飲信息服務行業,旨在將旅遊的“吃住行遊購娛”所有產業鏈打通。
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攜程美食林”致力於為中國旅客推薦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特色餐飲,這個平臺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將幫助用戶更快、更好地決策。而蔡瀾、黃磊、林依輪、高曉松、沈星等都成為了“攜程美食林”理事會成員。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於攜程而言,進軍餐飲業務不僅僅是補全餐飲業務,更重要的是通過“吃”這個高頻率的必要消費行為,吸引更多遊客使用攜程軟件,增加客戶粘性,獲得大量客流。
消費升級 進軍餐飲業務
隨著國人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加速,攜程發現,在旅行中,人們對於交通、住宿、行程等常規性項目的消費需求已經降至整體消費需求的50%左右,而包括餐飲、購物、當地玩樂的消費需求則上漲了近20個百分點,其中,由以餐飲消費的需求增長最為顯著。
“我們做過調查,現在所有的遊客中超過90%的人認為餐飲是旅遊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80%的人覺得決策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推出一種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旅行的美食榜單,能夠把我們整個旅行的體驗以及餐飲做到提升整個旅行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用這樣的一種態度去把它做好。”梁建章表示。
和10年前人人吃團隊餐相比,自由行、定制遊的快速普及,讓旅客對於旅行餐飲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近日,攜程美食林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有91%的受訪者認為享受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希望能在時間有限的行程盡可能多地品嘗當地正宗的餐飲美食。
相對的,在調研過程中,有近8成的人認為,簡單、快捷地發現目的地的特色美食目前仍比較困難。一般而言,旅客獲取當地美食信息的途徑不外乎朋友推薦、查閱攻略和搜索當地生活類網站,但這三種模式都各有局限,很難滿足所有人對旅行美食的全部要求。
“攜程美食林”CEO李文表示,良好的用餐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美食與美景、與當地人文、與歷史底蘊的相互交融,才是旅行美食應有的獨特體驗。”
“攜程美食林”圍繞15,000名美食獵人、500名專業評委、17位理事會成員、編輯團隊若幹,這4個層級所搭建起來的餐館評審及推薦機制。目前,“攜程美食林”榜單已經覆蓋全球34個熱門旅行目的地,超過1200家餐廳。
“攜程美食林”的榜單接受所有用戶的公開質詢,“一旦查實用戶反饋的問題屬實,上榜餐廳就會面臨降級甚至摘牌的風險。”李文指出。
美食背後的引流策略
李文透露,“攜程美食林”暫時並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希望提升服務。
“旅遊是由‘吃住行遊購娛’組成的,在住宿和旅行交通、購物等方面,攜程都做了布局,但一直缺乏餐飲板塊,此番其開設美食業務,也是補全旅遊出行的整體產業鏈。”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而最為關鍵的是,攜程推出美食板塊,在業界看來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策略。
“旅遊分為行前、行中和行後,預定機票和酒店等屬於‘行前’,而反饋和攻略撰寫等屬於‘行後’,攜程開設美食業務後,可以在旅遊的‘行中’吸引客戶,因為餐飲的需求是旅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旦開設餐飲業務則可以極大地增加客戶粘性,相當於一個高頻率的流量入口,這對於攜程整體的業務和客戶聚集有很大意義。所以攜程並沒有給該板塊定盈利指標,其實美食板塊相當於一個客流入口,可以爭奪到客源並且提升客戶粘性、app打開率等,這些都非常有利於攜程發展,還可以收集更多旅遊大數據,挖掘更多商業價值。”趙煥焱分析。
附“攜程美食林”理事會成員:
您可以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瀏覽更多精彩!還可以在留言區和提問區和一財資深記者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