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尊重不同個體 羅氏給員工最大決策權 職場公民》這裡,沒有工作守則、不必事事回報

2016-02-22  TWM

從萊茵河畔的小肥皂廠,到全球第三大製藥商,羅氏深信,負責的經營態度,是企業得以永續發展的不變鐵律。但對內,羅氏鼓勵員工展現差異,因為挑戰未知領域的熱情,是企業前進的動力。

緊鄰著萊茵河岸的羅氏藥廠總部「二十一號大樓」(Building 21),除了長方形排列的玻璃窗,找不到其他裝飾。同一條街上距離不到一百公尺,就是去年剛完工、建物高度傲視全瑞士的羅氏辦公中心;相形之下,二十一號大樓只像是一片陰影。

這棟八十年前落成的三層樓建築,至今仍扮演羅氏這個全球第三大製藥廠的神經中樞。在它白色的屋頂下,有每一位董事會成員的辦公室;每一項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都在這裡做決定。

穿過玄關,是一條有如醫院病房的白色長廊,留著一頭金色長髮的羅氏歷史文獻館館長比爾利(Alexander Bieri),就站在走廊的另一頭,「這棟建築,代表羅氏的傳統。而羅氏今天的面貌,都源自於創辦人的家族價值(family values)。」他說。

一八九六年,霍夫曼.拉羅區(Fritz Hoffmann-La Roche)以他的姓氏Roche,為他所經營的企業命名。當時,羅氏只是一家以肥皂為主力商品的小工廠,「尊重不同個體」、「責任」,卻已經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經營守則。

「十九世紀的瑞士,是個非常分歧且脆弱的國家,所以瑞士沒有發展出中央集權,而是強調分權與制衡。這樣的歷史背景,直接影響了羅氏『尊重不同個體』的企業文化。」比爾利說,「請跟我來吧,讓我告訴你一個好故事。」搭乘貨梯前往地下室,穿過另一條天花板只有兩公尺高的白色走廊,打開密碼鎖,眼前出現的是一座近似小型圖書館的檔案室。比爾利俐落地從牆邊的鐵櫃搬出一本精裝相簿,指著一張黑白照裡、站在日本街頭的西方女性,「她是凱勒(Alice Keller),羅氏最優秀的經理人之一。」他說。

打破傳統雇用未婚女性,讓她,成為日本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五年,羅氏破天荒地延攬了擁有巴賽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凱勒。這段雇傭關係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在當年的瑞士,婦女若有意就業,必須先取得丈夫簽名同意;而凱勒當時未婚,按理不能被企業合法雇用。「顯然,羅氏的管理階層不太在意這項規定;他們重視的是凱勒的能力,而不是她與其他人一不一樣。」比爾利說。

凱勒進入羅氏後隔年,就被派往日本擔任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九年,更成為羅氏成立以來第一位女性資深主管,「凱勒認為,只有你對工作懷有本質上的熱情與信仰,才能成功銷售,並在面對危機時做出正確決定。直到現在,這依舊深深影響羅氏的經營理念。」尊重不同個體,也意味著企業願意留給員工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不會限制任何職涯的可能性。「你知道嗎?我剛進羅氏時,負責的工作也是基因與癌症治療;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對檔案文獻充滿熱情,主動要求轉換跑道,也獲得同意。我只能說,一切都太美妙了。」比爾利說。

「轉換跑道,在羅氏是很常見的。當然,變化不一定成功;一個人離開熟悉的位置,短期生產力當然會下降;但是只要員工提出合理要求,通常能獲得充分支援,因為羅氏樂見每個人發展不同的潛能。」羅氏媒體關係主管杜南(Nicolas Dunant)說:「羅氏傾向長遠思考,畢竟研發每一款新藥,也都是超過十年的漫長歷程。」杜南解釋,由於生技製藥產業講究自主性與延續性,在羅氏工作並沒有太多的細節管理,「你不必對主管回報每一件小事。

因為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羅氏盡量把決策權力交給基層員工。」位於二十一號大樓角落的幹細胞研究室,每次進出都必須消毒雙手,並且換上無塵衣與鞋套,約五十坪大的實驗室裡,培養著取自不同器官的幹細胞。研究員必須仔細照顧在近似人體環境中生長的細胞,隨時觀察,並剔除細胞自我分化增生的部分。

「基本上,每個人為自己的樣本負責,這裡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或工作守則。若你不是頂尖的科學家,或並未對研究充滿熱忱,是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的。」研究團隊主任葛拉夫(Martin Graf)說,「即使是耶誕假期,我們也不可能放著保溫櫃裡的細胞不管,就像照顧嬰兒一樣。」企業裡的成員有充分機會探索自我、擁有較多的決定權,這一點,很有瑞士風格;但該承擔的責任也少不了。「羅氏的員工,絕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遭到淘汰;但也有一些不能妥協的價值必須遵守,例如責任、誠實、熱情。」杜南說。

「惟有用對股東、社會、環境負責任的態度經營事業,才有可能成功。」這段話,是羅氏集團網站首頁的企業精神。羅氏確實也自○九年起,連續七年被「道瓊永續指數」(DJSI)評為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第一名。企業除了策畫各項慈善活動外,也鼓勵員工主動加入,○三年起每年舉行的「羅氏兒童遊行」(children’s walk),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策畫全球創意募款活動,讓員工,為美好事情一起努力兒童遊行最初目的,是為了馬拉威愛滋兒童募款。但過去十三年來,已成為全球羅氏分公司的重要年度計畫,除了固定的健走活動,全球各地的羅氏員工,自行以創意策畫公益募款活動,羅氏總公司最終再挹注相同金額的捐款,所得可用來幫助馬拉威兒童或當地社區。

例如台灣羅氏在一五年就捐助五十九萬元、約一半兒童健走捐款,協助台灣愛滋基金會。

「公益活動不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更認為這對員工而言,是滋養個人生命的珍貴經驗。當你知道在日常工作之外,還能與同事一起支持需要協助的人與事,人生將更為豐富。」杜南說,「當所有人聚在一起,一同為一件美好的事而努力,是最直接讓人感到『身為共同體』一分子的方式。」它孕育3座諾貝爾獎,腫瘤藥研發領先全球羅氏藥廠在腫瘤藥的研發領先全球,旗下研究室曾拿下3座諾貝爾獎,主要的兩大核心業務為藥品和診斷。

過去15年間,羅氏購併近20家相關藥廠,使羅氏成為全球最大的生化科技公司,擁有在癌症、免疫、感染性疾病、眼科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領域的獨特藥品。其中,乳癌用藥賀癌平(Herceptin)、大腸直腸癌用藥癌思停(Avastin)等藥物,皆為全球暢銷的抗癌用藥。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6

“爸氣”購房:40%爸爸擁有絕對購房決策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366

據“麥田房產”統計數據分析,實際購房中,40%的爸爸有絕對的購房決策權,同時,各年齡段爸爸的表現有所差異:“60後爸爸”最樂於與家庭成員協商,成為“最民主爸爸”;“70後爸爸”自己決策比例更高,為“最權威爸爸”;“80後爸爸”與家庭成員協商的占比也較高,為“最暖心爸爸”;在“90後爸爸”中,聽取父母意見的占比最高,為“最聽話爸爸”。

2016年7月16日,南京江北新區一處樓盤舉行小型投資分享會。據一項調查顯示,40%爸爸擁有絕對購房決策權。(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

爸爸作為一個重要的家庭角色,背負著 “頂梁柱”的重任,而當70後被戲謔為老年人,當90後逐漸為人父,傳統認知的烙印與新時代的趨勢碰撞,爸爸已經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社會族群。那麽,爸爸們在購房的選擇與行為上,有什麽不一樣呢?

爸爸們的居住現狀:63%有自有住房,46%近期有再購計劃

據“麥田房產”調查數據分析,37.5%左右的爸爸表示目前沒有自有住房,44.0%有1套住房,18.5%有2套或以上住房。只有24.1%的爸爸對現有居住條件滿意或非常滿意,80後、90後的年輕爸爸滿意指數則相對更低。45.7%則表示近期有購房計劃,10.4%表示有購房需求但會觀望,不會馬上出手。 也有37.9%左右的爸爸表示,首付與月供壓力,是其短期不會購房的核心原因。

“麥田房產”分析,政策對爸爸群體購房意願的影響相對較小,這主要是爸爸們的家庭住房剛性需求使然,30.1%的爸爸表示購房是為了滿足基本居住,7.0%則是為了給父母或子女住,僅10.4%左右是出於投資的考慮。

爸爸們的理想型:兼具位置、戶型與配套的 500-800萬房產最受青睞。

據“麥田房產”調查數據分析,北京地區42.2%的爸爸表示自己理想的房子價格在5-10萬/平米,面積在90-120平米,總價集中在500-800萬/套。而不同年齡時代的爸爸,在期待住房的選擇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70後爸爸更傾向大戶型,青睞120平以上住房的70後占到總體大戶型“傾慕者”的32.9%。60後中有33.1%的爸爸則表示會選擇60平以下小戶型。

“麥田房產”分析,人生階段對經濟實力、家庭角色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與購房需要密不可分,60後爸爸很多子女已長大,或者已是爺爺奶奶,居住人口減少,對大房子的渴求已沒那麽熱烈;而70後恰好相反,人生的上升階段和家庭人口的增加,對大戶型有實際需要。

爸爸們的選擇:商業貸款800萬以內,配套齊全

據“麥田房產”統計數據分析,實際購房中,40%的爸爸有絕對的購房決策權,同時,各年齡段爸爸的表現有所差異:“60後爸爸”最樂於與家庭成員協商,成為“最民主爸爸”;“70後爸爸”自己決策比例更高,為“最權威爸爸”;“80後爸爸”與家庭成員協商的占比也較高,為“最暖心爸爸”;在“90後爸爸”中,聽取父母意見的占比最高,為“最聽話爸爸”。

同時,52.1%的爸爸會選擇商業貸款,總價800萬以內的房產占主流。“60後爸爸”購買1200萬以上豪宅的占比最高,“最土豪”。而“70後爸爸”購房總價超過500萬的占比最高,整體經濟實力最佳。“80後、90後爸爸”則對於低總價類住房的需求更大。

爸爸們的購房差異:四代爸爸的差異大,90後購房優勝力突出

據“麥田房產”統計數據分析,“80後爸爸”關註地理位置、價格與戶型。“90後爸爸”往往更傾向於便利的交通、商業設施和教育機構等要素。“70後爸爸”則更關註周邊環境,居住的健康及安全性。

在配套設施方面,“80後爸爸”在選擇住房時,子女和老人是他們的心系所在,既要考慮子女的日後入學問題,同時要考慮老人就醫方面,周圍是否有學校和醫院,變得格外重要。“90後爸爸”則對於商圈周圍的住宅情有獨鐘,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商業設施,更能滿足“90後爸爸”的需求。“70後爸爸”,更傾向於自然環境優越的社區,比如容積率低、綠化率高,相對安靜的高端樓盤。“60後爸爸”則希望未來的住房能更讓他們享受到愜意的退休時光,除了對醫療設施有較高要求外,如果周邊能有公園或體育場館,“60後爸爸”的幸福指數將會大大提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83

不同權保障管理層決策權

1 : GS(14)@2017-12-26 14:07:18

【明報專訊】隨着證監會及政府表態首肯,香港市場容許同股不同權塵埃落定,現存的變數主要包括港交所明年就符合新經濟定義將發的指引、日落條款應用,以及明年上半年是否先接受預先有條件式的申請。

港交所未就新經濟落下嚴謹定義,申請是否符合獲得同股不同權資格將由上市委員會把關,明年的指引信中或會更具體說明,但交易所已明言這並非劃線測試。港交所發表的諮詢總結中,提到的日落條款不設時限,避免不敵美國市場,但亦有意見認為應給予10年時限特權,會更有效保障投資者。

港交所有意預先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申請

由於細則修改需時,預計明年3月就上市規則作諮詢,程序上最快亦需要6月底才可以正式接受申請,港交所有意更早、於1至2月份起接受「有條件申請」,意味同股不同權公司可加快於年內上市。

香港市場就同股不同權爭抝多年,主要圍繞新科技股及外國興起的合伙人制公司進行,原因是顧及到該等公司經過多輪上市前融資,致創辦人股東及管理層股權大幅攤薄,因此以「同股不同權」框架保障決策權。這與香港市場30多年前爆出英資及華資爭相發行B股保障大股東「話事權」事件,觸發投資市場恐慌,最終為確保對股東公平而落實同股同權至今,已南轅北轍。時移世易,新經濟當道下香港推動「同股不同權」,以確保市場競爭力,變成不可逆轉,唯有在保障投資者方面尋求平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81&issue=20171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