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家言 李國寶:當年好多人搵着數

2008-08-11  AppleDaily

曾任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20年之久的立法會(金融界)議員李國寶,評價98年政府入市殺鱷,是前特首董建華任內,最值得稱許的行動。

對於現時美國監管機構,救市干預層出不窮,當年卻狠批本港入市,他憤憤不平說:「你可以話李國寶講嘅,啲美國佬係double standards(雙重標準)。」

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是財爺行使動用外匯基金權力時,最重要諮詢對象。身兼東亞銀行(023)主席兼行政總裁的李國寶,接受訪問時指,依稀記得十年前的8月14日,「晏晝兩點幾三點鐘,任生(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請晒我哋(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去金管局,話有要事傾。」

等任總兩小時唔准開電話

結果,他一等就兩個多小時,「放我哋喺間房度,唔准開電話,又唔畀我走……」直至收市後,任志剛終於露面,通知各成員並解釋政府動用外匯基金入市的原由。

官鱷決戰曾惹來本地及海外不少劣評,李國寶卻充份肯定。他說批評者不乏既得利益團體,「當年好多人take咗advantage(搵着數),尤其係唔少外資行」。政府入市獲勝,他覺得幸運因素佔三、四成,但政府決心及調撥資源亦很重要。

對於當年成功勸說董特首拍板入市的前財爺曾蔭權及任志剛,李國寶亦認為功不可沒,國際炒家雙邊操控,已接近摧毀香港經濟,「越遲(入市)越弊」。他又透露,政府行動前數星期,已私下跟曾蔭權及任總進言獻策,「如果政府唔做啲嘢(干預),香港會好大問題」。

歷史雖然經常重演,但他相信本港已回歸中國,在內地經濟強勁增長的後盾下,港滙被狙擊的金融危機,重演機會較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

鱷兄: 李國寶事件之我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394


我很欣賞梁先生願意站出來,這世界上助紂為虐的人多,肯為股東利益發聲的少。可是,這次我想為李國寶說句好話,他明顯是失言,但我不認為發債損害股東權益。

首先看看蘇偉文和David Webb的評論。『蘇偉文認為,李國寶犯了「專業傲慢」錯誤,未有運用專業知識好好向股東解釋,反而引起誤解。』言下之意,他覺得梁先生是誤解了,李國寶 是錯在沒有好好向股東解釋,而不是發債。David Webb批評,李氏言論不尊重股東,他批評的是李國寶的態度,而不是發債問題。

有報章以為,股東會議決發行混合債券,某程度上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東亞發債是不需要經過股東大會議決,混合債券是已經發行,並在新加坡掛牌上市,要議決的 是發行替代優先股。替代優先股是發生替代事件時發行,用來取代原有的混合債券,如果發行替代優先股不獲股東批准,東亞會贖回債券,贖回金額相等於本金的 101%。由此猜測,東亞是一早認定議案必定獲得通過,股東特別大會只是例行公事,所以在未開股東會前就發行混合債券,較理想的做法是先待股東會通過才發 行。

事後,李民橋嘗試打圓場,「小股東若認為固定票面年息達8.5厘的票據吸引,可通過二手市場購入債務;他補充,昨日李國寶講話的意思,其實是想表達小股東 若不喜歡議案,可賣掉股票,轉為購入東亞混合一級資本工具,投資者無論持有東亞股份或債務,集團均表歡迎。」如果他真心歡迎小股東購入東亞債務,希望他以 後留在香港發債。

梁先生認為發債損害股東權益,很大程度上是覺得年息8.5厘定價過高。我沒有各種債券息率資料作比較,不清楚市價,可能他聽得太多零利率的新聞,又見年息 8.5厘高於樓按利率,所以有此質疑。可是企債的風險較高,息率應較國債高,加上無抵押(樓按是屬於有抵押貸款),年期長達50年也需要付出較高利率,而 且有個贖回條款,這個也需計算。這個混合債券並非傳統債券,雖然沒有迷你債券那麼複雜,但它結構上並不簡單,很多細節我也未能理解,例如替代優先股與 Innovate優先股的差異我就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東亞清盤,優先股申索權排得很後。

債券高息並非必然,如果東亞將來財政欠佳,是可以拖數的。

強制遞延利息:倘於任何利息記錄日期,本行之可分派溢利不等於或不高於有關利息支付日期擬定支付之利息以及同日就與票據享有或表示享有同等地位之任何責任 將予支付之所有其他款項,除非獲金管局另行許可,否則本行須將票據應付利息降至可與於同日就與票據享有或表示享有同等地位之責任將予支付之所有其他款項按 比例支付的金額,但不得超過可分派溢利之相關金額。

選擇性遞延利息:倘於利息支付日期前12個曆月並無就本行任何類別股本宣派或派付任何股息,本行可選擇支付當日到期支付之票據利息,但未能支付有關利息並不構成本行之違約。


「東亞副行政總裁李繼昌補充,該行發行票據集資後,經掉期安排已將固定息率資金轉為浮息,東亞實際支付利息僅約5厘。」從這個安排可見,市場是預期低利率是暫時性,利率長期會回升,東亞短期利息僅約5厘,那麼預期長期利率會高於8.5厘補回差額。

梁先生認為應該供股代替發債集資,這個我不認同,供股表面上不用付息,但會產生攤薄效應,令每股收益減少,對股東不利,而讀過finance應當知道,供 股的資金成本其實比借錢高,發債集資是勝於供股,匯控供股是迫不得已之舉。供股之所謂公平,是相對於以大折讓價向某些人配股。

梁先生質疑「其間東亞承諾派息率為60%,息率過高,他質疑全球退市下集團盈利前景。」這個派息是派給股東,東亞有一個既定的派息政策,東亞的原意應該是 想表達不會因發債而改變派息政策。這個問題其實是公司賺到錢後,應該派息給股東還是應該保留作發展之用,每人意向不同,現在派高息有人不滿意,我覺得要求 減派息李國寶很為難。


延伸閱讀:

棄供股 發高息債惹不滿 李國寶與小股東開火「唔鍾意可沽東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140

李國寶舌戰小股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2

李國寶犯眾憎 惹國浩狙擊

2010-06-10  NM





來自馬來西亞的過江龍國浩集團, 前週突然再增持東亞銀行股權,殺了李國寶家族一個措手不及!

東亞銀行收購戰,由去年國浩三度增持,令持股量直逼第一大股東西班牙財團 Criteria而掀開序幕;然而李氏在去年底及時「班馬」配股,將國浩股權攤薄,戰情才暫時平息。不過,據可靠消息透露,這幾個月來,隨着國浩的同鄉星 展銀行,以及一個內地財團,對東亞都虎視眈眈,並計劃向部分現有股東「敲門」求售;多方聯手下,國浩這場收購戰未必打唔成。而去年與兩名兒子共拿近八千萬 酬金、與銀行盈利不成比例的李國寶,已然犯眾憎,分分鐘被擯出局。

國浩集團是於上月二十五日,以平均每股二十六元,進一步增持東亞銀行二 百五十萬股,持股量增至百分之九點一;而當前東亞銀行最大股東為西班牙銀行Criteria,持股約百分之十五,雙方差距百分之六。

Criteria 是李國寶引入的策略性股東。東亞管理層李國寶家族與國浩集團的收購攻防戰,於半年前進入直路。據可靠消息透露,由去年一月開始三度增持東亞的國浩,原來去 年十一月已成立了一支收購團隊,密謀行事。當時國浩已持有東亞百分之八點零一,較Criteria只相差百分之一點零三,所涉資金只要四億多元,大有一躍 而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勢。持股只百分之二的李國寶,見未必能說服李氏家族成員大舉增持,以捍衞控股權,遂於去年底迅速找到Criteria及日本三井住友銀 行注資。當時東亞以每股三十元配售的一點六億股,讓三井銀行持股百分之四,成為新股東,而Criteria持股更增至接近百分之十五,拋離被攤薄股份至百 分之七點六五的國浩集團,暫時化解危機。

國浩主席郭令燦(左) 及胞弟國浩行政總裁郭令海(右)自去年一月起,在市場趁低逐少吸納東亞股份,至今持股百分之九點一二,似有所部署。

冀股東會再「搞事」

國 浩在這幾個月,表面不動聲色,偃旗息鼓,其實暗中亦醞釀動作。先是今年二月略為增持一百萬股,令持股量提升至百分之八,再而想於今年四月的東亞股東會「搞 事」。與國浩曾有生意往來,關係密切的爪哇控股公司秘書郭兆文,去年四月曾被神秘小股東推舉,擔任東亞獨立非執董一職,後來鎩羽而歸。今年四月的股東會他 亦想再「踩場」,據卓佳過戶處登記,本來無持股的郭兆文,今年三月尾股東會前,突然購入十股東亞。據知他想推舉國浩集團主席郭令燦或行政總裁郭令海入局。 「不過最後呢個計劃擱置咗,因為計過數,國浩無信心會夠票通過動議。」一名接近國浩人士說。

另外,星展銀行此時對東亞亦有興趣。星展現時在 內地有八間分行及七間支行,遠遠不及東亞銀行在內地有七十八間分行的「陣勢」。而○七年透過旗下豐隆銀行,投得四川成都商業銀行兩成股權的國浩,在內地聲 勢更弱,更加覬覦東亞的內地分行網絡。一名消息人士指出:「星展和國浩不排除合作,聯手收購東亞。」國浩與星展早有淵源,○一年國浩以總代價四百四十三億 元,相當於市價與賬面值比率三點五三倍,出售道亨銀行予星展香港。當時國浩持有道亨逾七成股權,因而一舉套現超過三百億元,令金融界人士津津樂道,而國浩 與星展亦維持着友好關係。

與此同時,一個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有業務的內地金融集團,在今年二月亦接觸國浩身邊人士,了解東亞收購戰況及聯手 收購的可能性。該集團有中資背景,有助國浩向東亞第三大股東——中銀香港埋身。

中銀「埋身」目標

中銀香港在○七年十一月,以 每股五十一元,購入百分之四點九東亞股權。當時市場估計中銀對東亞甚有興趣,而李國寶亦聲言中銀會增持,支持東亞。但入股一個月後,中銀已聲明無計劃增持 股份,而這批股份已隨東亞近年股價低殘而大幅減值撥備。去年十二月東亞再找投資者入股,中銀並無出手。由於中銀對該批股份從未表態,故接近國浩消息人士 指,中銀會是國浩第一個「埋身」目標,「已有人向替中銀持有股份嘅UBS打聽。以東亞現時市賬率一點四倍計,屬偏低,合理應兩倍之上,即出價可達到四十元 以上。」

去年底入股東亞的三井銀行,入股價為三十元,以商業考慮只要出價合理亦會善價而沽。兩者加上國浩持股便接近百分之十八,已超逾最大 股東Criteria。

去年六月,即東亞股東會後不到兩個月,Criteria與東亞簽訂策略投資協議,承諾會通過機構投資者配售股份,而 且不會配售予單一大股東,協議擺明車馬衝着國浩而來。但若果Criteria持股減至少於半成,則這個協議便會自動失效。

大股東自身難保

要 訂立這類協議,代表Criteria與東亞李國寶的關係似乎相當脆弱。Criteria的母公司La Caixa,是西班牙第三大儲蓄銀行,但去年就壞賬的撇賬已達十六億七千萬歐羅(一百五十五億港元),比全年純利還要高。而呆壞賬撥備亦比○八年高百分之 一百二十七,可見其信貸組合風險極高。加上西班牙央行提出新的資本與財務要求,所有西班牙銀行亦要加速認定壞賬可能帶來的損失。La Caixa的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只得百分之八點七,比去年頭滙控世紀供股前的百分之十點三還要低。各個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及惠譽亦對其展望列為負面; 上月底,Criteria的母公司La Caixa宣布已與規模較小的Caixa Girona銀行進入併購談判階段。

面對資產貶值、融資 成本上升、撇賬增多、及併購銀行需要資金,La Caixa最大可能的動作就是出售投資,因此不排除與國浩達成協議;當國浩提出收購東亞時,它趁機在市場配售股權至不足百分之五,然後接受收購,屆時國浩 就可控制全局,將李國寶擯出局。

國浩集團在○一年,將道亨銀行以天價售予新加坡發展銀行DBS(星展香港),套現超過三百億,所得資金一直 苦無出路,現終於出手。圖左至右為前DBS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彭奕偉、國浩行政總裁郭令海(郭令燦弟弟)及前DBS總裁戴國良。

李氏股權大分 散

創辦東亞銀行的李氏家族,總共持股約百分之十五,但董事局內五位李家核心成員,合共只持有百分之七點九,其中主席李國寶個人持股百分之二 點六八。由於李氏支族繁多,股權極其分散,未必一條心。

加上李國寶近年在公、私,以至董事袍金及東亞企業管治等問題上,都不斷被人詬病,惹 來李氏家族及持有東亞的基金不滿。李國寶於○九年的酬金高達五千七百多萬元,與規模、盈利高出廿倍的滙豐銀行作比較,滙豐行政總裁也只有四千多萬元薪金而 已。而於○八年金融海嘯期間,東亞盈利大幅倒退九成九之時,李國寶薪酬仍高逾三千三百多萬元,惹來一眾小股東連環炮轟。

快將七十歲退休的李 國寶,早已把東亞銀行當是自己的家族生意,一人身兼主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職位。而董事局內亦只有他唯一一位執行董事,其他全是非執董或獨立非執董。去 年四月他更擢升長子李民橋及次子李民斌當副行政總裁,兩人薪酬各逾一千萬元,「一家三口」在東亞的薪酬達八千多萬元。李民橋(Adrian)及李民斌 (Brian)在銀行界被戲稱為「A君B君」,三十六歲的李民橋負責香港業務,三十五歲的李民斌則負責中國及國際業務。他們的最新搞作,莫過於度出近期東 亞的宣傳攻勢,以《媽媽的老火湯》及《爸爸的睡前故事》為廣告,在中環、尖沙嘴等地派老火湯給路人,反映銀行的關心及支持。

管理層犯眾憎

近 年來東亞管治上亦壞消息頻生。○七年五月,身為道瓊斯董事的李國寶,捲入新聞集團部署收購道瓊斯的內幕交易案,最終要以八百一十萬美元(約六千三百一十八 萬港元)予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那時已開始令人質疑李國寶誠信。○八年下半年更是東亞的災難,先是八月,東亞為所持債務抵押債券(CDO)及結構投資工具 (SIV)作撥備和撇賬,造成七年來首次純利倒退五成二;九月又爆出交易員虛報九千三百萬假賬從中獲利;繼而出現客戶恐慌大擠提,一日被提款二十億元;十 月更發出歷史性盈警,共錄得三十五億損失。其後至○九年十月東亞保險庫遭南美籍男子以螺絲批撬開,盜取過千萬財物。及至十二月股東特別大會上,有小股東表 示不滿東亞以高息發行票據有損股東利益,對此李國寶竟沉不住氣,以「唔鍾意可以賣走東亞股票」作鬥氣反擊。

按現時形勢,李氏時時要搵外援, 處處捱打狀態,而國浩則進可攻下東亞,退亦可放股賺上一大筆,故可以消耗戰慢慢鬥。對於東亞被瓜分及李氏被擯出董事局的可能性,摩根大通分析員剖析:「若 歐洲局勢持續變壞,壞到去Criteria不得不出售東亞去自保的地步,Criteria減持股權的機會便大增。

「李家現階段其實並不傾向 出售,只是在政府和股東都同時向李家施壓之下,出售也不無可能。近二十年來家族銀行最終出售收場嘅例子太多,好似浙一、道亨、永隆等等,始終一買一賣,到 頭來都係睇買家出個價啱唔啱o架啫!」

盈利低薪酬高

*以本週二收市價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71

福特六和總裁 李國寶 贏回榮光

2011-2-10  TNM




福特曾是台灣市占率第一的國產車品牌,明星車款還要塞紅包才能買得到,1997年,台灣新引進歐規Mondeo車款,變速器水土不服,加上危機處理失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市占率從輝煌時期4成跌到不剩1成。

在福特任職20多年的李國寶,前年底銜命來台,先加強客戶服務,今年初又積極爭取在台灣推出亞洲第一輛全新改款的Mondeo,試圖把失去的版圖慢慢拚回光榮年代。

廣告上播放老鷹強而有力飛翔,港裔李國寶卻吃力的用國語一字字說著:「福特六和為了實踐深耕台灣的決心,推出亞洲首部搭載最新節能技術EcoBoost引擎車款的Mondeo,必定能帶給台灣消費者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引擎新術 攻台市場

美國福特總公司二○○八年正式宣布研發出新一代引擎EcoBoost,這種引擎的動力比傳統引擎馬力提升一成五,也較同型車款省油三成,從二○○九年開 始,福特才把新引擎量產在歐美的高級車款上,李國寶很自豪地說:「福特在許多亞洲國家都有設廠,選擇台灣作為第一個置入新技術的國家,代表對台灣市場重 視。」

福特的經銷商億和批售經理陳明雄說:「我賣福特的車子十多年,看著福特從全盛時期買車要塞紅包給業務員才能搶到車,到低價促銷才能出清車的艱困時期,今年 剛推出的Mondeo,最頂級款的價格不到一百一十五萬元,二千三百西西的每公升平均油耗十五.三公里,都比同級車具有優勢,才十天就接到七張訂單!」

福特汽車來台設廠已三十九年,從早年的明星車款「跑天下」到之後的「全壘打」,在一九九○年代初期達到全盛時期,由美艷女星崔苔菁代言的「天王星」 「TX5」到以張學友歌曲〈你愛她〉同名的車款「LIATA」為止,福特在台灣國產車的市占率一直保持第一,當時福特的經銷商全台灣有三十多家,裕隆、 TOYOTA、Honda都不是對手。

福特六和小檔案

全世界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成立於1903年,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市,工廠分布在全世界26個國家,福特汽車在1972年看好台灣汽車消費市場,選定位在中壢的六和汽車公司簽署合資協定,成立「福特六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973年福特六和推出了首部國產轎車「跑天下」(Cortina),次年2月並相繼推出商用車「利大」(Fiera),奠定了福特六和在台灣以轎車及商 用車並進的發展路線。80、90年代,福特陸續推出「嘉年華」「天王星」「你愛她」等明星車款,市占率遙遙領先其他國產品牌;一直到1997 年,Mondeo變速箱問題不斷,從第一名掉到第四名,直到2001年,福特率先推出國產休旅車ESCAPE,業績回升,目前在台灣車市市占率約1成。

出槌車型改款搶灘

諷刺的是,讓福特汽車在台灣由盛轉衰的關鍵車款,也是第一代Mondeo,汽車業界人士透露:「歐規的第一代Mondeo,台灣人習慣起動時猛踩油門,這款車的變速箱,很多人開了二萬公里就壞掉。」

福特二○○一年再推出Mondeo第二代「Metrostar」,還拿下當年的警車標案,但沒有多久,變速箱又出現問題,還被戲稱為『玻璃變速箱』,福特當時並沒有好好立刻處理問題,引發網友的撻伐,讓品牌口碑跌到谷底。

結果視為福特魔咒的Mondeo,十年後反倒被李國寶拿來當作搶灘武器,但經銷商仍心驚,甚至建議:「改款後的Mondeo的確很好,但這款車在台灣口碑不好,乾脆改成新天王星好了。」

加強客服 考核經銷

李國寶不諱言來台首要任務是「提升品牌形象」,「從經銷商那裡,發現零件備料不足,是造成客訴最嚴重的問題。以前福特一個星期才供貨給經銷商一次,我改成 每天供貨。」天天送零件到經銷商的維修廠,難免提高公司成本,「這沒有辦法,一定要把客戶滿意度做好,如果他們滿意,會再來買第二部車;如果零件要等上一 週,不好的口碑傳出去損失更大。」

「我第一次到維修廠,發現零件到處亂放,維修人員看到顧客都面無表情。」李國寶訂定每年二次考核經銷商,只要能達到需求,依照經銷商投入的狀況,給予最少百萬元以上不同金額的獎勵。

隨身帶著iPhone的李國寶,要求公關部門利用現在流行的社群網站facebook成立粉絲平台,來製造話題或藉此分析顧客心態,目前的粉絲人數近萬人。

高效管理 站著開會

福特六和有千名員工,他及全部的員工一律站著開會,許多女員工都換上平底鞋參加會議,他說:「站著開會可以讓大家更有精神,速度加快,更有效率。」

員工私下抱怨:「李總裁就任後,工作增加許多,且隨時要追蹤進度,壓力變得很大。」但李國寶上任後,除了二○○九年有三萬元貨物稅加持,車子賣到缺貨外, 福特六和在去年賣出一萬九千八百五十八台汽車,銷量在國產車中排名第五,營業額成長一七.五%,其中六月推出的高單價「Lounge」車款,因抓準台灣休 閒市場需求,幾星期就賣光二百輛四百萬元單價的休旅車,此外,進口車款Fista是B級進口車裡賣得最好的一款,去年九月就已全數賣光千輛的進口量。

基層做起 外派六國

出生香港的李國寶,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么,「我跟哥哥差二十幾歲,他們在我出生前就離家工作,我一直到十幾歲才看過哥哥。」他十四歲時跟父母移民加拿大,「我父母是文盲,學校裡沒一個華人,我就慢慢跟人講英文,二個月就學會了!」

李國寶是資優生,十六歲就進入多倫多大學機械工程科系,十八歲就考進美國波音半工半讀,「當時全球只有四個名額,我至今是波音最年輕的飛機設計工程師,現在還有一些機翼是我設計的。」

機械系畢業後,李國寶轉攻企管研究所,先待在米其林輪胎二年,在一九八八年進入福特汽車,「我的第一部車就是福特汽車,所以對這個品牌很有感情,其實不管做車或是飛機,都是一種態度。」

李國寶在福特汽車從基層做起,一九九六年,李國寶擔任泰國福特汽車財務處長,在任內成功促成泰國版Ranger貨卡車上市,之後調回北美公司,在二○○○年促成福特汽車併購英國Land Rover汽車,「我在福特工作二十多年,一共外派過六個國家。」

住在台北的李國寶,每天到中壢上班,員工透露說:「他每天六點出門,一直到晚上八點才離開公司。」

勤學中文 愛逛夜市

為了跟經銷商直接溝通,李國寶今年初開始請家教學中文,去年中的記者會,還以英文致詞;今年初的新車發表會,就能以中文說上十多分鐘演講,「我請同事一個星期前就把稿子準備好,用拼音註記,每天唸二十遍。」

太太隨李國寶到台灣定居,二個孩子則留在加拿大讀大學,「他們很喜歡台灣,我們會一起去逛夜市。」他對台灣夜市如數家珍,最喜歡水煎包跟蚵仔麵線,有趣的是,他在等師大夜市的現做菠蘿包時,還會不自覺計算:「他們十分鐘出五個麵包,一天可做一千個。」

去年北美福特汽車銷量首度超越日系車TOYOTA,重回排名第二的市占率,業界人士分析:「福特目前在台灣的市占率不到一成,想重拾以往風光,務必要推出 一款明星車。」除今年推出的Mondeo,李國寶還發下豪語,要在三年內引進四款新車,讓台灣人再度對福特聚焦。 後記

李國寶從讀書到出社會都很順遂,「在團體中,我常常都是年紀最小的,不但沒有被霸凌,還因此特別受到照顧。」他對目前正熱絡的台灣房市很有投資興趣,聊到自己現在住的房子,很感慨地說:「我房子是愈住愈小了!」

我很驚訝跨國公司的總裁住得很委屈?一問之下,發現公司幫他租100多坪的「帝寶」,租金行情每個月至少30萬元,相較之前住的加拿大跟美國,帝寶可能真的很小,但好歹可是台灣豪宅代表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0

9.28開庭2億內幕交易李國寶大逼供


2007-7-26 NM




澳洲傳媒大亨梅鐸,以五十億美元天價,收購擁有《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這宗全球矚目的交易認真峰迴路轉,在道瓊斯董事與大股東拗手瓜之際,又殺出網絡大亨—MySpace創辦人格林斯潘,加入戰團與梅鐸一較高下。

這單交易引發的內幕交易案亦高潮迭起。上週三,突然傳出美國證監會已正式向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發出通牒,擬就其牽涉道瓊斯內幕交易一案,提出民事檢控。李氏家族在香港政經及司法界,均甚具名望,李國寶亦同時擔任多家中外上市公司董事及顧問,並剛於七月才獲頒特區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

六十八歲的李國寶已屆退休之年,卻要準備打一場硬仗,事關未來兩個月他將面對美國證監會的大逼供。

本週一,擁有道瓊斯公司六成四投票權的大股東—班克羅夫特(Bancroft)家族成員,齊集波士頓希爾頓酒店,展開馬拉松式會議,商討是否接納由梅鐸的新聞集團提出五十億美元收購計劃,截至本週二仍未有定案。

令班克羅夫特家族難以投票表決今次收購,原因之一是中途突然殺出程咬金,就是今年三十七歲,MySpace創辦人格林斯潘(全名Brad Greenspan),他提出願意協助班克羅夫特家族成員收購其他股東的股份,力抗梅鐸。

而東亞銀行主席兼道瓊斯董事李國寶,亦因為這場收購戰而成為焦點,事關美國證監會已向他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即表示就道瓊斯內幕交易案考慮向他提出民事起訴。

上週五,李國寶與太太潘金翠從吉隆坡回港,經機場貴賓通道離開。失去一貫淡定風範的李國寶,面色凝重,只重複表示「無嘢講」,迅速登上坐駕後才拋下一句:「我(對抗辯)好有信心。」

同日,東亞銀行發出通告力撐主席,李國寶重申若被起訴,將「堅決予以抗辯」,捍衛個人清譽。

道瓊斯案事件簿

29/3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聞集團行政總裁梅鐸在當日早餐上首次向道瓊斯行政總裁贊利諾透露有意收購道瓊斯。

13/4 :

‧道瓊斯董事會進行電話會議,董事獲通知收購事宜。

‧梁家安和王競(王氏夫婦)以$260萬美元初次買入7.44萬股道瓊斯股票。之前他們未曾持有過任何道瓊斯股份。

16/4:王氏夫婦再以$59.6萬美元買入1.7萬股道瓊斯股票。

17/4 :

‧梅鐸正式去信道瓊斯董事會提出收購。

‧王氏夫婦又再以$400萬美元買入10.86萬股道瓊斯股票。

18/4 :梁啟雄把$319萬美元轉到王氏夫婦名下的美林戶口。

20/4:王氏夫婦從布魯塞爾的摩根大通銀行匯出$399萬美元到其香港美林戶口。

30/4:四月十三日至三十日兩星期內,王氏夫婦共買入了41.5萬股道瓊斯股票。

 

1/5:新聞集團正式公布,以每股$60美元收購道瓊斯,股價在公布後急升58%。

4/5:王氏夫婦出售所有道瓊斯股份,總值$2,320萬美元,獲利$818萬美元(約$6,400萬港元)。

8/5: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地區法院入稟,指王氏夫婦疑涉及股票內幕交易,翌日當事人戶口被凍結。

10/5 :傳媒揭發身為道瓊斯董事的李國寶和梁啟雄的友好關係。

7月初:《華爾街日報》報導SEC傳召證人

協助調查,其中包括李國寶。

18/7:李國寶涉嫌違反美國證券法,已收到SEC向他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正考慮提出民事起訴。

20/7:李國寶發表聲明,指沒有違反任何法律,如果SEC果真對他提出起訴,他將會堅決予以抗辯。

美國證監會殺埋身

這宗轟動港美的道瓊斯內幕交易案,在今年五月初曝光。曾在荷銀任職的前萬眾執行董事梁家安,與其丈夫王競,率先被美國證監會落案起訴,涉嫌內幕買賣道瓊斯公司股 票。根據法庭文件,四月中,新聞集團收購道瓊斯的消息公布前,梁家安夫婦多次透過美林香港分行,先後買入市值一千五百萬美元的道瓊斯股票,其中三百多萬美 元資金,更是來自梁家安父親梁啟雄。併購消息傳出後,道瓊斯股價暴漲近六成,梁家安夫婦在短短三星期之間,透過出售總值一億八千萬港元道瓊斯股份,而勁賺 近六千四百萬港元。

九月底為限

而道瓊斯公司旗下的《華爾街日報》就率先報導,梁家安的消息來源,有可能是其父親的好朋友,即身兼道瓊斯董事的李國寶。梁家安與王競的案件原定六月十八日在紐約南區法院開審,但案件延期至九月二十八日。無獨有偶,美國證監會就在這段「空檔」期間,向李國寶埋手。

曾 經在美國證監會擔任檢控員,並一度在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鴻(細劉)妹夫袁子春做假賬一案中,擔任檢控官的美國律師Mike Piazza向本刊表示,若李國寶想在現階段提出抗辯,可以向證監會提交一份Wells Submission。「這是在正式起訴前,向證監會證明清白的最後機會。除了反駁證監會的論點外,當事人或者會承認自己曾在對方答應保密,以及不會以此 進行交易獲利的情況下,透露有關消息,這也是一個有力的抗辯理由。」Mike Piazza相信美國證監會將在今年九月底前,決定是否正式落案起訴李國寶。

先擒賊再擒王

是次美國證監會在正式起訴梁家安夫婦的兩個半月後,才對李國寶提出指控。Mike Piazza表示,這是證監會在調查過程中慣常的做法。

「當 局一般會在所有涉案者當中,挑一、兩個下手,通常是進行交易的人。之後,證監會便可在雙方進行和解時,以從輕處理,如減低罰款額做『餌』,套取更多新證 據,甚至供出幕後其他涉案者。」Mike Piazza 指這種手法,正是運用了博弈論中著名的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理論,令對方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出賣同伴。

消息指,李國寶已聘請熟悉美國法律的年利達律師事務所 (Linklaters),代表他出戰。美國律師行Stinson Morrison Hecker合夥人John A. Granda表示,根據美國證監法例,控方可根據可疑的交易紀錄,作出理性推測(circumstantial evidence),即先假設當事人有罪。所以,李國寶現在要做的,便是搜集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

什麼是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早於五月初起訴梁家安和王競涉及內幕交易,日前亦向李國寶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暗示他們已掌握一定證據,足以向李提出法律訴訟。

監察機構除了物證外,證人的供詞對審訊結果亦有決定性的影響。有關方面就是利用囚徒困境這個策略去誘使當事人互相頂證,意圖一網打盡所有內幕交易的涉案人士。

囚徒困境是兩個自私的疑犯出賣對方自保的故事。

一天警察捉到兩個疑犯,卻沒有足夠證據檢控他們,為了使他們入罪,警察會向各人提供以下選擇:

1. 頂證對方但對方保持緘默(自己獲得免罪而對方要接受十年有期徒刑)

2. 保持緘默(雙方都要接受半年徒刑)

3. 互相頂證(雙方都要接受五年徒刑)

表 面上,保持緘默比互相頂證對兩個疑犯都會較好,因為大家都只要接受半年而非五年徒刑,但由於兩個自私的疑犯都只會利己而不利人,即使兩個疑犯私下協議好保 持緘默,但亦不能保證對方最終不會違背承諾,因此基於自保,他們都會選擇頂證對方,結果是雙方互相頂證,最後大家接受相同的五年徒刑。

罰款難保晚節

前 美國證監會檢控官Mike Piazza指,超過六成涉及內幕交易的民事檢控,最後都和解了事。「美國法例雖有利證監會提出檢控,但最後要勝訴,並不容易。例如,首先要證明該消息來 源是『內幕』,而非市場傳聞,以及要釐清消息傳播渠道等。至於被告,要避免捲入長期訴訟當中,可接受和解,除了不需要認罪或否認控罪,罰款額更會大大減 低。」一般來說,當事人會在收到Wells Notice後,向證監會提出和解。

但對於李國寶來說,罰款事小,面子事大,事關他身兼多間上市公司董事,當中包括紐約聯邦銀行擔任顧問,牽涉內幕交易案就直接影響其聲譽及誠信。過往亦曾有香港人被美國證監會起訴,為保聲名,寧願和解罰款了事。

例如九七年初,美國證監會起訴一名為Frederick Liu的香港人,他涉嫌在九六年十二月底,在希爾頓酒店集團旗下公司—Doubletree,宣布提出收購在紐約上市的萬麗酒店網前兩天,先後買入一百四十萬股萬麗股份。收購消息曝光後,萬麗股份升值約四成四,這位Frederick Liu賬面獲利一千一百萬美元。不過,Frederick Liu在獲知美國證監會對他的指控後,便馬上取消交易。

美 國證監會文件中,沒有提及Liu之全名。但資料顯示,有關收購由摩根士丹利擔任財務顧問,並在香港進行,當時廖創興銀行主席廖烈文兒子廖駿倫,是大摩亞洲 區總裁。而其堂弟廖煒城,英文名也叫Frederick Liu。最後這名Frederick Liu與證監會達成和解,並繳交二百萬美元罰款。同年九月,廖駿倫突然離任已工作十六年的大摩。可見美國證監的雷厲行動,令涉案人士聞風喪膽。

或失董事銜頭

根據美國法例,在有關內幕交易的民事檢控中,證監有權向違法者要求償還透過有關交易而獲利的金額,最多為金額的三倍。另外,或會禁止涉案者,在某時期內,再出任美國上市公司職員或董事。「證監會亦會保留紀錄,若當事人以後再次觸犯證監法例,可能會考慮提出刑事檢控。」Mike Piazza表示。所以,若成功起訴及入罪,李國寶隨時要離開道瓊斯董事局。

至於梁家安夫婦,二人買賣道瓊斯股票的美林戶口,當中的資產仍被法庭凍結。由於二人在有關交易中,獲利近六千四百萬港元,所以一旦罪成,最高罰款可達獲利金額三倍,即一億九千萬。另外,曾先後在花旗銀行及荷銀工作的梁家安,要重投嚴守保密原則的投資銀行界,相信並非易事。

不過,家境富裕的梁家安,現仍與丈夫持有半山雅賓利一號單位,市值近四千萬。另外,○五年,父親梁啟雄透過出售萬眾股份予中移動,一鋪勁袋六億,現時手上持有的半山花園臺及地利根德閣等物業,市值近二億。

累死老友

這宗內幕交易,最為人感慨還是梁啟雄輸了金錢,亦輸了與李國寶的情誼。

當初,出身單親家庭,靠製衣起家的梁啟雄,透過李國寶堂叔父李福和,結識出身世家望族的李國寶。後來,李先後入股梁啟雄的公司, 包括Goldseal及惠安地產等。八十年代,梁啟雄與友人曾大搞傳呼機生意,「我哋一班人,初初夾份每人少少無所謂啦,但係盤生意愈做愈蝕,有個做律師 嘅股東決定唔做,多得李國寶幫Michael(梁啟雄洋名)搵個美國佬買咗盤生意,叫做搵到第一桶金。」梁啟雄的前生意拍檔說。

多年來,二人仍十分老友。今年三月剛在中環雪廠街開業,梁啟雄旗下的運動內衣公司Top Secret,李國寶亦擁有一成股權。做生意拍住上,在私,二人亦常以李為正、梁為副的資態出任公職,包括擔任聖雅各福群會的正、副主席。除此之外,梁的女兒梁家安,及李的民橋及民斌兩位公子,均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

坊 間不少人都奇怪為何地位迥異的二人,竟能成為密友。梁啟雄友人形容,梁啟雄為人「好識做及細心」。「復活節及聖誕節時,梁啟雄不會送貴重禮物,反而預訂手 做蛋糕,親自托埋去朋友屋企。同人食完晚飯,遠遠都送到你返屋企,可能佢讀社會工作出身,好懂得捉摸人家心理。」梁啟雄友人回憶。

可惜,一對多年交心好友,經此一役,友情瀕臨決裂。早前李國寶更透露,道瓊斯內幕交易案曝光後,再沒有見過梁啟雄,可見二人確實已經「冇朋友做」。

爆料王李國寶

12/04:領匯首次上市時,東亞是收票銀行之一,李國寶拍心口指收到風,領匯可如期掛牌,更與記者打賭若跌眼鏡就請食蛋撻,最後領匯上市觸礁,李國寶願賭服輸請食蛋撻。

08/04:大爆聽到消息,第三屆特首有四、五名候選人,包括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等。

11/03:在立法會會議上炮轟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指他在平機會王見秋風波中,處事「完全唔係正人君子所為」,應向被「抹黑」的前平機會主席胡紅玉道歉,更透露:「好多政府高官打俾我……叫我喺度講……」

08/03:梁錦松下台後,正當全城競猜新任財政司司長、李國寶被問到是否唐英年時,忍不住爆響口:「(記者)都聽得幾準!」

06/03:怒斥金管局只用兩、三日,便「特批」中銀新任總裁和廣北,接替涉瀆職下台的劉金寶,而自己申請續任東亞行政總裁,卻等足一個月,迫使金管局及中銀齊齊出信,交代事件。

02/03:二十三條立法風波期間,直斥葉劉淑儀unprofessional(不專業),更篤爆有十多家外資銀行,收到葉劉淑儀電話,詢問他們是否反對二十三條立法,指葉劉做法是「威逼銀行界」。

06/99:中資粵海企業爆煲,東亞是債權銀行之一,李國寶對當時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王歧山提出的削債方案大表不滿,揚言「寧願大家一齊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31

李國寶密友發達之路


2007-5-7  NM




五月初,澳洲傳媒大亨梅鐸,提出以五十億美元天價,收購道瓊斯公司(DOWJONES),成為國際財經界焦點。交易未成事,卻先爆出有香港人,前華潤萬眾執行董事梁家安及其丈夫王勤競,涉嫌內幕交易道瓊斯公司股票而被起訴。事件越鬧越大,甚至連道瓊斯公司唯一華人董事,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亦被牽涉到這樁新聞上。

事件中另一關鍵人物,主角梁家安父親梁啟雄(Michael),不但有份借錢予女兒搶閘買股,更因此連累了老友李國寶。六十四歲的梁啟雄,畢業於港大,年青時當過感化官的他,毅然放棄當官而踏足商界,不斷攀上社會階梯而成為富豪密友。

這宗轟動港美的內幕交易案件,女主角梁家安只有三十三歲,其父梁啟雄是華潤萬眾創辦人:他與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相識數十年,在公在私均十分友好,今次世侄女涉嫌內幕買賣,雖然道瓊斯公司已發表聲明沒有內部調查董事李國寶,但已令這位唯一華人董事尷尬不已。

而 梁啟雄與李家的淵源,要追溯至三十多年前。靠製衣起家的梁啟雄,早年由美國銀行一名高層及生意拍檔的牽線,在馬場認識了李國寶的堂叔父李福和,他是馬會首 任華人副會長,梁啟雄與一眾廠家早年應酬交際都喜歡「跑馬仔」,於是經常與馬會董事李家成員碰面,而他與年紀相若的李國寶就特別投契。

早於八十年代初,梁啟雄與李家已有生意合作,如八○年成立Goldseal有限公司,李國寶與其叔父李福善共佔三成股權,梁啟雄佔七成。八一年成立惠安地產,梁、李分別佔六成及四成,而梁啟雄與兩名幼子打理,位於中環的Top Secret運動服裝公司三月才開業,李國寶亦佔有一成股權。這些「小生意」,對於出身名門望族的李國寶可謂微不足道,可見二人感情要好。

除了是生意上的拍檔,二人同時在多個機構擔任公職,往往是李為正梁為副,儼如孖兄弟,其中包括被視為李國寶家族慈善機構的聖雅各福群會,擔任正、副主席,香港劍橋良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及委員等。梁啟雄女兒梁家安,與李國寶兒子民橋、民斌,均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

感化官出身

並非世家後人的梁啟雄,能夠成為富豪密友,與他肯拼搏兼上進的性格有關。「Michael嘅成功,主要因為勤力,同埋有運。」前生意拍檔回憶道。

成 為富豪密友的梁啟雄,只是出身小康之家,父親早逝,他是家中獨子。在九龍華仁書院畢業後,他在港大修讀社會工作高級文憑,六七年再取得文學士學位,畢業後 於社署擔任感化官。梁啟雄當官時算是高薪一族。「佢月薪一千五百元,另有房屋及汽油津貼,當時政府一個三級文員,人工只有二百多元。」梁的朋友說。

六九年,梁啟雄的中學同學,惠福製衣廠太子爺楊少謙,找他合作搞出口貿易生意。「惠福出品的高帽牌T恤,主要在當時香港四大百貨公司(即先施、永安、大新及新新)出售,楊希望把生意發大來做,遂成立間新公司,搞出口到外國。」前生意夥伴回憶。

當時楊氏提出給梁啟雄千五元月薪,以及送他兩成股份,梁考慮了一星期,便決定放棄在政府的高薪厚職,與楊等人,由零開始創業搏一鋪。「佢咁做其實好冒險,新公司未有客,不但冇保障,又冇津貼,比佢政府工搵得少。」梁的友人說。但梁啟雄目光遠大,向友人說:「唔緊要嘅,我係得一個阿媽要養。」

貿易轉型製衣

「新公司惠福貿易成立後,Michael好勤力,由於他懂英文,經常跑去貿易處及總商會,抄下外商公司資料,再寄信去搵生意,幾個月後,成功搵到個美國客,一落單就過百萬。」梁的友人說。其間,因意見不合,楊少謙退股,公司改名惠成貿易,而該美國大客Century Shirt Co亦入股梁氏的公司,成為公司往後多年的米飯班主,當時在香港每月的採購量達八百萬元。

公司訂單應接不暇,梁啟雄遂與仁濟醫院前董事局主席兼馬主陳耀星,於七二年合資搞惠成製衣廠自行搞生產。陳耀星早年與太太在惠福打工,陳耀星做服裝樣辦,太太則當車衣女工。新公司在土瓜灣落山道工廠大廈,廠房三千多呎,約有一百個工人,主要做針織T恤。「Michael英文好,把口叻,好識得公關、交際手段,所以一直由佢負責傾生意接單,陳耀星就管生產。」曾在惠成製衣廠做管理的人說。

諗頭多周身癮

後來公司越做越大,更先後在澳門及泰國設分廠,工人數目達二、三千人。梁啟雄的財富亦隨着製衣廠的生意而日漸豐厚。八五年,以公司名義,買下半山麥當勞道七號三個單位供三名公司拍檔居住,並且抽籤決定誰住高層,梁啟雄亦由九龍城文福道遷往港島半山區。他們除了買樓,亦購入勞斯萊斯房車及遊艇,拍檔之間感情要好,共享富貴。

梁啟雄對工廠員工亦十分豪爽,工廠賺到錢,除了分花紅之餘亦安排二百多名員工到日本、台灣、曼谷及菲律賓旅遊,飽覽名勝之餘,亦考察各國大工廠。

不過公司賺 大錢,梁啟雄亦越多新的想法;因裝修麥當勞道新居,就到意大利搜購傢俬,遂萌生開傢俬鋪的念頭。七九年,梁啟雄在中環及銅鑼灣開設莉莉傢俬,專門出售意大 利入口高級貨;開張當日,往來銀行恒生銀行亦有派人到賀,但對於做開廠的梁啟雄突然搞傢俬生意不表贊同;結果,傢俬鋪捱至八六年結業,虧損近千多萬元。

售萬眾一鋪袋六億

八十年代初,中英前途談判展開,他的拍檔陳耀星因擔心九七而移民夏威夷,惠成製衣公司於八五年結束。梁啟雄另外成立惠安製衣,工廠位於葵涌樂聲工業中心,一直經營至今。期間,梁曾經營傳呼機生意。「這單生意都係蝕,之後仲要再搵股東加入注資,俾班股東鬧,最後梁搵到個美國佬買咗間公司,先唔使蝕。」

而梁啟雄最成功的一着要算是搞無線電話,當時經常代表工廠往外國接訂單的他,對通訊科技的生意特別感興趣;八四年他就與瑞典金域、美國美利金國際及華潤集團成立華訊電訊,着手搞流動電話生意;而他與華潤的關係,據知是透過他父親生前一位共產黨中堅分子的朋友搭路,公司開幕時,還請來當時新華社副社長曹維廉主持成立酒會。

九四年,梁啟雄與華潤正式成立華潤萬眾電話,並出任副主席,公司於○四年上市,但面對電訊業劇烈的競爭,規模較小又沒有3G牌的萬眾,可謂處於捱打狀態。不過,○五年,梁成功找來大水喉中移動買起萬眾,而且盡售手上一成八股份,一鋪勁袋六億,可謂最風光的時刻。

梁啟雄鍾情投資股票、物業,與李國寶、蒙民偉等家族持有敬威證券;近兩年亦大掃豪宅,現已升值不少,而且大部分已贖回,其女兒居住的雅賓利大廈單位,在沙士時期入市,現已升值近一倍,頗有眼光。

今次女兒因涉內幕交易惹上官非,有份出資的梁啟雄,自難明哲保身,更累及好友李國寶。「有機會搵錢梗係搵,佢做事就係咁,一味衝,但就忘記咗自己身份,更重要係,忘記了別人嘅身份。」梁啟雄的友人慨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01

由半山到劏房李國寶表弟淪落之路

2012-9-22  NM




鍾嘉禧出身名門望族,祖父是澳門 賭王傅老榕生意拍檔,母親是東亞銀行創辦人李冠春的姪女,李國寶是他的「表哥」。含著金鎖匙出世,住半山豪宅、讀英國名校、揸靚車戴名錶,過著Blue Blood的生活。不過,一如大部分「敗家仔」,豪花豪玩弄至傾家蕩產。千金散盡,妻離子散。今日更淪落到住劏房賣老翻,還做騙子設局呃前女友一家千萬 元,騙局更用上富豪親戚李國寶、傅厚輝做靠山招搖撞騙。一名富公子,一步步淪落,變成一隻過街老鼠。訪問期間,還笑笑口問記者:「唔該你吖,呢排好窮,借 住幾百蚊,遲啲還俾你。」

眼前這個鍾嘉禧,住油麻地碧街劏房,個子不高,一頭亂髮,睡眼惺忪,著來著去都是那幾件波衫,揹著破爛的米白色環保袋,因長期患有痛風症,走路時一拐一 拐。如此潦倒,很難與富家子扯上關係。記者一連跟蹤他多日,發現他經常百無聊賴在公園坐、去影碟店看電影,有時坐在咖啡店一整天用免費電腦上網。這天,他 提著一個黑色旅行袋離開住所,房東說,該劏房單位日租四百多元,他住了一個多月搬走。據知是因為怕追債,不停搬竇避債主。

空心老倌騙財千萬

鍾欠債纍纍,早前更因行騙惹上官非,他訛稱幫前女友和其母投資,短短一年成功騙獲過千萬元,去年九月被落案起訴欺詐罪。○七年初,鍾聯絡前女友李月華出來 見面,聲稱外婆留下二千萬遺產給他,家族信託基金亦每月給他六萬元生活費,「唔使做,領埋遺產」,同時向她介紹好友何家麟。何是鍾兒時玩伴,事發時何報住 的九肚山地址,正是鍾以前居所的隔鄰。其實,天仙騙局正式啟動,當日何駕著福士接送李月華,鍾聲稱自己住在加多利山獨立屋,事實上鍾到埗後即轉搭的士返馬 鞍山租住單位。鍾知道前女友一心「釣金龜」,其母親區月愛則貪錢要面。區二千年炒賣禮頓山樓花賺錢,有千萬元積蓄,正是落手好對象。未幾,李月華與何成為 情侶,鍾亦花言巧語取得區月愛歡心,二人更「上契」以母子相稱。成為「一家人」之後,何首先聲稱自己的公司「世紀21」賺大錢,鍾唱雙簧表示自己和親戚亦 因為分別投資五百萬和二千萬,每季派息十多萬元,相當和味。可惜鍾將要退股,便提議母女二人入局。當時兩母女欲出售駿景園物業,兩個大男人費盡唇舌遊說她 們把賣樓收益投資到何的公司收利息。兩母女起初猶豫不決,男人遂不停以各種花招氹她們落疊,「佢哋知我鍾意食榴槤,成日特登買俾我食,氹得我幾開心!」區 月愛說。

拋磚引玉左右夾攻

兩男使出銀彈戰術,豪請她們全家到曼谷玩樂,全部坐頭等機位住五星級酒店,兩母女終於答應,以三百三十萬低價出售物業,把款項給何投資。鍾何二人還未滿 足,繼續左右夾攻使出冧招。泰國遊之行不久,又請女友全家及朋友一行十八人到賭城拉斯維加斯豪玩,她們懵然不知豪花的正是自己的錢,區說︰「佢哋招呼不知 幾週到,我信曬佢哋兩隻嘢!」回港後,區再投資五百萬元到何的公司,女兒亦將一百萬定期存款乖乖交給何。數月後,做母親的開始心大心細,擔心兩母女無憑無 據借出巨款。何為求拖延時間,馬上安撫,開出一張十萬元支票、一張五百五十萬期票,後者卻是空頭支票。到○八年二月,何突然說公司周轉不靈,著女友透支多 張信用卡共六十萬元,聲稱很快歸還。兩母女對鍾何二人深信不疑,只因鍾經常「撻出」的名字太令人心動,「佢話我知周立璟、李國寶係佢表哥,有次又叫埋另一 個表哥傅厚輝出嚟食飯。」紙包不住火,○八年十月鍾向兩母女和盤托出「投資計劃」只是一個局,鍾更扮可憐趴在地上,攬著區月愛的腳求饒痛哭,事件最後報 警。

李國寶表弟

雖然鍾聲稱自己「好有錢」,但上庭當日,連二萬五千元保釋金也交不出,一度還押監房。到今年四月案件開審,鍾更告知法庭自己還未申請法援,「我原先請清洪 (資深大律師),不過炒咗佢喇!」以為他瘋人瘋語,其實這個富家子還沉醉在昔日中。鍾沒有講大話,他的確出身顯赫世家。祖父鍾子光是澳門富商,四十年代是 澳門賭王傅老榕的生意拍檔,與其他澳門富豪何賢、梁昌等人齊名,銅鑼灣英光大廈是其家族物業。鍾子光有四子一女,以鍾立雄最有名,曾任聯交所副主席,是當 時有名的「聯交所六君子」之一,有傳身家最少一百億,女兒鍾立愛的丈夫更是傅老榕兒子傅蔭鋼。鍾嘉禧父親鍾立全在四兄弟中亦不輸蝕,他是八十年代南華足 主,早年曾與林建岳注資東方足球隊,「我細細個爸爸帶我去南華會玩,尹志強成日陪我玩o架!」鍾嘉禧憶起兒時的黃金年代,還說自己直至現在仍是英超球隊利 物浦球迷。鍾嘉禧母親李慧容,是東亞銀行創辦人李冠春親弟李作禮的女兒,根據族譜,李國寶是鍾嘉禧外家的表哥。「我同媽咪感情好好,如果佢仲喺度,我就唔 使搞成咁。不過其實我同姓李嗰邊唔係好熟,唔好叫我李國寶表弟。」

Blue Blood生活

父輩是澳門富商,母輩是香港銀行世家,出身「藍血」,鍾少年時一帆風順。他是「華仁仔」,在香港華仁書院讀到中二再往英國升學,是曲棍球、足球、網球校隊 隊員。求學生活亦相當奢華:「十六歲時媽咪已經買咗部BMW(寶馬)俾我『玩』,中學都未畢業就喺英國Queensway買咗層樓俾我住。九五年再喺 Kensington買多一層樓,嗰時王妃戴安娜都係住附近咋!」鍾在倫敦大學讀經濟,他聲稱李澤楷舊愛、法官沈智慧是他校友,「佢大我四年,我哋細個成 日一齊玩,當年我仲同佢一齊響倫敦大學讀書!」這天他休庭在法院外煲煙,巧遇沈智慧即上前打招呼,但對方沒大反應。從英國返回香港,鍾繼續享樂,「我最鍾 意Canton Disco,返香港晚晚響嗰度玩,識得哥哥(張國榮)同梅姐!」當然亦不愁女伴,「溝女嘅嘢,只要你有錢,叫幾支酒,啲女就會識得排曬隊過嚟!」

藍血家族

每季豪花五十萬

一直攤大手板,從來不愁生活的鍾回港後第一次「工作」:「我返香港響AIA(美國友邦保險)做sales,我識講嘢,個個月都係top sales!但係一個月先得十幾萬。當年我買Gucci、LV,一季都使咗五十幾萬,做嘢賺得嗰少少,都唔夠我用。」一九九九年,三十歲的鍾結婚後,育有 兩子,「當年我老婆響港安生仔,住明珠套房。」過慣王子般的奢華生活,鍾放棄保險從業員的「微薄」收入,開始學人投資,先後投資數百萬在兒時好友何家麟的 公司,又試過投資百多萬於保安器材公司,但通通「一去不返」。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兩個兒子更被診斷出患有弱視及自閉,又花去大筆高昂費用,銀紙往大海 傾,有天終於發現父母遺產所剩無幾。錢財散盡,老婆離婚,他由一名王子變成身無分文的騙子,過程儼如石頭滾落山坡。根據法庭資料,他多次被追債:九二年廿 二歲,他住山頂豪宅翠峰園;九九年遷至沙田九肚山馬鈴徑,月租四萬六千元,被追欠租十四萬;○二年,他遷往九龍塘加多利山,又因欠租被控告;○四年,他住 大埔淺月灣獨立屋,被追收三千多元稅項;一○年賣「老翻」被起訴,至今次被捕,報稱的地址是土瓜灣劏房。過慣富豪生活的鍾,絕不甘心就此貧困一生。於是向 舊情人打主意,最後想起九九年在英國邂逅的英航空姐李月華,即今次被騙的女主角。鍾嘉禧與友人精心佈局,事後還狡辯︰「我無呃佢,係佢自己貪心。」但法官 不信他,本週一裁定他和何家麟兩項欺詐罪成,鍾另被裁定兩項逃避法律責任罪成,還柙候判。曾經是住半山的富家子,淪落踎劏房,最後被囚車送入監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29

身家厚保鏢多李兆基全勝李國寶

2014-07-11  NM
 
 

 

李國寶(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兆基(恆基兆業、中華煤氣董事局主席再加新鴻基地產董事局副主席),一個銀行家,一個地產商,都係有錢佬,但唔使㩒計數機,講身家,點都係四叔多一大截。

75歲李國寶返工出街,除咗有司機接送,冇保鏢!早排《壹》仔見到佢走咗去Landmark間Laduree買macaron,買完行返去東亞銀行總行,全程一支公,自己搞掂。

李國寶獨來獨往,86歲嘅李兆基就大陣仗得多。

上星期日,四叔去中環剪髮,四個西裝保鏢護送,喺皇后大道中落車,四保鏢一字排開,有前有後夾住老細喺中間;行到去商場,搭自動電梯上樓,改陣式變一前三後。四叔扮靚仔一粒鐘,保鏢亦冇鬆懈,甚至高空站崗,由上而下,留意商場內有冇任何可疑人物。

身家有幾厚?同身邊有幾多個保鏢?絕對掛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58

福特六和總裁 李國寶 贏回榮光

1 : GS(14)@2011-02-13 16:38:45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310[/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92

[基金股][恒生香港35][恆生指數]東亞銀行(0023)專區(關係:0053、李國寶)

1 : GS(14)@2011-02-16 22:07:39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0266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16 22:08:1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16441_C.pdf
半年業績,好靠貸款減值減少...
3 : Louis(1212)@2011-02-17 07:51:34

東亞業績的啟示  2011年2月17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日前公布2010年度業績,盈利創新高,達42億元,按年增長62%,較市場預期為佳。作為首家公布業績的藍籌,不單對香港本地銀行的前景有所啟示,亦對內銀股的盈利有所窺視,因為東亞是本港銀行中最積極發展內地業務的銀行,過去幾年的增長常以倍數計算。

事實上,東亞未來的業務亮點及盈利增長點,仍以內地業務為主,本港業務經營環境自有其吸引之處,不論是貸款增長,還是離岸人民幣相關業務,抑或是受環球經濟進一步復蘇而帶來的商機,均是本港銀行的優勢。不過東亞志不在此,從其減持海外業務,不斷在內地業務投入資源可見一斑。只是投資者如看好內地銀行業務,似乎買內銀股的選擇更多,估值及增長方面亦以內銀更加吸引。

貸款增長強勁 息差穩定

細看東亞業績,盈利增長主要來自幾方面,一是強勁的貸款增長,達兩成,其中固然受惠於其內地業務,其實香港於2010年銀行貸款的增長創下近20年的新水平,港元貸款增長達29%。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表明,今年會加強監控銀行的貸款增長。

二是穩健的淨息差,東亞於2010年淨息差只是微跌2個基點,估計其他港資銀行情應該相若。在強勁的貸款增長以及平穩的淨息差環境下,2010年的表現自然不會差。

服務費增長 走出雷曼陰霾

三是服務費用增長可觀,東亞於2010年的有關收入增幅達三成,相信與雷曼事逐漸平息,以及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有關風險有關。以本港銀行,或者說是成熟市場銀行發展的趨勢來看,這些服務相關的收入,將會是盈利增長動力之一。

四是減值撥備大減七成半,這一點當然是受環球經濟大氣候改善有關。以上幾點,均可應用在其他本港銀行,其中雖會有所差異,基調是一致的。至於東亞出售海外業務而得到的非經常性收益,不單其他銀行無此項目,就算東亞本身亦是不可複製。

2010年本港銀行將是豐收的一年,展望2011年,利好的因素仍會持續,在低息環境下貸款增長仍會強勁、息差相對平穩,費用收入增長向好。看遠一些的人民幣相關業務,更是令投資者充滿憧憬。

每有收購傳聞 就炒一轉

另外一個賣點就是收購,市場久不久就會有所傳聞,只是港資銀行買少見少,能成為收購對象的只有兩三家。重點是每當有傳聞時,本港銀行就可炒一轉,可說是趣味盎然,回報不比投資內地銀行為低,反而以本港銀行家的保守作風,風險較低。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

194 (discounted replacement for 1111) is my choice.
4 : Louis(1212)@2011-02-24 07:50:14

國浩再增持東亞 持股首超越一成 第二大股東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1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事隔9個月,馬來西亞富商郭令燦旗下的國浩(0053)近日再度增持東亞銀行(0023)股份,令其持股量首次超過一成,進一步鞏固第二大股東的地位。這已是國浩自2009年1月至今,兩年多以來的第7次增持行動,亦是平均買入價最高的一次。

平均買入價 為歷次最高

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國浩於2月18日以每股平均價32.853元,增持東亞170萬股股份,涉資約5585萬元,完成交易後,前者於東亞的持股已由此前的9.12%增至10.06%。國浩執行董事丁偉銓回應本報查詢稱,增持東亞股份反映公司對其未來持正面看法,「東亞不僅是一家歷史悠久、於香港擁有穩固根基的銀行,更擁有一個良好的中國業務平台,我們相信(東亞)有良好的投資潛力」。東亞發言人表示,早前已接獲國浩將會增持的通知,惟對事件不作評論。

國浩2009年1月首次披露持有東亞股權至需要申報的5%至今,已7度增持東亞股份,持股量由5.02%增至10.06%。期內東亞的股價亦由當時的15.24元,升逾一倍至32.85元,可謂「愈升愈買」。2009年末在市場一度盛傳郭令燦擬敵意收購東亞的情下,東亞於2009年末至2010年初向西班牙大股東Criteria及日本三井住友銀行配股,將國浩的持股攤薄。

國浩隨後雖然澄清,視東亞股權為策略投資,公司與東亞主席李國寶是朋友,其增持行動卻未因此此作罷,反而繼續高價買入。今次增持的平均價32.853元更是歷來最高。

第二大股東地位進一步鞏固

經過連續增持,國浩現持有東亞10.06%股權,其第二大股東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東亞第一大股東目前仍是西班牙財團Criteria,持股15.01%;主席李國寶持股2.81%名列第三;其餘依此為三井住友銀行(2.27%)、李福全(1.71%)、李國星(1.67%)、李國章(1.14%),持股逾1%的還有基金貝萊德(Blackrock)。


5 : Louis(1212)@2011-02-24 08:14:29

銀行條例 佔一成股權須金管局批
2011年02月24日


國浩集團( 053)增持東亞權益至逾 10%,按《銀行業條例》第 70條章程,需經金融管理專員批准,方能成為該認可機構的小股東控權人( minority shareholder controller),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根據保密要求,該局不會就個別銀行事宜評論,但同意在現行《銀行業條例》下,除非獲得金融管理專員同意,否則任何人士不得持有認可機構權益達 10%或以上水平。


成小股東控權人

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認為,金管局在批准個別人士或機構,成為某認可機構的小股東控權人時,會按是否合適人選( fit and proper)準則衡量,換言之,國浩需要向該局提交清晰而具體的增持動機指示( indications of intentions),或日後就東亞的進一步發展意圖。

國浩亦需向金管局送達書面通知及滿意函( letter of comfort),包括承諾在有需要時,為東亞銀行提供資本及流動性支持,從而獲得金融管理專員同意其小股東控權人地位。

據悉,東亞方面未有計劃邀請國浩派代表加入董事會,目前單一大股東,西班牙 Criteria CaixaCorp,亦只是以私人而非企業名義,派員加入東亞董事會。
6 : Louis(1212)@2011-03-17 08:04:54

李國寶慈善基金增持東亞 2011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的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東亞銀行(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在周二以其私人的慈善基金(David Li Kwok-Po Charitable Foundation Ltd)名義,斥296.3萬元增持東亞股份9萬股,每股平均價32.9元,增持後持股比例為2.81%。

他在周一亦以同樣名義斥33.7萬元,增持東亞1萬股股份,平均價33.75元。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23&src=MAIN&lang=ZH
7 : Louis(1212)@2011-05-26 23:06:32

今日17:50
國浩(00053)增持東亞(00023) 股權升至11.02%

據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國浩(00053)於周二(24日)入市增持東亞銀行(00023)54萬股,每股平均價為31.565元,涉1704萬元,股權由10.99%,升至11.02%。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8 : freecow(1747)@2011-05-26 23:09:29

國浩 use around 20m to buy .... 李國寶 use 3m to buy .... 國浩 buy BEA like a collector....
I think BEA will be held by 國浩 eventually....
9 : GS(14)@2011-05-27 21:39:21

8樓提及
國浩 use around 20m to buy .... 李國寶 use 3m to buy .... 國浩 buy BEA like a collector....
I think BEA will be held by 國浩 eventually....


same thought
10 : Louis(1212)@2011-05-30 08:10:23

東亞現價值博 中線看40元
2011年5月30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6_ed6a1.htm

【明報專訊】中短線可以留意東亞銀行(0023),因為該股技術走勢轉佳,該股日前成功突破自今年1月24日以來的下降軌阻力,14天RSI呈背馳,後市升勢可望持續。......

......

估值吸引 國浩積極增持

事實上,很多本地銀行早已北望神州,積極拓展內地業務,本地主要大銀行大多數都透過入股內地銀行作為打入神州的捷徑。不過,反觀東亞,是最早透過自己品牌拓展內地業務,可稱之為開荒牛,而且更已有相當的規模。

就實質數據而言,東亞中國業務在去年的客戶貸款和存款額較對上一個年度分別增長10.9%及40.4%,減值貸款比率維持於0.07%,表現不過不失。至於去年度,東亞於蘇州和鄭州增設2間分行,並開設16間支行,包括於佛山、中山、惠州及肇慶開設4間「異地支行」。截至去年底止,東亞於內地28個城市共設有94個網點,作為香港的銀行而言,此數字算是不錯。

28內地城市 設94網點
至於經過去年好過市場預期的創新高業績後,不少券商也紛紛調高東亞的盈利預測,其中摩通就將東亞今年至2013年度的盈利預測分別調高9%、5%及4%,以反映費用收入改善以及信貸開支減少。摩通引述東亞管理層的預期指出,東亞的淨息差將趨於穩定,或可能擴闊,因資產組合穩定下來,議價能力有所提升。

撰文:陳承龍

I would rather buy 53 as replacement of 23!
11 : GS(14)@2011-08-06 18:40:4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4170_C.pdf
盈利強
12 : greatsoup38(830)@2011-08-15 07:07:05

2011-8-10 HJ

事實上,東亞下半年在各地的經營,預期會遜於上半年。期內平均股本回報率雖升,亦只是11.9%,成本收入比率雖跌,也達57.3%,無疑有待改善之處。6 月底每股資產淨值22.59 元,是一般水平。東亞過去的增長,一直由內地業務推動,受內地政策影響業績增長或放緩,對東亞不宜有過高期望。雖然國浩(053)間中增持,但無助股價,只形成股價的反覆而已。

戴兆
13 : Louis(1212)@2011-08-17 13:51:29

放寬參與內地市場 東亞<00023.HK>中銀<02388.HK>齊彈4%

2011年8月17日  11:37:31 a.m. HKT, AAFN


中央將放寬港銀參與內地市場,上周獲國浩<00053.HK>增持的東亞銀行<00023.HK>,今早重越20天線,高見30.45元,現造29.8元,續升近4%,成交317萬股;14RSI重越中軸,報51。中銀香港<02388.HK>曾高見20.8元,現報20.45元,續彈4.7%。

聯交所資料顯示,國浩於8月10日,以每股平均價28.66元,涉資4012萬元,增持東亞140萬股至12.04%。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聯交所資料顯示,西班牙儲蓄銀行銀行 Caixa Bank S.A.於8月12日, 以每股平均價28.10元,涉資3903萬元,增持東亞1,388,800股至16.03%。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23 $40 gogogo???
14 : Louis(1212)@2011-10-01 17:51:53

國浩斥5365萬增持東亞 每股平均價26.651元  持好倉由12.98%升至13.08%

據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國浩集團(0053)於9月23日,在場內增持東亞銀行(0023)201.32萬股,每股平均價26.651元,涉資約5365.4萬元,持好倉由12.98%升至13.08%。這是相隔1個半月後,國浩再次入市增持,上次國浩於8月10日增持東亞140萬股。

在過去個半月,國浩在市場狂吸東亞近2,400萬股,持股量增至2.7億股,佔比13.08%,直逼東亞大股東西班牙銀行CaixaBank的16.03%。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15 : Louis(1212)@2011-10-03 22:24:40

東亞銀行(00023)擬發不逾30億美元票據

東亞銀行(00023)公布,該銀行已於今日訂立計劃,據此,可不時於任何時間,根據證券法規則S於美國境外不時發售及發行本金總值於任何時間不超過計劃限額30億美元(或其他等值貨幣)的一系列票據。

票據將按不同發行日期及條款以不同系列發行,根據計劃發行的票據可以任何貨幣計值,惟須遵守所有相關法例、規則及指示。東亞表示,計劃的目的在於構建一個平台,中長期而言將有助東亞提升資產和負債管理的靈活性及多元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10031659_C.pdf


真的那麼有用嗎?
16 : GS(14)@2011-10-03 22:25:19

30億美元,無打錯?
17 : Louis(1212)@2011-10-03 23:32:24

30億美元實在是數額巨大, 但應該無打錯。
18 : redponza(12862)@2011-10-05 15:32:04

Maybe get capital to fight off Guoco....
19 : GS(14)@2011-10-05 16:31:28

18樓提及
Maybe get capital to fight off Guoco....


咁就是買他那些股票?
20 : 清風詩人(3217)@2011-10-18 22:46:02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國浩(00053)於上周二(11日
)增持東亞銀行(00023)76萬股或0﹒03%,每股作價25﹒5元,總值1938萬
元,最新持股量增至14﹒03%。(cy)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18583&page=1
21 : Sunny^_^(11601)@2011-10-23 12:08:13

你估D散戶可唔可以坐順風車??
22 : Sunny^_^(11601)@2011-10-23 12:09:01

國浩旗下已經有一間啦(好似)咩道享
23 : Sunny^_^(11601)@2011-10-23 12:11:00

我本來想check下最新持股量...但係-->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Type=2&symbol=00023
24 : Sunny^_^(11601)@2011-10-23 12:11:19

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25 : greatsoup38(830)@2011-10-23 12:58:59

22樓提及
國浩旗下已經有一間啦(好似)咩道享


2002賣了
26 : greatsoup38(830)@2011-10-23 12:59:47

24樓提及
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find here
27 : Sunny^_^(11601)@2011-10-23 13:33:01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find here


thx 呢個好好多.不過我唔係幾識用佢個名
28 : GS(14)@2011-10-23 15:18:10

唔識邊度?
29 : GS(14)@2011-10-23 15:34:54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5[/realblog]
30 : Louis(1212)@2011-12-07 22:49:14

今日15:08 港股直擊, 香港財經

東亞(00023)料中國業務貸款明年雙位數增

東亞銀行(00023)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指,隨著中國銀根放鬆及經濟軟著陸,宏觀環境樂觀,料明年中國業務貸款增長較今年改善,可達到低雙位數增長。

他指,中國收緊流動性令今年貸款增長速度減慢,料東亞中國全年只有高單位數字的增長。他說,早前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為市場釋出約4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明年新增信貸較今年可能輕微上升。

他又指,東亞中國目前的資本充足率接近13%,與6月底相若,屬合適水平,並沒有增資壓力;料今年下半年的淨息差較上半年改善。

他表示東亞中國未來會保持每年新增10至15間分行或支行的速度,明年計劃在增聘約400人,而現時約4000名員工,並繼續專注於中小企業務。

他料3年後,東亞中國的稅後利潤佔公司比例由現時約三分一,升至超四成。

另外,他指東亞銀行在內地以至海外均沒有裁員計劃。他指,公司計劃提高資本水平,但不一定要發新股等,考慮出售非核心資產、調整資產組合,並強調滿意目前資本水平。
31 : 游浪潮(3792)@2011-12-08 00:01:00

大吉利是一句,若寶哥哥乘鶴西去,兩名公子能否招架得住國浩?

先黎一個特別大會,質疑其處事能力,再要求入董事局
32 : passby(15493)@2011-12-08 07:40:45

31樓提及
大吉利是一句,若寶哥哥乘鶴西去,兩名公子能否招架得住國浩?

先黎一個特別大會,質疑其處事能力,再要求入董事局


人情牌唔知夠唔夠
33 : GS(14)@2012-02-08 23:46:0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1490&d=1682
東亞銀行(023)下周二公布全年業績前夕,聯交所資料披露電訊盈科(008)主席兼東亞非執行董事李澤楷(圖)於本月1日訂立出售上市法團股份合約,擬沽東亞56.84萬股,每股平均價30.572元,涉1,737.7萬元,股權維持0.13%,但據上市規則,董事在公布全年業績前60日不能買賣股份,事件引起關注。東亞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李澤楷已作申報,並指獲港交所(388)批准,是次是涉李氏旗下私人基金沽貨。
分析員指,交易或涉與投資銀行簽訂期權合約,未涉實質股權變動,故不受董事買賣禁售期(blackout period)所限制。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ebf81ba0a8fe42e382d

今期PUT的勿... 東亞(23)派成績前 李澤楷沽貨
34 : 自動波人(1313)@2012-02-14 13:19:3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14067_C.pdf

持平,利息支出大增.....
35 : GS(14)@2012-02-14 21:32:09

34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214/LTN20120214067_C.pdf

持平,利息支出大增.....


遞延稅增加,如扣除這部分,都有15%左右的
36 : GS(14)@2012-02-14 21:32:42

派發2011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代替末期股息)
本行董事會決議通過由2 0 1 1 年1 2 月3 1 日止年度起改變以往派發一次中期股息和一次末期股息的做
法(即派發二次中期股息,而第二次中期股息則代替末期股息) 。
董事會宣布派發截至2 0 1 1 年1 2 月3 1 日止年度之第二次中期股息(代替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 . 5 1 元
(「2 0 1 1 第二次中期股息」)(2 0 1 0 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 . 5 6 元)以代替建議派發末期股息。 連
同2 0 1 1 年9 月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港幣0 . 4 3 元,全年每股將合共派發股息港幣0 . 9 4 元(2 0 1 0 年:
每股港幣0 . 9 4 元)。此2 0 1 1 第二次中期股息將於2 0 1 2 年3 月2 7 日以現金派發予2 0 1 2 年3 月6 日
辦公時間結束時已登記在本行股東名冊上的股東,惟股東可選擇收取已繳足股款的新股以代替現金
(「以股代息計劃」)。以股代息計劃的詳情將連同有關選擇表格約於2 0 1 2 年3 月6 日(星期二)
寄予各股東。
以股代息計劃須待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委員會批准所發行的新股上巿及買賣方可作實。有
關股息單和以股代息的股票將約於20 1 2 年3 月2 7日(星期二)以平郵寄予股東。
37 : GS(14)@2012-02-14 21:33:26

展望未來,本集團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及擴大向整個大中華地區客戶提供金
融服務的範圍,令本集團多年來的增長趨勢更上一層樓。
東亞銀行集團於內地的業務正長足發展,地位舉足輕重。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
的分行網絡已於2011年擴展至超過100個網點,現時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主要市場管理強勁
的地區銀行業網絡,以及覆蓋30個城市的龐大全國銀行業網絡。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於2 0 1 1年
末轉趨寬鬆。於2 0 1 2 年,東亞中國將進一步增設分行及提升其享譽的電子銀行服務,進一步擴大其
市場滲透率,並建基於過往的成就,進一步提升業績。
由於本行已於2011年上半年提前符合內地註冊成立外資銀行法定的貸存比率之監管要求 ,東亞中國
的貸款毋須再因提升其貸存比率而受限制。東亞中國的利息收入於去年增加4 3%,且於2 0 1 1 年末,
貸存比率維持在69%的水平,遠低於7 5 %的法定上限。
中港兩地政府一直積極擴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角色,有關的措施於2 0 1 1年取得進展,香港則為
該政策措施的中心地區。東亞銀行集團在此等可喜變革中可謂佔據地利優勢。去年,本行的海外分
行成功拓展人民幣貿易業務,其中,新加坡錄得近雙倍的業務增長。本集團將於適當時機,繼續開
發及推出新的人民幣產品及服務。
本行的香港業務將於2 0 12年邁向全面發展階段。本港的貸款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內地企業者,於
2011年錄得強勁增長 ; 本行利用這種需求,擴展其貸款組合並增加新做貸款及重續貸款的利潤。展
望2 0 1 2年,發展核心貸款業務將仍為本行業務的主要重點。本行定將繼續成為中小企行業的理想合
作夥伴,並進一步善用我們在該領域的專長。與此同時,本行將致力拓展服務費收入,專注於其理
財業務、保險產品及財資產品。
本行亦將於2012年透過進一步精簡分行及後勤部門業務,以提高營運效率及生產力。本行於2 0 11年
推出新的iP h o n e ╱ A n d r o i d 應用程式,鼓勵用戶透過本行極為安全的網上及流動銀行網絡進行交易。
該服務大受歡迎,而本行將進一步擴大滲透率及服務範圍,以推廣東亞銀行集團涵蓋銀行服務、證
券交易及保險等廣泛的個人產品。
與此同時,本行正在加快吸引學生及新近畢業的同學成為客戶,藉以與未來社會棟樑及高收入人士
建立長期關係。本港大專院校為本行最大的分行網絡,約有9 0%的學生客戶在畢業後保持與東亞銀
行的業務關係。
於未來一年,我們預期外部經營環境仍然嚴峻。有鑑於此,東亞銀行集團將致力發展其獨特優勢,
專注於其核心業務領域,以及透過產品創新及提供優質客戶服務,為客戶帶來增值。
38 : greatsoup38(830)@2012-02-18 18:37:43

2012-02-17 HJ
...
不宜過分憧憬併購

內地業務是東亞的主要增長來源,去年表現仍佳,但隨着貸存比率受限,今年將難有強勁增長,因而影響現年的展望。東亞現價30.5 元,P╱E15.5 倍,息率3.

08%,P╱B1.33 倍只是一般水平,難免大行的評價偏低。國浩(053)的間歇性增持,雖表明是正常投資,亦難免令人憧憬併購,為此而看好則過於樂觀;雖然如此,每遇東亞股價急跌,不妨吸納,此為短線之法,中線平平。

戴兆
39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03:41

29樓提及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5[/realblog]


2001年的新聞?

只有440仍大幅潛水......
40 : GS(14)@2012-02-18 23:14:09

yes
41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19:23

雖則離題,但而家收購440都好平......
42 : greatsoup38(830)@2012-02-18 23:27:38

41樓提及
雖則離題,但而家收購440都好平......


may be the earning no good
43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31:36

半離題,

而家四大行係香港都開左業

農行做咩唔落黎,之前吹佢收購渣打,不過無乜機

點解唔學招行買間本地,440可能麻麻,但可以收購完搞番好佢

其他本地行好似貴左D,23,1111....ETC
44 : GS(14)@2012-02-19 13:30:41

43樓提及
半離題,

而家四大行係香港都開左業

農行做咩唔落黎,之前吹佢收購渣打,不過無乜機

點解唔學招行買間本地,440可能麻麻,但可以收購完搞番好佢

其他本地行好似貴左D,23,1111....ETC


農行有,見到請人
45 : Louis(1212)@2012-03-22 17:46:36

數碼收發站:西銀行增持撐東亞

東亞銀行(0023)的西班牙銀行主要股東CaixaBank近日再大手增持值得注意。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西班牙CaixaBank於3月16日增持東亞股份約620.8萬股,平均每股28.99元,涉資約1.8億元,持東亞股權增至17.3%。東亞一直有增資提升核心資本充足率壓力,西班牙銀行此時肯大手增持,對投資東亞的「進取策略」未有改變。至於第二大股東的大馬郭令燦旗下的國浩,持股權為14.03%,是否增持值得留意。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46 : gundamlotte(13580)@2012-03-22 18:49:34

動作多多,又唔出手,唔通想大跌市先出手?
47 : Louis(1212)@2012-03-28 15:08:20

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東亞銀行( 023)第二大股東國浩( 053)於上周三在場外,以每股 28.994元增持東亞約 547.58萬股,令持股由 14.99%增加至 15.26%,並與另一個大股東 Caixa Bank持股僅相差 2.04%。國浩是次增持股份,是因選擇"以股代息"收取股息。上周Caixa Bank選擇以股代息收取股息,故有增持效果。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48 : GS(14)@2012-04-26 00:20: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79007
【本報訊】作為香港老牌上市銀行,東亞( 023)小股東對該行派息比率續降和資本水平偏低表示關注,昨更在股東會上提議主席李國寶分階段配股集資,提高資本水平以托股價及增派息,李國寶承諾會考慮配股。但大股東 Caixa Bank自身難保,料配股計劃實現有難度。 記者:董曉沂
49 : GS(14)@2012-05-19 11:16:09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7558
由 cityhunter » 週六 5月 19日, 2012年 2:56 am
Just want to keep this record and see if Mr. Li is correct. :inv168_08:


李國寶指西班牙 CaixaBank 只會增持東亞(00023)

2012年5月14日 08:42 財經消息

<匯港通訊> 現時東亞(00023)最大單一股東西班牙銀行 Caixa Bank 被指存在資金壓力,擬在未來12個月償還歐洲央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貸款,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表示,不擔心 CaixaBank 會減持東亞股權,反而指 Caixa Bank 有意將持股量增至20%。

他續指,對 Caixa Bank的 財務實力有信心,而該行剛收購另一間銀行Banca Civica後,將變成西班牙最大銀行。

另外,李國寶指,未有與另一大股東國浩(00053)就是否增持東亞作出討論,而國浩至今亦未有表態要求進入董事局。

由 cityhunter » 週六 5月 19日, 2012年 2:59 am
La Caixa buys Banca Cívica to create Spain’s biggest bank in terms of assets

27 MAR 2012 - 14:42 CET

La Caixa has agreed to buy Banca Cívica through a share swap with its commercial banking arm Caixabank, which values its smaller rival at about one billion euros, becoming in the process Spain’s biggest lender in terms of assets.

Caixabank’s offer values Banca Cívica, an amalgam of four savings banks that listed last year, at 1.97 euros per share, a discount of 11.3 percent to its closing share price on Friday of 2.22 euros. Trading in both Caixabank and Banca Cívica’s shares was suspended Monday by the National Securities Commission (CNMV). Compared with Banca Cívica’s listing price of 2.70 euros per share, La Caixa’s offer is at a 27 percent discount.

The tie-up of the two lenders will create a bank with assets of 340 billion euros, more than Banco Santander and BBVA. It will have a branch network of 6,590 offices and a workforce of 32,715. However, experts estimate that La Caixa is likely to make cuts of around 10 to 15 percent both in the number of outlets and staffing levels.

The closure of the deal was reached after a marathon session of meetings on Monday of the boards of the four savings banks that make up Banca Cívica, and the boards of Banca Cívica and La Caixa.

The imperative behind Banca Cívica’s tie-up was the difficulties it would face in securing the 2.031 billion euros it needs to increase its provisions for potential losses from real estate assets on its books as dictat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wants further consolidation to take place in the sector.
http://elpais.com/elpais/2012/03 ... 2787948_551118.html
50 : Sunny^_^(11601)@2012-05-19 18:29:26

我覺得間ca****會賣東亞D股票喎
51 : GS(14)@2012-08-03 00:20:3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02228_C.pdf
同上年同期大約持平,賺約16億...

未來前景
由於內地經濟顯著放緩的跡象日益明顯,中國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並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
策,此舉將有助穩定區內經濟的增長。展望未來,美國經濟緩慢復甦的步伐預期會在下半年加快,將為
持續下滑的香港出口帶來新動力,刺激未來數月的經濟增長。
本行將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加強金融服務,以及致力把握跨境業務帶來的契機及經由中港聯動措施轉
介的業務。
東亞中國將繼續在策略性地區拓展分行網絡,提升電子分銷渠道,加強為內地零售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
務。東亞中國亦會擴闊產品種類,主力開拓新的收入來源。
在香港,本行將透過開發及推出新人民幣產品及服務,例如人民幣保險、人民幣投資及基金產品等,進
一步開拓人民幣金融服務的業務潛力。本行亦將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設計適合內地客戶的服務,包括企
業機構及高端客戶。
52 : Louis(1212)@2012-08-03 08:45:26

50樓提及
我覺得間ca****會賣東亞D股票喎



sell to 53???
53 : GS(14)@2012-08-03 11:45: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3/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人稱「寶哥哥」的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現年72歲,但仍寶刀未老,多年來親自主持大小業績記者會及股東會。去年董事會更將其任期延長至2015年。

兩公子分工答記者提問

昨日被問及日後退休後的繼任問題,他只表示一切待董事會決定,距離退休亦尚有數年時間。不過近來答記者及分析員提問的責任,已逐漸攤分到兩位公子李民橋及李民斌的身上,寶哥哥只不時作出補充。有記者問及西班牙銀行Caixa會否減少持股,他指認識幾位Caixa的董事會成員,Caixa對東亞的業務亦相當支持,為東亞介紹不少生意。

寶哥哥的機智問答叫人記憶猶新,去年巿場同樣預測東亞上半年業績倒退,該行卻交出亮麗業績。寶哥哥當覑一室記者及分析員說,「分析員應該多做功課」。雖然昨日沒有出現妙問妙答的情節,但寶哥哥仍然精神飽滿,沒有一刻需要閉目養神。

54 : GS(14)@2012-08-03 13:05: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401
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只表示,上半年資本狀況已見改善,該行會持續透過改善資產負債組合及拓闊收費收益,並會密切配合《巴塞爾資本協定三》要求及資產增長,確保資本狀況維持有效水平。另一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補充,是否進一步減派股息由董事會決定,去年比率已降至50%以下。
若撇除去年同期內地出售資產所獲1.35億元的特殊收益因素,上半年東亞中國盈利按年增長15.3%至9.6億元,佔集團盈利32%,貸款及存款分別較去年底升5.2%及3%。
李民斌透露,6月底內地淨息差按年收窄18點子至2.27厘(去年底則為2.5厘),今年全年單計不對稱存貸減息因素,料收窄淨息差約5點子。面對利率自由化,他指該行超過九成以上貸款組合按基準利率定價,期望下半年在資金轉趨充裕下,淨息差可保平穩。
上半年東亞集團貸款減值從去年同期回撥4000萬元,轉為撥備1.25億元,他同意主要來自內地及新加坡,因個別地區業務板塊令減值貸款率從去年底0.06%升至0.17%,他認為水平仍屬可接受範圍,並無出現系統性問題。
料港淨息差改善

展望年內本港淨息差,李民橋有信心可持平甚或改善,早前因市場按息偏低,該行未有緊貼跟隨,惟4月後已開始積極參與,資金競爭亦稍見放緩,上半年該行在港離岸人民幣貸款按半年升1.7倍至約250億元人民幣。
一外資證券分析員說,內地減息周期未完,上半年內地淨息差尚未全面反映兩次減息,東亞的收窄幅度已較預期大,列賬顯示中國的逾期三個月貸款按年大增;他亦擔心資產會進一步轉為壞賬。
55 : GS(14)@2012-08-03 13:05: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402
管理層早年曾期望爭取將成本收益率降至50%以下,但今年上半年仍未達標。該行副行政總裁李民斌稱,東亞中國成本收益率若按同業一樣不計內地營業稅,該比率上半年僅約46%,集團則為52%。李國寶補充旗下附屬卓佳集團因聘用很多專業人士,成本「貴過東亞好多」,成本收益率高達58%至59%。另美國及加拿大經營成本亦較高,東亞美國出售後,下半年該比率會有所下降。
年初已凍結人手

為控制營運成本,副行政總裁兼營運總監唐漢城指,今年初開始凍結人手,內部進行後台工序簡化及加強員工培訓,已見到成效;該行會每半年檢討一次人手數目。上半年香港區員工數目已減少67人,但整體人手仍增加108人至1.2萬人,主因大中華區增142人。
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補充,該行正積極推行系統自動化,其中 i-理財中心已增設至七間,使用流動電話理財的客戶上半年增加三成,並透過利用如社交網站、應用程式( App)等新興媒介作推廣,控制廣告開支。
56 : GS(14)@2012-08-04 11:38: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03486_C.pdf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二年八月三日,本公司與Finconsum及領達就於中國
成立從事汽車金融業務的合資公司訂立協議。Finconsum是CaixaBank的一家全資
附屬公司,領達是東亞銀行的一家全資附屬公司。CaixaBank是東亞銀行的一名
主要股東(根據上市規則之定義)。Finconsum、領達、CaixaBank及東亞銀行均為
獨立第三方。
合資公司之設立有待(其中包括)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後,合資公司的股本權
益將分別由本公司、Finconsum及領達持有55%、22.5%及22.5%。合資公司的註冊
資本將為人民幣800,000,000元,各方將以現金出資:本公司出資佔55%(即人民
幣440,000,000 元)、Finconsum出資佔22.5%(即人民幣180,000,000 元)及領達出資佔
22.5%(即人民幣180,000,000 元)。本公司出資金額為人民幣440,000,000元,該金額
將以內部資源支付。
待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准後,合資公司將提供零售及批發汽車金融業務。
57 : greatsoup38(830)@2012-08-11 19:48:31

2012-8-8 HJ
...
東亞6 月底的資本充足比率由去年底的13.7% 降至13.2% , 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則由9.4%升至9.7%,近年持續出售資產及採取以股代息政策,已對資本充足比率有利,暫可避免籌集資本,相信仍會維持出售資產的策略,待經濟及股市好轉後再作打算。但集資壓力始終存在,持續出售資產,亦影響未來收益。

盈利質素成疑跑輸恒指

雖則近日東亞夥同華晨(1114)合作投資,但畢竟出資不多,與需要為東亞增資規模不同,因而東亞對可能集資相當審慎,亦要考慮到國浩(053)所持股權的變動,儘管國浩一再表示持有的東亞股權是作投資之用,但只是官腔,實情難料。

東亞下半年的經營肯定有壓力,特別是內地業務。期望內地提供較佳的增長動力已不切實際。對於東亞的展望,不宜硬性與去年比較,因去年盈利僅43.58 億元,增長只是3.2%,是頗低水平,經營壓力相信不輕,盈利質素成疑,不計算P╱E、息率及回報,實際的走勢顯示,東亞年內的股價已遜於大市,日來稍為轉強,仍是利炒不利揸。

戴兆
58 : Louis(1212)@2012-08-11 22:12:14

無論如何,李國寶不停地從場內購買更多23, 例如最近8月7日及8日。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59 : GS(14)@2012-08-29 00:44:22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1ab4561e37818e49873
treasurer » 週二 8月 28日, 2012年 8:42 pm
聯交所的披露權益資料顯示,東亞銀行(00023)非執行董事邱繼炳最近連環減持東亞股份,四日內共沽出近190萬股,套現近5,600萬元。邱繼炳於上週二至五,連續四日沽出手上持有的東亞股份,總數達189.41萬股,每股的平均價介乎29.75至28.59元,涉資達5,598萬元。完成交易之後,邱繼炳手上持有的東亞好倉減至約363萬股,其持股量則由0.26%減至0.17%。

息差料收窄 券商籲減持
東亞月初公佈中期業績,期內的貸款減值撥備飆升,主要是內地壞帳增加,中國內地業務稅前盈利亦倒退近1%。該行上半年淨息差收窄10點子至1.63%,料內地息差下半年續收窄。

該行公佈業績之後,多家券商指該行下半年面對多項負面因素,包括淨息差有收窄壓力,及內地貸款質素惡化等,認為現時估值過高,建議沽售其股份,或予以「跑輸大市」的評級。

摩根士丹利指,若撇除一次性收益,東亞的核心盈利按年下跌8%,而下半年淨息差收窄,將會繼續拖低其核心盈利。

滙豐證券則關注東亞的內地貸款質素有惡化跡象,料該行或需增加貸款減值撥備金額,而瑞信亦指有關的風險不應被忽視,維持其「跑輸大市」的評級,並下調該行未來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各5%。

花旗指東亞市盈率14.9倍,較同業的12.2倍高出22%,認為現時的估值過高,故下調其目標價至22元,並維持「沽售」評級。
60 : GS(14)@2012-10-30 00:32:03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 ... 74431796394230.html
SHANGHAI—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visible casualties of China's high-end property bust is up for auction in the northeast city of Dalian, after a bank foreclosed on the property.

The 48-floor Park Central was owned by a fund run by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which invested $80 million in the property. But the asset manager lost the property when U.K.-based lender Standard Chartered STAN.LN +0.03% PLC, which provided the majority of a roughly $140 million loan, foreclosed over the summer after sluggish sales put it in violation of loan covenants, according to people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The loss, which came after China tightened rules on buying luxury apartments, shows how exposed some European and U.S. investors are to Chinese real estate. Several potential investors have been offered the property, but no deal has been reached, the people said.

Standard Chartered and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 unit of J.P. Morgan Chase JPM -1.22% & Co., declined to comment.
[image] Alamy

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Dalian is being auctioned.

China recently has shown signs of revival in its property market, yet problems remain evident. Property developers such as Greentown China Holdings Ltd. 3900.HK +0.56% and SPG Land Holdings Ltd. 0337.HK -1.01% that had focused on high-end homes, have been offloading some of their assets to other developers as cash flow tightened due to government moves to cool the property market. In June, debt-laden Greentown China raised $657 million by selling stock and issuing convertible bonds to shareholder Wharf (Holdings) Ltd. 0004.HK -0.09%

The government moved in 2010 to slow construction of luxury housing— through credit curbs, limits on buying multiple properties and higher down-payment requirements—and sought to push developers toward building for first-time buyers and those upgrading to bigger homes.

Like upwardly mobile Chinese, foreign investors have preferred luxury properties in China due to the higher margins they can fetch compared with the mass-market, cookie-cutter apartments.

But skeptics warn that it will take years for the market to absorb an oversupply of fancy apartments and villas, many left empty by their investor buyers, and "ghost cities" of unoccupied blocks.

"Around three to four years ago you could already see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clamping down on the luxury sector, but some thought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going to leave the top-tier residential sector untouched since i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ass market. That was misguided," said one person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Clamping Down on Real Estate

China's current round of property-tightening measures

  April 2010: China raises down payment on first home purchases for homes larger than 90 square meters (968 square feet) to 30% from 20%, and those for second homes to 50% from 40%.
  Sept. 2010: Down payment on all first-time home purchases raised to 30%, and discount banks could offer on mortgage rates for first-time home buyers is reduced . Loans to customers purchasing their third or subsequent homes prohibited.
  Jan. 2011: China raises down payment for second homes to 60% from 50%. Shanghai and Chongqing start property tax trials.
  2011-2012: Various cities start to implement bans on multiple home purchases, with Beijing being one of the first few cities to limit the number of homes each family can buy.
  August: 2012: China sends inspection teams across 16 cities and provinces to check on how property curbs were implemented.

Source: Staff and wire reports

The overall level of foreclosure activity in China is unclea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in the country regarding the volume of distressed real-estate assets.

But high-end residential projects such as Park Central, one of the top buildings in seaside Dalian, have been among the hardest hit since China launched its property tightening campaign.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took over Park Central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even as the market was showing signs of froth. The company had started a $600 million Greater China property fund in 2008 and has invested in projects across the country, including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Nanjing. Its projects elsewhere in China don't appear to be in distress, the people said.

The units in Park Central haven't sold well since they went on the market in September 2011. In addition to the government tightening measures, the sales weakness was partly because the units were too big and costly,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and real-estate agents in the city.

"Although it's in a great location, the units were too large and it's difficult to split them into smaller units," said one of the people.

Standard Chartered and Bank of East Asia Ltd. 0023.HK -0.68% extended a loan of approximately $140 million to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for the project, one of the people said. Standard Chartered foreclosed on the property after J.P. Morgan breached some loan covenants due to poor sales. Deloitte & Touche Inc. has been appointed as the receiver of the project, the same person said. Bank of East Asia and Deloitte declined to comment.

CBRE Group, CBG +0.05% the broker hired to market Park Central, is working with Standard Chartered to seek potential buyers, the people said.

The project offers 270 one- to four-bedroom units that are between 110 and 519 square meters each.

A computer screen shot from the website of Park Central, 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that has gone into foreclosure

According to local property agency websites, at the time of its launch, the project carried asking prices of around 35,000 yuan ($5,595) per square meter. Calls to the project's sales office went unanswered and brokers in the city said there have been no signs of sales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for a number of months now.

Other housing projects nearby have selling prices of around 19,000 yuan per square meter.

A few private-equity players have submitted nonbinding bids for the distressed asset, and some of the bids have exceeded one billion yuan, one of the people said, without giving details.
61 : GS(14)@2012-10-30 00:32:48

http://cn.wsj.com/gb/20121024/bch141231.asp

圖為御瀾山的電腦截屏,該樓盤已被銀行止贖。


國東北城市大連的一幢豪華公寓樓準備拍賣,這是中國高端房產泡沫破裂最顯眼的犧牲品之一。此前一家銀行取消了該樓盤的贖回權。

48層的「御瀾山」曾為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旗下一隻基金所有,該基金在這個樓盤項目上投入了8,000萬美元。英國貸款機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提供了該項目1.4億美元貸款的絕大部分。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銷售不景氣導致貸款違約,渣打於今年夏季取消了這一樓盤的贖回權,該基金也由此失去了這處樓盤。

從中國收緊豪華房產購買規定後出現的這一損失可以看出,一些歐美投資者在中國房地產上的風險敞口有多大。上述知情人士說,這處樓盤找了幾家潛在投資者,但尚未達成交易。

渣打銀行和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拒絕置評。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為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旗下子公司。

Park Central
圖為御瀾山的電腦截屏,該樓盤已被銀行止贖。
中國房產市場最近顯示出復甦跡象,但仍存在明顯問題。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Greentown China Holdings Ltd.)和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SPG Land Holdings Ltd.)等一批專注於高端房產的開發商已經在將部分資產轉讓給其他開發商,原因是政府為房產市場降溫的舉措導致其現金流吃緊。今年六月,負債纍纍的綠城中國通過向其股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Wharf (Holdings) Ltd.)出售股權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籌資6.57億美元。

2010年,中國政府採取行動,通過抑制貸款、限制購買多套房產以及提高首付款要求等措施來減緩豪華房產的建設,並試圖推動開發商為首次購房者和改善性購房者建房。

與中國那些經濟地位不斷提升的人一樣,外國投資者也青睞中國的豪華房產項目,因為相比大眾市場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寓,豪華房產能為他們提供更高的利潤空間。

但懷疑人士警告說,市場可能要很多年才能消化過度供應的豪華公寓和別墅以及由無人居住的街區組成的「鬼城」。許多豪華住宅都被投資型買家空置。

一位知情人士說,大約三四年前,你已經可以看到政府在打壓豪華房產領域,但一些人覺得政府不會動頂級住宅領域,因為這個領域與大眾市場毫無關係。那只是誤解。

不清楚中國總共有多少房產止贖,有關不良房地產數量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

但從中國開始調控以來,諸如御瀾山之類的高端住宅項目遭到沉重打擊。御瀾山是海濱城市大連的一幢高層建築。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是在施工期間接手御瀾山的,當時市場已經顯示出泡沫跡象。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在2008年成立一隻面向大中華的6億美元房地產基金,投資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各地的項目。前述知情人士說,它在中國其他地區投資的項目似乎並無壓力。

御瀾山在2011年9月份開盤以來賣得不是很好。據知情人士和大連房地產中介說,除了政府的調控之外,銷售疲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房屋面積過大、價格過高。

其中一位人士說,雖然地段很好,但房屋面積過大,而且很難分隔成較小的單元。

一位知情人士說,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Bank of East Asia Ltd.)為這個項目向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提供了一筆約為1.4億美元的貸款。因銷售不佳,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違背了部分條款,之後渣打銀行將項目止贖。同一位人士說,德勤(Deloitte & Touche Inc.)已被指定為項目的託管人。

知情人士說,受聘推銷御瀾山的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CBRE Group)正與渣打銀行一起尋找潛在買家。

項目有270套一至四居房產出售,每套面積110至519平方米不等。

據當地房產中介網站介紹,開盤時該項目每平米叫價約3.5萬元(5,595美元)。項目售樓處電話無人接聽,據大連房地產中介說,該項目好幾個月都沒有賣房跡象了。

附近其他房地產項目的售價在每平米1.9萬元左右。

一位知情人士說,一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已為這筆不良資產提交無約束力報價,部分報價超過人民幣10億元。但這位人士沒有細說。

ESTHER FUNG
62 : y2kcatman(5671)@2012-11-03 10:42:55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 ... TRACK/0/524799.html

【焦點分析】東亞(0023-HK)股東三井擬增持,或上演新一輪股權爭逐
2012/11/02 15:04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東亞銀行(0023-HK)策略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及母公司三井住友集團,獲美國聯儲局批准,可增持東亞權益至最多9.9%,但主席李國寶今早否認東亞可能會向三井配股或增資的計劃。但由於東亞獲得策略股東三井表態有意增持,加上新一輪股權爭逐戰或開打,今日該股造好,最高曾升至29.45元,漲3%,現仍升2.6%,成交金額約5000萬元。

李國寶接受《商台》查詢時指,表示得知三井住友計劃透過在公開市場增持東亞股份,但無向其配新股的計劃。但該行副行政總裁李繼昌兼投資總監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則模稜兩可,稱「幾時都有增資擴股計劃」,對所有方案都保持開放態度。

東亞的資本狀況一向是外界關注點,雖然其中期業績勝市場預期,一級資本比率於按半年回升30點子至9.7%,但仍低於中型銀行10%的安全水平,亦較同業為低,整體資本充足比率13.2%,比去年下半年跌5個百分點。東亞的自然資本補充速度較慢,而且其東亞中國對資本的需求不低,為應付未來監管要求,集資是遲早的事。

由於在市場內不斷低位增持的國浩(0053-HK),已是第二大股東並持股15.3%,由於國浩大股東郭令燦未有就增持與李國寶家族溝通,亦無任何相關合作,自然被視為敵意狙擊。由於掌握東亞管理權的李國寶家族持股不足5%,控股權並不穩固,只能依靠友好盟友,故此東亞在09年底,亦是通過定向配股方式向西班牙 CaixaBank 和三井配股充實資本。

故此,在現階段如果東亞再集資充實核心資本,必先考慮續向友好方配股,但西班牙儲蓄銀行 CaixaBank 已經持有東亞17.1%,該行上月已坦承因為財務壓力,目前無計劃再增持,但亦不會沽出持股。所以李氏只能倚靠三井,甚至持股低於5%的中銀香港(2388-HK)。事實上,在今年4月股東會上,李國寶被小股東問及資本問題,他回應表示「有考慮配股」。

要留意,三井的增持申請是在去年11月15日入紙的,相隔一年突然獲批,當然不是馬上立馬入股,故此,李國寶現階段無配股計劃的說法並不意外。但按德銀核算,三井住友集團今年3月的一級資本比率和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分別達12.3%和7.5%,是全球資本最充裕的國際銀行之一,區區為東亞新增30-35億元規模的投資問題不大。

摩根大通發布報告指,如果三井再增持東亞銀行股權5.2%。後者的資本壓力中期內可得以緩解,料東亞銀行一級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將增長82個基點至9.6%,同時西班牙 CaixaBank 和國浩股權將分別被攤薄93和82個基點,至16%和14.2%。

國浩應是李氏心腹大患,畢竟郭令燦以往在港經營道亨銀行,以3倍市賬率的極高價出售予星展集團,是銀行業老手,一旦進一步控制東亞,李國寶一心培育的兩位現任副行政總裁的兒子,屆時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李氏近期都有較積極地入市增持,似乎知道友好難再倚重,現時且看近期未見動作的國浩,會否因此消息加快增持,掀起新一輪股權爭逐戰?(H)
63 : GS(14)@2012-11-03 10:44:50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 ... rders/20121031a.htm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on Wednesday announced its approval of the application by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 and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both of Tokyo, Japan, foreign banking organizations that are bank holding companies under the 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56, as amended ("BHC Act"), to acquire up to 9.9 percent of the voting shares of 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 Hong Kong SA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foreign banking organization that is a bank holding company under the BHC Act by virtue of its ownership of The Bank of East Asia (U.S.A.) National Association, New York, New York.
64 : GS(14)@2012-11-03 10:45:02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 ... rders20121031a1.pdf
docs
65 : GS(14)@2012-11-03 10:45:38

Noncontrolling Investment
Applicants own approximately 4.7 percent of the voting shares of BEA. Applicants have stated that they do not propose to control or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BEA as a result of the proposal.6

Applicants have agreed to abide by certain commitments substantially similar to those on which the Board has previously relied in determining that an investing company would not be able to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another bank holding company or bank for purposes of the BHC Act (“Passivity Commitments”). For example, Applicants have committed not to exercise or attempt to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the management or policies of BEA; not to seek or accept more than one representative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BEA; and not to have any other director, officer, employee, or agent interlocks with BEA or its subsidiaries. The Passivity Commitments also include certain restrictions on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licants and BEA.
66 : GS(14)@2012-11-03 10:46:09

Because the subsidiary banks of Applicants and BEA compete directly in California in the Los Angeles and San Francisco-Oakland-San Jose banking markets,
11 the Board has reviewed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the proposal in these markets in light of all the facts of record. In particular, the Board has considered the number of competitors that would remain in the banking markets, the relative shares of total deposits in insure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markets (“market deposits”) controlled by relevant institutions,12 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 of market deposit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level as measured by the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HHI”) under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Merger Guidelines (“DOJ Guidelines”).
67 : GS(14)@2012-11-03 13:09: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103/News/ww_ww3.htm
東亞無計劃向住友配股
  2012年11月3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主席李國寶(圖)指出,目前沒有計劃向第三大股東日本三井住友銀行配股或增發股份。三井住友獲美國聯儲局批准增持東亞,持股最多可增加至9.9%。目前三井住友持有東亞股份4.65%。
68 : VA(33206)@2012-12-04 22:54:18

【個股信息】東亞(0023-HK)以29.59元向三井住友配售1.12億股

2012/12/04 19:3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東亞銀行在收市後發表公告,已向策略股東三井住友銀行訂立協議,以每股29.59元配售1.12億股,相當於5.27%或擴大後股本5.01%,認購價較今日收市價29.7元折讓0.37%,配股所得款額33.14億元,淨額32.96億元,將用於進一步擴闊該行的資本基礎,並充實資本實力。

三井住友所持東亞銀行股份,會由原來的4.73%,增至9.5%。東亞主席李國寶的持股,則由原來2.72%降至2.58%。

原為東亞第二大股東並持股15.3%國浩(053-HK),今日突然停牌宣布計劃私有化。而今次東亞在收市後突然宣布向三井住友配股,或是受國浩的最新資本行動刺激,以先行配售達致充實資本,和攤薄國浩股權的目的,以防國浩稍後可能實施私有化後的其他可能資本動作。

《財華社》月前的分析報導已指出,東亞再集資是遲早的事,而現階段充實資本必先向友好方配股,並只能倚靠三井。(H)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529096.html
69 : VA(33206)@2012-12-04 22:55:18

寶baby乜?
70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5:45

真是突襲
71 : VA(33206)@2012-12-04 22:56:52

明早有平買多少
72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7:12

69樓提及
寶baby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12041238_C.pdf
於2012 年12 月4 日股份交易時間結束後,本行與認購人就其以主事人身份按每股新股
份港幣29.59 元認購本行股份111,572,600 股訂立了認購協議。認購價較股份於最後交
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每股股份港幣29.70 元的收市價折讓約0.37%。
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將為港幣33 億140 萬元。董事計劃把所得款項淨額用於進一步
擴闊本行資本基礎並充實本行資本實力,從而有效地支持各項業務發展活動。新股份
(相當於經認購事項擴大後本行全部已發行股本約5.01%)將按董事於本行在2012 年4
月24 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常會上獲授的一般授權予以配發及發行。
73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7:26

71樓提及
明早有平買多少


小心d
74 : dennis001(8614)@2012-12-04 23:15:09

甘GE市況難D平買

佢真係可以轉得快
75 : greatsoup38(830)@2013-01-20 00:20:53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u ... CNL4S0AL08820130116
路透1月16日 - 據湯森路透旗下IFR報導,中國銀行 香港分行剛又完成了兩筆點心存款證,其一是8.5億元人民幣(1.35億美元)一年期2.9%票息存款證,由法國巴黎銀行安排; 其二是3億元人民幣(4,700萬美元)一年期2.9%票息存款證,由華僑銀行承銷。兩者均將在1月22日結算。

以互換利率中間價計算,該定價約相當於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約155個基點。

同時,東亞銀行 發行了3億元人民幣一年期點心存款證,利率2.83%。該2014年1月22日到期的存款證,由渣打安排。

此外,中東Emirates NBD重返點心債市,定向發售一筆一年期債籌得1億元人民幣,以面值發行,收益率3.45%,由渣打負責。(完)

瀏覽IFR更多中文報導,請點選(www.ifr-china.com/info) (整理 黃凱; 審校 林高麗)

© 路透 2013 版權所有
76 : greatsoup38(830)@2013-02-27 01:24:1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6138_C.pdf
23
不計炒股,持平賺39億
77 : greatsoup38(830)@2013-02-28 00:39:5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27/news/ec_eca1.htm

東亞銀行業績再創新高,但東亞中國稅前盈利卻跌5%。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右)指內地淨息差於去年底回穩。左一為另一副行政總裁李民橋,中為主席李國寶。(尹錦恩攝)



東亞錄新高盈利,主要靠包括衍生工具在內的投資組合表現理想,交易溢利增3.4倍至7.6億元,按公平價值計算的金融資產,亦扭虧為盈錄得6.6億元的帳面利潤,單計該兩項已達14.2億元。核心業務則表現平平,整體淨息差按年收窄0.08個百分點至1.67%,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半成,服務費及佣金淨額則增10.8%。資本充足比率則按年提升0.6個百分點,至14.3%。

東亞中國盈利下跌

對比整體業績理想,東亞中國成績表顯得不足,稅前盈利按年下跌5%至22.46億元,佔整體稅前盈利比例由2011年近一半,跌至不足三成,主要受累於內地淨息差,由2011年的2.5%跌至2.15%。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表示,去年內地貸款增長14%亦難彌補息差回落,未來仍要面對存款成本上漲,但指息差於去年底已見回穩,並冀可提高貸款定價,令內地息差於今年可見改善。

令盈利重上升軌前,確保內地資產質素似乎才為該行首要任務。期內東亞中國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至0.27%,較2011年底增0.17個百分點,並重返08年度水平;而該行於內地的減值貸款,按年漲近1.1倍至4.53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的貸款更劇增17倍(表)。

浙江地區不良貸款較多

李民斌承認不良貸款集中於浙江地區,又料上半年仍會錄得不良貸款,但強調目前不良款項金額不大,情仍屬可控。

李民斌又透露,經過去年檢討後,只會在廣東及上海等一線地區經營個人銀行業務,減省偏遠地區的業務及人手,並會減少提款機數目,料每年可節省約5000萬元成本。

對於港府上周再推遏抑樓市措施,副行政總裁李民橋指市場交投將會減慢,但因按揭風險較其他貸款低,故仍會維持進取定價,不會淡出按揭業務,惟坦言按息再下調的空間小。

另外,早於1987加入東亞董事會的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將於4月尾退任,李國寶笑謂昨日已與四叔共享午膳,並送上小禮物,以感謝其26年來的「勞心勞力」。

◆李國寶﹕唔鍾意監管

曾為唐英年競選辦主席的東亞主席李國寶,昨天強調自己已離開政治,拒評現屆政府樓市政策,但談到遏抑樓市會否影響銀行經營,他就坦言喜歡自由市場,直指All regulations are over-regulations,「我完全唔鍾意監管,但呢個世界無法子」,似乎有弦外之音。

明報記者 馬子豪
78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20:44:24

2013-3-2 HJ
...
大行對東亞業績的估計,最樂觀是增長27.9%,實際仍超出市場估計,可以視作不易估計的因素,包括交易盈利及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亦包括出售資產、股權利潤及重估物業收益。

去年淨利息收入增加5%;服務費及佣金淨額增加10.8%;交易盈利增加338%,至7.65 億元;金融工具公平值收益6.64 億元(上年度虧損3.54 億元);其他收入微升1%;經營收入增18.8%;經營支出增9.2% ; 經營盈利增加35.2%,至63.84 億元;減值損失增加97.2%,至2.65 億元;其中包括貸款減值2.13 億元,較上年增184%;出售金融資產、貸款、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固定資產淨利共4.59 億元,增加41.6%;另有投資物業重估盈利4.51 億元,增長11.6%;而應佔聯營公司業績則增23.1%,至5.36億元。

成本對收入比率由62.9%降至57.7%;若把中國業務的營業稅及附加稅在營業支出剔除, 則由59.2% 降至54.2% , 仍是偏高水平。比率下降是受惠於支出增幅低於收入增幅,而中國業務的表現則相反,其經營收入只增3.3%;而支出則增8.7%;在剔除營業稅及附加稅後, 其成本收入比率亦由50.3%升至52.4%;不計中國業務,比率則由66.2%降至55.3%。

中國業務受息差收窄影響,淨利息收入只增1.1% , 非利息收入增16.4%;經營支出增8.7%;貸款減值微減;經營盈利已減4.5%;出售資產收益銳減61.8%;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激增181% ; 稅前盈利22.46億元,同比跌5.4%;佔東亞總稅前盈利比率由41.3%急跌至29.7%。

另外,東亞的交易利潤、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出售金融資產、固定資產、股權收益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去年共23.39 億元,增加326%;佔稅前盈利比率31%,上年僅為9.5%。此等利潤變動之大,雖按會計政策計算,是合理賬目,但仍考慮該等利潤的波動性,影響評價。

去年12 月,東亞配售1.115 億股,每股作價29.59 元,集資淨額33 億元;去年年底資本充足比率由13.7%升至14.3%;核心資本充足比率由9.4%升至10.7%,集資有利於資本充足比率,亦使三井住友銀行所佔東亞股權由4.73%升至9.5%;西班牙Caixa 所佔股權由17.1%降至16.12%,而市場傳狙擊東亞股權的國浩(053)亦由持股15.26% 降至14.22% ,配售集資是一舉兩得的安排。

不過,配售集資將使今年每股盈利攤薄,不單配售的影響,亦考慮以股代息的安排,去年已有小量攤薄,今年較明顯,約攤薄2%。

現年展望,本港業務樂觀估計只是穩定,中國業務仍難樂觀;東亞表示,持續出售非核心資產,而交易收益及金融工具公平值等受金融市場及操作表現而定,目前對此預測並不實際。現價31.7 元,P╱E11.6 倍;P╱B1.23 倍;息率3.3%;股本回報率11.92%,可以注意的是盈利不穩定性和P╱E是否合理,較為合理的只是P╱B及息率,過去多年中國業務是東亞受注目的重點,但已出現倒退,東亞的動力將受影響,但畢竟是歷史悠久的華資銀行,動力雖減,亦常有可炒之道,但不要期望過高。有傳將狙擊東亞的國浩在建議私有化中,所謂股權爭奪已非短期事,但候低可炒。

戴兆
79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01:19: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1/18191229


【本報訊】東亞銀行(023)單一最大股東西班牙CaixaBank,去年盈利暴跌八成,加上《巴塞爾資本協定三》下資本達標狀況,會否成為考慮減持東亞權益的因素,一直受市場關注。摩根士丹利英國研究報告指,受《巴三》等新規定影響,CaixaBank核心資本率將跌4個百分點,最差估計降至僅6.9%,故可能減持東亞權益至10%以下水平。
記者:劉美儀

不過,CaixaBank接受查詢時重申,仍視東亞作長遠策略性投資,對「現時持股水平感滿意」。
按資產規模計屬西班牙第三大銀行的CaixaBank,其發言人Fernando Garcia透過電郵回覆稱,「CaixaBank會維持目前投資策略,並與參股的金融機構達成策略合作協議」,當中包括其所持的東亞16.4%權益。
去年度CaixaBank附屬公司與東亞旗下領達財務及內地華晨汽車,組成內地汽車金融合資公司,便是長線策略性合作夥伴的例子。
未擬沽非金融投資

對於有消息稱,面對資本壓力,CaixaBank可能研究放售其他非金融機構投資,如所持12.5%的西班牙燃油化工集團Repsol YPF,Garcia回應說,對目前所有策略投資維持不變。
東亞上周五收報32.25元,微升0.47%;該行發言人重申,CaixaBank視東亞為長遠策略投資,以及在亞洲區內具重要價值的合作平台。
大摩英國團隊就CaixaBank發表研究報告,估算在《巴三》新資本規定下,加上償還西班牙銀行業救助基金(FROB)貸款,CaixaBank核心資本水平將分別受到400點子及60點子的影響。

假設《巴三》全面實施並按備考盈利基礎計,去年底CaixaBank核心資本充足率將降至僅6.9%。
Caixa核心資本或僅6.9%

為釋放資產增強資本,大摩估計,CaixaBank將減持東亞及另一金融機構GF Inbursa權益,其中若出售東亞6.4%持股,令所持權益降至低於10%,屆時東亞將被界定為非重要性投資類別,並按可供出售資產(AFS)方式計入CaixaBank賬項,所持東亞權益的市價增值部份便可反映在CaixaBank核心資本計算中。
瑞穗證券亞洲執行董事安彤善表示,若CaixaBank核心資本確如估計降至6.9%,便須面對減售非核心資產以改善資本的壓力。
不過,根據協定,CaixaBank所持東亞權益公開出售前,須諮詢其他主要友好股東的承接意向,包括三井住友及李氏家族,國浩(053)可能在較後諮詢之列。

80 : greatsoup38(830)@2013-06-15 18:26:54

2013-06-10 MT
東亞銀行 保持活力迎接百周年   

東亞銀行(00023)雖為歷史悠久的本地銀行,但是活力未減,並因應時代轉變推出改變業務模式,吸納年輕客戶及達至節省成本的效果。

再過5年,便是東亞成立100周年(詳見檔案)。迎接100周年的來臨,東亞銀行個人銀行處網絡管理及營運部主管許文森認為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而集團近期在分行及多個渠道推出新的零售品牌形象,除了讓更多人認識東亞銀行外,更讓客戶知道集團仍會積極、進取及創新。

雖然他未有進一步詳細透露迎接100周年的詳細,但強調集團仍會不斷更新,回應客戶需要。可能由於集團歷史較悠久,過去客戶群的年齡偏高,惟他指出:「除了城市大學目標客戶由附近的又一城分行負責吸納外,香港其他大學的學園內,均早已設有我們的分行。經過多年努力,現時我們的客戶群的年齡已變得頗為平均。」

客戶群年齡變得平均

除此之外,許文森指出,東亞服務也會因應社會的轉變,並說:「繼99推出網上理財後,04至05年間推出可在手機處理一些網上理財的服務,而且當時是不論任何網絡供應商、手機型號,只要手機可以上網便可使用。到了09年,我們已經推出App,推出時間較同業為早。現時,集團處理客戶的交易,逾80%透過網絡處理。」

將銀行處理的交易轉到網上,一方面可以令到客戶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接受到移動網絡,便能隨時處理自己財務,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機遇外,許文森也指出可以為集團減省開支。他續說:「以前大眾娛樂較少,電視成為主要賣廣告宣傳的渠道。不過,現在有調查指每個人每日大約花3至4個小時上網,其間會瀏覽數十個網站,當中又以社交網站為主。因此,我們在facebook設立了2個專頁,而且效果也頗理想,較新的1個不足1個月,已有逾8,000人對專頁讚好!」

雖然許文森未有透露電視廣告費用的確實金額,但是開心地表示,透過網絡渠道作宣傳,可以減低不少的宣傳開支。

除了透過各種宣傳方法,增加品牌的吸引力外,銀行本身當然也需要一些網點來為服務客戶,例如為客戶提供一些貼身、現金處理等服務,或是需要與客戶作出面對面交談、互相了解的投資服務等等。

然而,在租金高企、員工薪金存在上漲壓力下,東亞未來零售銀行服務的網絡布局將會以新近設立的i-financial中心為新增網點的主力,而數間i-finance亦會由一個正常的分行作主力支援。他續解釋:「一般正常銀行分行,大約佔地2,000平方呎,並且要僱用8至10位員工去營運。但我們新設立的i-finance中心,佔地只需要100餘平方呎,而每間i-finance中心只要僱用1至2位員工,再加上1部自動櫃員機及i-Teller,已經可以提供一間正常分行大約80%至90%的服務。」

i-finance中心搶佔黃金地段

許文森未有透露一間正常分行與一間i-finance中心的營運成本差距的確實金額,但指出按上述面積、員工數目的差別,粗糙推算成本便大約節省了約90%。另外,現時東亞包括7間i-finance中心內的i-Teller,已在港設有17部i-Teller,可以在周一至周六、早上9時至晚上7時,幫助客戶處理非現金交易的服務之餘,更毋須分行員工額外加班。他欣喜地說:「i-Teller的設計,為我們贏得2012年香港工商業獎的創意大獎。現有的17台i-Teller,我們現時只用了7至8位員工負責處理,縱使將i-Teller的數目增加至25台,他們也有足夠人力去處理。」

惟許文森未有透露何時會將i-Teller的數目增至25台,只透露i-finance中心坐落的位置,將會是港鐵站、交通交滙處等,以及一些人流旺而租金昂貴的黃金地段。

﹏﹏﹏﹏﹏﹏﹏﹏﹏﹏﹏﹏﹏

【公司檔案】藍籌股東亞早於1918年已在香港成立,更在1920年於中國上海開設首間分行。至於東亞的股份,亦於1930年代開始可以在香港的股票市場上進行買賣。現時東亞位於德輔道中10號的香港總行,於1983年重建開幕,而舊的總行大樓,則建於1935年。

業務發展方面,內地改革開放後,東亞先後在1986及1987年,參與成立中國首間中外合資財務公司及在深圳開設分行,可謂早着先機,並令其以自家品牌拓展的內地業務收入比重,較其他香港銀行為高(見圖一)。此外,東亞於1975年與美國銀行共同推出首張港幣信用卡-東美信用卡;到了1979年,東亞更率先在中國提供外幣信用卡結算服務,而東美信用卡也成為首張可在中國使用的信用卡。
81 : VC(35825)@2013-07-26 11:35:26

東亞銀行(0023.HK: 行情)稱,旗下東亞銀行中國籌建的深圳前海支行於週五開始營業,成為首個重點服務前海深港現代化服務業合作區客戶的內地外資銀行網點。

東亞銀行主席兼東亞中國董事長李國寶在一份聲明中稱,「東亞中國是深圳市以至內地擁有最龐大分行網絡的外資銀行之一,未來將繼續致力參與前海的發展,為香港與內地金融業之合作和創新作出貢獻。」

東亞是首批獲批籌建前海支行的香港銀行,該行於今年初成功發放其第一筆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之後陸續與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簽署戰略協定。

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此前共有15家香港的銀行簽署總金額20億元的貸款協議,另有兩家深圳的銀行向香港企業提供了6.2億元貸款,令跨境貸款呈雙向流動。

根據管理細則,在前海註冊及實際經營的企業可以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貸款用途則應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前提下,用於前海建設與發展.前海跨境貸款的期限及利率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

2010年8月經國務院批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正式出台,在這塊位於深圳西部,面積約15平方公里、相當於五個倫敦金融城的土地上,最受人矚目的是透過中港資金流動的「模擬」資本項目開放。除了離岸人民幣貸款外,貿易投融資、中長期債券發展等金融業務在此地區展開試點。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h ... &feedName=chinaNews

進軍前海
82 : GS(14)@2013-08-01 13:40:36

至66%,盈利25億
83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20:02:42

2013-08-07 HJ
...
國浩續狙擊26.7元攻防金融市場不斷變化,東亞亦能靈活掌握機會,但無法達到各業務均以平衡增長,例如波動的金融市場實在難以控制盈虧,期內的業績應令人滿意。中國業務借貸的增加,亦反映其資產質素降低,未來的減值壓力較大。此外,市場資金成本上升,未來息差不易擴闊,特別是東亞吸收存款能力較低,將影響貸款的持續增長,業績可能因而放緩。

東亞於2012 年底集資33 億元,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已達10.7%,期內更升至11.2%,並無集資壓力, 而2012 年的股本回報率為11.9%,期內則降至11.6%,主要因為缺乏出售資產收益,但股盈率仍不吸引。該次集資是因利乘便,既可帶來資金,亦攤薄似在狙擊股權的國浩(053),而國浩近期又再增持權益至15%以上,管理層亦曾增持,只是在弱市中的一種態度,應與管理權無關。

東亞發表業績後股價報升,現價為30.1 元, P╱E 11 倍, 息率3.5%,P╱B 1.12 倍。全年業績可能有雙位數字增長,每股盈利攤薄較大,相信股息增幅遜於去年,因而未來股價升幅將受限制,不應過於樂觀,東亞的賣點是中國業務發展,此賣點已逐漸暗淡,評價較前為低,股價只在有限度上落,但國浩對東亞的興趣仍在,股價如有明顯下降,又將吸引國浩增持,估計其每股資產值26.7 元左右,會是國浩的攻防點。

戴兆
84 : MrYeung(15476)@2013-12-03 20:23:11

23
85 : MrYeung(15476)@2014-01-24 20:18:06

23
86 : Clark0713(1453)@2014-02-18 15:02:18

2013年度業績公告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東亞(00023)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期內盈利
66﹒13億元,比市場平均預期之58﹒9億元為高,較2012年同期多賺9﹒2%;每股
盈利2﹒78元,派息68仙。
  期內利息收入為250﹒84億元,增加10﹒8%;淨利息收入121﹒67億元,上升
25﹒1%。
  該公司將於4月2日以現金派發予3月11日已登記在股東名冊上的股東。(bh)
 
           *有關業績之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知
  
87 : Clark0713(1453)@2014-02-18 15:25:01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東亞銀行(0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於全年業績記
者會表示,本港家族銀行愈做愈少,相信是由於銀行監管愈來愈多,以及愈來愈難與中資銀行競
爭。
  至於東亞本身,他指,若有人願意出價達其市帳率三至四倍,或者會考慮出售手上股權。
(zy)
88 : GS(14)@2014-02-18 16:32:10

23

盈利增50%,至43億
89 : GS(14)@2014-02-19 10:13: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昨為港銀業績期掀起序幕。該行內地貸款業務因受去年「錢荒」帶動,淨息差在下半財年得以大幅拉闊,令全年勁賺66億元,遠勝市場預期,亦創下該行歷史新高,集團宣布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東亞股價昨日急升3%,收報31.35元,刺激其他港銀同升1%至2%。


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

東亞去年純利升9.2%,市場原本預測會按年略跌,至接近60億元。業務表現「有驚喜」,主要受惠於內地淨息差(NIM)由上半財年2.11厘,大幅增加35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至下半財年2.46厘,推動內地業務淨利潤大升16%,至19億元。

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於業績會上解釋,由於去年下半年內地銀行同業拆息較高,該行作為淨貸款人,在同業市場拆出的資金因此錄得可觀回報,加上部分貸款的定價得以提高,均對淨息差的表現有利。財務報告中披露,該行去年在內地使用的貸款為1797.94億元,對總貸款組合的佔比達44%,較在香港使用的貸款總額佔比39%更高。

內地使用貸款佔比高於港

目前上海同業拆息(SHIBOR)已從去年高位大幅回落,隔夜及1個月拆息去年6月底一度升逾8厘,昨日已回落至3.3306厘及5.4871厘。李民斌說﹕「現時的拆息水平對淨息差仍有利,但今年在資金成本上可能會有較大壓力。」他說難以估計今年內地淨息差的走向,因須視乎資本市場及存款成本的變化,但估計可與去年相若,保持在2.25厘至2.3厘之間。

內地減值貸款率微升至0.49%

儘管淨息差擴闊,資產質素卻略為惡化,內地減值貸款比率從去年中上升0.06個百分點,至0.49%,整體減值貸款比率為0.39%。李民斌表示,去年上半年以來的不利因素未見改善,製造業面臨出口放緩、工資成本上漲等問題,鋼鐵及其他商品仍然疲憊,對整個銀行業均構成影響。

他說,該行的減值貸款比率較行業平均1%為低,屬可控範圍之內,而下半財年的不良貸款餘額增幅,已由上半財年2.6億元,大減至1億元,「不良貸款應該還會有少許增長,但整體情頗好」。

料內地貸款低雙位數增長

市場關注該行未來會否更側重於內地業務,另一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跨境貸款雖是該行的業務重點,但去年銀團貸款取得近兩成增長,按揭亦有逾12%增幅,對本地業務依然十分看重。李民斌表示,該行內地貸款業務的目標增幅是高單位數至低雙位數,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在相若水平。

明報記者 陳悅
90 : greatsoup38(830)@2014-02-23 16:19:04

2014-02-20 HJ
...
東亞業績雖創歷年新高,但股價仍遠低於歷史高價50 元(2007 年底),當時P╱B約2.77 倍,李國寶表示如有買家出價P╱B3 倍至4 倍則考慮出售,現時每股資產淨值27.82 元。這種言論,不一定表示善價而沽。時至今日,願意以高P╱B 收購港銀者恐怕鮮有。至於國浩(053)間中仍在增持,意向不明,亦不一定有意收購,其持貨平均成本低,增持絕不搶高,只是候低吸納而已。對於憧憬併購,看來也是部分人士一廂情願。

戴兆
91 : GS(14)@2014-03-10 22:53: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0/news/ea_eaa3.htm
東亞:內地市場大 不憂民資行競爭
  2014年3月10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內地業務發展迅速,已儼然半隻內銀股。中國政府最新一份工作報告表示,鼓勵民間資金進入銀行業,對此,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回應說,不擔心競爭加劇,因為市場之大,「再多兩間民生銀行(1988)都可容納」。他認為,今年內地銀行業挑戰仍是搶存款,東亞中國今年貸款目標增長為高單位數至15%。

李民斌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說,內地民資辦銀行,一定要有其特色,要服務其熟悉的範疇。他續稱,做銀行資本需求很大,即使有充足資本,亦非一時三刻可上軌道。

記者追問, 會否與其他民資辦的銀行如蘇寧銀行合作?李民斌回應, 如果蘇寧搞銀行,相信一定會有其特色,至於合作,亦可研究。東亞作為外資銀行,比內銀限制更大,現在隨時再多一批對手落場。李民斌說,毋懼競爭者加入、攤薄生意:「中國市場真的很大,就算多一間甚至兩間民生銀行,都容納得到。」

研推類似餘額寶產品

李預期,今年內地銀行業的挑戰仍然為搶存款,並透露自去年第四季起,銀行爭取存款成本已開始上升。不過,他認為,成本漲與餘額寶這類互聯網金融產品無關,畢竟現時買貨幣基金的資金,僅佔總存款約1%。他補充,互聯網金融產品規模雖小, 但發展得極快,東亞亦不敢怠慢,有不斷提升網站及流動平台的服務質素。

近日有內地銀行推售類似餘額寶的產品,李民斌對此持開放態度,他說,經研究後若覺得可行,可能會自製產品或與其他企業合作。

東亞料今年貸款增15%

東亞於上海自貿區的支行今年初成立,李民斌說,期待具體條例公佈,尤其是在FTA(自由貿易協定)帳戶、促進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及打通離岸人民幣回流渠道等方面的措施。至於東亞中國今年貸款增長,他預期會維持近年步速,有高單位數至約15%。

本港銀行近年接連賣盤,被問到家族在賣盤方面時的取態時,李民斌回應,沒有想過,亦沒有講過,並引述其父親、東亞主席李國寶稱,除非出很高很高的價錢,才會考慮。那麼家族生意交棒是否已順利完成?李民斌笑言:「這個問我父親較好,我們(指李民橋與李民斌兩兄弟)只管做好本份。」

明報記者 毛婷婷
92 : VA(33206)@2014-04-03 14:02:57

香港家族銀行出售潮將持續
12:23
在新加坡華僑銀行提出收購永亨銀行後,業內人士預計,在香港本地銀行業競爭壓力大,息差持續低的情況下,香港家族銀行出售潮或將持續。

回顧歷史,香港首家被收購的家族銀行是永隆銀行。2008年,永隆銀行被招商銀行收購,為香港小型銀行的式微揭開序幕。香港原本4家上市家族銀行中,除了已被廣州越秀集團收購的創興銀行,以及正在收購進行中的永亨銀行,目前還剩下東亞銀行和大新銀行。

香港家族銀行近年發展危機四伏。近幾年,由於香港銀行利率幾乎降至零,小銀行淨息差被嚴重壓縮。同時,在政策調整下,大銀行也進入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令小銀行在這個傳統市場的份額不斷減少,目前,香港的銀行業由滙豐控股、渣打集團等巨頭所把持,對較小型銀行構成了盈利壓力。與此同時,香港樓價持續下跌,香港房屋貸款業務前景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樂觀。此外,今年以來人民幣打破單邊升值預期,市場關注香港銀行界向內地放貸的巨幅增長勢頭或將放緩,而在內地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香港銀行業極易受到較大衝擊,因為可能導致壞賬增多,香港銀行放貸將會更為小心。

麥格理銀行分析師近期發佈報告說,在愈發艱難的運營環境下,類似大新銀行這樣的較小型銀行將面臨更多盈利壓力。

一位香港銀行業分析師指出,目前香港市場對銀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在香港申請銀行牌照十分困難,同時部分香港中小銀行的經營狀況事實上並不好,此外,這些家族銀行第一代年事已高或已經去世,而接棒的年輕一代如果不願接棒或無心經營,出售股權套現無疑是一條絕佳出路。

該分析師稱,在當前中國政府推進金融體系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背景下,像大新銀行這樣的香港銀行可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通道。因此,出於以香港為跳板進軍內地市場以及自身打算發展金融業務的考慮,中資行、內地國企以及希望進入內地市場的外資行都對收購香港銀行興趣濃厚。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報告稱,預計香港的中小型銀行並購潮還將持續。

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在今年2月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曾表示,如果有人以3至4倍的市淨率提出收購,則一定會考慮,但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先。李國寶還透露,已有機構接洽過東亞銀行的收購事宜,仍要留待董事會去決定。但他同時表示,只有在收購出價遠高於當前市值的情況下,該行才會考慮出售。

相對於規模較大且在中國內地市場耕耘多年的東亞銀行,市場對於另一家家族控股銀行——大新銀行的賣盤更為憧憬。

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王祖興在近日的業績發佈會上也表示,不排除有合適機會時審慎考慮賣盤。但是近日大新銀行宣佈計劃供股集資至少1.16億美元則大大降低了市場對其賣盤的預期。

大和銀行分析師的研究報告稱,雖然大新銀行集團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收購目標,但短期內被收購的可能性或許低於之前預期。他同時預計,一旦大新銀行集團在內地站穩腳跟,地區競購者對大新的並購興趣將更加濃厚。

有一位銀行業人士因此悲觀判斷,5年內香港家族控股的銀行或消失殆盡。(轉載自證券時報)
93 : VA(33206)@2014-04-06 12:23:11

市場動態:永亨銀行(302)及本地銀行併購投機
by 華富財經 on 2014/04/02 12:00 回應(0) 人氣(376) 收藏(0)

昨日歐洲股市走低,但美股收高。道指升135點或0.82%,至16,458。納指升1.04%至4,199。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上升0.01個百分點至2.72%。紐約期油價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報每桶101.4美元而金價跌至1283美元。

永亨銀行(302)宣布,新加坡華僑銀行提出現金要約每股125港元收購所有永亨銀行已發行股份。要約相當於去年年底的每股賬面價值70.6港元的1.77倍。該報價略低於永亨銀行的傳言估值1.9倍巿帳率,或每股134.1港元。

應該指出的是,主要股東,即馮氏家族,已同意接受要約,也將推薦其他股東接受要約。永亨銀行被收購後將被終止上市。

儘管收購價略低於先前預期,我們認為這仍是一個不錯的出售該銀行的價格。按每股125港元,永亨銀行估值為20倍調整後的歷史2013 年盈利。如果不是因為併購,基於12倍巿盈率,該銀行的公允價值將只有74.8港元。

對於馮氏家族,雖然售價並不如創興銀行瘋狂,他們仍於一個好價錢在行業高峰時出售一間本地銀行。該股今天上午變動不大,現造123.2港元,只稍低於收購價。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水平,讓投資者從股票套現。

繼永亨銀行被收購,剩餘的本地銀行就只有大新銀行(2356)及東亞銀行(23)。鑑於東亞銀行更大的資產規模,成為收購目標的機會較低。大新銀行及其母公司大新銀行集團(440)有一定的投機價值作為併購目標。兩家公司都於今天除權,向股東分配供股認購權。母公司大新銀行集團從事保險業務,及持有大新銀行的多數股權。由於各種因素,比如併購沒有消息及供股,兩者股價已經從2013年10月水平明顯回落。


招商局國際(144):“供股”不吸引
招商局國際,中國主要的港口運營商,提出通過發行強制性可換股證券籌集超過150億港元,令市場感到意外。每持有五股普通股將獲發行一個單位的強制性可換股證券。要注意的是,換股價是非常高的30.26港元,較前收巿價26.65港元有13.5%的溢價。

強制性可換股證券將維期三年。每半年支付一次固定票息。於第1年,分配為年利率8.0%。第2年,年利率6.0%,第3年,年利率4.0%。儘管收益率看來有吸引力,但由於換股價高,我們認為是次“供股”並不是那麼吸引。




權益披露:客戶持有440。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 ... 27059#ixzz2y4p3iC5x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94 : VA(33206)@2014-05-02 12:33:16

欄名:業務狀況

  《經濟通通訊社2日專訊》東亞銀行(0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出席周年股東會時被股東問及,有沒有洽談賣盤,又指若有賣盤消息對股價有幫助。李國寶未有正面回應,但指出在公司有超過40年,未曾趕走一個客戶,都會和他們商討。
95 : VA(33206)@2014-05-02 12:34:04

高招


即係點呀,寶Baby...
96 : GS(14)@2014-06-09 18:47: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9/news/ec_goc1.htm



東亞櫃員機 停頓5小時


2014年6月9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電腦系統昨故障,令自動櫃員機、網上理財及電話理財等服務全線暫停近5小時。東亞銀行表示,昨凌晨1時起測試後備系統,原定早上8時半恢復服務,但因遇見「不可預見」的技術問題,所有服務延至昨午1時16分恢復正常。


有市民昨早在荃灣東亞銀行櫃員機提款,輸入密碼後屏幕出現暫停服務字樣,另有櫃員機被告示封屏幕,稱機件故障暫停使用。石硤尾分行的櫃員機亦出現暫停服務畫面,並貼出告示稱系統更新,服務將在凌晨1時至早上8時暫停,但服務在8時後一直未恢復。

東亞銀行的客戶服務熱線一度暫停服務,網上理財亦一度未能登入。東亞稱事件不涉黑客入侵,對客戶造成不便致歉。
97 : GS(14)@2014-08-01 16:46:46

23

盈利增17%,至26.5億
98 : greatsoup38(830)@2014-08-10 02:06:21

2014-08-07 HJ
東亞欠催化劑難大升   

東亞銀行(00023)李國寶安排兒子接班,已與股東及董事會取得默契,則年初表示如有買家出價P/B 3至4 倍可以出售之說,只是戲言。事實上,股本回報率11.2%,怎會吸引財團搶購。國浩(00053)一直持貨,亦只是逢低吸納。

東亞上半年盈利35.8 億元,同比增長6%,每股盈利1.48 元,只增3.5%,是以股代息所攤薄,中期息維持每股43仙,與上年相同,派息總額則升2.77%。

集團貸款升8.3%,客戶存款升4.6%, 貸存比率由70.1% 升至72.1%, 利息淨收入增10.2%, 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增8%,連同交易利潤及其他收入,非利息收入增11.5%,經營總收入增10.6%,經營支出增8.5%,經營盈利增13%,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加75.3%至3.19億元,出售資產淨額增10%,重估投資物業盈利減少64%至1.15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跌18.2% 至3.09 億元,稅前盈利只增2.2%,而稅項減少11%,東亞應佔純利只增6%。

香港業務貸款增8.8%,存款增7.3%,息差較去年下半年收窄19個基點至1.79%,是存款競爭較為激烈所致,零售銀行增長為各類之冠,私人貸款增17.3%,按揭貸款增17.8%,於新登記按揭市場佔有率由4.9% 升至5.6%,稅前盈利增14.6% 至7.84 億元,企業銀行的貢獻跌4.4% 至13.61億元,但仍是各類貢獻的較佳者。

內地業務貸款升2.2%,存款只升2%,貸存比率68.3%,息差跌至2.22%。將業務重點由擴大貸款轉為協助客戶安排離岸貸款,為擔保而開立備用信用證餘額較上年底增加27.9%,帶動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淨額按年上升37.5%。期內減值貸款比率由0.49% 升至0.74%,是政府加大對影子銀行活動規管對商界帶來連串影響。內地業務提供的稅前盈利為15.4億元,同比增長25.1%。

成本對收益比率偏高

東亞的中期業績,焦點在於內地業務策略的轉變,致力於跨境的離岸貸款,使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加。

東亞現價33.3元,P/E約12倍,息率3.3%,P/B 1.16倍,平均股本回報率11.2%,是一般水平,無特殊吸引。本港的銀行股,如無併購憧憬表現難以突出,東亞已是其中較穩健者。過去優點是可看好內地的增長,惜一度受阻,現再復增長,但不宜太樂觀,缺點是成本對收益比率依然偏高。比較上,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仍能上升至11.6%,儘管如此,股價仍無推動力,只宜間中炒上落。

戴兆
99 : GS(14)@2014-09-07 02:18:10

同三井分作
100 : greatsoup38(830)@2014-12-16 14:09:26

$6b buy PrimeCredit
101 : greatsoup38(830)@2015-02-13 01:29:55

增長2%,至44億
102 : greatsoup38(830)@2015-02-15 18:38: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3/news/ec_ech1.htm
東亞內地客拖數茘1.7倍
放貸策略受質疑 管理層:壞帳續浮現
  2015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放緩對本港銀行業的影響逐步浮現,本地最積極在內地放貸的東亞銀行(0023),去年內地客戶逾期貸款激增1.7倍,旗下東亞中國減值撥備率從上半年的0.74%大增至1.32%;因此,純利增長雖然優於預期,但市場仍關注其資產質素。管理層則預言,今年將繼續有壞帳浮現,而淨息差會持續受壓。
相關分析

更多   

東亞銀行去年內地使用貸款總額達1892.07億元,佔總數42.7%,且較香港使用的1870億元略高。不過逾期3個月以上的客戶墊款,則以內地客戶為主,達到17.84億元,佔總逾期貸款85%,拖累該行逾期貸款總額大增1.27倍。東亞中國的減值撥備率因此大增至1.32%,導致整體比率亦增至0.62%,遠高於香港同業的0.43%。東亞昨天股價收市升0.5%,報32.35元。

逾期貸款 內地客佔85%

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透露,新增的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一個酒店客戶,該筆貸款達4.8億元人民幣,但他表示,有信心可在今年追回這筆貸款。

不過,有歐資基金分析員稱,即使撇除這筆貸款,逾期貸款仍較2013年大幅增長,反映東亞中國的資產質素欠佳,按內地1月份疲弱經濟數據,估計今年上半年的情仍會惡化。「東亞的成績給予市場警號,中小型內地銀行或在內地業務佔比較重的本地銀行,例如大新(2356),去年的資產質素會變得很差。」

受惠成本控制理想,該行去年純利微增0.7%至66.61億元,此前市場預期為下跌,而末期息維持每股0.68元不變。美銀美林的報告指出,東亞的成本收入比下跌至54%,而非利息收入上升12%,兩點都令市場驚喜,但信貸成本遠高於2013年水平,而不良貸款亦顯著上升,東亞中國的貸款質素令人憂慮。

去年純利近零增長 仍勝預期

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則預期,今年的信貸成本仍會上升,壞帳會陸續浮現,淨息差亦會受壓。但他認為,內地信貸周期可能將會逆轉,人行政策開始放鬆,而內地仍有不少企業到海外擴張,內地業務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因此估計該行今年貸款增長仍有單位數字升幅。

淨息差續受壓 恐影響派息率

去年東亞的貸款總額上升9.4%,增幅較存款總額的2.5%高,而存款成本增加,加上去年底人行宣布不對稱減息,導致淨息差收窄至1.77%。有中資投行分析員稱,估計今年人行仍會再減息,若東亞無法吸納低成本的存款,淨息差將繼續收窄,有可能影響派息比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03 : greatsoup38(830)@2015-02-15 18:39: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3/news/ec_ech2.htm
李國寶:訴訟無阻配股
  2015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面對監管機構日益嚴謹的資本要求,東亞銀行(0023)擬配股予三井住友以提升資本充足率,交易未成事,卻被對畄基金股東Elliott反對,更鬧上法庭。但東亞銀行表示,會堅持進行配股交易,並會繼續考慮以各種形式集資。
相關分析

更多   

斥Elliott做法錯誤

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表示,Elliott的做法是錯誤的,並深信配股計劃不會因案件而受阻,有信心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配股。

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更稱,Elliott的做法有點偏激,因為配股是上市公司常用的集資方式,而且這次配股的作價將會與市價相近,對所有股東都公平,如果Elliott以股權被攤薄為由反對配股,可在二手市場增持。

回應狙擊說法 稱不知對方目的

至於Elliott質疑東亞沒有急切的集資需要,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則指出,即使完成這宗配股,要滿足《巴三》的要求仍要集資,該行會檢視旗下非核心資產,有必要時會考慮再配股。去年東亞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1.8%,較2013年上升0.4個百分點。

由於Elliott持有東亞第二大股東國浩(0053)9%股權,以致Elliott的行動惹來國浩再狙擊東亞的說法。李國寶則指出,他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想法,重申對是否賣盤一向持開放態度,但暫時未有人與他接觸。

104 : greatsoup38(830)@2015-03-20 10:21: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9/news/ec_eca1.htm
不理訴訟 東亞完成配股三井
變身大股東 攤薄國浩佔比 2015年3月19日

【明報專訊】毋懼對基金Elliott攪局,東亞銀行(0023)昨晚落實向三井住友銀行配發新股,籌集66億元以補充營運資金。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將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的股權將被攤薄,三井住友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雖然是次配股沒有受該行與Elliott之間的法律訟訴而影響,但據悉案件將依時在5月份進行聆訊。Elliott發言人昨晚回覆稱,留意到東亞銀行的公告,但相關法律行動將繼續進行。

Elliott:法律行動繼續

東亞銀行與去年9月宣布有意向三井住友配股,引來基金股東Elliott不滿,Elliott要求東亞董事會交出配股決定的內部文件,雙方交涉多次無果,最終對簿公堂。但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上月曾表示,配股行動不會受案件影響。

該行昨晚宣布,與三井住友銀行訂立了認購協議,該行將向三井住友配售2.226億股新股,認購價為每股29.5576元,較昨日收市價29.40元溢價約0.54%。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的持股比例分別攤薄至16.45%及13.22%,意味三井住友由第三大股東變為最大單一股東。

監管要求增 稱配股助擴資本實力

認購所得款項總額約為65.8億元,將用以加強資本實力,從而支持業務發展。昨晚該行發公告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會見傳媒,並表示對目前的資本狀感到滿意,但會繼續密切留意資本情,尤其現時監管機構要求日增。金管局周一指定5間銀行為「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分階段提高它們的資本要求,而東亞銀行正在此列。

對於近期有小量銀行提高H按息率或入場門檻,李民橋表示,該行仍有做H按,而暫時只見部分小型銀行調整策略,該行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狀。

下季推網上P2P平台及購物平台

東亞銀行昨日同時宣布,預計將在第二季推出網上P2P平台及購物平台,客戶將可以在該行的應用程式內進行匯款、購物、付款等。

李民橋又指出,擬在3年內把全港89家分行全面翻新,推進無紙化及數碼化,以減少開支及吸引更多年輕客戶群。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05 : GS(14)@2015-04-09 09:50:33

place to 三井住友銀行
106 : GS(14)@2015-04-17 02:13:46

微眾銀行戰略協議
107 : GS(14)@2015-04-17 14:39: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7/news/ea_eab1.htm
東亞成騰訊微眾銀行伙伴
2015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騰訊(0700)有份投資的微眾銀行,去年12月成為內地首間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後,積極找尋合作伙伴。繼2月份宣布與華夏銀行聯手後,昨日東亞銀行(0023)亦公布,旗下東亞中國與微眾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範圍包括互相介紹客戶,發展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等業務。

互相介紹客戶 發展信用卡及私貸

東亞發言人稱,網絡金融是大勢所趨,與微眾銀行合作,可突顯東亞中國的優勢,相關的零售銀行業務比重,亦可望逐步回升。今次微眾銀行首次找港資銀行合作,微眾銀行發言人表明,因東亞中國在內地的業務,能與自身業務配合。不過,由於現時尚在起步階段,要待銀監會批准相關業務,故暫時未能公布有何產品及服務提供,但日後不排除與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銀行合作。

實際上,內地去年批出5家民營銀行牌照後,騰訊的微眾銀行算是「領頭羊」,年初時更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到訪。至於,阿里巴巴的聯營公司螞蟻金服有份投資的浙江網商銀行,則預計今年中正式開業,步伐稍慢過微眾銀行。其他民營銀行雖在今年已獲准開業,但暫時未見有太大進展,只見溫州民商銀行於3月下旬,完成一筆30萬元的人民幣貸款(見表)。

分析:成中介人 微眾定位清楚

有中資行分析員認為,網上金融及民營銀行發展前景大,但現時因未知微眾銀行與東亞及華夏具體的合作計劃,只認為一開始時的規模不會太大,「其實騰訊的微眾銀行定位很清楚,他們只是要成為一個中介人,利用自身龐大客戶優勢,為銀行介紹生意,估計相類似的合作會愈來愈多。」


108 : GS(14)@2015-05-13 12:26:2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3/news/ec_ecc1.htm
基金興訟反對配股 東亞稱按金管局要求
2015年5月13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去年9月宣布有意向三井住友銀行配股,引來美國對基金股東Elliott不滿,Elliott要求東亞董事會交出配股決定的內部文件,早前更對簿公堂,有關申請昨在高院處理。Elliott一方指東亞一直財政健全,根本毋需進行配股。東亞一方反駁,金管局早前去信建議東亞要主動增強銀行對抗外來環境轉變的抵禦能力,東亞遂決定進行配股,以增加資本要求。

  Elliott一方昨要求法庭在案件正式開審前,下令東亞披露相關內容文件,法官聽罷雙方陳辭後押後裁決。

Elliott一方指,配股並無實際需要,反而加強了李氏定族在東亞的權益,間接影響其他股東的權利;而且東亞作為上市公司,Elliott一方認為法庭有必要下令東亞披露有關內容文件,好讓Elliott作進一步調查。東亞一方則反駁,金管局曾去信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要求東亞增加資本要求,抵禦日後可能發生的外在環境轉變。

不過,東亞今年3月中落實向三井住友銀行配發新股,籌集66億元以補充營運資金。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將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 及國浩的股權將被攤薄,三井住友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案件編號:HCMP 125/15】


109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01:59:49

盈利降1成,至23億
110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17:10: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04/news/ec_eca1.htm
東亞內地壞帳率急增 股價挫 李民斌﹕下半年仍將高企
  2015年8月4日

【明報專訊】內地息差收窄及壞帳趨增,拖累了北上搵銀的香港銀行。東亞銀行(0023)公布半年賺33.54億元,按年跌6.3%;每股派息按年減少11.6%至0.38元。內地分部東亞中國減值貸款比率更由去年同期0.74%茘至2.65%,集團表示,下半年情將持續困難,預料壞帳比率將繼續升高。

東亞昨午公佈業績,其後股價即跌,收市報30.7元,跌2.2%。內地業務拖累下,集團凈利息收益率(NIM)按年跌0.08厘至1.71厘。東亞中國NIM按年跌0.27厘至1.95厘。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表示,內地半年內三次減息,加上存款利率上浮,導致集團息差縮水。集團上半年凈利息收入約61.86億元,與去年大致相若。他續稱,下半年息差仍然有壓力。

3次減息致息差縮水

內地資產質素變差,導致集團貸款減值損失按年狂升1.45倍,由3.19億增加至7.82億;而集團未扣除減值損失之經營溢利,按年減少5.4%至40.79億;同時,扣除減值損失後,則大跌17.4%至32.97億。

內地減值貸款率急茘至2.65%

另外,集團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同期的0.44%茘升至1.03%;東亞中國的減值貸款比率更是由去年同期的0.74%狂茘至2.65%,即使與去年底的1.32%相比,也是增速驚人。

與此同時,集團的撥備覆蓋率卻下挫,由去年上半年的60%跌至下半年的50%再跌至現在的36%。

李民斌表示,內地經濟放緩,很多行業都面臨壓力,集團壞帳主要來自酒店、批發零售 、製造業、房地產等行業。

料收緊貸款 增風險控制力度

李民斌指集團上半年已經收緊貸款,下半年會繼續增加風險控制力度。但他指出,壞帳比率仍會維持在高位,只是增幅會放緩,惟集團逾九成壞帳設有抵押,都是房地產抵押物。被問及未來是否有可能追返條數,並且回撥。他指已經增加相關人手,但具體結果要看執行。

星展:變賣抵押品 「有價無市」

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東亞中國的減值貸款比率若達到2.65%,已遠超內地銀行水平。今年一季度內銀平均壞帳率為1.3%,第二季度推算仍低於1.5%。至於是否有機會追數並回撥,她指追回多少損失與資產抵押率有關係。

但是,隨覑內地房地產價格下挫,抵押的房產可能已經跌價,若多家銀行同時放售,更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情。

明報記者 顧冷冰

111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17:11: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04/news/ec_eca2.htm
李國寶:從未想過賣盤
  2015年8月4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主席李國寶近年逐步交棒予兩名兒子,昨日業績會上大部分問題亦由他們解答,惟在昨日被問及會否出售東亞,李國寶卻親自開口,否認有賣盤打算。至於早前配股惹來基金Elliott的訴訟,集團則表示事件已經解決。

李民橋:配股訴訟已解決

今年3月,東亞落實配股2.2億給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美國對畄基金Elliott Management入稟高等法院,質疑此配股決定對小股東不公,要求東亞披露相關配股文件。昨日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稱,事情已經解決。

李民橋表示,集團一開始認為文件為機密,因而拒絕提供。但後來法庭判決要東亞披露文件,便由雙方律師溝通。

李民橋又稱,等雙方溝通完需要披露的具體文件後,就會提供給對方,事情也就結束。他相信,事件對於集團無不利影響。

內地轉介港業務無放慢

雖然內地增長放緩,但李民橋強調,內地轉介到香港的業務並未放緩,且增速頗快。集團的財富管理資產(AUM),目前有三成來自內地客戶,去年僅兩成多,未來希望更多為內地客戶服務,明年內地客戶比重望可增加至四成。他又指大時代以後,私人銀行客戶對於股票等資產需求明顯增長,服務趨向多元化。

112 : greatsoup38(830)@2015-08-10 01:51:08

2015-08-06 HJ
東亞績差只宜候機短炒   

東亞銀行(00023)較早進軍中國市場,已是內地最多網絡的外資銀行之一,也曾成為利潤增長點。時移世易,去年起受呆壞賬所累已現逆轉,今年上半年所受壓力更大,內地業績暴跌53.7%,整體業績報跌,中期息也下降,表現令人失望。

東亞上半年盈利33.54億元,較去年度同期的35.8億元減少2.26億元或6.3%,每股加權平均盈利1.28元,則減少13.5%,是配售2.22億股新股予三井住友銀行,以及以股代息所攤薄。中期息每股0.38元,較去年度同期的每股0.43元減少11.6%,因股數已增11.2%,實際支付股息只減0.7%至9.94億元,股息比率由28%升至30%。

經營收入按年跌5.5%

東亞上半年貸款增2.3%,存款增0.6%,貸存比率由74.8%升至75.7%,息差收窄8點子,至1.71%,淨利息收入減少1%,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增加2.1%,外幣買賣及外滙掉期虧損6.0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6800萬元),交易用途證券盈利由8000萬元增至2.77億元,衍生工具淨盈利由4.93億元降至2.63億元,其他經營收入增加22%,至4.1億元,主要來自租金收入及保險業務淨收入。非利息收入共減14.9%,至25.13億元,佔經營收入28.9%,去年度同期佔32.1%。

經營收入為86.99億元,按年跌5.5%,經營支出跌5.6%,至46.2億元,主要是員工成本下跌6.3%,以及修訂固定資產使用年期使折舊支出減少,使成本收入比率由53.2%降至53.1%,若撇除內地業務的營業稅等,應為49.5%,雖略為改善,仍是較高水平。

經營盈利跌5.3%,至40.79億元,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加144.8%,至7.81億元,佔總貸款比率由0.62%升至1.03%,主要是為內地業務提撥準備6.84億元,較去年度同期增加5.16億元(307%)。

出售固定資產盈利1.12億元,重估投資物業盈利增加2.25億元,至3.4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17.8%,至2.54億元,稅前盈利實減9.5%,至40.58億元,稅項減少24.3%,是遞延稅項影響,計及非控股權益,東亞應佔盈利減少6.3%至33.54億元。如考慮期內出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增值較多作出調整而比較,則稅前盈利應跌17.5%。

期內配售予三井住友集資65.7億元,又收購安信信貸按揭貸款組合約60億元,使住宅物業貸款較去年底增長達20.5%,亦成為整體貸款增長的主要來源,撇除此因素,貸款增長小於1%。

未來看重非利息收入

香港貸款增2.9%,存款增3.3%,仍以零售銀行為主。內地業務去年業績已下跌,為貸款減值所累,上半年為此減少貸款1.3%,存款亦減1.1%,而息差收窄23點子至1.95%,但貸款減值更多,幸而不良資產的96.6%均有抵押,畢竟也需要作出準備。期內獲准於上海自貿區開展分賬核算服務,可向客戶提供一站式境內外融資服務,協助客戶降低整體資金成本,待該模式取得成效後,計劃拓展至內地其他自貿區分支行;並與前海微眾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東亞亦開展信用卡分期付款、車位貸款及合作汽車融資等,內地放寬貸存比率上限,有助淨息差改善,但監管及合規成本上升,以及資訊科技投放增加。下半年成本將會增加,未來將着重於非利息收入。

東亞配售新股予三井住友,是一石二鳥,既鞏固友好股權以加強控制,目前李氏家族、三井住友及西班牙Caixa共持股權37.5%,遠高於似潛在敵意收購的國浩持有13%,如無意外已不擔心敵意收購。集資亦有利於資本充足比率,總資本比率由去年底16.7%升至17.6%,一級資本比率由12.5%升至13.8%,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由11.8%升至13.2%。東亞近年已有多次配售紀錄,計及以股代息,東亞發行的股份,已由2013年底的22.9億股,增至26.16億股,增幅為14.2%,7年來中期息每股減派11.6%,看來東亞對業績及資本充足率仍有戒心。

東亞現價30.2元,往績P/E11.1倍,息率3.67%, P/B1.01倍,平均權益回報率約9.2%,未符理想,預期今年P/E上升息率下跌,但跌至每股脹面資產淨值(29.93元)即有支持,事實上亦相當超賣,稍作反彈是技術調整,往後的表現只宜候機短炒。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東亞績差只宜候機短炒
113 : greatsoup38(830)@2015-08-11 17:28: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1/news/ea_eac1.htm
對畄基金Elliott 逾億增持東亞
  2015年8月11日

【明報專訊】近年活躍港股的「新壞孩子」、美國知名對畄基金Elliott Capital近日頻頻增持東亞銀行(0023),向李國寶家族施壓,據聯交所資料,該基金上周以逾億元增持,令持股量升至5.12%,身影已「浮上水面」。

持股升至5.12% 第四大股東

資料顯示,Elliott於上周二以平均每股30.53元增持東亞348.64萬股,合共斥資約1.06億元,令持股量增至約1.34億股,佔5.12%。由於該基金於今年2月曾披露只持有東亞約2.5%股權,但這次增持前,持股量已達到4.99%,估計該基金在這半年內已密密增持。

不過,與其餘大股東相比,Elliott增持東亞可能有不同的用意,因為該基金近月與東亞對簿公堂,針對東亞早前配股予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交易,認為交易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東亞披露與配股相關的文件。法院最終於6月宣布,東亞須向Elliott披露相關文件。

正與東亞對簿公堂

對於Elliott增持東亞,東亞銀行發言人表示不評論。Elliott發言人亦表示對持股量沒有補充,但強調期待有關訴訟的進展。

事實上,除了Elliott外,東亞的其餘股東近月亦有增持。三井住友於3月份一躍而成大股東,持股量達17.5%,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集團於同一時間亦增持東亞,持股量分別達17.17%及14.15%,而Elliott則成為第四大單一股東。

114 : Louis(1212)@2015-08-21 09:51:15

《復牌公告》國浩(00053.HK)附屬百億人民幣售京項目
2015年8月21日  02:10:45 a.m. HKT, AAFN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508201194_C.pdf

國浩集團(00053.HK)公布,持股65.2%新加坡上市附屬國浩房地產,向中國信達資管出售北京東直門物業發展項目全部權益,現金總代價105億人民幣(約127.3億港元)。交易預期產生純利15.8億人民幣(約19.1億港元)。所得款項淨額將用作償還國浩房地產之債項及一般營運資金。

公司股份申請周五(21日)恢復買賣。(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115 : GS(14)@2015-09-23 01:07: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2/news/eb_ebd.htm
標普降東亞評級至「負面」
  2015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中港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銀行業成為其中一大「重災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表報告,將東亞(0023)及其子公司東亞中國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標普亦強調,若未來兩年中港經濟下行風險繼續增加,將會再度下調東亞的評級。

憂內地風險增 三分一機會再下調

標普報告指出,東亞系正面臨其主要市場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經濟下行風險逐步增加的局面,認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經濟狀繼續惡化以至東亞未來兩年,無法維持現時信用狀,因為將東亞及東亞中國的評級,從早前的「穩定」下調為「負面」。不過,標普暫時分別維持東亞系長期和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級」和「A-1級」,報告揭示稱雖然現時東亞系面臨盈利壓力,但集團的資金仍處於充裕的水平。

此外,報告表示在是次降級之後,標普仍將在未來兩年內,如果內地和香港的風險升級,該行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再度下調東亞系評級。報告解釋稱,內地風險加劇可能會體現在非金融和非公共行業的信用風險增加,香港則更需要關注樓價或繼續上升,令經濟結構不平衡局面惡化。另報告亦稱會關注東亞系在內地銀行業務的增長會否大幅高於香港,若在內地的貸款比例大增,改變了早前預期較為穩定的中港兩地貸款組合,亦可能會對推動標普繼續下調東亞評級。

116 : GS(14)@2015-10-01 12:49: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1/news/ww_ww3.htm
美對畄基金Elliott再增持東亞
  201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美國對畄基金Elliott Capital再度增持東亞銀行(0023),於上周三以每股平均26.183元,增持東亞約117萬股,合共斥資約3055萬元;Elliott於增持後其持股量增至6.02%,繼續是該行第4大單一股東。

Elliott早前認為東亞配股予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交易不透明,入稟香港高等法院,法院在6月宣布,東亞須向Elliott披露配股相關文件。

117 : GS(14)@2015-10-25 03:19: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4/news/ww_ww3.htm
東亞出售東盛證券
  201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公布,於昨日向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金證券簽訂協議,向其出售證券公司東盛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將東亞證券(台灣)併入永豐金證券,擬出售台灣證券業務的全部已發行股份。東亞昨收市升0.65元,收報29.45元。

118 : GS(14)@2015-10-25 13:49:54

賣出東盛證券業務予永豐金
119 : greatsoup38(830)@2015-12-07 00:34: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05/news/ww_ww2.htm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的第二大股東西班牙商業銀行(CaixaBank)公布,將所持有的全部17.24%東亞銀行股權,連同墨西哥一間銀行的全部9.01%股權,全數售予母公司,作價約26.5億歐元(約29億美元),其中約20億歐元會以股份支付,餘下的約6.5億歐元,則以現金支付。

CaixaBank預計,交易將於明年首季完成,完成後該行的核心資本比率將由11.6%,增至11.7%。

120 : GS(14)@2016-01-19 22:16:31

整合股權
121 : Louis(1212)@2016-02-05 12:12:53

美資大鱷狙擊李國寶家族 要求每股60元賣東亞 Elliott或聯手國浩逼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6-02-05]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2/05/FI1602050007.ht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美資對沖基金向東亞銀行(0023)主要股東李國寶家族發難。持有東亞銀行7%股權的國際知名對沖基金Elliott Capital昨向該行股東發出信函,批評現時東亞銀行管理層的管理水平,股東回報遜於同業,促請董事會以溢價1.85倍即每股60元出售銀行。Elliott或會與一直覬覦東亞銀行控制權的國浩集團合作,引爆東亞銀行新一場股權爭奪戰。

曾經在華僑銀行收購永亨銀行之時發難的Elliott,昨向東亞股東發信,指東亞銀行股東長期以來只獲得差勁的回報,自1997年以來總年化回報(TAR)僅為2.7%,反觀其他領先的香港上市銀行自1997年以來TAR為8.6%;家族營運的香港上市銀行自1997年以來TAR為12.8%。

批評管理水平及回報低

Elliot認為,這種長時間的遜色表現歸咎於東亞銀行長期的管理不善,以及現任高層管理團隊的固步自封。這些因素都以犧牲東亞銀行獨立少數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並且導致該行無法符合所有股東的利益,以對其市場價值實現合理溢價的方式出售。

信中又提到,董事會由2007年起以「戰略」目的為由,連續使用一般性授權選擇性地向凱克薩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配售新股,協助保持該行現任管理層的地位,導致東亞銀行長期表現遜色。

Elliott提出方案,指過去本港銀行賣盤價一般為賬面值的兩倍,相等於每股東亞股份以60元出售,高於目前股價185%,相信東亞的規模及品牌對有意將其銀行業務擴展至大中華區的潛在收購者具有吸引力。

東亞銀行昨收報21.8元,升4.057%,成交額約1.1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Elliott在信中特別提到,東亞銀行於上月19日已宣佈廢除跟擁有17.2%股權的凱克薩銀行所簽訂的長期鎖定協議,而凱克薩已經有條件地同意僅以每股24.25元將其所持東亞銀行股權出售給其母公司Criteria。Elliot指,凱克薩和Criteria現在有機會選擇接受替代收購要約,以明顯較高的價格出售其東亞銀行股權。

凱克薩銀行取態成關鍵

根據東亞銀行目前主要股東的股權分佈,李氏家族陣營合共持股20.8%,仍居第一大股東地位。然而多年來,國浩集團一直虎視東亞銀行的控制權,多度增持股權至目前的14%,若Elliott與國浩聯手合作,則雙方股權合共達21%,則超過李國寶陣營,以0.2%之微,成為第一大股東。

不過,東亞銀行曾向三井住友銀行配售新股,令三井住友持股17.2%,三井住友可被視為李國寶陣營的「朋友」,必要時李氏家族可向三井住友求救,鞏固家族地位。但上月東亞銀行與凱克薩銀行廢除的長期鎖定協議,目前持股同樣是17.2%的凱克薩銀行的取態就非常關鍵。若Elliott、國浩將槍頭一致對準李國寶陣營,只要再購入凱克薩股份,而Elliott也是凱克薩銀行的股東,成事機會極大,屆時即使李氏家族有三井住友助一臂之力,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恐怕都「凍過水」。

截至昨晚8:30本報截稿止,東亞銀行未有回應。
122 : GS(14)@2016-02-05 16:23:04

呢個基金不易退
123 : GS(14)@2016-02-15 15:38:26

考慮出售卓佳及3個董事退任
124 : GS(14)@2016-02-15 15:41:55

盈利降3成,至35億
125 : greatsoup38(830)@2016-02-15 21:40:38

2016-02-12 HJ
基金狙擊 東亞難撼  

美對沖基金Elliott致函東亞銀行(00023)股東,表示東亞應尋求適當溢價賣盤,為股東創造合理價值;東亞反駁指基金短視,僅為自身利益出發。東亞股價曾為此急升9%,新春開市恒指急跌,其股價只跌1.5%。

Elliott認為東亞合理價約60元,這是按其6月底賬面值2倍計,當時東亞股價只是21元水平,言論對股價有一定刺激。事有湊巧,上月東亞公布,策略投資者西班牙Caixabank把所持17.2%股權於集團內部轉讓,引發更新策略投資協議。

Caixabank原來承諾一旦東亞接獲收購建議,將遵從東亞董事會的決定;股權轉讓後,新持有人將不再承諾,東亞亦已同意。此事令人憧憬新持有人Criteria的投資意向可能與東亞董事會並不一致,或將影響東亞控制權,基金此時策動攻勢,刺激股價上升。

市場推測,Elliott藉此推高股價,希望獲利回吐。未來變化尚難肯定,就短期表現看,應不易成功。

由於李氏家族持有東亞股權不多,一直與三井住友及西班牙銀行合作,兩者分別佔17.5%及17.2%。東亞董事會20人,其中三井去年委派一人入局,西班牙銀行並無席位,其餘19人均為李氏家族及其友好,3名執行董事為李國寶三父子。李氏家族近日曾增持,董事會成員(不計三井住友)持股約9.24%;最近資料顯示李氏家族及相關人士持股20.8%,連同三井及西班牙銀行視作一致行動人士,已控股55.5%,外人難以挑戰控制權。

國浩(00053)早已持有東亞約14%,市場早已視為狙擊者,但一直未有動靜,看來亦已知其控制權難以動搖,索性持股作長線投資。

縱然提購不易獲接納

對沖基金持股7%,致函東亞股東只能使股價稍好,是否再有其他部署,有待觀察。表面上,國浩的14%股權可以拉攏,即使加上西班牙銀行亦不過38.2%,李氏家族及三井住友仍持股38.3%,似乎其他股東持股23.5%是雙方拉攏對象,但這是後話。

市場期望基金帶頭對東亞控制權作出狙擊,東亞現時市值600億元,如每股值60元計,市值1580億元,何人出價是問題。以現時經濟狀況,是否有人牽頭提出收購存在疑問,李氏家族是否願意出售是另一問題。縱然有收購建議,東亞董事會相信也不會接納。

即使持有10%東亞股權可以要求加入董事會,亦不能改變董事會的陣容,所以國浩持股14%多年,亦無要求加入董事會,因為加入與否並無意義,況且基金持股只有7%。

東亞已與三井住友合作多年,應有默契,李氏此安排不易拆解,基金搞事,只能刺激董事會致力於加強管理及經營,礙於形勢,亦非隨意可以發展。東亞率先進軍中國市場,亦有過相當表現,時移世易亦難以獨善其身。2013年於中國資產佔47.6%,獲稅前盈利32.8%;2014年中國資產仍佔47%,稅前盈利只佔29.8%;去年上半年中國資產佔43.4%,稅前盈利只佔19.5%,按年挫48.6%,主要是貸款減值所累。

去年中期,東亞盈利跌6.3%,每股盈利跌13.5%,股息跌11.6%,下周公布全年業績,展望平平。昨天股價跑贏大市,看來市場對沖基金活動仍有憧憬或認為P/B偏低,預期業績對股價有一定影響,對於基金的動向不能期望過高。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基金狙擊 東亞難撼
126 : greatsoup38(830)@2016-02-23 14:33:23

2016-02-17 HJ
東亞僅宜投機短炒為上  

東亞銀行(00023)公布去年業績,市場已有心理準備認為平平,結果仍遜預期,升後回軟,表現亦遜於同業,展望今年經營環境不會明顯轉好,隱憂仍在。

去年東亞盈利55.22億元,下降17.1%,每股盈利1.95元,按年跌28.3%,已派中期息,每股0.38元, 將派第二次中期息0.5元,全年股息0.88元,按年跌20.7%,股息比率由39%,升至42%。去年曾配售新股予三井住友銀行2.23億股及以股代息6600萬股所攤薄,因而每股盈利跌幅較大。

東亞整體貸款下跌0.4%,客戶存款減少1.4%, 貸存比率由74.8%升至76.4%,淨息差由1.78%收窄至1.66%,淨利息收入下降5.8%,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下跌1.1%,交易溢利大減73.7%,其他收入增48%,非利息收入實跌7.7%,經營收入實增6.4%,經營支出減少1.2%,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4%升至57%,經營盈利減少12.5%。

減值損失倍升至20.59億元,減值後經營盈利52.73億元,下跌28.6%,出售金融資產及固定資產等淨利3.69億元,增198%,重估投資物業增值5.49億元,增加140%,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13.5%,至5.58億元,稅前盈利67.49億元,下跌19.9%,所得稅13.55億元,減少21.8%,遞延稅項抵免2.44億元,增194%,稅後盈利56.38億元,跌16.8%,非控股權益1.16億元,微升2.6%,股東應佔盈利55.22億元,跌17.1%,股東權益增加12.4%,至774.13億元,相當於每股29.31元,稍低於上年的29.35元,權益計入配售予三井住友股份溢價66億元及因折算而產生滙兌差額21.57億元。

業績受中國業務差影響

東亞的業績差,主要是中國業務影響,上半年貸款下跌1.3%,息差1.95%(2014年下半年2.18%), 下半年貸款增加,全年上升0.7%,以人民幣計則增5.5%,但息差收窄至1.82%,全年淨利息收入下跌19.8%,非利息收入下跌14%,經營收入減少18.7%,經營支出減少9.1%,經營盈利跌32%,減值損失增加94.3%至17.04億元(上半年為6.84億元),中國減值貸款比率由1.32%升至2.63%(整體則由0.62%升至1.13%),出售金融資產及固定資產則增8200萬元至1.51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跌18.4%,稅前盈利下跌70.8%至7.34億元(上半年為7.91億元,即下半年已現虧損5700萬元)。

應注意的是,去年曾調整固定資產使用期限,使折舊支出減少8700萬元,使盈利相應增加,去年中國的折舊費再減少9000萬元,已有助於盈利,如不調整折舊,則稅前盈利跌幅更大。據報稅後純利跌81.2%至3.47億元,相信受稅務影響較大。

中國業務差勁的原因包括息差收窄、成本對收入比率上升6.8%至62.9%,以及減值貸款增加,自然包括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只是盈利折價入賬部分,不包括資產折價),位於中國的總資產3223億元,佔整體總資產41.2%,而提供稅前盈利10.9%,總資產回報僅0.23%,整體回報為0.6%,上年則為0.8%。

東亞於香港及其他地區的業務大致平穩,但受中國業務所累,業績顯著變動,中國業務的稅前盈利於2013年佔32.8%,當年總資產回報為0.77%。

中國業務由年前的優勢急劇轉變,現已成為東亞的弱點,基本因素是發展速,成本上升,去年整體成本收入比率由54%升至57%,即使撇除中國的營業稅及附加息,比率仍由50.4%升至53.5%,仍是較高的比率,儘管中國經營支出已跌,而收入跌幅更大。管理層表示今年不會顯著轉好,一般認為最困難時期未過,今年中國業務的支行將作出合併,估計將會增加支出,最大的影響是中國貸款可能惡化的程度。

留意持股基金動向

去年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由9.6%急降至6.6%,歸咎於配售予三井住友集資所攤薄,因配售於3月下旬完成,資金未能全面運用,其實趨勢在下降中,不能完全歸咎於某一原因。總資本比率17.2%,一級資本比率13.7%及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2.2%,則是配售予三井住友的貢獻。

東亞承諾設法改善業務,並對卓佳的投資作出檢討,可能出售,另公布有三名非執董於股東大會後不再連任(上日提及Criteria,實際已有一名代表加入董事會,順此更正),應注意執董只有李氏家族三人,已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銀行,且看對沖基金仍有其他續後動作否?

現價22.25元,P?E 11.4倍,息率3.95%,P?B 0.759倍。因回報低,中國貸款質素尚待明朗,暫緩建議投資。但既在檢討策略,對沖基金或仍未有其他活動,投機因素仍然存在,但應偏向於短炒。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東亞僅宜投機短炒為上
127 : greatsoup38(830)@2016-02-25 00:20:46

http://www.inv168.com/phpBB3/search.php?author_id=134&sr=posts


咁果間會係 "dont 呀", 都有名你叫啦, 四成資產在大陸, 不過3個月過期既貸款暫時都只係等於公司全年 profit, 應該未至於要擠提既

反而 "揸兜" 起於新興死於新興, global commodity collapse 佢個鑊大好很多囉.

至於大陸銀行本身, 大既有班AMC幫佢食緊啲 :bbs50: 細既而又上左市既應該都唔會有事, 細既而又無上既摺左都唔覺.
128 : greatsoup38(830)@2016-05-28 01:56:22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75&issue=20160527
【明報專訊】美國對冲基金Elliott Capital狙擊東亞(0023)行動,自4月股東周年大會後有淡化迹象,股東會前積極增持的李國寶及其家族,隨即出貨套現。李國寶堂弟李國仕近兩周連環沽貨,分三次合共沽出逾100萬股,套現逾2800萬元;同時李氏家族「盟友」三井住友,則於上周五斥近1300萬元增持至超過19%,進一步鞏固單一大股東地位。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據披露易資料顯示,李國仕先後於本月16日、19日及24日密密沽貨,合共沽出10.4萬股,套現2834萬,持股量亦由0.63%降至0.59%,令李國寶家族整體持股量降至8.95%(見附圖),但仍高於Elliott。

三井增持至19% 鞏固大股東地位

另一方面,三井住友卻於上周五,按每股27.9元平均價,斥資1290萬元買入東亞,持股量亦由18.99%升至19.01%,鞏固其單一最大股東寶座。

自從前年東亞向當時第三大股東三井住友簽訂諒解備忘錄,擬向對方配售2.22億新股後,東亞隨即成為Elliott攻擊對象,質疑相關配股決定的正當性。去年底,Elliott密密增持東亞股份,令其持股量急升至7%,成為第四大股東。

今年2月,Elliott致函東亞銀行股東,斥東亞管理不善,促東亞以每股60元賣盤以為股東謀求合理回報,獲東亞及李國寶開腔駁斥,表示不會賣盤,硝煙四起。

其後李國寶及其家族增持股份,短短兩個月內,李國寶持股量由3.28%增至3.57%;截至4月東亞股東周年大會當天,李國寶家族持股量亦升至8.99%水平。

Elliott未減持東亞

面對Elliott高調要求退任董事的李國寶,由於首兩大股東三井住友及西班牙Criteria Caixa與東亞關係良好,最終李國寶取得七成贊成票,成功續任董事。至於Elliott雖轉趨沉默,惟仍未有任何減持東亞股份動作。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1lcPDRs8.dpuf
129 : GS(14)@2016-05-31 19:42:51

2016-05-26 HJ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市傳中銀香港(02388)將售集友銀行股權,是繼南商銀行股權後另一項出售。受消息刺激的除中銀外,還有東亞(00023)及大新銀行(02356),持有潛在買家股權的閩信(00222)則變動緩慢。

據報中銀持有集友股權70.49%,將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及廈門市政府,作價20億美元(156億港元),市場估算以市賬率2.4倍出售,高於近年成交的南商、永亨及創興的2倍或以下水平。本港上市銀行中可能出售的包括東亞及大新,受刺激理所當然。若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則持有該銀行股權的閩信亦受影響。

廈銀收購助陣上市

中銀已售南商,作價680億元,預期快將完成,將進軍東盟地區,4月獲准在文萊設分行,成為首家進駐文萊的中資銀行,並聚焦「一帶一路」業務,進一步發展為區域性銀行,未來可能由控股股東中國銀行(03988)注入若干東盟地區的業務。中銀上市前的重組,南商及集友因涉及若干歷史問題未有加盟,現時已售南商,則售集友也是合理,可進一步套現以加強東盟業務發展,甚至有利於派發特別股息,股價上升可以理解。

至於東亞及大新向好,只是投資心理問題,東亞屢傳狙擊,大新亦曾傳出售,兩者賣盤只是市場意願,特別是東亞雖消息多多,但似無出售之意。

大新銀行則因大新人壽計劃出售,可能影響整系策略,但兩者規模大於集友,且買賣雙方均為中資,因而2.4倍市賬率不易成為銀行收購的指標。東亞升後較為反覆,原因是股價只較資產值折讓4.8%,而大新仍較調整後資產折讓20%以上,故表現較為堅挺。

廈門國際銀行原為中外合資銀行, 閩信一直持有36.75%,早有分拆上市之說,至今仍未成事。2010年申請改制為中資城市商業銀行,外資持股比例不多於20%,閩信已同意減持至20%以下甚至完全退出;其後廈銀多次增資擴股,閩信所持股權大幅被攤薄(包括曾出售5%),於去年底只佔股權10.6289%,估計閩信日後將會退出廈銀。閩信佔廈銀股權約6.79億股。

廈銀在內地9個城市約有50家分支機構,另在澳門設有13家分行(佔49.04%),去年底總資產4592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31.6%;客戶貸款1535億元,升37.9%;客戶存款3103億元,升38.4%;不良貸款比率低於1%,稅後淨利潤33.2億元,增長49%。

集友在港有24間分行,在廈門及福州亦有支行4間,總資產536億元(港元.下同),資產淨值64.6億元,純利5.73億元,如能實現收購,將有利於廈銀的規模及利潤,閩信所持廈銀的股權價值亦相應提升。去年廈銀增資擴股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經1送1調整),閩信所持廈銀價值約為30億元。

廈銀正在籌備上市,收購集友可為上市助陣,屆時廈銀不限於內地城市銀行,在港亦有相當分行。去年增資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日後上市應高於此價,則閩信所持廈銀價值應高於30億元以上,但未知廈銀會否安排閩信套現,這是關鍵。

閩信除持有廈銀股權外,亦經營一般保險及小額借貸,前者規模不大,後者受不良貸款影響。另持有華能國際(600011.SH)A股8347萬股,以及其他小量物業,去年底淨現金8.16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1.06元。

股東持股水漲船高

閩信有意退出廈銀並發展保險業,已推出多項產品,但受規模所限,去年只獲利543萬元。小額貸款業務也是發展目標,去年底在福建三明市已貸出3.42億元,但大量拖欠本金及利息,去年提撥準備1.62億元。於去年底減值準備對貸款總額(包括應收利息)達45.8%,去年虧損1億元。

閩信去年盈利4.77億元,每股盈利1.039元,股息5仙,其中應佔廈銀盈利5.18億元,可見其他業務均在虧損中,其吸引處在於潛在大量資金可以運用,若現時把廈銀股份套現,則每股閩信可佔現金8.3元,較股價高出18%。

中銀若出售集友,將增加派特息機會;閩信則因廈銀規模擴大而價值提高,潛在受惠。至於東亞及大新銀行如向好,只屬憧憬,股價升跌應與此無關。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130 : 暗月(57870)@2016-07-19 01:21:10

對沖基金Elliott告東亞及李國寶。
其實成功告得成的機會大不大?
其實好多細股是不是都有機會被告?
131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06:58:1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21805

東亞銀行(023)第四大股東對沖基金Elliott International再一次進擊該銀行,聯同The Liverpool Limited等入稟香港高等法院原訴法庭,向東亞及相關董事包括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1圖)提出不公平損害呈請,但東亞及相關董事表明將強烈反對有關呈請,李國寶更反擊對方最終目的只是迫使其賣盤。

Elliott曾多次狙擊本港上市公司,如2008年增持盈大地產(432)股份,欲迫使電訊盈科(008)提高盈大私有化作價。2014年新加坡華僑銀行全購永亨銀行時,Elliott圖迫華僑加價而買入永亨股份,可惜失敗。去年8月,Elliott首次披露持東亞逾5%股權,現增至7%,期間曾多次要求東亞賣盤。

該對沖基金是次以《公司條例》(第622章)第724條作呈請,包括指東亞向三井住友銀行配售股份及與CaixaBank之間的策略投資協議所作決議不當,均未經考慮全體股東利益,對股東造成不利影響等。東亞及其董事強烈反對有關呈請,認為對方的呈請及行為與東亞股東利益背道而馳,又批評Elliott指利益受損,卻一直增持東亞股份,做法不尋常,意圖迫使其賣盤。李國寶更炮轟Elliott所作攻擊是自私及有預謀,「他們只是利用霸道手法以達一己短線利益,而非為全體股東利益為依歸」。有關呈請首次聆訊將於今年9月21日進行。
132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06:58:52

暗月128樓提及
對沖基金Elliott告東亞及李國寶。
其實成功告得成的機會大不大?
其實好多細股是不是都有機會被告?


他只是拿法律空隙吧.....告得成機會應該不大
133 : greatsoup38(830)@2016-08-24 07:56:46

盈利降6成,至10億,
134 : GS(14)@2016-09-07 22:34:33

2016-08-23 HJ
東亞不宜期望過高  

東亞銀行(00023)上周五中午公布業績,股價仍逆市上升,績後隨即下挫4%;市場原已預期業績報跌,結果出人意表急挫37.5%,令人意外。

東亞上半年盈利20.9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54億元減少12.55億元或37.5%,每股盈利為69仙,減少46%,是去年增發新股及以股代息所攤薄。每股中期息28仙,較上年同期的38仙減少26.3%。業績之差是近年之最,其中中國內地的影響嚴重,佔業績跌幅一半以上;儘管出售北京東亞銀行大廈共8層房產,內地業績仍跌55.6%,如調整出售物業貢獻,實際是由盈轉虧。

以集團整體而言,客戶貸款較去年底上升1.7%, 客戶存款下跌2.3%,貸存比率由76.4%上升至80.2%,淨息差由1.71%收窄至1.59%,淨利息收入按年下跌11.3%,服務費及佣金率收入減少21%,其他經營收入上升19.7%,使非利息收入跌幅收窄至14%,經營總收入減少12%,經營支出上升0.5%,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2.04%上升至59.45%,主要是收入減少所致。

內地業務實際錄虧損

經營盈利下跌25.6%,減值損失12.41億元,增加59.7%,扣除減值損失後經營盈利為16.5億元,減少46.9%。出售投資金融資產及物業等盈利8.29億元,增加6.62億元,重估投資物業盈利4500萬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24.1%,稅前盈利減少29.8%,至27.16億元,而稅項則增19.5%,至7.27億元,計及已終止經營盈利1.59億元(卓佳集團可能出售,作為終止經營論)及非控股權益,應佔盈利為20.95億元。

香港業務的客戶貸款上升3%,客戶存款上升1.2%,個人銀行淨利息收入增加7%,淨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減少6.3%,稅前盈利仍增1.2%至8.8億元。企業銀行因非利息收入下跌8.4%及減值損失增加,稅前盈利跌37%至9.04億元。財資市場業績由虧損3.35億元收窄至2.97億元,財富管理貢獻減少25%至2.6億元,國際業務稅前盈利5.69億元,按年減少3.4%。

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項目,以證券及經紀收入減少59.5%至1.11億元為最多,其他貿易融資、貸款及擔保,以至零售銀行服務,也有相當跌幅,只有信用卡收入增加5.2%。

東亞於2007年起進軍內地市場,發展迅速,已於44個城市設有30間分行及94間支行,曾有過好的表現,但近年業績持續滑落,期內貸款較上年底減少2.3%,存款減少8.7%,淨息差由上年下半年的1.7%降至1.61%,經營收入減少20.6%,營業支出只減1%,經營盈利減少46.4%,減值損失則增37.8%,至9.43億元(佔集團減值損失76%),經營業績已錄得虧損2.11億元,計入出售物業7.81億元及聯營貢獻,內地稅前盈利6.36億元,稅後淨利為2.4億元,跌55.6%;如不計出售物業及相關稅項3.96億元,實際應錄得虧損。

瘦身不易重拾活力難

集團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底的1.13%升至1.23%,其中香港由0.34%升至0.49%,內地則由2.63%升至2.8%。年度平均資產回報率由0.8%降至0.5%,年度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由8.7%降至4.8%。而資本充足及流動資金狀況則維持良好,總資本比率達17.4%,平均流動性覆蓋比率141.2%,遠高於20%的法定要求,去年配售集資及以股代息獲得資金84億元,對此有肯定幫助。

東亞為應對業績之差,已計劃開源節流,最終於2018年底節省7億元,所謂開源只是透過重組業務帶來效益,實則以節流為主,已關閉證券業務22個零售網點,並擬加強數碼化而調節分行網絡,以及計劃出售非核心業務如卓佳集團等。

管理層表示,下半年表現將勝上半年,但核心業務難與去年比較,只是減幅之別。事實上,瘦身已不易,瘦身後回復活力更難,並非投資對象,但此股消息頻繁,反而支持投機性買賣,預期此後仍將反覆上落,如實現出售卓佳集團權益,或有小量刺激,但不宜期望過高。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東亞不宜期望過高
135 : GS(14)@2016-10-06 11:21:07

sold tricor
136 : GS(14)@2016-10-30 17:01:51

2016-10-11 HJ
九倉賣產得益已消化  

上周九倉(00004)及東亞銀行(00023)分別出售若干股權,均錄得相當利潤,由於消息已流傳多時,未能刺激股價。雖則兩家公司出售股權,但實際涉及5間公司,而個別條件不同,實際影響有異。

九倉出售九倉電訊全部股權,現金代價95億元,賬面資產淨值21億元,九倉將獲利74億元;因會德豐(00020)持有九倉股權約60%,應佔該盈利約45億元。

九倉認為,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已經營20多年,至今市場已經歷巨大轉變,且步伐加劇,該等業務對盈利貢獻僅1%,九倉一直進行策略評估,以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為目標,出售的決定是策略評估的結果,而有線寬頻(01097)的策略評估則仍在進行中,未在出售之列。

售電訊賬面資產微增

九倉電訊是以企業對象為主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光纖網絡覆蓋約90%商業市場,提供本地數據傳輸、資訊及通訊服務及系統整合。2015年盈利3.01億元,較2014年減少11.7%,出售代價相當於2015年P?E 31.5倍及P?B4.52倍。所得款項將用於業務發展及提供額外現金流。出售相關業務後,每股資產淨值增加2.4%至103.73元,淨負債對總權益比率由15.2%降至12.2%,出售將減少收益3.01億元,有待運用95億元的收益彌補;如用於償還債項,按上半年平均借貸息率2.9%,可減少支出2.75億元,與減少收益有8.5%的差異,但對九倉業績影響不大。

至於九倉大股東會德豐,其盈利主要來自九倉,出售收益屬於非經常性項目,意義不大,實際的影響只是賬面資產的輕微增加。

九倉對有線寬頻的策略評估未有結果,事前有估計或與電訊打包出售,事實並非如此,股價搶升後已回落。有線寬頻6月底資產淨值6.83億元,相當於每股33.9仙(近期為90仙),上半年虧損1.34億元,2015年全年虧損2.33億元,已持續虧損多年。

收費電視牌照將於2017年5月屆滿,已提交續期申請。屬下奇妙電視已獲批免費電視牌照12年,承諾於6年內投資逾10億元,第一條頻道將於明年中啟播,6月底淨借貸約3.9億元。九倉對此的策略重估,不限於收費電視,亦包括免費電視,相當複雜。

九倉出售電訊業務是資產重組,減少非核心業務,集中於物業,暫未涉及有線寬頻,是策略評估不易,特別已承諾投資免費電視。有線寬頻在1999年以10.39元分拆上市,一直令人失望,有關評估是對管理層的考驗。九倉套現後,預期不會大派紅利,但為慶祝開業130年,或趁勢增派小量特別股息,近期由高位59元回落,仍受零售市場影響,與會德豐相同,估計只與大市同步。

東亞僅投機炒作對象

東亞銀行協議出售卓佳集團股權,現金代價64.697億元,東亞佔75.61%,新創建(00659)佔24.39%,分別套現48.92億元及15.77億元。卓佳8月底賬面資產15.55億元,出售P?B 4.16倍,按2015年盈利2.928億元計,出售P?E 22倍,東亞將獲利31億元,新創建將獲利9億元,即售卓佳共獲利40億元,相當於代價的61.8%,有關出售成本相當高。

由此推算,東亞套現約42.7億元,而每年減少收益2.2億元,這是套現的代價,相當於成本5%以上,同樣相當高。套現可改善銀行的資本狀況,代價亦不菲。

卓佳提供商業性綜合服務,包括證券過戶等,遍及20個市場,但非銀行核心業務,東亞既然收縮證券經紀零售業務,出售卓佳可以接受,視作整頓業務。消息指東亞仍在標售若干物業中,繼續整頓業務,但對於東亞承諾於3年內節省7億元的支出並無幫助,市場對其評價不易改善。

東亞出售卓佳,是整頓業務而套現,本業仍然疲弱,相信出售卓佳只是套現一部分,預期不會為此派發特別股息,其股價仍在高水平,是期望股權變動,實則過分憧憬,只是投機性對象。新創建售卓佳是被動,而帶來收益有助於維持高息,希望中線可以反映。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九倉賣產得益已消化


137 : greatsoup38(830)@2016-12-03 06:02:03

683 和23投前海地
138 : greatsoup38(830)@2016-12-08 07:41:24

23和683買前海地
139 : greatsoup38(830)@2016-12-08 07:41:51

23買683地
140 : GS(14)@2017-02-17 15:10:56

盈利降65%,至12億
141 : greatsoup38(830)@2017-02-26 20:25:48

2017-02-23 HJ
減值損失恐未見頂 東亞不宜沾手  

東亞銀行(00023)2016年業績繼續令人失望, 盈利下跌32.6%,股息減少36.4%,而且是連續第二年下跌,且跌幅較前為大,儘管非經常收益大增,也未能彌補其他損失,特別是中國業務已轉盈為虧。

去年股東應佔盈利37.23億元,前年為55.22億元,即減少17.99億元,每股盈利1.21元,下跌38%,是2015年增發新股以及以股代息所攤薄。已派末期息每股28仙,將派第二次中期息28仙,全年股息56仙,下跌36.4%。

受人注目的中國業務,2007年開展以來,視作王牌,2014年稅前盈利達25.13億元,稅後淨利仍達18.45億元,按年銳跌81.2%;去年淨虧損4.61億元,與2015年比較,差費達23億元。2015年的減值損失17.04億元,2016年的減值損失28.15億元,已刻意出售物業及投資獲利8.89億元(須扣稅項4.27億元),仍無法彌補減值損失。近兩年的減值損失45.19億元,而2014年的減值損失只是8.77億元,可見近兩年減值損失的嚴重。去年上半年損失是9.43億元,下半年是18.72億元(曾向第三方出售部分不良貸款)。去年底的減值比率為由2.44%升至2.64%。

於中國的客戶貸款1393億元,較前下跌7.1%,利息收入減少14.1%,客戶存款1813億元,下跌9.8%,貸款比率維持75.6%,息差由1.82%跌至1.65%,上半年1.61%,下半年已改善至1.7%。

港區減值倍增 疑涉Accumulator

東亞中國已減少因經濟放緩而受壓的製造業、酒店業及批發零售業的相關貸款,轉為以大型國企及優勢產業為重點,包括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及製藥、倉儲物流、環境保護及清潔能源、食品及教育,據報去年此等貸款餘額倍增,這算是對策,但國企並無擔保無壞賬,各行業的優勢亦隨時變動,況且既是優勢行業,利率可能較低。事實上,過去的傳統借貸的減值是否見頂,仍待觀察。

香港業務的貸款減值損失5.36億元,2015年為2.38億元,2016年的增幅125%,據說受一批人民幣累計期合約(Accumulator)所影響,大部分今年上半年到期,這是主要減值來源,其他行業則受經濟影響。香港減值比率由0.34%升至1.03%。集團整體減值比率則由1.13%升至1.49%。

去年初東亞定下目標,今年底全部分行數碼化,已完成65%,2018年減少分行面積22.5%,去年底已減少11%,2018年節省成本7億元,去年已完成約40%,此中涉及減少人、關閉經紀業務門店、關閉及合併各分行及支行等。

去年的營業支出確實減少6.4%或5.62億元,但主要由非控制的印花稅、海外及中國營業稅及增值稅3.74億元,以及廣告、推廣及商務旅遊1.27億元,員工薪酬仍待緊縮,員工薪酬佔經營支出56.5%。

2016年成本對收入比率仍達56.2%,但下半年已由上半年的59.4%降至53.2%,此比率包括收入及支出計算。

東亞經營盈利只減6.5%,而減值損失增加70%至34.62億元,扣除減值損失後經營盈利只有30.45億元,減少38%,反映減值損失相當於經營盈利53%。其他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22.5%,已終止待售業務(卓佳)2.18億元,無大變動。

其他非經營性收益為11.16億元,增加22%,主要出售固定資產及金融資產增加(前年減少),以及重估投資增值減少(前年5.46億元,去年6200萬元)。

東亞已售應佔卓佳股權75.61%,應佔收益48.9億元,預計利潤約30.5億元,對2017年總盈利有肯定貢獻,對資本比率亦有幫助,去年底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12.1%。

估值欠吸引 炒上靠憧憬

另一方面,卓佳去年貢獻2.18億元,收回出售現金48.9億元,其運用收益率應不少於4.45%,才能抵消出售卓佳的損失。去年平均資產回報率由0.6%降至0.4%,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由6.6%降至4.1%。

以走勢看,公布業績後已跌7%至32.8元,已接近50天平均線而止跌,P?E 27.1倍,估計核心P?E約30倍,息率1.7%,P?B 1.13倍,展望今年總盈利應有增長(來自出售卓佳),而核心盈利如何,看過中期業績,才作討論,最重要是減值損失是否見頂。

但對於東亞而言,投資價值是一回事,基本上暫不看好,但股價走勢不一定與業績同步,還有其他憧憬性(例如收購)可左右股價,展望走勢仍然反覆甚至波動。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減值損失恐未見頂 東亞不宜沾手
142 : abbychau(1)@2017-04-10 03:28:07

sasdf
143 : GS(14)@2017-08-31 08:00:13

盈利增1.2倍,至24億
144 : GS(14)@2017-12-02 02:29:36

23 sell assets to 605
145 : GS(14)@2017-12-02 02:32:44

605買23資產
146 : GS(14)@2018-02-22 12:38:06

盈利增150%,至35億
147 : GS(14)@2018-04-07 09:09:38

137 買 23物業
148 : GS(14)@2018-04-25 14:54:48

605 buy 23 asset
149 : GS(14)@2018-09-04 14:56:06

盈利增4成,至24億
150 : GS(14)@2018-10-29 16:55:13

出售事項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東亞銀行」)欣然宣布,於 2018 年 10 月 29 日,
本行與橫濱銀行(「濱銀」) 訂立買賣協議(「買賣協議」 ),向濱銀出售透過
East Asia Indonesian Holdings Limited(特定目的投資工具公司)持有的 P.T. Bank
Resona Perdania(「BRP」)已發行股份之 30%(「出售」)。 出售之完成須待印
尼金融服務業監管機構 Otoritas Jasa Keuangan(「OJK」)批准。 該交易如果完成,
對集團的淨收入或資本比率將沒有重大影響。
有關 P.T. Bank Resona Perdania 的資料
BRP 於 1958 年 2 月 1 日以 Bank Perdania 的名稱開始營業。 目前的名稱可以追溯到
2003 年 7 月。它是印尼後殖民地的第一家外國合資銀行。 BRP 是由 OJK 監管的
Bank Umum Kelompok Usaha (“BUKU”) 2(第 2 類)商業銀行。
有關橫濱銀行的資料
濱銀成立於 1920 年,是 Concordia Financial Group(「Concordia」) 的全資子公
司。Concordia 是一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屬於日經 225 股票市
場指數的成分股。
截至 2018 年 3 月,濱銀擁有約 200 家分支機構的國內網絡,在海外設有 1 個分支機
構和多個代表處。

151 : GS(14)@2019-02-28 11:49:58

盈利增2成,至59億,
152 : GS(14)@2019-05-23 08:10:34

接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