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澳洲傳媒大亨梅鐸,以五十億美元天價,收購擁有《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這宗全球矚目的交易認真峰迴路轉,在道瓊斯董事與大股東拗手瓜之際,又殺出網絡大亨—MySpace創辦人格林斯潘,加入戰團與梅鐸一較高下。 這單交易引發的內幕交易案亦高潮迭起。上週三,突然傳出美國證監會已正式向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發出通牒,擬就其牽涉道瓊斯內幕交易一案,提出民事檢控。李氏家族在香港政經及司法界,均甚具名望,李國寶亦同時擔任多家中外上市公司董事及顧問,並剛於七月才獲頒特區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 六十八歲的李國寶已屆退休之年,卻要準備打一場硬仗,事關未來兩個月他將面對美國證監會的大逼供。 本週一,擁有道瓊斯公司六成四投票權的大股東—班克羅夫特(Bancroft)家族成員,齊集波士頓希爾頓酒店,展開馬拉松式會議,商討是否接納由梅鐸的新聞集團提出五十億美元收購計劃,截至本週二仍未有定案。 令班克羅夫特家族難以投票表決今次收購,原因之一是中途突然殺出程咬金,就是今年三十七歲,MySpace創辦人格林斯潘(全名Brad Greenspan),他提出願意協助班克羅夫特家族成員收購其他股東的股份,力抗梅鐸。 而東亞銀行主席兼道瓊斯董事李國寶,亦因為這場收購戰而成為焦點,事關美國證監會已向他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即表示就道瓊斯內幕交易案考慮向他提出民事起訴。 上週五,李國寶與太太潘金翠從吉隆坡回港,經機場貴賓通道離開。失去一貫淡定風範的李國寶,面色凝重,只重複表示「無嘢講」,迅速登上坐駕後才拋下一句:「我(對抗辯)好有信心。」 同日,東亞銀行發出通告力撐主席,李國寶重申若被起訴,將「堅決予以抗辯」,捍衛個人清譽。 道瓊斯案事件簿 29/3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聞集團行政總裁梅鐸在當日早餐上首次向道瓊斯行政總裁贊利諾透露有意收購道瓊斯。 13/4 : ‧道瓊斯董事會進行電話會議,董事獲通知收購事宜。 ‧梁家安和王競(王氏夫婦)以$260萬美元初次買入7.44萬股道瓊斯股票。之前他們未曾持有過任何道瓊斯股份。 16/4:王氏夫婦再以$59.6萬美元買入1.7萬股道瓊斯股票。 17/4 : ‧梅鐸正式去信道瓊斯董事會提出收購。 ‧王氏夫婦又再以$400萬美元買入10.86萬股道瓊斯股票。 18/4 :梁啟雄把$319萬美元轉到王氏夫婦名下的美林戶口。 20/4:王氏夫婦從布魯塞爾的摩根大通銀行匯出$399萬美元到其香港美林戶口。 30/4:四月十三日至三十日兩星期內,王氏夫婦共買入了41.5萬股道瓊斯股票。
1/5:新聞集團正式公布,以每股$60美元收購道瓊斯,股價在公布後急升58%。 4/5:王氏夫婦出售所有道瓊斯股份,總值$2,320萬美元,獲利$818萬美元(約$6,400萬港元)。 8/5: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地區法院入稟,指王氏夫婦疑涉及股票內幕交易,翌日當事人戶口被凍結。 10/5 :傳媒揭發身為道瓊斯董事的李國寶和梁啟雄的友好關係。 7月初:《華爾街日報》報導SEC傳召證人 協助調查,其中包括李國寶。 18/7:李國寶涉嫌違反美國證券法,已收到SEC向他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正考慮提出民事起訴。 20/7:李國寶發表聲明,指沒有違反任何法律,如果SEC果真對他提出起訴,他將會堅決予以抗辯。 美國證監會殺埋身 這宗轟動港美的道瓊斯內幕交易案,在今年五月初曝光。曾在荷銀任職的前萬眾執行董事梁家安,與其丈夫王競,率先被美國證監會落案起訴,涉嫌內幕買賣道瓊斯公司股 票。根據法庭文件,四月中,新聞集團收購道瓊斯的消息公布前,梁家安夫婦多次透過美林香港分行,先後買入市值一千五百萬美元的道瓊斯股票,其中三百多萬美 元資金,更是來自梁家安父親梁啟雄。併購消息傳出後,道瓊斯股價暴漲近六成,梁家安夫婦在短短三星期之間,透過出售總值一億八千萬港元道瓊斯股份,而勁賺 近六千四百萬港元。 九月底為限 而道瓊斯公司旗下的《華爾街日報》就率先報導,梁家安的消息來源,有可能是其父親的好朋友,即身兼道瓊斯董事的李國寶。梁家安與王競的案件原定六月十八日在紐約南區法院開審,但案件延期至九月二十八日。無獨有偶,美國證監會就在這段「空檔」期間,向李國寶埋手。 曾 經在美國證監會擔任檢控員,並一度在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鴻(細劉)妹夫袁子春做假賬一案中,擔任檢控官的美國律師Mike Piazza向本刊表示,若李國寶想在現階段提出抗辯,可以向證監會提交一份Wells Submission。「這是在正式起訴前,向證監會證明清白的最後機會。除了反駁證監會的論點外,當事人或者會承認自己曾在對方答應保密,以及不會以此 進行交易獲利的情況下,透露有關消息,這也是一個有力的抗辯理由。」Mike Piazza相信美國證監會將在今年九月底前,決定是否正式落案起訴李國寶。 先擒賊再擒王 是次美國證監會在正式起訴梁家安夫婦的兩個半月後,才對李國寶提出指控。Mike Piazza表示,這是證監會在調查過程中慣常的做法。 「當 局一般會在所有涉案者當中,挑一、兩個下手,通常是進行交易的人。之後,證監會便可在雙方進行和解時,以從輕處理,如減低罰款額做『餌』,套取更多新證 據,甚至供出幕後其他涉案者。」Mike Piazza 指這種手法,正是運用了博弈論中著名的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理論,令對方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出賣同伴。 消息指,李國寶已聘請熟悉美國法律的年利達律師事務所 (Linklaters),代表他出戰。美國律師行Stinson Morrison Hecker合夥人John A. Granda表示,根據美國證監法例,控方可根據可疑的交易紀錄,作出理性推測(circumstantial evidence),即先假設當事人有罪。所以,李國寶現在要做的,便是搜集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 什麼是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早於五月初起訴梁家安和王競涉及內幕交易,日前亦向李國寶發出Wells Notice(韋爾斯通知),暗示他們已掌握一定證據,足以向李提出法律訴訟。 監察機構除了物證外,證人的供詞對審訊結果亦有決定性的影響。有關方面就是利用囚徒困境這個策略去誘使當事人互相頂證,意圖一網打盡所有內幕交易的涉案人士。 囚徒困境是兩個自私的疑犯出賣對方自保的故事。 一天警察捉到兩個疑犯,卻沒有足夠證據檢控他們,為了使他們入罪,警察會向各人提供以下選擇: 1. 頂證對方但對方保持緘默(自己獲得免罪而對方要接受十年有期徒刑) 2. 保持緘默(雙方都要接受半年徒刑) 3. 互相頂證(雙方都要接受五年徒刑) 表 面上,保持緘默比互相頂證對兩個疑犯都會較好,因為大家都只要接受半年而非五年徒刑,但由於兩個自私的疑犯都只會利己而不利人,即使兩個疑犯私下協議好保 持緘默,但亦不能保證對方最終不會違背承諾,因此基於自保,他們都會選擇頂證對方,結果是雙方互相頂證,最後大家接受相同的五年徒刑。 罰款難保晚節 前 美國證監會檢控官Mike Piazza指,超過六成涉及內幕交易的民事檢控,最後都和解了事。「美國法例雖有利證監會提出檢控,但最後要勝訴,並不容易。例如,首先要證明該消息來 源是『內幕』,而非市場傳聞,以及要釐清消息傳播渠道等。至於被告,要避免捲入長期訴訟當中,可接受和解,除了不需要認罪或否認控罪,罰款額更會大大減 低。」一般來說,當事人會在收到Wells Notice後,向證監會提出和解。 但對於李國寶來說,罰款事小,面子事大,事關他身兼多間上市公司董事,當中包括紐約聯邦銀行擔任顧問,牽涉內幕交易案就直接影響其聲譽及誠信。過往亦曾有香港人被美國證監會起訴,為保聲名,寧願和解罰款了事。 例如九七年初,美國證監會起訴一名為Frederick Liu的香港人,他涉嫌在九六年十二月底,在希爾頓酒店集團旗下公司—Doubletree,宣布提出收購在紐約上市的萬麗酒店網前兩天,先後買入一百四十萬股萬麗股份。收購消息曝光後,萬麗股份升值約四成四,這位Frederick Liu賬面獲利一千一百萬美元。不過,Frederick Liu在獲知美國證監會對他的指控後,便馬上取消交易。 美 國證監會文件中,沒有提及Liu之全名。但資料顯示,有關收購由摩根士丹利擔任財務顧問,並在香港進行,當時廖創興銀行主席廖烈文兒子廖駿倫,是大摩亞洲 區總裁。而其堂弟廖煒城,英文名也叫Frederick Liu。最後這名Frederick Liu與證監會達成和解,並繳交二百萬美元罰款。同年九月,廖駿倫突然離任已工作十六年的大摩。可見美國證監的雷厲行動,令涉案人士聞風喪膽。 或失董事銜頭 根據美國法例,在有關內幕交易的民事檢控中,證監有權向違法者要求償還透過有關交易而獲利的金額,最多為金額的三倍。另外,或會禁止涉案者,在某時期內,再出任美國上市公司職員或董事。「證監會亦會保留紀錄,若當事人以後再次觸犯證監法例,可能會考慮提出刑事檢控。」Mike Piazza表示。所以,若成功起訴及入罪,李國寶隨時要離開道瓊斯董事局。 至於梁家安夫婦,二人買賣道瓊斯股票的美林戶口,當中的資產仍被法庭凍結。由於二人在有關交易中,獲利近六千四百萬港元,所以一旦罪成,最高罰款可達獲利金額三倍,即一億九千萬。另外,曾先後在花旗銀行及荷銀工作的梁家安,要重投嚴守保密原則的投資銀行界,相信並非易事。 不過,家境富裕的梁家安,現仍與丈夫持有半山雅賓利一號單位,市值近四千萬。另外,○五年,父親梁啟雄透過出售萬眾股份予中移動,一鋪勁袋六億,現時手上持有的半山花園臺及地利根德閣等物業,市值近二億。 累死老友 這宗內幕交易,最為人感慨還是梁啟雄輸了金錢,亦輸了與李國寶的情誼。 當初,出身單親家庭,靠製衣起家的梁啟雄,透過李國寶堂叔父李福和,結識出身世家望族的李國寶。後來,李先後入股梁啟雄的公司, 包括Goldseal及惠安地產等。八十年代,梁啟雄與友人曾大搞傳呼機生意,「我哋一班人,初初夾份每人少少無所謂啦,但係盤生意愈做愈蝕,有個做律師 嘅股東決定唔做,多得李國寶幫Michael(梁啟雄洋名)搵個美國佬買咗盤生意,叫做搵到第一桶金。」梁啟雄的前生意拍檔說。 多年來,二人仍十分老友。今年三月剛在中環雪廠街開業,梁啟雄旗下的運動內衣公司Top Secret,李國寶亦擁有一成股權。做生意拍住上,在私,二人亦常以李為正、梁為副的資態出任公職,包括擔任聖雅各福群會的正、副主席。除此之外,梁的女兒梁家安,及李的民橋及民斌兩位公子,均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 坊 間不少人都奇怪為何地位迥異的二人,竟能成為密友。梁啟雄友人形容,梁啟雄為人「好識做及細心」。「復活節及聖誕節時,梁啟雄不會送貴重禮物,反而預訂手 做蛋糕,親自托埋去朋友屋企。同人食完晚飯,遠遠都送到你返屋企,可能佢讀社會工作出身,好懂得捉摸人家心理。」梁啟雄友人回憶。 可惜,一對多年交心好友,經此一役,友情瀕臨決裂。早前李國寶更透露,道瓊斯內幕交易案曝光後,再沒有見過梁啟雄,可見二人確實已經「冇朋友做」。 爆料王李國寶 12/04:領匯首次上市時,東亞是收票銀行之一,李國寶拍心口指收到風,領匯可如期掛牌,更與記者打賭若跌眼鏡就請食蛋撻,最後領匯上市觸礁,李國寶願賭服輸請食蛋撻。 08/04:大爆聽到消息,第三屆特首有四、五名候選人,包括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等。 11/03:在立法會會議上炮轟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指他在平機會王見秋風波中,處事「完全唔係正人君子所為」,應向被「抹黑」的前平機會主席胡紅玉道歉,更透露:「好多政府高官打俾我……叫我喺度講……」 08/03:梁錦松下台後,正當全城競猜新任財政司司長、李國寶被問到是否唐英年時,忍不住爆響口:「(記者)都聽得幾準!」 06/03:怒斥金管局只用兩、三日,便「特批」中銀新任總裁和廣北,接替涉瀆職下台的劉金寶,而自己申請續任東亞行政總裁,卻等足一個月,迫使金管局及中銀齊齊出信,交代事件。 02/03:二十三條立法風波期間,直斥葉劉淑儀unprofessional(不專業),更篤爆有十多家外資銀行,收到葉劉淑儀電話,詢問他們是否反對二十三條立法,指葉劉做法是「威逼銀行界」。 06/99:中資粵海企業爆煲,東亞是債權銀行之一,李國寶對當時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王歧山提出的削債方案大表不滿,揚言「寧願大家一齊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