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仰融融资套路:收购国内A股公司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163166.html


仰融的传奇总算长了一只脚。

美国当地时间1月19日,正道汽车正式与久加诺意大利设计公司签约4亿欧元的总体设计合同。

仰融向记者透露,在国内融资方式上,正道汽车将在天津成立三个股权投资基金,并用这些基金收购国内三家A股上市公司。

坐在记者面前的仰融侃侃而谈:“我今天所做的事情(撬动的资本)比起当年,应该没有退步,只有更进一步。”

确实,今天仰融可能盘活的资金高达660亿元人民币,比7年前仅用10亿撬动330亿人民币的英国罗孚项目配套融资犹有过之。

从2006年决定重新回归汽车业,仰融就选择了将过往抛在脑后。

“没有人通知我这段历史可以解密。因此我还是不能向外界说一个字。”仰融如此回应记者的追问。

正道汽车人士表示,仰融曾填词《虞美人》,起句是“逐鹿岂只在中原”。其中隐约透露了他的不甘心。而现今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去污名化而努力。

收购三家A股上市公司

被誉为“活着的传奇”的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久加诺,专程赶来签约仪式现场美国阿拉巴马州。

当日签约仪式,有多达300位来自中美两地的嘉宾出席,阿拉巴马州州长Robert riley也出席并发表演讲。

会上发布了久加诺公司为正道汽车设计的一款混合动力概念跑车。

签约仪式后的采访中,仰融告诉本报记者,整个庞大正道汽车的融资方法将按两条路径进行。

仰融向本报记者透露,正道汽车将在天津成立三个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吸引国内的战略投资者的方法,成立3个50亿人民币的种子基金。其中正道汽车三个整车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均将占20%的股权。

据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位于天津的该股权投资公司已经得到了批准。

然后,仰融将通过这三家股权投资基金,收购国内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A股上市公司融资方法,为正道汽车项目进行融资。

本次出席签约仪式的三家地方开发区,分别为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湾新区浙江慈溪经济开发区。

据仰融本人透露,这三家开发区将是未来的整车生产基地。其中天津和宁波因为定位为出口基地,所以不需要再进入整车生产目录。

据记者了解,三个地方政府均提出了一定的壳资源供未来的股权投资公司收购。其中,安徽有两家上市公司,包括昌河汽车以及江淮汽车,可能会是未来的借壳目标。

宁波地区,则有业内人士提及波导手机和一些宁波本地壳公司的名字。

但以上上市公司的名字,均未得到正道汽车团队的正式确认。

“作为政府,我们会安排壳资源给正道团队。但不会介入双方的谈判,收购价格由他们自行决定。”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位高层向本报记者透露。

在收购了三家壳公司以后,正道汽车将利用“缺故事不缺资金”的中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建设正道汽车中国项目。正道汽车的管理团队将进入到被收购的A股公司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正道汽车可以通过层级放大的资本运作手段,取得中国项目所需要的庞大资金。

“在中国的项目,将是中中合资。我仰融不是A股公司的董事与股东,进入A股公司的团队里将没有我的名字。“仰融表示。

这样,将可以有效避免仍与他个人相关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对自己之前的隐秘历史,仰融依然不肯透露。

在国内时曾是藏传密宗虔诚信徒的仰融,秘密赴美后不久,就迅速转信基督教。据他所言,是因为做了一个极其怪异但又灵验的梦。转信基督教以后,仰融自称心态逐步有了转变。三年半的诉讼历程结束后,仰融决定向前看,不再执着于争论。

不过他也一度灰心。2006年,仰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声明自己不再做汽车。

但不久以后,在周边朋友的不断鼓动下,仰融又一次点燃了内心的梦想。“美国并无准入制,我在中国做汽车的方式与方法,可能在美国市场有用,可能会成功。”

“到今天,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会感受到压力。”仰融说。

美方:看到投资才给优惠

“据我们的估算,正道汽车美国项目,只要年产30万辆,就可以超过项目盈亏平衡点。”正道汽车CEO王川涛向记者表示。

正道汽车美国项目的主要融资途径,则是通过香港上市公司远东金源(1188.HK)旗下的阿拉巴马州投资中心(ACFI),通过全球吸引美国投资移民,为整个正道汽车的项目进行融资。

因为阿拉巴马州的项目目前尚须1月26日远东金源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才能进入上市公司资产序列,因此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启动。

虽然仰融给该项目设定的近期目标是从全球吸引2000名投资移民,共计1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但是据ACFI的一位管理人员透露,目前正道汽车项目上尚未有正式的成功案例。但在ACFI旗下的另一个小型项目上,倒是吸收了近十位投资移民的资金。

他个人表示,他对吸引投资移民的速度,并未如正道汽车高层那样乐观。

正道汽车副董事长黄春华在记者会上透露,在ACFI进行投资的赴美投资移民,在50万美元投资期满5年以后,将可以65万美元的价格转换远东金源的股份。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最低年化回报率为6%,再加一张美国绿卡。

黄春华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实际运营中,2010至2012年的现金流出需求并不大。关键的2013年,则需要8亿欧元左右的现金流出,但是他认为届时正道汽车手上将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一运作。

在整个项目中,仰融也构思了一部分中国项目反哺美国项目的情节,力图用更少的资本带动整个项目运转。

例如,中国项目将会有具体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悬挂等所有生产环节,直至总成,而美国项目将只有一个总装厂。这样,整个正道汽车的生产重心将在中国而非美国。

另外,正道汽车的知识产权将在美国项目公司中,黄春华透露,也正在考虑向A股公司以300美元/辆的价格收取技术转让费用。这样将中国市场的利润转入到美国项目公司中。但是黄指出,目前他还并未与那些A股上市公司正式进行谈判。

“因为正道汽车高管属于美国项目旗下,他们会进入目标A股上市公司,因此这会涉及到关联交易。”黄春华向记者透露。

美国项目上,也有一些具有美国特色的资金可以使用。

“我们有美国能源部的补助资金可以申请,理论上只要样车被试制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申请。“正道汽车CEO王川涛向记者表示。

美国阿拉巴马州投资开发署署长NEAL WADE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对正道汽车在阿拉巴马州的落地表示欢迎。

作为落地阿拉巴马州的第七个国际级的汽车生产商,阿拉巴马州政府将会提供与其它国际性汽车厂家如奔驰一样的优惠条件。WADE先生表示,州政府将为该项目提供2.5亿美元左右的优惠政策,用于土地费用减免、员工培训等配套投资。

WADE补充说,阿拉巴马州政府在看到正道汽车10亿-15亿美元的真实投资以后才会真正启动上述资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14

投資投機 兩種套路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9.html
股市繼續熱鬧。除了H股銀行股細價股殼股,這星期連藍籌大笨象都價量齊升。早前內地財經資訊網站格隆匯推出<港A 股40指數>,包括了40家本港上市但業務在內地的公司;而微信多個投資群組則由先前推薦細價股變為推介大價股匯豐。這時勢雞犬齊鳴,近日很多配股集資、發行可換股債劵或貸款票據的公告,直接在市場抽水;又有不少細價股殼股單日升幾成,一兩個星期就翻幾倍,不少投資者都希望搭順風車賺一筆。

(圖片來源:格隆匯)

趁勢是合情合理的想法,只是參與之先,需要了解不同的business models。本業賺錢的公司,管理層多數會專注經營業務以賺取利潤。而本業不多賺錢或潛質受限的公司, 管理層要為大股東賺錢,才會絞盡腦汁另覓它途,例如財技。 

本欄開宗明義談價值投資,但投資策略各施各法,好比武功有不同派別和招式。價值投資依賴公司的穩健財務,而殼股細價股則全仗背後大股東的實力和舉動。基礎分析是了解財務狀況,再對主營業務投信心一票。財技分析則是另一種套路,需要明白背後動機和效果。

我的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系統著重基礎分析, 為每間香港和美國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評分。除了財務數據,系統亦會跟進股份分拆、合股、配股等情況。這些都是公開資訊,港交所的披露易會張貼公告。系統掃描後,我發現近月有活躍財技動作的首10 間公司,它們的 VIS 都不值一提,即財務狀況極其普通。

細價股殼股能於短期內上升數倍,拆股之後甚至升超過10倍,波幅和回報高自然風險大(世間沒有那麼大的蛤乸隨街跳吧~)  ,未來同樣有機會剎那間暴跌。每天看20大升幅榜,容易被飆升的殼股細價股吸引,然後高追。這種投資方式同樣能賺錢,但投資者必需金睛火眼,拿捏好入場和離場時機。否則,整個business model 走完一圈,大部分人已離場,獨剩不知情的投資者留守股票,就可能損手兼斯人獨憔悴。

無論是短炒或長揸、著重基本因素或高風險的細價股殼股,透過投資賺取回報都是件美事。只是押上真金白銀之前,宜先弄清狀況和理據,尤其是不同business models。否則,投資變賭博,毫不踏實,更甚者是成為羊牯。坊間書店有幾本財技分析書,若讀者在價值投資以外,希望在組合中加入少量殼股細價股搭順風車,最好是先做功課並將財技書看完,了解這類性質完全不同於價值投資的 business models, 再作投資決定。

網上加料版:

除了AH 股折讓,內地盛行「港A 股」 - 即香港上市但業務都在內地的公司。格隆匯於4月中建立<港A 股40指數> ,以下為指數名單。為了方便讀者參考其財務穩健度,我將 VIS 高於65分的公司以綠色標示。
請注意:綠色標示只代表財務屬穩健,但不一定代表現價抵買,或者是大落後(其實,不少已率先炒起)。讀者宜再自行搜集資料和分析,才作投資決定。

1639.HK安捷利實業
0085.HK中國電子
0354.HK中國軟件國際
0402.HK天下圖控股
0696.HK中國民航信息
0777.HK網龍
0818.HK高陽科技
1297.HK中國擎天軟件
1385.HK上海復旦
1980.HK天鴿互動
3888.HK金山軟件
8002.HKIGG
2369.HK酷派集團有限公司
0940.HK中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1035.HKBBI 生命科技
0241.HK阿里健康
0963.HK華熙生物科技
1112.HK合生元
0493.HK國美電器
1060.HK阿里影業
1371.HK華彩控股
1661.HK智美集團
1833.HK銀泰商業
0510.HK時富金融服務
1668.HK華南城
1778.HK彩生活
8207.HK中國信貸
0656.HK復星國際
0579.HK京能清潔能源
1816.HK中廣核電力
6136.HK康達環保
0390.HK中國中鐵
0699.HK神州租車
1322.HKCW Group Holdings
1330.HK綠色動力環保
1766.HK中國南車
2357.HK中航科工
2727.HK上海電氣
3378.HK廈門港務
3899.HK中集安瑞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13

將日結變月結,瘋狂老師就能擺脫收傭套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4/151964.shtml

家教O2O的賽道上已經湧入了足夠多的選手,一個個財大氣粗,暗中較量。 

“瘋狂老師是毫無爭議的行業第一。”既沒有起步最早,也沒有融錢最多,瘋狂老師CEO張浩卻比任何一個對手都更有自信。為驗證這個結論,他首次對外公布了瘋狂老師的運營數據:8月份實際完成課耗金額1.07億,實際完成課耗通俗講指的是已經完成的訂單。這個數字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張浩貼出了一張行業曲線圖,瘋狂老師一騎絕塵,1.07億的數字是第二名的4倍,甚至超過了後面8家的總和。“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不用質疑,有些話我可以不說,但是我說了就必須為此負責。”張浩一再強調,他所公布的融資和數據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為造假摻水在這個行業早已司空見慣。 

然而要其它競爭對手接受這個結論顯然不切實際。事實上,同一個跑道上的其它選手都在或明或暗的向外界宣示,自己才是這個賽道上真正的獨角獸。這里的遊戲像一場田徑競技,每一位選手都在狂奔,又不完全一樣,這里隔著一堵墻,誰也不知道對方跑到了哪里,誰也不知道誰在裸奔。但是競爭無處不在。 

相比於這些噱頭和名分上的爭執,盈利模式的探索和踐行顯得更為實際。作為教育O2O平臺,坐收傭金是平臺交易型產品的通常做法,收取比例在訂單價格的10%到20%之間。 

瘋狂老師也沒能改變這一現實,至少在目前看來是這樣。盡管當下不收取老師傭金,這並不意味著以後不會,前期更多的是競爭策略。不過張浩卻意識到一種免收的可能,這種可能存在於平臺與老師的薪資結算方式上。瘋狂老師采用的是按月結算薪酬的做法,張浩透露,在行業內只有瘋狂老師采用按月結算工資,其它平臺均采用日結。這種結算方式存在一個月的資金沈澱時間,而正是這一個月的時間蘊藏著著金融變現的機會。“有沒有可能我們將來賺錢的方式就是我們每個月在平臺上沈澱的這些資金,(通過)我們在金融渠道上的運營(賺錢)?”張浩設想。 

按月結算曾遭遇了強大的阻力,這種做法引起了老師和平臺員工的強烈不滿,老師的不信任感陡增,擔心工資拖欠,平臺卷款跑路,而老師的抵觸也讓地推人員苦不堪言。矛盾在瘋狂老師的大本營——上海爆發,在一個500人的微信群里出現了各種反對聲音,強烈要求瘋狂老師按日結算。 

一向脾性溫和的張浩終於憋不住了,張浩為了控制住場面,“強硬”地向群里的老師表達了三層意思:第一,個人不在乎這點課酬,張浩從2005年廈大研究生開始創業,2006年賺得人生第一桶金100萬元,2008年身家過億,“各位現在的這些課酬我還真不屑卷走”;第二,平臺不差錢,瘋狂老師的B輪和B+輪共計4400萬美元融資相繼在六七月份完成,“現在瘋狂老師的賬戶上還有超過4千萬美金趴在那里”;第三,瘋狂老師是有信念的,在張浩看來,那些第一天上完課第二天就想把工資拿走的人,他實在無法相信他們能夠安靜的做教育,“我不屑與你們為伍”。 

張浩的咆哮總算取得成效,月結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張浩曾給瘋狂老師定過“原型目標”:平臺擁有百萬老師和四千萬家庭,每個家庭在平臺上每年消耗五千元的課時費用,每年的交易額將高達兩千億元。按月沈澱,那麽平臺每個月沈澱的資金可能接近兩百個億。這一連串的數字已經足以撐起張浩的野心:如果這件事情將來成為了事實,我們永遠不從老師那賺一分錢課酬費。 

當然,張浩金融盈利的想法建立在每月營業額百億的前提之上。對於一個非標準化、需要人工服務的產品,這的確有些瘋狂。 

那麽從現在的1億到未來的100億是否可能?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團網的發展軌跡,美團創始人王興今年提出的目標是1300億元,2014年這個數字尚不及一半。顯然按照本地生活服務的增長路徑,對於發展尚處在初期的教育市場,並非完全不可能,不過不應該忽視美團在業務條線的豐富和大量標準化產品,這遠非瘋狂老師等教育O2O所能比較。顯然,教育O2O公司需要達到張浩設想的規模,至少不是當下這種百花齊放的狀態,這個過程必然需要經歷一輪血流成河,小的逐漸走向死亡,大的愈加龐大。 

將日結變月結,瘋狂老師不管能否能擺脫收傭套路,收取傭金都還是當前的主流方式,但早已經不再是平臺型產品的唯一生存路徑,諸如打車軟件、到家服務都是采取收傭的方式生存,不過滴滴出行(原滴滴打車)也開始拓展電商、遊戲品類。而此前剛剛拿到26億元融資的豬八戒網幹脆取消了傭金分成,它的野心赤裸而深刻:讓更多的人在平臺聚集,衍生出諸如信貸、印刷等縱深方向的可行之道。瘋狂老師同樣開始在新的盈利模式上做出設想和探索。不過張浩看來,並不是每個對手都有機會用金融手段解決盈利問題了,“ 瘋狂老師堅持月結,瘋狂老師平臺所有的老師現在都接受了這種方式和價值觀,而那些所有堅持日結的那些平臺,他們再也沒有機會去月結了。”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231

【人物】變身“網紅” 董明珠意在格力轉型還是玩轉營銷套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938.html

董明珠正在過一道坎。

這位現年62歲、自稱"心理年齡二十幾歲"的商界鐵娘子,自2012年5月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正經歷四年來最大一次信任危機。

不久前公布的格力電器2015年年報業績顯示,這家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產銷商,出現了近年來首次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下降。

而董明珠最近仍在頻繁接受各種拜訪、媒體的采訪,甚至還首次登上了某家地方衛視的綜藝節目,甚至在5月15日舉行的董明珠自媒體的首場公開課上回應道,“有人說格力不行了,我笑了一下。誰活到100歲,才是英雄。”

這個鐵腕強勢、敢說敢做的女強人,在爭議聲中執掌的格力,正在經歷主營業務觸到天花板後帶來的增長下滑。高喊著“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董明珠,準備怎麽下多元化這盤棋,是很多人正拭目以待的。


 

“網紅”企業家

董明珠可以說是當今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女企業家。她不僅親自在央視上為自家產品代言打廣告,而且說話詞鋒淩厲、個性鮮明,不管去到哪里,總能引發話題和關註。

最出名的,應該是2013年底她與雷軍公開對賭10億元的段子。在央視2013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上,董明珠與雷軍分別代表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各執一詞,爭論兩種模式的高下。性格耿直的董明珠以10億下註,豪賭格力五年內不會被小米超越。

雖然這一場賭局在各種解讀下,被賦予了更多娛樂色彩,但之後,董明珠也被視為替制造業發聲的代言人,越來越有明星的氣場。她代替成龍,自己為格力的產品代言;聯手王健林,一起給格力光伏中央空調打廣告;去年年底,她甚至與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一起,以卡通形象,推廣京東格力旗艦店。

今年年初,在全國兩會期間,董明珠自媒體宣布上線。用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話來說,董明珠成了另一類“網紅”。

的確,董明珠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對此,董明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我是網紅,更多是因為格力成為網紅”。這位“營銷女王”習慣抓住一切機會為格力代言。對此,她說:“我用真性情去表達,敢於說真話。”

這種敢說敢做、倔強強硬的性格,並非因為她小時候承受了什麽家庭壓力,反而與其成人後的經歷有關。眾所周知的是,因為兒子還小的時候先生就過世了,董明珠只身從南京到珠海打工,於1990年加入格力,從一名底層的空調銷售員做起,經過自己的奮鬥,實現了“從士兵到將軍”的蛻變。

本身有故事、有個性、有情懷的董明珠,確實有成為“網紅”的條件。但從本質上講,她是一位“挑戰型”的女企業家。

她說話底氣十足,因為有過去的業績支撐。她與“老領導”朱江洪搭檔,在短短二十年間,把格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企業。2012年5月,她接替朱江洪出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後,格力電器在2012、2013、2014年連續三年每年營業總收入增長200億元,2014年營業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

董明珠是“實戰派”,從商場實戰中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營銷方法和銷售渠道模式,這也是格力成功的基石之一。“我們沒找咨詢公司。”董明珠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從淡季打款、年終返利,到由各地龍頭代理商合資成立區域銷售公司,董明珠稱,都是堅持誠信的原則,尊重經銷商的利益,同時直面問題、積極思考解決的方法,從而探索出新的路子。可以說,格力這一套創新的營銷模式,開創了空調業的一個新時代。

自1994年被調回總部任格力經營部長後,不只營銷了得的董明珠便開始狠抓內部管理,連領導帶來的人也敢動。由於完善了營銷制度,創新了“先款後貨”的模式,格力電器1995年的收入翻了七倍,1996年開始成為國內空調業老大,從1997年至今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

2001年,朱江洪升任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接任格力電器總經理一職。在董明珠的眼中,“對傷害企業利益的行為,就是要堅決挑戰到底”。

同時代的中國家電業女企業家,海爾集團前任總裁楊綿綿、海信集團前任總裁於淑敏,都擅長執行,她們分別與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搭檔。如今,她們都已退休,與之不同的是,董明珠性格里服從的個性更少、挑戰的個性更多,至今仍然活躍在商界舞臺上。她本人也向《第一財經日報》直言稱:“我是挑戰型的。”

這種挑戰精神,從內部管理,延伸到外部合作。即使面對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蘇寧創始人張近東等厲害的合作夥伴時,董明珠仍然十分強勢。

2004年因國美擅自降價促銷,格力一夜之間從國美撤出,轉向倚重專賣店發展,反而讓當年格力的收入增長了38億元。“堅持誠信,就會得到大家的支持”,是董明珠從中總結的心得。而繼與國美在2014年重修舊好之後,2016年2月,受蘇寧邀請,格力時隔兩年重返蘇寧賣場。對此,董明珠說:“人總是要服從真理。”


當下的挑戰

對董明珠來說,真正的挑戰,在當下。

2015年年報,是格力電器近年來首份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下跌的成績單,盡管董明珠去年年中已說過放棄2015年再增長200億元的計劃,但這份成績單仍然低於預期。2015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下跌29.04%至977.45億元,凈利潤下跌11.46%至125.32億元。格力電器業績逆勢增長的“抗跌”神話不再延續。

空調業增長的天花板,真的到來了。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這三大國內白電上市公司,在2015年首次出現年度收入一起下跌,而且拖累它們收入下滑的一個共同因素,都是空調業務收入下滑。

為應對市場疲軟,從2014年9月底起,格力連續多次挑起空調業的價格戰,董明珠甚至在格力內部的會議上放言要進行“清場行動”。但她的言論炒熱了輿論話題,卻沒有真正刺激到低迷的空調市場。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空調零售額同比下降4.8%,零售量同比下降1.1%。

格力急需在多元化上有更大的作為。因為對比美的、海爾,格力過往的成功在於專業化,專註於把空調業務做強做大,所以在2015年格力電器的收入結構中,空調業務的貢獻占比達85.65%,小家電(生活電器)的占比只有1.56%。而空調收入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2015年的整體收入中,占比分別為46.6%和18.1%,反而有助於它們分散經營風險。

專業化,固然是格力電器保持高凈利潤率的重要原因。正如董明珠所說,盡管格力電器2015年收入大幅下跌,但是仍然有12%的凈利潤率,盈利能力在家電業內名列前茅。但是,如果單純依靠空調,在空調行業已經告別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格力很難實現業績的持續成長。

所以,董明珠去年宣布格力開始“試水”做手機,一時間業界嘩然。格力1代手機去年試銷並不理想,今年格力2代手機最近開始預售,但業內認為,2代手機3300元的定價,上量仍然不容易。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格力又專門在北京舉行了大松IH電飯煲和董明珠自媒體上線的新聞發布會。《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留意到,董明珠自媒體的明珠商城,主要出售的是電飯煲、電風扇、空氣凈化器、手機、除濕機等格力旗下的“新產品”。

格力以往在空調上的成功經驗,能否複制到其他產品上,這是董明珠要面臨的真正考驗。

一位格力專賣店的老板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自己的生意2015年還是平穩的,真正的困難是今年,而且對格力區域銷售公司向專賣店攤派銷售晶弘冰箱的一些做法不滿。“每月要求經銷商入貨10臺晶弘冰箱,否則每臺罰款2000元,先從返利中扣,扣完再從貨款扣。這樣做,有違商業交易的公平原則。”該專賣店老板說道。

顯然,多元化的產品,同樣需要專業的技術、品牌、渠道與之匹配,否則即使通過已有渠道進行強推,也難以成功。

但其實在董明珠的“棋局”中,多元化的家電產品、手機都只是格力智能家居的棋子之一,她下一步真正“押寶”的是智能制造、數字機床和模具等“重工”領域。

2015年9月,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獨立運營。去年產出智能裝備2000臺(套),產值超過5億元。2016年初格力電器宣布準備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進軍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

格力電器在2015年年報中表示,將繼續以空調產業為支柱,大力開拓發展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手機、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產業,將格力“從單純的家電制造企業向新能源行業及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產業拓寬”,實現多元化穩健發展。

5月15日,在自媒體首場公開課的演講中,董明珠說:“一個家庭在安全、環保的環境下,需要什麽?這是我們正在研發的系列產品。”

“我們已經有數控機床、機器人、檢測和運輸自動化設備等產品。自主創新,我不急於求成,必須掌握核心科技。現在中國最先進的數控機床都是進口的。希望未來三年,中國數控機床不出國門、在格力電器就可以買到,這是我們的夢想之一。”董明珠又一次毫不謙虛地放言。


爭議與反思

國人大都講究“低調”,因為知道“樹大招風”,但董明珠從來都不是一個藏著、掖著的人。她向來“高調”,“眼睛里揉不了沙子”,對競爭對手的一些做法不滿,她在公開場合也會毫不留情地“開火”。

去年格力還打出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新口號,既為中國制造搖旗吶喊,又為格力產品多元化鋪路。不過,董明珠的高調言行,與最近格力電器公布的業績形成了鮮明對比,引來不少爭議。業績波動、任性決策和個人炒作是三大質疑點。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就直言,格力電器2015年業績大幅下滑,營收一下子從近1400億元跌落至不足1000億元。格力電器2014年下半年以來收入掉頭向下,與董明珠近年來的“大躍進”情結嚴重息息相關。

而董明珠在4月中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收入下降“不用慌”。她的理由包括:一是大環境變化,宏觀經濟下行趨勢;二是前幾年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市場;三是格力電器之前已經連續三年每年增長200億元,空調市場需要消化一下;四是去年格力主動對空調價格進行調整,有的降價200~300元,有的甚至降價1000元,市場同樣需要消化。且格力電器的凈利率達到12%,有7個研究院、8000多名研究人員的技術支撐,“所以根本不用緊張、不用慌”。

5月11日,董明珠再次公開高調回應:“格力電器2012~2015年利潤翻了近一番,年年是國家的納稅大戶,格力正在轉型,數據不能說明全部,發展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格力的戰略方向,劉步塵也提出質疑,他援引經銷商的話認為,格力空調的市場地位實際上很大程度是朱江洪奠定的,而董明珠上臺以來大搞多元化如晶弘冰箱、大松小家電、格力手機,很難說哪個成功了,尤其格力手機可以說已經慘遭失敗。不過格力電器有800億現金存款,如此殷實的家底,足夠董明珠任性幾年。

其實,格力電器的多元化無可厚非,也是順應發展需求的。奧維雲網(AVC)助理總裁、學院院長張彥斌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認為,盡管格力2015年的營業收入下降了,但是格力在空調市場的份額卻得到鞏固和提升,目前格力家用空調一年的產銷規模達到2000多萬臺(套),格力在國內家用空調市場的份額已達到37%~40%,比主要競爭對手高出大約10個百分點。“空調市場平穩增長,不可能繼續快速擴張,格力需要向多元化、智能化轉型。”

關鍵是如何推進多元化。外界擔心的是格力花了20年時間專註做空調,才成就今天的地位,如果董明珠一下子宣布做手機,一下子又宣布做新能源汽車,攤子鋪得太快,能否繼續做出精品來?更何況,手機行業早已是一片“紅海”。

對此,董明珠在5月15日的演講中表示,格力手機未來五年主要配合格力智能家居,“只要你有技術、有質量,紅海就不成立。”

一位格力電器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董總”最看重的還是上遊的智能裝備產業,她“以制造為核心”的戰略思路並沒有改變。由於格力智能家居的特色在於環保、節能,與光伏太陽能銜接,所以,“董總”要把格力的產業延伸到新能源;而電動車的主要部件包括電機、車身和新能源電池,格力已有較強的電機、模具能力,一旦收購了銀隆,也具備新能源電池的能力,就能掌握電動車的主要技術。

“格力轉型的核心內容,一是效率,二是質量,效率、質量轉型成功,效益就有了。格力不只有空調,也不只有一個品牌。智能制造,不僅提高效率,對品質控制也有很大好處。”董明珠向第一財經記者說,“格力要做百年企業,必須將地基打牢。”

其言下之意是,無論格力將來做什麽產品,機械裝備是工業之母,只要格力能掌握智能裝備的核心技術和能力,做其他多元化產品,也同樣能保證質量、實現自主創新。

盡管外界都公認董明珠擅長營銷和炒作,但也許受到朱江洪“言傳身教”的感染,董明珠對技術的投入從不吝嗇。她曾對格力的員工說,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就好像被別人卡著脖子。所以,朱江洪提出的“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永遠沒有脊梁”,至今仍在格力總部展廳一進門的大墻上醒目地貼著。

一向作風務實的格力,如今擅長話題營銷,這與董明珠的頻繁“曝光”緊密相關。

客觀講,董明珠的明星“範兒”,在當下的營銷環境中,確實有助於推廣和提升格力新興的多元化產品的品牌知名度。有人甚至打趣說,“董姐”不經意地拿出格力手機,就可以“搶頭條”。但也因此,其本人屢次被質疑是否過分個人炒作、個人品牌蓋過企業品牌,反而會給公司帶來風險,也不利於“接班人”的成長。

董明珠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己也在培養接班人,目前是“普遍撒網”。她最擔心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道德問題,在社會大環境下,如何堅守原則。大部分人隨遇而安、隨波逐流,有的人雖然敢於挑戰,但思維片面。

有一天,董明珠問一位副總,你為什麽不管這件事?這位副總說,你曾說不讓我管。“人最重要的是自我驅動。用什麽方式、制度,不讓他再犯這樣的錯誤,或者不讓我再犯這樣的錯誤呢?人,需要不斷修正自己。”董明珠說道。

強硬如董明珠,也在不斷修正自己。

複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企管系主任蘇勇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說,格力電器業績波動可以理解,前幾年快速成長,有一個調整期也正常。最近蘋果公司也出現業績下滑和股價縮水,企業總是波浪式成長,總體發展趨勢向上,就值得肯定。

至於格力多元化的思路,蘇勇認為,“董總非常能幹,但有時過於強調主觀。她認為不存在紅海,只要你做得好,紅海也變為藍海。但按波特的五力模型,你作為新進入者,做冰箱、新能源汽車、手機,相對很多有品牌、技術和渠道的企業,有何差異化優勢?優勢、劣勢、機遇、挑戰,都要想清楚。”在蘇勇看來,不是只要能做,就代表可以做好。比如手機領域,不說三星、蘋果,國內華為、小米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很大。格力進去,優勢在哪里,值得再考慮。

蘇勇還表示,董明珠有個人影響力,為企業站臺宣傳推廣未嘗不可,但不能經常化、泛濫化。一是人的精力有限,企業內部的細致管理,企業一把手還要認真參與;二是企業一把手在一線營銷,有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萬一企業有問題,就沒有退路,“一把手說話不能太滿”。

其實,格力和董明珠目前的困局和突破行動,也是傳統優勢企業適應新時代的一個縮影。蘇勇認為,不往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轉型就會死掉;但是又要保持現有利潤不能掉下來,難度很大,一定要做好風險控制,平衡好新舊產業,掌握好轉型的節奏。

從格力的發展歷程看,董明珠闖過大風大浪,具備不斷直面現實問題、快速學習、持續創新的能力。但在當下繁多的公開活動之余,如今的董明珠還是否有更多心力去體察一線的真實困難和需求,作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家,腳踏實地地、及時地找到突破格力多元化困局的“棋譜”,再次挑戰成功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57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6/156631.shtml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劉蕓蕓劉蕓蕓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在馬東的定位中,米未作為一個內容生態公司。

i黑馬 6月16日消息,馬東創立的米未傳媒今日在京舉辦內容生態發布會。發布會上,馬東以“有趣”作為公司價值內核和出發原點,對外發布公司的發展體系,自稱為“XYZ軸”模型。

據悉,在“XYZ軸”模型中,X軸代表的是米未業務線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其中包括用戶熟知的《奇葩說》、《奇葩來了》,以及即將上線的《拜拜啦肉肉》、《飯局的誘惑》、《黑白星球》等幾檔全新的網綜節目。

Y軸是因內容而生的上下遊衍生業務,比如通過奇葩說走紅的數位網生藝人的經紀業務;正在喜馬拉雅FM熱賣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以及因售賣“粑粑瓜子”而一炮走紅的米未小賣部。

Z軸是米未傳媒的投資布局,九個月的時間里,米未已經投資了一些具有成長性和前瞻性的制作團隊,並同時將米未擁有的市場推廣、商務洽談、平臺對接等經驗和資源嫁接給這些團隊,幫助他們成長,同時構建起米未傳媒內容生態鏈。

成立9個月的米未傳媒,對外牽手行業強勢平臺,對內穩步孵化成熟的制作團隊。2016年,米未傳媒大手筆推出四檔重量級網生綜藝力作:《奇葩說》《拜拜啦肉肉》《黑白星球》《飯局的誘惑》。

此外,近期馬東攜米未傳媒全體藝人組成“汙力天團”並集體入駐映客,通過一種更具“網感”的方式來拉近與粉絲的距離。《奇葩說》的爆火,聚攏了一批網生藝人,包括馬薇薇、肖驍、範湉湉在內的新生代藝人已悉數簽約愛米未,這些藝人將構成米未傳媒的“明星矩陣”。

在馬東的定位中,米未作為一個內容生態公司,“只做自己價值觀認同的事情,有趣就是唯一的套路。”

馬東米未傳媒奇葩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40

“裸條”背後:揭秘民間借貸不為人知的“套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726.html

這幾天,劉小姐憋了一肚子火。今年初,她因為生意上的資金周轉需要,在深圳一家P2P辦理車輛抵押貸款,金額3萬元,月息1分6(1.6%),每月15日還款,這個月,因為各種原因,她逾期了3天,於是,自己的車子就在淩晨1點多的時候被P2P強行拖走了,並索要超過6000元的拖車費。

“拖車的當晚,跟我說要3000元,第二天就要6000元,這是什麽價格啊,”劉小姐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這是自己第一次在P2P借貸,圖的就是對方放款快,沒想到卻給自己上了一課,“以後,就算銀行再麻煩,再慢,也要在銀行貸款。”她說。

事實上,作為民間借貸的一部分,P2P已經算是比較規範,並努力將借款的年化利率控制在24%(即月息2分)以下的司法保護區,而對於那些超過24%甚至超過36%的民間借貸來說,一旦逾期發生,借款人所面對的情形將難以預估。

近一周來,“裸條”事件猶如一塊遮羞布,揭開了民間借貸領域最深的秘密,近日,本報記者采訪多位民間借貸領域的相關人士,揭秘民間借貸那些不為人知的“套路”。

陰陽合同之狠

長期以來,間接融資渠道占據我國整個社會融資規模的絕大部分,而在間接融資渠道中,民間借貸則一直蟄伏於其中,並成為那些被銀行等正規金融中介拒之門外的人們的主要選擇。

目前,司法解釋將民間借貸的利率定義為三個區間:第一是司法保護區,年化利率在24%以下的民間借貸,法院予以司法保護;第二是無效區,年化利率超過36%的民間借貸,超出部分法院將認定無效;第三是自然債務區,即年化利率為24%至36%。

劉小姐告訴本報記者,她的車輛評估價為4萬元,貸款合同顯示為3萬元,而實際到賬金額僅為2.8萬元,也就是只有7成資金到手。

“這是民間借貸的慣例,”民間借貸人士張宇(化名)對本報記者說。張宇從民間融資過,借過高利貸,也被高利貸追債過,而後,他也成為了民間借貸的放貸人。

據張宇透露,通常5萬元以下的民間無抵押借款,借款人實際到賬金額僅為借款金額的8成半至7成左右,月息在8%~15%之間,但在借款合同中並不會標註實際借款利率,而是寫上司法保護的24%的利率(折合月息2%)。

“不僅如此,在借款合同中,如果客戶實際借款5萬元,那麽合同中會寫上10萬元,這是一個慣例做法,如果客戶能夠正常還本付息,那麽本利都會按照5萬元計算,而一旦客戶逾期,那麽本利、罰息之類就會按照10萬元處理。”張宇說,這種陰陽合同也是民間借貸訴訟官司的麻煩之處。

“陰陽合同在民間借貸一直存在,除此以外,還有用‘消字筆’、‘空白合同’等手法制作借貸合同,當然這些是不良放貸人的手法。”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另外,還有一些不良民間借貸人在債務到期時故意不通知債務人或者設置還款障礙,以達到多收利息、滯納金甚至侵吞抵質押品的現象,所以我們提醒債務人一定要尋找銀行或者有牌照的小貸公司貸款。”他說。

而對於民間借貸領域的有抵押貸款,則貸款利息要低於純信用類,月息在2%~2.5%的區間,基本相當於當鋪的貸款利息,但最高可以到月利15%。

在正常還本付息的情形下,債權人、債務人通常相安無事,好借好還,再借不難,而如果一旦涉及逾期乃至債務人無力償還,祥和的局面就會變得不可控。

“早些年,部分民間借貸的催收手法是很過激的,比如非法拘禁、潑紅油、恐嚇、逼迫親屬等,而後隨著公民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和國家法制環境的完善,如今民間借貸的解決方式越來越正規化,著力點也從催收逐步轉為化解。”從事民間債務處理業務的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說。

“裸條”背後的利益鏈

當然,民間借貸的主體還是具有債務償還能力的成年人,而一旦民間借貸侵入大學校園,面對缺乏債務意識、不具有債務償還能力的年輕人,民間借貸與生俱來的高危性會被倍數級放大,近一段持續發酵的“裸條”事件正是如此。

所謂“裸條”,即借款人裸體手持身份證拍照,並以此作為借條,如果到期不還款,放貸人就公開裸照。

“在民間借貸領域中,有一種情形,就是放貸人明知道這些大學生沒有償還能力,依舊要借錢給他們,背後則不僅僅是放貸那麽簡單。”一位熟悉民間借貸的葛先生對本報記者透露,事實上“裸條”事件並不僅僅是裸照公開,其背後亦隱藏了一條利益鏈。

“如果借款大學生,尤其是漂亮的女大學生無力償還時,就可能被放貸人脅迫,如果這些女孩子不服從,就面臨裸照發朋友圈的威脅。”他說。

“這些非法經營的私人財務公司會在大學周邊駐點,或者租用一個宿舍,不掛營業執照,通過分類廣告、金融中介介紹、同學口口相傳等模式招攬生意,借款金額在5000元~5萬元之間。”葛先生說。

“如今,大學生借款的理由越來越簡單,比如給自己生日聚會、給男女朋友購買手機或高檔禮物,但他們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往往被放貸人牽著鼻子走,其實,這個過程中只要父母發現早,及時介入幫助孩子還款,問題就很容易解決。”葛先生說。

徐北對本報記者表示,對於“裸條”事件,開始大家都是抱著一種獵奇的心態去“圍觀”,而事實上,這種所謂的風控手段在我國北方已經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種‘裸條’的模式在08年、09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早期是這樣的:在民間高利貸領域,涉及到大額借款時,放款人可能會要求借款人夫妻雙方均裸體手持身份證拍照,並將照片和存有照片的數據卡封存到一個信封里,如果最終借款人到期償還了借款,信封歸還借款人,如果借款人無力償還,那麽放款人會威脅將照片公開。”

“如果僅僅是裸體也就罷了,關鍵是還要手持身份證,身份證有著借款人詳細的個人信息,一般借款人都非常害怕個人信息通過這種極端方式被人們尤其是熟人看到,所以,會想方設法還錢。”徐北說,當時有人還戲稱這是最早的人臉識別。

區域性和波段性特色

從事民間債務處理業務的王先生告訴本報記者,民間借貸也會呈現出波段性的特征,比如在2013年銀根緊縮的背景下,有一批原本從銀行間接融資的中小企業,因為債務到期需要償還,所以只能從民間短期拆借資金償還銀行債務。

“本想著只是資金過橋而已,沒料到銀行不再續貸,因而欠下了資金成本高昂的民間借貸,再加上經濟持續探底,中小企業無力償還,那一波壞賬直到現在都沒處理完,債權人逼迫他們還債是不可能的,只能進行債務重組。”王先生說。

另外,民間借貸也會呈現一些區域性的特色,比如在江浙或廣東部分農村地區存在區域性的民間借貸圈子,其理念是“只做熟人的生意”。

比如在廣東潮汕地區的農村存在大大小小的“標會”,急需用錢的人可以選擇參加“標會”。

“這種民間借貸主要依靠個人的信譽和人際關系,利息介於銀行貸款和高利貸之間,不需要擔保,與高利貸相比,屬於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且其還款時間長,壓力不會特別大,又很容易拿到錢,所以更受當地小企業的歡迎。”一位熟悉該模式的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說。

然而,民間借貸固有的風險也如影隨形,一旦標會中有人拿錢跑路,這在當地稱為“倒會”。

“有時,不同的標會之間會有資金的交叉使用,如果一個會倒掉了,有可能牽扯到好幾個會,形成連環倒,而由於標會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倒會之後,錢就真的沒有了。”該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12

韭菜防收割攻略(上):識別敢死隊托盤&封板套路

烈日炎炎三伏天,萬物一秒“葛優癱”。可憐我A股韭菜,就算蔫到變形,被收割的宿命也是如影隨形。

去年股災,“千股跌停”對韭菜進行的是碾壓式機械化收割。沒了股災,遊資/大戶對韭菜進行的則是捆綁式精細化收割。為啥這麽說?

前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老師們發布了一個驚呆小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已處理各類證券異常交易行為2275起,較去年全年增加了92%。

半年!比去年全年增加了快一倍……進行異常交易的基本都是愛炒短線和炒作題材的遊資和大戶,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上半年韭菜被收割的慘烈場面。

去年的行情里,要麽大家一起躺著賺錢,要麽一起抱團哀嚎。猴市不同了,這半年,很多基金經理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震蕩市,精選個股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很大。而小編猜,很多遊資大戶也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震蕩市,精選個股精細化收割韭菜的成功概率更大!

烈日當空照,遊資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麽掛單這麽早?

我去炒股票,天天不遲到。愛跟風,勤模仿,可為啥總是我在挨刀?

- - - 《韭菜之歌》

作為一個散戶居多的市場,我大A股滿是只看F10、聽消息、跟風買賣股票的韭菜。雖然有人連*欣泰這種股票萬萬碰不得的道理都不懂,但在韭菜們的哲學體系里,也是有這麽一套作戰指導方針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91

東方金鈺“暗倉”揭秘徐翔昔日牟利套路 A股徐氏“馬甲”知多少

一紙回複公告,讓徐翔在A股利益鏈的冰山一角浮出水面。

按照東方金鈺日前的公告所披露,這家公司的二當家瑞麗金澤的股東朱向英實際為徐翔不為人知的“馬甲”,其所持有的瑞麗金澤股份全部為徐翔出資,徐翔借這一“暗倉”秘密參與了東方金鈺的非公開定增,成功變身為這家公司的隱形股東。

左手修暗道參與非公開定增,右手又大張旗鼓明面加倉掩護,待股票搖身一變“徐翔概念股”後精準逃頂。在“私募一哥”的光環被剝離之後,更多暴露出的就是徐氏資本股海沈浮,如何不斷以諸多“馬甲”曲線牟利的“套路”。

左手定增右手重倉

在東方金鈺8月5日公告出來之前,對於東方金鈺與徐翔之間的關系外界所知的是,東方金鈺曾是徐翔旗下私募澤熙投資的重倉股之一,和其他重倉股一樣,徐翔精準潛伏,成功追漲殺跌,獲利不菲,讓人望塵莫及。

但實際上,這背後卻有著錯綜複雜的布局。熱衷短線操作的徐翔,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就連續加倉東方金鈺,持股長達5個季度,一反常態的背後則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014年二季度,徐翔旗下產品神秘現身東方金鈺前十大流通股榜單,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澤熙4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買入東方金鈺188.05萬股,占總股本0.53%。幾乎同時,瑞麗金澤於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註冊成立,註冊資本230000萬元,公司僅有兩位股東,東方金鈺實際控制人趙興龍和徐翔“馬甲”朱向英。

更為巧合的是,在成立僅十天後,東方金鈺拿出了15億元的定增預案。以15.27/股的價格向瑞麗金澤定向增發9771.83萬股,鎖定期36個月。也就是說,徐翔以7.35億元間接坐上了東方金鈺的二股東之位。

而後第三季度,澤熙又進一步大舉加碼,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澤熙1期單一資金信托殺入,兩只產品合計持有1071.05萬股,占比達3.04%。盡管後來澤熙4期退出,但持股大頭澤熙1期繼續留守,保持著883萬股的份額。

伴隨澤熙的不斷增持,東方金鈺傍身“徐翔概念股”這一“花名”,雖然業績下滑股價卻不斷攀升,截至2015年三季度澤熙清倉逃頂,五個季度的持倉,200%的股價漲幅讓徐翔賺的盆滿缽滿。

但可惜的是,雖然陽光下的流通股成功獲利,但暗倉持有的定增股份伴由於徐翔被逮捕,並未等到套現之日。目前,青島公安局已經凍結了徐向英這一“馬甲”所持有的2.93億股(增資擴股後),市價約為29億元。

徐翔的“馬甲”們

安排“馬甲”埋伏進上市公司是徐翔在A股管用的牟利“套路”。隨著瑞麗金澤“暗倉”的曝光,朱向英這一徐翔“新馬甲”浮出水面。繼徐柏良(徐翔之父)、鄭素貞(徐翔之母)、周建明(徐翔好友)之後,徐翔的“馬甲網絡”再填要員一枚。

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A股超級牛散、前“漲停板敢死隊員”核心成員、徐翔好友周建明的妻子也叫朱向英,而就周建明和徐翔多年的“交情”來看,不少市場人士判斷,瑞麗金澤的朱向英大概率是周建明之妻。

作為曾經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名人,周建明在2008年收到證監會處罰之後便漸漸“隱於江湖”。彼時,證監會通報已依法查處了周建明利用虛假申報手段操縱“大同煤業”等15只股票價格的案件,沒收其違法所得176萬余元,並處以等額罰款。自此以後,周建明逐漸低調,市場最近一次見到其身影是在2013年一季度,彼時其位列湘郵科技第九大流通股東。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朱向英與其余徐翔“馬甲”的交集發生在2006年。上市公司維科精華的2006年年報顯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鄭素貞、朱向英和周建明分別為公司第一、第二和第六大流通股東。

相較起朱向英的相對低調,徐翔的另一“馬甲”——鄭素貞在公眾視線中出現較多,一度被市場當作徐翔行動的指向標進行跟蹤追逐。

鄭素貞的聲名大噪起源於2014年底。當年11月至12月間,鄭素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便豪擲了31.66億元,增持了3家公司,閃電入主大恒科技、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空降”成為赤天化的第二大股東,成為文峰股份的第一大股東。2015年1月15日,鄭素貞又借定增大手筆加倉大恒科技,持股比例增至 58.72%。

而在此前的2014年9月28日,鄭素貞出資1.3億元參與南洋科技的定增。同年2月,鄭素貞和其丈夫徐柏良通過股權拍賣獲得工大首創15.69%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推舉三名董事成功入選上市公司董事會。2015年5月18日,公司更名為寧波中百,原澤熙投資總經理助理徐峻成為公司董事長。

也正是因為上述徐翔“馬甲”的頻頻出手,相關上市公司被稱為“徐翔概念股”。2016年4月12日,多家“徐翔概念股”上市公司發布類似公告,稱徐翔旗下投資平臺和馬甲持有的股份被輪候凍結,包括華麗家族、大恒科技、寧波中百、文峰股份等。而華麗家族的公告中出現“青島市公安局”的執法機關,業內人士表示,徐翔一案大概率將在青島審理。

值得註意的是,同在4月12日晚間,寧波熱電也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瞿柏寅持有的公司50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被司法輪候凍結,凍結期限為兩年。在寧波中百同日的輪候凍結公告中,除西藏澤添持有的股份之外,公司自然人股東竺仁寶持有的股份也被輪候凍結。

兩家公司目前均未披露瞿柏寅和竺仁寶持股遭司法凍結的原因,坊間也不乏二人也是徐翔“馬甲”的猜測,而這一切也有待司法部門的進一步查明。

對於已經被證實為徐翔“馬甲”的朱向英,華東某證券法律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朱向英為徐翔代持股份並在定增中隱瞞代持關系,涉嫌信披違規,若被監管認定為違規代持,則將面臨一定的行政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90

讓女銷售給基金經理送早餐 券商分析師比拼靠套路

又是一年“分析師之戰”來臨。不論是券商密集安排的路演、更高頻次的研報,還是基金經理與相熟券商分析師們的“插科打諢”,各投研機構儼然進入了“新財富時間”。

“這幾天來路演的分析師很多,新印了幾盒名片。不過大家都開玩笑說不夠用。”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與本報記者聊天時談及,新財富評選也加大了買賣雙方的互動交流,“很多人都會過來露個臉。”

盡管是一場高水平的評選,這種投票更多是以基金經理的“主觀判斷”為基礎,為了拉票上演的種種“花樣經”,難免折損榜單的公信力和認同度。

如今提起新財富評選,業內也褒貶不一。一方面,新財富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優秀的賣方研究員、實現了研究員價值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券商分析師將心思重點放在“拉票”的現象層出不窮,以至於出現了泳裝秀、影星模特助陣,甚至賣方女銷售給基金經理送早餐等各式的花樣“拜票”手法,卻忽略了投研的業務核心。

渴望得到賣方服務

今年的非公募機構投票人資格申請於7月26日開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拿到的一份統計顯示,截至8月10日17點整,提交投票資格申請的非公募機構共有1605家,其中私募基金1126家,券商資管70家,保險及保險資管108家,信托35家,券商自營76家以及其他機構190家。

該評選的截止時間是8月11日,也就是非公募機構還有一天的時間申請。若按照8月9日到10日的增速計算,截至投票結束申請機構總數能達到1900家。

去年1個月的征集期期間,共有1600余家機構進行了申請。照此推算,今年申請機構數應該超過去年。

12日,本報記者致電新財富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最終的統計尚在進行之中。

一位參與申報的私募人士向記者透露:“申請投票資格的門檻不是很高,只要是超過3000萬元的資產管理規模即可。每家私募好像是1票,填的資料也不是很多,就是簡單介紹一下公司的情況以及資管規模等。”

“聽說對這些機構的凈資產、交易傭金量等達到多少,都有一些考量的指標。”華東一家上市券商投研人士也表示。

按照規則,非公募機構除了要填寫申報材料外,被推薦機構需要聯系五家券商作為推薦人。這些被推薦機構包括未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保險公司、私募基金、券商資管自營、財務公司、信托公司、QFII、海外投資機構、PEVC等,公募基金和保險資管無需推薦。

上述華東上市券商投研人士便認為,這相當於讓券商起到對非公募機構的保薦作用。

多位受訪人士坦言,希望能得到券商研究分析的支持,這個就是大部分申請投票資格私募的動機。

“現在大家都想去拿一票,因為小的私募從賣方那兒得到服務還是比較難的。它投了一票,會對第二年的投資有一些幫助,所以大家都會積極地拿一票。”上述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如是表示。

“最近來找我推薦的私募還是挺多的,大多都是希望他們跟我們合作多一些,在平時能給他們一些服務。我這邊也會給一些私募推薦,每個券商也會有自己的推薦名單。”北京一位曾多年獲得“新財富”第一的分析師亦向本報透露。

分析師密集“拜票”

“各位尊敬的投資人,2016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投票人征集活動已經拉開序幕,XX證券非常樂意作為您的推薦機構之一。”不僅非公募機構渴望得到券商的推薦,賣方分析師也在努力向各投票機構拋出“繡球”。

按常理推斷,這似乎也成了一種不成文的“投桃報李”,就是說賣方提供推薦,將來獲得資格的投票機構投票時也要考慮當時的“推薦之恩”。

“或許有這方面的作用,但很多時候基金經理的投票‘關系’只是很小的因素。”一位去年“奔私”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如是表示。

“一般是這樣的,基金經理根據他對分析師的了解,每個基金經理自行投票。有些基金公司則是投資委員會開會確認一下哪些研究所的研究員對行業的貢獻比較大,討論後以公司名義支持,剩下就是基金經理自己支持。然後再進行投票。”該私募投資總監進一步表示。

不止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每位基金經理的評判標準不一樣,但大多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對基金經理的投資有沒有貢獻,對公司有沒有貢獻。

“所謂的‘拜票’,也就是正常以路演的形式來體現,這段時間的路演會密集一點。可能此前一年的路演也就那麽幾次,但這段時間會來得頻繁一些。有些人也會在這段時間集中過來。其他跟平時路演也沒什麽區別。也就是過來刷刷臉。”上述滬上公募資深基金經理表示。

“所謂關系好,無非也就是兩個人平時溝通交流多,那他的研究對你的幫助和貢獻也挺大,這種關系也就體現在這里。不是說有什麽私交。就是從他那兒得到的幫助大,雙方是相輔相成的。”他說。

該公募基金經理也坦言,這樣“刷臉式”路演的用處不大,畢竟基金經理還是會投內心真正看好的研究員。

北京一位公募投資總監便曾告訴記者,上海一位周期行業的研究員平時對他的投資啟迪很多,將來新財富投票時會有所考慮。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了解到,一般情況下公募基金經理有一票,如果純粹是基金經理沒有行政職務的話是一票,如果有行政職務就還有一票。比如投資總監就有2票,因為行政職務本身還有票。所有票數都是累計在一起計算的。

賣方研究員的愛恨

新財富評選始於2003年,現在到了第十四個年頭。新入行的研究員們,也將拿下“新財富”作為自己最主要的職業目標之一。

通常,作為賣方的券商研究員們的收入由基本公司、績效及年終幾部分組成,年終獎是其中大頭,也是同為研究員卻拉開量級差別的主要原因。而年終獎的多少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其在新財富的排名。

新財富評選對分析師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有業內人士坦言,對殺入新財富的普通分析師而言,上榜意味著出人頭地、名利雙收,“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是剛入行的研究員,對他個人收入的提升是非常大的。特別對他跳槽之後的影響就很大。”上述上海資深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喊出“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一炮而紅的國泰君安前宏觀“網紅”分析師任澤平在2015年拿下宏觀經濟研究的第一名,此次其跳槽至方正證券。

此前的2014年,方正還引入了韓振國、王松柏、吳東炬、楊仁文等一大批新財富明星分析師;又譬如近來風頭正勁的天風證券,挖人當然優先考慮像徐彪這樣的新財富明星分析師。

評選如此有魅力,引得進入分析師行業的天之驕子們競折腰。但新財富競爭之殘酷也是眾所周知。

“新財富評選一共32個方向(2014年是32個行業,到了2015年增至34個行業),任何一個方向都是一堆人競爭。多的如策略每年都是三四十家參評,少的也有十幾二十家競爭。假如你是基金經理,能記住這七八百個團隊嗎?如果把每個參評團隊拆開,需要記住的人名一下子變成一兩千個,絕對是個令人崩潰的數字。所以賣方研究第一道坎,不是有多正確,而是有多少人知道你的觀點。”還在華泰證券任職時,徐彪便曾這樣吐槽過參與競選的分析師如過江之鯽。要在數千人中脫穎而出,難怪有些分析師花盡心思“拜票”“拉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54

投資維權突遭“不明氣體”:私募“套路”深似海

2015年4月底,私募投資者陳方(化名)購買了上海元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元普投資”)旗下的一款混合型私募基金“金牛4號”。一年封閉期內,陳方在公司官網查詢到的產品單位凈值都在0.9元以上,但2016年4月再到托管券商平臺上一查卻變成了0.27元。

“凈值究竟看哪里?產品宣傳資料里明明寫著0.88元止損,為什麽會虧到2毛多?”先打款後簽訂基金合同的陳方心里滿是疑惑,向元普投資討要說法和解決方案。

8 月30日,包括陳方在內的一行4位投資者來到元普投資位於上海楊浦區濱江國際廣場的辦公室,試圖與公司方面商討解決方案。另一位投資者王明 (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上午11點30分左右,公司大廳的門突然被鎖住,同時自己聞道了一股 “不明氣體”。“一位68歲的老人當時就昏厥過去了,皮膚發紅,眼睛充血流淚。後來下去之後我就報警了,110、120都來了。”王明向記者描述當時場景時展示了當天的照片。

“當時投資者和我們公司的員工都感到不適,是有一些氣體。”元普投資9月1日回應本報記者稱,“公司今天跟警方對接了,警方把氣體就定性為‘不明氣體’。”

投資糾紛再生枝節,究竟發生了什麽?

產品凈值離奇“變臉”

本來還為自己購買的私募產品躲過了股災而慶幸,卻沒想到封閉期即將打開時會遭此“晴天霹靂”。據陳方向記者回憶,自己在2015年4月21日打款100萬元認購了元普投資旗下的產品“金牛4號”,該產品正式成立於5月11日,正值牛市最高點。

隨著股市調整洶湧而至,陳方和眾多投資者一樣,對自己持有產品的情況十分關心,幾乎天天查產品凈值,看公司公告。

“股災的時候,我好幾次打電話問客服產品的情況。他們就說看官網凈值就行了,一直維持在0.9元以上,誇自己股災也躲過去了。”陳方回憶當初的查詢情況,“金牛4號”雖然也在暴跌中受過一些損傷,但從官網上通過用戶名和密碼查到的凈值始終維持在0.85元以上。

陳方給記者的截屏記錄顯示,“金牛4號”3月25日的凈值為0.94元。“2016年4月28號,公司發來短信,托管人招商證券為服務平臺做了優化升級,讓我們登陸招商證券投資人服務平臺進行激活驗證及用戶名變更操作。登陸一看卻發現,4月22日的凈值顯示是0.2733元!”面對“9毛秒變2毛”, 陳方當即慌了神。

經過與元普投資的多次交涉,陳方終於才明白,自己認購的“金牛4號”實際上是“富安達-元普金牛4號資產管理計劃”的進取級(劣後)份額,帶有2倍杠桿。而元普投資官網上顯示的“金牛4號”凈值,是前述資管計劃(母基金)的凈值,並非其持有的子基金凈值。

“本該查到的是子基金凈值,為什麽顯示的會是母基金凈值?”陳方有些憤怒。

面對投資者的問詢,元普投資於2016年5月末向投資者發送了落款為5月6日的《關於金牛4號基金運作情況的說明》,公司在文中承認了凈值公布上的問題,向投資者致歉,同時表示將以自有資金把“金牛4號”的單位凈值補至0.42元,並放棄母基金和子基金中公司可能提取的包括管理費在內的一切費用,作為收入計入產品凈值。

而正當投資者仍在焦灼等待公司“擡高“凈值之時,8月9日,包括陳方在內的投資者卻在事先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收到了回款,這也就意味著產品被清算了。

“清算報告落款是8月2日。我是8月9日早上10點32分,收到245,861.88元的回款。初始投入了100萬元,最終按照0.2458的凈值清算。凈值不僅沒有提高到0.42元,還收了管理費等相關費用。”陳方向記者表示。

心急如焚的陳方和其他投資者從8月10日起便多次趕往公司,“派來和我們談的人都說自己沒有權限,”8月30日,陳方又和幾位來自非上海地區的投資者前往公司,結果便發生了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不明氣體”事件。

元普投資相關人士告訴記者,8月31日,一位投資者代表和公司一位蔣姓副總進行了溝通,元普投資方面承諾在10天之內拿出解決方案。

先打款後簽基金合同

除卻母基金和子基金凈值顯示的混亂,包括陳方在內的多位投資者還告訴記者,之前對於母子基金的問題並不知情。“如果知道是子基金,存在這麽大的風險,我是不會投的。”王明向記者表示。而前述元普投資人士則認為,“我們肯定是講清楚了優先級和劣後級的差別,母基金和子基金的關系。”

投資者和元普投資雙方各執一詞,那麽具有法律效力的基金合同里是怎麽約定的?

記者查閱投資者提供的“金牛4號”基金合同,里面關於投資策略的說明是:本基金可投資於【優先級份額和進取級份額】不超過 2:1 的資產管理計劃的進取級份額,並以其持有的進取級份額凈資產為限承擔投資風險。

“合同里雖然寫’可以投進取級份額’,但這份合同還是看不出金牛4號和母基金之間的關系。”私募律師殷思亮看過投資者提供的產品合同後向記者分析,如果是做子基金,那應當有以該“金牛4號”子基金名義,和母基金之間簽署的基金合同。投資若者單憑“金牛4號”的合同,是看不出的母子基金關系的。

而格上理財研究員徐麗也表示,從投資者提供的這份合同來看,“金牛4號”除了可投資其他資管計劃進取級外,還可投資於權益類、衍生品、固定收益和現金類資產。“這種投資範圍的約定還是比較寬泛,基本所有投資品種都包含在內,並未明確指出定向投資於結構化產品的劣後級。”徐麗說。

另外,令多位投資者困惑的一件事是,公司在宣傳資料里表示,“金牛4號”設有警戒線和平倉線,0.92元預警、0.88元平倉,但為什麽產品凈值都降到0.2733元了還沒有止損?

記者查閱“金牛4號”基金合同,沒有發現關於警戒線和平倉線的設置條款。而據多位投資者向記者反映,他們都是先打了款,而後才看到並簽署合同。

“我4月21日打款,5月9日給我寄的合同。我打電話去,說詳細合同我看不懂,對方說不懂沒關系,貼了標簽的地方簽字就行。日期簽4月21日。”陳方如是告訴記者。

“宣傳冊上寫了止損線和預警線,難道是不算數的嗎?”另一位投資者向記者發問,才意識到宣傳資料上的信息並不具備法律效力。

投資者知情權往哪擱?

元普投資5月末向投資者發送的《關於金牛4號基金運作情況的說明》顯示,公司曾於2015年8月26日,2016年1月5日,2016年1月7日,2016 年1月11日拿出累計1300萬增強基金投入“富安達-元普金牛 4 號資產管理計劃”,2016年1月15日,公司以4500萬自有資金跟投“金牛4號”。1月28日進行了一次資金回撥。

“如產品提前終止,進取級份額仍需承擔優先級份額的利息,我司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多次以自有資金作為增強資金,將資產管理計劃凈值維持在止損線以上,並繼續運作產品從而減少投資者損失。 ”元普投資如是解釋過去一年的補救措施。

但多位投資者並不買賬,“這幾次補倉沒有通知任何人,都是5月6日集中告訴我們。把我們的知情權往哪擱?”王明表示。

另一位投資者張女士持有的產品是“金牛傳奇百年1號A”,成立於2015年7月10日。不同於“金牛4號”沒有止損線,該產品合同明文規定預警線0.85元,止損線0.7元。

“這只產品達到預警線時元普投資沒有告訴投資人,2015年9月2日,“金牛傳奇百年1號A”凈值跌至0.6793元,也沒按合同約定強制平倉。”張女士稱。

據記者了解,按照一般規定,當基金產品達到預警線時,基金管理人需要減倉,將賬戶內的現金提高至一定比例,同時告知投資者。而達到止損線時,基金必須進入強制清算。而在現實中,不少私募管理人會在征得投資者同意的前提下,調低止損線以挽救產品。

“強制清盤對私募名聲影響很大,他們一直不願意清盤。去年9月要求我們簽訂補充協議,補倉到0.85,把止損線降到0.6,這和我的風險承受能力已經不匹配 了,但我抱著對他們的希望還是同意了。”張女士表示,到了2016年1月25日,產品再度跌破止損線0.6元,公司再度提出補倉並取消止損線。

由於自身不具備這樣的風險承受能力,張女士沒有同意公司的提議。“2月14日我致函元普投資,無回應。7月27日我再次致函,要求在開放日贖回,由元普補償我在開放日贖回凈值與止損線0.7至少0.6之間的差額損失。元普投資在招商證券的督促下才於8月23日郵件回複並拒絕我的要求。”張女士表示。

“銷售那邊反映,第一次調止損線(2015年9月)是所有投資者同意了。第二次(2016年1月)有一個客戶一直不給我們回複,我們在合同里有明文規定,如果不給回複,5天後就視為同意處理。”元普投資相關人士向記者回應稱。

雙方再次各執一詞,徐麗表示,如果基金合同中明確約定了止損線,在清盤線之上或瀕臨清盤線時進行補倉,不需要通知投資者。但如果是跌破清盤線後要進行補倉,需要告知投資者並經投資者同意。另外,止損線是合同規定事項,要進行合同條款修改需經全體投資者同意,並簽訂補充協議才行。

後續將如何處理

“我們希望公司能夠把凈值補到0.68元,公司8月31日表示會在10天之內給解決方案,但這種‘套路’已經有4次了。”經過前後幾個月的波折,王明表示還是希望能夠盡可能追回損失。而持有“金牛傳奇百年1號A”的張女士目前已經準備向上海證監局投訴元普投資,希望監管層徹查公司的違規行為。

殷思亮則建議稱,基金合同是維權依據,投資者可以看投資策略,信息披露等是否違背基金合同約定及政策法規規定等。“如果這個過程是有重大瑕疵,是可以追究管理人責任的。投資者還可以向管理人索要投資交易記錄,募集資金投向等材料,尋找基金管理人對該產品投資管理全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以及和損失之間的關系。 根據過錯程度,要求賠償。”殷思亮稱。

“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中,要求宣傳材料必須與基金合同內容一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在這樁糾紛里,銷售機構同樣負有責任。”面對投資者先打款後簽合同,錯把宣傳資料當有效文件的情況,徐麗建議,投資者本身也應該仔細閱讀合同,知悉合同相關條款,確認無誤後再進行合 同簽署和打款,不應聽信一面之詞,盲目投資。

關於元普投資和投資者糾紛後續的解決方案,《第一財經日報》將繼續保持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8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