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方白人草根 “叛亂”有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540

6月15日,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脫歐派”船只駛過議會大樓。(新華社/法新/圖) 

近期希拉里再陷“郵件門”,讓特朗普的民調首次反超了希拉里。要是擱一年前,可能誰都未曾想到,這位遭遇媒體夾擊和黨內精英狙擊的“大嘴”房地產商能走這麽遠。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的英格蘭,許多白人也不顧精英們苦口婆心的勸阻,執意把英國推向了脫歐的道路。

先是英國脫歐,接著希拉里也“藥丸”?“知道”(zn_zhidao)和你聊聊西方白人“叛亂”的原因究竟何在。

2016年會開啟一個西方的 “叛亂”新時代嗎?

白人草根們站在舞臺中央,成為“叛亂”的主角。他們用兩次投票華麗地完成了對主流政治的逆襲,用成功佐證著川普的那著名的金句——“所有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

一戰英國脫歐 再戰川普爆冷

52%:48%,主張英國脫歐者最終勝出。這是西方草根叛亂的第一戰果。

全世界都知道,歐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擁有28個成員國。但對草根們來說,哪又如何?評論家們說,英國脫歐會導致全球市場恐慌,英鎊會重挫;英國近年來獲得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超20%,脫歐後投資將一落千丈,甚至出現負增長……問題是那又能如何?4%不多,但足夠決定聯合王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命運。

卡梅倫辭職了,歐美官員紛紛對公投結果表達遺憾,全球政治家都變得惴惴不安。明顯“躺槍”的是日本,由於全球避險資金大量湧入導致日元快速升值,使得本就增長乏力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中國也會面臨風險:過去十多年,許多中國企業看重英國較歐洲大陸更為寬松的市場以及國內英語人才的優勢在英國進行了大量投資,意圖將英國打造為開拓歐盟市場的橋頭堡,而現在橋頭堡一夜之間可能不複存在。

如果說英國脫歐是個“意外”,那麽又如何評價大西洋另一側,川普的橫空出世?

就這個川普,對統治了美國超過半個世紀的“政治正確”極盡冷嘲熱諷。他從參選之初,就公開標榜自己的政治不正確,他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建隔離墻,還要對穆斯林關閉美國國境……他被各大媒體斷言為曇花一現的小醜,被美國政界大佬集體封殺,但最終他憑借著白人草根的關鍵性支持橫空出世。

英國成功脫歐與特朗普預選大勝的背後,實際上是兩國草根民眾對於左傾政策和“政治正確”的強烈不滿。

7月19日正式獲得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候選人提名。這是7月16日特朗普在美國紐約參加競選活動時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圖)

“政治正確”招惹了誰

歐美國家曾有過一段令人發指的種族歧視史,而“政治正確”就是對這個錯誤的矯枉過正。後來這個趨勢愈演愈烈,從不能冒犯少數族裔,擴展到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LGBT、不能冒犯不同信仰或政見持有者等等。這一原則政商通殺,許多政要都因此栽過跟頭。近期的一個例子是,2014年洛杉磯快船隊老板因為私下對女友和黑人來往不滿,在被揭發後被強制要求出售球隊並被逐出了NBA商圈。

矯枉過正,最初還能被理解。然而,隨著這股思潮的不斷自我強化,其保護弱者並追求個人機會平等的初衷最終被異化成了苛求結果的平等,事情就大條了。

比如,公司和大學被要求按照族群在總人口的分布率來安排招工、招生的指標。據調查,為了平衡各族裔學生的數量,申請哈佛的亞裔學生SAT成績要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拉丁裔學生高270分,比非洲裔學生高450分才可能獲得與其相等的錄取機會。筆者的一位白人朋友也曾經在小組面試表現出色的情況下敗給了同組的另一名黑人學生。事後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那位黑人學生雖然面試表現並不突出但出身貧寒且是同性戀,對填補公司每年必備的少數族群配額極有裨益。

最慘痛的教訓則來自2015年美國的加州聖貝納迪諾槍擊案。案發前,兇犯(穆斯林)的鄰居早已發現不少疑點,卻因為生怕被人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不願去報警,最後造成14人死亡,21人受傷。因此一些英美人無奈地認為,異性戀白種基督徒已成為受逆向歧視的弱勢群體,因為他們不會得到任何法律和政策的照顧:宗教/同性戀保護,女權運動,移民/少數族裔權益法案等皆與其無緣,而爭取自己利益又很容易被視為歧視他人。所以,也難怪“政治不正確”的川普能收獲意外的支持。

至於歐盟,多年福利主義使得不少成員國深陷債務、失業泥潭。偏偏英國是個另類,英國崇尚自由貿易和創新,在效率和解決失業方面獨樹一幟。但結果卻是其他歐盟成員國的人大量湧入英國找工作,據BBC報道至2016年在英的歐盟移民數量已達300萬人,他們為英國經濟做出了貢獻,但也讓本地人的福利、住房和教育等公共領域變得不堪重負。更令當地人不滿的是,這些歐盟移民大多數並非英國所需的高技術人才,但卻按照歐盟的規定享受高額福利。這深深刺激了中下層民眾。

此外,難民危機以及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也令英國人警惕。歐洲當然需要移民,歐洲白人的生育率長期徘徊在1.2-1.4左右,不靠移民勞動力就是大麻煩。然而,由於歷史和文化原因,德法等國往往只能吸納來自中東和北非的移民。這些移民的信仰和文化與本地白人迥異,歐盟對其堅持多元包容拒絕強制同化,久而久之逐漸在社會內部形成一道深深的裂痕,少數族裔高發的犯罪和恐怖襲擊就是現實證明。

而英國與德法等國不同,英語早已是世界語言,全世界都可以源源不斷向英國輸送高質量且認同英國文化的精英。因此在移民問題上擁有主動權的英國有權選擇保守的移民政策,而無需和激進的歐盟捆在一起直面社會撕裂的風險。

一句話,脫歐,才是英國人認為的長治久安之計。

精英不行我們上

歐美國家從世紀之交開始了“向左轉”的進程,到現在也沒停下來。政治上表現為工黨、社民黨、綠黨大面積長期坐莊,經濟社會政策上大興福利主義,更可怕是在思想文化領域,比如在一次對當前美國資深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持左翼自由主義與持右翼保守主義觀點的學者的數量比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14:1,而這一數值在1960-1990年間僅僅在3:1左右波動。於是,在現實中持保守主義觀點的人就不大願意公開表達自己的主張。還有一個證明就是,川普和脫歐派的支持者在完全匿名的網絡調研中所呈現的比例,要比當面采訪和電話采訪中的比例高出許多。

在政治學語境中,保守主義和中國人日常所說的“保守”沒什麽關系。保守主義在西方通常被稱為道德的最後防線,它起著制衡左翼自由主義的作用,防止左翼的主張因為脫離實際而傷害民生。

歐美精英喜歡左翼自由主義情有可原。在全球資源高度整合的今天,資本和人力已實現了跨國流動,而處於金字塔尖的精英階層通過自由派政策則能夠坐享其紅利。對於資本家和企業主而言,寬松的移民政策帶來廉價的勞動力,而執行反歧視政策更可以為企業掙得美名,可謂名利雙收。

以接受了大量難民的德國為例,工廠正式雇傭一個工人的時薪為15-30歐元,還要繳納各種社保福利。而假如以提供技術培訓為名接受難民作為勞工的話,工廠不但不需要付一分錢工資還能從政府那里收到補貼,受損失的只是辛苦繳稅的中產們。除企業主外,歐美的大學亦從海外學生手里賺得瓢盆滿缽,如英國的海外留學生便在2015年為其教育產業貢獻了23億英鎊的利潤,而博士級別的留學生更是歐美各大實驗室和商學院的研究主力。

在精英們大享全球紅利的時候,缺乏教育和流動性的白人草根生存狀況卻每況愈下;無論歐美,移民都對當地的草根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由於長期在全球化中處於不利地位,素有保守主義傳統的英美草根已對支持自由派的精英階層失去信心。他們情願冒經濟衰退的風險也誓與精英政治決裂,為當前的左傾政策踩下急剎車。

專攻國際政治和英國史的日本慶應大學教授細谷雄一2016626日在《讀賣新聞》撰稿表示,美國的特朗普現象和在日本反對安保法案的示威遊行等,都可以視為非精英人士對一部分專家、精英分子的叛亂。在英國,脫歐派的主體支持者恰恰是上了年紀並體會過入歐三十年的工薪階層;故西部農業區和北部工業區均是一邊倒的脫歐。而以金融著稱的倫敦和以教育產業為主的牛津、劍橋和艾克賽特市則成為了脫歐海洋中的留歐孤島。在美國,許多川普的支持者直言對其執政能力並不抱希望,只是想一改美國政壇的風氣。一些對政治素來漠不關心,從未投過票的底層民眾甚至表示將專程為支持川普而去投票。因此,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的大火其實並非人們所想象的“黑天鵝”,而是民主制度下的必然結局:由於草根階層始終占社會的多數,在一人一票的制度下,英國脫歐或者美國誕生川普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事實上對於目前已深陷左傾泥潭的歐美而言,草根們略顯短視的民意恰恰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糾錯制度,值得各方深思和重視。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85

慧擇網CEO馬存軍:服務可追溯推動互聯網保險銷售開啟“有理可據”時代

一邊是互聯網保險大勢已定,一邊則是新渠道保險業務的投訴率上升。如何“又快又好”地發展互聯網保險渠道成了放在監管和業內機構面前的共同課題。

為進一步根治“銷售誤導”,今年8月保監會下發《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從明年1月起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采集影音、圖像等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內容,實現銷售行為重要信息可回看、問題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而在今年9月,國內最大互聯網保險第三方平臺慧擇網已上線“服務記錄公開”的內測版本,並於12月7日正式發布該“可追溯的星服務”,向用戶公開電話語音記錄和在線交互記錄。據了解,這在業內尚屬首次。

作為行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近日,慧擇網創始人兼CEO馬存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可回溯服務意味著互聯網保險銷售將有望開啟“有據可循”消費主權時代,而這也是為未來兩至三年即將到來的互聯網保險平臺爆發期做好準備。

業內首推可回溯服務

多年來,保險業困擾消費者一大痛點就是“銷售誤導”。據統計,新渠道保險業務投訴呈上升態勢。2015年,涉及互聯網銷售保險的投訴1441件,占總投訴量的4.79%,同比增長46.51%,銷售誤導自然是其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為從根本上防範和治理銷售誤導的發生,保監會擬推行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真正從源頭堵漏。

據馬存軍介紹,目前保監會已就《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兩次向社會征詢意見,其中規定“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保險產品的,應記錄投保人投保確認過程操作軌跡,對投保流程操作界面關鍵環節進行截屏,明確投保人已知悉保險責任與免責等易產生誤導的條款,確認續保條款以及指定醫療機構等情況。”

盡管征求意見稿將全行業的可回溯施行定在明年伊始,但是慧擇網卻提前了四個月上線可追溯服務,即客服咨詢語音和文字記錄全公開的升級服務,在保存截屏的基礎上更近一步,供用戶和行業監管對其銷售行為進行回溯。

“這塊其實我們去年就開始規劃了,因為線上保險銷售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信任和托付。用戶有據可依後能更放心地進行線上的咨詢和購買。這一方面是互聯網時代用戶消費者主權的回歸,另一方面也是讓用戶來監督和管理我們的平臺和服務,不斷提升互聯網保險平臺的用戶體驗。所以即使沒有這個征求意見稿這也是我們今年必須完成的任務。”馬存軍說。

雖然不管是保險行業還是其他服務行業,互聯網平臺上的留痕以及客服電話的錄音已經相當普遍,但敢於直接向客戶公開的屈指可數。這背後蘊含著眾多準備工作。

“這包括技術上的準備和服務規範上的準備,是非常細碎且複雜的一項工程。”

馬存軍表示,技術上包括系統數據快速上傳、客戶錄音數據保護、備份容災以及應征求意見稿要求保存五至十年的存儲空間等。除了硬件之外,要隨時接受客戶對服務內容的檢驗,客服服務這塊“軟實力”也同樣重要。據了解,8月以來,慧擇網對服務人員進行了12次專項培訓,共培訓600余人次,明確服務要求及流程,宣導服務標準和管理要求。

但馬存軍也坦誠,可回溯服務對內部管理來說壓力陡增。“這倒逼我們要時刻強化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用戶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接受客戶的隨時監督。”

不過他認為,相比線下,線上保險銷售的可追溯性更強,增加的成本也更小,執行效果也會更好。“可回溯辦法從某種意義來說也進一步促進了保險的互聯網化。”

當然,“可追溯”工程尚處於起步階段,一些挑戰也還在摸索過程中。馬存軍表示,下一階段會在用戶提取自己之前的服務錄音時加設密碼驗證,以進一步保護客戶隱私。同時,也在研究一旦客戶出險面對賬戶中不同保單及受益人之間該客戶賬戶及其中的服務錄音轉移權等等問題。

互聯網保險平臺將迎來爆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80/90後消費者逐漸成為保險的消費群體,他們習慣於公開透明、獲取成本極低的網絡信息,對服務品質有更高的訴求。這群新生代的保險消費越來越向專業平臺遷移,保險市場的消費也在從線下走向線上,從人情消費走向平臺專業消費。

“由於用戶行為的遷移,導致用戶在線上的購買意願越來越高。而且過去外界普遍認為長期壽險在互聯網上銷售是一個難點。但我們發現,用戶在互聯網上進行長期壽險交易的金額和頻率都在提升。從我們自身網站上來說,十年到二十年期繳保障型的產品目前是我們主力的交易險種。”

據了解,目前,慧擇已與國內超過80家的主流保險公司合作,覆蓋90%的保障類保險,保費以每年連續超過100%的複合率增長。而在總保費銷量中,中長期的保障類產品占比80%。

馬存軍認為,互聯網保險將在2018年到2019年進入集中爆發期。

“因為過去的這一兩年,互聯網監管辦法公布掃清了政策障礙,而通過這一年到兩年參與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的摸索,大家逐步會形成一些可供複制的路徑。2017年基本上一些可供複制的路徑就開始能夠顯現出來,到2018年到2019年,這個市場會有一個更大的爆發。”

同時,隨著消費者的行為轉變,馬存軍認為中國將會迎來中介發展的高潮,尤其是經紀人這種角色。“經紀人必定是代表客戶的,維護客戶權益,去制衡生產廠家,其服務具有生產廠家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未來這幾年,不單純是保險市場本身會有一個增量的發展,同時相信保險中介市場也會越來越壯大。”

可以說,這既是新一輪時代發展的機遇,又是眾多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新的十字路口,當互聯網保險行業歷經快速爆發、隨後進入穩定期後,必然會有一大批只靠噱頭博取眼球、一勞永逸的投機者被淘汰,最終勝出的,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垂直深耕、將用戶利益擺在第一位,打造出差異化優勢的“幸運兒”。

“洗牌一定會有的。優勝劣汰才能真正凈化這個生態,才能把蛋糕做大,才能讓保險重新回歸到它應有的價值。”馬存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57

險企吸金利器: 限了萬能險,還有理財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302

 

2016年10月27日,北京第十二屆國際金融博覽會暨北京國際金融投資理財博覽會上,安邦金融、安邦保險展臺。(東方IC/圖)

華安財險當年曾憑借該產品,僅用數年就從一家小型財險公司進入行業前五梯隊,其最高峰時期銷售額一度超過350億。

2010年安邦財險獲批銷售理財險產品,從0到近1660億元的銷售規模,只用了四年。

對於集團化公司或者背後有“兄弟企業”的一些公司來說,理財險這樣擁有快速現金流的產品更多用於關聯交易或者內部拆借,而非投資主力。但是相關交易信息並不為外界所知。

名詞解釋:理財險

被稱作非壽險投資型產品,通常由“保障+固定收益”兩部分組成,投保年限一年至幾年不等,除了與通常的財產險(如家庭財產險、火險等)結合外,還可與健康險、意外險組合。在該產品設計下,客戶符合出險條件就可獲賠。在保單期限內若沒有出險,客戶除本金返還外還可以獲得一筆額外投資收益。

自2015年險資舉牌現象發端,萬能險這一名詞開始為人熟知。保監會也在四個月前專門出臺了針對萬能險這種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限售令。

但不為人知的是,險企還有另一種更為隱蔽、同樣對市場影響巨大的投資型產品——理財險。

理財險曾於2008年前風靡財險行業,然而市場環境巨變讓這一產品的銷售一度停滯。由於理財險收入並不計入險企原保費規模,外界很難通過保費數據了解到這一產品實際經營情況。直到近年來安邦財險、天安財險在業內異軍突起後,理財險才又重新浮出水面。

繼2010年獲批經營後,安邦財險依靠理財險迅速做大,2015年資產規模(不包括子公司)已擴張至2686.62億元;天安財險半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資產規模已於2016年上半年迅速上升至2888.75億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四位。

相比市場熟知的萬能險,理財險僅由財險公司經營,當前收益率普遍在2.5%左右,和動輒5%、6%的萬能險相比並不高。但理財險多為一年、三年的短期經營,且收益多與基準利率掛鉤相對穩定,所以對短期定存的客戶具有一定吸引力。

去年底已超3000億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2016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國市場上共有8家公司在銷售非壽險投資型產品,以聯動利率型產品為主。截至2015年底,理財險投資部分存量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且市場集中度很高,絕大部分份額由安邦財險和天安財險兩家公司占據。

正是依靠此產品快速累積資產,安邦、天安等新晉財險公司打破了保險公司“十年才可盈利”的行業規律,大有超越老牌險企之勢。

例如安邦財險,截至2015年底該公司總資產(不包含和諧健康等子公司)約為2686.62億元,而其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的這一數字高達1657.92億元,占總資產六成以上。據年報解釋,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是險企開展非壽險投資型保險業務所收儲金,用戶保費和用於投資的資金都在其中支取。

2010年安邦保險開始集團化布局,旗下安邦財險和安邦人壽分別獨立。也正是在這一年,安邦財險獲批銷售理財險產品,從0到近1660億元的銷售規模,安邦只用了四年。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天安財險身上。2013年天安財險獲保監會批準售賣理財險,僅2014年一年的時間,銷售規模就突破250億大關,公司資產總額從前一年的146億元飆升至452億元。2016年上半年,天安財險的儲金數額達到2369.89億元,占總資產的82%。

值得一提的是,理財險用於投資部分的資金並不計入財險公司原保費,而是單獨列入保戶儲金及投資款計算,因此出現了財險公司主營業務(車險、意外險等)保費數據與資產規模不匹配的現象,一些公司的資產總額擴張速度非常快,但是保費收入卻始終不高。

以天安財險為例,保監會數據顯示其2016年上半年原保費收入僅為67.68億,遠不及平安、太保等大型財險公司,但公司截至2016年中期的資產規模達到2888.75億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四位。

華安的“教訓”

安邦與天安在財險界的異軍突起,讓劉力想起了曾經的華安。劉力是老牌財險公司華安保險的資深員工,他曾眼看華安憑借理財險異軍突起,卻又受累於此,最終重重跌落。

華安保險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最早的專業財險企業之一,公司總部位於深圳,主要股東包括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截至2015年,公司資產總計139.6億元。

劉力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華安保險因為車險業務虧損,曾在2004年向監管部門申請經營理財險,目的是想通過投資收益填補主營業務上的虧損,幫助公司增加盈利渠道。這款名為“華安金龍”的產品是當時國內首個利率聯動型理財險,一經推出便風靡市場,最高銷售規模一度達到超過350億元。

“這類理財險像一種‘類存款’。保險向銀行支付一定的中介費用,讓銀行說服客戶將定存改為理財。客戶看到利息比銀行定存高一些、還有額外的保險保障後,就會選擇購買這類產品。”劉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恰逢2005—2008年股市行情漸起,財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頗為可觀。“華安當時做了很多理財險產品,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於投資股市。當時投資效益非常好,通過資本市場盈利,公司一度甩掉了歷史虧損包袱。”劉力回憶。

數據顯示,華安借助2006、2007年的牛市,獲取的投資收益不僅抹平了此前車險經營上的虧損,更出現8000萬元的賬面盈利,公司2007年的綜合收益率高達32.5%。

但保監會對於每款理財險的銷售規模和經營期限都有明確規定,且華安當時的理財險產品均以3年、5年為期,這也意味著,自2008年起華安將進入到期給付高峰,350億左右存量資金的壓力顯而易見。

2008年金融危機下股市應聲大跌,投資市場“哀嚎一片”。更糟糕的是,華安的理財險產品已於2008年到期,卻遲遲不見監管部門批複新的銷售份額。

這邊投資收益暴跌、給付集中到期,那邊遲遲不見新產品現金流的增援,華安只能揮淚斬斷理財險業務。

2008年的市場巨變,也讓監管層開始出手嚴控該類產品的準入。當年12月,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對財險公司銷售投資型產品的條件、產品收益率水平、手續費、財務管理、投資管理等做出新規定。

通知首度要求理財險的經營必須與公司償付能力高度掛鉤,只有滿足最近連續4個季度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於150%,才可申請該產品,而一旦財險公司上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小於150%時,應立即停止投資型保險產品的銷售。同時針對產品收益“通知”作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預定(收益)型產品的收益率不得超過同期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的80%;非預定型要每天公布產品凈值。

文件效果明顯,此後數年少有財險公司再獲批理財險業務,人保財險、平安財險、華泰財險等曾經的銷售主力也陸續宣布停止銷售理財險,該產品一度進入“冰封期”。

直到2010年底,金融危機後的市場逐步企穩,保監會再度開閘理財險的報批工作,安邦財險、紫金財險等公司成了這一次少數獲批銷售理財險的“幸運兒”。

劉力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由於理財險可以按照短期(如一年、二年)售賣,能夠幫助財險公司快速吸收現金流,因此對資本市場影響很大,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作能力要求更高。

“當初華安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等別人發現這個產品威力的時候,華安的實力不足以繼續了。”劉力說。

“彎道超車”的利器

相較此前市場熱議的萬能險,此類理財險對普通投資者顯得更陌生,卻是改革開放後國內最早出現的投資型保險產品。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80年代起,此類家庭理財險產品就已經風靡全國。“當時產壽險還沒分家,這類產品那個時候非常普及,很多人拿這類產品替代銀行定存”。

國內險企經歷“利差損”風波後,對這類理財險設計有了大幅調整,演化為與利率掛鉤的產品。

理財險收益和基準利率掛鉤,因此產品的投資收益普遍不高。但其銷售期短、資金來源快的特性,讓整個財險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許多中小型險企意識到了理財險的厲害之處,想要通過此產品實現“彎道超車”。

當時的華安財險曾憑借該產品,僅用數年就從一家小型財險公司進入行業前五梯隊,其最高峰時期銷售額一度超過350億。這一數字對當時整體保費規模只有2086億的財險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沖擊。

然而理財險的風險並非沒有前車之鑒。有學術研究表明,理財險誕生於1960年代的日本,並在1990年代末達到頂峰,峰值時的保費規模一度占到日本財險行業總保費的60%。然而隨著經濟泡沫破裂,日本銀行利率連續下降,與銀行利率掛鉤的投資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產品集中的滿期給付對保險公司財務造成了巨大壓力,並直接導致後期非壽險儲蓄型產品的開發及銷售持續低迷。

為了追求銷售規模,險企也開始用各種違規手段過度競爭,比如向銀保“貼費”。

“理財險對保險公司和銀行來說是雙贏,保險公司可以獲得現金流,銀行也可以獲得無風險的利差。所以有些財險公司為了爭取銷售額,會有違規提高中介費的行為。”某財險資管資深人士劉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保監會早已明確此類手續費標準:支付給代銷機構的預定型產品手續費率,1年期產品不得超過0.8%,1年期以上產品年化手續費率不得超過0.5%。但據劉深透露,部分險企向銀行支付的費用會提升至1.2%左右,有的甚至高達1.5%,以此爭奪銷售渠道。

這也變向提高了這類產品的經營壓力,若以高額1.2%左右的中介費用計算,加上不高於定存基準利率1%的年化收益要求(目前一年期基準利率為1.5%)以及其他費用,產品必須獲得3.5%以上的總收益才有可能實現盈利,在當前“資產荒”的大環境下,無疑是對財險公司投資能力的考驗。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天安財險位列前十大股東或者前十大流通的股東的上市企業共計80家,資金均來源於旗下理財險產品“保贏1號”,但均為小規模投資,極少達到舉牌標準。而安邦財險的主要股市投資賬戶為傳統產品(如車險),並非理財險投資資金。

郝演蘇指出,相比壽險的投資資金,理財險的投資周期更短,並且資金到賬時間不一,所以投資較為分散,不利於統一進行長期投資規劃。

不過郝演蘇也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對於集團化公司或者背後有“兄弟企業”的一些公司來說,理財險這樣擁有快速現金流的產品更多用於關聯交易或者內部拆借,而非投資主力。但是相關交易信息並不為外界所知,保監會對此也曾多次強調,必須嚴格執行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根據保監會2015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保險公司在向關聯方進行資金投資運用和委托管理的時候,需在官網上進行信息披露,並需要聘請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開展年度外部審計工作,嚴格排查股票投資領域的資產配置風險、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風險等問題。

2015年5月,保監會曾通報保險公司關聯交易存在的幾個問題,包括關聯交易資金運用比例不符合規定、關聯交易未向監管報告、未在行業協會網站信息披露等問題,此前憑借舉牌活躍市場的前海人壽和中融人壽則榜上有名。

同時,相對於萬能險,投資型業務對財險公司資本金的消耗更快。

根據保監會2013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規定:投資型保險產品可使用規模與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150%以上的溢額掛鉤,其溢額應大於預定型產品應計本息余額的10%加上非預定型產品應計本息余額的2.5%之和。

也就是說,理財型的規模將取決於一家險企的償付能力,償付能力越高、獲批的銷售規模就越大。安邦、天安等公司近年來就多番註資,通過提升註冊資本金的方式提高償付能力,進而延續、擴大理財型的銷售規模。

例如安邦財險為滿足類似要求,就於近年來數次增資達到目前的370億元資本金。相比之下,安邦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安邦人壽的註冊金僅為307.9億元,但是資產規模卻是安邦財險的數倍。

更重要的考驗來自投資端。為了應對保費給付周期,保險公司必須具有較強的投資能力才能持續滿足預定收益的要求。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曾多次公開表示,安邦選擇投資標的的底線是PB低於1、ROE高於10%。

“很多傳統的保險公司是拿到錢後找資產,但現在很多公司是找到了好的資產,才向監管部門申請產品審批,監管無疑更願意看到償付能力穩定、投資歷史成功較好、資本運作穩定的公司來經營理財險產品。”郝演蘇解釋道。

據他介紹,目前監管層對此類產品的審批比較開明,只要滿足相關申請條件,都可以獲批這類產品的資質。“問題是現在行業投資理念分化比較嚴重,大公司並不需要依靠理財險沖規模,小的公司又沒有投資能力去做,所以真正做理財險的不多”。

換句話說,已經擁有充足資產規模的大型險企並不想通過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現金流動性的方式大規模銷售理財險,而小型險企也不具備持續拿到優秀投資標的的能力,似乎只有安邦、天安這類股東實力強勁、能滿足持續註資,且具有優質投資資源的險企才適合經營理財險業務。

(應被訪者要求,劉力、劉深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59

概念熄火創業板久跌 四大基金經理齊稱白馬溢價有理

在貨幣政策日趨中性時代,窄幅震蕩中的A股市場很難吸引到大規模的資金入市,眼下這個市場似乎正處於一個存量資金博弈的時代。

伴隨著沖關3300點,一些負面因素正成為拖累股指向上的重負。比如,雄安新區概念股爆炒遭停牌、次新股連續重挫、家電白酒醫藥等白馬股高位調整,等等。

盡管如此,市場整體下跌幅有限,4月10日至4月14日一周時間內,上證綜指數跌1.23%至3246點,而此前一周則漲1.99%。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之際,一些業績出眾的基金經理的一舉一動則受到市場關註。

為此,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鼎鋒資產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田超、信誠基金經理吳昊、一村投資的趙晨曦、李振兩位基金經理,他們均是當前市場上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在接受采訪時,他們分別從政策、市場資金面、估值以及具體操作層面具體分析了對於未來A股市場的運行邏輯的看法。

久盤未必跌

第一財經記者:最近10個月A股市場一直在3000點上方震蕩,但卻始終未能有效突破3300點。久盤是否意味著跌,怎麽看待這個市場未來的前景?

趙晨曦:當前A股處於一個相對平衡、價值回歸的市況。從情緒上來說,貨幣政策收緊和房地產限購以及對整體經濟的悲觀預期,在最近的一段時間也都有所反應,而從基本面來看,實際情況未必有市場所預期的那麽差。

田超:從政策的角度來看,證監會更加強調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為實體經濟註入資金和活力,放寬IPO和加強定增的監管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力,未來資本市場會越來越市場化,越來越健康,所以過高的估值肯定要回歸,不合理的定價體系要重構。因此,A股在持續金融管制的基礎上看不到有增量資金的進場,還是處於震蕩市中期階段。至於什麽時候牛市可能會來,或者說風險偏好會提升,最近的雄安新區是有可能提升風險偏好的一個信號,但更多要來自於十九大召開,新一屆的領導班子確定,帶來改革等政策上的一些信號,才能具體判斷。

吳昊:A股市場向下的風險不大,向上要有較快或較大的漲幅也比較困難,更大的可能是一個震蕩上行的過程。未來一段時間積極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築底的過程已經完成,展現出了極強的韌性,走出了通縮,化解了大的系統性風險,因此市場整體的系統性風險在降低,企業盈利改善也有了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就A股市場自身而言,經歷了2015年中以來的調整,市場的風險也得到了釋放,目前市場的整體估值處於合理的水平,不具備醞釀大級別調整的條件;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監管的加強,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更加成熟、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更加規範,以保險為代表的長期資金更追求企業價值成長的穩健收益,而具有較高股息率和具備持續業績增長的龍頭公司價值獲得重估,為股市的持續向上創造了更良性的基礎。

對於風險因素而言,一方面關註複雜變化的外部政治環境,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剛完成“L型”築底,在貨幣政策的邊際變化影響下,仍可能產生預期之外的影響。

板塊難切換

第一財經記者:過去一年多,藍籌股表現出眾、小盤股慘跌,截至目前創業板整體估值約為66倍,低於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水平。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機會在哪里,會否出現一輪大板塊行情的切換?

田超:A股目前處於震蕩市中期階段,從市場資金的風險偏好上來看更加追求確定性,所以資金會越來越關註業績增長確定且有穩定分紅的公司。

從各個板塊估值水平來看,主板估值相對合理,中小板和創業估值過高,但並不意味創業板整體高估。2013年以來,太多的傳媒和互聯網公司通過外延並購和市值管理的方式做大市值,但其實有的公司實質收入和凈利潤水平未必能匹配,這類創業板權重股會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同時,也有一批公司通過卓越經營,企業家精神不斷的壯大,凈利潤高速增長,由此看來,權重股的座次會出現分化。

未來一段時間A股會處在價值重構、價值回歸、價值挖掘過程中,整體指數的機會可能並不大,更多則是出現在細分行業的結構性機會。這里面會有部分不錯的公司脫穎而出,能否找到這類公司是下一階段在A股市場獲得盈利的關鍵。

關於大板塊的切換難以一言概括,具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被看好。從產業角度來看,環保、電子、光通信和汽車零部件這四個細分子行業都出現了產業性的投資機會。

吳昊:談板塊切換問題之前,先來分析下國內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L型”築底後需求增速較以往下一個臺階;去年下半年提出“抑制資產泡沫”後,金融領域的監管持續加強,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城鎮化率的提升,消費升級成為趨勢,將接力人口紅利成為未來驅動需求增長的新的力量。因此未來能夠勝出的企業必須具備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優秀的管理層和完善的治理結構,這樣的企業一般已經成長為了行業的龍頭,相對於行業內的三四線企業和一些初創企業,他們在相對收緊的貨幣環境里更容易獲得企業發展需要的生產要素,具備更強的防風險能力和應變複雜環境變化的能力,同時這些企業往往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積累,具備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更容易擺脫傳統的價格競爭去獲取超額利潤。

結合此前對於A股市場的判斷,市場風險偏好難以有大幅提升,而市場流動性保持相對穩定,股價的驅動因素更多地依賴於企業自身的利潤增長,而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和持續性則會升公司的估值溢價,市場更多的機會來自於未來業績增長確定性更強的行業龍頭公司,市場整體風格向小盤股切換的可能性相對而言較小。

第一財經記者: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結構性機會會落到哪里?白酒、家電等強勢白馬股;煤炭、有色等周期股;還是有銀行保險等金融股,還是新興產業類成長股的機會?

李振:目前白酒家電等白馬的強勢,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當時美國的‘漂亮50’,市場願意給予歷史表現優秀、短期盈利確定性高的公司一定的溢價。周期股的波動主要反映的是投資人對地產及基建周期的預期的不斷變化。至於成長股,只要是真成長的,隨著收入和利潤的不斷增加,該類公司一定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吳昊:白酒、家電有幾個共通的特征。首先,行業競爭格局良性,已經擺脫了惡性價格競爭階段,龍頭公司對於行業的控制力非常強,有很強的定價權;其次,行業消費升級的特征非常明顯,市場份額向高端、向龍頭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龍頭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常年保持較高水平,其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也非常大。這兩個板塊的龍頭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和業績增速還是相對匹配的,因此從長期來看都能獲得超額收益,相對而言,家電龍頭公司的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

對於周期品的投資機會,主要來源於供需缺口變化帶來的商品價格變化,從而推動資產重估。煤炭行業是2016年比較亮眼的一個板塊,主要是供給側改革在煤炭行業嚴格實施後,帶來的供求缺口變化,推動了煤炭價格的修複和煤炭行業的資產重估。供給側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把中國經濟從通縮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並且化解了大量的周期品行業的金融風險。但本輪周期品價格上漲包含了一定非市場化的因素,面臨了向下遊傳導的阻力,PPI很可能在近期創出高點後穩步向下,同時貨幣政策也轉向穩健中性,因此我們對傳統的周期品持謹慎的態度,看好部分供需緊平衡、需求具有長期增長空間並且估值合理的細分行業龍頭。

對於金融行業,影響收益率的主要是金融資產的回報率和金融資產的風險。過去兩年經濟在“L型”探底的過程中釋放了一定的系統風險,無風險利率也持續下行,這個過程導致了金融資產回報率的下降和風險程度的提升,因此金融行業面臨了持續的業績壓力和估值壓力;但隨著經濟走出通縮完成築底,金融資產的風險得到了抑制,銀行壞賬率出現企穩的跡象,而隨著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金融資產回報率具備了上行的條件,因此整個金融板塊是處在一個行業景氣反轉向上的階段。而從估值上來看,龍頭銀行估值在1倍PB以下,龍頭保險在1倍內含價值以下,仍舊是低估的,長期持有龍頭金融公司,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

對於新興行業,我們會比以往用更嚴格的標準去篩選,一方面在基本面上,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的空間和實現的路徑做出更細致的判斷和情景分析,對潛在龍頭公司勝出的概率和條件稟賦做更嚴謹的調查研究,另一方面在估值的容忍度也會相對收緊,會相對看好有基本面支撐,估值水平和快速成長相匹配的新興行業龍頭公司。

田超:白酒和家電這兩個行業正處於成熟期,競爭格局比較確定,行業增速下降到個位數,企業增速都在10%~20%之間,因為過去幾年經歷了A股歷史上最大的並購潮,上一屆監管層鼓勵並購和轉型,也鼓勵各類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所以白馬股當時不受歡迎,市場認為這類股票增速太慢,而現在在金融監管加強的政策形勢下,大家都在找確定性更強的標的,這類企業具有平均10倍估值,15%~20%的增長,對市場的吸引力很大,有些分紅收益率達到5%以上了。從中也可以看到市場對風險的看法。像有色、煤炭等周期股也會出現分化,鋰礦、鈷礦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資源稀缺性很強,會產生一些資本溢價,但傳統的有色金屬和煤炭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其商品本身的價格波動,比較難判斷。

相對來說,我們更加看好新興產業的成長機會,一直相信中國人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對錢的渴望,這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共性,相對於其他地區有顯著優勢,第二是中國工作時常普遍更長,每天10-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在國外很罕見。且至目前,中國人力成本要相對低廉,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成本,比如工程師紅利,現在仍能享受到。所以中國人做出世界級的企業只是時間問題,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會誕生民營的巨頭企業。

行業和概念機會幾何

第一財經記者:能否大致介紹下目前的資產配置情況?近期有無倉位或者板塊方面的策略調整?若有的話是基於何種考量?

李振:目前的倉位正積極布局中,比較重視個股的研究,在投資周期上相對較長。

吳昊:目前持有的品種絕大多數是各細分行業的龍頭,以金融和消費品板塊為主,近期倉位會保持相對穩定,如果遇到大的市場調整會酌情加倉,考慮加配園林行業龍頭,一方面園林PPP提供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龍頭公司更容易獲得大單實現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龍頭公司的一季報體現出了較好的經營跡象,估值水平相對於高速的業績增長仍有低估。

田超:目前持倉還是以確定性的成長股為主。行業的層面主要集中於環保、電子、通信和汽車零部件等領域,這些行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產業投資信號,投資機會相對比較確定,同時現在是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的密集披露期,我們如果觀察到一些行業、一些上市公司一季報出現超預期的情況,也會適當的在配置上做調整。

第一財經記者:概念股方面,怎麽看?比如一帶一路、國企改革、雄安概念、次新股概念等。

趙晨曦:隨著信息傳播的加速和博弈加深,概念股的炒作周期正在縮短,操作難度在加大,但能夠真正帶來基本面改變的投資機會也值得關註。可以看到,本屆政府的執行力非常強,去年的許多規劃,比如國企改、京津冀等都在不斷落實,我們也在尋找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

吳昊:概念股的收益主要來自於情緒變化帶來的估值提升,但今年整體的市場環境下,單純依賴估值提升從勝率、空間、持續性上很難實現超額收益,因此對於概念股總體是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幾乎不主動參與。就提到的幾個概念來看, “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戰略,隨著戰略的實施以及訂單的落地,很有可能從概念變成切實可行的投資邏輯,值得持續跟蹤;“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新形勢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大實踐。目前關於雄安新區的規劃內容還相對有限,但我們認為雄安新區對京津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整個雄安新區會在未來非常長的一段時期實現非常快速的發展,因此也可能蘊含了不少的投資機會。對於國企改革,可能需要結合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改革方案來分析,單純依靠公開信息很難實現有效的提前布局,因此不會做作為我們的主要投資方向;對於次新股而言,由於公司相對陌生,且一般上市後漲幅較大,我們認為其蘊含的風險大於潛在投資收益,因此也不會作為我們的主要投資方向。

田超:次新股中出現了一批不錯的公司,值得高度關註。短期股價反應比較充分,中長期可能出現一批成長型龍頭公司。關於概念股,雄安新區是非常大的主題,短期股價漲幅較大,高層在十九大之前作出這麽重要的批示,長期對京津冀的影響非常深遠。“一帶一路”和“國企改革”也是十九大前後重要的國策,隨時都會成為市場的熱點,需要比較好的把握時機才能獲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08

紅得有理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009569

  據說正在播出的新版《射雕英雄傳》意外地爆了冷,大獲好評。

  其實,《射雕英雄傳》一再翻拍,故事耳熟能詳,早就沒有什麼可追看的地方。

  相信這個新版本能夠大收旺場的原因之一是女主角李一桐把俏黃蓉演活了,吸引了不少人,因而得了個「桐蓉兒」的外號,倒是演郭靖的楊旭文反而「寂寂無聞」,少有人談論。 

  有關黃蓉在的片段被剪輯成不同的版本,配上不同的歌曲被上載到網上,就連黃蓉在劇中喊了多少聲「靖哥哥」也被彙集在一起剪輯成了專輯,真是搞笑,由此可見李一桐飾演黃蓉的魅力了。

  憑著黃蓉一角,李一桐真的走紅了,紅得有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42

我愛居屋有理 綠化多 無障礙 夠自由 反霸權

1 : GS(14)@2011-08-11 22:41:39

http://hk.biz.yahoo.com/110810/377/495ai.html
私樓業主晾衫也無自由

Andy對大型屋苑的負面印象,還來自朋友的各種不平等經歷。有次他到將軍澳探望朋友,那屋苑門面很整齊,但朋友的居室卻異常混亂,華麗客廳架起了兩枝竹在晾衫,把一室遮得暗暗。朋友解釋,衣服只能晾到特定的氣窗外,試過將衣服掛出窗,不一會便接到管業處的投訴電話。亦有朋友試過申請在家門安裝一道鐵閘,處方回覆是:「不允許」。

他覺得很費解:「業主表面上買了一層樓,但其實層樓唔屬於你。否則點會花幾百萬買樓,連晾件衫都唔得?更可笑的是,幾百萬一間屋,預你一家大細住,但設計上是沒有預計你會晾衫的。那不是很不人道嗎?說到底,這些限制都要來維持地產商的長遠利益,這就是地產霸權!」

說得興起,他指著自家的窗戶說:「這個本是冷氣機位,我就是不喜歡,將它改成另一道窗,冷氣就放在客廳另一邊,散熱器藏在外牆的槽內。居屋就是有自由度,只要合法不影響其他人,就可按自己的需要而為,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物業,也是居屋比私樓優勝得多的地方。」

Andy認為,在地產市場裏,永遠有人願意因維持樓價而放棄身為業主的權利,亦會有人只要自由自主不要錢,問題是所有想法的人,現在都同落在一個市場。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復建居屋,「復建第一期數量幾多都沒所謂,因為癥結在於政府願意告訴市民,買樓住而不炒是沒錯的;同時亦告訴地產商,你們不許繼續坐大。」

有無咁霸道?
2 : Sunny^_^(11601)@2011-08-11 23:13:26

呢個係唔係i money呢?
3 : Sunny^_^(11601)@2011-08-11 23:16:53

你睇i money就會覺得佢好可憐.個andy要用佢所以既savings+租樓既compensating money先得百幾萬(ANDY都近50喇)仲要供...大學講師喎...poor
4 : GS(14)@2011-08-12 07:42:43

2樓提及
呢個係唔係i money呢?


是呀,所以節錄
5 : GS(14)@2011-08-12 07:43:03

大學講師好多種的,低級那些人工真係唔高
6 : 草帽(1253)@2011-08-12 08:33:30

都有幾皮野囉.
7 : Sunny^_^(11601)@2011-08-12 09:09:41

5樓提及
大學講師好多種的,低級那些人工真係唔高


但係可憐既係成50喇,快退休了.都仲係得咁少savings...所以真係要早D儲蓄
8 : 草帽(1253)@2011-08-12 09:18:56

7樓提及
5樓提及
大學講師好多種的,低級那些人工真係唔高
但係可憐既係成50喇,快退休了.都仲係得咁少savings...所以真係要早D儲蓄


如果唔炒股炒樓 , 靠saving真係只得咁上下.
9 : Sunny^_^(11601)@2011-08-12 09:21:32

8樓提及
7樓提及
5樓提及
大學講師好多種的,低級那些人工真係唔高
但係可憐既係成50喇,快退休了.都仲係得咁少savings...所以真係要早D儲蓄


如果唔炒股炒樓 , 靠saving真係只得咁上下.


咁...小...有D驚喎
10 : 草帽(1253)@2011-08-12 09:36:57

9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5樓提及
大學講師好多種的,低級那些人工真係唔高
但係可憐既係成50喇,快退休了.都仲係得咁少savings...所以真係要早D儲蓄
如果唔炒股炒樓 , 靠saving真係只得咁上下.
咁...小...有D驚喎


一個人去到50歲打工25年. 開頭幾年"學野"一定儲唔到錢, 當儲二十年, 不嫖不賭, 每年平均儲十萬, 最多儲二百個. 這是非常中肯既數字.
11 : 龍生(798)@2011-08-12 15:21:13

SUNNY 你第時一定要搵番份5萬蚊樓上既工...如果唔係你會對自己既人生好失望....

以上呢篇文章搵笨既, 根本舊樓, 村屋, 都有以上共同點, 點解要搵居屋黎講?

狗屁邏輯, 想起居屋都用其他理由啦

作者個腦坐著左, 無用到 smileysmiley
12 : 龍生(798)@2011-08-12 15:23:06

不過呢個問題我上次都講過, 大家給出的解決之道係乾衣機...

但如果出面個太陽好似呢排咁靚, 要我開乾衣機....可能我真係唔慣外國生活啦,

真係覺得好浪費
13 : Sunny^_^(11601)@2011-08-12 16:22:38

11樓提及
SUNNY 你第時一定要搵番份5萬蚊樓上既工...如果唔係你會對自己既人生好失望....

以上呢篇文章搵笨既, 根本舊樓, 村屋, 都有以上共同點, 點解要搵居屋黎講?

狗屁邏輯, 想起居屋都用其他理由啦

作者個腦坐著左, 無用到 smileysmiley


咁我諗都唔會失望既.揾到份開心既工,幾多錢都買唔到呢.仲有...老實講我未來都唔使供父母.financial既壓力應該唔會太大掛...呢都冇諗
14 : GS(14)@2011-08-13 08:33:56

人生也不只是儲蓄的
15 : Sunny^_^(11601)@2011-08-13 09:57:04

14樓提及
人生也不只是儲蓄的


這問題...太長遠了smiley
16 : GS(14)@2011-08-13 12:47:40

15樓提及
14樓提及
人生也不只是儲蓄的


這問題...太長遠了smiley


找一樣你喜歡的東西
17 : passport(1491)@2011-08-14 08:11:18

13樓提及
11樓提及
SUNNY 你第時一定要搵番份5萬蚊樓上既工...如果唔係你會對自己既人生好失望....

以上呢篇文章搵笨既, 根本舊樓, 村屋, 都有以上共同點, 點解要搵居屋黎講?

狗屁邏輯, 想起居屋都用其他理由啦

作者個腦坐著左, 無用到 smileysmiley


咁我諗都唔會失望既.揾到份開心既工,幾多錢都買唔到呢.仲有...老實講我未來都唔使供父母.financial既壓力應該唔會太大掛...呢都冇諗
請問聲
依家幾歲左右?
18 : Sunny^_^(11601)@2011-08-14 10:15:09

17樓提及
13樓提及
11樓提及
SUNNY 你第時一定要搵番份5萬蚊樓上既工...如果唔係你會對自己既人生好失望....

以上呢篇文章搵笨既, 根本舊樓, 村屋, 都有以上共同點, 點解要搵居屋黎講?

狗屁邏輯, 想起居屋都用其他理由啦

作者個腦坐著左, 無用到 smileysmiley


咁我諗都唔會失望既.揾到份開心既工,幾多錢都買唔到呢.仲有...老實講我未來都唔使供父母.financial既壓力應該唔會太大掛...呢都冇諗
請問聲
依家幾歲左右?


um...18都未到.今年中6
19 : 亞力士(1473)@2011-08-14 21:29:38

一個人去到50歲打工25年. 開頭幾年"學野"一定儲唔到錢, 當儲二十年, 不嫖不賭, 每年平均儲十萬, 最多儲二百個. 這是非常中肯既數字.<--------- 又唔定, 我開頭做野, 8千個月, 唔使比家用, 儲3千個月, 其他飲食供自己讀大學. 1年都3萬6, 一入去做研究點都有皮幾. 真係睇你點使, 又要講生活質素, 又成, 就十皮都係咁話.
20 : GS(14)@2011-08-14 21:57:18

我打了幾年工都儲到D的,雖然就未到味皇兄的級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745

利字當頭:收費報加價有理

1 : GS(14)@2012-08-30 13:24: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30/18003679
《信報》加價至8元。有人覺得物有所值。也有人覺得,舊媒體夕陽行業,加價就是加速完成歷史任務。
定價這玩意,向來都不是精密科學。這句話出自一個經濟人的口,一般行外人可能覺得奇怪。但是真正通明經濟學原理的朋友,就知道市場是發現的過程;價格的決定,跟其他生產決定一樣,從來都是由人的主觀願望所主宰,從不斷的反饋中前進。所以,加價除了是簡單的成本效益計算,更重要是生意模式的演進。
我第一個想到,就是廣告收入模式的改變。傳媒和廣告業,本來就是銅板的兩面;兩個行業,同樣受互聯網的衝擊。傳媒業的對手,是免費,有一定質素的資訊。廣告業,競爭除了互聯網廣告,更重要是消費會繞過廣告資訊,直接去搜尋所需的產品資訊。
資訊氾濫,令到傳訊行業要更加快狠準,亦未嘗不是一次機會。以前銷量大觀眾多,對傳媒來說是祝福,對投放廣告的商戶,是大包圍的策略。今天,再大包圍,也會被湮沒在秒秒更新的資訊海。反而,到題地影響需要影響的人更加實際。從這個角度看,《信報》只加兩元,直覺是未夠大膽,要是10元不用找,態度更鮮明。
也有人問,內容真的值這個價錢嗎?主觀問題,人人答案不同。不過,外國的報業,早有客觀對應策略:訂閱,一天6元,網上訂戶,再行折扣。在免費資訊的世界,願意付費的訂戶,是高消費群吧,廣告定價也高一點。所以,加價可以並非純粹為增加賣紙收入,這就是做生意的趣味。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99

有理變沒理 方思捷

1 : GS(14)@2013-06-08 16:01:4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2%92%E7%90%86/97365
「你堂堂一個GM,怎可以和一個初級文員對罵?」在蘇州開廠的朋友對他的下屬說。「唉!我也不明白這個GM,活了幾十年,竟連最基本的EQ也沒有。」朋友說:「這不是身份問題,而是你怎可和一個初級員工一般見識呢?」
「他可能遭到挑釁。」我試探說。並不是我認識他的下屬,想做和事老,而是我這個朋友做事有原則之餘,卻非常有彈性,且創造力豐富,我想藉此聽聽他的見解,學習一下。
「就算對方出口傷人、粗言穢語,甚至出手動粗,你也只可向後退讓,由其他人來處理。你做到GM,上行下議,你的管理方式有幾千對眼看着。」朋友對我說。朋友繼續說:「你和人對罵,那麼下一次其他人遇上相同難題,是否又以對罵方式解決呢?這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是一個最差勁的示範。」
「你只要拋下一句:『等你情緒平靜後,我們再說吧!』便可贏盡全世界。這樣說既顯得你有大將之風,又表示你不同意他的態度,亦提出了既然即時解決不了問題,便等他疏導了自己的情緒後再說。」朋友說,他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管理人的EQ都很低。
我說理由非常簡單,第一是先天因素,他們沒修養;第二是後天因素,他們自尊自大,給冒犯了,覺得面子放不下,非要和人說清楚、論對錯不可。若他們職位高,就容易出現朋友手下GM那種情況,利用自己的職級把別人壓下去。
朋友最後說:「就算有天大的道理,你一旦發了脾氣,別人看到和聽到的只是你的惡形惡相和晦氣話。」朋友的話,有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31

【有理就講】中共最驚籠裡鷄 齊齊作反逼倒台

1 : GS(14)@2016-03-30 14:41:07

中共既不敬天也不畏地,更不怕鬼神,執政地位也不需要人民授權,難道中共真的甚麼也不怕?今周「有理就講」的議題為「中共怕甚麼?」歡迎讀者投稿至mailto:[email protected]。以下是中國問題專家兼時事評論員潘小濤的文章,分析中共究竟怕甚麼?中共怕甚麼?中共不敬天不畏地,既不怕神亦不信神、更不怕鬼(對很多人來說,中共比鬼還可怕),從來只有別人怕他們。正是這種「大無畏」精神,令他們做出很多「驚世駭俗」的行為。在國內,他們怕過誰呀?有誰是他們不敢抓的?貪官嗎?只要當權的領導人今天就是習近平高興,多大的老虎都能打掉,幾百萬中共幹部中,例外的只有鄧家、江家、李(鵬)家等少數幾個中共元老的家族,其餘包括曾經權傾朝野的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首席心腹令計劃、把持軍隊近十年的前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還有敢與溫家寶拍枱對罵的薄熙來等,只要有需要,都可能被拉下馬。至於民間人士,在中共眼中更是命如螻蟻,要其覆滅僅是指掌之間的事,即使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劉曉波,又或是對中國法律瞭如指掌的大批維權律師、法律專家,?莫能外。在國際社會,他們好像誰也不怕。美國,敢於跟它抬摃(表面上);歐洲諸國,在他們經濟好景的時候,中共還會給予一點尊重,對其抗議、交涉會虛與委蛇,但歐洲陷入經濟衰退、影響力急劇萎縮後,中共就不假辭色了,看瑞典籍桂民海、英國籍李波的命運,就可見中共的霸道嘴臉。至於日本、印度及東南亞等鄰國,中共更是愈來愈不放在眼內(表現出來的態度)。除了俄羅斯、北韓等少數幾個國家,即使是阿蓋達、ISIS等全球聞之色變的恐怖主義組織,好像中共都不怕。但是,中共真的那麼逆天,沒甚麼令他們害怕嗎?非也!有一樣東西是他們日夜擔驚受怕的,就是害怕失去政權!這是他們的死穴,且是極可能成真的惡夢。這個天大的恐懼扭曲了中共的行為,令他們失去了良心、埋沒了良知、否定普世值,做起事沒了底線、蔑視國際規則,很多瘋狂行徑皆由這份恐懼而起。他們害怕民變,即使是手無寸鐵的人民,一旦組織起來都可變成強大得足以推翻政府的力量,中共自己當年就是這樣起家及推翻國民政府的,以致所有社會組織(宗教、教育、慈善、青少年、婦女等)都要由中共領導,所有民間團體也受到嚴密控制。至於人民,不僅要洗他們腦,還要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科技的進步、電腦技術日新月異,除了便利及造福人民,同時也令中共輕易應用先進技術去追縱每個國民在現實及網絡世界的言行,防止他們有任何異見異心。也因為害怕民變,所以他們完全控制軍隊、武警、公安等,變成他們打擊異己的專政工具;他們控制輿論,協助他們洗腦及統一國人意識形態,防止普世價值的傳播;他們控制司法系統,用法院等制度去扼殺敵人;他們掌握議會(各級人大),訂立有利他們打壓敵人(包括潛在的)、鞏固政權的法例。這一切,都是緣於對失去政權的恐懼!在香港,他們深知港人瀰漫着深深的恐共、恐共情緒,故此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心力去收買香港人心,也用盡各種手段去減低港人戒心,希望全面控制香港。他們更擔心香港會成為國內民眾的追捧學習對象,他們的喉舌在報道香港時就充滿矛盾:一方面要顯示回歸後的香港是多麼美好,他們的能力比英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就強調香港的安定繁榮;另方面又要詆譭香港,把香港那些與中共水火不相容的法治、自由、平等等核心價值說得一文不值,甚至是香港走向衰敗的禍根!他們深知自己在香港不得人心,一旦全面開放普選,選出來的必定不是讓他們放心的特首及立法會,他們控制香港的如意算盤必定落空。更甚者,一個文明、自由、有普選且繁榮的香港,對中國民眾將有無窮的吸引力,更多人會拷問:為甚麼不在內地複製香港的制度?這不就成了顛覆中共的潛在力量嗎?!在此情況下,他們怎會輕易讓香港實行真普選?因此,表面上甚麼都不怕的中共,只因有一樣東西讓他們從心底裡害怕——失去政權,這就驅使他們做出很多愚蠢的事去鞏固政權。而歷史必將證明,一切以人力去扭曲社會前進方向、阻擋浩浩蕩蕩民主潮流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潘小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0/195503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33

【有理就講】中共強拆十字架 當外國勢力咁打?

1 : GS(14)@2016-03-31 14:12:40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毛澤東這名言,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共過去的鬥爭與發展思維。今天的中共,又是否延續這種思維,天不怕、地不怕、人不怕?今周「有理就講」的議題為「中共怕甚麼?」歡迎讀者將文章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欄目早前邀請中國問題專家潘小濤,就中共怕甚麼發表見解(http://bit.ly/1RJITjH)。今次特別邀請到,中大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就早前浙江省清拆教會十字架事件撰文,探討中共是否害怕正在內地興起的基督教。以下是邢的文章:‧強拆十字架!自2014年以來,浙江省在三改一拆的行動中,以清除宗教違法建築為名,強拆了近二千所教堂屋頂的十字架,事件對中國政教關係帶來了重大挑戰。‧拆違?拆十?所謂三改一拆,指改造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和拆除違法建築。當局宣稱,宗教場所有不批就建、少批多建的問題,政府是處置違法宗教建築,宗教不在法律之外。對於外間批評三改一拆侵犯宗教自由,官方回應指被拆的悉為宗教違法建築,政府的行為只是執行法律,問題根本與宗教信仰自由沒有關係。國內不少宗教場所確實存在違建,但許多被強拆十字架的教堂,根本並無違規建築。十字架在沒有結構安全的情況下仍然被拆,顯然,十字架才是當局針對的對象。其實,在這場強拆十字架運動,違法建築處置工作只是表面的幌子,當局真正關注的仍是徹頭徹尾的「宗教」問題,正如省民宗委下達要求各地民宗部門的處置方案所言,此乃「用非宗教的方式處理宗教問題」。儘管當局一再辯稱,行動的本質是拆違而非針對十字架,但從運動的實際針對性觀之,十字架才是主要目標。‧不惜代價的拆十近一年多,當局拆十字架的決心,可說是不惜代價。浙江省是宗教大省,官方統計全省基督徒多達200萬,一直以來,政教關係相對和諧。但是次強拆十架,受到最嚴重衝擊的,就是官方認可的登記教會。2015年7月5日及10日,浙江省天主教兩會(編者按:即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基督教協會先後發表致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的公開信,就省內各處自2014年來強拆教堂十字架的問題,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天主教兩會及基協一直被視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的宗教團體,如今竟公開表達異議,反映當局持續一年多的強拆運動,最終逼使部分原來支持政府的基督宗教團體也發出強烈反對聲音。結果,省基協會長顧約瑟牧師,在2016年1月,竟被當局以「挪用資金」的經濟罪名拘控,反映當局企圖以經濟犯罪起訴顧來掩飾問題,轉移視線,迴避公權在強拆十架運動中各種不當行為,及其在執行過程中各類違法違規問題,反過來以執法者姿態打擊反對拆十的教會人士。‧拆十與意識形態鬥爭當局寧願付上重大政治代價也要拆,顯示拆十架涉及更重大的政治考慮。官方文件指:「要看清十字架背後的政治問題,堅決抵禦滲透,掌握意識形態領導的主導權」,說明省政府要將十字架從公共空間中徹底清除的原因。2013年4月中央辦公廳下發9號文件,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與反滲透依然嚴峻」,絕不能任由錯誤思潮蔓延,讓西方反華勢力有機可成,藉此「把西化分化和『顏色革命』的矛頭」對準中國。國家安全涉及了不同的防線。2014年出版的首部《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宗教滲透」視作「文化殖民和意識形態滲透」。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強調要「防範、制止和依法懲治利用宗教名義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第廿七條)。近年中央在高舉國家安全下針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防禦式鬥爭部署,確實為浙江省強拆十字架行動賦予了政治合理性。中央容許有關行動持續及擴大,自然令人懷疑及擔心中央拆十字架的取態。‧清除黨內十字架強拆十字架,也說明省領導有意識地要糾正個別宗教發展過快、多、熱的問題。他們認為基督教快速發展的原因,是由於基層黨員幹部信教所致。故在拆教堂屋頂十架的同時,當局又針對黨員進行宣傳無神論教育運動,要將黨內的十架也拆除。查中央巡視組在2014年7月至9月對浙江省進行巡視,後來提交的整改通報中,便指出了「部分地區黨員參教信教問題」,反映出部分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又要作好「部分地區參教信教黨員教育轉化處置工作」。可以說,清拆教堂十字架運動也是一場針對黨內十字架的「清黨」運動。‧反強拆到公民醒覺強拆運動期間,部分溫州信徒以各種方式保護十字架,提出非暴力抗爭、維權、捍衛憲法宗教自由等理念,象徵部分基督徒公民覺醒的開始。信徒要捍衛信仰權益,又反過來被斥為破壞社會和諧。雖然官方對此等民間維權運動予以嚴力打壓,其中聲援反拆十的基督徒維權律師張凱,以及其他反拆十的人士,更被官方以各種理由拘控;但事實上卻令更多守法的信徒被推到政府的對立面。其實,基於國家安全來拆十字架似乎十分荒謬,但卻突顯出表面強大的統治者,原來是那麼的缺乏自信與不安全。拆十字架表面上只涉及某些宗教,但想深一層,當權者容不下的,又豈只十字架?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1/195519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