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魅族manta齊發新機圍攻,雷軍的小米生態會破功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8/149016.html

i黑馬:今天可謂是國產手機界最熱鬧的一天,三個品牌同時上演節前大戲。樂視和魅族選擇在同一天吹響了與小米戰鬥的號角。

樂視手機掀開神秘面紗,聯想前副總裁馮幸擔任樂視移動掌門人,或將推出三型號三檔位手機直擊小米。而魅族也亮出魅藍和海爾,劍指小米生態;互聯網手機新品牌manta也在今天,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manta7x。

為什麽都選在今天?撞期在28日?背後是借順風車推廣還是另有訴求?

\魅族聯合海爾阿里打造生態圈

今天下午魅族將連接作為了發布會關鍵詞,打出了“忘記魅族,聯系家族”的口號。魅族與國內第一大家電廠商海爾達成合作,聯合對抗小米美的智能生態陣營意圖明顯。這次合作將涉及智能家居、物流倉儲、金融貸款三大業務,但並未像小米美的陣營一樣進行資本合作。

魅族副總裁李楠稱,魅族將在Flyme中集成LifeKit,開放系統權限給所有廠家,支持海爾U-Home,可以接入海爾現有的全部智能設備。目前魅族已經支持超過100款的家電產品,不限品牌,並且可以借助阿里雲平臺的大數據對家電進行設置。
 

\此外,魅族還發布了魅藍Note電信版和5英寸魅藍新機。在小米推出紅米2之後,魅族董事長黃章就曾放言:“4.7寸的紅米2不算什麽,年內上市的魅藍5寸版,足夠秒殺。”

魅藍手機配置了5.0英寸HD+屏幕,分辨率1280X768,像素密度達300 PPI;配置了64位四核1.5GGHz處理器;擁有8GB ROM,並支持最高128GB擴展內存,2610mAh容量電池;500萬像素前置+1300萬後置攝像頭。價格為699元。
 

\推出魅藍手機,走低價路線,也是為魅族海爾生態戰線服務。因為對智能生態而言,獲得盡可能多的用戶,也就意味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美的和海爾同屬家電企業第一梯隊,而魅族的出貨量卻與小米相差較大,僅有小米的十分之一左右,通過低價手機快速走量,是構建智能生態的必要。

軟件方面,魅族宣布將從系統級別接入支付寶、快的打車等第三方應用,比如視頻播放將接入影院購票功能。並推出基於實時熱點事件的社交應用“大魚”應用。
 

\樂視手機進入倒計時

在魅族發布生態戰略的同時,樂視手機在今天下午也公布了樂視的生態手機戰略。樂視移動掌門人馮幸表示,現在大部分手機都在做饅頭,樂視要做包子,打造不同的手機行業第三極。

據了解,超級手機和LeUI系統Mobile版,將打造基於移動端的互聯網生活:平臺端提供雲服務、電子商務,內容端提供海量影視劇、自制、體育、音樂、綜藝、娛樂等,應用方面的應用市場、遊戲等。在一雲多屏的生態架構下,實現汽車、移動、電視等智能設備多屏無縫銜接。

馮幸表示,樂視手機已經進入發布上市倒計時。此前“Ubuntu團隊”曾透露 ,樂視將發布三個型號手機—S1、MX1、X1,全面覆蓋千元檔、二千檔和三千檔。

入門級S1屬於千元級別,屏幕5.5寸,720P分辨率,搭載聯發科MT6595處理器,采用金屬邊框、塑料背板,由華碩代工。有黑色、金色、白色三色可選,提供128GB版。

中端機型X1定位2000元級別,屏幕同樣是5.5寸,2K夏普屏,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與小米note是同一款處理器。前置400萬+後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機身為包裹式金屬材質。

高端機型MX1進入3000元級別,屏幕提升到6.3寸,同樣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提供前置400萬+後置2070萬像素索尼攝像頭,機身也是包裹式金屬材質。

市場消息稱,S1手機預計將於今年3月上市,但是采用高通驍龍810處理器的X1與MX1由於處理器供貨問題,可能將遇到和小米NOTE同樣的問題,估計要到2015年下半年才會量產。
 

\新興品牌manta發布第一款手機

雖然都是手機廠商的新兵,今天同天發布的MantaX7和樂視手機還是有著一定差距。

樂視手機背靠樂視網,已經有過在電視領域成功的經驗。而Manta作為上海華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全新智能手機品牌,雖然依靠強大的技術團隊,對手機進行了諸多創新,但在這個手機競爭慘烈的紅海時刻,生態優於手機的競爭路線下,留給新品牌的空間不容樂觀。

據了解,manta 7x是一款無按鍵手機。相比大多數Android手機將電源鍵、音量鍵、耳機孔與數據接口放在機身四周的設計,manta 7x全部操作均通過一顆隱藏式power鍵、touch key、智慧邊框和屏幕來完成。除機身底部一個41pin數據接口外,再無任何其他按鍵與接口。

此外,mantaX7還配備5.5英寸屏幕、基於Android 4.4的MO7OS、高通驍龍801、4200mAh電池、前後1300萬像素和OIS 光學防抖攝像頭。

黑馬說:今天三場發布會恐怕是春節前最後一場手機新品大戰,慘烈的撞期也預示著今年手機市場的殘酷。多位手機業內人士都對i黑馬表示,手機行業洗牌今年將正式拉開大幕,最後能活下來的品牌寥寥無幾。

在這個關口進入的樂視和manta,和挑戰小米相比,更需要考慮的是在洗牌中活下來。而魅族在生態領域對抗小米也是一步險棋,在小米已經達到6000萬出貨量,構造生態尚被認為操之過急,魅族的壓力可想而知。
 

本文記者余一(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著重硬件、TMT等領域的報道。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blessxiaoyi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49

麥肯錫: 這是一場不改變就陣亡的挑戰 未來銀行 變局.衝擊.新機會

2015-02-02  TWM
 
 

 

Y世代崛起、第三方支付入侵、大數據與行動支付成熟……,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銀行正面臨顛覆性的環境變化。

這是一場不改變就陣亡的挑戰;銀行,必須變型。

未來的銀行,必須主動滿足你的需求,讓你感覺無所不在,變型的過程,挑戰每一位從業人員的適應能力,變型的結果,將徹底翻轉你我習以為常的金融生活。

撰文‧楊紹華 研究員.吳沛璇、蔡曜蓮一早起來翻開報紙,斗大標題寫著﹁歐元恐將巨幅貶值﹂的消息,好巧不巧你立刻收到了來自銀行的訊息,問你是否有興趣透過雙元貨幣商品搶賺歐元貶值的獲利機會,「喔,銀行竟然知道我是個愛冒險的投資人。」你有點心動,透過銀行App查看資產配置狀況,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比率五○%,此時手機跳出了另一個視窗,顯示所有和你年齡相仿者的平均資產配置狀況,「原來其他人的高風險資產只有三○%,再想想吧!」走在街上,你準備用手機來個行動支付,買一杯拿鐵咖啡,掃描商品條碼之後,出現了你目前的信用卡刷卡金額、餘額,你突然之間猶豫了,決定把錢省下來,取消這次的購買,App立刻幫你把這筆省下來的錢直接轉入你的「旅遊基金帳戶」。

你當然知道這是一個虛擬帳戶,其實只需要透過手機設定,裝置一個App,它可以把真正的銀行帳戶分出一個「子帳戶」,當你不做咖啡消費之後,它立刻幫你把錢存進這個帳戶,看到裡面的錢變多了,心裡暗爽一番,每天少喝一杯咖啡,幾個月後,夢想中的旅行看來即將成行,這時,銀行App又來訊息了。

它先告訴你,儲存的信用卡紅利點數可以兌換到日本大阪的來回機票,然後又告訴你,銀行可以提供一筆五萬元的小額貸款作為旅遊金,而且,由於你的資產配置及消費行為已從高風險族群降至低風險,因此貸款利率也將酌予調低。

幾分鐘內,你在網路上填妥資料辦貸款。這次你不再多想,因為,貼心的銀行彷彿一路關照著你,看見你的改變、即時抓住了你的需要、為你量身打造專屬利率,於是,它也做成了你的生意。

以上的場景不是憑空想像,許多服務正在國外實際上路。事實上,數位銀行已經成為全球商業銀行的當紅顯學,業者正在絞盡腦汁試圖「讓銀行服務結合生活」,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實驗也一一出現。

例如日本的樂天銀行可讓顧客直接從臉書匯款給朋友,你甚至不必知道對方的銀行帳號;德國的Fidor銀行更誇張,把銀行臉書的「按讚數」當作存款利率指標,基本的存款利率是○.五%,臉書頁面每多兩千個讚,利率就調升○.一%,最高可達一.五%,每年年底利率則歸零重來。

全球新顯學 韓、德、中國都有﹁未來銀行﹂「想到接下來的各種可能發展,我就興奮得睡不著覺!」永豐銀行總經理江威娜樂觀地說。這位系統工程師出身的銀行總經理早已認定,在資訊通訊技術已經成熟的基礎環境之下,「銀行會像變形金剛一樣,完全換個模樣。」基礎環境是什麼?生物特徵與密碼辨識的技術比簽名蓋章更精準,解決了「簡單業務也得親赴分行」的麻煩;行動支付的應用上路,讓每個人的消費習慣變成數據資訊,銀行開始「更懂你」;儲存硬體的容量大得驚人,足以把所有的資料充分整合;大數據分析,讓業者知道你的下一步動作,或者,透過爬文分析,也能推敲你的信用風險。

於是,有人稱為Bank 4.0,有人說是數位銀行,總之,無論是國外專業機構的研究報告,或實際發生的趨勢跡象,都正鋪展著一場前所未見的「銀行變形記」,一個全新的「未來銀行」正在誕生之中,未來消費者將從數位銀行得到全然不同的服務、銀行產業及所有銀行從業人員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

二○一四年十一月,美國科技大廠思科︵Cisco︶發表物聯網關鍵調查報告,指稱行動支付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之一,就是這個世界將在一五年正式進入所謂的「Bank 4.0」時代。接下來,數位能力將成為商業銀行未來命運的決定性元素。

一個月後,英國倫敦傳來消息,在投資市場名聲響亮、被稱為「金磚之父」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意外成為ATOM Bank的強力資金後援,他所參與的Woodford股權收益基金,宣布投資這家尚未取得營業執照的小銀行。

畢竟連營業執照都沒拿到,ATOM Bank官方網站的內容說得好聽是簡約,說得難聽是陽春,但光憑一些簡單的理念說明,就足以攫取全球最精明投資大師的眼光,成為它的最大股東。「我們沒有傳統銀行的包袱,而是相信數位科技……。」這是一家不打算成立任何分行據點的數位銀行。

幾天之後,時間跨入一五年。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由騰訊持股三○%的「微眾銀行」開始試營運;一月四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造訪,見證了全中國第一筆透過手機鏡頭人臉辨識、遠距離線上開戶的小額貸款;「微眾銀行的一小步,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李克強當場這麼說,把數位銀行之於人類的意義,忽然拉高到「登陸月球」等級。

轉型若成功 銀行獲利將增加五.六%台灣也沒閒著。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早在半年多前宣示「金融三.○政策」,定調一五年為「台灣金融數位元年」,經過一籮筐的法規修訂,金管會在一月十三日一口氣宣布十二項銀行業務開放線上申辦,包括結清帳戶、約定轉帳、辦理信貸、信託開戶,未來都不必再跑銀行,申辦信用卡也能用網路搞定,而線上直接開立銀行帳戶也預計將在二月放行。

簡單的說,以往需要走進銀行才能處理的業務,未來都能隨手完成;更進一步的,銀行還將「化被動為主動」,隨時預測你的需求,提供量身打造的資訊與服務。

「銀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關係的起點,不再是銀行本身,而是消費者生活的每一個行為。」中信銀執行副總劉奕成解釋整個數位銀行商機的核心精神:「透過行動支付,讓金融服務融入生活,這是銀行業的一片新藍海。」藍海有多大?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在一四年的︽行動支付白皮書︾中預估,一五年透過行動支付的交易金額將達四三○○億美元,這個基礎將在一年之後爆出可觀的衍生商機,SWIFT估計,由行動支付聯結產生的商業行為,將在一六年為業者帶來二五○億美元的獲利貢獻。

至於思科在報告中的預估則是這樣:「前後相比,一家完全數位化的銀行,全年盈餘將有機會比轉型前增加五.六%。」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預估值不僅計算了「新增商機」,也包括了「成本降低」的部分;而成本降低的最大宗,其實也是數位銀行趨勢對傳統銀行業者的最大衝擊 ── 實體分行消失中。

「消費者的行為改變了,這幾年,歐美銀行的分行家數是以平均每年二%的速度在減少。」曾銘宗說。

根據美國聯準會資料,一四年美國總計收掉一六一八家分行,分行總數較前一年減少一.七%,而且這是連續第五年的下滑,一○年以前,分行數量只增不減。其中,分行家數排名第二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過去兩年將分行數從五六二二家大砍至五○八三家,據該行說法,「顧客不再喜歡走進分行,透過行動裝置交易的次數倒是快速增加。」一二年,美國行動銀行Moven Bank創辦人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發表新書︽BANK 3.0︾,這本書很快攻占許多國家的亞馬遜網站銷售冠軍。布雷特在書中警告銀行業者,「正在崛起的Y世代︵十九至三十四歲︶,不可能接受目前數位能力低落的金融業。舊世代也在改變,他們愈來愈習慣在網路上搞定一切,也愈來愈不能接受總是逼你配合的銀行。」﹁去銀族﹂崛起 分行要和客戶搏感情這兩股力量,被賦予了一個會讓所有銀行業者心頭一震的驚悚名稱:「去銀族」︵de-banked︶。這群人根本不想走進銀行,而且人數愈來愈多,正在迫使保守的銀行對數位化作出回應。

整體而言,「去銀族」對數位銀行趨勢的意義,是因也是果。去銀族的成長,使得分行不再受到青睞,而當銀行業者加速以數位化因應之後,分行的地位也就更加降低了。

在台灣,截至一四年底,本國及外國銀行分行總數為三五○一家,十餘年來從未減少,這三千五百家分行的命運,會不會也捲進「去銀族效應」的漩渦中,曾銘宗肯定地說,「分行一定會減少!」而銀行業者則多半認為尚待觀察。

「但無論如何,分行必須轉型。」玉山銀行個金執行長陳嘉鐘說,「功能上,分行要和顧客搏感情。」以成立超過一百年的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為例,一一年為了爭取「去銀族」的Y世代客戶,決定打造次品牌「Frank by OCBC」,專門用來和年輕人搏感情。華僑銀行選定在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學院兩處設立Frank分行,這兩間分行,長得就很不「銀行」。

不同於傳統銀行的無聊制式,一走進Frank,超過一二○種的信用卡樣式就像CD唱片似地掛滿了整片牆面,從行員的年齡、穿著到各類商品的DM設計,也都完全符合Y世代的年輕味蕾。

同樣是在新加坡,星展銀行位於商業精華區Marina Bay的星展銀行旗艦分行,則被賦予了「強打數位品牌形象」的任務。從外觀到內裝,充滿現代感的數位元素隨處可見,銀行外部是一片大型互動式多媒體牆,走進分行內,沒有傳統表單紙張,客戶使用觸控平板填寫表格,若要進行較複雜的劃撥、轉帳或申請貸款,則可透過三部快速電腦︵Quick Banking︶處理。

非金融入侵 銀行若不參戰就等著陣亡利用分行與客戶搏感情、打品牌,除了是要抓住「去銀族」的心,同時,也是銀行未來面對「非金融」業者爭食數位銀行商機的必要策略。「非傳統金融業者的快速發展,也是逼迫銀行必須改變的力量。」IBM軟體事業處總經理賈景光表示,「以前,銀行的對手就是銀行;未來,銀行的對手可能是阿里巴巴、騰訊……,各種不同產業都有機會在數位銀行的商機裡占有重要地位。」在「銀行服務融入生活」的商業模式裡,必要元素顧名思義包括了「銀行服務」與「生活」,「但國內銀行業者過去最不了解的,也就是消費者的生活。」劉奕成坦言。國際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曾在一四年對北美消費者做了一項有趣的調查,「哪些非金融機構提供數位銀行服務,你會願意買單?」問題的答案,也就是銀行業在數位戰爭的「非金融」頭號大敵,他們包括了以下這些臉孔:曾經打進星巴克的行動支付服務商Square、全球第三方支付龍頭業者PayPal、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量販業的好市多,以及完全綁定消費者日常生活的蘋果、谷歌兩大科技巨人。

這些名單,橫跨零售、電信、科技業,它們的共通點是,本身即已提供消費者日常所需的商品服務,也早已摸透客戶的消費習慣與生活模式;它們有大量與消費者打交道的經驗,這些經驗值,都是數位銀行的必要利基。

陳嘉鐘以阿里巴巴為例,「它從電子商務開始,有金流,也知道每個人的消費行為,以此作為基礎,所以支付寶很快就在行動支付市場取得主導地位。」一四年一到十月,支付寶所有的交易行為中,來自行動支付的比率已經超過半數,達到五四%。

當非金融產業以「第三方支付」或其他形態切入行動支付市場,對銀行業者將造成雙重打擊,首先,「銀行的存款功能」被替代。

中興保全旗下的立保保全,主要業務是為全台各大飯店、賣場、連鎖店收鈔運鈔,市占率約達七○%,「台灣的經濟仍在成長,但一四年我們從零售市場收回來的錢,比前年減少一七五億元,掉了五%左右。」立保董事長高昌雄解讀,「民眾似乎愈來愈習慣『儲值』,並直接用儲值卡片在連鎖店消費。」存款功能遭到侵蝕之外,非金融業者入侵的另一影響,是讓銀行失去透過行動支付掌握消費者生活習慣的機會。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倫敦主管在一三年十月間發表的︽數位銀行崛起︾文章中因此評論,對商業銀行來說,「數位銀行是一場不改變、就陣亡(do or die)的挑戰。」生存保衛戰 國內銀行業者準備仍不足SWIFT︽行動支付白皮書︾雖然為銀行業者畫出一個商機大餅,但也提醒,「對傳統的銀行業者來說,數位銀行是一個全然不同的營運模式。」「如果銀行不能主導,僅是扮演『帳戶信用管理』的角色,那麼,最多只能分到整體利潤的十分之一。」在台灣,銀行業在行動支付的戰場中,同樣也會面臨非金融業者的挑戰;華南金控、聯合信用卡中心董事長劉燈城就表示,行動支付是發展行動金融的基礎,但其中不只涉及金融,也包括了消費、商家、通訊與資訊等產業。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正式實施,其中也開放「非金融機構」經營代收代付、儲值、匯款等金融業務,劉燈城強調:「金融業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研發創新,才能藉由市場區隔提供差異化服務,確保競爭力。」二到三年內 分行行員必須轉型行銷人才「所以,先不要空想商機,業者眼前面臨的,是生存空間保衛戰!」曾銘宗說:「我心裡很急,大環境已經成熟了,趨勢逼上門來,銀行的商業模式必將受到全面衝擊;但比起國外,我們的準備顯然太慢。」關於國內銀行業者的數位苦戰,曾銘宗用數字說明:「近三年歐洲銀行對科技設備的資本支出額約占營收一九%,美國和日本大約一一%至一二%,至於台灣……,」曾銘宗搖搖頭,「大概是八%。所以我不去想商機有多大,第一步,先鼓勵業者加速建置基本的科技設備,才能打仗。」用科技打銀行產業的仗,陳嘉鐘再熟悉不過;他被稱為「網路銀行始祖」,早在九二年,那個還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陳嘉鐘就大膽架設了十台伺服器,為甫開業的玉山銀行建置了「網路銀行」系統。

在他眼中,銀行業者的科技戰備,必須包括「承受巨量數據和資訊流量」的硬體,再加上「大數據分析」的能力。「銀行不能被動等客戶上門,必須主動提供資訊。」要提供什麼資訊?得從顧客所有往來數據裡分析拆解,找出他的真實需要。

以行動支付集合資料,加上大數據分析客戶模樣,接下來,才是銀行業者打贏這場數位戰爭的決勝點:顧客體驗。

「從網頁、App到實體分行,每一個通路、每一個接觸點,都要讓客戶有順暢且貼心的感覺。」陳嘉鐘肯定地說:「顧客體驗,絕對是銀行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人才之一。」他進一步為「未來銀行需要的人才」提出定義:「顧客體驗、資訊通訊、數位行銷、大數據分析,這些都是打贏數位銀行戰的必要角色。」至於直接面對轉型衝擊的分行,陳嘉鐘則表示,無論分行的數量是否會減少,「二到三年之內,櫃枱作業人員的人力需求一定會降低。」他建議,行員必須積極轉型為具有人文素養的行銷人才。

營運模式的改變,的確可能翻轉整個產業,○三年,台灣壽險業者的新增保費收入只有二二%來自銀行通路,六年後即衝到六成以上。而今天的數位銀行趨勢,也正衝擊每一位銀行從業人員。

不,不只銀行,「整個金融業的經營環境都已面臨顛覆性的變化。」曾銘宗強調,每一位從業人員都要在趨勢底下順應調整,「業者除了提高科技投資,還要加強內部人員的數位教育和觀念調整。」某種程度,這些建議呼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在一二年寫的這篇文章:︽致金融系所畢業生︾,「金融理論、數學和統計學對你們很實用;但是,文、史、哲學的素養一樣重要……,它們能讓你不會忽略金融的首要目的和社會目標。」席勒並未提到數位銀行的趨勢,但是,用金融打造更美好的社會,卻是席勒與當前趨勢不約而同的一致方向。

「這個世界需要你們成功改造金融業,祝你們順利!」這是席勒的結語,也送給台灣為數八十萬的金融大軍。

2015年 銀行進入4.0時代1.0 時代 1998至2002年 銀行開始寄E-Mail給你,但要辦銀行業務,還得親自跑分行。

2.0 時代 2003至2008年 網路銀行出現,你能透過網路完成多數的銀行業務。

3.0 時代 2009至2014年 用手機App就能進行各種銀行業務,分行的傳統功能幾乎完全被取代。

4.0 時代 2015年之後 銀行已經融入你的生活,各種金融服務隨時跟著你,而且盡可能的為你量身打造。

趕「數位」進度

金管會一次開放12項金融業務

業務項目 交易對象

存款 結清帳戶 既有存款戶

約定轉入帳號

受理客戶傳真指示扣款(銀行不必取得扣款指示正本)授信無涉保證人之個人信貸;房貸、車貸於原抵押權擔保範圍內之增貸;客戶線上同意銀行查詢聯徵中心信用資料 既有存款戶、貸款戶、信用卡戶信用卡 申請信用卡既有存款戶、信用卡戶長期使用循環信用持卡人申請轉換分期信用卡或小額信貸 既有信用卡戶同意信用卡分期產品交易約款 既有存款戶、信用卡戶財富管理信託開戶 既有信用卡戶

認識客戶作業(KYC)

客戶風險承受度測驗

同意信託業務之推介或終止推介共同行銷 共同行銷同意書 既有信用卡戶未來銀行新樣貌:讓你生活中離不開銀行服務—— 10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數位金融好點子

樂天銀行

臉書匯款

不用下載APP,也能轉帳給朋友

支付寶

當面付

錄下我的聲音,就能到處購物

Allstate

DriveWise

行車紀錄器

安全駕駛,就能少付車險!

Medibank

FITBIT FLEX

穿戴式裝置

維持健康,就能少付壽險!

ING Direct

小犧牲帳戶

一天省一杯咖啡,半年換Iphone6

Fidor

臉書按讚

「讚」越多,存款利息就越高!

虛實結合

我的《魔獸世界》金幣也進了銀行帳戶!

Frank by OBOC

同儕比較

我可以知道跟我同齡的人的理財習慣

JP Morgan

生日快樂

領錢的時候,連提款機都對我說生日快樂!

ASB bank Face Me 24小時不間斷的面對面網路客服他們也來瓜分銀行的生意!

對美國銀行業最具威脅的10家「外行」大咖在數位銀行戰爭裡,銀行的對手不只銀行,各行各業都有機會進來搶商機,根據埃哲森(Accenture)的調查,以下這些大咖就是銀行最該擔心的「外行狠角色」。

如果這些公司為你提供銀行服務,你願意接受嗎?

Square(電子現金支付系統,目前在美、加與日本已提供服務) 50% PayPal(總部在美國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服務商) 41% T-Mobile(跨國電信公司) 31%

好市多 29%

蘋 果 29%

谷 歌 29%

亞馬遜 26%

AT&T Mobile(美國最大的固網電話服務供應商及第一大的行動電話服務供應商) 26% Sprint(一家在美國、波多黎各等地營運的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控股公司) 26%

沃爾瑪 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88

宏達電地下執行長 跟著新機皇曝光

2015-03-09  TCW

三月一日,宏達電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年度發表會。執行長周永明在台上,一口氣端出旗艦機(One M9)與手環等三項新產品。不過,外資卻不捧場,股價跟著翻黑,因為未來宏達電營運能否獲利的焦點,可能在另一人身上。

他,就是宏達電全球業務總經理暨財務長張嘉臨。在發表會時他靜靜坐在台下,但一結束就趕到舞台後方接受外媒採訪。這個場景並不令人意外,去年十月,宏達電在紐約發表運動相機,周永明負責在台上介紹產品,但事後的國外媒體曝光,幾乎都是張嘉臨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我們的執行長周永明,從一三年就開始努力推動智慧型手機以外的業務,」在二月的法說會上,張嘉臨主動替周永明更新了他的最新工作內容,這段話聽來饒富深意。

一位宏達電主管私下表示:「Peter(周永明的英文名字)現在已經不操盤主力產品了。」在宏達電內部,現在張嘉臨這名字,幾乎與「地下執行長」畫上等號。

時間回溯到去年初,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接受路透採訪時公開認錯,表示宏達電最大的錯誤,就是忽略了巨大的中階市場。當時,陪在王雪紅身邊一同受訪的,不是周永明,而是張嘉臨。

而且,銜王雪紅之命拓銷中階市場的執行者,也是張嘉臨。據研究機構IDC數據,去年宏達電中階機種(售價低於六百美元者),約占總出貨量七八%。這是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退居幕後、張嘉臨兼任全球業務總經理後,所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

沒加入宏達電前外資金童,43歲當上合夥人

在加入宏達電之前,張嘉臨是出名的外資金童。四十三歲就成為高盛合夥人,在高盛集團升遷速度是少見之快。擁有這樣漂亮的學經歷,他會願意接受王雪紅的挖角邀約,進入急須救火的宏達電,以其年齡與個性來說,恐怕不會只甘於當財務長。

走進宏達電的第一天起,張嘉臨就展現他的企圖心。

加入宏達電後成功拉高委外代工比重

他以財務長的身分飛去見歐美大客戶,過往宏達電沒人想碰的中國、東南亞市場,他也積極協助管理。一位宏達電內部人士說,張嘉臨花了兩年時間,摸清楚客戶對零件規格的偏好。「全球業務總經理」頭銜加身,內部看來只是將他的企圖心合理化。

而且,最讓外界訝異的是,張嘉臨竟然能讓宏達電破例採用聯發科晶片、並委外製造。

宏達電的成本控制能力差,是外資最詬病的一點,也是中階產品價格競爭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周永明為首的研發團隊卻始終堅持台灣製造,並採用美商高通最新、最高階的處理器。相較之下,聯發科的低價公板模式,一直不在周永明的考量名單裡。

「業務團隊負責衝銷量,想法當然不同,產品越快問世越好。」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委婉的說,當研發與業務的立場不同,最後卻是業務獲勝,足見王雪紅對張嘉臨有多麼充分授權了。

不過,擔任財務長,又同時扛下業務挑戰,張嘉臨去年交出第一張成績單,仍不夠亮眼。

外資雖然認可張嘉臨力促的委外代工策略,但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故對股價仍多持保守態度。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陳佳儀雖然預估,宏達電今年委外代工的比率將增加到五成,今年淨利將比去年跳升一倍,但她仍強調,能不能達到成本控管的目標,下半年才見真章。

中國、網購市場吃癟外資未完全埋單的關鍵點

張嘉臨積極投入的市場仍表現平平。他曾暫代南亞區總經理一職,印度二○一四年出貨量雖然較二○一三年成長一.五倍,但其實是二○一三年跌深後的迅速反彈。更別提他人脈最廣、最用心經營的中國市場,面臨小米等品牌夾擊,宏達電去年出貨量衰退三二%、比前年營運谷底時更慘。

除此之外,看好全球電子商務趨勢,張嘉臨今年力推宏達電的網購服務,不但引發台灣經銷商的反彈,目前也沒得到市場認同。

「網購與實體通路的產品要有區隔,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一位分析師說,手機業者經營網購是大勢所趨,連後進者華碩都知道選擇低價機型做網路主打,以避免直接衝擊實體通路,宏達電的網上商城卻未做客群區隔,等於跟經銷商搶飯碗,策略缺乏細膩度。

儘管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張嘉臨「地下執行長」的姿態仍絲毫不減。過去,他在高盛作風就像他的導師——前高盛亞太區副董事長宋學仁,經營客戶的向上管理手法細膩,但對業務無助的旁人,相對冷漠。

「一個領導者,要能服眾。」一位與宏達電合作密切的科技公司高層說,張嘉臨很會跟重要客戶搏感情,但對平輩與下屬,態度始終高高在上。這次西班牙發表會,王雪紅數度造訪媒體室加油打氣,但張嘉臨卻臨時缺席媒體餐會。

能夠讓宏達電止血,證明生存能力,是張嘉臨取得地下執行長地位的原因。但如何讓宏達電脫離「產品好但沒魅力」的窘境,恐怕是張嘉臨,能否一償心願,坐上執行長之位的重要考驗了。

【延伸閱讀】張嘉臨扛業績,去年表現差強人意—宏達電全球與新興市場手機銷量

● 全球(持平)˙2012年 3,100萬支˙2013年 2,200萬支˙2014年 2,100萬支 (小跌5%,終於止血!)

● 中國(敗)˙2012年 750萬支˙2013年 620萬支˙2014年 420萬支 (年減32%,比谷底期更慘!)

● 印度(勝)˙2012年 100萬支˙2013年 70萬支˙2014年 180萬支(跌深反彈,增1.5倍,高於印度整體市場0.8倍的成長幅度)

資料來源:IDC、整理:朱致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31

A股暴漲帶來新機會:股市財富效應與可選消費崛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97

A股暴漲帶來新機會:股市財富效應與可選消費崛起
作者:格隆匯 佳明

截至今天收盤,這一輪牛市里上證的累計漲幅已逾110%,更別說有些小票連翻幾番(打開300431的K線,很多人一定以為行情軟件壞掉了……)。而拿了這些賺的錢,總有一部分要用來消費吧?想到這里我翻來覆去睡不著:這可是一大筆錢吶,股民賺錢後消費信心爆棚,對消費行業影響一定不會小。正好格隆匯還沒人說過這事,那就我來琢磨琢磨。

賺了多少錢?

都說賺錢,可是到底賺了多少?這事不能拍腦袋,得拿數據說話。

下圖是去年6月底行情啟動前,A股自然人賬戶持倉情況:




由於沒有更精確的數據,只能粗略估算:持倉流通市值1萬以下的賬戶按戶均5000元計算,1-10萬的按戶均2萬,10萬以上一律按區間下限(投資超過500萬的富人賺多少錢與本文主題關系不大,故忽略不計),算下來共有2.24萬億元。

另外還有基金。2014年公募基金半年報顯示,基金業配置的股票資產共有約1.21萬億元,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機構持有人平均占比為25%和22%,那麽暫且認為個人投資者占基金業股票資產的75%左右,也就是0.9萬億元。

以上二者相加,在2014年6月底,中小散戶手里攥著價值3.14萬億的股票。

這樣估算看起來有點懸?再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一下:2014年6月底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是20萬億,證監會最後一次發布A股自然人持有流通市值數據是在2011年,當時自然人占比26.5%。考慮到自然人持有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14年2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推測。那麽自然人2014年持有的流通市值約為4萬億,去除大戶,加上基金持有的部分,與上文的3萬億在數量級上是相當的,可以認為這個估算結果是可信的。

而那時到現在主要股指都翻了1倍有余,持股到現在總盈利應該有3萬億以上。當然,肯定有提前下車的人,但由於後來進入的散戶為數眾多,實際盈利數字甚至可能更大。總而言之,可以大致認為,本輪牛市目前為散戶帶來了3萬億左右的個人財富。

賺錢之後做什麽?

賺錢總是為了花掉,除了繼續投資股票,肯定也要拿一部分出來犒勞自己。對於股市的這種“財富效應”,國內外都做過研究。美國的經驗是,股市財富每增長1美元,會使消費支出增長0.04美元左右,即4%。歐洲、日本也有類似的結論。A股起步較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相對於經濟總量都小太多,所以相關研究結論不多。但家庭財富對於消費的正面影響是公認的,而隨著A股規模擴大,股市對於中國家庭財富的影響也無疑在增大。如果用上文估算的3萬億財富增量和國外研究的4%測算,就是1200億的消費增量,對於不長的一段時間來說,這是相當可觀的數字,而且之前的估算假設也偏保守,實際情況可能更樂觀。

那麽,犒勞自己買什麽呢?買房恐怕大多數人還是買不起,再多買生活必需品也沒有必要,不如就花在平時想要又不太舍得買的東西上面。出門旅遊一趟、下館子吃幾頓好的、買幾件名牌衣服、開一瓶名酒……這些行業有一個專門的歸類,叫 “可選消費”。顧名思義,可選消費就是可以選擇是否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不是生存必需的支出——說白了就是“吃喝玩樂”。品牌服飾、家庭耐用品、旅遊、高端食品飲料、外出餐飲等都屬於可選消費。由於這些支出是非必需的,“買不買都行”,所以對財富和收入的變化很敏感。

市場機會

過去幾年各種負面因素疊加對可選消費的沖擊是明顯的:宏觀經濟逐步走弱直接影響總體消費需求;高壓反腐導致高端消費品需求斷崖式下跌;房地產市場蕭條連帶家電、家具、家居等相關行業需求減少……多重因素嚴重,導致可選消費公司股票價格長時間走弱,腰斬已是比較溫和的跌幅。

雖然消費被普遍認為是非周期性行業,但可選消費受宏觀周期影響顯著:



然而“事情正在起變化”。反腐雖然繼續,但邊際效果已不會再加強;樓市新政一出,多地開始爆發式複蘇;隨著4月底政治局會議的表態,相信宏觀經濟面很快也將在政策推動下出現改觀……股價下跌是既成事實,但下跌的理由已逐漸消退,這正是趨勢性機會出現的時點。而此時財富效應這一積極因素又不斷發酵。看看媒體采訪的股民都說了什麽:

“去年想攢錢買的幾個香奈兒包包,統統實現了,得感謝我買的那幾只股票。”
“原本打算在母親節的時候給媽媽買個掃地機,之前的預算是1500元,結果上一波股市行情賺的錢,利潤超出了想像,就直接買了一只近5000元的掃地機送媽媽,索性一次性到位,讓媽媽高興一下。”
“盈利了6萬多,先用4萬元重新裝修了小炒店,再用2萬元給兒子買了一輛高配山地自行車。”
“去年賺的利潤,是陪媽媽去了一趟韓國濟州島,自己去了一趟日本,今年賺的則是剛剛去了一趟土耳其。把錢花在‘看世界’上,特別開心。”

股民在牛市中的獲利就這樣進入了可選消費領域。事實上,去年年末以來可選消費的不少子行業已開始出現業績複蘇跡象。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既然明確了行業反轉趨勢,下一步當然是精選個股。可選消費行業範圍很廣,有機會的標的非常多。其實格隆匯會員這段時間已經陸續提到不少優秀公司,我在這里稍做梳理和補充,權當拋磚引玉:

1 匯銀家電(1280)

這只票放在最前,更多的是感嘆:永遠不要以為有某種想法你自己會比所有人都先想到。我還在梳理思維脈絡的時候,有人已經行動了:



關註點1:匯銀的主業是家電零售和批量分銷,以空調為主,是典型的可選消費;
關註點2:房地產行業回暖,對家電銷售是重大利好;
關註點3:公司12和13年出現虧損,14年剛剛扭虧,業績彈性大;
關註點4:公司正在積極發展社區O2O生活電商平臺,結合自有的實體網點,前景廣闊。

近三個交易日匯銀股價已上漲超過40%,最好的時機已經不再。不過不必懊悔,這種大的行業反轉機會,不會只有這一只標的。

2 統一企業中國(0220)
格隆匯周日發文(《統一企業(220):“關燈吃面”,這酸爽!》),精準預測了0220一季報的大幅超預期,本人著實佩服!
統一的第一主營是飲料。一瓶飲料沒有多貴,但絕對有可選特征,與個人收入和財富關系密切。雖然季報前後股價已有上漲,但相對於公司收入上升空間打開和成本下降,漲幅仍屬溫和。

3 國美電器(00493)
昨日黃光裕可能今年出獄的消息讓493拉升了不少。黃若出獄當然是利好,但拋開這一點不論,國美也仍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關註點1:家電是典型可選消費,上面已經提到不再多說;
關註點2:對手蘇寧以賣店租回方式勉強做出14年盈利,轉型電商數年未見實效。個人更看好國美穩紮穩打實體優先的戰略。美國的實體零售由於發展充分,並未被電商打垮,反而電商更多是補充。國美專註修煉內功,升級完善供應鏈管理,從而提供有競爭力的成本水平,這很可能才是實體店的正途。

4 李寧(2331)
有格隆匯會員前段時間推薦過這只股票,我很贊同,且現在看來邏輯仍然成立,不過要再加上可選消費崛起這一條。珠玉在前,我就不畫蛇添足了,詳情可見《李寧(2331.HK):戰略回歸會重現往日榮光嗎?》。就多說一句:其實運動鞋服全行業都已複蘇,但作為行業龍頭、品牌力最強的李寧,由於自身經營走過彎路,股價還在低位,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5 銀基集團(00886)
銀基是白酒經銷商,早年專做五糧液,近年開始朝多元化發展。
關註點1:白酒行業可選特征明顯,近期普遍複蘇,而且白酒經銷商業績彈性遠高於白酒制造商;
關註點2:12-13年巨額虧損嚴重打壓股價,目前價格只有最高點的15%,以往績高點計算PE僅2.62倍;
關註點3:14年中報毛利由負轉正,扭虧為盈,有初步轉好跡象;
關註點4:劉央的京西集團在13年大舉減持,但14年又開始慢慢加倉,最近一次4月又有加倉。跟著大佬走,往往都是對的。

以上只是個人拙見,可選消費標的眾多,各位可再細細甄別。總之,在老百姓手頭財富增加的新形勢下,可選消費的崛起是大概率事件。一定要轉變思維,用新的眼光看待相關行業。抓住5月寶貴的布局機會,靜待6、7月的潛在利好政策和北水南下,大事可成!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903

央企改革:新方向、新机会、新配置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758


戴康/罗雨/乔永远

导读
国企改革是下一阶段主题热点的重点方向。市场期盼的改革大潮正在形成,A股市场上国企改革主题也正在促成以央企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央企改革在6家改革试点集团、央企证券化和资源类/高端装备类央企整合重组方面值得关注。
摘要
1. 国企改革是下一阶段主题热点的重点方向。65日 深改小组召开会议发布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标志着国企改革路线分歧得到弥合,顶层设计方案的推出时点可能大幅提前。伴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加速推进,市场期盼的改革大潮正在形成,A股市场上国企改革主题也正在促成以央企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投资机会。
2. 国企改革在五大方面出现新变化:强调党管国企是强调控制力的方向体现。控制力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由绝对控股到相对控股的变化仍然可能在大部分非敏感行业发生。管人管事管资产管资本的方向不变,事权下放,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国企改革依然走市场化的路线;改革将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改革试点的带头作用放大。深改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作专项发言,强调了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我们认为,央企改革试点6大集团在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之前仍然具有唯一性,试点推进的速度加快改革力度加大;建立新型的国资管理体制成为国企改革新的重点方向。未来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将成为管理国企的市场化主体。预测未来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逐步将经营权下放,带来国企整体效率的提升。央企成立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的路径和模式可以参考山东、上海和贵州各省试点的新变化;国资国企的证券化作为央企改革基础架构的重要性提升,央企证券化将进一步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试点范围内进行的改革,试水深度加大,速度加快。混合未来将不仅是民资参股央企,同样也可以是央企参股甚至收购民企和其他国企。员工持股也将是实现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方式。
3. 央企改革将是下一阶段主题热点的重点配置方向,存在三大投资机会:①央企改革试点,特别是国资管理体制和混改的试点(中粮/国投/中建材/国药/新兴际华和中节能六大集团),我们推荐:国投新集、中国巨石、启源装备、国药股份、北新建材、国药一致,另外中粮屯河也将主要受益;②央企国资证券化,重点在传统上证券化程度不高的行业,大集团小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实现证券化进程加快,推荐:国电电力、风神股份、一拖股份、葛洲坝;③以行业性的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为核心,央企会进行大规模整合、重组和合并,资源类和高端装备是重点方向,推荐:中国重工、中煤能源、国电南瑞
正文

1.国企改革是下一阶段主题热点的重点方向65日 深改小组召开会议发布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标志着国企改革路线分歧得到弥合,顶层设计方案的推出时点可能大幅提前。伴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加速推进,市场期盼的改革大潮正在形成,A股市场上国企改革主题也正在促成以央企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投资机会。
2.国企改革在五大方面出现新变化
2.1.强调党管国企是强调控制力的方向体现党管国企是强调国企控制力的体现。控制力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由100%控股到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甚至参股的变化仍然将在大部分非敏感行业发生。我们预测管人管事管资产管资本的方向不变,事权下放,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国企改革依然走市场化的路线。

2.2.改革将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改革试点的带头作用放大深改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作专项发言,强调了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我们认为,央企改革试点6大集团在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之前仍然具有唯一性,试点推进的速度加快改革力度加大。

2.3.建立新型的国资管理体制成为国企改革新的重点方向未来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将成为管理国企的市场化主体。预测未来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逐步将经营权下放,带来国企整体效率的提升。央企成立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的路径和模式可以参考山东、上海和贵州各省试点的新变化。
2.3.1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将成为管理国企的市场化主体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工作报告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表述,由2014年的“推进”升格为2015年的“加快”。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作为国企改革主要内容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3.2央企成立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的路径和模式可以参考山东、上海和贵州各省试点的新变化
建立新型的国资管理体制是国企改革新的重点方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成立将成为管理央企的市场化主体。这些国资投资和运营公司将如何建立?我们认为在路径和模式上,可以参考山东、上海和贵州等地改革试点的新变化。

2.3.3央企整合随改革加速,高端装备类和资源类央企集团首先受益
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决定了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没有央企的大重组、大整合,“中国制造2025”不可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不仅让高铁成功走出了国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的实力,使更多的行业成为受益者。央企“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从国家层面和央企的发展及使命考虑,产业集中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同行业的大型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存在恶性竞争或者严重产能过剩的外向型行业,央企出现重组整合的可能较大,高端装备类和资源类央企集团首先受益。112家 央企中,高端装备类板块包括:机械装备(中国西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造船(中船重工集团等)、电信设备等领域;资源类板块包括:建筑施工(中国交建 集团、能建集团等)、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科工集团、五矿集团等)、航运(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等)、石油石化(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等)、煤 炭化工板块(中煤能源集团、中化集团等)、农业板块(中粮集团、中农发集团等)等领域。

2.4.国资国企的证券化作为央企改革基础架构的重要性提升央企改革资产证券化将进一步加速。上市央企中,金融服务业等垄断性行业的证券化率较高,其他领域的资产证券化相对有限。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资国企的证券化作为央企改革基础架构的重要性提升,更多央企选择合并、集团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之后,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2.5.混合所有制改革试水深度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试点范围内进行的改革,试水深度加大,速度加快。混合未来将不仅是民资参股央企,同样也可以是央企参股甚至收购民企和其他国企。员工持股也将是实现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方式。


我 国国有资产集中分布在工业、交运、金融、地产等重资产行业。其中工业国有资产集中分布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煤炭、机械等上游和中游行业。上中游重资产 行业往往投资周期长、且需要的资金量大,所以主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我国民间资本缺乏历史积累,难以直接进入形成有影响力的参与者。通过参与混改进入这 些行业,民间资本可以通过持股的形式分享上中游的产业利润;上中游原有的国企也能够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进行扩张,避免过度借贷形成过高的杠杆。通过推进混 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将优质资源导向下游行业,带来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缓解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
3.央企改革将是下一阶段主题热点的重点配置方向,存在三大投资机会①央企改革试点,特别是国资管理体制和混改的试点(中粮/国投/中建材/国药/新兴际华和中节能六大集团),我们推荐:国投新集、中国巨石、启源装备、国药股份、北新建材、国药一致,另外中粮屯河也将主要受益;②央企国资证券化,重点在传统上证券化程度不高的行业,大集团小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实现证券化进程加快,推荐:国电电力、风神股份、一拖股份、葛洲坝;③以行业性的国资运营和投资公司为核心,央企会进行大规模整合、重组和合并,资源类和高端装备是重点方向,推荐:中国重工、中煤能源、国电南瑞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15

地产商们的新机会:打造众创空间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3/150970.shtml


过去,只要提起房地产商,大多数苦逼的创业者都是满满地羡慕、嫉妒、恨。但是随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饱和,地产大鳄们日子就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眼瞅着互联网公司一个个崛起,地产大鳄们多少开始有些紧张与不安。就连万达地产的王健林 也对外表示,未来万达不是一个地产公司,而要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的兴起,让地产商们又看到了新的机会,他们纷纷打造孵化器平台,一个又一 个地产商们打造的孵化器就这样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他们开始脱掉过去高大上的外衣,并与屌丝创业者们紧密地走在了一起,他们深知:孵化器的发展壮大离不开 屌丝创业者的加入、成长。一场由高大上地产商和屌丝创业者围绕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掀起的创客运动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掀起了。过去大北京经济圈、长 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如今正在逐步形成中国三大互联网硅谷地带。


一、大北京硅谷地带


以前只要提到中国的硅谷,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中关村,不过今时并非昔日,北京的互联网圈子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关村,而是扩散到了整个大北京经济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互联网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自然是地产商选择建设创业孵化器的首选之地。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的话,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肯定要大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如今国家层面所推行的互联网+经济运动,北京更是要首当其冲带头行动。对于地产商来说,在大北京硅谷地带搞创业孵化基地定然也能得到很多相关政策上的扶持与指导。


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北京的住宅地产如今已经被开发饱和,即便是周边 的廊坊、固安、燕郊等地方都已经住满了早上赶往北京上班的人口;北京的商业地产也基本开发殆尽,商业写字楼遍地都是,同时商业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电商 的冲击;北京作为首都,发展旅游地产就更不太适合了。如今互联网+时代来了,无机可寻的地产商又看到了孵化地产这个大好机会。


从互联网创业环境的角度来看,北京目前是国内聚集互联网公司最多的一个城市,互联 网氛围非常浓厚,城市人口基数和密度都非常大,交通四通八达,创业团队也是多如牛毛,再加上北京市区房屋租金贵,地产商在大北京硅谷地带(北京周边)创办 的孵化基地也就更容易吸引到众多的创业团队加入进来。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聚集了北大、清华、北航等众多一流大学,互联网科技人才在全国也遥遥领先。对于一个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发展来说,科技人才至关重要。人才兴盛,创业团队才能发展壮大,地产商创办孵化基地也就更容易起来。


从投资环境的角度来看,北京也是国内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最集中的城市。甚至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你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创意,就能在创业大街轻松找到融资。在大北京硅谷地带打造孵化基地,地产商也更容易拉到投资人到孵化基地来帮助创业者们融资。


当然,如果从创业成本的角度来看,北京自然是国内最高的城市。对于地产商打造孵化基地来说,拿地成本高,同时对于创业者来说,租金成本、互联网技术人力成本等也相当高。


从生活置业的角度来看,创业者在北京买房娶媳妇的成本也比其他城市要高出很多。房价一直在国内所有城市当中遥遥领先,而且是居高不下。对于很多外地户口的创业者来说,即便有钱了,买房买车还要受到各种限制,空气质量、交通等都不太如人意,生活着实过得不容易。


二、长三角硅谷地带


长三角的硅谷地带主要还是以上海为中心,这里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不乏众多资金实力雄厚的地产商。互联网+时代的盛行,地产商选择在上海打造孵化基地有何优势?


优势一:上海作为国内的经济中心,周边的苏州、杭州、无锡、南京等城市都是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们与上海共同撑起着长三角的经济。所以从经济的发展程度上来看,长三角硅谷地带对于很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地产商们打造孵化基地,更容易得到周边企业以及各界的经济支持。


优势二:不管是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还是过去的传统商业时代,长三角都是国内中小企 业创业活力最高的地区,这种持续高涨的创业活力是支撑地产商打造孵化基地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在江浙一带,大量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互联网的转型,他们的加入 定然会让长三角硅谷地带的互联网创业活力大幅提升。


优势三:相比大北京硅谷地带而言,长三角硅谷地带除了上海这一个城市比较发达之外,其他诸如杭州、苏州等地都比较适合创业,创业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交通便利,居住环境相对来说也比较好。


那么,相比大北京硅谷地带、珠三角硅谷地带而言,长三角硅谷地带存在哪些不足呢?


不足一:创新能力。目前上海在互联网创新上面要落后于北京、深圳,上海还沉浸在过去那种暂时舒适的商业环境当中。


不足二:融资环境。从融资环境来看,目前上海也是要落后于北京和深圳,对于创业者们来说,前期启动资金以及中后期的发展资金都至关重要,在一个好的融资环境里创业要更跑得更快。


三、珠三角硅谷地带


珠三角硅谷地带主要以深圳为中心,这里涌现了腾讯、华为等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是国内仅次于北京的互联网创业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地产商们非常热衷打造孵化基地的城市。


首先,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窗口,这里的大部分人群都是外地人口。在这 里,创业者们会感受到更加自由、平等,不管是从创新能力上来说,还是从创业活力上来说,深圳都是在全国数一数二。这对于地产商们打造孵化基地来说非常重 要,只有创业有创新精神,拥有活力了,孵化基地才能真正盘活。


其次,相比北京和上海而言,深圳的创业成本也是最低的,不管是对于地产开发商创办孵化基地,还是对于创业者购房,深圳在这方面的成本也是要低于北京、上海的。当然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来说,深圳的创业成本也并不低。


其三,在融资环境上面,目前深圳也仅仅落后于北京,排在上海的前面。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是从深圳拿到融资的。同时,深圳紧邻香港,这里聚集了很多香港资本以及外籍资本。


但是地产商要在深圳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困难一:地产商能够围绕北京在河北、天津等地打造孵化平台,在上海也能够早江浙一带围绕上海打造孵化基地,而在珠三角,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城市实际上两个孤立的点,周边其他城市互联网基因还非常缺失。


困难二:深圳虽然具有很多科技型企业,也拥有一定的科技人才。但是深圳的大学却非常少,这一点相比北京、上海而言还是要差很远,所以在人才资源储备上,深圳还是要落后于北京、上海。


总体看来,刘旷认为地产商不管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深圳打造互联网众创空间,它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屌丝创业者的支持,过去高大上的地产大鳄们如今都必须放下高冷的姿态来与创业者一起携手并进。只有帮助屌丝创业者成长壮大了,地产大鳄们的众创空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789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 消費升級催生電商新機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9/151890.shtml

2015年,移動互聯網發展勢如破竹,但是業內創客與資本並不能實現有效對接,估值泡沫居高不下,風口浪潮未退就已裸泳窘態畢現。乘風而起的各類企業評選,也只是雕飾繁華表面,並不能解決企業求資若渴的根本問題。今天下午,在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資大會上,就當前互聯網金融的新業態以及消費升級催生電商新機遇進行了探討,思潮碰撞,撬動著移動互聯網的布局與發展。

在談到時下最熱門的互聯網金融,清流資本副總裁劉博就“互聯網金融的新業態”作出分享。劉博在對比分析了互聯網和金融的特點後表示:互聯網+金融”將成為產業升級的推手。她認為,互聯網更加趨向於以用戶出發、重體驗、信息化透明、重效率、輕資產標準化以及市場化的特點;金融發展以金融機構出發,發展中會出現信息不對稱、規模受限,政策性影響等,二者的結合將優劣勢互補,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劉博表示:想象力重要但也未必是金融之手完成金融的變革。

清流資本投資經理石臻銳在大會上做了消費升級催生電商新機遇的主題演講,就當前電商巨頭林立,如何尋找潛在機會分享了他的看法。石臻銳表示從用戶需求到供應鏈端到商業模式的思考邏輯,未來的潛在機會存在於懶人經濟、品質消費、圍繞不同的人群提供特定的專業服務。

石臻銳以海淘為代表,闡述了消費升級所催生電商新機遇,消費者對品質品牌追求提升創造出巨大的市場潛在機會。石臻銳說:未來將不存在垂直品類電商,而是垂直人群電商。淘寶完成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過程中垂直人群的特定需求被忽略,消費需求的升級將從前期用戶獲取和線上運營,轉化到對長期供應鏈的推動和改造。

在互聯網紅利的不斷完善之下,用戶的消費需求也在隨之升級。與此同時,傳統的消費路徑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大量需求亟待釋放。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一個比較核心的變化是由過去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方式轉變。投資驅動型的經濟,帶來了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嚴重破壞等很多問題,消費驅動的經濟增長,才是平穩、可持續和有質量的增長。

消費經濟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一直被各國政府視為重中之重,但是拉動消費又往往難上加難。

在談到實現消費升級時,李克強總理提了三個關鍵詞:讓群眾“能”消費、讓群眾“敢”消費和讓群眾“願”消費。電商就是這樣一個比較理想的能夠推動消費升級的領域,但是並非所有電商都能讓群眾“願”消費,一個更加健康的電商行業才能更好地實現推動消費升級的重任。

電商改變著用戶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電商受到用戶的青睞,是因為業態的先進,當互聯網遇上電商,縮短了中間的流通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從而可以為用戶帶來更低的價格。此外,網絡購物的便利性以及信息對稱透明等特點也讓用戶不僅享受到了低價,而且獲得了便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35

酒仙網獲批掛牌新三板 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814.html

酒仙網獲批掛牌新三板 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10-15 22:13:00

除了經營業績和行業環境壓力之外,掛牌新三板後擺在酒仙網面前的挑戰是:如何體現酒類垂直電商應有的優勢?“在酒仙網上能買到的產品,在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平臺上幾乎都可以買到;而在後者能買到的茅臺、五糧液等大酒廠的產品,在酒仙網上則很難找到。”

10月15日,酒仙網收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來的文件,公司關於股票在新三板掛牌的申請獲得同意。至此,酒仙網也成為繼金易久大、壹玖壹玖、柏星龍之後,第四家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的酒類企業。

2015年7月31日,酒仙網遞交了掛牌申請,經過兩個月的時間,上述獲批文件於9月30日正式簽署,公司也是剛剛收到。“正式獲得批準,我們踏上了新征程。”酒仙網團隊在接到文件後紛紛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這樣的感慨。公司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掛牌新三板後,公司會進一步加強B2C、B2B和O2O等原有五大板塊業務的拓展。

盛初咨詢項目總監侯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首先還是要肯定酒仙網如今取得的成績,公司董事長郝鴻峰本人最早在北京電話賣酒,本人也非常具有商業意識,歷經這幾年酒類電商潮流,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他稱,通過掛牌新三板,酒仙網在資金、品牌影響力方面會有很大改善和提升。

至於酒仙網為何最終選擇掛牌新三板,而不是此前籌劃的納斯達克或者港交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酒業人士稱,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目前公司業績還很難達到納斯達克上市條件,另一方面,經過七輪融資後,面臨酒業形勢瞬息萬變,投資方也可能有點迫不及待。

根據酒仙網公開轉讓說明書,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3月,公司營收分別為8.65億元、15.78億元和5.4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9億元、-2.87億元和-5329.76萬元。

2014年營收同比增長82.5%,但經營業績很難做出長期預測,且可能存在較大波動。“如未來電商行業及公司內外部環境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則公司營收可能無法保持持續高速增長。”酒仙網方面稱。

值得關註的是,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3月,酒仙網期間的三項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為4.17億元、6.77億元和1.7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8.23%、42.93%和31.43%。

2014年,酒仙網銷售費用較2013年增長2.23億元,同比增長68.39%。“主要原因第一是因業務發展需要,公司增加人力資源投入和市場推廣費用;第二是隨著業務快速增長,在運費、第三方平臺使用費、包裝費和租賃費上增長較快。”酒仙網方面在說明書中稱。

上述酒業人士稱,除了經營業績和行業環境壓力之外,掛牌新三板後擺在酒仙網面前的挑戰是:如何體現酒類垂直電商應有的優勢?“在酒仙網上能買到的產品,在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平臺上幾乎都可以買到;而在後者能買到的茅臺、五糧液等大酒廠的產品,在酒仙網上則很難找到。”

事實上,酒類垂直電商就是靠具有殺傷力的價格起家,也是因為這一點,在隨後的發展中,與主流酒廠的合作一直存在瓶頸。如何在日後找到一條具有特色的發展之路和商業模式,是考驗酒仙網及其他酒類垂直電商的課題。

2015年2月,通葡股份(600365.SH)對外發布公告稱,擬以6669萬元對價增資並收購酒水電商平臺九潤源51%的股權。4月14日,另一酒類垂直電商中酒網選擇借殼上市,向青青稞酒(002646.SZ)出讓控股權。5月20日,中國領先的陳年白酒運營商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戰略合並也買酒,成為後者控股股東。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30

債權計劃註冊破萬億 保險資管尋資產配置新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9805.html

債權計劃註冊破萬億 保險資管尋資產配置新機

一財網 楊芮 2015-10-20 21:47:00

在傳統資產配置的組合中如何尋找新的機會則成為目前保險資管機構普遍關心的話題,而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和另類投資的崛起則成為當前保險資金配置的兩大特點。

近階段,資產荒概念也在影響著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保險資金正遍尋資產配置的新機會。

“對比融資端,顯然是投資端的好項目更難找。”一位保險資管人士此前在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交流時如是總結。在傳統資產配置的組合中如何尋找新的機會則成為目前保險資管機構普遍關心的話題,而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和另類投資的崛起則成為當前保險資金配置的兩大特點。

10月17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在第二屆北京保險國際論壇上表示:“從資產配置的結構來看,保險資金的配置已形成一個分散化、多元化和國際化配置的格局。8月底,銀行存款、債券分別占25%、35%,股票和基金合計占13%,另類投資占22%。”

據曹德雲進一步分析:“近年來,保險資金在存款和債券類資產上的配置比例明顯降低,主要讓位於另類投資。對於市場比較關註的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情況,目前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規模大致在230億美元,占總資產的1.5%左右。”

債權投資計劃累計註冊金額破萬億

曹德雲分析稱:“從管理模式來看,保險資金采取了賬戶管理和產品管理並行的模式,而這也是近幾年來第三方業務發展和市場化改革的結果。從2006年到2015年9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註冊發行的規模大致在1.43萬億元,占總資產的14%。”

來自保險資產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至9月,共註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94項,合計註冊規模1648.01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35項,註冊規模673.93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51項,註冊規模719.08億元;股權投資計劃4項,註冊規模65億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4項,註冊規模190億元。

值得關註的是,截至2015年8月31日,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累計發起設立419項債權投資計劃,累計註冊金額10099.6億元。另外,累計2013年當年註冊債權投資計劃90個,註冊規模達到2877.6億元,相當於前七年的註冊規模之和。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債權投資註冊制專業化水平和市場化程度,保險資產管理協會10月20日還發布了《債權投資計劃註冊專家管理辦法(試行)》及首批註冊專家名單。

實際上,債權投資計劃的大幅增長與險企資產負債匹配緊密相關,安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實體經濟為險資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機會。現階段,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以及民間投資萎靡,財政收入的放緩則直接降低了預算內資金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越發依賴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有望緩解險企資產負債不匹配的風險。

保險資管尋新機

近階段,資產荒亦對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產生影響。據一位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首次出現了M2和社會融資增速差的逆轉,資產增速相比負債增幅放緩的更快。而銀行理財、保險另類債權投資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私募金融產品和信用債之間的利差大幅縮窄,保險、銀行等機構的收益率要求調整要遠緩於基準利率調整。”

在此背景下,下一步保險資金將向何方向發展?多位保險資管人士表示,另類投資中的機會更多。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負責人表示:“在各種情況交織的背景下,資產管理到底是什麽管理方向?指明方向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但是,舉一個例子,要去尋找那些永遠不會消失的行業,比如養老,保險機構在提供資產管理和服務的時候應該深度的去進行挖掘。另外,就是在提供資產管理產品的時候進行創新。”

在另類投資方面,曹德雲則主張堅持“一橫一縱+衣食住行新”的方式。所謂“一橫”,指的是產品鏈,即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既有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也有專註於基礎設施、不動產或股權投資的專業資產管理公司,還有專門從事財富管理、私募股權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創新型資產管理機構。不同規模、形式、特征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可以為各類客戶提供各種類型的產品。這些產品通過發起設立、註冊登記、交易流動等環節逐漸形成新的市場,可以為中長期資金提供定價基準。

“一縱”指的是產業鏈,即保險資金投資可以向上遊金融端延伸,向中下遊相關產業延伸,如醫療產業、健康產業、養老產業、汽修產業等。“一橫一縱”的配置格局形成一個“十”字後,具體領域就是衣食住行。單獨加出來的“新”,即為互聯網、大數據和新業態、新產業。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83

車市低迷的新機遇:汽車金融和保險迎快速發展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261.html

車市低迷的新機遇:汽車金融和保險迎快速發展期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0-27 21:52:00

中國汽車市場的低增長已經確確實實成為常態。但與此同時,整個汽車產業卻掀起了轉型升級、創新求變的熱潮。

整體車市的低迷給整車廠和經銷商帶來壓力,卻為汽車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由平安銀行、建元資本以及汽車商業評論聯合組辦的“2015安亭國際汽車金融論壇”上表示,今年的九、十月並沒有出現往常金九銀十的熱銷場面,中國汽車市場的低增長已經確確實實成為常態。但與此同時,整個汽車產業卻掀起了轉型升級、創新求變的熱潮。“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為汽車的高端制造指明了方向。

加快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整合重組和結構調整,從而形成從制造到創造的升級、從生產基地向產業基地的升級、從資產經營向資本經營的升級、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的升級,從經營國內市場到經營全球市場的升級,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而從消費的層面上看,圍繞著汽車的消費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汽車共享和分時租賃等新型的商業模式也在逐漸成為消費主流。王俠認為,上述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新的消費趨勢的崛起,讓汽車金融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

一方面,產能過剩和激烈競爭會導致傳統企業之間的兼並重組密集上演,而來自互聯網陣營的新進入者和傳統企業之間的融合也在全方位展開。在資產整合的過程中,汽車金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其二,一線城市的市場飽和與限制措施迫使汽車消費主戰場向中小城市、欠發達地區和農村轉移,社會環境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使得汽車消費向年輕化轉移,而汽車消費金融和汽車融資租賃可以有效降低用車門檻,促進汽車市場的平穩過度。

其三,二手車市場的不斷成熟帶動二手車金融的不斷發展。在這一領域,包括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等都紛紛進入這一領域。

其四,網上購車、上門服務、汽車租賃、汽車分享等互聯網概念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汽車後市場的商業模式和生態體系,在新舊體系的融合和競爭淘汰過程中,金融資本將起到意想不到的助推作用。

以汽車租賃為例,來自羅蘭貝格的報告顯示,2009年國內乘用車租賃市場的營業收入僅為130億元,而到2014年則達到42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6%,據其預測,到2019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單是經營性租賃市場,2014年的車輛保有量就已經達到42萬輛,這其中,除了神州和一嗨這兩大龍頭企業外,其余各方資本也在紛紛進入,比如P2P租車業務,以及專門針對企業用戶以及公車改革後政府用車市場的公務租車公司等。就在近期,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專註於經營性車輛租賃的全資子公司法巴安諾就宣布和上海巴士汽車租賃成立合資公司—安諾久通,專門致力於中小企業及大型跨國公司,為其提供定制化的車輛長期租賃方案,以優化用戶企業員工的出行。而包括滴滴在內的互聯網公司也紛紛發力這一領域,加速對用車市場的搶占。毫無疑問,在上述過程中,金融服務的加入能讓租賃公司或者出行服務商的經營模式更加的靈活多樣。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如此,與傳統汽車行業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從一開始就伴隨著汽車金融產品的介入和推動。相對於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前仍面臨著成本高企和產品不成熟的現實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商業模式的的創新十分重要。在此之前,特斯拉為推廣旗下新能源汽車,就曾利用金融工具,選擇了保值回購的方式。而國內不少企業在推廣新能源大巴的過程中,也選擇利用金融手段、采取融資租賃的模式來進行操作。此外,在羅蘭貝格看來,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利用融資租賃都可以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該增加對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的財稅政策支持,以發揮金融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性。

在此之外,“一帶一路”在給國內汽車產業提供走出去的機遇的過程中,也為汽車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如何為企業在海外鋪路搭橋,將成為汽車金融國際化的新課題。

基於對上述趨勢的判斷,羅蘭貝格預計,汽車金融和保險將成為未來整個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利潤點和收入來源,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元。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