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暴漲帶來新機會:股市財富效應與可選消費崛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97

A股暴漲帶來新機會:股市財富效應與可選消費崛起
作者:格隆匯 佳明

截至今天收盤,這一輪牛市里上證的累計漲幅已逾110%,更別說有些小票連翻幾番(打開300431的K線,很多人一定以為行情軟件壞掉了……)。而拿了這些賺的錢,總有一部分要用來消費吧?想到這里我翻來覆去睡不著:這可是一大筆錢吶,股民賺錢後消費信心爆棚,對消費行業影響一定不會小。正好格隆匯還沒人說過這事,那就我來琢磨琢磨。

賺了多少錢?

都說賺錢,可是到底賺了多少?這事不能拍腦袋,得拿數據說話。

下圖是去年6月底行情啟動前,A股自然人賬戶持倉情況:




由於沒有更精確的數據,只能粗略估算:持倉流通市值1萬以下的賬戶按戶均5000元計算,1-10萬的按戶均2萬,10萬以上一律按區間下限(投資超過500萬的富人賺多少錢與本文主題關系不大,故忽略不計),算下來共有2.24萬億元。

另外還有基金。2014年公募基金半年報顯示,基金業配置的股票資產共有約1.21萬億元,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機構持有人平均占比為25%和22%,那麽暫且認為個人投資者占基金業股票資產的75%左右,也就是0.9萬億元。

以上二者相加,在2014年6月底,中小散戶手里攥著價值3.14萬億的股票。

這樣估算看起來有點懸?再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一下:2014年6月底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是20萬億,證監會最後一次發布A股自然人持有流通市值數據是在2011年,當時自然人占比26.5%。考慮到自然人持有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14年2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推測。那麽自然人2014年持有的流通市值約為4萬億,去除大戶,加上基金持有的部分,與上文的3萬億在數量級上是相當的,可以認為這個估算結果是可信的。

而那時到現在主要股指都翻了1倍有余,持股到現在總盈利應該有3萬億以上。當然,肯定有提前下車的人,但由於後來進入的散戶為數眾多,實際盈利數字甚至可能更大。總而言之,可以大致認為,本輪牛市目前為散戶帶來了3萬億左右的個人財富。

賺錢之後做什麽?

賺錢總是為了花掉,除了繼續投資股票,肯定也要拿一部分出來犒勞自己。對於股市的這種“財富效應”,國內外都做過研究。美國的經驗是,股市財富每增長1美元,會使消費支出增長0.04美元左右,即4%。歐洲、日本也有類似的結論。A股起步較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相對於經濟總量都小太多,所以相關研究結論不多。但家庭財富對於消費的正面影響是公認的,而隨著A股規模擴大,股市對於中國家庭財富的影響也無疑在增大。如果用上文估算的3萬億財富增量和國外研究的4%測算,就是1200億的消費增量,對於不長的一段時間來說,這是相當可觀的數字,而且之前的估算假設也偏保守,實際情況可能更樂觀。

那麽,犒勞自己買什麽呢?買房恐怕大多數人還是買不起,再多買生活必需品也沒有必要,不如就花在平時想要又不太舍得買的東西上面。出門旅遊一趟、下館子吃幾頓好的、買幾件名牌衣服、開一瓶名酒……這些行業有一個專門的歸類,叫 “可選消費”。顧名思義,可選消費就是可以選擇是否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不是生存必需的支出——說白了就是“吃喝玩樂”。品牌服飾、家庭耐用品、旅遊、高端食品飲料、外出餐飲等都屬於可選消費。由於這些支出是非必需的,“買不買都行”,所以對財富和收入的變化很敏感。

市場機會

過去幾年各種負面因素疊加對可選消費的沖擊是明顯的:宏觀經濟逐步走弱直接影響總體消費需求;高壓反腐導致高端消費品需求斷崖式下跌;房地產市場蕭條連帶家電、家具、家居等相關行業需求減少……多重因素嚴重,導致可選消費公司股票價格長時間走弱,腰斬已是比較溫和的跌幅。

雖然消費被普遍認為是非周期性行業,但可選消費受宏觀周期影響顯著:



然而“事情正在起變化”。反腐雖然繼續,但邊際效果已不會再加強;樓市新政一出,多地開始爆發式複蘇;隨著4月底政治局會議的表態,相信宏觀經濟面很快也將在政策推動下出現改觀……股價下跌是既成事實,但下跌的理由已逐漸消退,這正是趨勢性機會出現的時點。而此時財富效應這一積極因素又不斷發酵。看看媒體采訪的股民都說了什麽:

“去年想攢錢買的幾個香奈兒包包,統統實現了,得感謝我買的那幾只股票。”
“原本打算在母親節的時候給媽媽買個掃地機,之前的預算是1500元,結果上一波股市行情賺的錢,利潤超出了想像,就直接買了一只近5000元的掃地機送媽媽,索性一次性到位,讓媽媽高興一下。”
“盈利了6萬多,先用4萬元重新裝修了小炒店,再用2萬元給兒子買了一輛高配山地自行車。”
“去年賺的利潤,是陪媽媽去了一趟韓國濟州島,自己去了一趟日本,今年賺的則是剛剛去了一趟土耳其。把錢花在‘看世界’上,特別開心。”

股民在牛市中的獲利就這樣進入了可選消費領域。事實上,去年年末以來可選消費的不少子行業已開始出現業績複蘇跡象。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既然明確了行業反轉趨勢,下一步當然是精選個股。可選消費行業範圍很廣,有機會的標的非常多。其實格隆匯會員這段時間已經陸續提到不少優秀公司,我在這里稍做梳理和補充,權當拋磚引玉:

1 匯銀家電(1280)

這只票放在最前,更多的是感嘆:永遠不要以為有某種想法你自己會比所有人都先想到。我還在梳理思維脈絡的時候,有人已經行動了:



關註點1:匯銀的主業是家電零售和批量分銷,以空調為主,是典型的可選消費;
關註點2:房地產行業回暖,對家電銷售是重大利好;
關註點3:公司12和13年出現虧損,14年剛剛扭虧,業績彈性大;
關註點4:公司正在積極發展社區O2O生活電商平臺,結合自有的實體網點,前景廣闊。

近三個交易日匯銀股價已上漲超過40%,最好的時機已經不再。不過不必懊悔,這種大的行業反轉機會,不會只有這一只標的。

2 統一企業中國(0220)
格隆匯周日發文(《統一企業(220):“關燈吃面”,這酸爽!》),精準預測了0220一季報的大幅超預期,本人著實佩服!
統一的第一主營是飲料。一瓶飲料沒有多貴,但絕對有可選特征,與個人收入和財富關系密切。雖然季報前後股價已有上漲,但相對於公司收入上升空間打開和成本下降,漲幅仍屬溫和。

3 國美電器(00493)
昨日黃光裕可能今年出獄的消息讓493拉升了不少。黃若出獄當然是利好,但拋開這一點不論,國美也仍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關註點1:家電是典型可選消費,上面已經提到不再多說;
關註點2:對手蘇寧以賣店租回方式勉強做出14年盈利,轉型電商數年未見實效。個人更看好國美穩紮穩打實體優先的戰略。美國的實體零售由於發展充分,並未被電商打垮,反而電商更多是補充。國美專註修煉內功,升級完善供應鏈管理,從而提供有競爭力的成本水平,這很可能才是實體店的正途。

4 李寧(2331)
有格隆匯會員前段時間推薦過這只股票,我很贊同,且現在看來邏輯仍然成立,不過要再加上可選消費崛起這一條。珠玉在前,我就不畫蛇添足了,詳情可見《李寧(2331.HK):戰略回歸會重現往日榮光嗎?》。就多說一句:其實運動鞋服全行業都已複蘇,但作為行業龍頭、品牌力最強的李寧,由於自身經營走過彎路,股價還在低位,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5 銀基集團(00886)
銀基是白酒經銷商,早年專做五糧液,近年開始朝多元化發展。
關註點1:白酒行業可選特征明顯,近期普遍複蘇,而且白酒經銷商業績彈性遠高於白酒制造商;
關註點2:12-13年巨額虧損嚴重打壓股價,目前價格只有最高點的15%,以往績高點計算PE僅2.62倍;
關註點3:14年中報毛利由負轉正,扭虧為盈,有初步轉好跡象;
關註點4:劉央的京西集團在13年大舉減持,但14年又開始慢慢加倉,最近一次4月又有加倉。跟著大佬走,往往都是對的。

以上只是個人拙見,可選消費標的眾多,各位可再細細甄別。總之,在老百姓手頭財富增加的新形勢下,可選消費的崛起是大概率事件。一定要轉變思維,用新的眼光看待相關行業。抓住5月寶貴的布局機會,靜待6、7月的潛在利好政策和北水南下,大事可成!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9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