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8 新奧燃氣因賄賂事件出現清倉式暴跌前後, 美林、匯豐和野村都分別對新奧燃氣發表了最新的盈利預測報告:
美林於5月25日發表報告預期, 新奧燃氣的2010及11年的預期每股盈利分別是1.08及1.26元人民幣, 以現價15港元計算, 新奧燃氣的2010年及11年預期P/E分別是約12.2倍及約10.4倍。
匯豐於6 月2日發表報告預期, 新奧燃氣的2010及11年的預期每股盈利分別是0.97及1.18元人民幣, 以現價15港元計算, 新奧燃氣的2010年及11年預期P/E分別是約13.5倍及約11.2倍。
野村則於6月3日發表報告預期, 新奧燃氣的2010及11年的預期每股盈利分別是1.1及1.29元人民幣, 以現價15港元計算, 新奧燃氣的2010年及11年預期P/E分別是約12倍及約10.2倍。
以新奧燃氣的經營模式和國內 燃氣行業特性, 盈利預測清晰度是相對不少行業較高。
綜合三間大行的盈 利預測報告所得, 以現價15港元計算, 新奧燃氣的2010年及11年預期P/E分別是約12.0-13.5倍及約10.2-11.2倍, 數據是比其他燃氣股預期P/E低約40%-50%左右。
假設市場預期的盈利數據準確, 一旦新奧燃氣的預期P/E估值能夠回復過往20倍左右的平均水平, 那麼2688合理股價便將會是至少$20元以上。
不過, 市場一些觀點認為, 假若新奧燃氣真的涉及賄賂問題, 例如《明報》昨天引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指, 新奧母公司新奧集團亦捲入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行賄案, 而新奧前董事楊宇需在審訊過程作供等。最終結果可能是會對新奧燃氣現時和未來合約出現負面影響, 從而影響其發展前景。不過個人暫時認為, 以新奧燃氣的規模和行業特性, 這方面的風險不算太大, 最多只會是罰款了事。
其實現今市場只是一面倒關注賄賂事件, 卻忽略了新奧燃氣剛剛成功入股越南城市燃氣成為第一大股東, 並計劃在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的越南, 以城市燃氣和車用加氣站為經營切入點, 目標成為越南居領導地位的天然氣分銷和服務商, 這個便是新奧燃氣正式邁出跨國經營第一步的新潛在增長點。
此外, 當回顧新奧燃氣的財務狀況結構和盈利前景清晰度、經營現金流的穩定性、公司管理層的多年往績、公司在國內燃氣市場的位置、競爭者進入該市場的壁壘高度、公 司向消費者轉駕成本的能力、國內消費者採用燃氣習慣的趨勢變化、以及國內城鎮化對國內燃氣行業未來發展的影響等等, 這已經能夠了解為何新奧燃氣的股價於2001年上市至今都能夠長升長有了。
至於現時是否值得吸納2688新奧燃氣? 2688新奧燃氣現價是否屬於平宜? 始終這是真金白銀的投資, 我想大家應該要多做功課和細心研究了。

新奧技術出海
http://news.hexun.com.tw/2011-03-14/127920972.html
作為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的重要成果,有關中美清潔能源合作的消息在農曆新年前迅速升溫,又在春節後歸於沈寂。不過,其中中國民營能源企業與美國電力巨頭的牽手,依舊惹人遐想。
1月18日,中國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奧)與美國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 Corporation,NYSE: DUK,下稱杜克能源)正式簽署《關於協同建設未來能源技術示範平臺之合作備忘錄》(下稱《備忘錄》),前者提供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技術,後者協助開拓北美市場。
這不僅是中國民營能源企業對國外市場的首次新能源技術輸出,亦是科技部與美能源部啟動的「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聯合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合作協議,新奧將基於其系統能效理論和泛能網技術,集中對未來能源技術示範平臺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體現清潔煤、能效建築和清潔車輛技術的應用,並在美國各州規劃建設一批能源生態城。
新奧創建於1989年,是國內最早提出「推供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的企業。成立於1904年的杜克能源是美國第三大電力企業,以火力發電為主,輔以水電、風電、核電、光電等。1月初,該公司收購了美國前進能源(Progress Energy,NYSE: PGN),收購總值達137億美元,交易完成後,杜克能源將成為北美最大電力公司。
杜克能源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羅傑斯(James E. Rogers)評價稱,「協議彰顯了中美兩國的能源合作將會給21世紀帶來的可能」,並「論證下一代能源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多數國內能源專家持審慎觀望態度,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藉此認為中國能源技術超越美國並不合適,「這只能麻痺自己」,雖不排除某些企業在某些領域有做得好,但中美間能源技術差距十分明顯,尤其在新能源方面,美國的投入和科研均領先中國。
《財經》記者瞭解到,《備忘錄》尚屬「藍圖規劃」,僅涉及雙方可能要進行技術合作的領域,相關合作細節如是否成立合資公司、投資金額、出資比例等仍在具體磋商中。樂觀估計,今年中將會有階段性談判成果。
「敲門磚」
2月18日,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新奧副總裁兼首席品牌總監蔡洪秋概括新奧與杜克能源之間的合作是「由點及面」。
身處加利福尼亞州,杜克能源作為以火力發電為主要形式的傳統發電企業。加州《公用事業法案》明確指出,到2012年,該州電力公司所銷售的電力必須有20%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一指標也限定了杜克能源的發展方向。
可再生能源中包括光電、風電、生物質能和水電。水電受資源制約,風電受環境制約,生物質能發電仍處技術摸索階段。太陽能發電,尤其是光伏發電,自然成為現實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杜克能源此前並沒有進行技術研發與投入,而是借助收購或合作方式提升其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2008年和2009年,該公司均曾直接購買風電場以擴張風電佔比,但即使加上此前在水電、核電等領域的發電量,它們對指標配比的貢獻仍不盡如人意。
迫於壓力,杜克能源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如何在傳統發電中植入更清潔的技術;二是在終端發電中如何使用更多的光伏發電。
新奧進入光伏能源領域則是在2007年,通過購買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的太陽能薄膜電池全套自動化生產線,成為亞洲第一家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2008年,全球第一片超大型5.7平方米的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下線,太陽能轉換率可以達到9%。
2009年,新奧註冊成立北美公司,開始招攬本地員工並逐一拜訪當地的電力公司,還在加州建立了一個小型光伏電站做示範展示。
「一個想買,一個想賣。」蔡洪秋告訴《財經》記者,雙方的結合便順遂而成,「這也為此次生態城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新奧面臨的競爭對手並不少。2003年至2007年,全球光伏產業高速發展,中國13家光伏企業幾乎同時IPO。光伏電池板亦成為最搶手的產品之一,多晶矽價格最高點曾達到每千克400美元-500美元。
然而,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後,光伏產業一落千丈,多晶矽價格直跌至每千克22美元。幾乎所有電池板廠商都沒有出路,不少中國企業裁員、關停生產線,一片肅殺景象。
蔡洪秋稱,當時,中國所有電池板製造商都有一個共同舉動——往終端延伸,拉長產業鏈,研究市場、做集成服務,「找合作夥伴,用自己的產品建電站。」這一選擇也正符合新奧「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同時,歐洲企業開始進軍北美市場,又形成一個頗具競爭力的國外軍團。
「他們屬於機會推動型、市場壓力型,我們的初始定位就不是做設備製造商,是主動往終端沈下去,要形成一個集光伏發電、二氧化碳減排、煤基能源清潔利用等於一身的聯合艦隊。」蔡洪秋說,這一差別促使杜克最終選擇了新奧,雙方決定對北美市場光伏能源進行聯合開發。
蔡洪秋對《財經》記者透露,杜克在謀求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已經厭煩了「一個項目換一個合作夥伴」,希望找到一個長期的戰略合作者。
2010年全球光伏市場回暖,一度被迫向終端延展的電池板製造商立即毫不猶豫地收回戰線,轉而著力擴大產能,從「集成服務」變回「產品製造出口」。
「新奧的理念就是要為客戶提供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生態城就是這一理念的最好體現,但理念輸出畢竟有難度,只能借助可見可感的太陽能技術這塊 『敲門磚』。」不便具名的新奧人士表示,新奧與阿布紮比有過類似接觸,以太陽能合作為引子,繼而推廣生態城,「希望以後這種方式可以擴展到其他國家和市 場」。
政府態度利市
蔡洪秋對《財經》記者表示,新奧希望能將其“生態城概念”和相關的新能源技術帶到美國。
這一概念的輸出並不容易,知情人士透露,無論發展風電還是光電,杜克能源在當時實乃權宜之計,直接目的是填補可再生能源指標不足。“那個時候,他們認為新能源只是初級階段,不認為清潔能源將形成持續產業鏈。”
更直接的考慮則是,杜克能源的發電部分屬政府管制企業,利潤得到有效保證,但清潔能源部分屬非管制企業,必須參與到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這對於一個既無研發團隊又無創新技術的企業而言,著實讓人心裏沒底。
不過,美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篤定的支持態度和政策刺激,敦促杜克能源重新思考。
不過,美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篤定的支持態度和政策刺激,促使杜克能源重新思考。
2010年9月,作為美國清潔能源標準最嚴格的幾個州之一,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立法要求到2020年達到33%可再生電力標準。也就意味著,到 2020年該州銷售電力的三分之一必須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分階段目標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分別是2012年-2014年達到20%,2015年 -2017年達到24%,2018年-2019年28%,2020年達到33%。
最近幾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多次在重要場合公開表態,要想使美國的經濟真正轉型、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並使地球免遭氣候變化之苦,生產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
今年1月,奧巴馬在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政府計劃將全美清潔能源產量提升一倍,要實現這一計劃,到2035年美清潔能源發電比例需達到80%。
有分析指出,奧巴馬新計劃內涵遠超過去年的法律提案,雖不一定能最終獲得通過,但彰顯出美國政府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決心。
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不再局限於風能和太陽能,還包括核能、天然氣以及碳捕獲和掩埋技術等。
杜克能源意識到,囿於傳統能源領域並不明智,謀求戰略轉型才是亟須,並開始重新審視新奧灌輸的新能源方案。而對於新奧而言,獲得杜克能源的技術肯定才更加緊要。
蔡洪秋告訴記者,太陽能合作簽約完成後,甚至在一些項目做起來後,杜克能源仍對新奧持懷疑態度,“他們還是試試探探的,心裏在打鼓,這家企業到底行不行,這家民企到底有沒有技術。”
隨著合作深入,杜克能源的疑慮被一點點打消。《財經》記者了解到,新奧已在北美建造起一座10兆瓦光伏發電站,在談項目包括新澤西垃圾填埋場光伏合作項目、內華達州200兆瓦光伏項目、加州100兆瓦光伏項目等。
“這是一個相互摸底、相互交底的過程,雙方的資源和意願一層層、一步步表達出來。”蔡洪秋告訴記者,項目談判中逐漸涉及其他合作領域,如微藻吸碳合作、泛能網技術應用、能源生產儲配和利用回收等,“凡是清潔能源產業鏈中能夠合作的點,我們都做了充分交流和溝通。”
模式復制存疑
《備忘錄》的簽訂過程非常順利,蔡洪秋表示,“這一回合的談判沒有競爭對手”。
據介紹,新奧與杜克能源未來在能源技術示範平臺的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能源生產、能源儲運、能源應用、能源再生和能效匹配中心五個模塊,這正是新奧生態城的模型。
生態城模型中,包括利用當地太陽能生產電力、燃氣和熱水,最大限度吸收環境勢能,實現能源自給。
新奧的生態城模型通過能源供應系統與建築、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等用能單元交互,達到能源供需相當、品質匹配。通過高效儲冷熱和儲電系統,對生態 城內產能和用能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供需進行調節。對汙水、雨水進行循環凈化使用,垃圾進行氧化發電,二氧化碳進行資源化轉換,達到廢棄物、廢棄能量全部回 用。
蔡洪秋表示,生態城構建出一個涵蓋建築、工業、交通的完整城市能源系統,借助IT智能進行匹配、監控和調度,使系統能效保持在最優狀態。
據測算,生態城內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可達70%,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90%,綠色交通比例達100%,碳減排率(包括可再生能源、生物固碳和CCS技術減排)超過70%,可將“生態循環,系統增效”變成現實。
“這一模式的贏利點在於,把客戶單一的能源需求變成綜合供應保障,把單一的能源消費變成某一區域智能化的匹配保障。”蔡洪秋透露,生態城不僅是 一條完整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鏈,更是一種商業模式,可以不斷在各個城市復制,從客戶節省的能源費用中獲得利潤回報,贏利方式類似於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
蔡洪秋推算,單從商業利益看,生態城的毛利率最高可達50%,若考慮社會價值,一般設計其利潤回報為30%到50%。“技術創新帶來的商業價值具有獨占性,企業就擁有了獨家定價權,沒有直接市場壓力。”
然而,在還沒有一個示範項目實際運作的前提下,一切設計與計算畢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它顯得那麽模糊。目前,新奧就正面臨這樣的考驗——是否真正有技術,技術又是否真正具備市場價值?
“在清潔能源技術的開發實踐上,我們正在努力做。讓我們的技術轉換為直接的市場競爭力,轉換為直接的利益,還需要有一段時間去證明。”蔡洪秋說。
今年底前,新奧在廊坊投資建設的“能源生態城”將對外開放,其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達63%,和傳統城市能源應用相比,碳排放將減少35%,能效提高20%。屆時,有關技術方面的疑問或許能夠得到解答。
但生態城的商業效益到底怎樣,仍然是個未知數。至於新奧所期冀的模式復制,更是一個遙遠的期望。
蔡洪秋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並未對生態城營運策略和贏利模式做過多闡述,他只是不斷強調,“我們需要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去幫助我們在市場中釋放技術。”
新奧與杜克能源的對接談判正在進行中,接下來,雙方將會成立一個或多個合資公司實施具體合作。圍繞生態城所覆蓋的領域,如光伏、微藻、煤基等,也正在北美洽談除杜克能源外的其他客戶,談判對象超過十家。
“民營企業在海外談合作更方便一些,不存在傾銷、政府補貼這類問題,安全審查也沒有問題。”蔡洪秋表示,很看好北美、歐洲和東南亞市場。
至於新奧能否成功講述一個能源民企的美國故事,只能留待時間和市場給出答案。
新奧能源戰略升級 提供能源綜合解決方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3/0MMDAwMDIzODI0MA.html
「新奧能源在穩固燃氣及其他能源業務的同時,將為地方政府和經濟開發區提供一攬子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在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能源」)上市十週年慶典上,該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透露了新奧的戰略升級方向。
這意味著新奧將在過去的燃氣分銷基礎上,向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角色升級。
王 玉鎖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天然氣的使用比例由4%提升到8%,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目標總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這對燃氣公司而 言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新奧能源一季度銷售管道燃氣1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六成;2011年全年,公司計劃銷售管道燃氣50億立方米。」新奧能源CEO張 葉生表示。
但隨著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上游壟斷企業不斷在向下游延伸,民營企業在城市燃氣方面的業務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因此,有業內人士對本報指出,新奧能源戰略升級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為 此,新奧能源不再向用戶提供簡單的能源產品,而是以用戶「單位產品能量成本最優」為目標,依託其自然的系統能效和泛能網技術,面向新建省級園區和大型工業 企業、公共建築等客戶,提供包括能效審計、方案設計、金融服務、設備集成、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直至後期能源供應組織等一攬子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及實施。
本報記者瞭解到,新奧能源已與21個省、市和工業園區簽訂了節能減排框架協議,提供節能減排方案,開發系統能效管理平台。
根據張葉生介紹,新奧能源與長沙黃花機場合作天然氣熱電冷能源管理項目,在滿足機場新建T3航站樓的供熱、供冷的基礎上,將實現全系統節能率33%,每年可減少一次能源消耗折標煤約152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07噸。
正是基於其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新奧集團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向國外輸出技術的典型。
記者獲悉,5月9日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新奧集團和廊坊市政府會同美國夏洛特市政府和全美最大能源企業之一美國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簽署了《中美綠色合作夥伴四方協議》。
該協議成為了自中美兩國政府於2008年簽署《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綠色合作夥伴計劃框架》以來,兩國間第一次通過政府與企業間各自結對的形式,開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根據該協議,在協議中,新奧與杜克制定了一整套行動計劃,其中涵蓋五項技術,將解決:太陽能發電試點、新的配電站電池能力測試、智能電網及電網管理優化、居民用戶進行用電管理的展示、社區電能存儲能力的測試。
新奧能源收購中國燃氣探討 法國梧桐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18t3.html
新奧能源跟蹤 法國梧桐樹N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ebiv.html《投資王道》、華能國際、中國移動、新奧能源 法國梧桐樹N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efge.html在之前一篇博文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1lmd.html)自己提到,「一有空就重讀林SIR的第一本書《投資王道》。以前覺得,第二本書(《平民資本家》)比第一本書更加實用,但是越來越發覺,第一本書其實才真是林SIR投資生涯的經驗、教訓的結晶。」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06-mar-15-2688.html繼續玩無聊的問答遊戲,答案應該也不用說了吧!
(1) 以3月5日收市計算,以下四間燃氣商,哪一個的市值最大 ?
▪ (a) 香港中華煤氣(0003)
▪ (b) 中國燃氣(0384)
▪ (c) 華潤燃氣(1193)
▪ (d) 新奧能源(2688)
(2) 自4月1日起,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將下調0.44元人民幣。 以北京計算,增量氣價大約減多少% ?
▪ (a) 2%
▪ (b) 5%
▪ (c) 14%
▪ (d) 50%

天然氣分為天然氣存量氣和天然氣增量氣。兩者以2012年實際使用氣量為標準進行劃分,2012年實際使用的氣量為存量氣,超出部分為增量氣。 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非居民用氣和居民用氣分別約為1450億和420億立方米。 在非居民用氣中,存量氣和增量氣分別為1120億和330億立方米。
國家發改革委發布通知,決定自4月1日起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其中,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人民幣.下同),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不過,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 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意味自去年10月一直困擾燃氣股的門站氣價得到緩解,有助降低成本。

今次氣價落實下調,幅度較預期大,而推出的時間亦較預期早。 氣價下調,有大行認為有助天然氣的銷售量增長。花旗指出,早前的油價下滑,令石油相關產品價格下跌,今次天然氣價下調,令天然氣的吸引力提升,將有利於以天氣然替代石油相關燃料的政策。花旗預期,下遊分銷商會下調零售氣價以增加天然氣對其他燃料的競爭力,而這將有利於天然氣銷量提升,令下遊燃氣分銷商受惠。
以此估計,早前工商用戶來源天然氣價加價對工商用戶佔比最高的中國燃氣(0384)及新奧能源(2688)影響最深,則目前減價亦對該兩股最為利好。 德銀綜合各分銷商對銷售燃氣利潤對氣價調整敏感度,其中新奧燃氣(2688)對下調門站價的反應最大,可以預期該消息對其股價表現最為利好。

最高門站價格 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年 7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最高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2.09元。 ▪ 2014年 9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2.47元。 ▪ 2015年 4月 提高0.04元。 調整後,2.51元。 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14年,每立方米2.95元。 ▪ 2015年 4月 降低0.44元。 調整後,每立方米2.51元。 |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氣源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市場分析認為,增量氣和存量氣並軌以及試點放開直供用戶門站價格,為實現天然氣價格的全面市場化跨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為天然氣的市場化做好初期準備。
■ 01 May 14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 24 Jan 14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奧能源(2688)
新奧能源(2688)前身為新奧燃氣,主要從事城市管道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車用燃氣(CNG 和 LNG)、二甲醚等清潔能源的分銷和非管輸能源的配送業務,以及基於能源分銷的其他增值業務。 公司於1992年開始從事城市管道燃氣業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分銷商之一。 公司於2010年9月22日更為現名。
2010年6月,新奧燃氣母公司新奧集團行政總裁楊宇,因被指捲入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巡視員郭京毅賄賂案而被調查。其後,新奧集團主席王玉鎖否認有關報告。 2011年12月,公司與中石化企圖收購中國燃氣(0384)已發行所有股份,這計劃已於2012年10月取消。
截至2014年6月,集團在中國擁有 140 個城市燃氣及工業園區項目,包括在安徽、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南、內蒙古、江蘇、遼寧、四川、山東、雲南及浙江合共 16 個省市及自治區,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 6,164 萬人。以及擁有在越南胡誌明市、河內及峴港的國際燃氣項目,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900萬人。本集團國內及海外燃氣項目總覆蓋城區人口合共超過7,065萬人。
新奧能源(2688)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66%,批發氣和汽車加氣站佔21%,住宅用戶佔13%。

公司簡介 | 新奧能源(2688) 主要分為燃氣接駁,管道燃氣銷售,汽車燃氣加氣站建設與運營,瓶裝液化石油氣分銷以及燃氣器具銷售。 |
市值(港元) | 509.04億元 |
現時股價 | 47.00元 (2015-03-06 收市價) |
市盈率 | 31.65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1.485港元 |
市帳率 | 4.17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1.28港元 |

新奧能源(2688)中期業績
新奧能源(2688)8月 公布6月止上半年業績,營業額143.51億人民(下同),按年增加38.2%;毛利29.38億元,增加8%。錄得純利增長64.7%至12.14億,每股盈利1.12元。不派中期息。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集團共銷售81.25億立方米燃氣,比去年上升25.8%,其中天然氣佔80.37億立方米,比去年上升29.1%。銷售於住宅用戶及工商業用戶的氣量分別佔12.7%及68.2%,與去年比較分別上升10.7%和27.5%。
截至 2014年6 月底,集團的手頭現金相等於人民幣 71.1億元,而借貸總額為人民幣 120.4 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38.9%。標準普爾於 7 月份將公司投資級別的信用評級由 BBB-上調至 BBB,前景展望為穩定,肯定了集團穩健的財政狀況。

年度 營業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營業額 |
---|---|---|---|---|---|
2012年 | 36.33億元 (17%) | 105.16億元 (54%) | 23.07億元 (9%) | 10.31億元 (6%) | 180.27億元(100%) |
2013年 | 38.43億元 (17%) | 141.02億元 (61%) | 30.85億元 (13%) | 15.51億元 (7%) | 229.66億元(100%) |
2013年 1H | 18.53億元 | 64.73億元 | 13.74億元 | 5.35億元 | 103.86億元 |
2013年 2H | 19.90億元 | 76.29億元 | 17.11億元 | 10.16億元 | 125.80億元 |
2014年 1H | 21.22億元 | 90.70億元 | 18.10億元 | 11.39億元 | 143.51億元 |
年度 溢利 (除稅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溢利 |
2012年 | 22.68億元 (47%) | 19.90億元 (41%) | 4.86億元 (10%) | 0.55億元 (1%) | 48.44億元(100%) |
2013年 | 23.77億元 (44%) | 24.56億元 (45%) | 5.00億元 (9%) | 0.63億元 (1%) | 54.64億元(100%) |
2013年 1H | 11.68億元 | 12.24億元 | 2.74億元 | 0.25億元 | 27.21億元 |
2013年 2H | 12.09億元 | 12.32億元 | 2.26億元 | 0.38億元 | 27.43億元 |
2014年 1H | 13.22億元 | 13.05億元 | 2.65億元 | 0.14億元 | 29.38億元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回顧上半年,集團的天然氣總銷售量上升34.1%至 50 億立方米,證明了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持續強勁。 在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下,新奧能源(2688)穩步拓展城市燃氣、工業園區、分布式能源和車船用加氣業務,為集團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北美燃氣業務
新奧能源(2688)去年10月公佈斥資2億美元向大股東兼主席王玉鎖收購北美燃氣業務,收購作價相當於1.5倍帳面值。 今次從大股東收購的項目,主要位於加拿大及美國,包括在加拿大的4個燃氣加氣站,以及位於美國西部的29個燃氣加氣站。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上述收購為集團提供進軍美加市場之機會。
對公司以2億美元向大股東收購北美加氣站業務,被指是高價買虧損資產,新奧(2688)管理層召開分析員會議解畫。首席財務官王冬至稱,北美加氣站業務2014年虧損主要是來自一次性前期費用0.11億美元,2014年虧損幅度料比2013年收窄,料2016年進一步收窄,項目料在2016年下半年收支平衡,2017年始有盈利。
王玉鎖強調,北美項目的內部回報率約15%,與內地項目相若,他會先清還美國業務的債務,才將資產註入上市公司,未來新奧會發揮技術及設備優勢,與石油企業及物流公司組成聯盟,於北美開設示範站,預計每站建築成本約350萬至500萬美元。
筆者初步估計,北美業務2015年虧損人民幣1.1億元。

城市管道燃氣項目
新奧能源(2688)於2014年上半年獲取6個新的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和園區項目模。 截至2014年6月30日,集團在中國所管理的燃氣項目達到140個,整體平均氣化率為47.9%。

車船用天然氣業務
交通工具尾氣排放是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車船用天然氣為中央優先鼓勵的天然氣使用類別,目前內地LNG汽車數目年均增長20%。 新奧能源(2688)多年前已開始探索交通運輸天然氣這個範疇,為未來3大發展起推動作用,即:LNG物流綜合網絡;鼓勵城市大巴改用LNG;在江、河、湖優先推廣船用LNG,後擴至近海領域。
於期內共建成並運營9座CNG加氣站和28座LNG加氣站。現在運營的CNG加氣站累計達到277座,而LNG加氣站則累計達到208座。 期內集團汽車加氣站之天然氣銷售量增長25.2%至6.67億立方米,佔總體售氣量的13.3%,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18.1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31.7%。
期內,集團繼續積極推進船用液化天然氣業務,積極參與國家試點示範,擴大船用聯盟合作,探索船用業務模式,加大客戶開發。

與中石化的合作
去年的9月,新奧能源與中石化銷售公司訂立增資協議,新奧能源以總代價40億元參與中石化增資。當增資完成後,新奧能源擁有中石化銷售1.12%的股權。
中石化在內地擁有最大的成品油銷售網路,包括3萬個加油及加氣服務站及逾2.3萬家便利店。去年中石化銷售業務的營業利潤達350億元。 對於新奧能源來說,中石化如此龐大的銷售網路無疑是非常吸引。 新奧與中石化銷售公司亦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兩家公司在天然氣資源採購與配送等方面的合作。 新奧今次的增資入股中石化銷售,代價是帳面價值的2.1倍,對應的市盈率為13至14倍。
股權
主席王玉鎖自從10月起,以45.60元至49.99元增持至30.40%股權。 基金方面,Capital Group Companies則由11.22%增持13%以上後減持至12.97%,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由7.87%增持至10.16%。 另一方面,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增持高於5%後減持,現時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王玉鎖 持有30.40%股權。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持有12.97%股權。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持有10.16%股權。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威靈頓管理) 持有4.99%股權。

零息可換股債
新奧能源(2688)2013年發行了2018年到期的面值共5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債券(CB),為現有債務再融資,換股價為每股48.62元。 如果全轉換,兼有 7,978 萬股新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7.4%。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3年2月至12月底上升近20元,可換股債券(CB)的價格跟隨上升,產生人民幣7.84億之非現金虧損。 如扣除該因素後,2013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達到人民幣 19.4 億元,按年上升 20.8%。

短評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天然氣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4日發佈了《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幹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未來要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 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政策支持下,天然氣行業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價格機制市場化亦有利增加行業透明度,有助估值提升。
發改委於2013年已推出一系列天然氣價格改革政策,將天然氣價格與液化石油氣(LPG)及燃料油掛鈎,規定前者價格不能超過一籃子價格的85%。 天然氣價格較可替代能源有15%的價格優勢,凸顯鼓勵大量增加天然氣的政策,天然氣逐步取代其他更汙染的可替代能源,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能源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新奧能源(2688)業績穩健,項目位置優越,持續增長。 新奧是最早一批在國內經營城市燃氣的民企,其多個項目都有超過10年的歷史,其擁有較佳的歷史成本優勢,非常明顯的。 新奧大力發展加氣站,是未來增長的亮點。
上調天然氣價格後,下遊燃氣商需要2至3個月轉嫁差價,影響短期盈利的表現。 相反,如果下調天然氣價格,天然氣價格競爭力提高,則有利燃氣商短期盈利的表現。 新奧能源(2688)管道燃氣銷售量持續不斷提高,氣費收入已穩定地成爲集團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銷售管道燃氣佔溢利一半左右,眾多燃氣商中比例最高。 天然氣價的下調,對於集團的受惠最深。 另外,由於新奧能源(2688)增量氣比例接近4成,亦是多間下遊燃氣商中比例最高之一,集團最為受惠增量氣價的下降。

估值
新奧能源(2688)多年來營業額和盈利穩步上升,近年來每年平均盈利增長約為16%-20%,屬於可攻可守的穩健投資。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集團2013年實質純利增長20.8%,2014年上半年按年上升19.9%。
估值方面,集團無論是業務增長及財政皆穩,故一直享有一個較高的估值。 近日,雖然公司股價從52週低位回升1成多,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5.1倍,相比多年平均數的20多倍仍然低2成半以上,更遠低於去年年頭市盈率28倍。

預期市盈率,股息
新奧能源(2688)2013年核心盈利按年增長20.8%至人民幣19.4億元,每股盈利人民幣1.79元或2.28港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3年度市盈率20.6倍。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新奧2014年上半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筆者簡單估計,新奧能源(2688)2014年盈利按年增長17%-19%至人民幣23億元。 每股預期盈利人民幣2.12元,或2.63港元左右。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7.9倍。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4年下跌了11元左右,估計可換股債券(CB)產生大約人民幣4億之非現金盈利。 加上這個非現金盈利,表面上盈利由人民幣12.52億元,預期按年上升1倍多至2014年的26億元以上,表面市盈率是15.8倍左右,股率1.1厘。
新奧能源(2688)2015年目標的經常性盈利為18-20%增長。 筆者使用18%作為初步估計,現價的今年度市盈率為15.1倍。

股價走勢
1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新奧能源(2688)。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營業額 | -- | 84.13億元 |
2010年 營業額 | 50.44億元 | 112.15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72.02億元 | 150.68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87.74億元 | 180.27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03.86億元 | 229.66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43.51億元 | --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盈利 | -- | 8.03億元 |
2010年 盈利 | 5.34億元 | 10.13億元 |
2011年 盈利 | 6.29億元 | 12.53億元 |
2012年 盈利 | 7.30億元 | 14.82億元 |
2013年 盈利 | 7.37億元 | 12.52億元 |
2014年 盈利 | 12.14億元 | -- |
每股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 -- | $0.777 |
2010年 | $0.5083 | $0.965 |
2011年 | $0.5988 | $1.19 |
2012年 | $0.6878 | $1.39 |
2013年 | $0.6802 | $1.16 |
2014年 | $1.12 | -- |
參考:
1. 新奧能源 268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8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2/LTN201404021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4/LTN2014032411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30/LTN201308307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6/LTN201308264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6/LTN201303269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03/LTN2012090310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7/LTN201208275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13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6/LTN201108266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5/LTN20110325780_C.pdf
2. 新奧能源 2688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825.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interim/2014/intpressc.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annual/2013/cres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325.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interim/2013/documents/cpress.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c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827.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327.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pre.pdf
3. 新奧能源 傳說落幕篇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4a20002-8f19-4a1d-8fd0-230e2c91242c-567197
4. 新奧進可攻退可守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c17a7a6-0d3c-4332-8bf1-e1e27638ac96-035188
5. 內地氣價調整 下遊分銷商受惠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54290?
6. 天然氣價改4月實施,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
http://www.hket.com/article/554201?
7. 氣價回調 燃氣股博見底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dbccad1f-5927-431a-8888-927e57a14aba-26725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14 Apr 15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4/14-apr-15-2688.html新奧能源(2688)去年核心業務利潤增加21%,派息按年大增73%至0.83元, 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王冬至稱,由於公司已過了投資高峰期,今年派息率提升至30%後,預料未來幾年的派息率都能維持這個水平。
新奧(2688)在業績通告中表示,雖然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跌,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替代能源的價格也跟隨油價下挫,對天然氣在下遊的推廣形成了一定的阻力。但發改委規定自今年4月1日起,下調增量氣至每立方米0.44元,上調存量氣至每立方米0.04元,令新奧的燃氣項目平均購氣成本將會有所下降。
新奧(2688)預期,這次的調整重新加強了天然氣跟替代能源比較的價格優勢,亦顯示了內地政府強力支持天然氣行業發展的意願。相信今年國際能源市場依然波動,加上內地經濟結構正在調整,使經濟增速放緩,行業面臨挑戰。 不過,新奧仍會大力發展工商業、居民用戶接駁及車船用加氣業務等原有核心業務基礎上,入股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以加強和鞏固雙方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繼續擴張業務。
■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 01 May 14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 24 Jan 14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奧能源(2688)
新奧能源(2688)前身為新奧燃氣,主要從事城市管道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車用燃氣(CNG 和 LNG)、二甲醚等清潔能源的分銷和非管輸能源的配送業務,以及基於能源分銷的其他增值業務。 公司於1992年開始從事城市管道燃氣業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分銷商之一。 公司於2010年9月22日更為現名。
2011年12月,公司與中石化企圖收購中國燃氣(0384)已發行所有股份,這計劃已於2012年10月取消。
截至2014年底,集團在中國擁有 142 個城市燃氣及工業園區項目,包括在安徽、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南、內蒙古、江蘇、遼寧、四川、山東、雲南及浙江合共 16 個省市及自治區,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 6,537 萬人。
新奧能源(2688)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66%,批發氣和汽車加氣站佔22%,住宅用戶佔12%。

公司簡介 | 新奧能源(2688) 主要分為燃氣接駁,管道燃氣銷售,汽車燃氣加氣站建設與運營,瓶裝液化石油氣分銷以及燃氣器具銷售。 |
市值(港元) | 570.23億元 |
現時股價 | 52.65元 (2015-04-14 收市價) |
市盈率 | 15.40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3.45港元 |
市帳率 | 3.77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3.96港元 |

新奧能源(2688)全年業績
新奧能源(2688)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29.6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37.06%;每股盈利2.74元;派末期息0.83港元。上年同期派0.48港元。
期內,營業額290.87億元,按年升26.65%;毛利60.69億元,按年升11.07%。
純利按年大升1.37倍,但主要因為可換股債券公平值變動所產生之收益,屬一次性變動,核心業務利潤上升20.6%至23.4億元。
集團共銷售天然氣101.2 億立方米,比去年上升25.9%。
截至 2014年12月底,集團的手頭現金相等於人民幣105.0億元,而借貸總額為人民幣145.0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27.5%。

年度 營業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營業額 |
---|---|---|---|---|---|
2013年 1H | 18.53億元 | 64.73億元 | 13.74億元 | 5.35億元 | 103.86億元 |
2013年 2H | 19.90億元 | 76.29億元 | 17.11億元 | 10.16億元 | 125.80億元 |
2014年 1H | 21.22億元 | 90.70億元 | 18.10億元 | 11.39億元 | 143.51億元 |
2014年 2H | 22.81億元 | 84.15億元 | 20.39億元 | 17.59億元 | 147.36億元 |
年度 溢利 (除稅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溢利 |
2013年 1H | 11.68億元 | 12.24億元 | 2.74億元 | 0.25億元 | 27.21億元 |
2013年 2H | 12.09億元 | 12.32億元 | 2.26億元 | 0.38億元 | 27.43億元 |
2014年 1H | 13.22億元 | 13.05億元 | 2.65億元 | 0.14億元 | 29.38億元 |
2014年 2H | 14.58億元 | 13.45億元 | 2.56億元 | 0.31億元 | 31.31億元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發改委早前宣布,自4月1日起下調增量氣門站價格,王冬至表示,可令集團的每立方米供氣成本減少0.15元,並刺激工業用戶用氣量。去年集團售氣量上升25%至101.48億立方米,當中工商業用戶佔66%。

中國推進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在4月1日再次調整價格後,將基本理順非居民用氣部分的定價市場化。 新奧能源(02688)副主席張葉生表示,氣價回歸合理,有助繼續推廣天然氣使用,又直言去年發改委曾把氣價推高到「用不起」的程度,抑制了過去半年來中國用氣量的增長。 發改委在2013年7月和2014年9月曾兩次參照替代能源價格,調升非居民用增量氣的價格,此舉一直被市場視為氣價市場化改革的步驟。但張葉生批評說,第二次漲價「偏離了理性」,令用戶用不起,違背了氣價改革的本意。
去年8月至9月,發改委先後爆出貪官落馬事件,包括5位正副司長先後被帶走調查。張葉生指出,第二次調價只考慮了利益相關者,而不顧環保、能源結構、經濟增速,是「被抓起來的那些司長的理念」。
新奧(2688)2014年上半年工商業用戶管道燃氣銷售量增速為30.7%,但下半年增長放緩至14.6%。張葉生坦言,去年新奧(2688)在買了加價天然氣後,很難同時提高用戶的售價,但從4月1日起,氣價又將調降,就會理順成本。「新的價格司司長許昆林上任後,只用了半個月就從國務院取得降價批準,國務院非常支持他的價格改革。」張葉生說。
城市燃氣業務
年內,管道燃氣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17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4.0%,佔整體收入的比例為60.1%,集團收入結構維持穩固。 新增接駁天然氣工商業用戶為8,660 戶,累積天然氣用戶達47,503戶; 新增接駁天然氣住宅用戶共有132萬戶,累積天然氣用戶達1,052萬戶,帶動接駁費收入較去年上升14.6%至人民幣44.0 億元。
年份 | 銷氣量 |
---|---|
2012年 | 上升24.2%至62.25億立方米 |
2013年 | 上升25.8%至81.25億立方米 |
2014年 | 上升24.9%至101.48億立方米 |
2015年 | 目標: 上升25% |

新項目開拓
按照中心城市「一張網」發展思路,集團於年內加大重點城市及周邊工業園區、開發區、城鎮等區域的開發力度。 集團成功於年內獲取8個新項目以及36個位於現有項目周邊的經營區域,該等項目的工商業用戶非常集中,有利於集團擴大氣量銷售規模,亦可發揮集團規模優勢,降低運營成本。 截至2014年12月底,集團在中國內地獲取的項目達到142個,覆蓋可接駁人口達6,538萬,整體平均氣化率為48.7%。

資本開支
集團去年的資本開支為42.3億元人民幣,王冬至估計未來幾年資本開支會穩定下降,今年可降至30億元。下降的原因是管網設施已經大致成熟,符合國家的供氣要求,另一方面未來新增的項目主要是城市周邊的工業園區,可利用城市本身的管網。
年份 | 資本開支 (人民幣) |
---|---|
2011年 | 26.5億元 |
2012年 | 31.5億元 |
2013年 | 35.7億元 |
2014年 | 42.3億元 |
2015年 | 估計: 下降至30-35億元 |
中石化(0386)
新奧能源(02688)早前入股中石化(00386)旗下銷售公司1.12%,是唯一能參與的燃氣分銷商。新奧執行董事兼副主席張葉生表示,集團已與中石化簽訂液化天然氣(LNG)供應獨家協議,將成為後者的LNG配送的唯一供應商,每月供應約1萬噸LNG。
中石化擬於現有約3萬個加油站加建或改裝加氣站,張葉生稱,新奧可參股這些加氣站,若加氣站不隸屬於新奧經營區域,改裝費用將由中石化承擔,然後由新奧負責LNG配送服務。

股權
主席王玉鎖自從去年10月起,以45.60元至49.99元增持至30.40%股權。 基金方面,Capital Group Companies由11.22%增持13%以上後減持至11.86%,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以45.72元至56.47元,由7.87%增持至10.16% 。 另一方面,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增持高於5%後減持,現時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王玉鎖 持有30.40%股權。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持有11.86%股權。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持有10.16%股權。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威靈頓管理) 持有4.99%股權。

零息可換股債
新奧能源(2688)2013年發行了2018年到期的面值共5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債券(CB),為現有債務再融資,換股價為每股48.62元。 如果全轉換,兼有 7,978 萬股新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7.4%。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3年2月至12月底上升近20元,可換股債券(CB)的價格跟隨上升,產生人民幣7.84億之非現金虧損。 2014年股價下跌了近12.9元,可換股債券(CB)的價格跟隨下跌,產生人民幣5.69億之非現金收益。

短評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天然氣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4日發佈了《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幹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未來要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 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政策支持下,天然氣行業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價格機制市場化亦有利增加行業透明度,有助估值提升。
新奧能源(2688)業績穩健,項目位置優越,持續增長。 新奧是最早一批在國內經營城市燃氣的民企,其多個項目都有超過10年的歷史,其擁有較佳的歷史成本優勢非常明顯。 新奧大力發展加氣站,是未來增長的亮點。

中央大力鼓勵清潔能源應用,管道燃氣需求持續上升,現時內地天然氣在能源使用上,滲透率偏低,相對其他能源的自然增長亦都較快。 天然氣跟替代能源比較的價格優勢,亦是行業享有一個較高的估值。
新奧能源(2688)管道燃氣銷售量持續不斷提高,氣費收入已穩定地成爲集團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銷售管道燃氣佔溢利一半左右,是眾多燃氣商中比例最高。 天然氣價的下調,對於集團最為受惠。 新奧(2688)自由現金流良好(由2013年度的2.35億元上升至去年的8.92億元),今年派息率提升至30%,股息較去年上升73%,令市場感到驚喜。 集團無論是業務增長及財政皆穩,故一直在同業中,享有一個更高的估值。 花旗估計新奧2015年盈利上升20%至人民幣28.1億元。
如果使用較保守的數字估計,用增長18%計算,2015年每股預期盈利3.19港元,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6.5倍。 去年公司股價上升至市盈率28倍(相當於中華煤氣現價估值)或可作為牛市估值的今年初步目標。 理性一點,只考慮下調氣價而重修估值,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20-22倍(相等於64元-70元)作為2015年的目標。 使用估值22倍還是28倍以上,除了取決於市況,亦取決於天然氣價在下半年會否再降低的預期 與及 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建立的進度。

市盈率,股息
新奧能源(2688)2014年純利29.6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37%; 每股盈利2.74元或3.43港元; 派末期息0.83港元,上年同期派0.48港元。 現價52.65元,市盈率15.4倍,息率1.6厘。
2014年核心盈利按年增長20.6%到人民幣23.4億元。 核心盈利計算,每股盈利2.16元人民幣或2.70港元,(核心)市盈率19.5倍。
下調增量氣門站價格可令集團的每立方米供氣成本減少0.15元,並刺激工業用戶用氣量。 花旗估計新奧2015年盈利上升20%至人民幣28.1億元。 筆者初步保守估計,使用較低的18%作為初步增長預期,現價的今年度市盈率為16.5倍,股息0.94港元,息率1.8厘。
▪ 去年 每股(核心)盈利人民幣2.16元,或2.70港元 。
▪ 2015年 每股(核心)預期盈利人民幣2.55元,或3.19港元。
估計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新奧2014年上半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筆者簡單估計,新奧能源(2688)2014年盈利按年增長17%-19%至人民幣23億元。 每股預期盈利人民幣2.12元,或2.63港元左右。
■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實際
新奧能源(2688)2014年核心盈利按年增長20.6%到人民幣23.4億元。 核心盈利計算,每股盈利2.16元人民幣或2.70港元。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新奧能源(2688)。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營業額 | -- | 84.13億元 |
2010年 營業額 | 50.44億元 | 112.15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72.02億元 | 150.68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87.74億元 | 180.27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03.86億元 | 229.66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43.51億元 | 290.87億元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盈利 | -- | 8.03億元 |
2010年 盈利 | 5.34億元 | 10.13億元 |
2011年 盈利 | 6.29億元 | 12.53億元 |
2012年 盈利 | 7.30億元 | 14.82億元 |
2013年 盈利 | 7.37億元 | 12.52億元 |
2014年 盈利 | 12.14億元 | 29.68億元 |
每股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9年 | -- | $0.777 |
2010年 | $0.5083 | $0.965 |
2011年 | $0.5988 | $1.19 |
2012年 | $0.6878 | $1.39 |
2013年 | $0.6802 | $1.16 |
2014年 | $1.12 | $2.74 |
參考:
1. 新奧能源 268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410/LTN2015041011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7/LTN201503277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8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2/LTN201404021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4/LTN2014032411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30/LTN201308307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6/LTN201308264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6/LTN201303269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03/LTN2012090310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7/LTN201208275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13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6/LTN201108266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5/LTN20110325780_C.pdf
2. 新奧能源 2688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50330.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annual/2014/cres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825.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interim/2014/intpressc.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annual/2013/cres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325.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interim/2013/documents/cpress.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c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827.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327.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pre.pdf
3. 新奧能源 傳說落幕篇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4a20002-8f19-4a1d-8fd0-230e2c91242c-567197
4. 新奧料天然氣定價趨合理化 信報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Print/id/1019940
5. 中石化LNG配送 新奧獨家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a3c7d21f-c222-4850-baaa-cc0fb94666b5-816527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能源互聯網,還得看新奧能源(2688.HK)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79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18 14:02 編輯 能源互聯網,還得看新奧能源(2688.HK) 作者:三亞愚夫 筆者是鐵桿格隆粉絲,很為他“從今天起,面朝大海,做多港A股”的氣魄所動。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點心得,介紹的“她”非小家碧玉,而是大家閨秀。但“她”也非生在豪門,有默默無聞艱苦創業的早年。所以就像範冰冰坦言我就是豪門一樣,她今天就是豪門,特別是當你明白她獨一無二的優勢和不可估量的潛力時。 最近能源互聯網變得熱了起來,筆者也看好。像IT互聯網一樣,入口很重要,是命脈。能源互聯網的入口在哪里?流行看法好像是電網入口。筆者認為,最大最現實的入口將是燃氣入戶口,也就是現在由LDC(城市燃氣分銷公司)把握的城市燃氣管網。目前國內的城市燃氣管網大都是具有壟斷性質的所謂特許經營權,大城市只有一家或倆家,都是國企壟斷,中小城市有兩家的,都有長期特許權。這里面,民企只有幾個,但最有活力和效率的應該就是她 - 總部位於廊坊的當年的新奧燃氣 – 如今改名叫新奧能源(2688.hk)了。 1)能源的沈重 能源的話題是個世紀話題,全球話題。對中國來說,現在最大的挑戰是提高能源效率,清潔能源結構。所謂清潔能源結構,就是在存量上使煤炭的燃燒變得清潔起來,還有就是在增量上增加清潔能源,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當然水電核電從這個角度也勉強可稱清潔能源。 提高能效途徑就多了。建築節能,工業生產節能都是,這些都是傳統的消費端的節能,毫無疑問要多做。這幾年還出現了由於技術的發展而從供給端提高能效的手段,就是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DECHP - Decentraliz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它主要優點是滿足用戶的多種能源需求- 供電,供熱,供冷。 說能源沈重,因為大家都知道,煤炭石油是一次能源的主力,可是看看我們的天空。資產重,回報保守。 但她也性感,是因為她孕育了最新潮的技術並渴望最創新的制度。 2)分布式能源三聯供 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DECHP - Decentraliz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是從供給端提高能源效率的最佳途徑。在中國東部發達省份,能源消費的負荷都很高,但是大多數地方都有天然氣的供應。這就使得小型燃氣發電將作為主供能源的三聯供有了用武之地。在西部太陽能風能充沛但需求負荷較低的地方,以太陽能或者風能為主供能源可以形成微網,解決小城市小縣城的能源供給。東部能效提高,就會相對降低在西部富能少需之地先建大型火電,然後千里迢迢送到東部之需(不過在中國當下,這還是少不了的)。特別是,東部也有能源,尤其是LNG的進口都在東部。筆者一直認為,在東部但凡有天然氣到達的地方,只要是負荷中心,都應該采用分布式能源供給,這是對目前已有設施(電廠,電網,燃氣管道等等)的最大利用。最佳能效和清潔不光體現在新增能源供給的高效和清潔上,也體現在對已有設施和供給能力的最大利用上。 以天然氣為主供能源的三聯供將解決主要問題 – 供電,供冷供熱(家用燃氣空調,或者小區燃氣鍋爐等),順便解決熱水將是舉手之勞。特別是當目前的智能電網技術日趨成熟,微網的運行更加安全,靈活和高效,算是給分布式能源三聯供的大規模推廣提供了技術保障。 3)城市燃氣公司的新角色和新空間 這樣看,就會明白城市燃氣公司(LDC – Local Distribution Company) 的地位。城市燃氣公司擁有在一個城市給千家萬戶供給天然氣的設施,包括管線,燃氣儲庫還有入戶口的計量裝置。管線不用說了,大家都明白。儲庫最大的好處其實就是調峰填谷的功能。計量裝置是最容易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也毋庸多言。城市燃氣公司對這些運營和功能應該駕輕就熟,至少不難掌握吧。所以城市燃氣公司做三聯供的主體是最好的技術和商業安排。 大家會問,如此好的事,怎麽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啊? 天然氣有了,小型燃氣發電也很成熟,但是電網公司在地方的壟斷性經營仍然是最大的障礙。這個不是任何個人和公司的事,是體制長期積累的問題。城市天然氣分銷公司是不被容許經營電力供應的,各幹各的。 難道沒有辦法嗎?電力改革從2002 年開始,但只做到了廠網分家。電網這塊,全國只有兩家- 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所以電網屬於超級壟斷,但是隨著電改的深入,電網如此縱橫阡陌的壟斷顯得既不合時宜又沒有必要。實際上,國家電網只要把控好全國電網的主架構,超高壓網絡就足夠,區域供電網特別是城市供電網完全可以也應該徹底放開,這是大勢所趨。 電改能深入嗎?我看很有希望。習大大2014年6月13日首次論述能源問題,標題叫做“積極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講話中提到,“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30頁,外交出版社)。 筆者多次認真學習了大大的講話並和多位業內領導專家討論,當時就覺得打破區域和地方供電網的壟斷應該是革命的首要任務之一。如果這個革命開始(看看中石化出售加油站的步驟,你就不要對這個開放那麽保守),電網壟斷打破了,機會立刻就到。這時,誰能最先把握機會,誰又有這個運營能力? LDC即城市燃氣公司是最容易上手的。他們就等這天了。 如前所述,大部分LDC 仍然是國有企業。所以這項改革本身,並不牽扯太多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政治風險。 4)民營企業LDC的機會 當然我們不要忘記三中全會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所以這里大家一定要看到重大的多重機會- 區域和城市供電網放開,大型技術管理領先的民企快速跨行業,掌握氣源,掌握互聯網技術的上述企業成為能源體制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事實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近日,據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和新聞發言人李樸民,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法”。同時,考慮到當前促進民間投資,穩定經濟增長需求,按照急用先行原則,發改委會同五部委已經聯合起草了“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已經過第89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將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春風拂面之後,盛夏的果實要到了。 5)能源互聯網將有新遊戲規則 所謂能源互聯網,在我看來,燃氣管網是關鍵和基礎,誰有這個誰有了最大的資本。道理很簡單。燃氣,熱水,供冷,供熱,當然還有供電 – 這是我們的能源需求。這里面熱水供冷供熱都可以以燃氣為基礎輕松實現,如果電力改革實現大的突破,三聯供將是平常事兒,利用傳感裝置在入戶口把開關,計量裝置,安全裝置與互聯網接上,那麽能源互聯網的框架就算成了。 所以說,能源互聯網的入口當然就是城市燃氣公司的入戶口了。 我看到好些說電力公司是能源互聯網入口的的人,他們是習慣被壟斷了。於是他們想到這個問題時就只好想到儲能電池了,因為能源消費的峰谷是客觀存在,而且是能源需求側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但必須管理。那麽大家想想,到底是讓城市燃氣公司管理自己的氣庫簡單呢,還是讓電力公司管理這個還不知道什麽是大型成熟技術的儲能電池組好呢?答案一目了然,當然是前者。我認為,體制的放開和跨行業的融合,再加上技術的進步,將使需求側的能源管理變得比以前更好操作。而且,順便告訴大家,所有一次能源,由原始狀態到直接使用,中間環節越少,總能效就可能越高。任何能源的轉化都是一個耗能過程,儲能當然不會例外。所以,燃氣公司將是互聯網入口的最佳選擇。 當然,有了上面這些,並不是說能源互聯網就萬事大吉了,非也!這里面的技術特別是針對能源的技術還是蠻多的,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等都少不了。像甲骨文公司前高管Tim Naylor剛剛加盟的遠景能源就是一個優秀的能源互聯網技術公司 - 請註意,它並不是互聯網能源公司。更不是說已有的電力供應就都不要了,全靠三聯供了。這有個過程,但不會太慢。 我希望已經把問題講清楚了。我原來一直認為,能源領域的投資都比較沈重,難以有暴發性增長,現在我的看法有了變化,因為互聯網技術和體制革命將為我們解決這個令人窒息的問題提供解決之道。這個口子一開,將是對已有市場和產業的重新整合的良機,將給技術管理資源齊備的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她們會變得十分的性感。 6)新奧真是這個角兒嗎? 答案是。當然不是唯一的。這麽大的市場。 從上世紀90年代到這個世紀初,能做燃氣的民企屈指可數,新奧就是其中的領頭羊。看看新奧的燃氣業務,精通而且紮實。市盈率只有16倍多點,面對如此的成長機會。我只能說,這就是那句老話:上帝只眷顧那些做好準備的人。您別不信,看看它的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11%,這是五百強領軍企業的魄力。(見附表一和二) 據說新奧老板王玉鎖現在逢人就講他的泛能網,除了電沒碰之外,其實其它都談到了。他是個謹慎的人,不會說太多。 這里面還有個氣源的問題,大家可不要忽視。有氣源,上面講到的美好畫面才有全面實現的可能;沒有氣源,只能部分實施,天壤之別。用王玉鎖的話就是,各打各的“豎井”,沒有水平“井”,不連通。中國天然氣較少,這就為什麽在海外費了老大勁兒找氣,修管道。進口LNG 對東部省份很方便,但過去也是由三大國企特別是中海油把持。現在有限放開之後,新奧成了民企進口LNG的先鋒 - 第一單將由加拿大進口到浙江舟山。王玉鎖在潔凈煤技術上投入重大 – 雇了不少貨真價實(水平很牛X)的留洋博士,其中不少有500強研發和商業經歷( 大部分在其能源研究院)。王玉鎖在這里花錢,是因為中國多煤和重煤的能源戰略,煤制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現在,隨著頁巖氣的成功,全球能源市場又換了人間,企業家的選擇和消費者的選擇又多了。所以,以王玉鎖這麽聰明老到的人肯定會重新想想錢怎麽花了。(不少朋友肯定知道王玉鎖的盤子里還有個新奧股份,專註生物化工,和燃氣業務基本涇渭分明,我就不講了。) 所以現在不光有了水平“井”,電力體制改革的突破將把整個地盤都交給你,隨便打“井”。我相信,王玉鎖能再次帶領他的公司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有重大斬獲。 我不是說這個機會一定屬於燃氣公司,或者一定屬於民企,但是對於有經營經驗,有技術準備,有資本實力,有眼光還有還有雄心壯誌的實幹企業家來說,這個機會還真不容易錯過。沒幾家企業能做好這個事兒,新奧是一個。 清潔能源,基礎設施,能源互聯網,中國版QE對應的資產價格暴漲 - 這些未來若幹年的主題,伴隨著箭在弦上的電力體制改革和呼之欲出的國家能源互聯網規劃。新奧能源非常幸運,她被這個機會砸中了。 ![]() ![]()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