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小學教材改革回潮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2850&time=2011-08-19&cl=115&page=all

中小學教材編寫從多元化到醞釀回歸統編,既有意識形態的考慮,也有利益之爭
財新《新世紀》 記者 張豔玲

 

  在多元化方向上走了十年之久的課程改革,正悄悄「回潮」。

從2012年秋季起,中小學的新生將使用新修改的教材,時間已相當緊迫。劉莉/CFP


  今年7月,新一輪教材修編工作全面啟動,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範圍涉及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所有教材。其參照系是教育部不久前下發的新課程標準(下稱新課標)。此前的課程標準,是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頒佈的試驗稿。

  自2001年起,中國啟動第八次課程改革。內容上強調減輕學生負擔,強化「情感、價值觀的滲透」;在教材編寫上則打破以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 壟斷教材編寫出版的「一綱一本」統編模式,改為「一標多本」。即在統一教育大綱、統一課程標準之下,放開多家出版機構,參與教材編寫和出版發行。

  此次新一輪教材修編,似乎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7月11日,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修訂工作會議」上,教育部負責教材編寫工作的基礎教育二司巡視員朱慕菊對與會的教材編寫機構解釋稱,2001版課標是試驗性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新課標編寫早自2007年啟動。據財新《新世紀》瞭解,各高校研究相關學科的學者是課標編寫組成員的主體。此外,還包括科研機構、中小學教師、院士等,六名出版單位人員也參與其中。

  當日,教育部向參會的教材編寫機構頒佈了除語文、歷史、德育三科的新課標修訂稿。教育部透露,這三科課程標準將另行安排,暫不公佈。不少與會業內人士猜測,這是三門課程回歸統編的前兆。

  對於上述三科以外的學科,內容將大規模調整。教育部要求,原定教材編寫機構必須將改編本重新送教育部審核。最遲在2012年春節前後,這批教材需送審,以保證2012年9月如期更換課本。時間已相當緊張。

回歸統編前兆

  1949年以來,中國相繼啟動了八次課程改革(下稱課改),教材編寫權的確定也曾曲折反覆。

  第一次課改以1950年出版的第一套全國基礎教育通用教材為標誌。為此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共同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稱人教社)。

  1958年起,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路下,中央將教材編寫權下放,各地可自行編寫。但隨後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年代,編寫權再度上收。

  直到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教材編寫多元化才得以真正實施。「一標多本」被認為是教材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教材編寫多元化後,出版社更加注重質量的提高和對一線教師的培訓,這是以前沒有的。」一位地方出版社負責人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

  從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在42個國家級實驗區實驗,隨後迅速推進。到2005年,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學生全部使用新課程。

  但採用西方教學思路的第八次課改,自出台伊始就引起學界曠日持久的討論。由於推動過快,教師不適應新課改思路等問題逐漸暴露。於是,第九次課改開始進行。

  多位出版文科教材的出版社證實,教育部從全國各地遴選編寫團隊,正在策劃籌備一套「部編」教材。編寫範圍包括小學《品德與生活》4冊、《品德與 社會》8冊,初中《思想品德》6冊,小學《語文》12冊、初中《語文》6冊,共計36冊教材。教育部將負責編寫經費,教材集中在2012年底前完成。

  編寫《品德與社會》的某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2001年放開教材編寫後,國家就不再投資編寫教材,教育部主要負責審查。教材編 寫機構通過教育部立項後,自己投入資金編寫,經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後出版,供地方選用。「這次教育部組織編寫,跟各出版社都沒關係了。」

  這位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尚沒有明確部編教材的編寫團隊,社內原本籌備中的教材修改方案也已經暫停,只能選擇觀望。從2012年秋季起,新生將使用新修改的教材。儘管官方並沒有規定各地出版社不能再自編教材,但鑑於屆時課本內容將不再符合新課標要求,自然會退出市場。

重審玄機

  在語文、歷史、德育三科之外,數學、英語的教材修編工作已全面啟動。但此輪教材修編的節奏之快,出乎絕大部分出版社的意料。能否審查通過,拿到進入市場的「門票」,這些教材編寫機構忐忑不安。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申繼亮在7月11日召開的培訓會上解釋,教材送審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2011年7月至12月,12月送審,對 象為2012年開學後必須更換的小學和初中一年級教材;第二階段為2012年1月至11月,完成剩餘其他年級教材的改編,2012年12月送審。他強調, 第二階段若不能通過審核,則此前該機構第一輪通過審核的低年級教材也要換掉。

  這個安排讓一些出版社顧慮重重。河北省出版社負責人在小組討論時表示,儘管分兩個階段送審,但在第一階段就要把整體框架、結構一併送審。教材修訂、編寫還要考慮到各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加上到農村學校調研,時間太緊迫。

  一位出版社負責人稱教育部的安排「隱患重重」。他說:「如果第一階段送審通過,不管後面的教材編寫質量如何,都須按時審查、通過,否則學生和老 師將面臨無教材可用的尷尬局面。如此,怎能保證教材使用質量和教育質量?反之,如果前兩冊沒有通過覆審,後面的教材無論編得多好,也等於『廢紙一堆』,沒 有進入市場的機會了。」

  更讓一些出版社深感不公平的是,一些教材的主編,本身也是課標編寫組成員。在新課標未公佈之前,這些出版社已經知道了課標的內容,這就贏得了時間,可以更精細地修改。

  他認為,教育部只給四到六個月的修改時間,就要覆審教材,時間過於倉促。教材編寫市場將面臨新一輪洗牌,「一標多本」的體系進一步動搖。

收放是非

  無論是文科教材回歸「部編」,還是其他學科修編時間縮短,教材收緊編寫權的腳步聲已經由遠及近。

  一位接近人教社的人士認為,從國家穩定的角度,自然科學以外的文科教材就應該統編。過去教材編寫多樣化,雖然增加了教材的特色,但在質量上良莠 不齊。「一本教材,從過去的幾毛錢漲到現在十幾塊錢,都是教材放開後漲價的!編寫教材成為政府和機構賺錢的工具。出版社拎著箱子去送錢,多少教育廳官員因 腐敗落馬?這是放開以前沒有的。」

  但一位出版社負責人則認為,與教材相關的腐敗,不能簡單歸咎於市場。僅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就否定過去教材編寫改革的成果,是一種倒退。

  這位出版社負責人還說:「現在媒體、網絡信息多元化,要用這種方式控制意識形態,也是不現實的。應該考慮如何去引導孩子,把我們希望提倡的價值觀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文科統編教材編好後,出版權花落誰家是最敏感的問題。儘管官方始終沒有正式表態,但由人教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早已在坊間流傳。

  上述出版社負責人透露:「幾年前各省教育廳邀請出版社投標時,人教社就說教材要統一由他們出版。人教社是教育部自己的出版社,現在看來似乎已成定局。」

  更有一位出版社負責人說:「表面看是意識形態控制,背後其實是利益的爭奪。」

  財新《新世紀》記者致電人教社主管教材負責人,他表示有關教材問題統一由教育部答覆;教育部則以「不方便答覆」作答。

  「中國地域這麼大,區域差別、城鄉差別明顯,要全國教材同一張面孔,發出同一種聲音,是很滑稽的事情。」一位出版社負責人如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7

一份未出台的鐵路改革方案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16/100306069.html

  鐵道部既定的改革方案和步驟,遠遠落後於公眾的期待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谷永強
京滬高鐵於2011年6月30日提前開通運營。中國鐵路建設在過去八年「跨越式發展」,但鐵路改革卻八年停滯。王宙/CFP

 

  如果「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沒有發生,由鐵道部草擬的近八年來第一份改革方案或已浮出水面。

  但這不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方案。

  保持路網完整和調度指揮集中統一,確保鐵路安全和運輸效率,長期以來是鐵道部應對朝野改革鐵路呼聲的重要理由。但是,今年7月京滬高鐵發生一系 列運行故障,尤其是7月23日那場致40人死亡的特大事故,打破了鐵道部政企合一的行政壟斷體制有利於安全運營的神話。國務院對「7·23」事故的初步調 查已顯示,這次事故既暴露出信號設計上的缺陷,也反映出故障應急處置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是一起「不該發生的、可以避免和防範的責任事故」。要求政企 分開乃至分拆鐵道部的呼聲再次高漲。

  事實上,以鐵腕著稱的前鐵道部長劉志軍今年2月因腐敗「落馬」,並牽出大批司局級高官之後,就引發各界對鐵路壟斷問題的反思。新任鐵道部長盛光 祖上任伊始,便提出要轉變鐵路發展方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12日乘坐海南東環高鐵後,做出的五點指示的第一點,也是加快轉變鐵路發展方 式。正是在這樣的呼聲之下,6月9日,鐵道部正式向地方路局和合資鐵路下發了《關於加快轉變鐵路發展方式確立國家鐵路運輸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改革推進方 案》(下稱內部方案)。

  此時,距2001年傅志寰任鐵道部長時提出網運分離方案,已經十年過去。這十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國鐵路改革停滯不前,其間儘管也有很多業內外人 士,包括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等,為了鐵路改革出謀劃策,但這些方案從未真正獲得實踐機會。一位專家失 望之餘曾感慨:「改革就是過日子,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會改。」

  而中國龐大的鐵路體系,也終於在八年大躍進之後,走到了過不下去的當口。但從財新《新世紀》獲得的這份今年6月的鐵路改革推進方案來看,鐵道部 既定的改革方案和步驟,仍遠落後於公眾的期待。而「7·23」事故的發生,又使得這一內部方案被暫時擱置。未來的改革方向和具體實施方案,仍取決於兩大難 題:一是在未來市場化方向的拆分模式上能否達成共識;二是高鐵建設留下的巨額債務如何處理。這兩個問題盤根錯節,交織在一起,為中國已經遲到十年的鐵路改 革增加了難度。

權力下放

  財新《新世紀》記者拿到的這份內部方案顯示,鐵道部此次改革計劃的核心是擴大地方鐵路局經營自主權,確立地方鐵路局的市場主體地位。

  根據該方案,在具體職責劃分上,未來鐵道部將主要承擔政府監管、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和行業管理職能,同時將部分權力下放,擴大地方路局的經營自 主權;地方鐵路局在服從鐵道部統一調度指揮的前提下,可以自行編制管內客貨列車開行方案,並根據國家規定的管理權限,享有一定運價浮動權和除部分部管「集 采專供物資」外的物資採購權。在財務制度安排上,鐵道部將確立「收入來自市場、客運及專業運輸承運清算、貨物運輸按票分段結算、提供服務相互清算」的財務 清算體系,以打破「統收統支」的舊制度。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方案是新一任鐵道部領導上任後在改革方面邁出的第一步嘗試,和以前相比有所進步,但突破不大,「方案中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難以解決鐵路政企不分、高度壟斷的體制弊病。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認為,使鐵路企業成為市場主體,是本次方案進步之處,但方案中關於調度指揮權的規定與方案的目的「自相矛盾」,實際上無法 達到預期效果。「目前鐵路線路、車輛是全路性資源,而調度指揮是鐵路運輸企業產權最核心的要素,擁有調度指揮權是成為市場主體的前提條件。」他說,「如果 線路使用權和調度指揮都要鐵道部來統一安排,沒有產權的鐵路企業怎能成為市場主體?企業獨立運營權又體現在哪裡?」

  他的同事榮朝和教授也強調,鐵路部門一直採用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鐵道部實際上相當於一個特大型企業,地方路局只是其地域性分支機構,「地方路 局自身缺乏明晰的產權,本身既不能提供完整的運輸服務,也無法直接從市場獲取收入,且沒有完整的生產指揮權,並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榮朝和介紹,上世紀末鐵道部就曾嘗試權力下放,將年度運輸計劃編制權、管內運輸經營權、線路更新改造支出支配權等12項經營權下放地方路局,但 同時附加了路局必須服從鐵道部統一調度指揮的規定。由於缺乏清晰的產權制約,不久就發現存在地方路局挪用資金、路網整體效率無人關心的現象。

  「例如,當時把線路更新改造支出的支配權下放給鐵路局,但各地路局拿到這筆錢後,就花在建商業會所這些跟運輸主業沒有關係的地方。」他分析說, 由於全路網的效率由鐵道部負責,鐵路局拿到這筆錢後是否進行路網更新改造、路網的效率提高還是降低與己無關,「後來在審計中發現北京鐵路局違規挪用更新改 造資金,花四五億元修建高檔會所,這件事情很典型,也相當普遍」。於是,那些下放的經營權不久就被全部收回。

  榮朝和認為,真正的企業產權相對明晰,權利義務關係是清楚的,但鐵路局只是名義上的企業,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體制,鐵道部此次權力下放措施的真正效果和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多位曾參與2000年鐵路體制改革討論的人士認為,從鐵道部拿出的內部方案來看,目前鐵道部缺乏實現「政企分開」的改革意願。

  「內部方案中,鐵道部自我定位於承擔政府監管、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和行業管理的職能,這其實仍是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既當老闆又當婆婆。十年前 與鐵路一起開始改革的電信、電力、航空行業,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早都換成了國資委,工信部、電監會和民航局只承擔行業監管職能。」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 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餘暉評價說,「這個《改革推進方案》,甚至遠遠不如十年前鐵道部自己已經達到的改革進度。」

「豎切」與「橫切」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中國自然壟斷行業改革,其目標其實非常清晰,就是通過政企分開,逐步放鬆管制,引入競爭。業內對鐵路改革的第一步政企分開早無異議,各種改革方案的分歧集中於選擇何種模式對鐵路進行重組。

  與電信和電力行業改革一樣,作為具有網絡規模經濟性和自然壟斷性的基礎設施行業,鐵路主要的重組模式可以分為「豎切」和「橫切」兩種。所謂「豎 切」,即根據路網、貨運、客運等不同業務類型分別組建獨立的路網公司和客貨運公司,歐盟國家實行的「網運分離」為「豎切」模式的典型代表;而「橫切」則是 按照區域或鐵路幹線分別組建不同的區域鐵路公司,不同區域公司彼此之間展開競爭。美國和日本的鐵路重組模式基本接近於「橫切」模式。

  日本和美國鐵路模式在「網運合一,局部分離」的基礎上,具體競爭方式有所不同。日本鐵路按區域劃分為四個區域公司,路網歸屬客運公司,全國統一 的貨運公司向客運公司租賃路網,貨運與路網分離,更多強調不同區域公司之間的競爭;美國鐵路則是路網歸屬貨運公司,客運公司向貨運公司租賃路網,不同貨運 公司在平行的鐵路線上競爭,被稱為「平行線」競爭模式。

  一般認為,榮朝和1996年6月在《北方交通大學學報》上發表的《試論上下分離與鐵路重組的關係》,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以「網運分離」為核心的 「豎切」構想。榮朝和提出,未來國內鐵路行業的組織結構有可能是在「上下分離」(或「網運分離」)的基礎上,由若干大型客貨運輸公司在全國鐵路網上組織客 貨運營,從而形成不同鐵路公司之間的競爭。上述觀點引起了當時鐵道部高層的注意。1997年開始主政鐵道部的傅志寰比較傾向於網運分離。

  2001年初,原國務院體改辦牽頭組織國內有關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和部分企業,就電信、電力、民航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產業監管體制改革,分別組織 專家組進行研究。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銀國際、中金公司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參與了鐵路體制改革的研究,同時根據國務院體改 辦的要求,鐵道部也派出相應人員參與,最終專家組和鐵道部各拿出一套改革方案。

  當年專家組牽頭論證上述四大壟斷產業監管體制改革總體框架的餘暉向財新透露,專家組和鐵道部的兩套方案其實差異不大,學者和鐵道部官員在改革的 原則上形成了共識,即按照「政企分開、網運分離、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原則逐步推進鐵路改革。鐵道部提出了一個為期十年的改革設想:第一步用大約三年時 間,將客運與路網分離,以當時的14個地方鐵路局為基礎,分別組建客運公司;然後再用三年的時間組建貨運公司,實現貨運與路網的分離;最後在客運和貨運均 與路網分離的情況下,組建統一的國家鐵路路網公司。

  為了搶奪鐵路產業重組後的上市機遇,當時國內的主要投資銀行也紛紛對鐵路改革建言獻策。中銀國際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鐵路改革方案,該方案和鐵道部「網運分離」思路基本一致,並在鐵道部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

  按照中銀國際的方案,鐵路改革第一步是在各鐵路局內部形成模擬法人運作的客運公司,一段時間後再將當時14個鐵路局的客運公司重組為5-7個大 型客運公司,然後推動客運公司改制上市;考慮到鐵路貨運運輸跨局運量較大,轉運環節多,收入清算複雜,中銀建議先從組建專業運輸公司入手,同時在14個路 局內部組建貨運事業部和路網基礎設施事業部,獨立核算;第二步再重組貨運公司,在全路形成3-5個大型貨運公司,然後推動貨運公司上市;而路網公司則在財 政支持下,實行一級法人管理,統一管理國家鐵路線路、橋樑、隧道、信號、供電設備和車站等資產,負責編制列車運行圖,必要時國家財政可提供一定的補貼。

  在切割完成後,整個鐵路行業將重組為5-7個大型客運公司,3-5個大型貨運公司,1-2個專業運輸公司,一個統一的路網公司和幾個機車租賃公 司,這些公司最終將脫離鐵道部。鐵道部將實行政企分開,負責對鐵路行業進行監管,同時逐步放開鐵路客貨運市場,對鐵路行業實行准入制度。

  中銀國際的方案得到了鐵道部的認可。按照「網運分離」的思路,鐵道部從2000年8月開始在昆明、呼和浩特、南昌和南寧四個不設分局的直管鐵路 局設立客運公司,進行改革試點,之後在全國14個鐵路局推廣。其模式是各鐵路局將下屬的鐵路總公司或鐵路分局裡與客運業務有關的客運段和車輛段整合到一 起,成立統一的客運公司。

「區域合一」還是「網運分離」

  然而,據多位參與制定當年鐵路改革方案的人士透露,雖然當年體改辦和鐵道部牽頭的研究團隊都推崇「網運分離」的改革思路,但國內在「區域合一」 的日本模式和「網運分離」的歐盟方式之間如何取捨,一直存在爭議。現在正在重啟的鐵路改革,也亟需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否則改革又將陷入新的模式之爭。

  由於美國「平行線」競爭的「橫切」模式,需要主要干線均存在平行的鐵路線路,而國內鐵路運力一直緊張,在絕大部分幹線上並不存在平行的鐵路線 路,因此以美國「平行線」競爭為代表的「橫切」模式並不適用國內鐵路產業重組。當年關於鐵路重組模式的競爭,主要集中於「網運分離」和「區域合一」兩種模 式。

  持「網運合一」觀點的人士認為,「網運分離」保留一張統一的路網,運輸公司與路網公司博弈的能力相對較弱,鐵路和航空一樣存在對路網時空資源的爭奪,在保持一張大網的情況下,路網公司權力過於集中,容易導致新的尋租空間和腐敗行為。

  而在長期關注鐵路改革的趙堅教授看來,「網運分離」模式最根本缺陷是交易成本過高,會高到鐵路無法有效運營的地步。「在網運分離情況下,運輸公 司使用路網公司的線路要支付使用費,但這個價格很難通過市場化渠道確定。如果定得太高,運輸公司成本太高沒法使用;如果太低,路網公司就要虧損,並且沒有 進行電氣化或信號系統改造等基礎設施投資的積極性。」他以實行「網運分離」的歐盟國家為例說,歐盟鐵路路網使用費按邊際成本定價,路網公司虧損後由國家財 政補貼,由於很難確定路網公司的虧損是否由於經營不善造成,路網公司一般的成本也要國家補貼,造成國家補貼數額過高。

  從2002年實施的電力體制改革來看,這個問題確實是影響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難題。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在實施「廠網分開」第一步後即陷入停滯,在業內人士看來,關鍵就在於電網壟斷,遲遲未能確立合理的過網費價格,以致電價市場化形成機制無法實現。

  而在持「網運分離」觀點的人士看來,路網本身具有網絡規模性和自然壟斷性,同時國內鐵路正處於大規模建設中,大量公益性線路需要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補貼,保持一個統一的路網公司對推進路網建設有益,也避免了路網分割帶來的不同區域市場之間的銜接難題。

  對路網收費問題,持「網運分離」觀點的專家認為,路網收費一方面可以通過政府監管,確定不同線路的基本過路費用;另一方面,路網公司甚至可以對繁忙線路的列車時刻進行拍賣,最終確定一個合理的過路費用。

  除了路網本身的屬性造成不易對路網進行分割,「網運分離」支持者認為,由於目前鐵路特別是貨運在國內長途運輸中佔據的市場份額較大,短期內航空、公路難以取代鐵路運輸,如果採用「區域合一」的「橫切」方式,容易導致區域市場內部競爭不足。

  但趙堅認為,如果採用「區域合一」的「橫切」模式,可以在不同的區域公司之間引入運營模式的競爭。他認為,鐵路運輸企業在經營模式方面可以有很 多創新,比如鐵路重組之後企業可以通過大量減少編組作業來降低運營成本,充分發揮鐵路點到點的運輸優勢,進行整列運輸,減少運輸途中的編解作業。新的運營 模式出現之後,其他公司就會跟進。

  2003年劉志軍出任鐵道部長後,提出「跨越式發展」思路,認為國內鐵路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運力不足,因此應維持「政企合一」的體制,集中 資源辦大事。「網運分離」的改革被擱置,各鐵路局由客運段和車輛段組成的客運公司被重新拆解、打回原形,在經歷了短暫的「主輔分離」「減員分流」後,「改 革」被「發展」二字取代。

  之後發改委曾提出過政企分開,成立鐵路總公司的改革方案,亦未獲得回應。京滬高鐵融資時,中銀國際又曾提出將京滬獨立出來,單獨融資並獨立調度 的方案,希望鐵路改革能從邊邊角角改起,逐漸走向市場化。方案一度獲得發改委高層肯定,但最終並未落實。其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亦曾受託研究鐵路多元化 融資方案,建議做實鐵路投資公司,以吸引社會化資本,方案同樣被堅持一體化控制的劉志軍否決。

  經過八年沉寂,已退回到十年之前原點的鐵路改革再次呼聲高漲,但多年前的模式之爭並未終結。鐵路非改不可,這一點無論業內業外,還是中央地方都 有共識,如何改仍是難題。從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的情況看,鐵道部目前仍集中在體系內調研,由內部各級政策法規部門研究方案,還未引入外部人士加入改革 方案討論。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紅昌認為,不同的鐵路重組模式各有各的優點、缺陷,「現在亟需做的就是實現改革的第一步政企分 開,首先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路的債務和各項企業職能,而將剝離出來的政府管理職能併入交通運輸部,在破除鐵路行政壟斷方面邁出決定性步伐,也為理 順各種產權關係和未來的行業重組準備條件」。

債務待解

  高漲的債務壓力,則是鐵路推進改革的一大障礙,「如果要分拆鐵道部,誰來背這麼重的債?」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剝離可能是一個必須的解決方式,否則,鐵路公司化之後很難盈利,也很難吸引到業外資本。

  隨著劉志軍全力推動的「跨越式」發展在他的第二個五年任期達到高潮,中國的鐵路投資數額不斷加碼:2008年鐵路投資總額為3376億元,和 2007年相比接近增長一倍;2009年基建投資達到6006億元,2010年增至7091億元,2011年仍將超過7000億元。

  與此同步,鐵道部的負債規模也在大幅增長:2008年鐵道部負債總計8683億元;2009年1.33萬億元,負債率超過53%,當年新增貸款 3000億元;2010年負債1.8918萬億元,負債率57%;截至2011年上半年,鐵道部負債總額高達2.09萬億元,負債率達到58.53%。

  由於「跨越式發展」的幅度空前絕後,鐵道部欠下的巨額債務令人心驚。財新《新世紀》記者從鐵路內部獲悉,今年初,政府有關部委曾委託一些機構對 鐵道部債務問題進行測算摸底。一位參與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測算的結果是,鐵道部最近兩年債務償付「問題不大」,但「十二五」末到「十三五」, 隨著大量銀行貸款進入還本階段,債務償付壓力相當嚴峻,「預計2014年或2015年,鐵道部將迎來償債高峰」。

  「鐵道部在舉債時,顯然也考慮到了資金鏈和還本的壓力。」這位不願透露身份人士介紹說,鐵道部的策略是銀行貸款、鐵路債券、短期融資券等多管齊 下,借新還舊,「鐵道部一般要求銀行貸款期限為20年,項目投入運營後才開始還本,這樣償債高峰到來時,也正是新建客運幹線投入運營的時間,到時鐵道部的 現金流入應該也是最高的」。

  鐵道部的貸款以長期貸款為主,據業內人士介紹,其期限一般為10年-20年,主要來自國內四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其中工行貸款最多,國開行相 對較少,但也達到1700億元。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銀行給鐵道部的貸款利率一般下浮10%至5.9%,且建設期內可將利息資本化,甚至最初運營的 一兩年內只還息不還本金,因此真正還本要在投資五六年之後。鐵道部發行的債券期限也多在10年以上,每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這也使得鐵道部有了相當大的 緩衝餘地。另外,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和票據,鐵道部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短融和票據的融資成本和銀行貸款相比「要低一半左右」。

  但輾轉騰挪的財技就像走鋼絲繩,進入2011年後風雲突變,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劉志軍的「落馬」,曾經備受銀行追捧的高鐵概念,變成了人見人躲的「高鐵折讓」。鐵道部原先以國家信用背書的借款模式風險陡增。

  據上述參與摸底測算的人士透露,目前各大銀行對鐵道部的新增貸款已經取消了利率折扣優惠。根據銀監會的規定,一家商業銀行對單一集團客戶授信總 額超過商業銀行資本餘額15%以上,即被視為超過風險承受能力。銀監會今年5月進行的「腕骨」監管體係指標測試結果顯示,鐵道部在國內幾大銀行的授信額度 均已逼近這一水平。隨著監管政策趨嚴,未來鐵道部通過銀行貸款籌措資金的空間餘地也在收窄。今年7月21日,鐵道部招標發行的一年期200億元高信用等級 短期融資券招標未滿,顯示外界對鐵道部的償債能力已有疑慮。

  一位投資人士介紹,從今年開始,鐵道部的到期債務負擔將驟增,經營現金流支付債務本息可能會越來越困難。目前鐵道部的經營現金流主要來自客貨運 收入,但增長速度相當緩慢。2009年鐵道部客運收入為1090億元,貨運收入1647億元,雖然當年客運量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客運收入僅增加160億 元,當年鐵路運輸收益為584億元,比上年減少124億元,扣除財務費用,鐵路2009年盈利僅為27億元,而在經濟不景氣的2008年,鐵路還虧損 130億元。

  上述投資界人士指出,從現金流來看,2009年全國鐵路系統經營現金流大約為1139億元,包括27億元的盈利、566億元的稅後鐵路建設基金 以及546億的折舊作為非現金支出加回。此外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還要加回153億元的利息支出,則經營現金流總計1292億元。可以看出,鐵路系統現金流 的大頭來自建設基金和折舊,而非盈利,這兩項都相對固定,增長緩慢。由於集中上馬的高鐵和客運專線運營虧損,未來運營現金流實際上可能呈下降趨勢。

  據他測算,今年鐵道部經營現金流約2000億元(包括鐵路建設基金約700億元、折舊約900億元、利息支出約400億元),而還本付息的壓力 則有2500億元。由於今年債券到期明顯增加,「2500億元債務是保守估算,這包括債券還本1210億元,債券利息238億元,貸款本金1000億元, 貸款利息100億元。相比之下,去年只有300億元的債券到期」。在他看來,從2012年起,鐵道部的現金支出壓力將會更大,因為從2008年開始高鐵新 增貸款大幅上升,2009年、2010年投入運營的高鐵將在2012年進入付息階段。

  另一位熟悉高鐵投資的人士認為,鐵道部未來資金需求可能比想像中更大。根據會計準則和行規,車皮等固定資產一般按20年折舊。但高鐵速度快,設 備壽命可能沒那麼長。「一個真實的例子是,某條線路開通後才兩三個月,白白的車皮已經變黃。因為開得太快,打進了沙子,一停車就得清洗,這樣的車皮壽命肯 定比預期的短。」

  鐵道部因此面臨兩難:如果不借更多的債,全系統的經營現金流很難支撐大幅攀升的還本付息;如果借更多的債,必將進一步惡化債務結構,而且當前的借貸融資環境對鐵道部相當不利。

  一旦要分拆鐵道部,誰來背這些債務將是一個大難題。如果將債務分解到拆分後的各個公司,無論橫切還是豎切,很可能意味著公司成立之日在財務上已經破產,而每條線路的建設進度和運營狀況更是千差萬別,好的即使如京滬也難以短期內盈利。

  在上述參與摸底測算的人士看來,債務問題對鐵道部來說並非無解。「盛光祖上任之後,提出鐵路建設應遵循『保在建、上必須、重配套』的三原則,同 時先後兩次降低高鐵線路的運營速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緩未來的資金壓力;另外,鑑於鐵路貨運盈利能力較強,鐵道部可通過擴大貨運線路在新建線路中的比 例,提高盈利水平;此外鐵道部還可通過推動優質運輸資產上市,緩解債務壓力。」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剝離債務應該是鐵路改革的一個必須步驟,關鍵在於怎麼剝,以及債務如何償還,比如成立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即是選擇之一。據知中信證券此前曾向鐵道部建議將其債務證券化,或將京滬高鐵和上海鐵路局捆綁上市,通過上市融資解決債務問題。

  從國外經驗看,很多國家的鐵路改革之始均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中國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也同樣承受著來自於國家財政破產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償債高峰的到來,或許會倒逼鐵路改革打開那道生鏽的閘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3

用「實價登錄」虛應「實價課稅」 台灣住房改革不要「馬半套」!

2011-9-19  TWM

二十年前,王建煊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因「實價」課稅引起軒然大波,轟轟烈烈下台後不了了之。如今又舊調重彈,面對高房價,朝野兩黨重提「實價」挑戰,各自 拋出政策。但藍綠兩黨實現居住正義的決心和考驗,才正開始……。

撰文‧楊卓翰

買房子,是大部分台灣五、六年級生成家的第一步,結婚生子的基礎,至今仍是社會普遍的觀念。但對正要成家的七、八年級生來說,這個理所當然的第一步,卻如 登天般困難。

內政部剛公布的第二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指出全台房價所得比(平均房價除以家庭年所得中位數)已攀高到九倍,台北市更高達十六.二倍,比上海、首爾、東 京、紐約、倫敦都還高。這也意味著在台北市年收入一百二十萬元的家庭︵即台北市收入中位數︶,不吃不喝十六年才買得起房子。

居住正義何在?

九月初,以色列有四十五萬人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高通膨與高房價。但換算下來,以色列經濟重鎮台拉維夫每戶年收入二百萬元新台幣,房價所得比也才十倍。「台 灣年輕人沒有砸汽油彈,是因為早就絕望了!」在台北市從事服務業的郭先生說,「居住正義?有這種東西嗎?」已經租屋五年的他氣憤地表示。

高房價是行政院十大民怨的榜首,隨著總統選舉逼近,不為老百姓「伸張正義」就搶不到選票,因此藍綠紛紛端出住宅、土地政策,為高房價下猛藥,點燃戰火。

蔡英文的「十年政綱」住宅篇,首先提出非自用住宅實價課稅、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合一、公共出租住宅等政策。馬英九總統不甘示弱,緊跟著丟出︽土地徵收條例 ︾、︽住宅法︾、︽不動產實價登錄三法︾修正草案。朝野有志一同,儼然想趁選前在立法院最後一會期上演「第三次土地改革」。

兩黨推出的住宅政策琳琅滿目,看得選民眼花撩亂。其中,引發最多討論的,還是蔡英文的「實價課稅」及馬英九的「實價登錄」,雙英不約而同都用「實價」這個 關鍵字。

台灣政壇對「實價」二字並不陌生。一九九二年,時任財政部長的王建煊,就提出土地增值稅以實價課稅,引起多方激辯,最後法案連立法院都進不了,他也黯然下 台,第二次土地改革胎死腹中。

二十年後房價再創新高,直逼人民可忍受的臨界點,兩黨政見似乎殊途同歸,志在將房地產全面導向實價之路。然而,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指出:「實價 登錄和實價課稅,天壤之別。最主要差異,一個是半套,一個是全套。」馬英九實現居住正義的王牌,就是不動產實價登錄,將交易成交價全面強制登錄,並開放大 眾查詢,增加不動產交易價格的透明度,降低炒房投機客不當哄抬的可能性。

半套正義能做什麼?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表示,現在成交價格都由業者自由登錄,資料量很有限,價格隨賣方喊。張金鶚更直指,「像預售屋等建案,中央根本沒完整的房價資 訊。」也因此才會有央行總裁彭淮南「微服出巡」,還要喬裝購屋客,才驚覺房價炒作太高的劇本。

然而,只靠實價登錄,這場土地改革只能走一半。因為建商、財團、投機客養地炒房價的最大漏洞,就是台灣長期以來被扭曲的不動產租稅制度。只提高資訊公開程 度,對投機客炒作成本根本毫無作用。

台灣現行不動產租稅最惡毒的腫瘤,就是「稅基」經歷三十年沒變,以土地公告現值和房屋評定現值來計算,但公告地價遠遠低於市價。目前公告地價每三年調整一 次,僅是市價的二成二;每年調整一次的房屋評定現值,也只有市價的四分之一。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邱大展指出,目前適用的房屋評定現值是一九八○年的水準,三十年都沒調高。張金鶚以一戶價值一.六億元的台北市「一品苑」為例,每年只 要繳三.五萬元的房屋稅和五千元的地價稅。如此低廉的持有成本,「簡直就是鼓勵投機客炒房!」實價課稅才是王道!

也因此,蔡英文十年政綱中「非自用住宅實價課稅」,就是在建立實價登錄之後,更進一步針對空屋、第二套屋等投機客的賺錢工具,拉高其持有成本及交易成本, 壓縮獲利空間。張金鶚認為,這能讓失衡的房價回歸正常水準,也是民眾的最終期待。

然而,執政黨政府卻對實價課稅再三保留,深怕民眾誤以為政府要加稅了。問遍中央及地方,沒有人有實價課稅的明確時程。

王靚琇保守表示,實價登錄制上路後,「不排除」實價課稅的可能性,「有可能」調高地方政府公告價格,「現在的政策方向還在市場透明化階段,未來的政策仍要 等修法通過後才可能有下一步。」顯然,政府在地產政策上還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張金鶚就直批,「在專家眼裡,馬政府端出來的政策還是粗製濫造。」像是為了選舉目的,匆匆忙忙炒出來的一盤菜。最明顯的,就是馬英九的實價登錄三大修法, 硬是等到大選前最後一個會期才趕著送審,不但時機敏感,也為實現居住正義增添變數。

因為中央和地方全都等修法通過才會動作,然而距離大選前立法院休會只剩不到三個月時間,一位房地產業者私下說,在這行業久了,政治人物開的支票聽聽就好, 選完一樣照舊規矩做事,太陽依然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這也難怪在馬英九開完記者會,就被立法院長王金平潑了一盆水,表明最後一會期要通過那些法案有困難。

無獨有偶,前財政部長林全就曾在《今周刊》七六八期專欄中指出,實價登錄立意雖好,但究竟要責成哪一方來行登錄之責,誘因和罰則能否推動整個登錄制度?力 道是否足夠?都是重要關鍵。對此,王靚琇回應,現在送立法院修法的三條法令,將會對第三方,也就是負責處理的地政士及經紀業者進行法律約束。

除了實價政策討論空間大,如何執行合宜住宅、社會住宅政策也是不小的問題。行政院欽點了幾處合宜住宅地點,但多位於郊區,如果考量就業和生活機能,要在寸 土寸金的台北市恐怕很難。台北市地政處主任祕書易立民就指出,台北市能夠釋出的社會住宅數量有限,除照顧社會弱勢之外,不容易滿足需求。

而蔡英文承諾要達到總體住宅量一○%的公共出租住宅,要從哪裡擠出來,也是問題。幫蔡英文作社會住宅政策規畫的台科大教授劉進興補充,這一○%一部分來自 公辦都市更新,政府以公權力介入協助民間都更,再由建商回饋一定比例成屋當社會住宅;另一部分則是公家機關既有的閒置房舍,清點、整理後也可出租,「政府 一毛錢都不必花」。

雖然目前兩黨政策都只有大前提,具體作法仍待釐清,但張金鶚相信,不論明年誰選上,只要有執行力,勢必會壓縮建商、投機客的獲利空間,對降低高房價和實現 居住、租稅正義都是正面。

「長期忍受高房價的民眾,特別是年輕族群的剝削感已經太重,對於稅制改革是有所期待的。不過,政府一定是漸進式調整,才不會對房地產造成太大的衝擊。」張 金鶚說。

二十年前無法過關的實價政策,現在好不容易民氣可用,走進了立法院。台灣人民看過太多的政治芭樂票,現在兩黨要展現的是具體的執行力,才能讓居住正義從口 號成為政策,從政策變成法條。

雙英居住正義重點 政策比較

馬英九

實價政策:《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草案

《地政士法》修正草案

《平均土地地權法》修正草案地政士、不動產經紀商或當事人以成交 價格登錄,區段化公開價格社會住宅政策:《住宅法》草案訂定社會住宅水準與相關法令土地政策:《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由現行公告現值改為市價徵收,每半 年評估一次市價

蔡英文

實價政策:「非自用住宅交易實價課稅」「不動產交易實價登記制度」廢除地價評議委員會,改為專業機構估地價以實價登錄價格作為非自用住宅稅基徵稅社會住宅 政策:「總住宅量10%的公共出租住宅」

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

青年住宅租金補貼

土地政策:土地及房屋交易所得稅合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7

斷裂的金融改革推動全民投機 陸磊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4/100308988.html

  幾乎在一夜間倒退回15年前,毫無技術含量的金融騙局重新上演,銀行在高息攬儲,民間在炒資金

陸磊

 

  以2009年為分水嶺,中國的金融改革出現明顯斷裂。此前十年,審慎是金融改革的關鍵詞。由於不審慎,付出了農村基金會關閉、城市信用社全行業 關閉、全國性信託整頓、農信社除上海外全行業虧損、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等慘重代價。正因為審慎,調控當局在2007年10月起大力遏制資產價格泡 沫化,幾乎在2008年三季度前收全功。

  可是,自2009年一二季度之交,金融業在普遍批判英美式金融創新的同時,亦放棄了審慎。一邊倒式的救亡思想,徹底壓倒了本應持續推進的現代金融啟蒙——風險管理。

  於是,幾乎在一夜間倒退回15年前,毫無技術含量的金融騙局在正規金融機構和民間重新上演,銀行在高息攬儲,民間在炒資金。

神話永遠源於流動性

  或許可把所有的泡沫破裂,在理論上歸咎於動物心理,在實踐上歸咎於內控失靈。但投機的發生永遠基於諸多神話,而神話永遠源於流動性。

  以這次內蒙古投機泡沫推想,如無2009年上半年的7.8萬億元信貸投放,必無煤炭乃至礦權投機,亦無開設各類騙局的可信度。人們之所以相信可 獲得20%至50%的年度資金回報率,一定基於煤炭、礦權超過50%的年度價格漲幅。的確,他們看到了資產價格暴漲,他們相信投機盈利前景,甚至有理由認 為,龐氏騙局的製造者自己起初也深信不疑。

  因此,也許不應僅僅把責任歸咎於銀行內控。一旦貨幣失控,誰會持有貨幣?更要命的是,往往在調控當局意識到問題並實施緊縮性操作時,問題反而會顯得更加嚴重。

  第一,一旦緊縮,投機騙局製造者將不得不按照更高的籌資成本獲得資金,於是民間高利貸呈愈演愈烈之勢;第二,如果正規金融機構或明或暗地參與了 對投機的融資,則只有依靠發行更多的高息「理財產品」,來維持已日益脆弱的流動性鏈條;第三,由於緊縮會使實體經濟部門的籌資成本亦隨之上升,往往會成為 對緊縮持恐懼態度的投機者藉以反對緊縮的口實。

  終於,我們在2011年想起了「宏觀審慎」,但為時已晚。由於忙於救亡,我們站在了危亡的邊緣。微弱的重歸審慎的呼聲,被越來越多的飲鴆止渴的行為淹沒。時至今日,金融機構的微觀操作,已被套上了不審慎的枷鎖。

「畫餅」困境

  銀行不審慎是宏觀、體制或微觀原因所致,或兼而有之,關鍵是應該有何對策。

  第一,「畫餅」困境已是中國銀行業的通病。由於缺乏真實的第一還款來源,銀行普遍關注抵押、保證等第二還款來源。這就是只要有地在,總資產利潤 率不到1%,銀行也會向地方融資平台提供貸款;只要有礦權在,融資必不成問題;只要有中央政府在,高鐵的現金流不足以降低其信用評級。所謂「畫餅」,即在 公共項目投資中,通過畫政策藍圖之餅充現金回報之飢;在私人項目中,通過畫資產價格之餅充償還概率之飢。金融業放棄了本應堅守的審慎底線,禮崩樂壞的狀態 自然顯現。

  第二,銀行即使不發生操作性風險,也會有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一兩個從事綁架案的蟊賊和銀行中後台操作員工的作案,掀不起系統性風險的巨浪。 操作風險在中外金融機構都並非罕見。真正值得擔憂的問題,在於即使不出現內外勾結和違規操作,在當前鋪天蓋地、合規的理財產品發行、表外業務與變相高息攬 儲中,銀行或許已系統性地置一般存款人於不安全境地。當然,系統性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演化為現實損失,尚需時間和導火線,如全球經濟再度探底或一些重要 經濟體陷入債務危機。屆時,又會有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說辭,比如,全球能源價格暴跌,假如鄂爾多斯泡沫未來破裂,就可說其有深刻的國際金融背景。但是, 我們為什麼會製造出鄂爾多斯泡沫?如果沒有泡沫則必無破裂的可能。

  第三,龐氏騙局是泡沫破裂的前奏,也是泡沫破裂前的最後環節。這是因為,騙局製造者在融資之初未見得自己意識到在製造騙局,而是僅僅想抓住資產 價格不斷上漲的機遇,但隨著投機標的價格發生變化,自身運用槓桿過度,「不得不」用更高的承諾回報以借新還舊。此時,騙局才真正形成。但請注意,也恰恰在 此時,面臨泡沫破裂前夕。

回歸審慎

  如何回歸審慎?這需有一手於前和一手於後加以配合,兩者缺一不可。

  所謂「一手於前」,是指堅定地壓縮投機泡沫。加強內控是標,刺破泡沫是本;資產價格是標,貨幣發行是本。內蒙古劫持案和銀行內控問題,如果無緊 縮性貨幣政策,或許仍將在不斷上漲的資源和礦權價格掩蓋下無法暴露。具體而言,一是繼續實施數量收緊,二是擇機上調利率。過低的官方利率必然造成社會融資 脫媒,助長表外業務擴張和投機泡沫。

  所謂「一手於後」,是指要給實體經濟部門出路,避免因壓縮泡沫出現經濟硬著陸。這不是設計諸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非把各區域發展都上升為國家 戰略,而是通過體制改革,指明未來的市場容量擴張前景;如實施結構性減稅,漸進地推動小城鎮發展,著力辦好社區金融,讓實體經濟部門發現,回歸主營業務仍 然有市場前景和盈利空間。

  上述兩手做法有例可循。在1993年至2002年的十年間,當時針對24%的通貨膨脹和海南、北海房地產價格泡沫化,以及金融機構高息攬儲、賬 外經營,當時調控當局的「一手於前」為極度嚴厲的宏觀調控「十六條」,輔之以「一手於後」即頂著「狼來了」的風險和「賣國賊」的質疑,加入WTO並實施銀 行改革,徹底把投機轉向了製造業從2000年至2008年的八年黃金增長期。

  我們到了該下決心的時候了。

  作者為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8

文化體制改革「最好的時期」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1-10-23/110913088.html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之後,備受關注的文化體制改革可能會迎來一個新的轉折。

  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按此前慣例,這一文件將在會議後一週左右,即10月25日前後正式公佈,具體的扶植政策也將會隨之明朗。

  分析人士預計,除了新的扶植政策之外,原有的稅收優惠等政策有可能延續。

  在形成這一層級最高的指導性文件之前,中國文化體制改革已經過了近十年時間的探索。

  2002年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而在此文件正式下發之前,電影、出版等行業在生存壓力之下,已經率先在局部開始探索嘗試市場化改革的初期試驗。

  這一文件下發之後,2003年,在廣電、電影、出版等領域內,各地確定了多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在區隔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基礎上,培育市 場主體投入產業化經營之中。至2005年,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一年之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

  2006年9月,國務院下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對進一步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作出進一步的部署。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

  文化體制改革數年經驗,成效日漸顯現,試點範圍不斷擴大,決策層對於體制改革的決心逐漸堅決,從提出文化產業到上升為戰略性產業,再明確提出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齊勇鋒對《財經》記者表示,這次中央提出「文化強國」的目標的背景是,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文化建設 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中國文化體制改革從2003年提出,八年的探索階段過去,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次會迎來一些突破,文化改革應該會有實質內容。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認為,在決策層將文化體制改革提升至戰略高度之後,各部委有可能會各自出台具體執行細則,這也將有助於此前文化體制改革中難點的突破,比如廣電企業的整體上市等等。

  在率先進行改制嘗試的廣電企業中,上海文廣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極受矚目。

  10月11日,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我們文化體制要進行徹底改革,不僅僅是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而是整個文化領域都要改革。」

  深化轉企改制

  文化體制改革經歷了極為小心謹慎的探索過程,由自發而慢慢變為自覺。

  10月18日,最早一批開始探索體制改革的長影集團董事長劉麗娟對《財經》記者介紹,最初她來長影報到時,長影賬上的現金不過幾萬元,當年的取暖費都無法支付。

  在生存壓力之下,長影開始探索自髮式的體制改革。長春電影製片廠改製為長春電影集團,名字改變的同時也意味著體制的轉變,從原來的國有工廠變成了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

  通過體制改革,長影集團脫離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在2010年淨利潤達到5979萬元。目前,長影集團的總資產已經由改革前的2.5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0億元。此外,2010年長影集團總共創作了50部故事影片,是改制前1997年的8倍。

  劉麗娟對《財經》記者表示:「這些數字證明長影集團的體制改革道路是正確的。」

  過去數年之中,多數出版、電影、劇團企業的改革過程經歷了與長影集團類似的過程,可經營性的資產改製成為企業,轉制之後的整個產業也取得了飛快的發展。

  一位資深廣電人士分析認為,從劇團到出版再到今天的廣電,從非時政類報刊到時政類報刊,從地方出版企業到國字頭的出版集團,中國文化體制改革清晰地走了先易後難,逐漸探索的道路。

  目前,出版、演藝團體的改革進展最為迅速。

  今年初,在幾部委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說明會上,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蔣建國、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分別介紹了文藝院團、新聞出版、廣電行業的改革進展。

  歐陽堅透露,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新突破,全國共有461個國有文藝院團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轉企改制,共組建了46家演藝集團。

  蔣建國介紹,全國10多萬家國有印刷複製單位,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企改制,1251家非時政類出版單位轉制和註冊為企業法人,並組建了100多家報刊集團和出版傳媒企業。

  張海濤介紹,全國有35家國有電影製片單位,70家電視劇製作機構,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電影院完成了轉企改制。19個省區市完成了全省性有線電視網絡融合,9家廣播影視企業重組上市。

  10月11日,柳斌傑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180家中央出版社中有148家需要轉企改制已經完成,其中134家出版社的事業編制已經註銷。

  對於報刊體制改革,柳斌傑預計,非時政類的報刊體制改革要在兩年時間內完成轉企改制,目前已經有1500家完成轉企,預計到今年底將有一半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完成轉企改制。

  而最近兩年,廣電行業的體制改革也在通過「製播分離」政策獲得了局部突破,上海、湖南的製播分離轉企改制方案也已經開始實施。

  支柱產業願景

  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此後,隨著文化體制改革探索的深入,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日漸提升。

  200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產業被確立為戰略性產業。至2010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

  一年之後,六中全會再次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目前,文化產業佔整個GDP的比例並不高。國家統計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2010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75%,總產值為1.27萬億元。而一般而言,支柱產業應佔到當年GDP的5%。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文化產業的GDP佔比超過20%左右,日本、英國的文化產業佔比也在20%左右,中國距離文化強國之路還有相當長的道路。

  有分析人士預測,如果要在2015年達到5%的佔比目標,文化產業的產值至少要達到2.7萬億元,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五年中,文化產業要實現翻番。但是,得益於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成長,這樣的目標實現起來似乎並不困難。

  10月11日,柳斌傑對媒體表示,預計在「十二五」期末,中國的新聞出版業產值會達到3萬億元。除了新聞出版之外,中國的電影產業、新媒體產業也均在快速成長,這都將有助於GDP佔比5%目標的早日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數年改革之後,中國的電影、圖書出版、廣電等文化企業已經開始試著進入玩具衍生品、文化樂園等項目,唯此,方可以與迪斯尼等跨國文化企業競爭。

  據長影集團負責人介紹,2005年5月,集團投資的電影主題公園長影世紀城開園,很快即有不錯的贏利。今年長影計劃投資3.3億元投資長影世紀 城二期,有望在明年長春電影節前投入使用。同時,長影集團今年還計劃投資3.5億元,將長影老區改造成為長影電影產業園,亦計劃在明年投入使用。

  規模龐大的長影海南世紀城在2010年12月被確立為海南省的「十二五」重點項目,長影集團以品牌、創意入股,將會建立三個電影基地、兩個電影產業孵化中心和電影產業會展交易中心,以及一個主題公園。

  目前,長影海南世紀城的10億元啟動資金已經到位,預計明年6月可以開工,2014年一期項目可以投入運營。屆時,長影集團總資產規模將會達到40億元,年收入達到20億元。

  對於外界推測的長影集團改制上市事宜,相關負責人未予正面回應。但在一些研究文化產業的投資界人士看來,類似長影這樣率先改制且實現贏利的試點文化企業集團,應是未來資本市場青睞的對象。

  國家統計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在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正式確立以後,從2004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文化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3%。

  浮現「最好的時期」

  長達十年的探索,一方面表明文化體制改革的複雜性,同時亦令改革時間表日益緊迫。

  10月11日,柳斌傑表示,曾經談及文化體制改革的必要和迫切:「文化發展的時代發生了變化,全球文化的交融、交流、交鋒,整個傳播技術的革 命,使文化的國界、邊界已經突破了。在這樣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傳播信息化的態勢下,中國如果沒有一個適應於世界競爭的文化體制,是難以在世界文化領域裡有 主導權和發言權的。」

  齊勇峰認為,文化體制改革現在應該著重解決准入門檻、區域分割、文化立法、向外資開放等四方面的問題。

  10月18日,十七屆六中全會通報中提及了繁榮多種所有制的文化的問題。齊勇峰認為,應該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准入門檻,不能光靠國有資本來發展。社會資本可以進入出版了,但是還不夠。

  齊勇峰認為,目前生活類財經類報紙期刊還不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這是很不合理的。除了時政類,至少生活類財經類時尚類這些是可以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做法可以穩妥,可以試點以後再逐步推開。

  柳斌傑對媒體透露,目前已經有40多家新聞出版企業完成上市,融資近5000億元。但是,上市的出版企業融資後卻面臨投資困境,跨省的出版企業 的兼併重組並不順暢。而這一困境在尚未全面開始轉企改制的廣電行業尤為明顯,今年初,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明確表態不允許搞跨區域整合。

  齊勇峰認為,文化資源橫一刀豎一刀,沒有全國性的大企業,嚴重阻礙了文化生產力,和國外企業相比規模要小得多。這一狀況急需打破,但因為這直接和中國政治相關,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

  此外,齊勇峰認為,近十年來,改革靠政治推動,立法滯後,下一步應該把立法提到日程。最後,關於利用外資,應該實現文化發展國際化,要進入國際市場,市場開放不夠,市場開放是對等的,雖然有文化例外,但是市場也是需要逐步開放的。

  齊勇峰認為,以上幾個方面「應該有所突破」,「現在是深化文化改革的最好的時期」。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認為,此前,不同部委之間在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解、步調方面並不協調一致,直接導致不同部門對文化產業的複製政策在實施過程當中扭曲變形,甚至無法實施。

  今年初,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吳保安明確表態,不允許搞整體上市,不允許搞頻道頻率公司化和企業化經營。這一明確表態,直接影響到了廣電資產的企業計劃。

  在證監會剛性的減少關聯交易要求,以及廣電系統剛性的不允許頻道頻率企業化的要求之間,所有主流廣電資產上市無門。

  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將文化體制改革提到高度的時候,或許此前改革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可以得到部分解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3

歐洲:改革倒計時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04/100334084_all.html

財新《新 世紀》 記者 張翃 張環宇

 

  11月30日六大央行聯手提高美元流動性行動,起碼暫時贏得市場的滿堂彩。大家心照不宣的是,這場好戲中真正的主角只有兩個——美聯儲和歐洲央 行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其他四家央行則是「路人甲乙丙丁」。

歐元區資金緊繃

「為什麼現在行動?是不是有什麼潛伏的情況臨近?」

  六大央行聯手的這一舉動表明,在綿綿不絕的主權債務危機中,歐洲銀行體系已經千瘡百孔。除了各銀行持有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可能是「定時炸彈」、迫 切需要注資以滿足資本金率的監管要求,美元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事實上,歐洲央行今年6月的《金融穩定回顧》中就做了一個專題提示:金融危機以來一個認識不足的風險就是,歐元區的銀行需要大量的美元資金。

  十年來,歐元區銀行建立了巨大的美元資產頭寸,2010年末的美元資產達到了約3.2萬億美元。美元資產的積聚主要是出於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投資 需要,也因為歐洲銀行向美國市場擴張業務,以及企業客戶需要美元融資帶來的相關頭寸。

  歐元區銀行對短期批發融資工具的依賴度很大,加大了歐元區銀行美元流動性風險。特別是當舊債到期需要借新還舊時,一旦資金來源方改變主意不願繼 續投資,就可能引發資金鏈的斷裂。

  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作為歐元區銀行一大美元資金來源的美國貨幣市場基金(MMF)中,有不少開始中止或者減少對歐元區金融機構的頭 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孫濤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美國7000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由於擔心風險,約有三分之一撤出歐洲,野 村證券自今年三季度也已從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撤出75%和60%的資產,由此產生的歐元換美元的需求導致歐洲銀行美元流動性頓顯不足。同時,因擔心銀行風 險,存款企業也出現跨銀行和跨國家的資金轉移,這從存款渠道加劇了流動性緊張。

  如評級機構穆迪的分析部門經濟學家加伯所稱,11月30日央行間的互換協議,僅僅是已有項目的擴展。為了幫助歐元區銀行獲得美元流動性,早在 2010年5月美聯儲就已經和幾大央行聯合設立暫時性的美元互換協議。但由於互換的利息過高,歐元區銀行對這種工具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熱情。截至11月 25日的一週內,這種互換隻有24億美元。

  歐元區銀行不願多用這種互換工具的另一可能原因,是怕引來壞名聲。因為要找歐洲央行借美元,就說明這家銀行難以從貨幣市場上借到錢。所以,即便 降低了借貸成本,歐元區銀行要向歐洲央行借美元或許也要猶豫一番。

  而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只是歐元區總體流動性緊張的一小部分。

  據《金融時報》報導,歐洲銀行業今年有6540億美元債券到期,但至今只發行了4130億美元的新債券,也就是說今年內歐洲銀行業有2410億 美元的資金缺口。

  「銀行間的不信任達到多年來最嚴重的程度。」加伯說,由於歐洲銀行持有大量意大利公私部門的貸款,很可能因此損失巨大,再加上歐元區衰退的可能 性,導致歐洲銀行業很難進行必要的資產負債表調整。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11月在法蘭克福一個銀行業會議上說:「我們知道銀行現在由於主權債券壓力而面臨的困難。」這既包括資金市場的緊繃,也包括用於貸款的合格 抵押品的短缺。由於許多主權債券的市值大挫,銀行用持有的這些債券作為抵押品向歐洲央行借款的難度也增大。

  德拉吉的表態,應該是歐洲央行開始加大對歐元區銀行支持的信號。分析人士普遍預測,12月8日歐洲央行的下一次理事會會議將會宣佈一些新的流動 性工具。歐洲央行可能通過提供更長期限(如兩到三年的貸款)和擴大合格抵押品範圍來紓解銀行業資金壓力。

  雖然幾大央行11月30日的舉動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但沒有人認為這會一勞永逸地解決歐元區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

  「不宜期望此舉創造奇蹟。只不過是為歐元區政府、歐央行和國際社會解決歐債危機爭取了一些時間。」孫濤說。

  「效果會迅速消失,可能就在一週之內。」卡斯商學院的高級講師得利斯(Manthos Delis)說,正是因為這只是一個應急之舉。

  得利斯甚至認為,這一出其不意的救助,反而讓人擔心歐洲金融市場的情況有多惡劣:「這一行動可能一定程度上解決流動性壓力,但並不能解決清算壓 力,所以市場的繁榮持續不了多久。我認為這一救助其實反映了情況到底有多糟糕。」

  「為什麼現在行動,是不是有什麼潛伏的情況臨近?」這是高盛在11月30日的一份報告中提出的疑問。

  的確,一種猜測已經流傳開來,是不是因為有哪家歐洲銀行遇到了巨大的流動性問題,才讓幾大央行不得不出手?

危機大限逼近

「歐洲央行的政府債券購買操作是危險的、錯誤的、非法的……卻是不可避免的」

  歐洲銀行流動性吃緊的重要原因是歐債危機,而歐債危機已向核心國家蔓延。

  11月29日,受諸多利空因素影響,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再度衝擊歷史新高,當天拍賣的三年期國債收益率高達7.89%,逼近8%的關口。而在一個 月前,該品種國債收益率還僅僅在5%的水平。

  與此同時,一向被視為歐元區內避險工具的德國國債,也開始承受拋壓,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11月初的不到2%攀升至2.5%附近。

  面對危機加劇的風險,歐元區幾乎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早先成立的救助機構「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遠不能滿足意大利的融資需要。10月 底歐盟峰會決定通過槓桿操作擴大EFSF的「火力」,經過一個月的試探、諮詢,結論頗為悲觀。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上, EFSF首席執行官雷格林(Klaus Regling)承認,原來設想的將EFSF「火力」擴大到1萬億歐元可能並不現實,實際的數字可能要打個七五折。

  雷恩稱歐元集團正在接洽IMF,希望其「通過雙邊貸款安排或投資」參與救助計劃。但IMF本身能夠借出的錢也不超過4000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將希望寄託於歐洲央行。過去18個月,歐洲央行已經購買了逾3000億歐元的歐元區國家債券。但比起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的 「無上限」購買的操作力度,這個規模實在還是太小了。

  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目前只有歐洲央行能及時遏止歐債危機的蔓延——只要歐洲央行像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那樣,大規模「無上限」地承諾購買歐元區 政府債券。換句話說,就是讓歐洲央行開動印鈔機。

  這種呼聲不僅來自銀行界的經濟學家,甚至也來自經合組織(OECD)等國際機構,以及一些歐元區國家政府,比如法國。

  最大的反對聲來自歐元區「老大」德國,以及歐洲央行內部繼承了德國央行謹慎作風的技術官僚。他們堅稱,讓歐洲央行購買成員國國債,只會開啟潘多 拉的魔盒,置央行獨立性於政治壓力之下,種下未來通脹失控的惡因。

  但隨著危機的深化,歐洲央行或許別無選擇。「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風險也開始向核心國家蔓延,而這可能會推動歐元區的政策制定者轉變想法,特別 是歐洲央行。」摩根大通駐倫敦經濟學家弗澤斯(Greg Fuzesi)稱。

  系統性風險向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已經不容忽視。市場屢屢傳出法國主權評級將被調降的傳聞。德國在國債發行方面也開始遇到麻煩。

  11月23日,德國央行標售的60億歐元10年期國債,商業銀行僅僅認購其中六成,德國央行被迫認購了剩餘國債,這種罕見的場景,無疑是對市場 緊張情緒的最佳詮釋。

  在意大利博科尼大學經濟學教授塔貝里尼(Guido Tabellini)看來,德國國債拍賣中遭遇的困境證明,即使態度最為強硬的德國政府,仍然在危機關頭充當著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儘管這可能是短暫的情 景,但這可能會令歐洲央行開始相信,現在形勢已經相當危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維護價格穩定的目標。

  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前後傳出,歐元區正考慮讓歐洲央行借錢給IMF,然後讓後者回過頭來借錢給歐元區國家,或許會成為一條出路。因為這 既能繞過禁止歐洲央行「貨幣化」政府債務的法律規定,給歐洲央行和德國一個台階下,也能減輕一些人對於IMF借款給歐洲的富國,會妨礙對發展中國家貸款的 擔心。

  不難想像,在IMF的總裁是法國人、歐洲央行行長是意大利人的情況下,德國的反對立場或許最終難以維持。

  談起在柏林訪談政府官員的感受,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R)副主任巴瑞師(Katinka Barysch)說:「(在他們大多數人眼中)歐洲央行的政府債券購買操作是危險的、錯誤的、非法的……卻是不可避免的。」在歐元崩潰的災難性威脅下,德 國人或許也不得不放下自己堅守的原則。

「最後十日」

財政聯盟正式登上了歐洲的日程表

  德國不會白白答應讓歐洲央行大舉購買政府債券。放棄原則必然要求回報,而回報就是根本改革歐盟經濟治理結構,杜絕成員國政府在財政上不負責任的 做法。

  具體而言,要防止歐洲央行淪為不負責任國家政府的印鈔機,就必須修改歐盟條約,給予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監督成員國政府財政政策的權力。

  修訂條約,一度是德法等國家都望而卻步的選項。因為上一輪「里斯本條約」的修訂長跑,已經讓歐盟國家領導人飽嘗了艱難。但事到如今,再迴避條約 的修訂已經不是一個可選項。

  11月23日歐盟委員會提出關於發行歐元區「穩定債券」的三種可能方案,就是向財政一體化方向走出的一步。雖然距離真正的落實還有時日,但共同 債券從被德國堅決反對,到重新提上日程,已經證明這是一個意義顯著的轉折。

  「財政聯盟已經正式地登上了歐洲的日程表。」布魯塞爾智庫布勒哲爾(Bruguel)主任讓·皮薩尼-費裡(Jean Pisani-Ferry)也撰文指出。允許歐洲央行通過某種方式救助、籌備統一債券的發行、給予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對成員國政府財政預算的發言權,是 財政一體化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

  歐盟正進入一個十日的衝刺期——從11月29日歐元區財長會議到12月9日的歐盟領導人峰會。

  屆時,歐盟委員會需要提交關於修改歐盟條約的中期報告。這將向世人展示,歐盟國家願意在財政一體化道路上走多遠,換句話說,歐債危機距離治本還 有多遠。

  「我們現在進入了關鍵的十天,歐盟對於危機的應對必須在這十天內得出結論。」歐盟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雷恩(Olli Rehn)11月29日表示。他知道,經過一次次的峰會、一次次的救助、一次次的市場從歡呼到失望,歐盟還能浪費得起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修改歐盟條約有三種可能:一是歐盟全體27國採納;二是17個歐元國採納;三是更小範圍內的幾個歐元區核心成員國採納,以避免要花過長的時間去 說服像愛爾蘭和希臘這些「反一體化」情緒高漲國家的民意。

  德國一直都希望能夠讓27個國家都加入條約修訂的行列,而法國則傾向於從「核心圈」開始做加法:德、法,加上一些與這兩個國家步調較為一致的歐 元區國家先行動,這樣就會給不加入的國家造成壓力,因為後者會在市場上被投資者視為「次品」。

  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後已經比較清楚,很難讓27個歐盟成員國都加入進來——英國首先就是一個難以說服的對象。但德國也不會過於堅持,因 為目前沒有什麼比盡快讓改革起步更重要。

  「歐盟歷史上首次,德國是不可置疑的領袖,而法國成了第二號。」CER主任格蘭特(Charles Grant)說。

  他與法國官員交談後得到的印象是,法國人很明白,雖然其他國家的人總覺得德國人太執拗,太堅持自己的原則而不顧別人的痛苦,但跟德國人打交道還 是不要太多在公開場合指責他們。因為他們相信,到了最後關頭德國人還是會出手的。

  當然,風險就在於,德國人真正出手的時候,會不會已經太晚了。

  當世人將目光聚焦於德國與法國,歐盟委員會顯然已經在這場危機中失去了扮演中心角色的可能。

  德、法兩國國內都有很多對歐盟委員會的批評,包括歐委會的官員專業性不足、歐委會在危機中不夠主動、無所作為等。比如說,過去十年歐委會早就應 該警告愛爾蘭和西班牙的房地產市場過熱。

  「德國自己從東德的經驗中知道,要拯救一個病入膏肓的經濟有多麼困難。所以德國並不願意將緊縮措施強加於人,而希望通過建立規則和制度,來把德 國的『穩定文化』推而廣之。」巴瑞師說。

  本刊特派華盛頓記者章濤、特派紐約記者霍侃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6

【專訪周小川之四】匯率改革仍堅持「三性」

http://economy.caixin.com/2011-12-31/100344788.html

財新《新世紀》:2010年世行IMF年會時,人民幣匯率是熱門話題,當時國內感覺壓力比較大,今年看上去好像比較寬鬆了,匯率策略是不是可以做相應的調整?

周小川:對於匯率改革,我們一直把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即「三性」)作為政策方針。要做調整的話,需要有一個共識基礎,或者說形勢有什麼巨大變化從而需要調整?另一方面,經過幾年時間的漸進調整後,人民幣匯率離均衡水平越來越近了,最後也就差點時間即可達到目標了,再調整策略的政策成本可能會更大。

財新《新世紀》:具體可能會有什麼成本呢?

周小川:首先要解釋以前的政策是不是真的需要調整。因為講了那麼久堅持「三性」,已經形成市場預期了,而預期一旦改變,國內、國際投機力量怎麼反應,輿論評論如何,都需要考慮。

另一方面,對於匯率的均衡水平,其實是很難測算的,目前還沒有特別能說服人的數學模型。2005年的匯改本身就押後了兩年。2003年夏天,當時IMF的總裁柯勒來中國,認為人民幣匯率明顯不平衡,需要改進,我們當時的回應是改革事情要一件一件做,銀行體系當時比較脆弱,應先重點抓銀行改革,這樣銀行應對匯率浮動的能力才會增強。到了2005年匯改時,曾考慮要不要跳升一下,然後浮動,這樣單向升值不會很明顯。但當時計算到底應跳升多少時,沒有人說人民幣要跳升20%,最大膽的聲音認為匯率應跳升3%-5%,也有個別人說絕對不能超過1%。最後定的是2%,覺得就算是下很大決心了。

理論上,如果可以一步接近均衡,然後再浮動,就會少出現資本單向流動的情況。但這都是假設的。對於均衡點,首先不一定能算出來,其次就是算出來,要說服別人,也是難以做到的。與其做不到,不如以尊重市場規律為主,以市場供求關係為主,通過浮動漸進走向均衡,但代價是單向升值預期和資本流入就會比較明顯。

財新《新世紀》:最近,一方面美國大選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人民幣升值的政治壓力,另一方面,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又似乎出現了貶值傾向,怎樣看待這一趨勢,以及相應地推進匯率改革?

周小川:近些年來人民幣的匯率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效。判斷匯率水平是否均衡,國際上目前比較通行的依據主要是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平衡的情況。當然也有人主張用國際收支總體平衡作為依據,但其中資本項目波動比較大。因此把經常項目平衡作為判斷匯率均衡的尺度更合理,也是國際上被多數人接受的。從經常項目平衡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水平在過去幾年間向均衡點明顯靠攏了。

匯率和經常項目平衡之間的關係,還有個滯後期的問題。匯率一調整,馬上就能影響有些廠商的決策,其產品是內銷還是外銷,採購進口的還是國內的?立竿見影,很快做出調整。但更深層次的反應涉及到產能調整,要通過投資和生產要素組合的調整來適應,就會有個滯後期,這在中國比較明顯。匯率變化,使生產能力重新調整,比如把一部分原來在製造業的資源配置到服務業上來,要有個過程,慢慢才能發生變化。

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主要是貿易順差)在2007、2008年時達到了頂峰,隨後就開始往下走,2011年經常項目順差最終可能和GDP之比僅為3%左右,這比2010年G20討論時說的±4%的槓槓還要低。這裡面當然也有初級產品價格上漲使進口額上升的因素,但這個因素並不宜高估,其比重是可以算出來的。總的來說,經常項目趨於平衡,是結構調整和匯率調整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於匯率調整、貿易平衡問題,過於著急是不妥的,也沒有用,因為資源配置及其調整有個過程,勞動力從某些部門轉出去、轉回來都需要時間。事實上,中國已經明顯地向平衡的方向發展了,儘管可能還會有波動和反覆。這裡面主要問題之一在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惹人注意。如果貿易規模小一點的話,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3%-4%,就不會有太多人關注。

對於匯率改革而言,人民幣越是接近均衡水平,改革遇到的困難就會越小。這和價格雙軌制並軌時的情況相似,當價差特別大時,並軌的震動會很大,價差小的時候表明已更加反映市場供求關係。同時,隨著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管制進一步減少,改革的困難就會較小,創造人民幣最終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條件就會越來越具備。事實上,在匯改形勢方面,除了一些國際上政治方面的影響,總的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財新《新世紀》:近期國內外匯市場多次出現人民幣匯價觸及浮動區間下限的情況,市場有很多誤讀,對此應怎麼看?

周小川:首先,市場上傳說的連續出現多少個「跌停板」,這個概念是不對的。外匯市場交易的規則和股市不同,不是觸及了浮動區間上下限就停止交易了。觸及浮動區間的上限或下限時,意味著央行入市作為買方或賣方,使市場上還有充足的美元或人民幣的供應,而不是停止交易。我們現行的人民幣交易有一浮動區間,2005年是±3‰,後來擴大到±5‰。如果做一番國際比較,就會知道這±5‰是相當小的浮動區間。同時,相對於股市,外匯市場每日交易時間更長,正負波動時很容易撞到上限或下限,實際上以前也經常撞到。另外,也與技術上的安排有關,這涉及中間價形成和央行買賣外匯的具體安排,其內容都是可以改革完善的。從未來方向上講,匯率浮動區間會擴大。

財新《新世紀》:目前人民幣出現的雙向波動,是一個階段性的變化,還是從基本面上說明人民幣匯率已經超調了?

周小川:過去人們說人民幣一直是單向升值預期,等到接近均衡水平的時候,就會出現雙向預期,同時也會有雙向的波動,這種自然的雙向浮動狀態是改革要追求的目標。但是確實達到這樣一個狀態,可能還要再花一些時間。當前外匯市場的運動方向主要還是和外部環境有關。

在FDI方面,歐美過去很多在華投資都是分紅不匯出,甚至不分紅,作為未分配利潤留在公司賬上。現在如果所在國的母公司資金形勢緊張,就會加大利潤匯出。從國內因素來看,對外投資積極性最近上升得很快。在貿易方面,過去很多人打擦邊球,提前結匯,遠期購匯,造成人民幣需求比較高。現在外面的貿易融資條件發生變化,就會推遲結匯,這都會使得外匯供求出現階段性的變化。當然也有個別逃避管制、用非真實的貿易背景來套匯的現象。由於上述及其他各種原因,香港NDF市場轉換了方向,其套利機制比較靈活,套利方向有反覆應是正常。

從總量上看,這些變化還需要觀察,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從外匯市場來看,還是要看經常項目是順差還是逆差,看直接投資淨額是進還是出,即外商直接投資減去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是正還是負。我國今年的商品貿易順差可能還會大於1500億美元,FDI總量也還相當大,「走出去」投資的數據還有待看年末的統計結果。總體來講,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還是雙順差,平衡有明顯改善但基本面沒有發生逆轉,匯率走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0

發行改革面臨深水區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2-03/100353188_all.html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是否能夠真正走向市場化,正考驗監管層的決心。

 

  在春節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溫家寶總理提出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履新未久的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繼續深化發行體制改革,完善新股價格形成機制。」

  僅一個月內,證監會已在詢價機制、信息披露等方面醞釀多項改革,雖然還沒有完全放棄實質性審核,但方向卻逐漸給市場以鼓舞。

  「發行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扭轉監管層審核思路,轉向對披露信息充分性和準確性的審查,至於定價方式、配售比例等仍都是在技術層面,意義不大。」一位香港投資銀行人士表示。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透露,證監會當前在發行體制改革上的思路,是逐步退出實質性審核,轉而以信息披露為重點。

  2012年2月1日,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去年以來,證監會就開始考慮修訂IPO管理辦法和再融資管理辦法,目前還在落實 和探討中,未來的發審辦法將以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為基本出發點。當晚,證監會史無前例地公佈了254家在審公司名單,並強調今後新受理的企業名單也 將盡快公佈。

  「大陸市場與香港市場相反,長期以來是重審批而輕監管。監管層應該只承擔市場的公平公開和透明,剩下的事情由市場自行去解決。」前述香港投行人士認為,「現在開始轉向了。」

IPO窘境

  2012年1月31日,春節過後的第二個交易日,首家創業板發行失敗的擬上市公司朗瑪信息(300288.SZ)再次啟動了發行。此前朗瑪信息在1月13日的發行,因為參與其網下配售的報價機構不足規定的20家而宣告失敗。

  朗瑪信息是繼八菱科技(002592.SZ)在2011年端午節前夕首次發行詢價折戟後,第二家遭遇機構投資者「冷眼」的擬上市公司。儘管八菱 科技最終重啟發行並登陸中小板,但是,不僅發行價較此前的詢價區間下限下調19.5%,而且在最終實際獲配的機構投資者中,重頭參與者基金公司比例僅佔 25%,券商自營則將50%的新股網下發行份額吃下。

  在過去三個月發行的新股中,包括八菱科技、德爾家居(002631.SZ)、三丰智能(300276.SZ)等在內的11只新股,其網下配售的主力軍已不再是基金,甚至有幾隻新股的基金網下獲配份額為零。

  2009年創業板開板以來,長期困擾股票市場的新股高價、高市盈率、高超募「三高」發行現象,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根據《證券日報》2011年11月對已經發行完畢的275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統計,平均發行價約35元,平均發行市盈率近68倍,平均超募比為200%。

  2011年末,華寶興業基金、信達澳銀基金對新股發行「用腳投票」,宣佈不再參與「打新」。

  「我們已經不看保薦機構的新股報價了。」華夏基金研究員無奈表示,「我們現在只能根據公司提供的財務數據和公司所在的行業情況、市場情況,自己進行盈利預測。」

  曾經在網下配售中合作融洽的基金公司和保薦機構,在高估值的影響下,很難再有那種次次配售成功的默契。

  「現在的投資價值報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撰寫的對新股未來價值的研究報告)都是根據『需要』寫的,目的就是上市圈錢。」另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直言不諱。

  他表示,自己所供職的基金也已經不參與「打新」,只是沒有對外公佈。「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會為一些提前來『溝通』的新股捧下場子。」他透露。

  一位接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部門的知情人士則透露:「中國人壽還沒有完全停止參與『打新』。還接受詢價,但回應較少,報價也普遍都比較低。」

  從過去三個月的新股發行統計來看,相對基金和保險的謹慎,券商自營、信託和社保基金在新股的網下配售中表現比較搶眼。社保基金在9只新股網下配 售中獲得超過25%(含)的份額,券商自營則在5只新股的網下配售中以40%以上的份額位列第一,信託則也在11只新股網下配售中獲得超過25%(含)的 份額。

  與此同時,春節前夕,針對新股詢價中出現的問題,證監會向各基金公司下發《關於加強新股詢價申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加強在新股申購和詢價中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新股詢價和新股申購的內部控制,不斷提高定價能力。

  通知明確要求「不得受人請託進行報價,不得進行非理性報價,不得在報價申購過程中有任何利益衝突行為」。

  該通知措辭嚴厲地指出:「對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八菱科技和朗瑪信息的事情是個好現象,說明基金公司不再為虛高的估值埋單了。」一位基金分析師坦言。

技術性改良

  當前熱議的發行體制改革的技術問題,主要集中於詢價制度、配售比例和中介機構責任上。

  證監會正在討論推出新的詢價機制——改良式荷蘭招標制,即指按報價機構所報出的價格自高向低的順序全額中標,直到滿足發行額;中標機構以所有中標價格中的最低價格認購。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改良式荷蘭招標制有利於抑制過高的一級市場市盈率。因為報價越高,最低價也會被推高,最後中標的都要埋單。」

  不過,改良式荷蘭招標制也存在明顯的缺陷,詢價機構無論報什麼價格,最後中標價格同一的問題依舊,所有中標者的價格風險一致,難言公平。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全球資本市場的新股定價模式主要有荷蘭式招標法與美國式招標法。荷蘭式招標法推崇價低者得,所有中標者承擔著同樣的價格風 險;美國式招標法則崇尚價高者得,按照詢價對象的實際報價實施配售,報價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大,美國式招標法在我國債券發行市場已運用多年。

  不過,也有投行人士擔心,如果在新股發行市場運用美國式招標,很容易導致詢價機構聯手報低價進而大幅壓低平均發行價,令發行人、承銷商的利益受到巨大損害。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就可以了。」一位投行人士說。「如果監管層真的下定決心要改革而不是改良,美國式招標法當然是最市場化的。不過這對機構的定價能力是個重要的考驗。」

  除了定價方式,網上網下配售比例的調整也是市場熱議的重點,證監會擬提高網下配售給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同時將推動承銷商在透明規則下自主安排詢價、定價和承銷方式。

  根據現行的規定,網下配售的對象是機構投資者,發行4億股以下的股票,網下配售比例不得超過新股發行總量的20%,發行4億股以上的新股,配售 數量不超過向戰略投資者配售後剩餘發行數量的50%。網上申購的對象是個人投資者,比例則佔新股發行總量的80%。根據網下網上申購的具體情況,實行雙向 回撥機制。

  某公募基金經理稱:「目前的配售比例不利於發揮機構定價功能,網下配售比例太低,很多機構無興趣參與。」

  另一位公募基金研究員指出:「配售比例本來就不應該固定,因為不同的股票,機構的參與度肯定不一樣,應該放開配售比例,讓市場決定。」

  而一位券商保薦人則表示:「機構投資者比散戶的判斷能力強,這對市場有利,同時也會減少破發的風險。」

  以香港市場為例,網下配售的比例往往高達80%,甚至能達到90%,這也是海外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重要原因之一。A股市場若通過擴大網下配售比例,也能有效改善目前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

  「提高網下配售比例意味著機構鎖定的籌碼會增加,新股在二級市場的穩定性就會得到增強,進而有利於穩定新股的市場價格。」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網下機構投資者配售比例提高到20%以上是可行的。」

  對於承銷商自主安排詢價、定價和承銷方式的改革,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這一制度在境外非常流行也很有效率,但是在中國配套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承銷商自主詢價承銷,很容易滋生腐敗機制,造成承銷商預先給『關係戶』配售的情況。」

  無論網下配售比例提高、改良式荷蘭招標制在內的一系列發行機制的改革,都是「供給端市場化」的改革措施。「未來發行機制的改革就是要讓供需順利接軌,而不是依靠價格管制等行政手段抑制過高的估值。」某投行人士表示。

轉向信息披露

  「未來新股發行,證監會將不再進行實質性審核,審核重點轉向信息披露,強化保薦機構的責任。」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透露。

  2011年12月30日,證監會發行部、創業板部聯合發佈了《關於調整預先披露時間等問題的通知》,將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預披露時間提前至在反饋意見落實之後、初審會召開之前,大約為發審會召開前一個月左右。

  目前的規定中,企業招股書預披露時間是在發審會召開前五天與發審委會議公告同步公佈。

  對於招股書的提前披露,證監會用意明確,一方面可以開動全社會力量對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進行核查,同時還給了投資者充分的時間閱讀、瞭解和消化招股書,有利於投資者作出審慎決策,

  證監會對擬上市公司的審核將圍繞合規審查,不對公司的投資價值做判斷,不做人為裁決,主要審核信息披露情況。證監會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做出保證,主要是要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

  證監會強調,招股說明書等申請文件一經申報,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做出任何修改,必須向監管部門報告。努力實現發行人一旦申報即行公開,不斷提升發行審核工作的透明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2月1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公佈了254家在審企業名單。除了強化信息披露之外,在審核權方面,證監會也在逐步放手。

  創業板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債的初審權擬調整至交易所方案近日已通過主席辦公會決議(相關報導見本刊2012年第2期「發審分權微小一步」)。儘 管這次「分權」僅僅是將創業板再融資選擇為突破口,但這一舉措仍然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激烈討論。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範運作的 監管更直接。從這一點上,交易所審核再融資更便利。

  一位香港投資銀行人士對證監會的舉措反應積極。他表示:「證監會的新舉措有利於構建一個遊戲規則透明、公平的健康市場。」他指出,郭樹清履任以來倡導的一系列改革,基本上是借鑑和參考香港資本市場的經驗,即「輕審批、重監管」。

  而一位大型保險機構的投資管理人員則認為,證監會現在進行的審批權下放仍未觸及根本。

  「國外上市都是交易所審核,但境外交易所是一個獨立企業,中國的交易所相當於證監會的一個部門,甚至可以說就是證監會的『兒子』。放權與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他直言。

  「發行體制改革的任務的確很艱巨,最大的難點是要削弱證監會的權力,而這將牽涉到一直以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其難度在中國現行的體制下是可想而知的。」某券商高管表示。

  他認為:「現行發行機制必須要改,發審委幾個人不可能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證監會沒必要做這個擔保,業績的好壞市場自己可以判斷。」

  某公募基金研究人員則表示:「發審會的審批應該取消,這種審批表面上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但實質上人為在供求關係上製造矛盾,損害散戶利益,機構利益也無法得到保證。」

  財新《新世紀》實習記者王申璐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9

什麼是發行市場化改革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2-03/100353187.html

 最近十多年,在中國做股本投資的私募股權基金(PE)、風險投資基金(VC)大都掙了 個盆滿缽滿,惟有二級市場的股本投資者沒掙到錢。為什麼?主因還是PE、VC的投資不受監管,所投公司質地和成長性不錯,價格亦較合理。而股票市場發行管 得很嚴,先到當地證監局備案,再到證監會發行部遞申請,然後到發審委,外加各種明文規定的約束條件。證監會有時還特意調節發行節奏。這些監管本意是為保護 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結果卻適得其反。

  由於上市能否獲批的不確定性大,綜合成本高,首先把一批優質企業趕到了海外股票市場或使它們打消了上市的念頭。其次由於審核程序複雜,發行節奏 難以與市場情況形成良性互動。個別成長性好、本應能給中小股東帶來回報的公司,其IPO價格常貴得離譜,市盈率高達七八十倍。它們雖然是好公司,但不見得 是好股票,投資者買這種股票鮮有不虧的。其他發行市盈率看上去不是很高也就十幾倍的公司,則往往非常大型,他們對股東的回報通常不是很關切,更在意的是公 司規模的擴張。也許有時其資本收益率(ROE)也很高,但不分紅,拚命擴張,風險很高。但監管部門為了它們上市,創造各種市場條件,把其他公司的上市機會 擠掉。股民買了這些公司的股票,能有多少回報?

  股本投資在中國本應產生很高的收益,因為經濟高速增長,但普通大眾投資股票卻很難產生收益,怎麼辦?既然股票市場沒有固定的收益,若要給投資者 真正帶來回報,還是要增加股市的資本配置效率,並且把人為造成的高發行價格降下來。這只有徹底地市場化,讓企業在市場中去追逐資本,才能做到。

  怎麼市場化呢?就股票發行而言,簡單的市場化框架應是這樣的:無論是IPO還是增發,證監會都不要做判定公司前景的實質性審查,只做規則性審 查,如信息披露是否符合要求,公司治理是否滿足規定等;同時放鬆關於發行的各種規則性要求,如對盈利情況、募集資金投向等的要求,使企業感到發行市場是一 個對企業方便友好、憑企業的真本事贏得資金的市場。上市公司的好壞和投資價值則完全由市場自己去判斷。同時證監會也不要人為調節發行節奏,以免影響發行定 價。

  如此實行發行的市場化改革(即註冊制),上市公司一開始可能出現參差不齊,這是否不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這牽涉到如何能成功過渡到市場可對發行的股票恰當估值,同時也使得證監會與股票投資收益脫離干係。

  如果擔心一下子全面實行發行的市場化改革,可能衝擊太大,不妨在創業板上先做試點,實行註冊制,但只允許機構投資者或高淨值個人進入,不讓一般 老百姓介入,因為後者通常缺乏判斷價值的能力。這樣的做法在當前中國機構投資者有了長足發展和高淨值個人大量增加的前提下,是可以實施的。等各方適應後, 再允許一般投資者進入。創業板試點成功後,再推廣到主板。

  如果真正推行這樣的改革,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一些大型企業,原先在資本市場上很容易拿到大量資金,今後恐怕就不容易了,要加大分紅才能實現 再融資。但那些真正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企業,就會喜歡這樣的市場,會踴躍來上市。至於一些爛公司,其IPO發行就會失敗,在股市中就圈不到錢。股市的殼 資源也不會有多少價值了。

  股票發行實行市場化改革最終取得成功,也需要配套改革,比如要加大證券公司准入的對內對外開放,並推進其公司治理的改革。否則證券公司能力提不高,發行的市場化改革效果會受限。但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啟動,當下即可進行,並不取決於配套改革的並行推出。

  中國股市在2001年和2009年進行過兩次市場化改革,都是放開了發行的定價,但沒有放開發行的數量,導致發行價格過高,改革被認為不成功。發行的市場化改革不完成,中國股市就不能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自身也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本文為個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0

預披露改革遏制IPO欺詐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6304.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白蘭】IPO改革無疑是2012開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2月1日,證監會推出新政,正式將擬上市公司的預披露時間由原來的5天延長至1個月。同時,為進一步規範行政許可行為,提高監管工作透明度,證監會首次公開了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以及截至2012年1月31日的500餘家發行股票申報企業的基本信息。

    這一舉措,讓公眾和普通投資者第一次有機會熟悉證監會的審批流程,並瞭解申報企業的相關情況,為有效打擊IPO不合法現象,尤其是申報過程中的欺詐、造假行為,提高公眾參與度,加強社會監督開了一個好頭。

    IPO預披露時間應更長

    在2012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要完善預先披露和發行審核信息公開制度,落實和強化保薦機構、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責任。

    證監會一系列以「公開透明」為核心的政策能否實現有效制止新股發行過程中的欺詐行為呢?一位長期從事金融法務工作的人士認為,「IPO造假基本都是偽造優質業績,通過對財務、法律、業務等的包裝來實現。證監會出台的新政策對於打擊這種現象是有積極作用的,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更公開一定會更公平,更合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證監會僅公開審批流程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讓公眾粗線條的瞭解發審委的工作過程,還需要更為詳盡、透明的內容公開,比如會議紀要。除了信息公開,還要真正落實保薦人和承銷商的責任,緩解『只薦不保』的現象。」

    此外,華寶興業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鄭安國也認為,新股發行改革不僅要穿上陽光化和市場化的外衣,更要真正引入陽光化和市場化的精神。

    鄭安國說,「建議將IPO預披露時間進一步延長到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並且鼓勵公眾和媒體舉報新股發行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為公眾和媒體監督新股發行提供更好的條件。」

    政策與法律對接

    IPO改革下的「公開透明」政策將發審委的工作和申報企業的情況展現在了公眾面前,無疑是有利於問題的發現。但要真正切實有效的嚴控欺詐行為,更需法律的鼎力相助。

    「中國的法律對股票發行欺詐行為更須嚴懲。」前述人士認為。以綠大地案為例,被告單位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犯欺詐發行股票罪,被判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5名被告人均以欺詐發行股票罪定罪,其中董事長何學葵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儘管昆明市人民檢察院已經出具《刑事抗訴書》,但根據中國的現行法律,對該類行為的懲處,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僅是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處罰金額也只是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的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

    再觀曾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勝景山河事件。證監會最終的處理結果是:對保薦機構平安證券、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改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對簽字會計師採取了「出具警示函」並在「36個月內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監管措施,對簽字律師採取了「出具警示函」並在「12個月內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監管措施。

    這些案例顯示出了中國法律對IPO欺詐造假現象的懲處力度尚輕,證監會的陽光新政想要起到打擊股票發行欺詐,約束資本市場,實現誠信運作的目的,勢必需要法律的強力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