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持久戰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720355

  接連兩天,位元堂(897)除權之後並未如預期般炒高,確實有回令人洩氣。

  然而,眼見中國金海(139)今天進一步飆升至1.07元收市,再看看中國雲錫(263)今天也逆市升上了1.68元,卻讓我更加信心十足,耐心地守著位元堂。

  中國金海供股的新股於4月9日出籠之後股價曾經低見0.164元,哪料到於短短的七個交易天光景,股價居然升至今天的1.07元,升幅高達5.52倍;再看看中國雲錫,供股的新股於3月18日出籠之後曾經低見0.6元,才一個月光景股價也已升至今天最高曾見1.72元,升幅高達1.86倍,這兩個只是近期較為明顯的例子,有了這兩個樣板,讓我更有信心等待位元堂於5月中完成供股,新股於5月20日出籠之後也會大炒特炒一番。

  目前位元堂的股價仍然是0.119元,只較供股價的0.108元高出10.2%,顯然「嚴重偏低」,稍微看看過去大半年我曾經沾手的部份供股股份,很多升幅都非常可觀;華普智通(8165)供0.05元,今天收0.123元,升幅1.46倍;東南集團(726)供0.1元,今天收0.71元,升幅6.1倍;勤達(1172)供0.1元,今天收0.197元,升幅97%;中國醫療(8225)供0.1元,今天收0.31元,升幅2.1倍,例子實在太多了,不勝枚舉。

  所以,我決定與位元堂打持久戰,天天與其磨,套取價位,暫時目標則訂在供股價之上2倍左右的0.35元,期以半年時間達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18

論持久戰: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與港A股牛市演進脈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67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0 21:48 編輯

論持久戰: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與港A股牛市演進脈絡
作者:格隆

第一個問題:一個大牛市的崛起與成立,需要多少曲折的反複?

上面這個問題適用任何一個主體,國家、民族、企業、股市、個人……不一而足。

港A股在4月摧枯拉朽式的狂飆突進後,於5月進入歇息整理狀態。很多人在與格隆探討一個問題:解放軍到底來不來?恨嫁的港A新娘望穿秋水,怎麽等來的全是鬧洞房的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上一個經典的史上最牛創業團隊的故事:

1921年在馬列概念的風口中成立公司,依靠世界級營銷廣告“打土豪分田地”起家,隨後拿到了蘇聯天使輪和A輪融資,歷經11年艱苦卓絕的浴血經營,在兼並部分西方列強和國內競爭對手的資產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宣布上市。上市後也幾經波折,公司營收一度入不敷出,但長期看業績仍是逐年提高,上市65年後估值突破10萬億美金,雄居全球第二。

創業團隊成員見下圖:

(左上起依次為陳雲、秦邦憲、彭德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左下依次為康生、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項英、王明)

上面這段看似輕松幽默的話語,概括的實際就是新中國這家公司偉大牛市的進程:期間經歷了多少曲折與甘苦,我相信每個中國人都非常清楚。

大國崛起如此,股市走牛亦如此:如果沒有足夠的高度與視野,沒有堅定的信念與執行力,你最多是一個牛市的機會主義看客——顧順章、張國燾、向忠發,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舉個很簡單例子:如果你只是覺得港A股是這波A股大牛市能量擴散帶來的余震,你一定不會認為5月的無厘頭震蕩是重新吸納港A籌碼的絕佳機會,你一定會在五月的震蕩中撤離,並為這種撤離而沾沾自喜——這與顧順章、張國燾、向忠發的叛變沒有什麽兩樣,區別只在於叛變的代價大小。

從目前看,港股還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A股的走勢,多少有點影子股和配角的味道,但恒指(尤其國企指數)與上證指數分手的日子不會太遠了:再給時間一點時間。我們需要糾結的不是時間,而是大方向的正確。大方向正確,你所忍耐的每一分鐘,未來都會帶給你可觀的回報。

請複習5月8日格隆匯評論員的文章《Buy in May & Go away:5月是港A股最後及最佳的上車機會》。

第二個問題:打匯豐,是不是有些太冒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也先上一個歷史片段:

1819年5月,“南美之父”玻利瓦爾率領2000名革命軍繞過已被西班牙軍隊重兵把守的委內瑞拉到新格蘭納達(今哥倫比亞)的各路通道,長途艱苦跋涉,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頑強翻越海拔4000米、荒無人煙的安第斯山,突然出現在哥倫畢業首都波哥大城下,並一舉擊潰措手不及的西班牙軍隊主力。這次奇襲大獲全勝,由此奠定了南美各殖民地獲得解放的基礎。

這就是南美軍事史上最有名的波亞卡戰役——放棄所有邊緣地區,黑虎掏心,直接拿下首都。

3月24日,格隆匯發出“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的號召,之後港A股在4月摧枯拉朽式的狂飆突進;

4月26日,格隆匯發出“旗幟鮮明做多匯豐”的號召。

很多朋友在目瞪口呆之余詢問:匯豐可不是中小市值的港A股,匯豐可是市值1.5萬億,恒指第一大成分股,超級大笨象,算是外資的老巢,港股帝國的首都了,這麽直接打老巢,時間對嗎?力量夠嗎?太冒進了吧?(朋友同時沒忘提醒,有三大外資行都已針鋒相對,高效率下調了對匯豐的評級)。

是的,打的就是外資老巢!

又如何?

有本事,外資集體做空匯豐試試?

打匯豐,其實表明的是一個戰略上的態度和自信:

1、中國這個巨人史上第二次戰略轉型

2、人民幣加速國際化

3、國家意誌強力輸出資本

在這樣戰略大背景下,作為幾乎唯一輸出出口與抓手的港股會是一波超級大牛市!做多匯豐,是順應這個歷史潮流,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有著足夠勝算。試圖做空者,則是與中國的歷史趨勢在做對手盤!

誰勝誰負,顯而易見。

既然是一波超級牛市,中資真正接管金融主權,首都淪陷都將是必然的特征和結果,否則何以能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牛市?
短期內攻陷首都當然不現實,但小試牛刀,圍而不打,給敵人以強大心理震懾,你焉知不會出現城內敵人投誠起義,畫龍點睛,並最終形成共同做多一個崛起中大國統一戰線的效果?

至少,你無需再繼續過往那種仰視外資,甚至盲從外資,放棄定價權的慣性靜態思維。過去港股日成交只有600億水平,4月以來,日均成交2000億,說這里有一半是南下中資一點不為過。這種背景下,說港股不會A股化,說中資難以接管定價權,都是一種不可理喻的自欺欺人,連閉目塞聽都算不上。

港股長期估值低、需要看外圍臉色、看外資臉色,只是因為沒有本土沈澱資金。

中國有四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有可以降40次的準備金率,有可以降21次的利率,一旦解除資本輸出限制,而且是以國家意誌推動輸出資本,香港會有多少定價權接管不了?有多少坑填不平?

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傳來央行再次降息0.25個百分點的消息——大國有錢,就是這麽任性!

對於未來的香港資本市場,外資將永遠只是客人——朋友來了有好酒,但,如果是……。

第三個問題:港A股牛市未來會怎樣演繹?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先上一段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總結。
1947年12月25日,人民軍隊的締造者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會議上做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並在其中正式提出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指導的十項基本原則: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③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複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

④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采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

⑤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⑥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⑦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註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⑧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

⑨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⑩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很明顯,毛主席這個作戰指導的十項基本原則是以弱勝強的經典路徑總結,其核心就是:
1、先打敵方力量薄弱的,我方有把握的,能掌控的,積小勝為大勝;

2、在掃清外圍,孤立強敵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對敵方主力一鼓聚殲之;

3、力求一直保持高壓,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對於南下資金而言:
1、我們能掌控的是中資股,其中典型代表就是估值與A股天壤之別的“港A股”。這類股票多數不在外資覆蓋和組合名單里,屬於典型的“敵方力量薄弱,我方有把握,能掌控的”,集中力量拿下這些,積小勝為大勝,是未來很長時間的不變策略;

2、外資把守了多數恒指指標股。這部分屬於敵方力量強大,而應該被孤立的對象,可以圍而不打,遊而不擊,令其時刻感受到壓力,自亂陣腳,最後投誠起義;

3、對於最關鍵的恒指龍頭指標股匯豐,適當布局是沒有大的錯誤的;

4、真正的決戰時間在6月香港普選公投結束後,可以預期的是彼時成建制的正規解放軍部隊已集結完畢,一聲令下,殲滅戰開打;

5、長期而言,港股估值水平必定與A股縮窄乃至拉平,這預示著絕大多數港A股都可能還有翻倍的空間——除非人民幣國際化只是個噱頭。

還是那句話:一切的一切,都劍指5月後。
最後送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後,毛主席的一句七律詩詞做本文結尾: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格隆匯聲明: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36

手機行業“炒現飯”式創新究竟能否持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3/154369.shtml

導讀 : MWC 2016上展出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很大程度是“炒現飯”式的小創新。

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又在巴塞羅那召開。今年的MWC某種意義上看,已經成為科技廠商的秀場。

從國際市場的角度來看,三星、微軟、索尼、LG、HTC等廠商再MWC 2016上再次大放異彩。而國內領頭羊華為、中興、聯想、OPPO、樂視等廠商則是帶來了自家最新的產品和技術與國際廠商爭奇鬥艷。尤為值得關註的是,國內廠商小米第一次登陸MWC,其最新旗艦小米5將在MWC上亮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總體而言,MWC 2016上展出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很大程度是“炒現飯”式的小創新。“炒現飯”不是貶義詞,這些創新難談革命性的進步,但卻用相對成熟的技術來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體驗,這一細節足以投射整個2016年手機行業的技術趨勢。

透視MWC 2016,這些新產品新技術值得關註

MWC 2016上,各個廠商都開始不遺余地地展示自家黑科技。總體而言,手機終端上的技術進步正在隨著手機廠商的逐年完善的到整體提升。

談到MWC,就不得不提到熱愛參加各類展會的三星。三星的旗艦新機歷年一般都是在MWC上發布,今年的三星S7同樣如此。雖然S7相對於S6而言,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多的改進,但是從內涵上來看,S7有著大量的改進。

支持microSD卡可能是最令人意外的一項改變。而最令人感到滑稽的一項改變的,歷來喜歡拼參數的三星竟然將S7上的攝像頭由S6的1600萬像素降到了1200萬。必須值得註意的是,三星將攝像頭傳感器從傳統的ISOCELL換成了全新的BRITECELL,像素尺寸達到了1/2英寸,而且支持雙光電二極管(DaulDP)技術,像素拆分再合成來提升畫質。也就是說,這個1200萬像素會超越過去1600萬像素的成像質量。雖然攝像頭的改變從參數上看並不性感,但是這項技術可能會像光學防抖、激光對焦、相位對焦一樣,在安卓陣營得到普及。

談完了三星,就不得不談到華為P9上的雙攝像頭。隨著P9的發布以及新一輪的用戶教育乃至普及,雙攝像頭技術可能會在2016年的手機市場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除此之外,喜歡在閃充技術上大做文章的OPPO也在OPPO Find 9上推出了“無線VOOC閃充技術”。OPPO的快充技術在行業內一向有名,且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此次再推無線閃充技術。俗話說得好,“電池不夠,快充來湊”,在電池技術沒有太多改進的情況下,快充技術是一種切實有效的做法,OPPO此次主推的無線快充技術頁可能會在國產手機市場中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小米5和LG等多款手機再次支持NFC技術,微軟、LG虹膜識別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實際上也為移動支付的進步帶來了一定的想象力。隨著此次Apple Pay以及新一輪NFC手機的普及,未來NFC、虹膜識別等技術也將給行業帶來更多變量。

其實,以上的這些技術領域的改進並沒有脫離“量變”二子,和主導未來的技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真正值得註意的是HTC等廠商展出的虛擬VR技術,雖然這與手機行業看似關聯不大,但是隨著VR行業要求更清晰的屏幕來承載內容,這將帶動處理器的改進,2K屏成本的控制,由此帶來2K手機的普及乃至與虛擬VR技術之間更廣泛的聯系。這也將對產業鏈上遊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

打多是在“炒現飯”,手機市場同質化競爭也還在加劇

以上談到了諸多廠商帶來的技術進步,而且不可否認,這些技術進步都對用戶的體驗會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些技術大多可以歸類為“炒現飯”。

無論是支持microSD卡,還是NFC,還是雙攝像頭,其實這些技術都是前些年早已被采用的相對成熟的技術,只是因為手機廠商自己的主觀決定或是市場的冷淡而逐漸被放棄。這些技術在今天的新環境下,又體現出了新的價值,所以又被重新撿起來而得到運用。

小米5重新將NFC技術披掛上馬,並且支持“學習型NFC”,即可以複制現成的IC卡某種意義上預示了NFC技術正“老樹逢春”。NFC技術雖然早就在手機上得到運用,這些年來卻一直都不溫不火。早在2013年小米2A發布時,雷軍在發布會上就NFC這技術進行大膽暢想,並試圖將這一技術推動成行業標準。但局限於小米當時自身在行業的影響力不足,難以推動這一技術的全面推廣。而這兩天Apple Pay的到來乃至春節BAT紅包大戰都在為手機行業的新一輪支付技術變革帶來倒逼作用。

此外,SoC、攝像頭也在細微技術上有一定的進步。這些進步能夠穩健的、長期的提升用戶的體驗,但是卻始終很難給行業帶來真正的前瞻性的思考。而從新技術這個層面來看,在iPhone5s的Touch ID之後,整個手機行業這2—3時間里都已經很少見到這種引領需求的技術進步。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MWC上的這些展出技術大多還是停留在量變這一層面上,真正能夠轉化為質變的技術還是很少。也就是說,整體而言,MWC沒有太多令人興奮的改變,現有的手機廠商很難給行業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尤其是在高通驍龍810過熱,高通驍龍820又試圖打一場翻身仗的情況下,70款手機都嗷嗷待哺,等待著高通驍龍820放貨。驍龍820難產至今才剛剛武裝各大手機廠商的時候,這種硬件同質化的趨勢正在得到進一步的放大。今年的MWC2016頁顯得格外有意思——手機硬件同質化的問題幾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明顯過。SoC、屏幕技術、閃充技術、鏡頭模組等各個新的技術來看,都是原有技術的改進,而非顛覆和革命。

造手機這件事情在整個行業成為了像“搭積木”一樣行為。每個人手里的“積木”都是一樣的,從本質來講,各個廠商之間的產品在體驗之間不會有太多的差距。

“炒現飯”並不可恥,這是成熟技術的重新思考和運用

大多數人眼中,“炒現飯”可能是個貶義詞,但是是成熟技術的重新思考和運用。這里面分成了兩種類型,一是廠商對用戶需求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評估,選擇撿回這一技術;二是多年以前的前瞻技術面對新環境回爐再造使其更為成熟。

iPhone自誕生以來,便放棄了microSD卡拓展,也引領一大批廠商放棄了這一功能。這是因為microSD卡在智能手機時代始終被認為是拖慢系統速度、占用機身空間、拖累機身設計的雞肋功能。而三星自S6上放棄microSD卡拓展後又在S7上重拾這一功能,可能會引發一大批國產手機廠商的效仿——畢竟,16G內存已經成為了大眾吐槽的對象。

華為P9上的雙攝像頭這一項技術早在HTC M8以及奇酷手機上得到運用並廣泛宣傳,但這一技術在行業內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冷門。而且過往的運用也僅僅只是提升拍照質量和制造景深。但隨著3D和虹膜識別功能的發展,雙攝像頭技術可能還會帶來更大的價值。

這些重新思考其實是廠商對於用戶需求的精確把握,是行業反思的一種體現,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手機行業同質化競爭的格局下,適應用戶需求,將現有技術運用到極致已經成為了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74

龍淵網絡CEO李龍飛:買來的IP不能持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415/155226.shtml

導讀 : 龍淵網絡沒有購買與囤積IP,李龍飛認為,“買”的IP不能持久。

你可以拍攝一部風評很好的電影,票房大賣,卻很難做到,下一款電影依然大賣。在這一點上,遊戲和電影產業極為相似。

但成立於2013年的龍淵網絡,從代理《紅警4:大國崛起》、《開心農場》、《鬥魂》,再到《自由之戰》和《聚爆》,正試圖尋得其中規律。

無標題

龍淵網絡CEO李龍飛

在手遊的創業大潮中,有兩個明顯的派系,一個是騰訊系,一個是網易系。

李龍飛是騰訊系出身。創業之前,他曾在騰訊擔任了手機QQ和QQ瀏覽器的產品經理。

在騰訊一年半後,李龍飛來到北京,加入了當時創新工場平臺下的點心os的項目團隊,這段時間的經歷和研磨,讓他迅速成長。

2013年,移動互聯網的火熱,催生了手遊行業的崛起。這年7月,李龍飛和幾位前同事創立了龍淵網絡。

選擇遊戲的方向,也因為李龍飛是一個深度遊戲愛好者。

“如果遊戲都打不動我,自然打不動其他玩家”。龍淵所代理的遊戲,都是李龍飛親自挑選、測評、最終決斷。

目前,龍淵網絡正在試圖將《聚爆》打造一個好的IP。一方面,以遊戲作為主線,一代、二代、三代有規劃的不斷推出;另一方面,形成從動畫、漫畫到遊戲再到周邊文化的全系產品鏈條。

除了《聚爆》這款遊戲,《自由之戰》也是龍淵網絡的代表作。李飛龍說,這款遊戲在上線5個月日活用戶數即過百萬。最新數據顯示,日活用戶數已超過150萬,其中80%是安卓用戶。選取這些遊戲,全靠他的個人直覺,對市場的判斷、對遊戲質感的感知。

李飛龍的心態是,創業九死一生。“找到一幫用心的人,真的用心的去做事,那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的較大”,李飛龍說,用心,打動自己,才能打動玩家。

從《花千骨》遊戲的爆紅,到各大手遊購買IP的大動作,有人甚至預測,手遊的IP時代已然到來。但龍淵網絡沒有購買與囤積IP,李龍飛認為,“買”的IP不能持久。

“好的遊戲是一件藝術品”,李飛龍稱,產品研發商肩負著做出優質內容的責任,不管是用戶調研、市場了解、產品水平等,都要有更透徹的分析和看法。盡管發行商可以依靠用戶數據進行調優,但再怎麽精準推廣、精準拉動,也都只是後期錦上添花的事情。

“真正做好的遊戲,沒有一個地方不用心去打磨。畫面、玩法、打擊感、配音配樂,主題曲,都應該用心去打磨的。而這些會一點點的、慢慢的成為好產品的競爭力”,李飛龍說。

據悉,龍淵網絡已於2014年10月完成A輪融資,並於次年完成B輪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565

反腐是持久戰 大明王朝虎頭蛇尾遭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61.html

近期以來,決策層在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方面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和發聲,相對而言,反腐敗工作比之此前一段時間出鏡率有所偏低,此時,“反腐一陣風”、“反腐封頂論”的觀點有擡頭之勢。

昨日,中紀委網站刊登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首先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的重大成效,同時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以及積極探索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

中紀委網站刊登習近平講話,是對“反腐一陣風”和“反腐封頂論”觀點無聲的駁斥。實際上,反腐敗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正如習近平所言,當前腐敗問題依然存在,有的仍心存僥幸,搞迂回戰術,賣官帽、批土地、搶項目、收紅包,變著花樣收錢斂財,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數以億計;有的欺瞞組織、對抗組織,藏匿贓款贓物,與相關人員訂立攻守同盟,企圖逃避黨紀國法懲處。而這些問題,皆為關系黨和國家政治安全的大問題。

實質上,反腐並非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時期的任務,而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長期使命,而執政黨的腐敗實際上就是吏治腐敗,吏治腐敗則是最危險的腐敗。

縱觀中國歷史,因吏治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勝枚舉。明初朱元璋大力反腐,強調“治亂世須用重典”,雖然腐敗問題沒能徹底解決,但一定程度上對於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到了明朝中後期,嚴嵩、魏忠賢等貪官汙吏屹立朝廷數十年不倒,直至將大明王朝的根基侵蝕殆盡,到了崇禎時期,雖多次力主反腐,但狂瀾既倒、大廈將傾,最終無力回天。李自成攻占北京後,不少明朝的貪官汙吏現出原形,而這些人,不少曾經是崇禎身邊且被委以重任者。

腐敗不僅存在於中國,美歐等發達國家亦不例外。據美國司法部公布,過去20年內共有2萬多人因腐敗被判有罪。歐盟的腐敗程度同樣驚人,有調查報告顯示,歐盟成員國因腐敗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1200億歐元。近年來,各國領導人因涉腐被立案調查或被判入獄也不乏其人,如德國前總統武爾夫、巴西前總統盧拉等。

與此同時,對於反腐敗力度加大,可能造成的“懶官懶政”現象,亦需警惕。因為反腐減少了利益尋租空間,令不少官員“油水”沒了,幹事熱情也隨之消減,甚至滋生了“寧可不幹事,確保不出事”的思想。

對此,習近平亦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從自身做起,給下級帶個好頭。中華民族歷來都有珍惜名節、註重操守、幹凈為官的傳統,歷來都講“為政以德”、“守土有責”,領導幹部要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同時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促進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的確,反腐是一場持久的戰役,因為無論是短期還是長遠,對於經濟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正面效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22

靠《萬萬沒想到》爆紅後,他們如何做個持久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7/157678.shtml

靠《萬萬沒想到》爆紅後,他們如何做個持久生意?
麻策 麻策

靠《萬萬沒想到》爆紅後,他們如何做個持久生意?

在範鈞看來,內容行業的巨大門檻就在於人才,但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相對體系化的培養機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

文娛行業正迎來一個發展快速期,不管是身處其中的人,還是周圍旁觀者,都能感到這一輪風向的變化:資本在湧入,投資在加速。而“版權”、“精神消費”、“消費升級”、“內容付費”等都是這一輪浪潮上的關鍵詞。

電影是最熱的賽道,屏幕還在增加,熱門劇作被瘋搶,大制作叠出,票房紀錄不斷被刷新;網生內容迎來一個個高潮,頭部內容方頻獲投資,互聯網渠道已取代電視機,點擊和會員制又會把幾大視頻平臺帶往何方?音樂付費初見端倪,演唱會直播,線上付費,消沈多年的行業會不會迎來變化……

美國演講家斯科特·麥克凱恩那句知名的“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是否正在成為現實?

變化加速的今天,趨勢已越來越明顯。創業家&i黑馬此次推出泛娛樂領域報道特輯,希望一窺浪潮之下,行業中的變化。此為第一篇。

文丨麻策

編輯丨吳丹

靠搞笑自制劇收獲了大批粉絲,也以“調戲”廣告主的方式獲大量金主贊助,萬合天宜取得了名氣和財富的雙豐收——但今年上半年,它卻顯得有點兒沈寂。

整個上半年他們在忙什麽?答案是研發產品。

“研發產品需要很長的周期。”萬合天宜CEO範鈞坐在自家公司的沙發上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這是一個深棕色的皮沙發,如果你是萬合天宜的粉絲,一定不會對此感到陌生,因為這里就是《報告老板》第一季中常出現的拍攝場地。

“現在研發慢慢都有結果了。”他補充道,“下半年應該會上兩三部劇。”

他們要推的最新一部劇叫《西涯俠》,將於今年11月上線。然後陸陸續續會有至少15部網絡大電影,以及三部網劇制作完成。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新作品將不僅限於喜劇,也包括了嚴肅題材。

“我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內容創作平臺,對於任何題材而言,創作其實是無差別的。”範鈞解釋說他們的創作理念向來如此。但無疑,喜劇仍是萬合天宜的主基調。

這麽看,它猶如一個網絡喜劇生產工廠,生產過程機械而枯燥,輸出的是快樂。

在萬合天宜的作品里,《萬萬沒想到》是至今無法被超越的神劇。該劇導演叫獸易小星曾把它的成功歸結為運氣。他認為《萬萬沒想到》之所以爆發,是因為碰上了一個好時代。

毋庸置疑,萬合天宜趕上了2013年網絡視頻內容的紅利期,在那個屌絲為王的時代,以草根演員和搞笑著稱,甚至內容有些荒謬的《萬萬沒想到》生逢其時。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萬萬沒想到》網劇全網點擊量已超過20億,平均每集播放量高達7000萬。在近乎“恐怖”的播放數據之下,它還創造了可觀的收入數字。據稱,《萬萬沒想到》第一季的廣告收入超1000萬元,第二季的收入更是第一季的3倍。

n2.webp

在網劇大獲成功的基礎上,《萬萬沒想到》還為萬合天宜提供了更多的縱深價值,如出書、拍大電影、做遊戲、銷售衍生品等。

萬合天宜COO柏忠春曾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時表示,具備商業聚合效應的品牌IP就像一個容器,它承載的商業價值無法估量。

萬合天宜的危機感

然而去年底,雄心壯誌從網絡平臺跨向院線的萬合天宜卻挨了一記悶棍。

事情源於《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票房高開低走,口碑也不盡人意。作為萬合天宜最引以為豪、最具招牌意義的作品,3億多的最終票房與上映前業界所預測的“10億票房”相去甚遠。

雖然《萬萬沒想到》電影在公映前就已經通過廣告合作、品牌推廣、網絡授權等方式收回成本,但商業運營方式上的成功對電影本身的口碑好壞並不具備太多的說服力。

從網絡上對《萬萬沒想到》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來看,不難發現這仍只是一部粉絲電影。

“我們當時不懂電影,也不怎麽懂電影觀眾。”範鈞對創業家&i黑馬說道,“電影院消費行為和線上視頻端消費行為完全不一樣,前者門檻高、頻次低。”

這也是電影上映前,叫獸最為擔心的一點。他曾在豆瓣表示:“原來害怕粉絲們不接受,現在又擔心是不是太粉絲向了,會導致路人無感。”

一語成讖。

票房未達預期很大程度上也與電影市場的風雲變幻有關。《萬萬沒想到》上映同期遭遇《尋龍訣》《惡棍天使》《老炮兒》三個強敵,在激烈的市場爭奪中,中規中矩的《萬萬沒想到》敗下陣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我們真做到10億票房了,那我們都找不著北了,肯定自我膨脹了。”範鈞對創業家&i黑馬表示。

現在,他對電影市場的態度是,心存敬畏,常懷危機感。

萬合天宜的危機感始於它站上新媒體影視內容風口的第一天。當它異軍突起並如日中天時,範鈞就曾對創業家&i黑馬如此表示:“我們是有危機感的。當風力足夠大的時候,要快速把自己變成鷹,不然風沒了,豬就摔死了。”

這種不安全感源自內容行業的不易複制性:當推出一個爆款產品之後,你無法保證下一個產品還是爆款。

同時,範鈞認為,以網絡段子為支撐的內容,對創意的持久性是巨大的考驗。“有些東西就是一個新鮮感,說實話,新鮮感過去了,以後一直再拍也未必再有新鮮感。”

在萬合天宜推出的作品里,《萬萬沒想到》系列第一季口碑最好,而它的續集,以及後來推出的《高科技少女喵》等其它作品都未在口碑上達到與它同等的高度。

這並不單是萬合天宜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只是如今,在創意枯竭、審美疲勞、質量下降等外界的質疑聲下,它需要做出變化,以穩固其網絡喜劇領域的地位並獲得更多元化市場的肯定。

n3.webp

*萬合天宜CEO範鈞

“我們有8個小制片公司”

市場瞬息萬變。為順應這種變化,萬合天宜首先強調把攤子做大,並快速實現“鷹化”(對應前文提到的不做風口上的豬)。

過去一年間,萬合天宜團隊從一兩百人迅速擴大至接近四百人的規模,並設立了8個制片工作室,使平臺功能和制片部門分離。通過工作室下放內容管理權,以制片人為核心,這樣每一個工作室都好比一個小制片公司。

“可以把這8個工作室想象成我們的8個方面軍或是8個師團,出去就是打仗的,我們不限定底牌,而且有炮兵、空軍、後勤部門給他們提供支撐。”範鈞解釋道。

制片工作室負責產品研發和運營,“過審”後的項目由平臺提供資源和資金的支撐。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保持團隊小型化和靈活性,以便快速、敏銳地應對市場的變化。但另一面來看,這也意味著較高的項目淘汰率。

工作室研發的每一個項目都需要“綠燈委員會”過審,過會的項目會得到一筆小型制作費用做出樣片,根據樣片效果最終讓市場(通常是視頻網站和廣告主)決定是否投入拍攝,以及確定最終的制作費用。

範鈞認為,新媒體影視內容行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也是快速變化的行業,這樣的組織形式能更好保證萬合天宜把握市場先機。

據相關數據顯示,網劇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千億市場。近年來,隨著網劇網大模式成型,大量的資本開始湧入,並不惜重金收購大IP、強調大制作。

範鈞不以為意。他認為,影視內容行業創作能力才是核心技術。

“不管項目好壞,有錢就能找到合適的資源,所以整合資源的能力其實是應用技術。核心能力是不能花錢買來的,是靠養成的。”範鈞對創業家&i黑馬如此表示。

在創辦萬合天宜之前,範鈞曾在IBM工作近10年時間,是一個地道的IT男。如今,他也正努力用工業化流程改造內容行業。

要做人才孵化器

除了嚴格的項目評審,萬合天宜還有著一套近乎殘酷的人才篩選機制。

目前,萬合天宜共有100人的編劇、導演團隊,他們大多是從學徒開始做起,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只有能拿出市場認可的項目作品,最終才可以跟公司達成長線合作。”

“(你)行就上,不行就算了。”範鈞說。

因此,這是一個相對低門檻但高淘汰率的職位,流動性也非常大。

在範鈞看來,內容行業的巨大門檻就在於人才,但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相對體系化的培養機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

“像叫獸走過的路一樣,”範鈞對創業家&i黑馬表示,“子墨就是從一個美術系畢業生最終變成了一個大導演。我們不斷培養新人、給新人機會,是因為人才是公司未來的資產。而從培養人的角度來說,必須做到平臺化,這樣各種各樣的創作人才能嫁接進來。”

n4.webp

他極度強調人才的重要性。而這也幾乎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共識。

壹酷文化創始人兼CEO馬李靈珊與範鈞持同樣的看法。她曾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囤IP,囤人。

她認為,今天的IP是被高估的,而人的價值則被低估了。“所有IP都是由人生產出來的,而且IP是不能被過度挖掘或開采的,但是人能源源不斷提供創造力。”

對於IP和人才的關系,範鈞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買IP就像買別人的雞蛋,其實雞才最重要。他認為,人才才是內容行業的真正競爭力,相比市場上火熱的IP收購,範鈞更傾向於人才的培養。

萬合天宜CFO陳偉泓曾在一次創業論壇上表示,“作為年輕的初創公司,我們想從一個爆款、一個團隊開始,成為一個人才孵化平臺,成為原創平臺。”

這是萬合天宜的願景。

“我不相信基業長青”

盡管近年來優秀的網絡自制劇不斷沖擊和蠶食傳統電視劇市場,但其依然存在困境。網絡自制劇較為單一的題材(喜劇為主),使得後期內容容易使人產生審美疲勞,讓觀眾失去新鮮感。另外,以惡搞和段子支撐的內容本身,雖然適應網絡大環境,但卻對編輯團隊和創意本身提出了艱巨的挑戰。

但隨著大量資本和影視公司的進入,網劇開始從“粗制濫造”走向精品化。除了段子堆積和無厘頭惡搞,網劇制作公司也開始註重敘事和故事的價值,投資力度和劇的質量均大幅提升。據公開報道顯示,網劇每集一兩百萬的投資已經不稀奇,而知名IP改編劇《盜墓筆記》更是號稱單集投入成本達到了500萬元。

但是否高投入的精品劇就能獲得高收視?無從得知。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精品化確實成為了一個趨勢。

對於曾憑借低成本段子劇笑傲群雄的萬合天宜,似乎它也正經歷轉型的陣痛——在它最擅長的搞笑路線上遭遇到了瓶頸。它試圖改變人們對它“惡搞”、“5毛特效”的刻板印象,在網劇的題材和質量上擴張自己“疆域”,但也在切換過程中產生了不適。

“轉型的陣痛就像分娩一樣,但這是勢在必行的一個事,你不可能永遠死守一個東西做,再疼也要邁出這一步。”萬合天宜元老之一、《報告老板》系列主創柯達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而關於爆品,在範鈞看來可遇不可求。“有了一個爆品以後,我們就要快速平臺化,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否則就只是一個單獨的產品。”但平臺化也會有所犧牲。“因為你的資源分散,單個產品就不可能紮根特別深了。”

這是一個“小我與大我”的取舍。

至於萬合天宜能走多遠?範鈞說他並不相信所謂的基業長青。他認為,公司和人一樣,應該有生有亡,任何一個偉大的公司為人類的貢獻可能就一次,此後都是茍延殘喘。

“你想做一個娛樂帝國背後的大佬級別的人物嗎?”創業家&i黑馬問。

“就看機遇了,但我沒有這個野心。”範鈞如此回答,“現階段就是紮紮實實把核心技術(創作能力)做好。”

這種心態似乎和他在2012年底時的想法類似。

當時成立不久的萬合天宜靠幫品牌拍攝廣告微電影為生,但步履維艱。雖然接了“別克”的大單卻因團隊經驗不足、內部磨合不到位,摔了跟頭,大半年沒掙到錢。

“目標太高我們夠不著,只能慢慢往下走。”範鈞稱。

萬萬沒想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12

蜻蜓FM副總裁郭嘉:內容變現是音頻行業的決勝因素,這是一場持久的戰鬥|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3/157883.shtml

蜻蜓FM副總裁郭嘉:內容變現是音頻行業的決勝因素,這是一場持久的戰鬥|黑馬薦文
三聲娛樂 三聲娛樂

蜻蜓FM副總裁郭嘉:內容變現是音頻行業的決勝因素,這是一場持久的戰鬥|黑馬薦文

“內容變現是未來幾家音頻平臺誰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勝出最重要的因素,看誰能最先探索出一個有效的途徑。”

“直播的橫空出世,一定程度上,搶了音頻在2015年的風頭和熱度。但音頻行業不是一個短期行為,不管是和對手的競爭,還是應用在用戶層面的普及,都是一個持久戰鬥。”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記者專訪中,蜻蜓FM副總裁郭嘉這樣說道。

從2014年開始,音頻行業的風口正盛。2015年1月,蜻蜓FM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達數千萬美元。2016年2月25日,蜻蜓FM宣布完成由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的D輪融資,成為移動音頻行業里首家融資到D輪的公司,其融資過後的估值達到25億人民幣。除了蜻蜓,其他FM平臺也都在謀求融資擴張。

在郭嘉看來,雖然盈利與否非常重要,但整個音頻行業正處在一個擴張的階段,依然要保持對外投資效率、節奏和規模。

“盈利是一個戰略考量,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如果現在在市場中沒有大的投資,我們可以做到收支平衡。2015年,我們的收入達到一個億,抵消人力成本、帶寬服務器的成本,還是有盈余的。但是在市場擴張階段,有錢還是要更有效率的花出去。”

從網絡收音機到綜合FM平臺

“為什麽現在那麽多人關註音頻?有的人喜歡用耳朵來攝入資訊。”郭嘉認為,人們之所以對音頻的需求始終存在,因為聲音具有伴隨性的特質——信息碎片化時代,音頻不占用眼睛和手,不和其他應用爭奪時間,在用戶做其余事情的時候,增加一份陪伴。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內,收音機在人們生活習慣中出現被淘汰跡象,使得大眾一度以為廣播音頻都是過去式。移動音頻行業的創業者們敏銳察覺出,用戶不是不需要音頻,而是需要一個新的平臺和入口重新進入到音頻世界。

2011年9月15日,蜻蜓FM(iOS)上線,成為互聯網第一款音頻FM平臺。隨後幾年間,喜馬拉雅FM、荔枝FM、考拉FM等移動音頻平臺相繼成立,整體行業開始逐漸形成。

最開始的蜻蜓FM APP被稱為“網絡收音機”——集成了國內外3000多家廣播電臺。“蜻蜓開始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電臺,因為電臺是專業化的生產音頻內容的媒體,如果把電臺的內容聚合起來,呈現給用戶的是標準化和高質量的內容。”蜻蜓FM用戶在短短半年後就突破1000萬,“通過廣播積累第一批種子用戶,至今仍然是很穩定的用戶。”

理論上,傳統廣播電臺在內容生產和專業環節領域有很強的積累優勢,而移動音頻則占據了媒體和渠道的優勢。2014年10月,蜻蜓FM和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簽訂合作協議。“一方面,我們幫電臺把好內容在互聯網上呈現和分發,另一方面,把蜻蜓好的內容放到傳統電臺上落地,得到互聯網之外的用戶的關註。”

與視頻行業比,音頻行業不僅發展時間短,而且體量相對較小。各家音頻平臺開始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但實際上不外乎兩種做法:一種是用戶主導UGC內容,另一種則是平臺提供精品PUGC/PGC內容。

蜻蜓FM的業務開始轉向PUGC的模式,即專業用戶生產內容——內容是由旗下12000名獨家簽約的主播制作上傳的。郭嘉表示如此做的目的是希望用戶能在蜻蜓平臺上聽到高品質內容,這是從電臺時代就已經確立的發展理念。

隨著用戶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市場對於內容需求的水平正越來越高。PGC模式成為目前音頻FM行業的潮流,因為其專業程度更高。在主播自制內容和有聲讀物業務之外,蜻蜓FM在頭部PGC內容領域也不斷發力,其中《曉松奇談》、《羅輯思維》、張召忠等都是蜻蜓FM頭部內容的重要部分。

根據介紹,蜻蜓FM平臺上,電臺業務占到15%,有聲讀物業務占到30%,其余都被主播自制內容和頭部PGC內容占領。“隨著整個音頻行業的內容建設越來越好,用戶也越來越成熟,音頻的內容一定向更深層次,能夠給予你知識和觀點的好的內容轉化,這是一個階段性的事。”

蜻蜓FM的挑戰與機遇

“音頻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首先讓更多的用戶習慣音頻這種信息的獲取方式,然後這批大平臺未來要根據差異化的需求,形成自己產品內容的結構。”這是郭嘉對於行業趨勢的整體判斷。

相關數據顯示,現在蜻蜓FM的用戶量為兩個億,用戶日活躍量是1000萬。在用戶結構方面,郭嘉介紹道,“25歲到35歲是最大的人群,往上十年和往下十年會多一點,其中男性占到了70%。”在他看來,蜻蜓平臺上思辨性知識性內容多導致男性用戶數量較高。“現在蜻蜓的內容上男性化程度比較高,未來會針對女性和低齡人群進行內容矩陣的打造。”

蜻蜓FM在不斷探索新的傳播和商業可能,例如音頻直播。到目前為止,蜻蜓FM已經嘗試過清華大講堂和巴菲特股東大會的音頻直播,其中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播放量達到120萬。與視頻直播相比,音頻直播對網絡、流量的要求很低,一個人一臺電腦一條線便能完成直播。同時,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收聽,不需找有電視和WIFI的環境。

不過,更讓郭嘉關註和思考的是,什麽樣的音頻內容會成為爆款?“一種是有思想有內容的大咖的作品,目前最有爆款水平的節目可能就是《曉松奇談》。另外一種是在形式上通過精良的制作的作品,比如廣播劇。”蜻蜓FM已經購買諸多作品的音頻改編權,這意味著孵化和制作爆款音頻內容將是蜻蜓在未來兩三年的重點突破方向。

事實上,除了廣告模式,音頻FM行業還沒有足夠豐富和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雖然付費內容正在形成規模,並且用戶的付費習慣也在養成,但是仍沒有足夠良好的內容和商業矩陣予以支撐。這種“瓶頸”直接影響到2016年整個音頻FM行業的相對趨冷。

“內容變現是未來幾家音頻平臺誰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勝出最重要的因素,看誰能最先探索出一個有效的途徑。”

郭嘉對於目前蜻蜓FM的商業化探索如此介紹道,“我們在探索主播的粉絲經濟模式應該怎麽做。現在平臺上最直接的模式有打賞、粉絲電商、內容收費、平臺微課,以及線下活動收費等,特別是積極推進與車聯網的合作。”在智能硬件上,蜻蜓FM和青島海爾合作一款冰箱,將聲音介入場景擴散進廚房;還推出了小藍牙音箱等硬件設備。

談及未來戰略規劃,郭嘉認為蜻蜓FM甚至整個移動音頻行業有著兩個基本重心。“收聽只是這個行業的入口,未來我們希望能形成一個有效跨界。比如向全媒體跨界,向視頻圖文的打通。再比如,基於聲音的互動型、社區型的產品,而不是僅僅作為工具型產品。未來在這兩個維度上,我們都有很宏偉的目標要去實現。

音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02

首農電商李誌起:生鮮電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準備拼耐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1/158271.shtml

首農電商李誌起:生鮮電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準備拼耐力
李誌起 李誌起

首農電商李誌起:生鮮電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準備拼耐力

我們今天在生鮮行業里,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

i黑馬訊  8月20日消息今日下午,由i黑馬網主辦、搜狐科技戰略支持的“等待沸騰——2016生鮮電商沙龍”在京舉辦。首農電商CEO李誌起做了《產業鏈優勢能否顛覆生鮮電商舊格局》的主題分享。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大批生鮮電商紛紛倒下。在李誌起看來,真正想創業的時候,不管這個行業有多落後還是有多先進,一定要先做盤點資源的工作,看這些資源能不能支持我們在這個行業走遠。

在生鮮電商線上線下布局上,李誌起表示,目前,很多玩純線上的企業,基本上都已經碰到天花板和瓶頸。線下體驗、線下服務這塊,一定是這個領域繞不過去的坎。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我想今天生鮮電商行業,大家都有很多好的觀點,也有很多創新的模式和做法。但是經過三年多的摸索,還有全國各地企業的走訪,包括跟行業內外人士的探討,我已經有大半年不出來了,在江湖上不怎麽發聲,為什麽不發聲?

因為我發現,現在的生鮮電商,或者現在的互聯網加農業,在某種程度上走到一個錯誤的方向。很多80後、90後的創業者,在這兩年紛紛感覺到農業太難了。在農村想創業太難了,做生鮮電商,像剛才前面幾位朋友說到太苦了,虧損不賺錢。

這種壓力、困惑,到底能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上得到化解?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也希望今天講得幾個簡單的觀點,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啟發。

其實我和在座每一個人,可能都會被迫經常面對一個問題:我們今天在生鮮行業里,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

恰逢其時很簡單,好像我們現在對食品安全,對怎麽樣吃的更好、更放心,都有了更強烈的需求。說我們生不逢時也很簡單,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尤其最近這半年,生鮮電商每天、每個禮拜、每個月都有倒閉的新聞和消息不斷層出。比如在這里,我們特別應該向我們身邊的夥伴們致敬,不管他們最後被定義為先驅還是先烈。

生鮮電商的N種死法

我們可以看得見,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從北京到上海,從上海到廣州,每個禮拜倒閉一家生鮮電商。很多人確實在這里特別的困惑,這里面有一些創業者是有資金的,有些創業者是有行業經驗的,也有一些創業者背後有很好的大樹和靠山。但是你會發現,他仍然沒有熬到賺錢的那一天,沒有渡過這個冬天。

生鮮電商主要有幾種典型的死法:

第一種非常沈重,自建網點、供應鏈的運營模式把一些企業搞死了。我們現在越摸索越發現,在農業行業里,是一個特別重資產的行業,絕對不是互聯網行業所倡導輕資產,以小博大這種玩法。所以很不好意思的是,美味七七今年年初4月份宣布倒閉。

第二種資金斷裂。北京的一個模板企業,曾經被北京諸多媒體列為青年創業創新的典範企業,叫青年菜君,幾乎現在陷入停止的狀態。青年菜君的商業模式,在行業里大家討論的比較多,但是最後資金斷裂這是肯定的一個死法。當我看到它在全北京投放5000多個自助的提貨機,每一臺提貨機價值上萬的時候,我就替他捏了一把汗,果然這道關他沒有抗過去。

第三種建倉、建店。剛才前面也有一些分享講到,行業里現在很喜歡建倉、建店,做O2O的模式。我認為O2O是個為命題,我認為建倉庫建的越多,虧損的壓力越大。

我們曾經想過所有美好的模式,在今天我們都不同程度的碰到了問題。

還有賣水果、賣蔬菜,做進口生鮮的,你會發現到最後,大家繞來繞去繞不過那幾個供應商。絕大多數做蔬菜、水果或者進口海鮮的,最後還是從經銷商里拿貨,你的供應端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你也根本不可能跑到國外直采,那都是噱頭,不可能做不到。

所以這種嘗試,在我看來,包括我們這些先烈們在內,應該說上百億的人民幣為生鮮電商燒、開路,現在都變成了沈沒成本,都變成了失敗的前車之鑒,也變成我們今天大家繞不過去話題。

死亡潮後,生鮮電商該怎麽玩?

我認為今天生鮮電商確實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階段,這一點不是給大家潑冷水,也不是給大家打擊。就是我認為在這個行業里,最初級、簡單創業的思路,已經不足以讓我們活下去。

在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探討了半天,我想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你得想想,走出這個課堂、會議室,你還要琢磨一下你有沒有什麽新的玩法,新的準備,你有沒有新的招數。如果沒有,那麽前面那些先烈,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這種玩法、進化,要從哪幾個角度去看?

觀點一:今天的生鮮電商在農業里想創業,你一定要記住,這個行業正在從輕變重,而且拼的關鍵點已經變成不是拼聰明,而是拼資源。

我們今天好幾位嘉賓都講到,農業其實是最複雜的一個行業,農業是知識、技術含量最高的行業,農業最傳統,但是農業最有挑戰性。任何年輕的挑戰性,帶著一點情懷和初心,甚至帶著一點浪漫進入農業行業,對不起,我勸你三思而後行,一定要冷靜。

因為在這個行業里,全世界的案例里,所有的農業產業巨頭最後能活下來的,都是因為他們背後有這兩個字:資源。千萬不要拼聰明,拼取巧,農業行業里可以創新的余地其實不大,如果大的話,中國就不會只有一個袁隆平了。你想想從植物到動物,從養殖到種植,真的科技含量特別高。在這里你出發創業之前,你得先盤點你手上到底有什麽底盤,想好站立的姿勢。

觀點二:一定要記住,我們面臨的這場戰爭,一定要從突擊戰變成持久戰,我們要準備拼耐力。

為什麽這麽多的生鮮電商、創業者都不幸夭折在路上?因為在他們的心里,包括資本的眼里,生鮮電商都是最快能夠淘金的蛋糕,錯了絕對不可能。以我這10多年的經驗和了解,在農業這個領域里,每一個細分市場,每一個產業鏈條,要做好都是一場持久戰,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沒有急功近利的可能性。

大家在這里太急於求成,有可能讓自己猝死。我昨天見了一個廣東做高端餐飲品牌創業的企業家,我們在一起聊天。我就發現,我說你能堅持到今天,就因為你有一個特點是別人不具備的,什麽特點?你就是富二代。

你有富二代背景,你有你爸爸的企業不斷給你輸血,你有良好家庭背景給你在背後做支撐,你在農業、食品領域才能活到今天。如果你是一個創業的草根,屌絲級的人,你想在這個行業里快速取勝、賺錢,我說這個想法一出現,就會面臨死亡的危險。

所以我和我們在座的各位共勉,我對首農電商的戰略規劃,是三年左右,我們過去已經用了兩年時間做戰略設計,我認為未來要有清晰的模式出現,要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我還需要三年時間。

五年時間如果能夠開花結果,能夠讓我想明白這件事,最後能交一個滿意的答卷,我覺得這已經是讓我很欣慰的結果。所以我跟我們投資人、背後的股東,也包括我們國有企業的掌門人,我都告訴他們,別急。你要想問我答案,我說我現在也不知道。

沒錯,在今天生鮮電商領域,沒有出現一個模式可以值得模仿,沒有一個模式敢說自己已經成功,包括今天的京東和淘寶,我們都非常熟悉。包括他們在內,沒有人敢說自己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所以機會有,大家都不知道怎麽做,可能我們在座的各位才會真正的有希望。

觀點三:無論你在這個行業里立足於哪一個環節,無論我們在生鮮電商里想從哪個角度創業?線下服務是現在我們絕對離不開的主要戰場。

今天所有玩純線上的這一批企業,基本上都已經碰到天花板和瓶頸了。所以你有沒有發現,就在這半年時間,所有的行業大佬,包括BAT在內,紛紛掉頭做線下。

這兩天還有一篇文章熱傳,說小米只用5年時間,就把自己曾經說過的話,現在紛紛打臉。小米說我堅決不開線下門店,今年開始小米要做線下門店了。小米說我們公司沒有KPI,現在小米比誰都強調KPI,小米過去說我們根本不管運營,我們只要有好產品就行,現在對不起運營是第一能力。

為什麽五年時間,就把小米從一個互聯網思維的企業打回原形,回到一個重新的,跟傳統手機、傳統制造行業沒有太大區別,這就是商業的輪回。10年前、5年前,當我們談互聯網顛覆的時候,那時候很多線下的實體企業,不知道怎麽玩,一瞬間就被打懵了,但是給了他兩三年,現在都在清醒。

而且生鮮電商里還不一樣,你想想看,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捫心自問一下,你去買菜、食品、吃的東西,如果看也不讓你看,摸也不讓你摸,嘗也不讓你嘗,碰也不讓你碰,你覺得放心嗎?這是違反人性的。消費者天生對食品、生鮮就想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比一比,體驗一把。你憑什麽剝奪他這種用快感和權利?

所以我想,我們在線下體驗、線下服務這塊,一定是我們這個領域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讓我們有機會一起攜手並肩奮戰,感謝主辦方,感謝在座的各位,謝謝。

首農電商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61

問診濟南環保:能否持久脫身“十大汙染城”

終於從汙染榜上跳出來,濟南上上下下為此興奮不已。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監測數據,去年11月和12月的“全國十大汙染城市”排行榜上,濟南不再榜上有名。

這是自2015年3月以來,濟南首次“脫十”,也是自2013年1月環保部發布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以來,濟南大氣汙染治理取得的最好成績。

這意味著,濟南在空氣質量改善方面邁開了一小步。不過,2016年全年“全國十大汙染城市”中,濟南仍在列。

“濟南市空氣質量狀況與省會城市地位、與百姓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2月16日晚,濟南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忠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在2015年11月的一份批示中曾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全力支持濟南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不得有任何懈怠和推諉。”

16日,正在濟南督查的環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第13督查組組長朱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就是重點督查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責任落實情況,相關任務目標完成情況,發現不作為、慢作為和環保責任不落實的,都要及時上報直至公開。”

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市承載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攝影/章軻

病因:本地汙染排放貢獻高達80%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多年來,濟南一直對外推廣的生態名片。但嚴重的大氣汙染讓這座泉城有些失色。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濟南市良好以上天數為162天,占比44.3%。這意味著,濟南市民全年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呼吸著不幹凈的空氣。

一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主要取決於擴散條件和汙染物排放兩個因素,而擴散條件的好壞,與城市特定的地形以及風場等氣象條件密切相關。

濟南市環保局給第一財經記者提供了一份有關濟南市大氣汙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報告稱,濟南市地形總體南高北低,呈“淺碟”型。在不利氣象條件下,易造成汙染物在山前“淺碟”區域匯聚,汙染物不斷累積,促使市區空氣質量變差。

濟南四季主導風向明顯,受地形作用,在市區形成了三條通風廊道。資料來源: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當地環保、氣象等部門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濟南市擴散條件總體較差,綜合考慮風速、風廊和地形特點,在擴散差的區域中,受南部山區影響,在市區近地面易形成“小風中心”,面積達260平方公里,超過市區總面積的一半,影響了汙染物的水平擴散。

而在垂直方向上,長期的氣象觀測資料顯示,濟南市區易發生逆溫天氣,下午5點逆溫天氣的發生概率達80%以上,影響汙染物的垂直擴散。

汙染源排放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濟南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濟南大氣汙染源排放總量大,煤煙型汙染、工業汙染、城市揚塵汙染、機動車尾氣汙染等相互疊加,大型城市的汙染特征突出。”

《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結果(2010~2013)》顯示,環境空氣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占20%~32%,本地汙染排放貢獻占68%~80%。在本地汙染貢獻中,燃煤、揚塵、工業生產、機動車分別占27%、24%、18%、15%,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築塗裝等其他排放約占PM2.5的16%。

本地汙染貢獻高達80%,這在其他城市中並不多見。“濟南在做源解析的時候,還是立足於從自身找原因,80%是比較客觀的。”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汙染源統計科高工劉光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新的解析結果還沒出來,這幾年情況差不多。

據本報記者了解,2014年5月,濟南市曾組織專家組對上述源解析結果進行了專家論證,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時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認為,這項研究“監測布點合理、采樣規範、分析準確、方法科學、結果可靠”。

頑癥:老工業區排放直接影響市區

在濟南,說起工業汙染,不能回避東部老工業區。

在這塊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一度聚集了90多家鋼鐵、冶金、化工等傳統重工業企業,且大中型居多。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下稱“濟鋼”),“無論用哪個數據來說,濟鋼都是第一,耗能最大、產量最大、人員最多,當然,也是曾經的納稅第一大戶。”當地一位環保官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濟鋼始建於1958年,是一家大型鋼鐵聯合生產企業,主要生產工序包括燒結、煉焦、煉鐵、煉鋼、連鑄、軋鋼等。2015年鋼產量為606萬噸。

有資料稱,歷史上,濟鋼產能規模最大時曾達到了1200多萬噸,銷售收入400多億元,在職、離退休職工、勞務工等總共達5萬余人。2008年以前,濟鋼堪稱是濟南效益最好、工資最高的工業企業,許多人托關系想進這家企業。

但城市的擴容和群眾日益強烈的環保呼聲,加上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老鋼廠與老城市之間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張”。

隨著城市的擴張,老工業區與生活區越來越無法區分,生活與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攝影/章軻

近年來,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濟鋼不斷完善汙染治理設施,在煉焦、燒結、煉鐵、煉鋼等主要廢氣排放工序,配備了脫硫、除塵設施,主要汙染物能夠滿足排放標準要求。“但該企業依舊是濟南市的排汙大戶,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居全市前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占全市工業企業排放總量的15%、21%、25%,對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劉光輝說。

為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根據國家發改委批複的《濟南市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2013~2022年)》的要求,濟南市在2014年就決定實施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及落後產能淘汰行動,完成山東球墨鑄鐵管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球墨”)、濟南盛源化肥有限公司(下稱“盛源化肥”)等企業搬遷改造和濟鋼、中石化濟南分公司調整升級任務。

濟南市還計劃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大的鋼鐵、石化等重點企業落後產能實施淘汰,完成藍星石油濟南分公司(下稱“藍星濟南”)、濟南長城煉油廠、濟南庚辰鋼鐵有限公司(下稱“庚辰鋼鐵”)、山東閩源鋼鐵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落後產能淘汰和搬遷改造任務。以實現企業再生、產業重構、環境重塑、民生改善等共贏目標。

“根據省、市政府有關安排,濟鋼將逐步壓減鋼鐵產能,實現轉型發展。”劉光輝說。

而山東球墨、藍星濟南、庚辰鋼鐵的搬遷或關停時間都定在了2016年12月31日。但在規定的時間,只有山東球墨實現關停,後兩家目前仍在生產。“總部的思路有所改變。”17日下午,藍星濟南首席執行官邱寶權稱,“如果搬遷的政策、資金和人員安置問題都能落實,2017年底就停止生產。如果沒落實,就再生產一年,到2018年底徹底停下來,把廠子關了。”

藍星濟南始建於1958年,隸屬於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油氣開發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石油化工企業。工廠占地580畝,有員工1200多人。

“眼下搬遷,天時、地利、人和。”濟南市歷城區副區長韓延才對邱寶權說,廠區距離正在建設的濟南新東站只有2公里,土地價值高,“搬遷各項費用40個億,但土地值42個億,具有搬遷的本錢。把土地騰出來,換個地方還可能找到新的生機。”

庚辰鋼鐵遲遲搬遷不了的原因同樣是資金問題。該公司是1969年建廠的老國營企業,2000年改制為全員股份制企業,年產球墨鑄鐵100萬噸,產品供應中國重汽、濟南機床等裝備制造企業,有員工1800多人,年銷售收入30億元。

庚辰鋼鐵總經理賈有彬稱,“搬遷費用大約需要13.8億元,職工已經自籌2億元。搬遷的地方也已找好了,就等著這塊地賣了之後才有錢搬遷。不管怎樣,年內一定把廠子關了。”

“到目前為止,東部老工業區搬遷已完成40家。年內將按時完成濟鋼、庚辰鋼鐵等重點工業企業停產、搬遷。”高立文對督查組說。

藥方:“十大行動”與“十大措施”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為了從根本上治理大氣汙染,濟南市從2014年起就出臺了“十大行動”,確定到2016年後,建立和完善大氣汙染防治長效機制,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十大行動”包括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工業汙染源達標提升、機動車汙染治理、成品油品質保障、餐飲油煙集中整治、清潔能源推廣、工業余熱利用、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及落後產能淘汰、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和全民參與環保行動。

但事實上,不僅多項行動推進緩慢,考核也沒有完全落到實處。至今,濟南市仍未按照《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督查考核辦法》,啟動對各責任單位和區縣政府的2016年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考核。

濟南市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差,市域範圍大致可分為較好、較差和差三個區域。資料來源: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第一財經記者拿到的第三方機構去年編制的《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十大行動”中期評估報告》也稱,濟南市區現有的拆遷片區,體量大、面積廣,無論是覆蓋還是圍擋,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及不斷增長的供熱需求,以及鋼鐵、水泥、石化、火電(熱電)等高排放企業過度集中於市區,造成市區汙染物排放強度居高不下;列入行動方案的工業企業搬遷進展緩慢,“濟鋼若不搬遷,就會影響周邊盛源化肥、藍星濟南等企業原廠址開發建設,從而影響周邊其他企業搬遷。”

去年10月,濟南市又制定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二期)》,目標是到2017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比2013年改善35%左右,重汙染天氣持續減少;到2017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內及主要人口密集區周邊石化、鋼鐵、化工、水泥等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

到了去年12月,“十大行動”變為“十大措施”,包括推行網格化信息化監管、加大揚塵汙染防治、推進燃煤綜合整治、深化企業汙染治理(燃煤鍋爐淘汰(改造)、重點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全面治理油煙和燒烤、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等。

不過,高立文也表示,像清潔化民用生活燃煤、機動車汙染防治等操作起來難度很大,“比如機動車檢測造假問題,很難抓,難處罰。”上述中期評估報告也稱,施工工地揚塵汙染防治違法行為查處只針對施工單位,但在實際運行中還涉及到建設、監理單位,缺少對相關單位的處罰依據。

第一財經記者在濟南采訪時了解到,今年1月15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建設工程揚塵汙染治理若幹措施》的通知,明確建設單位違反揚塵汙染治理標準的,發現三次但仍整改不到位的,降低其信用等級,暫停其新辦房屋預售許可手續,並限制其參與國有建設用地競買;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渣土運輸單位被三次發現違反揚塵汙染治理標準的,最高可清出濟南建設(渣土運輸)市場。

“一個城市的環境問題能否真正解決,最關鍵的是兩位主要領導(書記、市長)是否真正在抓。”高立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眼下的濟南環保已經走在光明大道上,步子邁開了。當然,環保部門的責任也更大了,擔子越來越重。”

 

2月17日,環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第13督查組在藍星石油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檢查。攝影/章軻

2月17日,環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第13督查組在濟南庚辰鑄造材料有限公司檢查。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65

不走賣地老路,“雄安概念”點燃投資持久戰

買不到漲停的雄安新區概念股,不如研究一下雄安未來的“高端高新產業”吧。

壓抑了一個清明小長假後,與雄安有關或看似有關的上市公司5日集體爆發,使得A股迎來了4月開門紅。其中,冀東水泥、金隅股份、華夏幸福、京漢股份、巨力索具、唐山港、北京城建等逾40只概念股一字漲停。

從板塊上來看,走強的公司多屬於鋼鐵、水泥、環保、房地產等明確受益的行業,以及同樣受益的河北板塊等。截至5日收盤,雄安新區板塊上漲10.01%、京津冀一體化板塊大漲9.10%。

Wind資訊雄安新區指數第一天上線即漲停

上海一位私募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雄安概念”走強在預料之中,稍有“沾邊”的個股都表現強勁,但未來的走勢一定會出現分化。

事實上,以3日帶頭大漲34.67%的金隅股份港股為例,其5日的漲勢已出現疲軟。短期大漲後必然風險積聚,如何對“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進行價值投資引發關註。

對於未來新區產業發展的布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先是高端制造業,這才符合綠色環保節能的要求,“雄安新區不可能重複過去那種建設模式,靠賣地等手段肯定走不通。”

事實上,“雄安概念”的畫卷到目前為止還沒法完全展開,相關政策將不斷出臺,這是一場投資“持久戰”。

“耕地是紅線,法律是底線”的條幅在安新縣城隨處可見

“雄安概念”沖出亞洲

不只A股、港股,“雄安概念”還蔓延到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Wind資訊數據顯示,A股5日集合競價階段,就有16只雄安概念股漲停封單超過10億元。其中,金隅股份、華夏幸福、冀東水泥等個股封單均超百億元。

開盤後,逾40只概念股被封上了一字漲停。行業板塊方面,鋼鐵、水泥、環保、房地產等領域的受益股也迎來了漲停浪潮。

在雄安概念股的助力下,上證綜指收盤報3270.31點,漲幅1.48%;深證成指收報10627.13點,上漲1.9%;創業板指報1943.16點,上漲1.88%。

值得註意的是,4月4日晚間,華夏幸福、華訊方舟、冀東水泥、河鋼股份等8家公司發布澄清公告,多提及未在雄安新區開展業務和存在資產,或是公司業績短期內不受影響,與雄安新區“撇清關系”。不過,這也絲毫未影響遊資對雄安概念的追捧熱情,這8家公司均出現了一字漲停。

除引爆A股市場外,新三板、港股、中概股的“雄安概念”也熱度高漲。

新三板做市股票愛廸新能(831513.OC)和布雷爾利(430260.OC)5日分別大漲41.7%和15.6%,位居漲幅排名前三。公開資料顯示,兩家公司註冊地均為河北省保定市。

港股方面,內地資金5日借道滬港通和深港通南下掃貨雄安概念股。雖然此前帶頭領漲的金隅股份高開低走,但最終漲幅也達到了10.57%,整體買入近7.55億港元,凈買入達2.89億港元。天津港發展、北控水務集團也都登上了港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

金隅股份(02009.HK)3日、5日連續大漲

“雄安概念”還蔓延到了中概股。Wind資訊數據顯示,相關概念股已連續兩日領漲中概股行情。其中,公司註冊地在天津的中國汽車物流(CALI)4日大漲54.89%至每股2.85美元;辦公地位於河北保定市的英利綠色能源(YGE)3日、4日也分別大漲了17.51%和13.33%。

關註“純正概念股”

狂歡過後還需理智。

“雄安概念股的資金流入情況已經體現出大資金的選擇和判斷,除資金流入量大的‘純正概念股’外,其余股票上漲幅度可能有限。”上述投資總監表示。

具體到行業板塊的確定性機會,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雄安新區建設的七大重點任務中有4項與基礎設施相關,包括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與之相關的原材料、鋼鐵建材、建築機械、地產等行業都將迎來利好,“在規劃和執行更具細節前,市場可能將關註點集中在基建、地產及環保等領域,隨後再根據規劃的明確和落實而擴散至其他標的。”

上海鼎鋒資產策略團隊也認為,未來雄安新區在對外開放、產業升級(智慧城市、高端高新產業、高效交通)等方面將實現全面躍升,“考慮到雄安新區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未來10年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更高。”

在基建投資確定性較高的基礎上,廣發證券研究團隊建議關註京津冀地區交通、環保、產業轉移及醫療一體化“四維度”的投資機會,重點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鋼鐵、水泥、煤改氣、環保監測及治理。

事實上,投資“雄安概念”是一場“持久戰”。

“長期來看,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將會有較大力度的產業和稅收扶持,對於人口遷移和產業的聚集都會有良好的效果。”廣發證券地產分析師樂加棟表示,從地產開發的角度來看,主要企業將會受益於核心資源價值的提升及未來人口和產業導入後的城市發展。

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表示,雄安概念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投資的市場熱點,既為市場提供了實在的投資機會,也為市場提供了短期的投機炒作題材,“從炒作力度來看,市場關註空前,必將成為資金關註的重點,因此雄安概念股短期會成為新的熱點,長期會成為一個主題投資機會。”

哪些高端高新產業將落地

相對於基建、環保、地產等確定的受益行業熱點,“雄安概念”中的“高端高新產業”更值得價值投資者長期關註。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有七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業內專家分析,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無人技術等,以及航空航天、機器人等走在國際前沿的現代新產業,最有可能會在新區落地。

安新縣大王鎮的執勤人員張大爺說:“我們這在過一段時間就是深圳了!就是浦東了!”

王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新區產業發展的布局,首先是高端制造業,制造業是發展的基礎,不可能脫離制造業搞其他產業,“比如說大量使用機器人,以及生物工程、雲計算等沒有汙染的制造業。”

其次是高端服務業。王軍表示,雄安新區將承接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絕大多數在京央企可能會在新區設立總部,作為擴大開放的平臺,外企也會過來,雄安新區將成國內新企業總部所在地,高端服務業會有很大發展。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稱“國投”)官方微信4日表示,該公司計劃繼續發揮基金業務的既有優勢,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於新區建設。同時,還要創新投資方式,推動基金和直投聯動,謀劃城市管廊、大健康、智慧城市等高端新興產業。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會生表示“堅決擁護和全力支持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國投“在雄安新區的建設開發中應該大有作為”,要“帶頭發揮中央企業的骨幹作用、引領和示範作用,爭做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排頭兵、先行者”。

截至發稿,已有國投、中國石化、中國鐵建、中國聯通、中國中冶等5家央企表態,將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甬軍也在媒體上表示,雄安新區既要發展創新產業,也不可能完全撇開傳統的優勢產業,今後新的產業將由搬遷過去的央企及新入駐的企業帶過去,未來當地的產業結構將是創新產業與傳統優勢產業結合在一起。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的一份報告認為,雄安新區會錯位發展,重點在宜居生態上。從雄安-安新-容城這個小三角來看,未來會是圍湖建城、依水建城,3~5年內可能先形成一個特色宜居小鎮或小城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5日下午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直播間時表示,雄安新區是世界級城市群里的一個重要支點,“我們希望這樣的協同發展能使整個京津冀都上一層樓,既要改變河北落差比較大的局面,也不是讓北京、天津慢下來。”

“如果雄安的教育條件、醫療條件、創業條件很好,房價又比北京低,那北京的戶口價值也不會跟雄安差那麽多。”鄔賀銓說。

(第一財經記者周宏達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