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誰誰的投資記錄。 ISClub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v86d.html

重點:防止回撤,穩定盈利!


2003年——2014年職業投機記錄
       
              
              
              一.2003年起始資金不詳約12~13萬 年終約13萬 盈利約3~4千元. 收益3.07%
              (03年第四季度才開始職業投機 當年上證指數漲10%)
              
               二.2004年起始資金15.4w(母占7w)年終市值18.6w 盈利3.2w,收益20.77%
                     (一個完整的年賽開始了 初學敢死隊打板 上證指數下跌15.4% 6月25日八只中小板上市我重倉介入 幾天損失30% 碰上女朋友吹了 又一次流淚)
                     【年度總成交額1575萬元 傭金15750元 印花稅31500元】
              三.2005年起始資金15w(母占5w) 年終市值16.5w 盈利1.65w,收益11%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大盤探出歷史大底998點 上證指數跌8.3% 由於寧波老房子動遷分配到一棟別墅 中間母親資金都退出了 5月我把買斷工齡的21000元投入到賬戶 從此正式開始了三無(無業、無保險、無保障)職業炒股生活 感覺是被社會遺棄分子)
              【年度總成交額4930萬元 傭金49300元 印花稅51200元】
              
              四.2006年起始資金16w 年終市值53w 盈利37w,(收益231%,很牛逼)
              (因股改引發的大牛市啟航 初嘗炒權證的甜頭 上證指數大漲130% 5月份和老婆喜結良緣 花去10萬大洋)
              【年度總成交額20790萬元 傭金25萬 印花稅10.7萬 權證無需繳稅】
              
              五.2007年起始資金40w 年終市值160w 盈利120w最牛逼
              (那年滿街都是股神 一起經歷530半夜雞叫 也高唱死了都不賣  但10月16日指數在6124點見歷史大頂 年漲幅達96.6% 賺取第一個百萬)
              【年度總成交額26000萬元 傭金26萬 印花稅46萬 不包括權證】(年底券商副經理上門拜訪 送OK卡 要求降費率  至萬八)
              
              六.2008年起始資金100w 年終市值146w 盈利46w,收益46%
              (金融風暴席卷全球 奧運年指數跌去65.3% 但這是這麽多年職業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1年  10月份寶貝女兒出生)
              【年度總成交額12300萬元 傭金9.84萬元 印花稅23萬元】
              
              七.2009年起始資金59w 年終市值200.8w, 盈利141.8w 收益240%。小母牛翻跟頭——打一歇後語,大家猜猜?
              (啟動“四萬億”投資行情 上證指數大幅反彈80%  一半資金在做銀行理財 10月份創業板啟航 為打新 老婆也開一個賬戶)
              【年度總資金額16900萬元 傭金10.6萬元 印花稅8.5萬元】(4.29在炒作萊茵生物時第一次被深交所警示)
              
              八.2010年起始資金100w 年終市值195w 盈利95w,收益95%
              (4月16日股指期貨開板 開啟做空模式 指數全年下跌14.3%)
              【年度總成交額17500萬元 傭金7.1萬 印花稅8.75萬元】
              
              九.2011年起始資金200w 年終市值315w 盈利115w,收益57.5%
              (經濟一枝獨秀 股指一路下跌21.7% 都是股指期貨惹得禍  碰上黑天鵝事件在重啤上吃了10個跌停  9月底拿出全部銀行存款和理財資金+部分股票賬戶共計309萬用於購置新房 資產大幅度回撤 但這是幸福的回撤 喜歡的地段喜歡的房型 )
              【年度總成交額33000萬元 傭金13.2萬元 印花稅16.5萬元】
              
              十.2012年起始資金280w 年終市值509w 盈利229w,收益81.78%
              (大盤一夜回到解放前1949點企穩反彈  漲3% 12月份滾動操作聯創節能 單只個股上賺了1百萬)
              【年度總成交額48580萬元 傭金16.46萬元 印花稅24.29萬元】
              
              十一.2013年起始資金517w 年終市值1365w 盈利848w收益164%(賺取人生第一千萬)
              (創業板走出轟轟烈烈的牛市行情 上證小跌6.7% 9月份開始為期5個月的新房裝修  累並快樂)
              【年度總成交額14.5億元 傭金43.5萬元 印花稅72.5萬元】(年初券商邀請加入VIP俱樂部 結識營業部大戶 並向他們推薦九妹)
              十二.2014年起始資金1265.8w 年終市值&&    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50

【公民巡視】“寫誰誰看”怎麽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993

一旦向公眾傳播,就有必要入眼入腦入心。

本人吃新聞這碗飯已有三十幾個年頭,所以自稱“老報人”也並無誇張之意。只是,老革命也經常遇到新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新興媒體的沖擊。

答案是:媒體融合。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來難。大夥就此作出的高論,不勝枚舉。可是要真正融合,核心是內容。簡單說,也就是給受眾什麽樣的資訊。

由此,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要解決誰寫誰看、寫誰誰看問題。意思是,你們這些從事傳統媒體的,文字也好,照片也好,畫面也好,居高臨下,官腔官調,除了寫這些新聞、拍這些畫面的記者自己看,就是那些被你們報道的官員們看了。甚至,記者、官員,自己看不看還說不準呢。對此批評,老報人我心服口服。

可是,細細一想,不對呀。為什麽?早在三十年前,我的領導給我們上課時,就對“誰寫誰看,寫誰誰看”提出過嚴厲批評。既然這個問題成了陳年“積案”,必定自有其緣由。

這個緣由,既複雜也簡單。先說簡單的,是新聞單位自身的事,也就是誰寫的問題。很久以來,有的記者習慣跑機關、泡會議、抄材料,什麽走基層、改作風、轉文風,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眾所周知,記者是一個需要“走”的職業。只有不停地往事發現場走,往基層走,往發生新聞的源頭走,記者才能寫出令人叫好的作品。

再說說複雜的外部因素。顯然,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是面向公眾的,都不是某個部門、單位的內部簡報。內部的會議,領導的講話,在會上,你該怎麽講就怎麽講,這外人也可理解。但你一旦向公眾傳播了,就有必要入眼入腦入心,這才能起到“成風化人”的作用。

如果你將會上的講話原封不動地交給記者,讓記者只能照搬照抄,不能越雷池一步,記者敢不聽話嗎?

你還別說,在地方上,這樣的官員還真的有。近的,就不說了。說點遠的,1990年代,我在一家新聞單位當編輯,我們有位記者寫了一則會議新聞。記者倒是循規蹈矩,會議新聞,不敢創新,只是寫了條花絮,附在會議新聞後頭。這條花絮是,領導“說閩”。閩嘛,門關起來,就是蟲,沒多大出息;可是,門一打開,蟲一沖出去,就是龍。所以,我們不能自我封閉,而要打開大門,對外開放不動搖。這條花絮是領導脫稿講的,大家都說講得好,生動、形象。因而,未經請示,花絮就見報了。

見報後,編輯部接了兩通電話,一通是讀者,異口同聲說好。可是,另一通,領導秘書的電話,說是領導很生氣,未經領導審稿,什麽意思?領導新聞能隨便“花絮”嗎?編輯部戰戰兢兢,趕緊寫檢討。自此,編輯部再也不敢隨便“創新”了。

文字如此,照片亦然。有次,領導到基層視察,領導喜歡照片,那天風大,領導指指畫畫時,頭發被吹亂了。領導日理萬機,宵衣旰食,頭禿了,只留下“地方支持中央”,風一吹,是有點有礙觀瞻。但記者想,這樣才有現場感。結果呢?結果也是領導不高興,當然,也許是秘書不高興,說,文字審了,照片為什麽不送審?

在一些地方上,此類陳谷子爛芝麻之事還真不少呢。不過,我這里提及並非要翻舊賬,而是感覺有必要溫故知新,回頭看才能往前走。畢竟,謀一域者和謀全局者,看到的想到的都不一樣。順便說下,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是最懂得傳播規律的。毛澤東同誌的文章,讓人百讀不厭,口舌生津。為什麽?平民化、口語化、通俗化。習近平同誌講話,既娓娓道來、和風細雨,又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為什麽?講故事、舉事例、擺事實。還有,我們福建省委的老書記項南同誌,講話稿極少讓他人代勞,而且經常為報紙撰寫評論。他的評論簡明扼要,一針見血,從不拖泥帶水,就像他講話一樣。項南同誌的做法可不只是“一時傳為佳話”,而已經成為公眾歷史記憶的一部分。

要讓“誰寫誰看,寫誰誰看”成為過去,固然離不開新聞單位的自身努力,但在基層還需要我們地方上的幹部,能夠真正按中央“八項規定”,執行好新聞報道的紀律。如果解決“誰寫誰看,寫誰誰看”問題,也能采取“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的做法,老問題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為廈門日報社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