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易創始人徐揚:微博營銷的九個誤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40.html編者按:本文整理自微博易創始人徐揚在黑馬會首屆華東私享會上的分享,徐揚此前是百度99號員工,賣出了百度第一個關鍵詞,他也是Twitter最早的中文用戶之一,2009年嘗試創業,做客戶端形式微博產品滴,後創辦微博營銷公司微博易,2012年年收入過億元。
微博易創辦近三年來,總共跑過大概32萬起微博營銷活動,現在每天都有2000個活動在做。
微博營銷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比如,我們推起來的航班管家、藝龍、攜程、美麗說,但80%的微博活動是失敗的:老闆覺得這個事兒挺好,但發出去,沒人看。10萬、20萬資金丟進去,十幾個轉發,沒有辦法就只能補水軍,這些錢太可惜了。
誤區一:猜錯了客戶的視角
為什麼說80%的活動做錯了?首先就是猜錯了客戶的視角,我們做微代言業務時特別明顯。
一個很大的油漆品牌做活動,我們幫他選了幾個色彩鮮明的年輕明星。這家公司的媒介經理20多歲,小姑娘一看就說,真棒,這些明星我很喜歡,活動一定能做火。然後提案到了他們媒介總監,30多歲,看了說不行:這都什麼人,我都沒有見過,回去重寫!我們就按照30歲的人會喜歡什麼明星,重新包裝了方案。之後到了老闆那,老闆40多歲,又讓改方案,讓選誰誰誰。最後,根本沒人玩。當我們以自己的眼光去想一個活動,丟出去一定是失敗的。
誤區二:轉發多,活動就成功
去年年底,我們配合做了一個活動叫調戲凡客女客服,當時共1萬7000人參加,但最終成交的定單是0。
為什麼?整個微博的用戶生態,可以分為泛人群、小白、大白、金領四層,呈金字塔狀。最下面的是泛人群,在微博上大約2億左右,多數是在校學生和工作一到兩年的人,這群人的特點就是極其活躍,但沒有購買力。再往上是小白人群,大多工作2—3年,他們是傳說中的月光族,靠淘寶的打折產品才能把工資花到31號。再往上一層是大白,勉強踮著腳角能買奢侈品。再往上是金領,買什麼不問價格,只問自己需要不需要。
去年,微博上60%的人在玩品牌公關,26%在做官微聚攏客戶,14%的人在賣東西。玩品牌公關,要想明白,到底要擊中哪群人,他們有什麼愛好,我們做什麼活動他們會喜歡,而不能只圖個熱鬧。
誤區三:用微博宣傳產品優勢
有一個客戶想推一款手機,我去見了老闆。老闆一直在和我念叨,小米為什麼賣那麼貴,我的CPU是幾核的,我的顯卡、聲卡都比他好,他說了四十五分鐘我也沒聽明白,因為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機是幾核的。他主要的營銷思路就是說自己產品的優勢。但其實,沒有人會在乎你所謂的產品優勢,大家只在乎一件事——這和我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都是扯淡。
誤區四:做企業官微就是攢粉絲
有一個企業的官方微博賬戶,靠發各種段子,攢了400萬粉絲,隨便丟一條都很多人回,他們做微博維護的哥們兒經常出來講課,說自己是如何運營官方微博的,告訴大家怎麼發段子。但有一天我看到很荒謬的一幕,一個人在下面留言,小編你每天發這麼多段子,你們公司到底是干嗎的?
喝過可口可樂的多少人?關注可口可樂官微的多少人?用iPhone手機的多少人?關注蘋果官微的多少人?淘寶有多少粉絲?40萬,但淘寶有800萬賣家,5億買家。
微博更加開放,基於興趣,是用來聚攏同類人群的,比如,一個帳號叫不弄指甲就鬧心,全球唯一一個只說怎麼染指甲的媒體,男生聽了一點感覺沒有,女生一聽就興奮。如果真想做官微,你首先要想明白,你想影響什麼人,他們喜歡什麼,明白後,就做一個這樣的帳號,把內容給他們,讓他們覺得喜歡,把目標客戶聚起來。
官微存在的價值,或有益或有趣,如果都沒有的話,這個官微還需不需要存在就可以查一查了。
誤區五:所有企業都應做官微
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做官微的,企業官微的粉絲增長跟目標用戶群體在微博中存在的密度有關係。
同樣十個月,美麗說發展了300萬粉絲,發展一個粉絲的成本大概2毛錢。螞蜂窩旅遊攻略,增長了30萬粉絲,一個粉絲10塊錢。我們還有一個做紫砂壺的客戶,十個月只增長了1500個粉絲,一個粉絲的成本是150塊。想影響的群體在微博上的密度不一樣,增粉的速度就不一樣;目標用戶群的密度越高,企業獲取粉絲的成本就越低。
誤區六:微博是和用戶互動的
一些專家說,企業微博營銷的重點是和用戶對話、互動。真粉絲不超過2萬的,可以這樣。真粉絲超過2萬,這話不能聽。
知道李小璐一天收到多少條私信嗎?兩萬條,@她的則有7萬個人。一對一互動的話,就要了她老命了。我就一萬多粉絲,每天十幾個人@我求助,拆遷的、打官司的,亂七八糟什麼都有。真粉絲到10萬,你怎麼跟客戶互動?
微博實際上跟廣播一樣,當信息需要一對多瞬間傳播的時候,就用微博,當需要和客戶深度互動的時候,可以用微信。
誤區七:用微博做銷售
很多人在微博上賣東西,比如發條微博,說今年流行某某顏色的裙子,現在特價銷售,帶個鏈接。這種營銷形式,一度很有效,並在去年雙十一達到高峰。去年,這樣一條微博丟出去,花3000塊,能有3萬人點擊鏈接。但今天,我們再丟一個促銷鏈接,3000塊能來1500個人就不錯了。用戶看到鏈接不再衝動了,所以,現在如果想通過在微博上做鏈接效果,放棄吧,除非你的產品毛利很高。
誤區八:學習「陳歐體」
還記得2012年聚美優品做的陳歐體吧,「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注定是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2013年,微博內容更輕,80%以上微博將來自移動設備,人們為每條微博分配的注意力已經從12秒降低到8秒。因此,無論是做企業營銷還是個人寫微博,寫三行以上的全是廢話,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行字加一個圖。
誤區九:抓住微信營銷的機遇
2013年,微博圈子裡很多人很迷茫,微博在下滑,微信很牛逼。我們拿到的內部數據,微信用戶已經過了5億。即便20%活躍,也至少1億用戶,弄過來千分之一就是10萬用戶。現在很多講座,天天在講怎麼做微信營銷。但其實,微信營銷是一個謊言。
微信從誕生到現在,只有兩篇文章說明了微信要做什麼。第一篇是馬化騰兩會期間答記者問,第二篇是上週曾鳴說微信的5.0。兩篇文章總結下來,微信要做的是O2O的服務系統,騰訊從來沒有想過微信往營銷方面發展。在看得到的未來幾年,微信在傳媒和營銷方面不會有特別大的動作,所以不要相信專家們的那些文章,包括什麼十大案例,什麼星巴克、招商銀行。
大家誰在微信上查過賬單?一個普通用戶天天拿著微信查賬單,這事兒靠譜嗎?我們也問過據說微信營銷非常好的某銀行,銀行負責人說,做微信營銷最大的收穫就是這件事情炒作的價值。
最後,給大家幾個建議。第一,玩這些新媒體之前一定要想明白媒體的定位是什麼。第二,不是每個企業的每個產品都適合自媒體營銷。不要去迷信微博和微信,用戶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第三,自媒體時代到來,口碑就是品牌。第四,自媒體營銷,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增加品牌在自媒體中的提及率。我們能夠看到,2012年,所有電影的票房收入跟他們在微博上的提及率是成正比的。
微播易徐揚:打好創業仗,你的產品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6/144736.html營銷的關鍵 – 營銷之前
我是做社會化媒體營銷的,從2010年起公司重點在微博領域,主要服務了大概400家團購網站,後來服務電商和電商服務平台,包括服務美麗說、口袋購物、京東、淘寶雙11、唯品會等,14年重心轉移到了微信上。總的來說,能否火起來的app和遊戲,我們這邊看一看,就能給個大體感覺。有時候我會勸有些朋友不要再推了,因為肯定沒戲。我判斷的標準就是,我能否在這個app裡面找到應用場景和必須性。
可能很多人期待我講講營銷,其實很多東西在營銷之前。決定一個創業項目成不成的關鍵點不在於營銷能否做好,在於能否做一個能推出去的產品。做營銷之前,大家可以自己問下,你做的產品是否滿足了下面幾個條件。這些做不好,花多少錢去推廣,都是白搭。
一:你確定你的產品是有價值的嗎?
據說app store裡面,有75萬個在線的應用。而統計下來,一個正常人的手機裡只裝了16個應用。如何在這75萬應用裡面,讓客戶看到你並安裝你。其實不是取決於營銷,而是取決於你是否抓住一批細分客戶的剛性需求。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一些需求或許是個偽需求。比如:原來有個應用叫「最淘」,陳華做的,在手機上的返利工具。後來他們放棄了,其實他們主做優惠券。這個就是個偽需求。因為那些喜歡佔小便宜的人,是不會在手機上花很多時間操作,然後滿足自己1毛2毛的小便宜。這個需求在pc上就是個真正的需求。但是放到手機上就不是個真正需求了。
所以,如果沒有發現一個細分市場,發現一個剛性市場,你做的產品就不是一個有價值的產品。
二:怎麼極致的解決這個需求?
什麼叫極致,就是客戶想要的,你能滿足。很多人做了解決需求的產品,但是大家記不住你的特性。比如:市場上所有的女性手機。都是發現了需求,沒有完美的解決需求。
總結下女性的需求:自戀/自拍 兩個非常極致。但是除了卡西歐的自拍神器,有哪個女性手機把自拍的攝像頭換成效果最好的那個?他們還是把好的那個攝像頭放到手機的背後。還有,有哪個女性手機,在一面鑲嵌了鏡子或者做成鏡面。這樣,女孩子最需要的的自戀(鏡子需求)/自拍(高清攝像頭)都沒有滿足。這樣的手機怎麼能稱為女性手機呢?我們都看到了需求,就是沒有極致的滿足這個需求。
大家都在研究小米,有人真正的沉下去看看他們產品的極致嗎?他們說:這是為發燒友準備的手機。所以他們做了簡單的包裝,他們的操作系統都是要自己安裝。就是讓你鼓搗,享受鼓搗的樂趣。
比如做老年的手機的/比如做導購的。我們推過不下三十個導購的app。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因為大家連安裝的興趣都沒有。還有一部分,讓我們安裝以後,10分鐘了,還不知道下一個按鈕點哪個。
三:這個產品是為誰做的?
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做的產品為誰服務。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你的產品的。你只有非常明確自己的產品為誰服務,才能準確的找到他們的需求,把他們的需求明晰化,用合適的媒體去覆蓋這群人。
比如有個朋友來找我,說要做個老年pad。產品是有需求空間的。但是產品非常沒有極致。比如老年的習慣,老眼昏花,需要一些實際的按鍵。比如老年人的其他習慣,喜歡聽戲曲,喜歡大的聲音,喜歡丟三落四需要一個皮套或者帶子綁到手腕上。當明確自己的目標用戶特性的時候,才能按照他們的需求把產品做好。
四:目標用戶確定後,誰是合適的媒體?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社會化媒體推廣的。比如上面說的老年pad,他最合適推廣的地方就是在各個小區,雇上100個老頭,手腕上跨一個pad,放大聲音放黃梅戲,涼快的時候在各個小區晃悠發促銷傳單,就是好的推廣。
比如我們推廣過的e代駕,我們用微博推廣的話,安裝成本很高,因為你找不到誰晚上會喝酒。後來總結以後,他們改成在各個飯店的嘔吐池裡面刷廣告,效果極好。所以大家要多想想,自己產品的極致用戶在哪裡,就在哪裡做營銷。
五:自己的產品是否已經極簡化?
百度李明遠說過一句話,我們的客戶都很聰明,但是他們很懶。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這樣,上手一個app以後,摸索了5分鐘,結果不知道要自己幹嘛,只好再卸載掉了。我的理解,做一個極致化的產品,就是0和1的區別,往上加功能,是1和2的區別。但是你不知道自己加的那個1是加分還是減分的。我們作為創業公司,最主要的就是在0和1之間狠勁的想。不要在初期想太后者。幾乎每一個人過來都會說,我做這個產品第一步是什麼,然後會再拓展到什麼什麼。其實你把目標縮回來,不要想以後,只把你想解決的問題極致的解決掉,才會有以後的2和3。
微播易徐揚:產品才是創業公司的第一要務 丨黑馬課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3/152234.shtml

微博易創始人、黑馬導師、黑馬會秘書長徐揚
開始打造極致化產品的第一步是什麽?
第一步先圈定我們跟誰做服務。往往說我們要洞察客戶的需求,如果都不定這個人是哪個人,你怎麽洞察?所以反過來走,他們先假定一群人,我只給這些人做服務。這群人定完之後,才會有第二個問題,找到他們的真實需求,如果人不定,去挖掘客戶的需求其實挖掘不動。
我們再想想很牛逼的小米。小米1有人用過嗎?當時的口號是什麽?只為發燒而生。當時我們聊都嚇一跳,中國十幾億人只做他們行不行啊?他們就只為發燒友,發燒友跟普通人有什麽區別?普通人是為了打電話上網,發燒友是為了什麽?翻墻、越獄、刷機。
我們公司有個小魏,大概提前半個月拿到了他的原型機,我拿了之後說這什麽玩意兒,打不了電話?小魏可高興了,聯網,下載操作系統,下載一堆各種各樣的應用,過了好久老徐我才終於能打電話了!
所以說,發燒友的需求是什麽呢?鼓搗手機,如果他不定這群人,他做這個手機任何一個出彩的地方都是扯淡,但如果定完發燒友手機,推出一個白板手機,發燒友會非常高興。
所以,回頭梳理產品的時候,先想好我們到底給哪群人做服務?只要人畫出來,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麽,如果需求都不知道根本做不出來讓他尖叫的產品。
然後,極致的解決。很多人都是樣子貨,為什麽呢?傅盛寫了長微博,訂了一個三只松鼠,有幾個驚喜:1、開箱之前上面寫著,快遞哥哥你要心疼我啊,請您不要搬運!2012年是第一家幹這個事兒的。2、開箱之後看到三個樣品,不是你想要的可以退掉。3、給你一個翹殼器。4、放殼的袋子。5、給了你一個密封條。
他之後換了一家想試試是不是也這樣,結果一試,不是這樣。客戶都是這樣的,一旦被慣壞再也改不回來,所以從此之後全都是三只松鼠。
再講個反面教材。大家都聽過一個詞叫女性手機,有看到周圍有人用女性手機的嗎?這炒了好幾年,從朵唯、到步步高,這麽鮮明的產品為什麽沒火?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根本不懂女人。女人拿著手機第一個需求是什麽?右上角45度,幹嘛?自拍。
我見過一個特別自嗨的人,一個小姑娘寫自己的旅行日記,去青島,每天發九個大腦袋,我說姐你能挪挪讓我看看大海長什麽樣嗎?不!我就是大海。
第三,找到觸動他們的場景。如果你的用戶不是那個樣子,你會犯多少錯誤?自己的用戶明明在東邊,非要到西邊做營銷。
我們第一次的教訓是誰?e代駕。當時2012年的時候e代駕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地方提供服務,我們一刷全國地方都知道了,很多地方的人一裝一叫沒司機,那時候城市還是服務不過來嘛。第二個問題,沒有人喝多的時候還在刷微博。後來e代駕去哪推了呢?去男廁所的嘔吐池,39塊錢代駕,就在那刷火了。
成功人士創業是失敗概率最高的一撥人,因為周圍很多資源。我一個朋友黑馬五期的毛家惠,他原來是做動畫設計的,做了個遊戲,某某三國,我一算你這個遊戲推火大概要600多萬,他說太貴了。他說我有個姐夫北京三大商場的,大概花了小100萬做了三國的各種設備,拉到商場。哄來了一群人,全是老頭老太太,你認為老頭老太太會在手機上玩兒三國嗎?很多的成功人士都覺得這個資源一接,那個資源一接,我就起來了。但不是資源最好、背景最好的那個人能做成,而是決心最大的那個人,所以這個要想明白然後堅持。
事兒對了,人找到了,拿到錢,用錢來換時間和空間。要快速推廣。
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1、我要跟誰做生意?2、產品賣給誰?我知道在座的有兩個人合夥,你們回去之後做個小遊戲,拿個紙寫寫,咱賣的產品跟誰做生意?咱的產品核心價值是什麽?你們會發現,你們倆寫的內容不一樣,別笑,天天在一起的人,未必認知是一樣的,很多大企業也一樣的。
我去見紅孩子的創始人,在後臺找到了300多個帳號。他的粉絲都是母嬰群體,還找到了將近70個微信訂閱號,還有60多個朋友圈剛生完孩子的媽媽。我說你們要跟他們討論討論,他們討論了三個小時,最後沒得出意見。很多人正在犯很多錯誤,包括很多人說要做個產品讓小孩子喜歡,我說你賣給誰?6-8歲的孩子,我說他們有錢嗎?而掏錢的是孩子的媽媽。即便我們最終是為了這個孩子,但你的包裝媽媽不喜歡的話,也白扯。
我推了這麽多產品之後,發現推廣做得好的完全是產品好,完全靠推是留不住客戶的。蘋果商店有75萬個APP,大家常裝的是16個左右,常用的是4-5個,所以推廣是簡單的事兒,但把產品做好了大家舍不得卸載是另外一件事情。
大家希望聽到粉絲經濟跟口碑傳播,但只有把產品做好之後我們輕輕的一推才能火起來。
粉絲經濟就這兩個問題:
1、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官方帳號嗎?提醒一下,不要再做了,它是個偽命題。
這里是淘寶用戶的舉個手!關註淘寶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喝過可口可樂的舉個手!關註可口可樂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
看到結果了嗎?圍繞我們提供服務,衣食住行的我們都沒有關註。還有個更好玩的,用蘋果的舉個手!關註蘋果的舉個手!蘋果沒有官微,不好意思,真沒有。
衣食住行娛我們都沒有關註,然後我們做個企業,你快點兒關註我哦!你覺得是不是很扯?企業官方訂閱號你可以有,但不要在上面花錢,是沒意義的。
2、走走社群。有很多企業,你的目標用戶沒有想象那麽多,有很多人是定位不清自己的目標用戶。
比如,北京你們認為有多少家花店?咱們看到好象路邊到處都是,但數起來沒多少,毛估大概八九百家。這麽大一個市場只有800個玩家。所以,當我們的核心用戶只有幾百和上千的時候,其實你只用一個朋友圈就把這些人裝完了,你不需要做伺候很多客戶的準備。
如果再大點兒的話,試著玩兒社群。社群現在爭議也很大,因為社群不是現在就有的。最早QQ開始的時候QQ群就有人玩兒社群經濟,到現在也沒有特別成熟的玩法,我自己親自實踐的成功概率也不算很高。
現在沒有哪家真正拿社群拿到很多錢的。很多產品都建了社群,頭三天大家發發紅包還聊聊產品,三天之後就該聊啥聊啥了,這個社群已經失去本身要聊的內容了。我覺得現在轉化率沒那麽高,但這麽火你可以試試。
口碑傳播,如何快速的建立口碑傳播?
我們想做個牛逼的實踐瞬間火起來,每個人見我都有這樣的期待,我說我真沒這能力,如果我有這能力我就不幹這事兒了,我先把自己弄火了再說吧。
大概有2億人在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上,他們有時間、精力、愛心,你讓他轉發他轉發,讓他評論他評論,讓他點贊他點贊,但你讓他花錢,對不起我沒錢!日本你做一個社交網絡的話,這群人是小白人群,就相當於工作3-4年小白領,他們是靠淘寶救濟的,如果淘寶不打折的話他們的工資是花不到月底的。高收入人群就是基本上在座的每一位,你們幾乎不會參與各種營銷轉發的各種活動,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商業活動,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起來是不可能的,註定那些有錢人是不可能給你轉發、評論和分享的,這是肯定的。所以,購買力和活動都是成反比的。
那如何快速建立口碑?正確的內容×精準的定向傳播。你最能打動用戶的內容就是正確的內容,不要做任何修飾。產品打造的越犀利、越擊中目標用戶的需求,越能提煉出正確的內容。精準定位傳播,你要找到你的目標用戶在經常活動的範圍和經常關註的帳號找他們的信息和內容。
傳統時代玩兒的是眼球,移動社交時代玩兒的是信任,你把你個人的人品轉嫁在一個產品上了。
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有三層結構,影響力背書,進行大面積擴散——用權威背書進行一個權威的解讀——用熟人口碑進行信任背書。
我們先建立影響力背書,怎麽做呢?用微博、美拍,名人、明星、媒體、自媒體、草根訂閱號,通過這些讓大家知道。
權威背書,你把信息傳遞給他們之後,再讓他們知道,為什麽這個東西是好的。這時候用到的媒體是什麽呢?微信的訂閱號、今日頭條這些,我是真眼看著《捉妖記》因為海量微信訂閱號對它的評價,把它的票房做到了十幾億。
這是特別典型的案例。上海的香天下火鍋,據說是任泉開的。5月19號做了影響力背書,20號做了權威背書,21號做了信任背書。
怎麽做呢?5月19號,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沈爺,圈了香天下火鍋。發完之後第二天,今日頭條播報,都在說為什麽沈爺喜歡這家店?有的人說他們家店裝修好,有些人說廚師好,等等。我們只是了解了、信任了,但最終怎麽把客戶哄過去呢?大概用了1000個小模特,說那家火鍋好好吃啊,我們第二天去,然後第二天所有老爺們都去了,小模特都沒去。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 黑馬學院"互聯網+資本與社群營銷"課堂,徐揚口述,田牧編輯整理,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微播易徐揚:產品才是創業公司的第一要務 丨黑馬課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3/152234.shtml

微播易創始人、黑馬導師、黑馬會秘書長徐揚
開始打造極致化產品的第一步是什麽?
第一步先圈定我們跟誰做服務。往往說我們要洞察客戶的需求,如果都不定這個人是哪個人,你怎麽洞察?所以反過來走,他們先假定一群人,我只給這些人做服務。這群人定完之後,才會有第二個問題,找到他們的真實需求,如果人不定,去挖掘客戶的需求其實挖掘不動。
我們再想想很牛逼的小米。小米1有人用過嗎?當時的口號是什麽?只為發燒而生。當時我們聊都嚇一跳,中國十幾億人只做他們行不行啊?他們就只為發燒友,發燒友跟普通人有什麽區別?普通人是為了打電話上網,發燒友是為了什麽?翻墻、越獄、刷機。
我們公司有個小魏,大概提前半個月拿到了他的原型機,我拿了之後說這什麽玩意兒,打不了電話?小魏可高興了,聯網,下載操作系統,下載一堆各種各樣的應用,過了好久老徐我才終於能打電話了!
所以說,發燒友的需求是什麽呢?鼓搗手機,如果他不定這群人,他做這個手機任何一個出彩的地方都是扯淡,但如果定完發燒友手機,推出一個白板手機,發燒友會非常高興。
所以,回頭梳理產品的時候,先想好我們到底給哪群人做服務?只要人畫出來,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麽,如果需求都不知道根本做不出來讓他尖叫的產品。
然後,極致的解決。很多人都是樣子貨,為什麽呢?傅盛寫了長微博,訂了一個三只松鼠,有幾個驚喜:1、開箱之前上面寫著,快遞哥哥你要心疼我啊,請您不要搬運!2012年是第一家幹這個事兒的。2、開箱之後看到三個樣品,不是你想要的可以退掉。3、給你一個翹殼器。4、放殼的袋子。5、給了你一個密封條。
他之後換了一家想試試是不是也這樣,結果一試,不是這樣。客戶都是這樣的,一旦被慣壞再也改不回來,所以從此之後全都是三只松鼠。
再講個反面教材。大家都聽過一個詞叫女性手機,有看到周圍有人用女性手機的嗎?這炒了好幾年,從朵唯、到步步高,這麽鮮明的產品為什麽沒火?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根本不懂女人。女人拿著手機第一個需求是什麽?右上角45度,幹嘛?自拍。
我見過一個特別自嗨的人,一個小姑娘寫自己的旅行日記,去青島,每天發九個大腦袋,我說姐你能挪挪讓我看看大海長什麽樣嗎?不!我就是大海。
第三,找到觸動他們的場景。如果你的用戶不是那個樣子,你會犯多少錯誤?自己的用戶明明在東邊,非要到西邊做營銷。
我們第一次的教訓是誰?e代駕。當時2012年的時候e代駕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地方提供服務,我們一刷全國地方都知道了,很多地方的人一裝一叫沒司機,那時候城市還是服務不過來嘛。第二個問題,沒有人喝多的時候還在刷微博。後來e代駕去哪推了呢?去男廁所的嘔吐池,39塊錢代駕,就在那刷火了。
成功人士創業是失敗概率最高的一撥人,因為周圍很多資源。我一個朋友黑馬五期的毛家惠,他原來是做動畫設計的,做了個遊戲,某某三國,我一算你這個遊戲推火大概要600多萬,他說太貴了。他說我有個姐夫北京三大商場的,大概花了小100萬做了三國的各種設備,拉到商場。哄來了一群人,全是老頭老太太,你認為老頭老太太會在手機上玩兒三國嗎?很多的成功人士都覺得這個資源一接,那個資源一接,我就起來了。但不是資源最好、背景最好的那個人能做成,而是決心最大的那個人,所以這個要想明白然後堅持。
事兒對了,人找到了,拿到錢,用錢來換時間和空間。要快速推廣。
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1、我要跟誰做生意?2、產品賣給誰?我知道在座的有兩個人合夥,你們回去之後做個小遊戲,拿個紙寫寫,咱賣的產品跟誰做生意?咱的產品核心價值是什麽?你們會發現,你們倆寫的內容不一樣,別笑,天天在一起的人,未必認知是一樣的,很多大企業也一樣的。
我去見紅孩子的創始人,在後臺找到了300多個帳號。他的粉絲都是母嬰群體,還找到了將近70個微信訂閱號,還有60多個朋友圈剛生完孩子的媽媽。我說你們要跟他們討論討論,他們討論了三個小時,最後沒得出意見。很多人正在犯很多錯誤,包括很多人說要做個產品讓小孩子喜歡,我說你賣給誰?6-8歲的孩子,我說他們有錢嗎?而掏錢的是孩子的媽媽。即便我們最終是為了這個孩子,但你的包裝媽媽不喜歡的話,也白扯。
我推了這麽多產品之後,發現推廣做得好的完全是產品好,完全靠推是留不住客戶的。蘋果商店有75萬個APP,大家常裝的是16個左右,常用的是4-5個,所以推廣是簡單的事兒,但把產品做好了大家舍不得卸載是另外一件事情。
大家希望聽到粉絲經濟跟口碑傳播,但只有把產品做好之後我們輕輕的一推才能火起來。
粉絲經濟就這兩個問題:
1、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官方帳號嗎?提醒一下,不要再做了,它是個偽命題。
這里是淘寶用戶的舉個手!關註淘寶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喝過可口可樂的舉個手!關註可口可樂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
看到結果了嗎?圍繞我們提供服務,衣食住行的我們都沒有關註。還有個更好玩的,用蘋果的舉個手!關註蘋果的舉個手!蘋果沒有官微,不好意思,真沒有。
衣食住行娛我們都沒有關註,然後我們做個企業,你快點兒關註我哦!你覺得是不是很扯?企業官方訂閱號你可以有,但不要在上面花錢,是沒意義的。
2、走走社群。有很多企業,你的目標用戶沒有想象那麽多,有很多人是定位不清自己的目標用戶。
比如,北京你們認為有多少家花店?咱們看到好象路邊到處都是,但數起來沒多少,毛估大概八九百家。這麽大一個市場只有800個玩家。所以,當我們的核心用戶只有幾百和上千的時候,其實你只用一個朋友圈就把這些人裝完了,你不需要做伺候很多客戶的準備。
如果再大點兒的話,試著玩兒社群。社群現在爭議也很大,因為社群不是現在就有的。最早QQ開始的時候QQ群就有人玩兒社群經濟,到現在也沒有特別成熟的玩法,我自己親自實踐的成功概率也不算很高。
現在沒有哪家真正拿社群拿到很多錢的。很多產品都建了社群,頭三天大家發發紅包還聊聊產品,三天之後就該聊啥聊啥了,這個社群已經失去本身要聊的內容了。我覺得現在轉化率沒那麽高,但這麽火你可以試試。
口碑傳播,如何快速的建立口碑傳播?
我們想做個牛逼的實踐瞬間火起來,每個人見我都有這樣的期待,我說我真沒這能力,如果我有這能力我就不幹這事兒了,我先把自己弄火了再說吧。
大概有2億人在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上,他們有時間、精力、愛心,你讓他轉發他轉發,讓他評論他評論,讓他點贊他點贊,但你讓他花錢,對不起我沒錢!日本你做一個社交網絡的話,這群人是小白人群,就相當於工作3-4年小白領,他們是靠淘寶救濟的,如果淘寶不打折的話他們的工資是花不到月底的。高收入人群就是基本上在座的每一位,你們幾乎不會參與各種營銷轉發的各種活動,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商業活動,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起來是不可能的,註定那些有錢人是不可能給你轉發、評論和分享的,這是肯定的。所以,購買力和活動都是成反比的。
那如何快速建立口碑?正確的內容×精準的定向傳播。你最能打動用戶的內容就是正確的內容,不要做任何修飾。產品打造的越犀利、越擊中目標用戶的需求,越能提煉出正確的內容。精準定位傳播,你要找到你的目標用戶在經常活動的範圍和經常關註的帳號找他們的信息和內容。
傳統時代玩兒的是眼球,移動社交時代玩兒的是信任,你把你個人的人品轉嫁在一個產品上了。
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有三層結構,影響力背書,進行大面積擴散——用權威背書進行一個權威的解讀——用熟人口碑進行信任背書。
我們先建立影響力背書,怎麽做呢?用微博、美拍,名人、明星、媒體、自媒體、草根訂閱號,通過這些讓大家知道。
權威背書,你把信息傳遞給他們之後,再讓他們知道,為什麽這個東西是好的。這時候用到的媒體是什麽呢?微信的訂閱號、今日頭條這些,我是真眼看著《捉妖記》因為海量微信訂閱號對它的評價,把它的票房做到了十幾億。
這是特別典型的案例。上海的香天下火鍋,據說是任泉開的。5月19號做了影響力背書,20號做了權威背書,21號做了信任背書。
怎麽做呢?5月19號,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沈爺,圈了香天下火鍋。發完之後第二天,今日頭條播報,都在說為什麽沈爺喜歡這家店?有的人說他們家店裝修好,有些人說廚師好,等等。我們只是了解了、信任了,但最終怎麽把客戶哄過去呢?大概用了1000個小模特,說那家火鍋好好吃啊,我們第二天去,然後第二天所有老爺們都去了,小模特都沒去。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 黑馬學院
微播易徐揚:社會化營銷進入第四個紀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6/154907.shtml
導讀 : 社交網絡營銷在短短5年內已經升級了4-5次,從微博、微信公眾號到朋友圈,到現在的視頻時代。而創業者需要“關註目標用戶在哪個平臺上凝聚的時間長,之後在他們經過的地方去施展你的活動和拓展你的商業模式。”
i黑馬訊 3月26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舉辦的第三屆黑馬運動會今日在京舉行,微播易創始人、黑馬會副會長兼常務秘書長徐揚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
徐揚在演講中表示,社交網絡營銷在短短5年內已經升級了4-5次,從微博、微信公眾號到朋友圈,到現在的視頻時代。而創業者需要“關註目標用戶在哪個平臺上凝聚的時間長,之後在他們經過的地方去施展你的活動和拓展你的商業模式。”同時,徐揚還提到了視頻時代營銷的方式。
談及創業,徐揚向創業者建議:“在關註自己行業領域的時候,做到足夠細分,細分到可以看到行業內1-2年的小型更新換代和叠代。”。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謝謝大家!
只是運氣比較好,創業最早期的時候跟黑馬結緣。那時我是黑馬營三期的副班長,基本上沒怎麽逃課,踏踏實實在學。老牛那時候還沒有“重度垂直”的理論,但他讓我印象最深得一句話就是:“在一個細分領域里面一定要做到第一”,這句話影響了我很多年,我現在每天都在想自己是不是能在這個細分領域里做到第一。
回歸我自己。創業指導這類的,還是屬於個人愛好,我最喜歡幹的事還是研究和琢磨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也是創業工具,而且是很重要的創業工具
現在我們已經整個被手機綁架了。
你可能以為你的手機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工作的。不,99%的時間你都用在了社交網絡上:翻翻朋友圈,看看訂閱號的文章,然後和別人聊天。夾雜在中間,很多生意都被娛樂化了,生意就在一個微信群和與微信好友聊天中無意達到了。
所以,社交網絡已經在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了。2010-2015年,創業需要考慮移動互聯網,否則沒人願意投資。但從2015年開始,如果你的項目沒有考慮到社交網絡,那就有一定的問題了。
我們之前還沒有真正研究過社交網絡到底是什麽樣的態勢,以及變化節奏怎麽樣。下面我們來講一下。
2010-2013年是微博最火的時候。在大部分人眼里,微博只有只有發和看兩個功能,而我們把各個微博帳戶分成了17個等級。單就紅人這塊,我們分為網紅、名人、明星,明星則分成4-5條線。那時我們服務的陌陌、小米手機、美麗說等企業就火起來了,他們的特征其實也很簡單:做了一個很牛逼的產品,利用當時的社交紅利(當時微博營銷特別便宜),快速把自己的企業做大。
2013年後進入了微信時代,很多企業開始做公眾號,但具體怎麽做成了一個問題。但最早做公眾號的人,現在最少都是千萬富翁級別了。微信公眾號對中國企業的公關、口碑、品牌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很多企業沒有趕上微博紅利期,但趕上微信紅利期後也變得非常牛了。
2014年微信發展到黃金時期,當年成了微商年。那時微商做到了1000多億的規模,大部分都是賣面膜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真正思考過,通過朋友圈去賣貨其實是個非常領先的商業模式。以前我們在各種電商平臺買東西都要走6-8步,而微商就1步:姐你喜歡嗎?拿回家能用的話給我轉個帳就可以了。其實你的目標用戶也就5000-8000個,能想辦法把他們固化在你的朋友圈里面,你就可以做一輩子生意了。
而很多企業總是在糾結了,微博我沒跟進,微信我也沒跟著玩,那朋友圈還要不要玩呢?但等你糾結的時候,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現在給你個機會,把你的關系、你的客戶托管到你的朋友圈里,你為什麽不試一試呢?很多很多企業,用朋友圈就可以把你的客戶伺候的非常好、非常舒服,而且還能產生很強的黏性。但還是有很多創業者只是把朋友圈當成一個娛樂工具,從來沒把它看作一個能夠輔助創業的重要工具。
視頻時代來臨
現在我們又進入了第四個社交網絡年代,這個年代叫作視頻年代。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我們看到一個小姑娘在映客上做直播,對著屏幕和大家說話。到了12點的時候,她說我困了要睡覺,那時候有11萬人在線,觀眾說你睡吧,我們看著你睡!後來那小姑娘把燈光調暗,一歪,就躺沙發上睡著了。早上7點醒過來,居然還有11萬人在線。這11萬人整整一晚上在做什麽呢?發彈幕,11萬人聊了整整一晚上。
這代表什麽呢?這代表了及其頂尖的註意力資源啊。這同時意味著,你的目標用戶的註意力已經不在你常駐的地方了,他們都已經遷移到新的載體上了。
視頻發展到現在是個什麽狀態呢?以前我們做一次電影植入,需要提前半年去設計制作。而現在,七大視頻網站上的PGC大型制作節目已經是三天一集的頻度了,這比一個大片的植入速度要快多了。
還有UGC。社交網絡以前就只有微博、微信,現在直接出現了美拍、秒拍,還有快手這些短視頻平臺,出現了無數的小姑娘在上面拍自己,有的拍得非常好,甚至變成了一個IP(Papi醬)。
你們覺得這些東西不值錢嗎?可人家“二更”剛剛拿了5000萬人民幣的投資,而它們還只是一個公眾賬號,估值就比我們高了。你們覺得,這是不是機會,是不是市場,是不是註意力?
再往下就是直播了。YY做的最早,李學淩做了十幾年了,突然直播行業來了個爆發,出現了印客、鬥魚,還有花椒,讓無數小姑娘一夜致富。在上面賺得最多的一個小姑娘,聽說一天晚上就因為打賞掙了200多萬。
我們還細分研究了下美拍和秒拍上的人群區別。美拍上“文藝青年”比較多,天天錄一段自己然後發上去。秒拍是依托於微博起來的,很多小網紅在秒拍上玩兒。快手更好玩,有許多普通的群眾演員,所以他們的尺度會稍微往下一點點,黏合時間更長。YY則有很多專業直播,直播房間漂亮,然後麥克風也都是專業的。
現在這些做內容的都火了。papi醬拿的1200萬的融資,二更融了5000萬,一條融資百萬美元,另外一個只拍攝動漫軍事題材的公眾號,至少拿了1000萬。而這些還都只是在天使輪和A輪啊。
如何做視頻時代的營銷?
現在無數的人在湧入這個行業,開始在這個細分領域做。
我們昨天做了個事情:昨天唯品會的一個發布會請了周傑倫到現場。我們則找了20個網紅到現場坐在第一排,每人舉起手機做現場直播。其中有個小網紅在美拍上,做了個30秒的短視頻,得到了37萬個贊。你們可以想象下,這是什麽樣的影響和註意力。這樣做一下宣傳,這個品牌在年輕人心中想不火都難了。
從現在的變現模式來看,原本PGC的廣告制作都比較重,現在都比較簡單,只需要三天就能完成。我們甚至想過一個事,如果有一天一個杯子需要推廣,我們可以在三天之後,讓所有大型視頻網站上的PGC內容在第35秒都對這個杯子進行一次展出,那這個杯子就會變成一個很牛逼的事情。
UGC的明星和大咖的性價比很高,可以做貼片和各種創意廣告。怎麽做?
現在主流玩法有幾個。
一個是1+N,你找一個網紅在網上做一個事情,一分鐘馬上就結束。一個網紅在網上發一個聲音,然後用朋友圈和其它資源快速的擴散,這對一些APP和直接面向C端的產品來說很容易引爆。
第二個是N+1,一個大V圍繞一個案例進行傳播。我們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案例,徐福記的一種糖,找了70多個美拍達人,同時跳一個舞,這段舞蹈引起了整個美拍和秒拍上面所有紅人模仿這個舞去跳。播放量現在已經到了3000萬。
還有就是N+N多點觸控的模式,意思就是你可以為一個事情做多個觸發點,用多個紅人和多個社會化媒體資源去擴散,這樣可以把你的企業品牌做起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這麽多,在此希望大家:
第一:在關註自己行業領域的時候,做到足夠細分,細分到可以看到行業內1-2年的小型更新換代和叠代。
第二:關註你的目標用戶在哪個平臺上凝聚的時間長,之後在他們經過的地方去施展你的活動和拓展你的商業模式。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汪晨,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微播易CEO徐揚首次撰文:時間都去哪兒了,哪兒就是紅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06/155646.shtml
微播易CEO徐揚首次撰文:時間都去哪兒了,哪兒就是紅利
徐揚
黑馬說:
如今,社交網絡已經深度影響著傳播和營銷這兩個最重要的企業行為。社交網絡每發生一次重大變化,都以全新的方式提供著海量的“社交紅利”。因此,把握住最新的趨勢,不僅對社會化媒體從業者,對無數初創企業來說,更是一個最低成本獲得最好結果的切入點。也許,在本文中你能發現一些社交浪潮背後的小規律。
文|徐揚
每年,這個問題都在拷問著從業者,比如微播易如何向幾十萬企業合作夥伴精準地回答這個問題。從2009年至今,社會化媒體傳播已經走過並進入了第四個大階段,從微博,到微信公眾賬號、朋友圈,再到今年社交視頻撲面而來。
實際上,社交網絡每年都發生一次重大變化,以全新的方式提供著海量的“社交紅利”。握住最新的趨勢,不僅對社會化媒體從業者,對無數企業合作夥伴來說,更是一個最低成本獲得最好結果的切入點。
每年,答案都在變化,開啟的大門都會不同。過去從未有這樣劇烈變動的行業,未來,這樣劇烈變動會成為常態,甚至越來越快。你會記得三個月前在微博、微信上刷屏的案例和玩法嗎?還記得一個月前哪個賬號紅嗎?有時會在身邊做一些類似這樣的小調查,多半人會搖搖頭。
人們的好忘,正是建立在快速變化基礎上。當下正在浪潮洶湧時,誰也不會去懷念剛消逝的浪花。如果引用我們熟知的那句名言,確實當下是最好的時代,可能一次小投入,就夠一家企業挺立在浪潮之巔。卻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為每年劇烈的變動,都會讓受益者名單重新寫過。從業者需要更加敏感且敏銳。

我們所關註的重點,表面上看,是“每年社交紅利以何種方式提供”?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稍後我們會提及在2016年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這段時間以來,業界許多合作夥伴都分別從自己角度提出了許多不同參考。這些見解其實沒有對錯和高下之分,所有答案會不斷組合、碰撞,以給業界新的啟迪。事實上,我們更在意這個問題的背後,即“如何把握住每年社交網絡變化的規律,從什麽角度去觀察和思考”?
今年社交紅利以何種方式提供?2015年底至2016年初,微播易走訪了大量合作夥伴,分別就社會化媒體傳播的觀點和看法進行了深度探討。其中一個結論今天已經廣為人知:大部分企業都在大幅度增加社會化媒體傳播預算。如果說,2015年大部分企業還僅僅將社會化媒體傳播當做輔助渠道的話,到了2016年社會化媒體傳播已經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從配角到主角,意味著所需的方法論、對社會化媒體的理解、以及實際運營都將徹底變化。與之對應的是,在最近一段時間,僅我本人接到的協助推薦人才、獵頭的請求就大幅上升。
渠道和媒介角度看,企業關註重點仍在微信公眾賬號。在過去幾年,用戶目光和時間多被微信公眾賬號吸走,也幫助許多企業收獲了足夠精準的目標客戶。口碑累積至今,左右了預算的流向。在全部費用上,微信公眾賬號占去了絕大部分。同樣,微博仍然會成為重要配備。
預算的大幅度增加對於從業者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但作為領導者,微播易今年在無數場合卻在呼籲企業合作夥伴,一定要看看社交視頻,要準備一定的市場預算,嘗試這個最新的玩法。無他,我們堅定地認為,社交視頻在今年開始起步,成為新一輪社交紅利的主導者。
過去微博與微信的起步,都讓參與者獲得了巨大的先發紅利。這是由社交網絡的本身的特性所決定。從陌陌、美麗說,到三個爸爸,都是如此。甚至微播易也是受益於社交網絡一輪輪的變化所給予的先發紅利。
實際上,視頻與社交的玩法並不是最新事物。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朋友圈拉動了一輪又一輪營銷熱點之時,我們就留意到,這個貢獻了巨大流量的產品中,開始密集出現了短視頻。甚至一度驚訝地看到,短視頻在一些特定時刻中占到了我個人朋友圈信息量的40%以上。就像是最佳的用戶教育手冊,經歷一年多時間熟悉之後,終於在2016年初見到了papi醬的爆火。那麽再早之前那些視頻自媒體團隊呢?其中一家在計劃登陸納斯達克,還有一家年收入過億。視頻自媒體早已經走在市場前面,只是在大型自媒體浪潮面前,大家忘掉了這顆珍珠。
不久前的一天,我在測試一款視頻直播應用,直播了自己參與的一個小活動,收到了幾百元的打賞,打賞者還包括有一位業界非常熟悉的人物——金沙江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我當然不是網紅,所直播的活動也不算什麽大熱門,但這個事情對我觸動很大:如果連我都能收到打賞,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呢?用戶用自己的喜好投出了新趨勢。
這里談論這些觀察和感受,而回避了那些大數據——過去微播易曾在多個場合分享了來自“視頻+社交”的市場投放數據,及其他一手的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從中看到或驗證了許多新的趨勢和變化,今天則少有提及,是因為更大的重點是為了要回答下面這個問題。其實不管是用戶行為數據分析,還是投放數據的結果,都和感受指向了一致的結論。
那麽,“如何把握住每年社交網絡變化的規律,從什麽角度去觀察和思考”?
我的答案是“人”。用戶的時間投到哪里去,哪里就開啟了紅利的大門。過去微博時代,用戶的目光在名人明星、身邊朋友大量分享信息,所帶來的閱讀快感上。很快,人們發現身邊好友們分享出的信息更值得信任,更輕松,因此時間從微博遷移到了微信。但不管是微博還是微信,文字和圖片的世界都比較枯燥,H5所代表的新玩法開始在從2014年持續到現在,仍是吸引用戶目光最佳的方式之一。
因此,貌似社交紅利隨著平臺的變化而變化(如從微博到微信),真實的動力則是用戶在社交網絡中以何種方式在浪費時間、尋求娛樂。即使是微博,在短視頻平臺崛起時,依然扮演和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如果略回顧下美拍、秒拍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路徑時就能看到這一點。未來一段時間內,網紅經濟、視頻等依然繼續受益於微博。在這個規律之下,用戶對內容的喜好也必然再往前一步,走到視頻。
“人”的背後,是社交中叫做“Follow”的這個動作在起作用。視頻網站崛起10年之久(以優酷為例,優酷創辦於2006年),今天正在通過“Follow”重構視頻世界。粉絲不會滿足於平臺的推薦,而是會追隨於博主,不管他/她在哪個平臺。加上信任(社交網絡是以信任為底層機制)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東持續發生價值,甚至,粉絲會追著要求博主更新。
在“人”及他們的時間投向規律背後,我們才得以每年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在過去幾年中,分別是微博、微信公眾賬號、朋友圈,今天是視頻。未來時間中我們要透過這些變化給出新的答案。
大數據呢?大數據能幫助我們得出結論嗎?能。只是在握有大數據的前提下,我仍然會泡到用戶中去,結合他們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思考。

[本文作者徐揚,轉自微播易(ID:weiboyiweiboyi),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庫來自123RF圖庫。]
社交
趨勢
贊(...)
分享到:
微博易徐揚:社群營銷進入了下半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15/160385.shtml
微博易徐揚:社群營銷進入了下半場
i黑馬
這一切種種的資本跡象,都代表著視頻時代,以你想不到的猛烈度,開始來到這個時期。
i黑馬訊,12月15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今日在京舉行,微博易創始人徐揚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會上,徐揚表示,2017年將會有更多的資本湧入視頻市場,“我們看到,今日頭條宣布了幾百億的計劃,要扶持多少個短視頻制作者。優酷土豆也有非常大的扶持IP計劃。這一切種種的資本跡象,都代表著視頻時代,以你想不到的猛烈度,開始來到這個時期。”
另外,徐揚還提出了視頻時代未來的兩個方向:視頻社交化、社交視頻化。
以下為徐揚演講內容,i黑馬編輯:
你是不是正在糾結,你想在微博上做社群,還是在微信上做社群?這其實應該是9月份要正規考慮的問題,因為9月份之前各個數據,無論微博還是微信,特別是微信,我們看到每天它欣欣向榮的數據變化。從9月份開始,我們看到很多微信的草根帳號開始掉粉絲,開始有一些微信帳號進行交易。這個規律,在三年前的微博上出現過。
2013年8、9月份的時候,有些人開始在QQ群里面說,我有一個微博大號需要轉讓。當有人開始售賣自己固定資產的時候,就代表著一個社群的巔峰時代逐漸要到來。
所以,當你現在還在糾結左手微博還是右手微信的時候,這個時代已經面臨著逐漸往下走。這是我們對社群的理解,最早的微博社群時代,成就了很多企業,也在營銷方面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階段是微信,這個階段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商業機會和模式。
第三階段,我們稱為朋友圈階段,成就了非常偉大的事業,這個事業其實我個人無論什麽場合都會推崇,就是微商階段。微商很多人理解它是什麽呢?那幫死賣面膜的。每個人朋友圈都有,我們看到這幫人之後,我們會把他拉黑、屏蔽,但是你舍不得把他刪了。只要你不刪,有一天你就會濕鞋買東西。因為,里面不只是賣面膜,現在我們發現,交易量最大的是賣二手房的,其次是賣二手車的,都會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現。一不留神,可能你抵制住了一個賣面膜的,沒有抵制住一個賣二手車的,賣輛車比賣一萬張面膜都劃算。
所以,朋友圈也是一個社群,無論是在圈子里面,還是在自己的朋友群里面,都是一種社群的混法。
其實,在朋友圈里混的好的,收益非常大。我們真的見過一些人,很細心的經營自己朋友圈的小圈子,做出了非常多的營業額,一個賣大閘蟹的和一個賣魚子醬的,只有幾百個粉絲,但他的好友全是高收入人群,收入都非常大。
我們也看到,在上面產生非常大收益的。我們服務了一個客戶,棒女郎,做女性私護用品的,通過朋友圈賣東西,最高的時候一個月回款4個億,就是平時我們覺得什麽都不是的朋友圈社群。
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人在朋友群里面做很多生意,比如我們黑馬兄弟戴賽鷹,他做三個爸爸,包括三個爸爸的新風系統,他最多的時候建了將近1000個群,他就告訴每個群主說,去拉媽媽們進來吧!然後在媽媽群里告訴大家,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媽媽,有霧霾天的時候,要給孩子買一個兒童專用空氣凈化器,如果不買的話不是個合格的媽媽。就在這些媽媽群里,把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這就是朋友群社群。
現在,我們認為到了更新的時代-視頻時代。
視頻時代,可能有很多人還沒有開啟對視頻的理解,總覺得這是小孩們相關的東西。但實際上,視頻已經掀起了非常大的波瀾。今天應該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一天,因為今天美拍在香港上市了,現在是354億港幣的估值,合人民幣大概40多億美金的估值。這是國內第一個短視頻起家的平臺。
在一個月以前,我們知道有個公司拿到了融資-一直播,一下科技也是咱們的導師,他也有一個班,大家如果想了解更深,可以看看韓坤實驗室,他和我一樣,深度研究視頻相關的,他的秒拍起家,大家知道怎麽起的?冰桶挑戰賽,秒拍瞬間在國內跟著微博一起就起來了。
據說,秒拍每天的播放量20億,一個已經聚集了每天有20億註意力的場,他還有個小咖秀、一直播,他的一直播依托新浪微博,每天也是海量的閱讀跟客戶。一下科技,在一個月前拿到了5億美金的融資。
再往前,咱們另外一個實驗室的映客奉佑生奉總,最高估值好象是70億港幣,把自己跟騰訊做了換股。
有句話叫“春江水暖鴨先知”,其實現在這個“鴨子”是誰呢?如果你發現無數的投資商和資本湧現一個行業或產業的時候,這個產業就是下一次崛起最關鍵的因素。因為,投資商的嗅覺最靈敏,他們每家資本拿了很多錢,我們確信2017年這些錢都會花出來,讓整個視頻市場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這些錢湧入了這些直播、短視頻市場,還有今日頭條,今日頭條宣布了幾百億的計劃,要扶持多少個短視頻制作者。我們看到,優酷土豆也有非常大的扶持IP計劃。這一切種種的資本跡象,都代表著視頻時代,以你想不到的猛烈度,開始來到這個時期。
大概有兩個大的方向:
1、 社交視頻化。
現在,所有的社交網絡開始進一步遷移到短視頻、直播交互,代表平臺有美拍、鬥魚、YY、花椒、一直播、映客。
可能,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有開始玩過相關的東西,我可以簡單問一下,自己玩過直播的舉個手!看過10個小時以上直播的舉個手!打賞過的舉個手!打賞過1萬的舉個手!打賞過10萬的舉手!打賞過100萬的舉個手!不要笑啊,前兩天我見守彬師兄,他說他投資了映客。他說,據統計,現在映客上每天產生的打賞,過千萬一天。可惜沒有你,大家加油努力哈。
短視頻,像美拍、秒拍、快手、小影,這些其實已經占據了非常多人的註意力。咱們知道,今年有個非常大的現象,今年國慶檔,所有電影都是2分的,你們知道為什麽嗎?不要告訴我電影拍的爛,而是大家的註意力被短視頻慣壞了,今天發了個短視頻,看完之後哪不滿意,發彈幕、發留言,發完之後明天那集已經更新了,你覺得這個女的穿衣服不好看,明天就換了。每天他在圍著你的註意力轉,你每天看的電視和短劇,全是你最喜歡的,突然間出來個公司要拍個大電影,滿足13億人的需求,這怎麽可能呢?
所以,未來的註意力,完全會分散到這種短視頻和中長視頻上,他們會伺候你,伺候到每天你的需求都會被滿足掉。這是短視頻加上社交的元素。
2.視頻社交化:
我們看到,原來那些優土上的長視頻,開始加上社交元素,開始鼓動大家關註這些號,產生更深度的連接。
現在,直播平臺非常多,我們做個簡單的總結,這個總結只代表微播易的意見,不代表官方。
美拍,泛娛樂直播,女性占80%。如果你是一個女孩子,或者你想做女孩子生意,你必須非常嚴肅關註一下美拍,因為他女性用戶非常多,他是從美圖秀秀起家,到美顏相機,到現在美圖手機,到現在的美拍直播,一系列全部圍繞著女人幹活。
然後,美拍TOP50的大號里面的30個是小男生,剩下的10個是中性,還有10個才是女生。
一直播是泛娛樂,別的沒有,我就明星多,所有的明星都要跑過去做個直播。我們知道,傅園慧在國外參加奧運回來第一場直播就跑到了一直播上。淘寶直播,直接轉化,在淘寶直播里面講個段子,一群人罵你,我們來就是買東西的,你居然給我講個段子!太可惡了!映客,做大的秀場,所有有才藝的人上去秀。花椒是泛直播,基本上就是以女孩子的生活直播為主,曾經有一段要做高品質的內容直播,現在也在稍微(轉變)態度。鬥魚是遊戲直播為主。
在直播上可以做銷售引流、活動推廣、品牌公關、社群推廣,你可以在直播里植入很多東西。我們知道,有一個咱們的會員,做裝修的,已經開始做自己直播的IP,做的非常不錯。
全行業都在大量的直播,我們看到,蘇寧易購雙11活動,把一個大的影視城包下來,進行場景互動式的直播,他們有一個賣酒的酒館,宋朝的打扮,你過去問這個酒的時候,他會很詳細的介紹,介紹完給你顯示二維碼,你對這個場景很開心的時候,小姑娘拿著手機,告訴你現在有30萬人看著你在看這個酒,場景互動加上直接視頻互動。
這是守彬做的花椒直播,當時我們做了大量支持,大概有520萬人在線,360萬花椒幣打賞,換算人民幣是36萬人民幣。華為快充寶,是我們一起集合做的直播活動,做了四天:第一天,拿華為充電寶給7款手機充電,看誰充的快,第二天充了個電風扇,第三天充了個電飯鍋,拿充電寶帶著電飯鍋做飯,第四天充了個特斯拉出來,拿一堆充電寶給它充電,充完開走了,告訴大家,充電寶無所不能。這個直播完了之後,幾乎觀看的每個人都有了一塊華為的充電寶。
短視頻現在也非常火爆:美拍,時尚美女集中地。秒拍,明星大咖的玩家秀場。快手,小鎮青年的精神家園。每個地方的人群是不一樣的,美拍上面很多牛逼的帳號,羅修修自己開個淘寶店,一個月得了一個皇冠,一個皇冠要多少萬筆才能得到,這個小姑娘就利用自己在網上的影響力,快速把一個淘寶店做成了皇冠店。
秒拍,別的沒有,播放量巨大。我自己在秒拍發了個剝石榴的視頻,到現在告訴我,57000次播放了,我都不知道播到哪去了。
這是喵大仙,美拍一姐幫我們剛上市的榮泰按摩椅做了一個廣告,做完之後他們就上市了。這是一個同程旅遊的廣告,非常好的視頻植入。中超視頻,是我們很多年前,05、06年看到優酷土豆開始有的,非常多的玩法出現了。
彬彬有禮,路彬彬原來是央視的主持人,現在是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持人,她自己做了一個女性心靈社區。飛碟說、河仙姑父,還有最後一個關八馬睿,他現在有1000多萬粉絲,到處演講就說,我的1000萬小老婆們你們好!然後一堆女孩子們喊叫,自認為是他的小老婆。所以,你不知道他,就不知道現在女孩子們在討論什麽話題。最好玩的是,他的粉絲99.8%是女孩子,我們一直質疑他這0.2%的男生是誰。
創業要學會混社群
最後總結:
創業要踩準賽道、找好機會、練好模式。混社群也是這樣的,你在地面上混,可能需要創業相關的社群,不管是黑馬的哪個系,可能最起碼要加入黑馬會,然後你可以讀讀連營、黑馬營,最後到千里馬,這一系列都可以混各種各樣的社群。
在網上的社群,早期需要混混微博的社群,中期需要混混微信的社群,在微商上你可以多試一試,所以你的客戶如果是2B的,客戶有限的情況下,可能一個朋友圈群體,都可以承載你所有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是泛娛樂的,產品用戶非常多,而且非常散的時候,現在這個時代,你真的要嚴肅考慮一下,有沒有可能在短視頻、直播和長視頻中,找一個你可以建的視頻生態系統。比如剛才的葉總,他的產品,特別適合在美拍上開社群,因為上面的女孩子,對產品的喜愛程度,一定超越其它任何平臺,她在任何平臺上做社群營銷,都有可能效果沒有在美拍上效果好。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謝謝!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微博易
贊(...)
分享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