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牛氣沖天。過去十天里上證綜指漲幅達15%,今日更是盤中沖破2900點關口,收於43個月高點。歷史上類似的“大瘋”過境後,市場走勢都是如何發展的呢?
彭博新聞社回顧了過去十年里的八次股市暴漲,並對短期投資者提出了警告:8次中有7次,上證指數都在接下來1個月內下跌,平均跌幅為3.3%。不過,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情況並不太糟。滬指在這八次暴漲之後3個月內漲幅平均為6%。
讓我們來看一下,歷史上滬市因何而瘋,之後又去向了何處:
2010年10月:政府將提高家庭收入、推動科技等產業發展納入了五年計劃,受此提振,上證綜指10天內上漲15%。
2009年2月:通脹下行加劇了市場對於央行和政府將推出刺激措施支持房市的投機,滬市上漲17%。
2008年11月: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推出超過58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以提振經濟,上證綜指上漲18%。
2008年5月:中國最大的幾家銀行收入增長,政府削減了證券交易稅,滬指上漲17%。
2007年5-7月:一大批新入市的投資者擔心政府會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脹,中國股市波動性激增。
2007年2月:滬指從政府取消股市貸款傳言導致的下跌中收複失地,漲幅達16%。銀行收入增長帶動銀行股上漲。
2006年12月: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分析師預計2007年經濟持續繁榮;財稅部門討論削減企業所得稅率。上證綜指上漲18%。
2006年5月:全球產能增長帶動銅價漲至紀錄高點,大宗商品全線上漲。滬市上漲18%。
接下來1個月走勢:下跌8%。
接下來3個月走勢:下跌5.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但是英偉達高估值背後更多是擁有未來。
來源 | 點拾投資
作者 | 朱昂
導讀:今年截至6月底,美股漲幅最好的板塊是科技,上漲17%。然而在科技股中我們發現市場變得越來越集中。互聯網企業中的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外號FANG)包攬了大部分漲幅。
而半導體中的英偉達也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漲幅。作為一個硬件公司,英偉達在兩年內上漲8倍,漲幅超過了大部分互聯網企業,但是同時其收入僅僅增長了48%。我們曾經在去年多次推薦過英偉達,在這個位置我們繼續反思一個問題:英偉達貴了嗎?
英偉達:兩年八倍的硬件公司題
僅僅是在2015年的7月,英偉達的股價還只有20美元,今天他的股價突破了165美元,完成了8倍漲幅。作為一家早在1993年成立的芯片公司,英偉達雖然很早被關註,但直到最近在真正進入廣大投資者的視線。早些時候,僅僅是一些打遊戲的朋友通過電腦顯示芯片知道他的產品。
從2001到2017年公司整體收入基本上保持增長,16年間收入7億美元增長了接近10倍到69億美元。但是我們看到,作為一家硬件公司,英偉達的增速是缺乏爆炸性的。這點和互聯網公司的爆炸力完全不同。
2015年英偉達的收入是47億美元,到了2017年也“只有”69億美元。
從電腦遊戲到人工智能的切換 題
從財務數據看,我們似乎沒有看到英偉達收入增長的爆炸力。由於股價=盈利X估值,那麽英偉達的大幅上漲來自於估值提高。估值的提高往往有很大的藝術部分,但很多時候卻會預先告訴我們未來的樣子。顯然,市場對於英偉達預期是公司未來收入從傳統電腦遊戲,向人工智能轉型。
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2016年8月我文章中的原話,沒有一個字改動:
從代表未來的增長點看,英偉達的布局已經符合了未來世界:
1. 遊戲領域逐漸走向VR模式。今年四季度Playstation也要推出VR頭盔。VR的高清體驗需要很強大的畫質,更高級別的GPU芯片。這會讓英偉達這種獨立GPU公司受益。
2. 人工智能帶動數據中心業務。深度學習是各個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布局的。深度學習依賴的也是神經網絡,這種神經網絡和人類大腦類似。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必須要做到高速狀態下對於海量數據分析。英偉達的深度學習芯片具有快速處理的特長。就在前幾天,英偉達向OpenAI交付了全球首臺單機箱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DGX-1。這臺計算機用了3000人花費3年時間開發出來。
3. 無人駕駛、ADAS系統。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已經是英偉達的客戶。對於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來說,GPU算法芯片將成為一個標配。而且在Mobileye和特斯拉合作終止以後,將更有利於英偉達芯片對於汽車電子化的滲透。今年4月我們看到英偉達發布了首款基於Pascal架構的特斯拉P100顯卡。這塊顯卡有高達153億個晶體管。
技術帶來新的定價權 題
如果僅僅從收入結構看,英偉達依然只是一個遊戲芯片公司。
最新一季度的收入19億美元,其中遊戲業務收入10億,視覺產品收入2億,數據中心收入4億,汽車業務收入1.4億,其他收入1.5億。遊戲依然占到了收入的53%。但是從公司的經營性利潤看,2017年出現了巨大增長,從7億美元增長到了19億美元。這意味著公司在更加快速增長的VR,芯片算法,無人駕駛汽車等方面都有很強的定價權,有技術的獨占性。正因為這種獨占性,才能帶來更高的利潤水平。
高估值和未來的權衡 題
對於一個成長性公司,往往不需要太在意估值。2013年就是因為太在意Netflix的估值,最終沒有拿住大牛股。
那時候Netflix的市盈率已經沒法看了,而且利潤對比2011年出現大幅度下滑。即使今天,Netflix的利潤依然低於2011年水平,但股價卻上漲了10倍。那是基於整個智能電視行業的市場空間,以及Netflix在這個行業幾乎壟斷的位置。
這個是不是聽起來很像?今天英偉達估值達到了驚人的52倍經營利潤率,20倍的Price/EBIT,不要說作為一個硬件芯片公司,即使互聯網公司目前都沒有如此高的估值。
但是英偉達高估值背後更多是擁有未來。更強的算法,更好的圖像識別,以及人工智能的世界。每一次的科技變革都首先需要硬件突破,2000年網絡股泡沫依靠了思科路由器,這一次移動互聯網時代依靠了蘋果的智能手機。下一次人工智能的革命需要英偉達芯片。
而每一次硬件創新的公司,最終都能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如果英偉達擁有的是人類未來,那麽目前市值依然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