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面板龍頭「山寨」新奇美

2010-9-27  TCM




八月底,中國最大面板業者京東方斥資人民幣二億九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億六千萬元),收購台灣美齊子公司高創(蘇州)電子及美齊台灣區液晶螢幕與電視機相關業務,終於塵埃落定。

這樁交易案,不只是政府去年六月底開放陸資來台政策來,金額最大單筆投資案(京東方匯入三億一千萬元成立台灣京東方視訊),也是第一件涉及兩岸上市公司與面板業供應鏈整合的收購案。

京東方,可說中國力捧與未來最有發展潛力面板廠。繼北京五代線、成都四‧五代線與合肥六代線現階段都已量產,北京八‧五代線也預計明年第三季量產,將是中國第一條高世代生產線。這次把眼光瞄準台灣這家連十年沒發股利的二線廠美齊,京東方究竟有何盤算?

「京東方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能排除和台灣面板相關產業合作,」京東方總裁陳炎順接受本刊越洋獨家專訪,也是京東方高層首次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指出,「上、下游一體化,對面板業發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京東方的面板產能出來怎麼辦,難道賣給鴻海嗎?」安侯國際財顧執行副總經理鄭傑文觀察,面板陣營大者恆大,京東方在技術、產能、價格競爭力等都不比友達等一線大廠,朝下游組裝價值鏈擴張,才有助增加競爭優勢。

突破台韓夾攻! 砸重金,擴展下游供應鏈

京東方雖有中國政府在背後支持,但全球面板業幾已由台、韓業者主導,京東方為了突圍,在二○○八年,確立朝向新奇美模式發展:開始布局下游整機組裝和代工業務,「我們會採取收購和自己發展兩條腿走路的這樣一個方式。」陳炎順指出,如此可進一步擴大京東方面板「出海口」。

只是,為什麼是美齊?「美齊資方(指董事長林鎮源)和京東方也是老朋友,我們在十多年前就有相關業務合作,」陳炎順透露,美齊經十多年發展,包括產品技術、管理都累積豐富經驗,卻受限上游面板資源,剛好京東方正尋求下游整機代工擴展,才水到渠成。

為京東方買美齊提供財務顧問的凱基證資本市場部亞太區主管吳怡君指出,早在七年前京東方就有意擴展供應鏈,並收購全球顯示器代工大廠冠捷二六%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卻因冠捷採購獨立性考量,最終賣出持股,獲利了結。

她分析,台灣面板後段組裝企業已率先西進設廠,友達與奇美近一、兩年又都積極與大陸品牌業者合資組裝廠,多卡好位,美齊因此雀屏中選。

迅速入主美齊! 談判三個月就敲定

「沒有面板廠富爸爸支撐我們會很辛苦,長期來說最好切割出去;對京東方來說,也是用金錢換取時間。」新美齊執行副總經理林傳凱補充。

正因雙方需求一拍即合,主談判過程只花三個月:去年底,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到美齊蘇州廠參觀,首度和陳振源談合作;今年農曆年前,王東升更親率陳炎順等團隊來台,其後各委請財顧、律師、會計師等緊鑼密鼓展開系列作業。

三月十五日,雙方同步開董事會簽訂資產買賣契約,七月兩岸主管機關各自審核;八月底終於確定交割。由於涉及兩岸上市公司,面板相關產業又較敏感,一位參與此案的人透露,「不誇張,到最後一刻都不確定是不是今天能交割。」

「明年,我們能把美齊在吳江的八百萬(年)產能全部釋放出來,已經是很大的成功。」陳炎順說。搭配京東方八‧五代線建設,下游夥伴除引進冠捷,也將自己籌建年產能六百萬台整機廠。京東方整機代工業務,將形成北京與吳江兩大生產中心。

攤開京東方今年半年報,近人民幣四十二億元(約合新台幣兩百億元)營收,不到友達、奇美的十二分之一。但挾中國支持與本地色彩優勢,京東方未來中國市場發展不容小覷。

「不是最大才叫氣候,大陸市場關係誰比他們好?」鄭傑文解釋,光看面板產能會認為京東方不成氣候,但其現階段正累積資源,替未來打更大場仗做準備。他甚至認為,受惠中國市場養分,京東方有望成為未來舉足輕重的面板陣營。

擴張還沒止步! 上游台廠列未來合作對象

近三年投資人民幣五百億,資本支出龐大,陳炎順卻有信心在三到五年內,把京東方打造成損益兩平,甚至能賺錢的上、下游一體化模式;待面板和下游整機布局完備,也不排除兩岸合作上游關鍵零組件。

「我 想,京東方在面板產業和下游整機代工產業布局完成後,在上游關鍵零組件發展方面,我們也在考慮會通過合作、戰略合作,甚至是通過和一些企業的合資等各種方 式,來完善我們的上游產業鏈。」主導京東方重大投資、購併與合資等資本運作的關鍵人物陳炎順,他的這番話,為未來京東方再度入主台灣相關業者,留下許多想 像空間。

延伸閱讀:京東方布局供應鏈 7年發動3次購併

2003.01 收購韓國現代電子TFT-LCD業務 2003.08 收購冠捷科技26.36%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2005.05 與Philips(飛利浦)顯示器業務戰略合作 2010.08 與歐洲最大液晶電視整機代工廠Vestel簽戰略合作MOU;收購美齊高創(蘇州)電子正式交割,確保出海口 預估2011 配合京東方8.5代線,北京產業園區引進25家上下游廠商聚落,其中康寧將投資8億美元設玻璃基板廠 資料來源:各媒體、京東方網站 整理: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7

联发科高管震荡 “山寨机之父”青黄不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9/wOMDAwMDIwNTEwOA.html

“我今天提辞呈了,以后有空多联系。”11月5日晚间,部分台湾地区媒体记者收到了这样一则短信。发送者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手机芯片公司联发科的CFO喻铭铎。

11月8日上午,联发科中国有限公司对本报记者证实,喻铭铎确已递交辞呈,并称是因为个人原因。

此前的10月18日,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门总经理徐至强已淡出一线工作,转任顾问。短短时间内,两名高管接连变动,联发科遂成业界焦点。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11月1日,联发科发布了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最为黯淡的一份季报——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下滑,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达41.3%。

“在未来一段时间联发科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率还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压力。”半导体行业分析人士王艳辉认为,在此背景下的高层震荡是联发科遭遇困境的一个内在缩影。

CFO去职

“喻总的离职,让大家感到很突然。”多位联发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不久前的北京通信展,喻铭铎还亲临联发科展台,并接受媒体采访。但上周五,喻铭铎突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向部分媒体记者披露递交辞呈,令业界颇感意外。

自2001年以来,喻铭铎除掌管联发科财务会计、投资者关系外,还身兼新闻发言人,负责媒介公关、品牌形象建设等事务。

“作为上游芯片公司,联发科在面对媒体方面向来低调。”一位联发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但随着近年来山寨机市场的崛起,联发科被业界描画为“山寨机幕后推手”,另外其市场推广诟病颇多。

“尤其在3G时代,面对运营商定制市场,‘山寨化’的品牌形象对联发科极为不利。”上述联发科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联发科方面,喻铭铎做了大量工作。

为数不少的业界人士认为,喻铭铎选择在联发科处于市场低谷时请辞,对联发科的市场拓展会带来消极影响。

相比之下,徐至强的“换岗”则与联发科手机芯片一线业务相关。2009年,联发科的大陆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在全球销量首度超过高通,成为出货量最大的通信芯片厂商,这其中主管手机业务的徐至强功不可没。

伴随今年上半年,联发科在市场的斗转直下,徐至强逐渐“淡出”。今年8月开始,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重回一线,主管手机芯片市场工作——而这正是徐至强具体负责的业务。10月18日,徐至强正式调任顾问。

联发科“艰难时刻”

尽管联发科官方表示,近期出现的高层变动,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但在为数不少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联发科近期业绩惨淡不无关系。

11月1日,联发科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营收281.81亿新台币,较上季度下滑5.9%,同比下滑18%。

“营收的下滑是必然,这与联发科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关。”深圳手机厂商华禹通信总经理赵志新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开始,展讯和Mstar凭借价格优势,抢食了不少联发科的市场份额。

而联发科寄望极高的新品MT6253,在市场推出之初的性能不稳定,也让竞争对手“乘虚而入”。

“越来越多的联发科铁杆客户,转投展讯和Mstar平台。”赵志新透露,因市场供不应求,展讯6600L芯片一度出现缺货。

来自iSupply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联发科的市场份额滑落到71%,展讯份额则攀升至22%。

“事实上低端手机芯片业绩下滑,还不是联发科面临压力的全部。”iSupply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认为,未来的3G市场将是对联发科又一考验。

在 3G布局上,联发科在CDMA2000至今没有产品,而WCDMA芯片出货量极少。而其与联芯科技合作的TD芯片,是联发科在3G手机市场最大的收入来 源。但此前不久,联芯科技单独研发的TD芯片已经量产上市。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公开表示,其自主研发芯片的性能要优于与联发科的合作——这被外界认为是双 方分手在即的信号。

“联发科正处在一个从2G到3G过渡阶段。目前2G产品面临展讯等对手的压力,3G缺少成熟的独立产品线。”顾文军看来,联发科正处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降价34%未奏效

在第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表示,在公司既有业务中,手机芯片业务依旧是大头,占比约70%至75%——其中绝大部分是2G手机芯片产品。

如何提升作为核心业务的低端芯片业务的业绩,是联发科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联发科率先挑起了价格战。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国庆节刚过,联发科主力产品MT6253从原来4.4美金突然下调至3.6美金,11月初,再度调价,最终降至目前2.9美金。

“我今天提辞呈了,以后有空多联系。”11月5日晚间,部分台湾地区媒体记者收到了这样一则短信。发送者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手机芯片公司联发科的CFO喻铭铎。

11月8日上午,联发科中国有限公司对本报记者证实,喻铭铎确已递交辞呈,并称是因为个人原因。

此前的10月18日,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门总经理徐至强已淡出一线工作,转任顾问。短短时间内,两名高管接连变动,联发科遂成业界焦点。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11月1日,联发科发布了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最为黯淡的一份季报——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下滑,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达41.3%。

“在未来一段时间联发科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率还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压力。”半导体行业分析人士王艳辉认为,在此背景下的高层震荡是联发科遭遇困境的一个内在缩影。

CFO去职

“喻总的离职,让大家感到很突然。”多位联发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不久前的北京通信展,喻铭铎还亲临联发科展台,并接受媒体采访。但上周五,喻铭铎突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向部分媒体记者披露递交辞呈,令业界颇感意外。

自2001年以来,喻铭铎除掌管联发科财务会计、投资者关系外,还身兼新闻发言人,负责媒介公关、品牌形象建设等事务。

“作为上游芯片公司,联发科在面对媒体方面向来低调。”一位联发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但随着近年来山寨机市场的崛起,联发科被业界描画为“山寨机幕后推手”,另外其市场推广诟病颇多。

“尤其在3G时代,面对运营商定制市场,‘山寨化’的品牌形象对联发科极为不利。”上述联发科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联发科方面,喻铭铎做了大量工作。

为数不少的业界人士认为,喻铭铎选择在联发科处于市场低谷时请辞,对联发科的市场拓展会带来消极影响。

相比之下,徐至强的“换岗”则与联发科手机芯片一线业务相关。2009年,联发科的大陆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在全球销量首度超过高通,成为出货量最大的通信芯片厂商,这其中主管手机业务的徐至强功不可没。

伴随今年上半年,联发科在市场的斗转直下,徐至强逐渐“淡出”。今年8月开始,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重回一线,主管手机芯片市场工作——而这正是徐至强具体负责的业务。10月18日,徐至强正式调任顾问。

联发科“艰难时刻”

尽管联发科官方表示,近期出现的高层变动,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但在为数不少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联发科近期业绩惨淡不无关系。

11月1日,联发科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营收281.81亿新台币,较上季度下滑5.9%,同比下滑18%。

“营收的下滑是必然,这与联发科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关。”深圳手机厂商华禹通信总经理赵志新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开始,展讯和Mstar凭借价格优势,抢食了不少联发科的市场份额。

而联发科寄望极高的新品MT6253,在市场推出之初的性能不稳定,也让竞争对手“乘虚而入”。

“越来越多的联发科铁杆客户,转投展讯和Mstar平台。”赵志新透露,因市场供不应求,展讯6600L芯片一度出现缺货。

来自iSupply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联发科的市场份额滑落到71%,展讯份额则攀升至22%。

“事实上低端手机芯片业绩下滑,还不是联发科面临压力的全部。”iSupply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认为,未来的3G市场将是对联发科又一考验。

在 3G布局上,联发科在CDMA2000至今没有产品,而WCDMA芯片出货量极少。而其与联芯科技合作的TD芯片,是联发科在3G手机市场最大的收入来 源。但此前不久,联芯科技单独研发的TD芯片已经量产上市。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公开表示,其自主研发芯片的性能要优于与联发科的合作——这被外界认为是双 方分手在即的信号。

“联发科正处在一个从2G到3G过渡阶段。目前2G产品面临展讯等对手的压力,3G缺少成熟的独立产品线。”顾文军看来,联发科正处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降价34%未奏效

在第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表示,在公司既有业务中,手机芯片业务依旧是大头,占比约70%至75%——其中绝大部分是2G手机芯片产品。

如何提升作为核心业务的低端芯片业务的业绩,是联发科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联发科率先挑起了价格战。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国庆节刚过,联发科主力产品MT6253从原来4.4美金突然下调至3.6美金,11月初,再度调价,最终降至目前2.9美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40

靠台灣軟實力邁向中國網路視頻一哥 土豆網洗刷山寨 籌備赴美上市

2010-11-22 TWM




從外商經理人轉戰中國的視頻網站,王微創辦的土豆網,目前平均每天有四萬部視頻上傳,八月初才獲得第五輪籌資,已被外界解讀為赴美掛牌的計畫更進一步,他 靠什麼在中國競爭激烈的三百多家視頻網站中脫穎而出?

撰文‧林宸誼

二○○五年四月正式上線的土豆網︵Tudou.com︶,是中國最早創立的視頻網站,只比YouTube晚兩個月成立,如今已是中國第二大的視頻網站,僅 次於優酷網︵Youku.com︶。

日前土豆網首席執行長王微對媒體透露,土豆網在今年八月已完成第五輪五千萬美元的募資,從○五年四月正式上線至今,累積集資規模已達到一.三五億美元。外 界解讀這是土豆網上市前的信號。路透中文網也披露,土豆網已經聘請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擔任發行顧問,為明年初在美國那斯達克市場首次公開發行︵IPO︶ 做準備,預計籌資不超過一.五億美元。

王微在求學、求職路上都很順遂,後來加入德國貝塔斯曼線上,但王微並不滿足,○四年底他拿出積蓄,與五名創業夥伴在自家公寓創辦了土豆網。

中國有三百多家視頻網站,不僅有優酷、土豆等民營視頻網站,還有中央電視台、中國電影集團等創建的視頻網站,經營模式已經從﹁免費觀看加廣告﹂逐步擴展到 ﹁收費觀看﹂。而王微的土豆網,在﹁免費觀看﹂的模式下,擁有超過九千八百萬的註冊用戶,每天平均有四萬部視頻上傳,土豆網到底是憑藉著什麼營運模式在市 場上生存?

曾是盜版影片猖獗的園地

根據中國艾瑞諮詢十月底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二○一○年中國線上視頻廣告收入為人民幣二十九.一億元,同比增長一一四%,連續四年增長率超過一○○%, 艾瑞認為在未來的三年裡,線上視頻廣告還將保持五○%以上的高增長率。

在同樣都有提供電視劇、電影以及綜藝節目的視頻下,比較優酷網與土豆網網站的差異,優酷網打出的口號是﹁世界都在看﹂,側重影視和新聞資訊內容的建設;而 土豆網則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相比其他視頻分享網站的媒體定位,土豆網原創視頻用戶占內容比率最高。

台灣電視劇﹁家有四千金﹂、﹁鍾無豔﹂、﹁偷心大聖PS男﹂;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等在大陸走紅,都是靠土豆網的傳播力量,網站上頭還有 排行榜,台製戲劇在土豆網上的點閱次數,就是台劇在大陸有多夯的關鍵指標。例如﹁天下父母心﹂,在十一月十日,就創下一萬五千次的點閱紀錄。

儼然是中國YouTube的土豆網,曾經是盜版影片猖獗的園地,也是台劇未正式在大陸開播,觀眾就先睹為快的收視率破壞王。網友所上傳的影片中,很多是截 取自好萊塢電影、港台電視劇的盜版;○八年五月,土豆網因電影﹁瘋狂的石頭﹂侵權案,一審被判處立即刪除影片,並賠償享有電影網路播映版權的公司人民幣五 萬元。

為了避免侵權的情況再度發生,○八年起,土豆網開始購買台灣電視劇或綜藝節目播映版權,一來減少侵權疑慮,二來賺取分銷版權的代理費用。像台灣三立、香港 TVB,在自製戲劇出售給大陸電視台上檔播映前,就已經同步和土豆網簽約。

自製戲劇向台灣取經

從盜版影片流竄的網路平台,轉進成為偶像劇的首映平台,去年土豆網與中影集團聯合打造推理探案劇﹁Mr.雷﹂。今年年初王微更來台拜訪各大節目製作公司和 電視台,最後選定與三立電視合作拍攝﹁歡迎愛光臨﹂偶像劇,已在十一月正式上線播出。海外版權更分銷到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 地區。

﹁我們終於找到一個好老師。﹂王微笑著說,在台灣的電視製作團隊,協助傳授土豆網拍攝,行銷手法從最初的策畫到最終播映、廣宣,對土豆團隊都是全新的體 驗,觀眾反應相當熱烈,﹁覺得土豆拍得挺像回事的。﹂王微自豪地表示。

至於外界對於自製戲劇卻需要花到一集人民幣五十萬元費用,王微指出,行銷費用與預算都在裡頭。透過廣告植入和品牌贊助的方式,土豆網已收回十二集人民幣六 百萬元的投資成本。在他的想法裡,土豆網不能只甘於做個分銷商,內容自產自銷,才是土豆網未來的發展方向。

行銷費低、回收快、廣告吸力強,使得土豆網自製戲劇未來可能威脅電視台地位。﹁我不知道為什麼老是被講轉型。﹂王微收起微笑,他認為土豆網的發展,一直都 是有計畫地在進行。王微解釋,像透過引進獨家授權的正版影視作品,就是所謂的﹁Hulu模式﹂︵Hulu為美國著名視頻網站,與全美許多電視台及電影公司 達成協定,透過授權方式免費提供使用者視頻資源︶,再通過其他視頻網站分銷。

由於很大一部分的外來節目不能在中國電視上播出,因此網上節目成了很好的管道,中國的網民習慣在網站上收看電影或是綜藝節目,這與台灣和美國網民的習慣有 很大的不同。

長期關注台灣及中國網路科技動態,曾任台灣新浪網站總監,現任嘉豐資本投資合夥人黃紹麟指出,自製戲劇所產生的收入會隨著戲劇本身是否走紅而波動,這對一 家網路公司來說,並非穩定的收入。網上戲劇是否能威脅傳統電視很難說,但從中國網民收視群眾的數量來看,還是有機會,﹁主要還在戲劇本身到底能不能吸引 人。﹂黃紹麟說。

﹁實際上我們是朝YouTube+Hulu+HBO︵上載分享+正版授權+原創影片︶綜合模式走。﹂王微說。未來土豆網若是上市,不僅朝著王微的終極目標 邁進一大步,土豆網更有機會成為中國的視頻網一哥。

王微

出生:1974年

現職:土豆網創辦人兼CEO 學歷:歐洲工商管理學院MBA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碩士經歷:德國貝塔斯曼線上中國區執行總裁美國休斯衛星公司開發經理

土豆網

成立時間:2005年

負責人:張曉運

資本額:人民幣5000萬元主要業務:提供網路視頻、電影、電視劇、音樂

2010年前三季營收:

人民幣1.14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1

山寨成周黑鸭快速扩张“拦路虎”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9991.html

因为广州老家的亲戚朋友们爱吃周黑鸭,在武汉读大学的小陈每次回家都要带几包鸭脖子或者鸭架回家。他刚刚得知,明年就可以在广州吃到正宗的周黑鸭,他再也不用为买周黑鸭排完长队又赶火车了。这是因为,一家深圳风投重金投资周黑鸭,周黑鸭将可以利用这笔资金扩张到广州。

12月15日,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天图创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天图斥资6000万元投资周黑鸭。公司资料显示,计划在2015年之前,以农业板块在国内A股上市融资。

只直营,不加盟

1995年开始做酱板鸭生意的重庆人周富裕在武汉做了多年鸭脖子生意之后,开始在武汉的繁华商业街上开出一家家专卖店,2005年他注册了周黑鸭的商标。去年周黑鸭已经实现了3亿元的销售额,今年预计能实现5亿元的销售目标。

“我们计划未来三年每年的增长不低于50%。”周黑鸭一位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6000万元,是天图创投所管理资金规模的5%。不过,在天图创投投资总监冯卫东看来,最终让他决定从天图的支票本拨出6000万元现金给周黑鸭的,不仅仅是企业未来可能的高速成长,还有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周黑鸭被冯卫东定位为休闲零食,投资于周黑鸭首先是看好休闲零食这个朝阳品类,“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吃饱,而是会追求吃好,并开始追求休闲、时尚。周黑鸭的目标群体就是15~30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

据天图创投合伙人、周黑鸭董事王岑估算,每年国内熟卤制品市场份额超过100亿元,而且未来几年会以20%~30%的速度增长。

王岑曾与投资过煌上煌、圣农发展的达晨创投保持长期联系,他认为,中国传统食品利用科学的、西方式的管理进行品牌连锁销售,是他投资周黑鸭的逻辑。

周黑鸭是行业内最早采用ERP进行流通和生产管理的企业之一,“现在已经能够在每天送货两到三次的基础上实现零库存。”在周黑鸭高层看来,以销定产的中央厨房模式能够防止出现大量存货的出现,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与绝味鸭脖等特许加盟企业不同,周黑鸭坚持做直营,不做加盟的经营模式也是他们看好周黑鸭的理由之一。这让人想起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本土快餐品牌乡村基,在其获得红杉和海纳国际的风投之后,就开始高速开店,并收回联营店的股权。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张小琳认为,直营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存在速度瓶颈,全部是自有资金的发展方式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不过,冯卫东表示,尽管只做直营,全部使用自有资金的方式开店速度稍慢,但能够实现统一管理,保证扩张的质量和规范性以及口味的稳定性。直营模式单 店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加盟店,“直营的收入全部归自己,50家加盟店的收入可能都比不上10家甚至5家直营店的总和。”周黑鸭高层也透露,周黑鸭单店产出是 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

行业进入门槛过低

拿到6000万元现金的周黑鸭并不一定从此一帆风顺。周黑鸭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仿冒严重的问题。

实际上,广州已经有数家仿冒的“周黑鸭”,甚至在广州珠江新城CBD都有山寨版的“周黑鸭”,甚至在江西还出现过假冒周黑鸭的加盟者怒砸正宗周黑鸭门店的事情。

为了对付山寨产品,周黑鸭不得不安排副总经理郝晓立专职通过司法手段进行维权行动。这也折射出鸭脖子这门生意的进入门槛之低,有业内人士担心,泛滥的仿冒品牌会导致周黑鸭品牌受损。

此外,同业竞争者也给周黑鸭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除周黑鸭以外,久久丫、煌上煌、绝味鸭脖、精武鸭脖等都已经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比如久久丫在7年时间里,门店数量每年以 100%的规模增长。今年,自营连锁店已达到1000余家。而在2005年还只有61家门店的绝味鸭脖,到今年全国门店已突破3000家。还有,同样发源于武汉市场的精武鸭脖,目前几乎已成为武汉鸭脖代言。

一位投资连锁卤制品企业的投资人告诉记者,该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初期每家都是靠产品口味的独特性起家,但这种产品口味的模仿性太强,很快就会没有竞 争优势。正是因为这样,业内企业都试图寻求大规模扩张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他告诉记者,各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竞争策略和定位。比如久久丫、周黑鸭主要采取 直营模式扩张的手法,而类似绝味鸭脖、煌上煌则以加盟为主。

“两种连锁扩张的模式并无优劣之分,最关键的还是要掌握扩张的节奏。”他强调,“一旦扩张速度与产品质量不匹配时,企业就容易失去竞争力。”他认 为,抓住销售网络走规模经营、连锁道路是助企业成功的最大根本。“最终能胜出的企业一定是在已巩固下游品牌、渠道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上游养殖、屠宰,实现 工业化连锁化生产,以此来打通产业链。”

有业内人士认为,周黑鸭一直是家族企业,其管理能力能否及时提升,能否在未来的高速扩张中保持质量和服务的稳定也是一大疑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3

斯凯大起底:山寨App Store神话终结?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0/2MMDAwMDIxMTM2MQ.html

如果不是赴美上市,偏居杭州的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凯”)至今不会步入公众视线——尽管在无线互联网业内,斯凯早已声名鹊起。

12月10日,斯凯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以8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总计发行725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融资总额为5800万美元。

这是纳斯达克继空中网、掌上灵通后,迎来的又一家来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概念的公司。

异于前者的是,斯凯所专注的手机应用软件平台业务“暗藏”幕后,就像其创始人兼CEO宋涛一样,斯凯在外界一直保持低调。

尽管如此,公众对这家“幕后公司”的关注,依旧热度不减。其招股书披露,2010年4-9月斯凯营收由2009年同期的2.401亿人民币增长至3.367亿人民币,增幅高达40.2%。“高调”的成长速度,让斯凯及其庞大的手机软件应用平台产业链,陡成业界瞩目焦点。

斯凯上市的“曝光”,也让雪鲤鱼、沃勤、扬讯等类App Store平台模式走向前台。

但光鲜背后,现实的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上市首日,斯凯随即暴跌25%——是三年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首日最大跌幅。“斯凯破发背后,反映了投资者对这种平台模式前景的担忧。”多位业界人士分析。

发家“原罪”

2004年,是中国山寨机市场的元年,也开启了类似斯凯软件平台模式的“淘金时代”。

这一年年初,来自台湾的联发科芯片方案大举进军大陆市场,国产手机制造业门槛大幅降低,也直接导致山寨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同年8月,深圳一家名为艾世代的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尝试给手机厂商提供无线内容应用的集成平台——这是国内手机软件平台模式的最早雏形。“能将软件平台直接内置到手机终端,这个市场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艾世代一前高管回忆。

据其介绍,平台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汇聚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参与其中,但前提是该平台有着足够多的装机量。

据其介绍,在手机软件平台推广之初尚存阻力:“说服手机厂商接受内置你的平台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能跟他分成;二是能促进销售。”

在此背景下,为数不少的手机软件平台开发商开始跟SP违规运营,诱导性扣费和内置“扣费后门”的现象在业界极为普遍。知情者透露,A8音乐旗下的SP运营商华动飞天超过50%的营业额一度来自艾世代平台,而华动飞天终因违规运营SP,遭工信部多次查处。

“这个行业与生俱来带有或多或少‘资本原罪’,独善其身的几乎不存在。”多位业界人士对本报评述。

相比之下,2005年成立的斯凯平台,其拓展则得益于另一条路径——与手机QQ捆绑营销。本报记者了解到,低端手机市场至今最为核心的应用软件,即手机QQ——这已成为目前手机应用软件的标配。但这个应用量最大的软件本身却为免费。

深 圳一家手机软件平台开发商高层告诉记者,由于早期腾讯并不直接提供基于手机客户端的QQ软件开发工具,因此手机QQ的推广,还需要借助腾讯授权的第三方开 发者的力量。“事实上,在应用平台拓展之初,大家都意识到手机QQ很受欢迎,但由于它本身不赚钱,很多平台运营商缺少主推的动力。”该人士表示。

但 作为腾讯授权的开发商之一,斯凯却将手机QQ软件,作为平台拓展的主要卖点,但前提是,斯凯为手机厂商免费安装手机QQ,手机厂商必须允许内置斯凯的应用 软件平台。“这多少有点‘绑架’厂商的味道。”多位业界人士透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部分深圳山寨机厂商甚至误认为斯凯是腾讯旗下的公司。

被动的付费通道

效仿苹果的App Store模式,在低端的国产手机市场,斯凯构建了自己的应用平台体系。

按照斯凯的“游戏规则”,终端用户带来的增值收入中,运营商先拿走约15%,剩下的85%中SP再拿走15%,留下的收入再由CP(内容开发商)和斯凯间三七开分成;斯凯拿到大头后还要与预装其平台的手机厂商分成。据了解,斯凯最终能分得其中的20%到30%。

“事实上,业界类似的模式大同小异,都‘看上去很美’,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往往相距甚远。”手机软件平台运营商麦克斯CEO焦学宁表示。

深圳手机集成商龙翔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红江告诉记者,由于手机厂商和手机方案公司的分成,是从软件平台运营商处获得,其付费的不透明性,导致很多厂商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从理论上讲这是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一种模式,但感觉真正从中赚到钱的手机厂商很少。”

此外,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单款应用软件的市场价格并不太高,从两万元到五万元不等。“低的5000元就能买下版权,高的也就上10万。”前述艾世代前高管认为,目前在一个平台上,真正赚钱的应用软件一般在排名前20款以内。“对于平台运营商而言,买断经营更为划算。”

多位深圳业界人士透露,目前各种软件应用平台上,30%左右的软件是自己研发,50%依靠买断:“很多应用软件平台上看似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其实早已暗自被平台运营商买断了。真正类似App Store模式运用的很有限。”

更为关键的是,在斯凯等应用平台模式专注的低端国产手机用户群中,其付费通道绝大部分依靠运营商话费扣费。“运营商相当于卡住了整个产业链的咽喉。”焦学宁形容。

事实上,斯凯也试图摆脱对运营商付费渠道的依赖,开展第三方支付、银联卡支付,甚至推出自己的游戏K币支付渠道。但目前90%以上的付费用户,却依旧依靠运营商通道。

与此相关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开始新一轮的SP行业整治风暴,对于SP的违规行为监管趋严。“有一段时间,甚至对于所有的SP扣费采取‘一刀切’的暂停措施。” iSuppli公司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认为,这对于类似斯凯平台的打击是致命的。

根 据斯凯招股书披露,近年来斯凯用户每次下载产生的营收均在下滑,平均用户产生的营收2008年为1.82元,到了2010年9月,下降到0.7元;每次下 载产生的营收则由2008年的0.58元大幅下降到2010年9月的0.22元。斯凯亦坦承:“导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移动运营商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影 响。”

挑战者角逐

伴随着斯凯的上市,软件平台运营商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悄然生变。

早已走过爆发期的山寨机市场,随着利润的摊薄,市场焦虑的气氛日渐笼罩山寨机的聚集地——深圳华强北。而在另一个市场,来自传统互联网和智能机厂商对山寨市场的渗透早已“兵临城下”。

之于斯凯而言,首要的挑战则来自腾讯——这个昔日市场开拓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腾讯已悄然面对手机厂商,直接推出免费的手机QQ软件开发包。

“对于广大手机厂商而言,从此再也不必通过类似斯凯这种第三方,来安装手机QQ软件。”多位深圳软件平台运营商人士直言:“内置斯凯平台,对于手机厂商的重要性在弱化。”

不止于此,腾讯还将自己的手机QQ浏览器、输入法、手机QQ游戏等一系列应用软件打包其中。“事实上,腾讯也开始将其应用平台直接内置到手机终端。这意味着,腾讯跟斯凯这种平台,变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上述业界人士认为,这对于斯凯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这还不是斯凯面临挑战的全部。日前,Android平台最大的芯片合作商高通对外表示,明年将致力于降低Android智能手机的入门门槛,终端价格有望低至100美金。“明年,不少的山寨机用户群有望转化成Android低端智能机用户。”王阳分析。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市场变化是,目前与斯凯合作的CP(应用开发商)仅230多家,相比之下,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发的应用软件已超过10万。

王阳认为,随着Android开放平台在低端市场的普及,斯凯等基于功能性手机的类App Store模式将遭遇空前挑战。

“类似斯凯平台由于一直隐藏幕后,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而言,并未形成品牌知名度和使用粘性。”前述软件平台运营商人士分析,用户只关注具体应用,并不会关心该应用来自哪个平台:“类似斯凯模式,其用户的搬移成本并不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5

华强北救赎:山寨之都“转基因”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7/2NMDAwMDIxMjY2N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7

它靠一顆晶片 搶下山寨半座江山

2011-1-17  TCW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說,「昨日山寨,今日主流。」用這句話來形容一月十一日掛牌上市的奕力科技,再適合不過。

二○○四年底創立,奕力算是國內最晚成立的驅動晶片公司,目前在全球驅動晶片市占率排名第六,但在手機驅動晶片,卻高居第一。尤其奕力一開始就切入山寨手 機,現在每十支山寨手機就有五支用它的驅動晶片,穩坐山寨王寶座。從一個個山寨營裡,奕力找到獲利的果實,過去四年,每年每股盈餘都至少五元以上。

保德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二○○四年,手機螢幕正從被動式矩陣液晶螢幕(STN-LCD),轉型到薄膜電晶體液晶螢幕(TFT-LCD),市場上的同業在研發新產品之餘,還要顧到舊產品。

晚出發的奕力科技,無包袱一身輕,專注於開發新品。也因為是新公司,歐美品牌手機廠的訂單幾乎都被同業瓜分,奕力董事長黃啟模和總經理魏倫武除了持續向品牌手機敲門,也前往當時被認為是二、三級市場的中國。

切入山寨手機 大廠看不上,它當作練兵

六年前,魏倫武在中國花了半年時間觀察山寨手機生態,他發現,同業看不上中國市場,都是歐美市場銷售完,如果有剩再銷往中國,也沒有後續服務,「他們(山寨手機)是有一餐、沒一餐,」「我覺得潛力很大,」魏倫武說。

嚴重時,驅動晶片可以缺貨一、兩個月,導致出不了新機。且因沒有大量研發人員,很多技術遭逢瓶頸。

最大的問題就是「白屏」(螢幕無法顯示),一支手機夏天可以用,冬天就不行;深圳可以用,帶到北京則一片空白。探究原因,問題出在「靜電」,冬天或在北方,天氣乾燥,容易產生靜電訊號干擾,讓液晶螢幕故障。

黃啟模解釋,品牌手機廠用的晶片也有這個困擾,他們透過其他的零件和設計來處理,但「我們可以用一顆晶片解決它。」只是品牌手機廠認證時間長,沒那麼快接受,他於是想,為何不到山寨市場練兵?

看好中國需求 出動一軍待命,兩年成名

當別人用二軍心態在經營中國市場時,奕力卻是精銳盡出,部署二十位工程師在中國北、中、南,隨時待命,可在一天之內馬上幫山寨手機解決問題。

黃啟模記憶猶新,二○○五年時,眼看中國十一長假來臨,他備了比平時多出四倍的貨。這是一場賭注,望著滿屋的庫存,黃啟模不禁擔心,「如果沒成功,這麼多貨豈不是要賣上一年?」但心中另個聲音,壓過他的恐懼,「萬一熱賣,(但我沒有準備),不是落得錯失機會?」

一開始,情況平平,直到二○○六年八月十五日,黃啟模和魏倫武永遠都記得這個日子。這天,原本文風不動的接單傳真機,突然吐出一張張訂單,「手伸到窗外都可以接到單子,」黃啟模形容,創業兩年就為了等這一刻。

原來,奕力一顆晶片就可以解決白屏問題,當時價格又比外商便宜一○%,在市場發酵成熟。中國市場做生意不是靠廣告,是靠口碑,市場裡誰的晶片好,電話一拿 起來,從深圳到北京全都知道,如果市場轉向,單子會來得又快又急。隔年,在對手還沒來得及應變下,奕力一舉搶下六成市占。

不過,過去兩年,山寨手機成長趨緩,同業也開始低價搶單,奕力科技在手機的市占率由六成退到五成;營收雖然放大,但毛利率已經由二○○七年的二六%,往下修到二○一○年第三季的一六%。如何跳脫只靠一顆晶片打天下的模式,是公司未來的課題。

一位投顧公司的半導體研究員直言,手機驅動晶片成長沒有驚喜,現在所有小尺寸驅動晶片都在找下一波成長動力。

卡位觸控商機 進攻品牌手機、平板電腦

奕力科技這兩年進攻品牌手機,已有兩成營收來自前十大品牌手機,現更積極打入平板電腦的觸控晶片。

魏倫武認為,現在是觸控晶片的「卡位期」。算算,目前至少有三組晶片設計公司想搶觸控晶片。一為傳統觸控晶片公司,以禾瑞亞科技為代表;二為驅動晶片公司,像是奕力科技;三是電腦周邊晶片廠,以聯陽半導體為首。(見表)

奕力的優勢就是原有的山寨客戶,iPhone一年出貨量約八千萬支,山寨手機則為一億九千萬左右,這是最大的觸控晶片市場。

山寨機是個很短線的市場,相對強調速度與多樣化,而非品質。但觸控晶片不是標準品,每一台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都要客製化設計,技術比驅動晶片難。 特別是接收觸控訊息的靈敏度,從設計之初就必須思考消費者怎麼使用產品,想得要更透徹。黃啟模坦承,驅動晶片要開出第二顆獲利產品,很少人成功,三年前為 了要做觸控晶片,他開始幫公司工程師換腦袋。

他舉例,以前一掉案子大家就會跳腳檢討,但是他現在告訴員工,慎選客戶和專注才正確。過去奕力一年可以接下近千個驅動晶片案子,但是去年三月至今才接下一百五十件觸控晶片案子。他強調量少質精,希望員工在設計產品之初,能夠多思考。

現在奕力一個月出貨十萬顆觸控晶片,一顆毛利率至少五成起跳,能否在今年的平板卡位戰獲得一席之地,將成為奕力下一波成長的關鍵。

【延伸閱讀】提早卡位觸控晶片的三路人馬

代表公司:禾瑞亞原主力產品:傳統觸控晶片 卡位利基:最早切入觸控晶片廠商之一目前進度:電容觸控晶片已占營收30%

代表公司:聯陽原主力產品:電腦周邊晶片 卡位利基:打入聯發科手機平台目前進度:手機觸控晶片月出貨量達20萬顆,預估2011年占營收20%

代表公司:奕力原主力產品:驅動晶片 卡位利基:山寨手機晶片龍頭,已有5成客戶基礎目前進度:觸控晶片月出貨量達10萬顆,預估2011年占營收10%

資料來源:元大證券、永豐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17

山寨國投資 麟記雜貨

http://wheel-wheel.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html

剛睇完新聞透視有關中國作為山寨強國的報導。

在「雪碧」可以「雲碧」仿效;「康師傅」可以「康帥博」仿效的現況下,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都會被「山寨」侵蝕。因此,找出一些不容易被「山寨」滲入的行業,對投資應會有益。

電訊業:手機是「山寨」之首,但網絡營運者、網絡承建商、方案供應商應不能被山寨。

銀行:錢(偽鈔)可能會假,但提供借貸的應該不會假吧。

保險:有沒有假保單這種東西?

衣履服飾鞋/一般日常用品:中端低端的應該有大把山寨品,但最高端的,以中國人特別要面子的特性,用山寨品搏唔過。

食品/食肆:大量山寨品。

藥物:唔信唔會有假藥。

建築:承建商方面,分判、借牌一定存在,但牌主點都會有錢落袋。建築材料方面,越基本的,受山寨的影響越細。例如水泥最多用一款較低規格的換作較高規格的,可能是同一間廠的,因為運輸成本高。

能源:假石油? 假煤? 可能有;偷電? 以前在香港曾經出現;偷煤氣/天然氣? 這些靠特製管道運輸的較難偷。

零售商:香港有百佳;國內有萬佳。

原材料:次貨當正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2

網遊業為何山寨盛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4/xNMDAwMDIzMjQxNg.html

網遊行業最近打得可謂熱鬧,「捉賊」之聲四起。

今年3月份,搜狐暢遊頻頻發佈「完全跨服交互」的概念,並稱該概念於2008年在《鹿鼎記》籌建的韓國研發中心進行開發。為此,眾多業內人士進行了質疑,認為暢遊近幾年創新力不足,此概念在完美時空去年宣傳其旗下網遊《倚天屠龍記》時就已經推出多時。

3 月底,趣游天際CEO曾戈通過新浪微博怒斥搜狐暢遊山寨其新款遊戲《無限世界》LOGO。麒麟《成吉思汗2》新資料片《沙巴克!》推出後不久,4月8日, 盛大網絡要求其停止《沙巴克!》的宣傳,認為該版本名涉嫌侵權。而華夏飛訊CEO楊曉光在其微博上回應,稱盛大「心胸狹隘,目光短淺」。

抄襲遍地,捉賊呼聲不斷,卻收效甚微,問題在哪裡?

這與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落後於網遊行業現狀,無法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司法實踐落後於產業現狀,已成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抄襲是抄襲者的通行證,創新則是創新者的墓誌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商標申請一般需要三年才能被批准,如果商標申請被提出異議,需要增加兩年,前後時間共計達五年。而產業現狀是,一款遊戲的運營週期平均為兩年時間。

捉賊者求告四處,涉嫌盜竊者悶聲發財,誰還費勁捉賊?

再 來看軟件著作權保護適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根據相關規定,軟件著作權登記,僅是一個備案程序,申請者僅需要提供50頁的文檔或是50頁的代 碼。軟件擁有者為了防止代碼洩露,往往不會把最重要的代碼備案。如果出現軟件著作權糾紛,通過「代碼比對」難以確認產品是否侵權。原因是,一款遊戲產品何 止50頁代碼,常以十萬行、百萬行計。因而在實踐中,重要的、容易被侵權的代碼往往無法比對。通過代碼比對確認是否侵權的意義不大。

通過專利申請保護網遊軟件產品發明專利,能夠對「遊戲產品」的知識產權進行最有效的保護。而申請一款軟件發明專利所需要的時間是7至8年之久。與商標保護一樣,專利保護形同虛設。就像申請出生證,如果申請時間需要200年,而人均壽命卻僅約70年。

如果一款遊戲產品被侵權,權益受害人通過法律維權,等到維權結束,遊戲運營已經宣佈結束。權益受害人還在路上奔忙,而侵權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同時,維權結果並不確定,由於舉證困難等原因,官司往往不了了之。

2009年,暢遊狀告麒麟遊戲涉嫌抄襲暢遊的場景編輯器等代碼,此糾紛歷時近兩年,至今懸而未決。即使最後法院認定侵權,對於暢遊來說,意義已經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25

科技業搶人 挖角挖向中國山寨商

2011-5-30  TCW




國內科技業,今年將掀起一場軟體人才的搶人大戰。

打開國內各大PC廠商的人才招募網頁,滿滿的開缺項目不是Android系統工程師,就是軟體研發人員,有些甚至在需求人數上直接打出「不限」。

產業主導者在變! 微軟加英特爾系統落伍了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在今年第一季的法說會上宣布,軟體將是今年的重點發展項目,規模要從當前的一百人擴充到六百人,六月將從美國重金聘請一位高階主管加入。 剛剛經歷過領導高層異動的宏?痋A董事長王振堂在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也表示,今年要招募到一千名軟、硬體工程師。而已經擁有國內最多軟體人才的股王宏達電 也沒有鬆懈,一邊購併國外軟體公司,一邊還要把軟體部門人數從八千人再往上增加到一萬人。

「現在每家系統大廠都拚命想轉型成軟硬整合公司,」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張笠說。

這,都是蘋果iPhone與iPad所帶來的衝擊。

宏?眱e任執行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一句話:「台灣沒有軟硬體整合人才,」點出了在科技產業典範轉移的年代,台灣最大的致命傷。

過去在PC主導的年代,最需要創意的軟體設計部分都由微軟、英特爾兩大廠商包辦,台灣只要在標準規格與現成的軟體架構之下生產硬體產品即可,賺的是大量生產與快速複製的管理財,不需要在研發、軟體上傷太多腦筋。

現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當道,改變過去的邏輯,硬體規格不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應用程式的多寡、使用者介面(UI)流暢與否、軟硬整合程度的高低,才 是左右消費者意願的關鍵。最重要的是,產業的主導者從過去的微軟加英特爾(Wintel),轉變為ARM加Google的Android系統。

台灣代工業要變! 軟硬體整合能力最為欠缺

「你得要忘記會做微軟,否則就等死,」一位國內代工大廠高階主管指出,ARM-Google的架構不像Wintel一般完備,留有許多空隙,需靠許多人才與創意去彌補。而台灣過去太倚賴現成的軟體架構,「工程師都懶到不會動了。」

以Android系統為例,分為上層應用程式端、中層軟硬整合平台、以及下層硬體驅動。如果套用過去Wintel模式,最上層就是微軟提供的各項軟體工具 如Office,中間由英特爾整合在一套晶片裡,台灣廠商只要負責把下層做好即可,造成台灣過去二、三十年來的科技發展,幾乎只能集中在硬體思維,對於軟 體研發毫不重視。

而中間的軟硬整合這一塊,正是台灣硬體廠商最欠缺的。「這部分需要有Lynix的基礎實力,加上長期的實務經驗累積,不是馬上就能養成的,」Android專業顧問、過去一年在兩岸三地幫廣達、聯發科等台灣大廠培訓超過兩千人,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說。

「當公司要從製造硬體,轉換到軟體和服務,現有的Control System(指台灣代工產業)並不熟悉如何操作這種新模式,」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指出。

這就形成當前的人才缺口。為了在平板電腦年代不落人後,除了仁寶、宏?硉仙C大廠之外,就連IC設計都在搶人,依照台北市電腦公會的估計,今年各家廠商的軟體人才缺額至少在五千人以上。

如此龐大的缺口,要從哪裡彌補?答案是:中國。

即將在五月三十一日開始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今年中國的參展攤位達到五百二十個,占了全部的十分之一,比去年成長超過六成。「這是很驚人的成長!」張笠說。

中國山寨廠在變! 從模仿外觀轉型軟體開發

走一趟深圳,幾年前紅極一時的山寨機經濟,在利潤薄弱與政府刻意打壓下,上千家中小型廠商一個個消失,只剩下少數幾家規模較大的白牌手機廠,不復當年盛況。看似消聲匿跡的背後,其實醞釀一股更大的力量。

「山寨時代早已結束,過去的山寨商現在都轉型做軟體開發,」陳俊宏觀察。

他指出,這批中國新一代工程人才出生在行動通訊時代,沒有經過Wintel的洗腦,不管是學習歷程或思考邏輯都是以手機為主。這群人為了求生存,從只會模 仿硬體外觀,一路做到內部的重要元件如應用處理器(AP),現在更擴及應用程式、作業系統等,有些廠商甚至具備如聯發科一樣的整體解決方案實力。

以瑞芯微電子為例,這原本只是一家做MP3、MP4等手持影音裝置的IC晶片設計公司,卻因為在山寨時代與這些白牌手機廠一起磨練上來,不斷拓展自身的軟 硬體整合能力,如今不僅與中國第一大晶片廠展訊,以及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海思,並列為中國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同時還能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給有意發展平板電 腦的台灣品牌商。

類似瑞芯微的,還有德信、龍旗、聯芯等。「軟硬整合的能力是要體現在產品上,而不是光講技術,」陳俊宏解釋:「他們沒有過去PC產業的包袱,只想著要做出能賣的產品,進步的速度當然更快,」他更語出驚人的說:「未來台灣將會大量倚賴中國這些廠商!」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對岸的人才數目的確是遠超過台灣,」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進寶表示,中國本來就具有人口優勢,加上中國人求生存的拚勁,雙方差距正快速縮小。

台灣工程師要變! 對岸已成Android人才中心

他回憶二十年前受訓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教授講的話:「全世界對軟體的需求之大,就算五十億人來寫也不夠,」「當時覺得『怎麼可能,太誇張了吧?』但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李進寶說。

這個現象開始浮現。自去年開始,廣達、鴻海等紛紛在中國中西部,如西安、武漢、成都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吸納中國優秀的軟體人才。鴻海甚至打算仿造高雄軟體園區的做法,在重慶建立軟體科學園區,希望造成群落效應。

換句話說,山寨經濟培育出了一批擁有軟體開發能力的工程師,而過去的山寨廠商,搖身一變,卻成了台灣發展軟硬整合能力的人才庫。

除了硬體廠商欠缺軟硬整合能力外,應用程式端也處於一個人才高度匱乏的狀態。蘋果已經靠著App Store,成功發揮web 2.0時代的效果,讓全世界擅長寫應用程式的工程師甘心為它打工,造就不少千萬富翁,但,號稱科技島的台灣在此卻毫無成績。

「以前台灣覺得這個(應用程式)利潤不大,都是丟(外包)給對岸做,讓中國培養出一批人才,」工研院Android系統顧問、YSL程式天堂主持人盧育聖 觀察,雖然Android上的應用程式人才「缺很大」,但台灣卻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過去太習慣擁抱Wintel,覺得軟體的錢不好賺,沒有累積足夠實 力,反倒給了中國機會。「中國已從只會拷貝的山寨機器,轉型為Android系統的人才中心,」他指出。

在軟體成為科技業王道之下,兩岸的人才似乎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態,對台灣看似危機,但李進寶認為不必太過悲觀,「人才的定義不是只看技術能力的高低,還要兼顧整體素質與創意,這部分,台灣目前還是占有優勢。」

李進寶強調,Android系統可以從上做到下,豐富度很高,比起過去Wintel掌握最肥的軟體研發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通吃,如果順利轉型,就會有極大轉機。

陳俊宏也指出,台灣廠商從不重視到正視,就是很大的進步,只要企業領導者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願意拋棄經驗,不再想著過去二十年的成功,還是有機會。

【延伸閱讀】PC廠商拚轉型,軟體人才缺很大!—今年科技業職缺需求

業者:仁寶 (代工廠)現有人數:100預計擴充數:600缺口人數:500

業者:廣達 (代工廠)現有人數:1000預計擴充數:不限缺口人數:N/A

業者:宏?? (品牌商)現有人數:300預計擴充數:1000缺口人數:700

業者:聯發科 (IC產品)現有人數:2000預計擴充數:3000缺口人數:1000

業者:宏達電 (品牌商)現有人數:8000預計擴充數:10000缺口人數:2000缺口人數合計:5,000以上註:以上數字取概數資料來源:各業者、各媒體、台北市電腦公會

【延伸閱讀】從上到下,都是人才的機會—Android軟體人才分布

上層類別:Applications(應用程式端)有人才需求的廠商品牌商:宏達電、宏?痋B華碩等 網路服務:電信業、電子商務等

中層 類別:Framework與Android系統軟體 (架構設計、軟硬整合、優化)有人才需求的廠商品牌商:宏達電、宏?痋B華碩等 IC產品:聯發科等 代工廠:廣達、仁寶等

下層類別:BSP & Driver(硬體驅動)有人才需求的廠商代工廠:廣達、仁寶等 IC產品:聯發科等

資料來源:仕橙3G教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