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元璟資本: 傳統電商創業融資銳減六成 “隱形消費平臺”將崛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1/160791.shtml

元璟資本: 傳統電商創業融資銳減六成 “隱形消費平臺”將崛起
i黑馬i黑馬

元璟資本: 傳統電商創業融資銳減六成 “隱形消費平臺”將崛起

前GGV紀源資本副總裁田敏加入元璟合夥人團隊

i黑馬訊 1月11日消息今日,元璟資本公布了合夥人團隊的最新變化,繼前淡馬錫中國TMT投資總監劉毅然之後,前GGV紀源資本副總裁田敏加入元璟合夥人團隊。劉毅然將主導互聯網及創新科技領域的投資,田敏則主要聚焦數字醫療健康與消費升級領域。

據悉,加入元璟前,劉毅然在淡馬錫工作了七年,擔任淡馬錫中國TMT投資總監。曾主導的互聯網相關投資包括滴滴、小米、大眾點評、VIPABC、一起作業、愛屋吉屋、菜鳥等。

而田敏在加入元璟前,於GGV紀源資本工作了七年,後任職紀源資本副總裁,投資案例包括睿寶兒科、美吉基因、瑞博生物、藥品終端網、翼依科技、紅黃藍幼兒教育、馬瀧齒科、美年大健康等。

元璟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琦介紹,元璟目前的主要投資方向為互聯網創新、消費升級、數字醫療健康和創新科技。在這四個方向,元璟會著重發掘行業的“變革性”機會,尋找有願景的創業者,並以重投後模式服務創業項目。

據了解,元璟資本由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吳泳銘和原啟明創投合夥人王琦於2015年創立。目前已經投資ofo共享單車、在行分答、開始眾籌、探探、Rokid、閃電購、宋小菜、每日優鮮、懂球帝、fiil耳機、造作、安心醫生等項目。

今日,元璟資本還發布了《洞察:消費平臺新機會》的分析,合夥人陳洪亮表示,“新型消費平臺正在醞釀,在這里,傳統店鋪成了內容生產者,用戶成為粉絲,這類平臺甚至都不一定有統一的入口,也許‘隱身’在各類社交網絡的賬號當中。”

與更重視精神價值的新型消費需求相對應,2016年,傳統“貨架式”電商創業項目的融資,已經同比下降63%。與此同時,包括公眾號在內的內容電商卻保持12%的上升,出現明顯差異。

對應更重視“精神價值”的消費需求,陳洪亮將新一代消費平臺的四大特征總結為前臺呈現內容化、平臺前端隱性化、平臺用戶粉絲化、平臺後端服務化,要將內容、粉絲、服務融為一體。

圖片 1

其中,“前臺呈現內容化”意味著商家必須化身專家和網紅,人們不是購買而是閱讀一件商品、一種服務。

“平臺前端隱性化”說明平臺的入口不再只是單一的app,它可以是公眾號、微博號頭條號構成的“隱形網絡”,還有可能是多個跨平臺的用戶觸達路徑。

“平臺用戶粉絲化”說明用戶和商家之前突破了單純的交易關系,這也意味著中心化流量分配將被改變,品牌不是依賴在平臺“買位置”,而是能夠在平臺上獲得自有流量。

“平臺後端服務化”可能是最難實現的一步,這不僅意味著平臺需要提供共性的基礎服務,比如支付、眾籌等,還意味著平臺必須不斷創新增值服務,因為這樣才能提升對平臺上各個品牌的粘性。

“消費升級、社交網絡帶來的個性化、中國超高的人口密度、全球領先的物流與制造業基礎設施和柔性供應鏈生產線,這使得未來中國的非標類品牌會大量的碎片化,這一定會催生出聚合服務新品牌的新興平臺。”陳洪亮說。 

元璟資本電商網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82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共享充電寶的門檻在哪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8/162887.shtml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共享充電寶的門檻在哪里?
野草新消費野草新消費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共享充電寶的門檻在哪里?

這個模式既不是offline to online,也不是online to offline。

文| 秦予

令人眼花繚亂的共享單車之戰還未見分曉,資本的風口又吹向了共享充電寶,而且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根據野草新消費的不完全統計,在最近20多天里就有數十家創業公司宣布獲得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IDG、金沙江、元璟、鼎暉、王剛等20余家資本機構和天使投資人,總融資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小電、Anker街電、來電科技分別獲得億元級融資,有投資人甚至感慨:“融資比共享單車快了10倍

838188984104506785

(制表:野草新消費)

共享充電寶為何如此受青睞?除了共享經濟的噱頭,投資人所看重的“剛需、高頻、大市場”,似乎都在共享充電寶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而且回本周期較短、容易形成正現金流的買賣,怎麽說都是門好生意。目前,行業內已形成兩種主流業態:一是以小電為代表的桌面式充電寶,二是以街電、來電為代表的機櫃式充電寶,這兩種業態的模式、投資邏輯、想象空間存在一定差異。

具體來說,桌面派充電寶不能帶走,使用場景(如餐廳、咖啡館等)較為固定,無須押金,鋪設成本較低(100元左右/1臺),可供展現的廣告數量也相對更多,更容易切入餐飲市場;而機櫃派充電寶則更接近“共享經濟”——可以帶走、異地歸還,而且技術壁壘、大型場景壁壘都比桌面派要高些,大屏對於廣告投放似乎有更多可能性,不過鋪設成本相對提高了不少,而“異地歸還”這一點正需要鋪設密度足夠高來保證消費者的便利性。

共享充電寶雖然備受資本的青睞,但外界的質疑聲此起彼伏,比如, 無線充電技術極有可能完全推翻充電寶的存在(據悉,iphone8已確定將支持無線充電),此外,共享充電寶直接連接手機,其中的使用安全、信息安全也存在較多隱患。更有質疑者稱,共享充電寶根本就是一個偽需求,是亢奮的資本在饑不擇食之下進行的另一場泡沫遊戲。

那麽,共享充電寶究竟是不是偽命題?共享充電寶的投資人怎麽看待這些質疑?【投資人看新消】第三期,野草新消費采訪了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註:元璟資本和騰訊是小電科技pre-A輪的領投方,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共享充電寶背後的投資邏輯。

824548187138459113_副本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

以下野草新消費對陳洪亮的采訪節選:

野草新消費:為什麽會選擇投資小電科技?共享充電寶業務吸引元璟資本的地方在哪里

陳洪亮:一方面,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流量紅利已經接近天花板,線上流量越來越昂貴,再造互聯網超級APP成本和難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巨大的線下流量一直處於相對分散且未被運營的狀態,這里面蘊含著很多機會。

目前移動支付基礎設施的普及,加上共享理念廣泛用戶的基礎,移動設備充電更有機會成為全方位的大眾需求。在這些基礎上,像小電這樣高密度的覆蓋、便利的支付、低廉的收費以及碎片化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好滿足用戶需要。

野草新消費看來,生意在未來會有多大的想象力?其內在的真實價值是什麽?

陳洪亮: 線下流量價值重估的機會正在被發掘,類似於智能設備充電等剛性需求也在喚起新的線下場景。以小電為代表的智能充電寶具有使用需求明確、教育成本低、用戶目的性強、服務鏈條短等特性,能夠持續而精準的吸引更多線下流量,通過線下流量形成高頻交易入口,支撐未來的想象空間。

這個機會不是單純地從線上到線下,或者從線下到線上,而是基於剛需、高頻的工具類服務,形成一個大體量高粘性的服務和交易平臺。遵循這一邏輯,可以看到,此前的共享單車已經成為線下價值崛起的代表,而在此之後,小電共享充電寶也會成為線下商業價值重估的標桿。

野草新消費有人認為,共享充電寶會和共享單車一樣面臨太多競爭對手入局的競爭,怎麽看?

陳洪亮: 充電租賃這件事情本質上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門檻那麽低,誰都可以進。包括在產品技術上都會有一定的門檻,怎麽去布置,怎麽去高效設置流程,同時在整個後臺大數據上也會有一定門檻。如果這時候有很多公司都願意進入,那就更要比拼運營和產品技術上的競爭力。

小電團隊相對來說會更加多元化一些,創始人本身是淘點點出來的,那麽在地推、商家運營上就有很豐富的經驗,團隊里還有來自淘寶的數據、技術方面專家,搭建這樣的產品對小電團隊來講,本身就有一定領先優勢,同時團隊還引入了充電技術專家,相對來講團隊也比較完整。

野草新消費分享經濟的創業陷入了一種怪圈:看準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的商業模式的單品硬件,迅速鋪開,再借助資本擴大規模。如何看待?

陳洪亮: 並不是說看準一種沒有技術門檻,有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件就可以擴大規模。首先得要看準,不是任何一個現成商業模式的單品硬件都能夠迅速鋪開,所以看準首先是看準剛需,第二商業閉環里原來由於線上線下脫節,導致沒有辦法完整的給用戶提供一種服務。

今天單車也好,充電也好,產生這種需求的場景是在線下,但是要這種需求的方案解決需要線上線下結合,尤其在移動支付方面,今天移動支付的普及使得這方面更容易能夠運轉起來。但那並不是說任何一個單品硬件都能夠迅速鋪開,我們也看到很多產品,比如mini KTV沒有騎行和充電那麽高的剛需。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鋪開的到底是什麽?原來是一個商品,商品多以產品為主,生產出來用來銷售,但今天更多是以服務為主,服務是靠運營的,這是從產品到服務的過渡。以前產品跟消費者更多存在的是售賣關系,而現在得服務更多是一種便利關系,我認為從產品走到服務,原來看似已經滿足了,但今天會有機會磨合的更好,產品本身變成一種售賣。產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是用戶去完成,那服務其實把產品加上消費過程一起推送到用戶面前。

野草新消費怎麽看待共享充電寶盈利模式發展前景?

陳洪亮: 所謂的痛點切口,本身就應該盡可能小,你不要想去解決一個很大的痛點。因為很大的痛點在今天都太不適合創業公司去解決。痛點本身切口小,說明用戶對解決問題的需求本身比較迫切,問題的預期比較明確,這是創業公司有機會切進去的地方。至於盈利模式,充電本身相對來講成本會更低,在保證一定頻次的使用度之後,本身就是一種盈利模式。

以往的一些產品模式是通過線下獲取場景,找到一個問題,然後盡可能把線下流量導到線上,最後沈澱在線上,那麽線上就可能成為平臺,然後借助線上平臺,積累流量去獲利。今天我們看到的線上線下,並不是這樣的過程,線上不是終點,線下也不是終點,而是說線上和線下都是解決整個環節中的一步,通過解決問題來完成一個閉環。我們這個模式既不是offline to online,也不是online to offline,不是在做一個流量生意,其實是在通過服務解決一個問題。

歡迎關註新消費第一媒體: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

微信圖片_20170428134145

充電寶共享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