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僵屍”公司來襲 超日違約是信貸危機起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778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擁有債務雙重股權的中國公司數量猛增,存在問題的也不僅僅是超日一家。這或許暗示:“超日債違約”是中國第一個公司債違約案例,但可能不會是最後一個。 關於超日違約事件,詳見華爾街見聞此前的介紹:“超日債”違約引發債市動蕩 十家公司取消或推遲發債計劃 所謂的債務雙重股權公司,指的是債務占股權比例超過200%的公司。 先來看一組數據,據彭博新聞社對4111家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 目前中國債務占股權比例超過200%的上市非金融公司數量已經增至256家,而2007年這一數字僅為163家,期間漲幅達到了57%。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企業的總債務規模已經達到1.98萬億美元,2007年底這一數字僅有6070億美元。 大陸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公司中,約63家公司的債務占股權比例甚至超過了400%,而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債務占股權比例水平為73%。 其中351家的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值為負,409家公司的該比值不足1%。 最近,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宣布,“11 超日債”第二期利息8980萬難以全額兌付,只能支付400萬。今天超日公司副總裁劉鐵龍表示,現在公司仍無法償付這筆資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隨著當局逐漸結束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一些面臨現金短缺的“僵屍”企業將相繼發生違約。 美國銀行則表示,“超日事件”或許就是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重燃投資者對於信貸風險的擔憂,就像2008年貝爾斯登接受救助的時候那樣。 穆迪評級中國合作方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的研究部副總經理張英傑(音)表示,“第一單違約發生之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違約案例出現。目前中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範圍內流動性趨緊,今年到期的債券也增加,在融資壓力日益增大,所以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違約案例。” 張英傑還表示,長期來看,投資者將更加謹慎,這些投資的風險也會通過回報率來反映出來,這對於利率和債券市場的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過去回報率與風險之間扭曲的關系將得以修正。 中國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6萬億美元的影子銀行產業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並承認包括房地產在內的一些部門需要加以鞏固。今天新華社報道,央行顧問陳雨露表示,中國信托產品的違約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海通證券分析師李寧預計,今年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在岸公司債違約,像超日一樣債券缺乏保障、信用風險升高的公司還有珠海中富、明星湖生物科技以及南寧糖業等。 標普評級大中華區主管Christopher Lee表示,“政府顯示出了更大的意願來讓借款人遵守市場規則。我們預計,由於信貸風險的顯現,未來銀行在放貸的時候‘歧視’現象會更明顯,銀行會更有選擇性的借貸。” 美銀駐香港策略師David Cui等表示,雖然超日債違約並不會立即引發國內流動性收緊,但是還是會產生一定的連鎖反應。美國的金融危機不也用了一年的時間來擴大影響力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08

為何說鐵礦石被卷入“僵屍經濟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6

按照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的說法,鐵礦石市場被卷入“僵屍經濟學”之中。

僵屍的最大麻煩在於它們的頑固。現實是,大型礦山為打敗高成本礦山而大量增產,才令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導致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從理論上來說,全球礦業巨頭如果限產,頑固的、難以被徹底擊垮的高成本礦山就會增產,還將打壓價格。

源頭正是價格下跌。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下挫41%。當前,發運到中國的現貨鐵礦石價格甚至跌至79美元/噸左右,為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圖:品位為62%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走勢

圖片1

在中國鋼鐵廠對鐵礦石的需求已經從歷史記錄高位降低之際,全球礦業巨頭不但沒有削減供應,反而想利用規模化增產壓縮成本,尋求利潤。他們打起了消耗戰。

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巨頭都大幅擴產,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的發貨量同比增長了20%,創下該公司歷史最高記錄。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消息,力拓、必和必拓和Fortescue打算將今年的產量增加1.7億噸,這相當於將去年的全球供應增加7%左右。若剔除中國的產量,那麽上述數據將為全球產量多貢獻11%。Anglo-American和淡水河谷也在尋求加大產出。

Eedgeye風險管理分析師Ben Ryan指出,這些大礦山的邊際生產成本要遠遠低於高成本的小礦山。凱投宏觀高級大宗商品分析師Caroline Bain本月初曾介紹,澳洲西北部Pilbara礦區的鐵礦石成本僅為20—25美元/噸。即使算上運費和礦區土地使用費,最終成本也為每噸50—60美元。對比之下,中國的平均生產成本則為每噸110美元左右。

Pilbara礦區是澳洲主要的鐵礦石產區,礦石品位高且為露天礦,力拓等巨頭均在此地開采礦石。

在礦石價格崩跌之際,消耗戰還是有一定成效的。據Caroline Bain介紹,中國、澳大利亞、伊朗、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地區的很多規模小、成本高的礦山已經被迫關閉。中國鐵礦石供應量占全球供應的45%左右。

然而,《金融時報》Lex專欄文章稱,這里存在一個與現存事實相反的、冷酷無情的邏輯:

若大型礦商表現克制,高成本礦商就會增產,結果還是會造成價格下跌——而必和必拓和力拓卻不能獲得單位成本下降的好處。

還有些市場參與者也在虎視眈眈。在西非,沒有礦山卻有鐵礦石貿易的全球大宗商品嘉能可在與資金吃緊的礦商談判時越來越強硬。這家公司甚至有可能自己接管這些礦山資產以賺取利潤。

然而,如果高成本的鐵礦石持續增加供應,且價格進一步下跌,那麽等待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現金回報會越來越讓人覺得心驚肉跳。

這就是說,從理論角度,一旦大型礦山增產有限,原本奄奄一息的、甚至包括已停止開采的高成本礦山可能趁機增產,最終還是會令價格承壓。

上述停產的高成本礦山並非全部。國際礦業巨頭想憑借大量廉價礦石淘汰高成本對手,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將令他們感到失望。

盡管部分中國高成本礦山被迫關閉,但仍有一些中國大型礦山正試圖通過擴大規模壓低成本。路透社文章指出,隨著國家支持的大礦商擴產或者進行整合兼並,中國產量正在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前八個月,中國鐵礦石產量同比增加8.5%,至創紀錄的9.86億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0

成都物流公司員工舉報萬件“僵屍肉” 涉事凍庫已暫被查封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5/930387.html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凍庫里有很多肉和新聞報道中的“僵屍肉”很相似。如果這些涉嫌走私、過期的牛肉、雞爪進入市場,我周圍的人都可能吃到,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損害。所以我才決定冒險舉報。”張華說,自己問過幾位拉貨的司機,他們都說是走私肉,沒有進口手續。張華說,部分肉制品是從廣西運來,具體從哪里進貨,銷往何處,他並不知情。

122255794.thumb_head

圖說(執法人員查封凍庫)

(原標題:內部員工舉報 凍庫里萬件“問題凍肉”涉嫌走私)

“經過清點,有上萬件肉類沒有符合規定的標識、進口肉制品無中文標簽、涉嫌走私,一部分肉類已經過期一年多,仍在封凍……”昨天下午5時許,經過數小時的清查盤點,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接到舉報,查獲了1萬余件、超過200噸的疑似走私肉。

因為凍庫的負責人無法提供貨品的關稅憑證、檢驗檢疫證明,涉事的凍庫已被暫時查封。

員工向商報舉報: 此地有大量“問題肉”

“我們公司凍庫內有上千噸‘僵屍’牛肉和雞爪,沒有合法的進貨手續……”昨日上午11時23分,一名自稱郫縣富源泓威物流有限公司員工的張華(化名)向成都商報舉報稱,自己所在的公司涉嫌存放未經檢驗檢疫的進口牛肉、雞爪等冷凍品,其中一部分已經開始變質、發臭。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凍庫里有很多肉和新聞報道中的“僵屍肉”很相似。如果這些涉嫌走私、過期的牛肉、雞爪進入市場,我周圍的人都可能吃到,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損害。所以我才決定冒險舉報。”張華說,自己問過幾位拉貨的司機,他們都說是走私肉,沒有進口手續。張華說,部分肉制品是從廣西運來,具體從哪里進貨,銷往何處,他並不知情。

記者暗訪現場:

無中文標識肉類正入庫

昨天下午2時許,成都商報記者來到郫縣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富路238號附2號,這里是成都富源泓威物流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在廠區門外,就能看到白墻藍字的“富源凍庫”。凍庫門口,一輛大貨車正在卸貨入庫,搬運工人將一箱箱冷凍的牛肉搬進凍庫。肉制品箱體上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只有大大的英文單詞:“FLORIDA BEEF INC。(美國佛羅里達牛肉公司)”。

現場還有一輛河南車牌的貨車前來裝貨,車上一位女性告訴記者,他們是富源凍庫的常客,基本上每周都會從這兒運牛肉、牛百葉等產品到河南。她說他們是跑運輸的,受一個老板雇傭,一個月要跑四五趟,與富源凍庫的人很熟。

攀談中,凍庫的一位庫管人員說富源凍庫歸屬於富源泓威物流公司,凍庫對外開放,貨主可以隨時把貨運過來封凍儲存,凍庫收取租金。

在凍庫門口的一張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本簡要的進出貨記錄,在當天的記錄中,寫著“代姐,板筋”,疑似為件數的累加記錄,算起來有470多件。

執法人員清查

有牛肉超期1年多

昨日下午2時30分左右,郫縣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驅車趕到凍庫門外。看到執法車輛駛近,原本正在搬運貨物的工作人員馬上四散逃奔。

富源凍庫使用面積1600平方米左右,開三扇大門。執法人員趕到時,凍庫搬運工沒來得及鎖門,兩扇門是敞開的。在查看了貨車上的牛肉制品後,一位執法人員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正規的進口食品,外包裝上應該有中文標簽,會註明品類、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車上的牛肉外包裝上沒有中文標簽,涉嫌走私肉制品。

進入凍庫,昏暗的燈光下黑壓壓地堆滿了冷凍肉制品,僅留下不寬敞的通道。工作人員從中開箱抽檢,發現貨物包括貼有產地巴西的牛肉、只有英文“AEB”的大腸以及產地標註為美國的雞翅、雞爪、火雞翅等常見食品。

從外包裝來看,該批貨物分為國外和國內兩類貨源。國外貨源仍然保留原有的包裝,貼有英文標識,註明種類、產地和重量;國內貨源用普通紙箱包裝,沒有任何相關標識,部分貨物包裝上有手寫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限。

記者看到,其中一件牛肉的生產日期為2013年1月,過期日期為2014年1月,明顯屬於過期產品。郫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國家規定冷凍食品在凍庫的保存期限一般為9到12個月,最多不能超過18個月。”

查封凍庫

扣押200噸凍肉

整個下午的工作時間,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6位執法人員都在清查凍庫,對凍庫內涉嫌走私和過期的凍貨進行登記。經過初步核查,涉嫌走私的肉制品總量達10000多件,約200噸。在清點完成後,一位工作人員感慨這是自己在郫縣遇到過的最大的涉嫌走私冷凍品的案件,“多得有點誇張,以前從來都不知道這兒還有個凍庫。”

昨天下午4時許,富源凍庫的總經理謝學成趕到了現場,據他陳述,這個凍庫是他去年接手過來的,平時都是下屬在負責具體事務,對於凍庫內肉類的相關證明,他表示自己無法提供,得等凍庫具體負責人包素芬回來,才清楚情況。但昨天下午,工作人員一直無法與包素芬取得聯系。

在無法出示相關有效證件的情況下,郫縣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對凍庫進行了暫時查封,將涉嫌走私的肉類現場封存。

“我們已經對涉嫌走私和過期的冷凍品進行扣押,明天(7月15日)將繼續進行調查,請物流公司提供相關的手續,如果涉嫌刑事違法,我們會將本案移交公安。”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一位負責人說。

  • 成都商報
  • 李怡
  • 李秀明 王春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71

新華社記者回應“僵屍肉假新聞” 三部門嚴打走私冷凍肉品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599

7月8日,消防官兵和工作人員集中銷毀走私“僵屍肉”。 (新華社 徐雪/圖)

近日,關於“僵屍肉”新聞報道是否失實的爭論一直沸沸揚揚。7月12日淩晨,新華社記者李丹發微博長文回應“僵屍肉假新聞”事件。

李丹認為,質疑者洪廣玉不經深入調查就判斷新華社報道是“假新聞”有失輕率。

她解釋,自己采訪耗時一周,采訪了海關緝私局、公安等權威部門,面對面采訪多位當事人,為確保稿件真實客觀專業,初稿完成後還請相關部門對核心事實進行過兩次確認。出於采訪對象的要求和對消息來源的保護,新華社沒有在文章中點出采訪對象具體人名。

此前,據新京報消息,新華社記者李丹6月23日發布了題為《走私“僵屍肉”竄上餐桌,誰之過?》的報道。文中提到,“在6月的海關打擊凍肉走私的專項行動中,有80後緝私人員在廣西某口岸查處了一批比他年紀還大的70後凍肉。”

對此,7月9日晚,“食品安全資深記者”洪廣玉發文質疑“僵屍肉”報道是假新聞,認為“僵屍肉”並不存在。文中稱,並對“僵屍肉”新聞中涉及到的相關部門進行再次采訪核實,采訪結果表明“沒有任何官方發布過查獲所謂封存三四十年的肉”。

一下子,“僵屍肉”真假之爭在網絡上引發激烈討論。

兩人爭論的焦點在於何為“僵屍肉”。洪廣玉將“僵屍肉”定義為“特指封存幾十年的肉”,而李丹卻認為,除了“封存幾十年的肉”外,過期幾年的冷凍肉品也不能排除在外。

李丹微博回應稱,“僵屍肉”並非媒體的“發明”,雖說不乏標簽化意味,但它卻是老百姓對過期變質凍肉的形象說法。食用過期變質凍肉的確對身體健康有害,在這一點上是毫無疑義的。文章還列舉海關總署數據,稱截至今年6月23日全國海關共立案偵辦凍品走私犯罪案件141起,查證走私凍品42萬噸。

對此,食品專家表示,“僵屍肉”是新詞,目前未明確冷凍多少年的肉可以稱為“僵屍肉”。

從公開報道來看,查獲冷凍多年肉類的事件時有發生。今年2月,廣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韋波接受媒體專訪,談及走私問題時他提到,“主要是跨境牛肉、冷凍雞爪等肉類。這些牛肉,不少冷凍多年,甚至數十年。”

此外,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聯合海關總署、公安部等三部門發布通告稱,今年以來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部署開展打擊冷凍肉品走私專項行動,打掉了多個走私團夥。在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對所有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海關均依法予以銷毀。

7月1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被問到“僵屍肉”話題後,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回應稱“問題超綱”,但黃表示,海關作為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對凍肉走私一直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通知最後也提到“媒體是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重要力量,監管部門支持媒體監督。媒體報道食品安全事件要切實做到真實、公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32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野村控股古賀信行:中國處置僵屍企業如何吸取日本教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949.html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野村控股古賀信行:中國處置僵屍企業如何吸取日本教訓?

一財網 張菲菲 2016-03-19 12:55:00

一下子處置大規模的僵屍企業是不現實的,要對未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逐步地分階段解決,處置僵屍企業勢必帶來金融問題,僅靠民間金融機構市場化手段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投入一部分的公共資金,才能解決銀行的壞賬問題

3月19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經濟峰會上,在主題為“去產能和去杠桿:邁過結構調整之檻”分論壇上,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會長古賀信行結合日本去產能和去杠桿進行了經驗風險。

古賀信行表示,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日本經濟增長大幅下降,企業面臨極大的負擔,日本當時面臨著產能過剩、債務過剩和就業過剩三大問題,日本政府將原因歸結為經濟的周期性變化,推出了財政的刺激措施,在公共基礎設施開展了大規模建設,並對名存實亡的僵屍企業進行救助,造成日本企業在去產能和去杠桿方面停滯不前,讓僵屍企業繼續存在下去代價非常高昂,銀行不良貸款繼續增長,且一些健康企業與僵屍企業競爭,以至於生產效率被拖累。

古賀信行表示,直到2001年起日本政府正視僵屍企業,將前期的財政政策刺激改為結構性改革,對銀行不良債權進行處理,建立了產業再生機構,對有經營資源但負債累累的企業進行扶持,這些企業開始恢複盈利,業績逐漸好轉依,但這主要依賴於債權人對企業免除債務,削減企業人員來實現業績的好轉,但這種好轉不具有長遠解決的能力,企業為了長遠發展削減成本,日本價格戰越來越激烈,工資下降引發了通貨緊縮。

古賀信行表示,處置僵屍企業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產能過剩行業存在很多僵屍企業,一下子處置大規模的僵屍企業是不現實的,要對未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逐步地分階段解決,處置僵屍企業勢必帶來金融問題,僅靠民間金融機構市場化手段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投入一部分的公共資金,才能解決銀行的壞賬問題

對於中國從日本經歷吸取經驗教訓,古賀信行表示,第一,過剩產能這些因素是由結構性問題造成,而不是經濟周期性造成,需要供給側改革采取措施;第二,市場資源隨著需求的變化迅速重新分配,要讓僵屍企業退出;第三,為了企業重生更為關鍵出路是加快自主研發,相信通過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在經歷了短期的調整中國經濟可以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

對於去產能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古賀信行表示,在去產能過程中,不僅是企業需要走出去,政府在其中也要發揮非常好的基礎作用,為企業提供排頭兵和先遣隊的支持,協助加快企業產能實現海外轉移,政府大有可為。

編輯:蘇蔓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94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工業與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處置僵屍企業要更多兼並重組 少破產清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945.html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工業與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處置僵屍企業要更多兼並重組 少破產清算

一財網 張菲菲 2016-03-19 12:39:00

一直以來產能過剩是一個常態,在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國家都曾出現過,中國20世紀90年代有三次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對中國經濟影響非常大的隱患

3月19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經濟峰會上,在主題為“去產能和去杠桿:邁過結構調整之檻”分論壇上,工業與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表示,一直以來產能過剩是一個常態,在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國家都曾出現過,中國20世紀90年代有三次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對中國經濟影響非常大的隱患。

在馮飛看來,這其中既有共性原因也有個性原因。共性原因表現是日本和美國產能過剩出現時期在經濟高增長時期,疊加外部巨大的危機,中國產能過剩也是經歷了前幾階段的高增長,疊加了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內外需求萎縮;此外,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職能,對企業和產業直接幹預太多,也是造成產能過剩的問題原因。個性原因表現為市場機制的發育不足,由於市場機制和公司治理結構發育不健全,導致企業決策不正確,市場機制缺陷和信息的不對稱。

為此,馮飛指出,在治理產能過剩需要標本兼治,既要去產能同時著眼於長效機制的建立。將政府和市場兩種作用兩種機制結合起來,很多問題都是由單一機制轉型升級而來的。

具體而言,馮飛指出,要通過三個途徑來化解產能問題:第一是發揮市場的矯正作用,通過市場機制的公平和優勝劣汰機制,讓不具有競爭力的產能出清,第二是監管調控,通過環保能效安全等五個標準加速產能退出,加大執法力度,第三是政府兜底,保證職工安置和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對於處置僵屍企業的人員安置問題,馮飛表示,處置僵屍企業的風險之一是人員安置,不可避免是企業職工的下崗,中央政府設置了1000億元專項獎勵資金,可以通過轉崗、地方政府提供安置崗位等方式解決就業問題。

在處置僵屍企業方面,馮飛強調,更多是強調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最重要的是實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業一策,涉及地方經濟轉型,特大型僵屍企業要有特定的解決辦法,確保去產能過剩不出現大規模的下崗潮。

對於僵屍企業的資產問題,馮飛表示,資產是最難處理的,實現債轉股不良資產的剝離中國政府進行了實踐,在上一輪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在四大國有銀行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這一輪資產處置問題的複雜性比上一輪更複雜,原因是資金來源更加複雜。

對這一輪僵屍企業的資產處置,馮飛表示,第一,要更加關註用市場化的辦法處置資產,在資產處置過程中還是要考慮要債轉股的方式,發揮金融機構自主性,第二是實施不良資產的剝離,第三是利用法律手段破產手段,甚至清算方式解決。

編輯:蘇蔓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96

【方舟評論】去產能就是要淘汰僵屍企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920

有個段子說,全世界鋼鐵產量排名,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這是實情。後來,鋼鐵要去產能了,河北也是首當其沖。根據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十二五”期間,河北省累計壓減煉鐵產能3391萬噸、煉鋼4106萬噸。

鋼鐵去產能仍是進行時。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在近年來淘汰落後鋼鐵產能的基礎上,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嚴禁新增產能,對違法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河北省再壓減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800萬噸;到“十三五”末鋼鐵產能將控制在2億噸左右。

看起來,鋼鐵去產能一點也不難。政府一聲令下,任務層層分解,指標層層下壓,令行禁止,手到病除。但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去產能極為艱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80383萬噸,同比下降2.3%;生鐵產量69141萬噸,同比下降3.5%;鋼材產量112350萬噸,同比增長0.6%。根據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數據,2015年河北省冶金企業累計生產粗鋼18833萬噸、生鐵17383.3萬噸、鋼材25245.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2.6%和5.5%!去產能難於上青天,甚至產量越去越多,怪哉。

照理說,一個企業產品賣不動,生產越多虧損越多,那明智的企業家會轉型、會關張,員工也會另謀生路。就是企業想硬扛,銀行與資本市場未必願意為其輸血。企業家不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賭短期內市場回暖而支撐一段時間是有可能的,但讓自己的血一直嘩嘩流下去則絕不可能。長期虧損的企業結業,不就是市場選擇機制在起作用、在去產能嗎?

再加入一點博弈論。如果一個行業全行業產能過剩,供過於求,價格被壓制到部分產能的生產成本之下,那短期內會出現“囚徒困境”:要是別人退出,我堅守,將來價格回升,我就活下來了;要是別人堅守,我也堅守,那我也不虧,就比誰的氣長、生命值高了。可見,如果預期短期內價格回升,堅守是有可能暫時成為最優策略的。比誰的氣長、生命值高,比的就是誰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誰的生產成本更低。決策遲緩、不能緊跟市場、生產成本高企的企業將首先支撐不下去而出局,去產能要去的是這樣的落後產能。

必須說明,衡量先進產能與落後產能的唯一標準,絕非技術,而是效率。高技術的產能,如果產品賣不動,照樣是該淘汰的落後產能;低技術的產能,如果產品大行於市,照樣是該保留的先進產能。在一個行業中,誰更能適應市場需求,誰能及時決策調整產品結構,誰的生產成本更低,誰就是先進產能。先進產能就是效率高的產能。

總之,一個行業全行業產能過剩,在市場選擇機制下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的落後產能將被逐次淘汰出局。如果一個行業長期全行業產能過剩,落後產能/僵屍企業無法出清,那一定有什麽妨礙了市場起作用。例如,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它們有強烈的動機給本地國企與大型民企輸血補氣續命,以保住稅源,令上述“囚徒困境”的存在長期化。

在這個意義上,鋼鐵去產能,確實需要上級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出手,用更強有力的“看得見的手”來把地方政府“看得見的手”拉回來,讓“看不見的手”起作用。

日前,河北省國資委主任王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對企業而言誰也不願意被去產能。”哪些企業不願意被去產能?盈利的企業、生產成本低的企業當然不願意,這些屬於先進產能,當然不需要去產能。有政府輸血補氣續命的國企與部分民企也不願意,有別人的血為自己續命,何樂不為?

所以,鋼鐵去產能,靠向地方政府壓指標的方式未必合理,一是完全有可能把有效率的先進產能淘汰了,而把經營政商關系能力強過經營企業的落後產能/僵屍企業保留了,二是有可能落入一邊淘汰產能,一邊增加產能,最後總產能還在增加的怪圈。

2016年3月12日《華夏時報》報道《省長對話鋼企:我都替你們著急》講了一個故事。在3月8日河北代表團小組會議上,河北天柱鋼鐵集團董事長孟蘭芝發言稱“過去的一年,雖然鋼鐵產業形勢低迷,但是企業還能夠保持盈利,而且利潤還不小。”她的企業現有5500人,年產360萬噸,2015年稅後盈利2.8億元。在她看來,企業之所以能夠盈利,因為民企的決策快,“不失時機”。

但國企河北鋼鐵集團原董事長王義芳認為成本因素更重要:河北鋼鐵的人均工資、財務費用等在國企中只能算中等水平,即便如此,一噸鋼也要300元的人工成本,而民企這一塊不超過50元;財務成本方面,國企一噸鋼200多元,民企45元,加在一起就相差了400-500元。同樣的售價,民企是持平不賺錢,國企就得虧損。

河北天柱鋼鐵集團能盈利,應該兼有決策快與成本低的因素。既然能盈利,那就不是落後產能。去產能的手段與目的,都應該是讓市場“看不見的手”起作用。這樣的先進產能有權也必須生存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56

河南速達如何變成“僵屍車企” 政府全力扶持,變相民間集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614

速達股份大門外停放的速達電動汽車。(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圖)

 

河南速達電動汽車一度被視為河南三門峽市工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五年過去,雖然有政府不遺余力的扶持,甚至涉嫌民間集資,但速達電動汽車還是難產。

這個案例說明,一個城市的工業升級轉型,還是要依托市場的自發選擇,政府用公共資金去試錯,結果可能是全民利益受損。

“占著茅坑不拉屎,這騙子公司早該倒閉了。”2016年4月初,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電動汽車”)總部所在的三門峽陜州風景區,聽到南方周末記者問起速達電動汽車,小賣部的老板娘絲毫沒有掩飾其不屑。

開建5年的生產基地上長起了荒草,試制成功5年後的電動車還是沒能實現量產。原本不為人知的速達電動汽車,原本地方政府的“寵兒”,在2016年3月末因為被媒體指為“僵屍企業”而出了名。

速達電動汽車宣傳部長徐為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公司不便回應此事,“咱不爭辯,低頭做事。”

速達電動汽車被指“五年沒造出一輛車”,但其官網上不斷發出簽約、交車的消息,投資人遍布各地,手拿這家公司的高息借款合同。速達電動汽車到底出了什麽事?

“老李,來三門峽幹吧”

速達電動汽車的工商註冊地址,在三門峽市經濟開發區東區(山前、山後村),員工們稱之為“山上”,而位於三門峽陜州風景區太陽路1號的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科技),被稱為“集團”或者“總部”。

集團大門口右邊的墻壁上掛著12塊牌匾,其中9塊金底黑字豎長條形並列的牌匾尤其醒目,上面寫著國家純電動轎車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十大應用新技術企業、河南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等等。

集團處在三門峽陜州風景區內,那里有個天鵝湖濕地公園,每年冬天,成群結隊的白天鵝、黑天鵝及各種候鳥,從西伯利亞飛到此地過冬,三門峽因此又被稱作“天鵝城”。

尋根溯源,速達電動汽車也是從外地飛來三門峽的。

2011年1月21日,時任三門峽市市長的楊樹平做客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兩會會客廳”,講到了他和速達電動汽車董事長李複活認識的經歷——

2008年5月,楊樹平正在位於陜州風景區的大鵬酒店開一個工業會議,偶遇陜西人李複活在此宣傳他的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產品,於是鼓勵他在三門峽生產,專門騰出一個地方給他搞研發。

李複活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也確認了這段經歷,他稱會議後楊樹平把他們追到賓館,詳細了解產品的性能,最後說,“老李,來三門峽幹吧。”

李複活表示,自己做節油器產品二十年無人問津,楊樹平這樣追過來,讓他十分感動。

李複活1959年6月出生於陜西渭南,今年57歲。楊樹平曾稱李是西安交大博士、曹秉剛的學生,新三板《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轉讓說明書》則稱,李複活2012年9月畢業於日本近畿大學控制系統專業、獲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

在這份轉讓說明書中,提到李複活曾經任職過的東方實業貿易公司駐外辦事處、西北工貿公司、原野置業集團三家企業,南方周末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以相應關鍵詞查詢,他們要麽已經吊銷,要麽在公司註冊時間上無法與李的任職時間匹配,要麽公司續存,卻無法確認李複活這樣一位曾經的職員。

與楊樹平、李複活口徑不一致的地方是,前述轉讓說明書稱李複活自2006年5月起就擔任速達科技執行董事、總經理,比兩人之前說的2008年提前了兩年。

不管怎樣,李複活確實在三門峽開始生產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裝置,並獲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2008年11月,年產600萬套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裝置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的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2010年3月,該技術入選河南省先進適用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一批);2010年12月,該技術被評為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3月,河南省工信廳通知在全省範圍內鼓勵推廣本技術產品,隨後三門峽市八局委聯合下文並出臺財政補貼政策全市推廣。

前述轉讓說明書上的財務數據顯示,速達科技在2014年的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裝置的營收僅為6004萬元,毛利率卻達到驚人的86.92%。

李複活隨後將眼光投向了電動汽車,請來西安交通大學的電動汽車專家曹秉剛教授及其團隊,於2010年4月29日成立了三門峽速達節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2010年9月9日成立了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三門峽市的電動汽車就此起步。

從股權關系來看,截至2016年4月14日,李複活仍是速達電動汽車的第一大股東,而速達科技也持有速達電動汽車33.42%的股權。

河南速達電動汽車成立之初,法定代表人是曹秉剛。至今,在公司官網的介紹中,仍然如此。科研出身的曹秉剛,是速達電動汽車技術領先的“金字招牌”。

曹秉剛出生於1953年10月,今年63歲,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2001年起至今擔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動汽車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教授、博導。2004年5月,曹秉剛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2004年度“我最喜愛的交大導師”。曾經上過曹秉剛課程的學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曹是一位好老師,在學生中頗受歡迎。

2004年4月1日,曹秉剛參與投資創辦了西安交大科技園博源電動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6月,曹秉剛團隊成立蘇州秉立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曹秉剛任法定代表人。速達電動汽車,應該算是曹秉剛的第三次“創業”。

速達科技2015年年報稱,曹秉剛擔任三門峽速達節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院長,速達電動汽車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技術團隊較為穩定,未發生變化。然而,工商資料顯示,2015年6月3日,法定代表人由曹秉剛變更為李複活。

曹秉剛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請求。

速達電動汽車員工蘇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曹秉剛確實身體欠佳,已經很少在公司露面,目前主要由其學生鄒忠月領銜技術工作。

南方周末記者從校方獲知,鄒忠月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09年9月入學,導師為曹秉剛,2015年8月結業,尚未能獲得博士學位。

南方周末記者未能聯系上速達科技董事會秘書、李複活的女兒李紅宇,速達科技工作人員稱其臨盆待產中,“公司領導未就接下來的工作做出安排”。李複活也未回應南方周末記者采訪請求。

速達電動車生產基地外墻上的標語。(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圖)

轉戰電動車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山西、陜西三省交界處,乘坐高鐵前往河南洛陽、山西運城僅半小時車程,前往河南鄭州、陜西西安約1小時。這是一個資源型城市,號稱“一拳握四寶”,四寶分別是蘋果、黃金、鋁、煤炭。

電動汽車,一度被看作是三門峽市工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不惜“舉全市之力”托舉,也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重視。

2010年11月頒布的《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三門峽速達公司電動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控制系統性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到2015年形成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10萬輛生產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速達電動汽車位於三門峽經濟開發區東部山前、山後村的生產基地,第一期工程征地826畝,涉及兩村農戶304戶,拆搬並新建一所學校。

作為速達電動汽車生產興建的一項重要輔助工程,2011年2月-6月,三門峽市交通運輸局用不到4個月時間主持修建完成速達電動汽車物流專用線,比原計劃提前了20天。

這條路全長2.426公里。據《三門峽日報》報道,這不是簡單的修路,同時還要面對拆遷和補償工作,總投資2300萬元。

2011年2月10日,《三門峽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暫行)》稱,要重點培育速達科技生產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到2015年形成年產10萬輛的規模。

按照規劃,速達電動汽車項目用地一共3500畝(一期826畝),擬投資總額為50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356億,利稅70億;建成後還可以整合一批關聯企業入駐,間接實現產值800億以上,利稅150億以上,吸納產業工人2萬人左右。

據《河南日報》報道,2012年4月21日,河南省第一輛自主研發的純電動轎車在三門峽速達交通集團誕生。這款世界上首次利用車輛震動能量回收進行再發電的純電動汽車,是該公司在經過近20年的研究、試制、測試的基礎上,由116人的產品開發團隊耗資8900萬元、歷時14個月不懈努力的結晶,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

各種榮譽、獎章不斷地砸到了速達電動汽車和李複活的頭上。

2012年12月26日,在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聯盟第九次會議上,速達電動汽車被評為河南省“2012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創新工程先進單位”,此後陸續集齊了速達股份大門口的12張牌匾。

李複活先後獲得“2012年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度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同年當選為三門峽市政協常委、河南省人大代表,2014年獲河南省勞動模範,2015年獲第四屆河南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稱號。

當然,這些榮譽也不是白得的,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三門峽市國土局公示的土地出讓結果顯示,2011年3月17日,河南省速達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省道S314北470277.8平方米(約705畝)工業用地,總成交價格為7910萬元。這個數字約等於速達科技全年營業收入的總和。

《三門峽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暫行)》稱,要鼓勵創投資金進入電動汽車領域。支持骨幹企業通過上市融資、合資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引進外資投入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源等參與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市擔保體系的作用,提供融資擔保支持,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等有了資質,就一馬平川了”

看來三門峽政府有些多慮了。

速達電動汽車官網新聞稱,2013年8月22日上午,來自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廣東、雲南、湖南、貴州等地的十多家經銷商與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9家客戶簽訂汽車銷售數量10萬輛,金額達170億元。到當日為止,將於2014年出廠的純電動轎車已被全部訂購。

位於廣東佛山的中盟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經銷商代表之一參加了這一簽約儀式,並在一個月之後,率包括佛山市招商中心主任、佛山順德區副區長在內的中盟達考察團參觀了速達電動汽車生產車間及基地。

兩個月後,據《佛山日報》報道,2013年11月中旬,新能源企業速達交通集團落戶張槎,成立佛山綠動力服務中心,是首家進駐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的新能源高科技純電動汽車企業,計劃投資近4億元在佛山建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2014年2月、3月,中盟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後舉辦了3場速達新能源汽車的項目說明會,並邀請速達交通集團的曹博總監介紹速達電動汽車情況,招募來自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珠海、湛江、南寧等地分公司的代表。

隨後,合作夥伴們沒有了下文。中盟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李凱,先是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速達電動汽車與其尚有資金糾紛,隨後又表示不清楚具體情況。

2016年4月5日,南方周末記者致電速達電動汽車的貴州經銷商,貴州同興會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14年7月的經銷商,是速達電動汽車新的銷售夥伴。

一位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由於速達電動汽車的生產資質還在申請中,目前其銷售的是野馬C31電動汽車,主要面向政府部門,但可以為個人提供試乘試駕。工廠小車間生產、工人不夠熟練、生產跟不上。

四川野馬汽車公關部門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目前野馬新能源汽車主推SUV款的E70,C31項目已暫停,並未量產。

而前述工作人員還稱,河南的經銷商——河南速通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已經開始面向個人銷售了。

南方周末記者隨後發現,速通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網站無法訪問,此前公布的電話號碼已經是空號,工商登記的號碼無法接通,也沒有在114查號臺登記電話號碼。

奇怪的是,速達電動車官網新聞稱,2016年2月4日,速達電動汽車舉行了交車儀式,客戶為河南速通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澤厚。

來自河南周口市的王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速達電動汽車在全國多個省市的代理商,並非真正賣車,而是涉嫌非法集資。

這些代理商多數都是當地人,在家,或者租一個鋪面辦公,不斷約人喝茶聊天。

王先本人是集資受害人之一。2013年上半年,他隨當地代理商一起到速達電動汽車公司看廠房、土地,也到了太陽路總部。一個叫做張超義的經理出來給大家講公司現狀和前景,然後勸大家買公司原始股或者借款。

當時代理商給了王先兩個選擇,第一種是買原始股,按一年兩分給利息,等上市後就不給利息,分給股權;第二種是借款,4分利息。

2014年3月,王先投了二十多萬元作為借款。借款合同上寫著,“現集團公司為促進電動汽車盡快投產上市,特委托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在平等、誠信的基礎上,向內部員工預借部分資金用於電動汽車項目的建設”。合同上蓋的是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

一開始,王先每月按時能拿到利息,從2014年10月開始,利息沒了。找到代理商,對方不斷拖,然後放利好消息,讓再等幾個月。被逼到沒辦法,代理商說只是沒有資質,“等有了資質,就一馬平川了”。2015年初,部分借款人跟代理一起去速達總部討說法,但沒有結果。

2014年底,速達高息融資客戶一起組建了速達集資QQ群,目前群里有兩百多名成員,主要來自河南。

也有部分借款人提起了司法訴訟,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7份不同個人向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催還借款的法院判決書來看,借款從2013年5月就已經開始了。

這些借款合同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合同約定的借款金額,大於實際借款金額,而每月歸還的利息金額又是按照借款合同進行。王先表示,當時這麽做是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避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的規定。

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日期為2008年4月29日,法定代表人寧誌剛。2014年10月15日,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與自然人寧誌剛、張超義出資成立了河南綠源電動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經營電動汽車租賃及銷售。

自2015年8月25日起,漯河市郾城區人民法院將他們的股權凍結,直至2017年8月24日。

從股東結構上看,這家公司和速達電動汽車沒有任何關系。但工商資料顯示,2015年4月30日,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場所,從原來的三門峽市崤山路西段速達公司1號-6號樓(也就是速達總部),變更為三門峽風景區人工湖北風景區管理處東二層小樓。

由於此前有借款人圍堵總部,2016年春節過後,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搬離速達總部,保安熟練地告知來訪者,寶輪寺塔拐左、一條小道進去。

入股公司曾卷入傳銷案件

速達電動汽車位於山前、山後村的生產基地,至今只有一棟成型的四層的辦公樓,其余建築還只搭起主體框架,工地上長起了雜草。至今仍只能在試制車間而非工業化生產車間生產。

公司缺錢,蘇立在2015年下半年明顯感覺到這一點。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速達電動車公司會在每個月25日發上個月工資,2015年下半年,拖欠了三個月的工資直到年底才發。為此,大約有30多人離職。技術部門在2015年下半年召集了幾家供應商開會,本來是想一起解決系統協調性問題,結果意外地變成了供應商湊到一起要債。

李複活曾試圖在資本市場融資。2010年9月6日,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啟動公司首發上市儀式,與中介機構正式簽約,力爭在創業板上市。直到2015年8月28日,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才在新三板掛牌,采用協議轉讓方式交易,流動性很小。

速達科技之後,速達電動車也啟動了新三板掛牌計劃,增資擴股。一家由利派(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起的《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壹期)》於2015年8月31日成立,存續期為18個月,計劃在新三板掛牌後合適時機退出。

該公司以商業機密為由,未透露這只基金的具體數額。

2015年2月,速達電動汽車承辦的2015三門峽春節電視文藝晚會,以“速達之春·美麗天鵝城”為主題。但是,速達電動車自己似乎並沒有迎來春天。

當年8月11日,李複活將其持有的13,433.6萬元速達電動汽車股權出質。速達電動汽車在2016年2月24日引入了一家新的股東——北京中奧伍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伍福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伍福公司註冊成立於2012年07月13日,與一個叫做“金健康”的涉嫌非法傳銷的組織有密切關聯。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2014年6月,哈市阿城區警方得到線索,打掉了包括“金健康”在內的三個傳銷組織,嫌疑人的講課筆記,成為這起傳銷案件的重要證據。

該組織打著“金健康營養自助工程”的旗號賣保健品。2014年8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發布聲明稱與之毫無關聯。

伍福網已經刪掉了大部分關於金健康的內容,但是仍然可以見到新聞快照:2015年2月2日至4日,為期3天的金健康營養自助工程全國高級領導人峰會在北京舉行。

伍福公司的股東之一、法定代表人為宋自甫,“金健康”的運營主體、北京金創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一、法定代表人則是宋運甫。

但據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訴北京金創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等一審民事調解書(2008)海民初字第12033號,北京金創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宋自甫。

由此來看,宋自甫和宋運甫是否為同一人?伍福公司未回應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請求。

技術世界領先?

客觀地說,速達電動汽車並非“五年沒有造出一輛車”。

早在2010年9月12日,速達公司電動汽車就舉行了樣車運行暨整車裝配線開工儀式。當天,20輛電動汽車樣車駛向三門峽街頭。

2011年4月21日,速達公司宣告第一輛自主研發的純電動汽車下線。5個月後,三門峽市正式啟動了速達純電動轎車出租示範運營。

三門峽出租車司機老李說起速達就來氣,他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本來出租車8年到期要報廢了,市里硬是給延後了一年,讓我們等速達電動車出來,結果它就一直出不來,最後還是換了汽油車。”

在集團大門口左側,倒是經常停著兩輛白色速達電動汽車,司機稱主要用於接送公司內部員工外出辦事。

速達電動車的主要用戶是三門峽市政府下屬的部門,蘇立介紹,目前還有十多輛車在跑,速達電動汽車公司還專門為這些車配置了售後維修人員,目前車還沒有出過大問題。

最早一代速達電動汽車是在鈴木天語車身內搭載電力系統,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上海沿鋒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設計了速達SD01、SA01兩款車型。

速達電動車官網顯示,目前速達電動車有兩款車型,銀色三廂、藍色兩廂。速達三廂款車型,曾出現在2014年四川野馬汽車的展臺上,不過是冠以野馬C31的標識。

野馬汽車新能源汽車分公司總經理毛俊剛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野馬C31是與河南速達電動車產品合作,未來將由野馬汽車自行組裝生產,遲遲未能量產是因為產品還有待改進、提升,預計在2017年上市。

李複活在多個場合稱,速達電動汽車有三項核心技術具備世界領先,第一是能量回收系統,第二是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第三是電池能源管理系統。

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發現,自2011年1月至今,以“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為申請人的專利一共127個,其中發明專利39個,實用新型專利82個,外觀設計專利6個。

在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中,處於專利權維持狀態的僅有3個(分別為:一種用於電池主動均衡的開關系統,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組一致性在線監測裝置及方法,電動汽車轉向用自動閃光警示燈),逾期視撤失效5個,駁回失效2個,逾期視撤、等恢複1個,其余28個還在申請流程中。

徐為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速達電動汽車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拿到工信部生產資質。

蘇立覺得公司下一步最大的問題還是錢,他說自己還沒有拿到2016年2月的工資。

(應被訪者要求,蘇立、王先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62

新能源車產業園“大躍進” 地方政府借機盤活僵屍產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106.html

日前,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管委會與五龍集團簽訂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當地打造一個集純電動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協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生態產業園。產業園預計總投資50億元,將於2017年年底建成,建成後年產新能源車將有望達到15萬輛。按照官方消息,在項目達產後,整車企業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加上帶動的汽車相關配套產業,將形成千億級的汽車產業生態園區。

在政策綠燈和千億補貼的助推下,地方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情不斷高漲。和君咨詢汽車分析師張海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兩年來,各地政府興建汽車產業園的熱情高漲,在傳統制造業不景氣的背景之下,被國家助推的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各地政府鼓勵投資的重要方向。第一財經記者粗略統計,僅2014年下半年的時間,全國各地建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就已經達到十數個,這些產業園項目投資數額都非常驚人,動輒達到十幾億甚至是幾十上百億。

這不禁讓業內人士擔憂,遍地開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其最終能走向市場化的有多少?在目前新能源汽車依然需要政府補貼和政策刺激的大背景下,我們真的需要那麽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嗎?這樣的觀點,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逢春就曾通過媒體對外表示過,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新能源生產企業呈現出“散、小、低”的特點,我們並不需要那麽多的新能源生產企業,自然也不需要那麽多的汽車產業園。

借新能源盤活現有“僵屍”產能

“有不少政府之所以願意去推新能源,其實是為了把當地原有的汽車產能和資源給盤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我國有各類車輛生產企業1300多家,在這1000多家企業中,有一批企業多年來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產量極少甚至沒有產量。為淘汰落後產能,加快行業的兼並重組,2012年7月工信部下發《關於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表示將對上述企業進行整頓,如果整頓後依然無法達到考核標準,將暫停其《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將其勸退。

《通知》發布後不久,工信部下發了《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1批)》的公告,有48家企業被“黃牌”警告。這其中主要是客車以及專用車和改裝車生產企業,其中就包括杭州長江客車廠、雲南美的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以及貴州客車制造廠。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被工信部“黃牌”警示後,從自2014年10月起,貴州貴安新區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多次往返諸如北京、武漢、重慶、上海等國內汽車發達城市進行考察調研,希望盤活現有資源,而最終選擇與五龍集團牽手,在本次項目合作中,新區開發投資公司與五龍集團簽署了《貴州客車制造廠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貴安新區負責這一項目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與五龍的合作是當地希望引入五龍的核心技術,作為貴州發展汽車產業的基礎。在他看來,發展新能源是企業在被“公示”之後,積極自救的一個表現。不過,協議雙方拒絕進一步透露雙方增資和股權占比的具體情況。

在與整車企業合作敲定後,為便於配套,地方政府必然要拉紅線,帶動零部件企業的落戶,因此,產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也在情理之中。

這樣的案例並不止貴州一地,在此之前,五龍集團曾經牽手雲南美的客車制造廠打造了五龍在雲南的新能源生產基地,隨後又兼並重組了同樣瀕於被勸退的杭州長江客車廠,成立了長江汽車,主要生產新能源商、乘用車型,由此帶動當地對新能源產業鏈的大規模投入。

補貼要導致產能過剩隱憂?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產業園,特別是一些城市的高新區。‘十三五’規劃中,新能源都是重點發展的方向。”張海濱告訴記者。第一財經記者粗略統計,僅2014年下半年,全國各地建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就已經達到十數個,這些產業園項目投資數額都非常驚人,動輒達到十幾億甚至是幾十上百億。而在2015年,這一勢頭進一步加速,新能源產業園出現遍地開花的情況。

“政策鼓勵,地方政府都認為新能源是未來的趨勢,再加上政府本身就有產業支持資金,與其鼓勵傳統產業,當然不如鼓勵新興行業。”張海濱認為。

而造成各地都熱衷新能源產業投入的背後還有一大重要原因在於,按照目前國家政策,進入新能源試點應用和推廣的城市,都有一定的考核要求,達不到會有一定的懲罰措施。而按照此前國家公布的截止到2015年8月份全國39個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情況,有16個城市和地區達標率不足20%。隨後,國家調整了考核的方式,2016年國家公布的考核計劃中采取獎懲並行的方式,在規定政府和公共用車中新能源的替換比例之外,每增加多少輛車獎勵多少金額,最高獎勵達到2億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地方政府鼓勵當地新能源投資的熱情。

“因為新能源推廣補貼中,地方補貼的部分是需要地方財政出資,而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當然更願意補貼本地企業。”比亞迪汽車的一名內部人士曾經對第一財經記者抱怨道,在此之前,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試圖進入別的市場,很多地方政府就要求其必須在本地建廠,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就業,也能拉動當地產業鏈的體系配套。

在胡蘿蔔+大棒的雙重政策下,不難理解為何各地都在大躍進般地進行投入,但其中的產能過剩隱憂也在發酵。川財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根本無法實現市場化,而各地的投入和產出,最終的消費流向更多的依然是公交、物流以及專用車領域,基本上都屬於當地投入、當地消化。

而這種“內循環”的方式其實已經暴露出一定的問題,比如之前被媒體曝光的新能源騙補問題,以及各種質量問題等。在此背景下,如何用一種更加理性和市場化的態度對新能源產業進行投資,也成為企業和各地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36

吳曉靈談僵屍企業退出後人員安置辦法:擴大中央財政債務、劃撥國企股權以充實社保基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646.html

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對於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但目前的問題是,大量僵屍企業退出渠道不暢,占用了社會資源。

“之所以有很多的企業難以退出,特別是國有企業難以退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6月18~19日舉行的2016北大匯豐金融論壇上,央行前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表示,為了解決企業退出後人員安置的問題,要用擴大中央財政債務和劃撥國有企業股權的方法,充實社會保險基金,完善社會政策托底工作。

吳曉靈表示,中國經濟的杠桿率在全球處於中等水平,非金融企業杠桿率較高,政府和居民還有增加杠桿的余地,為促進企業活力,有必要調整杠桿。

吳曉靈進一步解釋說,非金融企業債務率比較高,杠桿率比較高,這是與我國以間接金融為主的金融體系有關系的,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融資主要是靠銀行信貸融資。

那麽怎麽調杠桿結果呢?吳曉靈表示,可以用政府加杠桿為優勝劣汰的市場運行機制創造條件,為企業降低社會保障負擔。如何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運行機制?首先用安全、環境、技術、質量等標準限制淘汰高汙染、高消耗的企業,然後還要用公平競爭和財務可持續的財經紀律,讓善於控制成本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企業市場退出渠道不暢,優勝劣汰機制難以建立,許多僵屍企業占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降低了社會資源使用的效率。

對此,吳曉靈表示,讓這些低效率的企業從市場退出有兩大問題,第一是資產和債務如何處理;第二是人員如何安排。在債務重組和資產處置時,應秉承市場的原則,讓買賣雙方自由定價。同時,在銀行債務處理問題方面,應該盡快廢止貸款通則,把銀行債務重組的處置權、主動權交給銀行股東。

由於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人員的安置成為低效率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難以退出市場的障礙。吳曉靈提出,要用擴大中央財政債務的方法和劃撥國有企業股權的方法,充實社會保險基金,完善社會政策托底工作。

吳曉靈說,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統籌層次比較低,現在提出要實現省級統籌,最終實現全國統籌,但很多省並沒有實現真正的省級統籌,很多地區面臨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巨大缺口。特別是在資源枯竭地區的企業,其退出面臨養老金、失業保險入不敷出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要盡快實現養老金、失業保險全國統籌,用劃撥國有企業股權和中央財政舉債的方式彌補資金缺口。

她表示,一些破產企業的職工不離開企業,是因為當地社保基因無法給足企業該給職工的錢,為了彌補這個缺口,可以把國有資產的一部分,包括國有股權劃歸給社保基金,這是有根據的。

吳曉靈進一步解釋說,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所有利潤都上交給了財政,並沒有給企業留下養老的錢。但這些利潤上交後,其實都變成了國有股權。那麽現在企業職工他要養老了,過去沒有量化到個人的社會保障的錢,其實還是應該劃給企業。但是即使這樣,第一有量的差距,第二也有能不能馬上變現的問題。因為如果全部變現也會有問題,有一些流動性的缺口,應該用中央財政舉債的方法來加以彌補。

吳曉靈還提出,在彌補了資金缺口的同時,要延長企業和個人繳費的年限,並降低養老金和失業保險的費率。

她說,現在養老金繳費1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國外基本上要繳費30年到40年,只要你參加工作,就應該繳費,用你參加工作的繳費來支付你以後退休的生活費用。如果中國延長了年限,提高了統籌層次,應該能降低整體的養老金和失業保險的繳費費率,這也符合當前降成本的宗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