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俄羅斯石油寡頭崛起的幕後推手:華爾街投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19

在今年3月烏克蘭危機激化俄羅斯與西方關系以前,摩根士丹利的高管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座上賓。因為這家華爾街投行幫助普京的左右手——俄油(Rosneft)CEO Igor Sechin完成了募資104億美元的IPO。(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克里姆林宮所說,那是在2006年10月,普京對促成俄油IPO的時任摩根士丹利CEO John Mack和其他國外銀行家表示感謝,在正規的會議室里和他們暢談了一小時。那應該算華爾街在俄羅斯高層春風得意的一個瞬間。

彭博報道認為,普京和Sechin應該好好謝謝摩根士丹利。早在1998年,俄油還是俄羅斯政府三次出售都以失敗告終的燙手山芋。七年後它竟然成為全球IPO規模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也創下了俄羅斯本國IPO的最高紀錄。這其中摩根士丹利功不可沒。

摩根士丹利為俄油改寫被收購的命運發揮了關鍵作用。俄油也投桃報李,連續三任首席財務官都出自這家投行。就在去年,普京還批準了俄油董事會對Mack的任命,俄油為Mack開出了一年58萬美元的高薪。

前蘇聯解體二十五年來,俄羅斯與全球經濟越來越密不可分,西方金融機構與企業也成為俄羅斯能源寡頭崛起的幕後推手。

同樣以摩根士丹利為例。1998年,該投行聘請前俄油負責國際投資的副總裁Rair Simonyan領導改行在莫斯科的辦公室。那年俄羅斯債務違約,經濟增長收縮5%以上,多家西方銀行撤離俄羅斯。但摩根士丹利的莫斯科辦公室留了下來,增強了在俄羅斯企業界的信譽。

2004年11月,俄羅斯政府請摩根士丹利為出售俄油估值。當時俄油的CEO Sergei Bogdanchikov和Simonyan是多年好友。摩根士丹利對俄油的估值高達85億美元,而收購方Gazprom合作的投行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估值只有60億美元。知情者透露,Sechin因為這樣的高估價對摩根士丹利心存感激。

2006年7月,Simonyan和俄油首席財務官Peter O’Brien合作主導了俄油104億美元的IPO。普京為此還向Simonyan頒發了榮譽獎。Sechin也私人宴請了Mack和其他銀行家。Simonyan回憶說:

“Sechin待Mack很好,是懷有尊重的那種。”

2009年9月索契的商業論壇期間,普京和Mack都出席了一場研討會。普京私下會見了Mack,會談時他提到,有2150億美元俄羅斯的資金都經由摩根士丹利流通。

其實,在今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前,俄油與摩根士丹利的關系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2012年底,俄油宣布成立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金融機構,仍然聘請了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協助經營那家銀行。

八個月後,Simonyan和其他兩位並購顧問相繼離開。Simonyan說,他是在Sechin任命前IMF總裁卡恩任俄油新銀行的董事以後離職的。

而今,Sechin和俄油都上了西方制裁的黑名單。

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提到,俄油求助政府提供420億美元支持融資,這意味著美國的制裁開始對俄羅斯的經濟產生長期傷害。

鼎盛時期,摩根士丹利莫斯科分處約有130名員工,而現在,至少三分之一的員工已離職。

最風光的時候,Simonyan將俄羅斯稱為摩根士丹利在歐洲最大的市場。 到如今,並購顧問公司Freeman & Co.數據的顯示,截至7月27日,今年摩根士丹利在俄羅斯的投行業務收入只有200萬美元,2011年還高達1.03億美元。

用現任瑞銀俄羅斯子公司董事長Simonyan的話說,

摩根士丹利與俄油"再沒有任何特殊關系"。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確難以切斷俄羅斯與全球經濟的聯系,那些接納俄羅斯的西方企業也處境尷尬。俄油與摩根士丹利之間從追求、蜜月到分手正是西方對俄羅斯態度轉變複雜的縮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99

寡頭經濟學:為何沙特的最優選擇是增產而非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53

04

高盛認為,市場低看了沙特“不減產”的表態,稱該國可能會進一步增產。

在其最新的原油市場報告中,高盛將該市場形容為“主要產商主導型”結構,而非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或完全競爭。

其言外之意基本上是原油市場為寡頭壟斷市場,存在一個主導市場的寡頭(過去數十年來都是沙特阿拉伯)。這與壟斷市場只有一個核心區別:

...當決定產量時,不僅要考慮市場需求曲線,還要把其他競爭性產商自己產出決定的應對之策考慮在內。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博客ftalphaville指出,原油市場面臨的現實是,沒有一個產油國可以憑一己之力滿足全球原油需求,完全壟斷也就不現實。相對於無法控制原油市場(價格),產油國們更擔心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於是,最強的產商總是缺乏動力將油價推高至可能吸引新競爭進入的水平,同時也不希望油價跌破競爭者的成本。作為邊際需求的滿足者,它的主要動力在於盡可能地保證收入穩定。

因此,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價格應基於最強產商的邊際成本計算:

從存在剩余的需求曲線中,我們計算邊際收益曲線,並使之與主導企業的邊際成本曲線相等。使這兩個函數相等正是壟斷企業的做法,與寡頭的區別在於它不需要首先考慮其他競爭性產商的反應。待主導企業決定了供應量後,其余競爭性企業將以當前價格滿足其余的需求。

重要的是,該價格將會低於壟斷競爭但高於完全競爭市場,總供應則會大於壟斷競爭但小於完全競爭市場(Qdominant> Qmonopoly)。

不過,這一模型存在一個問題,它假設產商今天就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

如果主導產商比較狡猾,它可能希望通過增產(打擊短期收入)迫使競爭對手出局,以便在未來獲得壟斷性利潤。

這可能就是現在正在上演的一幕。

相較於削減產能,沙特似乎對於增加產出更有興趣。不過,對於沙特的真實處境,以及增產的傾向,市場仍然有所低估。

高盛認為,增產仍是沙特的最優選擇:

當前沙特閑置產能約150萬桶/天,而美國頁巖油產商的閑置產能約為500萬桶/天,沙特不再有把油價壓低至頁巖油成本下方的能力。削減產能將使美國頁巖油產商獲益,同時減少沙特自己的收入。

於是,在影響價格的能力減弱時,最優的做法是增加產能。正如下圖所示:

Screen-Shot-2014-10-27-at-12.58.46

(中間陰影區域:因控制閑置產能而失去的利潤)

美國頁巖油的盈虧平衡價在80-85美元之間,成為調節邊際供應的主力軍。總而言之,隨著美國頁巖油產商科技創新,原油市場的核心(動態)定價能力從主導國(沙特)傾向了它們。當然,與沙特整體作為一個產油國不同,這些零散的頁巖油產商並無單獨的定價能力。

通過“不減產”甚至增產的方式,沙特至少可以將收入穩定下來。與此同時,將控制每桶邊際收入和需求波動性的風險拋給美國的頁巖油產商。

ftalphaville指出,對於沙特來說,這也許是當前的最佳策略,然而對於所有產油國來說,這無異於將原油霸權獻給了美國政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05

混業經營對金融版圖的影響——超級巨無霸金融寡頭誕生 云蒙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7561657

證監會說正研究向銀行發券商牌照,說點個人的看法,不成熟,拋磚引玉。全球金融一體化,金融脫媒愈演愈烈,在全世界範圍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如果混業經營的話,銀行將可以從事資金類、融資類、中間類、經紀類、投資銀行類、經營保險類、創新類等業務,當然保險公司券商也可以從事信貸業務。考慮到我國券商、保險發展很晚,再加上政策引導和國民文化等因素,三家馬車銀行獨大,銀行在渠道優勢、客戶優勢、信用優勢、資金優勢等方面太強大,短期看,銀行的日子會比較好過,風險會化解,資本好補充,中間收入擴大等等,這裡不展開;長期看,中國將會產生幾家超級巨無霸銀行,強者恆強,將中國的金融版圖進行瓜分,猶如春秋戰國時期:

        第一步:四大國有銀行大肆收購各類中小券商、保險、信託等各類金融機構並進行整合、吸收,工商銀行金融集團、建設銀行金融集團出世;
     
        第二步:股份制銀行與相關券商、保險合併,成立大金融集團,比如招商金融大集團、中信金融大集團、平安金融大集團、安邦金融大集團等等。

        第三步:互聯網運用,市場化進一步推進,佣金戰、價格戰打響,無家可歸的券商、保險紛紛繳械投降,重組、倒閉是唯一的選擇,這個時候阿里巴巴等金融集團將是他們的歸宿。

       第四步: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都有利於大銀行,再加上混業大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渠道和方式增加,90%以上的中小銀行將被獵殺;

      第五步:中國上市公司大概只有十來家金融股,他們將包攬全球十大上市公司市值榜。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對上市公司來說,最受益的是銀行,銀行好整合券商保險易,保險券商整合銀行難,未來將形成與石油行業、電信行業一樣的壟斷巨頭,他們就是帝國主義金融寡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61

互聯網金融理財端寡頭時代來臨,到底誰該被剩下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27/152972.shtml

導讀 : 互聯網金融改變不了金融的本質或者風險,而是更加高效和透明去做金融,傳統金融文明是以金融機構為核心,而新金融文明則以理財和借款客戶為中心。

近日,互聯網金融又遇大事,百度與中信銀行成立直銷銀行:百信銀行,這意味著BAT三大巨頭均以不同形式拿到銀行牌照。至此互聯網金融“井噴式”發展過後,進入了新的排位賽,行業加速優勝劣汰,向寡頭時代邁進。正如行業人士評價“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出臺後,互聯網金融將加速洗牌,預計2016年底整個互聯網金融理財端格局就會比較清晰,將出現少數寡頭,有可能是兩家超大型寡頭”。

於是行業內外開始紛紛猜測: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端寡頭時代來臨之時,誰會被剩下來?以下三類則成為大眾眼中未來巨頭的希望:1、擁有深厚背景的“富二代”,如有騰訊微信支付支撐的微眾銀行和阿里支付寶背後的招財寶。2、自身專業背景過硬,將風控做到極致的正苗兒,比如平安系的陸金所等。3、不局限於P2P模式的綜合理財平臺,用P2B和P2G等模式實現差異化的“草根派”。如銅板街、挖財等。因此今天響鈴這貨以“坐井觀天”之功短評幾款明星產品,看看誰最有可能成為最後的霸主。

“富二代”招財寶,拼爹近期不可期

今年8月25日,小微金融對外正式發布又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招財寶”。(此前還有余額寶),據說招財寶自上線以來交易金額已經超過100億元。需要註意的是作為理財產品代銷平臺,招財寶與發行理財產品金融機構的關系只是渠道商與供貨商的關系,對接的是理財產品的供銷。而且招財寶是用“團購”的方式匯聚起資金相對少的“散客”並讓其享受大額購買才能享受到的年化收益。這種模式剛好借助於余額寶海量用戶做後盾,並通過統領電商的老爹阿里不斷輸血從而表現出巨大的想象空間。阿里力推招財寶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是希望延續余額寶的輝煌,二是轉化電商集聚的海量用戶的存量理財資金,再造阿里金融帝國。但這一步棋是否真能“稱心如意”,“富二代”招財寶靠拼爹是否能成常勝將軍,現在還不要太樂觀。

首先,從招財寶變現的核心功能來說,只是將理財產品的收益權更變,而沒有增加新的價值,他的變現功能實際上是把A用戶手里的理財產品到期收益作為抵押,使得提供個人貸款項目的B用戶享受到期收益。一個沒有創造價值的產品終究做不成生態。

其次,招財寶如要“獨霸一方”,仍受制於兩點:1、行業市場規模,也就是代銷的理財產品規模到底有多大,小池子里難養大魚;2、核心功能是否為強兵刃,也就是變現功能是否真能突破風險且固化收益還不影響招財寶理財產品規模。

再者,招財寶目前仍然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如:1、交易規模提高,資金交易增加後,交易風險如何規避?2、如何應對因國家基準利率發生較大幅度變化產生的利息差和供需不平衡。3、在5%到7%相對較低的收益率之間,招財寶如何保障自身成長的速度和規模。4、招財寶如何做到在不搶余額寶生意的同時,還能在老爹面前“呼風喚雨”。

總之,阿里在讓余額寶與招財寶左右互搏之時,總有損傷,短時間拔得頭籌可能性不大。

銅板街是否邁向康莊大道未成定數

再說說銅板街這類探索行業差異化發展路徑的綜合理財交易平臺,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銅板街的累計交易額已經超過了500億,註冊用戶超過680萬。這個成立3年的草根一族,前期通過與找鋼網、優信拍等企業合作,實現產業鏈深度融合,創造諸多個性化理財產品;後又融入供應鏈金融、汽車金融、消費金融、經營貸款等多類理財產品,一直在垂直細分市場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前兩天還上線了5.0版本,開始新的探索。然而這個方向是否就是康莊大道目前也未成定數。

1、可以看到銅板街5.0新版本對理財產品進行了分類,劃分出新手專享、定期理財、銀行票據等類別,也優化了列表樣式,是希望讓理財一目了然。這確實讓分類更加明晰,界面更加直觀。而新版本上線特設“轉讓專區”和開售倒計時等功能,在滿足用戶隨時隨地變現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銅板街作為理財平臺的靈活和高效,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的電商平臺元素:開放交易、自由轉換,透明操作,其中利弊各有取舍。但必須指出銅板街通過客戶端為客戶提供便捷服務(成本可能較高),最大化實現包攬客戶金融需求進行交叉銷售,這是商超模式,也是地產模式。

2、銅板街的產品和BAT的平臺不同,BAT皆是股票、基金、保險產品等標準化產品,但銅板街多是非標準化債權產品,這類非標產品安全性好,收益率也相對較低(不過還是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且穩定),同時考驗著團隊的精耕細作能力。 

所以,銅板街能否熬到最後,一方面取決於互聯網金融大市場的成熟度,一方面也受團隊的運營能力影響,我們暫且邊走邊看。

網絡銀行新貴微眾銀行短時難掌舵

“無網點、無櫃臺、無財產擔保”的互聯網銀行也被看做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的頂梁柱,阿里系的網商銀行、騰訊系的微眾銀行也成為了掌上明珠。近日微眾銀行還上線了微粒貸,試圖通過純線上業務模式去“火燒”傳統銀行的後院。不可否認這種去掉繁瑣流程的網絡模式充分發揮了互聯網模式的快捷性。但隨之而來的風險也在蔓延滋生。況且微眾銀行要處理的“麻煩”還遠不止這些。

第一、盡管微眾銀行嚴格把自己定位為互聯網銀行,APP界面也極其簡單,只有“首頁、理財、轉賬”三項,但這個簡單到成為支付寶錢包第二的APP為用戶提供的也是資產增值服務,這又是第二個余額寶的節奏,余額寶都“廉頗老矣”,微眾銀行難道要步其後塵?

第二、先不說微眾銀行的“微粒貸”仍然遊走在法律邊緣,單純的網上模式就有束縛,如即使可以不面簽,開戶總需要用戶當場“驗明正身”。而且他行還款、銀行貸款資金不足等問題的解決也還在摸索階段。即便未來能做到遠程開戶,客戶的真實性(含真實身份和真實意願等)又該如何保證?

第三、微眾銀行雖然采用了開放的互聯網用戶體系,順勢“借來”了微信手Q用戶,但能否留住還是個未知數,騰訊的電商悲劇就是個例證。況且微眾銀行並未在應用場景上有所創新,目前仍然停留在產品包裝和價格吸引的層面,並未發揮出騰訊系在征信、社交媒體、移動支付、大數據等領域的優勢。

或許,我們真的高估了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能力,微眾銀行這類輕資產、平臺化、交易型的互聯網民營銀行還需時間考驗。

是非成敗,或有定數

同樣,即便是陸金所這樣的好苗子也不敢拍著胸膛說自己拿到了“船票”。行業加速洗牌之時,欲要成為寡頭的選手們還需繼續苦練修行,但就在相互廝殺之中,有些事情卻早已註定。比如互聯網金融本質是信息中介與資金中介的融合,因為金融是解決資金時空的分配問題,互聯網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互聯網金融是將金融信息利用互聯網方式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只有符合這樣邏輯的金融產品或平臺才有可能存活下來。尤其是現在,貨幣基金規模受宏觀利率和流動性等影響,多數互聯網金融業態都從早期的高速滲透進入到平穩發展階段。於是響鈴這貨再“武斷”一回拋出以下觀點,等待時間驗證。

1、寡頭時代,強者更要有自知之明,管好自己。認清互聯網金融邊界,區分互聯網金融中介業務和互聯網金融業務,因為互聯網金融中介只做信息平臺和通道,而互聯網金融業務仍然是金融,金融經營風險的本質沒有變。既想做中介又想玩金融的墻頭草註定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2、能否成為寡頭剛開始取決於自身產品設計邏輯、盈利模式和應用場景,而後仍然由這三方面決定,所以或許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而我們可以產品設計和盈利模式上發力。比如:

產品設計上,從B2C向C2B改變,增強個性化,重點開拓碎片化、場景化的小額高頻消費金融市場。

盈利模式上:靠手續費賺錢的傳統金融方式將寸步難行,盈利方式需重點考慮支付入口化,同時需善用互聯網特質,實現盈利方式轉移。如利用互聯網的零邊際成本,服務於長尾用戶,重點滿足小微投融資需求。或擴展交易場景,實現金融服務價格轉移,本身業務可能不賺錢,依靠關聯交易賺錢。

3、玩得轉互聯網和金融的才可能“上袖善舞”,一要懂得互聯網“流量”和“入口”的重要性。既要抓優質流量獲得優質用戶,又要開放用戶觸點增強用戶粘度。二要“保護”和經營好金融風險,那些投機取巧的跑路者永遠只能是反面教材!

4、中小創業者不妨關註行業新的機會,比如對不良資產處理和第一產業的互聯網金融等。這些市場空間大,需求已經打開,且呈趨勢性增長,同時巨頭短期還不會出現的細分市場或留有空間。

最後以行業人士的一段演講作結尾:互聯網金融改變不了金融的本質或者風險,而是更加高效和透明去做金融,傳統金融文明是以金融機構為核心,而新金融文明則以理財和借款客戶為中心。寡頭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端更應為客戶提供高效、平等、透明的服務,這才是我們要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07

在線旅遊從混戰到寡頭格局:2016年誰是最大變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8/153669.shtml

導讀 : BAT三大巨頭在旅遊O2O領域的深入布局,使得行業走向越來越明顯的巨頭整合以及寡頭競爭。

隨著猴年的臨近,新一輪旅遊旺季也如期而至,在線旅遊將迎來又一次高峰。回顧2015年,在線旅遊市場可謂風風火火,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據艾瑞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222.3億元,同比增長45.9%,在過去一年中,在線旅遊保持高速穩定增長。但在市場盤子與增長空間放大的同時,整個市場一直硝煙彌漫,OTA平臺、互聯網巨頭、傳統旅行社等紛紛加速整合上下遊資源,以期割據旅遊O2O一席之地。不過,自百度換股攜程之後,旅遊O2O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和變化,混戰的局面逐漸走向寡頭格局,成了BAT三家的角逐,而百度又以對OTA優勢資源的掌握占據主導權。

旅遊O2O從混戰到寡頭格局

2015年上半年,旅遊市場還處於“群雄割據”的拼殺。OTA平臺方面,去哪兒、攜程兩強獨攬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同時,藝龍、途牛、同程、驢媽媽、去啊、美團等諸多競爭對手野心勃勃,抓住機會搶食用戶成為各方競爭常態。

面對OTA的挑戰,一些有實力的大型旅行社開始在自己傳統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進行線上平臺的建設,如:中青旅+遨遊網,眾信+悠哉+窮遊網,凱撒+京東,海航+網易……總體來看,大型景區與傳統旅行社等掌握目的地資源方在積極謀求與線上OTA平臺對接。這種聯姻或者說牽手或許只是無奈之舉,線下傳統旅行社需要線上平臺的用戶資源,牽手線上雖然架空了線下渠道優勢,但它卻為之帶來了新興增量用戶,也是其營銷與品牌影響力放大的補充平臺。

同時,一些第二梯隊的互聯網公司,諸如京東、美團、大眾點評、趕集等線上平臺也將旅遊O2O上升到戰略高度。2015年5月京東3.5億美元戰略投資途牛,成其單一最大股東;美團宣布完成整體收購TripAdvisor旗下的酷訊旅遊網……通過多方合作,這些公司都加註旅遊補齊自身的業務盲區,防止旅遊O2O成為各自的薄弱環節,失去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混戰的局面下,各在線旅遊公司的危機感日益加深,這也促使它們不斷向上下遊延伸來獲取安全感。途牛宣布投資北京五洲行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並獲得五洲行多數股權;同程也傍上了萬達的大腿。而作為OTA行業老大,攜程之所以考慮百度的換股,也是考慮到旅遊O2O閉環為商家帶來優質流量,同時實現消費者體驗的全面改善。

不論是線下渠道擁抱線上,線上平臺加註線下,還是在線旅遊公司的上下遊延伸,具備用戶與流量聚合方的巨頭往往決定著線下旅遊資源方的業績與品牌效應。目前來看,具備優勢資源的旅遊巨頭始終離不開BAT。BAT三大巨頭在旅遊O2O領域的深入布局,使得行業走向越來越明顯的巨頭整合以及寡頭競爭。

BAT跑馬圈地  “去攜”合並後百度掌握市場話語權

面對超千億規模的在線旅遊市場,BAT利用各自的用戶、流量、資本優勢,跑馬圈地,逐漸形成鼎立之勢。騰訊先後戰略投資同程網、藝龍等大型OTA平臺,同時多線投資我去旅行、面包旅行等垂直旅行行業應用。2015年9月,騰訊正式將微信錢包中的旅遊入口開放給了同程,將手機QQ和微信兩大平臺的移動端流量導入同程,企圖通過同程加深在線旅遊布局。

與之不同的是,阿里打出的是自建平臺——阿里旅行去啊這張牌,通過自身平臺一方面吸引途牛、驢媽媽等第三陣營OTA加入,同時也拉攏中青旅遨遊網、港中旅芒果網、眾信悠哉等傳統旅行社的在線旅遊網站,以阿里旅行平臺加強旅遊資源整合,並在2015年雙十一中正式開戰OTA。

百度在2011年6月就戰略投資去哪兒3.06億美元,占據其62%的份額,強強聯合之下,百度穩紮在線旅遊市場。與此同時,百度充分利用自身平臺資源如百度地圖、百度直達號等連接線下旅遊資源,加強旅遊行業O2O布局。

“三分天下”的轉折點出現在2015年10月,百度以去哪兒45%的股票並換取攜程25%的投票權,成為攜程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攜程在在線旅遊市場的近40%市場份額和去哪兒網的30%份額將一起站在百度的陣營。百度居中撮合攜程與去哪兒之後,一方面減少雙方的資源消耗,體量變大占據主導,將極大提升雙方對產業鏈上下遊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在BAT三家對在線旅遊市場長期爭奪中,百度也將對阿里系的阿里旅行去啊、窮遊以及騰訊系的同程、藝龍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同時百度也可能產生巨大的資源吸附力,引導線下景區、旅行社等向百度系傾斜。至此,整個行業大的格局已定,百度成為中國最大在線旅遊提供商,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

攜程、去哪兒、直達號連橫  百度如何深化在線旅遊布局?

百度入股攜程,讓旗下直達號在旅遊行業有了更多的可能。自2014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正式推出,百度直達號在旅遊O2O方面已經表現出強大的自生長和發展能力。一年半時間里,接入了桂林旅遊、西湖、峨眉山、華山、絲路之旅、歡樂谷、長隆、韓國旅遊等國內外旅遊目的地和路線。據百度公布的數據來看,2015年五一期間,桂林旅遊直達號在核心景區網絡渠道出票量占比已超五成。

攜程和去哪兒同屬百度陣營之後,都有可能成為直達號的資源供給方。若果真如此,當用戶在百度移動搜索中使用直達號,就能直接獲取“攜去”平臺上的服務,並完成支付的服務閉環。對於直達號的用戶體驗來講,會是更大的提升。

百度直達號可以作為攜程、去哪兒的重要入口,一端連接潛在旅遊用戶,一端連接兩大平臺上的酒店機票、門票、自由行、線路、景區服務等各種旅行服務,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目標客戶,並與OTA平臺的重運營模式產生有效的協同效應。同時,直達號對長尾旅遊商家的吸附,也將協同擴大百度在線旅遊版圖。

由此我們看到,百度在加強在線旅遊市場O2O化的同時,有了攜程這塊重資產,將更加強化對線下資源的把控及服務化的能力,在百度系強勢產品矩陣支撐下,其生態布局效應逐步彰顯。而直達號作為百度搜索中的商家服務入口,處於百度在線旅遊生態中連接商家與完善行業利益鏈的中間環節,加上攜程、去哪兒的整合效應,直達號等入口對百度在線旅遊布局的價值正在逐步顯現。

但顯然,未來阿里與騰訊系以及二線小巨頭們不會眼睜睜看著百度系在線旅遊市場進一步坐大,2016年各大巨頭的合縱連橫與謀篇布局還將持續,攜程去哪兒的合並或許只是這其中變局和新模式的醞釀與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968

電商寡頭格局強化 商戶該如何“站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40.html

6月20日,京東官方宣布獲得沃爾瑪的戰略投資,根據協議,京東將擁有1號店上的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品牌、網站、APP,同時沃爾瑪將獲得京東5%的發行股份。

這一消息的披露,讓沈寂已久的電商行業再次來到聚光燈下。電商在多年飛速發展之後,因受互聯網人口紅利不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需求減弱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發展似乎步入到了一個整合階段。

但隨後今日又有消息稱,1號店已下架了天貓旗艦店的全部商品,雖然涉事雙方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但可以看到,比起電商寡頭格局的形成,眾多平臺上的商家如何“站隊”儼然成為了當前商戶所面臨的的問題之一。

“賣家除了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和順應網紅經濟等潮流進行營銷變革外,應當變粗放的流量經營為精細的用戶和品牌經營,避免對於平臺的過度依賴。”IEBE策展人、資深電商行業專家黃子榮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電商寡頭格局強化

兩年過去,電商行業的“雙寡頭”格局在進一步加強。2016年Q1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數據顯示,天貓以58.6%的市場份額占據首位;京東位列第二,占比達21.9%;蘇寧易購排名第三,僅占比為3.78%;唯品會、國美在線、1號店、當當、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等統加起來占比不過15.72%。

處於第一陣營的天貓、京東,近年來隨著業務板塊的擴大,其所占領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增大。與之相對應的是以蘇寧、1號店等為代表的第二陣營,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事實上,雖然蘇寧、1號店等仍然有挑戰京東、天貓的野心,但大勢是,國內電商行業已告別高速增長的階段。即使對於天貓和京東而言,日子也並非好過。二線陣營中的企業處境則更為尷尬。轉型4年的蘇寧,其線上業務並未能幫助扭轉線下業務的頹勢,虧損逐年擴大;剛被收購的1號店,自14年起便再沒有對外發布過銷售和利潤數據,其實際經營情況不免讓人堪憂。

“不管是出於巨頭們對未來的焦慮,還是第二陣營們自救的本能,平臺入駐、入股收購的戲碼接連上演。”黃子榮對記者表示,電商平臺間的整合其實就是行業一次又一次的洗牌,讓整個電商以天貓、京東為“雙寡頭”的格局變得愈發地明顯和鞏固。

他認為,對於被收購或被入股的一方而言,這未必就是件壞事。蘇寧通過整合天貓的資源,為自身解決了流量短缺的問題,沃爾瑪在歷經自建B2C商城、收購1號店失敗之後,入股京東不僅甩掉了包袱,也讓其找到了發展在華電商業務的新希望。

可以看到,在電商平臺“雙寡頭”格局下,流量資源將進一步高度集中。曾經電商混戰的年代里,雖然平臺間價格戰打得一片狼藉,但第三方商戶的日子相對好過。

“一方面,商戶可以選擇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以較低成本便可多少得到些平臺燒錢補貼所帶來的流量紅利。而當渠道開始成長為巨無霸,掌握著市場的絕對話語權時,商戶的選擇開始減少,運營的成本也逐漸提升,大樹底下並非好乘涼。”黃子榮對記者說。

商戶如何站隊?

寡頭的形成也加劇了企業對平臺選擇的難度。

去年雙11前夕,就出現了天貓脅迫商家“二選一”的事件,雖然遭到了京東方面的強烈反對並實名舉報天貓擾亂市場秩序,但天貓仍回應稱是商家根據市場判斷的“自由選擇”。

“隨著商戶對平臺的依賴程度變高,談判能力減弱,在平臺上勢必將付出更高的運營成本,比如購買流量、爭奪資源位等。”黃子榮表示,由於互聯網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渠道為王”的特點將表現得更加明顯。流量越集中,位置越昂貴,商家在線上的競爭壓力也數倍於線下。

有天貓賣家算過一筆賬,其某款產品成本價20元,除去包裝成本、天貓扣點、稅收等,需要賣到40元才能賺錢,而更可怕的是,如果要想產品能賣出去,還得花錢向阿里購買流量,這樣一來,最終的售價至少要60元,否則就是賠錢。

但對有實力的商家來說,站隊也許並不能解決當前的困難。

“與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對日本、歐美貨的追捧不同,海外對於優質中國制造的需求仍然強勁,國際化是國內品牌在遇到市場增長瓶頸時的必然選擇。”艾媒咨詢CEO張毅對記者說。

數據顯示,跨境電商增速遠高於國內電商,是電商行業為數不多的藍海市場,相對於傳統外貿,跨境電商為中國制造提供了低成本出海的新通路。今年8月,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將集中到上海IEBE進行招商,其中不少是來自新興國家的電商平臺。

同時,相對於以往地單純依賴購買平臺廣告位,隨著內容創業、網絡直播行業、網紅經濟等互聯網新業態的流行,事實上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營銷思路和玩法。張毅向記者舉例表示,明星如吳尊通過直播幫助惠氏在1小時內銷售120萬元奶粉,網紅如papi醬、眾多遊戲直播紛紛代理服裝銷售,都讓商家看到了在平臺重壓下出奇制勝的可能。

黃子榮則強調,雙寡頭格局是電商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於商戶而言,要降低對平臺的依賴性,最終還是要變粗放的流量經營為精細的用戶和品牌經營。“無論是在什麽樣的電商格局下,每一個品牌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忠實粉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3

寡頭富豪幾乎一致擁護希拉里 廣告宣傳就花了近一億美元

關於美國總統競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進行廣告宣傳。盡管很大一部分為總統候選人廣告宣傳出資的人士可能永遠也不會公諸於眾,關於競選最後結果的數據早已存在,也就是:每個總統候選人在他們競選活動開始時所預訂的宣傳時間。

距離競選日期越近,宣傳費用——宣傳時間按秒收費——就越高。因此,預約時間晚的候選人將缺乏資金,使之贏得競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通常來說,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有他們自己的億萬富翁支持他們:共和黨的億萬富翁支持共和黨候選人,民主黨的億萬富翁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這次不一樣,幾乎所有寡頭富豪只支持一個候選人:他們都團結在希拉里的周圍。

NBC周二(8月2日)表示,希拉里及其同盟已經準備好接近1億美元的電視廣告閃電戰,而特朗普的支持者預約的競選廣告宣傳還不到100萬美元。

在上周,希拉里團隊已經發放了總價值為6800萬美元的廣告,而特朗普團隊在廣告宣傳上只花了約600萬美元。

預訂的廣告宣傳更是向希拉里傾斜:希拉里預訂了9800萬美元,而特朗普僅預訂了81.7萬美元。

前面希拉里對特朗普的優勢似乎是100比1 。至於原因,或許是:希拉里早已與這些公司的領導人及他們的遊說者進行了私下交談。她將她的競選活動與宣傳運作進行了協調。

無論原因如何,在目前的美國總統競選中,從寡頭的支持來說,根本沒有什麽真正的比賽——他們的支持是決定性的。在他們中間,接近100%的團結在一個候選人周圍,這是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原因其實不難解釋,對於這些富豪來說,只有一個可預見的穩定政策的環境才能保全和增值自己的財富。雖然,希拉里也承諾了要給富人增稅這些看似對富商並不友好的政策行動,但比起一旦特朗普當選後的全面政策不確定性前景,大家還是兩害相向取其輕。

因而,隨著美國大選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大亨開始表明立場。美國著名投資人、“股神”巴菲特周一(8月1日)出席了希拉里的競選宣傳活動,幫助希拉里拉票,並向其競爭對手特朗普發起挑戰。巴菲特說,他願“在總統選舉前的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與特朗普舉行會面,雙方各自拿著納稅申報單互相查看。

巴菲特還表示,為了提高內布拉斯加州投票率,他已租下一輛巴士,以幫助更多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他還開設了一家名為“開車去投票”的網站宣傳這項活動。他說:“這輛巴士有32個座位,我到時一整天都會坐在上面。我將采用各種方式吸引更多人投票,比如一起自拍。我的目標是,讓這里成為美國投票率最高的地方。”

巴菲特出席了希拉里8月1日的競選宣傳活動

此外,NBA達拉斯小牛隊老板馬克·庫班(Mark Cuban)及前紐約市長、富豪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也公開支持希拉里。

而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熱衷企業收購交易活動的華爾街“狼王”卡爾-伊坎,他似乎更希望在特朗普當選之後,能夠在股市領域有更多的興風作浪渾水摸魚的機會。事實上,伊坎在年初選戰剛剛拉開帷幕之際,就已經公開為特朗普背書。而坊間傳聞稱,特朗普一旦當選,可能投桃報李,授予其財政部長這一要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08

在線音樂寡頭林立 百度借力太合能否重返巔峰

雖然搜索是當今百度的核心競爭力,但音樂卻是其賴以起家並累積起口碑的工具。

百度MP3搜索與下載功能讓人又愛又恨,因為它既是數字音樂得以在國內迅速流行的重要推動力,又是音樂盜版泛濫的源頭之一。曾經的網絡音樂霸主,如今卻到了被音樂巨頭收購並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救的地步,令人不禁感嘆互聯網產業風雲變幻莫測。

10月18日,太合音樂集團旗下百度音樂舉行發布會,百度音樂上線了新版本。新上任的百度音樂總經理王磊公布了百度音樂的最新戰略,從“播放器工具”到“多功能平臺”,再到人格化、場景化、智能化的“音樂伴侶”。

當下,在經過一輪整合並購後,在線音樂主要是QQ音樂、阿里音樂、百度音樂、網易雲音樂四家在爭奪,前三家都有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BAT(百度、阿里、騰訊)的身影,網易雲音樂在王磊等人推動下成功逆襲進入主流在線音樂公司之列。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去年“最嚴版權令”出臺後版權價格不斷上漲,也給整個在線音樂行業帶來新的挑戰,行業盈利也將越來越困難。

太合音樂集團市場中心總經理司新穎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線音樂正在經歷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線音樂野蠻生長階段,大量盜版橫行;第二個階段,粗放經營階段,版權規定沒出來之前的網絡音樂手機應用混戰,版權不清晰;第三階段,2015年最嚴版權規定出臺後,到了版權爭奪。

雖然目前行業主要競爭者只剩下QQ音樂、阿里音樂、百度音樂、網易雲音樂四家,但各家卻有一定的差異化。QQ音樂憑借社交媒體積累的海量用戶以及提前布局的版權優勢領先對手;阿里音樂在先後收購了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後,推出了音樂App阿里星球;網易雲音樂則借助阿里音樂整合之際,發力用戶體驗,通過大數據給年輕用戶推薦歌曲等服務,也獲得了兩億用戶。

而百度音樂,在被太合音樂合並之前,百度音樂已經乏善可陳。在PC播放器時代,百度收購了千千靜聽試圖對抗酷我、酷狗,但效果不佳,酷我與酷狗在相互對抗中迅速成長,百度廢棄了千千靜聽,推出百度音樂,但在隨後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衰落已經不可避免。最終被擁有大量音樂版權的最大華語音樂集團太合音樂收購。

王磊表示,新的百度音樂“不是重複、不止修補”,而是依托百度+太合音樂的雙重生態體系,在差異化競爭中尋找新路。

 

融入太合音樂集團的大生態體系,在太合音樂線上線下的資源池扶持下,從內容生產、版權優勢到演出活動、粉絲社群,百度音樂具備了差異競爭的支點,並不戀戰於播放器工具自身,也在版權紛爭中遊刃有余,跳出音樂播放器的局限性。

一方面百度音樂有流量入口優勢,並有著百度大數據的支持,通過改版,百度音樂應用除了用戶體系、會員中心等多項改善,還新增了UGC體系(用戶原創內容)和音樂商城,以更多功能加強用戶體驗。

目前各家均擁有大量版權,在版權不發生巨大變動情況下,未來在線音樂的競爭,主要還是用戶體驗上的爭奪,平臺需要給用戶更好的服務。

“未來五年數字音樂下載市場的下降速度很有可能會超過實體唱片。”普華永道在《全球娛樂和媒體產業年度報告》中斷言,盡管音樂播放平臺的發展十分迅猛,但是仍然難以為音樂產業帶來更多的收入,以美國為例,音樂付費下載總營收極有可能從2015年的23億美元左右跌至2020年的10億美元。

在線音樂行業的盈利模式逐漸清晰,各家也都在極力避免網絡視頻行業曾經的困局,然而用戶付費、流量變現等模式,也意味著在線音樂行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寡頭對峙,進入持久戰。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成為發展關鍵,這也是太合音樂集團加碼百度音樂的原因之一。

“未來更大的市場爆發在於生態化。即垂直、閉合、完整的音樂服務體系,與開放的大數據平臺進行融合,釋放出更大的能量。”音樂界分析師韓露認為。

互聯網觀察家葛甲指出,在線音樂巨頭的路數不盡相同,向電商、社交、粉絲經濟等方向的進擊,孰優孰劣尚不能定論,但是在這場持久戰中,太合音樂集團屬於唯一一家具備全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公司,亟須利用產業鏈優勢,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或許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30

啤酒寡頭林立 精釀啤酒的小舢板怎麽出海

在釀酒師的圈子里,精釀啤酒被認為一個文化概念,像是一場在傳統成熟的工業啤酒中的創業革命。

根據啤酒消費者市場調查,我國傳統啤酒銷量連續下滑,2014年同比下降0.96%,2015年同比下降了5.1%,201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3%。而2016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啤酒同比增長超過26.8%。此外,精釀啤酒這類小眾啤酒也在以40%的同比速度增長。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傳統啤酒這種下降的趨勢其實是整個消費品的一個趨勢,現在人們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追求個性化多元化,啤酒慢慢從“喝飽”到“喝好”過渡。

消費升級

在2002年至2013年間,中國啤酒產量還是高歌猛進的勢頭,連續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進入2014年之後,國產啤酒的產量增速卻逐步放緩,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與此同時,進口啤酒近幾年在我國卻呈現了爆發式增長。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進口啤酒2014年同比增長85.59%,而從2012年至2014年,這三年進口啤酒增長426.81%。這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消費升級等有著很大的關聯。

“目前,傳統的工業啤酒占據整個市場份額的95%,但它們幾乎都是同一種啤酒風格。不能滿足當下的消費者對於啤酒口味個性化、多元化以及啤酒產品本身的品質的追求。”精釀啤酒釀酒師林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巨龍壟斷的啤酒市場,一群啤酒創業者開始嶄露頭角。

精釀啤酒的概念源自美國,發展至今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而國內逐漸發展起來是在2000年初。從目前精釀啤酒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來看,國內精釀啤酒占整個啤酒市場約0.1%,這數字對工業啤酒來說,幾乎是沒有多大影響。但行業專家也預計,未來精釀啤酒市場份額有望從現在的0.1%達到3%。

“國內啤酒一年有5000萬噸的市場容量,3%就是150萬噸。萊寶酒廠目前每月的產量是120 ~ 140 噸,那麽對於像是萊寶這樣的精釀啤酒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萊寶啤酒董事長助理隋和洋告訴本報記者。

“萊寶精釀”是國內比較為人熟知的精釀啤酒品牌之一,創立於2008年,是上海首個獲得SC資質認證的小型精釀啤酒廠。隋和洋告訴本報記者:“因為一開始就有自己的酒廠,萊寶精釀在銷售渠道上已經發展較為成熟。既有瓶裝在商超和餐館出售,也有鮮啤在酒吧 tap (桶裝啤酒的龍頭)供應,在今年4月萊寶還推出了國內的第一款佐餐精釀啤酒。”

創業瓶頸

國內像萊寶這樣的精釀啤酒品牌還有很多。熊貓精釀、京A、牛啤堂、高大師、拳擊貓、金色三麥等等。“精釀啤酒的圈子並不是很大,這個圈子里的人都是朋友,因為在國內的精釀啤酒市場還不夠成熟,大家都在努力把‘蛋糕’做大做好,還沒有到‘分蛋糕’的時候。”林林告訴本報記者。

記者采訪中也發現,目前精釀啤酒行業尚缺乏官方的協會機構,記錄其發展的相關數據也並不完善。但大大小小的精釀啤酒廠和像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啤酒屋,也卻讓不少資本看到了其中的商機。2015年11月,北京的熊貓精釀獲得了2000萬投資。這對於精釀市場的發展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肯定。

相比較工業啤酒,精釀啤酒有著較高的利潤空間。國內的精釀啤酒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能達到50%和30%,大幅超過成熟工業啤酒市場的水平。產品升級、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市場發展潛力是資本看中精釀啤酒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但從供給端來看,精釀啤酒有其特殊屬性。目前,國內的精釀啤酒除了水以外的所有原材料都還需依賴進口。進口就涉及到了原料的供給、匯率等問題。

以啤酒釀造中最重要的啤酒花為例,釀造一杯精釀啤酒所需要使用的啤酒花的數量,通常是普通工業啤酒的4到10倍。精釀啤酒行業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對啤酒花的需求大量增加。但精釀啤酒的熱潮,使得對啤酒花需求不僅僅來自國內,包括美國、英國、歐洲、日本等地都有大量的精釀啤酒釀造商。啤酒花供不應求已經是整個行業需要面臨的巨大挑戰。

此外,東方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沈陽告訴本報記者:“近來,人民幣匯率不斷下跌,也使得依賴進口的原料成本不斷提升。”精釀啤酒目前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是普通工業啤酒的5到10倍了。消費者還能接受更高額的精釀麽?

國內外巨頭欲分羹

盡管精釀啤酒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尚未處理好的挑戰。但巨大的市場需求,還是不斷吸引著國內外大型啤酒巨頭分羹精釀啤酒市場。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僅2015年,百威英博在拿下三個小型精釀啤酒廠的同時,也以旗下鵝島精釀釋放進軍中國的信號,成立中國分公司。在此之前,還沒有哪一家國外的精釀啤酒廠如此重視中國市場。

除了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國內的大型啤酒企業也是紛紛跑馬圈地。青島啤酒也推出了IPA和經典1903魔獸啤酒;燕京推出了鮮啤和原漿白啤;華潤啤酒推出了雪花臉譜;珠江啤酒則最為活躍。

除了連續推出多款精釀啤酒產品外,並公開表示珠江啤酒將大力發展精釀啤酒業務,也會因此而涉足與精釀啤酒業務開展有關的餐飲經營業務。不僅如此,珠江啤酒還宣布將於年底前在廣州建設一所精釀啤酒體驗中心,采用“前店後廠”的運營模式。

從小眾的精釀啤酒走俏市場,不難看出,未來高品質、高質量是決定啤酒品牌在中國市場成功與否的關鍵。但目前,精釀啤酒的發展,無論是稀缺原料的獲取、流程成本的控制,還是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小型釀酒商都不如大型釀酒商更有優勢。

小型的精釀啤酒企業如何在釀造技術、釀造規模及產業鏈建設上有所突破,以打開更大的市場格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28

酒類電商雙寡頭漸成

鏖戰多年後,從線上到線下,具備搶奪資源的幾大酒類電商已經顯現,但自有業務超過10億元規模的企業,還僅有酒仙網(833919.SZ)和1919酒類直供(830993.SZ,下稱1919)。酒類電商市場狀況可謂來者眾、立者寡。

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包括酒仙網在內,酒類電商多處於虧損狀態。能夠可見實現盈利的企業屈指可數,僅包括1919、名品世家、品尚匯。

酒仙網和1919兩家垂直行業巨頭雖然曾共同經歷為搶奪市場而瘋狂燒錢的明爭暗鬥,但在萬億市場規模的酒類行業中,所占市場份額占比都也只是零星半點。隨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加碼酒水市場,“共禦外敵”或是酒類垂直電商的下半場。

行業格局落定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從2010年開始,集中快速發展起來的酒類電商,相較而言還是頗受資本青睞。酒仙網先後共募集資金近14.3億元,而1919方面,截止至本月初的B+輪融資,募集資金也達到近4.5億元。此外,也還包括網酒網、名品世家等。

自2015年以來,受整體經濟形勢下行趨勢拖累,自身服務同質化嚴重以及過度依賴資本輸血等因素影響,O2O企業普遍處在寒冬狀態,酒行業的O2O市場也拓展艱難。

比如酒仙網此前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數據就顯示,2016年上半年酒仙網營收12.07億元,同比增長36.72%,在利潤方面實現減虧4121萬元。在去年8月半年報公布時,酒仙網創始人郝鴻峰曾對外透露,預計酒仙網在2016年第四季度能實現盈利。

1919方面,根據其2016年半年報,營收達11.78億元,同比增長172.73%。毛利2.38億元,同比增長240.17%。本月初,1919還獲得近2億元融資。

據了解,酒仙網與1919都是從酒類商品的線上B2C業務起家,並逐步開始拓展B2B業務。不同的是,酒仙網著力在B2B+定制酒方向,開拓除了B2B模式下的團購業務“酒仙團”和O2O模式下的酒到家業務“酒快到”。

1919則是以平臺化+O2O生態圈的方式擴張。目前1919圍繞其O2O系統,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嘴上功夫、快喝APP、隔壁倉庫APP等9個業務入口。線下直管店借鑒了“麥當勞+星級酒店+海瀾之家”模式。

“我們借鑒了麥當勞的特許加盟,實際上1919是把這特許加盟和酒店管理做一個結合,像是所有的星級酒店,業主只是做投資。我認為連鎖的核心競爭力就在管理,而很多加盟者不具備這樣的能力,1919需要資金,但品牌和管理由1919自己負責。借鑒海瀾之家則是供應鏈輸出及店長指派。”1919酒類直供董事長楊陵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1919經過6年的瘋狂擴張,已經實現將1000多家實體店面遍布在全國500多個城市中,並且今年還將新開1000家,未來以達到6000家為目標。

根據其2016年半年報顯示,1919直管店管理服務收入1.2億元,占比10.24%。較2015年提高6.4%。記者從昆明一家1919直管店的投資人處了解到,1919的管理費用是逐年增加的。“我所投資的門店位於昆明市區,第一年的管理費是17.5萬元,第二年是28.8萬。”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此可見,數量眾多的直管店,也是1919收入的重要部分。

“模式不同是導致酒仙網與1919盈利差別的根本原因。以線上B2C模式為核心的酒仙網,其平臺價值、流量價值是第一位的,而以實體店為重要資本的1919,店面價值才是第一位。平臺和流量為導向的模式如果要成立,其線上價格優勢必須非常明顯,而價格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會抑制酒仙網的利潤。相比較而言,實體店如果要存活,從一開始就要考慮盈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更貼近市場的1919在盈利能力上有先天優勢。”酒類營銷蔡學飛表示。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個人在線上的買酒習慣尚未大規模培養起來。從2013年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到今天,整個酒類消費群體的線下購買習慣一直沒有改變。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B2C電商模式很難盈利。

在酒仙網2016年中報中記者觀察到,B2B板塊在上半年達到了4.46億元,同比增長了220%。郝鴻峰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告訴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上半年B2B業務占酒仙網總業務量的30%左右,未來希望將B2B業務的占比提升到50%。

共禦外敵

事實上,目前一萬億的酒水消費市場中,白酒占了近7成。而整個白酒消費中,B2C業務占比不超過1%到2%。在流量上,酒仙網、1919等酒類電商企業都無法與阿里、京東、蘇寧等流量巨頭抗衡。

另一方面,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許多酒類生產企業也開始進入電商領域,就包括了在上遊掌握了行業絕對話語權的大型酒企。以茅臺、五糧液、洋河等為首的大型企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電商而言,一直面臨的困惑就是高高在上的高端酒廠商在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中采取抵制態度,這對於以線下模式為主的1919影響稍微小一點,但對於以價格優勢為競爭力的線上平臺,無疑是種硬傷。

所以酒仙網選擇加碼B2B業務,除了能夠為實現盈利打下基礎,也是小而美的垂直電商維持自身獨立的方式之一。

這點在1919生態圈的打造中也可見端倪。楊陵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酒水的萬億市場中,30%的是由餐廳完成的銷售,規模在3000億左右,公司準備通過省倉和門店物流體系,將越過經銷商直接向餐飲、酒店、酒吧、KTV供貨,解決餐飲店老板不願囤貨和拿貨價格過高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是性情溫和的郝鴻峰還是性格熱血不服輸的楊陵江都有相同的願景,對標全球最大的酒類流通企業帝亞吉歐。或許正如郝鴻峰所說,“酒類電商的競爭格局已經結束。但現在的問題是,酒類電商將不得不共同面對橫在他們面前的更大的敵人。”當然,他們還有共同希望達到的美好願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