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寡頭格局強化 商戶該如何“站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40.html

6月20日,京東官方宣布獲得沃爾瑪的戰略投資,根據協議,京東將擁有1號店上的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品牌、網站、APP,同時沃爾瑪將獲得京東5%的發行股份。

這一消息的披露,讓沈寂已久的電商行業再次來到聚光燈下。電商在多年飛速發展之後,因受互聯網人口紅利不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需求減弱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發展似乎步入到了一個整合階段。

但隨後今日又有消息稱,1號店已下架了天貓旗艦店的全部商品,雖然涉事雙方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但可以看到,比起電商寡頭格局的形成,眾多平臺上的商家如何“站隊”儼然成為了當前商戶所面臨的的問題之一。

“賣家除了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和順應網紅經濟等潮流進行營銷變革外,應當變粗放的流量經營為精細的用戶和品牌經營,避免對於平臺的過度依賴。”IEBE策展人、資深電商行業專家黃子榮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電商寡頭格局強化

兩年過去,電商行業的“雙寡頭”格局在進一步加強。2016年Q1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數據顯示,天貓以58.6%的市場份額占據首位;京東位列第二,占比達21.9%;蘇寧易購排名第三,僅占比為3.78%;唯品會、國美在線、1號店、當當、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等統加起來占比不過15.72%。

處於第一陣營的天貓、京東,近年來隨著業務板塊的擴大,其所占領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增大。與之相對應的是以蘇寧、1號店等為代表的第二陣營,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事實上,雖然蘇寧、1號店等仍然有挑戰京東、天貓的野心,但大勢是,國內電商行業已告別高速增長的階段。即使對於天貓和京東而言,日子也並非好過。二線陣營中的企業處境則更為尷尬。轉型4年的蘇寧,其線上業務並未能幫助扭轉線下業務的頹勢,虧損逐年擴大;剛被收購的1號店,自14年起便再沒有對外發布過銷售和利潤數據,其實際經營情況不免讓人堪憂。

“不管是出於巨頭們對未來的焦慮,還是第二陣營們自救的本能,平臺入駐、入股收購的戲碼接連上演。”黃子榮對記者表示,電商平臺間的整合其實就是行業一次又一次的洗牌,讓整個電商以天貓、京東為“雙寡頭”的格局變得愈發地明顯和鞏固。

他認為,對於被收購或被入股的一方而言,這未必就是件壞事。蘇寧通過整合天貓的資源,為自身解決了流量短缺的問題,沃爾瑪在歷經自建B2C商城、收購1號店失敗之後,入股京東不僅甩掉了包袱,也讓其找到了發展在華電商業務的新希望。

可以看到,在電商平臺“雙寡頭”格局下,流量資源將進一步高度集中。曾經電商混戰的年代里,雖然平臺間價格戰打得一片狼藉,但第三方商戶的日子相對好過。

“一方面,商戶可以選擇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以較低成本便可多少得到些平臺燒錢補貼所帶來的流量紅利。而當渠道開始成長為巨無霸,掌握著市場的絕對話語權時,商戶的選擇開始減少,運營的成本也逐漸提升,大樹底下並非好乘涼。”黃子榮對記者說。

商戶如何站隊?

寡頭的形成也加劇了企業對平臺選擇的難度。

去年雙11前夕,就出現了天貓脅迫商家“二選一”的事件,雖然遭到了京東方面的強烈反對並實名舉報天貓擾亂市場秩序,但天貓仍回應稱是商家根據市場判斷的“自由選擇”。

“隨著商戶對平臺的依賴程度變高,談判能力減弱,在平臺上勢必將付出更高的運營成本,比如購買流量、爭奪資源位等。”黃子榮表示,由於互聯網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渠道為王”的特點將表現得更加明顯。流量越集中,位置越昂貴,商家在線上的競爭壓力也數倍於線下。

有天貓賣家算過一筆賬,其某款產品成本價20元,除去包裝成本、天貓扣點、稅收等,需要賣到40元才能賺錢,而更可怕的是,如果要想產品能賣出去,還得花錢向阿里購買流量,這樣一來,最終的售價至少要60元,否則就是賠錢。

但對有實力的商家來說,站隊也許並不能解決當前的困難。

“與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對日本、歐美貨的追捧不同,海外對於優質中國制造的需求仍然強勁,國際化是國內品牌在遇到市場增長瓶頸時的必然選擇。”艾媒咨詢CEO張毅對記者說。

數據顯示,跨境電商增速遠高於國內電商,是電商行業為數不多的藍海市場,相對於傳統外貿,跨境電商為中國制造提供了低成本出海的新通路。今年8月,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將集中到上海IEBE進行招商,其中不少是來自新興國家的電商平臺。

同時,相對於以往地單純依賴購買平臺廣告位,隨著內容創業、網絡直播行業、網紅經濟等互聯網新業態的流行,事實上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營銷思路和玩法。張毅向記者舉例表示,明星如吳尊通過直播幫助惠氏在1小時內銷售120萬元奶粉,網紅如papi醬、眾多遊戲直播紛紛代理服裝銷售,都讓商家看到了在平臺重壓下出奇制勝的可能。

黃子榮則強調,雙寡頭格局是電商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於商戶而言,要降低對平臺的依賴性,最終還是要變粗放的流量經營為精細的用戶和品牌經營。“無論是在什麽樣的電商格局下,每一個品牌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忠實粉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