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外交困,直播商業化寡頭博弈困境:向左或是向右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8/162201.shtml

內外交困,直播商業化寡頭博弈困境:向左或是向右走?
曾響鈴 曾響鈴

內外交困,直播商業化寡頭博弈困境:向左或是向右走?

如今的直播市場可謂春風不得意,寡頭時代或將到來

2017年伊始,直播市場就好不熱鬧。先是2017年1月前後國家相關部門嚴查了“無證”及違規直播平臺,高達9萬個直播間被關閉,超過3萬個主播賬號被封禁……。接著2月份,隨著光圈直播倒閉,倒閉和虧損等負面字眼也纏繞在直播市場中。而政策與亂象之外,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被熱炒了數年的直播市場將在2017年迎來洗牌。那麽是背靠微博的一下科技(一直播母公司)、歡聚時代(YY直播母公司)和陌陌等“大佬”主宰市場,還是說將有後起之秀後發制人?

內外交困,直播市場春風不得意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有大大小小300多家直播平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美女”和“色情”等荷爾蒙刺激元素是眾多直播平臺“吸睛”的主要手段。龐大的直播流也平臺內容監管帶來挑戰。2016年至今,直播平臺上的涉黃、涉暴甚至涉毒的直播內容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從2016年下半年至今,《關於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多個針對直播市場的規定相繼實施。

至此,問題已經搬上臺面——那些曾打“色情”擦邊球的直播平臺,色情經濟被大幅縮減,收入單一,依靠打賞的他們如今又該何以為繼?

另一方面,直播市場的大多數參與者都處在賠本賺吆喝的沼澤地中。最近的事件是今年2月中旬,光圈直播這家早在2015年9月就已拿到125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估值高達5億元人民幣的直播平臺,突然倒閉,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光圈直播的倒下並不是個例。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300多家直播平臺中,1/10的平臺已經死亡,如微播、網聚直播、貓耳直播、咖喱直播、愛鬧直播、趣直播和美瓜直播等數十家直播平臺銷聲匿跡。同樣,國外市場也是類似,2016年10月,“直播鼻祖”Meerkat死亡,令人唏噓不已。它曾有百萬用戶,走紅時估值高達4000萬美元,但在2016年被推特收購後,夾在Periscope和Facebook Live之間依舊無法茍延。

在這樣一種內外交困的現狀之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直播行業如果不能在商業變現方面有所突破,很有可能在百播爭鳴後留下一地雞毛。

虧損與倒閉之外,寡頭化初現端倪

沒錯,種種跡象表明,2017年很有可能成為直播市場的洗牌期。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國共有31家直播公司完成共36起融資,涉及總金額108.32億元人民幣。然而2016年直播行業整體營收只比融資總額高出1/3,這樣的數據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畸形的發展狀態。因此可以斷定2017年,那些資金薄弱或變現跟不上的中小直播平臺將被掃地出門,而一些跑在市場前列的直播公司將更具話語權。

縱觀當前市場,問哪些直播公司有“寡頭像”呢?從一下科技(一直播母公司)、歡聚時代(YY直播母公司)和陌陌三家公司身上可窺一二。

一下科技,旗下三個移動視頻平臺——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根據今年2月下旬,微博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微博月活躍用戶全年凈增長7700萬人,至3.13億人,移動端占比90%。同時,微博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2016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率達到35%。微博的二次崛起離不開一下科技的移動視頻業務支撐。

而同時,微博也是一下科技最大的投資方,二者無論從資金或是業務方面,關系都相當密切。自2013年,微博一共參加一下科技4輪投資,累計投資1.9億美元。值得註意的是,財報中還顯示,微博在視頻和直播上的布局已經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12月,微博視頻的日均播放量相比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長了713%,廣告和營銷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7%,至1.295億美元。言外之意,為微博提供短視頻和直播服務的一下科技的商業價值增長也必定可觀。這也是為什麽說一下科技有“寡頭像”的原因——背靠微博,產出的內容又反哺微博,發展勢頭正猛。

當然,如此大的直播市場,註定不會是一個人的狂歡。2016年直播收入最高的是YY的母公司歡聚時代,其2016年第三季度凈營收為20.89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4.000億元人民幣,而它的直播服務營收17.904億元人民幣,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達85.67%。此外,歡聚時代CEO陳洲還表示,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第三季度這一年中,直播共為歡聚時代帶來約80億元人民幣收入。由此可見,歡聚時代不僅在直播市場賺錢了,發展勢頭也同樣兇猛。

同樣,作為僅次於微信和QQ的移動社交平臺,陌陌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直播業務產生營收1.086億美元,占陌陌整體收入(1.57億美元)的69.17%。可見,陌陌接下來必定會將直播視為公司核心業務。

除了這些,諸如映客和花椒直播等平臺也有“寡頭像”,他們的月活躍用戶數都比較多,其中映客在2016年9月的數據統計中,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驚人的1.13億人。

步履蹣跚,直播市場問題出在哪里?

雖然寡頭化時代即將來臨,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直播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即使是上述的具有“寡頭像”的一下科技等直播公司,也不能高興得太早,就更別提那些行走在虧損與倒閉邊緣的中小直播平臺了。

據業內相關媒體測算,目前大部分直播平臺不算主播和員工的人力成本,光是帶寬費用成本就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以虎牙為例,2016年第三季度該平臺營收約1.97億元人民幣,成本卻接近2.7億元人民幣,虧損超過7200萬元人民幣。以此類推,中小型直播平臺雖然成本費用相對降低,但營收也同步降低,虧損照舊。所以變現問題不解決,而融資又跟不上,那麽故事的結局可以參考光圈直播。

其次,資本遇冷。資本市場進入寒冬是整個互聯網領域遇到的困境,任誰也不能一時半會改變這個大環境。而在這個大環境下,資本變得越發謹慎起來,可預測2017年直播市場的補貼燒錢是不大可能發生了,投資數量和金額也將會斷崖式下跌。那變現能力差的直播平臺又該怎麽辦?

最後,直播平臺內容同質化。隨著直播產業的不斷演進和分化,業內人士將直播內容分為三大主流模式——遊戲、秀場和泛生活。但這為數不多的三種模式,往往會很快就使用戶產生審美疲勞,拉不出差異化的體驗,繼而嚴重影響直播平臺的發展。

欲執牛耳者,該從哪些方面發力?

直播市場的前景毋庸置疑,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直播用戶達到3.25億人,占國內網民的45.8%。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必然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業內預計,直播市場到2020年總產值將超過一千億元人民幣。這麽大一塊蛋糕,人人皆想食之,可用何種方式,才會顯得吃相優雅,且能吃到更多蛋糕呢?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流量變現方面

如何將龐大的流量進行商業價值的深度挖掘,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是直播平臺的核心訴求。

其一,硬廣和軟廣是最直接粗暴的方式。硬廣很好理解,就是在直播平臺上的顯然位置植入廣告,2016年,映客一則內容營銷套餐開出2000萬天價引起軒然大波,開屏廣告刊例更是達到微博的26倍。直播平臺將重心轉移到商業變現方面是直播下半場的主要策略,但硬廣刊例價對於品牌方來講最重要還是尋求性價比,硬廣售賣不應該是平臺發力的主要方向。

軟廣拼的是創意,通過直播間品牌定制裝飾墻、直播打賞禮物等場景化的構建方式,能夠弱化廣告感,增加品牌情感。例如,在2016年奧運期間,一直播則聯手脈動定制“脈動金幣”禮物,在全站實現品牌強力曝光,借勢奧運熱點,多個熱門直播間出現脈動金幣,用戶每刷一份禮物,就是一份廣告,直播間有多少觀看,廣告就達到多少曝光,對於品牌而言,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其二,整合營銷。實際上,無論是硬廣還是軟廣,都停留在傳統廣告售賣層面上,沒有體現出直播平臺獨有的優勢。而整合營銷,在目前看來,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直播平臺的主要營收方式。利用直播打造營銷盛會的方式,能精準的將產品和廣告信息傳遞給用戶,達到平臺、品牌、用戶三方共贏。或許不少人對直播廣告普遍的認知是,直播廣告是做不起來的。因為直播是註意力經濟,人們關註的自然是主播,沒有人想去看廣告。真的這樣嗎?非也,去年8月,柳巖通過淘寶直播10分鐘,賣出了2萬件核桃、4500件檸檬片和2000多件面膜等。同樣,在一直播上,喜劇明星沈騰和馬麗登上一直播玩了次場景營銷,3萬份金龍魚產品在15分鐘內售罄,更有一直播一小時賣出美的空調一天的銷售額、一場直播售出15萬份威露士洗手液等例子,不勝枚舉。

其實對於整合營銷而言,拼的是平臺資源。回看一直播與歐麗薇蘭的活動,邀請了沙溢胡可、陸毅鮑蕾兩對夫妻在一直播上直播還原“鋒味菜”,線上通過明星、一直播、微博三方宣傳,線下通過分鐘廣告覆蓋辦公樓與公寓,整合線上線下成一個閉環,明星直播現場代言式導購,再導流到銷售平臺,搭建起“直播+明星+電商+分眾+微博”的矩陣,兩場直播總計收獲了6000萬粉絲互動。而對於一直播而言,還有一個殺手鐧,其與同公司秒拍、小咖秀兩款產品形成的聯動效應,直播中觀看量、評論量高的地方通過後臺自動捕捉剪輯到秒拍、小咖秀上進行二次傳播,品牌傳播效果裂變式增加。

2、UGC(用戶原創內容)方面

直播平臺內容同質化現象眾所周知,所以有什麽方法能打造出平臺特有的內容呢?在直播市場,除了遊戲、秀場和泛生活之外,實際上直播平臺還有財經、母嬰、創投、旅遊等海量垂直內容縫隙可供挖掘。

實際上,目前直播市場上,諸如陌陌、映客和一直播等平臺已經在這些細分領域有所行動。比如,陌陌利用自家的社交平臺在直播市場玩得風生水起,映客邀請到高圓圓、劉濤、汪涵以及天天兄弟團等明星加盟直播,也帶來了客觀的用戶流量。在一直播2017年發布的首份內容榜單中,通過對平臺內容進行多維度梳理,在其運動、星座、娛樂、教育等40余個垂直內容類別中發現,運動、娛樂等領域用戶粘性更強。

直播平臺內容方向上的布局,看似與商業化並無直接關系,然而,這確是平臺長久存在之根本。只有靠優質的內容留住並擴大用戶群,而後的商業邏輯才有立足之地。就一直播而言,擁有董路、陸琪等優秀內容供給方,1月內容榜單中前十名的場均觀看量更是達到100萬以上。故此,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曾表示:一直播在上線當月收入就已過億,目前一下科技的營收一半來自於直播的收入。

3、商業模式方面

前面兩點是策略問題,而商業模式就上升到戰略層面。今年年初,一下科技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地舉辦商業推介會,將商業化提升至公司的戰略層面,可謂是商業化最積極的一家移動視頻公司。一下科技高級副總裁劉新征在會上表示——將三款產品融合起來,為品牌提供定制營銷方案,成為移動視頻行業的營銷商。將公司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個產品進行交錯式、捆綁式銷售,整合全平臺資源,三把利劍全部指向商業變現無疑是個聰明的打法。

最近的例子是,過年期間“秒拍星拜年”活動與大寶品牌的合作中,邀請郎平、林更新等明星使用大寶品牌定制模板錄制“星拜年”視頻,並引發網友自發模仿和轉發,達到很好的品牌互動曝光效果。最終,大寶活動總曝光5.3億次,總播放量超過4000萬,視頻參與數超過5000支。緊接著,在2月中旬,秒拍啟動了短視頻6S貼片廣告,成為移動視頻領域啟動前貼片廣告的第一家平臺,首次試投放的活動廣告,投放了簽約秒拍的50個頭部達人賬號,僅2天時間,視頻播放量達1.3億次,成績斐然。

做為直播平臺,一直播與秒拍、小咖秀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結的配合每一場廣告營銷,依據品牌調性與目標效果等需求較差選擇,並最終定制完整營銷方案,是一直播進行的商業變現差異化打法,也是目前直播行業中較成系統的商業模式。

最後,肯定還有一些盈利方向等著直播公司們去探索、布局以及角逐。至於2017年,一下科技、歡聚時代、陌陌、映客、花椒直播以及BAT等巨頭,誰能率先在直播市場取得寡頭的席位,咱們還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直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93

【TMT】中國動力電池寡頭時代來臨:BYD電池業務拆分,跟蘋果電池供應商拼刺刀了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3155&summary=

【TMT】中國動力電池寡頭時代來臨:BYD電池業務拆分,跟蘋果電池供應商拼刺刀了

亞迪解除垂直整合,動力鋰電進入寡頭時代


比亞迪將解除垂直整合,開放供應鏈。第一電動網“建約車評”消息稱,比亞迪將終結垂直整合戰略,分拆各業務部門。此舉符合我們對比亞迪的預期,垂直整合在行業發展初期能夠快速幫助公司成長,但在公司發展壯大後成為公司的瓶頸。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波及到上遊動力電池銷量下跌。比亞迪受沖擊明顯,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跌至8719輛,同比跌幅近50%,同時動力電池供應量同比下滑63.9%,市場份額降至第二。這種情況下,終結垂直整合模式,分拆各業務線,從封閉走向開放,幾乎是比亞迪的唯一選擇。比亞迪引以為傲的動力電池模塊將面向市場供貨,動力鋰電市場將迎來大玩家沖擊。


垂直整合有其歷史使命。比亞迪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領軍者,在行業極不成熟,配套極不完善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垂直整合才能整合供應鏈、快速實現產品開發定型、保證供應鏈的供應、控制所有環節實現產品的快速完善叠代。比如福特汽車,最開始的時候連包裝都自己生產。動力電池自然也是如此,內部溝通自然比外部來得更快,研發效率更高。在其他新能源車企在因為電池的供應或質量陷入困境時,比亞迪卻憑借自給自足模式快速發展。因此垂直整合在初期至關重要,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成規模後垂直整合弊大於利,開放供應鏈將迎新發展。垂直整合在一定時期後將成為瓶頸,原因在於①現代工業的核心在於分工,企業的資源稟賦和優勢各不相同,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在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開放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向全社會采購最優質的產品;②零部件企業也有規模效應,規模提升研發投入加大成本降低,但規模提升需要依賴下遊客戶的不斷開拓,封閉體系單一下遊客戶將限制零部件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成本;③閉關鎖國只會放任競爭對手做大。因此分拆各業務,開放供應鏈,讓優質零部件走進來,讓自己的零部件企業走出去對企業發展壯大後至關重要。


比亞迪開放供應鏈後,將成為CATL的最大競爭對手。由於前期比亞迪相對封閉的體系,而韓國企業LG、三星等也沒能進入中國市場,CATL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比較強的競爭優勢,處在飛速發展階段。而比亞迪解除垂直整合,對外銷售電池,CATL將迎來最大競爭對手。我們判斷動力鋰電將進入寡頭時代。


發展歷史對比:從消費到動力,比亞迪起步更早


2.1.CATL是怎樣煉成的?


從一個鼓氣的電池專利起家,伴隨蘋果帝國崛起。CATL的前世今生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密切相關,1999年,現任AT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曾毓群在廣東東莞創立ATL。公司成立後重金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卻發現該項專利技術存在著反複充放電後電池鼓包的缺陷,ATL團隊通過修改電解液配方奇跡般地解決了鼓包問題並將技術成功產業化。2004年,ATL為蘋果解決了MP3鋰電池循環壽命過短的問題,隨著蘋果進軍智能手機行業,ATL也順利成為iPhone電池供貨商。如今,ATL已經是高端智能手機首選的電池供應商,三星、華為、OPPO等也都是ATL的客戶。2016年的三星“爆炸門”,再次炸出了這家手機鋰電池制造行業的隱形冠軍,事故後ATL接替三星旗下電池制造商SDI成為Note7的核心供貨商,在與SDI的直接較量中證明了其技術實力。



二次創業,寧德時代進軍動力電池。ATL早在2004年就投入動力電池的研發,為國外小車廠做配套,並於2008年設立動力電池部。因國家政策規定動力電池不能由外商獨資生產,2011年脫離ATL在寧德成立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經過多次股權整合成為純中資民營公司,專註於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及儲能系統的研發、制造及銷售。除了寧德總部,CATL還擁有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鋰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慕尼黑研發中心,並與知名鋰電池回收企業湖南邦普展開合作。CATL在汽車動力領域與國內外眾多車廠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承擔了2012年度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和科技部“十三五”項目,儲能領域承接了部分關鍵客戶的大型儲能項目和工信部主導的國家智能電網專項,其迅猛發展驗證了創業團隊的眼光和前瞻性。



2.2.被歷史選中的比亞迪


鎳鎘電池。賺得第一桶金。1995年,王傳福發現手提電話充電電池的機遇,毅然決定下海經商,在深圳註冊了比亞迪實業。同年,比亞迪獲得了來自三洋的鎳鉻電池代工訂單,借此開啟了在二元充電電池領域暴走模式。1997年,日系電池廠在金融風暴的打擊下受損嚴重,比亞迪卻以其產品低成本和靈活多變的交易方式,被飛利浦、松下甚至摩托羅拉等手機大廠看重。此後3年,比亞迪的鎳鎘電池產量一度占據全球40%產能,同時對鋰電池的低成本商業應用也做好了準備。2002年,比亞迪成為諾基亞第一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同年7月在香港主板上市。



從造車“門外漢”到全球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比亞迪的造車夢或許起始於2002年全資收購吉馳模具廠,以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轉型造汽車,無非是在扮演一位“門外漢”的角色。次年,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獲得汽車生產許可證,正式進軍汽車行業,開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車的征程。2006年成立惠州比亞迪,為公司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動力電池。比亞迪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橫跨汽車和電池兩大領域的企業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二代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為全球汽車產業開拓出嶄新的發展路徑。



小結:從發展歷史來看,CATL與比亞迪都是從3C電池起家,由國外大客戶帶動發展,依托消費電池領域所積累的強大技術優勢和品牌價值,近年來在動力電池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比亞迪開展動力電池業務早於寧德時代,在起步上略勝一籌。


技術路線對比:CATL鐵鋰三元齊頭並進


鋰電池技術路線的主要差異在產品外形和正極材料。外形方面,國內的鋰電池廠家基本以大容量的方形鋰電池為主,部分廠家在軟包和圓柱形方面有產品推進市場,隨著Tesla大規模采用松下的18650和21700電池,圓柱形電池的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提升。正極材料方面,90年代早期的第一代鋰電池,正極材料以鈷酸鋰為主;第二代鋰電池,以錳酸鋰和磷酸鐵鋰為代表,在本世紀早起逐步商業化;第三代的鋰電池,為全面提高鋰電池性能,並進一步降低成本,於近幾年發展起來,其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鎳鈷鋁三元和鎳鈷錳三元。隨著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和普及度的不斷提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也在不斷革新。





3.1.CATL::磷酸鐵鋰與三元路線強勢並行


CATL的產品以方形鋁殼電池為主,正極材料包含磷酸鐵鋰和三元。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兩條路線上,儲能和大巴因為安全、成本和產品實用性的考慮,主要走磷酸鐵鋰的技術路線;乘用車領域,2015年開始CATL全面轉向三元材料,為寶馬、吉利等企業提供三元電池組。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網站數據,2016年CATL在車用磷酸鐵鋰市場的市占率為22.9%,排名第二;在三元電池市場的市占率為25%,排名第一。目前,CATL在磷酸鐵鋰上可以做到單體能量密度120Wh/kg,電池包達100Wh/kg,三元電池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可實現250Wh/kg。



積極布局三元動力電池,儲備全固態電池技術。“十三五”期間,CATL將致力於高鎳三元/矽碳電池研發。引入矽基合金替代純石墨作為負極材料後,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望提升到300Wh/kg以上,理論上限約350Wh/kg,成本也將大幅降低。對於更高能量密度目標的進一步達成,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金屬電池已成為必然選擇。目前,CATL正在加速開發電動車用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研發的步伐,在聚合物和硫化物基固態電池方向分別開展了相關的研發工作並取得了初步進展。



3.2.比亞迪:從專攻磷酸鐵鋰到布局三元


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路線以磷酸鐵鋰為主,正逐步涉足三元電池。產品外形上以方型鋁殼為主,也有部分采用軟包。比亞迪一直以來專攻磷酸鐵鋰路線,目前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30Wh/kg,規劃18年將達到160Wh/kg,到2020年期望達到200Wh/kg,基本接近理論極限。值得註意的是,比亞迪同時也在研究磷酸鐵鋰電池的“改進版”——磷酸鐵錳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50Wh/kg。第四批新能源車型免購置稅目錄顯示,新款比亞e6搭載全新的磷酸鐵錳鋰電池,續航里程從300km提升至400km,未來目標是做到500公里以上。



比亞迪在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的同時,將進行高能量密度三元電池的開發。2017年新能源補貼新政實施以來,在補貼金額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掛鉤的壓力之下,比亞迪也加快了進行高能量密度三元電池的開發。在年初推出的秦100和唐100已搭載了三元鋰電池,其三元電池已經具備量產條件,目前能量密度也達到了200Wh/kg。比亞迪將在正極采用高鎳三元材料、負極采用氧化亞矽或納米矽,目標是2018年電池比能量達到240Wh/kg,2020年達到300Wh/kg。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的各自應用上,從2017年開始,在大巴、專用車方面,依然義無反顧選擇磷酸鐵鋰電池;純電動方面,可能會是磷酸鐵鋰和三元同時並存。



小結:綜上可知,CATL率先由磷酸鋰鐵轉向三元路線,技術更純熟。磷酸鐵鋰電池作為比亞迪的強項,久經市場檢驗,而三元電池方面起步較晚,和CATL大約有兩年的差距,其可靠性也有待檢驗。考慮到在全球範圍內,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重心已轉向三元鋰電,所以CATL暫時領先。


區位優勢對比:深圳配套更健全


寧德各地為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群提供優質配套服務。CATL總部位於創始人曾毓群的家鄉福建寧德,當地重點依托寧德北部新城,圍繞鋰電池、關鍵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業態,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核心區。同時輻射帶動周邊縣域形成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帶。目前已落戶杉杉科技等產業鏈配套項目,預計至2020年,通過電池產業帶動的材料和設備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300億元。為對接各項目落地,寧德各地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並出臺鼓勵政策為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良好的軟環境。寧德是“海上絲綢之路”由東南沿海向內陸延伸拓展的重要鏈接點,隨著“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深入實施,其區位優勢、港口優勢進一步發掘,為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提供更優越的環境。此外,位於西寧的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未來可年產5GWh電池,以及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16年,CATL年產10GWh動力電池長三角生產基地落戶溧陽,由於目前國內鋰電池生產商主要在華北和華南,而華東區電池企業較少,溧陽生產基地的建成將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整車客戶。



比亞迪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落戶深圳。比亞迪總部位於廣東深圳,公司擁有惠州、坑梓兩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其中深圳坑梓工業園將打造成為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基地總規劃占地面積約10萬平米,主要用於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深圳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及鋰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前沿地帶,新能源汽車產業及鋰動力電池產業是深圳市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是深圳重要的區位優勢。此外,比亞迪通過在巴西建設鐵電池工廠,逐步打開南美市場。16年,青海年產10GWh動力鋰電池項目、年產2萬噸動力電池材料生產及回收項目分別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和海東臨空綜合經濟園區開工,青海鋰資源豐富,近年來大力發展壯大鋰電產業。



小結:對比可知,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門戶城市,深圳在人才、創新、產業配套上賦予了比亞迪更多的優勢。


產能對比:CATL的擴產規劃更大


我國動力鋰電需求將同新能源汽車一道保持高速增長。自工信部發布8GWh的指引性政策,一二線龍頭企業紛紛提出擴產能計劃,規模化競爭明顯。另外從產品方面看,動力鋰電池技術路線的切換,三元相比磷酸鐵鋰需求更加旺盛,企業擴產動力主要集中在三元方面。國家提出在2020年,動力鋰電池產能100GWh,扶持一家超40GWh的鋰電企業後,國內鋰電巨頭CATL和比亞迪都想要擴產拔得頭籌。



CATL2016年年年底產能達8GWh,,磷酸鐵鋰約5.5GWh,三元2.5GWh。磷酸鐵鋰和三元的產能可以靈活調整,區別僅在於正極的塗布工具,設備基本一致,夾具需要調整。2016年,CATL在常州溧陽投資100億人民幣,建造年產能高達10GWh的鋰電池工廠,此前,CATL已在福建寧德、青海西寧建有生產基地。從長期規劃來看,CATL希望在2020年產能達到50GWh,累計總投資將達到300億人民幣。



比亞迪目前動力電池產能為16GWh,擁有惠州、坑梓兩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2016年,比亞迪出資2.45億在青海設立新公司,專註開發鹽湖鋰資源,為上遊原材料的需求提供保障。同時,青海的電池工廠建設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預計建成後產能將達10GWh。比亞迪未來將擴大三元鋰電池布局,2017年新增三元電池5-6GWh。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拆分在即,在滿足自有車型的同時,產能還將進一步規劃擴張。


小結:比亞迪的現有產能領先於CATL,但從產能規劃看,CATL2020年年50GWh的目標,略大於比亞迪40GWh的擴產目標。


供應鏈對比:CATL外采VS比亞迪自產


動力鋰電的競爭拉動上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在供應鏈上遊,需要完成初始礦石原料的采礦、冶煉、化工制作等流程,將原始礦產轉變為適合制作動力電池的二級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隔膜、和其他原材料產業。動力鋰電的主要技術瓶頸體現在正極材料和隔膜、負極材料和電解液等,目前均已實現國產化。



CATL致力於用中國材料和設備做世界一流產品。從核心供應鏈可以看出,CATL並沒有采用盲目進口,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材料、設備等在內的完善的國產供應鏈體系,產業鏈國產化帶動了國內鋰電產業的發展。公司的理念是引領國產化,所以設備國產化率是86%,材料是88%,帶動了產業鏈上多家企業上市。公司通過與國內產業鏈企業抱團聯合,應對來自三星、LG等在內的日韓企業的競爭。



比亞迪動力電池上遊產業鏈已實現部分自產。比亞迪正不斷推進全產業鏈建設,2016年3月位於商丹的年產1.2萬噸電池電解液的重大項目已竣工試產;2016年10月與鹽湖股份成立鋰項目公司,布局正極原材料;此外,動力電池的隔膜也已實現部分自產。隨著公司解除垂直整合戰略,比亞迪在上遊供應鏈上將會有更多的選擇。



從動力電池的成本結構來看,正極材料占了單體電芯的很大部分。比亞迪在動力電池上遊產業鏈緊密布局,具有正極材料的生產基地,以及其他材料/設備的自主開發水平,有利於有效壓縮成本,有一定供應鏈優勢。但必須指出,現代工業講究分工細化,部分材料外購或許能夠取得更低的成本。


客戶對比:CATL配套車企更全面


主流車企紛紛推出新能源車型,國內動力電池龍頭成主要選擇。前期,由於政策驅動因素,新能源車主要是在商用車領域,乘用車除了部分自主車企積極參與之外,大部分企業處於觀望狀態。近年,眾多乘用車巨頭開始推出新能源車型,比如通用的Velite、寶馬X1、大眾輝昂PHEV、上汽榮威eRX5、ei6等等,未來兩三年將出現新能源車型井噴上市。中國電池企業目錄限制導致動力電池供應商選擇範圍減少,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成為合資及本土車企的主要選擇。



CATL專註於動力電池供應商的角色,客戶幾乎囊括了所有類型的車企。。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CATL的動力電池獲得了宇通的高度認可,幾乎壟斷了宇通各個類型新能源商用車的動力電池,成為商用車動力電池領域的大贏家。隨著產能的持續提升,公司還為金龍、中通、南車等商用車企業提供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在乘用車領域,CATL也得到了來自北汽、吉利、長安、一汽大眾的大規模訂單。近日,又攜手上汽擬新設兩家合營企業。



憑借與寶馬集團合作的經驗,CATL海外市場表現也高歌猛進。公司的電池技術和品質還得到了寶馬的認可,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給國際豪華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目前華晨寶馬X1電池包已經下線。法國PSA選擇CATL為其混動車型提供電池。根據中國電池網新聞,CATL將為韓國現代汽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索納塔提供電池。與此同時,公司也通過收購加快了國際化的進程,投資3000萬歐元參股芬蘭維美德汽車有限公司,共同致力於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合作。



比亞迪打造電池整車全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全部自產。比亞迪目前擁有從電池、電機到電控的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擁有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比亞迪E6、秦、唐、電動客車K9、專用車等全系產品的電池均為自家生產。比亞迪此前也有動力電池外銷的情況,但是僅僅是應用於國外專用車以及儲能領域,並無擴展到國內的先例。



隨著產能的進一步擴張,比亞迪也將對外部客戶供應動力電池。在和戴姆勒合作打造騰勢之後,比亞迪已經開始將自己的觸角伸向整個行業,希望采取類似豐田的燃料電池技術合作模式,組建產業聯盟,推廣自己的動力電池技術。近幾個月比亞迪在智利等國家尋求遊鋰電池資源合作,為今後成為全球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打基礎。



小結:由於和比亞迪汽車之間競爭關系,車企在選擇比亞迪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時會更加慎重考慮。另外,按照車企3~5年的產品開發周期,提前2~3年的開發供應商的窗口期來看,已與國內外眾多主流車企展開合作的CATL具備顯著優勢。


業績對比:2017年年Q1CATL實現反超


CATL一季度動力電池市場份額位列全國首位。CATL的營業收入從2014年約8.9億元,猛增到2015年的50億,2016年約達120億。在17年一季度汽車電池供應量中,CATL以32.8萬kWh的動力電池供應量占據了25.8%的市場份額,超過比亞迪位居第一,同比增長12.5%。



新能源汽車業務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拉動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比亞迪去年汽車業務及相關產品業務收入約570.1億元,同比增長40.23%,其中新能源汽車收入約346.18億元,同比增長80.27%,占總收入的33.46%,營收占比已經超3成,成為公司收入和利潤的重要來源。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9.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69.85%,銷量蟬連全球第一。比亞迪依靠旗下新能源汽車的優異表現,16年動力電池出貨量達7.1GWh,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小結:2017年年Q1CATL超過比亞迪登上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榜首。比亞迪及時作出拆分動力電池部門的決定,隨著下遊客戶的開拓,動力電池業務的營業收入有望增加。


兩公司近期變化:即將進行正面競爭


9.1.CATL:估值近千億,強強聯手上汽


CATL尚未上市,估值已近千億。寧德時代市場總監楊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計劃盡早在股票市場上市。2016年10月,寧德時代宣布以800億人民幣的投後估值募資80億元,包括中銀國際在內的國內很多大型PE參與此輪增資,據當時的媒體報道,公司計劃在2020年前再次融資300億元人民幣。17年3月,鴻海集團子公司富泰華以10億元獲得CATL的1.19%股權,此次交易的價格計算,寧德時代的最新市值超過了840億元。


CATL與上汽合資成立電芯廠和PACK廠,並有望同其他車企一道複制這種合作模式。2017年5月,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聯手分別成立了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與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時代上汽主要用於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的開發、生產和銷售;而上汽時代主要用於動力電池模塊和系統的開發、生產及銷售。上汽和CATL都是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力的競爭對手,上汽旗下的榮威eRX5已經連續兩月超越了比亞迪唐,而寧德時代作為國內重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也逐步成為了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威脅”,而且目前寧德時代的估值已經接近800億元,上市之後將可能超過比亞迪的1300億元。


9.2.比亞迪:解除垂直整合,拆分動力電池部門


分拆動力電池部門,比亞迪將迎新發展。近日,有報道稱比亞迪第二事業部即將獨立,動力電池也將對其他汽車制造商供貨的消息。從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拆分第二事業部在加強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競爭力的同時,也必將帶動其營業利潤的上升。有消息稱,比亞迪的其他零部件、車載軟件、模具等部門未來都有全部獨立運營的可能。


小結:比亞迪分拆動力電池部門後,將正式對外供貨,由於比亞迪與CATL都采用方形鋁殼的技術路線,都能提供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將不可避免的進入正面競爭時代。未來若CATL上市,雙方都將具備資本市場優勢,動力鋰電寡頭時代即將到來。


推薦及受益標的


推薦標的


杉杉股份:鋰電材料業務全面開花,上延下拓打造新能源綜合體。杉杉股份是我國新能源領軍企業,公司17年將擁有4.3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位居全球第一;3.5萬噸負極材料成品項目將陸續投產;17年還將投產2000噸電解液項目和2000噸六氟磷酸鋰。針對上有,公司將通過產業並購等方式進入上遊資源領域,爭取資源端主動權;針對下遊,公司進入新能源汽車業務和能源管理業務。16年在電池系統集成於動力總成、充電樁建設與新能源汽車運用取得初步成效,並取得專用車生產資質。同時公司投資100億進入能源管理、儲能節能、光伏潔能,未來業績彈性進一步增大。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改變格局再起航。新能源汽車業務競爭優勢明顯,將實現二次成長。在乘用車領域,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唐”、“秦”以及純電動乘用車“e6”分別摘得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甲。在客車領域,十米以上純電動大客車銷量連續三年保全球持行業第一,優勢地位明顯。比亞迪乘用車和客車都已取得顯著競爭優勢,2017年由於補貼調整等因素影響銷量,我們認為隨著產業回到正軌後公司新能車銷量有望實現二次成長。比亞迪電子業績有望取得高速增長。比亞迪電子主要從事手機零部件、模組及組裝業務,受益於手機金屬部件滲透率提升以及高端下遊客戶三星、華為、vivo高速增長拉動,2017年有望取得高速增長。雲軌新業務,有望再造一個比亞迪。雲軌是軌道交通的一種,造價低,建設期短,深受地方政府歡迎,已於汕頭、蚌埠、廣安、安陽等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PPP項目正在快速推進。雲軌依托比亞迪的三電技術,將為比亞迪帶來一個新的強勁的增長點。


科達利:動力鋰電結構件龍頭,受益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科達利業績增速將大幅超越行業增速。科達利在搭乘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的順風車的同時,其下遊客戶頂尖鋰電廠商如CATL、比亞迪等將快速提升集中度,提高市占率,且科達利依托優質客戶結構,從最頂尖鋰電池向下降維拓展新客戶,新增產能消納無憂。預計未來科達利會持續處在以產定銷的狀態,將取得超越行業增速的增速。技術、成本、渠道構築核心競爭優勢。科達利在技術、成本和渠道方面全面領先,有6大技術、76項專利和多項重要標準構成護城河;同時率先依托資本市場優勢匹配下遊客戶進入擴產期,成本持續下降;采取與客戶“背靠背”建廠的方式綁定客戶,如大連工廠配套松下,江蘇工廠配套CATL、中航鋰電,三管齊下科達利具備核心競爭優勢。汽車結構件將貢獻業績增量。科達利的汽車結構件此前重點配套比亞迪,供應速銳、S6、F3、G6、秦、K9、S7、E6、唐等多款車型,比亞迪車型銷量的增長將對科達利汽車結構件業務有拉動,同時其下遊客戶廣汽和其他潛在客戶有望加大對科達利的采購。


當升科技:三元正極龍頭打開產能快速擴張的大門。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正極材料企業,2016年正極材料盈利能力大幅好轉。同時公司的高鎳622產品出貨大幅增加,達1200噸。2017年Q1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正極材料出貨量增長。公司作為NCM622正極寡頭供應商,已進入高速擴產狀態,未來將形成2000噸鈷酸鋰+6000噸NCM523+2.4萬噸NCM622以上三元正極總計3.2萬噸正極產能,從技術和產能上都將領先競爭對手,擴大競爭優勢,根據年報披露,我們預計多款新品如811、NCA都已進入送樣階段。公司是鈷漲價最大收益標的之一,將獲取超額加工費和庫存重估收益。當升科技的正極材料為市場急需的鈷酸鋰、NCM523、622三元,供需格局好,根據我們的測算,在鈷漲價的過程中,公司能夠超額賺取加工費。同時公司有2-3個月的存貨,受益鈷漲價將迎庫存重估收益。


滄州明珠:濕法隔膜產能持續爬坡,後續持續增長。公司2016年隔膜出貨量1.1億平(0.9億幹法+0.2億濕法),16年新建2條濕法隔膜產線共6000萬平,其中3000萬平已經達產,另外3000萬平正在調試,預計公司2017年鋰電池隔膜出貨量為1.6億平(1億平幹法+0.6億平濕法),同時在2017年底另有1.05億平濕法逐步投產,17年底幹法產能達1億平,幹法產能達1.9億平,後續隨著濕法隔膜出貨量的逐步增加,繼續增厚公司利潤。


星源材質:大手筆擴產搶占份額,依靠塗敷比例的提升和工藝改善有效緩解毛利下滑。2017年3月公司公告擬在常州新建3.6億平隔膜項目,預計將在2018年底達產,產品種類均為濕法。目前公司產能為1.56億平(1.3億幹法+0.26億濕法),2017年底產能為2.8億平(1.8億平幹法+1億平濕法),2018年年底可達6.4億平(1.8億平幹法+4.6億平濕法),未來業績的增加有保障。公司2017年將會有30%以上的比例為塗覆膜,雙面塗覆售價可以增加1.5-2元/平,濕法隔膜以後將會100%進行塗覆,塗覆比例的提升將緩解價格下滑影響。


國軒高科:強者更強,2017年鋰電投資選龍頭。國軒高科產業鏈布局完善,下遊客戶優質,有非常強的成本、技術和產能優勢。其產業鏈布局了上遊正極材料(包括磷酸鐵鋰和三元正極)、與星源材質合資建立濕法隔膜工廠,配股募資擴產矽基負極廠,原材料自給有顯著成本優勢。同時在快充、長循環、矽基負極等鋰電發展方向均有技術儲備,技術優勢明顯。產能也將快速擴張,在2016年底15億Ah的磷酸鐵鋰+6.5億Ah的三元鋰電基礎上,2017年將擴張至20億Ah的磷酸鐵鋰+10億Ah的三元鋰電,具備產能優勢。還將布局充電設備、動力總成控制設備等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


受益標的


先導智能:國產卷繞機龍頭,綁定下遊大客戶CATL。公司啟動無錫動力鋰電池設備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初步投資額3億元,建成後有望將目前的鋰電設備產能擴充至一倍。公司掌握了以卷繞技術、告訴分切技術、自動焊接技術、自動貼膠技術和真空註液技術為主的鋰電池設備核心技術,正逐步突破塗布機高端技術。下遊客戶涵蓋松下、三星SDI、ATL、CATL、比亞迪、力神等國內外領先的電池廠。公司擬13.5億元收購泰坦動力100%股份,後者主要產品屬於鋰電池制造的電芯後端設備。公司與泰坦將形成協同效應,前後端產品配合,有利於公司打造更加完整的鋰電池設備一體化生產線,擴大公司產品類型及鋰電客戶群,包括珠海銀隆、駱駝集團、中航鋰電等知名廠商。


科恒股份:收購國內領先的塗布機廠商浩能科技,形成鋰電“材料+設備”雙布局。科恒於2016年11月完成並購浩能技術,後者是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產品涵蓋塗布機、輥壓機、分條機、制片機等鋰離子電池主要核心生產設備,與ATL、CATL、TDK、三星、力神、億緯鋰能、銀隆、比亞迪等國內外眾多知名鋰離子電池制造廠商合作密切。收購浩能為公司的鋰電設備打開新發展空間,形成鋰電“材料+設備”雙業務布局,浩能科技的技術優勢與優質下遊客戶將助力業績大幅增長。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797

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乳業雙寡頭要變單寡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1/164935.shtml

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乳業雙寡頭要變單寡頭?
面包財經 面包財經

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乳業雙寡頭要變單寡頭?

有一種坑,叫中糧系。

來源 | 面包財經(ID:mianbaocaijing)

文 | 面包財經 

因旗下公司雅士利和現代牧業巨額虧損,在港股主板上市的蒙牛乳業去年曾出現7.5億的巨額賬面虧損。今年上半年,蒙牛業績恢複增長,利潤同比上漲4.7%。資本市場反應亦正面,公布業績次日,股價高開,收盤上漲5.42%。

但利潤增長難掩痼疾,蒙牛耗費巨資入股的現代牧業和雅士利仍然巨額虧損。更為嚴峻的是:蒙牛不僅營收被伊利大幅超越,當前利潤也僅為伊利的約三分之一,市值也只相當於伊利的四成左右。

中國乳制品市場蒙牛伊利雙雄對峙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但在中糧入主蒙牛八年之後,從市值和利潤的角度來觀察:雙寡頭對峙似乎正向單寡頭獨強的局面演進。

事實上,中糧系的上市公司正成為很多投資者套牢的深坑。今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四家中糧系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地都在下跌。在港股上市的七家中糧系公司,除了大悅城之外,集體跑輸大盤。

中糧執掌之下的蒙牛,真的會掉隊嗎?

 雙寡頭要變單寡頭?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 

蒙牛公布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為294.65億,同比上漲8.1%;凈利潤為11.28億,同比上升4.7%。業績看似不錯,但與同期伊利相比差距相當明顯。今年上半年,伊利凈利潤為33.64億,蒙牛的凈利潤只相當於伊利的33.53%。

伊利和蒙牛的雙雄對峙,是最近十多年中國乳制品市場的基本競爭格局。蒙牛成立於1999年,創始人牛根生原是伊利集團副總裁。1999年伊利總營收已高達3.55億,蒙牛的營收只有4000萬,還不到伊利的零頭。

但到2007年,蒙牛營收就已超過伊利,並成為首家營收邁過200億元大關的中國乳企。當年蒙牛的營收達到213億,而伊利僅為193億。

那時蒙牛在液態奶上的優勢更為明顯,據尼爾森數據:當時蒙牛的液態奶市場占有率達到40.7%,而其它兩名競爭者總共才占28.1%。

但是,隨後爆發的三聚氰胺事件給整個中國乳業市場致命的打擊,蒙牛因為有業績對賭在身,面臨被外資控盤的局面。

2009年7月,中糧以30.58億港元的代價增持了蒙牛11.13%的股份。增持後,中糧持股比例達到20.3%,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從股權結構上,蒙牛實際上已經成為帶有國企色彩的上市公司,但牛根生仍然擔任公司主席。

2011年,牛根生辭去蒙牛董事會主席職務,這標誌著蒙牛正式進入中糧系主政的階段。也就是在這一年,蒙牛的總營收重新被伊利超過,且差距也有越拉越大的趨勢。

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財報繪制的蒙牛與伊利營收走勢對比:

2

不只是營收,蒙牛的一些優勢產品,市場份額也被伊利趕超。以白奶市場為例,白奶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制品細分市場。據興業證券研報,伊利的白奶市場份額從2012年起超過蒙牛後,一直占據市場首位;在基礎白奶市場,2016年伊利市場份額已達到37%,而蒙牛僅為28%。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蒙牛與伊利的此消彼長,與雙方的股權架構變化有很大關系。原本被貼上民企乳業巨頭標簽的蒙牛,在後牛根生時代,已經成為典型的職業經理人治理結構。

蒙牛自中糧入住後,前五大股東均為機構持股,截至2016年底,其持股比例超過50%;但其高管團隊合計持股卻僅為0.5%左右,帶有明顯的職業經理人治理特征。

而伊利的最大股東持股不足10%,前十大股東持股僅為30%左右,伊利高管持股比例則接近8%,其高管團隊與公司利益高度綁定。

 蒙牛投資屢現敗筆:巨資入股雅士利和現代牧業卻持續失血 

最近幾年,蒙牛通過收購和參股進軍產業上遊的奶牛養殖和奶粉業務,入股現代牧業和雅士利。並表帶來的收入增加,部分掩蓋了蒙牛與伊利在主打產品上營收差距擴大的趨勢。

但這兩家被投資的公司,正陷入巨額虧損的困境。今年上半年,蒙牛應占聯營公司虧損為3.54億,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擴大29.51%。

蒙牛持股比例超過一半的雅士利(蒙牛持有雅士利51 %的股份),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0.05億,同比下跌15.7%,虧損1.22億。2016年雅士利就曾出現過3.2億的巨額虧損。

2013年6月,蒙牛以約114億港元向雅士利發出全面收購要約,但此後雅士利的業績開始大幅下滑。2016年雅士利營收僅為2013年的六成。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財報繪制的雅士利總營收與凈利潤:

3

更值得關註的是,雅士利2016年的營收還部分包括了多美滋等收購來的業務。2016年雅士利以10.27億的代價購多美滋。這次收購產生了7.18億商譽,如果在未來幾年,多美滋業績持續低迷,則雅士利很可能要面臨商譽減值的壓力,這無疑又將波及蒙牛。

主要經營奶牛養殖的現代牧業,情況同樣不樂觀。今年上半年總營收為23.53億,同比上漲5.17%;但虧損額高達6.66億,虧損額擴大17.78%。

今年1月,蒙牛宣布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耗資約19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5.7%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其持有現代牧業已發行總股本的37.7%,觸發有條件強制性現金要約。截至今年3月底,要約完成後,蒙牛共持有現代牧業61.3%的股份。

不過,在今年8月6日,蒙牛又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1.38港元,共計4140萬港元的價格出售現代牧業0.49%的股份,擬用出售款償還若幹現有債務。僅過半年多,蒙牛就打七折出售現代牧業股權。

 中糧系成投資者深坑:買入蒙牛三年無法解套 

蒙牛公布上半年業績後,其股價出現上漲。但今年以來,蒙牛的股價其實是跑輸大盤的。年初至今,恒生指數上漲超過27%,而蒙牛上漲了約23%。

截止今年8月底,蒙牛的總市值為718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605億元,伊利股份總市值為1418億元;伊利的總市值相當於蒙牛的2.34倍。

而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前的2007年8月底,伊利的總市值為175億,蒙牛為353億元,蒙牛市值幾乎相當於伊利的兩倍。

在經歷三聚氰胺事件打擊後蒙牛和伊利股價均大幅下挫。但10年之後,伊利市值較事件之前增長了7.1倍,蒙牛則只增長了0.71倍。如果考慮到在這期間,蒙牛經歷了股份配售和供股權行使,導致股本擴大,實際上蒙牛在這期間的複權股價漲幅僅為33%,而同期伊利則大漲了4.61倍。

沒有比對就沒有傷害,直接拉蒙牛和伊利過去十年的股價走勢圖,不知道憧憬著與蒙牛長相廝守的港股投資者心里陰影面積有多大(前者為蒙牛乳業,後者為伊利股份):

4

不只是蒙牛,中糧系旗下的上市公司,除大悅城今年上半年股價表現不錯外,剩余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均較為低迷。

去年11月初在港股上市的中糧肉食,甚至跌破的發行價。中糧肉食IPO價格為2港元,8月31日收盤價僅為1.57港元。

當前恒生指數徘徊在28000點附近,距離2015年股災爆發前的高位只有一步之遙,接近滿血複活,但中糧系各家公司的股價仍在谷底。下圖是2015年4月30日(股災爆發前一個月)與今年8月31日,中糧系各公司股價表現。

5

事實上,不只是在港股,中糧系在A股也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糧糖業、中糧生化、中糧地產、酒鬼酒)。年初至今,除了酒鬼酒之外均有明顯下跌;其中,中糧糖業跌幅超過18%。

沒被三聚氰胺打到的蒙牛,是否真的要在中糧入主和“職業經理人”們的執掌下,丟掉乳業雙寡頭的地位?

蒙牛 伊利 中糧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97

白酒行業寡頭化加速,“弱肉強食”新時代來臨

如果說2017年底確定了白酒行業的全面回升,那麽2018年或許可以被認為是白酒新黃金十年的開始。

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高端酒展覽會(下稱“中酒展”)上采訪發現,白酒新一輪增長已不再是普惠式,第一梯隊的白酒品牌正在拉大和二三線品牌的差距,擠壓式增長的格局更加清晰。在業內看來,白酒行業應該正進入一個“弱肉強食”的新時代。

白酒行業寡頭化加速

自2017年白酒行業迎來了強複蘇之後,今年上半年國內白酒行業再度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輕工業網公布的今年1~6月行業數據,酒的制造主營業務收入8202.6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白酒制造主營業務收入2865.2億元同比增長15.82%。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這一輪白酒企業增長分化也正在加劇,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行業內個體之間仍存在較大增長差異,具有品牌、產品、渠道力的企業在此次增長中表現尤為明顯,顯現出“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發展特點。

這從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的年報上就可見一斑。截至目前,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12家發布了中報或業績預報,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上看,一線領跑企業今年的業績增長明顯提升,正在拉開和後續企業的差距。

貴州茅臺(600519.SH) 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收入334億元,同比增長38.1%,凈利潤為157.6億元,同比增長40.1%,這組數字相比2017年上半年33%和28%的增速明顯放大。

此外,包括古井貢酒(000596.SZ)、水井坊(600779.SH)、酒鬼酒(000799.SZ)、今世緣(603369.SH)、金徽酒(603919.SH)等區域酒企的業績也都較去年同期的增速有所提升。其中水井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59%,凈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133.6%;今世緣上半年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30.8%,凈利潤為8.6億元,同比增長31.6%,也較2017年同期的17.2%和22.3%的增速明顯放大。

尚未公布年報但公布了業績預增公告的企業中,古井貢酒預計盈利8.2億~9.3億之間,同比增長50%~70%,而順鑫農業(000860.SZ)預測凈利潤為4.16億~4.89億之間,較去年同期增長70%到100%,而完成了更名的舍得酒業(600702.SH)也預測凈利潤在1.6億~1.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56.7%~188.8%,扣除轉讓當期江油廠區土地收益3850萬元,依然有較高的增幅。

相比之下,酒企間個體差異在加大,金種子酒(600199.SH)、青青稞酒(002646.SZ)等部分區域名酒的日子則難過得多,青青稞酒對上半年的盈利預期下調了15%~25%。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這一輪行業發展中,白酒市場正在走向寡頭化,白酒的渠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一線品牌追逐超級大商,二三線品牌與之錯位布局,平安無事,但在擠壓式增長的背景下,為了搶食市場空間,一線品牌加快了渠道下沈的速度,其品牌和綜合實力的優勢,這也對二三線和中小白酒企業形成擠出效應。

在此前的活動中,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公布了一組數據——去年年底納入全國釀酒產業數據的企業為1593家,而到今年5月,已減少了100多家,且虧損企業的數量還在增長,預計年底入統企業的數量依然會發生變化。

區域白酒轉向抱團取暖

擠出式增長之下,區域酒企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難過,而各主要白酒生產區域的酒企也開始抱團取暖,產區概念再度轉熱。今年以來,包括瀘州、邛崍、仁懷白酒主產區多次以產區的概念集體亮相。

就在8月3日,2018年川酒全國行在南京啟動,44家川酒企業抱團亮相。幾天之後的中酒展之上,仁懷酒協也攜旗下的產區內的主要酒企抱團參展。

在業內看來,當前的酒業競爭已不僅僅是單個企業、單個品牌單打獨鬥的時代,中國白酒正趨於規模化和地域化,打造一個好的產區概念,將有利於整個地區白酒企業的發展。

仁懷市酒協副秘書長周山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輪擠出式增長在產區內的情況比較明顯,產區內具備老酒積累、人才基礎和市場鋪墊比較成熟的企業開始加大力度搶占市場,而本身規模較小且缺乏市場基礎的小企業則面臨困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2年之後的酒業調整,讓仁懷地區的多數酒廠生產停滯,2018年目前仁懷地區擁有窖池7萬口,其中茅臺的1萬多口窖池目前保持正常生產,而整體行業投產的窖池總數在50%左右,主要都是大中型企業,而如果從投產企業的比例上看,可能會更低。

公開數據顯示,仁懷市有釀酒企業2300多家,資產總值1800億元,年產醬香型白酒45萬千升,占全國醬香型白酒產量的75%。

周山榮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小作坊已經基本上失去了生存能力,只不過工商還沒有註銷,有些企業雖然還有存貨在銷售,但是隨著原有存量消化完畢,也沒有以大資金驅動恢複增長的能力。

這一輪一、二線名酒的複蘇和增長,對於中小企業的直接增長和帶動是有限的,因為結構性增長等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名酒的快速成長給下面的酒企留下了市場的勢能和增長的空間,如何抓住這一機會是關鍵。但對於傳統產區內的二線酒企而言,在頭部酒企的光環下,很難做好自己的品牌和信任背書,產區化發展成為目前最理想的方式。

周山榮表示,以往仁懷的酒企多,小散亂的格局比較明顯,經過多年的整體宣傳,仁懷的整體產區形象開始形成,但目前產業還屬於發展初期,產區內的中小企業還需要整合,將主要品牌集中聲音更強更有力。另一方面,產區化除了在宣傳推廣上的意義之外,對於產業生態也是一種保護,對內建立一種規則,目前國內白酒產區發展還沒有到產業集群的程度,只完成了第一步的產業集聚,集聚階段意味著無序,因此產區化也會對行業的整體提升形成幫助。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除了仁懷之外,今年以來,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支持產區化發展,比如瀘州市政府就打出了打造千億白酒產業,打造中國白酒瀘州產區的概念。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認為,白酒行業的產區化特征會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也將有利於解決產區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如何立體發展的問題。

在海外市場,產區一般往往與標準聯系在一起,以波爾多為例,當地建立了嚴格的產品分級制度。

據了解,目前仁懷酒協已經在推進相關計劃,比如在目前省標、國標的基礎上,仁懷酒協正在嘗試擬定相應的標準,並推動對整體產區進行細分,根據方案,茅臺酒廠15平方公里將被定位為經典產區、老茅臺鎮為核心產區、仁懷境內的赤水河中遊則被定位為一級產區,通過梳理讓產區更加清晰。

周山榮表示,產區化發展仍需要政府的強勢介入,因為產區的設立必定會傷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此前在協會討論過程中,因為擔心會傷害到自身利益,行業中有些企業有抵觸情緒,最終還是希望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面臨產區化發展,畢竟對於其他醬酒企業包括茅臺而言,都有現實意義。比如茅臺的醬香系列酒,2016年以來規模快速上漲,但當系列酒做到百億規模,清晰的產品分級對消費者了解其購買的系列酒來源會有很大幫助。

要高端化,不要漲價

洋河股份市場總監朱昭鑫認為,在過去15年的酒業發展歷史中,是一個“水大魚大”的狀態,所謂“水大”是指行業高速增長,而“魚大”的概念則是行業中的高端品牌和龍頭企業發展迅猛,而下一個白酒行業黃金十年的增長方式將發生變化,從普惠式增長轉向結構性的增長更明顯,包括企業的結構性增長、產品的結構性增長、品類的結構性增長等。

記者也註意到,在這一輪白酒增長中,國內的主要酒企都在高端和次高端領域加大投入,而高端化戰略在上市公司業績貢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酒鬼酒業績為例,2018年上半年酒鬼酒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41.3%,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38.3%,其中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內參酒及酒鬼酒系列產品銷售增長所致,內參酒及酒鬼酒主要對應高檔及中高檔價位,其毛利率分別達94.13%和81.28%,而中低端湘泉系列仍在縮減。

歐睿咨詢資深分析師陳薇吉告訴記者,從現有白酒市場格局來看,份額最大的依然是經濟型白酒,價格在20元/升以下,但目前市場高端化的趨勢非常明顯,預測到2022年,經濟型白酒的占比會從2017年的38.4%下降到18.1%。

這一變化的背後是白酒消費人群的變化。

朱昭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高端化趨勢依然是此輪白酒增長的特征之一,如今的白酒消費逐步轉向家宴和商務宴請,在國內市場,白酒的消費人群正在不斷擴容,而消費者的消費觀、消費的價位和方式的變化,推動了白酒行業的消費升級和需求的增長。

肖竹青表示,從另一方面來看,白酒企業高端化發展也是一種必然,隨著國內白酒企業競爭的加劇,生產和市場成本的上升,高端酒對酒廠的利潤貢獻很大,能夠有效幫助酒企消化下遊推廣的成本。而且“打高賣低”也是一種品牌策略,借助高端產品拉高整體品牌的調性,以體現品質感是一種心理占位。

但值得註意的是,從2017年白酒回暖之後,包括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在內的主流酒企均上調出廠價格,也引發了一輪白酒的漲價潮。對此,正一堂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指出,白酒漲價的上一個窗口期已經過去,隨著未來經濟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白酒將進入價格穩定時期,白酒企業不應再盲目漲價。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05

从交易到服务:齐家网: 寡头的新猎物

1 : GS(14)@2011-01-01 17:05:01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NMDAwMDIxNDA2Nw.html

       在引入百度的资金前,齐家网与腾讯、阿里巴巴均有接触。
“我们与百度谈了两个通宵后就决定了这笔投资。”对齐家网CEO邓华金来说,“百度对网络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更有经验,无论是用户体验的提升,还是在做一个聚流量的网站上,它都能帮到我们。”
根据双方的计划,百度可以与齐家共享后台庞大的数据库,并将搜索引擎与“有啊”平台上的流量导入齐家网,而齐家则能为自身与百度“有啊”进行统一招商。
据介绍,对百度来说,“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正从单纯的物品交易延伸到生活服务,而齐家网是国内目前服务类电子商务中的龙头。”对此,邓华金的解读是“他们(百度)未必一定要投电子商务,而是齐家网涉及的是服务类的电子商务,这是大家之前忽略的一块,成长空间很大。”
拿到投资后,齐家网的目标是加大物流系统的投入,在“未来三年,我们会花2亿元进行物流仓储系统的建设,以实现非标准定制服务的异地扩张。”邓华金称。
2005年成立的齐家网,甫一出生就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它的一端聚合了超过一万家的建材家居供应商,另一端则是150万名具有装修需求的用户,公司要做的便是匹配供需,通过在线平台达成建材、装修、家具等领域的交易。
正是靠着“店中店”的轻资产模式,齐家网在五年内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公司2009年占全国家居建材网上销售33%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公司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7%。
齐家之所以介入物流环节,是考虑到“用户对供应链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线下服务仍由供应商分别提供,用户体验就很可能受到损害。这其中,由异地配送引发的服务缺口最为明显。例如一个济南的用户在网上订购了上海的橱柜,物流公司将商品从上海的仓库运往济南仓库后,便把货卸下,通知顾客上门来取。大部分情况下,顾客会再找一家本地的物流公司,将橱柜从仓库送到家中。
即便将橱柜送到了目的地,供应商又会面临上门安装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建材家居品牌都缺乏全国的服务网络。“谁来配送,谁来安装”的问题似乎难以解决,这不仅导致了用户的抱怨,也阻碍了齐家网上绝大部分供应商的异地扩张之路。
“显然,异地用户想要的是送货上门的服务。”邓华金称,“但很可惜,国内尚未建立起大件商品异地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家居建材讲究的是定时配送,往往是今天下订单,十几天后送到。如果早到,家中很可能还在装修,没有地方安放;如果晚到,则可能延误工期。”在这种情况下,邓华金发现此前的老系统完全失了效,毕竟,建材与3C等品类分属完全不同的业态,整个配送流程都发生了颠覆。
在勾勒了异地扩张的蓝图后,齐家的下一步便是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目前拥有28个分站的齐家网,计划到2013年底将业务拓展至国内50个城市;到2015年底,扩展到全国100个城市。而邓华金同样清楚,“非标定制服务”涉及到本地化的运营,需要一个个城市精耕细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资金、人才、系统、流程与异地扩张的准备,我全都拟好了,2011年是我们发力的时候。”邓华金称。不可否认的是,在实现“非标定制服务”的全国扩张中,齐家仍需要反复试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