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ED創辦人醞釀五十年的狂想將成真 理察.沃爾曼要讓千座城市互動學習

2014-08-18  TWM
 
 

 

因為物聯網技術,理察.沃爾曼終於可以做一樁比創辦TED大會更瘋狂的事,實現他五十年前的計畫——城市瞭望台。這項計畫目標要連結一千座以上城市,建立一套全新城市溝通標準,讓城市之間可以互相對照、學習,未來無論你在巴黎、京都、台北或紐約,都可以透過雲端得到這些訊息。

撰文‧周品均

有一個舞台,它是賈伯斯第一次帶著麥金塔電腦站上去的地方、索尼第一次將CD於世人面前亮相、Google在這裡公開無人駕駛車輛、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這裡說明宇宙祕密、比爾蓋茲在這裡分享與疾病對抗的經驗,這個舞台就是TED大會。

TED大會首次在一九八四年舉行,三十年以來已有數不清的創意從這個平台誕生,網路上的TED影片已吸引好幾億人次的點閱,而催生這個創意萌芽平台的是他——TED創辦人理察.沃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

理察.沃爾曼出生於美國費城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大學讀的是賓州大學建築系。在創立TED之前,他的工作是一位建築師,與科技沾不上一點關係,三十歲時曾與朋友合作開過一家建築設計公司;然而,不但建築設計公司的營運從來沒達到目標,他後來從事的教學工作、寫書、主持會議等事業,也都沒有為他帶來大紅大紫的機會。

用手機與電腦

就能觀察城市動態

直到一九八四年TED誕生,沃爾曼終於嘗到功成名就的滋味。他堅持TED不接受贊助、不能宣傳、沒有綵排、沒有講稿,甚至不邀請政治人物以及企業執行長,並且要演講者在平均十八分鐘的時間內,為觀眾帶來大家從來沒聽過、酷炫新訊息的形式,讓TED成為各領域爭相朝聖的創新大會。

如今三十年過去,這位將TED打造成全世界創意搖籃的教父,再度帶來一項全新計畫,他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透過手機與電腦,觀察一千座城市的動態指標。二○一四年七月,沃爾曼在全球最大的地理訊息系統公司Esri的使用者大會上,發表了這項名為城市瞭望台(Urban Observatory)計畫。

八月八日上午,理察.沃爾曼坐在他紐約的書房中,接受《今週刊》電話訪問。現年已經七十九歲的他,興奮地說起自己正在進行的計畫,「這項計畫比TED更廣」。電話那一頭的沃爾曼提高了語調。

「你知道嗎?全世界目前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去總數一半,到了五○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會居住在城市裡。」他接著說,當城市人口密集度越來越高後,城市會遇到的問題也將前所未見,問題是,「城市之間有辦法藉由客觀的數據分析,而彼此學習嗎?」「很難,因為每座城市蒐集資訊的方法不一樣,過去也從來沒有一套標準化的城市地圖。」他所謂的地圖,不單單只是表現地理位置的平面圖,而是包含各種「城市居民行為數據」的地圖。

「其實,這是個醞釀多年的夢想,我在一九六○年代就想做這件事了!」沃爾曼說。事實上,早在一九六二年,他就曾出版這樣一本書,一本比較全球五十座城市的地圖集。

相較當年,如今的「城市瞭望台」計畫先進多了,它將透過3D模擬、地理訊息系統(GIS)、衛星等技術,建構出全球模型,並且由全球超過二百個國家中、一萬五千名地圖學家提供數據,由沃爾曼的合作夥伴Esri進行地圖製作。

而今年全球最夯的物聯網技術,正是幫助他實現城市瞭望台夢想的推手,「物聯網讓我們可以蒐集到不同城市的數據(data),同時進行大量數據傳輸與分析。」他以鉛筆作為比擬,「如果沒有筆的發明,想要畫畫將費時、費力得多,而物聯網就像這枝筆,有了這枝筆,我才能以更容易的方式實現計畫。」

懂得分析數據

﹁只是想更瞭解世界」

目前,全球約有五十八座城市加入城市瞭望台計畫,到了二○一八年,沃爾曼的目標是要讓全世界一千座城市都參與這項計畫,「你可以輕易掌握世界上每座城市的孩童上學地區分佈,也可以觀察疾病擴散的狀態。」他還打算要在計畫中加入收入、犯罪統計、流浪者、健康統計的指標。至於這些資訊究竟能夠創造多少實際價值?他坦言,「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們有一堆大數據,這些數據如果不被試著解讀,就是一堆垃圾。」倒是他的合作夥伴,對於「城市瞭望台」的企圖有著較為明確的解釋,「我們讓城市之間可以用相同語言對話,一座城市可以輕易地向另一城市學習經驗。」Esri創辦人Jack Dangermond說。

TED大會風行全球,奠定沃爾曼在網路時代的一席之地;如今,物聯網時代來臨,他的腳步也沒有落後,他不僅懂得蒐集數據的重要性,更瞭解只有數據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分析數據,「我的目標是把巨量資料變成能理解的重要資訊」。沃爾曼說,自己想推動城市瞭望台計畫的原因就這麼簡單。

「別問我是不是想要改變世界,我不想!我只是想更瞭解世界。」即使TED已經成為網路時代中的傳奇,理察.沃爾曼也從未改變過他的初衷。

理察.沃爾曼

(Richard Saul Wurman)

出生:1935年

現職:城市瞭望台計畫主持人經歷:城市瞭望台計畫人、TED創辦人、建築師學歷: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碩士家庭:已婚,育有4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07

124歲老店,自砍「大到不能倒」金融事業 奇異拚轉型 讓千億資產部門安樂死

2016-04-04  TCW





美國第八大企業奇異,要從工業巨頭變身新創公司,這也是其掌舵者伊梅特,擺脫前任執行長光環的第一步。

當台灣一直在談轉型的同時,不妨來看看工業巨擘奇異(GE)近期的改變。

「奇異正成為一百二十四歲的新創公司!」《彭博商業週刊》說。

分拆出售金雞母

市場叫好,股價漲二三%

工業巨擘奇異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向美國當局申請,從「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中除名。如除名成功,《經濟學人》說,奇異執行長伊梅特(Jeff Immelt),將是成功安樂死「大到不能倒」銀行的第一人。

伊梅特,正在把一個金融資產規模一度高達五千億美元、名列美國第七大金融機構的金融部門(GE Capital)多數業務從公司移除,賣給不同公司。而這個部門獲利曾高達總體四成,堪稱公司金雞母。而今,他大賣昔日金雞母,根據其二○一五年年報,奇異已剝離超過千億美元的金融資產、簽署交易近一千六百億美元。

這麼劇烈的變動,讓奇異去年營收持平、淨損五.二%,競還獲得投資人信任,一五年其市值增加四百億美元,股價上漲二三%,同期標普五百指數只微增〇.七%。

此外,這個美國第八大,擁有 三十三萬員工的企業轉型過程,《彭博商業週刊》解讀為:伊梅特擺脫前任執行長傑克.威爾許的幽靈之旅。

時間回到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後,所有人對銀行業不信任,把其看成有毒資產。二〇〇九年,花旗銀行股價一度跌到不到一美元,奇異股價也從二〇〇〇年高點縮水剩十分之一,這都加速展開了伊梅特拋售資產的轉型計畫。

然而,這與威爾許當年致力發展金融產業的邏輯,完全相悖。曾任奇異台灣執行長、台大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許朱勝指出,威爾許搭上了金融環境穩定成長的順風車,利用時機購併大量公司,增加營收,利用財務槓桿,讓公司越長越大。但這也種下禍因,當金融海嘯來襲,奇異就倒大楣了。

《金融時報》說,剛上任就遇到九一一恐攻美國的伊梅特,曾抱怨自己太倒楣,時局混亂之際接管奇異,但「任何人在一九九〇年代都能治理奇異,連狗都行。」

聚焦有未來性的事業

拚物聯網,讓飛機更會飛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也抨擊,威爾許時代創下奇異年年近一五%的獲利成長,管理高層「並未完全坦白」,其實是透過財務槓桿美化營運。

許朱勝形容,財務槓桿就像加了化肥,讓植物長得很快。

但伊梅特所處的金融環境已經不同,這時公司要靠產品自己的生命力,有機生長,才能鞏固競爭力。

一直活在威爾許光環下的伊梅特,在低潮時,反而看到擺脫前任勢力的好時點。伊梅特去年底對《商業內幕》表示,金融業最好的投報率連一〇%都不到,但奇異想眾焦發展的工業業務,卻能帶來一七%、一八%的報酬率,「最終還是算數問題。」伊梅特果斷賣掉未來性有限的部門,如低利潤的家電部門,剛賣給海爾,因為奇異不缺現金,有耐心等到好買家,海爾付價五十四億美元,比原本與伊萊克斯談好的價碼高出六四%。

如果說,威爾許的策略邏輯是,替公司找到現金發電機,讓公司快速長大;現在,伊梅特則是找 未來性強的企業,讓公司長得好。即便,短期遭遇年度獲利 虧損,也是必經之痛。

《財星》曾形容,伊梅特是唯 一飽受投 資人嚴酷 對待,卻不只保住工作、還維繫公司聲譽 的CEO。

《彭博商業週刊》最新封而指出,伊梅特轉型計畫最終一步,就是壓注「大型物聯網」他要透過數據分析能力,讓飛機飛得更有效率、延長發電機產品壽命、火車跑得更快。

根據報導,已經有航空客戶應用奇異的程武,監測噴射引擎的磨損狀況,根據數據校準個別引擎的維修時間,不像以前都在固定時間換修。奇異還開發出智慧型風力渦輪機,能自動彼此調節葉片角度,捕捉更多風力,據稱能提升高達兩成的發電量。

下一步:賺軟體財

四年內要跟微軟齊名

奇異想賺軟體財。誓言二〇二〇年躋身全球十大軟體公司,與微軟、IBM、甲骨文(Oracle)齊名。目前奇異軟體部門營收達五十億美元,約與影像軟體商Adobe相當。今年一月,奇異甚至宣布將把已在康乃狄克州待了四十二年的總部,遷往有大量工程師的波士頓。

這個前身是愛迪生創立的燈泡公司,一度成為工業巨頭、金融銀行、媒體大亨,現在又想變成數位工業巨擘。它的變形幅度令人驚愕,但也因此,其才能歷經百年不衰,正說明了:唯有跟著時代需求,做自己當下最無可取代的事,才是不變的最佳策略。

撰文者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5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