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主權基金規模隨著大陸外匯存底不斷同步暴增,成立才二年,規模即將達到十三兆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主權基金。挾著人民幣的力量,中國主權基金在國際瘋狂大投資,最近它把目標瞄準台灣,台灣朝野準備好了嗎? 撰文‧周啟東 二 ○○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正當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車隊在台中市街頭故布疑陣、抗議民眾疲於奔命之時,數輛小型巴士悄悄的抵達狂風怒吼的彰化彰濱工業 區,跟隨陳雲林來台,總市值高達新台幣二十三兆元的十七位大陸企業家團成員魚貫下車,其中有一位中年女士穿著灰綠色短風衣、戴著時髦太陽眼鏡,帥氣地走在 人群中,拿著相機對著玻璃工藝品猛拍照,就像一般普通大陸觀光客。 但是仔細看她的識別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領導成員梁驤﹂,簡單說,她是匯金公司的領導之一,其實她真正的身分是資產達到新台幣六兆元的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簡稱中投)的八人決策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匯金只是﹁中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為了避免中國主權基金登台的敏感聯想,這次特別以子公司的名義隨團考察台灣投資環境,她可說是第四次﹁江陳會﹂,陳雲林所率領代表團成員中最具分量的大陸財經界人士。 出 發前夕 增資消息曝光在代表團參觀過程中,梁驤被台灣媒體認出,紛紛圍著這位打扮中性、外表幹練的中國最大金主代表打探消息,雙方在混亂的參訪活動中玩起你追我躲 的遊戲。在幾次簡短交談中,她透露,此行就是來看看台灣投資環境,至於中投是否將投資台灣的銀行、保險或高科技公司,她不便透露,只表示,﹁中投的重大投資案都由八位執委開會決定,要回去開會之後才能有答案!﹂從外表觀察,很難看出,梁驤已是五十四歲的女性專業經理人,她是大陸一九七七年文革後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生,大學時代學的是化工,曾經在化工部計畫司當副司長,一九九八年轉調到中國進出口銀行,最高當到行長助理。由於工作績效優異,中投成立後第二年,她又調到中投擔任執行委員,權力位於中投CEO之上,為董事會之下的八人決策小組成員之一,為了補足財務投資的專業知識,她最近考上清華大學EMBA班,開始重新當學生再進修。 梁驤這次來台為何引起國際關注?看數字就知道,過去一年,大陸採購團來台大血拼,據海協會長陳雲林在二十一日的海基會晚宴上透露,忙了近一年總共的血拼金額也才一百億美元。 相 對於中投目前掌握超過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資金,就知道梁驤背後所代表的中國資金買台灣的真正威力!?再加上英國︽金融時報︾及中國媒體二十日不約而同報 導,中共官方有意在數月之內再對中投加碼二千億美元資金,如果注資成功,中投手中可掌握約新台幣十三兆元,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主權基金(僅次於阿布達比投資局主權基金),增資消息曝光的時刻剛好趕上梁驤出發來台前夕,時機實在令人玩味! 中投成立於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是為了有效運用中國快速增加的外匯存底而組成,為國有獨資公司,當時中國財政部以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一.五兆元人民幣,購買了相當於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作為中投公司的註冊資本,成立以來,中投因其主權基金特殊身分,操作績效、定位受到中國各界毀譽參半的評論。 中投成立初期偏重國際金融業,曾投資黑石私募基金(Blackstone)三十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五十億美元及其他美國貨幣型基金,但由於遇到美國金融海嘯來襲,中投初試身手即遭重創,雖海嘯後美國金融業已經逐漸復甦,但至目前為止,相關投資的帳面虧損仍達到五成左右。 風 險管控 梁驤掌握決策為了分散投資風險,中投近一年來轉移目標,大舉投資國際重量級的大宗物資、能源及太陽能相關企業,例如,二○○九年十一月五日,中投就宣布正 式以八.五八億美元投資全球主要的農產品交易商來寶集團 (Noble Group)一四.九一%的股權,外國媒體認為,中投此舉除了財務投資外,另外就是為了中國十三億人口「吃的需求」做安全準備,其他例如投資哈薩克天然氣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等,都是基於相同的戰略目的。 至於投資台灣會不會成為中投最新戰略目標?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稍早曾指出,﹁中投海外投資市場包括台灣、香港在內。﹂而在二十三日,梁驤與台灣官方首度面對面了解台灣官方開放陸資底線後,中投是否就將採取實際投資行動?這就要看梁驤這次回去的風險評估報告了。 由於管理的是中國的外匯存底,安全容忍係數比一般基金還要低。因此中投評估投資時首重風險,而梁驤就是風險控管的核心成員之一。 中投的風險內控由執行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風險管理部及共產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梁驤不但是董事會之下,最有權力的八名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她另一個身分就是中投紀委書記,代表共產黨監督其他中投高層的政治意識及清廉度,可說是中投最有實權的人物之一,由她親自來台觀察、溝通,取得第一手的訊息,對於中投十三兆元資金何時來台,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據主計處統計,台灣每年國內投資毛額才新台幣二.二兆元左右,未來中投的資金實力是台灣一年投資總額的六倍!?這才是紅色資本的可怕力量,當紅色主權基金謀畫登台時,台灣政府準備好了嗎? 梁 驤 出生:1955年 現職:中投執委、紀委書記 學歷:北京化工大學 經歷:化工部計畫司副司長、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助理 |
| ||||||
年輕新銳快速上位,欲重回業界領跑姿態◎ 本刊記者 鄭斐 文zhengfei.blog.caixin.com 如果時間倒退三五年,很難想象剛滿45歲、負責中小企業融資上市業務的陳軍能夠坐上 中 信 證 券(600030.SH/06030.HK)投行部業務負責人的位子。數天前剛剛 內部宣佈的關於陳軍的任命,令同行驚訝不已。 事情並不止于此,中信證券正在對其管理層進行一輪大調整。 同樣是40多歲的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劉威和並購重組部門負責人閆建霖,有望與陳軍一起出任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下稱執委會)委員。 中信證券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內資 券商,在2006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多次調整和變化中,僅2007年和2012年業績出現負增長,其餘年份均保持持續增長。 但是,中信證券多年的業界龍頭地位,在2013年半年業績比拼中,被海通證券(600837.SH/06837.HK)反超(相關報 道詳見本刊2013年第31期“海通槍挑中信” ) 。 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當中,中信證券悄然間完成一輪管理層的新老交替。業界更關心的是,新執委們如何在王東明的帶來下,率領中信證券何時回到券商的領跑姿態? 投行部換帥 一周前,中信證券內部正式宣佈,中小企業融資部(創業板)原負責人陳軍任投資銀行業務行政負責人。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親自兼任投行委員會(下稱投行委)召集人,而這一角色曾經是分管投行和固定收益業務的公司執委德地立人。 “王東明的兼任是對年輕的陳軍表示支持,也表示中信證券內部尚未找到能代替德地立人的領軍人物。 ”一位接近中信證券的知情人士指出。 德地立人去年已滿60歲。因在資本市場的特殊地位,他將兼任投行委主席,繼續幫助中信證券協調一些關係。 另一位熟悉中信證券的人士則透露,陳軍此次任命主要得益于其負責的中小企業融資部這幾年業務表現突出,他本人也頗受高層認可。 “中信投行部規模大,管理層人數多,關係比較複雜。陳軍此次上位,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上述人士直言。 早在2006年,中信證券就著手布局中小企業業務。彼時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券商的大企業戰略成果豐碩,無論是公司還是投行業務人員,都收益頗豐。 中信證券增設的中小企業融資部,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包括股票承銷、私募、財務顧問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 據中信證券人士介紹,當時中小企業融資部剛成立,前景並不明朗,且新人入職中小企業融資部需要輪崗,私募、財務顧問等當時投行人眼裡的“邊角”業務自然不受青睞。 “陳軍負責中小企融部以後,很多管理人員都是從外招聘,中信證券大企業投行內鮮少有人調過來。 ”他說,中小企業融資部被視為大企業投行部的補充部門,其人員亦受到一些輕視。 1999年香港創業板鳴鑼開板後,2001年內地資本市場亦提出創業板設想,但是直至2009年10月才變為現實。 中信證券年報顯示,2009年投資銀行業務完成股票主承銷項目20單,主承銷金額合計864.90億元,市場份額24.13%,排名躍升為市場第一。 在主承銷項目當中,首發項目(IPO)為五單,其中創業板項目貢獻兩單。創業板項目神州泰岳(300002. SZ)承銷收入高達1.21億元,加上機器人(300024.SZ)3000萬元的承銷收入,創業板承銷收入已占母公司新股發行承銷收入的22.6%。盡管在總量上創業板項目彼時無法與大投行相比,但單一項目收益率和增長勢頭已引起業界關注。 雖然中信證券在創業板承銷家數上無法與後起的國信、平安、民生、光大等券商相比,但其中不乏承銷收入高達1.25億元的開山股份(300257.SZ) 、承銷收入8302萬元的恒泰艾普(300157. SZ)以及承銷收入9175萬元的振東制藥(300158.SZ)等項目。 “除了創業板項目在大型券商中做得不錯,中小企業融資部的直投業務做得也不錯,形成了一種模式, ”上述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稱, “這是陳軍得以‘掛帥’的基礎。 ” 固收新執委 除了投行部門換帥,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劉威有望升任公司執委會委員。 “這一任命內部早已確定。 ”一位中信證券內部人士稱。 中信證券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劉威業務能力突出,被提拔為公司執委的意向已有時日,此次是公開確認。 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即加入中信證券的劉威,先後負責投資銀行部、債券結構融資部、固定收益部。44歲的劉威已有15年固定收益業務的從業經驗,他所帶領的固定收益部,與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有著很深入的合作關係。 “固定收益部的前身債券交易部當初單立門戶,區別于債券的承銷業務,劉威負責後,這部分業務增長很快。 ”上述中信證券人士稱。 2007年開始,中信證券年報開始披露債券業務的分類業績情況。年報顯示,中信債券銷售交易業務一直處於業內領 先,在債券銷售交易總量或多個單項債 銷售交易量排名中位列業界頭名。 2011年,中信證券將債券交易銷售部改為固定收益部,專門從事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銷售、交易和產品設計,試圖 通過做市報價提升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2012年以來,隨著股市估值的回歸和 IPO 市場的停擺,支撐券商的經紀、投行、自營等傳統業務線受到較大影響。 從中國大陸市場的結構而言,擁有超過70% 金融資產存量的銀行系統如何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創造機會,成了所有金融機構關注的焦點,一系列圍繞銀行存量資產的創新豐富起來。而券商與銀行之間的主動管理類業務,讓布局較早的中信證券得以獲得發展先機。 此前,中信固定收益部研究業務負責人楊輝因涉嫌債券市場違規被帶走調查,但該突發事件未影響固定收益部門在內部的整體評價。 接近中信證券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固定收益類業務劃分為前端承銷、中端定價(DCM)和做市交易三部分,承銷部分業務仍在投資銀行部之下。圍繞 未來將大有發展的固定收益市場,亦有意向將固定收益類業務統一劃歸,回歸大固定收益部的概念。 調整在繼續 中信證券管理層的調整不止于此。 根據內部通報情況,原企業發展融資部相關業務將併入投行委,由陳軍擔任投行業務的負責人,企業發展融資業務由劉珂濱負責。 原負責大企業投行部的董事總經理王長華改為協助分管稽核部,直接向董事長王東明匯報,同時負責由投行委市場開發組改建的公司業務協同發展部。 根據中信證券的機構設置,整個公司設置執委會,幾大業務部門的行政負責人為公司執委會委員,同時投資銀行部門單設部門執委會。 調整後的投行委由六人組成,分別為王東明(召集人) 、陳軍、閆建霖、劉珂濱、黃永剛、劉凡。 據接近中信證券的知情人士透露,中信證券擬大調公司執委會構成。原公司負責投行和固定收益業務的執委德地立人、原負責資產管理業務的執委黃衛東將被替換。 “除了劉威,現任中小企業融資部負責人的陳軍和並購部門負責人閆建霖,是下一屆執委會委員的熱門人選。 ”上述知情人士稱。據悉閆建霖亦屬中信內部年輕幹部,較劉威和陳軍略大幾歲。 如果按照目前的調整,中信證券執委會將由八人構成,為達到奇數設置,還將增加執委,很難預測如何變化。 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從2010年開始設置執委會,並在當年增加負責研究和銷售業務的徐剛為執委會委員。 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透露,執委會的設置主要是為了解決高管職位問題,因為副總經理不宜設置過多。中信證券曾多次給出股權激勵方案,高管職位對於管理層很有吸引力。 負責資產管理業務的黃衛東為何調整,目前尚不清楚。中信內部通知,資產管理業務向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匯報,並未明言黃衛東的去留。 |
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Ignazio Visco在澳洲出席G20財長會議上表示,過去三個月歐元大幅貶值之後,歐洲央行可能不再需要采取更多的刺激計劃。Visco認為歐洲央行出乎市場預料計的降息幅度和負利率措施已經足以讓歐元貶值。他同時強調,歐洲央行不會為歐元設立固定的利率目標。
自6月初以來歐洲央行執行負利率以來,歐元對美元已經下跌6%。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曾表示將通過購買ABS和資產擔保債券的方式將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大1萬億歐元,從而達到拉升通脹和提振經濟的作用。
對於TLTRO,Visco表示市場對於TLTRO有一些誤解,第一輪反響平淡並不說明TLTRO完全失敗。12月舉行第二輪的表現才更為重要,歐洲央行認為相當一部分國家的銀行將在12月才會開始借貸。不過對於意大利銀行業而言,歐洲央行的措施正是我們所希望見到的。
Visco強調TLTRO將是擴大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主要構成,而ABS和資產擔保債券所占比例可能相對較小。不過央行正在考慮增加ABS及資產擔保債券所的規模。”
Visco認為歐元區目前並沒有處於通縮狀態,而是一種極度低通脹的情況。並且這種低通脹在歐元區而言是全面性,而非一兩個國家的特例。他最後總結道:歐洲央行所做的措施皆在提振歐元區的通脹,以達到央行長期2%的目標水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Yves Mersch 11月10日表示,歐洲央行將在一周之內開始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如果有必要,購買政府債券是一個選項;如果情況惡化,購買主權國家債券的量化寬松(QE)措施是一個選項,歐洲央行已經耗盡降息方面的空間。
對於歐元區經濟形勢,Mersch表示,歐元區複蘇已經喪失動能。貨幣政策只能爭取一點時間,成員國政府必須支持結構性改革,從而實現可持續增長。
自從6月以來,歐洲央行已經采取兩次降息措施,並采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以提振歐元區通脹,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歐洲央行行長徳拉吉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如果有需要,ECB將毫不猶豫的采取進一步措施。Mersch對此表示,目前還沒有決定是否購買政府債券,但是這是一個選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Yves Mersch周一在法蘭克福發表講話時淡化了ECB立即購買主權債券的預期,強調政策制定者將會等待並觀察現有措施的效果如何。
當評論歐洲央行可選擇的“非傳統”選項時,Mersch表示:“理論上說,這些選項可以包括購買政府主權債券或其他資產,例如黃金、股票和上市交易基金(ETF)等。不過現在距離央行正式購買抵押債券還不足一個月,因此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看看效果如何。”
同日,德拉吉在出席歐洲議會的季度聽證會時表示,2014年是對貨幣政策具有挑戰性的一年。歐元區經濟前景越來越嚴峻,夏季的幾個月里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如果經濟前景惡化,歐央行還應采取其它非常規措施刺激經濟,包括購買政府債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歐元區決策者討論量化寬松方案之際,歐洲央行執委Peter Praet周二表示,油價下跌可能會讓歐元區通脹率跌至零以下。
“鑒於當前油價沖擊,通脹可能會在未來數月內暫時跌至負數。”Praet今天在華盛頓發表講話稱。“通常,所有央行都想看到積極的供給面沖擊。但畢竟低油價會增加實際收入,從而可能提高未來的產出。但我們目前還沒到那一步。”
歐央行計劃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張到1萬億歐元(約合1.2萬億美元)從而為該地區註入大量流動性,並將在明年1月重新考慮當前的刺激計劃。
近期油價暴跌正對11月僅僅0.3%的歐元區通脹率構成進一步下行壓力,促使歐央行加快行動,邁向極具爭議的大規模政府購債計劃,即歐版QE。
歐盟統計局將於12月17日發布通脹更新數據,而本月的通脹數據將於明年1月7日公布初步數據。巴克萊銀行預計歐元區12月通脹率將跌至0%。
Praet表示,歐央行將“竭盡所能”來實現物價穩定的目標,並稱“律師和風險管理人員正在準備一個可能的資產購買計劃”。歐央行的目標是將中期通脹控制在接近但略低於2%的水平。下一次歐央行議息會議為1月22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華爾街日報》、彭博等多家外媒報道,歐洲央行執委會提議從2015年3月份開始,每個月購買500億歐元債券,購債時間至少持續一年,也可能持續至2016年底,整個QE規模至少為6000億歐元,最高可達1.1萬億歐元。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歐洲央行執委會的方案提議每個月購買約500億歐元的債券,購債時間至少持續一年。據彭博援引兩位歐元區央行官員的話稱,這項購債計劃可能會持續到2016年底,意味著整個QE規模可高達1.1萬億歐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央行提議每個月購債500億歐元,持續1-2年。總規模至少6000億歐元,如果QE持續兩年時間購債規模可能翻倍。
歐央行執委會周二討論決定了這項提議,這將是本周四25位央行管委會成員全體會議的討論基礎。最終數據和細節也可能會在全體討論後有所改變。
《華爾街日報》稱,執委會的提議暗示,歐洲央行可能會比市場預期的行動更加激進。分析師近期普遍預測,歐央行的全面QE規模約在5000億歐元,但歐央行執委會的提議顯示,這項備受期待的購債計劃規模可能至少高達6000億歐元。
消息後,歐元先跌後漲,黃金下跌。
歐元區通脹率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至負值。CPI低於零使得歐元區陷入了技術性通縮的境地,這迫使歐洲央行提前采取行動以避免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在一系列“類寬松”措施無效之後,全面QE成為了唯一選擇。
對於本周四的央行決議是否會有歐版QE的推出,市場整體分歧不大。最終規模的大小是市場主要關註點之一。
本周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歐版QE的規模可能在5500億歐元,路透對交易員的調查則暗示歐版QE規模可能是6000億歐元。但是一些分析師則認為需要一個規模更大(10000億歐元)或者開放式的QE才能讓歐洲央行完成2%的通脹目標並提振經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