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洲貨幣全線下跌 資金回流美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33

亞洲國家貨幣三周連跌已成定局,將創下今年1月以來最長跌勢。因美國加息預期升高,新興市場資產吸引力下降。

自美聯儲(Federal Reserve)9月17日將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提升了25個基點後,印尼盾及馬來西亞林吉特領跌亞洲貨幣,國際資金本周合計從印尼、韓國、臺灣、菲律賓、印度股市撤出9.06億美元。

新加坡大華銀行(UOB)經濟學家Ho Woei Chen表示,“市場最擔心資本從亞洲流向美國,美國的加息步伐可能快於預期。”

QQ圖片20140919134014

彭博-摩根大通亞洲美元指數追蹤了亞洲10個國家地區的貨幣(除日元)對美元匯率,該指數本月跌幅近1%,其中印尼盾最近一周以下跌1.5%,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1.4%。菲律賓比索昨日下跌1.2%,該國金融市場今日因洪水關閉。

馬拉西亞對於外資流出的抵抗能力在新興市場國家里可謂最弱,央行數據顯示截止7月其32%的國債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相比之下泰國只有17%。

馬拉西亞央行昨日將利率維持在3.25不變,此前7月為3年多來首次加息。 馬來西亞豐隆銀行高級經理Choong Yin Pheng表示,“美聯儲暗示其升息路線,俄馬來西亞央行原地不動,這使得林吉特下跌。”

韓元本周下跌1%,也創下2013年5月以來最長跌勢。

韓國國民銀行外匯交易員Kim Dong Wook表示,“因蘇格蘭公投結果出爐,今天晚些時候的貨幣市場波動性將上升。”

上海方面,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今日人民幣/美元下滑0.03%至6.1387,本周合計下跌約0.07%。此前據傳中國央行本周向五大國有銀行提供5000億人民幣資金。(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9

中國9月末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11.4億元 資本回流中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30

9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較8月末小幅增長,這與8月環比大幅減少數百億元形成鮮明對比。這可能意味著國際資本正回流中國。

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29.4592萬億元人民幣,較8月末新增11.4億元人民幣。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311.46億元人民幣。

華爾街見聞提及,中國外匯占款自5月開始出現下降趨勢,6月環比出現負增長,7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出現短暫回升,增加378億元人民幣,但8月再次出現負增長。

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有理由相信,此前出現的國際資本流出國內態勢正發生轉變。

本周公布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9月實現貿易順差310億美元,較8月創紀錄的498.3億美元貿易順差明顯下滑。

中國9月外貿強勁。以美元計價,9月出口同比增長15.3%,進口同比增長7.0%,均大超預期。值得一提的是,進口增速大幅攀升並非反映國內需求明顯改善,而是主要體現出加工貿易進口增速大幅加快的效果。

FDI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國際資本正回流中國。此前公布的數據還顯示,中國9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增速探底回升,同比增加1.9%,大超市場預期的減少14%。

人民幣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加。彭博新聞社報道稱,9月,人民幣海外需求同比增長15.3%,漲幅為2013年2月以來最大,且比分析師預期超出了12%。

United Overseas Bank Ltd.經濟學家Suan Teck Kin認為,人民幣仍將穩定升值。

央行公布數據還顯示,中國9月當月外匯儲備減少811億美元。

截至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較今年6月末減少了0.1萬億美元。

《證券日報》援引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的分析稱:

外匯儲備余額突然結束了連續上漲的勢頭,環比出現下降,再結合8月份外貿順差和外匯占款的背離走勢,進一步印證了央行在跟隨美元上漲加快進行轉移支付,即通過主權基金進行海外投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94

A股飆升 中國資金回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23

兩個月來A股連創新高,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普遍表現差強人意。原因之一是中國短線投資者紛紛轉投國內股市。

去年9月阿里巴巴以創紀錄規模IPO融資上市,中概股股價升至巔峰,此後一些企業和投資者就將資金轉回國內。《華爾街日報》報道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上海一位企業家Gang Hu去年拋售了持有的社交媒體公司歡聚時代、奇虎、聚美優品等十幾只中概股。他這些持倉去年夏季漲了20%,到目前為止跌了15%。僅聚美優品一只股票就讓他損失了60萬美元,現在這只個股的交易價比去年5月IPO的定價低40%。

Gang Hu現在開了A股的交易賬戶。他相信,繼去年大漲52.84%牛冠全球後,A股今年還會繼續上漲。他說:“中國有大量流動性,政府希望重振國內股市。我的一些朋友都說,滬指可能還會翻倍。”

《華爾街日報》下圖展示了上證綜指(綠)、納斯達克指數(紅)和追蹤百度、奇虎等30只中概股的中概30指數(ICS 30,藍)去年11月以來走勢。

A股,中國股市,上證指數,中概股,聚美優品,奇虎,歡聚時代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歡聚時代首席財務官何震宇的觀點稱,該司在美國市場股價去年9月以來重挫30%應歸咎於A股大反彈。去年12月和此前幾個月該司股票的成交量明顯不同,該司的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中國人,他們目前都回歸中國市場追逐高回報。

此外,上述報道指出,去年11月開通的“滬港通”對投資者回流也有一定促進作用。此前將資產轉移到海外的一些富有中國人可以經由香港的賬戶購買A股,更隱秘地投資國內市場。

而對那些價值投資者來說,中國投資者資金回流的動向可能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得以挖掘被市場低估的中概股。現在奇虎和歡聚時代兩只股票的市盈率都只有17倍,遠低於巔峰期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0

氣憤假證書回流美國 國際侍酒師課程赴華打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998.html

氣憤假證書回流美國 國際侍酒師課程赴華打假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9-18 17:12:00

約瑟夫•米勒氣憤地對記者吐槽,ISG及中文名“中國侍酒師”商標都是已在中國註冊的,ISG的課程資料又是自主編寫的,都有版權,但在深圳,就有十多家冒牌機構,比如說鵲爾斯酒窖。

因為“物美價廉”,中國的山寨貨全球“聞名”,但現在,山寨貨賣得比正品還貴了。美國ISG(國際侍酒師)總裁ISG總裁約瑟夫•米勒專門飛到中國打假,他氣憤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光是在深圳,就已經有十多家冒牌的ISG課程,這些冒牌貨證書甚至回流到美國,這種情況都已經發生過幾次,甚至冒牌機構的價格還要比正品貴,“一般初級課程每個課時貴500元,這些都是違法行為”。

ISG課程,普通消費者可能不熟悉,但這個名為國際侍酒師的認證課程,就像是葡萄酒行業的雅思、托福考試,是全球被最多國家官方機構認可,最具職業價值的葡萄酒培訓認證課程,是美國和加拿大50多所著名大學的學分課程。約瑟夫•米勒說,這個課程的在全球範圍內一年通過的人數不超過3500人,在中國只有約35名左右的比例。

侍酒師,在國外算是一個洋氣的職業,簡單來說,侍酒師除了會品鑒葡萄酒,還掌握侍酒服務、酒窖管理、菜單酒單設計等一些列專業技能,各大五星級酒店和高檔餐廳對這種職業都有需求。有熟悉葡萄酒行業的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一般招聘有牌照的侍酒師,月薪在1萬元以上。

就是這樣一個國際課程,現在都需要赴華“打假”了。約瑟夫•米勒氣憤地對記者吐槽,ISG及中文名“中國侍酒師”商標都是已在中國註冊的,ISG的課程資料又是自主編寫的,都有版權,但在深圳,就有十多家冒牌機構,比如說鵲爾斯酒窖。“ISG對我來說是一種榮譽,而假冒ISG是一件非常侵害我名譽的事情。那些假冒ISG的機構試圖通過模仿ISG來混淆中國葡萄酒的教育市場,這對他們的學員而言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行為。而且,這些機構還試圖以高價課時費來擡高身價,混淆消費者。”約瑟夫•米勒說。

對他而言,這種侵權和造假的行為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在美國,拿著這些假證書去求職,一旦被發現就會被相關機構檢舉, “這是誠信問題”。

一般來說,培養一位合格的侍酒師至少需要4到5年。“ISG的課程通過率大概在7%左右,也許是因為山寨的機構考試更容易通過,而有些學員又誤以為頒發的證書相同,所以也‘被山寨’了。”ISG一名高級講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ISG已經在籌備相關的法律訴訟,但約瑟夫•米勒還是希望,最終能和平解決侵權事件。

事實上,國際知名品牌赴華打假的情況並不少見,同在葡萄酒行業內,歐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商卡思黛樂在中國就曾經陷入品牌商標權之爭,因為“卡斯特”商標被搶註,在中國的商標維權至今仍在打官司當中,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這家公司最終將中文名字更改為“卡思黛樂”,規避長期的法律風波。

此外,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波爾多也經歷了漫長的“打假”,在中國,經常有貼上波爾多地區葡萄酒標簽的假冒品,有長期從事波爾多原產地保護的人士曾向記者表示,在中國進行維權的成本非常高,包括與當地的食藥監部門、工商部門聯合打假,由於有些基層部門對行業不熟悉,經常需要長時間溝通、教育才能比較順暢。而且這種打假通常是面對小而散的企業,最後訴諸法律後,也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64

全球FDI加速回流發達國家 中美買買買引人矚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502.html

全球FDI加速回流發達國家 中美買買買引人矚目

一財網 郭麗琴 2016-01-21 22:11:00

在不出現新一輪跨國企業內部重組及並購交易的情況下,2016年全球FDI流動可能出現下降,特別是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總需求疲軟以及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明顯減速。

過去一年,你以為去歐美“買買買”的只是中國大媽?不,還有美國的跨國公司和中國的企業家。

聯合國貿發組織給《第一財經日報》最新發來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直接投資(FDI流動)強勁反彈,逆勢增長36%,約為1.7萬億美元,這是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有趣的是,對發達國家的投資額增長是這個數字背後的主要因素,流入發達國家的FDI飈升90%。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流入也有增長,達到74.1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比2014年增長了5%,但還是大大低於平均水平。

發達國家FDI流入量的強勁增長主要由跨境並購(M&A)驅動,只有很少的比例是來自於生產行業的綠地投資。

聯合國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說,這輪並購浪潮要從經濟、產業、金融幾個方面來看。對於跨國並購來說,美國經濟和美元走強是重要的背景。

值得關註的是,中美兩國過去一年赴海外的跨境並購活動尤其活躍,引起國際矚目。

全球FDI回流歐美

聯合國貿發組織估計,2015年流入發達國家的FDI較上年強勁反彈,為9360億美元,達歷史第二高位,是全球FDI大幅上升的主要推動力量。

這其中,美國吸引外資流量引人矚目。2015年,流入美國的FDI達3840億美元,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幾乎占了發達國家吸引FDI的一半,也是中國大陸地區吸引外資金額的3倍多。

從歷史數據來看,金融危機之後,全球FDI流向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的金額一直占有半數以上優勢。但也在去年發生了逆轉,全球FDI流動重心再次向發達國家傾斜。2015年流入發達國家FDI占全球55%。

流入歐盟的FDI連續三年下降之後,2015年增長強勁,約為4260億美元。針對歐盟的跨境並購大幅上升了68%,對歐盟的“綠地投資”也增長了14%。這表明,隨著歐盟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改善,跨國企業對歐盟的生產性投資出現反彈。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對本報記者指出,2015年跨境並購大幅增長了61%,但“綠地投資”停滯不前。其中,對發展中國家的“綠地投資”有所下降,表明跨國企業資本投資增長乏力。此外,由於全球FDI流動主要由跨境並購而非生產性“綠地投資”的推動,全球FDI的增長並沒有有效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擴張。此外,一些並購還是反向並購,並不涉及太多的實體資源的流動。

他預計,在不出現新一輪跨國企業內部重組及並購交易的情況下,2016年全球FDI流動可能出現下降,特別是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總需求疲軟以及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也可能進一步擴大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

中美開啟買買買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並購市場風起雲湧,而跨境並購更是重中之重。從數據中看出,美國公司不僅自身在加強並購,也在其它地方收購標的。

金融數據提供商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表明,2015年度全球並購總額達5.03萬億美元,較上年猛增37%,10月至12月創下有史以來單季最高紀錄。2015年有69宗並購案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是2014年水平的兩倍還多,創下歷史紀錄。總額達500億美元及以上的超大交易占2015年交易總量的近六分之一,這一比例前所未有。2015年的並購交易總額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次年2009年的兩倍還多。在美國,並購已經超過2007年的頂峰。

梁國勇認為,美國經濟處於上升周期的早期階段。美國的經濟狀況決定了美國公司並購的活躍程度,美元的持續走強,也意味著美國企業的海外收購非常劃算。另外,美國公司累計的巨額現金儲備、股市處在高位,美元回流也意味著美國公司收購的“彈藥非常足”。

中國公司的海外並購,官方統計的單筆最大收購規模還沒達到百億,但還是引起了國際的廣泛關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指出,2015年,雖然面臨國際經濟發展低迷的外部環境,中國企業進行國際並購投資仍然保持活躍,呈現出數量多、金額大、涉及行業和國家廣泛等特點,出現了一大批的大型並購項目。

據初步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人民幣 (折合1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並購項目總共有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其中直接投資338億美元,占84.3%,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

由於統計口徑問題,中國的數據可能只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冰山一角。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記者指出,大量中國企業註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這些地區對外投資金額,未能納入現有的中國對外投資統計數據中。還有一些民營企業的跨境投資未在商務部門登記,因此,也未能計算在總額之內。

舉例來說,兩年前,以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生豬和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的萬洲國際(原雙匯國際),最終的投資額度就計算在香港對美投資總額中。

梁國勇則對本報記者稱,中國國內總體上資金充裕,政策支持情況下融資成本不高,這是海外並購的重要推動力。因為在外匯儲備委托貸款模式下,國內企業的美元貸款成本並不高。而且,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很多是在海外融資,因為融資成本更低,更劃算。但是官方的統計中,這一比例僅有15.7%。

另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官方對於引入外資金額的統計存在缺陷。周世儉稱,多年以來,商務部只統計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而未能覆蓋撤資或離開的金額。他認為,外資撤離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帶來的就業問題,是需要關註的。

本報記者實地采訪的外貿企業普遍感受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國內地轉移到周邊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已經是大勢所趨。隨著這些外資的流出,一些國內的工人可能面臨失業。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44

報告:上市公司大量回流現金,盈利能力持續顯著下滑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實體經濟面臨的形勢更加困難,這在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上體現明顯。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上市公司投資回報率普遍持續下降,繼而表現為盈利能力指數持續顯著下滑,同時收縮投資大量回流資金。

10月27日,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與中國上市公司財務指數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財務指數報告(2016年版)》。該報告以滬深兩市近3000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編制對象,共編制了132個指數序列,跨越自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共5個季度。

該指數報告以反映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成長能力運行變化的五個類別指數——償債能力指數、營運能力指數、盈利能力指數、現金流量能力指數、成長能力指數,以及一個反映上市公司綜合財務能力運行變化的綜合財務指數共六大類指數,通過綜合指數、市場分類指數、地區分類指數、行業分類指數、企業性質分類指數等維度深度展示了滬深股市上市公司財務季度運行情況。

本次報告發現: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滬深上市公司總體財務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能力、償債能力四大指數均呈現大幅跳躍性攀升現象。

報告認為主要原因可能在於,2015年下半年起,企業投資渠道進一步收窄、大幅現金性資金回籠使得上市公司現金充裕,使得現金流量能力和償債能力指數大幅跳躍攀升,繼而拉動總體財務能力指數和成長能力指數攀升。

報告認為,2015 年下半年起,面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企業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導致企業加大投資的意願不強。隨著央行持續性引導利率下降、7 月股市暴跌、以及房地產“去庫存”化,致使高收益資產投資渠道缺乏,導致大量企業資金回流。這種現金性資金的大幅回流,可能促使上市公司在 2015 年 3 季度開始出現金流量能力顯著跳躍性攀升。

此外,面臨經濟下行和通縮風險加劇,企業基於負債進行投資所獲得的收益較小,這引起企業降杠桿的意願較強,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利息支出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大量現金資金回籠,提高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以上原因,也可能導致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在2015年3季度開始呈現顯著跳躍性攀升。

本次報告還發現,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滬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數呈現持續性顯著下滑。報告認為可能原因在於,2015年下半年起,面臨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互聯網沖擊、產業結構轉型調整等多因素影響,上市公司經營利潤受到影響,盈利能力指數持續性顯著下滑更加明顯,反映實體經濟當前面臨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79

武漢樓市調控加碼 或擋年輕人回流創業

市場流傳近一周的“武漢樓市調控升級”傳聞終於成真。

14日晚間23時許,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規定,本地人在武漢主城區禁買三套房,外地人則需提供兩年社保或納稅證明方可在武漢主城區購買一套商品房,禁買二套房。

據悉,上述升級版樓市調控令將從15日起實施。

地產專家解讀認為,今年以來,武漢市連續出臺三次樓市調控政策,而此次限購限貸升級政策的嚴厲程度超出市場想象,在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或將擋住“回流”創業、就業安家的年輕人。

限購滿月 量價齊降

今年國慶期間,武漢市提出了“實施投資性限購,強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對於武漢無住房的居民家庭,在主城區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25%,二套房首付比例為50%,三套房的暫停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二套房的,暫停發放貸款,禁止在武漢主城區購買第三套房。

新政推出一個月以來,武漢樓市出現了明顯降溫,成交量和成交價均有所下降。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數據顯示,武漢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208.7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45.1%,同比增幅達31.7%。其中,主城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152.4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55%,同比增加34.4%。但當月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僅2.06萬套,低於前三季度月均2.47萬套的水平;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亦較“三限”組合拳之前下跌了1.6%,至10218元/平方米;主城區商品房的成交均價12763元/平方米,環比亦微跌0.4%。

進入11月,武漢樓市迎來供應高峰,預計將有48個樓盤開盤加推,但已鮮少再見“秒光盤”“日光盤”,市場回歸冷靜。以上周(11.7-11.13)為例,武漢共有7個樓盤開盤加推,但平均去化率只有79%。其中,硚口古田片區一項目推出243套新房源,價格在15000元/平,去化率僅為58%。但位於光谷東和漢陽王家灣的兩個項目去化率仍超過90%。

限購加碼 禁買三套

根據《意見》,本次限購政策升級實施範圍依然針對主城區(範圍為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以及武漢東湖新技術來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含漢南區)、市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等區域),遠城區不在限購範圍內。

主城區限購,采用商業貸款買房的,本市戶籍首套首付比例提到到三成,二套144平米(含)及以下住房,首付比例五成起,144平米以上七成,三套禁買;非本市戶籍居民在武漢主城區購房則需有2年不間斷繳納的社保或納稅證明(補繳的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不予認定),購買首套首付三成起,二套禁買。

升級版新政還對土地價格,預售證發放和在建在售商品房違法違規行為處罰等作出更嚴格的規定。包括:住房項目競買土地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土地出讓起始價格的60%,嚴格控制高地價、高溢價項目的出現,嚴防土地市場價格過快上漲。

對於不接受價格指導的開發商,暫緩核發預售許可證;對於已批商住房項目,在預售期間,銷售價格一律不得調整。

對所有在建在售商品住房項目展開拉網式排查,嚴肅處理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擡房價、未明碼標價、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並加大處罰力度。

或擋年輕人回流創業

一位湖北地產專家認為,這次升級版新政,嚴厲程度超出市場想象,有意外事件誘發因素。新政將給市場帶來實質性降溫,有效抑制投資需求,大幅降低房貸杠桿,特別是遏制外來炒房團行為,杜絕投機炒作損害剛需利益。

其中,首付最高7成及限購,大戶型豪宅項目、高價地塊項目將面臨直接困難。武漢外來購房比例已超四成,新政下,一些外來購房比例較大的區域,比如此前火爆的光谷等區域,影響將最為明顯。

另一位地產專家則指出,限購限貸政策進一步收緊,雖然將有效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但一定程度上也擋住了有意“新武漢人”和外地回流人群的安家落戶。

他指出,2009年至2015年間,武漢凈流入人口達155.55萬人,新政重提“2年社保證明”或將把部分“新進城武漢人”擋在此輪房地產熱潮之外,不利於“武漢合夥人”政策的落實執行。

此外,還有地產專家認為,從前三季度湖北省房地產去庫存來看,平均去化周期為9.7個月,但是城市之間差距較大,武漢一枝獨秀不足6個月,但部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大,仍有36個縣市商品房去化周期超過16個月。武漢嚴控,也能起到分流外來投資置業需求,惠及鄂州孝感等武漢城市圈城市發展。

據悉,目前武漢主城區供需失衡,價格上漲過快,差別化區域限購限貸,可引導需求轉移,促進遠城區市場發展,加速武漢1+6城市發展格局形成,有利於城市均衡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35

大公司會響應特朗普號召回流美國?

過去幾年,IBM和很多美國大公司都把資源轉移到印度等全球投資成本較低的國家,而削減了美國本土的工作崗位。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強調“把生產和就業帶回美國”,這一政治立場也讓美國大公司紛紛掉頭轉向。

IBM 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對外表示,IBM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招聘2.5萬名員工,尤其是擴充美國籍員工的規模比例。他還承諾四年內將投資10億美元用於員工培訓。

思科公司(Cisco)前CEO John Chambers在今年10月召開的IMF年會上一場以“科技關註包容性增長”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表示:“未來十年,科技對於全世界每個國家的GDP增長都有多達3%的提升,將為全球創造19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每個月將創造多達100萬個就業崗位。”

Chamber還提出,到2020年,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工作是以技術為核心的,這些工作可能在今天看來並非技術主導的。不過他認為我們的教育體系似乎並沒有為此做好準備。“未來十年,現在歐美企業中將會有超過40%不複存在。全球將會出現4000萬高級技工和4500萬中級技工的短缺。更可怕的是,今天還在讀小學的孩子,當他們畢業工作時,會發現65%的工作今天並不存在。”

特朗普看到了由科技所推動的企業對“高級技工”的需求為美國就業市場帶來的希望。因此他提出的“把生產帶回美國”是指自動化和人工智能這類“高端生產力”。“有人擔心機器人的發展會讓一些人失去工作,但是也會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工作崗位。”特朗普在當選後不久這樣回應道。

作為吸引大公司回歸的激勵,特朗普開出了“把稅收從35%大幅下調至最低10%”的優惠條件。他已經向蘋果公司CEO庫克拋出橄欖枝:“如果你把制造帶回到美國,我將給你大幅度的稅收減免,足以讓你覆蓋這些增加的成本。”目前蘋果的主要生產組裝廠商都在中國,生產線轉移對成本是個巨大的考驗。

如果特朗普的減稅承諾兌現,將會有海量資金從海外流回美國。包括蘋果、思科在內的現金流富裕的科技公司大部分的資金都位於海外。根據Capital Economics的最新統計,美國公司在美國以外的市場持有高達2.5萬億美元的現金,這相當於整個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蘋果,谷歌,微軟,思科和甲骨文這些公司在海外的資產總和高達約4880億美元。

稅率下調將為這些公司節省約1220億美元。思科公司CEO Chuck Robbins在上周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表示,思科將會用這些資金用來回購,分紅和收購。“這對於初創企業和風投來說是個好消息。”幫助Uber成功打入紐約市場的矽谷投資人Tusk Holdings創始人CEO Bradley Tusk對第一財經表示,“回流美國的這些資金會被大企業用來大舉進行收購。”

充裕的資金將推動美國行業並購和整合的趨勢。在Tusk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一份他所預測的明年十大科技趨勢中提到,更多並購案將會出現,同時大公司海外資本回流還將助推美國科技公司IPO進程。

Tusk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明年IPO市場將會回暖。”2008年以來科技公司IPO逐漸放緩,今年美國科技公司IPO再創新低。舊金山風投Revolution Ventures管理合作夥伴David Golden也表示:“IPO市場已經經歷了這麽長時間的蕭條,改變它是非常困難的,除非通過並購。美國資金回流將為現有的投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渠道,顯然這一直都是我們所希望的,這個量是巨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64

特朗普叫板制造業回流美國 是“美國優先”還是政治勒索?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貌似又取得了一次公開勝利:在壓力之下,美國福特汽車在當地時間1月3日表示,將取消在墨西哥16億美元建廠計劃,轉在密西根州的工廠投資7億美元,預計增加700個職位。

然而,這究竟是為美國藍領工人所爭取到的資本回流,還是行政回饋性的尋租行為呢?畢竟在產業鏈如此融合的今天,考慮到全球價格競爭因素,某些就業已經不適合美國本土了。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 Lawrence Summers)將此舉斥之為:“為了形式上的政治所得,特朗普正在對企業行使總統級別的勒索。”企業因為產品價格上升而喪失競爭力,最終受傷的恐還是美國就業人群。

薩默斯在3日的采訪中還指出,特朗普針對企業減少資金外流的稅收政策不會對提振美國經濟起到重大作用,而“資本回流可以大幅提高資本投資只是妄想”。

總統級別的政治勒索

此次,福特在解釋這項在密西根工廠投資的決定時指出,該決定受到了特朗普在減稅等政策目標方面的影響,但福特本身並未和共和黨就上述決定進行談判。

此前特朗普多次在競選中批評福特,並表示在當選後,如果福特在墨西哥開設新工廠,就會對進口的福特車輛征收高額關稅。

在當地時間1月3日,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威脅通用汽車公司(GM):要麽把雪佛蘭科魯茲車型從墨西哥遷回美國制造,要麽就等著高額的邊境交易稅。

在這樣的政治前景之下,確有像福特一樣的企業,將原本計劃外遷的崗位留在了美國本土。然而美國主流經濟學界並不認為這樣的制造業回流將惠及美國經濟。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就在近日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把高薪制造業工作帶回美國的想法,幾乎沒多大可能實現。

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印兩國已經同全球經濟進行融合,除此之外,科技更新速度之快,全球在制造業方面的工作數量都在下降,“這意味著特朗普不可能把很多高薪制造業工作帶回美國。他可以通過高級制造業,帶回一些制造業,然而這些工作數量不可能很多,即使他能帶回一些工作崗位,也是些低薪崗位,而非那些20世紀50年代時的高薪工作”。

斯蒂格利茨指出,特朗普還將“印第安納州制冷設備制造商凱利公司(Carrier)取消對800個工作崗位外遷的消息作為自己工作效果的證明”。但是這樣的交易,花掉了納稅者700萬美元,而且凱利公司仍舊要把1300個工作崗位外遷到墨西哥。

“這可不是什麽優質產業或經濟政策,且對於提高工作或創造好工作毫無益處。”斯蒂格利茨指出,“這簡直是對企業高管向政府伸手要錢的一封公開邀請信。”

斯蒂格利茨所指的凱利公司留美決定的背後,是印第安納州政府同意在未來10年給予其母公司聯合技術公司價值700萬美元的減稅優惠。

薩默斯亦認為,此次凱利公司取消外遷的決定,令美國的資本主義形式已經從“規則主導型”轉為“交易主導型”,而特朗普方面也僅僅是為了政治形式上的所得,對公司進行總統級別的勒索。

薩默斯指出,考慮到其中的風險和當地政府給出的減稅優惠,凱利公司的母公司聯合技術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可以理解的:該企業不想站錯隊伍,站在即將上任總統的對立面。

薩默斯指出,如果以此推斷,在未來事無巨細類型的幹預政策將持續增長,而最終的影響恐怕不會太小:譬如如果在墨西哥制造空調要明顯比在美國便宜,那麽最終在西班牙同樣制造空調的非美國外企是否會令凱利公司喪失競爭力?而如果在墨西哥的外企可以擁有包含墨西哥在內的全球產業鏈,而美國企業只能選擇本土制造,最終因價格競爭處於劣勢而導致美國企業減產並裁員,最終受傷的不還是美國的就業人群?

薩默斯進一步稱,在海外擁有賬戶的企業通常也在美國國內擁有大量現款。即便是從海外拿回的現金也將主要用於支付股息、回饋股東、回購股票或進行並購交易和金融交易,而不會被用於大量的新增投資,因此“假設資本回流就會大幅提高(對國內)資本投資的這種想法只是妄想。”

經濟政策比“巫術經濟學”還荒謬

此前,斯蒂格利茨指出,特朗普同時承諾了高額的基礎建設、國防軍備、大額減稅以及大幅度削減赤字。這樣的重劑量藥方在過去曾被稱為“巫術經濟學”。

實際上,這樣的經濟計劃來源於特朗普的選戰經濟計劃。這份32頁的計劃由美國候任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和候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共同撰寫,其本身邏輯非常簡單:核心是改革美國的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這既能令美國實現政府的收支平衡,又能大幅增加美國就業,還能將美國的GDP增長拉回3.5%的水平。

其論據在於,按照特朗普團隊的計算,僅在貿易政策改革方面就可以增多1.7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稅收,對沖大部分美國的政府預算赤字(2.6萬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8萬億元)。與此同時,貿易政策調整還可以大幅度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

這樣既可以避免雙赤字出現,做到預算平衡,又可以實行特朗普的大幅減稅計劃。這份經濟計劃還認為,如果通過征邊境調節稅等一系列形式促進美國制造業回遷美國,調整貿易結構,則可以解決美國200萬人的失業問題,並將美國的GDP帶回歷史高位的3.5%。

薩默斯此次對這份經濟計劃全力開火,稱其荒謬程度已經超越“巫術經濟學”,等同於在經濟學中的“神創論”了,就好像在科學界那些仍然不相信氣候變化的科學家的理論一樣。

薩默斯還指出,這份經濟政策計劃的荒謬程度偏離了任何主流經濟原理,在其從政生涯中從未有其他政府接受過這種經濟理論。

此前斯蒂格利茨也指出這樣的腦回路過於神奇:大額稅務減免和支出上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大額赤字。然而,特朗普又承諾要減赤。“特朗普團隊似乎相信,由於主張對富人減稅,對經濟產生的刺激如此之強烈,最終政府稅收收入還會增長。盡管幾十年的歷史現實已經證明了這不可行。”斯蒂格利茨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68

外匯局官員:2017年將放寬內保外貸項下資金回流的限制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司司長郭松在接受《中國外匯》專訪時表示,外匯局允許境內基石投資者經批準在一定額度內購匯參與境內企業香港IPO,但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資金結束後,上市公司及時調回資金,並承諾一定比例資金結匯,且境內基石投資者承諾減持境外上市公司股份後及時調回資金並結匯。2017年外匯局將加快推進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研究支持跨境資產轉讓、放寬內保外貸項下資金回流的限制、研究完善國內外匯貸款管理和規範境外機構境內發債的外匯管理等。

以下是原文,來自“中國外匯”微信公眾號:

【SAFE 2017】郭松:客觀看待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

2017年重點領域改革

在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和事中、事後管理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一系列既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和外匯市場穩定,也符合資本項目可兌換長遠方向的改革舉措,包括:研究支持跨境資產轉讓、放寬內保外貸項下資金回流的限制、研究完善國內外匯貸款管理、規範境外機構境內發債的外匯管理等。

在繼續推進改革的同時,將積極適應外匯形勢新常態,兼顧風險防控,在現有外匯管理法律框架內,針對少數投機套利和違法違規交易強化監管。重點是督促銀行遵守現行外匯管理規定,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和展業自律要求,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強化與其他監管部門的聯動,維護正常外匯市場秩序,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

客觀地看待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

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境內企業國際化發展和境外配置資產的內在需求,更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戰略的必需,也是政府部門在對外直接投資管理方面不斷簡政放權的成果。

在這一過程中,外匯局一直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走出去”,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促進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

同時,外匯局也始終在完善對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環節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提高事中、事後的監測和管理能力,打擊虛假對外直接投資行為,促進對外直接投資健康有序發展。實踐中,外匯局和有關對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也發現,部分境內個人和機構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存在非理性和盲目性的問題,甚至借助對外直接投資開展證券投資、非法轉移資產等行為,其真實性和合規性存疑。針對對外直接投資中出現的風險隱患,外匯局協調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對新增對外投資項目加強投資主體和投資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查,密切關註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業、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並提示有關企業審慎決策。銀行根據有關部門的風險提示,加強了對外直接投資購付匯真實性、合規性的審核。

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與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強化境外投資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嚴格涉及資金來源和去向的材料審核要求,在保障符合國家政策且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的同時,有效控制對外投資過快增長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隱患。

境內基石投資專項制度

外匯局2016年研究提出了專門針對境內基石投資者參與境內企業境外IPO相關用匯安排,以支持境內企業充分利用境外資本市場開展股權融資活動。

對境內基石投資者的具體用匯安排包括:一是允許境內基石投資者經批準在一定額度內購匯參與境內企業香港IPO;二是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資金結束後,上市公司及時調回資金,並承諾一定比例的資金結匯;三是要求境內基石投資者承諾減持境外上市公司股份後及時調回資金並結匯等。

從設計上看,此安排不僅有利於境內公司順利完成境外上市,也方便了境內機構投資(基石投資者)參與境外證券投資,還有助於增加外匯的有效供給,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國內外匯貸款結匯試點業務

2016年在浙江、寧波和深圳開展了國內外匯貸款結匯試點。

試點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出口企業在獲得出口訂單後,將國內外匯貸款結匯,將來再以出口收匯償還,原則上不允許購匯償還。

這個制度設計既促進了出口,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規避了匯率風險,有效降低了了國內外匯貸款結匯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受到企業的廣泛好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