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双反”致去年净利下滑25% 忠旺今年拟退出建筑铝材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6/2199777.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美国去年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铝型材实施的反倾销及反补贴措施,让中国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01333,HK)很“受伤”,近日,该公司发布盈警称,去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25%。
昨日(1月25日),忠旺一名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2010年公司的净利润约为27亿元,比2009年的35亿元明显下降。不过,他表示,今年公司将转型,重点开拓美国之外的海外市场,并扩大国内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铁、航空以及电力等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忠旺未来将把重心放在扩大工业铝型材的生产规模上,而其借以起家的建筑铝型材业务将在2011年彻底退出。
忠旺对美出口基本停止
1月21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预期公司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年股东应占溢利将较2009年同期减少超过25%,预期业绩倒退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铝型材产品的“双反”,导致其对美国的出口销售量大幅减少。
2010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对忠旺铝型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忠旺)等三家中国公司征收税率为137.65%的反补贴税。10月28日,反倾销调查结果揭晓,所有中国涉案铝企均被裁定59.31%的反倾销税。
“自去年9月,美国商务部启动‘双反’后,公司向美国的产品出口逐步萎缩,现在几乎没有对美国的出口。”上述高管说。
公司报表显示,2009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入约为56.5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的40.8%;2010年仅上半年,美国分部收入已达26.71亿元,占当年同期总收入比例约41.2%。
忠旺去年的业绩报告将于今年3月公布。
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对美销售收入下跌了13%,至30.64亿元。行业分析师称,忠旺去年上半年的盈利约21亿元,前三季度为25.6亿元,也就是 说,第三季度的盈利只有4.6亿元。同时,去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了28.8%,前三季度仅增长约6.8%,而第三季度正好是美国反补贴调查结果出炉的时 候。同时,公司上半年的整体毛利率是47.5%,前三季度毛利率则下降至43.9%。可见美国的“双反”调查对该公司的影响不小。
此外,2010年,公司将战略重心转向工业铝型材领域后,缩减了建筑铝型材的生产与销售,致使建筑铝型材产品的销售收益减少及建筑铝型材机器设备可能存在减值损失。
重点拓展美国以外市场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除美国外,忠旺现阶段只有在澳大利亚有少部分出口,其他国家出口量较少。今年,公司将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海外市场,目前正在调研这些目标市场。
不过,他强调,现阶段还没有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的计划。
该公司报告称,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对美国以外地区的出口销售同比大幅增加,由874.8万元增至13.8657亿元,增幅惊人,达到158倍。海外销售收益达到44.5亿元,占公司总收益的比例不减反增,从36.6%升至50.6%。
除了海外市场,上述高管还透露,今年,忠旺还将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特别是扩大在国内交通领域中的高铁、航空以及电力等市场的销售份额。
公司报告称,2009年,忠旺的总销售额中,海外市场占比44%左右,国内市场占比64%左右。
“2011年,公司将会有新的投资项目,其中有新上铝板的生产线项目,以进一步拓宽产品线和市场领域。”上述人士说。
自2003年起,忠旺已全面推进向交通运输、机械装备及电力工程等领域高附加值工业铝型材的调整,并于2009年成功完成从建筑铝型材向工业铝型材的转型。
工业铝型材主要用于建造高铁、列车以及电网等产品,其中高铁和城市轨道是工业铝型材的主要市场。
去年前三季度,忠旺工业用铝材实现销售收入83.97亿元,较2009年的76.45亿元提高近一成。同时,建筑用铝材的销售收入略超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近八成。
这一过程伴随着痛苦。由于建筑用铝材销售收入的锐减,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下降8.7%,上半年则是增长2.3%。
上述高管称:“2011年,忠旺的净利润将改变同比下滑的局面,比2010年有所增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6

美国光伏陷倒闭潮 责难中国企业启双反调查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267&PHPSESSID=ec563fea74c42bc81a0e58be0a596da6

 跨国能源巨头BP旗下太阳能企业BP Solar已经开始收缩其在中国的业务,而在美国,其光伏工厂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关闭。

  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由是波及到BP等企业。而在BP之前,美国已先后有三家光伏企业宣布破产:加州的Solyndra,马塞诸塞州的EvergreenSolar以及纽约的SpectraWatt公司。

  “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贸易保护主义总会尘嚣直上。”9月27日,九州方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杜军桦对记者感慨,该公司于8月25日投产,目前以国内销售为主,但极为担心未来的外销市场趋向恶化。

  在企业蜂拥而至的倒闭潮中,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

  受美国光伏业界之邀,美国著名的律师事务所King&Spalding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已将申请发往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反倾销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一是政府有没有补贴?事实上,中国政府对这个产业没有直接补贴。第二,我们中国企业有没有低于市场价格的行为,到国外去倾销?假如没有,也不成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对此质疑。

  根据独立研究机构GTM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光伏产能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

  2010年中国组件制造商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7%,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排名前三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全部来自中国 虽然市场需求疲软,但尚德、英利以及天合光能第二季度的出货量都增长了近20%。

  “美国的光伏企业在倒闭,但中国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倒闭的企业数目远大于欧美。”浙江一位光伏企业高管称,察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二季报,尚德、晶澳、中电光伏、赛维LDK等均有亏损,“浙江去年新增的110多家光伏企业,现在半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上述高管称,人员、设备折旧、财务等费用,使得一些企业只能亏本卖出组件,“不生产是大亏,生产是少亏”,但如果世界光伏市场在明年仍不景气,“现有的组件企业估计要倒掉一半”。

  作为应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对冲,目前国内企业纷纷至欧美设厂:尚德电力于2009年11月宣布在美国建设首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赛维LDK以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70%股份,由此进入北美光伏下游市场。

  据悉,针对这次美国方面可能要发起的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9月14日商务部已经召集我国主要光伏企业商讨对策。( 来源:新华网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6

太陽能頻打「雙反」戰 多晶硅企業或多敗俱傷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02787.html
週末,保利協鑫(03800.HK)執行董事、主席兼CEO朱共山率公司管理層從徐州風風火火地趕往北京,其目的地是商務部。他代表國內另外幾家多晶硅公司,向商務部遞交申請,希望提起對歐洲多晶硅公司的「雙反」調查。按照規定,商務部需在30天內給出答覆。

而一個月前,我國商務部才提起了對美國的多晶硅反補貼、對韓國的反傾銷調查。

歐洲公司低價傾銷?

今年7月20日,商務部已發公告稱,將開始對原產於美國和韓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商務部的另一份公告則稱,也將對原產於美國的太陽能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商務部表示,中美兩國於7月17日開始討論太陽能產品補貼問題。

該調查尚未結束,多晶硅企業再次走訪商務部,希望將歐洲的多晶硅企業也納入到「雙反」名單中。提起該申請的多晶硅企業包括江蘇中能硅業(保利協鑫下屬子公司)、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重慶大全新能源。

保利協鑫一位內部管理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歐盟出口到中國的大部分多晶硅來自於德國,其中屬瓦克公司最多。

據其介紹,上半年從歐盟進口至中國的多晶硅約有9000噸,同比增加了30%,平均價格為27美元/公斤左右,同比下滑了45%以上,其中產自德國的多晶硅佔到了90%以上。

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萬噸,同比增長36%。而記者查詢海關數據發現,2009年,德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為4.82億美元,數量5560噸;2010年這一數字攀升到了5.83億美元,數量也增加到1萬噸;2011年更是高達7.48億美元,突破1.22萬噸。

儘管德國的進口總量1.2萬噸,比韓國進口量2.14萬噸要少一些,但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多晶硅價一降再降,且中國多晶硅公司大約八成都已停產或者半停產。如果海外多晶硅公司不斷擴產且價格打到谷底,那麼中國公司就沒有活路了。」一位在國內西南地區生產多晶硅的公司高層向記者介紹。

而據第一創業研究所的統計數據,今年7月我國多晶硅四大廠商的價格為19.5美元/公斤,相比去年上半年時較高的60美元/公斤,已下滑了三分之二之多。

「今年7月各廠的接單情況還不錯,但歐洲電價政策變化後,價格還可能下降。」第一創業研究所研究員何本虎在一份多晶硅分析報告中指出。從今年5月1日起,德國開始引入電價補貼逐月遞減政策,取代原來每年調降一次電價補貼的做法。2012年8月開始,比利時的部分地區上網電價也將下降57%,且付款期限減半到10年。

歐洲地區的光伏市場不景氣,將會倒逼我國下游的組件公司用更低的價格在歐洲市場競爭。如果國際進口的多晶硅也趁勢衝擊國內,並保持超低價,那麼我國多晶硅公司將全面陷入「停產」僵局。

有多晶硅項目的樂山電力(600644.SH)宣佈,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40%,為6.93億元。分析稱,公司多晶硅業務因價格暴跌導致生產線停產技改,收入減少了4.5億元以上,成為公司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國內多晶硅第一大公司保利協鑫則發出了3.3億元虧損的盈利預警。這也是其注入多晶硅業務3年多以來的首次預警。

夾縫求生

但對利益群體更大的我國光伏組件企業而言,其上游廠商的這場歐洲戰役,也令他們左右為難。

7月下旬,德國光伏巨頭SolarWorld欲對中國發起反傾銷申訴,指控中國製造商傾銷光伏組件,歐盟將在45天內給予答覆,歐盟若介入調查且徵稅,那麼對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將是致命打擊。

去年,我國出口到歐盟的光伏組件總額約200億美元。以阿特斯太陽能為例,其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在2011年佔公司總額的64%;而尚德電力在今年一季度時,其歐洲市場佔全球比重的44%,其次為美國(34%)。

保利協鑫前述高管稱,公司(提請商務部對歐洲多晶硅企業展開「雙反」調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希望歐盟不要對中國光伏組件採取制裁措施。「大家如果都提出申訴,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一位光伏組件廠(上海)的負責人對記者感慨道:公司很擔心歐洲對中國組件企業「雙反」,公司約80%的產品是出口歐洲,由於年收入不到2億元人民幣,如果要徵稅,那麼依據此前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雙反」的經驗,小企業被裁定的稅率肯定最高;但同時,就中國商務部對歐盟的多晶硅公司實行「雙反」措施的做法,他持有保留意見。

「雖然中國多晶硅對歐『雙反』措施,會對沖歐盟對中國組件的『雙反』;但我們期待多晶硅原料能豐富一些,來自中韓美及歐洲各地,這樣才有可比性和挑選餘地。最好的方式是,國外的多晶硅價格保持穩定不要太低,以免影響到國內同行的業績;而歐洲那邊也不要對中國組件公司做制裁,大家都以和為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63

中國反擊歐盟光伏徵稅 對歐盟葡萄酒發起雙反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67

來自中國商務部:

當地時間6月4日,歐盟委員會公佈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決定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涉案中國光伏產品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今天就此發表談話指出,中國政府和產業對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表現了極大誠意,做出了巨大努力。歐方仍執意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採取不公正的徵稅措施,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中方同時注意到,歐方裁定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從此前建議的47.6%降低到目前的11.8%。我們希望歐方進一步拿出誠意,展現靈活性,通過磋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沈丹陽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中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經貿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基礎,中方不願意看到光伏產業貿易摩擦影響中歐關係大局。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希望歐方與中方儘早開始價格承諾談判,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

    沈丹陽同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10

歐初裁對華光伏產品徵稅11.8% 中國政府啟動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219

新華網6月4日報導,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4日宣佈,歐盟將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前兩個月的稅率為11.8%,期間如果雙方未能達成解決方案,8月6日起將升至47.6%。

按照歐盟相關法規,初裁通過,臨時反傾銷稅將維持6個月,直至今年12月歐盟委員會對該案進行最終裁定。

歐盟委員會分別於2012年9月、11月啟動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德古赫特在此前提交歐盟成員國的方案中,建議從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平均稅率高達47.6%的臨時懲罰性關稅。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調查已經完成,下月將向成員國提交報告並進入投票程序。預計將於8月發佈反補貼初裁,如果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補貼指控屬實,歐盟可以徵收臨時反補貼關稅。

中國政府啟動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6月5日就此發表談話指出,中國政府和產業對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表現了極大誠意,做出了巨大努力。歐方仍執意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採取不公正的徵稅措施,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沈丹陽稱,中方同時注意到,歐方裁定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從此前建議的47.6%降低到目前的11.8%,我們希望歐方進一步拿出誠意,展現靈活性,通過磋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經貿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基礎,中方不願意看到光伏產業貿易摩擦影響中歐關係大局。

沈丹陽同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

商務部同日消息稱,商務部已收到國內葡萄酒產業遞交的申請,指控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葡萄酒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葡萄酒產業造成衝擊,要求商務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對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一直持審慎態度,我們注意到近年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數量確有較快速度的增長,對於此次國內葡萄酒產業提出的申請,商務部將依法嚴格進行調查。

未來兩個月是談判關鍵期

據《中國證券報》6月5日報導,有業內人士解讀,歐盟的初裁決定實際要好於此前預期,至8月6日前的兩個月時間是談判關鍵期,如果協商一致,歐盟委員會仍有可能在半年之後的終裁中撤銷臨時關稅。

據前述新華網報導,在解釋歐盟為何分兩階段徵稅時,德古赫特說,一方面,這將為歐盟和中國提供一個以「友善的方式」解決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機會窗口」;另一方面,先徵收較低的關稅有利於避免歐盟「極為龐大」的光伏產品進口市場受到「干擾」。

德古赫特說:「歐盟委員會將隨時準備與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商和相關商會展開討論。如果雙方能夠找到妥善解決方案,臨時性關稅將停止徵收,一個雙方協商的方案就可以實現。

而據《北京日報》報導,英利綠色能源法務總監樊振華表示,未來兩個月變得十分重要。「我們會抓緊這兩個月時間來參與協商、談判。如果能在這兩個月達成協議,那麼對國內光伏企業來說,受到的影響將減弱不少。」

事實上,英利、天合光能、晶科等國內光伏領軍企業面對這只即將落地的「靴子」,早有準備。

「不管有沒有歐盟『雙反』措施,產業格局的調整都是必須走的一步棋。」樊振華說,目前英利已經把商業模式向下游轉移,通過建發電廠等措施積極開拓國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893

歐盟光伏雙反一隻靴子落地

2013-06-10 NCW
 
 

 

中國需要抓住機會,爭取在8月前與歐盟就價格承諾等問題達成一致◎ 本刊記者 蒲俊 文pujun.blog.caixin.com 歐盟貿易委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6月4日宣佈歐盟向中國光伏企業採取臨時性反傾銷措施的決定,向中國大陸出口至歐盟成員國的硅片、電池和組件產品征稅。

一雙 “靴子”落下了一隻——臨時 性關稅。自6月6日起,歐盟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徵收 11.8% 的關稅;兩個月後,平均關稅稅率將可能調至47.6% (幅度在37.2% 至67.9%) 。在今年12月5日全面調查結束時,歐盟還需通過成員國投票作出終裁決定——是否施加期限最長為五年的長期性關稅。

11.8%這一數字低於業界普遍預期,因為德古赫特數周前曾建議直接開征47.6% 的稅率。但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中概股在微漲後仍集體下跌,多家公司股票跌幅超過5%。

德古赫特稱,分階段征稅安排是為了歐洲市場能進行調整並平穩過渡,同時給中方一個談判的機會,這被視作其在成員國反對之聲中作出的一點讓步。

此前初裁成員國投票時,包括德古赫特祖國比利時在內的18個成員國投了反對票,僅4國支持,另有5國棄權。

中國需要抓住機會,在8月前與歐盟就價格承諾等問題達成一致,方可避免被徵更高關稅。根據歐盟法律,初裁結果公佈後,正式的價格承諾談判才拉開帷幕。

各方反應

初裁結果公佈後,中國的光伏企業、歐洲上游廠商和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等,都紛紛表達了對初裁結果的不滿。

AFASE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盡管第一階段稅率較低,但任何水平的關稅都將破壞歐洲的光伏產業。AFASE 主席 Thorsten Preugschas,同時也是德國太陽能企業 Soventix 首席執行官,他說, “我們需要清楚一件事,目前市場狀況已沒有任何價格上漲的空間,11.8% 的稅率足以使大部分歐洲的光伏發電項目停止。 ”但德古赫特稱, “據我們估計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公平價格要比其銷售至歐洲市場的實際現價高出88%。 ”天合光能歐洲區總裁本·希爾(Ben Hill)反駁說,歐盟的上下游企業,並未享受到歐委會在其初步調查結果中所指的那種“舒適” 的利潤率。恰恰相反,歐洲光伏業的下游運營商的利潤率只有個位數。同時,由於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委會拿中國出口歐盟產品的售價,和印度產品在其本土市場的售價進行比較, “他們通過這種比較方式判斷我們在搞傾銷。我們將繼續挑戰這種判斷。 ”上游多晶硅生產商德國瓦克化學(Wacker Chemie)亦在初裁之前數次反對徵收反傾銷稅。德國、英國等多個歐盟成員國也明確表示反對。

中國政府方面,6月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希望歐方進一步拿出誠意,展現靈活性,通過磋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並希望歐方與中方盡早開始價格承諾談判,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

5月下旬,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網站刊文稱,由機電商會代表中國光伏產業,近期與歐盟執委會就中國光伏產品雙反案價格承諾展開的首輪談判已告破裂, “歐方完全沒有表現出通過協 商解決問題的誠意” 。隨後歐盟委員會貿易發言人對此否認稱,為技術問題做準備的會談與正式協商沒有關係,因為依據歐盟相關法律,只有初步調查結果公佈後才能展開正式談判。

中國政府即時啓動了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以反制光伏雙反。但光伏和葡萄酒的貿易額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 (200億歐元比20億歐元) 。

此次葡萄酒主要出口國法國,在光伏反傾銷征稅中投了支持票。

去年11月,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此為反制歐美雙反的另一張牌,但這張牌不能輕易出手,否則可能起到“激怒”對手的反作用。

6月5日,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只公佈了對這一調查信息表回收情況的統計。 “商務部這項調查本來可以在歐盟初裁前宣佈,但國內電池、組件企業做工作,希望商務部不要先亮出這張牌,擔心這會影響歐盟初裁結果。 ”一位行業分析師向財新記者分析。一家上市硅片企業負責人也認為,在8月價格談判未見分曉之前,商務部都不會打出多晶硅雙反牌。

回溯整個雙反過程,德古赫特的決定雖與多數成員國意見相悖,但在歐盟的框架下具有程序合法性。據知情的歐洲人士指出,德古赫特在2010年就任現職後,一直希望在貿易問題上有所作為,比如從歐盟的角度,阻止中國政府通過不正當的貸款和優惠措施,扭曲國際競爭。對於成員國的反對聲音,德古赫特認為是中國向一些歐盟成員國施壓的結果。

德古赫特稱,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傾銷,損害了歐洲太陽能電池板產業,至少危及2.5萬個現有工作崗位。而AFASE 則援引研究機構 Prognos 稱,20% 的關稅就將使歐洲在未來三年喪失17.55萬個工作崗位,但這一數據並未被歐盟委員會接受。

整個雙反過程充斥著各種差異巨大的陳述。行業咨詢機構NPD Solarbuzz 副總裁 Finlay Colville 此前曾撰文指出,所謂的獨立調查,也多受到對壘者的贊助或主導。 “回到本質問題,在大規模供過於求的市場,誰能定價?顯然是買方,組件市場在過去兩年都是這種情況。此外,分銷商和批發商都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在歐洲的下游渠道,備有大量庫存。季度末低價出售並不奇怪,這已不僅限于中國供應商。 ”

影響與應對

Solarbuzz 高級分析師廉銳分析,在開始徵收11.8% 反傾銷稅的兩個月間,中國向歐洲的出貨量不會很大,實際上從中國發往歐洲的組件運輸時間就需要一個多月。

在歐盟委員會初裁結果出台之前,中國企業已有所準備。比如,提前在歐洲建立庫存;在3月追溯徵收反傾銷稅登記後,就開始向歐洲市場發送第三地產的組件產品;或逐步退出歐洲市場。

目前,英利、天合等組件大廠歐洲出貨量占比仍較大。受到雙反不確定性影響,今年一季度歐洲出貨量頗為可觀,天合在德國和英國的銷售就接近銷售額的50%。

阿特斯陽光電力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從3月開始由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廠向歐洲發貨。

前述硅片企業負責人向財新記者分析了未來的兩種走向, “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仍比較大,主要是承諾價格下限和配額。第二種可能性是終裁決定征稅,但考慮到歐盟成員國的意見,可能會是一個較低的稅率。 ”在未來的價格談判方面,主要是機電商會出面,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亦會參與。

天合光能新聞發言人範睿峰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過渡期的關稅是在延續不確定性,企業仍需多手準備,特別注意在物流和客戶上的溝通,同時推進全球製造。 “現在在海外有一些代工合作,如果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出現需求旺盛且當地產業鏈比較完整,我們也會考慮在當地建廠。但這些決策都跟雙反最後的結果有關。 ”他強調,結果的不確定性分散了企業精力。

此前昱輝陽光和中電光伏曾正式宣佈對抗歐盟關稅的計劃。昱輝陽光採取外包路線,而中電光伏在土耳其合作生產電池和組件。

實際上,歐洲市場最讓人擔憂的是下游電站項目。在多國下調上網電價補貼(Feed-in Tariff)以及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組件成本增加將直接導致電站項目收益的下降。 “可能有一些項目就不會做了。 ”廉銳認為。不過,因為上半年已經完成了不少發貨,歐洲市場的全年銷售不會比預期大幅度縮水。

Solarbuzz 預計,2013年歐洲的需求將大幅下滑26%,跌至約12GW(10 億瓦特) 。2012年歐洲需求為16.48GW,約占全球需求的60%。而亞洲正在迅速成為最大的市場。在已經徵收雙反關稅 的美國,中國企業採用第三國製造電池、在境內完成封裝組件的方式,即可不需被徵雙反關稅,所以實際受到雙反關稅 的影響有限。但範睿峰認為,美國市場增速仍低於雙反前的預期。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擴展新興市場,實現區域上的多元化,都是現在光伏組件大廠們的選擇。

在一季度各家業績分析會上,日本市場都是關注重點。盡管日本市場進 入門檻較高,當地組件市場份額也比較大,有吸引力的上網電價補貼仍使市場出現快速增長,中國企業對日出貨量也顯著增加。在澳大利亞,中國企業亦占據大半市場份額。中國本土市場盡管在補貼政策上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沒人會質疑裝機量的增長。

除了中國的組件企業,發起此次雙反訴訟的SolarWorld,曾是德國最大的組件生產企業,目前在債務重組中苦苦掙扎,但最近一次重組會議因投資者到場人數不足未獲支持。

中國的中小廠商呢?“中小廠商確實比較困難,出路也少,他們不像大廠有全球布局。 ”廉銳認為, “但最大的衝擊仍來自融資難題。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35

商務部初裁美韓太陽能多晶硅反傾銷 或為歐盟光伏「雙反」談判加籌碼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600

商務部官方網站消息,7月18日,商務部發佈年度第48號公告,公佈了對來自美國和韓國12家公司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

應國內多晶硅產業申請,商務部於2012年7月20日發佈對原產於美國和韓國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反傾銷調查立案公告,2013年7月18日則對該案做出初裁決定。

初裁認定,原產於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存在傾銷,中國多晶硅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二十九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13年7月24日起,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採取徵收保證金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經營者在進口上述來源的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傾銷幅度向中國海關提交相應的保證金。

據公告,美韓各有六家公司的傾銷幅度從2.4%到57%不等。

據瞭解,太陽能級多晶硅是製造晶體硅光伏電池的基本原料,與此前受到歐盟「雙反」裁決的光伏產業更是緊密相關。因此,商務部此次初裁備受各界關注。

南方週末網此前綜合報導,6月4日,歐盟宣佈,將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前兩個月的稅率為11.8%,期間如果雙方未能達成解決方案,8月6日起將升至47.6%。

18天後,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初裁結果即將落地,談判時間已然屈指可數。

此前,2012年7月20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在多晶硅領域對美國、韓國進行「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立案。同年11月1日,商務部又對歐盟產的多晶硅追加「雙反」立案,並與美、韓兩國的多晶硅合併調查。由此形成了涉及美國、韓國、歐盟的「多晶硅雙反案」。

《國際金融報》,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對美韓多晶硅的制裁意義已經不在於對美國的影響,而是重在對歐盟的影響。

《經濟參考報》,有知情人士稱「對歐盟多晶硅的反傾銷調查仍在調查期內,還有一些後期程序未完成。」

業內人士分析,「光伏案牽涉利益巨大,雙方的談判必定是一場全面的考量和博弈。如果說,在歐委會發佈初裁結果之前,對歐多晶硅雙反裁決是作為反制措施,那麼現在就變成了談判的籌碼。」

據瞭解,目前雙方仍在價格這一核心問題上僵持,中歐之間價格的分歧已經從早先的每瓦0.15歐元縮小到0.05歐元。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只有0.05歐元,但這就是中國光伏企業能否保本的生死線」。

該人士表示,如果不出意外,價格承諾方案會在8月6日前達成。

新華網報導,光伏產業內普遍認為,這次初裁雖並未涉及來自歐盟的產品,但這顯然是一場「及時雨」,有助於緩解全行業面臨的生存危機。

此外,國務院也於7月15日出台《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光伏產業擴大內需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但目前,無論是「雙反」裁決還是新政出台,其效果都尚未顯現。

據前述《經濟參考報》報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對美韓多晶硅的反傾銷裁決並不足以緩解光伏行業的嚴重危機。

「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多晶硅徵收保證金後,進口量肯定會減少,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在短期內會有一定幅度的回升。 國內個別龍頭企業狀況會有所改善,但要實現盈利難度比較大,國內大面積地恢復生產這種預期也不太現實,部分小型企業將逐漸退出市場」,該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84

美對華光伏產品「雙反」擴圍 光伏產業貿易摩擦再升溫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903

中美光伏行業貿易摩擦再度升級。

據《新京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23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發起自2011年以來第二次「雙反」調查。

據報導,此次遭調查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電池、組件、層壓板、面板和建築一體化材料等。除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該產品遭調查外,從台灣進口的也被反傾銷調查。在2010年至2012年間,中國出口至美國的涉案產品金額分別為15.2億美元、31.2億美元、20.8億美元。

而據商務部官方網站消息,針對美國升級的「雙反」調查,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美方2011年立案並加征高額雙反稅率不僅未能改變美國內產業經營不善、競爭力不強的狀況,對下游裝配、服務等行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而且引發了在全球範圍內光伏貿易爭端的連鎖反應,使整個產業鏈陷入混亂。

該負責人表示,中方再次敦促美方審慎處理當前的雙反調查,慎重採取措施,終止調查程序,並將密切關注該案的進展,評估其對中國光伏業界造成的影響,堅決利用各種機制維權。

據瞭解,根據美調查程序,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2014年2月14日前後作出損害初步裁定,若結論為肯定,美商務部將於2014年3月28日前後做出補貼初裁,於2014年6月11日前後做出傾銷初裁。

美國商務部此舉意味著中美就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再度升溫。

據瞭解,中美雙方在光伏行業進出口貿易中摩擦不斷。

2011年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曾立案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進行雙反調查,並於2012年3月、5月相繼公佈對中國光伏產品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向中國相關公司加征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

而就在2014年1月20日,商務部剛剛公告了我國對美、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的終裁結果。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SolarWorld公司在2011年雙反調查中,曾試圖擴大涉案產品範圍,將產於中國的所有光伏產品都納入調查中,但遭到美國商務部的駁回。2011年雙反調查後,SolarWorld公司又以產品範圍問題為由,將美國商務部上訴至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但目前仍未獲支持。在該雙反徵稅措施仍有效的狀態下,Solar World再次申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試圖涵蓋2011年雙反調查所沒有包括的其他所有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

「這種全面限制中國光伏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行為,是典型的濫用貿易救濟手段,其目的是通過不合理貿易壁壘,保護一己之利,迴避中國企業的正當競爭。SolarWorld公司在美經營出現困難,源於其經營策略失誤、生產成本過高以及美國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與中國產品進口沒有必然聯繫。」上述商會負責人指出。

而據《東方早報》報導,經歷之前歐美「雙反」後,中國的光伏企業都已經調整了市場結構,分散了風險,已經提高了在亞非拉市場的比例。賽迪智庫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對美出口份額佔比約10%,對歐出口份額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躍居首位,成為中國光伏組件最大的進口國。此外,中國光伏組件對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額分別佔5.2%和4.5%。

工信部旗下研究機構賽迪智庫發佈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約為16GW(1GW:1000MW,1MW:1000KW),出口額約1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對美出口份額佔比約10%。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2年美國從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進口的這類產品金額分別為21億美元和5.1億美元。

此外,我國商務部於1月24日,公佈了對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裁定原產於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存在傾銷,中國多晶硅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不過,「考慮到本案特殊市場情況」,商務部宣佈暫不對歐盟多晶硅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88

“雙反”來襲 中國輪胎出口面臨生死關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0924/266692.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龐麗靜 剛剛從特保案走出不久的中國輪胎企業,近期又將面臨美國剛剛啟動的針對原產中國輪胎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國輪胎業開始應對美國出口市場加高貿易壁壘的升級版。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口貿易險承保部美洲大洋洲處處長白海波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雙反”之前美國對於輪胎行業設置的一輪貿易壁壘是“特保”。從2009年開始三年分別加征35%、30%、25%的關稅。由於中國輪胎行業附加值較高,特保期間加征的稅率,都被國際市場消化掉了。但是美國近期啟動的“雙反”調查,預計關稅將達到60%。相當於是前期特保的加強版。“現在擔心的是稅率太高,稅率已經高於國內企業和國外客戶的消化能力,擔心美國市場從此對於中國企業就關閉了。而中國輪胎業那麽大的出口份額,很難有哪個市場能夠承接。”白海波說,“雙反”最早在12月初實施,實施之後,如果企業沒有好的應對措施,就會從美國市場被迫退出。

雙星、賽輪等國內輪胎企業都在積極應對這場重大危機,有轉向新興市場的,有走出去在東南亞等地建廠的,以規避美國“雙反”調查帶來的這場風險更高、甚至可能是致命性的貿易壁壘。

企業生路

魏權輝是賽輪國際輪胎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賽輪已經早一步把更多的訂單轉到越南生產。他說,公司2012年在越南建廠,就是為了防範歐美等國家對於輪胎出口企業更大力度的制裁。沒想到這一天真的來了。

魏權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賽輪在2009年被美國納入特保案,被“反”了一次,美國就是通過征收高關稅,阻止國內輪胎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公司當時預估到肯定會有第二波、第三波的貿易壁壘。於是公司決定2012年在越南建廠。沒想到這一舉動成了超前一步規避了“雙反”調查的舉措。

資料顯示,2009年“特保案”期間,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關稅限制,三年分別加征35%、30%、25%的關稅,受此影響,涉案輪胎對美出口量一度下降超過60%,而對美輪胎總體出口量下降過半。

魏權輝說,此次“雙反”事件出口美國產品征收的稅率甚至可能將達到60%,那麽賽輪所有對美出口的輪胎都將安排到越南生產,否則那麽高的關稅沒法賣。目前越南工廠的產能承擔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也要想辦法,總之不能在國內生產。越南工廠已經運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差不多能支撐出口美國的訂單量。

雙星也開始走出去在海外新建工廠。他們首先在東南亞設立工廠。他們在東南亞建廠合同已經於8月份簽訂,根據建設周期,要到明年才能建好。

雙星目前出口量占集團銷售總量的60%。而北美市場份額約占雙星出口總量的30%。他們正在開拓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比如非洲、亞太、歐洲市場等。

雙星集團海外項目部部長鄒誌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輪胎行業是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行業,90年代甚至是暴利行業。這個行業特點是大投入、大產出,追求的是規模效益。行業毛利大約在5%。目前看,國內輪胎產業已經過剩,但是有些地方還在上輪胎項目。“中國輪胎企業規模大,價格低,綜合性價比誘人,低於當地價格的40%-50%。很多國家自己不生產,甚至到中國貼牌。”鄒誌國說。

白海波說,美國的“雙反”調查是有傳導作用的,接下來歐盟、日本、印度、澳洲都可能跟進,可能會是一個連鎖反應。全球經濟都不好的情形下,很多國家都會要求中國市場更多放開,並保護當地企業,限制中國企業向他們國家更多地出口。

鄒誌國說,雙星集團近年從集團戰略上開始打造世界頂級名牌,所以近年動議在東南亞建廠,並於今年開始實施。這使得他們爭取了主動。明年雙星在東南亞的工廠將有部分建成。他們的東南亞項目分三期,總占地面積為72英畝(150畝),一期產能為40萬條輪胎,二期60萬條,三期300萬條,一共是400萬條輪胎的產能。

據了解,接下來雙星集團還會考慮未來在非洲、中東、南美、歐洲建設工廠,形成全球輻射的網絡。他們在國內的工廠也將從青島膠南搬遷至董家口,將建成現代化、自動化工廠。

而另一家輪胎貿易企業青島景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今年則剛剛在美國設立了分公司,他們在美國當地有自己的倉庫,打算近距離關註美國對於輪胎行業的政策動向。

青島景祥銷售負責人薛世傑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公司規避美國“雙反”風險的策略是生產卡客車輪胎。因為“雙反”主要針對的是乘用車市場,但是對於卡客車輪胎沒有影響,所以公司會加大卡客車輪胎的銷售。同時在美國對於乘用車市場輪胎政策落地後,再決定公司下一步怎麽做美國市場。

致命“雙反”

更高的一浪襲來,這一次是美國啟動的“雙反”。如果說幾年前的“特保案”加征的最高35%的關稅還能被消化的話,那麽這一次60%的關稅將是致命一擊,所有中招的國內輪胎出口貿易將無一幸免地退出美國市場。

雙星集團海外項目部部長鄒誌國說,美國啟動的“雙反”調查對於國內輪胎企業是雪上加霜,如果繼續銷售,利潤就是負的。虧本的買賣不可能再做下去。出口的產品每條輪胎都賠很多錢,哪個企業也承受不住,就可能退出美國市場。國內輪胎產能過剩,很多企業都不能滿產。大部分國內輪胎企業都要進行出口,而美國是很大的市場。失去美國市場,企業的日子就會很難過。

美國是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50%的輪胎源自進口,也是中國輪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場,其進口輪胎約占我國出口輪胎總量的1/3。

中國素有“世界輪胎工廠”的稱號,全球75大輪胎生產商中有26 家中國企業上榜,山東占12家,其中年出口額達10億美元的就有7家。

2009年-2011年美國連續三年對中國輪胎實施了“特保”限制政策,同時,中國輪胎出口還面臨著來自歐洲、印度、巴西等地的多項貿易保護措施限制。今年6月3日,美國提出對原產中國的輪胎實施“雙反”調查申請,又為中國的輪胎出口設置了更高的貿易壁壘。

白海波說,預計最早12月1日,中國輪胎出口就會開始按照美國新的關稅政策執行。60%左右的關稅是國內輪胎出口企業無法承受的。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也在積極爭取保護國內輪胎產業的努力。但是過程在努力,結果不可期。

魏權輝說,“雙反”肯定會到來,國內幾乎所有的輪胎制造企業出口的產品都會在美國“雙反”範圍之內。即使應訴結果能降低一點關稅,但空間有限,基本上出口美國的產品都將按照50%-60%的關稅進行增收。這就意味著,不可能再到美國市場銷售了,要麽轉移產能,要麽轉移市場。“60%這個數據門檻設定,應該是美國比較同類品牌價格、再按照比其他品牌再高出一定的百分點而核定的數據。美國就是想通過高關稅打擊中國輪胎行業。他們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反補貼可能在今年年底實施,反傾銷可能會在明年。”魏權輝說。

魏權輝說,雖然“雙反”針對的是乘用車輪胎市場,但是這也是國內輪胎行業的主導產品。這麽多的工廠、人員、生產線,不可能不做,僅僅做商用車,那就等於放棄乘用車輪胎大市場了,這是不可能的。還是會想辦法把這塊市場做下去。

在魏權輝看來,2009年到2011年特保案結束之後,國內輪胎出口企業經過了正常出口的兩個年份,快速發展輪胎業務。這兩年的出口關稅僅僅是5%左右。輪胎企業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好日子。近兩年中中國輪胎企業對美國的輪胎出口量激增,這也是美國掀起“雙反”調查的一個原因。他們認為中國無序投資輪胎行業,對美國本土的輪胎制造業已經造成損害。

魏權輝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輪胎業這幾年魚目混雜,一些地方無序的建輪胎廠,造成國內產能過剩。可以通過市場競爭去慢慢淘汰過剩的落後產能,通過行業洗牌,提高行業競爭力。優秀的大企業會生存下去。

最近幾年,賽輪的出口貿易發展較快,預計今年全球出口量將達到7-8億美金。美國市場大約能占總出口量的一半。高速的發展也讓他們感到高風險。魏權輝說,賽輪近年開始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合作,幫助其在國際貿易中進行風險控制。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葛玉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最近幾年輪胎行業出口風險增高。在2008年之前,中國信保每年支持山東輪胎企業出口約5000萬美元,到2013年,每年支持一百多家山東輪胎企業出口近40億美元。2013年,中國信保向山東輪胎企業支付賠款300多萬美元,幫助企業追回欠款265萬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00

美商務部對中國工程輪胎發起雙反調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565.html

美商務部對中國工程輪胎發起雙反調查

中國證券網 2016-02-05 15:32:00

應美國帝坦輪胎公司、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等的申訴,商務部決定發起此次調查,其中中國產品被認定的傾銷幅度為11.2%至77.69%,補貼幅度不低於2%,印度產品被認定的傾銷幅度為10.77%至76.45%,補貼幅度不低於2%。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4日宣布,決定對自中國和印度進口的工程輪胎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據中國新聞網2月5日消息,應美國帝坦輪胎公司、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等的申訴,商務部決定發起此次調查,其中中國產品被認定的傾銷幅度為11.2%至77.69%,補貼幅度不低於2%,印度產品被認定的傾銷幅度為10.77%至76.45%,補貼幅度不低於2%。此外美方還決定對自斯里蘭卡進口的同類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認定的補貼幅度不低於2%。

事實上,自2008年起美國已開始對中國此類輪胎征收“雙反”關稅,此次針對的是安裝在車輪或輪圈上的同類輪胎。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認為,中國一些廠商試圖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規避關稅,此次申訴意在堵住漏洞。對於印度和斯里蘭卡產品來說,無論出口時是否安裝在車輪或輪圈上,都在美方調查範圍之內。

根據美國貿易救濟程序,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2月22日左右做出反傾銷和反補貼初裁,如果該委員會裁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商務部將繼續進行“雙反”調查。

2014年,中國、印度和斯里蘭卡輸美相關產品總額分別為620萬美元、1.67億美元以及1680萬美元。

近兩年來,美國頻繁對中國輪胎實施“雙反”調查,使中國輪胎出口遭遇危機。中國商務部多次強調,希望美國政府恪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處理貿易摩擦。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