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設計皮革陷困局:「要唔要繼續?」

2013-03-28 NM  
 

 

每個設計師都追求完美,手製皮革的設計師蘇一鵬(阿一)也不例外。他從美國訂來原色植鞣革,用親手過蠟的線,把皮革一針針縫上;用雙手把硬幣蹨成弧形,打造鈕釦,釘在皮革上。皮革作為一件產品,阿一感到自豪,更直言:「我鱓№絕對比得上日本仔!」但作為一盤生意,似乎非常糟糕。二十五歲的阿一,○八年以自己的名字「S.Y.P」成立品牌;為了堅持質素,令生產速度極慢,做足一天都只能造出兩個皮包,有客都無用;每月要靠開班教學生,才能賺取萬多元收入餬口。和很多香港品牌設計師一樣,同為天涯淪落人,他問過自己:「要唔要繼續?」本刊請來常與大品牌合作的本地設計師,Chocolate Rain創辦人Prudence為他指點迷津。

上週五,記者到阿一位於觀塘工廈的工作坊,其學生Wing在學造男裝銀包,送給男友作生日禮物。一對一的課堂,由二時開始至八時多才完結,這時阿一才發現自己連午餐都未吃,然後才乾啃女朋友母親在中午時帶來的炒飯,他笑言:「都習慣鰦,有時消夜當一餐。」週六,阿一由下午二時,為皮革穿針引線至晚上十一時半,客人一個電話打來,他又要把客人訂好的銀包拿到觀塘地鐵站交收,他說:「返去仲要整多兩個銀包聽日交俾個客。」回到工作坊,阿一由細玩到大的好友Ray來探望他,「依家要見佢都只可以鈬呢度。」他跟記者說:「阿一學№好快,手工又精細,不過佢投資鮋時間實在太多,同回報唔成正比鮋,如果佢花時間鰠其他地方,一定有更好發展。」

保質素欠效率

阿一對產品每一個細節都極為執覑,就如一條縫製皮革的線他亦講究,他說:「條線過鰦蠟會韌鱓,耐用鱓!」但他認為市面上蠟線粗度不合心水,故他買合適的線,再親手為每條線過蠟,才把皮革一針針縫上。為了皮革上的鈕釦,他會行勻全港的貨幣店,買來外國舊貨幣,一鎚鎚把它蹨成弧形,由燒銲到磨光都一手包辦。他更在街邊執來木頭,切割磨平,作為這個工序的專用工作䒷。因為要精細,令阿一的生產速度極慢。「簡單鮋卡片套同散紙包,一日可以整到十個。男裝銀包一日整到兩個,最複雜鮋女裝長銀包,一日整到一個咋。」阿一無奈地說。經常缺貨,令阿一失去很多機會。早前他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手作市集擺檔,不少貨物都賣清光,再來更多客都無用。記者見上週六有熟客專誠到工作坊,想買一個袋,但又因未有現貨,令生意告吹。他想過求變,但又不知如何是好,他說:「我諗過收徒弟或者請助手,但又怕教識徒弟無師傅。諗過搵內地廠要求工人大量生產,但係又唔夠錢唔識人,所以一路都維持現況。」Prudence了解他的個案後,認為阿一算勤奮積極,只要先付出,應有回報,她說:「要有心理準備,依家鱓後生仔最多做三年就會走,但一定要請,你可以叫佢懐負責一鱓較死板鮋步驟,例如裁纒皮,幫輕纒,設計師才有更多空間去設計。最有效鮋做法係將產品分成兩個系列,一個是有個人風格的手製皮革系列,另一為大路產品,好似卡片套,呢類產品可搵大陸廠生產。搵廠就好似搵老婆,搵到間尊重你鮋廠真係好難,我都花鰦好多年先搵到,但要踏出第一步。」

收入僅夠出糧

阿一的皮革品,定價由九十元至一千五百元,毛利約六成,最好賣是二百五十元的卡片套及散紙包。現時產品主要透過facebook及網站發售,一個月僅可以賣出約三十個不同款式的產品。阿一為了增加銷售渠道,試過把產品放在一些專賣復古衣服的店鋪寄賣,他當初把定價的責任交給對方負責,怎料對方「太睇得起他」,「我擺個銀包去寄賣,我收番千二蚊,佢懐標價接近二千,諗住賺八百蚊。我又唔係大品牌,好難有人會花二千蚊買我鱓№。」結果當然是無人問津,因此他只好拿一些價錢較低的產品寄賣,「我收二百蚊,佢懐轉賣五百蚊左右,叫做有鱓人買。」住觀塘翠屏鸷的阿一來自基層家庭,雖然有父親撐腰支持他創業,但在超市打工的母親,常叫他搵份安穩的工作,哥哥又是科大博士,相對讀過時裝設計的他,輟學創業,他坦言「有壓力」。為了增加收入,他唯有開班教學生,學費是貨品價錢,再加二百五至三百元,現在學費收入佔他總收入的三成左右。但事實上,阿一的課堂大部分時間一對一,好像上週五來學造銀包的Wing,連材料和學費九百元,但一學就五個半小時,阿一根本無時間做自己的產品,而阿一都感到兩難:「我都想花時間造多鱓產品,唔想教班,但為鰦幫補生計都無計。」Prudence表示:「設計師的確需要時間獨處同諗№,教班太浪費時間,最少要五個人才開班,要識控制時間;銷售途徑有限是本地品牌共同面對的問題,要列出心水寄賣點,逐一接觸,要有統一定價,唔可以同一件貨物鰠市面上有唔同標價。做到增加貨量,就可參加貿易發展局展覽,接觸批發商搵大單。頭兩三年慢慢鈬,先吸引本地客,習慣鰦同本地客打交道先好諗外國客。因為外國單通常好大張,未準備好只會做死自己。」

難捉摸個人風格

阿一則指,他喜歡古著,印第安風格夠古舊,他的產品風格正是向這個方向走,「細個屋企無錢,成日用二手№,後來我發覺舊№真係丟一件少一件,自此就沉迷玩舊№。」因為其出品都以牛皮製成,所以品牌的標誌是一個牛頭骨的圖案,再配上其名字蘇一鵬「S.Y.P」的簡稱。不過就非人人都喜歡,上週六晚上,記者和阿一到港鐵站見客人Man,交收在網上訂好的銀包,Man拿上手時開心說:「好有創意,又唔死板,好有佢自己鮋風格!」然後打開望望,發現印了牛頭及「S.Y.P」的字樣,即時變臉,並問阿一有沒有未壓標誌的銀包。或許是阿一已遇過這情況,故早預備定兩個未壓標誌的銀包供Man選擇。阿一回應說:「可能個客鍾意簡單鱓躀。」Prudence聽到後則笑指是尋常事:「可能個客想free鱓,你試纒係LV,你估鱓客會唔會唔要?佢呢鱓都算係印第安風格,不過唔夠個人特色,應該加番多鱓色彩,例如珠串同羽毛,個logo可以考慮加落鱓鈕度。但最重要都係要讀多鱓相關書籍,俾個客知點解想帶呢種風格俾大家。」

阿一回應:第一步參展

Prudence指做設計不同一般生意,成功的道路比別人長,當阿一踏出第一步後,也要堅持最少五年才會有成績,阿一深感認同表示會堅持下去。但對於Prudence建議他加強印第安特色,反說:「可以加鱓顏色,但羽毛同珠串方面我就麻麻,我覺得好common。」不過他會開始參加展覽,「我以前一直認為款式同埋物料未穩定所以無做,今年開始我都會試纒參加展覽。」他希望先增加客源,才再考慮找大陸廠:「我會搵內地廠鮋阿姐幫手,相信佢懐唔會咁易抄到我橋。」要拆解到這盤生意的困局,最終靠的是阿一是否願意踏出這個第一步。

開業資料#(2/2012)

租金$2,500裝修$5,000入貨$30,000開支$37,500#○八年創業,去年二月才租鋪開工作坊。

營業資料(2/2013)

營業額$31,000^租金$2,500入貨$3,500雜費$350盈利$24,650^因為情人節,營業額才倍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14

後李嘉誠時代要錢唔要品

2013-04-25  NM  
 

 

和黃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外判工人罷工接近一個月,惟資方仍堅拒還工人一個合理薪酬和工作環境,外判商高寶更以結業逃避責任。工潮至今毫無平息跡象,歸根究底是李澤鉅去年正式接掌李嘉誠的商業王國後,以較老父更刻薄的鐵腕手段管理公司,又以極強硬手段對付工會,務求把工會趕絕於長和系企業之外,保障集團長遠利益。雖然李嘉誠曾提出跟工會「講和」,但全權在握的李澤鉅不惜犧牲老父「晚節」,一口拒絕,令HIT勞資談判遙遙無期。步入後李嘉誠時代,李嘉誠極重視的個人形象及集團聲譽,隨時被長子一鋪清袋。

「李嘉誠,我哋班工人幫你打工,養大你兩個仔(李澤鉅及李澤楷),依家你用完即棄,仲有冇良心?快啲出嚟同我哋對話!」上週四起,碼頭業職工會及各界支援碼頭罷工後援會,由圍堵葵湧貨櫃碼頭轉戰中環長江中心,要求李嘉誠介入處理工潮。不過,「李老闆」有口難言,面對傳媒追訪,表明「一句都唔會講」,事緣李澤鉅早已大權在握,全盤處理工潮。《蘋果日報》記者本月初追訪李嘉誠有關工潮對業務的影響時,李澤鉅搖頭示意老父切勿回答,李嘉誠無奈閉嘴。本週二早上,本刊記者再嘗試在李家大宅門外採訪父子兩人,李澤鉅一向乘坐的藍色寶馬房車駛離大宅,但後座落下窗簾,只隱約見到一名男子閱報,未有停車接受訪問。半小時後李嘉誠的坐駕駛離寓所,保安攔截記者,但他仍展露招牌公關式笑容讓記者拍照,並禮貌地揮手示意不接受訪問。見微知著,兩父子面對傳媒的態度大相逕庭,已暗暗說明兩父子對工潮的不同取態。

李澤鉅阻止老父講和

據悉,不少商界人士對於李澤鉅早前阻老父發言無不感到詫異,私下議論紛紛,四出打聽李嘉誠有否難言之隱。有商界人士證實,雖然HIT仍由霍建寧「打骰」,但已接掌李家商業王國的李澤鉅可對HIT發揮重大影響力,今次處理碼頭工潮的策略和手法,也由他全權話事,霍建寧則從旁協助。一名熟悉李家的商界人士透露,工潮步入中段,李嘉誠曾向長子提議跟工人「講和」,但被李澤鉅拒絕,認為絕不能向工會讓步。事實上,本月十一日《星島日報》曾引述消息稱,李嘉誠已親自介入事件,料HIT對解決工潮的態度會轉為積極,甚至可調高加薪幅度;李對工潮矛頭指向他本人亦感到「不開心」。報導刊出當天,李嘉誠早上透過發言人加以否認,並指無講過有關言論。然而,空穴來風,反映父子兩人對工潮的分歧。

HIT員工怨聲載道

快將八十五歲的李嘉誠是長和系集團主席,但去年中宣佈分家決定後,瓜分三分之二身家的李澤鉅正式取得實權,他則逐漸退隱江湖。本月初墨西哥總統訪港期間,李澤鉅代替老父親自會晤,為拓展墨西哥碼頭業務打好關係。李澤鉅承繼家業後表面風光,卻不得人心。集團中人都感覺到他的處事手法和取態較父親更「辣」,對數字、細節尤其敏感,更非常著重盈利,避險意識也較強。消息人士稱,HIT近年曾因其中一支銷售隊伍「跑唔夠數」,結果整間公司員工該年不獲發花紅,以示懲罰。由於HIT每年發放相等於數月月薪的花紅,員工損失慘重,怨聲載道。李澤鉅的刻薄無情可謂更勝老父一籌。對公眾形象非常著緊的李嘉誠,甚少評論涉及公司的勞資糾紛,但懂得擺出關心事態發展的姿態。○七年扎鐵工人發起持續三十六日的罷工,他曾表示事件對整個地產界有一些影響,但由於「不想被人大做文章」而拒絕進一步評論。屈臣氏蒸餾水過去五年亦曾爆發三次工潮,員工要求改善薪酬和工作條件,導致多區寫字樓「斷水」。然而,李嘉誠主政下,管理層對工潮相對克制,三次工潮均願意跟工會談判,並在薪酬福利和人手安排方面讓步,最終勞資雙方達成共識解決工潮。○九年八月李嘉誠出席業績記者會時被問及工潮影響,他強調香港需要比較和諧及實際理智的環境,「不希望見到更多勞資糾紛」。

陰招瓦解屈臣氏工會

「青出於藍」的李澤鉅上場後索性封口,以行動打壓工運,企圖瓦解工會。屈臣氏蒸餾水經過幾次工潮後,去年底突推出新計劃,由司機自組車隊成立公司承包派水服務,變相將工作外判,司機由受僱變自僱,失去醫療等福利保障。有近百名拒絕外判的員工本月初更慘被遣散,再被安排轉職至「特許營運商」,即外判公司,成為外判碼頭工人事件的翻版,李澤鉅的鐵腕手段表露無遺。在李澤鉅的強權下,工人討價還價的能力愈來愈低,今次HIT外判碼頭工人終於忍無可忍發起罷工,得到廣大市民支持,罷工基金至今已籌得六百七十萬元。其實,自李澤鉅六年前接手HIT後,已發生過數次零星的抗議和示威,可惜無功而還,有工人更曾因提出反對聲音而被炒。商界更流傳李澤鉅對盈利高峰期已過的葵湧碼頭業務有點意興闌珊,有意傚法深圳鹽田、蛇口的貨櫃碼頭般加速機械化,以減低對人手的依賴,故此,這次工潮或成為他裁減工人的契機。長遠而言,李澤鉅更有意研究放棄碼頭業務,把土地改作其他用途。儘管處事作風有別,但李氏父子關係良好,二人不單同住,李澤鉅接受香港總商會旗下雜誌專訪時更透露,開始研讀老父送給他的佛學書籍。然而,他似乎未領略到佛教慈悲為懷的真諦,曾揚言「爸爸嘅安排我們永遠都OK」的他,今次對工潮寸步不讓,令工會把矛頭直指老父,不惜犧牲李嘉誠的公眾形象,成為香港市民人見人憎的「地產霸權」和「刻薄僱主」。商界中人慨嘆李嘉誠一世風光,現時老來從子,交棒後兒子「要錢唔要品」的狠辣作風相當令人唏噓。

工會背水一戰轉走激進路線

李氏父子今鋪封口,李氏集團「頭馬」霍建寧則在上週六發炮護主,與工會隔空罵戰,指工人文革式抹黑李嘉誠,點名斥責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幫工人做世界」。他直言不擔心市民杯葛李氏旗下公司產品,笑指產品「又平又靚又正」。霍的一番言論,即被外界批評說話涼薄,李卓人更反擊叫霍「唔好心胸咁窄……我唔係張子強,唔識做佢世界」。除了利用傳媒打輿論戰,HIT更於四日內三次刊登全版廣告,暗示工潮導致外判商高寶結業,加薪兩成的幅度會拖垮百業。與此同時,李澤鉅及外判商繼續有恃無恐,拉闊戰線與工人「鬥長命」。外判商以速成班訓練南亞裔新手到碼頭開工,又以較高人工招攬高寶機手過檔,兵分多路以圖分化工人,更安排沒有罷工的工人接受訪問,聲言滿意工作環境及薪酬,指工潮有抹黑成分,希望工潮盡快結束。有罷工工人則踢爆,公司安排的受訪工人是「太子爺嘅朋友」。

雖然資方財雄勢大,但未有動搖工人爭取應有權益的決心,工會繼續企硬要求資方承諾改善所有HIT外判工人的工作環境,以及一致加薪兩成,追回九七年薪金水平。不過工會眼見爭取遲遲未有成果,近日將行動升級,既賣廣告發聲明反駁外判商謬論,上週五晚更在滂沱大雨中於長江中心外舉行千人集會,為罷工工人打氣。本週日五十個工人及家屬更直踩李嘉誠位於壽臣山的大宅示威,明落李嘉誠面。HIT週二則發聲明,斥責工會「糾結群眾」圍堵李嘉誠寓所、到李氏旗下零售店舖「滋擾顧客」,指工會蓄意把工潮政治化,行為令人心寒。一場勞資拉鋸戰,至今演變成隔空罵戰。工潮大旗手李卓人對本刊坦言,對解決工潮感到「頭痛」,他看到HIT的廣告後,感到對方的訊息有點混亂,表面上仍然強硬,卻留有重返談判桌的意思。無論如何,工會現階段的重點是本週五的包圍長江中心,希望以強大聲勢逼HIT答允工人訴求。

勞資雙方陷入膠著狀態,有協助工人的社運人士向本刊表示,事到如今工會及工人已無計可施,「可以做嘅都做咗,要爆料嘅都爆埋,其實班工人可以罷工罷咁耐已經好犀利、好團結,不過現階段已經冇乜嘢可以做,或者嚟緊幾日會考慮多啲衝擊場面,希望有突破。」本週一,工人由長江中心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時,就曾一度走出行車線,更與警員發生推撞,警員警告阻礙交通的工人有可能被檢控。

政府不想工會贏工潮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HIT對工潮採取硬碰硬的策略,很大程度上是要避免工運成功殺入長和系旗下企業,以保障業務長遠利益,「如果今次俾工會贏,長和系各公司肯定成為狙擊對象,屆時有外判商都要『上身』,資方梗係唔願見到,其實政府都唔想職工盟贏曬,估計工潮會拖延多一段時間,傾得掂都會係中間落墨方案。」鍾劍華又指,李嘉誠較注重個人名聲,故過去旗下公司出現工潮,都會很快派人和員工商討解決,今次很明顯是其兒子李澤鉅「揸弗」,「佢睇重實際利益,考慮長遠的影響,所以可以好強硬,不似爸爸有華人首富的『包袱』!」一名非職工盟的工會中人形容,李卓人及和黃在今次工潮「各贏半場」,前者成功爭取公眾及社會輿論支持;後者則用拖延戰略,消磨罷工工人鬥志,加上高寶突然宣佈結業,殺工會一個措手不及,相信若工潮持續下去,勞方的軍心會開始渙散,因碼頭運作已大致恢復,罷工影響力正逐漸減退。這名工會人士稱,如果現時仍是由曾蔭權政府管治,和黃或願意稍作讓步,至少外判商參與談判態度會較積極,「有機會去傾,唔會懶懶閒」,但由於現任特首梁振英不獲李嘉誠支持,政府在工潮前期介入程度有限,及至後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出手,對資方亦根本無從入手,只能不斷叫工會讓步,把握機會與個別外判商談判,當局失算及部署失當可謂難辭其咎。

北京質疑和黃處理差

據瞭解,北京對今次工潮曠日持久有微言,不單質疑梁振英政府處理工潮不力,亦不滿和黃遲遲未能解決工潮,引致香港階級矛盾進一步惡化。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本週一傍晚首次會晤碼頭工人代表,聲稱政府高度關注工潮,但工人代表引述局方及勞工處被問及連續工作廿四小時是否有違職安條例時,處方卻把責任推卸給律政司,顯示當局連最基本的問題都無力處理。

老校長緬懷九十年代HIT

碼頭工潮揭示管理層對工人種種不人道對待,有港人緬懷英國人主政HIT年代的德政,今次工潮令他慨嘆「是否再一次證明英國人能,中國人就是不能呢?」本刊收到方姓讀者(圖右)從加拿大來信,年近八十歲的他退休近二十年,曾是鄰近葵湧貨櫃碼頭的荃灣商會學校的下午校校長。方先生憶述,當年HIT由英國人擔任總經理,重視公關工作,積極聯繫區內機構或學校。一九九三年,由於一直跟HIT聯繫的上午校校長退休,HIT改邀方先生與師生參與HIT員工家庭同樂日,由一班學生表演古箏助興。方先生在信中訴說,當年的貨櫃工友人工高、福利好,全部工友皆直接由HIT聘請,不會把工序判上判。他亦指出英國人注重衞生、工人福利及自尊,不會讓工人廿四小時坐在吊機內工作、吃喝和大小二便。

工人後路多 堅持抗爭

碼頭工潮持續,外判商高寶貨運服務有限公司上週四傍晚突然宣佈六月底結業,約一百七十名員工將被遣散,包括約一百三十名參與罷工工人。但有高寶員工坦言不擔心後路,「大不了轉行或者轉公司。」高寶機手阿華向本刊表示,行內有年資及經驗的工人不多,機手更屬行內「肥豬肉」,「高寶執笠,其他外判商不知幾開心,佢哋可以乘機另組新嘅外判公司招攬高寶機手。其實我哋唔係完全冇後路,九倉旗下嘅現代貨箱碼頭(MTL)早兩個月都仲登緊報紙廣告請機手,工人直屬碼頭而唔係外判,人工福利都好好多。」另一機手透露,高寶宣佈結業前一星期,至少三間外判商主動聯絡高寶員工,並以較高薪挖角,約高於高寶薪金百分之七至一成。據瞭解,被指挖角的外判商當中,包括拒絕參與談判的聯榮運輸及培記起卸運輸。碼頭業職工會幹事陳昭偉指,碼頭業人手短缺,長期招聘困難,工人不斷老化,但反令罷工工人不容易被取代,「咁嘅人工、待遇,唔係咁容易吸引後生仔入行,除咗機手,其他碼頭工種都需要累積落嚟嘅經驗,所以工人都唔太擔心(後路)。」他又表示,即使是年輕罷工工人,部分已考慮轉職建築行業,因此暫未有工人因擔心後路而放棄罷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03

霸地明叔鬥四叔「唔要一無所有!」

2014-04-10  NM  
 

 

去年八月,李兆基(四叔)慷慨捐出元朗馬田壆農地,以建屋幫助年輕人置業。但事隔八個月,現場未有動土痕跡,連英泥都無一包!原因之一,是這塊捐出的農地上,仍有一戶賴死不走。在上面霸地種果樹、花卉兼自住的花農陳偉明,霸地已十多年,企硬不搬,「我呢度五萬呎,佢起曬所有樹,喺第二度俾我種過啦!」他又攤一攤手說:「四叔話要幫年輕人嘛,我屋企都有三個年輕人住喺度等佢幫!」塊地捐極「唔出」,四叔今勻真是「捐錯地」。

陳偉明(明叔)經營的「田香花園」,佔地約五萬呎,種植果樹為主,就算早前黑雨兼落雹,園內仍見有大量當造的人參果、蓮霧果實,而芒果、碌柚、荔枝等樹亦開滿花。他一家住在這裡,一生事業也在這裡。過往有不少報章在農曆新年前後訪問陳偉明,封他為「水仙王」,陳氏已當正這裡是他「五星級的家」。當初恆基選中並要捐出這塊地,已早作部署,閃電入稟,指出一直有向陳偉明的叔父陳文忠收租,故陳偉明不屬「逆權侵佔」。上月中法庭裁定,恆基勝訴。然而,五十多歲的陳偉明不服,「事實唔係咁!我從來一蚊租都無交過。我根本唔係陳文忠姪仔,只係撞啱大家都姓陳!當年來到,仲係陳文忠教我霸地o架!我問佢啲仔女會唔會接手耕田,佢話唔會,我先喺附近霸地種樹。話恆基八○年用幾十萬買呢度,我夠投資咗幾百萬落去啦!」根據入稟狀及判辭,龍翔發展(恆基旗下公司)九三年租地予村民陳文忠,其間陳文忠擅自轉租予陳偉明,○四年陳文忠去世,租約由兒子繼承。一三年三月租約期滿,土地未有交回,龍翔發展於去年七月中入稟要求收地,即是四叔公佈捐出馬田壆地的大半個月前。「逆權侵佔」意指擅自侵佔私人土地超過十二年,就可申請「逆權管有」土地,成為擁有人。由於陳文忠兒子確認有交租予恆基,陳偉明在法律面前吃了大虧。

搵社工幫拖

發展商要趕走人,手法當然不止於此,「一一年恆基向城規申請,喺呢度起十八幢四層高住宅後,一時有警察來話有人投訴有黑工,一時地政又話我呢度唔可以種樹,要清走,又有啲人新年入嚟,問我要二百盆年橘!」雖被趕絕,但無讀過書的陳偉明,甚懂得保障自己權益。其收到的律師信,都是由關注事件的社工、環保團體及議員為他解讀。事實上,記者採訪途中,亦有一位社工突然到場,與記者一同跟明叔、明嬸一起午膳。記者問明叔何以在飯廳安裝四部閉路電視,他指是社工們教路,以應付不斷前來騷擾的各路人馬。一二年,他霸用了十多年、隔鄰一幅並不屬恆基名下的農地,亦突然易手,要求他搬走。「嗰個新業主,都係恆基啲艇仔。佢哋收地有一套手法,專由你門口開始收,封咗你條路先。」明叔繼續爆大鑊:「梁福元(鄉議局執委)嘅荔枝山莊俾人話霸官地時,佢仲有時間帶六、七個人來話幫我調停。我以前幫梁福元屋企同荔枝山莊打理花花草草o架,佢叫我『花仔』嘅。佢啲衰嘢我知道曬,佢選十八鄉個位,都係想從調停中搵著數啫!」陳偉明續說:「又叫我搵沈豪傑(元朗區議員兼律師)幫手,打嚟幾次話:『花仔,出嚟飲燒酒傾嚇啦』,假情假意!我唔睬佢,佢想攞料摸我底,食埋我咋嘛,班仆街!」

覓地左揀右揀

其實辣著明叔,四叔李兆基亦難有好日子過。事實上,四叔已多次想速戰速決,快快搬走陳偉明,不過對方不領情,他「好人」都無得做。收地官司未開庭前,旗下職員四次帶陳偉明到大帽山附近的農地視察,但陳偉明道:「無水、無電、無路,要經過圍村入去,啲路人哋俾唔俾我用呢?同埋我啲樹咁大棵,啲路得三呎,根本入唔到。」到上月恆基贏官司,再帶他遊米埔,「嗰度係路壆嚟,企上去一望就見到深圳,下面就係河水,成幅地蕉形,又係無路入去嘅。我哋種樹,唔係話搬就搬,唔係菜農,收割咗就走得。搬一棵起碼三、四個人先抱得起啲根,啲根同泥唔可以分開,就好似人條頸同個頭唔可以分割咁。」恆地職員無表明這些土地是送或是租給明叔,帶他看農地時,一貫笑騎騎,話自己「話唔到事」。「我希望四叔開恩呀,佢話要幫年輕人嘛,我屋企都有三個年輕人等佢幫,依家真正係上無寸瓦,下無寸土呀!」陳偉明想五萬呎地上的樹木,都「原封不動」搬走;看來四叔要安置明叔,實在是一件艱巨工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6

唔要罷就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1.html
「白皮書」三個字,中環金融界全日掛上口中,那管摩指夢滅、個股升跌。

無他,大問題始終是大問題,難道可以置諸不理,安然炒股?

英國金融時報標題為,中國就高度自治向香港提出警告、麥格理因為國務院有關香港一國兩制白皮書,以Take it or leave it 為題,發出簡報。

簡單中文翻譯、以「唔要罷就!」就貼切。麥格理認為白皮書內容是針即將舉行佔中公投,並威脅一旦民意繼續挑戰中央權力,不單令2017年無法舉行普選,甚至會移除一些對港的優惠政策,對本港中長期經濟構成負面影響,當中包括金融、旅遊及物流均會受到打擊,同時亦會衝擊樓市。

而彭博亦有專題報導,指外商對本港情況憂慮,亦引述印度、意大利及加拿大均先後表達,不支持佔中。

公投、佔中、白皮書,中環人指,香港未致於去到政治市因素左右,但由現在到七、一,最少商界疲於制定應變。

眾所周知,金管局召集銀行週六做演習演變、據聞多間中環巨企已有內部調配計劃、至於股市點?

據稱,港交所與市場參與者早有預演,而目前電瞄駁終端機交易模式,頂多最壞情況假設,交易大堂暫時關閉而已!

財經唔可以講政治?但經濟離不開政治。

就佔中、白皮書等等等等,綜合得出出金融界兩個完全相反結論:
一,香港有其獨特性、國家走出去的大門、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場,阿爺點會亂嚟呀?
但另一方認為,國家安全為中央最高議程、再者,打貪、改革擺明影響到經濟、左右了市況,依然照做,對於區區一個香港特區,怕咩出手??

券商以往對本港政治甚少提及,但其實今日麥格理之前,已先有瑞銀以佔中做題目,假設最壞情況,香港零售市道大受影響,租金跌,曲線叫沽置地。

而昨天,里昂銷售部更向客戶發表一篇意見,名為Occupy what?題目似是淡然無奇,但內容既指,真普選聯盟方案並不激進、又透露其部份團隊支持公投、並點名一位同事會參與佔中。

譁,印象中里昂不是已經份屬「紅色」中信證券旗下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46

中獎贏試管寶寶,大家要唔要?

1 : GS(14)@2011-07-07 23:04: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408644
買獎券不外乎贏到現金、洋房、汽車,英國本月開辦一種開創全球先河的獎券──試管嬰兒獎券,讓未能懷孕又想生仔的父母購買,一旦中獎,可獲度身訂做的生育療程,隨時「贏得一個寶寶」。但宗教組織批評這種獎券貶低人類生殖的本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59

摩王要錢唔要貨 「揸現金最實際」 

1 : GS(14)@2011-12-15 23:10: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94310
【本報訊】樓市是否已死,投資者有不同看法。「摩王」黎汝遠認為現時揸現金最實際,再減價掟港島藍籌屋苑。豪宅投資者鄭躬洪則指,外圍不明朗因素多,「少做少錯」。洋參大王楊永仁表示,個別地區樓價已跌一成,相信短期內樓價不會大跌,約在 5%上落。 記者:朱連峰
2 : 龍生(798)@2011-12-16 02:58:52

暫時只係見勢色唔太對, 減持現金姐, 離場之說言之過早...

但水溫開始變了.....
3 : Sunny^_^(11601)@2011-12-19 19:24:07

楊永仁之前標售幾億既特色單位...睇市淮到呢
4 : GS(14)@2011-12-19 22:49:37

3樓提及
楊永仁之前標售幾億既特色單位...睇市淮到呢


D好野都賣唔慌好事
5 : Sunny^_^(11601)@2011-12-19 22:56:55

4樓提及
3樓提及
楊永仁之前標售幾億既特色單位...睇市淮到呢


D好野都賣唔慌好事


當時樓盤傳真問佢係唔係睇淡佢都唔認,而家唔認都唔得啦
6 : GS(14)@2011-12-19 23:11:21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楊永仁之前標售幾億既特色單位...睇市淮到呢


D好野都賣唔慌好事


當時樓盤傳真問佢係唔係睇淡佢都唔認,而家唔認都唔得啦


邊個人出貨會話自己出貨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41

樂香園:越秀要乸唔要仔

1 : GS(14)@2012-07-24 18:39: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4/16541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50

趣BLOG BLOG: 股場母子兵 要仔唔要乸

1 : GS(14)@2013-05-12 14:55:30

好似漏左554拆746,1同13拆808,17拆659,688拆33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12/18256814

2 : GS(14)@2013-05-12 14:56:31

理文手袋倍升 母企倒輸

坊間經常質疑,由母公司分拆出來的資產,質素唔慌好,大股東純粹借此套現。因此分拆招股時,反應麻麻。股榮統計過去數年個案,結論恰好相反,純睇股價表現,要仔唔要乸。
為分散風險又好,擴展業務都好,上市公司一般經營數項業務,但估值上往往1+1<2,每股資產淨值(NAV)較股價低司空見慣。分拆業務,其中一個原因是令估值全面釋放,分析員較易評估單一業務表現,只要阿仔「生生性性」,最終可以回饋報答阿媽,股價齊齊報捷。
近年較矚目個案,分別是太古(019)分拆太古地產(1972),以及電盈(008)分拆電訊信託(6823),甫上市至今,阿仔齊齊跑贏、回報分別達61%及83%,領先阿媽約20個百分點(見表)。至於兩年前由理文集團(746)分拆出來的理文手袋(1488),差距更大,阿仔回報超過一倍,阿媽反而要輸54%。
磚頭升值,多隻由母公司分拆的房產信託公司同樣水漲船高,升幅動輒五成以上,反觀阿媽個別發展,鷹君(041)跑出錄得1.4倍回報算是異數。甚至乎,如果阿仔先上市,阿媽後上,仍然要仔唔要乸。中銀(2388)於02年上市,中行(3988)06年跟隨,七年間,貴為四大行、食正中國經濟急速發展的中行,連同股息等計算,回報不足50%,中銀期間卻反覆進賬1.5倍。
內銀支行敗家 累埋阿媽

中資股幾年來盈利皆有增長,可是A股卻背道而馳,與其說估值被低估,股榮更深信市場具有前瞻性,誠如央企中鐵建(1186)每年招待費動輒使十億、差旅費亦達十億,豪食送禮、無視肅貪。
內地審計署日前發表報告,指內銀違規放貸情況持續,農業銀行(1288)、建設銀行(939)2011年違規貸款共166億元人民幣,部份更已惡化成不良貸款。表面數字已經超過200億港元,何況暗地裏涉及的不當交易,農行前副行長欠30億元人民幣賭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就算香港仔幾生性,其他省支行卻做敗家仔,阿媽最後仍然要褲穿窿。

股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82

酒樓新招硬收附加費客人唔要酸菜 每款食品加$20

1 : GS(14)@2014-09-13 22:58:48

■百樂門尖東分店侍應表明必須收酸菜錢。周子惇攝



【本報訊】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去年生效後,被指陰濕收費的酸菜小食費必須清楚列明,否則便屬違法,食客亦可表示不要小食;不過《蘋果》記者發現不少酒樓卻有新招硬要收取客人這類附加費,除在菜牌上明碼實價指明必收外,亦有食肆乾脆在點心紙上列明「不接受酸菜,每款食品另加20元」,令客人無法say no。記者:陳嘉穎



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去年7月生效後,商戶未在清單或主動聲明必須收取有關費用,便屬「誤導性遺漏」,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記者發現六間酒樓在午巿時段會另收酸菜、花生等前菜小食費,價錢由8至20元不等,當中有兩間表明必須收取,另四間稱客人可選擇不要。



■當記者表明拒收酸菜後,百樂門侍應稱「唔啱可以唔幫襯」。

侍應:唔啱可以唔幫襯


記者上周先後到可退回酸菜錢的長沙灣潮濠城酒樓及荃灣潮江春酒樓光顧,前者連茶送上一碟標價10元的花生,侍應被要求退回時解釋:「你堅持唔要(花生)都得嘅,呢啲係我哋嘅人工錢嚟。」潮江春侍應同樣可退回一碗標價16元的酸菜。


記者再到堅持收費的尖沙嘴兩間酒樓海景軒及百樂門宴會廳尖東分店光顧,前者知客入座前稱酸菜劃一撥入茶芥:「茶芥每位收20蚊。」後者則在菜單上寫明連茶放酸菜,每碟10至12元,並在點心紙再誇大其詞指:「不接受酸菜,每款食品另加20元」,當記者表明拒收酸菜後,侍應隨即回覆:「唔想要都要收錢㗎,你放喺度啦……你唔啱嘅可以唔幫襯。」記者其後表明身份向酒樓查詢,店長黃先生解釋酸菜屬固定收費,已列明於菜牌,拒收後每樣加錢的條款在去年9月生效,但只屬象徵式提示,並非故意額外收錢,「寫明就係唔想同茶客嘈」。若茶客堅持,職員為免爭拗會「禮貌地」要求茶客光顧其他酒樓。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酒樓在法律上屬於服務供應者,有權自由釐定任何收費及選擇客人,只要在客人光顧前事先列明清楚,便不算違法,否則客人最後有權選擇不付酸菜錢。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解釋,前菜小食費屬給予員工小費的「下欄錢」,九成見於晚巿,午巿則較為罕見,他承認午餐再加酸菜錢:「妹仔大過主人婆,分分鐘同食一籠點心差唔多價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13/18864832
2 : iammac(16363)@2014-09-15 09:13:32

主要係手法問題,令食客覺得唔舒服。
唔明點解酒樓硬係要加酸菜錢,其實每樣菜加幾蚊已抵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19

緻藍天搶樓如街市買菜代理:800幾萬呀,你要唔要呀?

1 : GS(14)@2015-04-20 19:00:48

■將軍澳新盤緻藍天昨發售第三批516伙,吸引大批買家到紅磡置富都會商場售樓處搶購。李展翹攝


【本報訊】港股大時代之際,樓市瘋狂狀態同樣令市場咋舌。首富李嘉誠旗下將軍澳新盤緻藍天,即使鄰近堆填區,全屬3至4房大單位換樓市場,昨發售第三批516伙,甫開售6個半小時即沽清。售樓處現場出現搶單位猶如街市買菜場景,甚至尼姑也爭相認購。記者:陳東陽 陳家雄



貼近市價推售的緻藍天,本月4日進行首輪銷售,昨賣到最後一批516伙,包括先前撻定的6伙。該盤早上9時開售,排隊人龍由紅磡置富都會商場沿行人天橋排到港鐵紅磡站B出口,估計現場聚集數以千計市民。



全盤1,648伙獲承接


撇除日前3伙撻定待安排重售,緻藍天全盤1,648伙短短兩周全部獲承接,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2013年4月實施以來,賣樓速度最快的樓盤。樓盤平均折實呎價由首批9,111元,至第二批9,201元,至昨日平均呎價9,045元,貼近日出康城二手造價,整批緻藍天估計套現逾130億元。發展商昨先安排認購2伙或以上的大手客揀樓,結果100個單位率先沽清,當中至少有兩組大手買家,各自一擲3,000萬元連購4伙,據悉皆為本地人。隨後認購1伙的準買家陸續到場。據悉,手持1,000號以內的籌仍有機會揀樓,惟部份中籌者揀不中心儀單位,放棄認購權,行內稱「甩飛」。為盡快填補「被甩」單位,有代理見場面瘋狂,遂將「甩飛」過程拍成短片,傳給記者。片中所見,售樓廠儼如街市場,內一片混亂,有代理高叫「800幾萬呀,你要唔要呀?800幾萬,全新樓,仲要港鐵上蓋呀…嚟啦,開籌啦(頂呀頂呀……46……48……),係47呀(籌號),900幾呎。最後呀,最後5間,後面遞手,有位揳埋嚟啦,900幾呎呀大佬……」前日一名尼姑由代理陪同下參觀參觀示範,該尼姑昨現身售樓處場外,擬等候揀樓。記者上前追訪,她身旁代理以私隱為由拒拍攝;而尼姑亦默不作聲,記者追問是否認購單位自住或投資,她即刻帶上口罩,然後躲起來。據某代理透露,該尼姑今次入了2張票,欲購一個3房單位,預算約600萬元。昨日新聞一出,引起網民迴響,有網民稱:「尼姑不是四大皆空嗎?哪來這麽多錢買?」另有網民認為:「有乜問題,大驚小怪。」



■緻藍天「甩飛」場面混亂,代理搶單位如街市買菜。讀者提供圖片

■藝人林芊妤夥家人斥資約800萬元買入緻藍天一個4房單位自住。

■一名尼姑昨日現身售樓處場外,擬等候揀樓。



尼姑抽不中 Coffee買入


事後有讀者報料,指該名尼姑疑似佛教愍生講堂悟藏法師。記者到該佛教組織設於北角會址求證,記者向其中一名自稱是義工的女士查詢,問及該團體是否有一位悟藏法師,該女子表示是,記者遂留下聯絡方法,希望法師可以回覆,惟至今未獲回音。記者欲展示相片求證之際,身旁另一名義工拒絕觀看,並着記者自行查找。據悉,該名尼姑最終抽不到,無買到單位。買家中不乏實力雄厚客,其中將軍澳居民黎先生一炮過花700萬元購入一個3房單位,他稱:「而家唔買遲啲仲貴!」藝人亦追捧該盤,林芊妤Coffee夥家人斥資約800萬元買入一個4房單位,她稱:「現租住嘅地方租約滿,新屋會同父母一齊住,家人有支持首期!」楊怡及羅仲謙亦曾入票欲購該盤。



買家心聲





將軍澳居民黎先生花約700萬元購入3房單位,一炮過付款700萬元。被問是否擔心樓價跌,他稱:「而家唔買遲啲仲貴!」





印度人阿Nick在港從事金融業,之前租住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覺得緻藍天近港鐵,今次花約700萬元購入單位自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0/191187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