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赌王”黄昏:争产一波三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5/wOMDAwMDIyMDIwOA.html

元宵节在即,围绕赌王何鸿燊财产分配引致的何氏家族纠纷,却难以在这一家庭团聚的节日前回复平静。

“我们要说的之前都说过了。”2月14日,作为何鸿燊“二房”长女何超琼公关代表,博然思维内部人士回应。

在2月的第二周,何鸿燊私人律师Gordon Oldham曾声言不排除向“二房”、“三房”家族成员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但至今没有行事。

在这场纷争导致澳门博彩业航母澳娱的股东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下,澳门政府已积极介入问询情况,但至今未收到澳娱的回复。亦有知情人士向香港媒体透露,有关方面已经介入何氏家族纷争,希望避免外资博彩巨头在澳娱内乱之际进一步蚕食澳门博彩业。

1+4博弈2+3

何氏家族在农历新年前后的一系列明争暗斗,令这场爆发于1月24日争产风波走向更为迷离。

当 日,澳娱控制的澳博公告指,何鸿燊手上的31.66%澳娱股权,将转移到“二房”五名子女与“三房”控制的空壳公司名下。正当部分券商认为此举减低了澳博 控股权引起何氏家族成员争夺的风险时,次日Oldham便代表何鸿燊表示,这一股权转让形同抢劫,要求在48小时内相关家族成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将 起诉“二房”与“三房”11名成员。

当晚“三太”陈婉珍深夜召集传媒,宣读了两份有何鸿燊签名确认的声明,表示:“最近何家风波,闹得满城 风雨,我觉得是时侯要停了!”该声明还表示,一家人的事毋须劳驾律师、告上法庭这么“麻烦”,也希望传媒不要误会。声明最后表示其身体很好,外界毋须担 心,“家里的事,关上门一家人自己解决,好容易,慢慢谈!”

1月26日中午,何鸿燊又在“二房”与“三房”核心成员的陪同下发表电视声明, 表示自己一直很爱家人,十年来彼此从未有过法律纠纷。他发表的讲话内容与陈婉珍在25日晚宣读的声明类似,亦再次表示毋须Gordon Oldham的服务。然而,在当天下午,何鸿燊在“四太”陪同下回到自己的大宅后,Oldham再次到访,并表示自己仍然代表何鸿燊。当晚他随即以何鸿燊 的名义起诉“二房”与“三房”成员。

1月26日,一直没有介入分产之争的“长房”之女何超贤向本报记者提供声明,表示不相信何鸿燊会作出将股权全部交给“二房”与“三房”的不公平之举。此后“长房”成员亦与“四房”成员轮流前往赌王的大宅探望何鸿燊,被外界解读为“结盟”。

1 月27日,博然思维又公布了何鸿燊亲笔签名的撤诉文件,令形势再次急转弯。其间“长房”尝试在澳门举行记者会继续声讨分产不公,但又在没有解释原因的情况 下取消是次会议。在1月31日,Oldham又公布何鸿燊要求他追回股权的视频文件,并指26日的电视声明是在“被强迫”的形势下作出的。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一视频中,“四太”梁安琪出现在赌王身后。

在1月的家族大混战之后,踏入2月,争产风波一度出现缓和迹象,有知情人士表示,何超琼代表 二房、三房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一是两房各自拨出部分股权,给予没有分得任何澳娱股权的长房,梁安琪则继续持有其在2010年11月获得的7.03%澳 博股权;其二是梁安琪将其获得澳博股权“上缴”,将全部股权在四房中再次平均分配。

不过这一说法遭到Oldham的否认,他指责何超琼出尔 反尔并不断向传媒透露消息,令事件公开化。为此,博然思维在2月8日以何超琼的名义发出截至目前最后一封声明,指“二房”与“三房”成员一直没有与传媒接 触,“我知道爸爸希望家庭成员能以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精神去处理此事,并达致共识,我非常尊重他的意愿”,“衷心希望及相信此事最终会有和谐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声明发出后,Oldham再次表示将继续法律行动。

谁来介入?

面对何氏家族两大阵营各不相让的僵局,有接近澳博总裁苏树辉的人士在1月31日对本报记者预测,有关方面介入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大家都预计在何鸿燊交出控制权后,何氏家族必然会出现纷争,只是没有预计到事情会变得这么难看;但澳娱控制着澳门的众多经济命门,澳博又占据重中之重的博彩业的30%份额,任何人要希望在争产中最终获胜,均需要获得政府的祝福。”

与之相应,有香港媒体透露,何鸿燊希望向四房家人平分股权。而霍英东之子霍震霆在2010年8月以霍英东基金会的董事代表身份重返澳娱董事会,亦被认为是股权变动平稳过度的一道保险。

但争产风波令平稳过渡的希望破灭。现时“二房”之女何超琼与美高梅合资的澳门美高梅在香港IPO在即,澳门美高梅希望本月完成招股。有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 分析,何超琼的筹码,在于澳门美高梅上市后,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股权转让与减持,“若何超琼威胁将其股权出售,则四太可能必须要在压力下让步。”澳博与何氏 家族必须抗衡外资博彩业,这是必须实现的“正确定位”,该人士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5

楊致遠:偶像的黃昏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20/100350413.html

北京時間2012年1月18日清晨,比雅虎實現私有化或剝離其亞洲資產的談判進展來得都更早的消息,居然是公司創始人——「酋長」楊致遠全面去職。

  雅虎公司突然對外宣佈,楊致遠不僅辭去在雅虎董事會董事以及所有其他公司職位,還同時辭去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集團兩家公司董事會董事的職位。相關變動立即生效。

  早已無力對抗谷歌、Facebook等新一代互聯網明星公司的雅虎,其主業頹勢難改。投資人對於雅虎的投機心理遠大於對其未來業績的長期看好,因此與楊致遠矛盾加劇。楊致遠近年一心想讓公司避免被瓦解的命運。

  除了還擁有不足4%的股權(目前的市值8億美元),楊致遠此次遭遇公司投資人的無情驅逐,不留一個職務,令雅虎失去最後的保護者。

  消息宣佈當日,雅虎股價盤後上漲超過4%。市場歡慶的場景,更為這位創始人的黯然離場加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楊致遠創立雅虎,是互聯網的真正先驅。他精通技術產品戰略,為人謙和,在雅虎受到員工尊敬。」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對楊致遠在雅虎從創業到守 業的17年給予了致敬式的總結。他認為,「楊致遠主導和阿里的合作,現在成為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雖然在微軟收購事件犯錯,但是不應該抹殺他半生顯赫的成 就。」

禍起「溫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楊致遠在宣佈辭職前並未通知雅虎其他董事成員。而兩週前,公司剛剛宣佈新CEO——前PayPal總裁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走馬上任。

  董事會1月18日上午匆匆審核完楊致遠的辭職報告,便對外宣佈。儘管在官方新聞稿中,現任董事長及CEO都對楊不吝讚美之詞,但一句「立即生效」顯露出公司的迫不及待。

  「這顯然是一個積極的舉動。楊致遠一直都被視為公司交易或者重組的絆腳石。希望他的離去能給董事會帶來更多新鮮血液。」一位華爾街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臉上常常掛著工程師特有的平靜淳樸的微笑——這是楊致遠給很多人留下的溫暖而深刻的印象。1968年出生於台北的楊致遠,成長於一個知識分子家 庭。十歲時,舉家移民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荷塞。最初在英文溝通上的問題,並沒有妨礙楊致遠成為一個優等生。他只用了四年就攻讀完了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 系學士及碩士學位。

  1994年4月,楊致遠與一同留校從事研究工作的大衛·費羅(David Filo)創辦了雅虎互聯網導航指南,並於次年4月註冊成立雅虎公司。這項產品通過彙集各類站點並分類,以解決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不知道去哪上網的問題。

  斯坦福大學的網絡,一度被無數慕名登錄雅虎站點開始網絡衝浪的用戶擠得擁堵不堪。校方對此怨氣衝天,雅虎卻一舉成名。

  手握明星產品,每天數以萬計的訪問量,令兩位年輕的創始人很快找到了紅杉的投資。投資人還推薦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出任CEO,為公司掌舵。

  1996年3月,雅虎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34億美元,上市首日便大漲154%,28歲的楊致遠獲得1.7億美元的個人資產。

  上世紀90年代末,對那些初登互聯網的中國網民來說,能註冊一個雅虎郵箱、或者是使用雅虎旗下的IM工具yahoo messenger與好友進行在線聊天,都是最時髦的觸網經歷。沒有雅虎開創門戶模式,也就不會有新浪、網易、搜狐等一批中國本土門戶網站的崛起。而遠在美國、同樣也是華人身份的楊致遠,成為一代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共同的偶像。

  直到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前,雅虎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1998年完成拆股後,其股價便躍升至100美元以上,市盈率超過300倍,而 微軟身為老牌IT企業的代表,彼時的市盈率也僅有52倍;2000年1月3日,雅虎股價衝至237.5美元,市值達到令同業驚嘆的1280億美元。

  儘管雅虎攜門戶、郵箱及搜索產品,成為了互聯網領域早期的標竿性企業,但是隨著2004年帶著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核心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雅虎開始逐漸被邊緣化,屬於它的黃金時代不足十年。

  Google公司於2004年4月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6.6億美元,成為投資者追捧的新一代互聯網明星企業,並於兩年後在市值上反超雅虎,成為全球最大網絡公司。Google之後,又有以社交網絡產品為核心的Facebook成為全世界新的互聯網明星。

  雅虎越來越淪為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市值也一路下滑至不足200億美元,不足最高值的六分之一。

  投資者開始批評雅虎過去十年的戰略失誤,將先後錯失了搜索和社交網絡兩次轉型機遇一事,與這位性絡溫和、言辭又缺乏感染力的創始人聯繫在一起。

  2011年5月,雅虎經歷了支付寶股權轉讓風波——阿里巴巴管理層轉讓支付寶股權並擅自終止VIE協議控制。雅虎在處理此事的過程中給外界留下「十分被動」的不利印象,與此同時,雅虎還遭遇「未對投資者及時進行消息披露」的批評。

  「這是一場包括多個層次的談判,首先我們認為已經滿足了中國政府對於發放支付業務牌照的許可條件。此外,雅虎必須明確股權轉讓的相應補償是什 麼。但無論如何,獲得牌照必須是第一位的。」為了更好地為阿里巴巴投資現狀進行註解,在巴茨接任CEO之後已逐漸淡出雅虎管理層的楊致遠,在出席投資者日 活動時,以雅虎派駐阿里巴巴董事的身份向投資人解讀談判進展。這也是他去職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說。

  台上的楊致遠,談吐清晰誠懇,保持著他一貫的謙和之氣,但台下的投資人對雅虎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華爾街數位分析師指出,此番楊致遠從雅虎去職,更多的應該是公司投資人針對楊過去幾年問題的「秋後算賬」,包括拒絕微軟收購,以及對亞洲資產「看管不嚴」。

  「友好弱勢的人無法應對正在走下坡路的公司的多重挑戰。」資深互聯網人士、雅虎中國前總經理謝文分析指出,楊的離開在公司內部應該「醞釀已久」,現在新CEO到位,是楊離開的最佳時機。

  在謝文看來,楊雖然成為犧牲品,但面對強敵林立,新CEO若選擇強勢出場,提出新戰略,重振士氣,雅虎亦或有一線生機。

投資者的時代

 

  2007年的雅虎,在前一任CEO因提振公司業績不力而被迫離職後,曾淡出管理層的楊致遠再度接棒。2008年1月31日,微軟向雅虎提出,希望以每股31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收購雅虎全部股份。但身負創始人情結的楊致遠,最終拒絕了這筆高達470億美元的交易。

  這件事成為楊致遠個人與雅虎股東交惡的起點。有激進投資者不滿其決策而第一次提出「讓楊致遠下台」。

  「楊致遠對雅虎的功勞都看得見,他也應承擔雅虎失敗的責任,我認為他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拒絕了微軟的收購。」雅虎投資人之一、美國智治基金創始人艾裡克·傑克森(Eric Jackson)對財新《新世紀》回憶說,楊致遠是根本不想賣出公司。

  「我不認為他是出於報價不夠高的考慮。他就是不想雅虎被納入微軟旗下然後自己的員工被裁掉,他希望對員工和公司負責,但事實證明他做了錯誤的選擇。」傑克森說。

  2008年11月18日,雅虎董事會宣佈CEO楊致遠離職,只留任董事會成員。隨後雅虎迎來公司歷史上第四位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但這位硅谷著名的「鐵娘子」也無力回天,於2011年9月被董事會解僱,這令雅虎內部陷入更大的混亂。

  隨後雅虎緊急聘請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機構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和高盛,對其進行戰略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出售雅虎。彼時,雅虎的收盤價低於16美元/股,這令眾多雅虎股東不由地再度想起當年微軟欲以33美元/股收購公司的往事,對楊主導的董事會的種種不滿情緒開始回升。

  「雅虎的董事會在我看來其實就是楊致遠的董事會」,傑克森認為,儘管SEC對董事會的獨立性有要求,但公司現存的各位外部獨董,都是創始人的朋友,「私下裡不想讓楊致遠失望」。

  2011年10月,雅虎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雅虎的利潤和營收均出現同比下降。分析師隨即指出,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雅虎當前的業績狀況並不重要。

  「他們持有雅虎股票只是希望雅虎被收購,而不是由於雅虎的基本面表現良好。」奧本海默分析師賈森·赫福斯頓(Jason Helfstein)表示。

  而同月,「楊致遠有興趣與私募基金公司達成交易,從而使雅虎退市,實現私有化」的傳聞開始在市場上瀰漫。儘管楊致遠本人並沒有過任何公開回應,但外界普遍分析認為,此舉可算是這位公司創始人在雅虎遭遇華爾街拋棄後,頗為悲壯的「最後一搏」。

  完全私有化雅虎需要大約200億美元的資金,這對於僅僅持有不足4%股份的楊致遠來說,勝算幾乎為零。但「私有化」的傳聞卻徹底激怒了投資人。

  11月5日,雅虎投資者中著名的激進派——投資公司Third Point CEO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致信該公司董事會,要求免去楊致遠的職務。

  「董事會和戰略委員會原本不應允許楊致遠從事這種談判,尤其鑑於他在2008年微軟收購雅虎談判中不稱職的表現就更是如此。」勒布在這封抗議信 中批評楊致遠「沒有與股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楊聯合PE資金想要重奪公司的控制權,只是「符合其個人最佳利益」。「楊致遠必須說明他是買方還是賣方⋯⋯ 根據企業倫理的要求,他必須不再代表雅虎進行進一步的談判。此外,雅虎還應要求他馬上退出董事會。」勒布說。

  楊致遠在雅虎與阿里巴巴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也令人唏噓。2005年8月,雅虎公司宣佈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聯盟關係,雅虎 以10億美元獲得阿里巴巴近40%的股權。誰曾想,這筆當初曾被投資人貶斥為「買貴了」的收購交易,後來成為支撐雅虎江湖地位的核心資產。

  對日本和阿里投資回報的估值已遠遠大於公司美國主營業務區區五六十億美元的價值,在一些樂觀的投資者看來,「如果把美國業務交給PE打理,再把日本和中國投資的錢拿回來用於新業務的投入,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這筆錢就算不投入,分給股東也是很大一筆錢。但股東看到的,是董事會到目前為止『什麼也不做』,當然就會很失望。」啟明創投負責TMT產業投 資的董事總經理童士豪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楊致遠遭遇今天的結局雖然很不幸,但美國是一個講究公司股東利益至上的國家,所以「他的離 職應該屬於公司百分百的商業判斷」。

  分析師基於投資者的立場普遍對楊致遠去職給予積極評價,認為此舉將加大交易發生的可能性楊致遠同時從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離職雖令人有點意外,但會令股權回購成為一個不加雜任何個人感情的「純財務決定」。

  楊致遠描述當年創業時的感受時曾說,「這項工作很艱苦,但充滿了樂趣,有時,我有一種從懸崖上跳下的感覺。」的確,互聯網的創業就像是蹦極,成敗的轉變幾乎一瞬間就發生。而現在的互聯網也早已走過了楊致遠當年創業者主導的年代,理想主義已被冷酷無情的資本取代。

 

  楊致遠

  1968年11月出生於台灣,十歲隨全家移民美國加州的聖何塞,後獲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學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目前是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學博士學位候選人。

  1994年4月,楊致遠與大衛•費羅共同創立雅虎互聯網導航指南,並於次年4月註冊成立了雅虎公司。2007年6月,楊致遠接替特裡•塞梅爾(Terry Semel)出任雅虎CEO,其間謝絕微軟430億美元收購要約。2008年11月,楊致遠從CEO職位卸任,僅任雅虎董事,同時為公司在雅虎日本及阿里巴巴集團的派駐董事。2012年1月18日,雅虎董事會宣佈楊致遠辭去公司全部職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2

SENSE隨筆130808金融之王(一) 諸神的黃昏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08/sense%E9%9A%A8%E7%AD%86130808%E9%87%91%E8%9E%8D%E4%B9%8B%E7%8E%8B%E4%B8%80-%E8%AB%B8%E7%A5%9E%E7%9A%84%E9%BB%83%E6%98%8F/

SENSE隨筆130808

金融之王(一) 諸神的黃昏

執筆人:蟬

 

〈黃金的堀起〉

1914年之際,全世界有59個國家採取金本位制度。***

所謂「金本位」,即為鞏固國家貨幣價值而拋下的錨**** :

「以法律限制發鈔者每發行一定數量的鈔票,需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黃金, 並有責任以儲備黃金承兌持幣者的贖回要求。」*****

由於各國黃金儲備數量有限,其鈔票發行量因而受到限制。

舉例:美國聯邦儲備局發行的紙幣需要有40%的黃金支持。

 

實行金本位的國家須將幣值與黃金的重量掛鈎。

當年1英鎊等值於113格令grain黃金,這裡1「格令」約為一粒麥粒的平均重量。***

Th. 因為每個金本位國家的貨幣均與黃金掛鈎,各金本位國貨幣之間的兌換率從而鎖定,國際貨幣兌換市場遂形成「固定滙率制」。***

如此,相當有利於國際間資本流動。****

當時1英磅等於4.86美元。 全世界實際通貨約為120億美元,當中1/4為金幣,6成為紙幣,其餘為銀幣。為了應付金本位對黃金的要求,世上約有2/3的黃金以金磚的型式儲存在各國的銀行金庫裡面。

 

金本位是那個時代的圖騰****,人們對它的信仰壓倒一切,甚至高於自由貿易。可惜金本位制度雖然可以控制通貨膨脹,但卻未能消除金融危機。***

 

突如其如的危機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王儲在 薩拉熱窩 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暗殺,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局勢旋即急轉直下,雙方的結盟國家紛紛履行條約義務捲入事態。 一個沒落王朝與一個弱小國家的衝突瞬間演變成 「歐戰」 ,後來更被稱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歐洲大部證券交易的結算都集中在倫敦進行,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英國向外國提供的貸款規模約為每年10億美元,為全世界之冠。 若戰爭擴大,國外借款人將無法償還貸款,而國外投資者亦可能將存放於英國的資金抽走,造成極其嚴重的金融危機。

於是倫敦交易所以歐洲局勢緊張為理由宣佈停止交易,此為140年來所首見。***

當時英國的「央行」「英格蘭銀行」成為少數堅守黃金兌換承諾的發鈔者,這使得該行的黃金儲備在四日間由 1.3億美元降至不到5,000萬美元。

 

相對於英國的流動性危機,德國的情況相當理想。 早在1911年發生的 「阿加迪爾危機」 使德國一早便清楚金融危機的痛楚, 在這三年間銀行應政府要求將黃金儲備由2億美元增至5億,並成立黃金戰爭基金,把7,500萬美元的黃金和白銀存於柏林巿郊, 再加上對法國人提款的限制,德國有信心避免早年股巿崩盤和擠提問題的困擾。

法國作為德國的死敵,當然也不甘示弱,早在普法戰爭後法蘭西銀行便不斷積聚黃金,至1914年7月,該行擁有的金條總值超過8億美元。

 

瘋狂的消耗

一戰初期,歐洲普遍認為戰爭很快會結束,國際銀行界清楚知道健全貨幣紀律的重要性,為了避免之前戰爭都曾發生過的惡性通脹,皆有信心不會發生紙幣濫發及大幅貶值的情況。

其時初露頭角的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31歲經濟學家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亦向朋友宣稱,戰爭不會持續多過一年,因為到時能支持戰爭的流動資金將會消耗殆盡。 凱氏早歲即以對國際金融事務識見卓越而聞名於世。

 

1915年底,歐陸投入戰爭中的人員已達到1,800萬人。 次年,英法德奧俄每月戰事花費高達30億美元,佔五國GDP總和的一半。

其時各國募集軍費的方法大同小異,提高稅率會直接影響民生,故此不是主要的集資策略。 軍費最主要來自借貸,若然不足,便唯有依賴發行通貨。***

以一向審慎理財的英國為例,為了支應4年間高達430億美元的軍費(當中110億是給法俄等歐洲同盟的貸款),其中86億來自增加徵稅,另向國內和美國借款270億,餘額74億由英格蘭銀行填補。 於是數年間英國通貨翻了一番。

事實上英格蘭銀行1694年創立之初,便是為了支付當時的戰爭費用。***

 

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它在戰爭期間共花了300億美元。當中只有不足5%是透過增加徵稅得來的,而透過發行政府債券向國內中產階級募集的金額則高達150億美元, 另外英美政府合共為法國提供了100億美元的貸款。就算這樣,戰爭期間法國的通貨也翻了兩番。

諷刺的是,法蘭西銀行建立的初衷是為了要在貨幣混亂時期恢復秩序,而不是募集戰爭資金。

 

情況最可怕的反倒是一直致力避免再次陷入金融危機的德國。 由於一直深信會獲勝而軍費將由戰敗國償付,數年間德國花費了470億美元在戰爭上面,而當中只有10%透過增稅得來,加上無法獲得海外借款,德國只能依賴通貨膨脹來解決開支。四年間德國通貨便增加了三倍,而這只是馬克陷落的前奏。

 

悶聲發大財

聯邦儲備局,即今日美國的中央銀行,是直至1913年底才立法成立的。*** 在此之前,美國是唯一沒有設立中央銀行的主要經濟體。

1791年 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成立了美國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 「美國第一銀行」,但該行並沒有今日央行的權力,而且當時全美國只有4家銀行。1811年由於章程失效,美國第一銀行的身份也失效。

1816年 「美國第二銀行」創立,但在 傑克遜總統Andrew Jackson干預下,銀行章程又在1836年失效,該行亦隨之解散。

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簡直是飛來橫財, 歐洲對美國的物資和商品需求大幅增加,更且由於資金避難,令大量的黃金流入美國,使其儲備量由20億大幅飆升至40億,而美元的供應量亦隨之翻了一番。 一戰讓歐洲列強勁弩末勢,步入衰頹,還造就了美國領袖世界的新局面。

 

下集預告:金融之王(二) 馬克的崩落

參考:

《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銀行家》

《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 2009, Liaquat Ahamed

此書獲獎甚多,當中包括:

-        普立茲獎歷史類 (2010)

-        金融時報 高盛最佳商業圖書 (2009)

-        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 (2009)

-        時代雜誌年度十佳圖書 (2009)

-        亞馬遜十佳圖書 (2009)

-        Arthur Ross Book Award Gold Medal (2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73

澳門風雲第二季:掮客的黃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766

註:圖片為澳門賭場“威尼斯商人”內景提起賭城澳門,如果你想到的是黑幫火拼,那麽你已經out了,如今的賭場競爭已經不再用手槍了,現在賭場拼的是私人專機、豪車和信貸服務。這是一場令人難過的“戰爭”,因為對手是自己曾經的朋友。一直以來,有一群人活躍在客戶與賭場之間,也就是所謂的掮客,不要小看了這些掮客,他們並不受雇於任何一方,他們有自己的公司,這是一個行業。他們從大陸尋找客戶並一路護送到澳門參與賭博,還為客戶提供無息貸款。如今,賭場也開始向客戶提供貸款,他們想要將掮客擠出這個行業。去年澳門博彩業以452億美元的總收入而傲視全球賭博市場,這一數字幾乎是拉斯維加斯賭博業收入的七倍。而澳門賭場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於高端客戶,這些貴賓大多數是大陸人。來自大陸的客戶一般不會攜帶大量的現金,這是由於中國法律規定在穿越澳門和大陸的邊界時攜帶的現金不能超過20000人民幣(約合3300美元),銀行卡取現限額為每日最高10000元人民幣。這對於那些一擲千金的賭客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在澳門,只有那些拿著100萬美元進賭場的顧客才可以叫貴賓。掮客的一項主要服務就是向這些大陸來的貴賓提供貸款。據來自彭博的數據,掮客去年賺取了130億美元,約占賭場總收入的29%,政府還要征收39%的稅,這樣一來,留給賭場的利潤就相當小了。米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MGM China Holdings Ltd.)的行政總裁Grant Bowie 說,“沒有中介參與的直接貴賓能夠讓我們的利潤得到相當大的提升”。德意誌銀行分析師Karen Tang表示,賭場通常的做法是將貴賓廳租給掮客,而如果由賭場自己來提供全套的賭博服務,賭場的利潤能夠提高10%~15%,有些估計甚至認為利潤能夠提高50%。2000年,外國賭場運營商剛加入澳門賭場時,他們還不了解客戶的情況,只好“屈尊”與掮客合作。通過十多年的運營,他們已經對主要客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客戶有沒有離岸賬戶,在海外有多少資產,一但掌握了這些信息,踢開掮客的日子就不遠了。何鴻燊家族曾控制澳門博彩業長達40年之久,2000年開始,澳門引入了5家新的賭場運營商:金沙中國、米高梅中國、銀河娛樂、永利澳門和新濠博亞,自此,澳門博彩業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如今,澳門除了吸引富人的博彩業外,還有供中產階級消費的購物中心和精彩的表演。澳門目前有35家賭場,更多的賭場、購物中心和賓館還在建設之中。水療中心、音樂會、劇院、高級餐廳和家庭友好的娛樂也為澳門帶來了不少遊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93

美國地產黃昏降臨?No——美地產供需終極解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107

近來美國房地產有關的數據不理想。房價上漲的動能在減弱,市場開始擔心房價最強勁的複蘇部分可能已經過去。 比如昨天剛剛公布的美國12月S&P/CS 20座大城市未季調房價指數環比下降0.1%。最近五周美國按揭貸款申請數量更是暴跌16%,創下近14個月來最大跌幅。目前的貸款申請需求已經回落至1995年水平。購房需求的下降不僅令摩根大通追加裁員數千人,更是讓富國銀行不得不重新擁抱次貸。 再加上此前零售、非農等一系列數據不景氣,人們不得不開始進一步憂慮美國經濟複蘇的前景。那麽,美國房地產市場到底狀況如何?地產咨詢公司John burns的分析,或許可以讓你更加接近事實真相。 John burns主要從供應和需求兩個方面對房地產宏觀形勢進行評估: 1、增加房地產供應:在過去幾年中,每建造一棟房屋可以帶動兩個新增就業,考慮到如今平均每個家庭僅擁有1.2個就業崗位,美國顯然需要蓋更多的房子。 2、房價面臨上漲壓力:房價上漲是由需求(買房者)和供應(賣房者)的不平衡拉動的。而反映供需的最佳指標就是市場住房庫存供應的去化時間。在過去31年中,房價平均增長速度要比通脹高1%,市場上住房供應的平均去化周期為7個月。當供應減慢的時候,價格就會升高,反之亦然。 房地產供需詳解 當一個房主用舊房置換新房時,他們並不會影響市場供需,因為他們在增加1套需求的時候也增加了1套供應。也許有人會詳細分析他們兩套房子的價位或檔次不同,但這里無需分析這些細節。真正影響整體市場供應的是那些純粹的買家和純粹的賣家。前者會拉低供應,而後者會增加供應。 下圖將純賣家分為六類,純賣家分為八類,其中前六類之間互有關聯。每一類中,現狀不及以往的為紅色,現狀高於以往的為藍色(點擊放大)。 純買家: 1.First-time buyers:首次買房者,之前大多在租房 2.Divorcees:離婚者 3.( im)migrants:移民者,到了一個新地方後有買房需求 4.Second-homes:二套房購買者 5.Move-up/move-down:再買一套房,並將前一套房作為投資 6.Investors:投資者,包括國外投資者及機構買家 純賣家: 1.End of lifers:去世或退休後與子女同住 2.Newlyweds:結婚者,雙方各有一套房,所以要出售其中一套 3.Out-migrants:遷出者 4.Second-home:出售第二套房 5.owners to renters:賣掉自家住房改為租房者 6.Investor:投資者,包括國外投資者及機構賣家 7.Banks:貸款者止贖後銀行對抵押房產進行出售 8.Home builders:房屋建築商 各類純買家和純賣家之間的關系: 1.首次買房者通常要遠遠多於因去世或退休要買房的人。 2.離婚後通常會有兩套房,而結婚者的兩套房會減少為一套。 3.遷入者的數量要多於遷出者。 4.近年來,隨著40歲以上人口的增多和不斷富裕,購買二套房的人群數量在穩步增加。而在經濟低增長時期,二套房賣家要多於買家。 5.全美越有1400萬租房者,這些人的房東正是那些購買了二套房同時將首套房作為投資的人。很少有房東會自願成為租房者。 6.近期投資者數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國外投資者和機構。這對市場會產生重大影響。 7.銀行每年通常會出售40萬套房子,而最近出售的數量是平時的3倍。 8.建築商只能是房屋出售者。大規模的新屋建設會極大地影響到房價上漲。建築商通常扮演者一個平衡者的角色,在需求增加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增加供應。 近年來的形勢: 從2011年至2013年初,美國房價開始進入上漲周期,主要有三個原因:投資購房者大量湧入,銀行銷售減少和新屋建設減少。這些導致庫存去化周期從12個月降至4.5個月。在2011年庫存周期降至7個月以下時,房價也開始由跌及漲。 但從去年開始,房價上漲、按揭利率上漲和行業信心的消褪導致供需又發生逆轉,房屋庫存又開始增加,從而帶動價格增長放緩。 行業未來前瞻: 根據以上提到的供求關系的詳細分解及計算,John Burns最後認為,雖然目前價格增長已經放緩,但目前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仍是需求大於供應,這將支撐大部分地區的房價在未來的一年內繼續上漲。但部分地區(比如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可能會存在較大差異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60

那夜黃昏,我坐進了French Window的一角欣賞豬扒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11/french-window.html
那夜黃昏在IFC的French Window品嘗二十九坱一杯的House Red時瀏覽iPad,留意到2014年11月1日的經濟學人的Butonwood專欄有一篇文章叫『Eliminate the Negative』剖析了如何利用波幅(Volatility)去進行一個基金營運的方法。興之所致不如又講吓一些有關金融工程學的小見。
 
其實筆者於2014年5月24日拙文『濶太愛A貨』時正在研究某對沖基金Q的操作模式。Q乃近年冒起之明星對沖基金,年均回報率達20%至30%。根據筆者推測,Q的操作模式主要有兩度版斧。其一是如『Eliminate the Negative』中所述透過調整槓桿(Gearing)來保持相對穩定的波幅來達到跑贏大市的目的,所謂透過調整槓桿(Gearing)來保持相對穩定的波幅的操作策略指低波幅調高槓桿比率,而高波幅時調低槓桿比率(見拙文『方卓如的難題』)。
Q另一個成功的關鍵是應用了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去進行動態資產配置(Dynamic Assets Allocation)。Q利用不同資產的關連性(Correlation)和不同的波幅進行在股市、原材料、信貸、匯市進行跨資產界別的動態資產配置(見拙文『販民糞青的難題』)。由於其中的概念甚為複雜,筆者且以電能實業(00006:HK)和會德豐(00020:HK)作一簡單的測試(Back-testing),得出的結果是一個不斷以均衡波幅調整其電能實業(00006:HK)和會德豐(00020:HK)比率和槓桿的確能跑嬴大市。不過Q的成功豈是如此簡單?!筆者亦套用同一思路進行跨資產界別的動態資產配置(如股市和某隻信貸衍生工具),發現其組合表演更好。不過如此操作並非沒有風險,在某些極端情況(即所謂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或若干參數超出一定範圍時,成個組合可以一天之內崩盤。
Q並非是一個由香港人所創立的對沖基金,而是在一個據說人權記錄不佳的金融城市中的Ivy League金融老千操盤。一場縮骨革命令不少香港Wolf of Wyndham Street因疑似阿爺叫停滬港通發愁,同時亦有糞青為了真普選寧願犠牲(別人的)利益而瞓街。Q的例子值得媚共的Wolf of Wyndham Street和反共的一丘之貉反思,香港人除了食老本空喊口號外,其實還有什麼可開天闢地的新創意呢?這晚French Window只有幾件豬扒和Wolf of Wyndham Street浦,到了八時正筆者決定捨這個地方而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6

【麻煩大了】澳門賭業近黃昏?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948

“她感覺太陽光哆嗦了一下,也許風眼就要過去了。”2008年十一黃金周,當疊碼囡梅曉鷗在澳門機場等待從北京飛來卻因臺風延誤了五個小時的房產大亨段文凱時,這個撈偏門的女子不由地自我寬慰。

事實證明,這不過是一場更大風暴來臨前的短暫幻象,是一個不乏同情心卻最終百般俗套走向毀滅的賭徒蒼涼一生的又一個拐點。

2014年1月,以澳門一個女性賭場掮客為主角,嚴歌苓奉上了《媽閣是座城》。這部描述“早晨是美麗的,但是疊碼仔沒有早晨”的充滿悲劇色彩的長篇小說,並沒有得到評論界的認可。但有一點嚴氏做到了,無論是小說開篇的時點,還是其正式面世的節點,恰恰是澳門博彩業過去黃金十年的中場和高潮,但就像自比“下三濫餵肥”的主人公宿命的走向。她幾乎戲劇性地預言了澳門即將面對的史上最大挑戰,那將不再是一個虛擬人物的故事,而是涉及包括像梅曉鷗這樣占到城市人口23%的依靠博彩討生活的活生生的“媽閣人”,甚至其中還包括了從香港而來卻在這塊三十多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度取得“亞洲首富”桂冠的呂誌和——銀河娛樂的老板。

2015年5月27日,占據澳門博彩業頭把交椅的銀河娛樂集團旗下澳門銀河綜合度假村二期正式開業,這個占地110萬平米——較4年前開業的一期體量大出一倍——的項目總投資達281億港元,且只有酒店一層用於博彩業。

不管是擁有號稱亞洲最大的W酒店,還是3000個座位的百老匯舞臺,乃至8個米其林餐廳,銀河方面不斷向外界宣稱這里更接近於一個休閑度假的豪華派對定義。據稱,即將動工的銀河三期將向家庭娛樂中心方向轉型,以使這個總投資1000億港元的全球最大綜合體能像香港的海洋公園或者奧蘭多的迪士尼一樣可以合家歡。

這是呂誌和的本意嗎?很難說!畢竟在這里人們叫他澳門新賭王而非什麽娛樂之王。2008年金融危機時,香港上市的銀河娛樂股價一度只有每股0.5港元,而到了2013年1月,已變成了35.35港元一股,5年足翻了69.7倍,而在2013年該股又上漲了129%,直至在2014年1月令大老板以1億美元力壓李嘉誠,史上首次贏得了“洲際首富”的名號。而這一切毫無疑問緣於澳門這座中國治下唯一允許博彩業合法化的城市特質。

其實受益者並非只呂氏一人。從2004年金沙賭場開業之後的整整十年間,六大博彩公司個個盆滿缽滿。看看下面的對比:2002年賭牌開放前,全澳門不過只有250張賭桌,到2007年已變成了4000張,而到銀河二期開業前,則多達5750張。2004年,即便有了金沙投資7個月全部收回成本的傳奇故事,當年全澳門博彩業營收也只是50億美元,到了3年後則首次與拉斯維加斯持平,入賬65億美元。也是在那一年,澳門人均收入已升至文萊、新加坡之後的亞洲第三。又過了6年,澳門博彩業史詩性地全年營收452億美元,已是拉斯維加斯的7倍,並幫助澳門人均收入擠掉瑞士榮升全球第四。

雖說有關“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以及“依靠一個產業確保後半輩子生活安定的想法不現實”的告誡時有傳出,但所有關於多元化的安排更多屬於紙上的暢想,即便那些博彩業者很清楚他們的前輩拉斯維加斯已將非博彩收入拉升到66%,但那只被視為無法直面澳門沖擊的無奈之舉。原本就有拉城血統的金沙中國已是模範生了,其博彩與非博彩收入權重比也只是88∶12,而本地老賭王的澳博,吃喝拉撒連帶購物只貢獻了1%。

既然從1847年起政府已視博彩業合法化,而1999年回歸中國後,曾經因利益分配而風起雲湧的黑社會街頭暴力事件也煙消雲散,那麽管理機構又怎能阻人發財?何況博彩業的興旺不僅讓本地失業率已降至近乎“全民有工揾”的1.7%,特別是10年來由2400億美元博彩營收產生的殊為可觀的直接稅,還讓澳門有能力連續7年實現全民現金分享計劃和電費、醫療補貼。永久居民一年一萬澳門元(合7800元人民幣)的禮包不知羨煞多少周邊人。

有人曾對英國《經濟學人》抱怨:在這里,不知有多少攝像頭盯著我們。但更多時候,澳門更完美地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就算生意紅火的賭場讓20%強的高中生寧肯輟學也要去學當荷官,但辛苦的“美國時間”(夜班)至少讓普通年輕人可以月入2萬澳門元——這個數字比2007年有了70%的提高。沒有人對內地購物者惡言相向,乃至普通話推廣率也顯著占優,從官家到博彩業者一切似乎都很滿意。就在嚴歌苓小說出版的次月,澳門博彩業收入再次創出月度新高,380億澳門元的入賬周比勁升了40%。

然而,一年前的6月,冬天還是來了,而這個冬天足足持續了一年,即便到銀河二期盛裝示人時仍未結束。先是當月營收同比下跌了3.7%,到8月同比下跌8.1%;進入四季度後下滑幅度陡然放大,10月跌23.2%,12月放大至30.4%,至今年2月——距上一個歷史高峰相隔整一年,同比下挫了49%,3月繼續同比下挫39.4%,4月又下挫了38.8%,剛剛過去的5月的數據尚未出籠,但相信下行趨勢不變。12個月,從380億澳門元到現時已有當地官員首提180億澳門元的底線,不用再懷疑——好日子結束了。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直截了當:全年下滑24%至30億美元已是阿彌陀佛。

而在那個由百家樂、21點、老虎機構建的世界,生態圈確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值得註意的是,從去年7月央行副行長李東榮到訪澳門簽訂內地與澳反洗錢合作備忘,到今年1月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介入監督所有在澳門銀聯支付系統資金往來,再到3月兩會期間,澳門廉政專員就加強追逃追贓北上面見中紀委、監察部領導,對澳門這個特殊窗口的管控一直在加強。

還有一個說法是基於內地經濟新常態下的收縮,就算過往揮金如土的民企老板也要開始掂量對自身荷包任性的結果。

或許,這都只是棱鏡的一面。關鍵是,隨著新一代中國領導人執政思維的強勢展開,未來都必須在“中國一盤棋”的大框架下重新尋找和定位發展路徑。習慣於來自北方和煦暖風的澳門,現在似乎只有在寒冬持續之際才能切實考慮自己的轉型。

從這個意義上,呂誌和的新項目才剛剛上來。媽閣是座城,澳門卻不止是一座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57

中國版諸神的黃昏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8/26/%e4%b8%ad%e5%9c%8b%e7%89%88%e8%ab%b8%e7%a5%9e%e7%9a%84%e9%bb%83%e6%98%8f/

中國版諸神的黃昏

IMG-20150823-WA0002

 

「世界之樹(Yggdrasil)頂端的公雞古林肯比(Gullinkambi)不斷的長鳴警告,啼叫的聲嘶力竭,立於「金宮」(Gladsheim)屋頂的法亞拉(Fjalar)也全力呼應,巨狼芬里爾掙脫了諸神打造的枷鎖,牠的兩隻魔狼兒子分別吞掉了在天空運行的太陽與月亮;毒龍尼德霍格掏空了世界之樹的深根;環繞「中庭」的塵世巨蟒耶夢加得從海底泥床上醒來,碩長的尾巴掀起巨浪淹沒了中庭米德加爾特的山谷和山脈,海水直衝上諸神的國度;同時,霜巨人和居住山上的巨人們也趕來了。被囚禁的洛基也重獲自由。」 – 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諸神的黃昏,講述眾神遭遇劫難,大部份出名的神的於這戰役陣亡,包括Marvel電影《雷神》系列的索爾和奧丁,連阿斯嘉特都因世界樹崩塌而毀滅。

最近環球金融市場的氣氛甚差,這件事仍由於人民幣突然貶值,向世界輸出通縮,加上商品國的貨幣崩潰,最後的結果是人民幣跌,但新興市場幾天後跌得更多,令貶值救出口之說完全不成立。

新興市場的恐慌己形成,短期之內不容易安撫投資者的情緒,除非有新的消息能帶給市場驚喜,否則都建議大家持盈保泰,離場食花生。

中國的算盤,似乎是想將經濟放緩、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銀行壞帳、A股泡沫爆破等問題,通過央行印錢紙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如獨立發生,通通可以用央行處理,情況如同索爾和奧丁遇上芬里爾、尼德霍格、耶夢加得、霜巨人和洛基,都有辦法降服。

但是當這堆仇人,同一時間爆發,情況就會變得複雜,樣樣都要Bailout,那來這麼多外匯儲備?所以今次人民幣玩貶值,時間點上可能中央經過計算,但是後果可能會失控,嚴重性超出央行估計,尤其是亞洲貨幣市場的暴跌,已完全抵消人民幣貶值的出口推動作用,最後連美股也失守,顯示環球投資市場也覺得中國充滿風險,最好避之則吉。

無論力量多強大,忘想可操縱市場,超長線而言最終會一敗塗地,且看今次會否中國政府又一次創出奇蹟,證明中國模式遠勝於西方。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35

打風已黃昏.............9/7掛8號

雖然4點幾先閃, 但都只係用左1小時左右回到家, 跟平時用的時間接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13

那日黃昏,我坐上了旺角開往西貢的紅VAN

傳真社取得CCTV片段未見有人被擄 更新:2017/08/15 02:05

《傳真社》取得林子健報稱被擄走位置附近店舖閉路電視片段,拍攝到林子健離開球衣店之後的三分鐘,有一名與林子健外型相似、戴口罩的男子在附近街道出現,並安全走向彌敦道,未見有人被擄走。林子健向《傳真社》否認是戴口罩的男子,形容片段匪夷所思。
民主黨林子健聲稱在油麻地被人帶走毆打,並在大腿上釘了二十一口釘。他星期一早上接受電台訪問時,再次強調是在油麻地被帶走。《傳真社》報道稱,取得林子健聲稱被擄走的砵蘭街近咸美頓街及碧街一帶六間店舖、一共九段閉路電視畫面,拍攝到林子健於當日下午五時四十一分步出球衣店,右轉沿砵蘭街往碧街方向行。
兩分鐘後,過了咸美頓街一間麵店,閉路電視拍攝到一名跟林子健身型、衣服和鞋相似、戴著帽及太陽眼鏡男子,在鏡頭下戴上口罩,向碧街方向行。這名男子橫過砵蘭街,過了對面行人路,對面另一間食肆的閉路電視拍攝到該名男子在四十四分沿砵蘭街反方向行去咸美頓街,期間一直垂下頭,最後轉向彌敦道方向離開。旁邊一間店舖的閉路電視,同樣都拍到他向咸美頓街方向離開,全程自己一人。
林子健否認戴口罩的人是他。至於他曾說過,當日下午四時許離開球衣店,與閉路電視拍到的時間不同,他說如果事發的時間有差異並不出奇,因為他當時沒有看手錶。

1. 「取得林子健聲稱被擄走的砵蘭街近咸美頓街及碧街一帶六間店舖、一共九段閉路電視畫面」
平情而論,CCTV有幾個 shot,片中男士睇落去較瘦,唔多似隻肥豬。不過黑警既然落得 charge,應該有更多證據,而唔會再重蹈當年因證據或程序不足俾假法人放生黃C的覆轍。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