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台銘障礙」逼郭董得再拚十年

2010-03-01  商業周刊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鴻海按照慣例,在小年夜舉辦尾牙。台北小巨蛋的舞台上,高掛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自創的春聯,橫披「鴻飛虎躍再十年」,屬虎的郭台銘,向全體員工宣告,他會繼續站在第一線,帶領鴻海再拚十年。

兩年前,同樣在鴻海尾牙上,郭台銘曾經說,「集團營收破兩兆,我就要來走(台語,指退休)。」在今年尾牙的開場致詞上,郭台銘說,去年的集團營業額,將超過二兆四千億元。成績早已超過退休的標準,這位鐵漢為什麼仍無法從第一線退下來?

從每年鴻海尾牙最高潮的節目來看,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接班人難題一:不夠有錢,如何坐大位?

鴻海今年原本只規畫送出一千五百張股票,但郭台銘決定加碼,最後一共送出了三千九百張,市值高達五億三千萬元。大方的郭總裁,再度讓全體員工的心情high到最高點。

郭台銘個人擁有約一一%的鴻海股票,經營者身兼大股東,讓郭台銘難以卸下光環,「有誰可以像他那樣在尾牙拿出幾百張股票出來讓大家抽?」一位電子代工同業的高階主管認為,這是鴻海的文化,「口袋沒有錢,就別想接郭台銘的位置。」

一位科技業高層分析,鴻海員工的現金薪酬不見得比廣達、仁寶、和碩等代工廠同業高,鴻海人拚命的關鍵,就是看著比其他科技業代工廠股價高上三、四倍的股票。

例如,郭台銘這次捐出二千四百張股票,總值三億二千萬元,若是換成廣達股票,總值只有一億五千萬元,等於打了對折。鴻海的高股價,成了郭台銘留人,甚至挖角廣達等同業人才的最有利武器。

因此,在去年的股東會上,郭台銘向股東宣示,「股價不回來,我就不退休。」當時郭台銘設定的退休目標價是二百三十元;今年初,郭台銘突然接受媒體專訪,宣示不交棒,郭台銘再將心中鴻海的合理股價,上調到兩百元。

郭台銘彷彿不斷向員工和幹部喊話,鴻海的股票和股價成了郭台銘留住人才的金手銬,也是鴻海營收維持每年三成高成長的最強動力。

雖然,分析師們對於郭台銘的高持股得以穩定股價和投資人的心,持正面看法,但也使得坐轎子的人想下來,「抬轎子的人還不想放他下來,」一位分析師說。

接班人難題二:沒執行力,如何度難關? 猶記得前年股東會,郭台銘前後講了五次「要把公司交給四十幾歲的年輕人。」他自己則退居二線,只回答是非題,不回答選擇題。

郭台銘說到做到,鴻海內部員工說,以前的郭總裁,是二十四小時都有可能打電話給幹部;後來,變成晚上十點以後不會再接到郭總裁電話;最後,很多鴻海幹部晚上八點後,鮮少接到郭台銘的電話。

但就在郭台銘宣布退居二線後不久,金融海嘯爆發,和全球景氣連動性高的鴻海首當其衝,股價和業績有如溜滑梯,逼得郭台銘在去年的股東會上宣示,將重回戰線。

鴻海是否沒有郭台銘就不行?

從執行力來看,鴻海的應收款項收現日數,從○七年的四十七天,到極不景氣的○八年,還能縮短到四十六天;而平均售貨日數,更縮短了高達四天,效率大大提高。

現在,鴻海幹部恢復二十四小時待命,接郭董的電話。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認為,當大家日前在永齡基金會舉辦的慈善園遊會上,看到郭台銘的「臉部線條變柔和了,」「他在內部的要求卻是越來越嚴格,這絕對不是什麼柔和的表現。」

接班人難題三:不是強人,如何擺平山頭? 而除了郭台銘,似乎也沒有人能擺平集團內各個山頭。

一 位歐系外資分析師表示,在郭台銘退居二線時,集團中每個事業群為求表現,都搶著投資。然而,「有些投資是重複的、有些投資是錯誤的,沒有一個人有辦法決定 如何分配資源。」另一位本土券商分析師也認為,雖然郭台銘曾說「爭權奪利是好漢」,還是得有人定奪,「最後還是郭台銘說了算。」

而且,去年中國工信部副部長婁勤儉,還有中國移動通信總裁王建宙訪台,郭台銘都親自到他們下榻的飯店,仔細說明鴻海的投資計畫。鴻海事業群各擁大客戶,唯一能夠游走在客戶間,推銷自家服務,恐怕只有郭台銘才辦得到。

接 班門檻更高:遠見、氣魄皆難出其右 「和大家一樣在不景氣的時候停下投資腳步,可能是一個好的企業;但是一個卓越的企業,卻是在不景氣的時候,加碼投資。」薛明玲以鴻海在○七年,固定資產的 投資達八百七十六億元,超過鴻海當時股本的六百多億元為例,他認為,這就是郭台銘有遠見之處。

「鴻海過去幾年在大陸內陸化的投資,未來幾年 會開始收割。」長期觀察鴻海的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高光正表示,未來最龐大的需求來自新興市場,這些地方需要便宜的產品,在人工漲、人力缺、人民幣升值的情況 下,低廉又具品質的勞動力難尋,唯有往內陸移動,「以前內陸沒有人要投資的地方,鴻海願意去,現在四、五級的城市,他都已經延伸到了。」鴻海在金融海嘯來 臨時加碼投資,現在被認為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

在郭台銘操盤下,鴻海今年新增許多市占率仍低的產品,如電視、電子書還有如蘋果iPad等平板電腦產品,不需要和競爭對手搶訂單,這些還具備高成長潛力的產品,都將是鴻海未來兩、三年營收成長的關鍵動能,這也是郭台銘敢喊出鴻海股價可上看兩百元的原因。

郭台銘曾經開出接班人條件:第一、年齡要在五十歲以下;第二、有能力經營管理一個三千億元營收的事業,且每年成長要超過三成;第三、要有國際運作的經驗。

未來十年,科技首富郭台銘在鴻海尾牙大送股票、凝聚員工士氣的戲碼,可能依然年年上演,但對於未來鴻海接班人來說,「送股票」的氣魄,已然是一個比前面三個條件都更難超越的「郭台銘障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23

誰逼郭台銘、李焜耀低頭談合併?

2014-03-12  TCW  
 

 

面對體型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該單打獨鬥?還是找盟友打群架?多數人選擇打群架,但是,台灣面板業至今仍然選擇單打獨鬥。這種僵局,最近似乎有點轉圜。除了兩位「親家」態度未定,面板業的大股東們多年來慘賠,決定要積極撮合,已促使這次合併案接近踢進臨門一腳的階段。

政府、股東扮合併推手陸低價搶單,產業面臨威脅

經濟部長張家祝面對立委質詢,坦承鴻海總裁郭台銘曾上門希望促成友達、群創面板合併。不僅隔天友達股價大漲到四個半月新高,「兩虎」隨後都發表對於購併採取開放態度的言論。

兩家面板廠合併,幾乎每年都有人興匆匆提起,今年時機卻最成熟。兩個理由:自己家的大股東損失慘重,看不下去,將成為整合內部共識最大的力量;其次,後有追兵,再不合併,化為大而有力的拳頭,中國大陸的勢力冒出頭,兩隻老虎最後可能會被打成病貓。

首先,政府態度轉趨積極,這次張家祝表示:「如果業者有意願,政府會盡力協助,」面板業缺的就是錢,政府願意在資金援助上鬆口,就有機會讓郭台銘、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坐下來談。去年經濟部詢問過兩位科技大老,面板業該怎麼避免走向DRAM老路,大老們都贊成合併。

親近友達高層的面板老臣指出,因為不少過去挺KY(李焜耀)的內外資股東這一年也開始鬆動,傾向合併找出路,他觀察並分析,股東認為過去很多的決定都不完全是從股東的利益出發,造成「股東有很多noise(雜音)出來」了。

理由之一,友達有二七%是法人持股,這些股東在友達股身上賠了不少,今年下半年後,面板前景也不妙,這些股東急著想為投資找出路。

以很挺友達的大股東之一國泰人壽為例,國壽是持股友達最多的單一金融法人,約二%,二○○七年國泰人壽以每股四十五‧三五元買下九萬多張友達股票,如果都沒賣,以二月二十七日友達均價十‧三元來看,已經大虧逾三十四億元。

加上,今年大陸至少有三條八點五代廠產能開出,中國八代線的投產數量將由去年底每月二十五萬片,提高到二○一五年底的每月六十七萬片,產能增加一六八%。中國面板廠勢必對外輸出,擠壓台灣市佔率。眼見面板長期將陷入困獸之鬥,這些股東都急著找出路。

面對投資面板虧損,國壽發言人林昭廷僅表示,不對個別投資與企業合併發表言論。

郭董、李焜耀各有立場郭要話語權,李要經營權

據瞭解,至今,李焜耀和郭台銘從沒碰面談合併,但底下的人「陸陸續續都談了很久」。泛友達集團的老臣說,「情況不同了,不合作大家都死。」

一位外資圈大老認為,股東都知道合併是最好的選項,「KY立場也軟化,他認為合併對於產業是好的,可以有革命性機會。」問題還是卡在到底誰主導合併後的公司,李焜耀和郭台銘的立場不同。

郭台銘的想法很單純,只要合併後鴻海可以控制的市佔率達到四成,就能讓他在全球接單上取得最漂亮的一張門票。

一位面板主管估算,「對鴻海這是一加一等於四的效果,」如果郭台銘打造出全球最大面板廠,議價權與規格談判權至少提高四倍,想開什麼規格,做哪個技術,品牌廠只得接受,而不是像現在群創與友達分居全球第三、四名,被品牌廠牽著鼻子走。

熟知郭台銘行事風格的面板主管表示:「話語權對於老郭來說是重要的。」

但是,站在李焜耀的角度,合併後台灣面板實力是首要考量,此外,重複的供應鏈怎麼處理?留友達或留群創的供應鏈?這也涉及兩派人馬安排,兩者觀點利益不同,是合併的關卡。

曾在友達任職的業務主管指出,這並非沒有解方,李焜耀有商人性格,他不一定想要當全球最大面板廠霸主,但要讓出友達經營權,得看政府願意給多少好處,例如,幫助友達回收過去的投資,獲得銀行借新還舊展延貸款等等。

一位面板高階主管估算,政府想幫忙,股東支持,加上雙方經營階層都有意願,比起過去不願接觸,現在願意開口談合併的機率至少有六成,要再提高意願就看政府給多少甜頭,這也是為何最近兩虎高層紛紛找上政府試探的原因。

不合併只剩下兩條路拚性價比或發展高階技術

只是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邊,今年中國八代廠開出後,台灣面板的市佔率必再受到威脅,如果不合併,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如同現在群創的策略,衝性價比,面板規格更高更好,設計更複雜,價格卻得低,以增加中國競爭對手追趕的難度。

以去年群創推出的高解析度電視(4K2K)來說,雖然出貨量全球第一,但是硬比日系、韓系競爭對手價格砍了一半以上,這種領先是以犧牲利潤換來,難保中國不如法炮製。

二,類似日本面板廠往高階技術發展,只是兩大面板廠目前的現金流多靠折舊,而非真正自本業獲利,要再有資金投入新技術研發有其困難,不然就得像瀚宇彩晶,「偏安」利基市場。

能選擇的路其實已很清楚,是否能成為世界擂台上的黑馬,考驗郭台銘和李焜耀兩位征戰商場三十多年科技大老的智慧。

【延伸閱讀】面板廠拚轉機,藉合併提高市佔率——近年來面板廠合併效益一覽1.時間:2001/3/13 合併公司:聯友和達?皉X併 合併效果:合併之後,友達排名全球第2大面板廠

2.時間:2006/4/7 合併公司:友達合併廣輝 合併效果:友達全球市佔率提高為19%,與三星相當

3.時間:2009/11/14 合併公司:群創合併奇美電 合併效果:面板市場金額最大合併案,合併之後,群創市佔率超越友達成為台灣第1大

4.時間:雙方尚未談合併 合併公司:友達和群創合併合併效果: 1. 全球最大面板廠誕生,市佔率達4成,對品牌廠獲得更多議價權 2.台灣面板廠可以整併產能,不再互相廝殺價格,可集中研發資源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券商研究報告 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