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ircle獲6000萬美元戰略融資 專註區塊鏈應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484.html

6月23日,美國消費金融公司Circle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獲得由投資合夥人IDG資本領投、布雷耶資本(Breyer Capital)參與投資的6000萬美元戰略融資。同時,在北京成立世可中國(Circle China),專註於將開放、全球化、區塊鏈技術推動的社交支付福利帶給中國的客戶。

Circle的CEO兼創始人Jeremy Allaire表示:“我們創立Circle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夠在網絡上以內容、信息和消息共享相同的方式來交換和傳遞價值。金錢運轉的方式應該與網絡一樣——即時、全球、免費、開放和有趣。”

Circle願景:支付像信息傳遞一樣是免費的

“如果一個產品或者服務能在全球範圍內,以開放的方式把世界更緊密的鏈接在一起,那麽無疑會引起我的極大興趣。”Jeremy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描述他的創業初衷,“我們希望支付就像信息傳遞一樣是免費的。”

成立於2013年的Circle,是一家美國消費金融創業公司,主要提供以區塊鏈為底層核心技術的個人對個人支付轉賬服務。Circle於2014年底上線其第一款App,目前已吸引150個國家的數百萬用戶。去年年底,繼為美國用戶開通美元兌換服務之後,Circle目前正向歐洲擴張。通過Circle用戶能夠立即兌換美元和英鎊。

Circle伴隨著虛擬貨幣潮流應運而生。虛擬貨幣技術首次出現於2009年,現在已被提升為一種快速且廉價的跨境轉賬方式,且不需要使用到傳統的資金轉移服務。

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創業公司,Circle的長期目標是將公有區塊鏈作為後臺網絡來使用,這樣國家貨幣之間的資金轉移將更加便捷,資金成本也更低。

Circle的成長反映了新趨勢,也因此吸引了各路資本的青睞。作為Circle的重要投資者之一,吉姆•布雷耶以“2005年投資1200萬美金給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並加入其董事會”作為他投資成功的一個經典案例,來闡明其對創業公司及其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

“吉姆•布雷耶是IDG資本的長期合夥夥伴,也是一位親密的朋友。這一次IDG也是與布雷耶資本並肩作戰。”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說,IDG十分看好Circle的區塊鏈和社交支付願景。

區塊鏈的未來想象

事實上,Circle在美國和歐洲推出的基於社交支付的產品,背後最重要的是區塊鏈的技術,能讓各國的用戶用他們的法幣來進行全球範圍內免費的價值轉移。

對於區塊鏈的未來職能,Jeremy也有著清晰的認識:區塊鏈是要在全球範圍內培養一個信任的平臺和機器。在這上面有不同的應用出來,第一個應用是貨幣本身,區塊鏈也可以是紀錄存儲的平臺,如果需要長期存儲的平臺,區塊鏈可以發揮這一作用,這是數字資產能在全球範圍內起到存儲的功能。

如何對區塊鏈技術這類新生事物進行監管顯然是一個嚴肅而關鍵的問題。對此,Jeremy表示:“區塊鏈技術是在整個監管體系範圍之內的,我們跟監管部門合作來推進進程。技術本身不是被監管的,但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是要被監管的。”

“區塊鏈技術還是一個新趨勢,監管部門應該以一個開放的態度接納。”在Jeremy看來,區塊鏈技術最主要的場景,是如何讓貨幣進行實時的轉移,其他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不同類型交易的監管部門會根據行業不同的情況進行分類監管。

在Jeremy看來,區塊鏈技術本身會為監管機構提供更多更新的能力,它本身是一個公共賬本,所有數據在公共賬本中存儲,公共賬本再加上Circle這樣的技術支撐,監管機構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和內容。

“當有越來越多的交易發生在區塊鏈上,對監管機構來說,他們可以在對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時候更好的實施監管的功能,會有更大的同步性和可實施性。”Jeremy補充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3

學者:若慈善用上區塊鏈可防郭美美事件再發生

在很多人對區塊鏈的概念一知半解的時候,政府和企業已經悄悄地瞄準了這項潛在的變革性技術。

今年年初,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辦公室發表的白皮書透露,區塊鏈已經被列入英國國家戰略部署,並將推廣應用於金融和能源等領域。

根據瑞銀集團6月底發布的報告,多家已建成的西方初創公司也將目光投向中國,並將很快向中國拓展業務。而在國內,雖然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的風險資本大部分流向了國際公司,但中國的本土區塊鏈初創公司也在興起。此外,一家專註於區塊鏈應用研發的非盈利性組織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正在籌建。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分布式總賬。那麽,這項技術究竟能應用於哪些領域?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多少年?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千人計劃教授蔡維德。

他表示,區塊鏈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覆蓋保險、稅務、慈善等各個領域,而公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可以應用的領域。

第一財經:區塊鏈能應用在哪些領域?

蔡維德:區塊鏈技術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分布式的記賬的方式,可以記錄所有發生交易的信息,並做到無法篡改記錄。區塊鏈主要的優勢是過程高效透明且成本低、數據高度安全。

區塊鏈的先天優勢也決定了,凡是需要公正、公平、誠實的地方,就需要區塊鏈,這包括保險、股票、交通、教育和養老等領域。

比如說保險,被保的人以及保險公司都需要有一個公開的信息,被保人需要知道保險公司是真實的,而保險公司也要知道被保人是真實的,雙方都需要證實對方的身份以及相關信息。

保險行業也容易出現很多欺詐行為。比如說有些保險公司的高層可能會把錢卷走跑路了,所以被保的人要註意保險公司的財政狀況。

同樣,被保人也可能會欺詐保險公司,以賺取保險賠償金額。比如說,某某因車禍死亡的話,他的家屬可能會向保險公司索賠n次。

如果保險公司連在一起,使用區塊鏈保證這些信息都是真實的,那麽這樣的欺詐事情就幾乎不可能發生。

未來,將會出現不同的區塊鏈,每一個行業都可能會有自己行業版的區塊鏈,並且會有不同的安全標準。比如說有的行業需要更高的安全保障,那麽他們的記賬節點就會多。

第一財經: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應用區塊鏈?

蔡維德:比如說,在慈善領域,假設所有的捐款都通過區塊鏈來追蹤的話,那麽大家就可以知道他們所捐的錢都用在哪里了。有沒有花在該花的地方,還是說被那些公益組織亂花掉了?當公益組織有這樣一個能夠獲得外界信任的機制的時候,人們就會大量地捐錢,紅十字會就不會重蹈當年因為郭美美事件而失去公眾信任的危機。

在稅收上,政府也可以規定銀行必須將利息收入都放在區塊鏈上,股民的股票交易收益也都必須放在區塊鏈上,那麽銀行的利息以及股民的股票交易收入都不能逃稅。

而且有了區塊鏈之後,政府職員也無法更改數據,這不僅可以確保收到應該收的稅,也可以保障老百姓的權利,免除很多糾紛。

譬如說,我有個朋友曾經去美國國稅局上交了許多資料,但是國稅局卻把這些資料弄丟了,卻說沒有收到資料,繼續找他要,雙方因為此事耗費了很多精力。如果有區塊鏈,這樣的爭議和糾紛會減少很多。

第一財經:這項技術可能最先在哪個領域得以實現?

蔡維德:公證可能是第一個應用的領域,因為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創建一個區塊鏈,然後鼓勵人們將信息放在區塊鏈系統里就可以了。區塊鏈可以證明信息存儲時間,以及存儲信息的真實性。

人們也願意將一些信息放到區塊鏈中。比如說,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報告提交到區塊鏈中,這樣就可以防止與自己關系不和的導師報複,撒謊說沒有收到他的報告。

這種事情的發生率不高,但是碰上一次就夠倒黴。之前我一個朋友遭遇到類似的事情,他的成績單被美國學校的老師改了3次,後來聽說他要告到當地最高法院,學校才作罷。

再比如說結婚,如果使用區塊鏈的話,一方就能提前通過區塊鏈查到對方的信息,而且這種信息是沒有更改過的,這樣就能避免重婚罪。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談的比較多的是金融領域,不過這個領域現在還處在探索和實驗階段,實際應用至少要在三四年以後。沒那麽快,但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快。據我所知,已經有十幾家中國的銀行願意來試驗區塊鏈了。

第一財經目前,金融領域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推動區塊鏈的發展?

蔡維德:2016 年6月16日,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說,區塊鏈和金融技術將給英國金融和貨幣帶來重大影響,貨幣政策和體制都會改變,並表示要在它的實時支付結算系統(RTGS)上采用區塊鏈,簡化清算結算的過程,降低費用。

他也同時提到,還有很多技術難題要克服,英國央行將自己成立一個加速器,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一起解決這些難題。英國央行也要建立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金融監管框架。

雖然英國央行的上述目標不會馬上實現,但這意味著英國央行會將用區塊鏈運用到它的核心業務上。這一決定非常驚人,因為這會帶動許多其他的商業銀行。

第一財經:如果使用區塊鏈這一具有變革性技術的話,對現有的系統會產生什麽影響?

蔡維德:在各個應用領域,區塊鏈必須跟現行的系統銜接好,但是因為現有的流程可能會遭到巨大的沖擊,以至於看起來更像是一場顛覆。

比如說,有人認為使用區塊鏈後,銀行系統會大大的簡化,以至於可能不再需要許多的銀行職員。英國巴克萊銀行的總裁說,如果使用區塊鏈,他的銀行職員人數可以減少一半。

但到底會不會是這樣,還有待證明。很有可能是傳統業務上的人手減少,但是在其他方面會因為業務的增多而增加人手。

另外,銀行通常是保守的機構,所以這一天的到來可能還需要多年。

第一財經:區塊鏈在全球發展得怎麽樣了?

蔡維德:目前,英國是發展得比較快的國家。英國政府正帶領專門的宣傳機構、智庫和大學來共同努力,銀行和各式各樣的技術公司也參與進來。

另外,區塊鏈雖然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但在英國政府看來,區塊鏈跟比特幣是分家的。因為比特幣曾經牽扯到犯罪和洗錢,所以他們將區塊鏈和比特幣分開。俄羅斯也一樣,他們甚至禁止比特幣的交易。但是俄羅斯央行以及他們的商業銀行卻擁抱區塊鏈。

在中國,雖然也出現了很多相關的區塊鏈公司和聯盟,但還處在一個相對無序的狀態,需要一個全面的、能吸引各方力量的組織。

而且今天也還有很多人沒聽過區塊鏈這個名詞,或者聽到了,卻認為這是一個犯罪和洗錢的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74

區塊鏈「內需幣」解套全球經濟

2016-06-27  TWM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經走到盡頭,連負利率都無法奏效,直升機撒錢也在此時出現討論; 跳脫傳統思惟,發行僅供公民使用的虛擬法定貨幣,或許可以防止全球金融風暴。

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下的貨幣發行,英國央行、美國聯準會、澳洲央行,都已進入小範圍試驗階段,但各國央行都擔心這個不需要傳統銀行介入的虛擬法定貨幣平行系統,對當前金融利益團體衝擊太大。但其實,倘若設計一種只在境內使用,且用途有限的「內需幣」,不但可緩解各國內部的經濟壓力,甚至可以防止全球金融風暴。

美其名為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質上就是用貨幣超發「刺激」經濟,這個政策已經走到盡頭;美元、歐元、日圓、人民幣氾濫,並往富人集中,難以流入實體經濟,尤其是市井經濟。

由於爛頭寸集中在富人區,不但形成 「九九% vs. 一%」的貧富分化壓力,也使得投機取代投資。情況已經糟到企業不願投資、銀行不敢貸款,連央行祭出「負利率」的死招都不管用。下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機,可能離我們不遠,只需要幾個閃失(例如英國脫歐),連鎖潰堤隨時可以發生。

在一九六九年時,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經提出「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的概念,也就是央行直接把現金發給消費者。這看似怪異的政策,在今天的現實下,其實並不瘋狂,英國已經在辯論是否應該每周發放一百英鎊(約四千八百元新台幣)給每位公民。許多其他國家也跟進討論。

然而,直升機撒錢如果撒的是法幣,那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QE,雖然可使貨幣直達消費者,但是總體貨幣發行量飆升的惡果最終還是一樣的。但如果撒下的是指定只能用在基本生活物資和醫療、教育上的「區塊鏈貨幣」,QE的惡果就不存在了。

在區塊鏈技術下,這種「公民消費福利幣」與法幣等值,但只能用於境內基本生活,不可能由非公民使用(送給外國人也沒用),政府可控制(與法幣結算的對象),富人囤積沒用。總結它的好處:無須QE,縮減貧富差距,達到部分刺激經濟效果(視政府與法幣結算政策寬緊度)。一個國家如果用「區塊鏈福利幣」,取代一○%至一五%傳統法幣發行,經濟、社會壓力都可緩解。經濟大國如果採用,QE帶來的經濟危機或可消除。

撰文 / 范 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30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13.shtml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零壹財經 零壹財經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何為區塊鏈?我今天試圖用最白話的語言向你表達最深奧的邏輯。

1,區塊鏈需要的基礎:人工智能

何為區塊鏈?我今天試圖用最白話的語言向你表達最深奧的邏輯。

本質上,區塊鏈被描述為“一個群集人工智能系統”

問題來了,什麽是人工智能?

對於“智能”的定義,科學界有過很多爭議。北大教授韓鋒在研究區塊鏈的過程中,從物理學提出了一個理論,這個理論是這樣的:從原理上來看,根據Landauer’s principle(蘭道爾原則),“熵”是事物最混亂最無知的狀態,不可逆地消除一比特的“熵”就會產生一比特信息,這個過程中會至少消耗KT ln2的能量。

由於消除了事物的混沌無知狀態,產生的這一比特信息即為“智能”。

而當下的大多數機構、體系均被視為“一個中心”化的智能系統,這些包括現有的銀行體系(央行是中心)、貨幣系統(央行是中心)、國家機構(中央政府是中心)。

中心化的特點是,中心節點掌握分布節點信息,分節點不掌握其他節點信息(中心化,交易非公開)。

並且,中心化的痛點是,系統安全性取決於中心節點安全性,分布節點對此沒有控制權。

1

圖/申萬宏源研究

關於一個中心和多個中心的最好比喻,在動物界可拿來做最好比喻的是:一只熊和一個蜜蜂、一個熊窩和一個蜂巢。

熊是中心決策,自己替自己決策。蜜蜂則執行蜂群的基礎協議,如和旁邊的蜜蜂保持一定的距離。

2

一個中心化的系統,通常意義上只有一個節點在決策,解決的“熵”和得到的“比特”就少(小)。一個中心要完成N個節點的N*Kln2熵減問題,需要壓縮2的N次方,這個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難度會成指數級別上升。

公式是 Kln2

節點如果大於45個,中心就得以超光速壓縮,這是什麽概念?這已經超過物理的極限了。

而每一個蜜蜂都被認為是一個麥克斯韋妖

3

什麽是麥克斯韋妖?

Google一下:

麥克斯韋妖就是一個麥克斯韋假象出來的妖精。它守住一個盛滿液體或氣體的容器中間一扇門。當做布朗運動(無改正運動)的液體或氣體分子碰到它的時候,它總是把運動較快的分子放到一邊,而把運動較慢的放到另一邊。這樣一段時間後容器里就一邊熱一邊冷了。利用熱的一邊就可以做功。這樣“永動機”就可以造出來了。(但反駁論認為這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已經從理論上證明是不可能的。就是說要麽這樣的“妖精”根本沒有;要麽這“妖精”也要“吃飯”,就是消耗能量。結果只會得不償失。)

用大白話來說,一個理想的“麥克斯韋妖”可以理解為具有自我補償機制的人工智能。

2,區塊鏈起源

說了這麽多,麥克斯韋妖何用?它是去中心化的基礎。

我們所談論的區塊鏈是什麽?我們知道比特幣需要某一個電腦終端進行記賬,爭奪記賬權並完成記賬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而每一個記賬的“礦工”都是一個“麥克斯韋妖”。

關於挖礦,學術一點的表達是:

比特幣“挖礦”的實質是不斷重複計算隨機字符串的哈希值(一種字符串變換運算,常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並檢查結果是否滿足特定的需求。比特幣“挖礦”硬件走過了CPU->GPU->FPGA->ASIC四個發展階段。目前比特幣產業使用ASIC 芯片完成挖礦計算。

流程上,它是這樣實現的:

•網絡內節點收集有效但還未驗證的交易

•這些交易以時間先後順序被放入到區塊(Block)中

•各個節點紛紛加入,試圖解決工作量問題

•節點這種行為被稱為挖礦(Mining)

而最早的區塊鏈技術因比特幣而出名,比特幣最早應用了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也是比特幣交易運行的基石。

它是“一種存儲與驗證協議”。

8

它也是一種“去中心化數據庫”,通過分布式存儲與全網驗證保證安全性。這些特性都在比特幣上得到了很好運用。

區塊鏈解決了三大痛點:

去中心:(還記得前文對單個中心智能系統的“Kln2ᴺ”公式表述嗎?),中心化系統,參與的節點從5個到100個,系統風險性上升;多個中心化的系統(也就是去中心化),當參與的節點從5個到100個時,系統風險性指數性下降。

安全:區塊鏈也可以解決TCP/IP安全傳輸問題,解決信息化聯網去中心化信任問題。基於TCP/IP協議構建出價值互聯網,能夠從根本上變革現有金融行業生產方式,顛覆社會組織與生產方式。

信任:由於區塊鏈內每個節點掌握各個節點信息,信息可以采用匿名原則(交易公開);系統內交易批準取決於所有節點共識性原則,規則對於所有節點公平且強制(去中心化),並且,隨著時間推移,交易增多,每個節點內同步更新的鏈條愈發變長,愈發難以被篡改。

3,區塊鏈應用

中心化的體系與去中心化的體系,最具代表性的是銀行與比特幣。

在銀行體系中:傳統銀行分類帳特點擁有中心化和交易非公開的特點

•銀行掌握所有用戶帳目的信息和交易的歷史記錄(中心化)

•用戶只掌握了自己的記錄,無法知曉其他用戶交易記錄(交易非公開)

•如果掌握有所有的交易支付記錄,可以倒推出帳戶信息(中心化風險)

它的交易記錄是這樣的:

4

在比特幣的交易體系中,它具有去中心化和交易公開的特點

•在比特幣中,不存在一個中心節點(去中心化)

•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交易公開)

•但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匿名的,因此即使有所有的交易信息,也無法推斷出個人對應的帳戶信息(安全性)

它的交易記錄樣本是這樣的:

5

實際上,全球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正在開發應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可看到的有這些新聞:

2016/6/22 巴黎銀行等七家金融機構聯合開發區塊鏈清算系統(法國巴黎銀行、法國信托局、歐洲清算銀行、泛歐證券交易所、S2iEM、法國興業銀行和巴黎金融市場協會)

2016年 將重點基於區塊鏈技術設計高性能英鎊結算系統的新藍圖(英國央行)

2016/6/24 Ripple添加7家銀行為技術合作夥伴,要建設R3式合作網絡 Ripple宣布已經添加7家新銀行到他們的技術合作網絡,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地使用基於區塊鏈的技術來進行跨境轉賬的公司(桑坦德銀行、瑞銀、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ReiseBank、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阿布紮比國民銀行(NBAD)和ATB Financial )

銀行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在證券、支付、土地登記、投融資、物流等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發已經開展。

用一張國金證券的圖來結束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願景,尤其是那“可編程社會”願景,想想當真是極好的!

6

本文較多的引用或參考了以下資料:

北大韓鋒教授《區塊鏈創新和金融風險控制》

申銀萬國證券《區塊鏈:顛覆式創新—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系列報告之二(上:技術篇)》

國金證券《當金融科技遇到區塊鏈 ---世界金融技術體系500年後的再重構》

招商證券《區塊鏈全景圖——“區塊鏈 +金融”區塊鏈深度追蹤(四)》

廣發證券《淺析比特幣產業鏈》

互聯網金融類求報道請聯系記者劉雪兒(微信號:l 1990800859),添加請備註:姓名+職業+原因,謝謝。

區塊鏈 金融科技 比特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9

螞蟻金服將區塊鏈用於善款追蹤,“郭美美”們要嚇跑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1/157777.shtml

螞蟻金服將區塊鏈用於善款追蹤,“郭美美”們要嚇跑了
劉雪兒 劉雪兒

螞蟻金服將區塊鏈用於善款追蹤,“郭美美”們要嚇跑了

如果紅十字會早些采用區塊鏈技術,“郭美美”事件還會發生嗎?

i黑馬訊 8月1日淩晨消息  7月31日,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在2016年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上宣布,螞蟻金服嘗試將區塊鏈用於公益場景,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合作,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線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讓每一筆善款可被追蹤。

以前,公眾可以選擇捐款,但並不完全知道捐款將在何時給到受助者,而區塊鏈應用後,捐款人就可以查看“愛心傳遞記錄”,具體查詢到項目捐贈情況,善款如何撥付發放等。

程立把這個項目,比喻成一家專門郵寄善款的互聯網郵局。在項目運轉中每筆善款都是一個包裹,在投遞過程中,經過每個郵寄節點都會被蓋上郵戳,每個郵戳都可以被公開查詢。

程立透露道,“現在,我們只是做了一個公益場景的嘗試,未來區塊鏈公益場景還將升級,把更多公益組織、審計機構納入進來,便於審計,方便公眾與社會監督,讓區塊鏈真正成為‘信任的機器’。”

“我們重視區塊鏈,是重視它的信任機制。”程立還表示,中國公眾不缺少善心,但他們還缺少一個基於新技術的,信任、開放、透明的平臺和操作機制。區塊鏈從本質上說,是利用分布式技術和共識算法重新構造的一種信任機制,是“共信力助力公信力”的工具。

據透露,在“聽障兒童重獲新聲”項目中,善款將用於10名兒童一年的聽力語言康複費用、聾健融合教育費用、人工耳蝸調機費用,籌款目標198400元。

據悉,區塊鏈是一種具有不可篡改特性的數字賬簿,通俗來說,任何寫入區塊鏈的記錄均不可篡改,這樣便於公眾監督以及審計。瑞銀專家認為,區塊鏈是一項潛在的變革性技術,未來20年它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程度不亞於互聯網技術。

區塊鏈 螞蟻金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52

Visa首次測試區塊鏈結算支付系統 升級銀行間結算支付

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日前宣布,將把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應用到銀行間結算和支付領域。

這項測試將通過Visa倫敦創新中心Visa Europe Collab進行,後者將與加拿大區塊鏈技術初創公司BTL Group展開合作。Visa計劃使用BTL的銀行間結算平臺Interbit,來評估區塊鏈技術能否為銀行間的國際轉賬降低成本、結算時間和信貸風險。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實,區塊鏈就是一個運行在全球獨立計算機網絡上的龐大數據庫。對於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可以追蹤貨幣交易。但這種技術還可以追蹤任何有價值事物的交易,包括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證券。

到目前為止,Visa研究區塊鏈技術已有18個月時間。Visa認為,近年來銀行業對於電子貨幣的看法已經改變,他們不再是一味的懷疑,而是積極尋求通過電子貨幣的技術基礎幫助銀行系統進行升級。而區塊鏈和電子貨幣可以在加快交易的基礎上,保護銀行的數據免遭欺詐和黑客攻擊。

Visa Europe Collab聯合創始人Hendrik Kleinsmiede稱:“我相信,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將打造出一項快速、合法、低成本的銀行間支付和結算服務。”

他還表示,Visa已經邀請了一小部分歐洲銀行參與到該項目的後續開發中,這些銀行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銀行進行多種貨幣的交易。

除了銀行間支付和結算,Visa目前還在就區塊鏈在小額支付、機器轉賬和企業間支付的應用方面進行開發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51

摩根大通區塊鏈項目已啟動:銀行變身“科技公司”

老牌國際投行高盛早就開始以“高科技公司”自居。無獨有偶,被稱“最優秀銀行家”的摩根大通主席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將公司描述成一家科技公司。在這個“科技+”時代,金融科技(Fintech)正在滲透傳統金融機構,各界不得不為這股顛覆式力量提前做好準備。

近期,摩根大通企業和投資銀行部亞太區銀行科技主管Abhijit Gupta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他透露,摩根大通已經將區塊鏈與實際業務相結合,聚焦提升跨境轉賬的效率。 “我們正在就內部轉賬(internal book transfers)試運行一個 ‘網絡支付’ (network payment)項目。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我們系統的處理時間提高了10倍,但事實上我們需要達到的是1000倍。”

除了區塊鏈之外,金融科技的含義其實更為廣泛。摩根大通在科技領域投入巨大——“2015年,我們在科技方面投入90億美元; 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4萬人的科技團隊。” Abhijit Gupta告訴記者。

摩根大通啟動區塊鏈試行項目

其實,聽起來高深莫測的區塊鏈並不是全新的概念,“實際上這只是4-5項成熟技術的結合,例如密碼學(cryptography)、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等。但它們的確是第一次走到一起,並將對行業產生顛覆式的革新。” Abhijit Gupta稱。

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可能會在眾多領域大展身手。其核心則是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是一種全民記賬方式。而在金融領域,中心化結算則是各種交易的基礎。面對資金的速度(以天數為單位)遠不及信息傳輸速度(以毫秒為單位)的現實,歐美銀行巨頭們期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球範圍的實時結算清算。

據悉,直到今年年底,摩根大通的區塊鏈試運行項目都會與現有的跨境轉賬系統平行進行,該行已經完成了相關測試。

有分析人士解釋稱,例如某國際公司可能在倫敦、日本設有賬戶,如果要進行從英國到日本的跨境資金支付,有時會受到時區限制。英國的下午可能是日本的夜間,轉賬系統無法實時運作。但一旦使用區塊鏈,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不過,要實現理想情境中的實時跨境轉賬仍須時日。Abhijit Gupta表示,當前系統仍在完善之中,“現在還不能達到實時結算,我們目前關註的是改進技術的性能,尤其是速度方面。 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我們系統的處理時間提高了10倍,但事實上我們需要達到的是1000倍。”

他認為,目前並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區塊鏈表現得更為穩定。不過,摩根大通的這一試行項目仍然僅限於該行內部的私鏈體系(Private blockchain)。相較之下,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而私有鏈則僅對單獨的個人或實體開放。

國際投行積極布局區塊鏈

眼下,銀行們正在借鑒區塊鏈技術,在一定範圍內構建私鏈體系,一方面滿足合規性和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希望打造一個統一的賬本和結算系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高盛、花旗、德意誌銀行、匯豐、摩根大同等為首的全球超過40家大型銀行加入的初創公司R3CEV領導的區塊鏈聯盟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家2015年才成立的公司正在為歐美大銀行門創建區塊鏈代碼和協議,通過建立開源、通用的“共享賬本”,大幅度減少銀行的協調成本,並形成一個全球的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清算系統。

眼下的跨境結算,是依仗成立於1973年的SWIFT這一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大多數銀行都在使用的系統來進行的,其旨在解決各國金融通信不能適應國際間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期表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所形成的新金融業態,恐怕會對銀行業的幾個主要功能帶來挑戰:一是支付功能;二是信用中介功能;三是信用創造功能以及整體金融服務的功能。”

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一步往前推,甚至會最終影響到銀行的信用創造功能。“銀行吸收存款之後,運用包括支付和信用中介的這一套體系,最後發放貸款,再形成存款。這樣循環往複有一個貨幣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信用創造功能就此體現。如果運用了區塊鏈技術,點對點、分布式,其形式看上去也是借貸關系,但是本質確是直接金融,不會像銀行這樣不斷地創造出新的信用規模。這對銀行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不過,匯付天下資深戰略分析師趙敏此前表示,銀行之間需要賬戶共享,並相互信任,而這恰恰是銀行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R3CEV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

金融機構or科技公司?

金融科技的整體顛覆力量更加不容忽視。眼下,老牌投行已經愈發向“科技公司”靠攏。

此前,傑米·戴蒙將摩根大通描述成一家科技公司,“這意味著隨著我們越來越依靠科技來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我們的科技團隊對於業務而言,與我們的銀行家同樣重要。” Abhijit Gupta告訴記者,摩根大通在技術領域投入巨大——2015年,摩根大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近90億美元,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科技團隊規模達到4萬人之多。

無獨有偶,高盛也踩準了技術革新的趨勢,加大在科技領域的投資,招聘了大量的計算機工程師,並投資外部科技公司。

例如,一家名叫Kensho的金融數據服務商得到了高盛1500萬美元的投資。Kensho正在研發一種針對專業投資者的大規模數據處理分析平臺,其將能取代現有各大投行分析師們的工作,可以快速、大量地進行各種數據處理分析工作,並能實時回答投資者所提出的複雜的金融問題。

當然,“科技”一詞近年來總是與“失業”聯系在一起,這也成了近兩年達沃斯論壇的熱門議題。

不過,Abhijit Gupta告訴記者,“我們並不認為金融科技會使很多人失業。隨著更多資金投入這一領域,更多工作機會也會應運而生。同時,這不是以傳統行業工作機會為代價的。實際上,很多人因為科技領域的機會,主動離開了傳統行業。”

同時他也認為,金融科技對於提升生產率十分重要。“例如, 機器人在銀行運營部門的應用通過減少人為錯誤而提高了效率,並因此改善了客戶體驗。我們也因此可以重新將員工部署到他們可以繼續產生價值的部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01

1.5億!中國區塊鏈領域最大筆風投問世

萬向控股近日宣布,聯手萬向控股註資的分布式基金共同註資1.5億於區塊鏈初創公司鉅真金融。由此,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單筆區塊鏈投資項目正式複出水面。

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發起人肖風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該筆投資的資金分配為,萬向控股集團出資1.25億、分布式基金出資2500萬,投資後聯合持有鉅真金融25%的股份。該初創公司致力於以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為主的清結算業務。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筆投資之前,2016年度全球範圍內A輪融資金額排名前兩位區塊鏈初創公司分別是DAH(6000萬美元)和Blockstream(5500萬美元)。

分布式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沈波指出,區塊鏈領域的投資策略來源於三方面,分別是團隊、產品和時機。“區塊鏈業務由十分底層的技術驅動,目前中國的業務流程和金融需求更多是由清算或者結算驅動的。”在沈波來看,鉅真金融特殊的行業切入點有可能成為以技術驅動金融的技術服務提供商。

鉅真金融創始人兼CEO孫立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鉅真金融正在聯合國內多家金融機構自主研發區塊鏈底層架構協議,以及現券全額交易及結算、區塊鏈股權交易系統、物聯網安全認證區塊鏈等應用。

沈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分布式資本為國內首支專註於國內區塊鏈的基金,首期規模為5000萬,均來自萬向控股。目前正在籌劃第二期,二期資金來源不會局限於萬向控股。分布式基金在國外已投25個項目,涵蓋B2B、C2C、B2C等多種模式在內的支付;以追溯產品源頭、商品追溯周期等解決方案在內的溯源;數據的存儲和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

本報記者還向肖風證實,啟動於2015年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即將成立,投資額度高達2000億元,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區塊鏈應用項目。萬向創新聚能城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聯合IBM、微軟、ConsenSys、以太坊、HyperLedger以及眾多區塊鏈創新企業和機構共同開發。

萬雲平臺總經理陶曲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為配合萬向創新聚能城,未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將在三個領域發力。首先是區塊鏈咨詢業務,即幫助傳統金融機構、零售企業、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等行業,在現有業務框架下落地具體的區塊鏈產品。其次是新鏈加速器。目前在區塊鏈領域已經湧現一大批新興的創業公司,但陶曲明坦言,目前區塊鏈在國內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區塊鏈行業的技術門檻較高,融合密碼學、對等網絡、公示算法、分布式數據庫等多項技術。”陶曲明表示,中國創業團隊對市場需求擁有較好的敏銳度,未來萬向區塊鏈將把累積的資源用於幫助創業團隊克服早期技術困難。最後是搭建萬雲平臺,引入國外先進技術為企業用戶提供平臺。

據本報記者了解,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阿聯酋、迪拜等國家已紛紛建立“沙盒機制”(Sandbox),旨在鼓勵金融創新。當公司被納入到政府的“沙河機制”並進行一到兩年的試驗後,如果對金融市場和社會福利有正貢獻,監管部門會修改其法規。

多位區塊鏈業內人士建議中國的監管機構建立一個“沙盒機制”,同時提出大型機構應擁抱創新。“大型的金融機構應該放下身段去接受區塊鏈的新技術,去接近那些技術公司,歐美大型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風險投資基金,建立或投資區塊鏈創新實驗室,並建立了銀行的聯盟。”肖風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88

取代去中心化 分布式特性更適合區塊鏈金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第一份數字貨幣報告中指出,區塊鏈具有改變金融的潛力。

近兩年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研發和實驗如火如荼。然而在高速發展中,隨著實踐的摸索,相關理念已經在“實踐見真知”的過程中逐步蛻變,同時在落地過程中大量的現實困難也被“抽絲剝繭”擺在市場面前,而這成為當前區塊鏈更多炒“概念”而不見“項目”的主要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針對區塊鏈在細分金融領域的落地,“分布式”已經成為被市場和業內人士驗證的更為合適的特征,而非在初期階段大量輿論聲音所提到的“去中心化”。

分布式而非去中心化

“區塊鏈金融的第一個特點是分布式。”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2016第二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明確指出,對於高頻次、跨平臺的金融應用場景而言,去中心化的金融機構無法適應,由此區塊鏈金融的特點應該是分布式。

從目前區塊鏈技術現實可以發現,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是通過構建分布式的機構體系和參與者的共識協議,形成不需要中心的數據庫系統。所有約定的參與者均參與數據的記錄和驗證,再通過分布式傳播發送給各個節點,即使部分節點失效,也不會影響整個數據庫的完整性和信息更新。

但是,李禮輝指出,這種結構對於硬件要求較高。第一,海量數據存儲需要巨大的空間;第二,數據同步需要高速的網絡;第三,各個節點的容納能力需要達標和均衡。一旦交易頻次超過系統的容納能力,或者超過最弱節點的容納能力,那麽交易就將自動進入隊列排隊,大量的耗時給使用者帶來不良體驗。

“完全‘去中心化’的結構適用於比特幣這類流量很低、每秒幾筆的低頻次交易。而金融應用場景中,高頻詞是常態,以銀行卡、股票、外匯等金融業務為例,該類業務的交易峰值每秒可達萬筆之上,同時金融產品和服務通常是跨平臺的。”李禮輝舉例道,以應用區塊鏈技術構建數字票據為例,即首先要解決數字票據系統與電子票據系統等平臺的對接問題、數字票據交換與資金清算的實時對接問題。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瑞勇亦表示,不能將區塊鏈技術與去中心化等同起來。

從目前行業更多的理解來看,區塊鏈技術所謂的去中心化更多是指取代資本投入極大、市場份額集中、標準高度統一的現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但從現有實際探索中可以發現,並不能等同。”李瑞勇表示,截至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市場技術設施領域的探索更多是革新。

此外,基礎設施處於金融市場核心地位,與其他市場機構以及各類基礎設施相互連接,區塊鏈技術難以單兵突進,構建全新的生態系統,因此更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

“從現實發展來看,單純提供交易便利、保障市場安全的基礎設施機構已經走向了多元競爭,但是清算機構卻在加速集中。”李瑞勇進一步闡釋到,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國際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即是一個徹底去中心化的市場,沒有任何交易清算數據,完全依賴大機投資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危機之後,全球即達成共識,要在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全面引入集中清算機制,應對系統性風險。

此外,李立輝還指出,金融的本質是“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因此要裝進法律和監管的籠子里,新技術的金融應用不應“去中心化”,更不能“去政府”、“去監管”。在分布式結構中,“多中心”之間存在競爭性合作關系,只有效率最高、可靠性最高的中心才有可能被大多數參與者認可,也才能成為“主中心”。由此,金融監管機構對各項金融交易的監督和控制,必須通過主中心和多中心來實現。

區塊鏈落地難題:法幣與代幣市場不連通

雖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前景已經可期,並且已經在多個領域不斷嘗試落地,但是仍然面臨著大量現實障礙和挑戰。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文華指出,目前中國登記結算市場管理了將近3億賬戶,18000只證券,總市值達到54萬億元,相當於美國GDP的三分之一,日結算總額約為5000多億元。作為區塊鏈最容易突進的清結算領域,面對如此龐大的結算機構,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問題。

“區塊鏈技術最大作用是在比特幣和代幣之外,形成資產分布式的登記、轉移、擁有以及支付。”戴文華指出,在這過程中,首先面臨的障礙即在資產登記、擁有、轉移過程中的法律保護問題,目前中國較多法律限制資產登記。“在哪些條件下屬於違反法律,又如何解決商業隱私的問題,都需要考慮。”戴文華說。

此外,試圖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結算環節問題的前提是將虛擬貨幣和現實貨幣連接起來,但是,目前我國銀行體系不允許法幣市場和代幣市場相互連接,相繼而來的問題是如果做資產的登記、轉移、擁有和交易時如何回歸至人民幣?

區塊鏈分布認證如何面對目前在中國市場每天高達幾千萬筆海量交易,以及如何建立整體經營基礎設施的理論框架和邊界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全球金融體系建立需要在金融基礎設施上有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共識,這需要政府去面對和解決。”戴文華表示,由於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證券發行和資產產品的發行是審核制,所以進入門檻較高,相應對投資者門檻較低。基於金融安全的考慮,如果金融產品的門檻低,那麽投資者的金融門檻就要提高,否則無法控制全球性金融風險的挑戰。

此外,近年,區塊鏈技術仍然在局部領域和個別環節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風險,以以太坊自治組織The DAO眾籌資金被劫持事件以及Bitfinex交易所比特幣被盜的事件為例,均暴露了區塊鏈現有技術結構上仍有漏洞。

李禮輝表示,已經被監管層關註的行業性動態現象共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方面,“自流通貨幣”監管缺失。類似於比特幣、自稱為“數字貨幣”的“自流通貨幣”陸續出現,在參與者認可的範圍內已經可以作為支付工具和記賬單位,但它目前是無國別、無監管、無法律責任主體的。“這類遊離於監管之外的‘自流通貨幣’有可能成為洗錢和非法融資的工具,必須註意防止新的技術被用於非法領域。”李禮輝說。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尚存技術風險。在金融領域,規模化應用高新技術必須通過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權威驗證和認證,防範技術壟斷風險和技術性操作風險。

此外,區塊鏈技術的金融領域的應用依然存在技術瓶頸。從已經公布的研發成果看,在區塊鏈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智能合約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有一些進展,但尚未達到生產級別。“一些專家預計,區塊鏈核心基礎技術要取得突破,實現規模化應用,可能需要1-3年的時間。”李禮輝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89

IBM董事長羅睿蘭走進清華:區塊鏈技術能應用於自動駕駛

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日前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了一場主題為“轉型,奔向認知商務時代”的主題演講,並與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展開對話。

在演講中,羅睿蘭首先提到了本次演講的兩大關鍵詞——數字轉型和認知計算。她指出,近年來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成為行業熱點,這其中大量的信息是在最近兩年產生的。而大部分的信息,如圖片、視頻等是非結構性的,以往計算機對這類問題無能為力,IBM認知系統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對這類信息的消化和解讀。

認知計算系統不需要進行編程,能夠自我學習,但羅睿蘭並不認同把IBM的認知系統等同於人工智能(AI),她認為人工智能只是認知系統的一部分,認知系統還包含其他多個方面內容。不同於霍金、馬斯克等人對人工智能持謹慎態度,羅睿蘭認為人工智能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了增強人類的智能,和人類應該是一種積極的關系。IBM的認知系統在未來5年內將幫助人類做出更多的決策。

隨後,她以IBM的沃森(Watson)為例介紹了認知系統。IBM把它用於醫療行業,幫助醫生診斷患者疾病。在癌癥的診療中,沃森已經能做到和99%的醫生做出一樣的決策。IBM讓沃森閱讀了2500萬頁文獻,現在它已經能夠讀懂患者病歷,幫助醫生診斷和治療患者。

而在談到IBM和中國的關系,羅睿蘭談到了此前在傳統行業,如個人電腦與銀行業等方面的合作。在人工智能沃森方面,IBM表示已經與杭州21家醫院展開了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合作。此外IBM還在中國推進了“綠色地平線”項目,即用人工智能預測和解決中國的環境汙染問題。

羅睿蘭表示目前IBM一直在轉型,從一家硬件公司發展成90%業務為軟件和服務的科技公司,IBM近年來賣出了80億美元的業務,並收購了50多家公司,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研發和轉型。

此外,羅睿蘭重點提到了近期大熱的區塊鏈技術。她認為區塊鏈技術能為供應鏈帶來變革。區塊鏈的主要作用不是在數字貨幣(如比特幣)方面,而是將在管理方面為全球節約千億美元資金。區塊鏈未來還能應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它能夠利用分布式數據庫杜絕黑客篡改升級包導致的安全問題。IBM公司在這方面提供了大量技術代碼,也和多家公司建立了行業聯盟。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能在融資、反洗錢、航運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羅睿蘭是IBM在105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CEO,曾連續三年榮登《財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榜首”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