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 Name | Media China | Stock Code | 419 | Mkt Cap | |||||
基本面 | Date | By | |||||||
業務 | ![]() ![]() ![]() ![]() ![]() ![]() ![]() ![]() ![]() ![]() ![]() | 2008/12/16 | Bigcat | http://www.mediachina-corp.com/s/index.php | |||||
同業比較 | 2366 1B CAP 5XPE 2008 3.4B CAP 10XPE 419 股價無優勢 | 2008/12/16 | Bigcat | ||||||
銷售/毛利 2008 1H | Turnover 81M Loss 47.4M GP都無…廢 | 2008/12/16 | Bigcat | ||||||
資產/負債 | 250M CASH 1.13B BOOK (主要為商譽497M+廣告代理權666M) | 2008/12/16 | Bigcat | ||||||
广告代理业务 | * 旅游卫视独家广告代理,与之联营公司并负责制作广告内容 - 海南衛視 * 广东卫视独家广告代理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 - 中觀傳媒 每年广告刊例价值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 (水份非常大…排名方面, 廣東算收視中游, 旅游就下游) | 2008/12/16 | Bigcat | ||||||
电影/電視 投资与制作 | * 中国最大电影、情景喜剧及电视剧片库之一,拥有大片、获奖影片等超过150部影片 * 拥有于中国的电影制作许可 * 拥有中国A级电视剧制作许可 無特別…近排都無收入 | 2008/12/16 | Bigcat | ||||||
廣東衛視收購 | 31/8/2008 與Selamead Holdings Limited(「Selamead」)訂立一項股份認購協議。 根據此協定,集團將根據Blower Investments 的公允價值及其截2008年及2009年12/31止年度的業績確定收購價,於三年內分三批發行代價股份來支付。代價股份將按每股0.20 港元發行,與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聯交所收市價每股0.135 港元相比,每股溢價約48.15%。在股份認購協議完成後,集團將先發行最多700,000,000 股代價股份;如能達到股份認購協定中的全部要求,包括Blower Investments 截至二零零八年及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經審核的綜合淨利潤分別達到或超過80,000,000 港元及100,000,000 港元,集團將最多發行2,100,000,000 股的代價股份,收購總價將不超過420,000,000 港元。禁售期為由相關發行日起最多24 個月 | 2008/12/16 | Bigcat | ||||||
董事背景 | 董事會新成員- 非常有背景!! 田溯寧先生是中國寬帶產業基金的董事會主席和中國網通(0906.hk)前任CEO。他領導的中國寬帶產業基金是一個專注於國內電信、媒體和高科技行業的產業投資基金,致力於建立中國的“寬帶生態系統"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田先生同時兼任KKR資深顧問、萬事達集團獨立董事和聯想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 張長勝先生是中國網通高級副總裁,曾任江蘇省省長助理等政府要職,具有豐富的政府及企業管理的經驗。 黎瑞剛先生是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是國內著名的傳媒行業領導人物,其所領導的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是中國僅次於中央電視台的第二大媒體集團。 蔣建寧先生為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其所領導的中青旅是中國最大的三家旅遊集團之一,是中國旅遊業的領先者。 | 2008/12/16 | Bigcat | ||||||
CBC 背景 | CBC基金创建于2006年2月,总基金规模约3亿美元,由田溯宁掌管。CBC第一轮融资规模接近2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中信资本、新闻集团、电讯盈科、网通、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WPP等。CBC第二次融资金额应该在1亿美元以上。 | 2008/12/16 | Bigcat | ||||||
http://www.cbc-capital.com/cn/management_1.php | 2008/12/16 | Bigcat | |||||||
巿場面 | |||||||||
股權分佈 | |||||||||
CBC | 4,553.7 | 21.5% | (incl 1B option) | 2008/12/16 | Bigcat | ||||
Selamead | 2,100.0 | 9.9% | (assume meet all requirment) | 2008/12/16 | Bigcat | ||||
董平 | 1,344.0 | 6.3% | 2008/12/16 | Bigcat | |||||
程十慶 | 994.8 | 4.7% | 2008/12/16 | Bigcat | |||||
TOTAL | 21,218.2 | 2008/12/16 | Bigcat | ||||||
股權變動 | 之前為高振順殼股, 后賣予董平(高振順因而合共套現了3.185 億元),后輾轉落入CBC | 2008/12/16 | Bigcat | ||||||
2007/11 董平沽 1B SHARE to CBC @0.13 CBC HOLD 1.5B Share + 2.9B OPTION 董平 Left 1B | 2008/12/16 | Bigcat | |||||||
2008/4/11CBC 按每股0.0991港元之價格行使1,9b份認股權證,為集團帶來額外188.3M港元 Left 1B Option | 2008/12/16 | Bigcat | |||||||
董平先后在1/14, 3/10 沽出13.8M / 1.3B 股, 全數撤退 | 2008/3/12 | Bigcat | |||||||
走勢 | 最高炒過上0.2, 最低0.024…. | 2008/12/16 | Bigcat | ||||||
拆局 | |||||||||
拆局 | 現時股價大幅偏低于主要股東成本,(>0.1) 本業方面, 現時業績并未INCL 廣東衛視, 如按收購承諾, 每年有80M, 如果其他做翻好D…當1B Cap--> 現價<10PE 頻道點都好過2336 D地方臺 董事背景超強, 同業務也有大關聯 作價不平, 無CATALYST, 股權分散 個人認為有炒的潛質….但輸TIMEVALUE | 2008/12/16 | Bigcat | ||||||
Valuation | HOLD to wait for CATALYST TARGET 0.1 | 2008/12/16 | Bigcat |
2011-12-5 NM
坐擁百億身家的李德義,兒子媳婦李建勤和曾昭穎鬧離婚,結果搞到上法庭分身家,爆出二人窮奢極侈的帝王式生活。
法官最後裁定曾昭穎可獲十二億贍養費,雖然比當初開價的五十五億少,但已足夠她與三歲女過幾十年超豪生活,難怪她開心到跳舞,大嘆終於苦盡甘來。
其實身為律師的曾昭穎今次單挑超級富豪,一直處於捱打狀態;她要多次變賣物業打官司,更一度被家翁告她詐騙,當時她主動聯絡本刊疾呼︰「give my name back!」
現在雖然成為億萬富豪,曾昭穎過的是「平民」生活。一家人住銅鑼灣千萬元單位,以日本車代步,女兒亦只是上平價琴室學琴。
而被分身家的李德義父子就一身蟻,二人可能涉嫌偽造協議,隨時遭刑事檢控。
這宗天文數字的離婚官司,上週 四終於有裁決。一直親力親為的主角曾昭穎,這天繼續「親身上陣」,親自到高等法院領取判決書。當她與律師及父親得悉自己獲得十二億贍養費,開心得「啊」一 聲叫了出來,後來致電友人報喜時更情不自禁扭腰起舞。
曾昭穎全程笑不攏嘴,頻向記者說︰「好開心!」她其後透過律師發表聲明,對法庭程序結束感到高興,期待重建其生活。
苦盡甘來
雖 然一夜間成為億萬富翁,但曾昭穎的生活沒有即時來個大轉變。本刊記者發現她的生活方式仍然相當中產。她與父母、三歲女兒和傭人,現時居住在銅鑼灣加寧街千 六呎單位,此單位是曾昭穎去年初以一千二百多萬買入。而一家人出入均以一輛五十萬豐田七人車代步。 上週六中午,曾昭穎母親便帶孫女到天后的平民琴室Pianoforte學琴。現時讀英基幼稚園的她樣貌似足父親李建勤,十分精靈,還主動向記者打招呼。曾 昭穎母親見有記者在場,禮貌地說︰「其實我都唔知㗎,總之我湊孫女,淨係想個孫女好。」 記者之後見到曾父,曾父則說︰「而家過咗一個階段,係一個relief。」但說起最終搞到對簿公堂,曾就十分感慨︰「我都唔想有咁嘅情況。」 本週一記者終於見到曾昭穎,她雀躍地說︰「好開心囉,不過律師仲研究緊判詞。你知對方可以appeal(上訴),所以律師叫我唔好接受任何 interview,多謝關心!」說時仍難掩興奮的神色。 記者問她是否苦盡甘來,覺得如釋重負,她點頭認同,不諱言承受很大壓力︰「成件事好stressful!」
12億點計?
•李德義承諾給孫女將來開支︰$2.02億 •香港置業︰$2.5億 •倫敦置業︰$3,000萬 •港英兩地買車代步︰$350萬 •在港買遊艇與女兒遊玩︰$500萬 •參加港英兩地的一些遊樂會︰$460萬 •買基金,以便曾昭穎每月可獲得約80萬收入︰$2.15億 •可動用餘款︰$5億
婚後訂協議
今次成為贏家的曾昭穎,單挑超級富豪,實在是越級挑戰。現年三十八歲的她出身法律世 家,父親曾國政是律師。她當年在英國劍橋大學讀書時認識同齡的李建勤,二人拍拖兩年後共賦同居。 曾廿七歲嫁入李家,當時李德義要求兩人簽訂婚後協議,訂明二人一旦離婚,曾可獲一千萬美元或英鎊(約七千七百萬或一億二千萬港元),「總之同 Princess Diana差唔多!」李德義說。及後曾昭穎與李建勤卻私下取消協議。 身為律師的曾昭穎,婚後協助李建勤處理公司的法律事務,公司也順理成章成為父親律師樓的大客。不過婚姻維持了八年,因為曾昭穎懷孕而令婚姻破裂;一直反對 生兒育女的李建勤,要求曾昭穎墮胎,否則就離婚。結果曾昭穎選擇了孩子;但李在妻子懷孕期間背妻偷食,與一名女子通姦,送對方五十多萬元。曾昭穎在庭上聽 着前夫親口承認出軌,忍不住落淚。
父子私下轉讓資產
曾昭穎○八年初誕下女兒後,夫妻隨即離婚。曾昭穎一直以「維持婚 前生活質素」為由,要求瓜分李建勤百分之五十五的財產,即五十五億港元;但她自此陷入苦戰,不久便因為與李建勤暗中取消婚後協議一事,被前家翁李德義以民 事控告誤導及欺詐,後來雙方和解。 原來李德義為防兒子被分身家,早有後着,○九年十一月突然翻出一份協議,聲稱兩父子早在○六年簽訂「可轉換貸款協議」,將他早年轉名予李建勤的大部分資 產,以一元代價贖回。 這場離婚爭產戰認真棘手,曾昭穎起初為了官司,自行開設了一間單獨經營的律師行,代表自己與李氏父子的律師團隊抗衡,但其實曾昭穎畢業後不久便嫁入李家, 上庭的實戰經驗可說是「零」,法官曾就此事形容她就如一個無律師代表的人;之後她也不得不重金禮聘其他律師樓,以及英國御用大狀代表,與李氏父子打對台。
節 衣縮食打官司
她除了次次親身到庭打點,為應付龐大律師費也要節衣縮食,減少買衫、化妝品及剪頭髮,以前去慣馬爾代夫度假的她,近年只到過 澳門一次度週末。她更多次出售名下物業或將物業按予銀行套現,審訊期間還手緊到向法庭申請臨時贍養費,指李建勤婚後給她二千九百萬,大多已花在官司上,但 兩母女每月開支逾廿一萬,實在「入不敷支」。 如此忙碌,照顧女兒的責任只好交予雙親,難怪她跟記者說起,萬分歉意︰「好感激父母!」她曾在庭上說過,女兒今年八月入讀幼稚園,她希望當全職媽媽,待女 兒十三歲時送她到外國寄宿學校讀書,自己才找兼職。 法官在判詞中指,兩夫婦的婚姻財產至本年三月為止共六十五億元,李建勤佔六十四億元,曾昭穎只佔七千九百萬元。但法官裁定兩人對婚姻財產的貢獻是一樣,並 指李建勤若非得父親的五千萬美金資本,根本一無所有。法官認為曾可獲兩人姻婚財產的五分之一,故李建勤須向前妻繳付十二億二千二百萬元。 這筆十二億元的贍養費,可供曾昭穎購買一幢價值二億五千萬元的香港豪宅、一艘市值五百萬元的遊艇,以及每月一筆八十萬元的穩定收入等,還包括李德義一直答 允給予現年三歲孫女的兩億元。
先拿二億
法官下令,李德義父子要在九十日內先付二億予曾昭穎,餘款的支付方法則有待雙 方商討。 十二億這個天文數字,是本港司法史上,在公開法庭判決的最大宗贍養費。全靠這宗離婚官司,市民才知原來恒豐企業後人李氏父子是如此富有,李德義曾在庭上自 詡︰「我係百億富豪,美金計!」 李德義含着金鎖匙出生,祖父李雁南乃跑馬地藍塘道大業主,身為獨子的父親李文華承繼遺產,和堂兄創辦恒豐企業,並建立地產王國。李文華七九年去世後,恒豐 業務便交由其子德仁及德義打理。 李德義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及投資,持有恒豐企業超過九成股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他於九五年以近二億二千萬元買下藍塘道五至七號,○二年建成服務式住宅 The Ellipsis,每月有三至四百萬租金收入。 香港以外,他在倫敦中部有二百座物業、瑞士日內瓦有三座、日本東京有十五座商廈。以倫敦為例,他居於英國最貴的豪宅區Chester Square,與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為鄰,認真巴閉。 「佢成日話自己有過百億身家,但就唔想做名人,覺得做名人好辛苦,俾人跟住晒,佢鍾意獨來獨往。」李德義身邊密友阿明透露。
性格強硬 唔輸得
李德義在富豪界相當低調,差不多每次都是因捲入官非而見報,「佢一啲都唔輸得,好霸道,唔可以蝕底少少。」阿明指他就連教仔也有自 己一套,「佢好錫而家兩個仔(與現任妻子余美蓮所生),仲教佢哋打交唔緊要,最緊要打贏人。」
李德義與兄長德仁就曾因財失義,搞到對簿公堂。李德義九七年狀告胞兄德仁及胞姊詠劍無權管理母親遺產,卻反被揭穿他侵吞家族公司七億八千萬元,李 德義○四年以逾八億元和解。
他自此與兄長一家交惡,屢次劃清界線。李德仁之子李卓民○五年創辦香港首家廉航甘泉航空,結果執笠收場,李德義當時不單只向傳媒澄清自己與甘泉沒 有關係,據李建勤寫給曾昭穎的電郵,李德義知道甘泉出了岔子(fxxked up)後很高興。
而○八年李德義稱向家族成員支付了一億三千八百萬元,取得在薄扶林家族墓園的下葬權後,卻發現堂兄弟竟下葬墓園內,竟要求法庭頒令起骨,遭法庭斥 責他濫用司法程序,剔除訴訟。
新近一次法庭敗仗,更披露李德義的風流孽賬。他○六年透過徵友廣告,在英國結識香港婦人胡伏飛,三年間「出錢出力」,贈送名車名錶與物業,總值逾 八千萬元,後來更激到玩3P;至○八年,胡稱懷有李的骨肉要求逾三千六百萬元,結果李稱被屈告上法庭,李被判敗訴。
李氏家族圖
1. 恒豐企業創辦人,79年去世。 2.54年與丈夫李文華創辦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九龍塘教會,91年去世。 3.72歲,註冊工程師,恒豐企業大股東。父母去世後與家族成員就遺產及家族公司股份問題,不斷興訟互相控告,04年終和解。 4.李德義元配妻子,03年去世。 5.年約50歲,04年與李德義結婚。 6.曾協助父親李德義打理英國房地產生意,04至05年關係轉趨 惡劣及被指「勒索」李德義,此後父子只在法庭碰面。 7.父親指她有精神問題,沒有工作。 8.就讀英國劍橋大學時與前妻曾昭穎認識,00年與曾結婚,08年離婚。 9.任職律師,在離婚官司中取得$12億贍養費兼訟費。 10.早年到波士頓從事地產發展,現已移民美國。 11.甘泉航空創辦人,08年甘泉清盤,09年高院頒令李卓民夫婦破產。
不煙不酒不好名車
雖坐擁百億身家,但據知李 德義生活卻相當簡樸。阿明說李雖然居於黃金地段Chester Square,但裝修簡單,沒有古董等貴價裝飾品,亦不聘工人。 李德義不煙不酒不賭,不好靚車名錶,記者一年前在英國遇見李德義,出入只是揸Smartcar、Mini Cooper。阿明說他對食要求不高,「佢唔鍾意交際應酬,平日出去食飯揀啲普通餐廳。最鍾意食屋企飯,蒸條魚俾佢已經得㗎喇。」 不過資產大過天,李德義自比皇帝,兒與媳只是他領土下的「黃金奴隸」,難怪兒子李建勤形容他為毛主席和英女皇。李德義強調必須掌握一切,甚至死後也要繼續 支配家產,以防他的三房妻兒你爭我奪。
最愛私生子
李德義三房共有五子一女,但他與元配一房的子女關係緊張。他指兒子 建斌原本一直協助他打理英國房地產生意的,但為着一個項目向他「勒索」四千五百萬元。另一兒子建倫又是「另一個不開心故事」,女兒則有精神問題而沒有工 作。 他坦言,除了李建勤以及兩名與現任妻子所生的孩子,就再無關係。與女友所生的李建勤雖然是私生子,但順理成章成為李德義二十億美元(一百五十六億港元)身 家的候選繼承人,李德義日本房地產生意便成為李建勤的試金石。 但這宗離婚官司盡揭李建勤「大使」戰績,衣食住行樣樣豪華,如租賃或購置豪門大宅、頂級遊艇、私人飛機、名酒名車等等「大男孩玩具」。
奢 華皇帝生活
李建勤的三藩市大宅佔地二萬九千平方呎,屋內豪裝少不了。大宅眼前食正金門橋日落美景,主人套房影音設備價值連城,其中七個揚 聲器,每個價值逾一百一十一萬港元,奢華程度令人咋舌。 而當年李建勤和曾昭穎婚後在倫敦工作,租住市內一座豪宅,大宅設置廿八條電話內線,愛犬有專人照顧。李酷愛網球,更有意買下大宅,向當地政府申請加設地庫 網球場,可全天候隨時打球。 兩人在港居住時間不多,但也要盡顯尊貴氣派,租住地方包括深水灣道豪宅,與新鴻基郭氏兄弟份屬左鄰右里。
三年花五億
衣 食無憂,李建勤實行玩盡海陸空。他鍾愛賽車,曾與英國奧迪車隊合作,以自己公司名字Veloqx命名車隊,參戰多項世界賽事,花費約四千六百萬元。 他又稱為了招待商家洽談生意,為公司「投資」逾四億一千萬元,向波音公司購入一架G650私人飛機,內置睡房廚房。 而李建勤對遊艇又似乎情有獨鍾,一年約有三個月當「水上人」。今年他租用兩艘超級遊艇Kogo與Wallypower,出現於地中海克羅地亞及黑山共和 國,李建勤天天款待美女上船,每週花費過千萬,遊艇外形與船主行事吸引當地傳媒走訪。 以上一切,李建勤都形容為「玩具」,離婚後仍繼續大花筒生活,三年竟花掉逾五億二千萬元。 李氏父子家財萬貫,錢銀可謂「濕濕碎」。但今次離婚案的主審法官懷疑兩父子偽造○六年「可轉換貸款協議」及發假誓,企圖轉移婚姻資產。法官已把判詞轉交律 政司跟進,兩父子有機會隨時被檢控。
李氏父子帝王式生活
物業 香港•跑馬地藍塘道5-7號The Ellipsis,95年12月以2.18億元購入 •深水灣道51-55號5座獨立屋(租住) 三藩市•寓所佔地29,000呎,飽覽金門橋及地平線海景,估值至少1.17億元 •裝修費4,662萬,主人房音響設備1,900萬,其中七個喇叭每個價值逾111萬元 倫敦•擁200項物業 •李建勤租住的大宅佔地8,000呎,年租605萬。內設28條電話線,聘用兩名管家打理,保安員巡邏,專人照顧狗隻 東京•東京市中心擁十多幢商廈,不少位於原宿表參道,出租予Prada、Cartier等世界名牌
玩具 飛機•波音G650私人飛機,約4.1億元
遊艇•今夏租用遊艇Kogo及Wallypower,各月租約 2,000萬 •一個月船上飲食開支346.5萬元 名酒•2.3億元
房車•高峰期近三十輛,不乏勞斯萊斯及賓利等名車 •○二至○四年與英國奧迪車隊合組方程式車隊,曾參加法國利曼(Le Mans)、意大利蒙莎(Monza)耐力賽,投資約4,660萬元 據資料顯示,李建勤乃李德義與女友所生,李德義在庭上卻指兒子是「領養」,所以李家不准建勤使用家族拼法Lee,只可用Li。李建勤○四年搞賽車隊 Veloqx受訪,亦自稱「Sam Li」。 ####
11月23日消息,樂視手機供應商仁寶電腦今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發布澄清公告,稱截至9月底,仁寶對樂視的應收賬款為新臺幣82.9億元,其中逾期1-180天的金額為新臺幣42.5億元。仁寶電腦在公告中強調,目前公司已於樂視協商還款計劃,樂視於11月中旬開始還款,履約情況良好。
今日有報道稱,樂視拖欠供應鏈巨額貨款,可能面臨遭“擠兌”風險,並點名仁寶及信利合計約近7億美元(逾新臺幣220億元)應收款項暫時無法收回,是最大受害者。
仁寶電腦未披露還款計劃細節,也未明確截至目前是否還有來自樂視的逾期款。
以下為公告部分原文:
一、本公司從事代工業務,客戶有龐大且高價值的自有材料存放於本公司。
二、目前已與客戶協商還款計畫,客戶已於11月中旬依約還款,履約情形良好。
三、迄9月底,本公司對樂視之應收帳款總金額為新臺幣82.9億元,其中逾期1-180天之金額為新臺幣42.5億元,依據本公司提列政策,應提列備抵呆帳金額為新臺幣1.16億元。本公司第三季財務報告已提列備抵呆帳金額共新臺幣3.6億元,且客戶存放於本公司的材料金額大於對本公司逾期帳款金額。
四、目前與客戶的交易條件並無變更。
五、各項訊息請依公司重大訊息公告為準,請勿以訛傳訛。
8.因應措施:無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2015年,吳曉波和當時的互聯網思維唱反調,反“屌絲經濟”,提出2016年是中國“新中產消費元年”。此後“消費升級”、“新零售”的陸續崛起,這一趨勢被不斷驗證。
來源 | 創業黑馬學院(ID:heima_ying)
2017年,當青普旅遊對外宣布獲得2億元A輪融資,大家才發現,在2015年有一個人不僅有同樣的預判,而且已經下手布局新中產消費。
他就是中國創投界教父級人物、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王功權。
出於多年企業和投資經驗積累的“對機會的職業敏感”,王功權認為:新中產消費的市場機會到了:
1、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已經嚴重落伍,互聯網經濟已經進入第3階段。
2、整個產業和社會在被全面震撼和沖擊之後,已經完成了全面對接,接下來將是傳統經濟的全面登場。
3、新舊交替推動了產業的變異,也勢必產生消費升級,新物種會雨後春筍一樣出現。整體上,“屌絲經濟”已經衰落,主流人群會回歸。
4、消費升級會比我們想象的快。追求高品質、好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些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社會開始回歸提供優秀的產品。
5、品質生活,不是簡單的物質炫耀,而是尊重內心深處的渴望,並且尊重生活本身。產品和服務要滿足新中產對品質生活的內在訴求。對創業者來說,這一切都提出了要求和挑戰。
2018年,創業實驗室特邀王功權擔任導師,首開“新中產消費實驗室”,梳理該領域創業的核心問題和解決方案,幫助學員企業準確捕捉用戶需求,成為新中產消費的引領者。王功權老師的實驗室現已開放招募,限額15-20人,報名詳情見文末。
課前我們與王老師深度溝通了課程主題,以下為部分精彩內容,與各位共享。
王功權
著名投資人、企業家
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曾任萬通實業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執行董事、萬通國際董事長。原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高級合夥人,原鼎暉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 。他先後參與投資了著名的騰訊、民生銀行、亞信集團、易趣網、奇虎360、3721、金融界、創聯萬網、框架傳媒、弘成教育、展訊、攜程、 如家、漢庭、驢媽媽、江西賽維等,這些企業後來均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成功自主上市或通過並購上市。
2017:互聯網經濟進入第3階段
投資界的絕大部分人還沈浸在兩年之前的互聯網時代思維,但這兩年已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所以差不多兩年前的投資邏輯,包括在互聯網行業很有經驗的一些從業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是嚴重落伍,並且成為現在進入新階段的障礙。因為時間太短了,比如說經過十年、二十年,大家把這個認知放棄是可以的。但這兩年變化太大,之前還做得熱火朝天,馬上又出現了新的東西。新東西到底是什麽,他們還沒有轉過來。
大家一般談新經濟,總體來說是圍繞著互聯網,不管是大數據也好,區塊鏈也好,除了智能、生物工程是另外一塊,基本上是圍繞著互聯網這一塊,這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互聯網的第一個階段是三門戶時期,就是新浪、搜狐、網易。到全球互聯網破滅,市場縮水了90%,那個時代就結束了。
等到過了幾年,在2004年左右,再起來的時候,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on line的事了,這個時候已經有off line了。假如說把第一個階段理解成是空中的雲,第二個階段是雲中調和出來的雨。2014、2015年的時候這個階段基本上就結束了,伴隨的就是O2O的泡沫破裂。
2017年,互聯網經濟進入第三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特點是原來的空中的雲開始往地下落雨,實際上是互聯網人士拼命地把互聯網跟應用結合的過程。這第三階段會是雨後春筍,我認為差不多就是這兩年。
巨頭壟斷下的“屌絲經濟”已經衰落
所謂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是第二個階段主要的特點。這個階段對不屬於互聯網的傳統產業和傳統產業的企業家構成了巨大的壓力,業態上在迅速地進行融合,但是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出來的還是網上對網下的壓力。
再一個特點,你可以把互聯網時代理解成中國制造的粗放時期,真正優秀的服務、很多主流的消費和服務,很多還沒有完全上來,但是已經在催生。所謂的“屌絲經濟”,以及幾個壟斷性的大平臺形成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標誌。所謂的“屌絲經濟”就是網民機制,這一塊兒基本上是以便宜、方便為特點,人群以年輕人或者低收入階層為主。
為什麽會這樣呢?
1、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年輕人會比較反應快。
2、涉及到使用方式、使用技術方面的事,年齡大的人也都不太會用。
3、它表現出來的是網絡上迅速的互相聯結和溝通,以及信息的傳遞,使原來社會的非主流階層獲得了一次解放。他們的力量很大,大家聚合在一起,就可以團購,消費者和廠家就開始進行博弈。只要粉絲到一定的量以後,立刻就變成強大的生產力。但是總體來說,人均消費是上不來的。
對用戶迅速地擴展和壟斷,這成為互聯網經濟第二階段的主要特點,形成了壟斷的大平臺。阿里巴巴和京東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龐大的用戶群體對上下遊開始進行打壓,把產業鏈中有些人打得很厲害,大家只好走便宜的路線,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戰略。
由於人上去了,所以商務也上去了,形成了年輕人為主的網上社會。他們消費不高,但是數量龐大。項目只要有流量,誰都不怕。模式本身不掙錢,但是仍然做保險、做數據、做金融,橫跨。最後發現在這個階段里,根本容不得小型平臺的生存。
O2O是大家最後一次夢想,找幾個人或者是委托別人20、30、40萬搞一個系統,然後就是on line幹,幹的人太多了。我那時候就提出這件事壓力主要是在地面,地面這個O如果不能有成體系的保證,實際上是沒辦法的,最後我們是兩個O都沒有了。最後事實不幸被言中。
傳統經濟登場,品質消費回歸
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換的一個主要的表現,我認為就是所謂的“屌絲經濟”開始衰落。
為什麽會是這樣呢?上面這場雨來得太大了,整個產業和社會全被震撼和沖擊了,迅速就開始反應、迎接。如果說,前些年傳統產業還在考慮“我怎麽跟新的互聯網經濟對接一下”,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對接的問題了,而是傳統經濟登場。沒有人再懷疑互聯網的應用,各種設施也迅速完善和配套,國家的法制法規也迅速開始跟進了。
由於大量的青年跟上去了,大量的商務跟上去了,社會也跟上去了。這種沖擊導致老人也要上網,因為孩子在網上,網上的信息太多了,很多東西太方便了。後來已經不是80後、90後了,70後、60後、50後,連我爸爸88歲都上網,因為他平時見孫子困難,在網上家里有一個群,他老在那個群里,我們一出現他就問我們吃飯了沒有。這個時候一些社會服務也有給老年人的最簡單的智能應用。所以,很快全社會就上來了。
到第三階段的時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跟整個的經濟社會、傳統產業全面對接了。所以我說大雨落到了地上,新的消費升級和新的東西才上來。
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主流地看都不是物美價廉的,都是追求高品質、好的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
當整個融合開始的時候,會跟原來的那種屌絲經濟不同。你可以理解成是升級了,來自於傳統產業的主流經濟體系、主流消費體系、高消費群體全面推進。這個時候它就迅速地開始細分,然後需要垂直的、優質的服務和品質,對網絡應用的全面占領。
現在人們不再追求自己的用戶是幾個億了。以前有一個時期,用戶不過千萬大家都不好意思說。你有1000萬用戶,但是只能從一個用戶手上拿到錢,從其他的用戶手上只能拿到很少的錢。這樣的話,除非在品牌聚合的大平臺上,否則獲客成本很高。這個獲客成本你可以理解成是雜耍現象。我在大街上,開始雜耍,用磚頭往腦袋上砸,用刀什麽的,搞了半天,折騰半天一身汗,一幫人說好,等到一收錢人都走了,就剩兩、三個人給錢。為了獲客把肚子都砍了,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用戶,為了維護他們我費了太大的努力。
你會反思,如果說我剛開始就找了這兩個給我錢的就好了。我就不用砸腦袋什麽的,我就談我自己苦難的童年,他就又給吃又給錢,沒準還拿錢讓我上學去。也就是說,收入對象變了,我的服務方式不一樣了,服務內容不一樣了,我的收入結構也不一樣了。
現在的問題是誰能夠精準地找到內容,給他提供感動他的高品質的服務,使他付更多錢。做到了,你就會發現你的服務內容、服務模式做得不多,但你的收入比那個還高。這個你可以理解成主流經濟的高品質的服務和高品質的產品,也就是說消費升級的東西,開始在網絡世界中出現。各種優秀的產品全會上來。
最後還是你的產品、服務要好,要找對你的客戶,回過頭來,網上的手段和方式只不過是成為原來經濟的一種應用的手段而已。像最初我們做生意的時候,大家都是點現錢,後來刷卡的時候覺得好先進,現在你就理解成整個互聯網的應用,無非是原來傳統經濟的算法而已。
最後在互聯網融合和使用的過程中,真正崛起的東西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起來。這就是馬雲說的,互聯網的經濟消失了,已經變成了融到生活中的應用。追求品質的產品在這在這次打擊中,不僅沒有被狂風驟雨摧毀,反而因為大地土壤肥沃,生長得更加茂盛。
現在是新物種誕生的巨大機會
新經濟的第三個階段有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國的傳統經濟在迅速重構,新經濟也在迅速重構。這兩個又在迅速融合。你可以理解成是變量對變量,還在運動中結合。新經濟、舊經濟整個重構和結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巨大的一個新機會。很多新的物種就誕生了。這些新的物種實際上是一場技術革命沖擊和融合的過程。
新經濟這兩年的重構,最明顯的是自媒體帶來的顛覆。想當年三大門戶何等囂張,你要想向市場推廣,不把幾大門戶拿到手,你是推不開來的。現在就不一定了,現在一個小孩搞20、30萬粉絲的自媒體,有可能就引爆了。你那邊請了20幾個人到現場體驗,記者還得給500塊錢的紅包,回過頭來效果還不行——你發的東西好多大家都不看。天天傳的都是自媒體的東西,而自媒體的東西完全取決於你這個東西的圖文被認可的程度。大家傳播是自發的,鬼才知道哪篇文章一下就引爆了。
落實到我們的青普來說,你是旅行社嗎?不是,你是酒店嗎?也不是,旅行社、酒店都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劃分的,實際上這些東西按照原來這樣劃分,有的時候管理就出問題了。如果說一個企業、兩個企業可以理解成是管理的問題,如果整個行業,那就是產業的問題:產業不成立,或者是產業在商務上是自己不能自洽的,或者是陷入困境。就意味著產業必須要變異或者是融合,說白了就是需要重新定義邊界,形成新的行業概念,這當然就得重構了。
兩年前在投資界和互聯網行業特別活躍、天天說的那些話,我之所以說是過時了,就是因為這個重構的速度太快了。
找到新中產
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和希望
在重構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主流經濟的增長、高品質經濟的增長。互聯網中的主流社會在增長,消費自然就升級了。新中產當然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群。
新中產我更願意這樣理解:
他們是靠智力、勞動、才能在創造自己的財富,這是一個挺重要的特點。因為這倒不是說他們比上一代好多少,是因為上一代好多是歷史機緣,現在沒有。由於他們基本上是自己努力工作和自己去創造的價值,所以他們對財富和資產的理解會更加積極、理性、正向。不會一下子就掙了2個億,然後隨手就揮霍3000萬。
他們去爭取的時候不會那麽兇狠,獲得了什麽也不會那麽傲。過去的富豪階級,他們是在一種生活有很大壓力、沒有財富積累的情況下自己打出來的。但是新中產不是這樣的,他們從出生下來受教育已經在享受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富裕的成果,是在一個經濟狀態比較自給自足,或者是富裕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沒有那麽強的不安全感,不像那一代人,有多少錢都覺得心里不安全,想著更加穩定一點。
新中產還表現出很強的向上的、學習的、上進的態度。新中產平均受教育的程度比較高,至少是大學以上的,不像上一代的,還有沒文化的。新中產說白了,你自己想不上大學都很難。同時他們還要再成長,所以他們學習、上進、提高自我、豐富自我,包括社會的資源、人脈的關系、各種知識。所以好多人就讀了長江商學院或者是黑馬學院等等。你看成熟的大腕,他們好像什麽都懂,但是還表現出這樣的一面。
總的來說,新中產對很多東西看得更加積極,更註重的是現在和未來。他想要再努力,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網上說中國有2.3億新中產,這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同時也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和希望之所在。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下稱“特醫食品”)正在成為乳企爭奪的下一個新機會。
4月24日,雀巢集團宣布在中國斥資10億元的新工廠在江蘇泰州竣工,作為雀巢首個在華投建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工廠,該廠也被認為是雀巢搶食中國特醫食品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對特醫食品管理方式從藥品轉向食品,特醫食品市場逐步解凍,目前包括健合集團(01112.HK)、美贊臣、聖元國際、貝因美(002570.SZ)等國內外主要乳企近期都在紮堆進入特醫食品領域試圖分一杯羹。
雀巢中國加碼特醫食品
據了解,雀巢的新工廠將包含雀巢健康科學和高德美兩大業務組成,分別生產特殊醫學用途產品和皮膚健康產品,項目一期投資超過10億元。雀巢方面表示,泰州工廠也是它在國內現代化等級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工廠之一。根據規劃,這家工廠將為雀巢健康科學公司生產液體類特醫食品產品。
目前雀巢健康科學在中國銷售多款成人和兒科營養領域的特醫產品,但此前主要是在瑞士和德國生產,進口到國內銷售,而斥巨資在中國修建新工廠,不難看出雀巢在特醫食品方面的布局。
雀巢健康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顧欣鑫告訴第一財經,特醫食品在國外發展已有50年的歷史,包括數千種產品,但在國內這一領域才剛剛解凍,只有幾十款產品在售,還是一片藍海。
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記者了解到,此前特醫食品被作為藥品監管,由於臨床試驗操作複雜,大量產品被攔在市場之外。而隨著去年開始,國家對特醫食品采取註冊制,推動特醫食品從藥品轉向特殊食品過渡,讓雀巢也看到了市場的新機會。
顧欣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醫食品也是2030健康中國戰略中重要的一部分,該戰略提出了要強調國民營養計劃,並強調微量營養素的補足,尤其是加強臨床營養,這將對特醫食品發展形成利好,加上此前有關部門已經公布了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將進入良性發展期。
而雀巢高層也對新工廠寄予厚望,在竣工儀式上,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羅士德表示,雀巢健康科學是雀巢中國整體戰略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並希望工廠的落地可以帶來非常快速的業績增長。
在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看來,雀巢新工廠的布局是一種前瞻性的投入。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特醫食品市場規模還有限,據不完全統計,1歲以下產品市場在30億元左右,而成人特醫食品市場規模在50億元左右,主要是由於長期以來,特醫食品作為藥品在醫院渠道中銷售,且消費者對此缺乏認知所致。未來隨著公眾認識的增長以及相關領域法規法規的完善,市場還將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
乳企紮堆入局搶市場
事實上,不止雀巢,國內外乳企也紛紛入局特醫食品領域“搶位置”。
4月22日,美贊臣宣布將從美國引進擁有75年歷史的特配粉產品安敏健LGG,以期在中國牛奶蛋白過敏市場上占據優勢。而近期健合集團BNC中國區執行總裁朱定平也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目前健合集團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註冊一款水解蛋白的特配粉產品。而此前就在特配粉領域布局較多的國內乳企聖元國際和貝因美,已經提交了多款特配粉配方申請註冊。可以預見,未來國內特配粉領域將成為下一輪乳企爭奪的重點。
對於為何選在此時引入特配粉產品?美贊臣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回複稱,此次特配粉入華經過了較長的籌備期,美贊臣之所以引入這一產品,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好國內特配粉市場潛力巨大。數據顯示,中國牛奶蛋白過敏市場產品銷售相對5年前翻了一倍,而且隨著國家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相關政策,證明特配產品市場將得到國家的重視,中國的特配粉市場也會越來越成熟和規範,目前美贊臣還在持續評估國內市場,並計劃繼續引進特醫嬰配產品。
根據尼爾森統計數據預測,牛奶蛋白過敏特醫食品市場規模從2015到2021年預計增長125%,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0%。
顧欣鑫表示,目前國內對於特醫食品領域的需求正在不斷加速,以兒科營養領域的牛奶和蛋白過敏產品為例,國內1600萬新生兒中,大概有5%到8%的孩子存在這一問題,由於產婦年齡偏大等因素,在城市這個比例可能會更高。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乳企密集紮堆特醫食品領域,一方面是垂涎特醫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除了嬰幼兒,老人也是特醫食品的重要消費群體,二孩政策和中國社會老齡化,給特醫食品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雖然市場還是開放初期,但各企業提前占位的意圖濃厚,希望在市場初期就先入為主。
不過對於大型乳企來說或還有另外一個打算。
根據國家公布的GB29923國家標準,對特醫食品生產要求滿足GMP,也就是藥品的生產規範,實際上國內的奶粉企業在硬件條件上都滿足這一要求,但想入局特醫領域並不是誰都可以。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乳企從單純的奶粉產品向營養品領域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目前各家企業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相對穩固,每一步增長將變得更加困難,營養品業務可以帶來更多增長機會。與此同時,目前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巨頭間的競爭轉為品牌和科研實力的競爭,特醫食品的關鍵在於配方和研發,這也是企業科技實力的體現,大企業也希望借此拉開與其他對手的差距。
4樓提及
同1060一齊玩??
10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12/LTN20100912010_C.pdf
14樓提及
419是披露交易,是最輕的披露則可,不需處理,8172是非常重大交易,要港交所的人查清則可
21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519/LTN20060519019_C.pdf
當年的公告
屬於自彈自唱之類
22樓提及21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519/LTN20060519019_C.pdf
當年的公告
屬於自彈自唱之類
想震倉?
12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16/LTN20101116649_C.pdf
訂約方 : (a)賣方 : 本公司
(b)買方 : 嘉滙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之普通股於創業板上市
代價:
銷售股份及銷售貸款之代價為82,000,000港元,乃經本公司與買方參考Sinofocus集團
之未經審核綜合負債淨值(已就二零一零年九月三十日Sinofocus BVI結欠本公司之尚
未償還債項金額作出調整)後公平磋商釐定。
代價之支付條款:
代價須由買方按照以下方式以現金分期支付:
(a) 簽署該協議後,買方須向本公司支付40,000,000港元作為按金及部分代價;及
(b) 42,000,000港元之代價餘額須於完成時支付。
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Sinofocus BVI乃投資控股公司,擁有以下公司:
(1) Sinofocus香港,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從事廣告業務;
(2) MCIL,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暫未經營業務;
(3) 廣東中觀傳媒有限公司,根據中國法律成立之有限公司,從事廣告代理業務;
(4) 北京合縱聯橫廣告有限公司,根據中國法律成立之有限公司,從事廣告代理業
務。
2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23/LTN20110523528_C.pdf
袁海波又買IDG的股票,作價約57.6仙
27樓提及2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23/LTN20110523528_C.pdf
袁海波又買IDG的股票,作價約57.6仙
咁其怪,用3.X倍溢價買反?所為何事?
28樓提及27樓提及2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23/LTN20110523528_C.pdf
袁海波又買IDG的股票,作價約57.6仙
咁其怪,用3.X倍溢價買反?所為何事?
上一次都偷了唔少錢,可能今次又照辦煮碗
29樓提及28樓提及27樓提及2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23/LTN20110523528_C.pdf
袁海波又買IDG的股票,作價約57.6仙
咁其怪,用3.X倍溢價買反?所為何事?
上一次都偷了唔少錢,可能今次又照辦煮碗
上一次都偷了唔少錢?是否以下這個?
華億傳媒<00419.HK>主要股東CBC China Media Limited,按每股0.13元,向Rich Public出售35億股,佔已發行股本12.16%。每股作價較停牌前收市價0.05元,溢價160%,總代價為4.55億元。完成後,CBC持股量由20.67%,降至8.51%。
3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219/LTN20111219396_C.pdf
預備抄上, 低價俾6個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9291_C.pdf
股份想由6億幾去到30億, 是否配合稍後的抄作行動, 方便收購及配股?
38樓提及
这只股是否小超人份的?
39樓提及38樓提及
这只股是否小超人份的?
幾時有?
51樓提及
5股合為2股,我有80萬股,即係點,有碎股嗎?
53樓提及
小喇叭,我都唔知呢d叫注入資產定用公司錢買董事垃圾
56樓提及
呢個時候合股唔知咩原因
58樓提及
我估會先升一轉,之後行使可換股債券,再出多個好消息作終極散貨
59樓提及
看來個個都唔睇好今次交易, 不過做到咁揚又真係好小有
62樓提及
向下炒咪行駛唔到債券?增持唔到股份?
64樓提及
佢之前又出非上市認股權證,都係要抄高出貨?唔係我真係唔明點樣出貨
66樓提及
shit. 俾佢合股供股再加認股權證呃左
74樓提及
各位高人可唔可以話我知咩事呢? 死啦我睇唔明
76樓提及
咁死羅, 我買左 @0.37, 要睇位快閃了! 我仲見袁生買我又買 @@, 佢仲係 0.39 買咁多
76樓提及
咁死羅, 我買左 @0.37, 要睇位快閃了! 我仲見袁生買我又買 @@, 佢仲係 0.39 買咁多
81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30903685_C.pdf]
Greatsoup 果然Great! 真係想偷錢, 自己買番自己D可換股票據
83樓提及
睇黎都要當買個教訓, 等我温習下袁生生平先
85樓提及
偷完錢係咁升,我今日終於係0.39 走左,15 分鐘後停牌,話有咩重大消息公佈
87樓提及
與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1016175_C.pdf
tks在90樓提及
配股 集資1.8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1216329_C.pdf
我打飛機唔用手在103樓提及
0.4 有貨, 睇個勢0.65冇難度
tks在104樓提及我打飛機唔用手在103樓提及
0.4 有貨, 睇個勢0.65冇難度
點解係0.65而唔係6.5
tks在106樓提及
老千又盈警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130585_C.pdf
tks在112樓提及
停牌 待發內幕消息,有冇機1060翻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424230_C.PDF
iniesta在114樓提及
唔講都唔知419有天安的物業, 點解會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