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紅包大戰揭幕 你搶紅包,他們搶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68

在手機上搶紅包,已經成了春節新年俗。 (CFP/圖)

有紅包就有人,有人就有未來。互聯網公司早已熟諳這一真理。春節前慘烈的紅包大戰,正是各家互聯網公司的搶人大戰。

還沒到春節,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紅包大戰就開場了。

很多人並不知道,支付寶在去年春節前就推出過紅包產品。但在微信紅包壓制下,這個產品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一年後,2015年1月26日,支付寶錢包8.5版本更新上線,新版本增加了紅包功能。一開始支付寶的紅包只是在阿里系的社交產品“來往”以及新浪微博上流行。一周後,支付寶開通紅包分享到微信平臺的接口,產品迅速躥紅,但卻在幾個小時後遭到了微信的封殺。被封殺後的支付寶紅包,通過口令紅包的形式繼續攻陷微信平臺。

支付寶紅包的另一種攻法,來自跟商家的合作。很多商家都通過支付寶紅包,到微信朋友圈去做廣告。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投資過的新浪微博、陌陌等也跟支付寶聯手推廣紅包。

除了繼續通過微信封殺支付寶紅包,騰訊也發動旗下手機QQ等產品展開應戰。雙方都推出了春節期間的紅包計劃,目的都是討好用戶。

“支付行業之所以如此看重紅包,是因為紅包的本質是一個支付行為。”黃震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是日立數據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市場總監,此前在易寶支付工作過。

新年俗

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讓中國多了一個新年俗——互聯網紅包。

這個新年俗從2014年春節開始嶄露頭角。騰訊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數據是,2014年春節期間(除夕到初八),有超過800萬用戶參與了微信紅包。僅除夕夜就有近500萬人玩微信紅包。

2015年春節即將來臨,紅包大戰更加激烈。支付寶在微信朋友圈“賴著不走”,開發了一個叫做口令紅包的功能,居然引發了微信用戶更加熱烈的追捧。

“很多用戶覺得這個口令功能讓支付寶紅包更有趣了,一開始只是誰先看到紅包並且拆開紅包,現在變成了看誰能把口令記得最準,並且打開支付寶客戶端的速度最快,輸入口令的速度最快。”支付寶公關部一位要求匿名的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為了增加趣味性,支付寶打算在數字口令的基礎上,推出漢字口令,比如“天王蓋地虎”。

2014年剛興起的互聯網紅包,緣於一個很隨意的產品設計。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騰訊的老板馬化騰每年春節期間,都會在騰訊的辦公大樓里發紅包,員工也會在大廈圍堵馬化騰討紅包,於是騰訊的產品經理就開發了一個可以用手機收發紅包的產品——微信紅包,沒想到一炮走紅。

要玩微信紅包的前提是微信綁定自己的銀行卡,即開通微信支付功能。這讓微信支付一下子通過微信紅包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以至於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把微信紅包稱為對支付寶的一次“珍珠港偷襲”。

很快,支付寶也推出了討紅包和發紅包的產品,但鮮有人問津。

服務於P2P行業的李女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是一個資深的淘寶用戶,用了多年的支付寶。但她根本不知道去年支付寶推出過紅包產品。她只記得去年除夕,一直坐在電腦旁,打開帶有紅包提醒插件的獵豹瀏覽器,只要有人發紅包,瀏覽器就會提醒她,然後她趕緊拿手機看看哪個群里又發紅包了。李女士說,那是她第一次沒有看著春節晚會度過除夕。當晚,她搶到了近百個、價值數百元的微信紅包。

“不過,我出去跟朋友吃飯,或者給同事在樓下帶飯的時候,大家還都是習慣用支付寶當面付功能。這是購物帶來的使用習慣,微信支付沒法替代。”李女士說。

支付寶表示,要聯合商家,在除夕前後發放總額超過10億元的紅包。騰訊也表示,微信將聯合手機QQ在春節期間發放總價值超過30億元的紅包。兩家公司都出臺了各種搶紅包的攻略供用戶參照。支付寶甚至還推出了搶紅包鬧鐘提醒功能。

當然,兩個公司做紅包的思路還是不太一樣。支付寶的紅包,商家營銷新工具的色彩比較濃,而微信的紅包社交屬性更濃。可為佐證的是,微信紅包在春節之後,依然比較活躍,因為它成了一種社交工具。

紅包大戰只是開端

對於封殺支付寶紅包,騰訊的解釋一開始是擔心安全問題。後來進一步解釋說,微信的朋友圈是一個由熟人關系鏈構建而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微信紅包則是好友之間的一種趣味互動,表達情感的方式,微信絕不容許有人打著紅包的名義進行朋友圈惡意營銷,破壞朋友圈體驗。微信表示,等什麽時候阿里系接入了微信支付,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

“微信屏蔽我們之後,我們私下跟他們做了溝通,畢竟很多同事是從微信過來的。但官方的溝通可能沒有。”一位支付寶公關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紅包大戰之前,阿里和騰訊各自已經形成了一個移動生態圈。在阿里的生態圈里,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在騰訊的生態圈里,人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合一。無論哪個生態圈,都要靠支付來統一各自的“三流”。

在移動支付上,支付寶在電商支付領域占有絕對市場地位。但大量非購物支付的需求,卻匍匐在微信平臺上。所以,阿里通過春節紅包,潛入微信生態圈,試圖扮演特洛伊木馬的角色。

從實力對比上來看,支付寶和微信各有優劣。

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Q3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份額中,支付寶占比49.2%,騰訊的財付通占比19.4%。因為京東和騰訊的戰略合作,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在上升。

但微信的用戶是支付寶的好幾倍。截至2014年10月份,支付寶錢包已經擁有了超過1.9億活躍用戶。而微信同期的活躍用戶數是4.68億。

支付寶的進攻方式是在線下迂回發力。

2014年,支付寶最大的一個亮點是跟物美超市合作,爭奪線下用戶。南方周末記者在北京的物美超市看到,很多售貨員背著一塊紙牌子,上面寫著“用支付寶支付,最多便宜50元”。很多購物的人說:“今天又占了馬雲一點便宜”。

微信同樣在深耕線下用戶。比如,微信2014年底對外展示了自己的“微信小鎮”項目。這是一個基於微信支付來打通線下餐飲、娛樂和休閑等生活服務的O2O項目。

而在阿里和騰訊的競爭過程中,雙方都采用了封殺這種粗暴但有效的辦法。

淘寶和天貓封殺微信支付和微信二維碼,微信封殺跳轉到微信的淘寶和天貓的商品鏈接,以及阿里旗下的社交產品來往、蝦米音樂;新浪微博封殺微信,微信屏蔽快的打車。

在國外,這種封殺也很常見。最有名的就是蘋果封殺谷歌地圖,以及Google地圖封殺Windows Phone等。

上述支付寶公關部人士表示,他們知道被微信封殺,是一些微店用戶通過支付寶紅包在微信平臺上發紅包,被微信屏蔽了。

騰訊方面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說,這些被屏蔽的鏈接,都涉及假貨售賣、虛假紅包、欺詐等違規行為。

封殺支付寶之後,微信迅速發出公開聲明,給微信支付做廣告:歡迎受到影響的商家接入微信支付,實現平均3天快速接入微信支付,同時提供免保證金、T+1結算等配套措施。

集體收買人心

盡管這次戰爭的主角是支付寶和微信,但其他互聯網公司也看到了紅包對於爭奪用戶的價值。

2015年2月2日,微博和支付寶聯合發起的2015#讓紅包飛#啟動。2月5日,移動社交應用陌陌正式上線“紅包”功能。

陌陌參與到紅包大戰中,是因為要突出其熟人社交的品牌概念。在陌陌起家的很多年里,一直被當做是陌生人交友的工具,後來陌陌開始品牌轉換,往熟人社交靠攏。而紅包能讓陌陌上的陌生用戶變得“熟絡”起來,讓已經沈澱成朋友關系的用戶更多互動起來。

“陌陌擁有超過450萬的活躍群組,這次推出紅包活動也是春節對用戶的回饋之一,希望以應景的春節紅包為載體,加強群組的活躍度和用戶彼此之間的溝通。”陌陌科技公關部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月6日,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宣布“發紅包了”。紅包確實是個提高用戶活躍度的利器。新浪微博目前有很多的休眠用戶,只有大的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這些用戶才可能被重新喚醒,而類似明星給粉絲發紅包這樣的辦法,能夠激活大量休眠用戶。

一些大V也變得活躍起來。比如一直在微博上比較低調的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在微博上給張朝陽、俞敏洪、曹國偉、潘石屹、任誌強、劉強東、等企業家發紅包,給馬雲“塞”了一個1314元的紅包,意思是一生一世。此外,楊元慶還給範冰冰、姚晨、陳偉霆三位明星“塞錢”,其中給範冰冰的是10086元的大紅包。

新浪微博公關部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則在周末緊急開通支付寶,並在微博上給粉絲送出萬元大紅包。不到一個小時這1萬元紅包就被粉絲“搶光”。

整個新浪紅包活動上線不到一周,就已經送出2800多萬個紅包,給範冰冰“塞錢”的網友就超過5萬人,給陳偉霆、姚晨、唐嫣等人塞錢的網友也都超過2萬人。

對於新浪微博來說,2015年的紅包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讓紅包飛”成為企業和商家的全新營銷工具。品牌企業、中小企業甚至個人微商品牌,都可以借助微博紅包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21

搶票軟件怎麽幫你搶春運火車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246

(新華社/圖)

今年搶票軟件的一大亮點是,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

春運期間用戶第一次錄入驗證碼成功率僅為8%,錄入三次以上的成功率在65%左右。其中,最易識別的圖形驗證碼前三名是自行車、人民幣、老虎,最難識別的前三名是七星瓢蟲、經筒、噴霧器,兩者之間的成功率相差3倍。

2017年春運,被稱為“史上最難搶票”的一次春運。

360瀏覽器發布的2017年春運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鐵路預計發送旅客量3.56億人次。

由於火車票預售期縮短、鐵路總客流量大、節前學生和務工人員客流相互疊加、搶票時間集中、“拉尼娜”天氣等因素,2017年或將成為“史上最難搶票年”。

由於鐵路線路調整,今年春運火車票預售期從60天縮短為30天。按照過往經驗,火車票預售期縮短,會導致搶票軟件搜索量暴增。比如2014年春運火車票預售期也是30天,上述360報告顯示,2014年對搶票軟件的搜索量“呈現一個非常陡峭而集中的峰值”,而2015年春運和2016年春運,因為預售期調整為60天,檢索曲線就相對平滑。

2017年春運,火車票預售期再次縮短為30天,各種“搶票軟件”再次變得炙手可熱。

人工智能加入搶票大戰

目前搶票軟件主要是兩大類。

最主要的一類是瀏覽器。比如360瀏覽器、百度衛士瀏覽器、搜狗瀏覽器和獵豹瀏覽器等。其中,獵豹是國內第一批做搶票軟件的公司。

第二大類是一些旅行類APP,比如高鐵管家和攜程旗下的“鐵友”。這些軟件都推出了一些收費搶票服務。鐵友推出了“VIP極速搶票通道”,只需30元就可以專享100M帶寬搶票通道,優先出票,出現余票第一時間幫搶,搶票不成功,第一時間全額退款。

高鐵管家也出臺了類似功能。南方周末記者實測了這兩款搶票軟件,發現並非交了套餐費就一定能搶到票,但確實都能在幾分鐘內全額退款。

實際上,這些推出收費功能的搶票軟件,主要目的並非賺錢,而是為APP獲取新增用戶,維系老用戶的粘性。相比30元每單的收入,得到了一個“支付用戶”是搶票軟件們更看重的收益。

為了提高搶票成功率,搶票軟件們各顯神通。比如360在不同城市專門設立搶票服務器。

搶票軟件已經有至少5年的歷史,搶票軟件的服務項目,也從過去自動搶票、手動下單,變成可以預先交費、自動搶票和下單。從過去只能搶一趟車,變成可以同時搶多趟車。從每趟車只能搶一種坐席,到現在每趟車可以搶站票、坐票、硬臥和軟臥等全部坐席。

360搶票總工程師王銀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搶票軟件的一大亮點是,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

王銀華介紹說,過去大家搶不到票,主要是在識別12306的圖片驗證碼時,辨認時間比較長。

為了對付票販子,2015年春節,12306官網升級了驗證碼系統,使用了581種圖形驗證碼。驗證碼細分為12個品類,購票需輸入兩個關鍵詞,排列組合高達336980種。根據360春運的驗證碼大數據,春運期間用戶第一次錄入驗證碼成功率僅為8%,錄入三次以上的成功率在65%左右。其中,最易識別的圖形驗證碼前三名是自行車、人民幣、老虎,最難識別的前三名是七星瓢蟲、經筒、噴霧器,兩者之間的成功率相差3倍。

因此,360手機瀏覽器的搶票服務,將高效識別圖片驗證碼作為技術主攻點。而要實現對這些圖片的快速和準確識別,主要靠人工智能。去年春運,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視覺識別技術被引入到搶票軟件中,這個技術能做到快速準確識別圖片驗證碼。今年,這項技術不僅可以自動識別驗證碼,還允許用戶自動登錄和自動提交訂單。

除了360外,去哪兒網等平臺也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了搶票業務中。

官媒質疑合法性

搶票軟件越來越火熱,也引發了眾多質疑。

2017年初,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紛紛發文質疑“搶票軟件”的合理性,討論搶票軟件的付費搶票功能是否合法。

2006年,鐵道部等多部委曾下發過《關於依法查處代售代辦鐵路客票非法加價和倒賣鐵路客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明確提到鐵路客票銷售代理點銷售鐵路客票可收取每張不超過5元的鐵路客票銷售服務費。

對於搶票軟件是把黃牛搬到了網上的質疑,王銀華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應說,搶票軟件如果能做到不加價、零捆綁、純公益和免費,不以牟利為目的,就不能算是黃牛。

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第三方搶票軟件的基礎搶票服務都是免費的。一些VIP搶票付費業務,是否違規,目前還沒有定論。甚至搶票軟件到底算不算鐵路客票銷售代理點,目前也難以界定。

對於搶票技巧,王銀華介紹說,12306平臺的火車票不是一次性賣完的,會階段性放新票出來,所以用戶要“勤刷票”、“多撿漏”。他透露說,360瀏覽器根據後臺搶票記錄顯示,每天下午15:00-17:00,晚上22:00,早上6:00等幾個時間點幾乎都會有新票放出。對於家鄉目的地一直刷不到票的,他建議試試周邊其他火車站,有時候就在臨近的其他大站也有余票出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