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MMDAwMDIxNDA2Mg.html
选择到哪里上市,对流动性的考虑是最关键的因素。”纽交所北京首代杨戈说。所以适合留在国内的留下了,适合出海的也出海了。
未来十年,这依然会是金科玉律。IPO这个风向标,又反向影响着PE的投资行为。
两条腿走路
创业板造就了一场盛宴,本土PE因此扬眉吐气。
截 至2010年12月,全年共有10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却有106家VC/PE以及32亿元资金隐身其间。数码视讯(300079.SZ)、欧比特 (300053.SZ)、九州电气(300040.SZ)分列最被投资人看重前三甲,分别有13家、8家以及7家机构投资人。
人民币基金因此“不可或缺”。2010年前11个月,VC领域共募集了近62亿美元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则不到40亿美元。清科集团的报道进一步指出,在PE领域,2009年仅有21只人民币基金募集,今年前11个月新募人民币基金却高达64只,总量逼近100亿美元。
但人民币独步国内市场的情形却没有形成。2010年前11个月,针对中国市场的美元基金募集也高烧不退:新募PE基金近165亿美元,新募VC基金也将近40亿美元。甚至九鼎、达晨等本土GP也在尝试管理美元基金:这给他们创造了两种可能性:在国内上市或者出海。
“没有人会拒绝多一个渠道”。在国内市场大热的同时,中国企业海外IPO也风生水起。据统计,今年共有34个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其中32家有VC/PE投资。
即使传统消费概念也大受追捧。重庆“味道”乡村基(CCSC)为中国消费概念出海打通了渠道。2010年9月28日这家连锁餐饮企业登陆纽交所,其25美元的开盘价、65.8倍的市盈率令人大跌眼镜,同概念的小肥羊在香港上市时市盈率不到30倍。
实际上餐饮企业是今年中国赴美IPO的第二大类别,9家企业占到总数的27%。
TMT“回潮”
清科集团梳理今年前11个月VC、PE投资案后发现,互联网在十年轮回后再成投资热点,移动互联网整个链条都热得发烫。
“蓝讯与优酷在美国的成功上市,或许是TMT投资热回潮的重要推动力量。”纽交所北京首代杨戈说。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国内现在有超过50家公司在准备“海外上市”,据杨戈所知TMT行业占据了很大比例。
如 果在国内,蓝汛通信、优酷网上市都不可能:它们都还没有盈利、短期内也不可能盈利。但美国资本市场对它们却热情异常:去年10月1日蓝讯在纳斯达克上市当 日股价涨幅高达95%,这刷新了纳斯达克3年来IPO当日涨幅最高纪录。纽交所上市的优酷也不甘示弱,上市当天股价冲高160%。彼时,国内还在探讨视屏 网站的赢利模式。
“前几年太阳能、网络游戏是海外上市的主力,但最近几年投资人比较喜欢大TMT领域里的企业”。即使今年TMT也是出海主力,34家在美国IPO的企业中有14家来自TMT行业,占IPO总数的41%、募集资金总额的46%,公司的总市值则超过50%。
|
||||||
漂亮祖母F與馬 主N等人搵埋左丁山到陸羽飲茶,講番香港傷殘運動員在亞殘會中之出色表現,仍然興奮。祖母F其實以前係公關界行尊,已經退休,養尊處優,做咗祖母仍然活力 十足,見到個孫就快樂上腦,令人羨慕。呢日問佢某某人娶咗一位以前藝員,不知近況如何,F姐嘆一聲話:「唔敢問人,點知離咗婚未呀?」何出此言?F姐話佢 每年都會同班小學同學飲茶,人數不多,但成班女士自細玩到大,百無禁忌,開口就問最近邊個離咗婚,答Yes嘅人居然有所增加,令佢有啲感慨,當然亦感到人 生何求,要咁多錢做乜,所以佢退休前與後都做義工,覺得生活更有滿足感。 今天還可與小學一年班同學飲茶,難得到極,左丁山已經完全唔記得小 學一年班有乜同學咯,當然,F姐自幼入讀名女校,同學有向心力,容易維繫,而左丁山讀義學出身,好多學生根本因家境問題而輟學,小時候已各散東西,點會有 聯絡吖。同我地一齊飲茶嘅總幹事M講番,佢與一班徙置區學校同學,因考升中試成績優異,十幾人一齊入咗男拔萃,受到優良教育,再入大學,因而成材,但今日 因為分區派位,即使男拔萃唔係變成直資,呢條晉身之路亦已斷絕。諗深一層,何以一啲名校要變成直資?最大原因係佢地要取回選擇優秀學生嘅權利。何以冇權? 因為取消晒升中試之後,所有學校只能在校網區內收到學生,上水優異生冇機會入旺角男拔萃。因派入名校之本區優異生唔夠多,後來演變成為直資,不參與分區派 位,可向全港優秀學生招手,恢復以前有升中試時代嘅局面。但變成直資學校之後,冇升中試成績配合,收生要睇原校成績之外,仲要面試,睇埋其他因素(例如校 友、教友、父母曾否捐款),慢慢就將清貧優秀學生拒諸門外,非社會之福也。取消升中試係教育界極力主張嘅,但冇咗升中試之後三十年,呢個社會是否變得更公 平?錢穆先生以歷史眼光睇中國科舉,指出千年考試制度為中國人社會嘅平等有好大貢獻,窮苦讀書人可憑考試晉身進士,有機會成為朝廷大官,相反歐洲嘅宮廷政 府機關,階級森嚴,窮人難有機會。批評考試制度,若純以學生壓力角度出發,可能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0/2197426.shtml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今年的春运于昨日(1月19日)正式启幕。在广东省,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等各大劳动力大省的工人已经陆续开始返乡。春运开闸第一日,有着巨大外来工规模的广东省宣布,上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8.6%,其中广州调整后最低工资标准为1300元/月。
在岁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广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坦言,选择这个时候出台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但有分析认为,广东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于缓解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 “用工荒”作用较小。
广州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
广东省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于今年3月1日起执行。这也是今年以来,继北京、重庆、江苏等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又一个省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 解到,广东各省市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相较去年的标准平均提高了18.6%,其中作为第一类标准的广州市较之前的标准提高了18.2%,增加200元至 1300元/月,成为目前全国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
广东此次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较上一次调整不到10个月。在广东“用工荒”备受关注的2010年初,广东省各市在2010年4月1日全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近20%。根据当时的方案,广东将最低工资标准分为5档,而在此次调整中等级被减少为4档。
除了广州之外,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四市作为第二类标准执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80元至1100元/月,调幅19.6%;第三类标准执行城市为 汕头、惠州、江门,上调140元至950元/月,提高17.3%;第四类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月,执行城市为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 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较之前的标准增加了140元,提高19.7%。
欧真志解释道,广东此次调整将类别减少为4类,主要是考虑广东“双转移”实施以来,粤东、粤西和粤北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水平,因此取消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的标准,采用全市统一标准。
据了解,这是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广东进行的第10次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水平接近或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 1994年~2009年,广东全省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1%,而1994年以来的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仅8.4%。在广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之前,湖南、 湖北、四川等劳动力大省的一类最低工资标准已经提到850元/月~900元/月,超过广东粤东、粤西和粤北的标准,广西梧州820元/月的标准也超过肇 庆、云浮原来710元/月的标准。
“稳工”作用或有限
根据以前的预测,广东省2010年预计全省GDP增长12.8%,人均增长 11.4%;而广州2010年撞线“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规模过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也已基本没有悬念。但令人艳羡的GDP增长背后,以广东省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典型的“用工荒”,自去年以来也备受关注。
2010年年初,广东广州、东莞等城市陆续出现“用工荒”,在广州类似瑞宝制衣城 的服装加工工厂集中地,到处挂着招工的小广告。在市场的压力下,企业主不得不上调工资来吸引工人,但据不少企业主反映,在上调一两百元的工资后,招工仍然 非常困难。而对于广东很多本来纯利就非常低的企业来说,上调工资是困难的,有企业主甚至表示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关厂。
事隔将近一年,沿海地区仍时被报出“用工荒”,而与此同时,以食品为主的物价上涨也使得全国工资喊涨声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继北京、重庆、江苏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制造业大省广东省终于也宣布上调。
值岁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欧真志坦言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但从市场上看,广州不少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早就已经在1300元以上。中投顾问高级研 究员高博轩认为,广东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8.6%,对于缓解“用工荒”的作用较小,而且“随着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珠三角地区产业朝内地加速转移,这将 使得广东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用工荒’问题将更加严峻”。
而在不久前,一位佛山工人在被问及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看法时也说:“那 个有什么用,之前不是已经调到900多。但老实说,900多块钱在广东能干什么?而且现在物价涨这么多,就算1000多又能干得了什么?”高博轩也认为, 最低工资上调18.6%后,广东工资的上涨仍然十分有限。“况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增长,早已抵消了这部分工资的上涨作用。”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9/3MNDE4XzM4NzA3Mg.html
談判進行一個多月後,光合作用書房「重生計劃」進入實質性階段。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經過多輪談判,上週,光合作用「重 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經出爐,並初步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為了避開民營書店遭遇的網絡銷售的衝擊,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 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與傳統電商競爭。
簽對賭協議
「目前,詳細的方案已經 出爐,並得到部分投資者的認可。」昨日,負責重組方案設計的開銳創富公司CEO勞莘,代表光合作用官方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目前重組小組已經著手進入 債務清理、項目評估等詳細操作層面,預計一到兩週時間內,詳細的重組方案將向社會大眾全面公開,並公開徵求意見。
此次光合作用的重組被視為「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的一場運動。「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讀者對這個品牌有著深厚的感情。」勞莘表示,因此,新光合作用將不再侷限於以往的「小清新」風格,而是以21世紀讀者群的需求為中心,深入地營造一種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閱讀體驗方式。
新 光合的盈利模式將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相輔進行,實體店將回歸到塑造「悅讀空間」這一傳統核心,進一步強化人文美學體驗,並對商品種類、銷售模式做大幅度 的創新,提升實體店的盈利能力。「線上的銷售目前還不便透露。」勞莘表示,但其模式不會和噹噹、京東等傳統電商競爭,會是一種「新的模式」,作為新光合作 用迎接數字時代的盈利點。
勞莘透露,新光合作用的盈利模式已經引起了數家企業的興趣,目前,經過幾輪篩選後,公司儲備的可合作對象已不下20家,接下來兩週內,將進行最終的篩選。
光合作用創始人、總經理孫池的團隊是否會丟掉新光合的控股權?勞莘表示,光合作用將與投資人簽訂一份對賭協議,通過這種方式,讓原有團隊繼續承擔主要責任,但並不強調掌握完全的控股權。
欠債金額遠低於傳言
此前,光合作用因為集體歇業,被坊間猜測重組將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重新啟動資金可能需要1.3億元。在此前的談判中,債務也成為不少投資人猶豫不決的重要因素。
勞莘首次回應表示,根據目前的盤點情況來看,光合作用所欠債務約為傳說中的1/3到一半之間,即4000萬到7000萬左右。「最終盤點結果還未出爐,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債務數據可能還會少於這個數字。」
除 了債務壓力外,早已將光合作用告上法庭的供貨商們似乎對其已喪失信心,而重建供應商信心也將成為新光合的重要課題。對此,勞莘表示,光合作用的重生需要各 方的支持,特別是供貨商,目前,公司已主動與數家合作了十幾年的供貨商聯繫洽談,對方已承諾將在給予公開支持聲明的同時,部分供貨商免收新光合開業的第一 輪鋪貨費用。未來一到兩週內,聯絡部分同行還將以「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為口號,向社會發出集體的聲明和支持。
此外,本報從半官方人士處獲悉,民營書店將獲得稅費及租金減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的可能性也十分大。
重塑商業價值
而在拯救傳統圖書行業的路上,光合作用也並不是一個獨行者。上個月,在廣州,一家斥資數千萬元的方所書店開門營業。
勞莘也透露,光合作用宣佈歇業時,就有大批投資者前來洽談,其中包括各類投行、做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博物館等文化投資性質的地產商、文化傳媒行業的資本,甚至還有幾家偏重於服裝的企業。
而此前,廈門新格品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CEO蘇曉東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透露,一直以來,很多包括風投、基金在內的各類資本也曾嘗試進軍圖書零售行業,當前的圖書零售行業的商業價值還是被很多資本看好。
但未來民營書店該如何盈利?
「傳統書店的盈利模式必將被淘汰,未來的圖書零售行業必須回歸到體驗式閱讀中去。」勞莘解釋,根據歐美圖書零售業的發展經驗,實體書店不再是圖書的銷售場所,只是一個體驗場所,企業的盈利則需要在實體書店之外的渠道實現。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9/3MNDE4XzM4NzA3Mg.html
談判進行一個多月後,光合作用書房「重生計劃」進入實質性階段。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經過多輪談判,上週,光合作用「重 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經出爐,並初步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為了避開民營書店遭遇的網絡銷售的衝擊,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 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與傳統電商競爭。
簽對賭協議
「目前,詳細的方案已經 出爐,並得到部分投資者的認可。」昨日,負責重組方案設計的開銳創富公司CEO勞莘,代表光合作用官方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目前重組小組已經著手進入 債務清理、項目評估等詳細操作層面,預計一到兩週時間內,詳細的重組方案將向社會大眾全面公開,並公開徵求意見。
此次光合作用的重組被視為「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的一場運動。「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讀者對這個品牌有著深厚的感情。」勞莘表示,因此,新光合作用將不再侷限於以往的「小清新」風格,而是以21世紀讀者群的需求為中心,深入地營造一種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閱讀體驗方式。
新 光合的盈利模式將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相輔進行,實體店將回歸到塑造「悅讀空間」這一傳統核心,進一步強化人文美學體驗,並對商品種類、銷售模式做大幅度 的創新,提升實體店的盈利能力。「線上的銷售目前還不便透露。」勞莘表示,但其模式不會和噹噹、京東等傳統電商競爭,會是一種「新的模式」,作為新光合作 用迎接數字時代的盈利點。
勞莘透露,新光合作用的盈利模式已經引起了數家企業的興趣,目前,經過幾輪篩選後,公司儲備的可合作對象已不下20家,接下來兩週內,將進行最終的篩選。
光合作用創始人、總經理孫池的團隊是否會丟掉新光合的控股權?勞莘表示,光合作用將與投資人簽訂一份對賭協議,通過這種方式,讓原有團隊繼續承擔主要責任,但並不強調掌握完全的控股權。
欠債金額遠低於傳言
此前,光合作用因為集體歇業,被坊間猜測重組將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重新啟動資金可能需要1.3億元。在此前的談判中,債務也成為不少投資人猶豫不決的重要因素。
勞莘首次回應表示,根據目前的盤點情況來看,光合作用所欠債務約為傳說中的1/3到一半之間,即4000萬到7000萬左右。「最終盤點結果還未出爐,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債務數據可能還會少於這個數字。」
除 了債務壓力外,早已將光合作用告上法庭的供貨商們似乎對其已喪失信心,而重建供應商信心也將成為新光合的重要課題。對此,勞莘表示,光合作用的重生需要各 方的支持,特別是供貨商,目前,公司已主動與數家合作了十幾年的供貨商聯繫洽談,對方已承諾將在給予公開支持聲明的同時,部分供貨商免收新光合開業的第一 輪鋪貨費用。未來一到兩週內,聯絡部分同行還將以「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為口號,向社會發出集體的聲明和支持。
此外,本報從半官方人士處獲悉,民營書店將獲得稅費及租金減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的可能性也十分大。
重塑商業價值
而在拯救傳統圖書行業的路上,光合作用也並不是一個獨行者。上個月,在廣州,一家斥資數千萬元的方所書店開門營業。
勞莘也透露,光合作用宣佈歇業時,就有大批投資者前來洽談,其中包括各類投行、做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博物館等文化投資性質的地產商、文化傳媒行業的資本,甚至還有幾家偏重於服裝的企業。
而此前,廈門新格品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CEO蘇曉東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透露,一直以來,很多包括風投、基金在內的各類資本也曾嘗試進軍圖書零售行業,當前的圖書零售行業的商業價值還是被很多資本看好。
但未來民營書店該如何盈利?
「傳統書店的盈利模式必將被淘汰,未來的圖書零售行業必須回歸到體驗式閱讀中去。」勞莘解釋,根據歐美圖書零售業的發展經驗,實體書店不再是圖書的銷售場所,只是一個體驗場所,企業的盈利則需要在實體書店之外的渠道實現。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1/wNMDcyXzM5MDIwNA.html
歷經2個月時間,號稱「擁有全國最大連鎖渠道」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房(簡稱「光合作用」)獲得業務重組。
12月21日,光合作用以及重組團隊,在經歷被供應商堵門討要貨款、門店暫時關張等風波後,首次公開面對媒體。據在場人士透露,當天光合董事長孫池在廈門舉行的媒體見面會發言中,幾度哽咽,並稱當地政府的支持,令其「震撼」。
光合作用新商業模式設計方、開銳創富相關負責人張寧透露,未來,光合作用的商業模式,將開闢線上和線下「兩條腿走路」的路線,而光合重啟的首期資金需1500萬,已有3-5企業進入第二輪談判,若談妥光合作用標誌性門店將從2012年4月起陸續開業。
新商業模式
光合作用的身份將成為電子出版商,並出版電子作品
根據重組計劃,光合作用將實現「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具體而言,光合作用的線下書店,將從傳統的定位即「你的第二書房」,升級為「悅讀者的城市客廳」。對於這種轉變,孫池稱,「這代表著光合作用將不再是私人書房型的私密空間,而是更推崇交流的客廳式共享空間」。
在提供的產品層面,光合作用將以「雜誌+咖啡」為主,拋棄小百貨銷售;同時,光合作用還將實現網上銷售,並推出數字閱讀,而光合作用的身份將成為電子出版商,並出版電子作品。
對 於向線上部分的拓展,孫池表示,「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銷售,實體書都無法迴避電子書對市場的衝擊。跳出現有的競爭範疇,從實體書行業與電子書行業間的競爭 看,電商與傳統書店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現在國內電子書市場尚未形成穩定格局,光合作用有機會成為數字閱讀時代的風格化閱讀內容提供者」。
此外,孫池表示,購書卡、購書券,包括讀者手中的會員卡,仍將可以在新的光合作用門店裡使用。而光合作用原有的債務清理工作已接近尾聲,預計在2012年4月,光合作用將陸續重啟其具有標誌性的門店。
「光合作用的此次風波也許是件好事,重生讓它有了新的經營模式」。孫池說。
艱難重組路
這種輕資產的書店,在與投資方的談判中並沒有太多的主動權
在光合作用提出新的商業模式身後,其重組工作也進入實際性階段。
據本報記者瞭解,過去近2個月,在廈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主導的「光合作用企業重組協調小組」指導下,光合作用與意向重組方已經進行了兩輪談判,進入談判範疇的企業多達30餘家。其中,第一輪談判有十餘家企業入圍,最終,有3-5家企業進入了第二輪談判。
志鴻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書刊發行協會非公有書業工作委員會主任任志鴻曾對本報記者表示,早在幾年前,光合作用就存在一定的資金困境,而企業主(孫池)以及相關團隊,都是很有理想的,一直在努力克服。
10月28日,由於被爆出資金鏈斷裂,光合作用位於大望路和五道口的兩家門店,遭遇部分民營供應商哄搶。對於這家擁有31家門店的民營書店運營商而言,噩夢彷彿在一夜之間發生。
光合作用方面稱,光合作用「重生」的優勢在於三個方面,包括光合作用品牌與讀者號召力、新的商業模式有成長性並且可以實現、孫池以及光合作用核心團隊擁有的16年專業知識和資源。
但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這種輕資產的書店,一般不擁有物業,在與投資方的談判中,並沒有太多的主動權。並且,這種重組並非完全在原有業務基礎上實現的,而是需要去開拓一個新的電子商務業務。我相信,這也是為何談了這麼久,還需要等到明年4月才開業的原因。」
書店業之困
在圖書出版乃至發行領域,國營和民營企業享受的是不同的待遇
光合作用「並不華麗」的轉身,非民營書店中的孤例。
今年7月,擁有17年歷史的北京著名獨立書店風入松貼出了停業通知;7月底,上海季風園書店也傳來關閉的消息; 9月22日,廣州僅餘的兩家三聯書店也宣佈結業。
在光合作用暫時關張之時,孫池曾對外透露,在扣除物流、人力、房租的成本之後,圖書銷售的淨利潤率約在3%。為了提升盈利能力,光合作用在門店內引進其他相關的文化產品,包括CD、雜誌、文化用品等。但近年來,物業成本大幅上升,而圖書銷量下滑40%。
任志鴻稱,雖然中國目前在大力推薦文化產業的發展,但在圖書出版乃至發行領域,國營和民營企業享受的是不同的待遇。在國外眾多國家,圖書行業都是低稅或者免稅的,而在中國,國營圖書企業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這從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負擔。
本報記者瞭解,民營書店每年除13%的增值稅,盈利後還要繳納25%的所得稅。反之,國有的新華書店在稅收上可享免收增值稅的優惠,同時還免徵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及房產稅等大稅種。
電子商務也衝擊書店業的發展。從2008年以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圖書年均增幅達100%。易觀國際發佈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網絡圖書銷售同比增長84.5%,網絡圖書銷售也成為眾多B2C網站吸引流量、做大規模的「金餑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2/2NNDE4XzM5MDQ2Nw.html
沉默50多天后,孫池帶著光合作用重生計劃首度公開亮相。
昨日,孫池接受採訪時坦言,當初,光合作用集體歇業主要是投資的回報速度趕不上大環境惡化速度,而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資金鏈就已開始緊張。
目前,經過2年多的調查研究後,新光合作用商業模式出爐,其利潤增長點將包括實體店商品銷售、品牌展示媒介平台及電子書三大主營業務。
舊故事:投資回報速度過慢
光 合作用的「小清新」風格一直被業內外視為傳統書店轉型的一個典型代表,孫池透露,在公司成立16年期間,光合作用經歷過3次品牌改革升級,為創新盈利模 式,公司曾投入幾百萬元開設了網上書店,並引入許多非圖書產品,此外,還在空間升級、改造等方面投入不少。但這些投入尚未進入回報期,行業整體遭受電商的 衝擊、消費者閱讀習慣改變等大環境變化,而這對規模較大的光合作用衝擊更大,傳統圖書銷售利潤不斷下滑,缺乏後續的投入資金,最終歇業收場。
光 合作用重組方案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開銳創富公司合夥人張寧也表示,在重組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現,光合走到歇業局面,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的問題。「以 前的光合作用的擴張均靠自有資金運作,無外來資本投入,而當傳統業務的造血功能降低後,後續資金又跟不上,自然會入不敷出。」
一位接近光 合作用的人士的說法也驗證了上述觀點。其舉例說明,在圖書產品和非圖書產品的搭配上,孫池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產品搭配方式,「孫池一直在嘗試,其中,不 乏引進了一些盈利能力不強的商品,這種成本投入在此前的光合作用中出現過很多次,導致投資失敗,而逐步積累起來後,最終導致資金鏈整體崩盤。」
而針對外界傳言光合作用將書店的圖書轉移到超市業務中,孫池也首度澄清,公司的業務只有超市和書店兩塊,公司成立了兩個專業的團隊管理,且前者銷售品種傾向於大眾化的產品,後者則更偏人文,只有少部分暢銷書稍有重疊,公司沒有轉移財產的可能性。
新模式:3條腿走路
光合作用重生商業模式中,將繼續保留實體書店,此外,還將增設品牌推廣媒介和進軍電子書市場。記者瞭解到,三個業務方向均將是新光合的盈利增長點。其中,電子書市場將是光合作用的一個新嘗試。
張 寧解釋,「若做線上實體書銷售,需要龐大的物流支撐,因此,光合作用計劃做數字閱讀的內容提供商,這部分資產將屬於輕資產,需要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如 今進軍電子書產業,在張寧看來時機剛剛好。目前,我國電子書市場還十分混亂,噹噹、卓越、京東等雖然在網上圖書銷售上是大鱷,但在電子書市場,也都剛起 步,如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此外,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書市場需求快速擴大,一組數據顯示,今年5月亞馬遜宣佈電子書銷售首超實體書,而 2010年、2011年,電子書銷售同比上漲3倍。
線上線下的互動整合後,在光合作用新商業方案中預計,重生後第2年營收能超過1億 元,5年內消化所有債務,5年後的利潤能達3000萬元,並初步達到上市規模。目前,光合作用重生估計需要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首批資金投資方,在達 到IPO規模前,投資回報率將達到4倍。
不過,業內對光合的新模式卻有些擔心。一圖書零售業人士認為,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總投 資至少約需200萬左右的資金,而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夠不夠很難說。而數字閱讀雖屬輕資產,但增設這一新業務,除了企業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外,還需要 十分龐大的出版商隊伍支持,所以新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將十分考驗新光合團隊的運作能力。
而另一業內人士也表示,「數字光合」符合民營書店的發展趨勢,只能說戰略性正確,其後期盈利能力是否可行還有待觀察。
Related相關
新聞回放
2011年10月底,光合作用書店被爆出其位於廈門和北京的直營店全部歇業。資金鏈的斷裂,讓孫池「含著淚光的夢想」最終難逃傳統書店業頹敗的大勢。
11月上旬,已經宣佈停業的光合作用書店宣佈有望獲得資本注入。根據重組計劃,待敲定重組股東後,光合作用將啟動「90天計劃」,預計到明年春節後,光合作用直營店將重新開業。
12月上旬,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出爐,並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
最近發生一宗空中驚魂,一架由紐約飛往拉斯維加斯的美國捷藍航空(JetBlue)飛機,飛行三小時快要到達目的地時,機長突然發狂,大叫「阿富 汗」、「阿爾蓋達」、「機上有炸彈」等字眼,並對副機長說,飛機不會到達目的地。其後副機長在機長離開駕駛室時,鎖上艙門,把情況告知乘客,機上數名休班 警員把試圖強行進入駕駛艙的機長制服。
九一一之後,尤其在美國,搭飛機變成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我認識不少香港朋
友,強調除非迫不得已,不會去美國,原因是他們接受不了美國機場過嚴的安全檢查。他們都有刻骨銘心的經歷,有朋友甚至不愉快至事後尋求法律意見,但發現美
國機場人員權力大至無人可挑戰。對美國人來說,偶而得罪外國旅客,是必須承受的代價,這一切都是以航空安全之名。
美國政府每年花數以十億美元在航空安全上,新技術層出不窮,鑽研每一個可能出錯的環節。明顯地,沒有一套系統是完美的,正如捷藍的例子,日防夜防,家賊難
防。機長其實不是賊,後來證實他失常是服食抗抑鬱藥引起。沒有航空安全專家考慮過捷藍的例子,因為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假如捷藍機長大怒下,成功闖進駕駛
室,後果不敢想像,但從來沒有人想過這可能性。
工作時,我留意到我經常問自己和別人一個問題,差不多成為口頭禪:「如果錯了,怎麼辦?」可能是年紀大了,犯過太多錯誤,誤信過太多實食無黐牙的妙計,我
開始相信事情總有壞的一面。犯錯不是意外,而是必然會出現的可能性,因此我想儘量預先知道錯了怎辦。興高采烈時問不吉利的問題,是有點掃興,有時其他人會
認為這問題是侮辱,他們花了大量心血,考慮過「所有」可能性,不會出錯。假如事不重大,我會把這問題留在心裏,免傷感情。
我很喜歡這兩個英文字:Shit Happens,優雅一點可用Stuff
Happens,意思是壞事會彷彿無緣無故發生。馬後炮深入分析,當然不是無緣無故,事必有因,但事前無人預計得到或願意預計壞事會發生。Shit
Happens可用來安慰自己和他人,不要怪自己,不須太用力去事後檢討,有時候壞事情就是最出其不意的出現。
Shit
Happens的重點是,很多壞事情根本不可能預計。再看捷藍例子,九一一恐怖襲擊,是恐怖分子假扮乘客騎劫飛機,自己跟乘客同歸於盡。十多年來美國航空
安全,一方面集中在檢查乘客身份和攜帶行李,另一方面加強機上保安,甚至在機上駐守持槍特種警員。可是怎想也想不到自己人的機長會神經失常,變成恐怖分
子。Shit Happens。
一個系統最脆弱的一環很多時是沒考慮過的單位,例如自己。當機師變成恐怖分子,所有高科技安全系統通通失去效用,因為沒有人想到怎樣防備自己。我時時問
「錯了怎辦」,就是因為我想儘量防備所有可能性,包括自己。
全球政府花了無數金錢在航空安全上,但防備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新科技,而是自有航空業以來已經存在的一個方法:副機長。假如你曾經懷疑副機長的效用,現
在有答案。機長有可能突然身體不適,例如心臟病發作、食物中毒等,副機長可即時補上。機長有可能犯錯,副機長不同意機長的判斷,可提出異議。機長受過最嚴
格的訓練,有豐富經驗,是一機之主,但他可能犯錯,錯了怎辦?
捷藍例子對我的啟示是防備自己最佳方法,是有另一個自己。所謂另一個自己未必是一個人,可能是幾個人,可能是久經測試的系统,在不同功能上可以填補自己的
不足,並且不時提點自己的盲點,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填補自己的位置。簡單說,每一個機長都要有一個副機長,因為Shit Happens。
王海平先生寫了一篇博文《追隨大師,與大師同行,超越大師》[1],將巴菲特、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和約翰·聶夫等幾位投資大師的業績進行了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剔除市場環境、個人運氣及保險浮存金影響後,純粹從投資收益率角度來看,塞思·卡拉曼、約翰·聶夫等大師應該與巴菲特平起平坐,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巴菲特一枝獨秀』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把腦袋中神化的巴菲特請下神壇。」王先生整理出的數據見表1。
表1:大師們的業績數據
大師們 |
公司名稱 |
統計時段 |
年限 |
收益率(年化) |
剔除浮層金(約1.5倍槓桿) |
同期標普指數 |
沃倫巴菲特 |
合夥企業(青年) |
1956-1969 |
13年 |
29.4% |
約29.4% |
|
伯克希爾(中年) |
1970-1998 |
29年 |
26.2% |
約17.5% |
13.4% |
|
伯克希爾(晚年) |
1999-2010 |
12年 |
8% |
約5.3% |
|
|
伯克希爾 |
1970-2010 |
41年 |
20.6% |
約13.7% |
|
|
彼得林奇 |
富達基金 |
1977-1989 |
13年 |
29% |
14.5% |
|
塞思卡拉曼 |
Baupost Group |
1982-2009 |
27年 |
19% |
10.7% |
|
1998-2008 |
10年 |
15.9% |
1.4% |
|||
約翰聶夫 |
溫莎基金 |
1964-1995 |
31年 |
13.8% |
10.52% |
王先生的結論令人吃驚,而他之所以能得出這一結論,無非是表1中伯克希爾剔除浮存金因素後投資收益率只有13.7%罷了。然而,這一估算並不成立。
王先生剔除浮存金因素的方法是將伯克希爾淨值的年均增長率除以1.5,其依據是保險浮存金佔伯克希爾淨值的50%左右,而這些浮存金是零成本的,「也就是說,巴菲特用了約1.5倍的零成本槓桿。」對浮存金佔伯克希爾淨值的估計來自表2:
表2:保險浮存金佔比(1967年-2007年)(單位:億美元)
|
1967年 |
1977年 |
1987年 |
1997年 |
2007年 |
保險浮存金 |
0.20 |
1.71 |
15.08 |
73.86 |
586.98 |
公司淨值 |
0.36 |
1.56 |
28.43 |
314.60 |
1241.20 |
浮存金佔比(%) |
55 |
109.61 |
53.04 |
23.48 |
47.29 |
上述估算忽略了一件事——儘管保險浮存金是零成本的,但由於不知到什麼時這些資金會被用於支付保險成本,因此它們不可能像自有資金那樣進行投資,具體來說,就是不可能大比例地用於股票投資。我們來看一下伯克希爾近年來的相關數據。
表3:伯克希爾2007-2011年末「保險和其他」分部[2]的資產構成
單位:億美元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
377.03 |
243.02 |
282.23 |
347.67 |
335.13 |
投資: |
|
|
|
|
|
|
285.15 |
271.15 |
357.29 |
338.03 |
312.22 |
|
749.99 |
490.73 |
565.62 |
598.19 |
760.63 |
|
|
184.19 |
294.40 |
193.33 |
131.11 |
其他資產 |
670.09 |
829.78 |
773.43 |
851.79 |
964.10 |
資產合計 |
2,082.26 |
2,018.87 |
2,272.97 |
2,329.01 |
2,503.19 |
權益證券佔投資的比例 |
72.45% |
51.87% |
46.46% |
52.96% |
63.18% |
權益證券佔投資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比例 |
53.11% |
41.27% |
37.72% |
40.49% |
49.42% |
可以看到,在伯克希爾的「保險和其他」分部,股票(權益證券)佔投資的比例並不高,即使是在2008年也不例外,那時,巴菲特高喊「如果你痴等知更鳥的叫聲,那麼,春天將會過去。」
在巴菲特早年經營合夥企業時,他將投資分為三類或四類——低估類、套利類和控制類,顯然,那時他的股票倉位是很重的,遠非中晚年可比。
既然如此,用淨值增長率除以1.5就顯然低估了巴菲特的投資水平。任俊傑先生和朱曉芸女士在《奧馬哈之霧》一書中沒有這樣做,但他們舉的例子中在使用槓桿和未使用槓桿兩種情況下假設的投資回報率均為10%,其實也是沒有考慮到浮存金與自有資金的性質不同。
那麼,如何估計浮存金對伯克希爾淨值增長的貢獻具體有多大呢?又或者,我自己沒有辦法準確地進行估計,但對簡單高估浮存金作用的做法也無法接受。任俊傑先 生和朱曉芸女士沒有具體估算浮存金對伯克希爾淨值增長的影響程度,就下結論說「巴菲特幾隻重倉股票的投資回報長期低於公司淨值增長,原因就在於保險浮存金 對公司資產淨值起到了增厚作用。」如果是我,即便是作過具體的估算,恐怕也還要在「原因」前面加上「主要」或「重要」二字——難道在中石油上的豐厚回報沒 有為伯克希爾淨值增長超過長期重倉股票回報作出貢獻?!
其實,巴菲特和其他投資大師不同,他的投資不侷限於證券投資,中晚年證券投資在他的投資中佔的比重甚至要低於實業投資,因此,以伯克希爾公司淨值增長速度來推測其證券投資的水平本身就很難說得上準確。
表4:伯克希爾2007-2011年末投資佔公司資產的比例
單位:億美元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投資[3] |
1,065.70 |
1,022.40 |
1,262.93 |
1,177.11 |
1,251.72 |
資產 |
2,731.60 |
2,673.99 |
2,971.19 |
3,722.29 |
3,926.47 |
投資佔資產比例 |
39.01% |
38.23% |
42.51% |
31.62% |
31.88% |
[2] 近年來,伯克希爾將其業務分為「保險和其他」、「鐵路、公用事業和能源」和「金融和金融產品」三個分部,而公司的投資大部分為「保險和其他」分部的資產。
[3] 包括「保險和其他」分部中的「investments」和「金融和金融產品」分部的「investments in fixed maturity securities」和「other investments」。
「穩外貿政策出台當然是利好消息,但是感覺出台晚了一些。」杭州五礦機械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民對財新記者說,政策出台後企業經營者會有一定的觀望期,四季度很難見到效果,要到明年才能實現。
國務院辦公廳9月18日公佈了《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16條措施是對一週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政策的詳解。內 容涉及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準確及時退稅;擴大貿易融資規模,降低融資成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減免進出口檢驗檢疫收費等方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這些政策措施,在國慶節前會出台具體細則,由商務部和有關部門共同下發。
催生近期穩外貿政策的是持續低迷的出口形勢。7月以來,中國出口增速連續兩月在個位數低位運行,對於未來,各方均不樂觀。
9月16日在廣東東莞舉行的部分省市外貿工作座談會上,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全球經濟很可能長期低迷,復甦的曲折性和艱巨性進一步凸顯。今後一 段時間,外貿發展環境難有明顯改善,諸多負面因素疊加,將給外貿帶來更大挑戰。儘管堅持全年目標任務難度很大,仍要千方百計去爭取。
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程漫江認為,雖然出台的相關政策能夠為出口企業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這也很難抵消全球經濟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預計全年出口增長5%-8%。
盤點近期的穩外貿政策,力度明顯低於市場預期。此前市場傳言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7%,即實現全額退稅,並未成為現實。不過,亦有多位外 貿企業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出口退稅的上調空間並不大,對企業的實際影響也不大,更希望政策能穩定一些,這樣對國外的報價有延續性,便於接長單。
對企業來講,最希望的是政府不要增加負擔,讓企業自己想辦法渡過難關,而非政策上隨外貿形勢頻繁變化。
寧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閻勤對財新記者稱,眼前穩外貿只能是適應性調整和戰略性調整相結合,可能更加注重戰略性調整。世界經濟處於下行週期,只要把競爭力提高,在穩增長中就能發揮作用,更重要是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作用不可過望
胡民所在的杭州五礦機械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貿易增速高達78%,但目前已墜落至同比下降9%,他預計,全年可能會下降10%-15%。
在他看來,問題主要出現內部而非外部。外部形勢雖然比較嚴峻,但需求還是有的,而4月以來,銀行信貸方面的變化,使得公司資金鏈緊張,帶來了很大壓力。
由於浙江部分企業聯保、互保出現問題後,4月以來,以往合作的銀行開始偏向保守。公司作為改制企業,國有股是第二大股東,但銀行仍要求佔股超過 四分之一的第一大股東,連帶配偶家屬簽字擔保,承擔全部責任。雙方僵持不下,長達三個多月的時間,銀行只收回貸款而不發放新貸款。無奈之下,公司不得不更 換新的合作銀行,才平穩渡過難關。但在此過程中,經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部分客戶流失。
近期,公司的訂單有所改善,歐洲、哥倫比亞的訂單都有,「單子面開始廣起來了」,胡民稱。
山東煙台北方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進出口分公司副總經理萬炳政也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企業訂單與去年基本持平,還算比較穩定。現在影響最大的是資金問題,上下游工廠都面臨資金運轉不暢的問題。
穩外貿政策中提及的「擴大貿易融資規模,降低貿易融資成本」,胡民認為,方向是對的,但效果如何,還要看政策的執行力度。
與2008年外需急劇下滑不同,在一些企業人士看來,當下的出口低迷中,外需並不是主因。
深圳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鋒對財新記者稱,雖然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提高很多,但國外超市的「中國製造」並沒少,目前沒有其他國家和地區能替代「中國製造」的規模和品質。
官方數據也證實這一點。今年上半年,佔全球出口近四分之三的30個國家(地區)出口增長3.2%,低於中國出口增速6個百分點,說明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出口產品仍具有較強競爭力。
肖鋒認為,國內出口企業感受到的訂單減少,並非因剛需減少,而是在資金風險增加的情況下,海外採購商只能分批採購,而且外貿的運作方式正在發生 變化,要求賒銷的比例開始增加。過去30多年,中國外貿大都採用現款現付方式。一位在廣東、浙江兩地從事紡織品出口的人士對財新記者稱,外貿行業利潤率並 不高,原先信用證付款在企業理解中已是賒銷,現在要求賒銷延遲付款,對資金佔用和流動性的影響很大,企業可能周轉不過來。即使做貿易融資,有時賺的利潤還 不如融資的利息高,這是變相造成訂單下降的原因。
根據國家外管局《2012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收匯率(貨物貿易跨境收入/出口)為91%,仍處高位,同比略降1個百 分點。但二季度出口收匯率僅為85%,相對一季度下滑較大,也低於2011年同期5個百分點。這一變化雖然受人民幣貶值預期下企業行為變化的影響,但也反 映了出口收匯受到2011年底以來境外流動性趨緊、交易對手資金狀況不佳等因素影響,出現一定的收匯風險。
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福建分公司為例,今年前五個月共受理報損案件143起,同比增長30%,報損金額近3300萬美元,增長了1倍多。其中,歐洲市場報損53起,增長了212%。
金融危機以來,中央多次提及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此次再度提及,但企業對此並不熱衷。山東一家紡織企業相關人士對財新記者稱,該公司曾經瞭解過出口信保,但是覺得費用相對較高,只能放棄,替代方式是在接單時儘量規避風險。
前述在廣東、浙江從事紡織品出口的人士也稱,他曾與一些企業交流,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這些政策瞭解運用程度很低,「主要還是對國有企業、大型企業,小微企業用得比較少。」
二季度以來,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但效果呈遞減趨勢。前八個月,中國出口退稅6699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明顯高於同期出 口增速。但今年下半年以來,出口退稅一改上半年動輒20%左右增速,進度明顯放緩,7月僅增長1.9%,8月則下降11.8%。
前述山東紡織企業稱,近期出口退稅進度並沒有加快,與以前差不多,退稅週期仍為兩三個月。
前述廣東浙江紡織品出口人士也稱,出口退稅進度沒有加快,主要是受地方財政收入不太好影響。企業通過有關係的、利益鏈條上的退稅公司辦理可能快一些,需要一個月,但要支付一定費用,企業自己去退稅則要兩個月左右。
此次出台的穩外貿政策提到,今年四季度對所有出入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入境檢驗檢疫費。2013年則執行新的降低後的檢驗檢疫收費標準。財政部稱,此舉可減輕外貿企業負擔約35億元。
胡民認為,對出口量大的企業,減免的檢驗檢疫費比較可觀,增加了企業的額外利潤,但在執行中,不排除政府會在其他地方增加收費的可能,「不要這裡放一點,那裡又緊一點,如果這樣,並不是好事。」
「政府不要增加負擔就好了,」前述紡織品出口人士也稱,這些措施還不如直接減輕企業固定的經營成本,企業自己想辦法會渡過難關,不要有很多強制政策上的干預。
![]() |
側重戰略性調整
穩外貿政策並未涉及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力度明顯低於預期。不過,企業人士對此似乎並不在意。
胡民稱,出口退稅上調一兩個百分點,對企業的影響並不是太大,很多需要讓利給客戶,還是希望政策穩定一些,這樣企業給國外的報價有延續性,方便接長單。
事實上,目前出口退稅上調空間並不大。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先後七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從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和外貿發展方式轉變來考慮,應該調低或取消退稅的商品,也被大幅調高。此後,雖然部分商品退稅率有所回調,總體而言,出口退稅率仍處於高位。
目前出口形勢並不樂觀,但與上一輪危機期間相比,無論是貿易規模,還是同比增速,都要好很多。在這樣的背景上,出口退稅力度加大,並無必要。
出口退稅率上調,意味著較大的財政壓力。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出口退稅6699億元,這一數字已超過了年初預算報告中,中央財政在教育、文化、醫療三大民生領域的全年支出預算之和。
目前出口退稅由中央和地方按92.5%和7.5%的比例來承擔,在地方財政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上調出口退稅率能否快速兌現也值得考量。有企業稱,地方現在還變相加稅。
肖鋒認為,中國外貿面臨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服務業落後,隨著中國製造成本的提高,光靠製造業利潤維持外貿企業增長的模式已經到頭了。
他稱,貿易融資和出口信保這些政策,已經提出多年,但對中小外貿企業而言,落實並不容易,「關鍵是要有渠道來落實。」他建議,發展服務於中小外 貿企業的商業機構集中辦理物流、退稅、通關、金融等業務。一方面,商業機構出於風險控制需要,會去瞭解企業,保證貿易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集中辦理也可降 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
近期各地在向小微企業推廣出口信保等方面做出嘗試。
嘉興市政府出台市級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聯保方案,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小微企業採取「企業參保、政府買單」的模式,幫助企業轉嫁出口風險,減輕保費投入的資金壓力。
廣東省財政對投保小微企業信保易產品所產生的保費給予80%的資助比例,各地級市在此基礎上還分別有相應的資助比例,部分地市投保企業甚至無需任何費用即可免費獲得該保單。
河北則依託重點外貿出口企業,搭建代理投保與融資平台。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了阿里巴巴與河北網商協會、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溝箱包出口基地、安平絲網出口基地、滄州新世紀五個小微企業集中投保平台。
閻勤認為,從中央到地方為穩定外貿、促進轉型採取的政策措施,方向上、實效上是有一定效果的,「如果沒有政策,下降幅度可能更大,政策措施使外貿逐步趨穩,而且趨穩的力度在加強。」
他認為,眼前的外貿政策只能是適應性調整和戰略性調整相結合,可能更加注重戰略性調整。
國務院穩外貿政策中,妥善應對貿易摩擦,鼓勵企業用好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和已生效的自貿協定;優化外貿國際市場佈局,支持企業開拓非洲、拉 美、東南亞、中東歐等新興市場;優化外貿國內區域佈局,擴大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推動邊境省區發展對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等,都是戰略性調整的內容。
閻勤稱,寧波的做法是企業要自為和政府要有為,鼓勵大主體做強,小主體做精。即加快培育外貿龍頭企業,組建內外對接的國際性營銷服務網絡,推動 外貿企業向研發、設計、品牌經營、物流等環節延伸,使大企業成為跨行業、跨區域、能調配進出口資源的企業;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向專精特優發展。
此外,政府還要幫助做好貿易平台建設,這不僅包括成立塑料、化工原料等的進口交易市場,還要推出服務貿易平台,如國際航運交易所等。■